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2024-06-15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精选12篇)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1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实践中, 教师需要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到培养语文素养的实效上来, 也就是说要体现“语文味”, 让课堂充满语文气息。那么, 如何才能体现“语文味”呢?

一、少读图, 多读文

读图与读文, 哪个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 这个问题往往被教师忽视。尤其是综合性学习中的多媒体教学, 教师制作几十个投影片, 上课时老师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 学生既不用看书, 也不用记笔记, 好像根本没有和文字打过交道, 这当然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读是语文的基本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论是探究山川、四季, 还是感受母爱、友情, 它们其实都是以一些话题为契机的, 根本目的是给学生指出阅读的范围,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更好的文章, 从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本, 绝不是读图所能替代的。所以, 教师在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应把握“少读图, 多读文”的原则。

二、少一些表演, 多一些表达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参与精神, 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所谓“少一些表演”, 就是减少形式繁多的活动;“多一些表达”, 就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机会, 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用完整的一段话, 而不是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比如, 与其让学生纷纷登台学几个京剧中的动作, 不如让他们欣赏几段戏曲唱词;与其让学生表演戏剧小品, 不如让他们讲几个常见的戏曲故事;与其让学生画脸谱, 不如让他们写出某个脸谱与特定人物性格的关系。只要把活动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听、说、读、写上, 把语言文字作为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就能回到语文学习之“本”。

三、少一些掌声, 多一些反思

现在的综合性学习课堂上,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阵比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是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肯定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是直接的、令人鼓舞的, 但也是浅层次的、不值得一再出现的。可以说, 面对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各不相同的表现, 一些教师经常显得词汇贫乏。所以, 我们应该多一些反思, 少一些掌声, 我们要从深层次去感悟大语文的精神, 从而上好每一堂课。

在综合性学习中, 只有让课堂充满语文气息, 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 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 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和文化馨香, 从文本的言语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 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 领略真善美的真谛。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1.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 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

3. 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开端:王七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王七回家,演法失灵。

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4.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

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文章。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观察家长一天的劳动情况。

2.从小组中选出一人,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4.总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二、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

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

三、作文。

1.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2.选择自己平日经常做的一项劳动内容写一写。

要注意写具体,抓住几处写细致,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

3.构思并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因为是学生首次接触蒲松龄的作品,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他和他作品的情况,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这是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体会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光荣。树立劳动是光荣的意识。

作业设计

1.复述《崂山道士》这个故事给家人听。

2.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

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篇3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或研究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决策者,也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者。所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是指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引导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陶冶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要让学生由过去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和积极构建知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活动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到生活、社会中去体验,力求有所感受,有所发现。

三、深入挖掘语文活动资源

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学生从课堂引向了社会生活,打破了单一的学科限制,也走出了教材相对狭小的圈子,其内容的丰富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活动资源,除了教材上所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还应该根据实际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其他学习内容,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带上个性色彩。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追溯某一传统节日、传统风俗的渊源,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开展生活中的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有理有据的争辩中阐明观点,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四、正确发挥教师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身份的定位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去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制定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目标。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从而组织、协调学生有计划、有序列、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另外,教师还应对活动过程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有效地引导和规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思考 篇4

七年级下学期, 学习“动物世界”单元的过程中, 为提高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增强学生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我综合了七年级教材中几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交流”、“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 开展了一次为期三周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拟定的目标是:认识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间千姿百态的联系, 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认识关注生态自然, 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道理;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料按既定课题搜集材料的方法;利用小组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 进行探究练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的学习品质。

活动中, 我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6个小组, 明确每一小组活动的重点。要求每一小组分别利用网络、图书馆、音像、实际调查等形式搜集有关动物多样性, 动物发展演变过程, 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图片、电影片段。

活动最后进行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展示活动, 展示的主要流程及成果如下: (1) 文字材料展示, 主要是有关材料摘抄、粘贴、手抄小报等。 (2) 吟诵同动物有关的诗文。 (3) 人与自然影像片段展播。 (4) 学生自己拍摄的动物图片、录像展示———精美的动物图片, 餐馆宰杀动物图片等。 (5) 学生自制录音展示———青蛙叫声, 蝉鸣等。 (6) 拟一句保护动物的广告语。 (7) 写作一篇同动物保护有关的文章。

课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我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综合性学习, 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积极性,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同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规的教学活动, 我们大多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互动, 学习空间主要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打破了这种单一封闭的模式, 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 学习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堂, 已延伸到课外, 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 可走进图书室、网络世界, 走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较好地整合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尤其是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

