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误区

2024-07-07

解读误区(精选12篇)

解读误区 篇1

经典文本, 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 而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 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而积极影响的文化产品。真正的经典文本常常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意蕴, 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体, 其意义随语境、视角的更替而变换, 似乎永远不会穷尽。而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 都可以发现新的触发点, 寻绎出新的意义, 从而使经典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发掘, 日益得到填充和再创造。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3]李仁宗.中学语文教师与教材.百度文库.

解读误区 篇2

申请荷兰留学误区解读

1、资格限制高

提起留学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高大上的项目,认为要么是有钱人镀金的选择,要么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提升选择,而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是第二种,而实际上高校对学生资格是放得比较宽的。

大家只需要完成了基础性的课程学习,那么就可以提出留学的申请,只会在可申请的阶段上有限制,大家可能不能够升入自己想读的阶段,而需要降级或者接受预科的学习,专科生也可以大胆申请。

2、没有语言班

虽然荷兰授课使用的是英语,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英语都是能够在入学前就合格,而只有语言没有达标的学生,是可以直接申请学校的语言班学习的,有广泛的设置。

目前大部分荷兰的大学中,都是会有短期的语言培训班的,学生可以以便进行专业的简单学习一般提升语言,认为自己能够达标之后就可以申请考核,通过直接开始正式学习。

3、硕士没预科

和本科的课程学习一样,硕士阶段的学习,在正式入学前,也会设置预科的过渡阶段,大家可以自由的提出自己的申请,能力不足直接进行申请,这会是很重要的内容,可以确保自己符合要求。

预科一般是针对有意向入学的学生开放的,所以学费会很便宜,和欧盟学生是一样额标准,学校会为学生配置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大家打基础会比较容易,压力也不会很大。

4、无法转专业

专业的转换在荷兰是可行的,虽然门槛会比较高,但是大家想换的话,只要准备好材料就可以了,确认专业有足够的名额,就可以直接入学,保证自己的资格,能够进入心仪专业。

而其中的准备,包括了课程的证明和文书材料,要展示出自己的专业优势,至少入学之后能够跟得上正式的授课,并且通过文书展示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荷兰留学生活物品准备指南

1、衣物类

在荷兰最常穿的衣服就是外套了,大家是带有帽子的冲锋衣,如果是防雨的就更好了。荷兰刮风下雨是经常有的事,而且夏天的温度不高,基本上在23度左右,但是冬天比较阴冷。荷兰的衣服尺码比较偏大,对于个子矮小的学生来说是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准备一些带过来。如果是学习商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带一套正装,经常会有演讲展示就会用得上,或者是在荷兰买也可以,有定制的。鞋子是很占地方的,运动鞋可以带一双,行李空间有限的话少带一些。

2、电子电器

转换插头:这是一定要带的,虽然在荷兰的中国超市会有,但是会比较贵。

插线板:插线板要带几个,毕竟从国内带过去的家电以及充电头都是国标的。

手机、电脑:荷兰的数码产品都比较贵,刚到荷兰人生地不熟,临时去买的话也不现实,而且都是荷兰文系统的,背在身上也不是很重。

U盘:在上课期间会有大量的资料,在写论文和做PPT的时候会用到,对于电脑储存容量比较小的同学,就一定要带了。

电饭煲:电饭煲是在荷兰可以买得到的,国内多功能的电饭煲都比较大,很占空间,是不建议大家带的,如果你的行李箱放得下的话也可以带。

3、生活用品

床单被套:这是可以不用带的,在荷兰的居家类商店都可以买得到,不仅不贵还很符合尺寸,这类用品是很占行李空间的,不建议大家带。

日化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等,这些用品也可以不需要带,在荷兰经常会有打折的活动,如果要带的话可以带小瓶的,刚到荷兰可能没有时间去买。

眼镜:在荷兰配眼镜是非常贵的,大家可以多配一副眼镜带过来。

4、文具类

建议大家带一本小的英汉词典过来,方便查找不认识的单词。黑色的水笔建议大家多带一两盒过来,荷兰的签字笔种类少而且贵。除此之外大家还要多带几张证件照。

荷兰留学前要做好的准备

1、英语准备

很多人认为学英语直接到国外学,因为国外的英语环境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提高语言能力。但是对于还没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的中国学生而言,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建议。中国学生在接受了长时间的传统填鸭式、应试型的教育之后,有很多人不具备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实践勇气,更没有达到对于英语的运用自如。如果马上出国留学,就难免遇到、听不懂课、张不开嘴进而陷入学习的恶性循坏当中。

2、学术准备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想要融入国外大学的学习氛围,紧紧具备了英语水平还远远不够。首先,在出国前,应该慎重的选择自己未来要学习的专业,并充分的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从而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同时,加强对于未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这样才可以在国外的课堂上游刃有余。

3、心态准备

中国高中学生出国,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国内的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共同管理的环境。出国留学后,面对国完全外陌生的环境,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所措。在出国前,应该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生存,勇于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勇气。这样才能向成为一名优秀的留学生更进一步。

4、文化准备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的差异。不同异域的社会、国情、经济、文化都可能迥然不同。中国学生的留学之路,不仅仅是在校园中求学的过程,更是接触和了解、乃至运用国际社会文化为自己发展而用的一个难得的过程。因此在出国前,充分的了解国外的社会人文、历史、经济、民族、就业等方面的丰富信息,会帮助一个中国学生更快的创建属于自己的留学生活。

