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2024-05-28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精选13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篇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今后将尽可能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机会。采用的形式有时候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尽可能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大胆参与。

总之,以上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将继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高雅情趣的陶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篇2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教学信息非常有限, 教师如果只是依靠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的过程就无法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所以教师应正视这样的情况, 以教材内容抛砖引玉, 启发引导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并以此达到下列目标。

1. 感知生活, 积累素材

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成效低下,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张、社会接触少, 无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相对空洞。教师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知生活, 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 走出课堂, 提升能力

学生在应试教育机制下, 整天就在教师、教室和教材中徘徊, 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生活, 这样的生活学习模式, 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教师可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激发他们接触社会的欲望。

3. 强化思想, 提升教育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带领下, 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深刻感受家乡发展的巨大变化, 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1. 发掘资源, 积累资料

如何在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充分发掘活动资源, 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展开: (1) 搜集:教师可要求学生查阅本地的风土人情、人文资料并利用各种途径如网络手段等等, 对本地的名人故居和历史遗址等方面的详细资料进行搜集; (2) 走访: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展开调查活动, 学生可通过参观本地一些有纪念意义或是有影响力的场所充实自己的直观感知和生活经验; (3) 打听: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走访一些年纪较大, 阅历较丰富的老人, 听取一些感人事迹或是民间流传的一些趣闻等等。通过以上三条途径, 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生活资料, 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互通交流, 资源共享

教师可搭建交流平台供学生互通交流实践活动的资料, 实现资源共享。 (1) 领悟: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想法和体会进行交流; (2) 展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果, 可以是用文字加以整理的, 也可以是图片和音像等形式, 在学生中进行展示, 并组织学生交流探讨; (3) 讲演:学生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和活动的重点要点, 通过口头语言进行表述; (4) 点评: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开展点评活动, 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共享。

3. 整合资源, 汇总归类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归类整合所搜集的原始资料, 使之能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1) 梳理: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将所获得的教学资料资源进行分类梳理; (2) 提炼: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论证并挑选出其中的精华部分; (3) 整合:学生将此精华部分在班级中交流探讨, 并对此补充完善, 做最后的整理。

三、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拓展了初中语文的教学空间, 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里接触不到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了, 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从而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为目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通过走访调查和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和整理各种有效的资源资料, 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

3. 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有许多项目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而小组合作模式不但可以凝聚学生的智慧, 也可以实现科学分工,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教学成效。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注重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有效载体,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年来一直以提升语文教学成效为目标, 认真研究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并通过尝试开展取得了些许成果。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初探 篇3

关键词:学生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68-02

修订后的语文新大纲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社会性,力图改变多年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封闭教学模式。我们在执行新大纲的过程中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

语文实践活动概括为以下几个内容: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多数活动可以在课外开展,课上适当联系,如办手抄报;有些可以直接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开故事会,演课本剧。不论采取那种形式,都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其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的愿望作为我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在教学中经常作这样的尝试:

一、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实践活动

1、抓住年级特点,明确培养目标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我根据低、中、高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考虑到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刚进入高年级。所以我首先明确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稳定性,以技能演练为主的目标。

2、抓住年级特点,选择具体活动

培养目標确定后,要根据目标及所教班级学生特点,选择具体的活动进行指导。我教的三、四班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且乐于画画。于是我在众多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选定了办手抄报这种这种新颖的形式。手抄报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表现方法多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在轻松活泼的参与过程中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实践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尽管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但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识。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我尽量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中编排了三首写景的古诗《小池》、《绝句》、《早发白帝城》。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初夏小荷花池的秀美,充满生机;成都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及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的绮丽景色。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我决定抓住这次极好地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制作一期"古诗专刊"。

1、学习古诗,打好基础

要想出好"古诗专刊",首先要学好古诗,学好古诗是完成"古诗专刊"的基础。只有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根据诗情想象出画意,最终完成古诗专刊 。

首先,了解诗意、启发想象:在学生了解了诗句的意思,反复朗读、品味了古诗语言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展现出那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象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画下来,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诗美、画美,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正是引导学生将诗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好时机,还可以引导孩子将原诗改写成一篇写景记叙文,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极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