在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 也引起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更深思考。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定位。传统的的教学强调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则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激励者。

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 我觉得已安排得很具体, 只要等着学生汇报成果即可。但成果汇报时, 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 有个小组八个学生只有组长等五人参加完活动全程, 其他小组也都存在活动不充分的问题, 合作小组未充分合作, 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 变成单干, 或小组内再分组。这一方面与我的硬性分组有关, 因为有些同学对分组结果不满意, 带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 小组内人数过多, 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 而且有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还有待提高, 他们还不善于自己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但是教师同时也应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不仅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资料, 同时要参与学生小组的学习, 随时了解每一小组的活动进程, 了解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在活动中解决活动出现的问题, 给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引导、帮助、校正。所以, 我觉得这一阶段, 老师最重要的是参与。

交流评价阶段, 教师不应再担当评判者的角色, 而应是交流活动的促进者, 激励者。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甄别优劣, 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会展示自我, 倾听别人。课标指出, 综合性学习“注重考察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这说明课标没有把评价的着眼点定位于当前某一知识或技能的获得, 而是指向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素质。学生展示过程中, 只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的某一方面有所进步与突破, 就应得到肯定与赞扬, 交流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而不简单的是一个结果的优或劣。在这一阶段, 教师更多的应是激励, 只要学生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 有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就应该给予表扬与激励。

其次, 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 不管采用何种学习途径, 但是它都应姓“语”。

本次活动中因事先考虑不周, 活动过程中基本目标出现了少许偏离语文的现象。

成果交流展示过程中, 下列几个过程“ (3) 人与自然影像片段展播。 (4) 学生自制动物录像、照片展示———精美的动物图片、录像, 餐馆宰杀动物的情景。”就忽视了活动的语文性原则, 图片照片展示虽然十分精彩, 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成果, 成了展示活动中的亮点, 但因为缺少文字解说, 所以成了一次美术摄影活动, 缺少了语文味。活动结束后, 我让学生及时进行了补充, 对每一幅图片添加了精彩的文字说明。这次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发点应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它首先应姓“语”, 应围绕“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来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上所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 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 而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学科知识、行为态度、教学技能及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研究, 不断创新, 真正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搞好, 通过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5

综合性学习教案

《学会感恩》

创意:母亲节即将来临,我们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开辟学生学习语文的新空间和新视觉,开启学生真切体验亲情的心扉。

名称:学会感恩

完成时间:两周

第一课时

主要活动:活动准备、家庭活动、全班交流、真情表白

活动步骤: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

过程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有美好的家庭,是沐浴着父母爱的阳光长大的。有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接受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父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母爱是我们心田干渴时的雨露。说不完道不尽父母的恩情,我们能做的是给父母端上一杯茶,陪父母聊聊天,在我们心灵深处留住父母精彩的瞬间。

二、做一做

目的: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并记下或拍下生活中的点滴。

(一)活动准备:

1、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2、学会唱《感恩的心》、《妈妈的吻》等亲情歌曲。

3、搜集描写父爱、母爱的散文或诗歌。

4、用自己节省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二)家庭活动(选择一项或几项做)

实践体验: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1、抢拍父母生活照。

2、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3、给爸爸妈妈表演小节目,给父母一个惊喜。

4、为父母献歌。

5﹑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亲手做一张生日贺卡,并写上几句祝福的话。

6﹑父母下班回来,为父母倒茶。

7﹑空下来经常和父母说说心里话。

„„

三、说一说(选择)

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导语: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在爱的天地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你肯定有许多感触吧!今天我们来谈谈各自的感受。

1﹑讲一讲自己和父母一起做的事。

2﹑在小组内展示、解说自己抢拍的家庭生活照影集。

3﹑用具体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应该怎样回报他们的爱。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语:

通过上面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广博而无边,父母的爱深沉而悠远。”我们在父母的辛勤付出中一天天长大,让我们将自己捕捉到的父母精彩瞬间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二、写一写(任选一题)

1﹑感悟爸妈的爱

提示:用一两件事,写写自己与父母之间特别感动的瞬间,要表达真实情感。也可以给父母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回报爸妈的爱

提示:为父母送上一杯热腾腾的茶,陪父母坐坐,聊聊天,说说心里话,那是多么幸福的场面!请把这一情景用你的笔描绘出来。

师小结寄语: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一起去了解爱,去学会爱,让爱的主旋律永远在我们身边唱响。

(伴随着一首《感恩的心》,活动在优美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读一本好书》

教学设想: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和名著对话,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次灵魂的洗涤。针对目前学生对待读书的态度,我认真学习新课标,觉得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读名著的兴趣,积极挖掘教学资源,所以设计了这节综合实践课。我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等脱离实际的倾向,选拔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精心表演,使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在活动中增长才智,净化心灵,提升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及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读名著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③、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情境演示法、讨论法、问卷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名著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①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读名著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② 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用具:多媒体 报纸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2分钟)

几名学生穿报纸服,站在前面扮演书橱(背对观众。第一排蹲坐;第二排坐;第三排站立)

师:每当站在书架前,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鼓舞了几代人的小说,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保尔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情景,眼前就会清晰的现出他的人生轨迹,心中仍能强烈的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欢乐„„。有没有这样的书使你有过这种体验?

