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精选11篇)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1
中学语文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可以统称为语文公开课。举办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正确的教学思想、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寻求符合教学实际的、高效的教学途径。笔者有幸多次聆听过其他老师的公开课, 深受启发和教益。笔者认为, 中学语文公开课教学应具有以下要端。
一、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公开课课堂教学目标与相应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系上。公开课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相应单元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子目标教学。人教版教材作为“单元合成型”教材, 它的每篇文章在单元内都有其特定的地位, 承担着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某个或某些方面的任务。我们不能随便地改换课堂教学目标, 不能因为某篇文章内容精深、篇幅较长、执教者感兴趣, 就面面俱到地细细分析, 以至破坏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其次, 科学性还体现在课堂教学对文章重难点的凸现上。课堂教学应突出重、难点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但是当局者迷, 执教者面对众多的教学内容难以取舍, 往往会认为甲处不讲存不足, 乙处不讲是缺陷。公开课教学应当对充分体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投入较多的时间、力量, 对于非重点内容作从轻处理, 大胆地舍弃, 因为处理好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沪、苏、浙、皖四省、市教研室联合举办的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研讨会, 聆听了上海市建平中学特级教师郑朝晖的示范课《老王》, 笔者对于执教者突出重、难点的技艺叹服备至。执教者在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如下重、难点: (1) 文本咀嚼的方法与技巧 (重点) ; (2) 关键语句的发现与分析 (难点) 。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深入研讨文本阶段, 提出了如下问题: (1) 探寻“交流异常”:发现双方语言交流过程中违反常规的表达背后的心理。 (1) 在这些对话中老王的表达与日常表达有什么不同? (2) 这些不同背后可以看出老王怎样的心理情感? (3) 还有别的地方可以证明你的推断是正确的吗? (2) 探索作者组织语言过程中语言选择背后的心理。 (1) 对于老王这样的一种心理, 作者当时领会到了吗? (2) 除了其行为之外, 还有哪些语言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作者的心思? (3) 作者作为一个善良的人, 为什么会忽视老王的这份情感? (4) 作者为什么后来又理解了老王的心理并对当初没有理解老王而产生了愧怍?执教者要言不繁, 学生仅用一节课时间就很好地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学习要求。此课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如此的效率, 正是因为执教者胸怀全局, 凸现了文章重、难点, 科学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
二、具有示范性
示范性首先体现在教学思想导向的正确。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公开课应当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 此“三为主”的思想确是课堂教学的指南。然而, 目前仍有人将“以教师为主导”过分强化, 变成了“以教师为一切”。因此, 教师包下课堂、一讲到底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公开课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体现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思想。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从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这样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公开课才是成功的公开课。倘若执教者在课堂上口若悬河, 忽略了学生的活动, 即使讲得再生动也是失败的。
这里以《散步》为例说明。《散步》是一篇略读课文, 一般可以轻易地把它处理成教师主唱的形式, 那样不须大动脑筋, 照本宣科即可。但考虑到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且文质兼美, 可以在公开教学中进行美文美教, 同时把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及文章表现出的“尊老爱幼”的思想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根据朗读的一系列要求, 读自己感兴趣的句段, 并说出其妙处。这样, 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 而且理解了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示范性还体现在公开课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上。教学的其他步骤如预习、复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在公开课上难以体现, 听课教师注重的是课堂教学结构。因此,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45分钟效率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不同类型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精读课文有“精读”模式, 略读课文应有“略读”模式。上面所举的《散步》就采用了“略读式”课文教学模式。具体到每一篇课文, 执教者应当通过“突破口”的导入, 自然地、迅速地过渡到文章重、难点上, 经过师生双方活动, 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 执教者在完成了简介作家作品、检查生字词之后, 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出现了哪几位主要人物?经讨论后, 学生指出是菲利普夫妇、“我”、于勒四人, 执教者板书他们名字。接着执教者转到对小说情节的分析上, 并着重分析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出现前后的言行和心理的剧烈变化。在此基础上, 执教者提问:到底谁是文章的主人公?学生众说纷纭, 最终能够归结到菲利普夫妇身上。执教者再问:于勒既然不是主人公, 为什么课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他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学生答出:于勒在文中起一种线索作用, 他就如一面镜子, 反射出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贪婪自私的思想性格。执教者又问:菲利普夫妇并非大奸大恶之人, 作者写此文是否只为批判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无义?学生通过思索, 得出结论:文章并非只为批判这两个人, 而是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 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样,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出“谁是文章主人公”的问题, 使师生双边活动积极开展起来, 教师讲得轻松, 学生学得主动, 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显得简捷、流畅, 达到低消耗、高效率的标准。这正体现了公开课应具有的示范性要求。
三、具有可操作性
听课老师接受公开课老师的示范, 不但重在听一遍, 更重在借鉴、模仿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如果公开课能够被很好地学习、模仿, 该课就具有可操作性;反之, 该课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在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研讨会中, 南京市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完《济南的冬天》示范课后说:“公开课是很难上得和常态课一样的, 但我要努力上得和常态课一样。”因此, 优秀的公开课应具有可操作性。目前, 某些公开课虽然经过长时间准备, 投入了大量精力, 准备了大量教具, 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乍听上去似乎效果很好, 但仔细揣摩, 听课老师却没有办法借鉴和模仿, 可操作性较差。例如有这样一堂九年级作文复习公开课, 执教者利用幻灯进行教学, 一节课共设计了十几张幻灯片, 每张约200字, 共计达2000多字。试想, 为此课执教者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一堂课能如此, 十堂课焉能如此?堂堂课焉能如此?这样的公开课显然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公开课应当努力与平常的教学实践贴近, 注重教学效果, 不搞花架子, 使听课的老师能够从课堂上得到教益, 能够将所学到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摘要:举办公开课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正确的教学思想、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寻求符合教学实际的、高效的教学途径。初中语文公开课教学要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公开课,要点,科学性,示范性,可操作性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2
教学设计 华侨中学 李丽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内容及本文写作背景。2.学会用跳读法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学勤奋、坚忍、乐观的品质。【教学重点】
以跳读法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教学难点】
概括祥子前后变化的性格,用批注、浏览、跳读等方法进行名著阅读。【教材分析】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名著导读”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需要,节选小说第一章,第二十四章内容,即“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认知人物变化,探寻变化原因。【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识抢答导入名著《骆驼祥子》。
二、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一章,筛选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填好祥子的户籍信息卡。(边读边用便利贴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祥子有哪些可以实现梦想的条件?(在找到的相关内容旁贴上便利贴,并做批注。交流时说明“第___页第___段”)
三、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24章,筛选信息,回答下面问题。1.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 2.他现在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四、结课
你想知道吗?
