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

2024-06-28

规避(精选12篇)

规避 篇1

自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 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恐怖风”, 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在社会上推波助澜, 片面夸大劳动合同法给用人单位经营管理成本和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给用人单位如何进行“应对”和“规避”支招。特别是《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施行以来, 在给职场带来可喜变化的同时, 也遭遇部分用人单位新的更隐蔽的规避手段。事实上, 不惟《劳动合同法》, 任何一部法律颁布之初和实施过程中, 均难免露出“破绽”, 从而为一些人“规避法律”提供机会。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 片面地认为该法的实施, 增加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进而采取种种行为, 规避《劳动合同法》的某些条款。那么, 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这些行为是否都对劳动者的权益构成侵害, 进而导致该规避法律行为无效呢?下文将从规避法律的法律界定着手进行探讨。

一、规避法律的法律界定

迄今为止, 我国法学界对于规避法律的概念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规避法律的涵义是非常宽泛的, 甚至将其与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混同使用或等同使用。例如, 学者朱苏力在其《法律规避与法律多元》及《再论法律规避》等文章中就交互使用“规避法律”与“法律规避”。其认为, 规避法律 (或法律规避) 是法律多元社会中人们基于自身利益和习惯选择, 规避国家制定法转而皈依世俗民间法或其他留存于社会中但不易为人们察觉的隐性规则的行为和现象, ①并从民间法与国家法冲突, 以及法律规避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制度创新作用的角度论证了规避法律行为的合理性。还有学者认为:“规避法律又叫法律规避 (evasion of law) , 也有人称之为法律欺诈。规避法律是指当事人故意为或不为某种行为, 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 而使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规避法律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国际私法中, 在各国的国内法适用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②学者张庆华则是如下观点:“法律规避行为包括国际法上的规避行为和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本文所指的法律规避行为是后者。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实际上是学者们所称的脱法行为, 即以迂回手段规避强行规定之行为。”③该观点认为“法律规避”是广义的, 包括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 即规避法律是“法律规避”行为之一。

在对规避法律下定义之前, 笔者首先得说明, 法律规避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但囿于文章的篇幅与本人的学识,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国内法上规避法律行为, 是一个与国际私法学上的“法律规避”区别开来的一个独立的概念, 是从狭义方面理解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笔者赞同张庆华先生的观点。而上述前面第二种观点则过于宽泛, 没有关注到国内法上的规避法律行为和国际法上的规避法律行为的根本区别。其次, 还得说明我们所讲的规避法律是一种脱法行为。法律都是具有普遍性的, 换言之就是在法律的适用范围内对任何人都无一例外的适用。而脱法行为的本质则在于行为人通过一定的手段逃避本应该对其适用的法律, 从而破坏法律的普遍性和公平性。朱苏力先生的规避法律概念跟我们在这里要阐述的规避法律概念不是同一个东西。朱先生讲的其实是行为人通过一定的行为在同属于法律层次的不同法律渊源中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渊源对其适用而已, 跟我们讲的规避法律根本是两码事情。

通过以上分析, 参照张庆华先生的定义,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为“规避”一词提供的解释 (即“设法避开;躲避”) , 笔者对规避法律定义如下:在一般意义上, 规避法律应是指一种普遍的法律现象, 即在一国国内法适用的过程中, 行为人为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 采取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实施的回避特定法律的适用及其处理结果的民事行为。规避法律的含义所注重的是国家法律遭到规避、未获得适用的结果, 至于规避行为的实施手段如何则在所不论。

鉴于“法律规避”已是国际私法学的固有概念, 有着明确的涵义, 且在表面上与国内的规避法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而, 在此有必要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指的是国际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 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的构成要素, 避开本应适用的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则, 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④虽然“法律规避”和规避法律都有共同的目的:行为人都是为了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规避法律行为。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在实施的手段上不同, 法律规避是通过设立连接点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而规避法律的行为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在适用的法律上, “法律规避”的当事人则依冲突规范适用某国法;而规避法律的行为人适用本国法。在行为后果上, “法律规避”的效力问题, 各国在理论与立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而规避法律行为应是无效的 (容待后文阐述) 。

二、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表现及特点

自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至其生效前, 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典型案例有:2007年10月, 华为公司要求员工集体辞职, 然后再与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2007年11月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将旗下郑州石油总公司144名员工全部转为“劳务工”。据《南方周末》报道,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 航空、银行、石油、电信等行业的许多大型国有上市公司, 纷纷在年底前突击把一些老员工改为劳务派遣;或分批裁减员工, 如大型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全球采购系统设在深圳、上海、东莞三地的分部, 同时宣布裁员, 而且没有履行法定程序。这些规避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几乎涉及各地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特别是从《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以来, 一些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愈演愈烈, 花样翻新, 规避手法也更加隐蔽:诸如, (1) 欺诈、威胁或者利诱职工自动离职法; (2) 反向劳务派遣法; (3) 关联公司签订合同法; (4) 规章制度订立程序形式化法; (5) 签订完成生产任务期限合同法; (6) 签订空白合同法; (7) 合同岗位和工作地址无限化法; (8) 突击性分期分批裁员法; (9) 利诱员工选择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法; (10) 不能胜任工作泛滥使用法; (11) 诱骗职工自己辞职法; (12) 合同工资签订最低法; (13) 解除合同后拖延交接法; (14) 劳动关系劳务化法; (15) 金蝉脱壳装死法; (16) 关门逼客法; (17) 毁灭有利于职工证据法; (18) 调换工作岗位逼人走法; (19) 不让员工加班法;等等。⑤

总之, 虽然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暗招”种种, 在此不一而足, 但是我们根据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可总结归纳出规避法律行为应具备如下特点:①从主观方面看, 行为人须有为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而规避法律的故意, 主观故意是规避法律的显著特点。②从客观方面看, 行为人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 实施了回避特定法律的适用及其处理结果的行为。③从行为后果看, 行为人所规避的是国家法律规范, 其行为逾越了法的屏障, 损害了法制的权威。这里所讲被规避的法律可以是法规范中的义务性规范, 也可以是授权性规范或权义复合规范。 (我国著名法学学者张文显先生把法规范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义务性规范, 二是授权性规范, 三是权义复合规范。) , 但不包括规避任意性规范。

与此同时, 在具体把握上, 应严格以是否以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规避法律、追求非法或不正当目的作为判断规避法律行为的界限, 那些鉴于保护自身或他人合法权益而选择适用法律的行为, 便不能归于规避法律。因此, 诸如“律师在为其委托人服务时, 更多的不是查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而是查询遵循哪一条法律, 作何种解释, 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总是竭力避免那些不利的法律规定或法律解释, 而不是力求严格执法或守法。”朱苏力先生曾以此为例, 认为在上述意义上讲, 律师的行为同样属规避法律;并认为, 法官也不例外。⑥律师或法官的行为事实上不是, 也不应该是“规避法律”。因为, 在上述行为中, 律师或法官不仅在主观上不具备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 相反, 其恰是依法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或严格执法, 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或维护法律尊严, 这正是法律赋予律师或法官的职责;而且, 其行为在客观上也并未虚构事实。

三、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及其意义

关于规避法律的效力问题, 我国法律未作明文规定, 而是散见于《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如, 根据《民法通则》的诚实信用原则, 则应否定规避法律行为的效力 (因为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等手段是与诚实信用原则相违背的)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将诸如“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此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界定为非法, 而我国《合同法》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无效。上述规定已经体现了法律对于规避法律行为的否定评价。当然前者毕竟只停留在原则性规定上, 而后两者只是针对合同效力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言, 对于市场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规避法律行为则没有普遍性的规范。为有效遏制规避法律行为, 必须对现实中存在的规避法律现象作出相应的禁止性规定, 并明确其制裁措施。 (这是后话, 待以后再著文讨论。)

