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规避

2024-06-25

预防与规避(共8篇)

预防与规避 篇1

基于“社会人”假设提出的关系营销中的关系属于一种非正式约束或制度。非正式制度作为一种隐性规范,在造成特定的经济结果时和正式制度是互为补充的 (1) 。在保险市场上,关系营销作为以关系为核心的营销方法在保险制度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预防与规避保险道德风险方面起到辅助或制约正式制度行使功能的作用。

1 关系营销在我国的适应性

关系营销在中国属于舶来品。它最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然而从实践方面来看,中国的关系营销植根于中国的土壤,有着很长的渊源,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中国的市场营销从一开始就是关系营销。关系营销中的关系主要指的是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广义来讲,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或联系而形成的对双方或多方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连接”;是“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和相应的行为表现”,是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中国社会既非个人本位,又非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中国在长期的博弈中选择关系(主要是情感性关系)作为解决交易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制度一旦形成后就存在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当我国开始主要利用关系来解决各种交易问题时,关系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不断被强化,于是我国逐步演化成为一个独特的关系社会。不同于西方,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殊文化背景形成了中国人际关系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的存在体现于关系之中,“从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本身”(韩巍、席酉民,2001),关系是中国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可利用的最重要资源。而从中国关系营销呈现出的一种“非经济关系→经济关系→非经济关系”的模式,可以说中国的关系营销就是中国人由关系参与市场活动或经济活动的外在表现。

当然,中国关系营销实质上已经超出了其原创性含义。但当人际关系中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体现出来后,特别是通过这种方式与交易方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时,我们就不能不称之为关系营销了。

2 关系营销与道德风险的预防及规避

关系营销的实质是在双方交易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够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生。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造成特定经济结果,起着辅助或制约正式制度行使功能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关系营销对预防与规避道德风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系,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它被看作是一份没有付诸于文字但却早已被人们所默认的非正式契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关系可以被看作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的产品。通过它,交易双方可以建立起对彼此行为的稳定预期。在建立和发展关系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舆论、道德等压力的存在,及对违约的制裁,关系承诺的存在可以减少发展关系过程中一方违约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失。

建立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过程。当一个社会普遍对关系进行投资,投资越大则违约成本越大,双方越不愿意脱离固有的稳定的关系,进而机会主义行为就越少。同时为了构建长期稳定的关系结构,关系双方需要在共同的价值认知基础上,强化共同的合作意愿并进行积极的沟通,一旦关系结构建立起来,以双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专用资产投资与双边关系规划链接也会降低双方的不确定性并限制机会主义行为。在现实的交易中,买卖双方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关系就能够起到间接地传递信息的作用,很显然同自己有关系的人进行交易,可以有效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总之,关系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关注交易双方长期、共同利益的互动式营销方法。一方面,关系营销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关系,间接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降低信息不对称,成为“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机制;另一方面,本质上它要求市场交易双方的沟通、合作、双赢,促进各经济利益主体目标函数趋于一致,这也是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基本目标。因此,关系营销为我们研究道德风险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3 保险关系营销在预防及规避道德风险中的应用:“内部”营销和顾客关系营销

保险是一类特殊的金融产品,作为保险产品本身具有的一系列属性特征决定了保险营销必须通过某一特殊的营销方式来进行———保险关系营销。另一方面,无论是保险代理人道德风险还是保险公司道德风险,实质都是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的体现。在保险市场上,关系营销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一系列预防与规避道德风险的正式制度(如代理人制度等)的有效实施。因此,保险关系营销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和一定的必然性。

3.1“内部”营销有助于减少和降低保险代理人道德风险

保险是非渴求性商品。这种产品的避讳性的特点使得人们通常不愿意主动购买保险,大部分保险产品的销售必须通过中介,主要是保险代理人来实现。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通过保险代理人“一对一”的营销方式进行销售的。因此,保险代理人服务态度、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而影响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对保险代理人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理论上来讲,保险代理人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应始终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因此,我们将他们视为保险公司的“内部顾客”来分析具体的关系营销策略。要让代理人始终代表保险公司利益并为顾客进行更好的服务,公司必须认真对待“内部顾客”的需求,吸引“员工”参与到公司的各项活动中去,创造适宜于人们充分发挥其潜能和才智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从而使“内部顾客”达到满意。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部分优秀的保险代理人成为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或专属代理公司的员工,本身就是对“内部顾客”潜在需求的一种满足。一直以来,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处于“边缘人”地位,身份、地位的改变或改变的可能性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这属于对保险代理人的态度管理,通过它有助于促进保险代理人利益目标向公司目标的靠拢,从而对其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限制或约束机会主义动机的产生。

2)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外显和内隐两大块:营造优美、和谐、公平的工作环境能给人以好的心情,促进员工之间的有效合作,保证公司经营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对公司的具体情况包括公司发展历程、经营理念等较清楚的了解,能增进对企业的认识和认同,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塑造或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3)强化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其胜任工作岗位,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客观要求保险代理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保险专业知识和一定的销售技巧,否则产品信息无法真实、准确地传达给顾客,或者就算能够真实、准确地传达给顾客,没有一定的技巧也可能无法成功。这种情况往往诱发了保险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4)坚持与保险代理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如制定有利于促进营销导向的奖励制度,给予晋升、表彰、授予荣誉等。

对保险代理人进行“内部”营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们进行态度管理和沟通管理的过程。通过态度管理可以影响和规范他们的代理行为,如减少保险代理人的短期行为或隐瞒、误导行为。而沟通管理的实质是信息管理,公司加强与“内部顾客”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保险代理人的潜在需求,从而认真对待他们的“内在”需求,并尽量使“内部顾客”达到满意,实现与保险代理人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保险代理人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工作态度、行为倾向、风险偏好,依此对保险代理人进行有效地甄别。甚至可以间接了解保户的真实风险信息等,促进信息在双方之间的流通,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说,“内部顾客”关系营销通过与保险代理人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和发展长期合作关系,能够对保险代理人的行为形成较稳定的预期。同时,关系作为制度安排的一种具有明显的节约功能,可以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少保险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

3.2 顾客关系营销有利于预防与规避保险道德风险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顾客关系营销实际上就是与投保方建立和发展长期关系。保险是一种长期性的服务产品,顾客购买的是未来可能的服务,保险公司将在未来风险发生时提供具体的核心服务,就使保险营销必须建立在长期战略和良好的信誉基础上,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尤为重要。

