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材论文(精选12篇)
研究教材论文 篇1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研究生教育受到更多重视。而研究生英语课程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众多要素里, 教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 也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 (钱瑗, 1995) 一本好的英语教材不仅能够让学习者学到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国外文化, 而且能为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提供便利。但是, 任何一本教材都不是完美的, 因此进行教材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材评估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合理地使用、改编、替换和补充教材中的内容, 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以浙江某高校G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使用教材《研究生综合英语》为评估对象, 以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理论为指导, 具体分析《研究生综合英语》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2《研究生综合英语》简介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对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研究生综合英语》是21世纪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之一, 是编者在总结过去十多年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总结的基础上, 按照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 秉承继承创新的原则编写而成。该书由复旦大学曾道明和陆效用两位教授主编,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发行。该书全书共四册, 前两册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后两册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以《研究生综合英语》第一册为例, 该册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使用, 共有十个单元, 每个单元分别包括课文、补充阅读和口语技能三个部分, 共330页。
3 国内外教材评估研究现状
从根本上说, 教材评估是一项带有评估者主观观点和经验的行为, 没有按部就班的公式可作为标准的衡量尺度 (Sheldon, 1998) 。评估目的、目标及评估的环境不同, 评估的标准必然也有所差异。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随着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材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材评估已然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英语教材评估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的主要评估对象是新兴的听说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英语教材评估逐渐引起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在众多进行英语教材评估研究的学者中, Seaton (1982) 是早期研究的学者之一。但经研究发现, Seaton将评估内容分得太细、评估过程繁琐, 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工作量太大, 实用性不强。后来西方许多语言学家分别从各自的理论角度出发, 陆续提出了自己的教材评估理论框架和原则。随后, 许多国内学者, 如束定芳、庄智象、钱媛等, 对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国外教材评估标准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对英语教材评估提出实际建议和展望。但是这些研究多数是理论层面的探讨, 很少从实证角度进行教材评估。因此, 本文选取实例进行教材评估对我国教材评估理论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4 基于教材评估匹配法的《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评估
Hutchinson和Waters于1987年提出教材评估匹配法, 他们认为:对教材进行评估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对照的过程, 即评估者列出某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对教材的要求作为“自身需要分析”, 并列出某一候选教材的特点作为“客观对象分析”, 然后将两者相互对照, 做出评估。这种评估方法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对我国的英语教材评估工作更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4.1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 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导致研究生招生具有来源渠道广, 类型多的特点。目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类型有:国家统招研究生、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MBA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研究生等。由于招生类型不同, 导致研究生之间英语学习背景和水平也不尽相同。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有上千所, 各院校的校情不同,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生源不同, 导致研究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也不同。除此之外, 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发展也不均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需求也不相同, 有的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希望能加强自己的写作和翻译能力, 有的则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论他们的目标需求是什么, 基本都是为了在以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
以该校研究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例, 大部分研究生的入学成绩集中在50~70分。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有的已经或即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 多数研究生仍表示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得以提高。
随着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迅速展开, 大部分高校目前都已经结束了第一轮的教学改革。在当前阶段, 各高校针对研究生英语教学都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例如多样化课程设置、分级化教学、重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在课程设置上, 许多高校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各项改革的稳步进行并没有削弱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具有严谨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经过了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手段的融合之后, 其依然能在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保持着英语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以G大学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其课堂教学主要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为主,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讨论、演讲、写作等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有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4.2 对《研究生综合英语》的评估
《研究生综合英语》共四册, 每册分别有十个单元。每单元主要有课文、补充阅读和口语技能三个部分。编者在每一部分后面都配有练习题, 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将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与实际的教材内容进行比对, 笔者总结出该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选材难度适中。选材的难度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可理解范围内, 在课文中出现的有难度的生词或短语在文章后面均采用英语释义, 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又提高了学生用英语理解英语的能力。
2) 选材多样化。选取英美报刊书籍中的社会热点话题作为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同时又保证了选文语言的规范性。多种多样的话题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思考性, 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
3) 补充材料内容丰富。第一、二册的补充材料包括习语学习、词汇扩充和阅读欣赏三个部分, 第三、四册包括习语学习和阅读欣赏两个部分。习语练习的选材丰富多样, 可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阅读欣赏选材来源于文学价值较高的英语小说、散文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编者还在每单元的最后补充了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谚语, 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这些补充材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提升英语能力的知识。
4) 内容间的关联性强。每单元的课文前面都有作者和内容简介, 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补充阅读的选材基本上与课文题材相似, 有的是选自同一作家的作品, 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的理解。
5) 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每单元的课后均配有回答问题、话题讨论、词汇、短文填空、翻译和写作等习题, 每部分习题的设置都有各自的目的, 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英语能力。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话题讨论给学生提供结合课文或与课文有关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词汇练习包括A、B两部分, A部分通过同义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词和词组的用法, B部分主要操练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和词组以及它们的其他用法, 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短文填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 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或词组, 使全文的意思完整, 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翻译练习也分为A、B两部分, 分别选自课文以外的材料, 要求学生将它们分别译成英语和汉语, 并要求译文准确流畅, 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迅速提高。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写出一篇条理清楚、用词恰当、行文流畅的英语短文,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6) 注重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培养。编者在每单元的课文和补充阅读后都配有丰富的练习, 题型有口语、翻译和写作。多样化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弥补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虽然习题多样化, 但每册教材又都有各自的着重点, 如第一册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第二册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第三册则是侧重于翻译技能的培养, 实用性很强。以口语技能为例, 这一部分编写了若干与课文相关的热门话题,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口语练习。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加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些针对性的习题设置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任何一本教材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笔者认为《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视觉材料较少。教材中除了翻译习题里出现了中文, 其他内容均是英文。这样的排版布局能给人编排缜密的感觉, 但是如果能在教材内适当增加一些视觉材料, 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2) 没有安排听力任务。教材着重培养了学生说、读、写、译能力, 然而在听力能力的提高上还有所欠缺。若能补充一些听力任务, 将更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综合提高。
5 结束语
教材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保证, 而教材评估是选择合适的教材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前提。科学、系统的教材评估不仅促使教师进一步思考教学与教材的内在关联, 而且有助于教师合理认识自己相对于学习者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运用Hutchinson和Waters的教材评估匹配法对《研究生综合英语》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 该教材编排缜密、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它立足于我国教学实际, 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又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成功处理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是一套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好教材。笔者认为, 该教材作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材总体上是可行的。然而任何一本教材都难以做到十全十美, 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视觉材料较少、没有安排听力任务等。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不足之处应做出主动弥补, 也希望教材编者能完善教材内容, 早日发行新版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编排更严谨的教材。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研究生英语教学也随之受到更多重视。在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 教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匹配法为指导, 选取浙江省某高校G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研究生综合英语》为评估对象进行教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评估,匹配法
参考文献
[1]Hutchison, 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Sheldon, L.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988, 42 (4) :237-246.
[3]钱瑗.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外语界, 1995 (1) :17-19.