综上所述, 虽然对于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等市场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规避法律行为没有普遍性的规范, 但规避法律行为只要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根据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则可认定规避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而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是规避法律行为的一种, 其同样也是无效的。具体理由如下:

上述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是其无不以侵犯、剥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其本质特征, 其目的的非法性昭然若揭, 结果必然造成劳动关系双方的失衡、不睦、冲突与对抗。这种状况是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背道而驰的, 其性质违法毋庸置疑。

其次,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相背离, 如上述第 (1) 、 (9) 、 (11) 、 (15) 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 显而易见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是违法的。

再次, 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具体规定。如, 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本单位的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从而被“派遣”到本单位工作, 以降低订立劳动合同的风险。有的劳务派遣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劳动者。这些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8条和第30条⑦的规定, 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不仅是违法的, 严重损害了弱势地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还严重干扰法律的实施, 无视法律的严肃和神圣, 破坏了改革开放、创建和谐的大好氛围, 延误了国家关于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战略部署的实现。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后果之严重现在已经有所显现。据有关资料介绍,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 与上年同期相比, 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立案数量的增幅普遍在50%以上,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至5倍, 如:上海市增长92.5%, 重庆市增长145%, 广东省增长300%;劳动争议数量激增, 其中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肆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是重要的原因之一。⑧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可能会让用人单位得不偿失, 一旦被认定违法或者被职工了解真相, 用人单位不但付出更大的违法成本, 甚至会导致用人单位社会形象严重受损, 被劳动者所摈弃, 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因此, 对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效力认定为无效, 这对进一步研究遏制该现象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建议, 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 应结合规避法律行为的特点, 准确地认定用人单位的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 科学运用规避法律的一般处理规则, 同时适时出台司法解释或修改相关法律来明文禁止该行为无效, 从而遏制与防范这一现象的蔓延, 避免其社会危害性, 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沙, 熊海博.论规避法律及其对策[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1999, 15 (06) :18-25.

[2]张庆华.劳动合同法律规避行为探析[J].科技与法律, 2009, 78 (02) :76-79.

[3]闫天翔, 王福旭.谈规避法律行为的特征[J].人民司法, 1997, (07) :42-44.

[4]韩德培, 肖永华.国际私法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37-140.

[5]秦中忠.遏制规避法律行为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当务之急[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6 (04) :46-48.

规避 篇2

十年前我兼并了一个街道小厂,以偿还该厂欠信 用社70万元的贷款为条件获得了该厂的所有资产,生产高级板金腻子。半年时间也达不到质量标准。开始以为就是配方问题,就千方百计地进行试验,后来发现是 基本原料树脂的问题。又搞树脂。怎么搞也搞不明白。于是我坐着吉普车到处颠簸,到沈阳、长州等各地树脂研究所。跑来跑去发现根本突破不了树脂技术,人家搞 了几十年收效甚微。这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日本关东株式会社的腻子,可以卖180元一桶长期占领市场?根本原因是其核心树脂技术,我们中国人至今解决不 了。半年时间,70万元白扔了,如果最初的时候就注意到对技术的验证和证明,那么这个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为要避免创业风险,必须首先知道风险来自哪里,简单的就事论事不行,盲人摸象更不行。要挖出产生风险的根子,从源头上杜绝,靠科学的程序防范。

风险来自三个矛盾。创业者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事实上面临着三个矛盾:

一是演习与实战的矛盾。在创业初期所做的事情都具有探索的性质,这便产生了一个矛盾:本来属于探索的对象,却当成了确定的对象,本来属于实验的内容,却当成了真实的内容来做。这是用实战的方式进行事实上的演习,用演习的本事去应对真刀真枪的实战。

二是能力与实践的矛盾。获得创业能力的唯一途径是实践,而投资者通常是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实践,这便产生创业投资的能力与创业投资实践的矛盾。矛盾决定了能力的获得与能力的应用同步进行,在尚不具备能力的情况下驾御、操作一个项目。

三是功能创造与功能决定的矛盾。不论是提供物质还是服务产品,都是提供一种效用给消费者。创业者是功能的创造者,而功能的有效与否决定于功能使用者的货币选票。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功能的制造者不是功能的决定者,这个矛盾是市场未知性的表现。

化解需要三个程序。如何应对这三个矛盾以化解风险呢?办法就是模拟――在创业的开始设置一个模拟程序。该程序由三部分构成。

一、解剖。项 目一经确定,立即着手实施是危险的。因为,对项目的考察再充分也是务虚。对信息的拥有不可等同对信息的理解,一个项目是一个蕴涵多种信息的一组码元,你要 将它解码,办法是把它分解开来,摆到桌面看清它内在的构成,为了理解唯有分解,才能使你的目光集中,才可以耐心地咀嚼,才能渗透其中。解剖是理解项目要素 的途径。解剖的办法是剥开皮后抓关键。什么是皮?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同学与我谈一个“电动扳手”的项目――给汽车换轮胎用的,其先进性在于省时省力。他介 绍了拥有该项目的公司如何正规,发明人有多少头衔,拿出一摞文件即专利证书、技术鉴定等,还有关于成本和销售价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我姑且认定这些 都是真的,可这一大堆“真”又能说明什么呢?关键是现在司机使用什么工具换轮胎,省下10分钟时间司机是否在意?用汽车电瓶里的电司机是否愿意?比脚踏扳 手多花200元钱司机是否乐意?这才是项目的关键。什么正规、头衔、证书和盈利等,都是“皮”。

二、验证。对 解剖后的项目要件逐一实施检验,证明其可行与否。如果能够在规模投资之前完成对项目主要内容的检验,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成败。通过分别确证,如果认为是可行 的,也就大体知道了如何去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多大的规模,在哪个地方做。如果认为不可行,当然就要放弃,避免造成重大损失。验证能够调节投资者的心理 ――初始阶段的迷恋心理。迷恋心理表现在对项目一见钟情,被想象中巨大的利润所驱使,潜移默化地滋生着对项目的迷恋情结,这是连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它一旦产生,对一切有利于项目成功的信息,像海绵吸水那样乐于接受、放大、拔高。对不利于项目建设的信息,无意识地加以排斥,风险由此产生。对于制造产品 的项目,通常有两点是重要的:一是技术,二是市场。技术的检验对象:先进程度、核心所在、相关技术、相关工艺、所需设备、特殊工具、环保要求、具体标准、包装储运,还有技术引进的方式等。着眼点是,一旦涉及技术则务必搞懂弄透,否则后患无穷。对市场要先走测试之路,甚至对市场的测试要先于技术。市场测试的 目很简单,就是你这个东西行得通行不通――当然还要测试市场目标、入市渠道、价格定位、市场容量、销售方式、销售管理等。在这两个问题中,只要有一个不能 在分解和验证的阶段得到透彻的理解和较充的把握,任何投入都是死路一条。

