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2024-07-25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精选8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1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教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同时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发挥其特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下面我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充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仅是组织者,更应该是引领者和拓展者。他应该敏锐地发现或捕捉一些契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开阔地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追求。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正确看待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分析推理获取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构思要新颖灵活,概念性要强,涉及化学知识面要广且富有一定的启发性。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老师启迪和引导下,使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科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CO2实验室制取”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CO2实验室制取用什么物质?能否用稀硫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来制取?能否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能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实验装置可选用前面学过的哪种装置?若用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O2如何改进?CO2只能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在我的设问下,学生带着疑惑和好奇,与老师一起进行了探究得出了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达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例如,在教学“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我创设了如下问题环境: (1)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2)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3)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4) 集气瓶中剩余的是什么气体?它能否支持燃烧? (5) 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发现加入集气瓶中水不到瓶内空气体积的1/5,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有哪些? (6) 集气瓶中水平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为什么? (7) 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 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瓶底铺一层细沙)放入一小块白磷,集气瓶和U形管相连(带止水夹),用灼热的玻璃棒把白磷点燃并立即塞上瓶塞。当白磷火焰熄灭瓶内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水面将如何变化?你能解释原因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

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精讲、学生的聆听和操练,是一种师生单向的交流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是有效的。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学主体的互动,实现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的有机统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可采用自由探究或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例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我提出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来区分两瓶无色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要求写出所用试剂和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我先准备相关的仪器和药品,要求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几种方案: (1) 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2) 滴加澄清石灰水; (3) 用指示剂酚酞溶液; (4) 分别通入CO2; (5) 加氯化铵溶液。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得出可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为滴加稀盐酸(是否有气泡产生)和滴加澄清石灰水(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这样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分析类比归纳综合,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模式,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运用多媒体的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可使运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易于理解,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更直观、更形象。因此,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声性好的特点,加快学生对认知内容的理解及消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与理解深度。

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科学紧凑,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达到加大课堂信息量,拓宽知识的目的。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的问题。教师要多给学生制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湖北省松滋市涴市中学 黄华斌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我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四、说读,对人物说话。

赏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吗?例如:老师读完后,我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

1、学生练习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____________说„„”句式说话。

2、结束语:用一幅对联来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正是:

十年思盼同胞好比摇钱树

一朝相逢兄弟形同陌路人(板书)

附:教学板书

教学在合作讨论与交流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这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读出感受的更少。上课伊始,学生还未开口读书,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之中体验,教师就已经强加给了学生,表现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体验的充分不相信。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节课自由读书(自习除外),并要求在读完后能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实现了。

二、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对话的关键。作为世界文学的精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和四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理读,解决作品的思路,这是学生最易获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性探究体会构思精美;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并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说读,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实践。小组探究活动中,谁发言,谁记录,谁补充都有明确的分工。而在表达中,要求学生努力达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练整合小组的观点,说句意连贯、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话的目标。从一句到几句,再到一段,有理有据,切近题旨。

还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学生“唱戏”,老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

《范进中举》教学案例与反思

竺璐桢

《范进中举》是课标本人教版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深刻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本学期,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的尝试,操作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讲述: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主要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一旦中举,会怎样呢?(出示有关诗句,学生读)更有甚者,喜极而疯。(出示有关图片、文字)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是喜是悲?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我们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的人来见证科举的巨大威力。(出示课题)

二、简介科举制度的有关常识

出示有关文字,教师略做介绍。

三、整体把握小说情节

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文章围绕范进中举,写了哪些事?请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四、细读探究 1.细读课文,深入探究:生活在科举时代的范进,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结合学生的回答,点拨、引导、深入分析描写人物的语句)

2.出示作家生平经历及《儒林外史》简介,由此总结小说的主题

五、出示鉴赏小说的方法

(一)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通过分析小说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感知并评价人物形象。

六、延伸拓展

1.讲与科举有关的故事《项羽拿破轮论》,使学生加深对科举制毒害读书人的认识。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同为读书人,你觉得今天的读书人和范进那个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一样吗?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论文,题目是《从胡屠户的“两次贺喜”说起》 【板书设计】