[4]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曾道明, 陆效用.研究生综合英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研究教材论文 篇2
(一)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重过程。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2.重应用。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研究性学习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习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学习活动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3.重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然而现代学校教育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
4.重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
5.重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因此,培养中小学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三、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育要关注的是让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但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已成为定势,要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使之有目标、有实施要求、实施渠道和评价标准,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观念的快速转变。
(三)原有的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生长点。活动课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拓展了
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为我们活动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四、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①研究性学习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个人选择课题,二是组成课题小组,三是拟定课题计划,四是组织课题评审,五是开展课题研究,六是教师监控指导,七是形成成果报告,八是进行课题答辩。这里我重点说说当务之急,选好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计划和进行调查研究。②先说选课题,选课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课题研究有时候就是一槌定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是否妥当,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改。实际上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过程。选题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选题能力。或者说一个人的研究能力首先就表现在选题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来说,选题比科研方法更重要。选题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年英国的哈雷仅掌握了三次哈雷慧星的行踪,就发现这是同一颗慧星,并预测出下一次回归的时间;而我国从春秋时代到哈雷同期,有关哈雷慧星的记载有31次,却从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中国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弱项。什么是课题?课题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选择课题要考虑实际需要,例如能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选择研究专题必须考虑专题的科学根据、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选专题时,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观察、测试、实验的条件。要考虑学习精力、兴趣爱好等主观条件和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客观条件。从我们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专题宜小不宜大,初学者最好是一题一议。题目缩小,论据材料容易收集,也降低了论文(项目)的难度。要选那些常被大人们忽视而又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来进行探索研究。尽量在选题时不要走入误区。例如没有解答可能的问题(如:最后一只恐龙的诞生日),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如:3000年11月5日吉安天气怎样)或者可以产生无穷辩驳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课题的选择:“品牌与形象”→“服装品牌与个人形象”→“校服与中学生形象”。③再说成立课题组。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比较复杂的课题需要一个集体协作,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俗话说孤掌难鸣。你不能一个人去造一个导弹,去建一座大楼。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专业性强,决定了集体协作完成。我们搞课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分享他人成果,学会尊重他人,要有协作精神。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课题组一船以四到六人为宜。同一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能力互补。课题组分工要明确。组
基础日语教材语法研究 篇3
关键词: 基础日语 语法 学校语法 日语教育语法
对于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专业学习者来说,学习日语的阶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发音练习开始入门,在积累词汇的同时相应加入语法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语法的广度和深度。在非母语环境中,学习及掌握好语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好语法不但可以增强写作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习者获得对日语语言体系更系统的理解。扎实的语法学习在为日语初级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是继续提高日语综合水平的关键。日常口语交流中,借助准确的语法可以更好地表达要传递的想法。本文以目前我国日语教学中日语专业使用的分别由朱春跃等主编的《基础日语教程》,周平等主编的《新编日语》(修订版)和曹大峰等主编的《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三套教材为例,通过教材中涉及的语法知识点,具体分析这三套基础日语教材的语法体系的特点,了解我国日语教育中语法体系现状。
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日语语法可以分为“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 明治维新年后,随着日本教育的发展,在西方语法概念的影响下,出现了山田文法、松下文法、桥本文法、時枝文法四大语法体系。日本政府以桥本语法作为日本国民教育的语法教育的规范,所以又称桥本语法为“学校语法”。除“学校语法”之外,还有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日语教育语法,该语法体系适用于母语为非日语的外国日语学习者。无论是以日本人为教学对象使用的学校语法,还是面向外国人的日语教育语法,本质上都属于实用语法体系。传统中国日语教学包括教材、词典解释等基本采用学校语法,近些年随着日语教学的发展,基于中国学生的身份,有的专家趋向于将日语教育语法作为日语专业学习的主流语法体系。而选用什么样的基础日语教材基本决定学习者接触的是哪种语法体系。三套教材中,《基础日语教程》一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日语》(修订版)一书初版于2009年发行,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开始出版。从出版时间上看有着近20年的跨度,并且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国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精读课很多高校选择了这几套教材,基本可以代表这阶段国内日语教材现状。从这三套教材的语法体系来看,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新编日语》(修订版)是在1992年初版《新编日语》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修订版本为了适应时代现实需求,做了适量改写和补充。主要是词汇变动较大,去掉一些淘汰的单词,加入了新的常用词汇。另外,更新部分落后于时代的前文和会话。但总体来看,基本语法体系没有大的变动。本书的语法系统、清晰,语法术语基本保持同学校语法的一致。《基础日语教程》的教材编排模式依照传统教科书模式,每册书分为15课,每节课的基本形式由“本文”、“会话”、“语法解说”、“练习的”形式组成,出现在“本文”、“会话”中新的语法在“语法”部分详细解说。与《新编日语》采用的整套“学校文法”不同的是,《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在语法体系上主要参考日本以奥田靖雄为代表的语法理论,并且吸收其他语法学说作为补充。从具体语法分析中可以看出编者努力摆脱“教材日本语”的缺点。《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作为三套教材中最新出版的教材,最大特点体现一个“新”上,首先从教材内容安排上,完全放弃传统以课为单位的设置,每册根据主题分为五个单元,如第一册中第一单元的主题为人际交往,下设的三课内容环环相扣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并且每节课的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涉及日本社会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在语法方面,则完全放弃采用先举出对应语法、然后解释、进而举例分析的传统教材模式,直接用中文说明该语法的具体实际用法,避免对语法过度解释。同多数教材侧重于语法体系的讲解和构建不同,该套教材完全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语法的实际应用上。
如在表述“たい”一次的用法时,《新编日语》的语法部分的解释是这样的:“‘たい’是表示愿望的助动词,接在动词连用形后。‘たい’是形容动词型活用,表示讲话人想做某件事,问句可用于第二人称,后续体言作定语时可以用于第二、第三人称。”对于语法讲解首先解释语法的意义,并指出其接续方式,然后具体说明使用时应注意的人称问题,语法解释详尽准确,基本学习者看完后会明白该语法的意义、用法。在《基础日语教程》一书中是这样写的:“动词第一终止形接上构形后缀たい,该动词就变成了愿望助动词。”阐述之后,又继续补充“有一种意见认为它仍然是动词,并将它成为‘愿望动词’”。由此可以看出,该书除按照日语教育语法体系解说语法含义之外,还就其他语法的不同观点做了相关介绍。在《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中,解说部分非常简洁,仅用非常简练的一句“愿望的表达方式”就解释完毕,随之就是针对此用法的例句练习。透过这一个语法的讲解可以看出三本教材的语法特点。《新编日语》用准确的语言完全依照学校语法解释该词的语法含义。《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则详尽释义的同时列举出其他语法学派的观点供学习者参考。而《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中则尽力淡化说教般的语法解说部分,用极度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该语法的中文含义。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三套教材的语法体系还各有特色。《新编日语》中,几大语法点互相穿插、循序渐进。每节课的学习模式可以依照先背单词、再看语法、之后学课文熟悉语法、做练习进一步掌握语法的应用。每四课便有一个新的复习课便于巩固前面所学语法。该书经过再版修订后,内容得以更新,同时代的联系更加密切,可以说目前是国内日语基础教学中最有生命力的教材。《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则关联性强,如词汇方面,每节课新单词后面的关联词汇可以让学习者系统掌握对应的关联词汇。同样,语法部分的关联性特别强,对于有多个用法的语法,除了对应课文所学语法意义的讲解之外,还会列出关联的其他含义,这对初次学习者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当全部语法学完后再行复习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复习方式。《基础日语综合教程》尽管对语法的讲解过于简洁,但这正是本书的特色,编者试图通过淡化语法的烙印,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中大量全新的实用性很强、密切联系日本文化的实际内容上。此外,这套教材结构设置,需要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支持。如果教学设备能够支持,能确实按照教材实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那么采用本套教材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日语语法教学根据教学对象分类,这也是日语教育的特色之一。有些观点认为近些年的中国日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法、语法体系过于陈旧,不适应中国学生学习实际,呼吁使用日语教育语法体系的呼声强烈起来,这些在近年出版的日语教材上都有所体现。相反观点是本科教材还是按学校语法比较好,以后学到高级阶段衔接日本本土的东西就顺利得多。虽然学校语法入门比较难,但是日语教育语法的简单易学是日本人为了简化外国人对日语语法理解而另行造出来的,如日本人认为用言部分等内容外国人不好理解,所以起了新名字。这些反而成了中国日语学习者提高过程中的阻碍。不管怎样,语法体系只是手段而已,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地道准确的日语。如何采用更有利的语法教授方式,是今后日语教学中需要继续重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春跃,彭广陆. 基础日语教程[M].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修订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曹大峰. 基础日语综合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高橋太郎. 日本語の文法 [M].ひつじ書房,2005.
研究教材论文 篇4
“口译是一种即时、动态、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译员作为协调双方的中间人, 必须单枪匹马, 灵活机动地把听到的口头信息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1]因此口译是有别于笔译的。由此, 口译教材的编写需体现口译有别于笔译的特点。本文通过对1990年至今我国口译教材出版数量及口译教材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分别进行统计对比, 了解口译教材出版及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具体口译教材的评述, 指出其编写的优缺点, 提出思考。
二、口译教材出版及其研究状况
