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规避

2024-05-24

误区规避(共9篇)

误区规避 篇1

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配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证化工厂建成后的运行质量, 需要科学的展开前期的配管设计, 减少配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促使各个系统可以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配管设计中, 管道的设计与管道的布置必须做到统一规划, 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这就需要对配管设计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 才能完成配管的设计, 进而有效的保证配管设计的质量, 促使相关工程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1]。

1 配管设计的相关概述

配管设计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 通过配管设计, 实现对管道的布局、走向等内容, 可以使化工厂各个装置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配置, 保证企业的功能性发挥, 进而使得各个系统的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配管设计不但需要达到降低成本, 而且还需要达到安全性、可靠性。

2 配管设计的误区分析

在实际的配管设计中, 一些误区是切实存在的, 配管设计的质量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为此, 需要强化对配管设计误区的分析和解读。

1) 弯头设计误区。弯头是配管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配管设计中会出现配管连接不上的情况, 为此设计人员为了保障管道的连接, 就采用添加弯头的方式, 完成对设计图纸的改进。但是简单添加弯头, 不但会使管道的阻力增大, 而且还增加了管道焊缝和泄漏点。

2) 异径管设计误区。异径管也是配管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配管设计中有偏心异径管和同心异径管, 不同的配管情况选用不同异径管形式, 管廊上选用底平的偏心异径管, 如果选择同心异径管会造成排凝不畅和施工不便[2]。

3) 分支设计误区。设计过程中, 出现分叉处没有正确配管的情况。配管设计中对于输送气体的管道在水平方向分叉时, 分支宜朝上, 避免凝液堵住管道;排至火炬总管的低压可燃气体管道应顺流斜接, 以减少压降。排至凝液收集总管的凝液管道也应顺流斜接, 减少压降。

4) 阀门选择不够合理, 设计过程中, 因阀门类型较多, 如果阀门选择不合理, 会产生安全隐患。

5) 管道连接不够合理, 设计过程中, 由于介质不同、操作状况不同, 所以材料等级也不同, 进而可能管道材质不同, 当出现不同材质管道连接时, 宜采用法兰连接, 避免异种钢焊接, 因金属电位不同而产生腐蚀。

3 规避配管设计误区的建议

针对配管设计中的误区, 提出完善的规避建议, 促使配管设计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规避安全隐患。

1) 统筹考虑管线走向, 尽可能的减少弯头的使用, 减少管道阻力, 减少焊缝, 促使管道可以有效连接。

2) 合理选择偏心异径管和同心异径管, 根据不同的配管情况, 正确选择异径管的形式。

3) 针对管道分支设计误区, 需要科学的对分支进行应用, 实现对气体、液体和蒸汽等的控制, 完成对各个流路的控制, 规避安全隐患。

4) 正确的选择阀门, 在实际的设计中, 需要熟悉各种阀门特点,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阀门。

5) 科学展开管道连接, 根据管道材料等级的不同, 选择正确的连接方式, 规避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配管设计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配管设计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对配管设计的误区进行分析, 提出合理的规避建议, 并根据配管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改进, 有利于提高配管的质量,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 全面发挥配管的功能性和效率性, 实现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摘要:配管设计是一项复杂和重要的工作, 需要配管设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使设计内容和质量可以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配管设计中经常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或经验不足, 造成配管设计的不合理, 使得生产操作及检修不方便。为提高设计质量, 减少常识性错误的发生, 以配管设计的误区进行阐述, 结合配管工程的实际情况, 提出适当的规避建议, 旨在为相关配管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促使配管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进而有效提升对配管设计的控制, 减少各类误区对配管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配管设计,误区,规避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广财, 李晓.浅议配管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化工管理, 2015, (35) :10-11.

[2]魏安娜.谈石油化工装置中配管的设计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0) .