2、学以致用,制作手抄报

(1)充分鼓励、具体指导。

由于受知识能力的限制,三年级的学生头一次接触手抄报信心不足,更达不到自己独立完成的水平,所以在制作这期手抄报之前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在网上下载了许多优秀手抄报范例供他们参考。我要求手抄报形式不限,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每份作品必须都包括:抄一抄,画一画,写一写这三个小板块。这样的要求对于刚接触手抄报的学生来说既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安排不会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又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充分体现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

(2)分工合作,充分实践。

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本着全体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我采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充分鼓励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综合潜力,实现自己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如写字好的同学负责"抄一抄"这个小板块。画画好的同学负责"画一画"。写作好的同学负责"写一写"。其他同学还可以查找一些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资料、文献,作为补充。出好小样后小组再集体讨论进行修改,达成一致后定稿。

(3)汇报展览,自主评议。

语文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所以当每个小组的手抄报都出好后,在全班进行展览、评比时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布置,自己评比。这样一来每个小组既是参赛选手又是评委,评选的结果就会更民主。评比按版面设计、文字书写、插图绘制、短文编写四个方面进行,评委要对除自己作品外的每件作品给以简短的书面评价,全班交流后投票选出优胜作品。评比的时候,小评委们个个认真仔细,在评比的过程中他们既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语文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种形式,我只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尝试了其中一种并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探索,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主探究的道路,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成功的机会,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塑造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初一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总结 篇4

在工作开展中着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鼓励学生多写。

首先,主要通过榜样教学让学生心里上认识到为什么写。

其次,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出对生活的的感悟。

第一、注目寻常琐事,寻觅无尽趣味。第二、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常中的素材。第三、用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是才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再次,通过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的启蒙讲座,教会学生怎么写。

只有写,学生才会写;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写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可是却不愿从一鸣烦人写起,那就永远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候)人有话不只要说,而且要写,多半是为了给别人看,并想求得别人的信服或感动。而要想使人信服、感动,自己就先要有真实的思想和感情的流露。……生活随笔作为我们思想的自留地,精神的后花园,更没有理由和必要违心作假。有什么话想说,就如实地把它记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行文平淡如话,这其实是一种高的境界,它是语言精练明白与文句朴实流畅二者巧妙融合的结果。

最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施实情况。

1.以灵活的命题激发

2.活动激发:结合作文教学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书签、贺卡,或做些科学小实验等来写一些说明文;通过辩论会等让学生自己写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篇5

宁津县时集中学——刘海宁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语文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一、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

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置内容丰富,如“戏曲大舞台”、“黄河,母亲河”、“探索月球的奥秘”、“漫话探险”、“莲文化的魅力”等,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多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其兴趣,应不时的变换活动的方式,以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从而刺激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堂上主要采用,看视频、纪录片,讲故事、背诗词方式进行;《黄河,母亲河》活动,课堂上进行诗歌朗诵,黄河文化手抄报比赛等等。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制订,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必须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中,他们亲身体验到共同讨论的快乐,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词语接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演课本剧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三、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语文学习活动走进生活。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是非观”、“荣辱观”,因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在碧水蓝天、百鸟争鸣的音韵里,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着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而这时初中学生最爱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及科普科幻读物又与自然达成了默契,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去郊游。让孩子们当小导游介绍旅游点的地理位置、风光名胜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经济状态、风味小吃等;让学生到菜市场去,了解市场里各种商品的名称、形态、种类、价格、吃法用法;让孩子们走访居民、单位、社区,了解用水情况,总结节水小窍门,书写节水方案和倡议书及节水标语,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活动中学生们观赏着自己拍摄的相片、录像,欣赏着自己撰写的作品,诵读着自己编写的童谣,互相交流着难忘的采访经历,一种收获的喜悦之情感油然而生,使每位小组成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构建网络学习模式,拓宽语文学习资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借助网络,构建网上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因特网、校园局域网、从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建立专题网站、制作个人网页、编辑作文专集,搜集资料,自主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景,建立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的平台。

五、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生参加校园、社区活动,观察自然、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在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在“黄河,母亲河”活动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黄河的历史与未来,对“母看到面临断流的母亲河,他们强烈地意识到拯救母亲河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从自己做起。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中,他们就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朝鲜核问题等发表看法,发出呼吁:“世界需要和平!”他们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们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学会了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了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他们在逐渐的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解读 篇6