这样的书,人们称之为名著,打开这样的书,就是和名著对话。听,有人正和名著对话呢!

第二课时

二、演授新课:(和名著对话,学生表演)(约16分钟)

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这么好的书,上哪儿去读呢?

三、指导读书:(多媒体演示)(约9分钟)

1、介绍中国图书馆(配音介绍)

2、读书的目的:增长才智,净化心灵。误 区:猎 奇、炫 耀。

3、读书的原则:“绝不滥读”。

4、如何选择:知识性强,切合自己水平的有益书籍。

摒 弃:国家明令查禁的书刊;低级无聊、庸俗的书刊;思想平庸、水平低下的书刊。

5、名人谈读书:师列举高尔基、孙中山、歌德、陆游等人对读书的言论,引导学生交流补充。

四、研讨探究:(交流读书体会)(约10分钟)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读过的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就自己的体会 谈一点认识,或背诵一段精彩片段,或谈一谈读书方法。地

五、拓展创新:(和好书交朋友)(约8分钟)

㈠、问卷调查:(收上问卷)

1、你家有几个书柜或书架?共有多少册书?可分几类?学习辅导类有多少?课外读物类有多少?摆放的顺序怎样?

2、电视和书籍对你的帮助有什么不同?你认为电视可以代替书籍吗?

3、你读过的名著有哪些?还计划读哪些?

4、你知道哪些图书网站,请推荐给同学们。

师小结、推荐优秀篇目、推荐读书网站。

㈡、制定读书计划,塑造健全人格。

《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的】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

⑵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活动重点】

1、搜集语言现象并归纳整理创作。2、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的准备

1、围绕“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个主题,把学生分为4个组: ①错别字门诊小组。②精美广告语收集小组。③公益广告征集小组。④“精彩店名举隅”小组。

2、要求:

(1)学生按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高中低进行搭配分组,每组12人,推选一个组长负责,带领本组人员合理分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2)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书面展示材料(可以是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确定展示方式(如资料展览、抢答等皆可),作好展示准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景教学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用2周时间,其中一周收集资料,一周用来整理资料。课堂展示: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伴随着一段轻松幽默、令人捧腹的相声,让我们开动语文学习专列到生活中去漫游。

二、开展活动

1、错别字门诊 听完相声片断后,在学生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板块:“错别字门诊”。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都有哪些用错的字?

(2)错别字门诊小组向全班学生展示在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搜集到的错别字。

(3)教师引导:你能就街头规范用字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教师在学生展示基础上小结:今天同学们充当了一回清理语言污染的清洁小卫士,希望大家今后也能消灭自己作业中的错别字。

2、精美广告集锦。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优秀广告词。

(2)活动:猜猜看下面几句话分别是为何种商品作的广告词。

• 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 空杯尚留余香。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心灵,请给你的窗户装上玻璃吧!

• 十天恢复青春,十天大放光彩,十天令人羡慕。

•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

(3)引导学生说说这些优秀广告词有何特点?

(4)我的搜集:你喜欢哪些广告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汇报搜集成果)

(5)广告“妙语”也有“病”:出示一组广告让学生试着找出广告语中的毛病,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①、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②、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点拨:广告策划者利用成语及俗语琅琅上口、妇孺皆知的特点,将他们改“头”换“面”,变为广告词。这样做,固然能产生较强的广告效应,但很容易对理解、辨别能力弱的中小学生产生误导,对于纯洁的语言文字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课时

3、生活用语(公益广告)欣赏

(1)用幻灯片展示两组生活日常用语,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句好,并讲一讲原因。

(2)出示一组告示语,提示学生将意思相同的告示语用线连起来,并想想它们应该贴在什么场所?