(一) 口译教材的出版现状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口译教材的出版情况, 笔者通过四川外国语大学金盘书目检索系统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1990年至2013年出版的关于口译的教材37本, 再通过四川外国语大学数字图书馆超星图书进行搜索, 共搜索到1990年至2013年出版的口译教材113本。总计150本口译教材。
1.将口译教材出版数量按年度进行统计。
从口译教材每年的出版情况来看, 口译在九十年代初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因此口译教材的出版的数量很少。随着口译实务逐渐增多, 口译开始受到重视, 其教材出版量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大幅提高, 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口译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相信在未来其出版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2.口译教材根据内容不同, 可以将口译教材分为理论类、综合类、行业类、技巧类和考试类。
在搜索到的150本教材中, 各类教材数量如下:
(1) 理论类
侧重对口译理论进行概述, 详细阐明口译作为一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 详述口译研究的途径, 即可以通过哪些方面研究口译, 同时会涉及一些口译技巧、口译教学的讲解。
(2) 综合类
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 它不仅与一般语言教材一样, 配备有相应的课文、练习。同时, 在这些课文练习中还涵盖了口译技巧的介绍, 有的还会介绍国内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及其影响。
(3) 行业类
行业类教材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使用者的需求的, 有针对性编撰的口译教程。内容涉及:旅游、经贸、工程、谈判等行业。
(4) 技巧类
偏向对口译技巧的介绍, 对译前准备、口译笔记有较为详尽的讲解, 并配备有相应练习, 方便口译学习者自行训练。
(5) 考试类
专门针对外语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的口译教材。该教材速成性、目标性强, 能帮助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化语言能力, 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
(二) 口译教材的研究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对1990年至2013年发表的口译教材研究性文献进行搜索及统计。
1.中国知网 (CNKI) 论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显示, 1990年到1998年, 有关口译教材研究的论文数量为零。1999年到2013年4月年, 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口译教材类研究性性质和学位论文数量大增, 共67篇, 其中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共58篇, 优秀硕士论文共9篇。
现将中国知网 (CNKI) 收录的与口译教材研究相关的论文数量按年度进行统计, 以此了解口译教材在我国的受关注程度。
根据上表的统计结果来看, 1990年到1998年这八年间, 有关口译教材研究的论文数量为零。从1999年到2004年, 我国发表关于口译教材的研究性论文每年平均只有1篇, 2005年至2008年, 我们每年发表的相关口译教材研究性论文数量略微上升, 从2009年起, 论文发表数则上升至两位数, 呈现大幅提高的趋势, 表明学界对口译教材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
三、具体口译教材分析
通过图表我们发现, 在所有有关口译的教材中, 出版数量最大的口译教材属综合性质。下面我们将选取分析迄今为止出版的不同语种的综合类教材, 对它们做出具体评析。
(一) 教材的整体结构
大部分口译教材直接将全书内容分成十几个独立的单元, 每个单元涉及一个语言场景、内容, 大致包括旅游、会议、政治、外交、经济、文化、高科技、法律、环境保护等话题。每个语言场景提供一篇口译练习、译文及关键词汇, 供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堂学习使用, 在部分教材后还会配备与该主题相关的口译课后训练。
(二) 教材的内容
1.口译教材的内容来源
从现有的口译教材来看, 口译教材内容主要来源于大型会议、国内外报刊文章、国内外网站文章节选等中外文资料。
《英语中级口译教程》 (宁洪,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 该书的很多口译练习取自新闻报刊文章, 如:文化权利是平等的 (《南方周末》) ;《汉法口译教程》 (邵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 这本口译教材的内容多取自于国内外网站, 如:发表在www.lejdd.fr网站上的对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采访。
选择真实口译材料的好处在于能发挥口译的现场性和即时性。但是, 不少口译材料均取材于大型报刊及对外材料, 这些文章的用词造句都十分考究, 口译的口语性非常强, 因此这些文章不利于突出口译的口语性。
2.口译技能
口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口译教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口译的即时性, 即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 在口译技巧的帮助下, 最大限度地完成信息的传递。因此, 口译技能培训应该是口译培训的核心问题。口译技能包括译前准备、口译笔记、数字的翻译、记忆训练, 以及谚语成语的翻译等方面。下面, 笔者将就口译技巧涉及的口译笔记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口译笔记是辅助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 是译者在短时间内将听到的源语言用最精简的符号或者文字记下的、唤起记忆的方式。在笔者搜集到的口译教材中, 就口译笔记记录的技巧上, 各个教材都花了较大篇章进行详述。以《法语口译教程》 (刘和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为例, 在口译笔记方面, 作者强调了缩写词在笔记记录中的重要性, 如:m表示千、M表示百万、Mds表示十亿、pd表示主席、总统、ms表示但是、eco表示经济、环保, 等等。并且强调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自创缩写词, 都必须遵守“简明”和“易辨认”的原则。[2]充分利用符号、缩写等方式就是讲解在口译中如何做笔记的常见方式。但是, 在各类教材中, 教材编者就如何在具体的口译实践活动中理解原文、如何记忆原文信息等其他相关技巧的讲评并不多见。因此, 在口译技能的编写中, 编者应将重点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口译实例, 以具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口译技能的运用方法, 使学生能切身体会到口译技能的运用特点。
3.口译教材的练习
口译教材的练习是口译理论、技巧得以充分实践的保障。通过练习可以具象理论、强化技能, 学生能够真实地面临口译环境。目前的口译材料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 那就是以专题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专题的内容涉猎面较广, 一般包括:经贸、外交、教育、环保、政治、旅游、家庭, 等等。下面就不同口译练习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代性进行简要分析。
(1) 口译练习的现场性
首先, 在每个章节结束后, 都配备有与该专题相关的词汇和课后训练, 可以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以便自如应对真实口译现场, 同时方便学生课后练习与自学。以《新法汉口译教程》 (刘玉刚,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 为例, 编者在礼仪类口译单元中提供了四个礼仪场景, 并总结了礼仪类口译中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在这本教材提供的练习中, 每个练习都提供了参考答案。
其次, 不少教材都配备影像音频资料。以《汉法口译教程》 (邵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为例, 该书作为法语口译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它配备了两张DVD, 方便我们观看邵炜老师在北外授课时的录像, 如同亲临现场。这一方式较之纯粹的书面文字更为生动、具象, 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 加快、加深对口译知识技巧的吸收理解。
(2) 口译教材的真实性
在口译实务中, 听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因此不少口译教材都会配备有声材料作为补充。但是, 在笔者所搜集的口译教材中, 虽然不少实践练习取材于大型会议, 但均为后期翻录。因此, 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口译现场的气氛与环境。同时口译教材在制作练习录音时,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记录, 刻意放缓了语速, 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口译现场面对发言者的快速时觉得力不从心, 乱了阵脚。另外所有录音材料均以标准发音为主, 但学习外语的人都知道, 非母语国家的人说外语或多或少都受自身母语影响, 带有口音和语法错误, 有些甚至十分严重。因此, 口译教材不应该全部选用标准发音, 应在某些章节, 刻意选用一些不标准的发音, 甚至是不规范的语言结构, 以提高学生对不同语音及表达方式的适应能力。
(3) 口译教材的时代性
在现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口译实务更是天天都有、时时不同的。遗憾的是, 很少有教材能做到即时更新。
以《新法汉口译教程》 (柳玉刚,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 为例, 该书作为2013年新版的法语口译教材, 就显得时代性不足。口译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因此口译教材的内容要及时更新, 特别是政治、外交和科技等紧跟时代节奏的内容。如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领导人会谈、采访等, 都需要不断更新补充。口译教材应根据年限, 定期对旧版本进行适当的增删, 充分反映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否则内容陈旧不仅无法吸引学生, 而且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新法汉口译教程》选择的口译阅读材料年代多为2005年前后, 距其出版年份已有7、8年, 故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对口译教材编写的思考
编写口译教材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邵炜就曾说:“我的忧虑是怕教材固化了口译的灵动性, 消磨了其动态的, 感知的和不可复制的创造性。”[3]口译教材的编写, 要求作者既要具备口译理论及研究能力, 又要有口译实践能力并具备口译实践经验, 还要将多年的个人经验浓缩在一本书中, 这对于编者来说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故而极具挑战性。张美芳曾经表示, 编写一本或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翻译教材, 既要求编者有翻译经验和教学经验, 又要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和翻译研究的发展有较深入的了解。在张美芳看来, 这样艰巨的任务并不适宜由一个人来独立承担。根据上文的图表统计, 已得知我国口译研究、口译教材的编写起步较晚, 要求口译教材编者兼具各种能力并不实际, 因此在口译教材编写中, 应聚集多方人才, 征求多人意见, 通过口译教材编写团队的形式来编写口译教材, 以期提高口译教材的质量, 编写出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参考文献
[1]王金波, 王燕.口译的特点和口译教材:问题与前景[J].外语界, 2006 (2) :41-47.
[2]刘和平.法语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83.
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研究 篇5
观察能力不仅是学习各个学科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必备的重要能力。因此,许多小学语文教材都专门编排了观察单元,通过一篇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观察习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以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观察单元的编排,会发现在对课文的解读上存在违背作者原本意图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教材中又有着怎样的具体表现?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一、存在的问题
综观这些观察单元的课文,大多数表现的都是观察所得,而非观察本身。虽然其中可能也会提到或暗含着观察者所用的观察方法以及观察者的观察意识、观察习惯,但是从作者的原本意图来看,他想与读者分享的是观察者在观察后得到的收获,包括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发现,观察者当时的感受、感悟,等等。而这些单元又都是作为普通的阅读单元呈现的,定位在常态阅读上。所谓常态阅读,就是读者要通过阅读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1]。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在阅读表现观察所得的课文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观察方法、观察意识和观察习惯上,进而形成观察能力,就阅读而言,这违背了作者的原本意图。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多元解读在美学上源于强调读者中心地位的接受美学。这种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具备了一种由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构成的心理图式。读者是带着这种心理图式去阅读的,文本的意义是通过心理图式的重构呈现出来的,读者所理解到的意义可能不完全等同于作者通过文本想要传达的意义,又因为读者的心理图式有所不同,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就有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总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阅读是对文本的再创作,而不是一种复制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抛开作者和文本,按照自己的心理图式随意地解读文本。波兰文艺理论家英伽登在谈到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填充文本的“不定点”或“空白点”,从而对文本进行具体化时,就指出具体化有两种,一种是“恰当的具体化”,即在恰当阐释文本、尊重作者原本意图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填充;另一种是“虚假的具体化”,即背离文本原意的具体化。而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在于前者,文学批评就是要努力呈现出文本的意图。同时,文本的意义是丰富的,只有通过读者共同的具体化活动,才能充分实现[2]。这就是说,多元解读是建立在对文本本真意义进行溯源和接近的基础之上的,要尊重文本的客观性,要以文本本身为依据[3]。用王富仁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元解读来为违背作者创作意图的解读进行辩护。
二、问题的表现