5、生活能力准备

出国留学的生活,实际上也是一个孩子开始个人生活的开始,他必须自己面对独自海外生活的各种问题。在没有家长的呵护。因为一个中国中学生出国前,应加强生活知识的培养。包括科学饮食、生活预算、疾病的预防、宗教的鉴别、简单的维修知识等等。留学就是孩子独立成长的开始。而能否更多的具备生活知识很能力,是保证留学生活质量的关键。

6、未来职业准备

多少家长希望孩子出国留学回国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面对国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家长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应该从产生留学计划的那一刻就开始筹备。一方面,应客观的分析孩子的性格和兴趣,选择孩子能够力所能及完成学业的课程,另一方面,应培养孩子自己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能力和意识。

7、资金准备

走出多元解读的误区 篇3

一、主张文本的多元释义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新课程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新课标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参与者双方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尽管两者对话是超越时空的交流,但这种超越是有限的,它无法超越两者不同的时代意识、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也无法完全超越双方对话的认识水平距离,因而对话的生成意义是不可能完全与作者原意、文本本意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依据自己的“前理解”(原有知识经验)去对话,而学生的前理解往往又是比较肤浅的,因而对于文本的理解必然会产生不完全同于文本本意的解释,而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前理解,所以,学生对于文本就会有各自的释义。

可见,对于文本的解读出现多元释义是必然的,这是阅读个性化的表现,正如鲁迅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过去那种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必须纠正。

二、反对无限衍义文本

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也总是反映着作者特定的对人生、社会、自然、自我的某种认识,带有作者对人生独有的感悟、体验和述说,带有它的历史规定性。这种特定的指向,是这一文本独特的价值所在。学生是不能无视作者在生成文本意义的主体作用的。另一方面,从作者对读者(学生)的解读预期看,他总是希望读者能对自己的作品作出尽可能符合自己“本意”的解释。“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其实正是读者与作者无法彻底消除的“隔膜”和“距离”所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象。在作者的心里,“哈姆雷特”其实只有一个。

可见,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解读哈姆雷特的结果,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是李尔王或奥赛罗。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时,不能忽略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或提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不能一味鼓励学生对文本意义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

三、坚持“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的辩证统一

在阅读教学中,既需要体现学生个性的“多元解读”,也需要尊重和还原作者的创作主旨的“一元解读”。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有多种因素介入的复杂的动态活动过程,既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新的意义的动态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地逼近和再现作品本来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一元解读”的需要与趋势;而阅读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阅读过程“多元解读”的必然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根据文本自身提供的信息,可以就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剖析、来理解,或者说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对文本中所传达的信息基本“趋同”的前提下,从文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感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理的假设推理,甚至是想象。正如钱梦龙先生指出的那样: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的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魅力之处。正如在庐山看风景,无论怎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它都应是庐山的韵味,如果把它描述成黄山、泰山风情,那就贻笑大方了。

可见,在阅读过程中,“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共存共生,由多姿多彩的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多元解读”逐渐向具有意义上的共同指向性的“一元解读”无限逼近。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就是在“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交互作用下实现个性化感受对文本内容的丰富、超越与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对作者原意的认同的统一。

总之,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解读”的教学策略作为对过去按照教参“定论”的教学策略的一种反动,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是必然的现象。但是,我们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该科学辩证地看待“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关系。

家庭室内装修误区解读及建议 篇4

在家庭装修中, 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 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 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 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充分说明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用材才是正确之路, 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

2 辉煌豪华与温馨气氛

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 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 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的金碧辉煌的效果, 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 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 人流熙熙攘攘, 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 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 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 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 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 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 因此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3 装饰成品与典雅气韵

在室内装修中, 有时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但是, 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却供应着大大小小是是而非粗滥造的成品, 有的施工单位随意购买其零件, 任意在家庭装修中拼贴, 如大尺度的顶角线、粗莱的门套线、超尺度的园型顶棚线, 因为细部是超尺度和杂乱无章的, 所产生的后果, 既缩小了本来不大的居室空间, 又失掉了典雅大方的气韵, 还丧失了家庭装修应有的温馨品位。所以选择成品时, 需根据设计意图加以审慎的挑选, 方能使家庭装修达到理想的境界。

4 安置大型家具与有限空间配比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不会太大, 购买家具时应与室内空间的尺度相协调, 决不能让大尺寸的家具睹塞了人流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甚至购买了大型办公室专用的老板写字台、大型沙发等, 把起居室挤得水泄不通, 这那里能谈得上气派, 更谈不到有亲切感。因此, 在家庭装修中, 家具配置是至关重要的。除去上述的要与空间尺度成比例之外, 还应注意充分利用上部的空间, 如在适当的位置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储藏面积, 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只有这样布置家具才有可能使家庭中的有限面积产生宽敞通透的感觉。

5 趣味美观与实用功能

在家庭室内装修中, 追求美观应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上的。但有的装修安装了7-9的大吊灯, 往往因为奶白的反光灯罩及磨砂灯泡, 造成了昏暗的照明后果, 这种处理办法是既费电又不适用, 且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又如有的吊柜拉手过高, 使用起来非常不便。还有的家庭装修, 过分追求小趣味, 在地面分割上没有依据功能的要求划分各种材质, 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 没有起到功能分共的导向作用。尽管有的装修, 注意到了利用材料质感的判别划分室内的空间, 但由于选择材料不当, 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有的用餐区域铺设了地毯, 就会带来难以清洗油污的麻烦。另外在门洞较为集中的地方, 没有注意门的开启方向, 造成了彼此交叉干扰。这些问题似乎不大, 如果处理不当, 依然会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不可掉以轻心。