(3)学生欣赏老师收集的校园公益广告语。

(4)活动:由公益广告征集小组展示搜集的校园公益广告语与同学分享。

(5)思维拓展(幻灯片出示材料)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学生思考后分组交流看法)

(6)课堂练笔 请为学校草坪写一句公益广告语。

4、精彩店名举隅

(1)展示一组店名让学生说说其独具匠心之处。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精彩店名并诠释。

(3)教师创设情景指导学生为花店取名(用彩笔设计出店名)。

三、活动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旅行,使我们的语文世界愈加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同时也使我们明白: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美丽。生活处处皆语文,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感悟生活!

四、课后作业

根据此次活动的收获或感受,完成作文

1、生活处处有语文

2、我在中学到了语文(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附:板书设计

漫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篇6

一、学习引入要有趣

综合性学习活动前,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在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说说我的家乡”中,我带领学生去欣赏城东新区,去参观商品大世界,去郊外田野呼吸新鲜空气,去感受南华工业区的变化等,这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实践活动中。

二、学习目标要全面

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搜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开展“寻找春天”的系列活动,其活动目标就定在:(1)要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词、歌文、图片、音像等信息。(2)组织学生到户外活动,并拍摄照片。(3)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整合相类似的内容。(4)汇总全部有关春天的资料,让学生读背或保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目标,丰富了学生有关春天的语言积累,培养了搜集、处理、运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春天、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培养。

三、学习主题要明确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没有具体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帅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富有成效。如在“走进三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主题为“三国知识”,设计的内容都围绕此进行。其具体内容如下:(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三国演义》或有关导读。(2)“小小三国迷”竞赛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3)“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引导学生评析书中人物,通过展开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4)搜集由《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或歇后语。这样的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悟的能力。

四、学习形式要灵活

1.游戏。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了《中岳嵩山》、《迷人的张家界》、《草原》等精美的课文后,让学生设计小导游的游戏,请学生当导游,把自己最喜欢的景点介绍给大家。

2.表演。学生很愿意模仿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空白处、浓缩处,拓展想象。

3.竞赛。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语文竞赛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语文。

4.讲故事。故事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它可以训练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如举行故事比赛、语言故事新编等,使学生受到故事情节、人物思想的熏陶,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另外,还有综合型、演讲型、讨论型、阅读型等活动形式。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喜好、课文涉及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形式展开活动。

五、学习过程要实践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偏重老师讲解、提问和分析,学生则“君子动口不动手”,因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直得不到锻炼。语文综合性学习则是以实践为主要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表达,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发展,通过看、听、说、议、诵、赞、辩、画、拼、摆等多种形式,在做中学,做中悟,使语文训练实而见活,动而有序,真正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摆脱课堂教学呆板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通过语文实践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明白如何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还强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点拨、咨询、协调和帮助,学生始终应当是主体,要全员参与,自己选择内容、形式、设计、组织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遵循“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指导下实践”的原则。这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才会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真正意义上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 篇7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确定主题, 设计方案, 分组分工, 安排进程, 搜集、整理信息,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共享成果, 总结经验。几年来, 我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实践, 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通盘考虑和计划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初中语文共有36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对此, 我们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社会调查, 如《说不尽的桥》、《漫游语文世界》、《成长的烦恼》、《金钱, 共同的世界》等;二是人物访谈, 如《我爱我家》、《献给母亲的歌》、《到民间采风去》、《背起行囊走四方》等;三是影视欣赏, 如《戏剧大舞台》、《探索月球奥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四是查阅材料, 如《黄河·母亲河》、《莲文化的魅力》、《古诗苑漫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等。此外, 教师还可针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确定有意义、有价值的项目和内容。如学习《端午的鸭蛋》一文后, 教师可结合当地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 畅谈自己感受到的家乡美, 课后再布置几个探究性问题, 如玉湖风韵简介、安定风味小吃、挂榜台来历等,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 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师生共同备课。

师生共同备课就是先确定将要涉及的主题, 然后师生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去准备。在当今信息社会, 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同样的信息源, 有时甚至因为学生的视角独特而使问题的答案更接近本质, 只不过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加以筛选, 也没有教师那样的学识和阅历, 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因此, 我们应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 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师生的“共同备课”。

那么, 怎样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备课呢?首先, 让学生参与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应该学些什么, 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 对什么感兴趣。所以, 我坚持主题之前先有学生。其次, 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在这里, 教师的备课也不仅仅是备教材, 备学生, 而应备“可备性资源”。教师充分备好“可备性资源”, 才能在活动上游刃有余, 导得自然, 评得恰当。