教学在合作讨论、交流、对话与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当深钻文本,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切入点的独到和主问题的设计上下大功夫。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面对这样一篇传统篇目,备课时,我一直在思索:对于初三的学生,怎样教学这篇小说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主问题才能实现创造性地教学,实现不落俗套,高屋建瓴的教学。为此,我阅读了大量有关本课教学方面的资料,并查找阅读了许多有关鉴赏《范进中举》的文章,获得了很多启发,对文本做到了非常熟悉的把握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教学本课的基本方案,为成功教学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对话的关键。我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和一个亮点探究活动:初读,解决小说故事情节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细读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活在科举时代的范进,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在学生讨论、交流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深入分析描写人物的语句,从而把握人物形象,得出小说的主题,认知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阅读反思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时代的读书人的命运,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调整自己的读书心态,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再教育。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最好的实践。小组探究活动中,谁发言,谁补充都有较明确的分工。而在表达中,要求学生努力达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练整合小组的观点,说句意连贯、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话的目标。从一句到几句,再到一段,有理有据,切近题旨。

还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学生“唱戏”,老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

《老王》教学案例及反思

俞国龙

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老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本文想借人教课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老王》的设计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谈一点浅薄的想法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历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打算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作者的愧疚之情。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教学设计一

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关注老王——怀念老王为线索,把课文的重心放在对老王人物的鉴赏上,分别由以下几个环节:

1、走近老王: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 ____________人,表现在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表达。

(这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的事件,能说出关于老王生活的苦和为人的善的特点。)

2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抓住老王送鸡蛋香油的事情进一步品味老王丑陋的外表下那颗善良的心,与他最后悲惨的死形成的强烈反差而去打动学生的心)

3、怀念老王: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他面对着老王的遗像时会说什么?假如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愧疚之情,学生答案很精彩,但由于前面只是提及作者对老王的帮助,没有去体会作者的帮助中蕴含对老王的情怀,因此学生谈及愧疚的情感的较少)

4、关注“老王”:社会上还有好多像老王这样的不幸的人,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呢? 以课堂观看教学设计,听课老师反映:教材的处理太平面,没有进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基于这个建议,设计了第二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

1、朗读、感知:A、感知老王的形象(苦、善的把握); B、作者对老王有哪些帮助?

过渡:老王是善良的,不幸的,作者是善良的,而极力地帮助老王,但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产生愧疚之情呢?让学生分析作者对老王的帮助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讨论结果:老王的苦让作者觉得他是需要帮助的人,同情的对象。老王的善让作者认为值得去帮助。而且帮助的基本是物质上。

过渡:其实作者对老王的这些帮帮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情感,但都还没有愧疚之情,直到老王临死来送香油和鸡蛋。

2、研读讨论: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一片断

A、作者给了钱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要惭愧呢?

B、假如你是不幸的老王,你当时会向作者说什么? 讨论结果:老王临死前还拿鸡蛋香油送给我,我却拿钱去感谢。错在老王不是为了要钱,而作者拿了钱感谢。作者没有询问原因,以自已的意思去揣测老王的来意。作者以为给钱,自己受礼就心安理得,无意间却伤害了老王。

主题归结:作者愧疚的原因是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同情中只是有点可怜。过渡:在品味中我们感受到一个不幸者的善良与纯朴,作为幸运者的作者因没有理解不幸者的用意,拿钱去侮辱它,这让作者深深地自责自已,并向我们读者提出思考。

3、课外思索: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该做些什么呢?

两个教学设计,对课文两种不同的诠释,但两堂课的教学效果都不是很满意,这给了我很多的认识与思考,也许在这两个设计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解读文本主题的偏差。

文本丰富的主题意向往往向读者提供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老王》这篇文章虽然在主题的理解上不会产生很多分歧,但如何把文章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侧重点却很多。在设计第一教案时,笔者以为只要把老王这个人物读透,读深,学生理所当然地就会去关爱那些不幸的人。殊不知课堂上,问学生如果你看到了那些不幸的人会怎么做?学生都说会关心这些人,会给他更多的关爱,但既而当我问拿些钱、物之类的东西给乞丐,你觉得是关爱了吗?学生无言语。我意识到了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只是意识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不幸的人,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观念和责任感。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教师自己在与文本对话时只关注了文本本身的意义,而没有仔细地去考虑“除了这点,我还得让学生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没有着眼于作者的真正地的意图。