【原题展示】

(2009年湖北省武汉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种变化与进步的认识,学校准备开展以“关注身边的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面是同学们拟定的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本次活动选题的一项是【】

A.从衣食住行看身边的变化B.从城市面貌看身边的变化

C.从环境保护看身边的变化D.从季节变化看身边的变化

2.某同学以“关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变化”为选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助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2006年9月,某消费者在超市购得一盒月饼,当日拆开食用时,发现月饼已过期变质,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只好自认倒霉。

【乙】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消费者如果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丙】2009年6月5日,某消费者从超市买回一袋豆腐干,却吃出一只苍蝇。他立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商家依法按商品价款的10倍作了赔偿。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丙】材料中的消费者维权成功与什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备考指导】

解答材料类的综合实践题目要点:

1.要明确此项的活动主题。每次题目出现是都会在前现给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围绕此次主题来开展各项活动。因此,解答题目时要有一个中心主题,组织语言时不能脱离。

2.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善于捕捉语言信息。对给出的各项材料要认真阅读,捕捉关键词语弄清各项的意思,然后再把各项意思综合起来,用一句概括出来。这是解答题目的基础。

3.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1.D2.①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增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或:国家健全了法律法规。)

【题型示例】

1.(孝感市2009年)我们的家乡孝感是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多样的地区。你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吗?让我们走出校园,到民间去探寻吧!

研究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

解答要点:主题是民间艺术,然后再根据“面临失传的危险”“ 手抄笔录而幸存”等词语来组织语言解答。答案示例:应积极想法传承(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或有些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意近即可)

2.(兰州市2009年)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质呈下降趋势。

从上面的文字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解答要点:主题是环保,根据材料中的数字和化工材料等信息来综合解答。示例:我国河流污染严重。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请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你阅读后的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

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2000书写个汉字。

材料二: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抽查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

有效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 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它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 重在学习过程, 重在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中职语文在改革中, 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现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语文教材, 共四册, 要求开展十六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为:第一册:1、人, 诗意地栖居;2、与先哲的对话;3、走进鲁迅;4、让诗歌与青春作伴。第二册:1、我为北京奥运出点子;2、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3、我说《红楼梦》;4、走进古典诗词的殿堂。第三册:1、风格———作家人格的体现;2、语言文字辨析、品味;3、阅读———成长的阶梯;4、看戏悟人生。第四册:1、编、演情景剧;2、关于“我校同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与研究”;3、对联趣谈;4、写影视评论。同时, 教材对每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那么, 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这些活动呢?我在几年的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 觉得还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突出活动的语文性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般与单元学习要求联系紧密, 特别是在现代文单元之后的综合实践活动, 充分体现了单元的学习重点。并且注重与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的联系, 如“与先哲对话”明显是会话练习, 而“写影视评论”则要求写一份剧情说明书。这也充分体现语文实践活动以教材为依托的特点。考虑到教材面对的是中职生, 他们的知识视野相对狭窄, 所以, 从现有的教材资源出发, 就是要以学习语文为主, 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 运用各类资源, 开展活动和教学, 才能凸现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四册教材中, 关于读书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涉及到六次, 而大多数中职生平时读书较少, 开展这样的活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于是在“与先哲的对话”活动中, 我就选择了同学们熟知的孔子, 以教材中《〈论语〉七则》为依据, 展开了以“爱人”、“交友”、“快乐观”、“志向”等主题的会话设计, 让扮演孔子的学生穿上自制的服装, 行古代的礼节, 与“现代”的同学探讨穿越时空的话题, 学生积极性很高, 不仅能够顺利地背诵出《论语》中的语句, 而且还表达出了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学生们语言的交锋, 思想的碰撞, 不仅砥砺了思维, 而且锻炼了快速表达的能力, 将课文的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结合。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体验, 学生的实践。

在第三册教材“语言文字辨析、品味”的活动中, 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镇上寻找牌匾、标语、广告等上面写错、用错的字, 并且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制作成课件, 分析其出错的原因, 使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发挥活动的创造性