1.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
2.祥子的人生为什么这么悲惨?他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三起三落”? 3.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上进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 请你好好阅读《骆驼祥子》吧!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析人物。
方法:略读为主,精读略读结合,圈点勾画。
第二阶段
目标:结合背景,研究主题。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第三阶段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3
一、吸收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
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本堂课中,执教教师把学生推上了主演的舞台,朗读自己的作文,谈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他学生欣赏作文,纷纷作出评价,提出发展性建议。教师成为导演,给学生以点化引导;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同学生一起分析、评价,一起感受、体会。教师由主角地位转向课堂交往“平等中的首席”。把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形成民主、开放、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创设情境,让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把情景放在学习环境四要素的首位。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境和氛围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例如将学生童年的照片扫描存入微机,制成幻灯片,运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引领学生感受童年美好的回忆,从视觉上去感受,从内心去体验。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某生作文中融入母亲创业的曲折经历,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时教师播放了一曲《母亲》,赞美母亲的伟大和崇高,使学生的情感在瞬间得到升华。在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时,又播放了一曲《我想有个家》,激发学生在优越的条件下奋发学习,拼搏进取。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让学生回家时收集照片,调查拍摄的时间、当时的背景、当时的心情等。课堂中师生、生生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去探索,去学习。创设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如结课时,教师用“我爱我家,是那忘也忘不了的缕缕牵挂;我爱我家,是这赏也赏不够的一草一花”这样诗情画意的语言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起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在此基础上给出“我爱我校”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使学生泛起情感的波澜,孕育新的写作灵感。
三、巧用评价机制,激发发展动力。在新的评价观念的指导下,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例如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后,邀请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谈出写作特点和写作建议,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得以碰撞,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其共同发展。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他人、如何赞美同学。在老师的亲切鼓励和热切的目光中鼓足勇气,树立了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自我完善的动机。
四、突出方法与能力培养。“照片的故事”是对特定时空的聚焦,反映亲人生活感情长河的一个横截面。学生围绕照片故事,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写作,通过学生文章的全文朗读,整篇感知,以及精彩片段欣赏,到学生评价、提炼、归纳写作及朗读的要求。如写出真情实感,具体生动,注意写作的背景和顺序,以情景、外貌描写凸显人物的性格,写真事诉真情;朗读要注意语速,要融入感情,要注意节奏,使用普通话等。学生课前收集照片,筛选与组合,强化写作主题,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评价,进行交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的说话,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以新的评价方法构建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深入钻研新教材、课标,广泛涉猎各类刊物,不断给自己加压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对初中语文公开课的几点认识 篇4
关键词:语文公开课,课堂问题
公开课是日常教学教研的重要组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它既为常态教学提供参照,也传递崭新的课程理念,更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公开课受到学校和教师的一致重视。
也许是过于求新求全,当前中学语文公开课教学的课堂上总有太多的表演成分,以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求真务实,更谈不上高效教学了。公开课的课堂上,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首先,多媒体的使用要有“度”。多媒体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很好调动起课堂气氛,教师能完整的展现自己的教学内容,也能节省不少课堂时间,同时,通过一些形象化的图片或是影像的呈现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公开课上没有不使用它的。但是,多媒体过多过滥往往会冲淡教学主题,引起审美疲劳,内容和知识点过多,学生也无法及时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特点之一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画面感,如果以多媒体画面代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这是对文字美的伤害,也是对学生想象力的破坏。《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必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比如《小石潭记》的公开课,有的教师出示的画面非常精美,小石潭犹如一幅油画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不是属于学生的,这是教师“告诉”学生的,学生会把这幅画记得很清楚,可却没能把情感放进去。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失去对文字的敏感,语文学习将会变得无趣。现在,很多教师害怕批改作文,原因之一是学生的语言干巴巴,缺乏表现力,我想,是不是多媒体的过度让学生们的头脑懒起来了?只会看图,只喜欢看图,文字变成第二位的了,语感、体验和领悟都谈不到了。
其次,学生们的讨论交流活动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公开课上都有学生们的合作讨论,大多是教师设置好问题,学生们围绕问题去讨论。教师可谓是花了一番心思,学生们也能讨论得沸沸扬扬,可是最终,教师仍是按照原先的设置来摆出标准的答案,硬生生强加和灌输给学生,对学生们的辛苦讨论和交流的成果不与点评,使讨论沦为形式,成了表演。实际上,有时候学生们的表达非常有情感,他们的看法的确与答案不一致,可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与他们交流,没有进行引导,也许是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也许是不愿影响教学进程的完整性,也许是不想与教学目标发生冲突,于是,他们只是简单地摇摇头。教师是在教,那就只需要学生们学吗?课程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评委和其他听课者是次要的,教师要能够随机应变调整好自己的教学,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学进程走,要懂得随机应变,抓住学生的亮点,让课堂迸发光彩。当然,有的学生可能会背离问题,一味表现自己的“口才”,教师更应及时应对。
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很乐意上公开课,初中时期的学生有好奇心,也不乏表现欲,他们希望自己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发现,孩子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大多比平时好,有不少学生提前做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相当默契。我们常常感叹,这如果是平时的教学状态该有多好!也可能,孩子们的这种乐意无形中也使公开课有了表演的成分吧。
