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共13篇)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1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为能够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活动能够研究成果,切切实实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收获、提高,特安排如下: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定期分阶段召开家长会,及时公布学生的研究成果,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2
一加强对课程的认识
1.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 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在当前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下,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2.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积极探究, 掌握生活技能;认识自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加强专业素养的修炼
1.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与研究, 形成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培训者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 强调人与物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教师应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4. 信息技术教育的先行者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三加强对活动的有效组织
1.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及指导规范
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活动任务划分“问题发现课”“主题确定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成果汇报课”“总结反思课”等基本课型,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对这些课型进行规范地指导。
2.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 以小组合作为主, 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现象及社会热点话题, 结合相关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研究课题;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预设活动开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案, 并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 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 取得过程性材料, 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3. 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把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把“自理自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能力目标加以贯彻和落实。在某些情况下, 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把现场引进课堂”,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活动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成本。教师应负责对学生的校内活动进行监控, 开展校外活动时, 课题组和老师要预先向学校提出计划和申请, 学校批准后方可执行。学生的校外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 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由家长协助, 保障学生的安全。
四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关注;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尽量避免简单的结论性评价。
2. 以多样化方式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
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过程性资料, 拟定活动成果展示方案, 以多样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 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指导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档案袋, 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专业人士等均可参加评价活动。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 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每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实施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主题活动过程。
4. 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3
一、“静下心”学习理论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我算是门外汉,但是怀着对这门学科的向往与期待,我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力争不放过每一次集中学习的机会,力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做好每一堂笔记。也许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也许是不想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精彩的话语,所以,每一次学习我都把笔记记得满满的。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我为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政策性文件、书籍,以及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相关的著作、文献,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给教师的建议》《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充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认识和理解,从中获得最先进教学理念和最前沿信息,以增强对这门课程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二、“走出去”开阔视野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仅靠书本上的学习是很难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还应该是来自反复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工作室的学员们一起走出去取经学习,开阔视野。我们参加了“重庆市2015年春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及成果培训”“渝西片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等,不仅身临我区两所最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还听取了其他区县特色学校的经验分享,目睹了兄弟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感受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在渝西片区的发展前景,还聆听了德高望重的秦德林老师“如何成为名师”、钟志农老师“教育科研——名师成长之路”以及年轻有为的李秀伟名师“创造成长共同体”的讲座。名师们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句句精彩绝伦的言语让我们看到了名师成长的历程,指引着我们每一个学员前行的方向。特别是今年5月参加了在安微合肥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三届研讨会”,与教育专家、教学名家零距离接触,聆听教育教学理论讲座,获取教改最新信息,经历课堂改革实战全过程,更让我备受鼓舞,既见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举国上下掀起的课改浪潮,更叹服综合实践活动十年课改取得的辉煌成果。
三、“潜下心”实践研究
大足区2015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优质课竞赛,为我提供了实战的机会。为了检验自己近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检验自己是否能将所学理论運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我毅然报名参加了本次赛课。赛前,我找来了重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的地方教材,反复筛选授课主题,听取了刘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后,结合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和四年级下册《编织五彩的生活》,我选择执教了《趣味棕编》。通过纂写教案、上课、评课研讨、修改教案等磨课过程,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我还执笔撰写了《以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法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课题评审书,并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教师成功申报了大足区规划课题。
四、“沉下心”总结反思
