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控制

2024-06-07

规避控制(精选12篇)

规避控制 篇1

摘要: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财务风险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高校财务风险包含了高债务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支付风险等几个方面, 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监督乏力、扩招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学校内部风险监督基础薄弱等。针对这些风险作出控制和规避, 是保持事业发展和财力总体平衡, 促进高校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财务风险,扩招,风险控制与规避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合并, 高校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 高校为了弥补这一缺口改变了传统的单靠财政拨款收入、学费收入的资金来源, 纷纷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建设投资。因此给高校带来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本文就高校财务风险的规避和控制阐述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目前高校资金安全存在的风险

高校作为非盈利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财务活动中资金支付难以为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其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流动资金可能出现短缺, 也可能发生不能按时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日常开支资金严重短缺等现象。

(一) 负债率高

在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大潮中, 许多高校大举扩建,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这与缓慢增长的国家教育投资之间形成了很大的资金缺口。高校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主要靠银行贷款来填补。利息的按期支付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 而学校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只能通过学校的各项收入来偿还。由于财政拨款有限, 同时学生缴费已无上升空间。对许多高校而言, 其所取得的收入能够维持学校基本运转已经困难。还贷资金明显不足, 一旦进入还贷高峰期, 极容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

(二) 投资形成的风险

高校的投资活动主要有教学用固定资产、后勤经营性资产、校办产业、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从现实情况来看, 目前校办企业多数微利甚至亏损;投资于金融资产的, 风险很高常导致投资失败;而由于体制上的问题, 后勤经营性资产能给高校带来的现金流量往往有限。因此, 面对扩招而带来的过量投资, 高校存在长期投资风险。

(三) 资金支付形成的风险

资金支付风险主要来自大额采购活动, 而这类采购一般是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或验收合格后付款, 供货方亦习惯于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 因而所签购货款一般都没有进入高校的负债账簿中。财务部门难以对此进行监控, 一旦大批欠款到期, 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

二、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 高校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

由于高校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家预算的约束下, 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导致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 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二) 高校大量负债导致财务费用过高

高校建设形成的贷款规模的扩大与收益相脱节, 导致潜在的负债风险。高校贷款用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 需要有预期的生源和经费收入的支撑。在目前高校还贷主要单一依靠学费收入, 这将直接影响债务的偿还能力, 产生负债风险。

(三) 教育成本不断加大

高校扩招带来的收入增加不能满足学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的对教学教辅设施、设备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经费增长的需求, 用于高校由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增加的成本, 从而给高校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构中日常性支出膨胀, 加大了财务收支平衡的难度, 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 支出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

(四) 高校运作管理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济责任不明, 学校资产是否保持增值, 与个人利益并无关联, 一旦经营管理不善, 造成建设性资金尤其是发展性资金严重短缺, 势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学费催缴不得力, 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 .教学质量管理不严格, 学校教学硬件、软件严重不足, 导致学校声誉下降、生源严重不足。4.国有资产管理不科学,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账实不符、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 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

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的办法

(一) 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

加强大额贷款的审批、使用和监督考核。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全面掌握高校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 加强客观管理监控, 及时采取措施, 防范财务风险。贷款高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 要考虑偿债因素, 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同时, 为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应该考虑以空间置换资金来解决财务危机, 用闲置的旧校区换取建设资金。

(二) 加强对投资的管理

高校对外投资, 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专家评议, 并按国有资产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批准和备案后实施。设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 确保对外投资的安全与合法权益。高等学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业务。

(三) 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管理

资金使用计划须经校财经领导小组对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同意后再提交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同时, 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高校应坚持综合平衡、开源节流、强化预算管理, 要尽可能地吸收社会资金, 加强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解决学生欠费问题。预算管理作为现代高校管理手段之一, 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高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高校要坚持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 不编制赤字预算

(四) 改善高校资本结构

高校普遍存在债务资金占总资金比重过高的问题。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是建立在负债数额适度、负债比率适中的基础之上的, 否则可能带来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 高校负债比率及负债金额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在借入资金中, 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使债务结构趋于合理, 并且要与高校自身的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偿债保障基础相适应, 安排好不同期限的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比例, 以便合理分摊各期间的债务负担, 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以提高学校的信誉度, 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参考文献

[1]、于新花.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财务与金融, 2009, (01) .

[2]、钱风.试析当前中国高校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4)

[3]、张国江.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管理观察, 2009, (02)

[4]、王亚凤.关于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规避控制 篇2

在本周,出于稳健原则,后市操作中要留意个股轮跌,回避持有前期跌幅较小股票的.基金。关注换手率较低的绩优基金,高换手率的绩差基金建议回避。重点可关注国富弹性、华夏成长、易基平稳。

在组合结构上建议将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例控制在50%以内(权益类中应以混合型或平衡型产品为主)。同时注意规避偏执型基金,即基金投资股票配置不合理,某一行业超配的产品。如上周跌幅第一的重仓煤炭股的大摩基金,近期跳水冠军的重仓金融股的光大量化核心等等。

规避控制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控制;风险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相关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让企业管理水平增加的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几率。在现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如果企业要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站稳脚跟的话,除了企业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以外,在竞争力上的加强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走上强化之路的奠基石就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的控制。建筑业的危险系数在我国多年的建筑发展中一直相对较高,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的建设中。企业在这样的措施中无疑是得到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必然要面对这样的政策,从中作出合理有效的反应和方法才能够突破企业自我而取得良好发展。

二、建设方使用合同制的利弊

合同随着雇佣制的诞生而产生。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资金投入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把关,这便是在项目中除了质量与安全之外最重要的事了。不仅是要能够使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无限的潜力,也是对投资和预算工作上的需要。无疑合同制便是实现这些目标中能够使用的最有效的方式。合同书中应该写明所有方面在资金使用上的情况,这不仅能作为以后施工工作中的重要凭据也是对房建工程的一个有力保障。从总体的把握度上来讲拟订合同是极容易的,在风险因素方面来讲也是相对较小的,尤其对那种实际金额不多的工程而言是极其有效的措施。因为项目中的各种因素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其余施工项目本身的一些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制约情况,都是能够导致投资一方在利益上受损的因素。为了在日后的建设过程中不出现问题,所以在施工前就要将重要的准备工作做好。

三、合同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风险

基于主要市场仍然是建筑市场来讲,因为建设方处于主动地位,经常在制定合同和各种条款的时候都会非常的苛刻,实际方面的利益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实际操作方往往在诸多的工程项目上被动地接受这些情况是因为实际操作方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施工中的成本和风险出现的情况方面来讲,这种先天性的制约对其有诸多不利的影响。而且施工实际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企业利益便没有任何的保障性,这便是承包方经常会面临的情况。主要由这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施工周期过长。多数的国家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都在4至5年,短时间的也需要2至3年;2.设计图纸交付时间延迟,会失去工程建设的最佳时机,从而给施工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3.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这会导致在施工中存在过多的各种变化因素。

四、建筑工程主体行为风险管理中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提高企业风险预测和鉴别能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风险的首要因素是指施工单位缺乏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无法从风险根源与风险征兆中发现和预测风险类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提高自身风险应对能力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自身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建筑工程管理设置方面,指派专人或者专业团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评估预测,通过对施工环境、施工要素以及施工资料等方面进行细致布控,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当前阶段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就风险种类进行细致分析。通常来说,建筑施工风险种类主要表现在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工程造价等主体方面,而风险发生的周期性很难通过事实依据进行确定,施工风险在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潜在关系也需要进行梳理。在施工管理团队中,风险管控人才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对风险的甄别和鉴定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基础,凭借自身阅历和知识,对风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从而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风险保障意识

大部分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都属于安全风险造成的,因此安全风险管理是建筑风险评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风险因素对于企业施工管理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但安全风险能够通过细致管理和制度规范进行合理规避。对于施工主体风险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1、对施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施工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所有施工资质和专业程度的检验必须有专人负责,在工程开工之前,明确所有参与施工人员或团体的施工资质水平,审查其施工资质授权等级;2、对不同工种和不同工程施工类型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资格检查,特种工必须具备相应的工种许可证,所有施工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程监理需要在工地进行施工步骤和分工合理化检查;3、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在项目开工之前,需要对所有参与工程施工和建设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工程监理与项目经理需要在每一项施工阶段完成之后进行工程合格验收,对存在工程安全隐患的区域责令整改,在项目投入使用前再进行安全检查,务必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落实;4、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工程技术交底与记录工作,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可靠性与实效性。