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发挥创造性, 实质上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的过程, 《走进新课程》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个现代化的操作平台上, 教师可以轻松地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 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形成了丰富多彩、体验深刻的教学氛围, 发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创造性。

在第三册组织“看戏悟人生”的实践活动时, 利用多媒体, 我与学生共同观看了话剧《茶馆》。观看结束后, 与计算机老师联系,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 表现自己对该话剧的观后感。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 在课堂展示、交流时, 学生们都激动万分。他们时而在台上侃侃而谈, 时而播放背景, 插入影视, 颇有百家讲坛的风格。

陶行知先生说过, 解放学生的头脑, 让他们会想;解放学生的眼睛, 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学生的嘴, 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共同商议主题, 制定方案, 明确分工, 收集资料, 主持活动,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插上翅膀,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注重活动的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的评价, 着眼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开放性, 使活动过程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方式和途径, 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因此, 不应该以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 或仅仅根据学生的活动结果来进行评价。

在第一册“人, 诗意地栖居”的实践活动中, 我与学生一起研究、制定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方案设计:1、感受春: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到田野、公园、草坪等感受、体会春的意境。2、捕捉春:用你最擅长的方式, 如画画、舞蹈、写作、摄影等捕捉春的瞬间。3、歌颂春: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推荐一个最佳的作品进行集体展示交流。在班干部的精心策划下, 这次“走进春天”的实践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 有叶贴画、摄影作品、手抄报、歌舞表演、诗歌美文欣赏等等, 内容丰富多彩。在颁奖的过程中, 我边向获奖小组同学表示祝贺, 边即兴为获奖作品说了一段颁奖词, 颁奖的气氛相当热烈。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特点。它不仅仅是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界限, 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人的个体的整体性,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所以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 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评价也要注重多元化和多样化, 肯定学生的活动价值, 肯定学生所获得的生活经验, 通过评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成就和快乐。“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深化知识”, 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 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调控能力、感情理解能力、搜集整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中职语文教学要努力探索实践, 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我相信,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懈的努力, 不断开拓进取, 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林燕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 (中国科技信息所研究、科技文献出版社主办) 2008年第8期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方案制定课 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经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钻研和深刻解读,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应做到名副其实

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至少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活动方法——展示活动成果——总结评价活动”等环节,少则需要一两周,多则需要一两个月,甚至一两个学期。因此,许多教师倍感耗费精力、浪费课时、影响成绩。于是,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遭到了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受待见的结局,而“省下来”的实践时间则被“充分利用”——抄写词语、默写课文、狂做试卷等,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如此做法,果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也许可以提高一两次纸质试卷的成绩,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当有所取舍、有所信仰,应当坚信:只要指导得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且最终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下面以《走近零食》主题活动为例,浅谈个人主张。

《走近零食》的教学设计

回顾导入,明确任务 教师在讲解《走近零食》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他首先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明确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板书《走近零食》)大家还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下面请各组依次把自己的研究主题贴在黑板上。”教师顺势请学生说出选题目的,学生阐述,教师圈出关键词。

在明确本节课任务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制定目标后,具体做些什么才能实现?做到什么程度呢?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计划才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商讨制定本小组的研究计划,也可以叫研究方案。”

小组讨论,初步构想 ①小组讨论:在研究方案的制定中最主要的就是活动步骤的设计,万事开头难,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组第一步打算干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打成字显示在大屏幕上,以供讨论。)②交流指导:哪一组先来说一说?点名一组代表回答:“请其他组同学注意倾听,看看你们能听明白什么,又能听出什么问题。”(教师相机把该组第一个活动步骤在屏幕上打出来)大家对他们所设计的这一活动有什么问题要问?教师巧妙指导学生注意交代清楚:人员、时间、地点、方法、干什么事等必备的要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辨过程。③小结:看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交待清楚(学生齐说……)。④小组整改,再指答。⑤制定活动步骤:第一步活动,同学们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进一步讨论,并记录下你们组所有的活动安排。

交流展示,取长补短 ①组长上台展示。②师生提问,展示组答辩。③各组再改,再展示。④教师小结:最难的活动步骤,大家已经设计得较为具体、可行了,那么这个研究方案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学生写研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这堂课结束时,展示学生运用PPT制作的活动提示。

