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2024-06-03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共9篇)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1

语文是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动态、持续地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落实教改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篇一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篇二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己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篇三

面对课改热潮的冲击,刚开始只是 “任尔东南西北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态,但如今,时代发展的强烈需求,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入,改革课堂教学,尤其迅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是笔者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审视

1、学习方式的改变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2、教学方式的改变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之间无条件的平等,而是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人格、情感等,同时又要高于学生,教师始终是首席地位,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3、教学目标的改变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关注不同的目标,“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互动状态的改变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活动的外表下内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二、教学载体的审视

1、文本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因此“探究”教材,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更重要,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深刻洞悉教材,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领学生剖析文本,也才能真正使师生与文本作者形成对话。

2、教具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手段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手段冲淡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质内涵的特质,难免有“做秀之嫌”,流于形式。

3、教师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或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或对文本作适当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为教师,“路漫漫其修遥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雪莱有一句名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吗?”,其实现在,沐浴第二轮继续教育的东风,享受国家重视义务教育的雨露,正是大力推动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美丽春天。每一位语文教师,真的应该在这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春天,顺应时代的东风,高举课改的大旗,小而言之,为自己的事业,开创火暖的夏季;大而言之,为祖国的未来,播种火红的秋天。多一份反思,就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2

一、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人性化课堂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只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 学生的情感和感受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这种教学方式毫无疑问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 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潜在能力得不到开发。因此, 教师要完全地摒弃这种教学方式, 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人性化的课堂,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 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被调动起来,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将自己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

如, 《斑羚飞渡》一课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 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讲解这篇课文时, 我引用了“伊拉克战争”这件事, 在探究人物形象时我问:在这篇文章中, 人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引发学生结合课文, 分析此事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实践性为宗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实践性是新课程标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鉴于近来广受批评的高分低能的毕业生现象, 语文教学应该以实践性教学为宗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只有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 才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 实践性的教学还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培养起来,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生眼下成绩的提高和满足教师教学成果的需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标下语文优质课的反思 篇3

反思一:追求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成了如今的“示范课”、“优质课”的一道亮丽的标签。几乎形成了一种特性:优质课、示范课必须使用多媒体。似乎只有使用了多媒体,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于是,不管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都要保证多媒体的成功亮相。 

1、淡化思维,求图画。 

在许多优质课上,多媒体成了图解课文的工具。教师总是踌躇满志地点击一下鼠标,美丽的图像便展现眼前,学生情不自禁地惊叹“啊!”于是教师陶醉在这效果中,继续点击画面,学生继续惊叹。没有学生的思绪迸发,没有学生的心灵对话,没有学生的情感交流,多媒体这道亮丽的标签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原本快意驰骋的心灵囿于多媒体这几张漂亮的画面之中,用动感的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语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师生的情感交流、灵魂对话都化为空谈。 

2、淡化传统,孤文本。 

语文的示范课、研讨课一般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其间,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兼声、形、画于一身的电脑课件美仑美奂,热闹非凡,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有的一字没有;有的就是一个题目;有的就是一个词。似乎黑板上的字越少,这堂课就越精炼。黑板被冷落一旁,简直显得有点多余。分析课文时,教师将文中精彩的句子或语段制作于课件之中,再配上美仑美奂的图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感悟、体验。可怜的课文被弃之一旁,宝贵的时间在热热闹闹中被消磨。但殊不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精彩的句子一离开它的语言环境,就色彩顿失,语言魅力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完全游离于课文之外,如此怎能成功地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多媒体的兼容性虽大,但又怎能“兼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呢? 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的魅力是无从抹杀的。使用得当,它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的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的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杨再隋先生说过:“多媒体无论有多大作用,都无法取代老师的朗读,写字的示范作用,无法取代老师的个人魅力所产生的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用一种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多媒体教学。提倡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入课堂,但也不能一味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更为有效,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才会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能,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反思二:淡化工具,假人文 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强调语文教育是交际、学习、思维的工具,而人文性强调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精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言文字训练”似乎已成为一个禁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一不小心又步入“歧途”。靜观现在的语文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悟”,一句出现频率很高的问句——“你悟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各抒己见,侃侃而谈;教师们晗首微笑,循循善诱。整个课堂和谐,开放,似乎充满着人文内涵。然而我们在陶醉自得时却分明忽略了,孩子们在动口的同时冷落了用笔,在动脑的同时冷落了用手。在许多公开课上(甚至是低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整节课孩子们只是读读、背背、想想、说说,却无情地将写写、练练、做做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此本末倒置,失却了语文基础支撑的人文关怀无异于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句美丽的空话。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发展思维能力,有陶冶思想情操,有七零八碎的各种常识等等……这里有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和连带功效的关系问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地搞了好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搞好。”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让人痛心疾首,好端端的文章被肢解,被散装成“零件”,这是过度追求“工具性”的后果。而如今,我们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的感悟”,于是又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教师应该使“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熏陶”并驾齐驱,准确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尺度,才能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素养,濡养深厚灵动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培养上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不同年级的要求应不同,不同教学单位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期,重点掌握听、说、读、写能力,此时“工具性”的比重应大于“人文性”。只有这个时期工具性的“厚积”,才有高年级人文感悟的“薄发”。又如,诗歌,散文或一些情感型课文的教学,“人文性”是重点,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体会;而在说明文等的教学时,应着重于一些技能的养成,而不必进行牵强的人文熏陶。总之,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嬉,化静为动,知与情合一,教与学统一。 