(三)强化工程预算与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程预算和造价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收益具有关键性意义,而发生工程造价风险的原因很可能由于工程预算以及资金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流程与技术了解不全面,从而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出现造价超预算的现象。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单位聘请具有专业素质的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人员,相关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工程预算及造价管理资质,在此基础上,定期对工程预算清单、造价表等进行检查,选派工程预算管理人员接受定期培训等。

(四)强化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对于工程约定双方的行为条件都具有约束力,因此需要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尽可能规避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出现。合同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对工程资质以及信用评价未能达标的业主进行筛选排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经济限制造成的工程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发生,尽可能避免工程资金风险的发生。在对工程主体项目进行分项承包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承包商的项目资质审核,减少项目分包出现的风险。工程合同管理的合法性与项目法律界定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合同双方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沟通等方式,对合同内容进行合理解释。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订立书面合同,避免口头合同出现的施工纠纷现象出现。

结语:

施工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和专业排查,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科学规避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本文就项目施工主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做出论述,有助于施工企业提高项目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邓世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风险识别[J].科技信息,2013(9):362-362,363.

[2].赵辉.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科技视界,2013(5):156-156,143.

[3].喻细香 张卫兵.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4):21-22,33.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 篇4

(一) 获得企业发展所需战略资源

我国企业目前的海外并购规模虽还无法与国际大公司的并购行为相提并论, 但也不难发现, 不少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有寻求战略资产的动机。2004年12月8日, 柳传志代表联想对全世界宣布: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及相关资产。根据双方的协议约定, 联想还可以在五年内使用IBM的品牌。并购完成后, 联想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戴尔、惠普之后的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联想支付的12.5亿美元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对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支付。联想认为, 自我发展所需要的投资成本比并购还高许多倍, 而且在时间上花上20年也未必能建立起一个国际级品牌。而此次并购买到了“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业务”, 即国际化需要的大量人才、品牌、研发能力、完整的供货渠道和供应链。

(二) 谋求国际市场与国际化发展

市场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市场竞争。谋求海外市场是任何一个参与海外并购企业的目标。在各个国家均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或以反倾销和环保等为由限制进口产品的情况下, 出口替代型海外并购成为大多数国内外企业海外跨国并购的重要动机。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并购海外相关企业, 使原来出口的商品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 从而避开关税这一壁垒, 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稳定扩大海外市场的目的。因此, 我国的一些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 开始实施海外并购以寻求更多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的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 如家电业、机器制造业等, 并购对象主要是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三) 利用海外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

与前四次的并购浪潮相比, 获取核心技术已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中的一个新特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动机日益清晰, 往往为了应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期望从海外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先进技术。2001年9月, 杭州华立集团通过设在美国的子公司在美国成功收购了飞利浦半导体集团CDMA手机设计研发业务, 获得了飞利浦在CDMA无线通讯方面的全部知识产权。这是一个以资本换技术的典型案例。

二、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一) 并购计划决策阶段财务风险

在企业进行国内并购或海外并购之前, 会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可行性分析, 对并购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同时对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产、管理等进行合理的、必要的评价, 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并产生协同效应, 是否能通过并购使企业达到预期目标。这一阶段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环境风险和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1)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亦即系统风险, 是指影响企业国内外并购的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如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首先要考虑到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法律环境、经济政治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因此, 并购方所在国对此并购自然会“特别关注”, 其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更多。这些风险是企业自身无法控制的, 因而只有尽量回避。

(2)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固有缺陷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购方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目标企业的各项报告, 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和价值评估报告。一般而言, 目标企业不会被动地面对并购方的并购行为, 而在信息提供方面又处于主动地位。因此, 并购双方在并购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特别是存在于目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风险。目标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必然会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的直接载体进行“包装”, 如被并购方会尽量高估自己的资产与盈利预期, 乃至刻意隐瞒其真实的负债与或有负债的状况, 以此来达到抬高并购价格与再融资能力的目的。此外, 由于并购活动中的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 或出于不正当的目的, 对相同的报告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从而使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判断产生偏差, 埋下财务风险的隐患。

(二) 并购交易执行阶段财务风险

在企业海内外并购的交易执行阶段, 企业要决定并购价款的支付方式和融资策略, 因此支付风险和融资风险是此阶段的主要财务风险。

(1) 支付风险。目前,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承担债务及各种方式混合的支付。早期的企业并购活动以现金支付为主。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 纯粹的现金支付越来越少, 而代之以混合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使企业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 同时承担较重的税务风险, 使企业在并购后财务负担过重, 不利于并购方并购目标的实现。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并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充分考虑海外并购交易双方的资本结构, 结合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2) 融资风险。并购通常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的海外并购中。并购者应充分预测到并购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将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融资方式又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又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内部融资可以降低偿债风险, 但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 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 则会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调试能力, 产生现金流风险。外部融资中的股票融资和债务融资各有其优缺点, 股票融资会产生稀释股权的风险, 债务融资会导致较高的偿债风险。鉴于融资行为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企业应根据并购动机和双方资本结构合理确定融资的方式。

(三) 并购运营整合阶段财务风险

在运营整合阶段, 企业要整合资源, 投入生产运营, 归还融资债务, 这样就会产生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营风险。

(1) 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的举债收购中, 特别是杠杆收购中。杠杆收购是指并购企业利用目标企业的资产经营收入, 来支付并购资金或作为向金融机构融资支付并购金的担保, 以实现并购目的的行为。在杠杆收购方式下, 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只占并购所需资金的10%左右, 投资银行的贷款占资金总额的50%~70%, 债务收购占20%~40%。由于债券的资金成本很高, 而收购后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未业现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 所以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投资者受益。否则, 收购公司可能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而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本息, 引起财务风险。

(2) 经营性现金流风险。经营性现金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即期融资能力, 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正常经营中的各种开支, 导致出现经营支付困难的可能性。经营性流动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海外并购企业中尤为突出。如果并购方并购后融资能力较差, 现金流量安排不当, 会给企业带来资产的经营性现金流风险。如企业并购后资金链过于紧张, 不能按时支付员工工资、股东股利与应付账款, 则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挫伤员工和投资者的积极性, 从而使企业陷入一个资金链断裂的恶性循环中, 引起致命的财务风险。

(3) 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 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 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从而产生了运营期的财务风险。

此外, 在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 财务风险和法律陷阱往往相伴而生。在面临恶意垄断收购的时候, 在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行业、领域面临被兼收购的时候, 其所在国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阻止并购活动的实施。企业也会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反恶意并购甚至反收购。“白方骑士”“毒丸计划”“金色降落伞”等反并购方式的实质就是通过它们增加了收购公司的成本, 降低了收购公司的效益, 从而引起了其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而且, 对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潜在的政治、文化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更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三、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对策

(一) 计划决策阶段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对策

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减少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在资本市场上企业被看作是一种商品, 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交割活动, 因此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 运用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及经验提供服务。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并购中的尽职调查, 包括资料的收集、权责的划分、法律协议的签订、中介机构的聘请。它贯穿于整个并购过程, 主要目的是防范海外并购风险, 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

在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中, 通过有力的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与分析, 可以极大地改善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对目标方进行评估定价, 减少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因而, 聘请优良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是现代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但是, 尽职调查在我国的海外并购实践中却往往被忽略, 将其简单等同于资料收集, 这显然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我国企业相当一部分并购行为是在政府的指令与直接参与下进行的, 带有很大的行政与计划色彩, 与真正的市场行为相去甚远。在实际操作中, 做好尽职调查、改善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应注意以下要求:

(1) 由并购方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 包括经纪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 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

(2) 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 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未尽事宜、或有事项明确其相关的法律责任, 对因既往事实而追加并购成本的要签订补偿协议, 如适当下调并购价格等。