误区规避 篇2

适当地对素材“剪辑扩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呆板为生动,使文章血肉丰富,引人入胜。但有些考生总是简单地将“情景扩写”误解为“材料扩写”,只是对文题材料简单地拉长,或者天马行空,胡拼乱凑,文章犹如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毫无说服力。

二、滥用经典,味如鸡肋

很多课本素材都堪称经典素材,因为它的广为人知及社会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而成为广大考生的首选,比如李白、屈原、陶渊明、爱迪生、居里夫人、海伦·凯勒、比尔·盖茨……但这些经典素材如果不加修饰地滥用,就会成为阅卷老师避之唯恐不及的“陈词滥调”,其效果也如同食之无味的“鸡肋”。

三、娱乐泛化,恶搞成风

如今,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就像副食商店成堆的方便面充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不少考生的思维形成一种懒惰的惯性,不愿意去读经典名著,不愿意去接受引发思考的问题,写文章人为地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穿越”过滥,试图以“猎奇”、“娱乐”的元素吸引读者眼球,就会陷入“泛娱乐化”的误区,让阅卷老师反感。

四、一材多用,牵强附会

不少考生受到某些报刊文章“一材多用”的误导,于是,他们提前准备所谓的“经典素材”,像“万金油”一样用到多个题目中去,结果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这样的“万金油式”的素材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哭笑不得。

五、情趣幼稚,气量狭小

有些考生的记叙文编的像小学生的文章,缺少必要的底蕴。过于低幼化的素材必定会让整篇文章带上低幼化的色彩,让阅卷老师大跌眼镜。还有些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儿频频出现。一个高中生,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独立的见解,如果到了十八九岁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思想情趣上,总让人觉得气量狭小。

六、思想偏激,消极颓废

规避教学误区 开展有效探究 篇3

【关键词】规避;有效;生活味

火候

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乃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小组内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数学知识或问题的探索而进行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有效的合作探究需要小组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参与,能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并在小组的探究中养成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体验。然而在许多数学课堂上我们虽能看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影子,但却发现多数停留在形式上,这样的合作探究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课堂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一定要注意规避教学误区,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意在给教师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探”未动而“备”先行

片段: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时候,教师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沿着圆柱的侧面高的方向剪开后是什么样的图形?可上课时只有教师准备了一个圆柱体纸盒,学生课前并没有准备,丧失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的机会。

剖析:片段中师生探究《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教学设计只停留在了意识中,虽然想让学生主动获得深刻的探究体验,但是他却没有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反思: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探”未动而“备”先行”。课前充分的准备有利于课堂时间的最大利用率,有利于合作探究的顺利开展与深入。

二、遇到“必要”再去“探”

片段: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

T: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圓?

S:人民币是圆形的,蛋糕是圆的……

T:(不用圆规)想办法画出一个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

T:小组合作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画完后,讨论圆规画圆的步骤。

……

剖析:我认为“(不用圆规)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具有探究的价值,而“怎样用圆规画一个圆”学生只要看书自学即可,没有必要小组合作探究。

反思: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合作探究应在学生学习最需要的时候进行,即 “遇到“必要”再去“探”,确保探究的适时有效性。有些教师不根据内容千篇一律地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将会使主体失去独立自主的机会。因此,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要应“必要”施教,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

三、内容不囿于课本,教学散发着生活味。

片段:判断正方形和圆的周长都是25.12米,谁的面积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得出:当圆与正方形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剖析:课堂的教学探究内容过于知识化,缺少生活味,没有从现实生活中或实际需要去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将书本的知识紧密联系生活。

反思:我建议修改为:用 25.12米长的篱笆圈一个鸡圈,要求圈出的鸡圈的面积要最大?学生可能会圈出不同的图形,教师从中挑选出典型正方形和圆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当周长相等时只有圆的面积最大的结论。这样的修改,学生学起来觉得很贴近生活又有趣,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觉得有收获,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四、探究时间掌控要注意火候

片段:有些课看似很热闹,实如一盘散沙。当学生才讨论了大约1分钟,教师就一拍手:“好”!“停”!学生其实根本就来不及思考,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正当学生兴趣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

剖析:片段中的教学探究时间太短,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形式,这样不但不能养成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众心理。

反思: 俗话说: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学生的合作探究是一个学习研究过程,需要充分的酝酿,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给予有力的保证。很多教师在出示问题之后,迫不及待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致使部分学生吃“现成饭”,探究活动必定流于形式,结果肯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