客户,尤其是长期客户是保险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保险公司通过顾客关系营销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和促销费用,提高保险公司效益。而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与顾客保持联系,关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及需求的变化,保险公司不断跟进,进行质量改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不但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创造竞争优势,获得市场竞争的成功。

不仅如此,顾客关系营销对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问题有一定预防与规避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保险公司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与顾客保持联系建立和发展关系的过程,实际是双方不断进行交流沟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保险公司可以收集和掌握顾客信息;同时顾客也对打交道的保险公司、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了解。一旦保险公司与顾客之间建立长期关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保险公司与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一方面可有效地限制和约束保险公司或投保方的机会主义动机;另一方面,代理人作为信息传递中介的信息优势地位已弱化,其行为无形中也处于保险公司或投保方的观测或监督之下,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增加,在成本-收益分析下就减少了道德风险行为。

2)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相互承诺的基础上的。保险公司在与顾客建立和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实际上双方同时也在履行彼此之间的承诺,从而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情况下,关系能够起到间接的信息作用: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进行交易,可以有效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预防与规避保险道德风险的作用。

在营销实践中,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及深度是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五个层次:

1)一般型关系。企业把产品销售给顾客后,就再也不与顾客联系;

2)反应型关系。企业把产品销售给顾客后,允诺在顾客遇到问题时给顾客提供服务,但不主动与顾客联系;

3)主动型关系。企业事后主动与顾客联系,协助顾客解决各种问题并根据顾客对产品的意见,改进产品和服务;

4)积极型关系。企业积极与顾客沟通,以各种方式与顾客取得联系,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并向顾客提出改进产品使用的建议或提供有关新产品的信息;

5)伙伴型关系,企业与顾客持续合作,共同发展,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设计产品,而顾客也积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改善服务质量。

关系营销所要建立的关系,主要是积极型或伙伴型的高层关系。目前,虽然我国多数保险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关系营销策略(如客户回访等),但与顾客的关系基本停留在前三种低层次的关系上,与顾客的联系不强,在营销上局限于一般性的顾客满意,而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培育顾客忠诚。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服务提升、提供附加服务、核心服务、关系专门化等顾客关系管理策略,通过让渡顾客价值达到顾客满意。中国人是关系取向的,这为保险的顾客关系营销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中国人际关系中情感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在运用关系营销时,应注重从情感上满足顾客深层次的价值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恩等 (梁卿译) .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 2002.

[2]庄贵军, 席酉民.关系营销在中国的文化基础[J].管理世界, 2003, (10) .

[3]雷冬常, 周云.浅析我国保险企业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 2010 (3) .

[4]杨丹.关系营销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当代经济研究, 2004 (10) .

预防与规避 篇2

一、认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实践证明,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低成本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行业正面临着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利益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并购作为增加企业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渠道,国内企业并购额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与企业和媒体对成功并购案例的大肆宣传相比,失败的案例却鲜为人知,实际上,全球范围内有80%的企业并购未能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反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可见,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企业并购是一柄既可能战胜对手又可能伤害自己的双刃剑。

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所获得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家们操作并购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追求并购带来的规模经济、市场份额的提高以及多元化经营创造的经济效益,这使得企业家们往往只看重通过并购获得的收益,忽略了并购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且,并购的主动方往往过于自信,总觉得自己认准的就是好的,仓促实施并购方案,殊不知万里长征只是刚刚迈出一小步而已,或是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开始了,或是突然发现对方企业根本不值这个价钱,或是才发现自身根本不适应在新的行业里折腾。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华源、三九算是国内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正是因为他们盲目的并购扩张,忽视了财务风险和新生的管理问题,最后导致被他人并购重组的结局;永煤并购洛轴时,洛轴承诺下属几家子公司的股权未设置任何质押、担保等任何形式的第三人权益或限制性文件,但在股权转移中却发现与事实不符,导致了洛轴的股权转让存在法律障碍以及在整体收购洛轴时仍处于被动。

因此,在积极运用并购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企业家们客观认识其存在的风险也非常必要。并购风险按并购的实施阶段可以分为并购实施前的决策风险、并购实施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归纳起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企业估值风险、经营风险、人员整合风险和企业文化冲突。这些风险往往在并购实施前的决策阶段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及时发现隐忧或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各方的有力撮合之下并购进入实质操作阶段,这些风险也随之逐步孵化和成长,在并购的整合过程中这些风险就逐步暴露出来,甚至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危机之中,这时候可就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所以,在并购双方信息极不对称情况下,尽职调查对于防范并购中的风险至关重要,应该作为并购签约决策前的必经程序。

二、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一,通过公司成立、演变和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调查,以确定相关资产是否具有卖方赋予的价值,卖方对其是否有完整的权利,资产有无价值风险,目标公司有无负面义务或不可预见的义务,是否存在影响公司运营能力和交易进行的其它因素。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公司成立、演变的法律文件,对应经济行为的政府批文,固定资产的法律文件,对外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的法律文件,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文件,债权债务的法律文件,重大生产经营合同,知识产权与特许权、营业许可,税务、环保、保险和诉讼等其它事项。

第二,通过财务调查判断公司财务帐册是否能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和资产价值,为交易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从财务入手发现和判断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情况。这些内容主要是会计程序、内控以及所有重要业务程序,有关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科目明细及清单,包括现金、往来科目、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长短期借款、销售台帐、成本费用、营业外收入支出、税金和其他或有负债等。

第三,以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为重点进行业务调查,着眼于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能力,从而判断并购企业能否带来持续的现金流,股权的公允价值,及收购后企业将会面临哪些挑战。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生产能力分布和研发能力,收入构成分析,竞争对手和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定价策略、营销手段、营销力量分布和队伍管理,采购体系、采购组织、供应商管理和价格管理,行业评价和有关政策,仓储、运输方式和定价等。

第四,分析影响公司运营的内部因素,重点是公司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控制水平。另外,进行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和企业文化的分析对于是否收购和收购后的整合策略也十分重要。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公司战略、计划及措施,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与职能,管理层简历、薪酬与议事规则,员工分布与统计,公司薪酬结构与激励机制,基础管理制度与子公司管理,与主要管理人员访谈来印证对公司运营状况和公司文化的判断。