(3) 充分利用公司内外的信息, 包括对财务报告附注及重要协议的关注。

(二) 交易执行阶段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对策具体如下:

(1) 拓展融资渠道, 保证融资渠道合理。要从时间和数量上保证获得并购所需融资。尽管以现金支付为手段的并购并非大势所趋, 但据统计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 我国公司的海外收购中, 以现金为支付手段所占的比例高达70%~80%。也就是说, 现金支付仍是我国企业并购中的主要支付手段。而企业除了持有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外, 平时一般不会持有大量的现金。对于那些资金实力本来就不够雄厚的企业而言, 寻求巨额资金支持就成为其并购过程中的当务之急。但是, 中国人民银行在1996年8月1日发布实施《贷款通则》中明确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 使得上市公司的并购方不能把银行贷款作为收购资金。因此, 必须通过其他公开的融资渠道来进行并购融资, 如信托融资等。

(2) 合理安排企业并购财务支付结构, 实现并购支付方式多样化。企业并购的财务支付方式有很多种, 通过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达到降低并购成本, 规避财务风险的目标。

一是换股合并。换股合并是一种善意并购的方法, 出于双方公司的真实意愿, 平等协商, 自愿合作, 通过订立并购合同, 依法定程序归并成为一个公司。换股合并对于合并企业而言, 避免了短期内大量现金流出的压力, 可以为其日后的生产经营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对于目标企业而言, 换股并购势必会改变公司原有的股权结构, 会令原本的大股东丧失控制权, 但是可以通过更加合理的经营运作以及两家公司的资源整合, 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股东也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权益。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而同时IBM也因此占有联想集团的股份, 成为联想的股东, 就是在双方互惠互利, “双赢”的基础上进行的换股并购。此外, 换股合并后, 出让股份的股东换得的还是股票, 只要不予出售就不需缴纳所得税, 对目标企业的股东是有利的。

二是非现金支付。除了以公司自己的股权去跟目标公司置换, 当然还有其他资产 (非货币性的) 可以在并购过程中派上用场, 支付非货币性资产进行并购就是这样一种灵活多样的并购模式。

在造就了全球最大彩电企业的TCL与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案中, TCL把其所有彩电及DVD制造、研发、销售网络投入新公司;汤姆逊将其在墨西哥、波兰及泰国的制造基地、所有DVD销售业务、所有彩电及DVD的研发中心投入新公司。在合资的“TTE”公司中, TCL国际占67%成为大股东, 取得了绝对控股地位, 而汤姆逊仅占33%。据称汤姆逊在彩电业务上的亏损, 是其在合资公司中失去话语权的主要原因。可以说, TCL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实质上吞并了全球四大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之一的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如果采用现金交易, 则在交易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 且要上缴巨额税款。因此, 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 多种支付方式混合的并购支付已倍受推崇。

(三) 运营整合阶段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对策具体如下:

(1) 发挥政府职能, 确保海外并购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政府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并购相当重要。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如果企业并购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协助, 会大大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 从而降低其财务风险。企业并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多而杂, 而且是不同部门针对各自不同问题制定的。因此, 迫切需要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则, 适用于国内外投资者, 适合当前全球并购投资趋势, 适合我国国情, 具有统一、透明、可操作性特点的《兼并收购法》和相关的法律及实施细则, 同时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并购法律法规体系。

(2) 及早谋划, 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结束仅仅是并购的开始, 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才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国内外咨询公司和并购专家在调查后发现, 在兼并收购之前, 只有不到20%的公司考虑到购并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在一起, 在并购不成功的案例中, 有72%的企业在交易结束时还没有形成对被并购企业的战略整合规划。这种整合计划与实施上的滞后可以说是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有效的并购整合能力, 许多被并购的公司在若干年后再次被卖出。从某种意义上讲, 并购容易整合难, 特别是海外并购的整合问题, 其难度与挑战对中国企业而言是空前巨大的。因此, 在企业海外并购的整合过程中, 首先应为并购整合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 同时在整合时应从企业整体上去把握, 对企业进行整体有效的管理与协调。当然, 选择一个好的整合管理者和工作团队也是十人重要的。

并购整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由于我国的公司开始从事国内外并购活动的时间较短, 所以对并购整合管理并不十分重视, 也未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机制, 导致企业的实际整合工作极耗时间, 并购成本也增大, 增加了并购的财务风险。企业一般认为整合是并购后的事情, 并购协议签订后, 并购活动展开, 直至并购活动终止后, 整合才开始。实际中, 许多企业的海外并购确实是这样进行的, 这种过程有时会导致缺乏效率, 整合速度慢, 成本较高。其实, 企业应根据本身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整合, 许多整合工作在并购协议签订前或并购过程中就可以开展起来。在并购协议达成之前, 很多与整合相关的情况是可以预测并制定相关对策的, 在协商与谈判阶段就着手初步整合工作, 那么以后的整合效果会很明显, 整合工作开展越早, 后期工作就会越顺利。在审查评估阶段, 并购工作组评审负责人估计并购成功概率及整合工作难度, 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现本企业与目标企业差异巨大, 整合十分困难, 则并购应停止实行。如我国的海尔在对美国的家电业巨头美泰克有收购意向时, 发现并购整合的难度比较大, 进行并购、整合的成本过高, 因而明智地退出了并购。

此外, 在并购的任何一个阶段, 都可能存在反收购风险及法律、政治风险, 这此风险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从而导致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并购企业在并购时必须加强与目标企业的沟通与交流, 从而获得其善意的配合而不是恶意的反收购。由于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国家关系有亲有疏, 我国有许多友好国家, 同时也有许多国家对我国持敌意态度,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 要注意到两国之间的对外关系态度。对于这种因为政治、国际关系等因素产生的风险, 企业自身难以进行控制, 只有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与了解, 尽可能的规避此风险。

参考文献

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篇5

这是来到苏信的第二年,毕业已不是很久远的事,但是我对社会缺乏了解,也没有求职经验,为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损失,特地整理规避求职陷阱的一些常识。

1、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向招但地政府劳动监察大队直接举报,事态严重紧急时直接报警110,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可以向媒体曝光等。玉溪人才招聘网如发现在本站招聘的用人单位向应聘人员收取任何费用,玉溪人才招聘网将对该单位永久封号!

2、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

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悔之晚矣。

3、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

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

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单位之前,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比如: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正规单位招聘一般会将招聘地点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

5、谨慎签定劳动合同。

与用人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须签书面合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

6、发觉被骗,及时报案,并在媒体曝光。

求职者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但由于劳务诈骗往往涉及公安、工商、劳动、人事等部门,求职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投诉部门,若被投诉对象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衡冲

规避操纵指标陷阱 篇6

业务员操纵指标的手段

单一的销售额考核标准会造成这种情况在每个销售月度或年度的最后一天,在销售人员感觉完成任务还有希望的状况下,当然,这种希望并不是通过经销商正常的销售速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中量”的手段达到,他会在与经销商协商或单方面将客户在公司财务的回款变成销售额,以拿到相应的薪水,如果他感觉无论如何努力,销售额任务还是无望完成,他则甚至会对经销商按照正常销售速度而提货的行为进行阻止,将这部分销售额留在下个月,以使下个月拿到薪水。阻止客户实现销售额的手段很简单 比如通过操纵畅销型号的方法,告诉客户本月缺货,下个月才能到,这个月提货没有下个月提货的销售政策高,以及通过传递虚假信息如下个月产品价格要调低或者调高等。如果销售额任务已经完成,销售额的继续提高对其薪水没有太大影响,销售人员也会阻止客户的销售活动。

操纵回款指标的手段类似于销售额,只不过操纵回款的难度要高于操纵销售额的难度。

在有望完成任务或者完不成任务,或者任务已完成继续实现回款对自己没有价值的情形下,销售人员会通过收放政策、制造虚假信息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操纵指标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销售人员控制销售政策的有限性,当超出范围时,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放”空政策”,从而导致政策兑现不了,使公司不仅面临品牌信任的危机,而且利润不断下降,指标操纵还使企业的生产活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忽高忽低地完成销售任务致使生产也是断断续续的,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操纵指标的行为使得销售人员的月度工作演变成“最后一周论”以及经销商形成了“回款月度最后一天论”的结论。销售人员操纵指标的动因分析