五、修炼好“配角”是“正道”

片段:常有教师教学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探究课变成了基本操作训练课。

剖析:片段中的这种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学生其实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课堂师生角色定位错误,要注意转换,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学生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只是设计者和组织者,活动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应注意修炼好“配角”,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合作探究有效开展。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型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性学习的新局面,它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大脑封存的记忆,开启深沉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应钻研吃透新课程理念,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规避教学误区,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探究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线,全力打造“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型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 盛群力等

[2]《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组织引导》 李红梅

[3][《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 人民教育

人才招聘中存在的误区与其规避 篇4

关键词:企业招聘,误区,规避

一、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招聘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进而保证企业各项战略的成功实施。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最为重要环节之一的招聘更是至关重要。企业能够借助招聘找到最为合适的人才决定着一个企业团队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 企业招聘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找寻合适的求职者, 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离职人员的补充;

第二, 有利于企业对外形象的树立与传播。通过招聘, 应聘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与企业文化等;

第三, 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丰富。通过招聘, 企业可以找到有着不同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思维方式的员工, 一旦企业遇到难题, 员工们便会有不同的方法与间接, 进而实现企业文化的丰富。

二、现代企业招聘常见的问题

1、招聘过程不科学

目前, 我国企业大多数在进行人才招聘前, 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中很少能将其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企业更多地考虑人才成本、招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只重视眼前利益, 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及未来的潜在利益。企业对员工的招聘过程也过于简化, 常常忽略招聘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过程。企业在招聘前没有对招聘岗位进行需求分析, 企业招聘人员不了解企业对该岗位究竟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 招聘仅凭想象, 找出来的人员自然就很难达到企业要求。

2、招聘方法过于单一

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 通常是经过面试来对应聘人才进行筛选, 而面试的方法也是根据不同岗位的应聘人员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例如面谈法、答辩法、情景模式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有领导讨论法、文件筐作业等方法, 通过不同的面试方法, 来对应聘人员的技能、品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3、招聘人员的非专业化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 应聘人员主要面对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 而非企业本身, 这就使得企业应聘人员对于企业的了解较少。而在这种对企业了解较少的情况下, 应聘人员在招聘过程中主要的依据就是根据应聘人员的形像、现场表现等表面的东西来进行取舍, 而不去考虑该员工是否适合企业发展, 对企业了解多少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应聘人员来说, 同样也是根据招聘人员的现场素质、表现等直观印象来间接来了解企业, 推断企业的一些情况, 进而对企业的好坏进行评价, 从而推论出企业的整体形象, 进而决定是否选择该企业作为发展工作地。

三、招聘过程中常见的误区解决对策

1、正确发布招聘信息及筛选应聘者简历

企业在招聘前, 应该对企业需求岗位进行需求分析, 与用人部门进行及时沟通, 了解企业自身对于该岗位的职责需求, 并与用人部门经理直接商定录用标准, 使企业招聘人员对于该岗位的职责进行全面了解, 制定出以便其在招聘过程中, 提出更加专业、合理、适合企业需求的问题, 同时使企业在发表招聘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保证信息发布的正确性。企业在对应聘者简历的筛选过程中, 筛选人员要选择具有人力资源专业知识, 了解企业岗位需求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筛选, 对应聘者简历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应聘岗位来进行分类, 也可以根据专业进行分类, 或者采用工作经验作为分类标准, 总之保证应聘者简历的规整性。

2、预约正式面试前, 引进电话面试程序

电话面试主要是针对企业内跨地区招聘或招聘岗位候选人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企业为了方便、降低成本而采用的一种面试方式。因此, 现代企业在对应聘人进行预约正式面试前, 引进电话面试程序不断可以节省企业及应聘者的时间, 还可以为企业节省一部分招聘成本, 对于企业及应聘者都将带来便利。当企业需要组织较多的应聘者来进行面试时, 这对于组织面试的人员及企业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无论是时间、精力上, 还是企业招聘成本上都会有很大的负担。