具体地说,教材对作者创作主体性的不尊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文本的非重点解读成重点,而文本本身的重点却被忽视了。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第七册的第四单元编排了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感受到的雄奇瑰丽、磅礴壮美的庐山瀑布。编写教材时,应该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庐山瀑布的这一特点,并深入体会、感受之。但是除了理解词句意思、背诵、默写之外,与这首诗有关的唯一一道课后题,却是“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怎样观察庐山瀑布的”。很明显,设计这道题是为了让学生从诗中习得观察方法。然而,尽管诗中的确说到了“遥看”,但这一观察方法并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重点。所以,编写者在设计课后题时,忽视了文本本身的重点,却把非重点当成了重点。为了达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标而没有尊重作者的创作主体性,违背了常态阅读的规律。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把文本本身的重点和非重点,都当成重点。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编排了苏联作家普里希文的《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前“我”和弟弟在蒲公英开放的时候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可以把蒲公英的花揪下来玩耍。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就像人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拢。中午,花瓣会张开,呈现出金色,使得整个草地都变成了金色的;早上和傍晚,花瓣会合拢,呈现出绿色,又使草地变成了绿色的。发现了这一现象后,“我”和弟弟觉得蒲公英就像人一样会和“我们”一起睡觉、起床,陪伴着“我们”。于是就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也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很明显,作者通过这样的内容表达了观察所得带来的喜爱之情的变化,以前的喜爱之情是建立在“破坏”的基础上的,现在的喜爱之情则源于一种亲切感。针对这篇课文,编写者设计了两道课后题:1.“我”有了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2.图示草地和蒲公英的变化。从课后题来看,应该说编写者抓住了文本的重点,尊重了作者的创作主体性。但是,在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编写者却把“激发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作为了教学要点之一,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而应当深入探究:草地为什么会这样变?使学生体会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观察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我”的观察意识、观察习惯。这有违作者的创作初衷,强行地把文本的非重点当成了重点。尽管这一要求是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的,没有呈现在教材上,但我们也可以由此窥见编写者编排这篇课文的真实用意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三、解决的办法
高校体育教材出版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材;编写原则;出版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杨尚千,沈阳体育学院。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育教材的编写原则和其他相关事项,对推进高校体育教材出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以当前高校采用的《体育与健康》这部教材为例,可知现今的高校体育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仍旧存在明显问题。本文基于对这部教材的分析,针对教材内容、文化内容、心理发展以及编写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高校体育教材出版有所助益。
一、体育教材编写的国家标准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在2006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奥运会以来所取得的体育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关于体育教材编写及出版方面的规定。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编写原则。体育教材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所提出的编写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课程价值,尤其要紧紧围绕“健康”这一课题展开。首先,体育教材的编写要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是指体育教材的编写要贯彻国家核心教育理念,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其次,体育教材的编写应当体现健康性原则。所谓健康性原则是指体育教材的编写应当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有利于学生利用科学的体育项目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再次,体育教材的编写应当体现兴趣性原则。体育教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材编写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最后,体育教材的编写应当体现发展性原则。体育教材的编写应能够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需求。
2.教材内容。体育教材内容应当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紧密联系,应当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所谓多样性是指内容丰富,不求面面俱到,但能够突出重点。所谓开放性是指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此外,教材内容能够体现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3.教材的形式及体例。根据最新版的体育教材编写标准,体育教材在形式上除学生课本、教师用书外,应当配套多媒体课件。具体而言,体育教材要改变以往从概念到概念的叙述形式,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体育知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突破原有的学习方式。在内容的表述上,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在教师用书的编写上,应该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指导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深化教学内容,扩充相关背景知识,提供有效的教学计划案例。
尽管上述教材编写原则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的,但是作为中学教育的延续,高校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学体育教育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材的编写上一定要呈现出中学体育教材编写的延续性。因此,我们只有在理解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材编写原则,才能够准确地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以《体育与健康》为名的高校体育教材总计出版了89种,其中60%是由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由于大多出版社是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高校体育教材,因此,89部教材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特征。下面以《体育与健康》为例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1.知识性与科学性方面。知识性与科学性是衡量教材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一部优秀的教材在知识内容上应当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其所选用的知识内容应当能够准确地反映当前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在专业术语、数据、实证案例上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教材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应当具有科学性。根据上述原则,《体育与健康》系列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其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缺乏实效性。大多数教材过分偏向理论,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无法满足学生当前或是未来生活与工作的需求。不仅如此,当前的高校体育教材未能注意与中学体育教材相衔接的问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未能和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些教学内容根本无法在学校内开展。
2.体育文化及思想教育方面。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教育,同时也是德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高度的思想内涵。因此,体育文化及其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功能也是衡量一部作品优劣的标准。从这一原理来看,各高校的《体育与健康》系列教材普遍存在忽视体育文化的问题。首先,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个章节,这使大多数学生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其次,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动作细节的叙述上,对于体育文化内涵,尤其是体育文化历史几乎是一笔带过。此外,教材的设计过于注重知识技能,未能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从总体上而言,当前体育教材的思想教育功能不明显。
3.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方面。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往往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的表达,以及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也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与健康》教材在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等方面做得十分完善,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这样的教材更加适合教师而不是学生。教材的表现形式也没有充分做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多媒体化,主要形式仍旧是文字和图片。由于在内容上偏重理论,因此教材中的图片数量非常少,并且图例陈旧。
4.教材的编写水平方面。当前的高校体育教材编写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没有较大突破。将2013年出版的高校体育教材与2011年新课标出台时编写的体育教材相比,前者在结构、文字、内容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创新。相较国外出版的高校体育教材,我国的高校体育教材在学术性上与其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未能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供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而且多数教材还存在明显的版式设计陈旧的问题,无法起到指导学生练习的作用。
5.教材的开放性与发展性。我国目前出版的体育教材在实践内容上缺乏层次,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么存在要求过高,普通学生无法达到的问题;要么存在要求过低,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缺乏有效性的问题。事实上,多数教材编写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师教学,而不是学生学习。一部优秀的教材应当既考虑教师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教材出版的改善建议
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材最为主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理论脱离实际。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编写理念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原因。高校体育教材出版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新体育教材的编写理念。由于受传统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呈现出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传统教材编写理念仍旧影响当前教材编写工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材编写所存在的问题,应当从编制理念创新上入手。
具体而言,一是体系创新。教材编写者应积极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健康第一”的观念落实到教材编写中,突出体育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让体育为健康服务。二是增强应用性。教材编写应尽可能实用,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三是注重科学性。体育教材应当及时吸收最新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避免空洞的理论论述。四是内容创新。体育教材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新的知识,尤其是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
2.创新出版体制。高校体育教材的编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出版体制造成的。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体制的高度保护下,体育教材的编写缺乏外部竞争,必然缺乏创新的动力。此外,加上编写人员在知识结构上的老化,以及为了追赶出版进度等,原因必然会对教材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改善出版体制,如采用教材招标采购的模式,打破垄断,引入市场机制,以此来促进教材的编写工作。
[1] 谢国庆.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矛盾与抉择[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
[2] 孙洪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3] 李正贤.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0(7) .
研究教材论文 篇7