诚然,短短几个月以来,在刘兴才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点拨下,在工作室学员们真挚诚恳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努力学习,收获不少,但是,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也深知自己离名师工作室学员的培养目标还相差很远,自己身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自己的新课程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还不强;在读书学习方面用功不够,读的书篇不多,有些书研读得还不够透彻;在科研方面,缺少动笔撰写的能力和毅力,课题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等等。
今后,我首先要扩大阅读量,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个人修养;其次,我要勤动笔,及时总结反思,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读书心得等及时记录下来,提高写作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再次,我要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我坚信,只要自己能守住这份坚持,矢志不渝,并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精神学习、研究和实践。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我将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覃贤,女,出生于1979年1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重庆市大足区西禅小学副校长、大足区刘兴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学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
海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篇4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以三、四年级为试点年级,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试点实验工作,五、六年级也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2、在校内和社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各班级要制订好班级的活动计划,争取一学期搞出一到两个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记好“活动记录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导处。
4、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三、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各活动室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丰富各室的内容、。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海宁小学周围的自然状况,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关注环境,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二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服务活动;三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扎实细致落实各位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行为要求: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第三:大胆而又真诚地指导学生,及时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帮助;第四:遇到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人道、最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
3、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
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有效化实施,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教研工作,带好团队,确保课程全面实施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进一步落实课程常规。各区县教研员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情况,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各区县要做好整体规划,加强校级研讨和片区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推进课程实施进程。结合实际,推行和落实“四课制度”,即市级培训班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就各种课型以及说课活动进行研讨。
此外,教研员要组建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充分发挥市中心组成员的作用,做好各区县教研信息的上传发布工作。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支持教师开展活动,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1、各区县教研员要求各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配备好教研组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力量,配备综合素质较高、活动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
要想方设法调动起教师参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组成教、研、做三结合的教研团队,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校本教研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学习交流,专题研究等形式,借鉴成功经验。引导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按照课程的理念设计和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及时反思,做好总结。在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活动的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教学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等),为每年一次的省、市论文、课 1
例评选活动做好准备。
2、本学期各区县要进行综合实践赛课活动,为下学期市级赛课活动做好准备。(课型:启示课,借班上课)
(三)共建网络,课题带动,促进课程发展各校
1、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培训班教师的作用,为他们搭建平台,在学科教研网进行交流,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本学期我们在网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专题研讨活动,促进经验共享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各区县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好的案例及专题研讨活动,发送到我的邮箱,再登入到市教研网进行交流,本学期各区县至少1-2篇上交到市)。
2、组织部分教研员及骨干教师进行听评课研究,找一个观察点(小组合作)—--从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层次、效果、活动节奏等,进行记录---观察分析。(方法:听评)
3、各区县、学校应根据当前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选题,扎实开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以课题研究推动课程建设。
三、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9.4各县、市、区教研员会议 9、8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会议 9.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介及案例分
析;
10.27综合实践先进教研组教研活动
展示
11.1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
听评课研究(小组合作)
各区县交1-2个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好的案
活动地点 教研室203 教研室203 北京东路 小学 高淳
参加对象 教研员 中心组成员 兼综合实践教师8.31~9.4 2 3
9.7~11 14~1810.26~30 11 11.9~13 15 12.7~11 20 1.11~15 22 1.25~29
教研员及部分教师 兼综合实践教师 部分教研员和教师
待定
例及专题研讨活动,登入市教研室网
学期结束工作交流会
待定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6
综合实践这门课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开学初,就组织相关老师讨论、研究并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合理安排师资、课时,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评价者。鉴于三升四的教师曾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刚升三年级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还较陌生,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仅是书本上的理论。于是,学校请已有一年活动经验的老师谈谈开展活动的经验,从转换观念入手,让教师真正弄明白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加入课程实验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定为弹性课时制,保证高年级每周二课时,低年级一课时的活动量,采用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原则,即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改变传统的静态课时管理为动态管理。