三、充分利用调查资料,有效规避并购风险

企业并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实施相应的对策,就可以有效控制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顺利实现并购目标。通过尽职调查,可以获得并购双方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从而有助于改善并购信息不对称状况、准确预测并购后影响企业营运业绩及公司价值的机会与障碍所在,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并购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为有效规避并购风险提前做好准备。而如何根据企业的并购动因开展尽职调查,如何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发现双方的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内在的互补性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并购公司应当与对方建立正式的沟通渠道,用例会等形式固化沟通制度,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制度的落实,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与目标公司的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既可以获得详尽的信息资料,了解目标企业员工对并购的预期,逐步培养双方的互信、互利、双赢观念,又可以尽量减少并购使员工产生的恐慌情绪,为将来实施有效的人员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奠定基础。其次,尽职调查和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应用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又很强的工作,企业依靠内部的人力资源往往不能完成这一工作,需要各方面专家和机构发挥作用,如管理咨询专家、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以及熟悉国家法律法

规、产业政策并具备资本运营实际操作经验的投资银行机构等。这些人士能利用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项目操作经营,根据并购的动因进行系统的尽职调研,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级细化、去伪存真,设计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他们提供的专业调查和咨询意见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而且对并购双方减少交易风险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尽职调查、对交易中合法性的审查、起草相对完备的合同、提供法律意见、参与谈判等。

再次,在尽职调研阶段应对并购风险进行柔性化控制,如果立刻实施强硬措施,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抵制或使并购陷入僵局。企业并购风险的控制是一种柔性化活动,并购方应根据各种不同的风险状态,逐步调整和完善关键环节及要素结构,实现功能的转换和重整,使并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不同风险环境的要求,又让并购风险控制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和完善过程之中。在并购起始阶段,一方面要保证计划方案执行的可行性,提出预期收益值和资本经营增长率等硬性指标;另一方面又要使并购方案留有余地,以便在遇到风险时企业的整体并购活动能随机应变,使自身所受的干扰趋于最小。

最后,根据获得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购协议中风险避让的四类重要条款,这四类重要条款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关键所在,也是充分保护买卖双方交易安全的必要条件。它们分别是:(1)陈述与保证。在合同中,双方都要就有关事项做出陈述与保证。其目的一是公开披露相关资料和信息;二是承担责任;(2)卖方在交割日前的承诺。在合同签订后到交割前一段时间内,卖方应做出承诺,准予买方进入与调查、维持目标公司的正常经营,同时在此期间不得修改章程、分红、发行股票及与第三方进行并购谈判等;(3)交割的先决条件。在并购协议中有这样一些条款,规定实际情况达到了预定的标准或者一方实质上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双方就必须在约定的时间进行交割,否则,交易双方才有权退出交易;(4)赔偿责任。合同可以专设条款对受到对方轻微违约而造成的损失通过减扣或提高并购价格等途径来进行弥补或赔偿。

四、结束语

预防与规避 篇3

在这几年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 卫生执法人员按照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采取多种形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执法人员在取缔非法行医时, 暴力抗法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的执法人员倒在了非法行医者的凶器下。尽管如此, 非法行医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非法行医致人伤残和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致使卫生执法人员受到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 尤其是一些地区的检察机关, 追究卫生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的刑事责任, 而且这种现象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使从事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执法人员流血、流汗, 还要再流泪, 执法安全难以保障。

1 检察机关追究卫生执法人员刑事责任的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 有渎职行为,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3 卫生部下发的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相关文件, 尤其是《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责任追究的意见》 (卫监督发[2005]413号) 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条和第六条中的规定, 以及各地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文件、制度、职责等。

2 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追究执法人员刑事责任的理由

2.1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根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条渎职罪主体适用的解释, 卫生监督机构是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代表卫生行政部门行使打击非法行医职权的机构, 所以从事打击非法行医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在玩忽职守罪追究的范围。

2.2 玩忽职守罪主观方面是一种过失。在打击非法行医中, 执法人员没有发现非法行医或非法行医死灰复燃, 被认为是一种过失行为。

2.3 玩忽职守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旦有非法行医存在, 执法人员没有发现, 或者发现了没有彻底取缔掉, 就涉嫌不正确履行职责。至于非法行医比较隐蔽或开业时间短没有被发现, 甚至执法人员已取缔多次或处罚多次又非法行医等等, 这些理由只能做为在量刑时从轻的情节, 不能作为履行或正确履行职责的理由, 因为非法行医的存在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2.4 国家“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规定有八条, 第一条就是造成死亡1人以上, 或者重伤3人以上, 或者轻伤10人以上。

依照卫生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相关文件精神, 打击非法行医就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执法人员的职责,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 已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都已具备, 检察机关追究卫生执法人员刑事责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3 追究打击非法行医执法人员刑事责任的形成原因

3.1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时有发生。

非法行医由来已久, 其形成的原因也十分复杂, 有历史遗留的问题, 有政策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形成的问题, 也有非法行医成本低容易死灰复燃的问题, 还有非法行医由明变暗, 利用各种形式逃避打击等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暂时又难以解决, 致使非法行医在一定时间内难以根除。

3.2 卫生行政部门和检察机关沟通不够。

不能全面地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客观困难及问题及时向检察机关定期进行通报, 所以, 一旦有非法行医致患者死亡, 检察机关就会介入, 追究打击非法行医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3.3 卫生执法人员执法保护意识不强。

对非法行医可能给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带来的严重后果没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 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时尺度把握不够准确。

3.4 责任追究已成为监督执法机关的一种制度。

近年来, 纪律监察及检察机关加大了对执法机关的责任追究, 尤其是各级检察院成立了反渎职侵权局, 专门查处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行为。

4 预防执法人员在打击非法行医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方法

由于打击非法行医的骨干受到责任追究而含泪离开自己付出了多年心血的工作岗位, 从而使从事打击非法行医的执法人员人人自危, 不愿再从事此项工作。但卫生行政部门已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做为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何正确贯彻卫生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有关文件精神, 在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给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任务的同时, 又能保证卫生执法人员的安全, 通过我们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以下几点:

4.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

在近几年的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 虽然卫生部等七部门多次联合下发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 但在现实中只有卫生一家死死撑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第一线, 而且在打非工作中存在各种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策盲区, 使打非工作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但社会和一些部门不太理解这些问题, 认为非法行医的存在就是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造成的。所以只有建立政法、检察、公安、卫生、工商、药监、监察、计生、宣传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向相关领导和部门汇报打非工作情况, 建议如何做好打击非法行医工作, 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在打非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理解非法行医得不到彻底根除的原因, 以配合、支持卫生部门共同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引向深入。

4.2 建立打击非法行医有效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非法行医虽经过了近几年的打击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非法行医问题由来已久, 原因复杂, 且易死灰复燃, 只靠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去进行打击, 很难取得实效, 多部门联合执法, 只能是一个短期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行医的问题, 应建立打击非法行医有效机制。由当地政法机关牵头, 将打击非法行医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哪个地区出现非法行医, 当地的政府、街道办、村委会会及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取缔, 卫生、工商、药监、公安也会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对非法行医进行打击, 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打击非法行医有效机制, 减轻卫生执法人员的责任和压力。

4.3 建立打击非法行医组织体系,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打击非法行医的日常工作现已成为卫生监督机构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 在目前卫生监督经费、人员、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要做好打非工作, 要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组和村卫生室的作用, 将执法责任分解、下放, 和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组签订“打击非法行医目标责任书”, 要求卫生监督协管组和村卫生室对本辖区内的非法行医行为及时地进行劝阻, 及时上报卫生监督机构, 并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做好对非法行医的取缔工作。

4.4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 减少非法行医行为的发生

对非法行医发生的原因进行梳理, 积极地争取政策、运用政策, 合理解决历史遗留和政策衔接中出现的非法行医问题, 减少非法行医的数量。合理设置医疗机构, 加强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收费水平, 满足群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利用各种形式,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宣传工作, 设立宣传点, 印制宣传品并向群众发放, 在电视台刊播打击非法行医广告, 在醒目位置书写打非固定宣传标语, 架设宣传车, 深入农村、集镇进行打非宣传,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尽到卫生执法人员劝告群众不要到非法行医处就诊的职责, 减少病人到非法行医就诊的几率, 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

4.5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提高监督执法覆盖率

建立非法行医报告制度, 把对非法行医的报告责任落实到村卫生室;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对群众举报的非法行医及时进行查处;加强打击非法行医执法队伍建设, 从人员、经费、车辆等方面予以倾斜;督促执法人员在打非工作中, 开展拉网式的监督检查, 平茬齐过、不留死角、不留执法盲点, 以达到履行打非职责的目的。

4.6 充分运用现行政策, 依法打击非法行医

在打击非法行医中, 执法人员在取缔非法行医时, 当事人拒不配合, 手执凶器威胁、恐吓执法人员, 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执法人员, 对这种情况, 要求卫生执法人员冷静处置, 以调查取证为主, 待证据确凿后, 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于那些经屡次打击仍然继续非法行医者,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四款, 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减轻卫生执法人员的责任, 也避免了流血事件和群体事件的发生。

养猪企业风险的认定与规避 篇4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危害发生的几率, 危害造成损失的概率;风险规避, 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 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 或风险发生的条件, 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 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 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 这主要是事先采取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的程度, 主要包括事先控制和事后补偿两个方面。

1 养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类型

1.1 认识上的风险

养猪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 是一个依附于农业的弱势产业, 过去主要由农民从事养猪行业, 所以一部分投资者存在投机和侥幸的心理, 在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的情况下开始养猪, 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又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和审批程序, 所以导致很多人盲目地介入了这项产业;然而实际上, 养猪这项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品种、营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等, 因此在养猪生产过程中, 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措施不当等一系列问题陆续暴露, 使养猪生产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甚者有的猪场发生重大问题, 最后导致企业亏损, 相当一部分养猪企业在遇到市场低迷、疾病频发时, 形成了一种想养养不起, 想黄又不黄不起的尴尬局面。

1.2 技术风险

有一部分猪场在建设初期就没有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设计猪舍, 导致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工艺流程不科学, 特别是在环境控制方面无法满足优良品种猪的生长需求, 使猪的生产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仔猪成活率低 (小于90%) , 断奶体重小 (小于7.5 kg) , 出栏日龄延长 (大于165 d) , 饲料转化率降低 (大于3.0∶1) 。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如消毒药的选择 (不能够按照目前疫病的流行情况选择有效的对该病菌敏感的消毒剂) 、消毒的有效性 (消毒不彻底或做不到全场同步消毒) 、免疫程序的制定 (不了解本场所做免疫产生抗体的时间及抗体消长规律) 、保健预防方案的筛选, 而在这些技术措施当中, 往往被忽略的也是能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就是滥用兽药与疫苗。

有一些与养猪相关的企业,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 对一些非专业的猪场老板进行技术误导 (比如一些饲料企业使用高铜饲料, 就说猪粪便的颜色的深浅与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关) , 有的种猪企业把一些特种养殖的品种当作常规养殖来推广, 一些企业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宣传所谓的生态养殖技术, 使有的养猪企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深受其害。

1.3 管理风险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各个过程来协调所有资源, 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养猪行业也同其他行业一样, 一提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人、财、物, 管理的好坏, 主要看能否做到精、细、密。

1.3.1 人的管理

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笔者发现很多猪场在人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人员的不稳定使猪场的生产水平忽高忽低,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把猪养好的目标, 从而降低企业风险。

1.3.2 财务管理

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中包括统计工作。很多养猪企业到一定时期, 特别是年终不做财务分析, 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生产阶段的成本及盈亏情况, 对调控主群结构, 确定生猪出栏时间与体重胸中无数。

1.3.3 物资管理

主要包括饲料、兽药、水、电等。据统计, 1个出栏万头肥猪的养猪场按照正常的生产工艺流程, 每天存栏各类猪应在4000头左右。如果管理不好, 包括运输过程损失、料槽安装不合理, 浪费、老鼠偷吃等。1头猪1 d损失25 g饲料非常可能, 那么算起来1年将损失40多吨饲料, 由于保管、储存不当, 有的猪场还可能发生饲料霉变、疫苗、兽药过期失效等情况, 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要规避管理上的风险, 除了做好企业的创新发展, 基本功更不能缺乏。