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相关的资料背景下获取的, 这个资料背景也包括学习的情景, 活动课前应不失时机地营造一个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最佳教学情境。这一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所确定的学习主题, 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张贴到教室的墙壁上, 或写在黑板报中, 提前给学生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 使学生从中了解到将要学习的主题的各个方面, 即所谓的“先造声势”, 并阅读其他同学的材料, 品味其内涵,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且通过广泛阅读同一主题的相关材料, 可以将学生从一个例子引到另一个例子, 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也使学习的主客体和谐发展, 拓宽语文阅读的范围, 更为学生的思考、探索、感悟、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真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 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 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 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

首先, 活动开始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整个活动的具体要求, 应该怎样活动, 完成哪些任务。有些活动的内容学生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教师还要加以具体说明。

其次,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只是教师提出了要求, 指导了方法, 就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 教师还必须跟踪活动的全过程。不说别的, 单说家长这一头, 教师就有必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因为在活动过程中, 肯定要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有些家长不愿意, 因此活动前教师要把活动的目的、意义、大致的操作过程跟家长沟通, 让家长心中有数, 这样既可以让活动顺利进行, 还能让学生的行为受到调控。另外, 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 随时可以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保证活动的质量。

最后教师还应重视检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质量, 教师应进行检查和中肯的评价, 以表彰鼓励为主, 增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 也让学生相互交流, 反思提高。

五、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

围绕主题开展写作练习,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因为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主题资料,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同一主题仿写名篇, 或另设角度作文, 或写读后感, 等等, 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资料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对写作有兴趣, 有表达的欲望。

六、展示活动成果。

与他人分享, 善于展示自己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围绕主题出“手抄报”, 办好作文展评, 或将学生学习成果收集起来办一个主题作品展。通过主题展览, 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总之,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 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 走进自然,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动态中, 培养活动构思的能力、文明交际的能力、调查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意表现的能力, 以支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确定主题, 设计方案, 分组分工, 安排进程, 搜集、整理信息,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共享成果, 总结经验。几年来, 作者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实践, 总结了几点心得:通盘考虑和计划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师生共同备课;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展示活动成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法探究,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8

1. 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 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通过吟咏、背诵、表演、辨论等形式展示成果, 进而开阔文化视野, 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 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 正义和非正义, 阐明观点, 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

1.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 通过活动, 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 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 提高能力。

活动准备:

1.制定小组活动的方案, 抓阄决定搜集内容。

2. 读有关战争的图书, 并做好读书笔记, 为讲战争的故事作准备。

3. 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 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

4. 走访身边的老战士, 观看影视作品, 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

5.民主推选, 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活动方法:成果竞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 影片导入

看《南京大屠杀》片断, 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主持人:同学们, 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 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是啊, 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 我们反对战争, 呼唤和平,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 枪声、炮声、爆炸声, 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 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 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 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 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 我们更加热爱和平, 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 何时才能铸剑为犁, 和平永驻?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板书课题)

2.战争故事, 你说我讲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 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 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把你搜集整理的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讲, 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 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评委打分)

主持人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虽然这些英雄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 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我们重温英雄的故事, 缅怀先烈, 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更好地珍惜生活, 珍惜生命。

3.战争诗词, 你吟我诵

主持人:同学们, 伴随着战争, 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的环节, 看谁说得多, 说得好。通过活动, 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领略战争的悲惨和战士的战地感受。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4. 成语名言, 比比赛赛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课后下了不少功夫, 一个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战争故事;一条条名言背后, 都隐含着丰富的哲理。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对这些成语名言需要反复体味, 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

5. 战争是非, 你争我辩

主持人:“铸剑为犁”的雕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多年, 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 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 这是为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战争的?下面就让我们辩一辩战争的是与非。

有请双方辩手……

正方观点是“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反方观点是“战争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辩论开始, 先请正方一辩发言……

让我们听听观众的意见……

主持人小结:战争的是是非非, 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 邓小平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 但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才要时刻警醒:血雨惺风应有涯, 铸剑为犁应有日!但是, 我们不怕战争, 如果有来敌侵犯, 我们定会捍卫我们的主权, 为正义而战。

6. 活动收获, 拓展延伸

7. 活动收获

主持人:同学们, 我们经历了这一番“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后,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主持人小结: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获得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开阔了文化视野, 并且对战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 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 我们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 通过活动, 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另外, 本次活动还提高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8. 拓展延伸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别样引导 篇9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裨益

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应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 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 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可见,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即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发展。除此以外,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以下三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1.有效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 从校内到校外, 从家庭到社会, 从群体到个体, 从现实到网络, 只要有语言文字运用的地方都可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挖掘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转换语文教学方式, 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注重积累语文教学素材, 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打下基础。

