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2024-07-25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共16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

1、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2、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语言富有情趣,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教态恩好,同时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求知欲,对数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这样的课堂效果会很好,该老师的提问也很到位,在同学产生疑问的时候也引导的很到位,课件做的也非常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避免小朋友做与课堂其它的事情,而是去仔细的观察课件,思考问题,唯有一点点不足的地方就是课件有点小小的问题。

4、该老师以渊博的知识,青春的激昂,璀璨的语言,悦耳的语音,扮演者精典式的演讲,令人心悦诚服,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众妙毕绝啊。本节课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启发深思,事半功倍,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无粉饰之患,无喧宾夺主之影。该老师注重读,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睿智的选择。

5、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6、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2

听了这位同行的话, 我心里甜滋滋的, 为语文教学拥有独特的魅力而高兴, 为自己是一个语文教师而感到欣慰!并时时鞭笞自己要力求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但是, 我又反对有些领导近几年的一些做法。领导让教师们去观摩优质课, 并要求回来后堂堂课都这样上, 以为这样就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了。我认为, 优质课有利也有弊, “利”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较深入, “弊”在于优质课主要是教师的表演课, 主导性太强, 既要照顾学生, 更要取悦评委, 两难之下, 只有偏向评委一方而“作秀”了。假如教师堂堂课都像优质课那样上, 学生就叫苦不迭啦!所以,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审视语文优质课的价值, 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浮华”看“弊端”。那么, 语文优质课的弊端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一、没给每个学生足够的阅读文本的时间。

学生既要读明白渗透在一篇文章中的人文内涵, 又要能赏鉴其文学形式的优美, 是优质课上三五分钟的读书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连会读书的成年人读懂两千字以下的文章起码也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再加上每个学生的读书速度和理解能力很有差异, 读书所需的时间就自然不同了。所以, 优质课既要按既定程序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阅读需求, 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没给每个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由于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不一样, 理解力和思维的敏捷度不一样, 所以优质课上师生问答或小组讨论时, 往往始终是那几个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发言, 只有他们的思维才能跟上教师安排的课堂节奏, 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能当听众了。久而久之, 这多数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 逐渐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其实当听众的学生并不是思维能力差, 而是教师没法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而已。再则, 优质课上师生问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也不一定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因为绝大多数人独立思考问题的最佳状态出现在心静和环境静的时候。

三、幻灯片内容切换太快, 学生没有做笔记的时间。

优质课上安排的容量往往比平时的多得多, 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常被旁征博引到课堂上来, 以显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和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以博得专家评委的认可。因此, 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较快的速度展示完课件上的所有内容, 无法给学生留做笔记的时间。我曾问过刚上优质课下来的学生的学习感受, 他们说:上优质课确实愉快, 但是内容太多, 如过眼云烟, 不久就忘记啦。

如此看来, 优质课确实存在不少弊端。但是, 据我了解, 凡是上优质课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非如此。那么, 是什么因素造成优质课的这些弊端的呢?我想, 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 脱离第一线的教育专家的导向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在校、县初赛的时候, 他们是评委, 在省市决赛的时候, 他们可能就是优质课的指导者。脱离第一线的人指导的课当然就会脱离学生实际了。其次, 教师自身也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教师上优质课往往不是给自己的学生上, 而是借班上, 从主观上讲教师就不太关注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和多少学生掌握了的问题, 从客观上讲, 借班上课, 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备课时就没办法备学生进去。

浅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改进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 改进策略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研究和经验交流,各地区从市县到乡镇、学校每年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以及各类公开课如火如荼,为老师们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许多优秀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创新改革的发展。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或在公开课上展示良好形象,执教的老师们都竭尽所能,别出心裁,想出各种新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在观摩比赛时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创新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误区一:学生兴趣,奖品激励

在教学比赛中,学生的课堂纪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配合自己完成计划好的教学任务,使用奖品激励的手段。什么色纸剪的花、小红旗、小玩物、作业本、甚至吃的饼干水果之类应有尽有,只要学生积极,都可以得到奖品。乍一看,课堂确实很活跃,学生甚是“主动”参与,仔细一想,学生并没有成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没达到,却成了教师表演的陪衬者。经常如此,危害的确不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产生不良思想:有奖品就学,没有就不学,以至于在生活中养成做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自利品格。