三、综合。综 合是对项目解剖、检验成果的集合,是把经过考证的项目单元整合成一体的工作。在这个阶段,要把握综合的前提条件,懂得综合的策略,综合的前提是对项目的理 解和把握。理解到何种程度?怎样才是对项目单元的把握?标准为“行得通 ”,每个经过验证的对象,要达到行得通后才可以进行综合。什么是行得通呢?说技术上行得通,就是拿得出合乎目标的产品;说经济上行通,就是从市场销售价格 倒推到综合成本,看有无利润生长的空间;说标准上行得通,就要以最终用户的接受来论定;说模式上行得通,就是你创造的套路能够环环相扣,实现目的与方法的 和谐。综合的根本战略是“小”。不要小看了这个“小”,仅仅是这个“小”字,就关系到投资的成功与失败。“小”是新生的常态。刚刚整合起来的资源和要素构 成一个企业的雏形,就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经不起市场的风雨湍流,不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需要一个呵护、养育的过程,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只要支撑系统的 骨架,有健全的五脏六腑;小到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个体,其基本功能能够发挥,系统能够运转;小到能吸纳所需资源,以滋养自己的程度。只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小 则小。

柯达规避“召回”之剑 篇3

去年9月,因为型号为LS443的数码相机出现质量问题,柯达成为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次投诉调解听证会的缺席主角。

如今LS443事件还没有完全平息,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购买V550的消费者又要发起新的集体维权诉讼。刚过一年保修期,这款产品就都出现了几乎同样的问题——先是花屏,然后无法使用,而在柯达维修站检测的结果基本都是“主板损坏”。

消费者认为,这么多产品刚过保修期就出现几乎相同的问题,绝不是消费者使用不当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是产品存在设计缺陷,因为电池设计问题导致主板被电池漏液腐蚀损坏。虽然数码相机的保修期已过,仍希望柯达公司能够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主板,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对在中国销售的大量V550产品进行召回。

柯达方面回答:要么花费1000多元维修(V550当初的市场价约为2800元),要么花费1000多元升级为其他产品。因为任何产品都会有一定的故障率,V550是经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后才上市销售的,如果消费者要求召回产品,那需要提供依据,一个权威的检测部门认定它是不合格产品的依据。

事实上,这样的依据很难拿到。根据国家规定,质量检测必须要消费者没有使用过的全新产品。而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相机早就停产了,检测的前提也就没了。那么,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需要启动召回制度呢?

实施产品召回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收回缺陷产品,避免流入市场对大众的人身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如果国家确立了某种商品的召回制度,厂商的行为还会受到第三方的监控,除了要主动发现产品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外,若有故意隐瞒缺陷或召回不力,缺陷产品继续给更多消费者造成损失,厂商还会受到相关机构的惩罚。

商品召回制度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我国于2004年已经出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行了汽车召回制度。

我国对汽车召回的条件是这样的:“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形。”也就是说,一是与安全有关,二是普遍存在的同一性缺陷;三是因设计或制造引起的。

参照这个汽车召回的条件,柯达数码相机是应该召回的。也许在安全方面还存在争议,一般看来,数码相机对消费者安全的影响,并没有汽车那么严重。但是最近一再发生的手机爆炸伤人事件,值得人们提高警惕,数码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不容掉以轻心。上百台产品同时出现同样的问题,已经能够证实问题的普遍性和存在设计制造缺陷。

至于是否在保修期内,与召回无关。相对于针对偶然性故障的、时间限定在产品质量担保期内的“三包”来说,召回没有时间限定,只要出现了可能危害消费者权益的系统性缺陷,厂商就应该采取主动措施来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

审计风险规避探究 篇4

一、从制度设计层面看,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前提

(一) 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事务所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事务所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独立、严谨的原则, 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 倡导敬业精神, 合理运用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保证所有的审计工作均能独立审计, 使审计项目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 为事务所全体审计人员遵循提供合理的专业标准。

(二) 建立对被审计对象的综合评价制度

被审计对象的个体情况严重地影响着审计风险, 对客户作出的综合评价十分必要。综合评价内容包括:一是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与行业状况;二是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等外部因素;三是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四是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五是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六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等等。

(三) 建立审计保险制度, 为责任险投保

在西方国家, 投保审计责任险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 尽管保险可能引起法律诉讼, 但至少能防止或减少因诉讼败诉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虽然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 办理职业保险, 但我国现行保险公司尚未开发责任险业务, 使审计险成为空白。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为审计行业争取投保责任险积极努力。

二、从职业教育层面看, 强化素质教育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关键

规避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关键。事务所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培训, 提高包括助理人员在内的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认识到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的第二生命, 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判断优劣是非的准则。在通过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使他们珍惜声誉的同时, 一定要严厉制裁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 这将促使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准则, 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二是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审计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注册会计师一定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 必须做到正视审计风险、积极规避审计风险。因此, 每一位注册会计师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 并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 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规避审计风险。

三、从管理监督层面看, 完善的管理措施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

(一) 设立严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准入”制

“准入制”是指对设立和审批会计师事务所依照法律规定的严格设定条件, 高标准、严要求, 坚决不打“擦边球”, 杜绝不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审计市场, 从源头上为规避审计风险提供制度保障。

(二) 政府职能部门多策并举, 多管齐下, 为规避审计风险发挥职能作用

会计风险是审计风险的基础, 强化会计核算的规范, 整顿和监督会计秩序使之正常和依法运转, 将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财政部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 要严厉惩处做假帐、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 净化会计工作环境。

(三) 建立同业互查制度, 共同促进审计水平不断提高

同业互查制度是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和审计程序进行定期检查的一种相互监督机制。虽然, 我国目前尚未实行同业互查制度。事实上, 只有通过同业互查, 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同行的审计质量和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情况相互发表意见, 并提出改进措施, 必要时还可向同业互查组织提出有关处罚的建议。

四、从微观操作层面看, 运用风险管理模式, 提高审计技术是规避审计风险的保证

(一) 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风险进行事前评估。

事先进行风险评估是具体操作层面预防审计风险发生非常重要的环节。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为基础, 综合考虑评价影响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 并将风险水平加以量化, 然后以此为根据来确定审计实施的重点和范围, 进而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实质性检查。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可以用变形的风险模型来表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

(二) 灵活机动、因事施策在事中对审计风险进行规避

在开始审计时, 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 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 按照事先制定审计计划选择减轻风险的技术和方法, 建立减轻风险的程序, 在审计过程中, 对出现的新情况要及时告知客户, 对审计的证据应当妥善保存, 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报告等以达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目的。

(三) 及时在事后对审计进行风险评价

审计工作需要更多的恒心、耐心与细心, 即使审计工作结束, 在最后需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检查, 及时修正不合理的内容, 总结评估本次审计工作。

经验在总结中提炼, 风险在经验前离开。

摘要:审计风险客观存在, 审计人员应当正视审计风险, 尽量做到规避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从制度设计、职业教育、管理监督、技术操作四个层面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引入风险管理模式等措施来规避审计风险。

如何规避求职风险 篇5

一,多渠道求职

(1)人才交流会是市内外许多用人单位和求职个人择业求职的首选方式,求职者不应错过;

(2)登记查询(企业、人才推荐);

(3)网上求职,

二,讲求求职技巧

(1)准备好各种求职材料(求职简历、资格证书及成功案例等)。

(2)求职定位要准;求职是需要成本的,备好交通费、吃住费、误工费、简历制作费、务工证等各种证件费用等,要减少风险,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点去求职,一定要看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才选择进场求职。

(3)不要在同一家公司应聘数个职位;

(4)掌握面试细节:亲友团:“不带为妙”、微笑:“始终如一”、倾听:“聚精会神”、应答:“思考5秒钟”、语言:“讲普通话”,

三,规避求职风险

(1)到正规市场求职:中介一定要看是否有“三证”(营业执照、中介许可证、税务登记证);

(2)拒交各种名目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或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谨慎签定劳动合同

经营财富 规避风险 篇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已不在单纯追求温饱,在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家庭收入也不断增加,理财需求开始升温。

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30多年,也是中国金融财富变迁的图谱:从1979年的“保险元年”,到之后的“国债元年”、“证券元年”、“期货元年”、“汇改元年”、“基金元年”、“股改元年”,直至2006年,中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引来的“金融开放元年”……这些错落有致的“元年”勾画出了中国金融改革30多年的轨迹,也是人们在投资理财方面不断多样化的变迁。

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至中国,2013年中国金融业又爆发“钱荒”,如何使个人财富得以保值和升值,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前言

当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快速增长,财富经营不再只与富人相关,而是与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乃至全体普通民众息息相关。如同人生有不同的阶段一样,每个人的财富周期也包括创造、保值、升值等阶段。财富保值、升值阶段,财富拥有者该何去何从?