1.4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养猪企业过去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也是比较难以规避的风险。市场风险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料供求状况及价格、产品数量的增减、企业内部生产有序化和整个社会生产无序化之间的矛盾、疫病流行与自然灾害等都会导致生猪生产数量和价格的波动。2006年10月份以后, 由于上一轮的养猪亏损, 导致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 生猪价格第一次出现了历史最高点, 16元/kg的价格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2007年下半年由于市场多价位运作的刺激, 使一些人又重新开始介入养猪, 因此又导致了2007年全国性种猪场二元母猪供不应求的局面, 补栏积极性空前高涨, 继而又导致了2009年至2010年生猪价格“悬崖跳水”般的大起大落, 多数猪场又回到了不挣钱或亏损经营的状态, 大批养猪者, 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养猪场户撤离本行业, 结果链式反应便又如期而至,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 2011年1~4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及母猪出栏量等均是减少;生猪存栏量的下降, 加之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 导致生猪价格又出现了“养猪史”上的最高点——21.2元/kg, 养1头肥猪可盈利600~800元。但是这一轮上涨给养猪人带来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心情与对未来发展的冷静思考, 用一些资深养猪者的话来讲就是:“猪价越高, 心越没底”。

1.5 政策风险

在我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的说法, 因此每当养猪行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时, 国家都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调控生猪价格。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4月份主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5%, CPI数据居高不下, 超出预警线, 将令政策层面的调控措施难以放松, 对农产品价格上涨也造成一定压力, 随着生猪价格持续走高, 后期政策调控措施将要出台。果然在5月23日政府出台政策向市场低价投放冻猪肉, 仅3 d的时间, 生猪价格由21.20元/kg, 下降到19.20元/kg, 养猪者出栏1头100 kg的肉猪, 便少挣了200元钱, 紧接着国务院又出台了向全国养猪场每年投放25亿元补贴的政策, 使生猪价格上涨的趋势得到了控制。过去的经验也证明消费舆论导向, 媒体的宣传报道都将对生猪市场行情造成影响, 如“四川的链球菌病”“墨西哥的猪流感”“河南双汇的瘦肉精”等, 还有国家出台的食品安全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都对养猪成本提高产生影响。

2 养猪企业风险的规避措施

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养猪企业存在上述风险那么将如何规避风险呢?

2.1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 挖掘潜力, 练好内功

过去大家都知道养猪有“四要素”, 包括品种、管理、营养、防疫。实际上, 准确地讲, 现代养猪特别是现代规模化养猪是“五要素”, 在上面提到的“四要素”之外, 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要素就是“环境”, 因为现在大家所饲养的猪大多都是“洋三元”, 具有增生速度快、瘦肉率高特点的同时, 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也非常严格, 因此养猪者在开始建场首先解决的应该是环境问题, 其中包括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 笔者在到各地做技术服务的时候, 经常看到有些猪场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都不科学, 经营者从一开始, 就为自己设下了一个陷阱, 我提醒他们将来可能要输在“起跑线”上, 可他们或者看到不以为然, 或者看到无耐, 而后来就真的用他们的钱验证了我所说“环境”的正确性。还有一些猪场老板养了多年猪, 但生产水平一直不高, 但总试图扩大规模, 眼睛向外, 要做行业“老大”, 不注重通过挖掘现有企业人的生产潜力来提高效益、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而到处盲目投资, 最后积重难返。

2.2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量力而行, 注重实际

最近几年很多猪场都缺少人员, 从场长到饲养员都缺, 往往这种猪场生产水平都不高, 其他原因就是人员流动太快。其实, 作为一名猪场的老板首先得学会如何养好人, 其次才是如何养好猪。作为一名猪场的技术人员首先不是技术水平高低, 而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品德和对养猪事业的热爱。经验证明, 人才可遇不可求, 也可以培养, 只要有了人, 一切工作才能从头开始。另外, 笔者还发现有一些老板存在侥幸和投机心里, 超能力办事, 手中有一百元钱总想办二百元钱的事业, 结果在实际动作过程中, 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各项工作不到位, 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养猪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却不是一个尖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只要应用的合理与到位, 就会发生很好的作用, 虽然创新与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但结合本场实际开展工作、化解风险才是前提。

2.3 寻求互补寻求互补、相互合作, 争取支持

企业集团风险形成与规避 篇5

企业集团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由于企业集团对集团所处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对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威胁以及偏离集团公司管理目标的可能性或者不确定性。

一、企业集团的类型

1. 大型生产联合集团。

它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者是由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企业相互联合而组成的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大型生产联合公司的特点是:以骨干厂为核心或以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为龙头,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企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专业协作网;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表现为垂直的纵向关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雄厚的资金。

2. 大型综合经营联合集团。

它是把不同部门中的许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并以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它的特点是:参加大型综合经营联合公司的成员企业,可以是生产不同类别产品的企业;成员企业既可以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性企业,也可以是贸易公司、宾馆、饭店等非生产性企业。

3. 金融信托集团。

它是指金融机构与生产经营企业的联营。国外企业集团基本上由控股和被控股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其联系的纽带是投资。我国存在着多种组成形式的企业集团,如产销关系或科工贸一条龙所形成的企业集团、“六统一”的企业集团、行政性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以及以产权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

二、企业集团风险类型及形成因素

1. 国家政策性风险。

国家政策、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行业市场供求、社会与文化、法律等宏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企业集团的战略、经营、财务、生产等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集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国家的政策不同,在经济高涨时期,会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加税收、增加国债的发放等财政政策抑制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集团在税收增加到不能接受或者无利可图时,就会调整内部一些下属企业的经营方向,引起相应层级供应链的变化,价值链也会随之变化,集团的经营目标也会因此不能实现。国家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应增加一些法律限制条文,一些旧的产业可能面临被限制甚至停产的风险。企业集团面临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会相应地产生政策性风险。

2. 行业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现在的企业集团大多属于多元化集团,达到在一个行业内垄断的企业集团占少数,大多是多元化的竞争战略。所以企业集团在自己下属公司经营的各个行业中都面临着激烈竞争的风险,用波特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来解释,就是面临着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潜在进入者、供应商、买方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同时存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风险。

3. 企业集团资金风险。

(1) 企业集团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链的断裂。对企业来说,就是从融资(资金流入)到投资使用(如购买材料、发生费用等)再到销售回款,然后归还外部融资,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如果企业现有资金已经使用了,而在下一次投资需求之前没有回款或是没有新资金流入,那么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断裂,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要求必须保持这个循环的良性运转。 (2) 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第一类,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第二类,投资风险。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第三类,资金营运风险。是因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