再次,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围绕课本本身,不能过分追求课外延伸。有些教师希望自己的课堂很有现实感,一节课的一半时间都在拓展延伸,文本则被忽视,看起来五光十色,实则浪费时间。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只有学好了这个例子,才能懂得举一反三,才能去课外延伸。尤其在公开课上,教师必须掌握好课内课外的时间比例,必须认真思考:延伸的角度是什么,它的意义何在,与课本的联系在哪里诸多问题,不能喧宾夺主。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他们在认知能力和情境判断力上都存在的个体性。总之,教师应该脚踏实地,让课堂回到教学本身上,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重视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课堂都必须求真务实,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真实的教,真实的学,不让课堂每一分虚过,不让每一个学生虚坐,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我们的课堂不是竞技场,而是学生汲取知识的舞台,锤炼能力的阵地。因此,求真务实才是教师应有的坚持。只要做到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的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我相信就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们应该把本色课堂和高效教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摒弃漫无边际华而不实甚至弄虚作假,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落实好新课改。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必须要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
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总结 篇5
我们组共有十位老师参加本次活动。当接到学校通知后,老师们积极响应,师徒商量好课后上报自己所讲的课。定好课后,每位老师都认真准备,特别是年轻老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备课。师徒相长在这次活动中尤为显现。可以说每位老师的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身为组内的老教师,她们以身作则,备课深入,将自己的课上成模范课,供青年老师学习。像赵丽老师做的《船长》、李莉老师做的《蒲公英》,任雪莹老师做的《北大荒的秋天》,刘荷英老师做的《西湖》等,她们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到,教学过程流畅,重难点突出,课堂训练扎实,面向全体学生,教态更是亲切自然。年轻老师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知识。有过两三年教龄的老师更是不甘示弱,对自己做的课做到了详备,写出了详案。课堂上也显示一定的教学功底。像冯娜老师做的《拉萨的天空》,张志猛老师做的《詹天佑》,季蕾老师做的《北大荒的秋天》,刘春丽老师做的《三袋麦子》,她们的课越发成熟、完善了。从课中让人看到了希望。今年新进的兰云老师和李淑艳老师,她们担任的是一二年级的品德课,平时对自己要求很是严格,有了问题就积极向她人请教。她们虽然是初次登上讲台,但,课却讲得有模有样。教学思路清晰,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公开课的举办,受益者肯定是老师。我们最大的受益是听课后的集体评课。每天公开课课后,我们全组十人都会在下午放学后坐在一起围绕当天的公开课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评。认真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细致老师一句话的得体,一个字的读音。特别是对年轻老师给与了更多、更细的讲评。为了让我们成长的更快,优点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下面我主要把本次课堂显现的不足拿出来,以便今后研讨,从而得以改进。
一、如何单单透过文字让学生体会写景文章的意境。
我们的课正好进行到写景文章这一单元,像《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这一组课文都是描写美景的。文章语言优美,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见到过实景,加上没有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相配(我们组的班级网络问题还没有解决),单单让学生从语言中去体会景色的美丽感觉真的很难。如何设计这种文章的教学思路?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体会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意境?如何让学习写景文章的课堂达到最优化?是我们今后认真研讨的一个课题。
二、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三年级的孩子与一二年级的孩子在课堂表现上有些差别。一二年级孩子们上课发言积极,对他们来说表现自我是最重要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人面前的面子越来越重要,他们为了顾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不再像小时那样毫无顾忌地回答问题了,而是变得没有很大把握就不举手发言了。有时也可理解他们变得懒了,不想动脑子思考了。所以每个班级在上课时总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甚至更多的孩子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一节课,他们默默地听、记,就是不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这也是今后我们课堂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如何简化课堂问题的设计。
课堂上,老师有的问题设计缺乏简练、明确,所以问起来没有多大意义,还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占用了大量学生读书的时间。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而不是让琐碎的问题占满的课堂。那么如何设计问题是解决课堂效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如何不去替代学生思考,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老师大多老爱犯这样的问题:自己在问完设计的问题后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流程,还没等学生思考出来,就盲目地替学生回答。思考的课堂成了老师说教课堂,这也是今后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6
【关键词】借班上课;语文;教师;利弊;有效方法
借班上课指的是教师来到陌生的环境为陌生的学生讲授知识。借班上课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与突破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体验。借班上课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还需要综合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注重细节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突显教师的教学特点。
一、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好处
(一)对于教师来说,借班上课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在陌生环境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在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次考验,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对于学生而言,面对这样一次特殊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好奇和期待带给自己的新鲜感已经可以替代重读教材所带来的厌倦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履新”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让自己领略到同一个学科里不同老师所带给自己的“别开生面”,获取对教学内容的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三)借班上课的出现似乎带着一种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它的优越性突出地显现在可以避免因异地授课所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更有利于发现教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时能否上好课的问题。即使借班上课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但是为了各种教育实际的需要,借班上课仍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的范围有所缩小。
二、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弊端