一、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本为本”的主导思想,增强教学领域的“法制”观念。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任务的重要保证,遵循大纲精神、忠于教材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尽职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既要防止“照本宣科”囿于课本的形而上学做法,又要克服那种灵机一动、脱离课本的主观随意性。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是“以本为本”思想的基本体现。初三数学教材与初一、初二的数学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初一、初二学习的数学,对学生来说是原来不懂的、全新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教学活动具有探索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初三学习的数学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似曾相识”又不曾透彻理解的知识,教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性,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以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两解之和两解之积,一元二次方程???,我问,这个定义是怎样来的,它会有哪些作用?这一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思维活动调动起来了。经过较深入的讨论与思考,学生能从教材体系的高度理解,再去阅读教材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从某一局部上挖掘教材特点,拓宽一些、加深一点,是“以本为本”思想的能动体现。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有:
(1)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分别学习以后,引导学生去寻求四则运算间的内在联系,图解表示为:
数量关系为:
通过四则运算间内在联系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一种运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被另一种运算所代替;一种运算与另一种运算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相互联系,我们应从内在联系中认识运算的特征。
(2)开拓属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例如在研究了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规律,即 能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乘积的形式之后,设问:能否把一个数表示成两个质数和的形式呢?讨论的结果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命题,即“凡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奇质数的和”(简称1+1),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3)投石问路启动知识链。例如在处理中国剩余定理这段教材时,先提出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接着又把书后不起眼的注释放到重要位置来讲述。注释写道,在明朝程大们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首歌,就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把这首歌译成解答为:70×2+21×3+15×2-105=23。学生一见这个算式纷纷发问:170、21、15是些什么样的数?如何求得?2为什么以上各数要分别乘以2、3、2?3减去105的2倍是什么意思?470是在5与7的公倍数中除以3余1的数,加上21的3倍与5的2倍以后能否保持这一特性?5为什么先找余1的数?这些问题,正是解答中国剩余定理的关键内容,弄懂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中国剩余定理。最后还提示说明,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可以利用最小公倍数求解,还可以利用同余知识求解,能启发学生自学同余知识。
(4)赋予某些常识以数学意义。例如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纪元法,沿用至今(编制年历中还使用)天干有10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有12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酉,接下去应是甲戌、乙亥、丙子……那么一共有多少种组合方法呢?即求天支(10)与地支(12)的最小公倍数(60),所以农历是60年为一个花甲,这个知识在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时予以讲述,学生会乐于接受。
(5)挖掘教材内在吸引力。“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课虽然逻辑思维多于形象思维,但两者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逻辑思维本身若运用得当,也会趣味盎然。例如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今天是星期二,问109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31000天以后的一天呢?学生跃跃欲试,但苦于数字巨大而作罢。这时我给学生分析:一周为7天,所以1090,31000天以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可由它们分别除以7所得余数来确定。学生顿悟,问题迎刃而解。像这种在我们身旁出现的的问题,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浅者深入,深者浅出
浅者深入,深者浅出这是处理教材进行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于比较深奥的知识,要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较为浅显的内容,宜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看起来浅显的知识,要把它放到知识体系中去思考,在知识自身发展过程中加深理解,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1)循序渐进,难易结合。例如关于整数11种简单应用题,教材用列表法说明解答方法和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做了如下安排:1给出11种简单应用题,由学生来组建一个知识结构,迫使学生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这11道题并不是简单的递进或并列的线条结构,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的空格位置填上相应的应用题,把一个比较浅的问题放到深一层次上去理解。2画出11种简单应用题的线段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到线段图的一般画法与属于何种数量关系有关,而与解答方法关系不大。3掌握11种简单应用题与复合应用题的联系,通过实例变换,使学生明确一个复合应用题实际上是由几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一个简单应用题也可以发展为复合应用题,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复合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的发展。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经过分析,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前后联系的几个简单应用题。
(2)构造框架,系统学习。对于初中的教学,系统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构造数学框架有利于学生能简单有效地理解知识要点、难点;且较为系统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们举一反三,形成“同型归类,培养迁移”的能力。正如鸟的双翼必须凭借空气才能飞翔一样,智能的形式和发展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并非任何知识都能形成智能。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促进智能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而且改变了小学那种“题海战术”的做法,将解法相似的众多题目精心筛选,分别归类,明确规律,达到触类旁通、培养迁移能力的目的。简单的知识框架却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教学效用,这正是“浅者深入,深者浅出”的最好的体现。
研究教材论文 篇8
笔者日前在网上做了一项调查,分别在百度和新浪网上以“服务营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所能搜到的信息数分别为1 480 000条、2 980 000条,这一庞大的数据表明人们对服务营销的关注达到了很高程度。“服务营销热”的出现绝非偶然,其根源之一在于西方国家经济转形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的延续和发展。
1.1服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服务营销的社会实践基础
1.1.1西方的经济转形
经济学家费雪(Fisher)和克拉克(Clark)较早就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进而向服务业转移的规律性;福克斯(V.Fuches)则宣称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服务经济社会。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大部分国家,服务业的GDP平均比重从1960年的40%左右,稳步上升到1995年的65%左右;就业比重则上升更多,增幅高达20%~30%(图1)。而此前不同,如美国(1953),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部门在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是5.9%、48.4%、45.7%;英国(1955)为4.7%、56.8%、38.5%;德国(1950,西德)为12.4%、27.7%、59.9%[1]。
资料来源:OECD.Historical Statistics. 1997,Paris, table 5.2
1.1.2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转变。1992年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此后1995年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了快车道。近二十多年来,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变化经历了前快后慢,近十多年来基本稳定(图2),截至2005年8月,我国服务业产值已占到GDP的1/3[2],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占GDP的比重为39.5%[3];而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直辖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本世纪初则分别达58.9%、50.69%、46.9%和41.8%。“中国大陆可能是第一个透过服务而不是货物贸易实现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家(德鲁克)”[4],尽管国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正以稳健的步伐不断前进。
总之,以“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和服务贸易逐渐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5]为特征的服务经济迅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的主导,成为国民财富的主要来源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这表明服务营销的创立、发展和传播具备了一个坚实的实践基础。
资料来源:文献[6]
1.2服务营销教材体系的设计导致“学”难以“致用”
科学哲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门科学创立、发展必须植根于社会现实需要和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交汇点上。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营销学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近十多年来,国内在不断引进吸收国外服务营销理论的同时,结合国内企业的实践不断创新,在服务营销教材体系设计上了形成了“特征说”、“质量说”、“满意说” 等各具特色的内容体系。
但如后文所述,这种过于分散的体系设计虽然增强了教学的选择性,但过大的差别却忽略了理论体系的统一性;或是比较前沿,有高度和深度但适用范围窄或是虽然全面但篇幅过大等,导致“学”与“用”的脱节,广度和深度的对立,进而不利于该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培养。
2整合的背景
2.1国内服务营销教材现状
2.1.1教材编著发行现状
早期的教材侧重于翻译和介绍国外的服务营销理论。其中相对较早的包括伊莉所著的《西方服务企业管理学》、李海洋等的《服务营销》、汪纯孝等的《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以及韩经纶的《服务营销》等。
此后的教材则在进一步介绍国外新理论的同时,或是试图调和不同学派的理论,或是尝试在综合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此间教材数量日趋增多,无论是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如王超的《服务营销管理》、曹礼和的《服务营销》、陈祝平的《服务市场营销》、叶万春的《服务营销学》、陈祝平和陆定光的《服务营销管理》、郭国庆的《服务营销管理》、许德昌等的《服务营销管理》、杨米沙的《服务营销》、吴晓云的《服务营销管理》、陈信康的《服务营销》等。
据调查,仅2006年(秋)国内学者编著并发行的服务类营销教材共83部,如果累计上前几年出版的以及所翻译引进的国外著作,应用于国内院校的服务营销教材总数必将相当壮观!这83部教材可以分为“基础类服务营销”15部和“行业类服务营销”68部,其各自所占比重如下图3所示;除了基础类服务营销教材外,行业类服务营销教材中,旅游餐饮、金融保险和会展类三项占到总数的67%,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服务营销实践和教学相对成熟[7]作为该书主体内容的服务营销策略体系的四章——服务有形化和技巧化策略、服务可分化和关系化策略、服务规范化和差异化策略以及服务可调化和效率化策略,则是完全从服务特征对营销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构建的。
资料来源:高校教材图书征订目录、 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2006秋)
2)服务质量说。
服务质量说的代表人物是中山大学的汪纯孝教授。他与蔡浩然教授合著的《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中,提出“服务质量管理是服务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8],服务质量是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的最重要因素。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把“服务营销体系中的各成分都向顾客表明服务的性质和服务质量”。服务营销体系由服务人员、服务设施与设备、非人员沟通和其它人员构成[9]。
3)顾客满意说。