6 虚与实的结合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家庭装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 这一现象的出现, 及是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必然结果。但如何才能装修好自己的家, 却存在着不完全相同的看法, 也就是平常说的观念存在着差异, 应该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则需要弄清楚, 即要想搞好家庭装修, 在施工之前是离不开良好设计创意的, 犹如画家在作画之前强调“意在笔先”是同一个道理, 否则就会产生乱点鸳鸯谱而作不好画。同样, 若没有清晰的意图, 就盲目地进行家庭进修, 也是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往往还会酿成花了不少钱, 却买了个俗不可耐的结局, 令人感到得不偿失和啼笑皆非。产生这类恶果, 固然原因很多, 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通常被遗忘的, 那就是用户考虑家装时“实”处考虑的多, 而“虚”处考虑的少, 甚至于缺乏考虑。例如:地面铺设石材还木材、墙壁贴壁纸还是涂料、天花是吊顶棚还是做灯池、家具选择大的还是小的、顶部灯具是吊花灯还是装格栅灯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实而又实的问题。诚然, 上述这些具体的问题不是不应该考虑, 但它们都是漂浮在家庭装修中表面上的东西, 问题在于把这些建筑装修材料堆积在一起, 欲取得什么样的装修效果, 常常有欠研究, 也就是没有在感觉得到而又看不到的内涵“虚”字上做文章, 例如追求典雅大方、朴实无华、返朴归真、民族风韵、现代气息等, 皆是家庭装修中至关重要的创意上的问题。有了良好的创意, 就有可能使家庭装修居于较高的水平, 同时还可以有力地排斥那些华而不实、珠光宝气、比例混杂、尺度失调、章法紊乱、庸俗不堪的所谓“家装”。大量的实践证明, 如果处理好了这个问题, 可以节约用户的不少投资。

7 结语

家庭装修不可轻率从事, 应加强分析, 借鉴经验, 从实际出发, 虚实结合, 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家庭装修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家庭装修的误区, 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关于高考四个误区解读 篇5

这通常是考生容易陷入的最大误区,保证学习时间并不一定能保证成绩。有效学习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真正学会了多少。不少高三考生经常挑灯夜战熬到凌晨,但那时大脑已经处在过度疲劳的阶段,可想而知效率也不会太高。懂得劳逸结合、适时休息和锻炼的才是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题海的标志。

【误区二】老师讲的听明白了就万事大吉

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题目,考试时很可能出现类似的,但条件略微变一变,很多考生就又不会了。正如高考题中的许多题目,考生会觉得似曾相识,但却不一定能得高分。问题就在于听明白的是老师的讲授,而考生在听课时属于被动的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貌似听明白了,但碰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还是不会。

【误区三】做题只为了对答案找成就感

一些考生在做题时得出正确答案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举一反三,过分追求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将思维过程整理和展示出来才是学习的好方法。考生要学会用慢镜头展示思维的关键处,学会用放大镜放大思维的细节。平时复习时要在这些地方多花时间感悟,逐渐将运用思维方法形成习惯,才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误区四】题目做得越多成绩越好

不少考生潜意识中认为试题多做多得,其实不然。反思一下,历届高三考生一年要做多少题?又有多少题目是白做的?因此,考生要学会舍弃,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偏题、难题、怪题要果断舍弃,要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

解读现代女性营养误区 篇6

45岁的张敏体检查出乳腺小叶增生。听说这种病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的,又听说豆制品中含有较多的植物雌激素,所以吓得把所有的大豆制品都排除在日常饮食外。结果再次检查,小叶增生并没有缓解,相反,更年期带来的潮热、潮汗越来越重,血脂还升高了,骨密度也下降得厉害。

健康解析:大豆制品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因为结构与天然雌激素相似而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表现为双向作用,当体内雌激素不足时,它可以起到类雌激素效果,而当体内雌激素超过正常状态时,它又可以起到抗雌激素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可减轻妇女更年期不适症,还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依赖的癌症。

所以,完全杜绝豆制品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只要不过量,每天一至两杯豆浆或小半块豆腐是绝对不会造成病症加重的,相反,豆制品还可降低良性增生恶变的风险。

误区二:孕妇不用控制体重,吃得越多胎儿营养越好

小雯结婚好几年,终于怀孕了,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婆婆变着法给媳妇做好吃的,才孕早期小雯体重就一下长了十几斤。小雯想控制一下,老公和婆婆却认为,在孕期吃得越多胎儿的营养越好。就这样,小雯体重一路攀升,到生产时已经长到一百八十斤,B超显示,宝宝体重高达十一斤。

健康解析:孕妇的体重增加是孕期营养的重要标志,适宜的体重增加是孕育一个健康宝宝的基本保证。如果胎儿得到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超量,会导致其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大量堆积脂肪,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以上,这类婴儿又被称为巨大儿,属于病理性体重,也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这类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钙等多种并发症,成年后继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还有一种情况,孕妇体重增长越多,其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反而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足月低体重儿(怀孕满37周后出生体重<2500克)。

控制体重要讲究方法,除了饮食合理搭配外,每天散步1小时左右,做孕妇体操及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误区三:脂肪、胆固醇是女性健康的大敌,能不吃就不吃。

陈燕的父母最近体检查出了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自此一家人改变饮食习惯,牛奶喝脱脂,吃鸡蛋不吃蛋黄,只吃鸡肉、鱼虾等白肉。一段时间后,血脂是下来了,可一家三口都查出了贫血,陈燕的胆固醇水平已降得比正常值的最低值还低。