4. 企业集团生产运营风险。

具有规模的集团公司,要求生产运营组织严密、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操作工艺规范化,特别是化工石油企业集团,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要求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如果企业集团生产运营管理规范化程度低,容易产生生产过程风险。

5. 企业管理模式风险。

(1) 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风险。集团管控模式主要有战略控制型、财务控制型与经营管控型等模式。 (2) 法人治理结构及协同风险。a.企业集团治理结构选择风险。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控股公司制。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的一面。b.企业集团协同风险。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及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相应的权责体系。集权可以提高集团的控制力,但不一定能够解决集团的凝聚力问题。集权过度,则集团的有效运行要受到层层限制,下一级的单元缺乏效率和反应能力。分权过度,则下属企业就相当于失去控制,各行其是,偏离上一层级的战略目标,或者出现不必要的内部单元之间的竞争,那么整个集团就没有统一的发展战略,就没有为实施该战略所需的集中投资决策,那就可能使集团公司退化为松散的经济联合体。 (3) 企业集团决策风险。企业集团决策主要表现在集团宏观发展方向、发展机遇以及其它重大事项。公司决策主要在于董事会和高管层,如果董事会人员专业、数量等的安排不合理,如果董事会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以及经验不合理,就会引起对公司决策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个集团的经营与发展。对高管层的激励不合理,则会使得高管层注重近期利益,提高集团近期业绩,达到保职加薪的目的,忽视集团整体利益,不能够为企业集团谋求更长远的利益,产生决策风险。

三、建立健全企业风险防范系统的对策措施

1.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防范风险的关键是风险预测。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设计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集团公司治理风险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就能够及时的掌握集团公司风险等级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预控对策。

2. 企业风险管控系统。

企业风险管控系统,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但在现实中,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希望能够花最少的代价,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消除风险因素,防止风险发生。

3. 建立规避风险体系。

根据企业集团的规模和性质,建立规避风险的管理体系,这是规避企业集团风险的根本措施。一般应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项目审查机制、生产运行监督控制机制、应急机制和多套方案选择机制,从根本上对企业集团的风险进行防范。事前控制是规避企业集团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无论哪种风险,均应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就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充分评估事件发生、发展的风险概率,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把风险发生的苗头消灭在未发生之时。事中控制是一种应急的管控方式。一般是在风险正在发生或者临近发生,依据风险的性质采取控制措施。要求判断准确,措施有力,就可以减少风险危害程度。事后控制是风险已经发生,采取的补救措施。事后控制要求具有针对性,就是针对风险的危害性质进行补救。

4. 适当进行风险转嫁。

风险转嫁的实质是“风险规避保障”,通过相应的措施使企业集团的投资活动、生产活动所产生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或者可以规避一部分,但该风险转嫁的范围和效果是很有限的。风险转嫁仅仅适用于企业集团内部某一分部。

5. 突出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策略 篇6

一、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企业的税务管理涉及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包括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就目前来说, 企业税务管理主要面临着政策风险、执法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几种风险。具体地说, 政策风险源于税务筹划者需要利用国家的某些政策来实现减税, 在此过程中将面临政策变化风险;执法风险在于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平不同, 对同一事情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故而对于税务筹划的态度也就不同;经营风险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各个环节, 产生的影响具有整体性, 如果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便将面临经营风险;操作风险源于税务管理具有超前性, 一旦筹划方案不切合实际, 就会形成操作风险。

二、税务筹划的原因和方式

(一) 税务筹划的原因

第一, 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中税务成本占了很大的比例, 企业需要通过税务筹划, 以最优的税务方案来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第二, 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减少税负的目标, 企业必须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调整, 使企业的成本、支出、利润比例最优化, 财务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税务筹划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 税务筹划的内容

主要包括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等。其中, 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用各种合理、合法、合规的手段, 利用当前税法中的漏洞, 做好本单位的纳税计划或方案, 并从中获得税务利益的筹划工作;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利用当前我国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采用各种手段, 实现少缴税的目的;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价格的调整等将税负转嫁给他人, 从而降低自己的缴税额。

三、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策略

(一) 掌握法律政策, 加强税企沟通

首先, 企业必须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合法性,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及必要的税务知识等, 重视税务政策的变动或调整, 并及时、适当地调整税务筹划方案, 不断提高税务筹划的实际效果。其次, 财务人员要及时而系统地学习税务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认真领会营改增带来的变化, 利用税务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程度的不断变化, 寻找税务方面的利益增长点, 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要注意全面地把握税务政策, 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 可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筹划信息系统, 通过订阅《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公报》、《税法速递》等经济类报刊或电子信息, 及时地获悉最新税务政策信息。

(二) 采取预防措施, 加强风险防范

首先, 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 建立科学、高效、快捷、方便的税务管理系统, 准确识别税务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对纳税筹划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事前预估、事中调节和事后控制, 从而有效地遏制各种风险的产生。其次, 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 在并购、重组、会计核算、利润分配、重大投资、关联交易等事项中规范业务流程, 加强涉税管理。再次, 要建立专门的纳税筹划风险预测与控制系统, 并形成书面的纳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 尽量规避那些风险较大的方案。此外, 企业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把控纳税筹划的实施效果, 从而保障整个纳税风险管理工作的平稳进行。

(三) 加强内部控制, 开展税务筹划

财务、税务管理工作水平,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应该结合税务风险评价结果, 加强财税的内部管控,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授权审批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工作, 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保证原始单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实施营改增政策后, 财务部门要负责统一和协调纳税筹划事宜, 确立科学合理的税务策略, 合理控制企业税负, 充分利用营改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税务法规和会计制度, 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及义务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 所制定的方案要与现行的税务制度高度契合, 从而实现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四、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企业既是发展的机遇, 也是重大的挑战。准确核算不同税率的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 依法缴纳税收,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企业应认真研究和分析营改增政策内涵, 加强财务、税务内控, 全面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有效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 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瑜.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商, 2014 (24) :168+73.

[2]胡一梅.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3.