初中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 篇4

2013年9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十七中学校本课听课活动。听了两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姜艳、贾一阳所做的两节非常精彩的语文课。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次观摩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收获也很多。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两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姜艳教师上《杨修之死》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

第二、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肖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姜艳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三、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第四、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5

一、展评目的

为什么此次展评特别选取“小说”这一文体?

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向被看作是收集街谈巷语的“杂书”和“闲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汉书 艺文志》论诸子十家时,认为“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被排在最后,所谓“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明清小说成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云起。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兴起,涌现了鲁迅、老舍、矛盾„„钱钟书等一批大家及其名作。及至当代,八九十年代可谓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201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引起了小说新的阅读高潮。

然而,受网络的影响,小说阅读的热度总体降低——当今某些新闻较之小说可以说是更加离奇曲折,譬如马航370事件,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领域,小说这一文体长期被忽视,主要表现为大家普遍没有关注到小说的特性,没有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

基于此,有必要以小说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和展评,以引起大家对小说教学的关注和重视。

二、展评标准

1.文本解读,要突出一个“深”字。

这个“深”是指教师要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贴近了学生的感受(唯此才是真正的“深刻”),而不是用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道理。

2.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3.课程生成,要突出一个“活”字。

课堂效果要有实效,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如果讲得过多,课堂势必沉闷。

此外,特别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鉴别人的做法,我们认为,如果照搬别人的设计,尤其是全盘照搬是不好的,但如果仅是利用别人的某一环节和做法,并且有能和自己的设计融为一体,有实效,这是可以的。在这个问题上,上课与写论文有所不同(论文写作必须“诚实”,引注要清楚,别人成果不能据为己有)。(愚认为,家常课我们可以不计“彼此”,兼容并收;但是优质课还是要鼓励创新。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创歌曲有特别加分,当然这是需要实现声明并接受检验的)

三、具体点评

整体看来,此次展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要想上出精彩的课,观念和方法仍需要改变。

1.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阅读阶段。有人称之为裸读或素读(作为一个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我们常说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其实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恐怕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亲尝正常的阅读,更没有自己的自然的阅读感受了,没有自己独立阅读感受的老师何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是专业解读层面。我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了那么多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知识,要运用到解读中去。语文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如果如果你对文本的解读总和学生一样,超不过家长,怎么获得专业的尊重。我们要吸取专家学者们的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先生的作品。还有,你要上一篇课文,还要读这个作者的传记、其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有了研究的广度,也就有了深度。

三是教学研读层面。在阅读感受、专家解读中作出切合学情的选择。比如有的老师提问,初一到初三的小说改怎么读?郑振铎的《猫》(写实主义小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散文倾向的小说)怎么读?还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感觉听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有一些“隔”?省略了自然阅读阶段,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与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合)自然产生“隔”。

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

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往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我们要摆脱“具体化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及解释”(我们面对一篇小说,往往或者根据作品里所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因为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习惯于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找到作品里“反映”、“批判”或者“揭露”、“歌颂”等等这些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踪迹,从而在社会历史的框架里,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不难体会到,多少年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一大路数)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就是它有意识回避了这些,或者说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很多小说家——比如莫泊桑,喜欢把写作的意图、人物的心理隐藏在作品中,“在一定的环境里”的“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同一篇小说中能够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启悟),然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采用了与小说相反的方法去解读,用生硬的“三要素、四阶段”固化了我们的阅读思维。

2.教学设计

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先说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比如《白色鸟》,这一篇文章既没有突出的人物,又没有生动的情节,教什么呢?再比如《香菱学诗》,这一课是教香菱写的诗呢,还是教曹雪芹如何写香菱的呢?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诗”上,还是放在“香菱”上?我感觉一位教师按照“识香菱”“知香菱”“悲香菱”的思路展开教学,处理得比较聪明。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很多老师是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情节三要素来教学的,然而现代小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用现在的理论去看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的确,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性格单

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任务、情节关系不大。这类写意小说恰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往往有大量诗词,《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的诗,并且这些诗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成为情节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史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比如这次展评的几位老师选取的《香菱学诗》,孙绍振先生称其为“诗话体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小说仅评析诗话是不对的,但是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小说不同于诗,写人并不是写孤立的人,而是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殊错位。把阅读的焦点孤立地放在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可能缘木求鱼。这一片段之所以是小说,而不仅是诗话,关键在于香菱的作诗入魔,在黛玉、宝玉、宝钗的观感中展示了情感的错位。——很遗憾这一次几位教师都没有抓住这一点展开)很多小说是“生活横断面”式的,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场景。比如《孔乙己》。这时,我们再用原先的三要素理论解读,自然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上,而要放在学生(乃至教师)不懂不会的文本意脉层和审美层。