2.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密切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在与学生一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与学生坦诚交流, 理解、引导、关心、支持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伙伴, 把他们随意、盲目的课外活动引导到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 则不仅能收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还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增进师生感情, 密切师生关系, 还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敲打,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如果把初中生比作粗糙石头的话, 教师则是那载歌载舞的温柔之水, 教师不应生硬地命令、要求学生, 而是要在他们粗糙的生活里融入关注和柔情, 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3.在引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因材施教。

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也都有着千差万别, 因此学生在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很大差别, 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特点, 作个性化的引导, 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不但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还能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引导策略

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终身学习语文打下基础。笔者认为, 引导一般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非难事, 关键是要让学生及其家长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而在引导特殊性格学生参与活动时, 更要从提高能力和培养情感两方面着手。

1.对于活泼好动学生的引导。

很多学生活泼好动, 教师在课上即使能暂时管住他们的身体, 却很难在课后改变他们的爱好。笔者从多和他们交心开始,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把他们的课外活动因势利导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来, 在收获些许语文能力的同时, 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例如可以通过看电影、玩游戏、逛网吧、运动、网聊、聚会、甚至是分析早恋等等, 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 参与蕴涵丰富人文素养的不同类型活动。

2.对于“宅男宅女”的引导。

也有很多学生整日宅在家里, 课余生活都在户内进行。户内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有限的, 离不开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和言情、武侠等课外读物, 这些课外活动本身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对此加以合理引导, 使其语文化, 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健全学生的人格。网络上有人流传这样的说法:玩一年的QQ远胜于学一年的语文。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有待商榷, 但对于整日以电脑为伴的同学, 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QQ签名、QQ空间、微博或博客等, 也是极好的语文学习的机会。

三.引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案例及反思

【案例1】向某, 女, 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早恋, 家长年近半百, 劝阻无果。青春期男女生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育, 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虽然很正常, 但这样的早恋冲动是不理智的, 常会随着好奇心的满足而结束。恋爱中的人情绪是多变的, 于是笔者引导她每天写“恋爱日记”。结果初二上学期的某一天, 向某给我看了她前一天刚写的日记, 其中总结了自己恋爱两年多的得与失, 并表示自己已下决心要结束写这种日记的生活。恋爱日记, 应该记下很多的美好, 可却让过早恋爱的向某饱尝了个中苦涩, 向某收获的不仅是抒写情感的能力, 更学会了冷静思考、理清思绪, 端正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反思】一些收不住心, 总想往外跑的学生, 他们无法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情绪, 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该不该做、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 也许“逼”他们动笔是让他们安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好办法, 也是引导他们学语文的有效途径。爱运动的, 可引导他们谈自己参与运动的心得体会, 并带动班内、校内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 或走向社区, 宣传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宣传活动, 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喜欢网聊的, 可选取适当的论题, 让他们自行组织辩论, 准备充分后自行推荐部分成员组成两支团队, 进行现场辩论PK赛, 以此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喜欢看电影的, 引导他们评论电影情节、人物、主题、经典对白等, 把他们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推荐给同学, 若进一步引导他们写观后感, 则可以活跃学生思维, 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喜欢聚餐的, 引导他们说出自己不愿意回家吃饭的原因及选择美食的过程, 并把性价比高的小吃推荐给同学, 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和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至于对那些早恋的同学, 恋爱过程中的烦恼肯定比甜蜜多, 引导他们写恋爱日记,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点滴情感写下来, 以此来提高他们梳理思绪、表达情感、理智思考的能力, 等等。

【案例2】周某某, 成熟、内向、敏感、多疑, 属于那种几乎足不出户的宅男。该生并不像他母亲所想的那样乖, 在书房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电脑游戏和QQ聊天上。考虑到该生比其他同学要成熟, 在班级的影响力也不小, 于是笔者从合理引导他上网着手。首先请周同学帮忙利用家校路路通平台, 每晚给班级全体同学发一次短信, 提示回家作业。其次根据需要, 适时给班级同学家长群发温馨提示、节日祝福等, 比如提醒家长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间, 提醒家长及时督促、鼓励孩子认真学习, 提醒家长督促孩子遵守交规、慎重交友等, 具体内容由周某自行编辑, 在QQ上发给教师过目, 然后群发给家长。得到老师重用的周同学课外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后来笔者又把班级博客的管理工作移交给他, 让他负责及时更新, 并号召班级同学多多访问, 发展人气。在笔者的鼓励、帮助、信任下, 周某把老师额外增加的几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 与此同时他的网络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打游戏少了, 学习积极性高了, 语文能力也有所提高, 性格逐渐开朗起来。

