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精选12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1
一、教学背景
去年5月份我面向全区八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说理”,这节内容是八年级十一章的第二节第一课时. 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很多地方都用到说理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对说理的必要性, 以及如何说理都不是很理解. 这一节的学习是为后面的证明服务的,因此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尝试用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在备这一课后,我产生了迷惘. 本节课确实不太好上,推理的难度要求很高, 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普遍推理能力薄弱,所以我不太敢冒险了. 由于本区实行讲学稿教学, 我便对教学过程作如下设计,以讲学稿为驱动,通过先练习启发学生思维,再通过思考、交流和实验等手段合作学习,从而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二、案例描述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我在新课的引入时紧密结合课本,先出了上节课有关的两个判断题:(1)比较线段长短,(2)直线还是曲线. 从这着手:一方面纠正学生的常识性错误; 另一方面让学生领悟判断与说理的密切联系,引入课题. 从而减轻学生面临那么多听课老师产生的压力,活跃课堂气氛.
再以书上讨论的一条直道、一条曲径占用草坪的面积是否相等为主轴,创设问题.
师:(1)请同学们看图说出两条小道占用的草坪的面积是否相同?
生:相同(齐答). 教师原本以为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事实却出乎教师预料.
师:真的吗?
生:好像不等……(两三个人的声音,很低)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没有声音.
师:到底两条小道面积同不同呢?
生:相同! (很整齐很响亮)
师:那谁来说说看?
一名学生站了起来说,做两条线就可以发现相同. (与书上的分析不一样,当时我就没想到会直接说出答案,以为会出现教参上的曲路面积大呢)
师:请这名同学上讲台投影给学生看. 学生上来作图,讲解(学生用分割的方法把曲路转化成了直路).
师:哦,可以,这种方法不错. (师没有再清楚 地解释一下)接着继续下面的内容.
(2)请学生操作 ,用透明纸覆盖草坪的边框 , 拼合 , 你发现了什么? 操作快点的同学回答:可以拼成长方形. (可能是回去预习的结果) 师发现有的学生不会操作. 请了一名同学拿着书纸在实物投影上带领大家操作,画轮廓平移.
(3)拼合成的长方形的长、宽是什么 ? 面积呢 ?
(4)直道与曲径面积各怎么算 ? 怎么列式 ? 相同吗 ? 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师板书两条道路都是b平方米,生说和看想.师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一遍图形移动和式子表 达. 师小结:通过代数计算来说理使我们对结论确信无疑.
然后进行书上的探索题,计算代数式的值时我怕耽误时间,列成了表格让学生直接填答案. 有部分学生填错,师主要是校对了答案. 在后面说理时学生无从下手,老师也提示了,但时间不够,没等学生讲出来,老师直接列出式子说出了理由. 仓促总结说理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可以利用反例来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也可以从正面来说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刚才我们用说理的方法解决了两个代数问题,能解释图形的问题吗? 一起走进数学实验室. 教师读题, 师生一起操作. 教师分析你是怎么得到长度相等的? 观察操作. 那继续旋转,再旋转呢? 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 有几种情况? 需要说理吗? 点P在角平分线上,你想到了什么? 图中有没有全等三角形? 能否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呢?
然后进行练习,第一题学生很快说出答案,老师再在黑板上列表讲解. 第二题一半学生得出了答案. 请一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师讲解,学生不一定都懂,此时已下课.
总结也很简短,作业没有布置,因为写在讲学稿上.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自我发现,讨论,学生尝试,然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和讲解.
三、教学反思
这堂课虽然还是完成了,但上得平平常常,甚至有点不流畅,没能达到我的理想要求. 面对课中出现的冷场的局面,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难受.
本节课从图形计算入手,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降低学生学习新课、接受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希望能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同时能更强烈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连,增强学生更深地体会说理学习的实用性.
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说理,也就是体验说理必须步步有据,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备课时, 希望能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将(1)(2)两幅图拼合将两者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相等的目的. 课上出示的几道例题,始终围绕说理的方法来确认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在数学课上,各门文化课上,生活中随时养成判断要说理的好习惯.
在教学准备上也花了一些时间,讲学稿,教案,课件的准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整合运用.