3、对招聘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对面试合格者专业化入职培训

目前, 企业对新招聘员工的入职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 主要是对新招聘员工进行企业的文化、产品介绍、专业技能等相关企业方面的培训, 而对于新招聘员工所关注的职业生涯规划、团队精神教育、心态教育等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 企业应该完善对新招聘员工的入职培训体系, 在对新招聘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产品介绍、安全知识、专业技能等企业基础方面知识培训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晋升机制、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新员工心理培训、团队合作教育等方面都要进行专业化培训。聘请知名的职业发展规划师、员工心理培训师对员工进行全面教育培训, 同时也要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晋升机制、发展战略目标、企业文化, 使新招聘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 提高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曹飞颖:《浅析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东方企业文化》, 2011, 9-10。

[2]唐晓卿:《我国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家》, 2011, 226-227。

议论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篇5

议论文是最基本的文体之一,也是颇受考生青睐的文体。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占了绝大多数,但出现的失误也非常多。笔者结合教学和高考阅卷体会及经历,对此谈谈一些看法。

误区一:标题太泛

作为考场议论文的标题,应该让人一眼看到它就能明晓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是一些考场议论文拟题随意,大而化之,令人不明所以,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如2015年江苏一考生的作文题目“永垂不朽”,“什么永垂不朽”?“为什么永垂不朽”?这些内容标题并没有告诉读者;再如作文题目“说道德”,尽管指出了议论的话题是“道德”,但还是过于宽泛,对道德有何看法,或从哪个角度看道德等,都没有告知读者。

规避策略:

笔者认为,优秀议论文的标题,应该传递给读者以下信息:一是这篇文章审题准确,二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明确,三是这是一篇议论文,四是这篇文章有文采(或有意蕴)等。上文提到的2015年江苏一考生的作文题目“永垂不朽”,不仅让人不明中心,不晓文体;同时也没有紧扣材料(“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的关键词“智慧”。相较而言,“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写作的智慧”“大智若愚”等作文题目就避开了这几个误区。

误区二:入题太晚

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一般说来,要么提出中心论点,要么提出你要分析解决的问题。但有些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这个问题上,拖泥带水、??里??嗦,不清不楚,开头写了一大堆,也没有把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简洁、鲜明地亮出来。

规避策略:

考场议论文应该简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开头或引用名言、或引述材料、或正反对比。除此之外,还要能让阅卷老师从开头(甚至标题)就能感受到你的个性,你的才情。如一位考生作文的开头:“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再粗陋,我胸中似乎有一种粗犷的豪情在激荡。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众‘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拒绝平庸》)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就是写出了切己的感受,关注生活,新颖而自然地引出了论点。

误区三:层次不清

议论文尤其要讲究逻辑,但是有些考生的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缺少逻辑性,层次结构布局不合理,材料混乱,给人层次不清、结构松散之感。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等,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如《心中有德》这篇文章。开头简明扼要地提出中心论点:“曾几何时,看惯了太多的钩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的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中间采用并列结构,从“是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分论点一)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分论点二)心中有德,是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分论点三)”结尾深化话题,重申中心论点:“立德在心中,使心中有德,让你不再迷惘,而是在德的引导下,走正确之路,并无怨无悔地走完一生。即使平淡也有滋味,即使平凡也会伟大,即使孤独也会快乐。因为心中有德!”

规避策略:

考场作文若想克服层次不清的毛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集中笔力,紧扣中心。不能撇开中心,横生枝节。二是通盘考虑,整体运作。不能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三是层次清晰,分段适当。不能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四是过渡得当,重视照应。内容转换过程中会用适当的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在前面要有铺垫。注意首尾照应,注意点题。

误区四:叙例不精

例证法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它包括选例、引例、叙例、议例几个步骤。叙例就是简练、概括地叙述事例,为论证论点服务。笔者在高考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写议论文时,把事例叙写为一两个详细的故事,误把“叙例”当“记叙”。其实,记叙是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它叙述事件讲究生动、具体,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叙例是写议论文运用例证法时讲究的技巧,重在事实的列举,讲究以理服人,虽不排除生动形象,但更要求简练概括。

规避策略:

具体说来,考生可以根据论点的需要,对事例进行恰当裁剪、加工改造。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的一段文字:

烛之武可以忍让,虽然曾不被大王重用,但面临国危家难时,毅然可以作出退让,所谓“国之不存,何以家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选择放下个人的怨恨,为国出使。

此段文字,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舍弃了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叙例时不仅要学会恰当裁剪、加工改造,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当事例较多时,还可以将一组同类事实论据进行高度概括,一个事例简练至一句话,以排比形式呈现。这种排比“叙例”,不仅使语言气势磅礴,更能让论据充分,论证力量陡增。如《责任,让我们义无反顾》这篇文章的选段:

残月如刀,夜色似墨。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头正颤颤地向我们走来。萧瑟的秋风吹拂着他一头的银发,他――烛之武,没有太多的话语,没有太多的害怕,只因国家危急,他毅然挺身而出,说退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用行动诠释着责任。(挖掘增补)

因为责任,烛之武奋不顾身智退秦师;因为责任,荆轲义无反顾刺杀秦王;因为责任,巴金深情忏悔唤醒人性……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用话语拷问着心灵。(概括排比)

规避青春痘认识误区 篇6

青春痘可以风干 青春痘和潮湿没有关系。皮肤细胞中含有水分,若将皮肤风干其实是在赶走细胞中的水分,一旦皮肤干涸了,细胞间质(皮肤的保护层)也将受损,毛孔里细菌的数目会增加,皮肤会变得紧绷脱皮,这样不但无法停止青春痘的产生,反而会造成另一种灾难。正确观念是,油脂分泌会使青春痘恶化。因此,必须控制油脂的分泌,饮食上不能摄取过多的油脂。

青春痘是皮肤不清洁引起的 这个错误的观念造成许多后遗症,很多人用肥皂或很强效的洁面产品洗脸。这样做,反而加重了皮肤刺激和过度干燥,会造成更多的青春痘。因此,控制青春痘,应该使用温和的清洁用品和保养品。

青春痘只要治疗患处即可 水杨酸或过氧化苯可以减轻青春痘的红肿,但这些产品并不治本。只有那些偶尔或只在局部长痘的人才可以只治疗患处。如果青春痘很严重,且发生于面部任意部位,就不适合局部治疗的方法。

误区规避 篇7

与微课相近、易混淆的词 (见下表) 。

二、“微课”的设计误区

“‘微课’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 还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 实质上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而已, 不能称之为‘微课’。”[1]体育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体练习, 如果“微课”中没有针对性的学练环节, 仅靠教师讲解, 学生是很难掌握技术动作的。那么如何设计“微课”的学练环节, 使“微课”真正发挥作用,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应对策略:在进行“微课”选题时, 就必须进行筛选, 确定哪些是“微课”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体育课本身课时有限, 选题可以着重理论知识讲授, 也可以针对有难度的技术动作进行突破。但是无论确定哪些教学内容, 在进行导入设计时, 都要考虑在10~15分钟一气呵成, 既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 又能掌握练习方法。尤其是在设计微课的学练环节, 在教学安全的范围内, 应尽量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弥补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学练方式, 避免把微课做成视频录像课。

三、“微课”的作用误区

“‘微课’是作为正规课程的补充出现的, 既可以单独讲解一个知识点, 也可以是在职学习、考试培训等的辅导课程。”[2]作为课堂的补充,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对课中不能拆分细化的复杂技术分解演示,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但微课不能代替传统体育课, 仅仅是补充。“微课”要根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想达到的目的进行评估, 如果过分夸大了“微课”的作用, 不仅不能达成目的, 反而使课堂教学受到影响和阻碍。

应对策略:首先“微课”如果针对的是一般学生, 就国内目前体育课的现状而言, 城市进行“微课”普及的可能性高一些, 偏远地区的学校对“微课”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其次就目前体育教师队伍而言, 必须加强自身学习, 面对新生事物不能求“神似”和“形似”, 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微课”的内涵, 根本发挥不了“微课”的作用;如果没有“微课”实施的保障条件, 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各个方面的学习, 更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配合。