误区二:依赖课件,摒弃传统

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上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许多老师视之为上课的法宝,在课件上大花力气。一堂课下来,老师基本上是根据课件里的内容来教,学生也都看着投影屏幕来学。老师把课本里的知识内容能搬上屏幕的都搬上屏幕,有的老师甚至板书也通过电脑来完成,黑板上一个字也没写,如果课文是比较短的文章,学生则连课本都极少用到,因材施教、启发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几乎不见了,从头到尾都是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我们都知道,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而沒有必要什么都用电脑展示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美的意境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实际上等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有这样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自己思维和想象力,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会忽略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造成学生没有机会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根据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去想象,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激活创新思维。

误区三:注重“知识与能力”,忽视“过程与方法”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非常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对一篇新的课文,在没有老师指导下学生从哪里学起,如何去学习,有何方法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提出问题来才由学生去合作研究、自主探讨以解决,极少能见到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误区四:学习活动形式单一

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学习,都安排了语文学习活动,但不是分组讨论就是课本剧表演,似乎除了这两种形式再也没有新的了。而且往往误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有了分组讨论和课本剧表演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这样做虽然摆脱了传统课堂“满堂灌”教学形式,但还没能达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学习形式的要求。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很多老师都只顾活动有趣,片面追求课堂表面形式的花里花俏,没能注意把握活动的分量以及活动的有效有意义。

基于以上常出现的这几个误区,我们在教学上要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应适时适地地从以下这几方面去考虑:

一、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让课堂多些精彩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精彩不是靠那几个课本剧表演所能体现的,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我们听许多名师讲课是一种特美的享受,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抽象的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知识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这些名师不管在什么地方教学,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都一样把课上得很精彩,他们对教材的熟练把握,他们自身教学技能的纯熟不得不让人由衷叹服。很多老师喜好模仿名师的教学,通过反反复复地观看光盘,没能把人家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学到手,却学到了一大堆“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语句来充塞课堂,或者是生搬硬套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谁听了都会烦,更不用说一天听好几节课的比赛评委了。所以教师们还是多想想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酝酿具有自己个性的特色教学方法。要做到上课精彩,教师必须对教材熟悉,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遵循“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灵活运用,优化效果,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教学活动应丰富多彩,让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倡导从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课堂上所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而不能只限于讨论、游戏和表演这几样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内容来设计新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新课程课堂的无限魅力,真正地实现“乐学”。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因此社会上一些优质课的评比就出现了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多媒体,一票否决。为此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可谓费尽心思,用多媒体把课堂包装甚是豪华,将学生的视线从课本引向屏幕,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围着电脑转,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想象。我们将多媒体引入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阻碍甚至束缚师生的手脚。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从一味探讨多媒体的运用转回到研究整个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上,多媒体教学应是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对它的运用,要认真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标准 篇4

一、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具体,定位准确。

2、体现语文新课程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1、整体设计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者有机结合。

2、教与学重点突出:紧扣学习内容,重视读书,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语感与鉴赏能力。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重视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3、既理解语言,又学习表达。

4、现代化手段适时有效,恰当运用。

5、整个教学过程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各环节过渡自然。

(二)学生活动:

1、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2、较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能鼓励调动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同学之间讨论热烈。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不是走形式。

3、教学中有生成。

(三)教师素质:

1、具有扎实的教学素质。教态落落大方,语言准确、简洁、流利,板书正规、漂亮,情感自然和谐的流露、有号召力,组织教学灵活机智。

2、时间分配合理,在让学生充分讨论的同时,也较好地完成知识内容的教学。

3、有较强的理解教材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知识面广。

4、有驾驭民主开放课堂的能力,能在学生发言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能及时地把讨论引向深入,适机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恰当而灵活地进行选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有较强的教学机智,能根据课堂实情进行及时的、得当的课堂调控,处理课堂的生成及时有效。

三、教学效果:

1、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很好的统一。

2、课堂民主、开放、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3、面向全体学生。

4、课堂教学真实有效,不上重复课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篇5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二、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

三、评比方法:

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一位参赛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教年级教材自选一节课进行40分钟的授课。上课形式不限。

2、比赛时间:2013年3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3:10

3、比赛地点:马街小学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各位参赛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评比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2、比赛结束后所有授课教师要及时将教案和反思上交到教务处。