健康解析:脂肪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脂肪中的胆固醇在体内还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一些必须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是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只有当它们过量的时候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陈燕一家已经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了,比如鸡蛋的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后者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称,可以乳化脂肪,软化血管,完全可抵消胆固醇的不良作用。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低的女性,反而降低血管的弹性和韧性,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研究表明,老年妇女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低时,其死亡率是胆固醇正常的4.23倍。所以,不能一概排斥含有胆固醇的食物。

此外,鱼虾等白肉胆固醇、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铁含量也很低,所以,高血脂的女性,可以吃适当的瘦猪肉、瘦牛肉、兔肉等红肉,不仅不会吃进太多脂肪,还可以补充足量的铁质,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戴永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南京市临床营养学会副主委兼秘书委员。)

正确解读课标走出认识误区 篇7

一、对课程特点理解的偏失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更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 原因除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外, 没有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应该说, 语文是基础性、综合性的课程,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础, 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忽视对人文性的培养。

二、对“全面”理解的偏失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说, 这里所指的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每一个学生, 即教学所面对的一切学生。但教学中“一刀切”现象还是较为严重, 教师更注重对“优生”的培养, “转差”工作最多是口号性的而没有落到实处。而且, 教学中, 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以优生的标准来衡量, 没有针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来进行评价。“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也是核心要求。但教学中, 限于考核制度、绩效制度等因素影响, 语文素养的培养被放置到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标准中, 虽然教师个人也感到无奈, 但面对现实时, 又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从大流”。“全面”应该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相对整个学生群而言, 是要追求整体的发展;其次是相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是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和谐发展。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在教学中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全面发展”的实现才有可能。

三、割裂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在强调语文实践性的同时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做出了指导。提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 在生活中认识语文, 在学习语文中认识生活。

四、夸大探究性合作学习的作用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这一要求是要结合学生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的。新课标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主动状态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特别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作用。

然而, 教学中, 在实施探究性自主学习中, 教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将课堂甩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学习。新课标中提倡的将课堂还给学生,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实施主动性的探究。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单纯地提倡学生的主体性, 说明没有很好地理解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探究活动实施中将活动作为关键, 忽视了活动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

例谈对多元解读误区的应对策略 篇8

误区:可事实是有些解读完全背离了文本作者的意愿甚至歪曲了主题.表面看这样的解读是新颖的, 前卫的, 可实际上是肤浅的, 随心所欲的。如果这样解读, 我们可以用保护自然动物的需要批判施耐庵《武松打虎》, 可以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 可以用儒家的入世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可以用道家的出世来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 可以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所以, 这样的解读是毫无意义的, 是思想懒汉的作风, 这恰恰是缺失自我个性解读, 把自己凌驾于文本之上的一种想当然。表面看, 课堂热闹了, 学生的浅层次需求满足了。但是, 这样的, 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多元解读”, 往往产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 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断裂甚至杂乱无章的形势。

对策:课堂上, 教师决不能错误地把学生那些并无生成价值的疑问、想法, 当作“意外”获得的知识的“生长点”, 因而过分地放纵了学生的不当需求, 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在上课前, 作好预设是必要的,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只是, 预设要适度, 要留有空间。那么, 预设什么?怎样预设才能使课堂解读更多元更深入呢?

我认为教师必须先深入研读文本:作者与假想的读者对象之间的关系;作者及其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理解并体验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文本语言作为这种思想感情的载体的作用。从自己的角度, 自己的感受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 再广泛搜集资料, 诸如作者写作及发表的背景, 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高屋建瓴的把握文本, 尽可能的把握作者的各种指向, 意图。再对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 看哪些需要更新、哪些需要进一步挖掘;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将最新、最典型、最贴切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找到正确处理课堂与文本的结合点, 适度的教学起点和衔接点, 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的起点过低, 那将是一种无效的课堂, 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起点过高, 教学目标则很难实现。

教师在自己的头脑中, 要尽可能的预设出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 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生活中有怎样的体验, 解读会有哪些感悟, 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教师针对文章特点和学生特点作好预设, 做到心中有本, 眼中有人, 手中有法, 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多元, 更深入。

例:《消逝的仙湖——罗布泊》的教学片段

师:请你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 并说出想读的理由或朗读时的感受。

生1:“盲目增加耕地用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这个句子让我感觉非常沉重, 人们的盲目造成了仙湖的消逝, 人们的盲目造成了家园的毁灭, 人们的盲目最终会为自己掘好坟墓。“‘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这个比喻句用的很好, 既写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 又谴责了人的急功近利的愚蠢。排比句也增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师:说的真好!读出“瞬间”里包含的谴责的思想感情, 让老师深深的佩服你!掌声鼓励!

生2:“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 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突然”也写出了人们造成的破坏有多么快, 饱含作者的痛惜之情。

师:这位同学所说的有一处我不敢苟同。

生3:我觉得“突然”不是指时间之快, 而是从空间上来说的, 写塔里木河下游干涸而使胡杨林这个绿色长城在此中断。

……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十分精彩, 看来大家对这篇课文理解得很不错, 当然作者出色的文笔也帮助了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总结一下,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小组讨论交流。交流后请同学起来发言。

生1:强烈的对比, 罗布泊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比让每个阅读者的心灵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生2:还有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也增强了文章的这一效果。

生3:作者的每句话都饱含着深沉的感情, 有的地方还直接抒情, 有很强的感染力。

师:所反映的罗布泊也是真实的。这种真实的报道事件却又不乏抒情性文学性的体裁就是报告文学。

(屏显4: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 文学的特点要求艺术加工, 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在形式上应该注意新颖,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 是选择讨论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合作的方式, 还是发现的方式, 老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当然, 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 而且要灵活多样, 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许多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船长随着轮船一起缓缓沉入大海, 此时如果在英吉利海峡上竖立一块纪念碑, 你会在碑上写什么。这样的话题就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明天我家不封阳台》中可设计辩论:明天我家还封不封阳台?