四、“微课”的应用误区

有些教师担心“微课”应用以后会形成“教师无用论”。其实,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教师是不可取代的, 只有通过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 才能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微课”只能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应对策略:“微课”在应用时, 先考虑对象, 如, 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 学生看见引人入胜的教学环节, 在没有准备活动和保护的前提下, 一时冲动进行不科学的模仿练习, 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更是引领者, 只面对日益更新的知识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体育教师如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只能对体育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也只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而且有其适用范围。

五、“微课”的制作误区

在制作“微课”时, 如果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形式, 不会是一堂好课;如果只是在“微课”制作技术层面下功夫而轻视了引导探究, 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那么无论画面有多精美, 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应对策略:为了吸引学生, 在课件制作方面要精心准备, 目前常用的软件PPT、Word、Flash、Photo shop、格式工厂、美图秀秀、会声会影等等, 如果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三维动画, 那绝对是“微课”中的点睛之笔。精美的画面、动态的效果、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及准确客观的评价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通过“微课”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可以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一个合理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47.

[2]阮彩霞, 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11) :16-18.

误区规避 篇8

近年来, 腐败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极为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 腐败无所不有, 无处不在, 是困扰各国政府的最大难题。

十八大把反腐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至今神州大地已有上万官员纷纷落马, “大老虎”“小苍蝇”层出反应中国腐败现象之严重。还有众多官员及家属携巨款外逃, 贪官集中外逃于北美等国家, 在这些国家甚至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贪官一条街”。在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当下, 腐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发展到百姓难以容忍的地步, “仇官”“仇富”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会危害国家的安定与和谐。针对目前严重的腐败现象, 有媒体笑称中国的反腐有四个途径:“家中被盗, 情妇举报, 记者拍照, 内讧晒发票”。虽是玩笑, 但说明了当前中国反腐举措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反腐的误区

面对中国如此严重的腐败现象, 党和政府真切地认识到腐败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起到的腐化作用, 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与国家的安定。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 表明了反腐的决心和态度。

十八大后中纪委巡视组担当反腐的大任, 但是这种查一起, 反一起的反腐高压反腐模式虽有成效, 但未能形成高效成熟的反腐机制, 过度依赖此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另一误区是有专家呼吁用“高薪养廉”进行反腐。认为给官员高的薪酬福利能够有效的防止官员贪腐。这是我国反腐应当规避的两个误区。

三、俄罗斯反腐经验:由运动式反腐转向制度性反腐

(一) 俄罗斯的反腐举措

俄罗斯改革开放比我国晚一些, 但成就不可小觑, 经济发展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不多, 算得上“可持续发展”。但他们也要面对改革带来的贪腐、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等问题。针对严重的腐败现象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的反腐败运动, 但收效甚微, 进入21世纪后逐渐向制度性反腐转变。

1. 建立反腐败法律体系。2001年制定《行政违法行为法》, 2002年,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对官僚腐败发出严厉警告。2003年, 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出台100个长期或短期的根除行贿的措施, 并拟定适合整个政府机构的反腐防腐制度, 制定了《国家公务体制法》。2004年制定了《国家民事公务法》对公务员的竞聘条件、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均作了详细规定和限定。2006年俄罗斯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2010年《反腐败国家战略》和《2010一2011年国家反腐败计划》的出台, 进一步表明了反腐的决心和态度。

2. 完善立法相应配套设施。俄罗斯的腐败现象在初期并未有根本性好转有些立法举措甚至成为精英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针对这些现象俄罗斯政府大力完善反腐败立法相应的配套措施, 确保法律法规的真正实施,

3. 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2009年5月, 梅德韦杰夫签署官员进行财产申报规定的总统令, 财产申报制度正式启动。2009年9月, 国家机关内部增设一个部门, 负责审查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0年4月, 制定了对受贿官员处以高于受贿金额数倍的罚款, 严重时没收财产等规定。