因此,我们提倡两个转变:从内容到语言的转变,从主题到形式的转变。扣住文本讲,回避空泛的“批判”。比如,李卫东老师在讲《故乡》的时候,就是抓住人物的话语方式展开的: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而中年闰土则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不自然。杨二嫂是“颠语”,我是“无语”。失语,颠语,无语,透过这样的话语特征、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启发学生思考这种言语交际方式背后的意味。还有李先梅老师曾在《〈变色龙〉的三种教学思路》中提到了自己三次执教经历,第一次是“幽默”版,第二次是“变色”版(这是大家普遍的做法),第三次是“对话”版;最后的“对话”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研究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变色龙》就是一篇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我们舍弃了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有可能产生隔靴搔痒之憾。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很多老师往往忽视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如果是我,可能会从此入手。《社戏》大家一般是从前往后讲,如果是我,我会关注结尾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今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教师关注到了“骊歌”一词,并且从追寻词源切入,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意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读得很不够,如果能够再多读一些就更好了。

其次,说说“怎么教”。我认为我们要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一天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学生关于景物描写的问题入手,从景物到人物的心情,然后推开到人物的心理„„这个切入就很好,而且我为学生的问题之深刻叫好。

着力点要放到语言和语言的形式上面。怎么解决“隔”的问题呢?在上一赛区讨论课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就是要“贴着学生教”。

我们要避免三个偏向:一是填空式教学,就像测验式的让学生填空;二是结论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结论,整堂课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证明这个结论;三是摘录式教学。这个问题在这一次比赛中表现尤其普遍,比如速度X—Y段,寻找„„把课文都肢解了;还有的老师整堂课让学生跳读,跳读„„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情来确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水平等,要使学生有所提高。

3.教学效果

课堂的生成,要讲究效果、讲究效率,讲究效益。

注意:非语文的不能拿进来,譬如环保,此其一。不要总在内容上打转,如主题,小说作者故意回避的东西(王荣生教授认为,说是小说的主题不如说是小说的意蕴,越是经典的作品小说的意蕴越丰厚,越有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教小说的主题——其实是教师对小说的一种研读成果——不如教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此其二。其三关于拓展教学问题,注意拓展不要变质,“骊歌”的拓展很好;拓展要有度,比如“对爸爸说几句话”放在主题班会上去做会更好;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要点到穴位上;合作的问题,不要热闹而不当的合作、无效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实效的方式教小说,教出“小说味儿”,小说的艺术性。特别要注意用小说的方式读小说,教小说——为什么要按照不同文体的特征去解读和教学,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散文的诗意和诗歌的诗意,是两种不同的血型”,输血血型不对是要出人命的,不按小说读小说,教小说,只能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了。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个教师问,能不能解决小说答案唯一的问题。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找你们地区教研员解决。其实自从我开始命题以来,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也有教师问,怎么解决影视剧先入为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先入为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譬如《红高粱》,可以先让学生读莫言的小说。还有老师问,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有一些解读是不是太随意了?我感觉我们要避免不符合人性、人道、人情的解读(任何经典小说的阅读都是一部“成长史”,都在不断地吸纳着、丰富着)。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与教学中不断思考,解决。

评委组长、济宁教研室马正友老师评课要点

一、亮点:

1、讲课教师素质高,教学理念、思想都努力向新课标倡导的方向靠拢,较好地体现学科特点,上出了语文味。

2、注重教学设计,讲课教师努力通过教学设计达成目标,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 来设计教学。

3、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读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等。

4、努力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师重视朗读指导,教出了语文味。

5、体现了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如学生配合表演、分角色读等。

二、不足:

1、小组合作讨论随意性太强。不需要讨论的乱讨论,讨论是有层次的,简单问题不需要讨论,太难的问题也不需要讨论。

2、随意拓展,脱离文本和文本语境。如“喂,出来”,拓展环保、人性占用了10分钟;“爸爸的花儿落了”,拓展自己与爸爸的往事占用了8分钟。拓展要有利于文本的语言环境,一般不超过5分钟,以3分钟左右为宜。

3、多媒体使用有些过头。部分课把课文大段大段搬上大屏幕,多媒体的使用不是雪中送炭,应是锦上添花。

4、教学设计过于复杂,问题过于零碎,探究质疑不够。

5、设计内容太满,学生接触文本太少。

三、建议:

1、要体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的理念,教师是组织者,应帮助学生拓宽加深理解,扩大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部分教师提前写课题,说明心虚,板书体现基本功,要重视板书,教师板书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小说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牵出思路;“泥人张”抓住“奇”字展开。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6

我在教《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时,以问题引入,“孙中山遇到问题时,他是怎样做的?”又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懂就问,为什么还要壮着胆子问?其他同学是怎样的表现?先生是什么样的表现?”等一系列的问题,打乱了课文的顺序来讲,用清晰的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自认为还不错,我把我的上法和吴老师交流,她告诉我中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培养中,打乱课文顺序上,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学生对课文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时,如果用我的方法教,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没有一个好的顺序,不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习惯。