3、全体教师要抓住此次活动契机,调换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借鉴授课老师好的教法和学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评委:黄正全 安音普 陈祥 罗银春 王梅 杨明超 朱琳艳(上课教师不评自己的课)

六、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名次裁定:按高分到低分排列裁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一名。推荐一等奖去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去乡当评委,推荐到乡内上课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给获奖教师分别颁奖200、150、100元人民币,并由学校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七、授课按排表:(附后)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 篇6

这次有幸聆听了清徐县“敬业杯”小学语文优质课后,我真真正正感到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活动学习,我犹如醍醐灌顶。理解和明白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同时,也被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才多艺感动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 点感受: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重点,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又都各有特点。两位老师的教学出发点略有不同。《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圆明园的精美、华丽,以及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赞美之情,同时更深刻地激发学生对毁灭圆明园的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慈母情深》,老师则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与环境描写,体会母亲的爱子之心。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两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老师,教学“我”为什么鼻子一酸时,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句子令你鼻子一酸?哪些词给你震撼,为什么?你该怎样去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主动去走进文本,体验慈母情深。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圆明园的华丽一段时,让学生抓住那些能反映圆明园建筑特点的词句,在读中充分感受圆明园建筑的特点,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老师为了让学生读出圆明园的精美与华丽,采用了配乐读、师生读、生生读,使学生仿佛徜徉在美丽的圆明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 老师不断完善学生表述的语言,要求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她还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阅读教学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的教,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的思想,陶冶我的情操,提升我的语文素养。、要转变教学观念。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7

一、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球

球类运动应该说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球类运动的特点, 而课堂中只有尽可能留出多的时间让学生接触球, 才能使学生熟悉球性, 积累体育技能的学习经验;只有让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技术并运用技术。如, 本次活动中, 卢老师的课在25分钟主教材的教学中只让学生的脚接触了10余次足球, 在学生刚有兴趣想练习的时候, 卢老师却停下来集中讲解了, 剥夺了学生的练习时间。一堂课结束时, 足球大多时间都停在学生的脚下, 影响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与提高, 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此类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

二、要有巧妙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

巧妙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给参加活动的教师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能快速地让学生掌握技术、学会学习。当然, 这首先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其次, 需要教师在平时有大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如, 本次活动中黄老师先出示一只鞋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正脚背是哪个位置, 接下来利用小脚丫粘贴在垫子一角, 运用口诀教学, 让学生用正脚背去触碰“小脚丫”。如此简单、直观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正脚背触球。在本次活动中, 其他上课教师也运用了各自教学的手段, 如, 把粘贴纸贴在脚背上让学生明确位置;两人一组, 一人用脚顶住球, 一人用正脚背触球;用网袋装住球, 用正脚背触球等等, 但是, 这些教学手段相比之下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当然, 巧妙的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去解读和运用, 需要教师用合理精辟的语言给学生讲解, 用形象的动作给学生示范,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三、教学步骤的安排应是相互衔接且具有连续性的

“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之我见 篇8

内容摘要:近年来,每年都会接触到优质课比赛,也有诸多机会亲历观摩。上课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优质课大赛不仅仅是教师的风采展示,对于优质课比赛这一课堂教学创优活动,笔者试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这一角度,从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课堂大赛;高中语文;教师;作用;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93-01

为了实践新课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创优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总结具有自己特色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每个学科都会举办类似的学科性优质课比赛。尽管它有时会被人戏谑成“作秀大赛”,这只是不懂行的偏见,或者极端化的情况。它的初衷或本意是好的,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高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

它本着“实践课改精神,倡导新型理念”宗旨,要求参赛教师基本功扎实,人文底蕴丰厚。在课堂教学的展示过程中,能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展示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所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它能让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被发现,让教师领略同行之间不同的教学风格,或机智聪慧,或淳朴自然,或创新立异等等。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争取做到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适度地拓展,尤其可贵的是,可能我们会感受到浓浓的语文课的味道充溢着整个教室,并抓住抓住语文课的本质。教师的激情、才情、幽默、稳重、机智、渊博、平和、循循善诱,等等,都可能会给当堂的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体展开而言,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较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教学体现了一个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教给学生学法,并尽力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学法,形成能力。确定教法学法的标准是什么?除《大纲》《新课标》之外,还有文本特点、学情和教师特长等。