( 二 ) 俄罗斯的反腐败对我国的借鉴经验

俄罗斯近年来对本国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 总体效果很明显虽未能彻底清除腐败的毒瘤。但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1. 高度认识, 态度端正。敢于坦承自己腐败的严重程度, 不搞文字或数字游戏。俄发表的统计数据, 敢于承认至少80%的俄官员都有腐败行为, 不会以“极少数”、“少数”、“某些”之类的语言模而糊之。当然, “腐败行为”的概念很宽泛, 大到贪污受贿, 小到吃喝玩乐, 都算。但也正因为把“小腐”也列入“腐败行为”之中, 才说明俄罗斯反腐态度端正, 高度认识。腐与不腐的界线划得清, 只要是腐败, 就归为腐败范畴, 不会为了数据的漂亮而刻意把小腐不当腐败。

2. 直击问题, 不相互推诿。哪个时代的问题就是哪个时代的问题, 绝不推诿扯皮是俄罗斯反腐的一大特色。面对俄罗斯严重的腐败问题, 不会有人将之推到斯大林、赫鲁晓夫时代, 他们会毫不隐讳地指出“腐败是俄罗斯10年改革留下”的。这正好是叶利钦和普京的时代, 普京现在是俄罗斯的总统, 但俄罗斯总检察长这样谈论腐败时丝毫没有什么忌讳, 改革在带来成就的同时带来一系列难以回避的负面现象实属正常。正常的现象却千方百计地淡而化之或是一股脑往前人头上栽, 这就不正常。不躲闪回避, 不推卸诿过, 说明的俄罗斯反腐心态很正常, 这一点尤其需要我们借鉴学习。

3. 由运动式反腐转向制度性反腐。在运动式反腐收效不大的情况下, 俄罗斯转向制度性反腐。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贯彻实施, 扩大国家公务人员财产申报范围等。俄总统等一系列高官率先在网上晒收入。他们没有搞“承诺”, 设立廉政账户, 没有进行游戏反腐、短信劝廉内助反腐“创新”, 而是实实在在地做让百姓相信的事情。

俄罗斯正视腐败和制度性反腐是最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经验。改变以往跟风、形式、大搞运动式反腐败, 制度性反腐是当前中国反腐败的必要举措。

四、新加坡反腐经验:“高薪养廉”是不成立的

(一) 新加坡“高薪养廉”的解读

说到反腐败我们不得不说新加坡。新加坡是我国官员出国考察和交流的一个样板户。交流的主要内容就是高薪养廉。其实, 这是一种误读, 新加坡并不是高薪养廉, 新加坡人普遍认为“廉洁”是每一位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并不需要高薪去养。

新加坡大力控制腐败是在1970年代, 当时成立了反贪污调查局, 直接对总理负责, 属总理直接管辖。从那个时候新加坡国内风气渐好, 开始有廉政的基础, 廉政得到了一定的保证。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是在1994年才开始的, “高薪养廉”是政府为了吸引跟多优秀人才到政府任职。只对总统、总理、部长等30位高官给予高薪。除了这30个高官其他公务员的月薪只是社会平均水平, 跟企业人员相差不大。新加坡国家工资委员会每年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发布“工资指导”公务员工资每年根据国家工资委员会的指导进行幅度调整。2009年在新加坡各行业平均年薪排行中 , 公务员工资还不如筑路打桩的工人工资高。由于公务员工资低于私企 , 新加坡每年大约有6% 的公务员辞职到私营企业就职。公务员每年有进有出 , 也保证了新加坡政府的活力。总的来说, 新加坡是先有廉政, 后有高薪, 就算是高薪也不是我们眼中的那种高薪。所以说高薪跟廉政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的关系。

(二) “高薪”未必“养廉”对我国的启示

高薪养廉是我国宋朝王安石的首创, 王安石实施高薪养廉政策, 采取一系列措施, 宋朝终落个“良吏实寡”的结局。早在我们老祖宗那里就已经把高薪养廉否定了, 高薪不养廉需要我们:

1. 深刻剖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腐败问题有其产生的深刻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原因。薪水高低只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一个表面原因, 仅仅通过“高薪”来达到廉政目的是根本行不通的。