在处理第三自然段“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读书的同学惊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时,我把书重重地摔在了桌上,学生慢慢安静下来,吃惊地看着我,看我板着脸,学生不知所措,看着他们的表现,我持续了半分钟,露出了笑容说:“孩子们,这就是鸦雀无声,不过孩子们没有做到‘顿时’,现在我们就来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我们要做到‘顿时鸦雀无声’哦!”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读完课文,顿时鸦雀无声,这时代文涛发出了一声叹息,引得全班大笑,我及时点拨:“这只麻雀可真不听话,想想我为什么说代文涛是麻雀?”学生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因为是鸦雀无声。”

我又问道:

“你们在什么时候还遇到过‘鸦雀无声’的情况?”

……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还知道了怎样运用。”这样处理很好。

(教学反思参考2)不懂就要问

今天执教了课文《不懂就要问》,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我们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教师有时候,由于工作方法的不到位,或者有时候工作繁忙的时候,会无意间损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比如有一次,刚刚布置完作业,就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写哪一课啊?”老师会说:“不是刚讲完吗?”这样学生下次就不敢再提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一颗爱问问题的心。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7

一、评价结果的剖析

听完这位教师的“完美”自述, 但是评委们对这样的课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一种认为, 这堂课非常成功, 不愧为“精彩”。理由是课前准备充分, 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非常到位, 讲解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演技”高超娴熟, 对课程进程的把握简直是水到渠成, 学生回答问题的错误率低, 说明达到了良好的互动和教学效果。另一种认为, 这样的课充其量只能说是“精彩”, 不能说成功, 甚至没有价值。两者评价为啥反差如此之大?这是因为前者评课观点深深跟植于传统教学观, 而后者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评价观。笔者下面就以新课程的视野对这堂课做一下剖析, 探讨一下这位教师经历和感受的问题所在,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1、违背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师的经历和感受 (1) 至 (7) 中, 大都以教师教的成败来论课的优劣, 属于“以教论教”的范畴:课前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 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展示自己, 以我为主容易忽略学生的参与;内容的烂熟更增添了表演的自信心;整个课堂教学进程应该是开放的, 具有不可预知性, 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的部署有条不紊、毫无差错地进行;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主体性;多媒体的过多使用, 易使多媒体成了表演的工具和舞台的道具;时间掐了太巧, 不可能给学生留有一定量的及时反刍消化的时间, 教师也不可能及时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反馈信息。因此, 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不能再一味地锁定在教师身上, 而应更关注学生主体。要“以学论教”和“以教促学”, 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改变单边的“我讲你听、我做你看、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不良局面,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凡为教, 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之教学最高境界。

2、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论是课堂内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为什么在课后有些学生问这问那?在实践课上碰到的情况会更多, 说明了学生们在一些课上尤其理论课上多属被动的接受知识。究其原因, 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没有明显残缺的条件下, 一方面说明教学理念和方法出现了问题, 没有提供给学生思考、讨论与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师生关系可能不够融洽, 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没有营造好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 在“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情境下,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开启和解放学生的脑、眼、耳、口、鼻、手等感官, 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主去建构知识, 形成综合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鲜有体现。

上面这位教师教学方式显然主要采取了“授受式”的单向信息传递教学模式, 偶尔体现的“启发式”双向传递教学模式也过于简单和流于形式, 目的还是为了“授之于鱼”, 而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维互动学习方式鲜有体现, 学生“渔”的本领也难以形成。试问:学生在这种过分注重教师“演技”的氛围熏陶中, 长期缺失方法与行为的指导和训练, 如何能达成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与人相处”的终身目标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最终还是源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更。教学方式不变, 再精品的课程也只能变成庸品课程, 只能为教学披上华丽的外衣。

4、教师角色的单一。

教师的角色不能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多元化。除了常规的管理者、组织者等角色外, 更重要的是要扮好学生朋友、引路人和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促进者等角色, 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 遇到挫折时予以激励, 与全体学生一道参与讨论和探究, 充当学生知情意行生成的“催化剂”。

5、学习达成状态过分注重知识本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应试教育的根基还是扎扎实实。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为了争夺升学率容易导致分数“军备竞赛”, 重点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来论教学的好坏, 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这当然与我国甄别和选拔人才的体制有关, 也与这种评价方法易于衡量且易做到公正、公平有关。但“高分低能”的事例也多不胜数。职业学校培养的不是理论型而是应用型的人才, 在追求学生成绩的同时, 更应注重能力的养成和训练。这就要求在评课时, 要注重课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同时更要关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评价结果的反思