(一)借班上课是一种为适应教育实际的顺应性行为,但并非能成为我们去值得推广的模式。借班上课存在的特殊性并不能诠释教学活动的本真面目,也不能充分地检验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不能通过借班上课来检验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化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对重点进行标记,而不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班上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缩短因师生生疏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摸清学生学情,就不容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会被动地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气氛之中,难以还原真实的课堂生活。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新教师与新学生的接触中,需要更迅速地导入课堂,而往往出现由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而造成整堂课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三、在语文公开课中借班上课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是一门特别的艺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在借班上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借班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开始上课后的几分钟内与学生交流,而且方法有很多,比如唱歌或者猜谜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同时,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中,促进生的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方面的学习基础是学生的学情。因此,在课前的几分钟内,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重点了解学生对即将接触的课文的认识。课前的交流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知识水平后,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师生间是否会尽快适应。如果有不适应的方面,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
(二)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在语文公开课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抢答的环境,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发言,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的思考与讨论。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促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的一部分是对学习预习情况的了解。因为在不同的班级中,带班教师强调的知识重点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借班上课的教师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而安排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预习程度,以及学生关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几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而探究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问“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了吗”一般都会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的频率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问学生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那么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展开思考,也可以考虑文章的题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来明确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还没有学会的知识。然后,阅读教学的重点就会围绕学生不擅长的知识。第二种答案,大多数学生回答“读过了”。读过课文与读懂课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教师预设的问题是:“读了几遍呢?”“请读过一遍的同学谈谈: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预设的问题,教师很轻易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教授学生已知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解学生的学情,其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实质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其关键是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其指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班上课怎么了解学情”,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四、结语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7
一、阅读放飞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语言文字, 从中明白文中之意, 体会文中之情, 悟出文中之理, 感受语言之美, 并从中有所思考, 提出质疑, 合作探究, 寻求解答之法。这不是一种高效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吗?而在李老师的这次课堂教学过程里, 却难见学生阅读文本, 提出疑问, 从头到尾读得少, 且总是老师出招 (抛出问题) , 学生接招 (回答问题) , 严重地剥夺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我统计了李老师的课堂学生读书次数有四:1.出示词语, 让学生读文画词语。2.要求学生一分钟时间阅读全文,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实际上部分学生要用3-4分钟才能读完全文) 。3.出示文中部分内容, 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内容。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这么一篇充满情趣的童话故事, 老师只给学生少得可怜的四次读书机会, 且读书时间紧, 老师催促急。你说说, 学生能读懂文意, 领悟情理, 产生情感共鸣吗?所以, 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充分地阅读文本, 读出激情, 读出感情, 读出味道, 读出问题。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让学生“多诵遍数”, 学生的思维空间才会广袤无限, 思维能力才能步步提升, 这样的课堂能不充满灵性吗?
二、朗读陶冶性情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充满情理色彩的人文童话。李老师在课堂主导中, 也注意指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感悟人之情理, 如从文中的陶罐讲话内容的一处省略号, 引导学生感悟到铁罐地打断别人说话的无礼;以最后一段说理性的文字感受故事揭示的人文道理;设计一组问题“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自己说”来让学生抒发真情。这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好手段。这一点值得我们赞许。但我觉得学生在感悟情理的过程中太过肤浅, 没有从心灵深处去理解、感悟、体验它, 因为学生缺少了读, 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而李老师在这一课中却荒废这一块“沃土”, 如指导学生理解词语这一块, 老师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往老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钻, 课堂显得很被动, 很牵强, 很不和谐。我认为, 如果老师能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效果会更好。如文中“相提并论”一词, 让学生读读上下文语句就不难发现, “相提并论”一词就是说拿坚固的铁罐与易碎的陶罐一起看待、评说, 从中让学生体会到铁罐的高傲, 老师再指导学生用高傲的语气去朗读有关语句, 学生就会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谁能说这不是朗读的魅力所在呢?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适时范读, 学生身心投入角色地感情朗读, 才能真正感受到丰富情感, 陶冶其性情, 憎恶扬善也。
三、对话激越生命
《陶罐和铁罐》一课语言充满了人性化, 特别是人物的对话内容。文本是死的, 而人是活的。我们只有活用文本来激越学生好奇的心灵、纯洁的心灵, 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充满恬静的微笑, 充满灵气的生命。而文本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座心灵碰撞交融的桥梁。
此课教学中, 李老师用多媒体手段出示了文中的对话内容, 让两组中的两个学生来对话PK, 并做出了适当的评价。这种做法很好, 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太少, 参与学生也太少。这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感。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 提倡如下教学建议:老师首先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 把铁罐的“傲慢”、“轻蔑”, 陶罐的“谦虚”等语气读出来, 如读好“东西”、“陶罐子”、“兄弟”中的轻声语气, 丰富学生的语感体验;然后进行小组对话PK, 男女对话PK, 师生对话PK, 生生对话PK;最后评出最佳小组奖、最佳个人奖。这样通过师生、生生扮演不同角色来实况演练对话, 身心入境地演绎、体验, 死的文本不就是一部活的话剧吗?这不正是一种引导学生释怀情感, 赋予生命活力的最好形式吗?