解读误区 篇9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素质教育

0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指出, 用人单位在招收录用职工以及个人经营者的时候都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对于违反规定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进一步明确, 完善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 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制度。面对如此严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形势,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 加快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的步伐, 顺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

1双证书制度沿革

“双证书”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是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不同,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它更加直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职业中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要求, 也能够反映出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我国从90年代初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起, 就为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划分提供了依据,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国家职业标准的框架。培训覆盖面在02年已达企业职工的50%、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的70%, 如今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已将“双证书”制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并作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覆盖面基本达100%。

但是, 很多学生, 包括他们的家长, 甚至有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实行的“双证书”制度的理解并不透彻, 往往存在很多误区, 导致报名考证上存在较大的盲从性。

2双证书制度认识的几大误区

2.1对双证书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①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证书不对接。有些高职院校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专业不挂钩, 而是笼统的要求“获得至少一项与该专业 (或岗位) 技能相关的资格证书”, 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专业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联度, 为双证而双证, 导致一些学生花钱乱考证凑数。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培养目标不吻合。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融入到相关课程体系中, 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分离。③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联性。很多人认为, 学文科的就只能在管理、营销、物流等大类中选择, 而学理工科专业的则在其补集中选择, 这样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不然。在招聘会上, 往往是拥有单证员、钳工证以及秘书证的学生更容易被加工制造型企业录用。原因是在科技发展, 产品多变, 行业调整, 企业兴衰, 岗位更换频率加快的今天, 只具有一种职业能力的人才是难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的双证书教育应不断创新, 使技能训练由一种向两种、三种甚至多种方向、多种专业发展。

2.2把职业技能培养等同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 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在这样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大环境下, 很容易造成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喧宾夺主的局面, 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以偏概全的认为就是取得一张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 其实职业技术教育应更重视能力培养。这里的能力包括了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 决不是一张证书所能包含的。高等职业院校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改变学科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在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让学生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三年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应努力加强自身修养, 达到职业技能教育的目的。

2.3职业资格证书适用性的误解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8000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对2000个以上的职业和工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全国累计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超过了6000万人, 其中, 4500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 不同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一般由省劳动厅和国家劳动部颁发, 到当地职业培训机构就可以报名, 不过全国各地的考试难度不一样, 一般湖北省的最为容易, 沿海地区的就难一些, 费用也不同。各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存在不同的差异性, 因此就导致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广度、力度、深度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政策上、理念上和实践上的差异。①空间适用性。职业资格证书按地区可分为地级、省级和国家级, 国家级通常适用性更强一些, 如导游, 国导证最难考但是全国通用, 省级地方级导游证则受地域限制。不过某些省级证书更能从当地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出发, 倍受企业欢迎。因此学生家长或学校在选择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 要结合当地企业的偏好及就业环境综合考虑。②时间适用性。很多职业资格证书是需要定期审核的, 如在校学生导游人员资格证, 要跟一家旅行社签了合同通过旅行社向当地旅游局申请导游证, 方能持证上岗。③等级适用性。职业资格证书对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如物流师 (国家二级) 需具有大专学历,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八年以上, 经过正规培训, 并取得毕 (结) 业证书, 才能颁发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在校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他们的助理物流师, 切忌好高骛远。④认证机构适用性。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往往所要涉及到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行业部门、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多个部门机构, 经常在不同层面上出现交叉、矛盾重叠, 如:教育部负责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劳动部门负责技能类证书;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各行业如电子信息、旅游等部门也有自己的认证体系, 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协商。另一方面, 如今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就业准入控制不严格, 证书尚未成为企业用人的根本依据。“证出多门”、“拿证无用”、“有证无岗”、“就业歧视”等混乱现象大量存在, 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效用。

3总结

职业资格证书要是能与职业规划相联系便能成为求职时的助推器, 反之, 盲目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仍然无法弥补单一学历文凭证书制度的缺陷, 即“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操作技能, 重视学历文凭、轻视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高职育人应该拿什么作“标准”[N].中国教育报, 2006-11-2 (3) .

[2]高国富, 徐艳.日本职业培训的基本情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6) .

[3]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5) :59-63.

解读误区 篇10

一、案例描述:文本解读的“套板反应”

在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 教师在课上共提了三个问题:

(1)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盲孩子?

(2)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影子?