第二个教学设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对不幸者既应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多该给予精神上的关爱,从这点上学生的认识比第一堂课更进了一层。然而因强调了作者的帮助只是物质上的帮助,尤其是品读“送香油和鸡蛋”的环节时,把作者的给钱分析成了“侮辱了老王”,从而使学生对老王有了深切的同情而对作者产生了轻视。这在本文的价值取向上又是一个错误。因为作者杨绛是那么的善良,她的善良本该是让人肃然起敬和沉思的,但在教师的引导中反而把作者倒打一耙,这样的引导又是有失偏颇。

2、在主题带动下语言品味的不足。

文本内容当然要探究,但内容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因而,在探讨思想内容的同时,必须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位语言。当我上完这两堂课来看我的两个教学设计时,发现我只注重了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只想着把文章思想挖深挖透,在琐碎的提问中竟没有让学生好好的从语言中体会,怪不得学生对作者反思中的自责,善良中的人道,关爱中的遗憾都无法真正的体悟。没有朗读,不对文字仔细咀嚼,怎么能知其中原委呢?

尤其是第二个教学设计中,学生其实无法从文章的语言中感受到 “作者是出于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去帮助老王”和“给钱意味着什么?”因为文章的语言是平淡、从容,典雅,是“微笑中含着眼泪”写下的,为了主题的分析而硬邦邦地从平实的语言中去发现作者情感的锋芒,这其实是破坏了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和谐统一。

基于以上这样的思考,于是形成了第三个教学设计。

以上的教学设计是对《老王》这篇课文一层进一层的揣摩玩味而提炼出来的。这或多或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要完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个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和课文语言的结合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即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语言来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每个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既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又需要设置与之相照应的语言教学环节,任何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如果离开语言的支托,那文本内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反之则一样。《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因为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语言的品味来实现,学生的内心对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有了自己的体验。

二、两头并进:理解突出个性,语言品得实在

1、个性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是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在这“前理解”上应当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在阅读中要认真质疑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失此顾彼,也不能混沌不明,面对洋溢着至理至善、真情妙理的文章,如果自己没有心得,以俗读,浅读,误读来理解来“说文解义”,可能会缺乏智慧而让精彩文章变得庸俗,可能会缺乏明辨而让清晰内容一团雾水,所以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章内容该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尤其对文本的提炼、加工、组合,或朴实或大气,或精巧,全在教师的“会之于心”的彻悟。如《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是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所以最后决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但如果没有恰巧的新颖的教学角度切入,这也不能体现教学的个性。《老王》的第三个设计就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开的。如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在对《济南的冬天》的文本理解上,着眼于济南的“慈善”“温情”的特点展开辩论。这其实就是在教学整体风格中的“设巧”环节。教学的内容的个性理解就有了个性的切入。

2、有效的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

新课标理念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语文课上不能少了语言的品味,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感悟品味语言这一环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观。但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现在好多的教师都“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这样的提问来设置这一环节,我总是有这样的疑惑和担心。怎么样才算好?这是比较模糊的。虽然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揣摩品味了,在品中对语言有自己的想法,有了一点感悟,但这样的品总显得有点零碎,这样的说总有点东凿一斧,西掘一刨的味道,有许多学生的鉴赏因为没有教师的总结归纳而成了昙花一现。

我以为在品味语言教学这一环节中,必须在“情”“质”的带动下品,去感受、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如上次在萧山的优质课的评比中,有一老师在《济南的冬天》的语言品味中做得很出色。她把所有的有儿化音的句子找出来,引导这是北方的语言的特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儿化音。学生读了之后马上就感觉有了儿化很软,感觉上很亲切,很温暖,这是老舍对济南有感情,去掉就会觉得冷冰冰。这种语言教学的设计才是有效的,实在的。学生明白了爱济南可以爱济南的山山水水,也可爱它特有的方言并运用它。所以品语言,要让学生在品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情感。如果这样去考虑品味语言的教学设计,那肯定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味道。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举例 篇3