本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活动. 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当学生积极探究后仍无法转化成功时, 再运用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授.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极其活跃,这时的接受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有效. 接着,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猜想、小组合作探究把一般计算与代数式的计算相联系起来, 进一步验证了说理的好处.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是刻板的,而画辅助线推导的过程却是鲜活、生动而有趣的. 在推导过程中,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改的今天,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少一点禁锢,多一点自由和自主. 作为教师,若能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多给学生一片空间,那么,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多么巨大,学生定能获得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密切相关的基本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2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三 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对话
师生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四 教师应对每一节课进行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83-1
一、案例描述
【引入】 这是一瓶湖水,如何把天然的水变成我们使用的自来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的净化。
【板书】 课题3 水的净化
【思考】 自然界的水中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回答】 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的杂质、微生物
【思考】 如果浑浊的水放置一段时间会怎么样呢?
【展示】 对比已静置和未静置的湖水,思考为什么放置一段时间会沉淀。
【学生分析】 固体密度大于水,不溶于水,所以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沉。
【提问】 为什么静置一段时间上层还是不澄清?
【学生回答】 上层不溶性固体杂质颗粒小,难沉降。
【讲述】 通过静置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沉淀,小颗粒悬浮物,由于太轻难沉淀。
【提问】 有没有办法让小颗粒不溶性杂质沉淀呢?
【学生回答】 想办法让它们的颗粒变大就好沉淀了。
【讲解】 我们把能使这些絮状物能凝聚在一起的试剂称之为絮凝剂。明矾是常用的一种絮凝剂。
【演示实验】 展示明矾,两杯同样浑浊的污水,向其中一杯加入明矾,同时静置,观察对比。
【讲解】 当明矾溶于水时会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淀。
【提问】 经过静置沉淀和絮凝剂吸附沉淀,我们只是把不溶物与水进行了分层,如何得到澄清的水呢?
【学生回答】 把上层清液倒出来。
【展示】 事先准备好的污水含红墨水以及腥臭味。
【思考】 大家回想下,我们家的冰箱里所放的除臭剂是什么?房子装潢好了,如何除去异味?
【学生回答】 活性炭。
【讲解】 对于这些杂质,我们常常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去除。经过活性炭处理的水到底有什么变化?我们先在水中加入活性炭,水怎么变黑了?
【学生回答】 因为加入了活性炭,可通过过滤分离水和活性炭。
【分组实验】 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臭味,过滤。
【讲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空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臭味分子,发生物理变化。刚才我们先吸附再过滤,感觉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呢?
【演示实验】 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中倒入有色素和异臭味的水
【思考】 这里活性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吸附。
【演示实验】 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中倒入浑浊的水,这时活性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过滤
【讲述】 如果只有活性炭的净水器,活性炭不光可以吸附色素和异臭味,还可以过滤掉一些不溶性的杂质。
【提问】 通过上述净化后的水看起来是很洁净了,它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不能,水中还可能有一些病毒细菌等物质。
【追问】 该如何处理?
【学生】 杀菌消毒。
【投影】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图。
【学生分析】 每一步除去什么杂质。
【归纳】 城市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练习巩固】 展示自制简易净水器,学生分析每一层的作用。
【演示实验】 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加入浑浊的有色素和异臭味的水。
【提问】 从简易自制净水器中流出来的是纯净的水吗?
【学生回答】 不是。还含有微生物等。
【课堂小结】 1.天然水中的杂质;2.净水的方法;3.自来水净水的过程。
【提问】 我们天天在用自来水,我们现在终于知道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大家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 经过了这么复杂的过程我们才得到了自来水,实在是不容易啊!我们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讲述】 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这是下节课我们要讨论的,自来水中还有什么杂质,如何除去这些杂质。
【作业】 家庭小实验:请同学们回去亲手制作一个净水器,并试验一下它的净化效果。
二、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篇4
一、学习方式
全等是两个三角形之间最常见、最简单的相互关系, 学会全等条件的判定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同时也为后面三角形其他关系判定的学习打下基础。 由此看来,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相关知识是初中生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 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互助。
二、学习任务
在这一课题的学习中,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研究、交流等各种方式,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要对三角形的各项条件的分析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注重对推理过程的总结和分析。 课程结束之后要完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熟练地独立完成三角形相互关系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过程进行详细的探究, 让学生亲自参与证明实践, 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对判定方法进行相应的总结。
2.学生要熟练地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式, 分别是“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 并且熟练地应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的三角形之间关系的判断。
3.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进行培养, 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 争取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这一课题教学重点是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研究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研究主要会经历问题引入、动手操作、同学交流、归纳总结等过程,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学生会对判定条件有更深刻的印象, 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但是更重要的是对研究过程的掌握, 这样学生就学会一种学习方法, 可以为解决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其他问题提供帮助。
至于教学难点, 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做到灵活使用, 这对初中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 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是很高, 因此教师就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 在学生的研究过程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加以点拨。
五、具体教学步骤
1.提出问题引入知识点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画一个三角形, 并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再画一个与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全等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三个对应角都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两个三角形满足这六个条件, 那么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如果只满足其中几个条件是否还能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呢?