(3) 这个故事让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对前两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均准确而流利:一个从寂寞走向快乐的盲孩子, 一个懂得感恩的盲孩子;一个善良的影子, 一个乐于助人的影子。第三个问题, 学生调动积累的名言警句, 回答依然流畅: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爱人者人恒爱之……

课后, 我听到一个男孩子跟同学抱怨:“我一直等着老师开始, 还没开始学习, 就又下课了。”我好奇地问: “你等着的‘开始’是什么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 “这个童话写得那么蹩脚, 没有《哈利·波特》好看, 为什么《哈利·波特》那么吸引人, 这篇课文这么没劲, 我希望老师讲讲这个。”确实,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不太符合童话创作的特点, 没有任何神异的事物出现, 盲孩子就复明了;盲孩子的复明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没有瞬间变化带来的奇异感;文中运用较多的“概念化”语言, 不够生动形象……男孩子的直觉敏锐而准确, 遗憾的是, 由于教师没有给他质疑的机会, 他失掉验证直觉的最佳时机, 同时失掉的还有阅读能力提升的契机。

我向执教教师转述了男孩子的想法, 他陷入了沉思。几天后, 他在发给我的反思里写道:

我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没有自己的话语了, 那些批判啊, 质疑啊, 文艺理论啊, 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教参的话语系统彻底包围了我, 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如果那个男孩子真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我也许根本不能应答。我知道自己的文本解读出了问题, 但我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执教教师的反思让我想起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里提出的“套板反应”:“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都是‘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 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 而且自鸣得意。”[1]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借助教参解读文本, 久而久之, 被教参的话语系统牢牢控制, 陷入文本解读的“套板反应”, 看到小说就想到情节、人物、环境, 看到散文就想到“形散神聚”, 看到戏剧就想到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文本解读的“套板”导致课堂教学的“套板”, 教师缺乏自身的真实体验与独特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阅读的“审美疲劳”, 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原因剖析:阅读角色的缺失

语文教师为什么会陷入文本解读的“套板”不能自拔?阅读角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教师探寻并最终确定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的过程, 需要融合多种阅读角色与阅读状态。首先, 教师要以“自然人”的角色走进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与作者产生共鸣, 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然后, 以“语文人”的身份再次走进文本, 借助以往的阅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相关知识背景解读文本, 读出文本的深层意蕴。以“语文人”的角色阅读文本也是教师自己“学习”文本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思考需要借助相关资料、理论或验证, 或修正, 或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文本的文学价值逐渐“浮出水面”, 教师形成相对理性的思考与判断。最后, 教师还要以“语文教师”的角色解读文本, 依据教材的课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练习系统梳理课文的教学价值, 基于自身对课文教学价值的判断开展学情调研, 明确学生学习的障碍, 确定课文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特殊性在于: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境中运用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 使之指向单篇作品, 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是多种角色解读过程的融合, 三种角色的解读缺一不可又必须有机结合。如此, 教师才能够在解读过程中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 才能深度挖掘课文的文学价值, 最终基于教材指向与学情分析准确判定其教学价值。

反观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 大多数教师仅以“语文教师”的角色解读文本, 阅读目的直接指向筛选教学内容。“自然人”和“语文人”两种阅读角色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师对课文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 解读文本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未能在深度挖掘文学价值的基础上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 导致自身解读的“套板反应”, 导致课堂教学未能满足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

三、路径探寻:建构合理的解读流程

基于上述分析,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因为阅读角色的缺失陷入“套板反应”的误区, 依据不同阅读角色的要求建构合理的解读流程是超越误区的基本路径。合理的解读流程能够引领语文教师达成不同阅读角色的阅读目的, 促进多种角色阅读成果的融合, 进而帮助语文教师准确判定课文的教育教学价值。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合理流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以“自然人”的角色完成“文本素读”

“素”在古代汉语中指“未染色的白绢”, “文本素读”即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阅读文本, 完全用自己的感受亲近文本。现代文本解读理论更重视读者对文本的个人体验, 认为文学作品诞生后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阅读文本就是发现和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文本素读”要求教师“零距离”接触文本, 不带任何成见, 摒弃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走进作品, 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生成真实的阅读体验。“文本素读”中的发现与教师独特的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紧密联系, 带着教师鲜明的个性印记。这些阅读发现经常成为教师深入探究、引领学生阅读的切入口。“文本素读”亦能帮助教师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对文字敏感的教师常常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阅读发现, 进而引领学生深入体验、深入探究。

2.以“语文人”的角色进行“文献阅读”

如果说“文本素读”的目的是融入教师的情感体验, “文献阅读”的目的则是帮助教师拓展解读的视角, 挖掘解读的深度。从哪些角度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呢?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 即作家、作品、读者、世界[2]。这四要素相互作用, 形成了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四要素”即可作为我们搜集文献的基本框架。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 从作品构成论的视角出发我们能够找到郭初阳老师的一篇博文《谎话说不圆》, 谈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不符合童话创作的情节逻辑和“瞬间原则”;从文学批评论的视角出发我们能看到儿童文学研究者杜霞老师改写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她在原作中加入了星星泉, 让影子带着盲孩子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星星泉, 用泉水洗亮了盲孩子的眼睛。这些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解读的视角, 增加解读的深度。回到上文描述的案例, 倘若教师完成了文献阅读的工作, 就能够解决男孩子提出的问题。

3.以“语文教师”的角色开展“教材研读”和“学情调研”

如果说“文本素读”和“文献研读”的目的是发现文本丰富的文学价值, “教材研读”则是为了准确判断文本的教学价值。教材编者在教材的课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练习系统中着力体现自己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识。教师认真解读教材, 了解编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准确界定文本的教学价值。

教师解读文本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在充分挖掘课文文学价值、准确界定课文教学价值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进行学情调研, 明确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障碍, 并据此确定教学的难点。

对语文教师而言, 建构一个合理的解读流程是走出文本解读误区的基本路径。这样的解读流程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是读者、作品、教材编者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3]。文本素读、文献阅读、教材研读和学情调研这一解读流程融合了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三种角色, 能够满足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特殊需要, 是语文教师接近教学文本内涵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2]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5.