教学反思

一定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笔者所执教的这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节方案制定指导课。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案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呢?是节省时间,先直接发放教师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表格、提醒过一二三后,再让学生填写;还是教师根本不发放表格,而不惜花费时间,先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再指导学生逐步总结制定方案的要素和方法?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笔者和所在的团队。我们总是担心如果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总结,会非常耽误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恐怕一节课完成不了活动任务。

于是,我们翻阅了许多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又聆听了一些专家的指导建议,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自主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探究为教学方式,应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舍得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这才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以往的语文活动中,教师一直是活动的主导者,往往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安排好,而学生一直是活动的参与者,只是被动“参加”一下而已,长此以往,学生严重缺乏主动策划、自主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方案制定这个环节我们决定多花一些时间,也一定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活动的主动策划者。

活动方案指导重点的取舍 笔者所在的团队又经过多次的研讨和试讲,决定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制定整个方案中的最重要的一块内容——活动步骤的制定上,而方案中的其他一些项目的指导,则留在后续的其他主题活动中不断丰富和补充。

上课伊始,笔者组织学生们先分组讨论本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之后,以一组计划为范例,在大屏幕上打出该小组的第一个活动步骤,并引导各组学生仔细听、认真看、深入想,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小组和小组间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经过提问、解疑、补充,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一步步理清了活动步骤中所要考虑周全、并要表述清楚的主要内容:

示范组齐国强说:“我们小组第一步准备上网查找资料。”

另一小组学生问:“你们组想查哪方面的资料?”

示范组杜莹莹回答:“我们组想查找怎样科学地吃零食方面的资料。”

其他组学生再次追问:“你们这一组打算派谁去完成这项工作?”

示范组杜莹莹继续说:“我们组打算派我和曹子明去查资料,在我家里上网查找;如果查不到的话,我们打算再派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查。”

教师相机打字记录后,示范组齐国强接着补充:“我们打算在11月23日到11月25日完成。”

其他组学生进一步追问:“如果曹子明到书店或图书馆里也查不到呢?”

齐国强犹豫了一下,回答:“我们可以查科学吃零食的书。”

其他组学生笑着追问:“现在有这样的书吗?”

正当齐国强无法应对之时,该组组长武育麒毅然站了起来,自信地答辩:“如果没有相关书籍,我们还可以询问相关的科技人员、老师或家长,反正,我们一定会弄清楚的。”

其他组学生不再发问,面带笑容、满意的坐下了。此时,笔者相机小结和点拨:“同学们为这一组考虑得很全面,还预设了许多困难,而这一组同学应答得也很机智,当场想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同学们现在回顾一下,在制定每一个活动步骤时,我们应当考虑和表述清楚什么?”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随后各组同学根据领悟到的要点——制定活动步骤时,一定要考虑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什么任务等——继续研讨、改进并记录本组的第一步活动安排。就这样,孩子们迈出了方案制定的第一步。

学生初次呈现的活动方案项目不全,不够完美,甚至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样一定比教师直接出示规范的方案表格、提示过一二三后再指导学生填写,更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因为这毕竟是学生们自己亲历的思辨过程,是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成果,体现着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辩论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合作……

当然,也许学生们的课堂发言还有些稚嫩,也许学生们的即兴答辩还谈不上睿智,也许学生们的学习技巧还略显笨拙,也许我们的课堂不如以往大家所听过的反复排演的展示课精彩,但这确实就是最真实、最质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成为活动的巧妙点拨者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应如何体现呢?当学生处于茫然而不知所措时,教师能给予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计划不周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指出;当学生处于困惑不解时,教师能给予点拨解惑;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时,教师能给予有力帮助;当学生处于信心不足而情绪波动时,教师能给予及时鼓励和疏导;当学生取得成果或进步时,教师能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考虑和表述活动步骤的方法时,看到学生提不出问题,就及时地把一些方案规划中常出现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判断和改进。当其他组同学提出了一些看似可笑的问题时,我便鼓励小组间进行理智的思考、答辩与合作等。