学生活动:进行分小组讨论, 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 从一个条件相同开始研究, 逐渐增加相同的条件个数, 并对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归纳。
2.探索与发现
教师活动: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把判定对象进行分组, 一个条件时分为一角一边, 两个条件时就分为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三个条件时分为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再根据这些分组分别进行实践探究, 可以得出只满足一个或者两个条件都不能充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再对符合三个条件的情况进行研究, 先对对应的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进行研究, 对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在学生面前进行比较与分析, 看是否能够明确判定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再以此类推, 让学生对满足剩余几组条件的三角形进行分别研究。
学生活动:先仔细观察教师的研究过程, 再根据示范自主地研究几组条件, 试着对能够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总结。
3.总结规律
教师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进行归纳,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正建议。 最后要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总结,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并且总结自己所犯的错误的根本原因, 争取做到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并且在课后的练习中灵活运用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的引导者的角色, 同时又对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 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实现。
2.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 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观看者, 而是参与者,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研究与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维领域, 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创造了非常轻松、 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 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 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都得以发展, 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有关圆教学反思案例 篇5
优点:
1、本节课中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探究经过平面上几点作圆的方法,层次分明,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明了。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在作法上,让学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即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发现:经过平面上一个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都不确定,故有无数个);经过平面上两个已知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分布在连接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个位置,故不唯一);经过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因为圆心的位置是唯一的且半径的大小也是唯一的故能确定一个圆)。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画图能力及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3、学生小组交流活动积极有序,讨论热烈。
4、学生点评积极大胆,准确到位,起到了小老师的示范作用。
5、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有如下几点:
1、时间分配方面不够合理,出现前松后紧。
2、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很纠结反证法要不要讲,很多老师认为最后的反证法可以不讲,因为时间有限,也很难讲清楚,在自习辅导时另做处理。
《尊严》教学片段案例与反思 篇6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说明了人要自食其力,要自爱、自强、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对于这样一篇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富有哲理的语言世界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验,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呢?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个人名字叫哈默。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无所有的逃难者,可后来却成为石油大王,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认为哈默刚开始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后来是个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
生2:我发现哈默即使在饿得踉踉倒的情况下也坚持通过劳动换取相应的食物,这叫不劳动不得食。
生3:通过读书,我又有了新的见识。原来,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叫有尊严的表现。
师:哈默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同学们,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请大家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印象呢?
(学生默读)
[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第二课时开始,老师巧妙地用“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要求,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他们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捕捉信息,相互补充,话题辐射全文的相关内容。
[片段二]
师:通过读书,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对年轻人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的。作者把对哈默的描写置于逃难的人群中,通过对比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哈默的与众不同的人格。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开始吧!
(生大声读书)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已找出了哈默与其他逃难的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不动笔不读书!快拿笔作上记号,并读熟练。
(生用笔在书上作上记号)
师:咱们先来谈一谈相同之处,请通过读书来告诉大家。
生1:第一段中“面呈菜色……”
生2:吃食物时都是狼吞虎咽。(开始读)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啊!找得真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子呢?(生读)你们在读到这些相同之处时有什么感想吗?
生1:逃难的人非常地饿。
生2:逃难的人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生3:他们总算吃到像样的食物了。
师:是啊,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们体会了这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读出逃难人“非常饿”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终于吃顿饱饭了”这些体味呢?试试吧!