销售人员对指标操纵的动因有三个第一、目前对销售人员业绩评价的指标只有以回款、销售额所代表的财务指标,第二、销售人员薪酬体系不合理,除了指标体系的不合理而导致的缺陷外,还体现于薪水支付的时间方面,第三,对销售人员操纵指标的行为缺乏一套严格的监控体系。

目前比较流行的销售管理体制是销售的提成制、年薪制、承包制和买断制。提成制是在一定基薪的基础上,根据回款、销售额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收入,年薪制是根据年度回款及销售额计划以及相应分解的月度计划完成率的基础上,确定月薪以及年薪。承包制和买断制是企业将产品承包或以最低价格卖给销售人员,规定其最低销量,由销售人员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产品销售,所得到收入的多少完全依赖回款以及销售额指标的完成情况。

上述四种销售管理模式下.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都是单一的回款与销售额。单一的考核指标使得销售人员为了完成指标而不择手段,这是销售人员操纵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这种单一指标的考核使得销售人员只关心指标,而对于完成指标的过程不予考虑。

单一的指标使得薪酬只与回款、销售额挂钩。四种销售管理模式的薪酬原理本质上是一致的.以年薪制为例年薪制一般包括两部分——月薪以及剩余的年薪部分。要想拿到月薪以及年薪.一般是要完成销售任务的一定百分比,称为下限(一般在75%左右)。也就是说低于下限,只能拿到基本的生活保障金。同时,并不是完成任务越高,薪酬越高,一般企业会设定一上限(范围在120%一150%)。当销售人员无论如何达不到下限或已经完成任务接近上限时,其收入最大化做法就是停止在该月指标上的努力,对本月在正常情况下能回得款项以及销售额进行操纵,以累计到下月,保证下月拿到薪水。在接近下限时,理想的做法也是对指标进行操纵以使本月拿到薪水。

其实,指标操纵行为在财务报表上会有所体现的。如果最后一天的回款或者销售额比其他时间要高得多那说明本月“冲量”了,如果下个月的前几天指标出奇地高.那说明上个月按照正常销售速度本来应该达到的销量由于销售人员的操纵而延期到本月。从月度中期的报表中也可以发现操纵的痕迹长期”冲量”的结果造成经销商货款在销售公司的积压以及经销商的库存足以消化几个月,继续用政策吸引回款或者销售额,只能在月末销商实现了回款或销售额后下月”冲票”,而销售人员是不能在月初“;中票”的.因为月初的回款、销售量较低,”冲票”后,报表的数据马上就变成负数,很容易被领导者发现。因此,最佳的“冲票”时机是在月度中期,报表不至于出现负数而被相应的领导人员发现。若仔细分析每天的数据,还是会发现其中的痕迹的。

根除操纵指标的对策

我们从销售人员操纵指标的动因入手,来找寻消除指标操纵行为的对策。

考核指标方面

除了回款、销售额为代表的财务指标外,增加过程指标。过程指标包括

1 造势产品考核。包括 市场效果考核指标(造势产品的完成率).卖点、演示、促销方案到位率指标(促销小分队成员的达标率)以及卖点、演示、促销方案考核指标。

2 订单准确率指标。细分为到销率以及订单调整率指标。

3 经营直销员考核。体现于零售量的完成率方面。 4 网络达标考核。 5 市场份额考核。 6 区域均衡考核。 对于上述指标所构成的薪酬体系中,我们可以将回款、销售额指标制定为占整体薪酬考核的60%,造势产品中的市场考核指标占整体的30%,卖点、演示、促销方案到位率指标占整体的10%。上述三项指标的完成率与基薪的乘积之和就是销售人员所应得到的月薪以及年薪。三项指标所占的比例是一个动态的值,随着市场的成熟度变化以及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变化 成熟期的市场,财务指标所占的比例可以低一些,而成长期的市场,财务指标的比例可以高一些。其他指标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实行一定的正激励或负激励。

弱化回款和销售额指标.可以降低销售人员操纵指标的动力。建立销售人员考核指标体系.使得销售人员在操纵其他指标方面因难度太大(如 订单准确率等)或不值得操纵,从而使其关注每一天的销售基础工作。

薪酬发放的时间间隔问题

预算问题专家詹森指出,解决指标操纵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改变这种常规的以绩效付酬的奖励模式,代之以直线型的奖励模式,即线性的奖励方案。良好的业绩依然受到奖励,但奖金预算指标无关:经理人将根据实际做了多少工作获得奖金,不管实际指标高于还是低于预算目标。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忽略了指标的激励作用,是以丫理论的假定而提出的。如果每个人都愿意靠自我激励而工作,那么谁还会操纵指标呢,问题都不存在了又怎么能谈得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销售人员操纵指标是在薪水发放前的月末或者年终,也就是说。销售人员会把精力放于这几天。如果我们将薪酬的支付时间缩短为两周,则销售人员一个月内就会有两次指标操纵行为,如果缩短为一周。则每月将有四次指标操纵的行丸如果薪酬支付的时间缩短为一天.则一个月内将会发生30次指标操纵行为,而这时的指标操纵行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指标操纵明显是一种高投入的工作,与其操纵指标,倒不如扎实工作的投入产出比高。一种极度端的情况:假如按照每小时的任务完成率来确定薪酬,那么一个小时的时间,谁又能完成操纵指标这项协调性极度强的工作呢?

在实际运作中,我们不可能按照小时来支会薪水,同时,按照每日支付薪水给人力资源部门所带来的成本过高。我们仍然每月支付薪水,但是,基础不是建立在月度计划完成率的基础上,对每日应该得到的薪水月底进行累加。作为过渡可以逐步将考核周期由月度向每周、三日到每日转变。

建立完整的监控体系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和控制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规避

施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除了要依靠企业所掌握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企业知名度等因素外, 企业的日常管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 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作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应该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 本文积极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具体的表现, 并从源头上提出减少损失、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目的在于实现预期的经济利益。

1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分裂

1.1 外部风险

1.1.1 政策风险或市场风险

建筑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属于存在于企业之外的因素, 属于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 具有难以预测性和无法改变性, 它的发展变化势必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近年来, 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不断调整宏观调控方略, 造成宏观调控方略不断调整的原因是:建筑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渠道无从保证;部分项目在承接后未能及时开工;部分项目出现业主资金短缺, 风险转嫁的情况;投资规模不断萎缩, 影响企业施工业务的扩展等。

1.1.2 资金风险

近年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投标过程中, 许多业主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额度, 而绝大多数业主将履约保证金由原来的银行保函改为货币资金, 在无形中增加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受到建筑市场供求失衡、法制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大量施工企业无法及时回收工程款和各类垫资, 保证金无法及时收回。在资金周转不灵和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双重影响下, 建筑施工企业只能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筹措资金,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 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的发展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

1.1.3 合同风险

许多业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活的心理, 迫使施工企业签订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主要包括闭口合同、材料一次性包死、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工程保证金等合同形式及内容。承接此类工程, 施工企业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 稍有不慎, 就会出现亏损。有些合同甚至潜伏着一些陷阱, 增加了财务风险系数。合同的客观风险是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管理规定的, 其风险责任则是合同双方都无法回避的。

1.2 内部风险

1.2.1 承包体制风险

从本质上讲, 施工企业是施工合同的实施主体, 必须承担合同交款的所有法律责任。而在现行的承包模式下, 施工合同的实际履行者是非独立法人的项目承包部、分公司乃至承包人。施工合同的订立双方是施工企业和业主, 而施工企业与项目部或承包个人间也订立了内部承包协议。但是, 这种协议与国家法律法规是相悖的, 从法律上讲是不具有效力的。这样一来, 项目部和项目的承包人一方面在行使企业权利, 而另一方面却在逃避法律责任。

1.2.2 内部控制风险

施工企业从承接项目到完工, 涉及到经营、生产、财务等环节, 应该建立一整套与项目施工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如果缺乏积极有效的管理制度, 就会导致部分项目承包人为了谋求私利而进行违规操作, 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2 风险的规避与控制方法