上述两种评价结果的分歧, 实质上是传统评价观和新课程评价观的部分观念冲突所致。笔者认为, 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 全盘否定传统评价观肯定不妥, 也不符合文化传承的习惯, 我们也不能死抱传统评价观裹足不前。新课程评价理念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 而且经过国内外学者的论证和实践检验, 它应该比传统评价观更具有旺盛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全面地接受和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 了解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从思想上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并以此作为考量上课优劣的指南。教师在发挥传统“演技”优势的条件下, 要尽量缩减“演出”时间, 完成好“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 精心设计互动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舞台。有了课堂舞台的锻炼, 也会大大地缩短融入社会这一大舞台的时间。只有这样, 我国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才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语文优质课浅析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优质课;情感;灵动;人文;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28-02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迅速迈进,像诸如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等就成了课改洪流中的宠儿备受众人关注。诚然,开放的教学理念,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彩纷呈的创新设计,再辅以多媒体的参与,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堂堂漂亮。我观摩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盘,也参加过一些优质课比赛,过后细想每堂课的成败,总觉得在包装绚丽的光环下还缺些什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反思,我认为优质课堂应是情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人文的课堂、艺术的课堂。

一、情感的课堂

语文教学应是一个以心灵耕耘心灵、以精神铸造精神、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语文课堂首先应是情感的课堂。一个只注重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课堂会因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而黯然失色。纵观许多语文课堂,很多成功的教学设计终因没有教师情感的融入而显得那么生硬、苍白。一个不能挖掘文本精髓,不能把个人情感与作者情感交融,不能把自己的真诚和深情带入课堂的教师就无法构建情感的大厦,更无法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课堂情感的“引擎”和“纽带”,带动学生去寻觅、去体验、去品味,从而找到师生和文本心灵的结合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因有了真情而温暖,散发出人文的气息。当然,这种情感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也不是教师将排练好的优美句子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教师生硬的口头教育,而应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自然生成。可以说,这种情感包容着教师对文本内在美的独到体会,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真情导航,更包裹着教师本身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味。所以说语文课堂不应只是知识、能力的汇总,更应是师生情感的交融。

二、灵动的课堂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比赛中,都依照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的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铺好的“轨道”,在进行中也唯恐哪个学生因思维发散做一回“流星”而无法收场。其实这正是课堂资源生成的良机,成功的课堂就应该有这种动态生成,因为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有思想有独特生活体验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具有不可预知性。我们不否认课前要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但不可保证一切都按预设的过程进行。当课堂真正开始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个体的差异性就决定了他们思维的扩散性,教师应允许并关注跳跃式的瞬间生成的内容,适时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巧妙地让其思维“归队”,这种灵动的生成既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考验,又是课堂宝贵的动态资源。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兵场,教师对教材的透悟、对课堂的珍惜、对教学的痴爱都将成为搭建动态课堂的宝贵财富,以促成课堂达到自然、机动、灵巧之美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课堂上开发动态资源,也许是教师个人瞬息的灵感迸发,也许是某种情境给了教师新的体验,也许是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了新内涵,也许是从学生的质疑中找到了新奇点,也许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悟到了新思路……,只要是离开预设轨道的哪怕一点点,都会让原本平静的课堂掀起新波澜。课堂经过不断地变化、创造、生成、润泽,将会有效地促进师生的思想生成和情感积淀。总之,压抑个性的“圈套”程序因没有了动感而缺乏生机,只有不断注入“活水”,才会让“半亩方塘”更具魅力。

三、人文的课堂

以人为本已成为课改的根本理念,尊重人、发展人、培养人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质的课堂就应站在这个制高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为目标,努力创设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培养并构建学生完美的精神世界。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并搭建好从课堂到生活的平台,完成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在教材中有许多具备人文色彩、意蕴深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中,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从而迁移到现实生活,真切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其次,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的动态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拥有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陶冶性情、培养习惯、完善人格、健全人生。即使我们培养出的不是高材生,但一定是一个积极乐观、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的独立个体,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为任何生命的长河都源于涓涓细流的累积。

四、艺术的课堂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质课的课堂上,教师就犹如一个雕塑家去雕琢一件件作品,既需从大处着眼整体布局,又需在细微之处细细打磨,最终才可成为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课堂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思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一)教学过程的构思艺术理应成为一堂好课的“窗口”。如导入新课,无论是歌曲、图画,还是问题、故事,都应以给人自然之美为原则,不求华丽但求真挚,不求时尚但求有效;主体教法学法应完成趣味性、实效性、灵活性的有机整合,有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整个课堂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师生和文本的统一、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就像渔翁撒网,时而张开,时而收拢,真正做到开而不乱,活而不散。总之,灵巧的构思让我们的课堂既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静谧美,又要有惊涛拍岸的动态美;既要有团结协作、逐渐柳暗花明的探究美,又要有情感激荡的人文美。(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语文优质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恰当准确的表达可以寄厚于轻,寄深于浅,寄直于曲,有效地传情达意。朴实真挚是一种美,稳重亲切也不乏是一种风格,活泼幽默也是一种特色。或激情澎湃,或平静柔和,去浇灌学生的心田。简洁又不失情感,朴实又不失生动,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徜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涉及到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有的课堂没有赏识,有的整堂课都在肯定,前者缺失的是人文,后者缺失的是真诚,中肯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评价是要给学生一个信号,或需战胜自卑,或需改进方法,或需学会合作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读出希望,获取动力,赢得自尊。(三)板书艺术也是优质课的一大亮点。因为它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的把握、对美的追求三者合一的智慧的集结。或直观性强,或趣味性浓,或启发性大,总之它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如有人把《行道树》一课的板书设计成树的形状,树干标为人生价值,树枝部分标上高尚、神圣、深沉等关键词,这既是对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吻合了通过树去关注人的原则,同时达到一种立体的美感。