银行储蓄、购买国债等传统理财方式虽然风险小,但在面对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客观环境却又显得势单力薄;期货、股票虽然让一部分股民富起来,但是也让很多人丢失了多年的资金积累;突然崛起的网络基金、信贷公司,也面临着未知的冲击和挑战……在经营自己的财富前,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明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或许能让人们走出理财误区。

会计风险规避措施研究 篇7

会计风险源于会计信息失实,而会计信息失实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使会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还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在我国,会计风险问题始终未能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也并不十分有效,有些企业疏于防范,有些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视会计风险于不顾,这些行为对企业自身、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我国整体经济的良好发展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意识,制定有效防范会计风险的措施,形成有效预防会计风险的体系。

引发会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企业内外消极因素共同诱发的。防范会计风险必须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采用综合对策,各方面措施有效配合。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并考虑我国目前会计风险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完善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及准则,并加大执法力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必须是建立在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之上的。随着经济环境和会计实践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及准则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需要经过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的多次博弈才能逐渐完善,因为在双方的一次博弈完成后,会计准则只是暂时达到纳什均衡,随着环境的变化,又会引起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新的博弈,其博弈结果再次达到纳什均衡。这样,会计准则经过多次博弈不断完善,纳什均衡的均衡点就会不断地逼近“帕累托最优”。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上市公司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进行会计舞弊。在完善会计准则时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在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定应更加具体。第二,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上市公司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审核。第三,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第四,鉴于会计核算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对于执法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上市公司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会计舞弊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上市公司很难不产生舞弊的冲动。因此,加大对会计舞弊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舞弊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舞弊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对那些以身试法、知法犯法者要从严查处,违法的风险大了,代价高了,会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就会随之降低。经验证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风尚,能够为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加强企业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主要是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依靠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国家监督主要指政府有关部门依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外部会计监督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力措施之一,只有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降低会计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主要微观主体,是财政部门会计监督的重点监督对象。1998年以前,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实行财政审批制度。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的要求,自1998年起,除少数特殊行业外,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而是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意味着国家财政部门对最主要的一类会计监督对象从直接监管转变成了间接监管。社会监督也愈来愈体现出其重要性。

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财政部门应与注册会计师协会明确划分职责,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建立起以财政为主,证监会、审计署为辅的监管体系,对监管职责进行细分,将财政部门作为监管平台。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改变目前财政部门监管职能分散在各职能机构的局面,真正发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职能,既要管人、管所,更要管质量。加大检查范围和处罚力度,对执业质量有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从严处理,禁止从业,吊销执业资格,整顿审计市场。实行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防止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日久生情。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塑造“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3、有效实施企业会计风险管理

会计风险管理是人们采用一定的程序与方法防范会计风险,避免或减少会计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活动。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会计风险管理中必须遵守如下准则:

3.1 符合性准则。

会计风险的确定及其管理必须符合企业的总目标。企业的总目标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地,作为企业管理活动内容之一的会计风险管理,其目标的确定及其管理,理应符合企业总目标的要求。如果企业总目标为稳健型的,会计风险管理目标及其管理也应以稳妥、保守为宜。如果企业总目标是激进型的,会计风险管理目标及其管理也应以积极、进取为主。

3.2 适应性准则。

会计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其管理应该适应企业总体的承受能力。防范会计风险难免不冒风险,但即使冒风险也应量力而行。为此,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承受能力,选择某一风险机会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等,使企业在进行一定防范风险的投人时,做到进而有效、退而可守的稳妥境地。

3.3 重要性准则。

会计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其管理必须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因小失大。企业应该根据各种会计风险的特点,立足全局、抓住重点,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努力做好重要环节、重要事项的风险防范工作,切莫事无巨细、平均用力,更不能为节省较小的费用而丧失较大的安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防范会计风险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4 效益性准则。

会计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其管理,必须遵守成本效益原则。在选择防范会计风险的程序与方法时,必须同时考虑其成本与效益,力争以最小管理成本,获得最大安全效果。

恰当的风险应对方法是会计风险管理的决定性步骤。会计风险应对的目的是解决应采用何种具体方法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面对的风险的性质和程度,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

4、提升会计文化观念,加快会计文化建设

在公司治理、会计准则、法制等都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会计舞弊案件也接二连三地发生,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可见,为了防范会计舞弊和会计风险,除了进一步改革、完善准则,并有效治理制度领域的纰漏和弊端,还有必要关注那些制度约束之外的因素,比如文化和道德。

从广义的角度讲,会计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体现民族特色、增进会计活力、推动会计管理现代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会计文化作为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种创新,以其独有的功能对有效的整合会计资源、防范会计风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为会计发展起到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作用,并能有效防范会计风险。我们针对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现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602名接受调查的会计人员中,只有1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会计文化十分了解,其余89%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对会计文化一般了解或不太清楚,更有甚者根本没听说过会计文化这一概念见图1。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会计文化若明若暗,没有理解、把握其真谛和内在价值。因此,增强会计人员的会计文化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调查问卷还显示,有59.8%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一般,认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较差的被调查者占全部被调查者人数的27.1%,只有9.1%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较好,见图2。

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的评价是中等偏低的,因此,加快我国会计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5 结论

会计风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顽疾,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各国政府为治理会计风险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会计风险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对我国来说也不例外。一方面,从刚性措施上,国家要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建立并有效实施会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以政府和注会计师审计为代表的外部监督;另一方面,从柔性措施上,要加快会计文化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刚性措施和柔性措施相互配合,有效防范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云, 王艳.刍议会计风险之特性及其防范[J].现代财经, 2008, 3:63~67

[2]窦珊.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 2005, 8:39~43

[3]闫淑敏.企业会计风险的辨析与应对[J]会计之友, 2008, 4:27~28

[4]孙丽丽, 李海棠, 冯国庆.论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研究, 2004, 1:23~26

柑橘冻害的规避措施 篇8

关键词:柑橘,冻害,原因,规避措施

柑橘为热带、亚热带果树, 喜温暖湿润气候, 不耐寒, 当气温降到一定的程度时会对其产生冻害。许多桔农对1991年冬、1999年冬2次冻害及2008年1月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仍记忆犹新。当前低温灾害天气时有发生, 且发生规律性难以预见, 对广大果农种植柑橘产生很大影响, 但也并非无以应对。根据笔者多年对农业气象工作的观察, 现将柑橘冻害的规避措施总结如下。

1 柑橘易遭受冻害的原因

1.1 不按生态区划盲目种植抗寒性差的品种

柑橘果树品种繁多, 有橙、柚、柑、桔、金柑、柠檬几大类及其所属的诸多品种。不同的柑橘类果树其抗寒性差异较大, 考虑到冻害的存在以及温度对柑橘生长的其他影响, 我国对柑橘的生态区域进行了区划。由于生产上如温州蜜柑一类的宽皮柑橘抗寒性较强, 适应范围广, 因此种植面积大, 产量高, 造成价低难卖;而橙、柚类柑橘果树因风味优异, 种植规模小, 卖价高, 许多地方不顾橙、柚果树抗寒性差的特点, 带着侥幸心理在非适宜区大面积种植, 结果频遭冻害, 不能正常投产, 遇大冻年份则全部被毁, 造成严重损失。