顾客满意论的代表人物是武汉大学的曹礼和教授。在其《服务营销》一书中,作者提出“顾客满意:服务营销的立足之本”[10]。良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独占市场、赢得优势的法宝。决定顾客满意水平有三项因素:顾客经历的服务质量、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预期的服务质量;顾客感知的增长与顾客满意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顾客满意评价的两个结果是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作者在界定了服务概念,服务特征之后,即以大量的篇幅讲述顾客满意,市场细分、定位,产品设计,营销组合,顾客服务等营销策略[11]。
4)综合管理说。
综合管理说以人民大学郭国庆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叶万春教授为相对较早的代表,南开大学吴晓云教授为近期的代表。早期的综合管理说,尽管也融入了与其时代相对应的前沿成果,但更多的可视为营销理论在服务业的运用。以叶万春教授的《服务营销学》[12]为例,在分析了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行为、服务营销规划和服务市场的定位之后,作者以36.52%的篇幅讲述了服务营销的7Ps策略;郭国庆教授的《服务营销管理》[2]则以服务营销战略→服务营销策略工具→服务营销管理挑战的逻辑谋篇,其中7Ps所占全书的篇幅也达39.48%。
吴晓云教授的《服务营销管理》一书中指出,“服务营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当属北欧学派和北美学派,本书力图将两大学派的研究成果相结合”[13],在作者看来,服务营销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顾客感知质量,因此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补救”等内容占了全书近40%的篇幅,而传统的7Ps组合,仅仅浓缩为“服务营销战略”一章中的一节,在所有包含7Ps组合的服务营销教材中,其比重是最小的。
5)四种体系设计的评价。
上述几种教材体系的设计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理论时的一种思变和创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作者对“服务营销的基础”的理解差异,在该问题上,四川大学左仁淑教授则认为“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是关系营销”[9],而上海财经大学陈信康教授认为,服务利润链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服务营销的核心本质和体系构架的思路,是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5]。
虽然多种不同的体系设计增加了教学中师生的选择性,拓展了服务营销的边界,丰富了营销理论的发展;然而各种学说各执一词,也给具体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当学生面临众多内容体系时,在有限学时内该采信谁的观点呢?老师授课时该如何取舍呢?哪种主张更能反映企业服务营销的实际呢?显然,不当的选择反而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2.2国内服务营销教科研现状
教学上,管理或工商学院纷纷开设如“服务营销”、“服务管理”等课程,但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授课方式五花八门,如传统填鸭式、专题讲座式,或是采用课堂授课、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相结合等教学手段,一般并无特定的实践学习环节;此外学时安排上普遍偏少,如四川大学为34学时、湖南大学32学时、对外经贸大学36学时、中山大学40学时等①。偏少的学时与服务营销学迅速发展和日趋重要的学科地位是不相称的。
以高校为依托的众多服务科研机构相继成立(表1),获得资助的相关课题项目陆续立项,相关学术会议不断召开,南开管理评论和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少数刊物开辟了服务管理专栏;这一领域公开发表成果的数量迅速增加,主题涉及服务质量、服务利润链、服务接触、服务修复、服务营销组合等;针对金融、酒店、旅游、电力、民航运输、以及教育等具体行业的经验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资料来源: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3整合的依据
前述有关服务营销教材及其教研现状,既表明了整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为整合服务营销理论体系提供了支持;此外,国外服务营销理论的变迁则揭示了整合的基本逻辑。
对于服务营销学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观点,其中美国学者斯蒂芬·W·布朗、雷蒙德·P·菲斯克、玛丽·乔·比特纳为代表三段论[14,15],对服务营销的奠基、发现以及合法化进行了忠实详尽的记录和整理,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文献做了大量统计分析,真实地再现了服务营销的变迁历程,堪称经典。
该观点认为服务营销学的理论思考经历了“起步”(1980年以前)→“探索”(1980—1985年)→“挺进” (1986年—现在)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起步阶段”以服务与商品之间差异的辩论为终曲;“探索阶段”辩论则已淡出,对服务营销的极大兴趣和热情,专著的数量显著上升,从而巩固了服务营销学的合法地位,并为后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挺进阶段”则以相关出版物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实证与理论研究严密性的不断提高为显著特征。进一步考察服务营销理论的演化过程,可发现对服务营销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
首先,研究框架基本成型。服务营销理论的演化历程中逐步揭示出系统层次与分支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其研究框架主要沿服务、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服务文化的建立这根轴线来展开研究工作。传统的4P’s到7P’s[16]。
4整合的构想
本文认为,服务营销教材内容体系的构造首先应反映企业服务营销的实际运行体系,突出应用性学科的要求;其次应体现服务营销的基础和揭示其发展的逻辑;具体说来,本文提出如下构想(图4)。
图中所示的服务营销教材理论体系,其结构在纵向上划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是“服务营销理论基础”、“服务营销战略规划”、“服务营销策略工具”和“特殊领域服务营销”;每一层次在横向上又包括多个板块,这些板块由分支理论或相对独立的研究主题构成。
1) 服务理论基础板块→强化实践和理论基础。
1987年,富克斯《服务经济学》一书的翻译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服务业崛起的广泛关注。作为一般的基础类服务营销教材,首先应从社会经济形态演化的角度对服务经济中的基础性、公共性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重点则应在界定服务之后,在回顾服务营销思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服务营销学派及其观点进行疏理。就国内而言,服务特征说、质量说、满意说、关系营销说、利润链说等是颇具代表性的,在综合上述观点的情况下,形成学科的基本概念与一般分析框架。
2) 服务战略规划板块→与一般产品的对比中着手。
从提升核心竞争力,传递顾客满意价值,塑造竞争优势的高度来强化企业实施服务战略的意义,通过与一般战略如价格战略、核心产品战略的对比中,明确服务企业特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维持,必须通过服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多种职能管理的整合来实现。重点在于,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在充分对比有形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行为和有形产品消费行为的异同中,突出服务及服务企业定位,细分市场,目标市场的特殊性,进而制定企业服务战略。
3) 服务营销策略板块→淡化传统的营销组合。
因为服务营销课程的开设以市场营销为前置课程,所以作为教材主体内容的服务营销策略,应从服务、服务业的特性出发来展开服务营销7Ps组合,侧重于服务人员、服务过程、有形展示等策略,进而淡化传统的4Ps营销组合。以此同时,加大有关服务特征策略、关系营销、服务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及其测评、内部营销、互动营销、服务接触和服务传递、服务运作管理与控制、新服务开发、服务文化等主题的内容。
4) 特殊领域服务营销板块→突出学科的应用性要求。
针对服务营销理论在某些具体行业的广泛运用,借鉴一般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的模式,增加这一板块。比如,通过几章或是几节介绍有关金融营销、旅游营销、餐饮营销、会展营销或是某些具体服务的策划等主题的一般知识,以反映这些相对成熟领域的成果积累,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其学习的选择性。
5) 附录中增加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服务营销学的产生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的专业术语,如“感知服务质量”、 “真实瞬间、“有形展示”、“服务蓝图”、“新服务开发”、“内部营销”等,为了便于交流,便于知识普及,应该增加一个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5结束语
物理新教材教法研究 篇9
一、注意知识衔接, 做到稳步推进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相配套, 许多知识都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引入并深化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 我们对高一新生制定了新的教学原则, 即 “降低要求, 放慢进度, 单元过关, 稳步推进”的十六字原则。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了高、初中的衔接问题, 尽量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减小知识跨度, 减缓高、初中的“台阶”, 使知识合理迁移, 在迁移中得到深化。如高一第一章中的力、重力、力的合成等知识点, 学生在初中就有初步认识, 只是理解上比较肤浅。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 可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 使学生既不感到陌生, 又感到与初中不同。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知识扩展、深化。如讲力的合成时, 首先复习二力的平衡, 进而研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问题,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再进行图形变换, 把平行四边形变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去讨论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 使学生自己就能得出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其中一个分力的结论。这样做既注意了知识的衔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减缓了知识梯度。
另外, 要注意物理与数学知识的衔接, 在力的合成一节中, 不宜用余弦定理求出合力的表达式。课本中只要求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合力问题。
二、分散教学难点, 适当放慢进度
对教材中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 要注意适当放慢进度, 分散教学难点, 使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第一遍教学中不要操之过急, 不搞知识一步到位。只求学一点必须弄懂一点, 对基本知识要真正理解, 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高中物理的思维方法有所体会。如摩擦力的教学, 虽然初中有过接触, 但理解非常肤浅。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作用点上。而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是本节的难点。在教学上除适当增加课时外, 还应分散这一难点。只讲物体绝对静止的情况, 不讲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问题。重点讲清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静摩擦力”是个未知力以及它在0~fm之间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随外力的减小而减小, 且始终等于外力的特点, 讲清最大静摩擦力可用公式计算。只要讲清上述问题, 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就容易掌握了。但不能再去扩展, 否则会导致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反而使学生糊涂起来。
三、开足演示实验,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避免想当然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法, 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 从而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在教学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 想方设法开足演示实验, 实验开出率达到 95%以上, 我们自制了卡文迪许扭秤模型, 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扭秤的构造及测量原理, 从而学到了用光学知识显示微小的引力的方法。另外, 我们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 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如飞行投弹问题, 人造卫星运行问题, 我们自制了教学软件, 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使学生一目了然, 豁然开朗。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散教学难点。
四、发挥主体作用, 运用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急于赶教学进度, 难免产生用 “填鸭式”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心理, 总认为只要自己讲清楚了, 学生就会接受下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久而久之, 就会扼杀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自觉性, 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 成为一只不会寻食的鸭子。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 利用设问、编制思考提纲或者提问、板演等手段, 创设物理情境, 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并让其进行口头表述, 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评和释疑, 对步入错误的同学指出错误所在。
例如在讲 “加速度”的概念时, 有这样一道题:“物体做加速运动时, 加速度逐渐减小, 速度怎样变化?”“物体做减速运动时, 速度怎样变化?”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区分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物理概念。这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困难的。起初, 我提问了一个同学, 结果答错了。进而我就提问:“在加速运动中, 速度怎样变化?什么是加速运动?”听了这个提问, 一些同学就知道速度一定增加。“那加速度减小是什么意思?”学生又陷入思考。这时我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你爸爸今天给了你两元钱, 明天给了你一元钱, 后天再给你五角钱, 你手中的钱会怎样变化?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增多”。“你父亲每天给你的钱怎样变化?”回答为“减少”。通过这个事例, 使学生弄懂了问题。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后来我又提出后一个问题, 让学生先打比方, 再回答问题。学生举了一个花钱的事例, 然后回答速度应减小。可见, 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必须要设计好问题, 这样才能起到点拨作用。