解读农产品品牌命名误区 篇11

“德州扒鸡”、“新疆哈密瓜”、“福成肥牛”、“克明挂面”……面对这一串串农产品品牌的名字,您是否已经感觉到了一点不同之处?对!农产品品牌的名称很有特点,通常都是以“地域名+品类名”或“创始人名+品类名”的形式命名。在品牌时代高度发展的今天,农产品品牌的这种命名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

产地命名

“天津麻花”、“赵州雪梨”、“吐鲁番葡萄干”等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类名称,它们的品牌名称其实是一种公共资源,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名称,而是借用这种公共资源。即使农产品有自己的产地,企业也不应该直接用产地名来命名自己的品牌,因为这种命名方法打造的是一种公共资源,极有可能被其它厂家所借用。例如“德州扒鸡”这个品牌,它最初是由德州扒鸡集团打造出来的品牌,可是由于它采用的是产地命名的方法,德州许多其它厂家也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上打上“德州扒鸡”的字样。后来,德州扒鸡集团为了与其它厂家的产品进行区别,将自己的品牌名称改为了“华一”,结果却是“德州扒鸡”的品牌知名度早已声名远扬,而“华一”品牌却一直未达到“德州扒鸡”品牌的高度。

“直接以产地命名农产品品牌其品牌归属并不清晰,因此它会造成当地企业对于品牌资源的滥用而不珍惜,这样最终会毁掉一个品牌”,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说出了他的担忧。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汾酒”自古就是个知名品牌,因产自山西,后来山西许多酒企在宣传上都着重强调自己的产地是山西。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致使多人伤亡。这一事件迅速导致山西白酒在整个市场上的地位极速下降,至今都没有完全恢复。尽管这些白酒并不是直接以“山西”为品牌名,可是它多少可以证明以产地命名品牌的不足之处。

创始人命名

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方法自古就有,古代人对于自己的声誉看得都非常重要,所以品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可以表现出创始人的责任心,如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张小泉”等;现在也有不少农产品品牌采用此种方法命名,如上文提到的“福成肥牛”、“克明挂面”等。尽管这种命名方法可以把创始人的声誉搭进去,从而可以督促创始人用心地发展企业,可是它有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它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的,而非消费者的角度。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明利认为,这种命名方法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个误区。那就是这个企业—定是个家族企业,在综合实力方面一定不能与由资本市场支持的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因此其产品的品牌高度过早地在消费者心中就已经有了定位,以后也很难再提升其品牌高度。

解读误区 篇12

一、新时期教改语境中有效教学的解读

1. 有效教学:社会质量诉求语境对教学论语境的超越

随着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权利的普及化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使“以读书求发展”的社会功能逐渐受到弱化, 使建立在传统的“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等受到了冲击, 使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 学生也不用再像以往那样以“苦读”的唯一方式来获得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于是, 有效教学作为一个表达教学活动结果的语词象征符号, 由教学论语境 (“教是怎样影响学生的”, “怎样的教才是有效的”) 中的概念, 逐渐变成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诉求语境中的一个概念。作为教学论语境中的概念与作为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诉求语境中的概念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在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诉求语境中, 有效教学在表层上所表达的是社会对学校教师教学行为与实践活动结果的现实要求, 而在深层上却表达了社会对学生生命成长质量的关切, 是社会对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永恒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以及政策诉求。而在教学论语境中, 有效教学所指向的是教学活动及其过程本身是否科学、规范和合理。可见, 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必须超越教学论语境而把目光转向社会质量诉求语境, 以获得新的内涵。

2. 有效教学:新时期教改语境中的内涵分析

就我国当前而言, 有效教学兼具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诉求语境和教学论语境的双重特征, 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诉求语境的特征更为明显。

首先, 有效教学之所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我国近十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特殊背景和战略选择有密切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 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迅步而来,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和迎接21世纪人才与科技竞争的挑战, 党和政府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主题, 把“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此, 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而有效教学论题的提出, 符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社会诉求和政策诉求。因此, 在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时, 必须把它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的高度来考察。

其次, 从我国学校教育教学的实存状态看, 强调有效教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学校围绕升学率转, 教师围绕考试转, 学生围绕考分转。在这种异化了的教育价值取向下, 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教师教得无奈, 学生学得无趣。周末补课、题海战术、课业负担重, 课堂教学缺乏质疑、探讨和批判, 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和创造精神以及个体生命自由舒展空间等, 构成了学校教育生活的真实“生态”。这一切促使人们不断深省叩问:这样的教学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随着有关对有效教学认识争论的深入, 原本只表征教师教学行为结果基本要求的“有效教学”不能再停留在教学论语境中进行解读, 而是要把它提升为一个蕴含着社会对学校教育生活和学生生命质量“应为” (should-be) 的关注与诉求的概念。

第三, 有效教学蕴含着社会对学校教育生活和学生生命质量“应为”的关注与诉求,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进入现代社会, 教育对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平等地接受教育已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公平, 把教育公平列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 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即“有学上”的问题。但我国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还存在不平衡性,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稀缺。功利主义对教育领域的入侵也在一定程度威胁着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实现。这都使得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有质量保障的教育公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在这种语境中, 有效教学应成为对来自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的一种观照, 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途径。

第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有效教学的达成不是教学论本身所能解决的, 它涉及多种复杂因素, 包括教师、学生、学校、政府、社会以及教学物质资源和手段等, 都对有效教学的达成产生影响。因此, 在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语境下, 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要解决好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 当前首先必须着力解决的是, 政府、学校、教师、社会共同努力, 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渗透和促进功能, 为有效教学提供文化土壤。而其中最根本的, 就是要转变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 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来规范各自的行为。