在方案制定指导课上,教师的指导策略应该如此。而在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把握好诸多取舍,只做活动的参与者和巧妙的点拨者,并且坚信:只要我们少一些担心,多一些放手;少一些催促,多一些等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再给孩子们多一些时间,再让孩子们多一些思考,甚至再允许孩子们多犯一些错误,多走一些弯路,多碰几次壁……常此以往,教师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们自然便会从不断地思辨、合作、反思和总结中领悟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结束语

只要教师有所“舍”,精心设计、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有所“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深受学生喜爱,也一定能实现其卓越而远见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篇9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优秀古诗文积累的对抗赛,检阅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以此来激发他们阅读祖国优秀古诗文的兴趣,体会优秀古诗文的独特魅力;加强对古诗文的感悟,增强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各种能力。[活动范围]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160篇(段)优秀古诗文。[活动准备]

1.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三人参加竞赛,其余同学作后援团;

2.多媒体课件、投影、简易抢答器、号牌、记分牌、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感受祖国悠久的文化背景。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多媒体展示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主持人甲: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吗,在这灿烂的文化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文。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在古诗文这块广阔天地里,景色怡人,奇花异草,令你目不暇接;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让你流连忘返;它虽然篇幅较为短小,却含义深刻。寥寥几十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赏心悦目,令我们回味无穷。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流传至今。

主持人乙:是的,有些诗句我们可以信口念来。我想,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古诗文对抗赛。

主持人甲: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今天参赛的四支队伍。他们分别是“智慧队”“聪明队”“机灵队”“快乐文学队”。

二、介绍活动的规则:

主持人乙这次对抗赛共分三轮进行。每一轮比赛结束,得分累加到下一轮。全场比赛结束,哪一组的得分最多,将成为今天对抗赛的总冠军。

主持人甲:我们首先给每队基础分100分。分必答题、抢答题和观众题。必答题和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但必须由本队的后援团补充答完。如果还不正确,将被扣掉10分。抢答题还将失去下一次抢答的机会。

三、活动开始: 第一轮

主持人甲:这一组题是必答题,“我为古诗找作者”。(多媒体出示)

第一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李白

第二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柳宗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杜甫

第三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常建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岑参

清晨入古寺,初月照高林。

杜甫

第四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卢纶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崔颢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李白

主持人乙:(公布每队的得分情况)

主持人甲:这一组为抢答题。我说“开始”大家便可按抢答器,违者视为犯规,将失去一次抢答的机会。

A、“春晓”的作者是谁?并背诵出这首诗。

B、请说出“诗仙”和“诗圣”各是谁?并分别背诵两位诗人的诗歌各一首。

C、请说出“初唐四杰”中的其中三位?选背诵一首他们的诗。

D、请说出带有“春”字的诗歌各三首。

E、“千摧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作者是谁?并说出其余两句。

F、“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谁写的?请选背诵他的一首古诗。

主持人乙:请后援团举出自己的号牌,电脑随机从中抽出一人来回答。答对将为每队加10分,答错不加分。

A、背诵两首苏轼的诗词;

B、背诵两首李白的诗;

C、背诵两首杜甫的诗;

D、背诵两首白居易的诗;

(公布每队的得分情况)

主持人甲:第一轮比赛已经结束,暂时领先的是-----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希望其余三队再接再厉,在下面两轮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主持人乙:让我们进入第二轮的比赛。第二轮

主持人甲:这一组为必答题,“佳言妙句对对碰”。

(多媒体出示)

第一组:人闲桂花落,-------------。

生当作人杰,-------------。

--------------,明月何时照我还?

--------------,半讲瑟瑟半江红。

第二组:慈母手中线,-------------。

小时不识月,-------------。

--------------,路上行人欲断魂。

--------------,少壮功夫老始成。

第三组:江上往来人,---------------。

春种一粒粟,---------------。

----------------,飞入菜花无处寻。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四组:牧童骑黄牛,------------------。

月黑雁飞高,------------------。

---------------------,月有阴晴圆缺。

---------------------,疑是银河落九天。主持人乙:(公布每队的得分情况)主持人甲:现在进行抢答题。

A、请说出历史上出现的四位姓“王”的诗人?