一、与时俱进,更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其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角色,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以学为乐,且乐此不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巧设导语,新颖导入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言简意赅、形式多样的导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的导语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教师设置的课文情景之中。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制作课件时,引入相关的音频视频片段或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先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歌曲中进入文本。用故事导入,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五柳先生传》。用成语俗语导入,由“世外桃源”引入《桃花源记》,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导入《塞翁失马》。导语设计要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2 挖掘兴奋点,开拓学生思维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研究教材,挖掘学生的兴奋点,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唐代诗人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依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和自己的想象,把文字转化为图画。学生画完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展示点评,学生之间就会热烈的讨论点评起来,谁画的最像,谁画的最好,谁画的最完整,谁漏画了小桥,谁画的太阳不是夕阳,谁只画了“人”却没有画“家”……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画跟课本的插图做比较,看看区别在哪里,那一幅图画的意境更好,更富有表现力。这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就会被引爆,到后面分析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切都水到渠成。

这一环节的设计,改变并颠覆了过去传统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课堂中既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又让学生的大脑高度运转,学生在接收文字信息的同时,思维也在编辑信息,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图片信息。这无疑是想象力给了学生创造性的动力,在自由想象的同时,学生不仅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感情,而且创造性地开拓了思维。因此,挖掘文言教材里容易引起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可以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成语教学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成语就是缩短时间与空间、沟通古今的桥梁。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联系实际、巧用成语,就能够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达到理解文言知识目的。

1 巧用成语,由古及今

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和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成语,利用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来教学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快捷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知识。

如教学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狼》一课时,文中有一句话“一狼犬坐于前”,有学生把它理解为“一条狼狗坐在前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对于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像这个“犬”字,即名词在文言文中作状语的现象学生很难理解,后来列举了几个成语“狼吞虎咽、烟消云散、蛇食鲸吞”,同学们一看,都明白了,“像狼一样吞吃,像虎一样吞咽”、“像烟像云一样消散了”“那句中的‘犬放在动词‘坐的前面,就是像狗一样坐着……”学生难以理解的词类活用现象,只要举他们熟悉的成语例子来说明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在教学《口技》时出现的“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句中的“走”字,有同学错误的理解为“想走”或“离开”,笔者就故意问学生:“孙子兵法中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接着给学生讲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典故,让他们理解“走”是“逃走、逃跑”的意思,这种跟现代汉语意思不一样的古今异义词,学生也豁然理解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也会觉得文言文离自己并不遥远。

2 利用积累,活学活用

让学生将学到的或生活中积累到的成语写入文章或写成文章,如一学生作品:我们做人不能妄自菲薄(《出师表》),做事不能不一鼓作气(《曹刿论战》),求学要有三顾茅庐(《出师表》)、不耻下问(《〈论语〉十则》)的精神,人生在世要居安思危,否则就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走进社会不能作奸犯科(《出师表》),不然就会失了地利人和(《〈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二章》)……活学活用成语会让学生会觉得新鲜、好玩,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学生积累就多。

如果学生每新学一篇文言文教师都能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或有用的东西,学生能用学会已知的知识去学习、去印证新的知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其过程会让学生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已知的喜悦,这种成就感是教师讲得再多也无法给予和取代的,这样文言文的教学自然不会是枯燥无味了。

四、深挖教材内容,拓展课外延伸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注意表面,对文章吃不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文本,挖掘教材内容,拓展课外延伸。

1 依纲靠本,二次开发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教材资源,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笔者在教《伤仲永》时就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仲永天资聪明,但最后泯然众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普通人的呢?”在教《五柳先生传》时引出问题“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个句子写出了陶渊明什么品质?”这些问题如投石激浪,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采用讨论、辩论、竞赛、抢答等学习活动,人人参与,兴趣盎然。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了潜能。

2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成功的文言文教学,不是看学生是否看懂课内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的训练相当重要。教学时可以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主题相近或相反的课外文言文迁移。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共公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等文章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4

一、举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但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可以进入物理教学的视野,都可以成为举例的素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举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原型,从中引出物理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苏教版教科书让学生体会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举了弹弓的例子.三十年前,弹弓几乎是小学男生必玩的玩具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第一次见着弹弓的影子可能是课本上的插图,这怎么让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呢?这里如果换成跳跳球、上发条的玩具小车、弹簧门等来举例,学生就不陌生了.