三、落实课程内容,强调活动过程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课题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我校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设定了《环境变美》、《安全伴我行》、《好习惯伴我行》、《技能练习》、《手工制作》五个大课题,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技能学习三大块,分高
(一)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三年级学生在开展《环境变美》活动时,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可以上网收集材料,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室”的设想,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更大,积极性更高,学生们有的画,有的制作卡片,有的用彩纸粘贴,各式各样,想想奇特的未来教室从他们的手中诞生时,谁能说他们不是未来的小建筑师。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比如上学期我们学校的六年级在开展“清明节远足将军部”综合实践活动时,先要教给她们如何在网上“搜索”的方法,而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又无从入手,于是又要教他们如何查找“韩信打弃城”的历史故事,“狐狸洞”、“鞋子沟”、“汉王庙”的由来等几个方面将资料分类保存。再到图书室给她们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法,并要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整理。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评价提供依据。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如四(2)班进行了手工制作水果拼盘,在对水果各类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初步认识了各种水果的产地及营养,同时他们还发现:各种水果颜色丰富,形状多样,还能将水果成为一种艺术。于是他们学着动手制作水果拼盘,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进形成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六(2)班的《学校生活》一课,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校
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学生们纷纷制作了一些警示牌。既提高了学生对潜在危险的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在3月份我校积极组织青少年年志愿者在全校广泛开展以“青
春志愿行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首先,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助残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大约五六人左右,在学习、生活照料、爱心捐助等方面帮助班里的残疾同学,尤其是是低年级同学。其次,成立高年级扶弱小分队,利用放学和周末的课余时间帮助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洗衣摘菜等活动,丰富老人的情感生活,帮助老爷爷、老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老人的生活带去一份生机与活力。
在三月分我校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班会、思品课、综合实践课等时间,认识学习雷锋的意义,了解学习雷锋的主要内容——钉子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和助人为乐的传统。为了使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展开,真正从活动中提高。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近雷锋》,有的出版文明礼貌月黑板报、有的制作手抄报等。有的小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这一课,帮助结对同学背诵、听写,检查作业等。学生不仅熟识了雷锋的精神,还学会了怎样整理综合实践课上的一些表格。最近我校进行了“爱护环境,你我有责”保护环境行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清理学校操场、教室等校园卫生,还校园一份整洁。此外,组织高年级学生一起清理我们校园周围的村庄垃圾;以及植树护绿等活动,还校园一份绿色,一份整洁,还家园一份美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 篇7
关键词:实践,活动,认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加大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力度, 对各学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在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广大一线数学教师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研究与探讨, 提高了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就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大胆地探索,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 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像其它数学课一样, 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 在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思想, 发现数学规律,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他数学课, 在一节课中, 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 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 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 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 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 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 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 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 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 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 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 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形势上热热闹闹, 人人看似都能积极参与, 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 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某教师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 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作七巧板时, 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 观察七巧板, 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 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然后向全班汇报。
3. 利用七巧板, 移动一块或两块, 成为另一种图形。
4. 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 一是解决香港第34
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 (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 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 ;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 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
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 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 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 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地思考, 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提升, 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 延伸的空间比较深, 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 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 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如教师在设计《七巧板》时, 可让学生收集七巧板的来历在课上做交流, 了解宴几图与七巧板的关系;在设计《比赛场次》时, 最后环节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 把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 再解决就容易了。