1.2 建园地点选择不当

实际生产中在适宜区栽种的柑橘果树有时也遭遇严重冻害, 这与建园地点选择不当有关。如在高山脚或低洼地冷空气沉积的地方, 遇强烈辐射降温往往使柑橘受冻较重;在风口处的柑橘果园, 也因水分、热量散失更快, 也会加重冻害;此外, 远离水源、灌溉困难的地点, 在干旱年份遇低温也易造成冻害。

1.3 管理粗放

不按要求进行施肥、灌溉、防病灭虫, 使树体饥渴交迫, 病虫缠身, 且树势差, 弱不经冻, 遇一定强度的降温就产生冻害。

1.4 忽视冻前预防工作

寒潮来临前, 不进行涂白、培土雍蔸, 不准备覆盖及薰烟材料, 这种情况一旦遭遇大冻年份常造成整株树冻死。

2 柑橘冻害的规避措施

2.1 按栽培生态区规划, 合理选址建园

柑橘生态区划以气温作为分区的主要指标, 将我国柑橘的生态区域划分为最适、适宜、次宜和不适宜区, 其中极端低温的温度界限与出现频率是生态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如甜橙最适宜区要求极端低温大于-3℃;适宜区要求最低温度大于-5℃, 且低于-3℃最低温出现频率小于20%;-7℃是甜橙、甜柚栽培的安全界限, 发展柑橘类果树时应按照这种生态区划合理选择品种。选择次适宜区时要注意选择在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建园, 如避风向阳处、逆温层、有水库等大水体的地方, 即使是适宜区也要避免选择在形如盆地的低洼处、高山脚下等冷空气沉积的地方种植柑橘。

2.2 搞好果园规划, 建好防护林带

在进行果园小区规划时, 除搞好道路、排灌水沟、房屋等设施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防护林带的设置。要求建防护林是因为风可带走水分和热量, 加重冻害, 而防护林可大幅度降低风速, 寒冷季节可提高果园温度0.7~3.5℃, 夏季可降低气温0.7~2.0℃, 还可提高果园土壤湿度, 对柑橘果园抗旱防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防护林的防护范围为树高的15~20倍, 根据南方常用防护林树种高度, 可按100~200m的距离配置。林带应有一定的厚度, 每带要栽3~5行。在确定栽植密度时, 应适度密植, 这样不仅可早结果, 早受益, 还会因为树冠紧密而减缓园内风速, 减少热量和水分的散失, 从而减轻冻害。

2.3 加强栽培管理, 提高树体抗寒力

通过科学管理, 使柑橘根深叶茂, 树势强健, 以显著提高树体抗寒力。深翻扩穴改土, 增施有机肥, 改善深层土壤, 引根下扎, 培育强大的根系是培养健壮树势的基础;同时, 深厚的土壤和强大的根系具有更好的抗旱能力, 也能更好地发挥冻前灌水防冻的作用。合理施肥, 不可偏施氮肥, 氮、磷、钾要搭配施入, 提高钾肥的施入量, 国外报道氮、钾比达1∶1时可提高树体抗冻能力。多施有机肥、农家肥, 适时施入壮果促梢肥, 保秋梢老熟, 防止晚秋梢抽发。同时, 要及时施入采果肥, 恢复树势, 提高树体抗逆力。适度坐果, 结果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树体抗寒, 应从施肥、灌溉、花果调节等方面防止大小年, 促进适量结果, 丰产稳产。做好病虫害防治, 认真防治危害树体叶片、枝干的病虫害, 如炭疽病、疮痂病、树脂病、好恶性叶甲、钻蛀性害虫、螨类等, 以确保枝叶健壮, 营养积累, 提高抗寒性。

2.4 搞好冬季防寒抗冻工作

(1) 树干高培土。因冷空气有向下沉积的特点, 辐射降温时, 近地表温度最低, 而近地面的根茎是柑橘树体对温度最敏感的部位, 抗寒能力最弱, 因而冬季高培土可有效保护根茎, 减少冻害损失。培土高度以40cm为宜, 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回升时及时扒开露蔸, 培蔸土壤要细碎, 避免大块土壤降低保温效果。在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及冻害风险小的年份, 进行树干涂白可省工省力, 定植1~2年的树应采用稻草、薄膜覆盖树冠以抗寒防冻。

(2) 喷抑蒸保温剂。抑蒸剂可在叶面形成一层分子膜, 抑制叶片水分的蒸发, 减少热量的散失, 有利于维持叶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有一定的防冻效果。

(3) 熏烟防霜冻。熏烟可产生热量, 烟雾能阻止地面辐射放热, 同时烟雾微粒从空气中吸收水气变成液体时会放出热量, 从而减轻霜冻危害。于霜冻发生的凌晨, 用杂草、谷壳等为材料堆熏, 60~90堆/hm2即可。

如何规避企业审计风险 篇9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内外因素影响, 内部审计风险正在不断增加。

1 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性。在正常情况下, 内部审计得出的审计结论应与客观事实一致。但是, 受各种因素影响, 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会存在偏差, 导致这种偏差存在的因素即风险因素。由此可知, 内部审计结论偏离事实的可能性大小即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进行, 因此, 他们是产生内部审计风险的主体。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可控性的特征。其特征与社会审计风险、国家审计风险特征相同。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内部审计工作之中, 无法完全消除, 只能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普遍性是指审计风险普遍存在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审计结论造成不良影响。可控性是指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是能够控制的。

2 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 审计风险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影响审计风险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 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

2.1 内部审计的主观风险

2.1.1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活动的综合性、复杂性较强, 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工作人员仅具备审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是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的。内部审计风险大小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密切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高, 内部审计风险就小;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 内部审计风险就大。从整体上看,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都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特别是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亟待提高。

2.1.2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在企业机构中, 内部审计机构属企业内设机构, 其开展工作必须接受本机构负责人的领导, 向本机构负责人负责, 这就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易受本机构利益的限制。另外,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还表现在组织形式上。在实践中, 许多企业常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有的企业还将监督机构与内部审计机构合为一个部门, 而且内部审计机构领导人员通常身兼多职, 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 导致内部审计机构无法正常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这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

2.1.3 缺乏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企业内部机构众多, 每个机构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不同机构审计的目的也具有差异性, 如果忽视不同机构之间的差异性, 只用一种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结果势必与事实不符。减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2.2 内部审计的客观风险

2.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更为复杂。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 势必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 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因此,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 应重视外部因素, 尽量减少其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2.2.2 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起步晚、发展快, 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 依赖性较强, 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在机构地位上, 内部审计机构与企业其他机构平级, 无法有效行使内部审计职能。第二,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监督困难。第三, 缺乏明确的考核、处罚机制, 这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动力不足。

2.2.3 审计对象复杂

市场经济赋予了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其经营规模日趋扩大, 经营业务也变得错综复杂, 这也造成了内部审计对象更加复杂, 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在繁多的会计资料中, 虚假和差错的会计资料混杂其中, 内部审计工作很可能会发生遗漏。并且, 经营业务的复杂也使内部审计业务不断扩展, 其不仅包括原有的财务收支审计, 还纳入了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对象的复杂, 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同时也增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3 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

3.1 增强企业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其地位

在企业内部应当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选择恰当的机构形式, 并且, 其建立的机构应具备以下特点:独立的领导机制和独立性的机构。只有这样的具有独立性的领导机制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是受本单位的领导。这样的机构才能帮助企业内部审计力度的加大, 才能在本质上促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权威地、独立地开展一系列工作, 早日解除妨碍审计工作的因素。