(生读)
师:现在逃难的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生:缺少食物、水、休息……
师:他们为了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连最起码的道谢都顾不上说了。此时的哈默是什么样的呢?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逃难的年轻人,他此时最需要的是( )
生:食物、水、休息……
他选择了什么?(干活)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文中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中看出。
师:课文中的第二、三、四段中,对年轻人哈默的三次语言描写,同学们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第1次语言描写中,我体会出了哈默是真诚地请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活干。
生2:从第2次语言描写中,我认为哈默不想不劳而获,坚持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3:从第3次语言描写中,我发现哈默的态度十分坚定,绝不是装模作样。
师:是啊,这3次语言描写将一个有骨气的年轻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年轻人的高贵尊严。
[反思二]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中,学生不一定能够找得全面,理解的透彻。此时,通过小组内部、班级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突破课文的重点。同时,老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逃难的人此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去领悟年轻的哈默即使在当时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干活”,是有尊严的表现。
[片段三]师:逃难中的哈默如此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后,在美国的石油界,哈默更是赫赫有名。然而,有关哈默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相互交流)
师:其实,当年收留哈默的杰克逊大叔早就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课件出示这句话)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精思,必知其义”。要想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一定要精心地去读去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话吗?如果体会到了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的“富翁”不是指金钱富有者,而是指精神富有者。他拥有“尊严”这种精神财富。
生2:我觉得这里的“富翁”也不是指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因为哈默当时一无所有。所以这里的“富翁”百分之百指的是人的精神,在这里指“尊严”这种人格。
生3:当年的哈默什么也没有,可他并不因为贫穷而乞哀告怜,不因为穷困而潦倒自悲,而是凭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以挣得应得的报酬,这就是有骨气、有尊严的表现。有了这样的骨气与尊严,何愁创造不出财富呢?所以杰克逊大叔真有远见。
生4: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是一种尊严。在杰克逊大叔的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百分之百是富翁。
生5:我想列出一个等式:高贵的尊严等于巨大的财富!所以我完全同意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尊严是无价之宝!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吗?(生读)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有尊严的人又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反思三]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不是“本色”的,有没有“语文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上述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篇7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节课。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 本课采用“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继承传统美德为主线,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开展课堂活动, 衔接各个教学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完成教学目标。
二、案例描述
课前:反复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 (在音乐中, 教师走向讲台)
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形式来上好吗?我们今天请三位同学来做主持人, 由他们当老师主讲, 我跟其他同学一样, 也做学生认真听讲!大家掌声欢迎! (教师退下, 同学一上台)
同学一: (礼节性语言过渡, 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
同学一:提到中华文化, 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活动一:话说“国粹”接龙比赛
同学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 其中特别是一些熠熠生辉的国粹闪烁着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下面请各小组讨论准备5分钟时间, 尽可能多地写出我国国粹的名称, 并且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说的。
投影展示:接龙比赛的规则: (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1) 全班同学分成8个组, 根据老师所提问题的要求进行5分钟的讨论准备, 每个问题只能有一个同学为本组代表发言参赛; (2) 宣布比赛开始后, 从第一小组开始发言, 完毕后第二小组在5秒内迅速接上, 依次循环往复, 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上或回答错误、回答了重复的答案, 则被淘汰, 剩下的小组继续依次循环, 在规定10分钟内坚持到最后的小组就是优胜小组, 颁发奖品; (3) 由思想品德教师、学习委员、思想品德课代表组成裁判组。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同学一:“接龙比赛”开始, 各小组按规则要求依次发言。
例如:书法——全世界文字可以成为艺术的, 只有中国的汉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书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王羲之行书的行云流水, 张旭草书的飘逸洒脱, 柳体的娟秀……
例如: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这些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同学一:刚才同学们一口气给大家介绍了许许多多我们国家的国之瑰宝、民族之粹, 真棒!下面请大家继续看投影, 让我们再深刻感受璀璨的中华文化。
投影:中华文脉 (20余张图片)
同学一总结:这些确实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激动, 这些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独特部分。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这些瑰宝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同学一退下, 同学二上台)
活动二:小品表演《刮痧引起的风波》
同学二:下面有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 (五名学生在掌声和音乐中上台表演以电影《刮痧》故事情节改编的小品)
同学二:问题 (1) 造成老外对爷爷替孩子刮痧产生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问题 (2) 为什么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中国男孩彼得最后用不熟练的中文反复说:中国——北京——长城?问题 (3) 小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思考?