初中语文优质课反思 篇9

师:同学们,如果说预习的时候我们是“小扣柴扉久不开”,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把扣变为推,轻轻地推开《逍遥游》之门,到里面去探寻一回。好不好?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

一生朗读课文。(生鼓掌)

师:小伙子读得很流畅,我相信在学习的过程我们会读得越来越好的。同学们,咱们学习文言文,翻译来疏通文章,这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而且这项学习活动,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把它做好。在预习的时候我们已经根据课文下面的注解独立地完成了第一稿的翻译。然后呢,我们进行了小组的讨论,又在小组内把我们的翻译进行了交流。但是我们的第二稿还没有完成,因为我们在小组内还存在着小组无法完成的翻译和争论比较激烈的句子。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组有问题的这些同学站起来,到黑板上来把这些问题画出来。自已上来。` 学生到小黑板上来画有问题的课文句子。

师:看一下,如果是相同的我们就不画了。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的句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

师:看来我们在翻译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你们看,这些问题是我来解答还是我们自己来解决一下。

生示意自己解决。

师:好。自己来解决一下是吧?那我们还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现在跟教室里有所不同,我们前后几桌组成小组,变成六人小组。把黑板上画线的句子我们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交流。(约三分钟半)师:来,我们停下来。解决得差不多了哦?来,有没有小组解决了一个问题,请这小组举手。

生1:我们组解决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它的意思是野马般的雾气尘埃是生物气息相互吹拂而形成的。师:通不通顺?通顺?哦,不同意,你说。

生2:我觉得应该是流动的雾气尘埃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所产生的呼吸而维持的。

师:你刚才说的是什么?(问生1)吹拂的。

靠这个吹拂的,靠这个维持的,我觉得你们这两个同学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都是对的。还有没有?

生1:我要解决的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觉得它的意思是当它鼓起翅膀在天上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师:你说。

生:我们组认为“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意思是鹏鸟凭着由急剧盘旋而上的飓风由地上达到几万里的高空。

师:这一句话,我们很多小组有不同的问题,她这句这样翻译了,我们其他小组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是有疑问的,你来。

生:我觉得不应该翻译出九的虚指,直接翻译九的话会更有气势。凭借旋风盘旋而上可以达到九万里。

师:你强调了这个九,可以不翻译。大家知道这个九是虚指,指的是极高极高。对不对?你不把翻译出来也可以。

生:的是我们组翻译的是“水击三千里”,我们觉得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翅膀拍击水面击起三千里高的海浪。第二个意思是鹏生长翅膀拍击水面,长三千里。

师:你们对三千里的浪是高还是长你们还是有争论,是不是?其他组怎么看?

生:这个不是浪花,而是远。师:远,是三千里远。同学们,就这句话三千里高的浪花或者三千里长的浪花,其实大家争论的这个点都是指向哪个字?都是指哪个字的有力?

生:击。

师:其实就翻译而言,我们可以稍稍模糊一点,不要把它说成是高或者是长,就是大鹏的翅膀击水,击起了三千里的海浪,你们觉得可不可以?有的时候稍微开放一点,会更好。

你说。

生:我们组还讨论了“海运则徙于南冥”,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趁海运之时,大鹏鸟能乘风到南海。

师:好的,大家拿起铅笔把第二稿给补充完整。上面这些句子,有哪些是你们没有翻译好的,你们把它补充完整。学生动笔补充翻译。(约两分钟)

师:翻译好后,轻声的读读,读一读自己的翻译。

师:好,同学们。我们近代有一个思想家、翻译家叫严复,对我们的翻译提出过三个字的要求,就是信达雅,信和达呢,就是要准确。不过他还提醒我们,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稍稍的灵动一点,让我们的句子翻译除了字词的落实之外,还可以带上自己对文句的理解,从几句话,甚至一整段的角度来看一句话一个词的翻译,从而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更能表达文意。就像我们刚才翻译“水击三千里”,我们在纠结高还是长的时候,我们把它放一放,其实也一样的。

【屏显:中国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翻译的三个字要求——“信”、“达”雅:带上自己对文句的理解,从几句话甚至一整段的角度来看一句话一个词的翻译,从而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更能表达文意。】

师:好,下面让我们用红颜色的笔在我们的翻译上润色一下,让我们的翻译更自然更流畅。

师巡回指导学生的修改。(师:修改在三四两条横线上。在你觉得需要修改的地方修改一下,润色一下。不一样的修改放在第三、第四行。)(约四分钟)师:好。你把文章前面的部分,把你的翻译读出来。