2.1 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领导者应该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相应的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考察自身的承接能力, 合理的承接工程或任务。面对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企业管理者应该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准确把握内在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制定多种应变策略,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承接工程任务, 施工企业在获得招标文件后, 应该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分析工程认为的风险成本, 正确理解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 从而更好的把我业主的意图和要求。

同时, 也应该全面解读招标人须知, 合理审查图纸, 复核工程量, 分析文本合同, 建立起投标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自身的视力和项目的投资盈亏预测中把握企业对该项目的风险承受度, 最后决定是否投标, 或者是以何种标价进行投标。在投标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风险评估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的财务情况、债务还偿能力、施工企业所拥有的机械设备、自身设备不足时的市场租赁价格、施工现场的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的生产力、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合同管理水平以及索赔能力等。

2.2 资金管理

2.2.1 资金预算

根据企业的项目要求, 编制统一的资金预算假话, 用于指导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在资金预算的编制过程中, 应该坚持系统性、全局性原则, 坚持机关预算与项目预算相结合的原则。编制预算的原则是, 既能保证机关管理层正常经营的开支, 又能保证现场施工生产的需求。

2.2.2 明确责任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应该明确责任目标和奖惩方法。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和施工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转, 预防和减少筹资风险的发生。

2.2.3 统一管理

施工公司在资金的运作上, 应该实行集中管理制度, 统一管理, 统一调配, 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规模优势, 满足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需要。融集各个工程或项目的富裕资金, 将上交款由原来的年末上交改为按业主拨款的一定比例定期上交, 由公司负责统一管理;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采用收取一定资金占用费的形式, 由使用者支付资金占有费, 提高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确保工程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转, 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3 结语

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是指施工企业在已经和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存在差距, 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工程施工项目的全过程, 可以说是时时有风险, 时时有风险, 必须引起相关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充分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因素, 并提出了一系列规避方法和措施, 希望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公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规避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1:105~106.

[2]时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0:176~177.

[3]黄立丰.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浅探[J].中国外资, 2012, 13:129+131.

[4]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19:106~108.

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规避 篇8

一、目前, 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当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 企业对成本意识的观点上存在问题

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对成本控制上的重视度不够, 并对成本控制的观点上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而更是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是重视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 强调了企业的生产数量以及销量, 从而忽视了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 而在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方面也是严重的缺乏了合理科学的管理控制方式。有些企业虽然采取了相关的成本控制措施, 但是由于缺乏与之相关的标准依据, 更是对企业成本控制只是单单以减少成本为主, 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的整体效率。

(二) 企业在对与成本控制管理相关的体系不够明确完善

当前, 我国很多的企业在对与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相关的体系不够明确完善, 其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一般呈现于不够系统与完善性, 而在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当中也仅仅是对生产的产品之后才开始进行成本的核算, 而对于企业在生产之前的设计与生产上是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 这样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上的实施范围。

(三) 企业成本信息当中的利用效率不够

企业成本在控制的过程中, 对其成本信息的使用率明显不够,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成本在分析时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而在企业对成本控制实施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严重的缺乏沟通、协调能力, 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体系。与此同时, 企业内部成本信息与社会的经济责任体制之间出现严重脱节情况,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制度的呈现粗放化,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出现了责任的相互推卸, 这些都在严重的影响着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

二、有效的规避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一) 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战略

成本控制管理战略实质上指的就是一种具有前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式, 通常说就是企业成本控制与企业生产经营相互融合一种战略形式, 而从成本控制管理战略的角度上来分析, 对我国企业成本控制方面上的影响, 以此进一步的寻求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成本的方法。虽然我国目前整体经济的逐渐的发展, 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的产量过多导致出现了饱和的状况, 而广大消费群众在对产品的质量、时间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将现代高科技术的优势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的生产领域当中。这样才能才能使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占有一席之地。

(二) 企业应当规范好成本控制的标准度

企业如果想要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度, 就一定要从调查、精确计算方面来入手, 而在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度的过程当中, 就一定要正确的处理企业实际的成本控制指数与其它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成本控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呈现出多样化, 而各个企业成本控制部门在不同的管理方面也要确立出各自的决策内容。企业在保证总体的成本控制数基础之上, 还要做到充分的调动全体员工积极创造性, 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生产的效率。

(三) 增强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

企业在各项措施的实施以及产品的生产经营等, 都是离不开员工的, 而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体现就在于员工, 所以企业如果想要增强企业成本控制范围的管理, 就一定要从具有高素质文化水平的成本会计来入手, 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企业成本控制范围管理。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员工素质文化水平, 并合理有效的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保证企业成本会计要严格的遵守职业道德,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了企业成本在控制中出现超出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 而在各个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 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范围。但是企业也应当明白, 成本控制它本身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 而需要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 就离不开企业中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尽最大限度增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 这样才能推进企业未来的发展进度。

摘要: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我国很多生产企业在成本控制上也出现了大小不一的问题, 并且这种问题也在日益增多, 这不得不需要各个企业加大对其重视度。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要做好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问题, 本文立足于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规避进行浅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产生问题,有效规避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星焰.浅析企业成本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商业, 2014, 04:169-170.

[2]何宏斌.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知识经济, 2015, 08:111.

[3]鄂艳霞.关于企业成本费用和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5, 11:226.

[4]钱慧.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10:192-193.

规避控制 篇9

1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不健全成为会计职务犯罪的前提

1.1 会计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意识偏差

据《潇湘晨报》2011年7月27日报道 (小会计十年“蚁贪”1800万元供养男友公款买单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8/30/) ) ,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科原经费会计刘迪10年间通过私开支票、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方式贪污公款1496万元, 同时挪用公款348万元 (以下称案件一) 。在案件审理中刘迪向公诉机关陈述时说到, 期间担心自己的事情被发现, 主动向分管财务原局长张某坦白了自己贪污、挪用公款347多万元的问题。然而, 张某不但没有追究其责任, 反为其“出高招”, 进一步“成全”了刘迪的贪污之路, 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落水”。案件暴露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会计内控建设, 认为会计工作是具体工作, 责任应由会计人员承担, 没有将会计内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在业务发展与执行制度出现矛盾时, 往往是规章制度让路, 导致一些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

1.2 会计机构、岗位设置不健全

有些单位在会计岗位设置中, 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而对横向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 导致部门内、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 信息传递不灵, 工作协调性差。会计岗位任职条件随意, 有的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的会计人员为兼职会计, 有些单位对部分岗位人员更换频繁, 更有个别单位的出纳岗位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 造成财务人员思想浮动, 不安心财务工作, 直接影响了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3 会计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 未完全按照“互不相容职务”的原理设置

据央视《东方时空》2004年10月29日报道 (小会计玩转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凸显漏洞 (网易, http://news.163.com/41028/1/13PEFD2G0001124T.html)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计卞中8年期间, 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2.28亿元 (以下称案件二) 。案件审理中吴峰在法庭上 (卞中的顶头上司, 资金管理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 是这样描述资金管理处的三名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的:“我负责审核凭证, 登记银行账, 保管局长人名章, 李中治负责会计电算化制单和保管支票, 卞中负责登记明细账和总账。”按照吴峰的说法, 三个人有明确的分工, 而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必须是截然分开的, 那么这三个人谁是会计, 谁又是出纳呢?