通过有目的地在课中渗透数学文化, 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与此同时也丰富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四、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的实践性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 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 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 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 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 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样的, 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五、及时中肯的教学评价——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 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学生学习个性方式化程度很高,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 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 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 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 会有新的发现的, 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 研究很深入等。
教学评价, 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拔动学生内心情感, 启发学生相互借鉴, 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 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六、有效地整合数学素材, 不断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
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学生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85-01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
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課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密切联系学校与社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表现和创造的方法、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活动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了学生个性,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例如我们要组织一个有关垃圾的调查活动,那么课前我们要组织组织搜集有关垃圾的一切资料,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成小组,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落实组员的任务。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并制定简单的小组计划,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搜集资料,统筹安排,提高效率。同时对学生外出进行了安全教育等。通过活动,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并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通过活动以达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探究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主动去探索、体验、交往、重演、亲身亲为获取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过设计、创作、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9
本学期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本着“有资源才有课程,有课程才有教学”的理念,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大胆开发课程资源,注重与环保教育相结合,与校内外社团活动相结合,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在做到“教师易导,学生爱学,教学实效”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教学,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二、工作目标:
1、为了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往等诸方面社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品质,积极搭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契入点,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的大发展,让人人从中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创造快乐,从而真正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价值。
2、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全力推动这门课程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3、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实践和反思能力。
三、具体措施
1.网络研修。
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加强理论学习和相关案例视频的观摩。
2.撰写主题活动方案和活动安排。
同年级组的科任教师经过商讨后在主题活动实施前一个星期写好活动方案,以及每周的安排。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情适当调整,努力使开学初的方案落到实处。活动时要记载活动过程和实施情况,之后进行反思、调整。
3.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本学期至少安排三次课堂教学研讨,每次活动全体教师参与观摩、评课。
4.组织专题研讨。
本学期将组织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前广泛收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随后定人组织材料进行研讨,并与相关专家联系,进行专题讲座。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召开第一次教研组成员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统筹规划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3、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会议,进一步统筹协调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各任课教师研讨、展示课内容及上课具体时间。
四月份:
1、教研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交流。
2、公开课及教研活动。
3、征集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优秀论文、教学心得等。
4、检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5、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
五月份:
1、教研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研讨、交流。
2、上级布置的其他工作。
六月份:
1、征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材料及学生活动体验文章。
2、学生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交流各班实践情况,进行资料汇总。
3、做好期末工作小结,通过课程实践,进行反思,客观评价学期教研组工作。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10
新军屯镇岳实庄小学
我校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对课程的内容、性质、特点、实施原则以及资源开发等进行研究,全面、务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组织管理: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管理指导小组由戴金玲校长任组长,由刘国庆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班主任及侯国山老师。
2、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会资源、学生家庭资源,开辟校外资源,获得社会的帮助和理解。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的使用。学校开放电脑房、图书馆、阅览室等,为学生开辟资料查询的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家庭资源的应用。每一个学生家庭就是一个研究的集体,学校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宣传研究性学习的做法和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的展开。
3、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加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促使教育科研整合出最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持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还要求教师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为自己的实践积累材料,也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二、活动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活动课题征集工作,课题不分大小。学校的研究型学习指导小组,对学生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可行性审定后,将课题汇集起来,供学生选择课题时参考。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基本由学生提出。学校选择科学性、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校的倾向性重点研究课题。2.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课题或问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名称,学生阅读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活动的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制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