企业税务风险的规避与化解 篇7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其结果导致企业多缴了税或少缴了税。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对于税法征纳双方来说,避税与反避税是永恒的主题。从征税人的角度看,征管查的水平和力度在逐年增强;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纳税筹划的认识和技巧不断提高。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企业合理避税的空间越来越小。人们必须动态地看待税法,今天合法的筹划行为,可能明天就成为非法的了。

如何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如何既达到节税目的又不被罚?是诚信纳税,还是绞尽脑汁在避税上做文章?这些都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文认为,企业应当辩证地对待税务风险。一方面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寻找税法盲点,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积极筹划,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二、依法纳税,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一)诚信经营,照章纳税。

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依靠扩大生产、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推进企业进步,而不能报着侥幸心理偷逃甚至骗取税款来获取暂时利益。企业应随着税法的调整,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策略。只有诚信纳税,才能实现国家、社会、企业多赢,企业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否则,企业将陷入税务风险的误区,甚至越走越远,直至毁灭。

(二)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与决策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范围越广,组织结构越庞大,企业的决策会越复杂,涉及的税种也就越多。每个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风险规避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因此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是规避税务风险的关键。从税种本身条件看,税务风险规避的空间越大,规避风险收益的潜力也越大。应该说,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与规避税务风险相关的重要税种也不同。如制造业企业主要规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酿酒业公司主要规避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

(三)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企业应把税务风险纳入日常管理中,在机制方面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一个好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理。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包括税务风险甄别系统、预警系统、决策系统、规避系统、监控系统等子系统。

(四)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

为保障企业健康纳税、安全纳税,实现税务风险最小化,企业应定期对涉税业务开展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企业既可以采用内部纳税检查的方法,查漏补缺,及时更正;也可以聘请税务师进行税务审计,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还可以聘请税务专家对有关涉税问题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制定专业化的防范措施。

(五)建立税企沟通管道。

为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避免产生误解,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管道,并维护其畅通无阻。特别是在企业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资产处置、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等,都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规,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维护合法权益,防范税务风险。

(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纳税人要转变观念,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已经立法合法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纳税人的权利,防范税务风险。当企业与税务机关产生税务争议时,应当依照法律程序充分表达自己合理的法律意见,并坚决维护自身权益,这是降低税务风险的一种途径。

(七)提高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设置专职税务部门和人员。

企业应采取措施,多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法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

对大型企业来说,还应设立专职的税务部门及经理,负责规避税务风险。很多跨国公司都设置专门的税务部,并配备税务经理。这是国际化的趋势。其实财务会计和税务在很多情况下是分家的。财务会计上的政策是一套相对稳定的政策,而税收上的政策是一系列不断变动的政策;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都是事后核算型的,没有起到事前设计、安排的作用。税务经理专司纳税管理,不仅要降低税务风险,而且还要设计最优纳税方案,帮助企业合理节税。

(八)规范会计核算,做好纳税调整。

很多企业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其中蕴涵着潜在的税务风险。例如,公司费用和股东费用混在一起,按规定应视为利润分配,既增加了个人所得税负担,又因为成本费用不能在公司列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税法不符,又不做纳税调整。成本结转、费用分摊计提很随意,没有规范的原始资料。商业保险计入费用,又没有纳税调整,也没有计提个人所得税。很多财务人员忽视印花税的申报缴纳,因为印花税的特点是轻税重罚,所以涉税风险很大。增值税核算没有分产品核算或核算混乱,如税务机关检查,则可能适用最高税率或造成税款不能抵扣,甚至罚款。企业应该按照企业会计》转105页准则及其它财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核算,防范税务风险。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税法和准则的差异之处会不断增加。在纳税申报时,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如纳税申报时,该调整的没有进行调整而造成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中,最轻的处罚是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而且只要税务机关判断出企业有一点的主观故意,就认定为偷税。所以在纳税调整问题上,很容易形成税务风险,企业必须谨防。

三、科学筹划,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一)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根据税收政策的导向适时调整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方向。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所得税政策和所得税率,适度放宽了税前扣除标准,构建了新所得税优惠体系。税收优惠由原来的“区域优惠”变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由原来的直接优惠变为间接优惠。调整后的税收优惠机制以部分税收利益为激励,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行业和区域中,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新税法适应当前节约型经济建设的要求,对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抵免。另外,国务院有关部门为鼓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都陆续颁布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顺应潮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用好用足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化解业务流程隐含的潜在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例如,在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转嫁纳税风险;对合同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涉税歧义和误解,尽量化解分散税务风险。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一个增值的流程,也是税务风险隐藏的流程,即税收链。在这条税收链上,税收实现过程与价值过程同步,所以企业应该从流程的各个链条上规避税务风险。这其中包含了采购活动、生产活动、研发活动、销售活动等多个纳税环节,企业应分析税收链上每一根链条的潜在的税务风险。

(三)掌握纳税筹划技术。

纳税筹划技术是指不违法地、合理地使纳税人缴纳尽量少的税款的知识和技巧。纳税筹划技术可分为减税技术、免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拆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延期纳税技术、退税技术。这八大节税技术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混合采用。如果混合采用,必须注意各种纳税筹划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税种适用不同的节税技术,如增值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退税、税率差异技术,消费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分拆技术,所得税节税经常采用减免税、税率差异、扣除、抵免、延期纳税、退税等技术。

(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合理筹划。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实施相应的纳税筹划,以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筹资阶段,利用利息抵税的原理,在预计利润率大于年利息率的情况下,适度增加负债可以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利用融资租赁,迅速取得固定资产,既可以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租金也可以计入成本。

在企业投资决策时,存在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选择、全新购置生产线和收购亏损企业的选择、投资行业及方向的选择,应合理事前筹划,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包括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的选择、收入确认方法的选择、关联方交易处理方法的选择、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式的选择、无形资产的计价方式的选择等等,都存在合理筹划的空间。

纳税筹划还可以帮助企业完善资本运营方案。如企业计划扩张,可考虑在相关行业和领域中,收购账面亏损的企业。因为利润高的企业通过合并有累计亏损的企业,可以将利润转到亏损企业以冲抵亏损,从而使企业的税负降低。

摘要:当今企业正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税收环境, 其税务风险不容忽视。企业管理者应正确对待并密切关注税务风险, 在税法允许的框架内, 合理评估、筹划, 规避、化解税务风险。为此, 一方面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寻找税法盲点, 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积极筹划, 有效化解税务风险。

关键词:税务风险,税收筹划,规避,化解

参考文献

[1]、《中税务报》, 2007年;