B、选背两首写“春雨”的诗歌。

C、有哪两种绝句?请分别选背一首。

D、选背两首写分别的诗歌。

E、“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背一首。

F、用此修辞手法写的诗歌。

G、列举出唐代和宋代各五位诗人的名字。

H、说出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

主持人乙:现在进行观众抢答,题目是看图说出该图所写的古诗。电脑随机在每组中抽出一人回答。(多媒体出示)

A、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片;

B、出示“静夜思”的图片;

C、出示“春晓”的图片;

D、出示“回乡偶书”的图片;

E、出示“咏鹅”的图片;

(公布每队的得分情况)

主持人甲: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队在第二轮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希望其余三队奋起直追,在第三轮中夺得冠军。

主持人乙:让我们在第三轮中见分晓。第三轮

主持人甲:这一轮分两组,一组为风险题,分值各不相同,分别为20分题、30分题、40分题;选中后且回答正确,加上相应的分值;回答错误,则扣去相应的分值。请每组参赛选手与本队的后援团商量一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慎重选择。

多媒体出示:

20分题:(主要是背诵积累)如:

背诵《小儿垂钓》;

背诵一首描写人民生活的诗;

说出《长歌行》的作者;

背诵《山行》;

…………

30分题:(主要是一些文学常识等)如:

唐朝谁被誉为“鬼才”?

唐朝谁被称为“田园诗人”?

谁被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请说出《题临安邸》作者并背诵。

…………

40分题:(主要是看图说诗和为诗找图)如:

出示“清明”图,说出作者并背诵该诗;

出示“浪淘沙”图,说出作者并背诵该诗;

出示几首诗和几幅图,配对;

…………

学生自由选择,分别答题。

(公布每队得分的情况)

主持人乙:最后进行“互相提问”。由每队的参赛选手指名另外三队的后援团的同学来回答。每队限提问三道题目。如果答对,为答对的小队加10分;答错则不加分。

主持人甲:比赛开始„„

公布每队最后的得分情况,并为冠军队颁奖,戴上擂主头饰。

四、活动总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家乡美》 篇10

指导教师 兼馨(八年级1、2班)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走进家乡,走进自然,切身感受家乡的山水之美,真正的用心体会,彻底改变走马观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觉。

2、用心体会风土人情,感受人文的厚重与博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我故土的情感,情系故乡。

3、在秋实中体味家乡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从而树立美化家乡,建设家乡,贡献家乡的深情。

4、锻炼小组分工合作,协调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09年9月22日 周二 五、六节

三、活动安排

1、提前布置任务,确立负责人,小组分工合作,明确任务,强调责任,制定好活动计划。

2、考察好观光路线,考虑好安全因素。

3、交出活动计划和方案,老师审阅。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动员

家乡真正的美在哪里?用心想想你的切身感受,你能回忆出家乡最美的景点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整队提出任务和要求: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分配小组。明确负责人。

3、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野外安全,不去危险地带,不单独活动,不盲目冒险,相互帮助,协调共进。

4、活动路线:

(1)登临东山观看微山岛全景。用心体会家乡美。(2)登临微山观看微山湖全景,感受景美。

(3)观看柿子林、枣树林、核桃林、石榴林,感受秋实之美,体会收获之美。

(4)参观干果基地之美,体会家乡的林果美。(5)参加乡间义务劳动,体会劳动美,人情美。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综合实践:语文素养:重要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312)08-0173-02

一、对目前几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存在只注重过程、不检测效果的现象。

1 知识积累型。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展,其形式表现为对词语的归纳积累、对名人名言的分类收集、对古代诗词的分类整理等。一般是老师在周末把任务布置下来,让学生周一交作业,一张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精心收集的资料。以成语的分类整理为例,某学生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某一类型的成语,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是很成功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仍然不知道如何运用。例如,笔者曾就女儿收集的一个类型的成语提问,结果没有几个能记得住。那么,收集满满一张纸的成语有何作用,只是为了充实各地一哄而上的“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吗?学生如果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花费的时间去背诵,至少能记住20个成语。反倒是如此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却是一无所得。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何意义?实在令笔者匪夷所思。