四、放手方能翱翔
观看了李老师的课后, 给人一种紧张压迫感, 觉得老师紧紧地拽着学生跑, 学生懒懒地跟着老师走, 情绪低落, 气氛沉闷, 教学步伐很是凌乱。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风筝效应”吧, 放线太短了风筝飞不起来, 放线太长了又怕断线风筝收不回来。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性质,阅读,留白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甘肃省某小学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三位老师同时准备了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草帽计》第二课时, 《草帽计》讲的是红军长征路上贺龙同志巧用草帽施计, 粉碎了白军围剿的阴谋。三位老师风格迥异的课堂教学令我收获良多。A老师大胆创新, 以先了解战争前和战争结果, 然后再分析战争经过的方式设计本课。B老师以读成语, 复述课文, 概括课文的这种突出语文知识, 突出语文文体的方式设计课文。C老师的亮点在于将板书精炼成了妙趣横生的四句诗。三位老师教学流程设计合理, 思路明确, 课上挥洒自如, 课堂气氛热烈, 师生互动效果好, 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在拍案叫绝之余, 也引发了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性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但从这三节课看来, 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 只是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 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下面是笔者节选的课堂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节选1:
A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两段视频。 (第一段是中国百年屈辱史, 第二段是长征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约5分钟
A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草帽计》 (板书)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计”怎么理解?
生1:是计谋。
生2:是计策。
生3:是谋略。
A师:对。大家都说得很好, 那草帽和它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 老师打断。) 草帽实际上是实施计谋的办法。现在请大家默读第一段, 请问战争的双方是谁?
约三分钟后。
A师:好, 请同学来回答。
生:贺龙同志和蒋介石同志。 (哄笑)
A师:好的。我纠正一下。贺龙同志和蒋介石。接下来请大家浏览第1、2自然段, 画出描写白军战争行动的句子, 画出贺龙同志面对敌情的句子。
约三分钟后。A师叫某生读了句子。
A师:很好。贺龙同志面对敌情时, 镇定自若, 点了点头。统帅的风度可见一斑。接下来请大家讨论一下, 贺龙同志为什么不率领红军与白军面对面的PK?是贺龙同志胆小软弱吗?
约三分钟后。
生:不是。是贺龙同志要用计谋。
A师:不错。贺龙同志要用草帽施计。哪些自然段写了战争的结果?咱们一起读一下。
师生一起读…
A师:说说你看到这个结局的感受。说一个成语。
学生纷纷发言。
A师:老师来说一个成语———大快人心 (板书) , 接下来是我们的精读揭秘。请大家读第4自然段, 思考白军为什么会戴上红军扔掉的草帽?
约三分钟后。教师示意停止阅读, 范读该段。然后让大家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
一堂课下来, 教师提问学生十余个问题, 每个问题的思考和阅读时间大约三分钟, 可见, 教师支离破碎地梳理课文代替了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教师一问一答式的课堂互动代替了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命运的关心, 教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表演代替了学生自己感受文本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学生来不及细细咀嚼如此惊心动魄, 险象环生的一次战斗——《草帽计》, 而被肢解成了一道道认知题摆在面前, 不得不说这是语文性质含混不清的表现。从学生的角度讲, 语文课程是学生主体理解和运用母语, 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养成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独立、自由、自强、自律、合作、宽容的主体性素质的过程。老师事无巨细的解说和频繁的提问占据甚至代替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与同伴的交流时间, 学生似懂非懂地接受着老师关于文本的理解, 很难想象这样生吞活剥的文本理解方式,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否有推动作用?小学语文课堂的本质就是要回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起点, 充分尊重学生的文本感受, 带着感情赏析课文, 引发共鸣。
二、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血肉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甚至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多重对话。
课堂教学实录节选2:
B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草帽计》。首先我们先检查一下请同学们预习的效果, 读一读白板上的这些词语。 (生读)
B师:读第二段, 看看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读后, 回答)
B师:读第三段, 贺龙同志做了什么? (生读后, 回答)
B师:分角色朗读战士们听到贺龙同志的命令。 (生分角色朗读, 有的……, 有的……, 有的……)
B师:请大家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生1: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生2:这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队伍。
生3:这是一支狡猾的队伍。 (哄笑)
B师:“狡猾”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形容红军不妥当。好的, 同学们现在默读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思考白军看到草帽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课堂教学实录节选3:
任务一:我们会读。 (白板上出示了五组成语)
C师要求成语接龙, 读这些成语。
C师:观察这些成语是哪些自然段出现的?描写了红军还是白军? (生答。)
C师:根据这些成语复述课文。 (一位同学复述了课文, 其他同学鼓掌。)
C师:请其他同学找出这位同学复述的错误。 (生一一找出。)
任务二:我们会概括。 (C师在白板上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 让大家来补充。)
__ 同志率领一支红军队伍向 __ 进发途中, 施 ___, 战胜蒋介石白军, 赞扬了贺龙同志的____。 (答案:贺龙, 贵州, 草帽计, 神机妙算)
读不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提问, 不是为了找答案而蜻蜓点水。教师应指导学生钻研文本, 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和点拨, 但不应以越俎代庖的剖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草帽计》多处运用成语以及大量的场面描写, 故事情节曲折丰富, 扣人心弦。根据文本的特点,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多样的阅读方法, 例如, 在《草帽计》第二课时, 应以朗读为主, 一方面有利于纠正口语中不规范的语音, 另一方面, 在朗读过程中, 通过语感训练, 受到思想感情的感染, 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形成了独特的文本感悟。文中贺龙同志命令扔草帽时战士们的表现以及白军看到草帽的表现, 可以指导学生精读, 教师范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演式读等形式, 对该段字、词尤其成语细加品味反复揣摩。
三、留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