二是课堂高效。从课堂信息量看,他们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使课堂信息容量最大化。从学生的活动量看,他们都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把思维训练、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是对学生作出到位的评价,评价及时、客观,正误分明,讲究分寸,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而且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评价还做到了有情,对良好的表现总是能给以热情鼓励,对不够正确者能讲究策略,变直为曲,变严肃为幽默。

优质课大赛这类活动是一次实效性非常强的教学活动。其实比赛本身以及对应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要有所提升,既发现优点,也有找到不足。

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语文教师习惯了以一个主人的身份来到课堂中,太过强势,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关注学情的课不多,多数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学生,教师忙着走教案、过幻灯片的情况较多,难见到课堂上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师生争论探究的场面。教学中学生无问题,无思维碰撞,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无自主学习,就无精彩的生成,必然没有教学的高效率。

二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有高低之分。如可能打出的幻灯片出现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用错的现象,又如老师读错了字,又如老师的提问指向性、准确性、梯度性、启发性不够强,导致学生或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能会让自己的评价语言过于生硬,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语言感染力方面有提升的空间。

三是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我們充分利用,这本身没有错,但当我们过度依赖它时,可能我们忽略了板书。板书这一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多媒体的不足,可以部分解决 “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多媒体展示只能解决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要靠板书解决。多媒体演示是流动的,随着进程,一个个“点”被不断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关注到“点”却忘记它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将文本解读的整体框架板书出来,学生就可以随时比照,及时了解当下内容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针对以上的不足,这里就简单地举一个教学案例验证。比如我们在执教《赤壁赋》时,可能会做到带领学生几步走 。

首先,找准突破口。以景作为探求苏轼心情的突破口,批文入情,景与情和谐交融;以理解文意带动学生对文言基础的积累,积累的形式多样,特别引出“多词一义”的现象,并举例子:意思为“到”的文言词语有哪些?其次,以读为重点。以朗读背诵带动对文意的理解,抓住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反复指导诵读,引导学生当堂背诵。然后,与词画对照。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文(《赤壁赋》)两相对照,互为解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文与画两相对照,相得益彰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可能会留下几点遗憾。

先是欣赏作者所绘之景与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交换太密切,既破坏了景的画面感,又破坏了积累的系统性,结果两败俱伤。后是分析景物的特点过于繁琐,一个意象一个意象分析,占据时间太多,挤占了学生诵读的时间和自主体会的时间,不防把握景物的整体特点,即意境。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对待每一堂课,都应像对待优质课大赛那样,不仅“走形”,更要“走心”,不落下“作秀”口实。我始终坚持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是:一要看语文学科特点是否鲜明。好的语文课应该充分的反映出语文学科特点,换句话说,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二要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得是否扎实有效,是否加强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三要看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一节好的语文课讲究一课一得。四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独特新颖,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效果是否好。一节好的语文课说的到底要看学生最终是否学有所得,如果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热闹化,忽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热闹是课堂上的,下了课 ‘我(学生)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9

我共听了4节课,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会看病》、《古诗两首》、《我要的是葫芦》、纵观整个听课活动,无论是新秀还是名师,他们都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心里始终想着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目中有人”,教学过程中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他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就如同一股春风轻拂,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熏陶。思维得以锻炼,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亲临这样的盛会,就如同享用了一次精神文化的大餐,让我们领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生命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几节课是:

费县王立业老师的《学会看病》,在这节课中,王老师注意让学生换位思考。时刻提醒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结合“母”这个字的写法去引导学生。

学生不是无情物,只要教师的引导到位,学生的感情也会被迸发出来。课堂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的做法。在文中让学生思考母亲这一做法的意义,想象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怎样做的思考,以及母亲这样做你认为母亲是否残忍。这些问题的抛出,学生则能屏心静气地阅读,在阅读中逐步感受到文中的情感,体会到母亲的这样做法是在尽到责任,知道了处处依赖父母的孩子需要的是磨练。

藏艳红老师的《古诗两首》,更是令我感动,我想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藏艳红老师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感受李对孟的深深眷恋之情。紧扣这只小帆船来提问:“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书上也写白帆点点,为何李白眼中只有一只小船?”这样提问应该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让他们再读古诗,势必能找到答案。