二、合理安排举例的顺序

举例是为了帮助学生借助于情境理解知识的,所以,要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举例的顺序,帮学生由浅入深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教学惯性知识时,认识惯性现象,可举洗手后甩水的例子;讨论惯性大小与质量关系时可举篮球场上中锋队员身高体胖,小个后卫突破到内线与之相撞,中锋队员屹然不动,小个后卫却被撞向后仰倒的例子.在学生理解了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的物理量之后,再举跳远时助跑以提高成绩的例子,学生就容易理解跳远是利用了惯性跳起后在空中保持了原有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原有水平速度大,跳得就远,从而避免了形成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的错误认识.

三、生活化不等于粗俗化

事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例有雅与俗之分.课堂是一个用良好文化氛围陶冶人的阵地,我们不能将生活中一些粗俗或准粗俗的不良事例引入课堂.学习重力时,课堂引入我们可以让学生看美丽的瀑布风景画或视频,可以让学生诵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优美诗句,可以给学生讲牛顿苹果树的科学传奇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带给人类的美.要是我们将网络上的俏皮话“屎拉不下来怪地球没引力”拿来作为课堂引入,既有损教师形象,课堂教学也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功能.

四、生活化的举例不可替代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举例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因此,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不能通过举例解决的问题也创造条件举例的现象.如,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问题被简化成演示实验甚至是“讲实验”.这样做违背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将学生逐步引上死记物理规律,盲目套用公式的老路,导致学生缺乏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有些教师举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继续滑行的例子,再把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以控制小车在水平面滑行速度等注意点进行讲解,就代替了学生活动.这样,学生当时可以按照老师的讲解完成作业,但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对相关结论记不太清时,就容易出现“当小车下滑高度一定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等不佳说法.如果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在实验设计时让学生讨论“如何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初速度?”、“除了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外,你有别的方法吗?”、“我们怎样改变水平面对小车所施加的阻力的呢?”、“为什么要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等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结论.这样做既达到了本探究活动的目的,又让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转换观察法”等在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5

不同的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所给出的定义不完全一样,但却表现出相同的含义和功能,即:形成性评价能使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或进行自我反思。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质量。

1.形成性评价应当是有效的教与学准备的组成部分,即是有效备课的一部分

教师备课应当为师生提供获得和运用达到学习目标的信息的机会。备课也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备课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考虑。这也是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不同的一个方面。

2.形成性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在策划评价和解释评价结果时,学生和教师的心里必须考虑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不但要意识到学习的结果,还要意识到学习的方式。

3.形成性评价应当被看作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在教室里的许多活动即提示学生展示其知识、理解力或技能的任务、问题等,都可被认为是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行为被观察和解释,并得到关于如何改进学习的意见。这些评价是日常教室活动的基本部分,而且包括师生的反思、对话和判断。

4.形成性评价应当看成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专业技能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规划评价、观察学习行为、分析和解释学习结果、向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初始教师教育和持续的专