3.2 完善企业审计评价与质量控制体系

不论哪种工作, 质量都是首要前提, 而审计工作也毫不例外, 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关键性内容就是增强企业的审计质量控制。第一, 一项工作首先要有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对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这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内容, 健全并完善公司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 以此来规范并约束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有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行业标准, 就会使审计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制度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从而减少内部审计风险, 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制度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都要严格进行, 尽可能地使得人工误差降低, 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一切难题, 采取以上措施来使得审计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 确保工作质量, 使得企业审计风险大幅度降低。第二, 审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它能够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 使工作质量的考核得到加强, 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人为风险的减少。

3.3 完善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是企业审计工作的主体, 他们从事企业的审计工作, 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优劣。因此, 要加强对企业审计人员的重视程度, 着重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第一, 用人机制要进行改善, 任人唯贤, 选用能力和技术资格都过关的人员进行审计工作, 使得审计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

第二, 对企业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内容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变, 法律制度也时时更新, 一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在不断地飞速发展, 这些都决定了审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 提高自我素质水平, 加强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相关基本知识, 而审计人员的学习内容远不止于此, 各种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等知识也是审计人员亟待学习的。

第三, 谨慎认真的审计态度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态度, 在面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和问题时要懂得质疑和查证, 保持审计人员的警觉性和敏感性, 这样才能使得审计工作更加精致有效。

3.4 规范程序, 管理风险

在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 审计程序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内容, 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依据的法定步骤。若是没有审计程序, 可想而知, 审计工作将会一团糟。步骤混乱, 审计人员不清楚具体的工作步骤就会造成随意性强, 从而出现各种审计风险。审计程序首先就是要确定具体详细的审计计划, 合理有序地进行审计调查, 做好审计取证以及报告等各个重要环节, 这一切措施的实施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进行;严格把关审计证据;注重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工作时要有技巧、有策略地进行, 这些措施的共同实施才能使企业审计风险进一步降低。在减少和规避企业审计风险过程中, 严密科学的审计程序不可或缺, 其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严格程序的规范下, 各项审计工作才能有规矩地完美进行,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

3.5 风险审计意识加强

在关注如何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问题时, 应当加强风险审计意识。与此同时, 规避风险还要科学有效地运用企业风险审计方法。如今, 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项新事物层出不穷, 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日常工作的关键性内容。企业以往的内部审计内容逐渐也进一步地得到完善。原来仅仅由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查错防弊;而现在, 内部审计已经逐渐发展到企业风险审计。在进行风险审计之前, 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这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 主要是以此来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各项内容和业务进行测试, 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处理风险等。风险意识的加强和相关的企业风险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监督等工作的效率, 帮助审计机构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

3.6 拓宽审计内容, 企业审计增值

在面对企业规避审计风险的问题时, 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企业审计工作的增值功能, 以更好的方式或者途径来使审计工作创造价值, 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组织也要与时俱进地随之转变工作观念, 使得企业审计工作的核心逐渐有序转移, 由以往单一的财务审计逐渐向经营管理审计转移。在企业控制审计问题上, 科学有序地扩展到企业产品销售、生产工艺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经营决策审计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重要方面。这样的措施和方法能够使得企业审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为机构组织创造应有的价值。

4 结语

企业规避审计风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我们必须站在开发发展的角度, 去看待当今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制度措施。在经纪交易中, 要敢于运用新视角、新思维等来对企业进行审计活动, 以此种行为和措施来规避风险, 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企业审计工作的价值上面去, 以此来更好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规避审计风险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双重联手, 做好相关的审计工作, 注意其对工作的影响, 在企业工作系统中当好管理人的得力助手, 从而在本质上使得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更为轻松和谐, 使得各项免疫系统都能发挥作用, 同时也会使企业的审计风险大大降低, 让企业在经营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云兆嵘.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析[J].商, 2015 (29) .

[2]于海林, 于海云.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及规避[J].会计师, 2008 (09) .

[3]孙赟来.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研究[J].中国商贸, 2012 (32) .

[4]梁晓欣.论如何规避审计风险[J].经济师, 2011 (03) .

[5]许真真.如何有效规避和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1 (04) .

基建审计风险的规避 篇10

一、当前基建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 从审计体制看审计风险。

(1) 审计职能未分清。对于基建项目, 有的地方明文规定, 凡与工程投资有关的工作都要求审计参与, 作最后把关。基建审计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另一方面效果就是弱化了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这样一来, 一旦出现问题, 矛盾便集中于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往往成了某些职能部门失职的挡箭牌;而且, 审计部门越俎代庖代替了其他部门行使职能,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就难以保持, 审计工作也在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有力配合下, 陷入被动, 审计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

(2) 审计人员配备不合理。施工方工程结算人员往往在施工经验、结算经验、定额掌握等方面都优于审计人员, 但目前存在基建审计人员一人多职、工作繁杂, 难以集中精力;或者虽设立了工程审计岗位, 但往往只配备1~2人, 造成工程审计人员长期超负荷运作的问题。

(3)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新形势下的基建审计工作迫切要求审计人员发现新情况, 研究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在对工程图纸的识图能力、造价定额的套用、工程物资的适时价格等方面的精通程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能力与需要之间的差距都容易产生审计风险。但有的地方漠视、甚至是忽略了基建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

2. 从审计范围看审计风险。

基建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竣工决算审计仅是其中的一项。从目前看, 仅注重事后审计, 事前对招投投标、合同审计及事中对变更、现场签证的审计重视不够。但建设项目的前期和中期管理环节较多, 若把关不严, 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如招投标方面, 有的将工程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有的招标文书的编制过于简单、粗糙, 缺乏严密性, 有的招标项目不完整。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具备资质的投标人与招标代理人串通, 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中标。合同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合同的条款与招标文书和投标文书的内容不一致;或由未经授权的基建部门领导签订合同;部门的公章代替合同专用章。变更方面:没有建立工程变更方面的规章制度, 工程变更随意。现场签证方面, 有的签证由施工方填写, 监理方及建设方没有认真核实就签字认可;有的签证太简单, 只写工程量没有图纸尺寸, 或只写金额没有详细内容, 特别是涉及到隐蔽工程的项目。因此, 仅开展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远远不够, 还要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堵塞住管理上的漏洞, 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防范审计风险。

3. 从审计资料看审计风险。

审计部门手中的资料大多是工程决算时由基建部门或施工方提供的, 其时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很难得到保证。

4. 从委托的社会审计组织看审计风险。

个别开展有偿服务的社会审计组织, 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一是部分社会审计组织在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制管理的同时, 对审计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二是部分社会审计组织的人员素质差, 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抵不住施工单位的拉拢利诱, 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二、防范高校基建审计风险的措施

1. 得到领导的重视。

离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要做好基建审计是不可能的。要在工作中边创佳绩, 边争取重视和支持。只有为社会创造了效益, 领导才会重视审计, 审计才会在各方面得到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获得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2. 完善审计组织和基建审计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基建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应建立严格的审计规章制度, 并授予审计充分的监督权。如应明确规定, 凡是基建工程, 不论投资金额大小, 必须经过审计才能实施结算, 否则不能付款;对送交审计部门的资料必须履行必要的交接手续, 并要求送交部门签署审计承诺书, 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特别是对审核过程中的补充手续, 须详细注明提供人、提供日期、资料提供的具体项目。从而使基建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使基建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3. 提高基建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政治素质方面, 应做到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对工作兢兢业业, 吃苦耐劳;在业务素质方面, 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 并注意跟踪新的审计政策和审计手段, 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注意在日常审计工作中, 有意识地提高业务能力,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掌握必要的审计方法。