(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二:误解的根源是老外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 更不了解我们传统的刮痧术, 彼得的话隐喻了一种潜在的无形的不可阻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小品巧妙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三:传统文化面面观
同学三:了解了这么多的中华文化, 有谁知道它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
同学三:面对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当前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回答, 得出结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活动四:小小故事会
同学三: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投影展示三张图片) : (1) 苏武牧羊; (2) 徙木立信; (3) 负荆请罪。
问: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课后反思
(1) 本节课由三位同学来做主持人, 由他们当老师主讲, 学生通过话说“国粹”接龙比赛、小品表演《刮痧引起的风波》、传统文化面面观、小小故事会四个活动, 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解决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 整堂课从形式上看, 设计新颖。首先, 发动学生, 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讨论中自然得出观点和认识, 易于学生接纳。其次, 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教学中, 放手让学生主讲, 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最后, 课件制作精美, 能结合学生思想和认知实际, 体现思品课特色, 课堂容量大了, 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
《杠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杠杆,教学案例,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时间,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下面结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杠杆》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探究新知, 兴趣先行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与现象充满好奇, 总想弄个究竟。而对于教师来说, 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特征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教学基础。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就必须注重结合学生实际,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营造情境, 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多种方法来激起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这节课, 我选择班内力量悬殊较大的男、女两位学生进行“搬动老师”比赛, 令人大跌眼镜的比赛结果 ( 号称“大力士”的男生不能搬动老师, 而文弱的女生却轻而易举实现了) , 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并提出质疑———为什么力气大的男同学搬不动老师, 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轻而易举把老师搬动了, 杠杆到底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新知, 方法需指导
新课标指出: 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 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所进行的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 学习、应用探究方法的各种活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是探究的主体, 但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 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 因此, 教师必须发挥自己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的心脏, 是思维的开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 也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与评价, 一是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 二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 给学生以激励; 三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与适切度、价值性; 四是进行问题筛选, 为下一步科学探究作好定项。
根据我刚才导入新课的情景, 我提出: 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及时板书在黑板一侧。
生1: 为什么力气大的男同学搬不动老师, 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玩轻而易举把老师搬动了?
生2: 为什么使用杠杆会省力?
生3: 杠杆粗的好还是细的好? 长的好还是短的好?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 从中筛选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开发、总结, 如此长期,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验证。猜测和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提出问题后, 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合理的假设与猜测, 设计简单的验证方案,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制作、实验等方法, 利用个体探究或合作交流的形式来进行具体验证。
如探究完“杠杆省力、费力”这一问题时,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杠杆会不会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教室里立刻忙碌了起来, 学生或个体探究或两人讨论或四人合作, 在为自己的猜测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通过教师巡视、参与, 可以发现, 大多数学生都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结论, 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学生进一步明白光猜测不行, 还得亲自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3.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质疑与评价。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 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 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 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合理解释, 并得出结论, 这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 在学生个体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全班的交流与评价, 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 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了其他同学总结问题的方法, 从中取长补短, 获得更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评价、分析与整合能力。
在探究剪刀的刀口省力还是刀尖省力时, 有一个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列举了因重点的位置不同, 同一把剪刀会出现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我没有想到课堂上会出现这么精彩的回答, 同时深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三、探究新知, 独立钻研是关键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 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 独立选择探究主题, 独立制定研究计划, 独立确立方法, 独立选择研究材料和工具, 独立进行研究, 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信。