三、活动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后带来的转变和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我们最深感受是以下几点: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研究性学习到逐步适应研究性学习到喜欢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新的学习方式的获得,必然意味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获得知识的途径。与以往相比,运用网络的学习方式由“自发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融合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兴趣;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被学生提到比较高的地位,以往单纯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最吃香的学生,一部分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信心,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关注历史和文献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知识的途径,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3、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话语的垄断者”到“求知的指导者”、“话语的分享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4、丰富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研究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成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使“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新军屯镇岳实庄小学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方案制定课 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经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钻研和深刻解读,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应做到名副其实
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至少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活动方法——展示活动成果——总结评价活动”等环节,少则需要一两周,多则需要一两个月,甚至一两个学期。因此,许多教师倍感耗费精力、浪费课时、影响成绩。于是,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遭到了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受待见的结局,而“省下来”的实践时间则被“充分利用”——抄写词语、默写课文、狂做试卷等,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做法,果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也许可以提高一两次纸质试卷的成绩,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当有所取舍、有所信仰,应当坚信:只要指导得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且最终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下面以《走近零食》主题活动为例,浅谈个人主张。
《走近零食》的教学设计
回顾导入,明确任务 教师在讲解《走近零食》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他首先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明确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板书《走近零食》)大家还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下面请各组依次把自己的研究主题贴在黑板上。”教师顺势请学生说出选题目的,学生阐述,教师圈出关键词。
在明确本节课任务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制定目标后,具体做些什么才能实现?做到什么程度呢?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计划才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商讨制定本小组的研究计划,也可以叫研究方案。”
小组讨论,初步构想 ①小组讨论:在研究方案的制定中最主要的就是活动步骤的设计,万事开头难,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组第一步打算干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打成字显示在大屏幕上,以供讨论。)②交流指导:哪一组先来说一说?点名一组代表回答:“请其他组同学注意倾听,看看你们能听明白什么,又能听出什么问题。”(教师相机把该组第一个活动步骤在屏幕上打出来)大家对他们所设计的这一活动有什么问题要问?教师巧妙指导学生注意交代清楚: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干什么事等必备的要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辨过程。③小结:看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交待清楚(学生齐说……)。④小组整改,再指答。⑤制定活动步骤:第一步活动,同学们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进一步讨论,并记录下你们组所有的活动安排。
交流展示,取长补短 ①组长上台展示。②师生提问,展示组答辩。③各组再改,再展示。④教师小结:最难的活动步骤,大家已经设计得较为具体、可行了,那么这个研究方案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学生写研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这堂课结束时,展示学生运用PPT制作的活动提示。
教学反思
一定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笔者所执教的这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节方案制定指导课。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案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呢?是节省时间,先直接发放教师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表格、提醒过一二三后,再让学生填写;还是教师根本不发放表格,而不惜花费时间,先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再指导学生逐步总结制定方案的要素和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笔者和所在的团队。我们总是担心如果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总结,会非常耽误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恐怕一节课完成不了活动任务。
于是,我们翻阅了许多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又聆听了一些专家的指导建议,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探究为教学方式,应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舍得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这才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以往的语文活动中,教师一直是活动的主导者,往往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安排好,而学生一直是活动的参与者,只是被动“参加”一下而已,长此以往,学生严重缺乏主动策划、自主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方案制定这个环节我们决定多花一些时间,也一定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活动方案指导重点的取舍 笔者所在的团队又经过多次的研讨和试讲,决定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制定整个方案中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活动步骤的制定上,而方案中的其他一些项目的指导,则留在后续的其他主题活动中不断丰富和补充。
上课伊始,笔者组织学生们先分组讨论本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之后,以一组计划为范例,在大屏幕上打出该小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并引导各组学生仔细听、认真看、深入想,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小组和小组间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经过提问、解疑、补充,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一步步理清了活动步骤中所要考虑周全、并要表述清楚的主要内容:
示范组齐国强说:“我们小组第一步准备上网查找资料。”
另一小组学生问:“你们组想查哪方面的资料?”
示范组杜莹莹回答:“我们组想查找怎样科学地吃零食方面的资料。”
其他组学生再次追问:“你们这一组打算派谁去完成这项工作?”
示范组杜莹莹继续说:“我们组打算派我和曹子明去查资料,在我家里上网查找;如果查不到的话,我们打算再派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查。”