【反思】对于课后整日与电视为伍的同学, 可引导他们多看文艺、访谈、新闻类栏目, 品味、点评主持人的台词, 感受语言的魅力, 从节目所表现的人物的心路历程、美好品德中得到感染和触动, 哪怕是只看电视剧或动画片等, 也能从中受益。如此看电视的同时不仅完成了写作素材的积累, 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熏陶, 有益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专注于言情、武侠、漫画等课外读物的同学, 则引导他们关注书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经典对白等, 并进行及时的批注、摘录或点评。对于以网络为伍的同学, 则更需要适时适度的正面引导, 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 用来为语文学习服务, 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研究 篇10

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我们更应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主体价值也将得到充分展现。他们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综合”重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在教材中以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得到完整的呈现,综合性学习首次正式地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成为语文教学一个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

二、抓“实践”重活动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对长久以来形成的“静听为主,教师中心”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补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因此,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三、抓“学习”重参与

综合性学习就是要突破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特征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获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找到合理的答案。可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教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例如,在开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传统文化的活动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等,内容极具本土化和生活气息,材料收集得丰富多彩。这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其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尽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要求,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上《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在课内外读诗、赏诗、写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最后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制作出精美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报告册”。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11

为了两翼达到完美的和谐,努力探究有效地促进两者的整合,从而提高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整合更科学、更有实效,经过实践与探究,总结出以下方面。

一、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语文综合学习素养的发展

语文的课外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课标指出:“工具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契机,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由语文课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荆老师在执教《小露珠》一课之后,以“假如我是一颗小露珠”为内容上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上学生有的办了以“露珠”为主题的小报;有的写诗歌;有的编写了小露珠的童话故事;有的绘制了小露珠的连环画……王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了《九色鹿》后,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童话》。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稻草人》……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童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学生们相互配合,表演的非常出色!据老师说。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童话故事,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

还有的老师在教学《古诗欣赏》后设计了以下活动:诵——做——画——写——演,配上音乐用不同形式来诠释了古诗的内容,整个活动充满诗情画意,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2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科学课活动中,老师以“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实践活动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调查资料、访问长辈等,最后了解到: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害与苦难;以及现在黄河水质水量等的现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保护母亲河,节约用水的意识和爱国热情……它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与社会自然的沟通,而且体现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融合。再如我校六年级社会系列活动《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生命之源——水》是环保考察活动的延续。学生通过诸多渠道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将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研究,提出自己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设想未来的环境。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自主地、兴致勃勃地参与。有位学生展示了对未来环境的设想——一幅美丽的画,配以文字为大家介绍。在音乐课堂上,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有关动物的歌曲,让学生说出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又模仿动物做动作,并描述出这些动物的形象与特点,最后学生在音乐中画出想象中的动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以上可以看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3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相联系形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源于生活。从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开展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使语文教学与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

(1)来自国内外关注的新闻的活动

如《2008,北京奥运》老师指导学生关注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而开展的。活动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了许多资料。本届奥运会的新闻图片、金牌榜,奥运会的来历,中国申请奥运会的历程,历届主办城市及奖牌分布情况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自然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走进春天》口语交际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春天的理解感悟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前我组织了春游,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刚钻出来的嫩绿小草,树枝上的嫩叶,五颜六色的小花,湿润的泥土,暖暖的春风,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春天的怀抱中。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春天和感受,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吐绿,鲜花盛开,小鸟歌唱,蜂蝶飞舞……不经意间,孩子们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并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映在了脑海里。

(3)来自地方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郑州地处中原又是河南的省会,而且历史悠久,有闻名世界的少林寺等名胜古迹。优美的黄河旅游风景区,二七广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好材料。

在社会课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活动中,学生调查了我市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等,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4)来自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任课老师设计的活动课《书签》,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学生了解了书签使用的材料、样式、作用。分小组讨论,最后,人人设计书签。为好朋友、亲人设计书签,画出设计图,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与亲朋的真挚的友情。

生活中学习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即学习,学习亦是生活。语文教学应打破封闭性,拓展教学空间,将教学视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天地。从以上几个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时,我们以生活为源泉,又把教学的内容回归于生活,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巩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二者整合

1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

情,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材中其实就有很多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但有的问题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由此所产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也就诞生了。如在科学课教学《神秘的昆虫》时:“昆虫有什么本领?”“昆虫有多少种类?”“什么样的动物是昆虫?”……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有关于昆虫的问题,面对学生如此强烈的求知欲,以《昆虫》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就产生了。学生在课外书籍、网络中搜集到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知识,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研究昆虫本领的兴趣,在设计《昆虫报》的过程中,获取了课文中没有的知识,让学生走人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更快乐地接受了知识。