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规模以及预算编制水平的不同和审核能力的大小, 基建预决算审查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简单审核法。对于历来编制质量较好、信誉较高的施工单位所编的预算文件或者在审核任务重、审核力量不足时, 可简单地从工程预算单价选套和取费标准两方面进行审查。此法较为粗略。

(2) 全面审核法。对于投资额较少的工程项目和初学者, 或者编制质量较差, 信誉较低的施工单位所编的预算文件, 可从工程量计算、工程预算单价选套和取费标准运用等方面全面进行审查, 逐项核对计算结果。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审核人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 容易发现问题, 准确度较高, 但费力费时, 工作量大。

(3) 采用综合指标审核法。就一个地区而言, 建筑物的层高、墙厚、装修方法等, 一般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对同一类型、同一使用价值的建筑工程, 单位面积造价及主要材料消耗量, 一般出入不大。据此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 拿此两值在同地区间的经验数据比较就知其是否准确。如不超过标准就进行简单审查。如超过规定范围, 在对各分部工程的造价比重用积累的经验数据进行第二轮审核, 免去了使基建审计人员最头痛的逐一计算工程量的繁琐程序, 缩短了审核时间, 提高了审计效率, 但应加强对基础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一是与社会工程审计组织的合作。审计部门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并对选定的审计组织的资质条件、独立性进行审查。选定合适的审计机构后, 审计部门就应审计费用、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及与具体工程项目有关的特殊事项与审计机构协商一致, 并签订合同。二是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监理人员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监理服务的优势, 虚心向他们请教, 定期与他们沟通。

6. 拓宽审计范围, 实行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

(1) 重视前审计阶段。前审计阶段是指基建工程动土开工前的招、投标审计。该阶段的重点, 一是对标底的审计。审计标底的编制是否准确, 是否有高估冒算或少算、漏项或低估, “三材”用量是否合理合规, 工期是否明确, 工程质量、施工组织、安全措施、资质等级是否有严格要求等。二是对工程施工合同 (含补充合同或施工协议书) 进行审查。主要对合同或协议书的法律性、责任性、合同形式及合同的基本原则性审查。

(2) 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审计。对施工过程实施动态审计, 是指审计人员进入现场对基建工程从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实施审计监督。基建工程具有投资大、时间长的特点。因此, 内部审计不能等到工程决算时才参与到工程审计中来, 要提前介入, 实施全过程的跟踪。首先, 从施工图纸开始全面了解工程内容和施工做法, 直接参与隐蔽工程的验收。其次, 要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进行全方位的认证, 从设计变更的原因要求是否正当, 设计变更是否更趋合理, 以及是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等方面全面论证, 并监督变更工程的实施。第三, 要定期监督检查各种材料的配合比,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检部门出具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操作, 防止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不按要求办事而造成的浪费现象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现象的发生。第四,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具有材料合格证以及质检部门的材料检验报告, 是否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不留后患。

(3) 夯实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基建审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指对已竣工的基建工程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及投资效益等进行的审计活动。包括:审计工程决算书及其附件等资料是否真实、全面、合规、合法;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无误;工程定额版本的选用及定额的套用是否适当;主材用量及材料差价的确定是否合理以及取费的程序与标准是否准确等。其中重点是审核工程量、定额套用及材料差价。

7. 建立基建项目循环复核制度。

循环复核制度指的是一个审计项目完成后, 由其他审计人员进行复审的制度。通过循环复核既能有效避免工作失误, 又能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使审计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开展基建审计是审计工作深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促进工程建设投资规范管理、完善内控、节约资金的内在需要。文章分析了基建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并对规避基建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

规避风险上上策 篇11

风险1:宫外孕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的怀孕,又称为“异位妊娠”。根据着床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大约占95%。

主要症状

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是宫外孕的3大典型症状。停经:大多数的患者有停经史,一般为6~8周,不过也有1/4的患者无明显停经史,但阴道流血淋漓不尽。

腹痛:宫外孕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坠痛、绞痛或撕裂样的痛,常常是突然发作,持续或间歇性地出现。

不规则阴道出血:典型出血为量少、点滴状、暗红色、持续性或间歇性出血,有些患者也会出现似月经量的出血,有的患者无阴道出血。

其他:有些内出血过多的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肛门坠胀、头晕、昏厥等症状。

应对方案

治疗的方案主要取决于诊断是否明确、异位妊娠的部位、停经的天数、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生命体征如何,以及医院有条件做哪些手术。

如果肯定是宫外孕,而准妈妈又有下列几种情况:停经天数短、胚胎还相对较小,从未生育需保存生育功能,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输卵管妊娠盆腔包块≤4cm,抽血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U/L,没有腹腔内出血,医生可能会通过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来抑制胚胎的生长、破坏绒毛,使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全身用药常给你肌肉注射氨甲喋呤(MYX)。经过一段时间,这种很小的胚胎就能够被你的身体吸收了。

如果出现以上6种以外的情况,比如腹痛严重或腹腔内出血较多,或者你正在哺乳期,或是你的健康状况不佳,则不能使用氨甲喋呤,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如何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炎症的发生。一旦患了炎症,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

尽量避免多次流产手术。因为流产手术对女性的身体影响很大,会增加患附件炎、盆腔炎的几率,而这些炎症也会增加宫外孕的发生几率,所以要尽量做到安全、有效地避孕。

戒烟忌酒。

减少使用避孕药。避孕药会改变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和输卵管的内部环境和蠕动变化。如果打算怀孕,最好提前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停止使用避孕药,并进行孕前检查,之后再怀孕。

风险2:流产

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在怀孕28周前中止妊娠,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者。其中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28周之间为晚期流产。

主要症状

流产的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和腹痛。

阴道出血:早期流产的全过程为先有阴道出血,而后出现腹痛;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与早产及足月产相似,故晚期流产的全过程为先出现腹痛(阵发性子宫收缩),后出现阴道出血。

腹痛:早期流产主要表现为开始流血后持续性下腹疼痛;晚期流产,腹痛在阴道出血前就已经开始了。

应对方案

出现上面的状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B超,了解胚胎及胎儿的情况,然后判断是否可以保胎。

如何预防

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宝宝的到来。急性传染病患者要在痊愈一段时间后再怀孕;慢性病患者应治疗到病情稳定并经专科医生认可后才能怀孕;对于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夫妇应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到医院进行孕前检查,以尽量避免再次怀孕造成流产。无论是夫妇哪一方有问题,都应及时治疗,治愈后再要孩子。

怀孕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愉快、稳定,戒烟忌酒,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汞、甲醛等。另外,妊娠的最初3个月不要同房,应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去,避免病毒及细菌感染。一旦患病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不要自己随意用药。

风险3: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是指你的胎盘在子宫内的位置过低,可能接近或者覆盖了宫颈口。而正常情况下,胎盘应该附着在子宫的底部附近(如图)。当胎盘完全覆盖住宫颈口时,医学上称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如果胎盘正好盖住宫颈口的边缘,则称为“边缘性前置胎盘”;如果胎盘盖住部分宫颈口称为“部分性前置胎盘”。如果胎盘的边缘距宫颈口不到两厘米,但没有到达宫颈口的边缘,则被称为“低置胎盘”。

主要症状

在孕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痛性阴道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完全性前置胎盘往往出血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妊娠28周左右,反复出血次数频繁,量比较多;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较晚,大多在妊娠37~40周甚至临产后,量也比较少。