在《杠杆》这一课中, 我把学生分成6组, 每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利用我课前改装的跷跷板, 学生们自己动手, 给学生插上了自主探究的翅膀。通过不断改变支点、重点、力点, 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杠杆省力、费力的秘密。尽管学生们探究的方法可以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探究的结果却是九九归一, 汇集出本节课的知识核心点。
四、探究新知, 生活经验是基础
科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学习将身边的所见所闻与课本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杠杆》一课学生们选择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工具, 学以致用。探究了用夹子晾晒衣服的原理; 非常轻松地用钳子截断铁丝, 见识到钳子的威力; 尝试用锤头, 现场修理了板凳, 感受到用杠杆省力的乐趣; 体验到用镊子夹取物体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与知识, 从而形成敏锐的科学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杠杆》这节课即将结束时, 我从阿基米德能撬动地球的“大话”, 到他设计的杠杆滑轮系统, 把一艘巨轮轻松从岸上推到水中。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 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或省力、或方便、或节省空间等好处。这样使科学探究课前与课后, 课堂与课外相互结合, 进一步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五、探究新知, 方式要多样
虽然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 在科学学习中,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当前的素质教育, 好像教师一直接讲授, 就大逆不道, 就违背了素质教育。
在让学生认识杠杆的支点、重点、力点的概念时, 我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采取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 告知学生支点、重点、力点的定义。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 我认为直接讲授效果会更好。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9
1.会写6个生字, 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 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二、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流利, 读懂句子。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收集广告语、谚语、歇后语, 观看小品、相声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阅读幽默故事、古今笑话。
六、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导语
同学们, 要是我问你, 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会说:那还用问吗?谁不会说话呀。如果我进一步问, 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呢?其实, 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 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 妙趣横生,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 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 。
2. 简介文言文与白话文
通过预习,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与我们平常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读起来有什么感受? (篇幅短但很难读) 对, 这就是文言文的特点。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古诗外, 都是现代人写的, 篇幅也较长, 我们叫它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是古人写的, 古人写的文章, 用的是文言, 因为他们惜墨如金, 所以写的语言都比较简单, 被称之为文言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言文, 去感受语言的艺术和智慧吧。
2.读题, 解题。 (“之”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 读通课文
1. 范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我们就先来读读吧, 争取把每一个字音读正确。同时指导学生把“诣”和“曰”的音读正确。
2. 自由小声初读课文
师: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 要读出古文的韵味, 自己试着读一读, 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3. 请学生读课文, 检查字音
师:读得很不错!
(三) 理解课文大意
1. 自主理解课文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先试一试。
2. 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师:我们同桌合作, 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 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 (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看注释理解了“甚、诣”等字的意思, 理解“为设果”需要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在梁国, 有一户姓杨的人家, 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 他非常聪明。有一天,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师:非常棒!)
4. 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四) 品读体会
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师:南宋诗人、哲学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读书方法, 请你再细细地读, 静静的思考, 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大家就大屏幕上的话题一边读一边思考, 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现在开始。重点点拨: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 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 语言很风趣幽默。 (板书:杨梅)
2.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 并立刻做出反应, 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 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 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 (板书:孔雀)
3.分角色朗读、表演, 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4.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 会怎么说?
指导学生在说孔君平的话是用上“聪惠” (这孩子真聪明;孔君平无言以对;孔君平会暗自佩服……)
5.揭示中心词“聪惠”
师: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聪惠)
师: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什么? (生:智慧)
师:对, 语言的艺术是来自于智慧。
6.小结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 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 思维之敏捷, 言语之巧妙, 让人回味无穷!其实,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 同样的意思, 用不同的方式讲, 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 说话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板书“语言的艺术”)