生:在一望无际的深黑色的北海中,有一条神奇的鱼,它有一个震撼的名字,叫做鲲。鲲很大,以至于不知道有千里长,、后来、这条鱼摇身一变,化做了一只巨大的鸟。这只鸟的背非常非常大,以至于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鼓起它那巨大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个鸟在海运来临的时候乘着飓风南行,将要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一片自然造化形成的大海。

师:(生鼓掌)很好。这样一翻译,就显得很有味道的感觉。接下去,你来。生:《齐谐》是一本记录怪异事物的书。书里说道,当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宽大的翅膀拍打水面,击起了三千里的水花。啊,鹏,它乘着六月将回旋而上的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游动的雾气啊,尘埃啊,是各种生命呼吸所产生的。天空是蓝色的,或者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吧!还是因为太高太远,看不到它的边际呢!大鹏在高空俯视下面时,也不过是这样罢了。

师:当我们再来读文章的时候。接下来我们就自由地朗读课文。继续。在你觉得需要修改的地方润色一下。

师:你把你前面部分第一段的翻译读出来。

生:在一望无际的深黑色的北海中,有一条神奇的鱼,他有一个震撼的名字,叫做鲲,鲲很大,以至于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后来,这条鱼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一只巨大的鸟,这只鸟的背非常非常的很大,以至于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鼓起他那巨大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的时候,他的翅膀就像是天边的云,这鸟在海运来袭的时候,乘着疾风南行将要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一片自然造化形成的大海。

师:非常好,这样一翻译,我们读起来就有味道一点,再请同学再读读。生:《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书里说道:“当鹏鸟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宽大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水花。啊,鹏,它是乘着六月扶摇而上的大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流动的的雾气啊,尘埃啊,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所产生的。天色蓝色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大鹏在天上俯视下面的时候,也不过像这样罢了。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加了一个“啊“句,使翻译更具有个性化,把自己的情感也融进去了。同学们,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翻译,再来读文章的时候,会轻松一些,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呢,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

师:这些是昨天的在预习的时候,在预习反馈当中我摘录的一些问题,刚才我们的疏通文意,又朗读了文章,不知道今天同学会不会对文章有没有新的认识?

屏显【三个问题:

1、鲲为什么要变成鹏?为什么要那么大?为什么要飞往南冥„„(殷梦雪,陈紫馨,黄洪丽等)

2、文章最后一句写大鹏往下看,是想说明什么?(陈莹婷,周杰。余孙远等)

3、庄子写这篇文章空间想表达什么?(何可人,王奕彬,周佳皓,徐夏雨等)】

师:我们先来看第三个问题:庄子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呢?这一刻,不知道你们有怎样理解?

生:我觉得庄子乡表他想表达大鹏鸟的目标理想很远大,由此感到庄子的理想也很伟大。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大鹏鸟的理想和目标很远大? 生: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师: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的志向也很远大。生:我觉得庄子想要表达逍遥、自由的情感 师:他通过什么表达的?

生:他通过大鹏鸟非常大,他想飞过南海去追求自由逍遥

师:你是说他想借助大鹏鸟的自在逍遥来表达自己的自在逍遥,好的。生我觉得他要借助大鹏鸟飞往南溟追求自由,表达自己想要,因为他处在战国时期,他希望自由和平。

师还是通过大鹏鸟来表达自己的向往。

生:他们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大鹏飞往南溟,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师:因为现实是不自在的,所以他向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同学们在讲自己看法的时候还是能够联系到当时的背景的。

生:刚才几位同学说的我都很赞同,我还要说一点,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从这句话中我觉得可以看出庄子所代表的道家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师:辩证思想,你也很具有辩证思想,你把它说说看

生,就是这样说,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天的深蓝难道是他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说他太远了,根本看不到天空真正的颜色?如果大鹏从上往下看,大概也是这样子吧,从这里,他首先联系到自己,他从地下往上看,看不到天真正深邃颜色,然后联系到鹏,对于鹏来说,他可能也是像我们人一样的,所以说,我看到庄子朴素的辩证思想,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庄子借助大鹏的逍遥来表达自己的逍遥” 生:这种看法我也赞同。

师:但是你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把你另外一种说法明确表述一下。生我觉得庄子还要表达一种,万物并不是唯一的,一切都是在发生的变化。师:那么为什么大鹏从上面看来和我们人看上去是一样的呢?