五、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数理结合能力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两大困难是:⑴不知如何学习物理;⑵不会数理结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学, 即教是为了不教。因此,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如我们在讲运动学时, 首先要教会学生根据物理情景去画草图的方法, 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待求物理量全部标在图上, 用图去进行思维, 思路很快就打开了,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艺术“设计基础”教材研究 篇10
英国和美国在美术与设计方面出版了几个系列不同版本的“基础”教材, 如:由英国州立鲍灵格林大学艺术学院的奥克维克、斯丁森、威格、坡恩和卡伊顿等几位艺术家合编写并由Mc Graw-Hill Cmpanies, Inc.出版的《艺术基础》, 1221年首次发行, 从1221年到2002年期间共出九个版本, 每一次都作了比较大的改善, 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世界美术》从1997年到2000年用了近5年的时间, 分20期连载刊出了由芷子翻译的第九版《艺术基础》;由Thomson公司出版的一套“基础”, 如:《色彩基础》、《素描基础》、《解剖基础》等等, 十余本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引到国内发行, 由汤凯青翻译;由夏威夷大学的终身教授杜安·普瑞伯利和夏威夷州立图书馆的沙拉·普瑞伯利合作编著的《艺术形式》 (第七修改版由堪萨斯大学的帕特里克·佛兰克编写) , 从1972年第一版的问世到现在已经出了七个版本,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 更广泛的范围论述艺术形式语言 (这里把《艺术形式》也归入“基础”是因为它与《艺术基础》、《设计基础》有比较多的大同小异的地方) ;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卫·艾·奥尔和斯蒂芬·彭塔克编著的《设计基础》, 从1979年到2002年已经修订了5次, 出了5版, 为美国众多设计院校广泛使用, 笔者最初在2001年翻译的是第四版, 第五版出来后, 又以第五版为标准, 对译好的材料做了修改和调整, 并于2004年到2006年分四期在《设计教育研究》上以连载的方式刊出, 各方面反应尚好, 鉴于此, 辽宁美术出版社决定将以整书形式重新正式出版。
既然提到了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基础”, 笔者就把几个系列的“基础”稍作比较。这样有利于读者对英、美“基础”的异受。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 不仅“两课”老师要进行教育, 专业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都要进行教育, 老师要齐抓共管, 共同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进寝室, 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及其他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寝室,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困难, 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第三, 对于贫困学生, 要采用奖、贷、助、补等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2.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园地、创新载体
针对大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求奇的特点, 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园地和载体, 这样使学生寓学于乐, 始终充满新鲜感。园地可以采取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团日活动、各类学术竞赛、体育文娱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有益的活动, 使思想政治工作灵活地发挥作用。载体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内宣传栏、各院系刊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工作方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正是处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在做工作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第一, 采用灌输式的方法, 这主要是运用“两课”教育的形式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及法律、法规等知识传授给学生, 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第二, 采用疏导式的方法, 具体运用激励式谈心、导向式谈心、一次性谈心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引导, 以期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帮助他们改正某些缺点和错误。第同有个初步的认识, 这样也有利于下面中外“基础”的比较顺利展开。这里主要包括三本比较典型的“基础教材”, 即《艺术基础》、《设计基础》和《艺术形式》。
(1) 既然同是“基础”, 就必然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三本教材都有一些章节探讨艺术 (设计) 元素和原则, 尽管在不同的教材中称呼有点不一样, 如《设计基础》中的“设计元素”, 在《艺术形式》中变成了“视觉体验的语言”, 但本质上都一样。这关系到艺术与设计关系问题, 这个话题在艺术圈子了已经“讨论”很多年了, 直到现在还喋喋不休, 没完没了, 笔者认为挺无聊的, 笔者不是说美术与设计没有区别, 只是万事得有个“度”, 过分了就没什么意义, 这也只是中国艺术圈里的特有现象, 国外也许会好一些。因为这已经变成常识了:艺术与设计的区别是以实实在的“形式“而存在的, 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它们不一样, 学生上的课程也不一样, 展示作品也不一样, 中国画, 油画与装饰、环境艺术也不一样, 但思想、主题和个人修养, 甚至于“基础”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 或者说“很相同”, 笔者不相信拥有渊博的中国古文知识和深厚的中国人物画的能力会对设计有什么坏处。这两本书都谈的是“基础”, 什么是基础?它在这里有“源泉”的含义, 基础很大程度不是什么表现形式, 而是“一些最基本图形构成元素”以及它们的组织原则, 再说彻底一点, 只要是以影像形式 (不管平面的还是三维的)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都包括某些元素和原则。因此, 看到这两本书“基础”有“相似”的地方不要觉得奇怪。
(2) 基本出发点不同。英国的《艺术基础》“本书的内容集中在视觉艺术, 特别是那些有时涉及‘美’的艺术——即, 油画、素描、雕塑和版画。我们把某些门类作为‘美’的艺术来选择, 而不考虑过于狭窄得的门类, 如设计、摄影、陶瓷、金属工艺品和其他门类。”因此可以认为, 《艺术基础》有点“大美术”的意味, 而且书中的所有理论如艺术来源, 风格、流派、图例来源都属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纯美术”的范畴, 其实, 它是在“艺术”范围下谈“美术”, 如把书名《艺术基础》改成《美术基础》, 实质上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稍觉得小气。上文引言中出现“设计” (文中是否定的) 二字整书中绝无仅有的, 而且图书中的插图也主要来源于“纯美术”。夏威夷大学的终身教授杜安·普瑞伯利和夏威夷州立图书馆的沙拉·普瑞伯利合作编著的《艺术形式》涉及甚广, 有点像“艺术大全”, 其内容包括艺术三, 采用指导的方法, 这主要是运用老师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大学生如何进行大学生活的规划、如何学习、自我成才, 如何面对现实, 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第四, 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根据所在院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 设计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 规范学生在制度范围内活动。第五, 采用熏陶的方法, 这主要是老师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影响学生, 使学生不自觉地潜移默化, 学到老师良好的品德和较多的知识。
总之,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深入研究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大学生思想特点, 不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 才能担负起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2]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
[3]周益锋.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2) .
本质的概述, 意识、创造、交流;视觉体验的语言, 视觉元素, 设计原则, 风格, 艺术评价和批评;二维艺术, 素描、绘画、印刷、摄影、电脑艺术, 平面设计;三维艺术, 雕塑、综合材料艺术 (泥土、玻璃、金属、木材、纤维等) 、建筑和环境艺术;艺术和文化遗产, 史前早期文明、中东及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亚洲的传统艺术、伊斯兰世界、非洲太平洋美洲;现代世界, 古典、浪漫、超写实、表现主义、立体派、将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后现代、公共艺术等等。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流派到艺术实践应有尽有, 就如书名《艺术形式》所示, 它是从视觉感受的角度展开的, 只要是“有意味”的或视觉能感受的形式都可以, 因而, 插图的选择、艺术家的范围都非常广泛, 根本不分什么设计还是艺术 (美术) 。不过笔者也有点为该书篇章结构的逻辑性感到担忧。而美国的《设计基础》设计是该书的主要脉搏, 从开始的设计过程、设计的含义、步入设计、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等到设计原则, 再到设计元素。因此这几本书的基本方向、基本特点以及基本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一本好艺术或设计“基础”教材具有良好的延传性, 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使用的实际要求做不断完善, 几十年, 甚至会一直延续下去, 这样作为有一定权威性的教材经过历史的沉淀, 其价值会越来越高;同时又是开放性的, 即时吸收与本专业相关的新发展、新需求而剔除过时落后的东西。试想若干年后, 那本教材会演变的多完善!这对我们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材编写是否有启迪作用?我们国内出版发行的设计“基础”教材不计其数, 有几本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经验的“传承性”?“各自为政”、流行性、短期性的“基础”教材很多, 有哪个版本“基础”的教材几十年如一日, 不断重新再版?我发现很多般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多年来也重版了很多次, 这是销量的原因而再版, 而不是质量上的不断更新而再版。笔者确信, 像美国的《设计基础》和英国的《艺术基础》这样的教材会永远的继续下去, 出现无数个版本。我们能否搞一些设计精品教材, 借鉴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二、设计基础的意义及国内教材的概况
需要说明的是总体看来, 我们这里谈的设计基础是基本上与美国《设计基础》上内容相一致的, 它是在设计 (无论是以平面形式出现的还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 实践中, 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首饰设计等, 所涉及到的设计原则、原理, 以及其设计语言、元素。前者包括:设计程序、统一和谐、重点焦点、尺寸比例、平衡和节奏等设计元素的组织原理等;后者包括:点、线、面、体积、造型、肌理 (材料) 、工艺、空间感、明度和色彩等。因此设计基础教材也是就这些方面来讨论的。一般来说“设计基础”教材指的是“材料”、“工艺”“三大构成”之类的。国内出版的设计“基础‘教材很多, 材料艺术设计和工艺基础, 现在做得很不错, 出现了一批综合材料艺术设计的专家和专著, 如中央美术学院的藤非老师出版的《材料新视觉》、《材料·艺术·设计》等, 南京艺术学院也出版过一套以不同材料为切入点的一列手工艺丛书如《现代玻璃艺术》、《现代木艺》、《现代首饰艺术》等, 但这些包括了一些课题研究, 造型元素和原理, 一般只是设计基础的一部分, 腾老师的《材料新视觉》很好, 但理论方面仅仅是一些零星的感悟和随想, 作为专著或作品集都可以, 但作为教材总觉得缺乏一点系统性。现在国内的不少高等设计院校都作了很大的改进, 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但至今没发现一本完整意义上的“设计基础”教材。因此, 及时翻译、介绍和引进美国的《设计基础》是有较强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的, 或为将来“国产”“设计基础”的出炉作过渡也好。
三、《设计基础》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对而言, 《设计基础》在英、美一系列的“基础”教材中, 无论是其主题、影响, 使用的广泛性、质量等方面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文章就《设计基础》一些特点来论述。
篇章结构是任何图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说来很奇怪, 一本好的书不一定有什么“大思想”、“大学术”而往往是一些我们看是平常甚至是我们认为小题大做的细节做得好, “伟大”的事物必须有精致的细节, 学术上严谨、认真、处处为读者着想, 从大的篇章结构到每一页面的排版, 再到每一字每一词反复斟酌, 这一切都是一本好书所不可或缺的。
1. 篇章结构和编排方法
篇章结构和编排方法是《设计基础》第五版和第4版的主要区别之一。在前几版中, 篇章结构读者反映最大的问题之一, 为了满足读者这一特殊的要求, 第5版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设计元素, 另一部分是设计原则, 这样就能更好地改善和强化了图书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的问题。在每个部分的开始都首先介绍某个设计元素或原则, 并对概念作简要说明, 方便读者对理论内容材料有个大体的了解, 为深入阅读做好心理上和信息上的准备。并且, 还在每个部分的概述之后, 正式内容之前附一幅幽默的卡通画, 卡通画是对这段内容作形象、滑稽的概括, 往往是一语双关, 增加图书的趣味性、可读性, 也可以适当地调节一下读者的情绪, 卡通画都是从多年积累的图库中精心筛选的。这样, 当读者拿起厚厚的图书, 翻开目录就会觉得很轻松、很“简单”, 一目了然, 这正是编者耗费心思所要达到的结果。本书从宏观的组织结构到每个章节的细微的结构都变者都非常重视, 简直让人觉得“斤斤计较”。