[2]、蔡昌编著, 《税务风险防范、化解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规避策略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务是企业优化功能,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基于优化集成、协作共享的供应链管理思想,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然而, 物流外包为企业带来作业、成本、管理等诸多利益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了信息、管理、经济等风险。

二、物流外包定义

国内外许多理论与实务界专家对物流外包进行了相关论述, Skjoett-Loarsen认为, 物流外包可以被定义为单一交易、重复交易、合伙契约这三种物流关系形式;季葆苓认为, 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企业 (需方) 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将其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运作。在通常情况下, 物流外包的定义大多借用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根据2001年国家《物流标准术语》第三方物流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 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综合以上相关理论, 物流业务外包 (logistics business outsourcing) 是指企业为整合有限企业资源,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运作, 利用信息技术和合同条款进行跟踪监控的物流管理模式。

三、物流外包的主要风险分析

(一) 信息风险

基于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网络, 产供运销企业间实时进行着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生产、销售企业关于分销渠道、客户分布、产品类型、进销价、促销策略、销售量等重要商业信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战, 各企业千方百计从竞争对手获取关于生产经营的重要信息以便进行企业竞争战略决策, 排挤打压竞争对手, 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 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的关于生产经营企业的重要商业信息极有可能被有意无意地泄露至其客户竞争企业, 主要表现在两种情况, 第一,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工作疏忽, 在履行物流外包合同中, 无意泄露了客户的商业信息;第二, 出于机会主义心理, 物流一线人员将生产经营企业的商业信息出卖给其他企业。

(二) 管理风险

采用物流外包, 特别是采取全方位物流外包模式下, 各物流运作环节完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具体运作, 极可能降低生产经营企业对物流业务的管理控制力, 甚至影响企业的品牌信誉。作为现代超市型零售业鼻祖-美国凯马特公司 (Kmart) 在与沃尔玛 (Wal-Mart) 进行激烈的全球连锁超市零售业竞争中败阵, 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采取物流外包的凯马特对公司的物流业务严重失控。造成物流控制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

1、时空分离:相对于自营物流, 物流委托与代理企业在物流运作时相关执行与管理人员处于不同的时空范围, 生产销售企业难以实时实地跟踪监控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线物流运作。

2、有限理性:物流业务委托-代理双方受有限理性人限制, 难以预制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将应对条款写入物流外包契约中, 生产销售企业为应对市场突发变化所采取的生产计划临时调整、紧急采购、送货时限缩短等物流外包合同之外的情况, 代理多个生产销售企业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难以满足为应对这种突发变化所进行的同步物流业务调整。

3、“经济人”行为选择:与生产经营企业处于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管理制度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委托-代理业务中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物流外包合同条款进行“合法"的选择性理解与执行, 使物流委托企业难以对物流代理企业所进行的物流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惩戒。

(三) 经济风险

物流外包的经济风险突出表现为投资-收益偏差与资金流动风险。

生产销售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决策时, 对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两种模式未作科学精密的成本比较与财务分析, 特别是对物流业务委托-代理机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未作科学测算, 使物流业务外包所产生的实际总费用远高于预算, 甚至高于自营物流成本, 背离物流外包初衷。

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 产供运销企业基于产品的生产流通结成战略联盟,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生产销售企业提供代理采购、代收代付货款、仓单质押等涉及大量资金流动的物流服务业务。在巨大的金钱诱惑前, 某些缺乏道德自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关人员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利用非法手段骗取占有属于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客户的金钱, 给这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 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竞争最终决定于核心竞争力的较量, 所谓核心竞争力, 加里。哈默尔和C.K.普拉哈拉德认为是“一门博采众长的学问, 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巧, 如何汇合各条技术分流”。从根本意义上讲,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各种决定性要素组合, 这些决定性要素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水平与品牌文化等。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前, 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竞争情况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各要素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与贡献率, 识别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组合, 如专利技术、管理创新、成本优势等等, 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专注核心业务, 若企业物流能力不属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企业就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

(二) 选择优秀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选择一家优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是企业成功实施物流外包的关键。生产经营企业应根据所属行业、产品类型、客户分布、物流成本担负能力、客户服务水平要求等选择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主要工作包括选定评价指标、实施调查、确定供应商。

1、选定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品牌信誉、业绩表现、财务状况、物流设备设施条件、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公司管理柔性等关键指标, 详细说明各个指标具体含义、权重及评分标准。

2、实施调查:根据选定的评价指标及其评分标准采取多方式、全方位实地调查评分, 特别是全面收集物流供应商历史业绩数据, 听取物流服务商客户评价。

3、确定供应商:以评分高的多家物流服务供应商为对象, 通过邀请招标确定最终的服务提供商。

(三) 制定严谨的物流外包合同

物流服务合同是规定物流服务内容、标准、价格等, 确定物流服务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 也是进行物流服务跟踪、考核与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与法律保障。

物流服务合同要明确规定以下内容并确保双方达成一致性理解:

1、物流服务项目:明确规定运输、仓储、分拣、流通加工、代收代付货款、仓单质押等服务范围与具体内容。

2、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运输、装卸、仓储、包装和流通加工方式。

3、服务标准:明确规定每项物流服务的工作时间、流程与操作规范。

4、考核方式:明确规定考核时间、方法与内容,

5、其他条款:包括物流服务保密协议、不可抗力因素、付款方式、纠纷处理机制等。

(四) 建立科学有效的物流外包绩效评估体系

第一, 生产销售企业要依据财务管理办法对物流外包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定期的财务核算, 并与自营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 生产销售企业要根据物流服务合同约定的考核办法定期跟踪、考核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执行情况, 根据第三方物流主要业务运作, 绩效考核关键指标见表1: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绩效考核时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把握绩效考核以下基本原则:考核时间动态化、考核数据可量化、考核结果可追溯、考核结果与奖惩激励相挂钩。

参考文献

[1]许晓东、张晓萍:第三方物流运作[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王骏:供应链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09

[3]季葆苓:物流业务外包的战略及交易成本分析, [J], 大众科技, 2008 (10)

【预防与规避】推荐阅读:

风险与规避风险07-12

规避机制07-17

误区规避05-24

规避控制06-07

规避06-28

会计规避08-02

贸易规避08-10

成因规避08-20

规避路径08-23

规避创业风险05-12

上一篇:教科研引领高效课堂下一篇:花样跳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