1、作者眼里只有孤帆远影;

2、孤帆远去,诗人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见,在诗人的眼里所有的景他都看不见,所有的船,他都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友人孟夫子的一艘船。友人的船远去消失,而李白所见就唯有滚滚的长江水,此情此谊,何等深厚?让我也不由地想起一首现代歌:“你的一举一动,左右我的视线,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篇也不厌倦。”孟浩然此时不就是李白的诗篇吗?李白除了读孟浩然,分别的时刻心中眼中还会容下谁?所以才会按捺不住,情不自禁吟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佳句。在这样的解读中让学生感受语言、体会语言、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写这首诗的情境,让学生使用语言,那是何等美妙的事呀!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0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质量”为主旨的全员听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高校长高度重视,教务处做了周密安排,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显示了很高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了“以活动带动区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毕海英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李晓琴老师。

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 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2.有的课堂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使略读课文等同了讲读课文。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1

1.问题的提出:规划设计、课堂教学与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规划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标杆和引领作用[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指导我国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本,其与以前的教育规划相比,有很多突破和创新之处。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2]。我们需要更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因此,我们深刻理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3],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那么一堂语文课怎样做才算是以人为本?怎样才算是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下面是我一路走来,淘到的微金。

2.课堂的准备:课前必须对学情有所掌控

曾经在一次观摩课上,我体会到了不“以人为本”的缺憾。其实那节课我是费了许多工夫去研究教材,设计教学环节的。然而那节课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课前未见学生,预习作业是通过邮箱烦老师转告的。我和学生是完全陌生的两个世界,跟学生没有一点心灵的契合。学生在心里不怎么认同我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一上课,当我看到学生对课本陌生困惑的眼神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那节课学生与书本脱节、我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脱节,预设的教学环节扯住了我的后腿……那次失败的观摩课告诉我:万不可以心存侥幸!只顾教材,不顾及学情的课是没有生命感的。提前了解学情,拉近师生距离,至关重要。

后来参加地市级优质课时,我特别重视了这一点。当时我抽到一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班级。听说了班情后,我留意到班级门口的标志牌,班牌上写有班级宣言,班主任简介,班级管理理念一类的信息,我一下子找到了共鸣点。我说,我也是班主任,我们班级门口也挂着这样的标志牌,我随口背下了我班的宣言……这些看似巧合,一下子就把我跟他们之间距离拉进了。他们就不怎么把我当外人了……我又较为具体的布置了预习要求。我们约定,第二天,师生精彩的呈现一把……

3.课中互动与课后总结:怎么才能不带给学生居高临下的压抑感?

美国教育学家多尔如此评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然而,我们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课堂的霸主,只顾着首席而忽略了平等。我深深地感到:只有贴近学生的心灵,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才会产生师生的共鸣。

上市优质课那天,学生进入会场时,看到会场座无虚席,他们胆怯矜持了,头不敢抬,眼神飘飘忽忽的,这使我们一下子仿佛有了距离。怎么打破僵局呢?我随机跟他们开了一把玩笑:“同学们,老师变成飞行员(我带上了扩音器)你们就不认识了吗?”学生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学生们笑嘻嘻的说——“认识!”“那就打个招呼呗!”“老师好!”声音很洪亮,同学们的情绪就上来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老王》。一开始学生的思维轻松活跃,没有压抑滞涩感。课堂过半,突然有一个环节阻塞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品味“直僵僵”一词时,学生联想不到这个词是基于怎样的身体状况,他们一脸迷茫,欲言又止。我当即要求全体起立,“我们假设受力点在腿上,那么,大家模拟感受一下,什么情况下,腿不敢打弯——直僵僵的。”我跟学生一起来回尝试,学生立刻得出一个结论,定是腿疼得厉害,由此进一步推理出老王的怪病,定是浑身巨疼,一动定是痛彻入骨。这样一来,大家更深刻的感受到,老王送鸡蛋一举,是多么的情深义重了。这堂课我真正品尝到了与学生如话家常,做平等中的首席是如何甜蜜……

参考文献:

[1]汤贞敏.我国教育规划的基本特性及“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制订[J].《中国教育学刊》,2016(03).