教师相机打字记录后,示范组齐国强接着补充:“我们打算在11月23日到11月25日完成。”
其他组学生进一步追问:“如果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里也查不到呢?”
齐国强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们可以查科学吃零食的书。”
其他组学生笑着追问:“现在有这样的书吗?”
正当齐国强无法应对之时,该组组长武育麒毅然站了起来,自信地答辩:“如果没有相关书籍,我们还可以询问相关的科技人员、老师或家长,反正,我们一定会弄清楚的。”
其他组学生不再发问,面带笑容、满意的坐下了。此时,笔者相机小结和点拨:“同学们为这一组考虑得很全面,还预设了许多困难,而这一组同学应答得也很机智,当场想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在制定每一个活动步骤时,我们应当考虑和表述清楚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随后各组同学根据领悟到的要点——制定活动步骤时,一定要考虑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什么任务等——继续研讨、改进并记录本组的第一步活动安排。就这样,孩子们迈出了方案制定的第一步。
学生初次呈现的活动方案项目不全,不够完美,甚至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样一定比教师直接出示规范的方案表格、提示过一二三后再指导学生填写,更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因为这毕竟是学生们自己亲历的思辨过程,是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成果,体现着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辩论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合作……
当然,也许学生们的课堂发言还有些稚嫩,也许学生们的即兴答辩还谈不上睿智,也许学生们的学习技巧还略显笨拙,也许我们的课堂不如以往大家所听过的反复排演的展示课精彩,但这确实就是最真实、最质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成为活动的巧妙点拨者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应如何体现呢?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解惑;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给予有力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考虑和表述活动步骤的方法时,看到学生提不出问题,就及时地把一些方案规划中常出现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判断和改进。当其他组同学提出了一些看似可笑的问题时,我便鼓励小组间进行理智的思考、答辩与合作等。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的指导策略应该如此。而在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把握好诸多取舍,只做活动的参与者和巧妙的点拨者,并且坚信:只要我们少一些担心,多一些放手;少一些催促,多一些等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再给孩子们多一些时间,再让孩子们多一些思考,甚至再允许孩子们多犯一些错误,多走一些弯路,多碰几次壁……常此以往,教师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们自然便会从不断地思辨、合作、反思和总结中领悟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结束语
只要教师有所“舍”,精心设计、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有所“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深受学生喜爱,也一定能实现其卓越而远见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 篇12
一、创设主题情境, 确保活动实效
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每一课程教学内容都是我们都精心营造的每一个活动的生活化主题情境, 这一些主题情境往往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活动特色, 融入了中西方节日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例如, 在“菁菁校园”板块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们开展《丹桂飘香游校园》《桃李芬芳谢师恩》《方寸名片识新朋》《欢笑青春皆友谊》四大主题活动, 给学生展现一幅生机勃然的校园画卷。活动中, 借数码相机拍摄校园景色, 熟悉校园融入校园; 组织手工制作创意贺卡, 献礼教师节, 拉近师生距离;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名片, 参照名片礼仪编演小品剧“递名片”, 带起生生互动;根据陶泥艺术品特点, 尝试捏制同学表情, 定格欢笑的瞬间。
本板块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全新的课程形式。突出淡化学科知识体系、强化技能融合与街接的特点, 充分体现“综合性”、“体验型”、“互动型”。
二、渗透民族文化, 架设心路桥梁
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中, 我们引入印章与篆刻、陶艺教育、剪纸、烹饪教学, 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这是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例如, 我们在“喜迎新春”这一板块的教学中, 充分挖掘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设计的《汤圆飘香冬至到》《春联窗花盼新年》《可口年饭情满溢》《张灯结彩元宵节》分别从中国传统的冬至节、 春节、元宵节着手, 在让学生掌握烹饪技能、手工剪纸的同时,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 实实在在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最终达成“龙的传人, 不忘吾根”的思想觉悟。
这样, 就能够在具有民族文化的活动内容中提升小学生的民族热情感, 促进他们的思想形成,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呈现综合知识, 形成多维评价
为达成有效教学, 在课堂中清晰地呈现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 让专业技能形成完美的统一, 我们制定了一个通用课堂教学活动模板。每课均由一段亲切的活动建议开始, 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然后以“活动过程指导”开展活动组织、教学新课, 针对不同专业技能, 设置多达十种以上的框架, 如:“现场频道”、“技能贴士”、“心灵体会”、“佳作欣赏”、“资料卡片”、“热点访谈”、“追溯文史”、“民俗传说”等。活动结束以后, 开始完成探究思考任务。这些任务也根据实际的专业技能进行展示。
例如, 在《八月十五倍思亲》一课中, 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
“民俗传说”:人们把中秋佳节视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请同学们探寻中秋节的来历。 (运用查找资料法揭开中秋节的起源之说)
“小组沙龙”:聊聊今年中秋节是如何度过的? (小组成员利用访谈法相互交流情感)
“民俗体验”:“浓情中秋吃月饼”, 教师分发月饼, 要求小组成员观察月饼实物的形状、饼面图案及拼面字的含义, 并请小组成员品尝月饼。 (小组成员运用观察法探究事物)
“我的发现”:月饼的形状有哪些?饼面的图案设计有何讲究?饼面题字有何深刻喻义。 (通过亲身体验与观察形成问题意识)
“定格中秋”:制作一枚陶泥月饼, 用泥板成型法, 制作月饼的饼身。用徒手捏制法, 捏制表面图案, 并粘连在饼身表面。设计制作一枚仿真月饼, 长宽厚薄参考实物月饼, 饼面图案与题字要求突出浓郁的中秋节气氛。
“技能贴士”:泥板成型法之滚压法和拍打法参考。
“评价书签”:评价指标。 (泥月饼外观创意、粘连技术、我的收获)
这样, 学生就能够通过多维的活动在综合性的实践过程中对“中秋节”的相关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 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1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指导中心以及总校关于“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依据新课程理念,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指导培训和资料管理,三至五年级班主任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由班主任自主制定,教导处把关。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由班主任牵头,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班队、品德与社会、科学等打通,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三、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正因为陌生,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因此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四、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北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推荐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总结07-24
东三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11-30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内容08-2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05-16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06-11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1-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09-2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05-2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07-04
六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