1.4 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明确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未按照“内部牵制制度”设置, 且由于单位人员配置与素质条件情况不同, 多数业务的处理程序集中在少数业务能力较高的财务人员身上, 造成内部牵制失效。在案件二审理中,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渎职检察处处长刘英介绍:卞中实际上不仅仅只负责登记账目, 他还包揽了整个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工作, 就连财务局局长的人名章和支票他也可以很轻易地拿到, 这样的职权早就超越了一名会计应有的权限。

1.5 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轮换制度执行不力

两起案件中会计卞中与刘迪在自己的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均在10年以上,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长期未进行轮换, 或者在轮岗时会计工作交接不清楚, 从而对会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导致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未交清工作就调动或离职, 严重影响各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全面性。

2 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存在缺失是会计职务犯罪的根源

2.1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意识淡薄

“只要会计、出纳或者分管财务的局长任何一个人哪怕较一次真, 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负起自己的责任, 刘迪都不可能得手。”案件一办案检察官如是说, “刘迪贪污路上一路绿灯, 历经十年才被抓个现行, 追究起来, 监管审核人员难辞其咎”。会计工作透明度差, 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没有形成健全的内部牵制机制, 且职责不清, 监督脱节。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工作和会计监督, 把会计人员看成是“账房先生”, 把单位财务当成是自家财务, 会计监督若有若无,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从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贪利性犯罪案件发现, 不少单位会计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混乱, 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成为职务犯罪的隐患。

2.2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侦察二处处长张磊在案件二审理中介绍说:“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他们每年审计, 每年都有审计报告, 每年都认为整个账是平的。他们就是对账面的一个审计, 没有进行实际审计。要是账面能审计出来, 那就太拙劣了, 这就做不成案子了。”如果基金委能够在每年的审计中也去查看银行的原始对账单, 就可以很早发现卞中的问题了。

2.3 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高度依存关系

由于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 导致各监督环节衔接不紧密、监督越位、牵制失灵等问题的发生。如会计对单位负责人报支发票不敢审核把关。《会计法》规定,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 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但会计为明哲保身, 担心得罪领导, 对单位负责人的报支发票不认真审核, 对不正当支出不敢拒绝和纠正, 甚至对单位负责人动用巨额资金不作监督, 给犯罪活动留下可乘之机。

2.4 会计记账开“绿灯”, 单位非法支出突出

一些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搞不正当竞争, 大搞“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为掩人耳目, 逃避法律追究, 这些单位的会计置法律规定于不顾, 放弃原则, 允许白条抵库, 听任假发票入账, 甚至造假工资单, 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5 部分低素质会计人员很难适应会计监督要求

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导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力, 以致带来严重后果。如报销票据账实不符, 存在虚开票据、多开票据、冒开票据现象;将公款吃喝支出列入招待费, 燃油费、修车费等。

3 强化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预防会计职务犯罪

3.1 加强单位领导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 对本单位包括会计工作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负有责任。

(1) 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责任, 这是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

(2)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负有提供保障的责任。单位负责人有责任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组织监督检查, 建立内部制约机制, 支持和督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务。

(3) 单位负责人负有带头遵守法律, 不得违法处理会计事项的责任。单位负责人首先要使自己处理会计事项的行为、单位的会计行为具有合法性, 同时不得阻挠本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项, 更不得以授意、指使、强令等方式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因为这种行为, 不仅本身是违法的, 而且直接干扰破坏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所以明确禁止这种行为, 并且也使之成为单位负责人的法定义务。

(4) 按规定任免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位领导人在任免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时, 一定要先将任免方案报经主管单位同意, 然后再宣布任免事宜。会计机构负责人调动工作或离职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 单位领导要监交。

3.2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时, 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控制和核算监督、会计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纪律监督、对本单位各类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所行使的监督权进行的监督, 以及外单位和公众的检举监督等各个方面的监督制度, 从而建立一个贯穿上下、左右、前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会计监督体系。

3.3 制定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单位认为实行内部牵制制度手续繁琐、程序复杂, 对内部牵制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任意简化;有的单位因会计人员少, 认为不具备实行钱账分管制度而没有建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造成有的单位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管理混乱, 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4 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规定

按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第二章第七条的要求, 单位内部必须保证会计、出纳、审核三个岗位, 并按照会计法规要求, 分别赋予不同的职能。形成审核、出纳、会计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 权、钱、账相互分离又紧密衔接的监督机制。严禁会计缺位和监督越位, 严禁“兼职会计”和“会计兼职”。同时, 在健全职能、细化职责的基础上, 制定严格的会计岗位考核办法, 通过考核, 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

3.5 严格财务授权审批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 首先应做到授权审批的规范化。单位应根据职责分工, 明确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及会计机构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6 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和职业要求, 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积极推行终身教育,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守则, 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从源头上遏制会计职务犯罪。会计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各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 增强财务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意识和责任感, 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纪的现象, 保护单位经济利益不受侵犯。对单位领导的监督应走群众监督路线, 实行政务公开, 将本单位重大收支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固定资产增值保值情况公开, 将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交给群众去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善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 2011 (15) .

[2]崔洪喜.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3) .

[3]刘兴云, 刘红霞.基于财务视角的内部风险控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8) .

规避控制 篇10

一、规避法律的法律界定

迄今为止, 我国法学界对于规避法律的概念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规避法律的涵义是非常宽泛的, 甚至将其与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混同使用或等同使用。例如, 学者朱苏力在其《法律规避与法律多元》及《再论法律规避》等文章中就交互使用“规避法律”与“法律规避”。其认为, 规避法律 (或法律规避) 是法律多元社会中人们基于自身利益和习惯选择, 规避国家制定法转而皈依世俗民间法或其他留存于社会中但不易为人们察觉的隐性规则的行为和现象, ①并从民间法与国家法冲突, 以及法律规避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制度创新作用的角度论证了规避法律行为的合理性。还有学者认为:“规避法律又叫法律规避 (evasion of law) , 也有人称之为法律欺诈。规避法律是指当事人故意为或不为某种行为, 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 而使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规避法律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国际私法中, 在各国的国内法适用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②学者张庆华则是如下观点:“法律规避行为包括国际法上的规避行为和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本文所指的法律规避行为是后者。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实际上是学者们所称的脱法行为, 即以迂回手段规避强行规定之行为。”③该观点认为“法律规避”是广义的, 包括国内法上的规避行为, 即规避法律是“法律规避”行为之一。

在对规避法律下定义之前, 笔者首先得说明, 法律规避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但囿于文章的篇幅与本人的学识,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国内法上规避法律行为, 是一个与国际私法学上的“法律规避”区别开来的一个独立的概念, 是从狭义方面理解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笔者赞同张庆华先生的观点。而上述前面第二种观点则过于宽泛, 没有关注到国内法上的规避法律行为和国际法上的规避法律行为的根本区别。其次, 还得说明我们所讲的规避法律是一种脱法行为。法律都是具有普遍性的, 换言之就是在法律的适用范围内对任何人都无一例外的适用。而脱法行为的本质则在于行为人通过一定的手段逃避本应该对其适用的法律, 从而破坏法律的普遍性和公平性。朱苏力先生的规避法律概念跟我们在这里要阐述的规避法律概念不是同一个东西。朱先生讲的其实是行为人通过一定的行为在同属于法律层次的不同法律渊源中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渊源对其适用而已, 跟我们讲的规避法律根本是两码事情。

通过以上分析, 参照张庆华先生的定义,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为“规避”一词提供的解释 (即“设法避开;躲避”) , 笔者对规避法律定义如下:在一般意义上, 规避法律应是指一种普遍的法律现象, 即在一国国内法适用的过程中, 行为人为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 采取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实施的回避特定法律的适用及其处理结果的民事行为。规避法律的含义所注重的是国家法律遭到规避、未获得适用的结果, 至于规避行为的实施手段如何则在所不论。

鉴于“法律规避”已是国际私法学的固有概念, 有着明确的涵义, 且在表面上与国内的规避法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而, 在此有必要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指的是国际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 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的构成要素, 避开本应适用的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则, 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④虽然“法律规避”和规避法律都有共同的目的:行为人都是为了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规避法律行为。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在实施的手段上不同, 法律规避是通过设立连接点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而规避法律的行为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在适用的法律上, “法律规避”的当事人则依冲突规范适用某国法;而规避法律的行为人适用本国法。在行为后果上, “法律规避”的效力问题, 各国在理论与立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而规避法律行为应是无效的 (容待后文阐述) 。