2. 把“廉政”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认识到廉洁的政治文化并非高薪所能达成, 党要时刻把“廉政”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各级政府要加强廉政教育, 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在反腐中的特殊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廉政文化氛围, 各级公职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 提高个人自我修养。

3.完善制度建设, 提高执行力。制度体系是反腐败的根本所在, 健全的法制、有力的贯彻执行、科学的监督体系是高效反腐的有效举措。制度执行中要不断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不断的修补完善, 提高制度执行力。

小结

俄罗斯、新加坡两国的反腐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一定, 直面正视腐败问题, 不搞运动式反腐, 致力于健全制度体系, 力促制度性反腐, 结合我国的国情, 不盲目迷信他国经验,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道路。细观中国面临的问题:西方大国的经济围堵, 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端。国内的统一, 改革的继续, 制造业的低迷, 反腐败。表面看来纷乱复杂, 细析下国外的问题在美国, 国内的问题在反腐败。综合起来核心问题在于反腐败。因为现在的中国只要自身不出问题, 就没有人能打败中国, 对于共产党而言腐败问题不解决, 江山难保。当我们对反腐败感到悲观失望时候, 我们也要看到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积极作为的一面。俟河之清, 要有耐心。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17.

[2]李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其它地区、国家反腐败的经验和教训[M].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05月第一版.

[3]郎咸平.“高薪”和养廉并没有必然联系[J].IT时代周刊, 2014 (20) .

[4]新加坡并非高薪养廉[J].人大建设, 2010 (09) .

[5]王大良.反腐败:来自古代中国的启示——以北魏官吏收入与监察机制为例[M].民族出版社, 2001.

跑步减肥有学问规避误区见效快 篇9

跑步速度越快越好:“跑步速度越快越好”这个说法并不对,这样跑步的时间持续不长,更重要的是并没有消耗什么脂肪。要知道,脂肪燃烧只能是有氧的方式,快速跑氧供应不足,机体只能进行无氧供能,因而脂肪是无法参与供能的,还会使跑步者出现运动性低血糖以及运动能力降低等症状。所以,持续性的有氧运动才能达到减脂的效果。

只要跑步就会燃脂:很多初跑者认为只要跑步就会燃脂,每天跑20分钟就不跑了,实际上,这并不能达到燃脂的效果。跑步开始时,消耗的并不是脂肪,而是体内的“糖”,“糖”消耗的差不多之后才是真正的燃脂,跑步时间过短根本起不到任何减肥的作用。每个人根据不同的体质以及食物的摄入量,燃脂开始的时间不同,一般来说,每次跑1个小时以上才能达到燃脂的目的。所以要达到燃脂目的,可以在跑步前适量地做一些力量训练,等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开始跑步。

只专注跑步,不做其他训练:身体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机器,你刚刚开始跑步时可能一公里就能消耗60~70大卡热量,长时间跑步后,你的身体已经成了一个完美的跑步机器,同样的速度和距离你可能只消耗40多大卡。所以,运动应是多元化的,跑步是塑形下半身最好的运动之一,可以适当搭配做些上肢和腰部训练。

跑步时间越长越好:有人认为既然是在能量消耗差不多时才会燃脂,那就多跑,跑的时间越长越好,这种观点也是错的。首先,每天高强度的运动会让你更容易饥饿,你可能会摄入较多的食物来补充损耗的热量,从而得不偿失。其次,每天有氧运动过度,但饮食却无法保证正常所需的营养,新陈代谢会急剧下降,身体本能将尽可能地降低能量的消耗。所以,每周持续3~5次1小时以上的慢跑即可,建议走跑结合,适当调整呼吸。

跑步后狂吃或不吃:燃烧大量卡路里后会产生饥饿感,这时如果你大量进食,不仅不能减肥,可能还会产生增重的结果。当然,运动后不吃东西也是错的,跑步后人体需要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和能量,而且这时候摄入的能量会立即补充糖和蛋白质,而不是平时那样让身体把它们转成脂肪储存。另外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能量补充会造成肌肉流失,导致新陈代谢降低,减脂的速度变慢。所以,运动后可适量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水果和蔬菜等,但切忌暴饮暴食。

上一篇:异地安置下一篇:历史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