[2]史宁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3]张红伟,王占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识读[J].现代教育管理, 2010(12).

[4]蔡玲.“平等中的首席”: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综合版).2009(06).

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听后感 篇12

梯门中学六年级杨绪昌

3月26-31日,我市举行了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听了两天半的课,两天半的时间,十几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着实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坐在台下,我重新做了回学生,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再是课本知识了,而是台上那舞动粉笔,神采飞扬,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语文教师们。

这十几节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浑然天成,让我如沐春风,也让我一次次轻轻地、静静地,那么真切地走进语文,感受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执教老师们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特点,把握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学生或带入遥远的年代,或走进诗人的内心,或展开丰富的想象,或以旁观者的角度学会评价他人;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但他们的课却上的非常精彩,不得不佩服他们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王明娜老师的语文课,令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听她的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课堂上真实的魅力。她的课让我震撼,让我乐意久久地回味。宋爱琴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优美,自始至终充满激情,自然流畅。上课时,她情感到位,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情感处理上,又不像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轻松容易得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板书设计尽显课文特色。听她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纵观这十几节课,这些授课教师无一例外地具有如下优秀品质。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

这些上课老师都无疑拥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对学生的字型的定型有较大的关系,我想自己平时应多加强粉笔字的书写。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

上课老师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魅力。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生学习、理解、感受文本作了铺垫;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语,让学生更是眼睛一亮,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朗读指导的评价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悄无声息地提高了朗读的水平。

3、读中品情

读,是开启智慧之前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本次优质课中,老师们都极其重视读的功能,指名读,男女读,齐读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了答案,读出了情感,真正体验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3

临沂市优质课比赛在我县举行。10月11日下午,我有幸听取了四位教师执教的优质课,分别是《最后的一刻》、《小柳树和小枣树》、《白鹅》和《猫》、四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我的体会:

每一节课中,老师都不是单纯地讲解课文,而是将人文的教育贯穿始终。语文课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块人文的教育阵地。通过一篇篇课文,讲做人的道理,教做人的美德,潜移默化中将美好的人格灌输于学生。例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中,老师善于教会学生如何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同桌身上的优点。

作为老师除了应该给孩子们不同的知识,新鲜的知识,品种丰富的知识,还要教给孩子如何做人,做个有着健康心理有道德的人。乔老师在讲授《白鹅》这一课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白鹅的高傲。

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读带读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完后让学生来做评价,激发了学生朗读时的情趣,更加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四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刘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

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四位名师的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智慧理性的课堂评价,扎实有效的教学训练,无不让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上的渺小。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佩服台上的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再一次让我感受到读书,加强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以前经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应当有一桶水。我觉得这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用了,老师这水应当是源头之水,充满活力的新鲜之水。为了让自己的水常保新鲜,就应当不断地学习。

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开阔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上起课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篇1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要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上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讲究评语的写作艺术的。一篇成功的作文再加上一段精彩的点评,岂不锦上添花?一篇即使不成功的作品,如果有老师精当的点评,也會让学生读完教师的评语后,“取其文章的精华,去其文章的糟粕”,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那么教师应怎样写作文评语呢?

一、以谈心的方式寄语

不同的情感状态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作文评语如能以朋友的身份、以谈心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看了评语后觉得是发自肺腑的真诚帮助,就不但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融洽师生关系,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我平常阅学生的习作仿佛是阅读朋友的来信。评语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敞开自己的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叩学生的心门。这样没有教训、批评,只有亲切、温暖、鼓励……尊重学生,平等交谈,学生对评语才能深思力行。

二、以针对性的语言指明

这里的针对性,就是指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针对性强。不要求其全面,而要能给学生指明方向,使他们能有所领悟和收获。像“写得很好”、“精彩”、“写得不好”、“需要修改”、“一塌糊涂”之类含糊不清的语句,并不能指明习作中的问题。褒贬需点明优缺处。好,好在哪里?不好,欠缺在什么地方?何处需修改?如何修改?教师可提供适当的建议。像“一塌糊涂”之类的评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何不来点艺术性,巧妙地指出不足又不伤害自尊心呢?这就能让学生从评语中得到学法的指导,更快地提高习作水平。