二、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表现及特点

自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至其生效前, 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典型案例有:2007年10月, 华为公司要求员工集体辞职, 然后再与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2007年11月中石化河南分公司将旗下郑州石油总公司144名员工全部转为“劳务工”。据《南方周末》报道,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 航空、银行、石油、电信等行业的许多大型国有上市公司, 纷纷在年底前突击把一些老员工改为劳务派遣;或分批裁减员工, 如大型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全球采购系统设在深圳、上海、东莞三地的分部, 同时宣布裁员, 而且没有履行法定程序。这些规避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几乎涉及各地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特别是从《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以来, 一些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愈演愈烈, 花样翻新, 规避手法也更加隐蔽:诸如, (1) 欺诈、威胁或者利诱职工自动离职法; (2) 反向劳务派遣法; (3) 关联公司签订合同法; (4) 规章制度订立程序形式化法; (5) 签订完成生产任务期限合同法; (6) 签订空白合同法; (7) 合同岗位和工作地址无限化法; (8) 突击性分期分批裁员法; (9) 利诱员工选择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法; (10) 不能胜任工作泛滥使用法; (11) 诱骗职工自己辞职法; (12) 合同工资签订最低法; (13) 解除合同后拖延交接法; (14) 劳动关系劳务化法; (15) 金蝉脱壳装死法; (16) 关门逼客法; (17) 毁灭有利于职工证据法; (18) 调换工作岗位逼人走法; (19) 不让员工加班法;等等。⑤

总之, 虽然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暗招”种种, 在此不一而足, 但是我们根据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现象可总结归纳出规避法律行为应具备如下特点:①从主观方面看, 行为人须有为达到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而规避法律的故意, 主观故意是规避法律的显著特点。②从客观方面看, 行为人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 实施了回避特定法律的适用及其处理结果的行为。③从行为后果看, 行为人所规避的是国家法律规范, 其行为逾越了法的屏障, 损害了法制的权威。这里所讲被规避的法律可以是法规范中的义务性规范, 也可以是授权性规范或权义复合规范。 (我国著名法学学者张文显先生把法规范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义务性规范, 二是授权性规范, 三是权义复合规范。) , 但不包括规避任意性规范。

与此同时, 在具体把握上, 应严格以是否以虚构或隐瞒事实等各种手段规避法律、追求非法或不正当目的作为判断规避法律行为的界限, 那些鉴于保护自身或他人合法权益而选择适用法律的行为, 便不能归于规避法律。因此, 诸如“律师在为其委托人服务时, 更多的不是查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而是查询遵循哪一条法律, 作何种解释, 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总是竭力避免那些不利的法律规定或法律解释, 而不是力求严格执法或守法。”朱苏力先生曾以此为例, 认为在上述意义上讲, 律师的行为同样属规避法律;并认为, 法官也不例外。⑥律师或法官的行为事实上不是, 也不应该是“规避法律”。因为, 在上述行为中, 律师或法官不仅在主观上不具备非法或不正当的目的, 相反, 其恰是依法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或严格执法, 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或维护法律尊严, 这正是法律赋予律师或法官的职责;而且, 其行为在客观上也并未虚构事实。

三、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及其意义

关于规避法律的效力问题, 我国法律未作明文规定, 而是散见于《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如, 根据《民法通则》的诚实信用原则, 则应否定规避法律行为的效力 (因为采用虚构或隐瞒事实等手段是与诚实信用原则相违背的)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将诸如“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此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界定为非法, 而我国《合同法》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无效。上述规定已经体现了法律对于规避法律行为的否定评价。当然前者毕竟只停留在原则性规定上, 而后两者只是针对合同效力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言, 对于市场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规避法律行为则没有普遍性的规范。为有效遏制规避法律行为, 必须对现实中存在的规避法律现象作出相应的禁止性规定, 并明确其制裁措施。 (这是后话, 待以后再著文讨论。)

综上所述, 虽然对于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等市场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规避法律行为没有普遍性的规范, 但规避法律行为只要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根据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则可认定规避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而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是规避法律行为的一种, 其同样也是无效的。具体理由如下:

上述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是其无不以侵犯、剥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其本质特征, 其目的的非法性昭然若揭, 结果必然造成劳动关系双方的失衡、不睦、冲突与对抗。这种状况是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背道而驰的, 其性质违法毋庸置疑。

其次,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相背离, 如上述第 (1) 、 (9) 、 (11) 、 (15) 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 显而易见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是违法的。

再次, 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具体规定。如, 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或者要求本单位的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从而被“派遣”到本单位工作, 以降低订立劳动合同的风险。有的劳务派遣单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劳动者。这些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8条和第30条⑦的规定, 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不仅是违法的, 严重损害了弱势地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还严重干扰法律的实施, 无视法律的严肃和神圣, 破坏了改革开放、创建和谐的大好氛围, 延误了国家关于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战略部署的实现。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后果之严重现在已经有所显现。据有关资料介绍,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 与上年同期相比, 各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立案数量的增幅普遍在50%以上, 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至5倍, 如:上海市增长92.5%, 重庆市增长145%, 广东省增长300%;劳动争议数量激增, 其中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肆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是重要的原因之一。⑧

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可能会让用人单位得不偿失, 一旦被认定违法或者被职工了解真相, 用人单位不但付出更大的违法成本, 甚至会导致用人单位社会形象严重受损, 被劳动者所摈弃, 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因此, 对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效力认定为无效, 这对进一步研究遏制该现象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建议, 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 应结合规避法律行为的特点, 准确地认定用人单位的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行为, 科学运用规避法律的一般处理规则, 同时适时出台司法解释或修改相关法律来明文禁止该行为无效, 从而遏制与防范这一现象的蔓延, 避免其社会危害性, 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沙, 熊海博.论规避法律及其对策[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1999, 15 (06) :18-25.

[2]张庆华.劳动合同法律规避行为探析[J].科技与法律, 2009, 78 (02) :76-79.

[3]闫天翔, 王福旭.谈规避法律行为的特征[J].人民司法, 1997, (07) :42-44.

[4]韩德培, 肖永华.国际私法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37-140.

责任岂能规避? 篇11

2008年的元旦,应该是除旧迎新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近万名的华为员工来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请在2008年元旦前主动辞职一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这些工作满8年的员工提出以上要求,他们辞职后可再与华为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据了解,华为的这一非常举动,主要是为了应对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为了避免与工作了近10年的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该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

华为近万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经媒体报道之后,不少人指责此举存在“逃避社会责任之嫌”,“华为应对新劳动法,开了个恶劣的先例”,“华为给一些企业名正言顺地清理老员工指明了方向,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来说,既伤心又无奈”。

近日,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通报了三类违反和规避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刘继臣说,据调查,目前出现的一些违反和规避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法》的行为,第一是劝说、辞退甚至胁迫职工辞职,第二是逆向派遣,第三是一次或分批进行较大数量的裁员。

刘继臣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少数用人单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刻意降低用工成本,规避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什么叫规避?逃避责任就叫规避,逃避不作为。”

笔者认为,真正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必然会在短期内增加用工成本。不过,这种增加是极为有限的。很多企业对《劳动合法法》感到不适应甚至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劳动合同法》存在着误读。什么是《劳动合同法》的真义所在?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

首先,《劳动合同法》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著名的管理学家威廉大内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的企业组织鼓励的是员工劳动合同终身制,这使员工与企业同生死共存亡,企业凝聚力大大增强。日本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强劲的竞争力。由于劳动者是劳动力资源的载体,劳动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保护劳动者实际上是保护劳动力资源,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利润源泉。

其次,《劳动合同法》有助于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由于劳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资本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夹击导致中国的“弱劳工”现象成为一个特殊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陷入“内需不足→依赖出口→低价竞销→利润低下→劳动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的恶性循环,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节点,在于加大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扩大消费者需求。

况且,劳动力太便宜,往往会使企业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人,忽视对员工的培养。这样的企业怎么可持续发展呢?