应对方案

如果你是在怀孕中期被查出是前置胎盘,那么没必要太紧张。因为随着孕期的推进,胎盘很有可能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据统计,在怀孕中期B超检查发现有前置胎盘的准妈妈们中,只有10%在宝宝快要分娩的时候还有前置胎盘)。即使是在孕晚期发现你有前置胎盘,胎盘还是有离开宫颈口的可能。医生会要求你过段时间来复查B超。如果复查时发现胎盘仍然覆盖或接近宫颈口,医生会对你进行严密的观察,包括定期进行B超检查,注意你有没有阴道出血。同时医生会建议你尽量放松,避免进行可能引起出血的活动,比如性生活、做过累的家务劳动或提举重物等。

如果你有出血现象或者出现了宫缩,就需要住院了。医生会根据你的怀孕时间、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你和你的宝宝的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如何预防

尽可能少做刮宫术,减少子宫内膜创伤。

定期作好产前检查,通过B超判断胎盘位置。

如果妊娠期间有流血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风险4: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是一种在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性疾患,会影响到5%~8%的怀孕女性。这种病症大多在37周后才开始有所表现,但也可能在怀孕的后半期、分娩时,甚至产后(一般是在产后24~48小时)表现出来。在怀孕的前20周内也有可能发生先兆子痫,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主要症状

通常,先兆子痫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水肿、体重的快速增长(如果你1周之内体重增长超过1.8千克,就应该告诉你的医生)和尿蛋白等症状。有些时候,先兆子痫还会引起抽搐(这被称为子痫)。如果发生更为严重的先兆子痫,你可能还会出现下列症状:严重或持续的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剧烈疼痛或压痛、恶心或呕吐。

应对方案

医生通常会让患有先兆子痫的准妈妈住院治疗,以便能随时监测母亲和胎儿的情况变化,并在必要时及时治疗。也有些准妈妈的病情较轻,可以在家休养观察,并需要定期到门诊检查。如果你的先兆子痫症状很严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引产或者剖宫产尽快把宝宝生出来。产后,大部分患有此症的准妈妈均可痊愈,仅有少部分遗留有高血压病。

如何预防

目前,我们所能采取的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接受良好的产前保健,按时产检。每次产检时,医生都会给你测量血压,检测尿中的蛋白含量。同时,你还要了解先兆子痫发生的一些征象,并及时告诉你的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规避 篇12

隐名股东, 是指实际投资人或者认购股份的人以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认购股份。根据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规避的故意将隐名出资分为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此处的隐名出资人即隐名股东。而本文的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隐名出资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规避法律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 与他人达成合意签订代持股协议, 由隐名出资人实际出资, 将他人 (即名义股东) 记载在公司股东名册, 章程, 商事登记簿上。

二、认定隐名代持股协议效力的原则

(一) 充分尊重自由

在私法领域中, 投资自由和契约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本文的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之所以选择隐名, 有着各自的原因和理由, 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衡量。法律制度只需要对商事主体进行必要的规范, 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损害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主体进行处理和惩罚, 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者一刀切完全禁止。

(二) 保证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在商事领域尤为重要, 它将民法这一原则引入商事领域并贯穿始终。交易安全可以避免市场经济秩序因各个主体的无效经济行为而陷入混乱。“为了维护交易安全, 现代商法确立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 包括要式主义、公示主义、外观主义、严格责任主义以及既成事实尊重主义。”

(三) 维护公共利益

尊重社会公共利益是现代民法的要求, 是对近代民法上的私权“绝对”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一种限制, 是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维护上的衡平器。法律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全面衡量社会公共利益法律要以强制手段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才可以协调不同个体的利益需求, 促进个人利益在社会公正和公平范围内得以实现。

(四) 坚持利益平衡

在处理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的代持股协议中, 往往会涉及到公司、隐名股东、名义股东、公司其他股东、第三人、公共利益, 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 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往来, 这诸多关系之间的冲突, 需要法律进行引导, 并且平衡协调之间的利益, 防范非法利益的获取,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代持股协议效力的具体认定

(一) 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2014修正) 》第2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 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 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 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而《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 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中进一步对强制性规定缩小了范围, 指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 (五) 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同时, 《公务员法》第53条规定, 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 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本文所探讨的公务员为了规避公务员法而选择成为隐名股东签订的隐名代持股协议效力是没有法律进行具体的规定的, 就需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进行个案分析。

(二) 认定的具体方法

在对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的代持股协议进行具体的认定时, 首先要考虑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规避的法律是否属于强制性法律法规。毋庸置疑, 公务员法第53条的规定是属于强制定法律法规。那么接下来要进行思考, 该规定到底是属于效力性强制性法规, 还是管理性强制性法规。虽然合同法对强制性法规进行了分类,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给法官带来了困惑和难题。例如陕西神木法官的煤矿入股案的两次完全不同的判决, 就是基于对《公务员法》53条的规定的性质的不同认识。对于规避公务员法的隐名代持股协议的效力认定, 司法实务界和学术界的观点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对于公务员成为隐名股东的行为, 实务界认为《公务员法》第53条第5款的规定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而不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隐名代持股协议是有效的。而对于公务员违反《公务员法》进行营利性投资, 则是行政法的规制范围, 在私法范围内在所不问。在理论界, 通说认为公务员进行投资入股是违反了强制规定, 公务员投资入股的行为仍然有效。有的学者认为应该认定公务员的入股投资行为部分无效, 对于其投资的本金和利息可以取回, 但是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和获取营利性收益。

笔者认为, 在认定具体的某一条法规到底是不是属于效力性强制性法规时, 更多的是要坚持山本敬三教授的比例原则中的利益衡量的观点, 要具体去追索该法条制定时背后的意旨, 违反该法条是否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并且要慎重考虑被损害的公共利益的大小, 是否非得认定该法律行为无效不可。因为一旦认定该法条是效力性强制定规定, 就意味着违反该法条的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因此, 为了保证交易安全和实现私法的意思自治, 具体到个案中公务员选择成为隐名股东是否损害了公共利益,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法官一般会将该法条认定为管理性强制定规定, 隐名代持股协议有效。

但是, 《公务员法》的规定旨在防止公务员进行钱权交易, 破坏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公务员法明确禁止公务员禁止投资入股行为, 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同时, 如果简单粗放的认为该条规定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隐名代持股协议有效, 就意味着规避公务员法而成为隐名股东只会受到公法的制裁。实际上, 公务员成为隐名股东, 是否受到公法制裁和惩治的程度与代持股协议的效力认定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要进行具体的个案分析, 从该条规定背后所代表的意旨出发, 根据比例原则的必要性分析, 在裁定公务员进行隐名投资行为的效力时, 应该认定《公务员法》关于禁止公务员进行营利性活动的规定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但是为了平衡公司与公司其他股东之间的合法利益, 对于隐名代持股协议效力的认定应该认定为“不自始无效”即坚持向后无效, 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究其原因, 是考虑到在公务员进行隐名投资的过程中, 公司形成的各项决议已经产生了实质的影响, 基于利益平衡原则的坚持和维护交易安全, 这一折中原则是合理的。因此, 对于本文所探讨的规避公务员法而成为隐名股东的行为, 不能一刀切认定代持股协议有效或者无效, 要具体分析,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最后得出结论。

摘要:近年来, 隐名股东的研究成为热点, 但是少有学者对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 为了实现经济利益, 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大量存在, 在处理纠纷中就要对其代持股协议的效力进行认定, 因此, 本文选择了以规避公务员法的隐名股东为例, 对隐名代持股协议效力进行分析。

上一篇:单件小批量生产下一篇:学生评教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