2巧选实践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并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善于捕捉有价值实践活动内容,抓住有利的契机,加以引导,生动而有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会产生。我校各个年级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形式:

(1)课本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也适合学生表演。这类文章,我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我校高年级组在学习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让学生先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当导演、当演员、准备道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展现了学生的特长,表演天赋,改编课本剧,主持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知识与实践的整合。

(2)游戏。游戏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最熟悉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儿童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他们那对新奇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在上语文口语交际时,我设计了以游戏形式作为实践活动来展开。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故事会。故事永远是学生的最爱。让学生讲哲理故事,悟人生哲理;让学生讲智慧故事,做睿智之人;让学生讲历史故事,民族之事。如我在学习了《九色鹿》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读诚信故事、讲诚信故事、做诚信小公民”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容,拓宽了视野、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守信。

总之,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发挥着教学中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课程整合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努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一生的全面发展。

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践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在广告语的收集和创作中更是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激情。孩子们收集了众多的广告语,有的还进行了归类,“最喜欢的广告语,最有创意的广告语,最感人的广告语……”绝大多数的孩子凭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兴趣盎然的创作了广告语。看到同学们的杰作和表演,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竟然也被感染了,亮出自己创作的广告语,并表演了起来,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以上事例从中体现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紧密性,并能促使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丰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整合运用。真正做到了“彼此关照、互相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四、实践成果与体会

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12

( 1) 现今社会, 广告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请听生活中的广告故事:《都是广告惹的祸》。

( 2) 听着故事, 看着大家手中搜集到的一叠叠资料, 老师真开心。感谢同学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劳动。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收获与快乐。

二、广告评点栏

下面我们来进入广告评点栏, “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广告。读一读 ( 出示各小组一致认可的优秀广告词, 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说一说 ( 学生说说自己在广告搜集过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 。评一评 ( 师生出示分头搜集的几则广告, 一起欣赏回味精彩瞬间) 。

生甲: 这则“特步”运动鞋广告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非”一般的感觉, 它既表明鞋的质量不一般, 又表明穿上鞋后的感觉不一般, 更利用谐音, 让观众产生了穿上“特步”就会“飞”一般的感觉, 实现了广告的绝妙效果。

生乙: 这则“安踏”运动鞋广告干脆利落, 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表达了对产品选择的毫不犹豫, 渗透了强烈的喜爱之情。

……

三、广告辩论会

以广告的作用、影响为中心。正方的观点是: 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反方的观点是: 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广告。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与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各坐一边, 并各选出三名代表上台辩论。

四、广告创作室

( 1) 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是啊, 别看一则小小的广告, 学问大着呢! 你们想不想过一把“广告语设计师”瘾呢? 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试着为它编一则广告, 你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和你最喜欢的小伙伴一块儿做, 把设计的广告语写下来, 开始吧!

( 2) 由小组推荐代表在课堂展示, 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广告语奖”。开展“争当最佳广告设计师”活动。

同学们, 通过这次活动, 我们不仅了解了广告悠久的历史, 初步学会了根据商品的特点去设计和表演广告, 拓宽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活动反思

课程学习内容的构建, 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的发展过程。从上述活动案例中我体会到, 要想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一个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让实践活动成为一曲师生和谐共振、实践创新之歌, 必须致力于学习内容构建的最优化。

( 1) 以生活作曲。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天地, 鲜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鲜活的生活中。而广告则是“鲜活生活”之“鲜活语言”的集中体现。本案例的设计源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广告, 扣住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点。利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广告词为材料, 挖掘学生已有的广告意识、熟悉的广告用语, 并由此切入, 分析广告词的特点, 让学生自己创作广告词, 把语文同现实生活有机融合, 让学生有感可发, 有情可抒。

( 2) 用实践作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价值的核心。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会发现书上难以发现的生动事件, 经历课堂上难以遭遇的现实情境, 获得教科书上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本设计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对广告词的搜集、筛选, 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广告词的品析、创作, 培养了学生感悟赏析语言的能力, 运用创作语言的能力。

( 3) 让情趣合拍。富有情趣的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快速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给形式略显单一的广告词竞猜游戏穿上了“开心辞典”的情趣外套, 再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四个梯度, 分别与“开心辞典”的四个梦想紧密挂钩。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 探究广告词的兴趣也在学生心中悄然萌芽。设计广告词时, 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 让学生先品尝“葡萄”,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在品尝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创作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上一篇:混凝土护坡下一篇:检验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