实际上,对劳动者而言,《劳动合同法》能更好地维护其权益;对企业而育,又为其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契机。企业要做的不是规避与应付,而是理解和执行。阵痛换来的是企业日后的竞争力。企业想通了这个问题,《劳动合同法》所带来的就不只是挑战,而是一次机遇。

规避控制 篇12

对于何为“法律规避”, 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界观点相对统一。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出自新中国第一部统编教材———韩德培先生主编的《国际私法》中, 他认为“法律规避 (evasion of law) , 又称僭窃法律 (fraude a laloi) 或欺诈设立连接点 (fraudulent reation of points f lonfact) , 是指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 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 以避开本应使用的法律, 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1。目前我国国际私法的众多教材和理论都是效仿此定义, 但自上世纪末就有学者提出质疑2, 后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觉察和矫正, “制造连接点”的说法并不准确, 实施法律规避行为的当事人并不能够制造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 (能够制造连接点的只有一国立法机关及其授权机构) , 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只是改变了冲突规范连接点所本应对应的事实因素。因而, 笔者更倾向于认同“法律规避”的定义为“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当事人故意改变构成冲突规范连接点的事实因素, 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规范, 从而使另一种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行为”3。

二、简述国际私法理论界中法律规避的要件的构成

关于法律规避的要件, 学界观点并不一致, 存在三要件说、四要件说、五要件说等, 笔者在此不作详述, 但笔者更倾向于三要件说4——— (一) 主观要求, 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逃避某种法律的目的; (二) 客观行为要求, 具体行为是改变构成冲突规范连接点的法律事实, 且此种行为已达即遂; (三) 对象要求, 被规避的法律应当是强行法或者禁止性规范。

三、国际私法理论界中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学说之争

自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审理鲍富莱蒙案创设禁止法律规避制度开始, 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就作为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的核心受到广泛之讨论。对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为是否有效以及其法律后果的认定, 将影响一个国家的法律适用制度, 对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建立、发展、变更和消灭均具有指引作用。在国际私法理论界, 对于法律规避行为是否有效这一问题,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四类较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 法律规避行为绝对无效

无论被规避的法律是内国法还是外国法, 一切规避法律的行为均属无效。这一理论的主张的理论基础是“欺诈使一切归于无效”这一法谚的体现, 即在发生法律规避的情况下, 应当排除当事人希望适用的法律, 主张这一原则的大多为大陆法系国家5, 例如《阿根廷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 “在阿根廷缔结的规避外国法的契约是无效的。”第1209条又规定“在国外缔结的规避阿根廷法律的契约是无意义的, 尽管这个契约依缔结地法是有效的”。这种否定一切法律规避行为的制度设计虽然带有维护一国主权的国家色彩, 但很好地保持了法律适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随着国际私法理论的进步, 这种处于道德高地的绝对无效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方理论的质疑与挑战, 其逻辑破绽主要有三:1.法律规避行为本质上并非是违法的欺诈行为, 而是“当事人主观能动选择法律的行为”, 若当事人的每个行为都不为行为地法所禁止, 则这一系列行为的叠加组合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因而应当有效;2.主张法律规避行为无效的论证体系忽略各行为环节的合法性, “转而攻击法律规避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忽略形式逻辑的一贯性”6, 欧洲的批评者认为, 这是“对人的内心意识的侵入”7, 且当事人行为时的主观意图难以确定与证明, 贸然推定存在曲解当事人意思的可能, 使当事人对合法行为的结果期望落空, 影响交易安全;3.片面强调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以国际民商事交往主体利益的牺牲为代价, 换取适用法律的稳定性, 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 使涉外法律关系中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二) 除与法院地国强行法和公共秩序相抵触之外, 法律规避行为有效

除违反法院地国强制规定和公共秩序之外, 当事人改变连接点对应事实因素的行为应当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效力, 这种观点主要基于涉外民商事合同领域法律适用的“意思自治”原则, 且“意思自治”原则正逐渐突破合同领域, 进入侵权、继承、婚姻家庭等领域8, 体现了当事人参与涉外活动时具有的自主性, 增强了法院适用法律的灵活性。采纳此种观点的主要为英美法系的国家, 以英国为例, 英国对意思自治的限制最少———善意、合法、不违背英国的公共政策学院, 因而也对法律规避有着较宽容的态度9, “英格兰法院过去没有形成与法律冲突有关的法律规避理论”10。

不以规避法律为由拒绝适用当事人期望适用的法律, 尽管保证了交易行为的稳定性, 满足了当事人的利益需要, 使得国际交易活动环境相对宽松自由, 但适用外国法会增大法院地国审理涉外案件的法官查明、适用外国法的难度, 加重其工作负担。此外, 规避内国法的行为必然会给法律规避行为人带来一定的利益, 这可能会造成对法院地国利益的损害, 增加法院地国的社会运行成本, 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影响本国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三) 除与法院地国强行法和公共秩序相抵触之外, 法律规避行为部份有效, 即规避内国法无效, 规避外国法有效或者视外国法规定是否合理正当确定规避是否有效

法律规避行为是否会必然不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效果, 取决于被规避法律是否为内国法, 对规避内国法的行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而规避外国法的行为有效或者视外国法规定是否合理正当而定。目前, 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都明确否定当事人规避内国法律的效力, 但对规避外国法律的效力不作规定○11, 我国也对规避外国法的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 未作出明确规定。

此种法律规避制度既解决了无效主义的正当性问题, 增加了法院适用法律的灵活性, 又避免了有效主义可能出现的规避内国法而对本国利益造成的侵犯, 相比之下, 更为优越, 但其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1.在查明外国法的基础上, 对外国法进行内容上的评价、判断其是否合理正当的制度设计, 对法院的要求过高, 极大地增加了审理涉外案件法院的工作负担;2.“正当合理”的标准不够细致明确、含糊不清, 难以把握;3.用法院地法的观念对外国法进行价值判断, 既不符合现代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 又容易造成国际误会, 不利于两国之间形成和睦融洽的外交关系。

纵观以上三类规避制度, 在现今的国际环境和立法潮流之下,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制度类型。首先, 虽然一国在对规避行为的态度上应高度谨慎, 但我国已存在强行法规则和公序保留制度, 强制性规则可基于实体法的内容和规则直接适用, 公序保留制度已为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立起一道屏障, 这两种规则几乎可以排除损害我国国家利益、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情形产生。其次,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贸易环境日益自由宽松, 过于僵硬而单一的法律规避制度会限制经济贸易活动的流动性, 影响一国在贸易竞争活动中的表现。最后,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应用趋于广泛, 冲突规范中的关于连接点的规定也更加灵活多样, 当事人选择解决纠纷的法律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法官也可以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根据个案灵活选择法律, 随之当事人规避法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弱, 法律规避行为也会逐渐减少○12, 因而已无必要采取过于严格的法律规避制度。

四、我国禁止法律规避制度现状与适用

我国法律规避制度首次出现于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中, 其第194条规定:“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 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随后,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 “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将其效力延伸并细化至合同领域。

在2012年12月28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的第11条中, 进一步作出了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 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将法律规避的主体限定为一方当事人, 尊重了双方合意选择的结果, 并再次肯定了在我国规避内国法的行为无效的法律规避制度。

根据许庆坤副教授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号12BFX138) 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项目号11YJA820091) 的研究成果, 在“北大法宝”和“北大法意”数据库中的检索发现, 自1998年法律规避制度问世至今, 共收集到了21个适用此制度的法院判决, “均为内地当事人向位于香港的金融机构提供外汇担保或向其外汇借款”, 当事人约定适用香港法的行为, “触犯了内地对于外汇担保或借款须经国家批准和登记的强制性规定”。许副教授指出, 我国对外汇担保或贷款审批制度属于强行法, 本应直接适用, 与法律规避制度无关。由此可见, 在我国涉外案件的审理中, 较少适用法律规避制度, 即使适用, 也值得商榷。

注释

11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79.

22 孟宪伟.法律规避的两个问题[J].法学杂志, 1999 (5) :5.

33 刘想树主编.国际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76.

44 李双元.国际私法 (冲突法篇)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288-299.

55 [美]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M].李浩培, 杨宗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8:219.

66 张春良.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效力证伪——源自芝诺悖论的哲学启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3) :89-99.

77 [法]亨利·巴迪福, 保罗·拉加德, 陈洪武等译.国际私法总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512.

88 苏凯, 孙燕.论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性质和效力[J].法学, 2004 (5) :103-104.

99 王慧.国际商事合同中法律规避与意思自治的制约与权衡[J].河北法学, 2007 (12) :118.

1010 [英]J.H.C.莫里斯, 李双元等译.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1121.

1111郭德香.论法律规避的效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57.

上一篇:既有居住供改造下一篇:研究教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