7.启发学生根据姓氏模拟对话
(五) 熟读成诵
同学们的体会很深刻, 如果现在朗读课文, 相信你能够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朗读, 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古文的韵味。
(六) 拓展
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知识迁移:给你家小区花园的“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 体现语言的艺术。
3.鼓励学生读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收集广告语、谚语、歇后语;观看小品、相声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阅读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丰富自己的语言, 提高说话的艺术。
七、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有效性在于我成功地处理了以下的两个教学环节。
1.读对、读好文言文
把课文读正确是理解的前提, 读好文言文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同样需要抑扬顿挫, 不过, 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好文言文。需要在理解的过程中反复诵读, 一遍一遍读, 读出情感, 读出韵味, 体现读的层次。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古文。他们心里充满了好奇, 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我把本篇课文的设计定位在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上, 让学生把文言文读正确, 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2.运用方法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的理解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 文言文的语言凝练, 一些字有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不能简单地凭着字的今义去歪曲文本的原义。在教学中, 要体现理解文言文的学法指导。我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了文言文:
(1) 看注释。一些字的意思在注释里, 直接把注释里的意思还回原文帮助理解。
(2) 扩展词语, 连词成句。古文里的字一般都是一个字独立表达一个意思, 可以将这样的字进行意思的扩展。例如:聪惠是聪明和智慧;家禽是指家里的鸟。把字的意思经过扩展后连成一句话, 就译成了白话文。如:“甚聪慧”的意思是“非常聪明智慧”。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古文因为惜墨如金, 所以一般句子较短, 有的句子省去了主语、宾语。如:“为设果”, 是谁为谁设果, 没有写明, 但是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为“杨家小儿摆出水果, 招待客人孔君平。”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很重要的方法。
“找规律”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0
[案例描述一]
导入新课时, 我先问:“小朋友们都没有去过蒋老师的家, 你们想不想看看蒋老师家里都有些什么呢?”天真的孩子都十分急切地齐声回答:“想!”接着我十分“爽快”地说:“那好吧, 今天蒋老师就带你们到我家看看都有些什么。”这时我用课件展示自己家有规律排列的物体照片, 并一一向学生介绍。
紧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蒋老师家的这些物品美吗?美在哪呢?” (同桌互相说。)
接着老师说:“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图案或者排列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甲:“柜门的图案是按橙黄橙的颜色排列的。”
生乙:“窗帘的图案是按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这样排列的。”
生丙: (较机灵的) “蒋老师家的那些物品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老师笑着说:“你真聪明, 说得真好!再请同学们看看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伸开手臂, 转了转身, 展示自己的服装。
大部分学生说:“蒋老师衣服的图案是有规律的。”
我高兴地说:“小朋友们真棒!回答得都挺好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新课导入水到渠成, 我顺势板书课题“找规律”。
[案例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 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悬念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作为导入部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教材主题内容是联欢会会场, 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也未尝不可, 可我想如果能在主题教学之前制造一点悬念, 做好一些铺垫, 创设一种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 使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这节课的教学, 将会使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堂课的教学实践证明我的想法得到了实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这一要求出发, 我让学生观察我家中有规律的物品, 欣赏我穿的衣服等, 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案例描述二]
新授环节结束后, 我设计了“活动中创造”的环节。
第一环节:闯关游戏
(1) 考考你。老师说:“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 去联欢会的路上有一片草地, 草地上有些花, 如果你能说出这些花的排列规律, 那么第一关就闯关成功。”很快孩子们就争先恐后的说出了答案。
(2) 出示入场券。孩子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十分兴奋, 我接着说:“第二关那就是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 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 画对了, 就能参加联欢会。”
课室里鸦雀无声, 孩子们拿出课前发下的“入场券”, 涂的涂, 画的画, 认真极了。
当全班同学都画好以后, 我问:“谁来当验票员?”同学个个都想上台来, 于是我请了一对同学上来示范验“入场券”, 然后同桌互相验。
验票通过后, 表示第二关闯关成功, 同学们就可以参加联欢会了。
老师说:“小朋友们, 下面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我们一共准备了四个节目。”
(1) 第一个节目是“学一学”
(1) 跟着老师做。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跟着往下做。
(2) 跟着一名学生做。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跟着老师、同学做着一串串有规律的动作, 开心得很。
(2) 第二个节目是“猜一猜”
(1) 老师摆学生猜。我在上面摆图形,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说出来。
(2) 自己摆同桌猜。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 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
同学们都用学具全神贯注地摆着自己创造的规律, 摆好后又与同桌兴致勃勃的互相猜着。
(3) 第三个节目是“做一做”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学具袋, 里面有三种颜色形状不同的纸片剪成的图案。
小组合作串帘子, 比一比哪组串得最漂亮最快。
老师分配任务后, 小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开始工作。
老师将同学们串的帘子挂上黑板, 颜色鲜艳, 图案有规律的排列, 很漂亮, 效果很好。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串的帘子这么漂亮时, 都十分兴奋, 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4) 第四个节目是“变一变”
(1) 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 (老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2) 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
[案例反思]
对比反思教学案例的运用 篇11
对比反思案例
案例解析
第一,夯实基础。问题一:在三角形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已知AB=2,请你添加条件使三角形可解(条件越少越好),并说明你是根据哪个定理来设计的?