业发展,教师在发展这些技能时应当得到支持。

5.形成性评价应当具有敏感性和建设性,因为任何评价都会对被评价者产生情感影响

教师应当意识到,评语、分数和等级都可能对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产生影响,因此,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应当尽可能地具有建设性。评语针对学业而不是针对人,对学习和动机都更具有建设性。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我的老师》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课第二自然段“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话中“狡猾”一词应如何理解。一位同学抢着回答道:“狡猾,就是‘鬼灵精’的意思。”这个回答似乎并不“规范”,却很通俗、很生动,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话,说出了很多人可意会却不好言传的理解。他不仅解释清楚了“狡猾”在文中的含义,而且从骨子里揭示了作品里符合“我”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人物性格。这正是解读作品时不容易做到的。但是老师似乎觉得这个答案并不圆满,继续让其他同学回答,于是又有两位同学答道,“狡猾”就是机灵、顽皮、调皮。老师很满意他们的答案,称赞答得好。后面这个答案就一般要求而言的确无可挑剔,但稍加推敲,就能比较出前后两个答案的高下。一个通俗、精练、传神;一个规范却并不生动。老师的评价就是一种导向,我们不禁想到,下一次那位回答“鬼灵精”的孩子还会那么自信地把这样的答案抢着说出来吗 ? 教师否定性的评价给学生传递出的是这样的信息:(1)教师的答案只有一个,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说出正确的答案;(2)如果他们还不能确信自己的答案正确,就举起手,那将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3)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值得推崇。学生思考并探索问题的热望将因此被扼制,于是他们变得心不在焉甚至是心事重重,满脑子都在琢磨教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而这样的行为显然没有什么价值,即使是学生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准确的回答是错误的,对学生而言,不准确的回答常常反映了他们当时对于问题的思考状态。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通过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更明确的方向,及时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6.形成性评价应当考虑到学习者动机的重要性

通过强调进步和成绩而非失败、鼓励学习的评价能培养学习动机。把学生与其他取得更好成绩的学生进行对比不太可能会激发学习动机,这种对比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是学习那方面知识的料”。可以通过采取保护学生自主性、提供选择性、提供建设性反馈、创造自我指导的机会等评价方法来维持或提高动机水平。

7.形成性评价应当促进学生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并使其理解评价他们的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他们试图达到的目标——并且愿意达到这一目标。当学生参与到确立学习目标和确定评价(学业)进步的标准时,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产生。给学生讲评价标准时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与他们讨论这些标准,提供这些标准如何能够达到的事例,并使学生投入到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当中。

8.学生应当接受如何改进(学习)的建设性指导建议 学生为了准备下一步的学习活动需要信息和指导。教师应当具体指出学生的长处并对如何发展这些长处提出建议,对于他们的不足及如何纠正要明确并具有建设性,要为学生改进其学业提供机会。

【案例2】有位老师教《背影》一课,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填空:这是一个

的背影,请大家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合适的词语。学生们填的五花八门:这是一个令我流泪的背影,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背影,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也有的学生是这样填写的: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这是一个高大的背影,这是一个伟岸的背影,应该说伟大的背影之类的回答太宽泛,而高大的背影、伟岸的背影就值得商榷了,文中的父亲的形象并不是高大的、伟岸的、坚毅的,学生的回答是一种套板反应,而教师对学生所有的答案都给予了肯定。如何加强这种即时评价的导向性,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9.形成性评价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利他们具备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具有寻求与获得新技能、新知识和新理解的能力。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并确立进一步学习的步骤。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通过发展他们自我评价的技能使其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10.评价应当承认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成就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6

一、搜集案例的方法

在搜集材料方面,我认为对于一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要求自己不仅要力争当一个社会科学专家,对中外地理、中外历史,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应乐于做个杂家,对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些。平时应当多听广播、音乐;多看电视、报纸、杂志等;多注意身旁发生的重大变化。要把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世人关注的新闻,以及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或变化等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把它们整理好,编写到备课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就会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在说明教科书上抽象的道理时,就能随时举出生动形象的例子来。

二、选取案例要注意“五性”

1.针对性

举例时必须要针对教材中所讲到的某一理论或观点来选择例子,要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在上课时经常举那些与书本知识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不但不能把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而且会使学生听了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达到“有的放矢”,必须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书上所讲的理论与实际事例联系起来。比如在讲到年轻人应注意适度消费,注意培养勤俭节约的精神时,我就举了“瑞士虽富仍尚节俭”的例子。在讲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一规律时,我就举了“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例子。从这场改革的原因到改革的经过再到改革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以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例子,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典型性

举例应做到“少而精”,切忌“繁而多”“杂而乱”。所谓“精”就是指所举的例子要具有典型性。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精选几个例子才能发挥其“调味”作用。否则,必然适得其反。所以在举例时必须要从众多例子中精选出一两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来。比如在讲到科技的重要性时,我就举例美国好莱坞电影《阿凡达》之所以一上映就一举走红世界,这与美国的高科技拍摄技术是不可分离的这一现实有关。在讲到教育的重要性时,我则以日本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再比如在讲到改革开放的意义时,我就向学生举例: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在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各项成就,如旧城改建、温福高铁、洞头半岛工程、六城联创等。通过这个典型的例子,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改革开放给整个中国所带来的巨变,从而也就树立起了坚定改革的信念。