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都超过了40分钟。下课铃响后, 还没有结束课堂教学, 而且教师在留下问题让同学们去读或思考的时间很短, 笔者统计了一下, 三位老师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占整个课堂时间的70%。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仅占30%左右。虽然新课改反复强调切记满堂灌, 满堂问, 但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
因而, 笔者想到了留白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恰当的留白含蓄、言简义丰, 给欣赏者的再创造留下了余味无穷的深远意境。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也摆出了客观的事实: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经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这种现象就称作“蔡格尼克效应”。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和艺术家的“留白”都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有意的安排空白, 反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例如, 《草帽计》中天气酷热的描写, 此处留白———仿写某个天气酷热的场面来代替老师天衣无缝的分析讲解, 定会为课堂营造一个天高海阔之境界,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引领学生、感动学生甚至创造学生, 其实很简单, 回归语文, 回归学生, 回归艺术, 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2:62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9
近来听了省城教学能手评选的四节竞赛课, 共同特点是, 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说, 老师尽量少说或不说, 授课教师力图通过自己的“导”来彰显学生这一“主体”,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堂课下来, 清点学生收获的时候, 却发现老师给学生的寥寥无几, 学生生成的东西更是寥寥无几。
其中有一位中年女教师, 讲的是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课堂上, 老师担负的任务是导入课文, 然后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问: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在学生回答了“苏比”后, 接着又进入了第二问:主要情节是什么?让学生概括;之后, 进入第三问:为了进监狱, 苏比都做了哪些事?学生回答一件后, 又问:苏比还做了什么?等学生找全后, 又问:这时警察抓他了吗?学生答:没有。老师继续问:那么又发生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学里赞美诗唱起, 苏比决定改邪归正。老师问:他成功了吗?学生答:没有。老师又问:他怎么样了?学生答:被警察抓了。老师又问:为什么?学生又说出了苏比的所作所为。
整个一堂课下来, 老师没讲几句话, 而“问”占去了大半儿, 遗憾的是所“问”答案大多明摆着, 学生不用思考就可找到答案。学生虽说得不少, 但极少触及思维的深层, 好似被教师用线牵着的木偶。本堂课没有深入接触到欧·亨利小说创作的本质特点, 只是就小说本身最最基本的情节、人物、主题做了表面的分析, 并没有突出欧·亨利小说的特色。
那么, 老师在这堂课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让学生养成了什么习惯?又启发了学生多少心智?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 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处处蕴含着矛盾, 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 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 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 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也有弊, 所以, 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这堂课, 老师对教材把握不透, 更谈不上深刻, 当属“预设”不到位;而老师却紧抓“预设”的缰绳, 学生一有“生成”, 老师或者不能借机“导”出新的“生成”, 或者将其拉回到原有的“预设”上来。
曾几何时, 我们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场所, 努力地改革着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教学模式, 尽力追求老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拼命盘活课堂教学形式,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空间和大舞台。
而今在这种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 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秉承着“让学生动起来”的信念, 把课堂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在公开课这个标杆的衡量和引导下, 老师们趋之若鹜地“让学生动起来”。这种“让学生动起来”, 表面上是在“导”学生, 而实质是为完成老师的“预设”, 冷漠了“生成”的课堂, 失落了学生这一本体, 生命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真“导”之魂
台北市“建国中学”资优班的同学到我校访问, 两校师生共同上课、交流。他们老师上的公开课是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之所以选这课, 主要是配合这次的壮游, 看来老师是比较顾及学生的实际感受和收获的。
课前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自学资料, 内容主要是题解、作者和文中文言字词句的解释, 学生看了就了解了本课的有关知识, 扫除了语意理解的障碍。
再一部分内容就是详尽的“学习单”, 上面是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是由课文重点内容转化而成的, 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是结合学生这次壮游的实际来设计的:“如果任何条件都许可, 让你替自己规划一趟‘壮游’中获得什么?请分享你的看法, 并记录小组成员的意见。”这个题目很务实, 既切合生活实际, 又关注学生的处理能力。
还有, 老师在课下为学生提供了三苏的材料, 布置了学生对苏氏三父子的了解、学习, 要求学生分组学习后, 办一份报纸。报纸的主题就是依据资料精选出来的, 关于苏氏三父子的, 而形式由学生自定。我看到的是一份中文周报《开封日报》, 登载的是“苏氏兄弟同登进士”的记者访谈, 后附苏辙的《六国论》《上枢密韩太尉书》和学生据本文文旨选出的英文歌曲、歌词。现代的酒瓶装的是传统的老酒, 创意明显, 情味独特。
上课的时候, 老师先解题、提出目标、讲解背景、范读, 然后让学生分组据学习单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大约用了10到15分钟, 讨论前老师提出的要求是:“一可以突破原文, 二要批出课文中值得学习之处。”讨论结束后, 主要是老师讲解, 讲解中偶尔问到学生, 体现的是交流的意图。
值得一说的是, 老师的讲解主要是串讲课文内容, 看上去和我们平日里对现代白话文的讲解很像。以老师讲为主, 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听和思考。而老师的讲解节奏极快, 让学生不得懈怠。老师的讲解展现的是深厚的功底、和蔼的态度、自然儒雅的风度。整个讲解过程, 老师是边读课文, 边板书, 边讲解, 眉飞色舞, 全心投入, 陶醉了自己, 也熏陶了学生。
一堂课下来, 文章的内容听懂了, 情感投入了, 剩下的是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还有对这位年轻老师认真、扎实、人性化的自然而原生态的教学风格的佩服, 对他的博学、从容的留恋。
另外一位是台湾成功中学的女老师, 讲的课文是杨牧的《十一月的白茫花》。文章很长, 大家都期待她怎样处理这么长的课文, 我们的着眼点都落在教学技术层面。
没想到的是, 这位女老师一上来就开讲, 表面平静, 语速极快, 简直是上气不接下气, 让你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位老师思维相当敏捷。她边讲边用笔在电子屏幕上标画着重点词语和句子, 整个讲解, 一气呵成, 只是偶尔问学生几句, 似乎也不期待回答, 只为引起学生的注意, 就又往下讲。
课讲完, 完全被她吸引、投入地听着课的老师们一回过神来, 立马问:“这上的什么课?这是公开课吗?怎么是独角戏?”