生:因为对于大鹏来说,他的翅膀卷起的风暴,抑或它乘借着六月的大风而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它这里来看,它的身下都是雾气,雾气阻挡他往下看的视线,所以对于大鹏来说,也不一定看到真正的颜色。

师:你觉得大鹏逍遥吗? 生:我觉得他很逍遥。

师:昨天我们同学在预习反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同学很有意思的答案,叫做沈一杰,我们请她来读读她的观点。

生:鹏是天空的宠儿,它逍遥可以自由的飞,可为了生存却不能逃过迁移,它看似逍遥却并不逍遥,师我们很多同学说大鹏鸟很逍遥,可这位同学却说大鹏鸟看似很逍遥,却不逍遥,究竟大鹏鸟逍遥不逍遥?咱们是不是围绕这个问题来看一看。请同学读课文,我们来看一看,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

生读文章。

生:我觉得大鹏鸟师不逍遥,如果它真的逍遥,北海那个地方够他畅游了,可它最终却想化身为鸟,迁徙到南海,说明它想翱翔在天空,扩大自己的志向,追求真正的逍遥,师:原本是不逍遥的,他想化而为鸟,追求真正的逍遥,但它真正的化身为鸟了,它逍遥吗?我只是顺着你的思路再说,我和你争论一下,因为很多智慧都是在争论中出现的。

生:大鹏鸟化而为鸟时是不逍遥,因为它要在海运之时徙于南溟,它是被迫的。

师:哪一个词啊? 生:徙,迁徙。

师:海运之时,海运是什么时候? 生:大海波涛汹涌动荡的时候。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呢? 生:因为这个时候比较危险,师:危险的时候他徙于南溟。生我认为大鹏鸟是不逍遥,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他想追求理想到达南溟,但是他必须在海运的时候,风很大的时候,借助在海运的时候的风迁徙到南溟。

师:他才是真正的根据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我觉得大鹏鸟是逍遥的,师:说出你的根据来。

生:因为她从北海到南海的路程很远,说明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生:我觉得它不逍遥,虽然前一位同学说它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去自己想要去逇地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游动的雾气,尘埃它们都是非常小的生物,它们也要凭借风来飞翔,它们与大鹏是一样的。

师:“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逍遥的,因为它可以无拘无束的探索搏击无边的天际,师:从哪里写出来的? 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鹏逍遥的,因为没有事物可以做到绝对的逍遥,同样依靠着其他的事物,所有事物都需要相互依存。

师你举个例子看。

生“海运之时则江西于南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鹏需要借助其他大风,其他事物呼吸所产生的气息,雾气才能到南海。

师:它也是需要凭借的。

生大鹏处在追求逍遥,原来是鱼的时候不够逍遥,所以要变身为鸟但是后来变成鸟后他要迁徙,他想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这种绝对的逍遥又是不现实的,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不显示?

因为他做鱼或鸟的时候都是有所羁绊,不是无忧无虑的,师举例说说

生他是鱼的时候想要化身为鸟 师他想化身为鸟就说明他不够逍遥。

生:刚才她说的有一部分我是赞同的,但是我有一段话也要反驳他,他说大鹏一直处在追求理想,追求逍遥中,我想要说,逍遥对于大鹏来说,能够追求就是一种逍遥,如果一切东西都在我们理想之中,我们不需要凭借自己的优势或者努力去得到,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如果说鹏不是逍遥的话,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又是逍遥游呢?难道是反话吗?

师: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位女生把刚才我们的观点都解释了呢?在他看来,鹏要化而为鸟,他要飞往南溟,他们种种姿态就是一种逍遥,智慧就这样在辩论中出来了,非常有哲思。

生 他不逍遥,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鹏虽然可以再天空中自由翱翔,却不能摆脱天空的束缚,因此才会看不到天空真正的颜色

师:还是有局限的。

生:我觉得鹏相对于其他很多的生物来讲,它算是逍遥的,至少它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师:举个例子。

生:比如说,它既然可以做到化而为鸟这个地步了,有些生物对于自己的理想虽然有所想的话,但、有许多的束缚,然后没有办法去追求。

师:大家都焦点在“化而为鸟”,有一句话“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里有没有隐藏什么信息? 生:我觉得这个鹏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也是要凭借着扶摇激荡回旋而上的大风而飞上九万里,因此我觉得它是不逍遥的,虽然它能飞得很高,但是它也要凭借着扶摇。

师:是的。好,你说。

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逍遥。刚刚班长说题目是《逍遥游》,我想结合一下社会背景,那个庄子在文中只是表达一种寄托,但也不能全部否定。真正的逍遥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的。从那个“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以看出来,生物是相生相息的,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完全脱离。师:你说的话虽然比较秀气,你似乎在给我们一个总结,那么的辩证。同学们,《逍遥游》原文洋洋洒洒几千字,我们今天只学习了前面的两段,小小的两段,一百四十多个字。我想如果咱们以后能够去看一看《逍遥游》的原文,看一看庄子的其他文章,或者像几位同学一样,再去关注一下他的生活背景,那么我们对于庄子的追求,逍遥的追求会更加清晰。

【屏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只抓住了一个机遇,凭借着飓风,让自己遨游和自由飞翔的鲲鹏。这也是一只有着远大的目标并且内心蓄积了无穷力量的鲲鹏,它翱翔在《逍遥游》之中,它是最富有魅力的一个形象。

它又翱翔在中国文学文化历史上,又是一个极受关注的最富象征意义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李白啊,杜甫啊,他们的笔下都有这只鲲鹏在。】(板书画线条形成鹏)

师:来,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拿起文章,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生齐读。

上一篇:合伙经营挖掘机协议书下一篇:泰囧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