三、以确切性的语言评价

所谓确切性,就是指教师的评语能依据《大纲》要求,用贴近学生语言的传神之笔准确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如“你能在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不平凡,可见你对生活观察得细致,深刻”,“一字传神,反映了人物的个性特点”等等。从而让学生一看见评语,就能明白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以致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发扬。教师的评语本身也要十分讲究,既要合乎语法规范和逻辑要求,又要十分明白,表达准确。

四、以趣味性的语言激兴

我国教育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了指导作用。一句风趣、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我们的评语中为什么就不可以放点“盐”呢?有个学生在作文中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我就在其作文后这样评道:“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好同学,你怎么忽视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当然,运用趣味性评语要注意适度。因为有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本身含有讽刺性,搞不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五、以情感性的语言鼓励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往往不是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和对技能技巧的指点,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随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是表扬,还是满怀希望的批评,都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善意,马上振作起来,花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并且在这种心态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如我曾给一位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写过这样的评语:“在我的记忆里,你作文的功底并不差,甚至我从你这次作文的开头中,也发现你有独到见解。可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你就草草收笔。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写出来,这篇作文可能非常感人。老师很想分享你成功的果实。我真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喜欢作文的学生,写出优秀的作品出来。”几行富有情感的评语,包含了老师对他的鼓励,信任和希望。这位学生看了我的评语后很受感动,重新写好了这篇作文。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5

都格小学

龚清誉

2018年4月10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水城县第六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听了13位老师的课,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效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13位老师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他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带领学生在课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她们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他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情景导入,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的成功。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注重反复朗读

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教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这些教师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是带领着孩子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四、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而这13课,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教师都能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让孩子们尽情地扮演“主人”这一角色。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师生互动。整个课堂气氛和谐、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五、课堂教学评价真实、自然

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朴实自然。她们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切实做到了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语 篇16

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总结

学期:2011-2012-2学习人: 张旭

怀揣学习的心,带着求知的眼睛,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评比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各市区最优秀的语文老师精心准备的精彩课堂,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此次活动课型之全之精令人赞叹,有阅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语文实践课,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至于授课老师的风格方式则可谓各具千秋,精彩纷呈,但都能做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各位参赛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思想,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模式,让我心生感慨:原来语文应当这样教。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清晰画面的呈现,生动场景的再现,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19号参赛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题之后》这课中,播放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事件的平常与奇妙,最后又出示了一些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加以描述,很多学生自然而然的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延伸与扩展。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再现,学生是很难体会真理这么高深的东西跟小小的,最初时的小问题会有什么关联,那么课文的难点就会很难突破。

二、启发引导,教师的语言具有无穷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当,就能让你的课堂梦笔生花。如21号参赛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他的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又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精典到位,不留痕迹。这一切就得益于她精练、流畅、生动的课堂语言。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学生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味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所以21号参赛老师首先适时适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三.提纲挈领,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每一篇文章理解时切入点都很多,如何把握重点,果断取舍,这本身又是一门艺术。这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把准文章命脉,让学生进行探究,在22号参赛老师执教《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时,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医生夸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从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25号参赛老师在执教《广玉兰》,则以“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这三个问题入手,扣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感悟,层层推进,使学生体会到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

一句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几位老师的课就向我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的理解深刻,也能更好的掌握其内在的东西。把发现给学生,不正是我们应追求的吗?

五、扎实、夯实,重视积累基础知识

虽然赛课时间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几乎所有的参赛老师注重到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27号参赛老师面对一年级学生,更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她运用多种方式对生字词语进行处理,如多种形式的读、联想记忆、写等方式,尤其是写,专门出示了田字格,让学生把握好字的结构。

作为同行,她们如扬帆之舟渐行渐远,她们的成功比之你我似乎有这么几个共同点: 第一,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语文教师的功底非常扎实,粉笔字一个赛一个,语文素养也很高,能写会说善讲,他们都能深入研读教材,这点对于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他们都能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备课,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都有各自他色的教学风格;

第三,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而在这32节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教师则成了引导者、组织者,能使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发挥,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整节课的。

泰安之行,不虚此行!这次学习,让我深深感悟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这32位优秀老师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他们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对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感谢学校领导提供的好的学习机会,对我是一次提高,更是一次促进。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积淀教学经验,精心打造属于自己教学课堂模式下的“完美课堂”。

上一篇:阳光笑作文下一篇:世界名著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