但是, 再回过神的老师们发现, 越回味越觉得, 这堂课严格遵循散文的规律, 紧抓散文的“神”来理清散文的思路, 鉴赏散文的手法和语言, 一炉共煮, 内容丰富, 味道醇厚, 没有深厚的基本功, 那是上不出来的。而且老师对文章的熟悉, 老师的思维、反应之敏捷, 老师的语速完全吻合学生的听讲速度和思维速度, 让人跟着她的讲解, 投入其中, 如痴如醉, 那叫享受!
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导”的作用, 并不在于表面上你是否让学生活动了, 而在于你是否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之弦, 是否触动了学生的灵魂。感发学生思维、激发生命之感的引导方为真“导”。
三、固“导”之元
两堂台湾课听下来, 发现他们完全不符合我们眼下的公开课要求, 但让我们的发现却远比我们的公开课多得多。
首先, 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深厚。课堂上滔滔不绝印证着他们思维和表达的素质, 也是这种素质呼唤着、激励着学生同质的东西。
其次, 老师人文化的极其自然的教态和教学风格, 本身就是引领和榜样, 也是熏陶和培养。我们都知道, 课堂上真正的民主, 来源于师生的平等、学生的放松;还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这是产生真正对话的基础。
最后, 台湾老师的课中, 透着他们认真扎实的作风和遵循规律的从业习惯。对所教课文, 他们真正做到了吃透教材, 领会深入。对学生, 他们民主平等。从他们的语文课中, 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国学氛围, 老师身上平易近人的人情味道, 真正觉出了一些教师的人格的神圣, 也领受了师生互动的真味道、高境界。
上述台湾老师虽不符合我们目前公开课的某些标准, 但却是真正的“导”, 富有生命力的“导”。
我们过多地思考课堂要给学生什么, 而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 更不让学生自己去定夺本课该学什么;过多地考虑该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忘记了文章本身就是最好的酵母, 老师角色就是最生动的招引;我们过多要求集体性课堂的一致性, 而忘记了让学生关注到自我, 拥有自我效能感, 感受到自我实现这一人格健全的常态。
请让我们的课堂恢复常态, 让我们的老师拥有教格。跳出功利的束缚, 放弃指挥奴役的习惯, 想想学生生命的真正体验, 还课堂以原生态, 让自然、自由、民主、科学、快乐、人性在我们的课堂轮流坐庄, 让学生真的动起来。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10
[公开课片断1]
一位教师在教《乡愁》一诗时, 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来描绘乡愁, 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有的说“乡愁是银白色的, 因为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亮是银白色的”;有的说“乡愁是黄色的, 因为故乡就在那片黄土地上”;有的说“乡愁是灰色的, 因为乡愁是孤独的”。授课教师对这些精彩回答都不置可否, 只是不停地追问:到底应该是哪种颜色?到最后, 教师把电脑键盘一敲: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着深蓝色的画面, 硬生生地弹出了一行文字:“乡愁是深蓝色的, 因为大海是蓝色的。”如此裁决后, 教师带着一脸疑惑的学生进入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中。
[公开课片断2]
一位教师在执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 说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幅画, 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优美的画面, 并说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带学生回答后, 教师正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认为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画, 它还是一首动听的歌。”教师一怔, 似乎课前没有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认识。但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 于是顺势让学生继续想象, 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立刻说开了:“我听到了春水上涨的声音”“莺是自然界最出色的歌手, 我听到莺的歌声”“燕是报春的使者, 我听到燕子说‘春天来了’的报春声”“我听到了草长花开的声音”“ 我听到了 蜂蝶绕花 飞舞的声音”“我听到了马儿轻快跳跃发出的清脆的马蹄声”“我听到游人对钱塘湖春景的赞叹声”……这时, 教师脸带笑意地说:“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是呀, 这么多自然界的声响组合在一起该是一首多么动听的歌啊!”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流活动, 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语文教学是围绕语言而展开的师生活动, 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 超出既定框架的教学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两节公开课的课堂上都出现了这种“意外情况”, [片断1]中教师以课前预设为准, 硬性地控制课堂教学进度, 为完成预设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而追求所谓的“统一性”, 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 没有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片断2]中, 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个性感受,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将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学习资源作为了学习内容, 并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引向深入。
两位教师对课堂生成的不同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认为教师的备课应该只是搭建了“房屋”的框架, “精装修”的过程应留在课上, 预设不应过于细致, 主要应考虑实施过程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 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与目标指向, 为他们提供学习与活动的框架, 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预设只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 它不是僵化的、固定的, 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 课前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求知需求。新课程标准中课堂教学设计最核心的一点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的内容、情境、步骤和方式等, 尽可能多地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经验和感受, 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可能”, 切忌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其次, 预设应具有灵活性与弹性空间。许多教师的教案往往设计得很细致, 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等, 都要精细安排。这是因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教”, 而不是学生如何去“学”, 这样就很难应对课堂上因学生思维活跃而出现的“意外情况”。
那么,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情况”时, 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呢?