可见, 在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语境中, 有效教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表征教师教学行为结果的语词, 它已被赋予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二、有效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分析

探讨有效教学在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语境中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避免陷入以下认识误区。

1. 片面从形而上或形而下的观点来认识有效教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无形的道理、法则和精神等, 其英文翻译为metaphysical, 是指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 是超自然的存在, 以理性的思维, 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穷极之物。把有效教学当作形而上的概念来认识, 就是把有效教学当作一个纯理性、纯理想或很深奥和不可触及的东西来追求。把有效教学当作形而上的概念来认识, 容易导致把“有效教学”停留于观念的“追问”之中而悬空在教学实践之外的结果。“形而下”则指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把有效教学当作形而下的概念来认识, 是把有效教学当作一种工具来看待, 过分寻求实现教学目标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或手段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如只着眼于对“科学的”教学技术、技巧、技能、策略、模式和方法的追求, 而忽略了对有效教学的价值合理性的思考———人类何以有“教学”这种实践活动。然而, “教学是一种人为设计, 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 是为人的, 因而也是人文的活动。如果纯粹把教学作为一种工具, 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1]事实上, 片面地从形而上或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理解有效教学都是错误的。历史表明, 人类教育的发展是人类教育哲学 (思想) 与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教育的哲学追问是对教育的最深思考。如此, 有效教学无疑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 哪怕是因为“有效教学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 或者一套直接用以教师行为的指标”[2]。教育实践则是人类实现或逼近教育哲学思想的行动表征。在实践意义上, 有效教学又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一种观念和信念) , 更应该是每一位教师需要付诸现实的一种教学行动 (教学实践) 。所以, 研究有效教学也需要从具体的实践形式去探讨。

2. 仅从语言学本义上去理解有效教学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有效”意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 或者指“有效果”[3]。由此, 从语言学本义上看, 有效教学即“能实现预期目的, 有效果”的教学。目前, 多数学者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合规律性的教学, 是有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4]。具体地说,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比较高;有效率是对教学作为精神性生产活动的经济学描述, 即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比较高, 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较高;有效益是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较高[1]。然而, 这种理解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 这样的教学未必就是好的教学, 因为这种“有效教学”的“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只是知识、技能传授与掌握的效率, 在单位时间内教师传授得多、进度快, 学生记得好, 就预示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成功;但这种“有效教学”不等于成功教学和美善教学。对于教育学中的“有效性”的考量除了技术化的目标取向, 还应关照人的生命的意义、价值、尊严、独特性等维度, 毕竟教化乃是一种灵魂的唤醒与交流, 而不是冷冰冰的生产加工过程;这种教学的“有效性”充其量诠释了教学认识的成功, 学生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也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教育效果, 教学本身所承载的道德承诺却无人问津[5]。可见, 仅基于语体学本义来解读教学的“有效”是失之偏颇的。

3. 仍存在“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

有人认为, 有效教学的提出主要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1]。这种争论导致了有效教学研究中出现了“艺术取向派”和“科学取向派”的对立。“艺术取向派”认为, 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 是一种“凭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 教学结果是丰富的, 难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所以, “艺术取向派”并不太重视科学分析、科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学“有效”的作用。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的“科学取向派”则认为, 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特别是强调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等。在“科学取向派”视野中, 有效教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 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在什么条件下教学才更为有效?从内容上看, 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促进学生学习, 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 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可见, 在“科学取向派”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艺术对教学的“有效”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 教学既是艺术, 也是科学, 有效教学既要讲艺术性, 又要讲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不可或缺。

4. 有效教学发生的时空仅限于课堂教学

从教学活动发生的时空来看,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也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 班级授课 (课堂教学) 仍然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主流。所以, 把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无可厚非。但我们不禁要问:教学活动仅发生于课堂吗?“有效课堂教学”与“有效教学”是同一概念吗?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有必要对“教学”的含义作一分析从“教”的层面来看, 所谓“教学 (教) ”,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6]“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 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7]显然, 教学的时空含义是比较宽泛的。可以说, 在学校教育中, 凡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如学生在家的预习、复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 (包括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的学习、探讨) 都属教学范畴, 教学活动不仅仅在课堂上发生, 它可以在学校课堂以外的地方发生。如果把教学仅限定于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 那实际上是窄化了教学的含义, 这在理论上会混淆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 在实践上会误导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 毕竟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并非教学活动的全部。所以, 教师的“教”有效无效, 以及学生的“学”有效无效, 不能单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判断。“在现实中, 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仅以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表现来评判, 这是对有效课堂教学标准的片面理解。”[8]

三、结语

有效教学现已成为社会对学校教学活动结果的“应然”诉求, 对它进行全面、深刻解读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赋予了教育神圣的时代使命,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逻辑。在这样语境中, 全面、深刻认识有效教学这一论题, 防范各种认识误区, 有助于增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对“什么是好的教学”和“如何达成有效教学”的理性追问和探索, 以及深化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生命成长质量的特殊意义的理解。同时必须看到, 有效教学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人才素质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转变都会对有效教学评判标准产生影响。教学能否促进,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 是我们判断“教学有效与否”一个更为基本的标准, 这是由当下社会发展条件下的文化价值观所决定的。只有把有效教学放置在我国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语境中来解读, 特别是把它放置于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语境中进行解读, 才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善亮.有效教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崔允漷, 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2) .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4]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刘万海“.有效教学”辨.全球教育展望, 2007 (7) .

[6]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王道俊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专业机房下一篇:公开课教学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