2 实践活动型。这种活动大多以学生到课外开展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如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的错别字,到野外辨认书中出现的农作物,调查某种商品在本地的销售情况等,都成了时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形式上看,这种实践活动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 “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那么,这种看似很地道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效果如何呢?试问,设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不是让学生注意常见的错别字?浪费那么长的时间,还冒着可能出交通事故的危险,只为了找几个错别字,值得吗?如果给学生做一张常见的错别字练习,是不是能达到上述综合实践的目的?如果能,那么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形式上的活动外,还有开展的必要吗?从实际效果上看,那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做一张错别字练习的效果是无法比较的,一张试卷所容纳的错别字是学生忙了一天才找到的错别字的几十倍。《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标准看,这样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称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 课题研究型。笔者曾阅览过不少老师的课题研究型案例,如苏轼专题。短短半个月时间,让学生把苏轼的作品研究得如此精透,从风格到内容,从背景到作者生平,等等,几乎囊括专门研究苏轼的学者所要涉及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写出深有体会的赏析文章。笔者也试着模仿这位老师的做法,但学生看不懂,也没有兴趣阅读,更谈不上什么研究。再看学生写的赏析文章,除了几篇在网上下载的,就没有一篇像样的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在哪儿?是老师和学生的一起探究?学生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准备这些内容?笔者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探究而已,如此还能称得上是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吗?没有学生主体直接参与的实践,断然不是符合新课标意义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议

1 要考虑活动效果。和语文课本的教学相比,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没有检测体系,是一个可开展也可不开展的课型。传统的语文教学效果有平时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师自由组织的活动,开展次数并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正因为如此,造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无序化和随意性,以及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尴尬局面。

2 让学生直接参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是自下(学生)而上(教师)的。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贯穿于语文学习过程。中职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这只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样板。如果照葫芦画瓢,仅仅照搬教材的模式开展,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即使开展同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一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合学生水平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例如,针对学生在词语方面的问题,可以开展词语积累的综合实践活动;写作方面的问题,可以开展写作训练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想达到某种效果是不可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而学生则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永远不能充当被线穿上的珠子,否则就会使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篇12

1 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 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

语文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内容丰富, 如“戏曲大舞台”、“黄河, 母亲河”、“探索月球的奥秘”、“漫话探险”、“莲文化的魅力”等, 内容丰富多彩,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多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其兴趣, 应不时的变换活动的方式, 以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从而刺激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探索月球奥秘》活动, 课堂上主要采用, 看视频、纪录片, 讲故事、背诗词方式进行;《黄河, 母亲河》活动, 课堂上进行诗歌朗诵, 黄河文化手抄报比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制订, 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必须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中, 他们亲身体验到共同讨论的快乐, 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等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 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 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词语接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演课本剧等, 在这些活动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3 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让语文学习活动走进生活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 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 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是非观”、“荣辱观”, 因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 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在碧水蓝天、百鸟争鸣的音韵里, 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神奇, 领略着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而这时学生最爱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及科普科幻读物又与自然达成了默契,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不同的地方, 接触不同的人, 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去郊游。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旅游点的地理位置、风光名胜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经济状态、风味小吃等;让学生到菜市场去, 了解市场里各种商品的名称、形态、种类、价格、吃法用法;让学生走访居民、单位、社区, 了解用水情况, 总结节水小窍门, 书写节水方案和倡议书及节水标语,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 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活动中, 学生们观赏着自己拍摄的相片、录像, 欣赏着自己撰写的作品, 诵读着自己编写的童谣, 互相交流着难忘的采访经历, 一种收获的喜悦之情感油然而生, 使每位小组成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 构建网络学习模式, 拓宽语文学习资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借助网络, 构建网上学习模式。学生通过因特网、校园局域网、从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 建立专题网站、制作个人网页、编辑作文专集, 搜集资料, 自主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景, 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

5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生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观察自然、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 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 相互讨论。在活动中, 逐渐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在《黄河, 母亲河》活动中,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 了解了黄河的历史与未来, 对“母看到面临断流的母亲河, 他们强烈地意识到拯救母亲河不是一句空话, 而要从自己做起。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中, 他们就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朝鲜核问题等发表看法, 发出呼吁:“世界需要和平!”他们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他们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 学会了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学会了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他们在逐渐的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围剿错别字 篇13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活动重点:为规范汉字做贡献。

活动难点:对错别字的“围剿”。

活动关键: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方法:调查研究。

活动手段: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上一篇:作文训练第二讲学生版下一篇:谈法律逻辑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意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