3.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所以,根据学生“求趣”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历史与社会课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同有趣味性的事例结合起来。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寓意深刻的典故,幽默诙谐的笑话来分析说明,达到以趣激趣的目的。比如在讲到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性质时,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我就选择了下面这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讲述。我举了美国北方一个小岛“引狼入岛”的例子,岛上有鹿,也有狼群,因狼吃鹿,牧民把狼杀绝。有一年冬天,一场大雪导致大批鹿冻死。原因是无狼威胁鹿种退化,体质下降。牧民省悟,重新引狼入岛,岛上出现狼鹿共居斗争的景观。整个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悟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理,从而也就掌握了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方法。

4.思想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渗透思想教育。而那些思想性强,富于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在渗透德育功能中往往有着异曲同工,各臻其妙的作用。所以在选择例子时应当注意其思想性。比如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我就给学生举例:《青年文摘》上的一篇文章——《例如来一次东京大屠杀,我就第一个要杀掉那老头子》。文章描述了作者——一个留日女大学生在与她的一个日本女同学的祖父——一个曾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老头子在相互交谈过程中,对那个日本老头子顽固不化的话而激起的愤忿不已的情感和“猛捶桌子”的惊人举动。学生听了之后,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生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时代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生命之所在。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教师就得不断地注入时代活水。尤其是在举例时,就应紧密地联系教材内容,有机地讲述一些当前世界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比如在讲到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我就举例:近几年来中俄、中美、中欧、中日及美俄、美日、美欧之间在外交上的活动及其相互的关系。在讲到贫困问题和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时,我就举例:“非洲大陆被遗忘了吗——挣扎中的阿非利加”“人类社会的毒瘤——毒品危机”“失业的恐怖弥漫于西方世界”等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通过这些例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气息。

总之,举例时就应当注意上述所讲的“五性”,只要能把上述“五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你所举的例子就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举例 篇7

为了让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的使用,学校必须要改善旧的教学方法,采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方式。初中开设体育这门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体育上课方式可以很灵活,这就要求老师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根据新教材课程目标,学校在体育教学方式上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本论文就重点研究应用举例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用举例法是其他教学方法很好的一个补充,是通过列举各类体育事项,让学生能够对体育的发展史有深刻的理解。并把体育的社会面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能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举例法

体育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萌芽到发展,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体育也是写满历史痕迹的一门学科。现在体育运动已经是社会的一种潮流,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运动会,体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体育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学科,是有其重要的意义的。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并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依赖,激发学生对运动的感情。这是通过体能层面和精神层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体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体育的可继承性直接导致了教学中可以直接利用的原因所在。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强心和探索精神,利用这点就可以通过应用举例法让学生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追根溯源从最古老的体育形式开始对体育进行探索。

三、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用举例法中的应用

( 一) 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参与意识

学校一直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课外训练的方式,通过老师指挥、示范,学生模范的形式来传授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难免容易引起学生的抵制。如果是体育运动爱好者,这样的方式太过于约束,也发挥不了学生的强项; 而如果是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心里就会对体育产生更厌恶的情绪。所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体育课程是最让学生兴奋的自由活动。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的,老师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而新课程的应用,则把教学的主题从老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课程检验的并不是老师是否完成教学,而是学生是否能够吸收到教材的精华。这时候,举例法就可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通过举例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通过产生兴趣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 二) 引导学生增强健康意识

初中学生从生理上来看,正处于长身体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学生能够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其今后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而采用应用举例法,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这门课程,增加对体育运动的感情。运用举例法,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文明,增强对体育知识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和健康密切相关,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健康实例来说明体育锻炼对人的重要关系。