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研究, 就艺术类图书而言, 我们在编写或著作的过程中, 对篇章结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有这样几种可能性:认为著书立说主要是思想学术性, 篇章结构“小儿科”, 与渊博的学术性来说, 不值一提, 殊不知篇章结构就是导游把读者这样的游客带入你那高深的境界, 如果没有导游, 游客只能“乱走走”, “随便看看”, 达不到你所设想的“传达思想、学术性”的目的。试想:如果读者翻开书的第一感觉是乱糟糟的, 无论对读者, 还是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在这种情景下, 谁还有心境去领略你所标榜的学术思想?这种情况解决起来不难, 只要作者有一颗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读者的良心, 对自己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就可以了, 良好, 通畅、条理清晰的篇章结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体现艺术的“自由、个性与灵感”为借口, 来掩饰作者的理论逻辑驾驭能力不足。这样的人本不应著书立说, 或者是为了一些功利性的原因, 无可救药。目前市场上的“基础”教材很多都是属于这样的类型。在篇章结构上喊一些时间和精力是“磨刀不误砍材工”。
2. 图例
第五版在配图方面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与第4版相比, 三分之一以上的图片是新选的, 这样, 资料来源就更广泛。这本艺术与设计图片集的最本质特征是仅仅围绕本书的灵魂——在所有不同文化的重要作品中, 都能发现相同的设计基础, 它们超越了媒介、思维、时间、空间和其它因素的巨大差异。例图包括很多来源于自然界和非艺术作品, 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去观察我们周围世界中的这些原则。有一位在设计理论界颇有名气的学者, 曾对《设计基础》图例发表过看法:“真的叫基础, 素描都在里面”。这本书的图片来源很广泛, 其实, 设计原理和设计元素在图片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在一些设计元素专项章节里, 也许某些类型的“素描”更典型, 更能说明问题, 如在谈“线”的章节里。一本美术与设计方面的书籍没有图片是不可想象的, 图片具有视觉直观性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但图片的多少、种类、品位应该严格按理论内容进行“配图”, 滥用图片或使用不恰当会对书籍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很多人喜欢使用图片是出于一种投机取巧的目的。
既然图例是根据内容来选择的, 那么如何发挥图例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图例必须有的放矢, 在叙述分析原理、理论内容时, 紧紧围绕图片, 深入透彻的进行,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如《设计基础》在阐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时“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清晰时, 交流是很通畅的。主题和它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当这样的关系达到我们常说的形式服从功能时, 内容决定形式, 功能是第一位的。这种关系在实用主义设计中表现最清楚, 如美国的Shaker运动中的家具设计。图C (Shaker的室内设计图片复制得到英国的美洲博物馆的同意) 中的室内设计反映了在家具和空间设计中追求简单、朴实的理念。所有的物品都以功能为主, 从繁琐的装饰中解脱出来。从挂在横栏上椅子的靠背可以看出, 那把椅子是不实用的。在这个空间里, 每件东西都传达了Shaker简朴的设计观念。”这样能很好地讲清楚要表达的道理, 图片是视觉方面的, 有时用文字的描述不如直观看到来得明了, 但文字细腻、有逻辑性。我们要结合文字和图片的优点来为我们教材编写服务。
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与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使用;教学;对策
一、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交流和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思考和决策水平,勇于创新,培养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不透彻,
过分注重技能操作的培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有些教师误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指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所以只是重视对计算机和其应用软件的讲解。这样的误解实质上就是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单一地理解成操作技能的培训,这不仅偏离了新课标的思想内涵,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都是非零起点的,也就是说它对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也不一样。例如,有些学生从小就接触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简单,而有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就很吃力。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就根本无法让学生收到平等的教育,也不利于部分学生的发展。
3.对教材把握不准
不少教师把信息技术教材看成和政治教材一样,对教材的内容删繁就简,只是跟学生介绍书中提到的应用软件的操作方法,而忽视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发展技术能力。甚至有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课本上的死知识讲解,不能活学活用,完全违背了新课程“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另外,由于各地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不同,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4.忽视评价与考核
虽然新课程要求把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但是实际上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不够透彻,比较模糊,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过程性评价,只关注总结性评价。这种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容易引导教师把信息技术课程上成专业的培训课程,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加强学科课程的整合和研究性学习
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在教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只有加强学科课程的整合和研究性学习,强化信息技术下的研究性学习,才能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所谓课程整合就是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建立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使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把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去。那么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解决问题的中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学习积极性和个人体验的作用,加强学生素养的培养。
2.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注重个体差异
作为教师,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认真了解教材,还要认真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地域差异造成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在学期初就做好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加以弥补。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加强个别辅导,对于知识水平差距较大的班级,可以采取分层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争取让认知差异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于教材的使用,教师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应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那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能力与工具软件操作的关系,二是知识技能跟综合能力的关系。对于前者要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领,以典型的工具应用为范例,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于后者,要注意在学习知识原理的过程中安排一些小型的活动来练习技能,同时要注意知识的穿插,适当加强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训。
4.采用人性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课堂中适当地尝试开展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运用。例如,使用在线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电子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评价中还要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及时发掘学生的优点,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
开发。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材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深刻把握教材,优化评价与考核,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张青.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合唱教学教材梳理的研究 篇12
一、依托教材, 提升能力
学生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歌曲具有典型的合唱特点, 如:三年级的《夏夜》《月亮钩钩》;四年级的《红蜻蜓》《好月亮, 你走得这样静悄悄》;五年级的《七子之歌》;六年级的《同一首歌》《幽静的山谷》等。笔者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了整合, 一个学期中在学好其他歌曲的基础上, 侧重一两首合唱歌曲的教学。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是能让学生吃饱、吃好、吃透、以点带面突破合唱教学的瓶颈;二是常态化的积累渗透在合唱教学中。有了这样的课时积累, 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有的放矢地进行了。
此阶段的练习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的重点, 就是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一是倾听琴声;二是倾听自己唱的音是否与琴声的音准符合, 同时音量是否控制轻柔;三是要学会不仅要听到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到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然后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到了四年级, 又可以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可以完整地进行Ⅰ级、Ⅳ级、Ⅴ级和弦的和声接龙游戏, 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掌握除了Ⅰ级主和弦之外, 还有Ⅴ级属和弦、Ⅳ级下属和弦的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纵观我们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中的和声走向, 掌握了Ⅰ、Ⅳ、Ⅴ级大三和弦的和声, 也就掌握了合唱歌曲中一大半的和声音程, 其中有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等一些常用音程。到了五年级时, 再把一些色彩性较丰富的小三和弦加入进来, 此时的和声接龙游戏就显示出水到渠成般的顺畅。这个阶段的学生因为每节课音阶模唱、听辨旋律音程、和声接龙的练习, 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较为准确的音高概念, 之前又有了大三和弦的铺垫, 学生们自然可驾轻就熟地掌握了。小三和弦的进入, 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和声色彩上多变的感受。其中小三音程与大三音程的掌握可以反反复复地通过钢琴的听辨来感受大三和小三之间的差异, 进一步为学生们唱好合唱歌曲服务。到了六年级, 教材中出现了更多的合唱歌曲, 而且合唱歌曲出现的形式比过去更难了, 以前的合唱歌曲的主歌部分是单旋律的齐唱, 副歌部分才是二声部的合唱;六年级的合唱歌曲中出现了从头至尾的二声部合唱。在分层次的推进中, 合唱教学的难点就被一层一层地解决掉了。
二、乐器教学, 穿针引线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的学生有一大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 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 更不用说是乐器学习了, 刚好在苏少版三年级的教材中, 就有口琴和竖笛的教学版块, 笔者给自己提出一个目标:“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演奏家、演唱家, 但演唱和乐器作为音乐素养最基础的要求, 一定要人人都有参与和享受美妙音乐的权利。”当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件乐器进行教学, 等学生能吹奏音阶以后, 笔者把它运用到课前的常规积累中听听和声的美妙效果;也可以运用到合唱歌曲的某一句中, 听听合奏版的和声效果, 从而对自己的合唱有一个实际的、触类旁通的演练。如果你注意观察, 你会发现每当学生们能参与到合奏的学习活动中时, 心理会有一种成就感, 所以他们很乐意、积极地参与进来。老师此时要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边吹奏边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以及和谐的声部效果;然后, 再把它运用到合唱歌曲中去,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个体差异, 分层推进
经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演唱能力后, 我发现一个班上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孩子:一是音很准, 无伴奏也能唱准, 且稳定性很强;二是音准较准的, 听着伴奏能唱准, 但不稳定;三是音特别不准的, 听伴奏也走音的。结果是不能告诉学生的, 但在分声部的时候, 有意识地把三类学生平均安排在两个声部里, 最重要的是把一类学生的座位安排在声部的前、中、后三个方位, 并且“他”的周围安排三四个二类和三类的学生。我的意图是让二类学生在一类学生的互补下越唱越准, 同时也让三类学生在团队的影响下有所进步, 当然对三类学生来说, 老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 给他们设计一个递进式的进步过程:对口型—心唱—轻声唱;其实聆听能力的培养对这部分的学生来说, 非常重要, 通过六年的实践, 学生也尝到了合唱的甜头。
【研究教材论文】推荐阅读:
教材开发与研究论文09-19
研究教材和学生06-02
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研究05-16
中学语文新教材研究05-29
高职教材建设研究09-05
初中化学《新教材》研究心得10-12
教材现状论文06-08
武术教材论文06-10
中学语文教材论文05-11
英语教材评价论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