首先, 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不断创设新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使其不断产生新的需求, 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
其次, 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理念, 要认识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的场所。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 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独创性的理解, 与学生平等对话, 不能因怕出漏子、怕失控、怕浪费时间、怕打破预设的进程而瞻前顾后, 而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生成。
再次,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资源。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变化着的, 总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意外情况和事件。而在这些变化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 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要根据课前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情况开展教学, 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 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课堂, 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 篇11
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是当前英语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教会学生设疑和质疑的方法, 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开发提升学生设疑和质疑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爱问、善问的学生, 也能很好体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PBL”的教学理论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 是近年来广泛运用而且评价良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 他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PBL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向学生全盘托出, 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情况研究问题, 并提出恰当的问题, 最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PBL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如下图) :
三、“PBL”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PBL”教学法所创设的问题要遵循以下原则:预测问题、阅读, 检验和重新认识。在“PBL”教学阅读活动中, 教师通常向学生提出类似如下问题: (1) What do you think this article is about? (2)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 (3) What makes you think so?“PBL”教学法认为, 阅读就是一个对文章进行预测问题、设立问题框架、初探问题、再探问题的过程。学生最初的论断会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被证实、否定、再证实、再否定、再调整, 这种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并让学生进行主动愉快地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预测, 当然这种预测不是随意的, 它是建立在文本材料、学生的实际水平上而做出的。接着,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本材料中的知识来证实他们之前的预测,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 彼此分享从阅读中获得的全面信息, 重新思考以证实、修改之前的假设, 在问与答, 答与问之间得出正确答案。随着阅读中问题的增多,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证实、否定、再证实、再否定、再调整,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测会更准确, 更接近原文意思, 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
四、“PBL”教学应遵循的教学策略
“PBL”教学法经常把阅读课划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
(一) 读前阶段
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预测文章问题, 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为正式阅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 读中阶段
学生通过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并且检验他们先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 他们需要调整预先的答案, 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帮助。第二阶段的读中预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整个活动中。
(三) 读后阶段
学生分析问题、阐述问题和对问题进行评价, 通过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重新构思关于事物、生活和世界的意义, 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从文章中获取的新知识进行问题的解答, 从而达到新观点的产生。
五、“PBL”教学法的课堂实例
笔者曾经做过牛津英语9A unit 6中的阅读部分《22-year-old Computer Programmer Muedered》市级公开展示课。这篇文章是一个谋杀案的新闻报道。这类文章可以经常在报纸或杂志上看到, 与谋杀案有关的主题也经常在电影中出现。对于读者的挑战是在侦探揭示真相之前猜出谁是犯罪分子, 而结局通常出人意料, 充满悬念, 非常适合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 读前活动 (Pre-reading)
1. 歌曲导入。
笔者先让学生听一段《名侦探柯南》的片尾曲,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 根据影片提问:“If you are a detective,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cases?”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此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了本文的主题:谋杀案 (murder)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What do you think this article is about?”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本文特定情景中, 为正式阅读做好准备。
2. 读图预测。
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标题和三张谋杀案图片, 并思考以下问题:
(1)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this story?
(2)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3) Do you think the policemen will catch the murderer?
这个环节是为了迅速激活学生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图示, 鼓励他们通过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笔者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在交流讨论问题时, 允许学生有错误的预测,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后面的阅读进行更正。这个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为他们很想通过接下来的阅读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二) 读中活动 (While-reading)
在作出预测后, 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
1.根据本文叙事性文体特征, 笔者让学生先略读文章开头两段, 迅速捕捉出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重要信息, 并把此信息与先前预测的内容进行比较, 以确定预测是否正确;同时学生通过阅读, 了解了故事设定的情景和背景, 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做好铺垫。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同时也指导学生发展和实践了略读技能 (Skimming) 。
2. 笔者根据作者的叙事线索, 分段让学生进行阅读, 并设计了一张表格和一些问题, 要求学生在每次分段阅读活动后进行正确信息的填写。 (如下图。)
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表格问题对文章进行稍深层次的理解, 并对填写内容进行预测, 互相交流, 讨论所给出的问题: (1) Did the man try to fight off his attckter?How do you know this? (2) What does the suspect look like? (3) Did the suspect kill the young man?最后进行第二次结果预测。接着, 学生为了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便进行相关段落的阅读, 然后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出可以证实预测的句子并大声读出来进行确认、完善, 更改起初的推测和假设。处理好前一段的内容后, 教师会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来对下一段的文章内容进行同样过程的预测问题、阅读、核对问题, 判断正误, 再次得出结论。按照这样的方式处理文章的每个段落, 直至读完全文。随着对原文阅读内容的逐渐增多,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测会更准确, 更接近原文, 而根据线索的深入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阅读材料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在这个环节中, 通过图表式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捕捉文中具体信息和重要信息, 训练了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查读能力 (scanning) 。
(三) 读后活动 (Post-reading)
1. 研读文章 (Detailed reading) ,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 笔者又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再次深读阅读材料, 研究文章的内涵。Do you think the suspect isguilty?Why?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 先让组员独立进行研读活动, 接着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彼此分享各自的成果。成员通过文中支持性的事实或细节分析作者的意图, 从理解文章事实到深层次理解文章内涵。此研读活动能让学生彼此分享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和知识, 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
2. 小组合作, 完成模拟真实任务, 实现情感价值目标的达成。
情景设计:On a Friday afternoon, one student called Xi-aoming went back home after school.It was 7 o’clock in the evening, his parents didn’t find him when they finished their business.What happened to Xiaoming?He was kidnapped.
教学任务:Now,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Xiaoming’sparents?
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讨论, 写一篇关于此案件的文章。
学生在之前的研读活动中已获得了这篇文章的线索及知识脉络。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就要利用从文章中获取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以及原有的信息知识, 进行资源整合, 合作完成教师提出的真实性模拟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运用、体验和掌握语言。
六、结束语
在这节PBL阅读教学课中,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化课文的内涵、掌握阅读技巧和学习策略, 并能够拓展文章的外延, 结合生活中的相关情景, 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方式, 构思关于事物、生活和世界的意义, 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全面提高了人文素养。
【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推荐阅读:
公开课 - 开课通知08-31
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07-26
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08-22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学设计10-03
初中语文略读课教学09-01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09-04
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复习课要讲究策略05-17
公开课《桥》教学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