( 三) 采用应用举例法,能够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初中开始,学生的学习开始逐渐紧张起来,很多学生也因此顾此失彼,忽视了体育锻炼。特别是进入初三,面对即将来临的升中考试,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形同虚设,成为学生的自修课。古人有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更不应该忽视了体育这门课程。在体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应用举例法讲述体育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生中解放出来,舒缓学习的紧张,增强身体体质。同时,在教学中把体育和健康结合起来教学,把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课程研究的重要指标,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灵活调整课堂运动量,让体育教学多样化而且人性化。当然,初中生这个年纪也正是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对很多事物都会有强烈的抵制情绪。这个时候,教师更应该采用应用举例法,对学生耐心劝导,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四、结束语

根据我们上面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直观,而且主要是强化体能训练,其侧重点在于体育技能方面的教学。而新的教学课程标准对于初中体育课程又有了革新,除了要保证以往的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赋予新内容。因此,举例法在体育教学中极其适用。

摘要:新世纪开始,初中体育教学发生了深入的变革,以往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如今已经开始转向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要采取一切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体育教育不只是为了保证体育达标,而是为了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们。所以,学校的教学方式要有较大的革新。举例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通过举例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把握体育教学的宗旨。

是诚信还是包庇——课堂举例反思 篇8

关键词:诚信,包庇,反思

在学习市场交易的原则之一诚实守信时,我举了以下这个事例,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赞同李嘉诚先生的做法,请说明理由”,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

李嘉诚的儿子曾经被悍匪张子强绑架,但是十年后才被警方知道,期间,李家人从未向外界透漏此事。直到悍匪张子强被大陆警方逮捕。警察问张子强做得最大的一单是什么?张回答:10年前,找李嘉诚要了10亿!记者问李嘉诚,为何不报警?李说:谈判时,答应张先生不报警,所以就不报。李嘉诚说,守信用是我的第二生命!

我当初设计的出发点是想让同学们合作探究得出教材结论: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规范市场秩序就必需建立起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同学们合作探究的结果基本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

赞成的理由:

1.重信义,守承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先生的行为正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2.在自己或家人的生命遇到威胁时,谈判就是一种智慧,守诺言就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3.即便是对待犯罪分子,李先生也愿意相信人性是善良的,正因为他为人做事一贯的诚实守信,才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商机,才成就了他的商业帝国!

4.李嘉诚先生在香港,那里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无论哪个国家,无论那种社会,都需要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都需要一种人人信守诺言的商业氛围,这样,才能让市场规则真正起到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其中有小组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1.李嘉诚先生在儿子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做出妥协,保守秘密,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但合情合理就一定合法吗?

2.难道十年间李先生就没有找到一次合适的机会,是不想找机会报案还是不愿找?对犯罪分子信守诺言和维护法律尊严孰轻孰重?

3.对于不讲诚信的人要不要讲诚信?若讲那不是对牛弹琴吗?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一定是人的问题。

4.李先生的行为是对悍匪张子强的诚信还是对罪犯的包庇?李先生十年不向警方报告是否涉嫌违法?

5.李嘉诚先生是创造了一个商业帝国,但因此就可以连公民的基本道德底线都不坚守吗?

不知不觉中,对话变成了争论和辩论。

……

毋庸置疑,同学们的回答、辩论是很精彩的。第一,肯定诚信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都应该诚信,且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很诚信,符合社会的客观实际。第二,敢于提出质疑,多数同学认为应该报警,也即不赞成李嘉诚先生保守秘密的做法,说明现在的学生法制观念增强。第三,提出了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诚信有无条件?也即对不诚信之人要不要讲诚信?合情合理就一定合法吗?第四,这个话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和争议,学生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课堂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但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遇到此类问题“诚信有无条件?合情合理就一定合法吗?”老师当堂是无法解决的。像这个事例,我备课时是犹豫过,但还是这个案例既涉及诚信又涉及法制,既有代表性、典型性又有现实性、真实性。想方设法说服自己,要在课堂上试一试。一石激起千层浪,试一试的结果就是学生炸开了锅,举例的严谨性、科学性再次让老师有一种挫败感,我知道自己以下的分析不能完全打消学生的疑问,但也只能如此。

上一篇:应力腐蚀敏感性论文下一篇: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