第二,深入探究。问题二:问题1中当添加∠C=60°条件时,该三角形还可解吗?求解下列问题:①求△ABC周长的最大值。锐角三角形中呢?②求a+2c的最大值。③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第三,课堂小结。问题三:①能否将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建构成知识网络?(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帮助完善并用多媒体呈现出来)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困惑?(比如在思想方法上等)
两种设计的不同
设计理念不同 第一种设计以知识发展顺序为主进行设计,心中无学生,学生参与度较低。第二种设计将知识发展序与学生心理认知序进行了有机整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设计目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参与度较高。
问题的设问方式不同 第一种设计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老师限定的圈子里活动,第二种设计设问方式更具有开放性,更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有利于引领所有学生积极学习,并将新知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完善认知结构;问题的答案具有层次性,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主动的,思维是开放的,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效果不同 第二种设计更多的为学生设置了“助推器”,搭建了脚手架,学生的参与度大增,自然教学效果会更好。
反思与感悟
通过学案设计的酝酿、修改再到最终的定稿,再到课堂教学,笔者深刻感悟到课前的学案设计对一堂课教学效果影响的重要性。怎样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理念需先行 教师理念的先进性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那么他在工作上的投入越大,往往就越阻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学习理论著作,积极参与备课研讨活动,将理念转化为实践。
适时设置不同题型的问题 ①开放性设问。开放性题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已具备的,但解题的策略是非常规矩的。要求学生建构自己的思维和策略,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②变式设问。变式设问是以题根为基准进行一定幅度的题串设计,是一种高效解决知识疑难的设计方式。其本质是对主动探求建构模式的一种抽象归纳。③多解法设问。为体现解决某类问题的多种方法,发扬学生的个性思维,可以设置一题多解的问题。
在课堂小结处设置“助推器” 无论何种形式的学案设计都少不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设置。传统的课堂小结是老师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堂所学,这种小结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符。新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小结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总结,老师只需设置合适的问题来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学案设计是一节课运行的蓝图,教师只有在学案设计上精心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作用,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辽阔的疆域》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2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识和了解中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决定了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形成对我国位置、疆域等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通过对比评价“位置优越和国土辽阔”,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认识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培养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二、案例呈现
片段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情景创设: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学生畅所欲言: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评价点拨: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地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片段二:明确位置,感受优越性。
1. 位置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打一地理事物现象。学生猜测(中国的地理位置)。
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并加以描述?
生: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
师:从谜语中你能得到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哪些信息?
生: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师: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些信息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学生在图上找到中国。)
评价点拨:通过猜谜活动,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思考这些信息背后反映的中国地理位置并最终落实到地图上,锻炼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2.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根据教材第2页文字内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评价点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 合作交流: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交流答案。
小组一: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上。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
小组二:在教材“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看中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小组三: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中国的纬度位置。
小组四: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以及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地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评价点拨: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位置的认识。
(过渡)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 互动探究:
教师为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互动探究,探究出结果后,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
活动一:出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图:比较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总结: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而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单一,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地理位置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活动二:屏幕展示蒙古、日本图: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总结: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有许多陆上邻国与其进行交往,陆上交通发达。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面积广大,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同时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近海和远洋航行,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活动三:通过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评价点拨:设计3个活动,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通过读图对比,提升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片段三:国土辽阔,加强爱国情感。
教师出示3组数据,让学生识记,然后设计了下面的3个活动来体会疆域“之大”,加强爱国情感。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相当于欧洲的面积。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
(2)中国濒临广大的海疆,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有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等海域。
(3)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首先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然后读出四至点所在的经度(或纬度):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最北端53°N,最南端4°N,计算出我国东西跨62个经度,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5 500千米。
在“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测得我国领土东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7.9厘米,根据该图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33千米,计算出东西端距离约为5 000千米;测得南北端的图上距离约为8.7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为5 500千米。
通过计算和测量,第一组普遍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评价点拨: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然后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国家。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两队共同的体会是: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海洋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评价点拨:教师归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活动三:我当小法官。展示“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片,判断“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
刚才测量家已经量算出我国最北端53°N,最南端4°N,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我们还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具有很大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所以会出现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我国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早,所以会出现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的景象。
评价点拨:把国土辽阔这一知识点以多种方式展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联系平时已有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展开活动,进一步深刻体验中国疆域之大。
三、片段反思
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以问题引路,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重点突出一个“活”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培养;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创建开放性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了对课程的解读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体现新的教材观、课程观和教学观。
但是本节课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比如,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案例08-2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06-16
初中数学反思08-27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案例08-19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案例及反思09-04
初中数学年度教学反思11-23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写作08-28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中心对称图形10-04
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08-25
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