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2024-08-25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精选12篇)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1

设计科学、排布合理、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英语教材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帮助他们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幼儿英语教材是进行幼儿英语教育的首要步骤,也是实现生动高效的幼儿英语教育的前提。为了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并提升幼儿英语教材的质量,对幼儿英语教材进行对比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标准

在现有幼儿英语教育中,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是十分相关的。在选用幼儿英语教材时,不仅要分析教材本身的编写水平和编写的完成质量,还需要分析教材与学生需要之间的联系,分析教材与课程需要之间的联系。好的幼儿英语教材不仅需要有高质量和高完成度,还需要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审美需要,也符合幼儿英语教育培养基本的英语素养、养成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需要。虽然缺乏选用幼儿英语教材的统一标准,但是根据《幼儿园英语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需要首先满足幼儿的英语学习需要。

二、幼儿英语教材的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可以发现,在长春市的幼儿英语教材中,幼儿英语教材的选择非常多样,现以选用较多的《洪恩幼儿英语》《新概念幼儿英语》以及《吉的堡幼儿英语》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难度的比较

在幼儿英语教育中,难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过于浅显的教育无法取得英语学习的效果,而难度过高也会使得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损害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幼儿英语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教材来进行控制。因此,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教材的难度是评价幼儿英语教材的重要标准。在调查走访之中发现,通过电话访谈和发放调查表可以了解到幼儿英语教师对这三种幼儿英语教材在难度的判定上有着不同评价。对《洪恩幼儿英语》和《吉的堡幼儿英语》的难度评价较为相似,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这两本教材的难度比较符合幼儿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而剩余的接受调查的教师之中又有半数认为教材的难度非常适合幼儿的英语教学,所以总的来说,一共有大半教师认同《洪恩幼儿英语》和《吉的堡幼儿英语》在难度上的把握和控制。在对《新概念幼儿英语》的难度进行评价时,最多的观点是认为在难度控制上不太确定,占有约半数的比例,可以发现不少教师对《新概念幼儿英语》的难度控制上有所疑虑。

(二)词汇复现率的比较

除了通过调查访谈对教材难度的评价,也可以从教材中单词的重复率来发现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现有的教育学观点来看,学生能够掌握在教材中出现七次及以上的单词,但并不能掌握仅出现一两次的单词,从这种观点来看,词汇的重复出现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在词汇掌握方面的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改进幼儿英语教材的方法

通过对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对现行幼儿英语教材之中的问题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这明确了幼儿英语教材的改进方向。在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之中,教材编订者应该尤为重视教材的难易程度,保证教材的难易程度符合幼儿的年龄限制和英语学习的需要,能够很好地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在编写教材时需要特别加强单词的循环和重复,对书中出现的新词,不仅要在所在单元之内循环重复,还需要在以后的单元中常常涉及,尽量满足出现七次及以上的要求。只有保证教材之中单词的复现率,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培养英语素养、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之中打下英语学习基础的目的。

总之,在当前长春市的幼儿英语教学之中,选择正确合适的幼儿英语教学材料能够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因而在这个幼儿英语教学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这给在扩展幼儿英语教材市场的同时也给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编写者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质量,教材编订者需要更为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也需要及时跟进最新的教育学成果和语言学方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英语教材的编写上。提升幼儿英语教材的编写质量是长期的、艰难的工作,而这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坚持。

参考文献

[1]简爱,高辉.西安市剑桥少儿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及思考[J].陕西教育·理论,2006(Z2).

[2]唐文杰,罗依娜.多元智能与幼儿英语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2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3-6岁是语言敏感期,幼儿对不同的语音信号格外敏感,能很快模仿到纯正的语音语调。成年后再学英语,则由于母语听音辨音习惯的影响,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学英语,从幼儿开始。而一套合适的幼儿英语教材至关重要,那么哪套教材才正对孩子“胃口”呢?下面就来一一揭晓几套教材的真面目

学院派幼儿英语教材:牛津剑桥系列 以幼儿英语考试著称的牛津剑桥系列,专门为非母语国家研发的幼儿英语系列教材体系,除了适合英语考级外,还有配套教辅用书,是专门为有英语考试需要的孩子来配备的教材教辅用书。

娱乐派幼儿英语教材 :“迪斯尼神奇英语” “洪恩少儿英语”

娱乐派教材以趣味性、活泼性见长,其中《迪斯尼神奇英语》教材和《洪恩 GOGO 学英语》教材为代表。发展很成熟,但体系性差。

系统派幼儿英语教材 :HMHG系列 兼具学院派和娱乐派之长 HMHG系列即霍顿·米夫林·哈考特教育集团的原版教材教辅。兼具学院派和娱乐派之长,不仅体系性强、科学性严谨,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和活泼度。有着百年教育出版历史的大教育集团出品的教材教辅,同样有着上百年的市场检验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使用体验,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双重筛选出来的教材。国内对该套教材的使用始于2007年,由瑞思学科英语首先采用Destination系列教材。在美国超过45000所学校近8年检验、荣获过美国教育界Codie奖(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SIIA)唯一核心大奖)等数十个奖项,这个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在美国,有50%以上的美国孩子使用的多媒体互动教学课件,Destination系列教材被美国24个州列入推荐使用目录。目前,在美国每2名孩子中就有1名正在使用HM的教育产品。可见这套教材在美国的普适率和使用率都相当高。

关于瑞思学科英语

2007年进入中国,率先从事学科英语教育培训,3-18岁少儿英语培训专家,其“浸入式学科英语”课程体系涵盖3~6岁幼儿英语、7~12岁儿童英语、13~18岁青少儿英语,并注重培养项目管理、演讲演示和团队合作三大能力。

每天,全国80多个城市250多家校区10万多名学员在瑞思同步学习;

幼儿园教材出版的是与非 篇3

热词:幼儿园教材 “小学化”倾向 市场规范

在所有出版品类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产品。它的码洋占比最高,它的利润相对更丰厚,它的印量庞大、销售量庞大,加之还有一个“暴利”的传说,所以是很多出版社都觊觎的一块“肥肉”。在众多教材细分品种中,幼儿园教材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并且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很多教材编写质量不过关、粗制滥造,发行市场混乱,恶意价格竞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的发展,也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

幼儿园教材出版监管缺位

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在政策上,从编写、出版、定价到发行,所有环节都是在国家重视、支持并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完成的。与之相比,我国政府在对待幼儿园教材的政策方面,则采取了较为消极的态度,一方面禁止幼儿园选用教材,另一方面对教材出版的管理也较为松散。这体现在多个方面:①任何出版机构都可以出版幼儿园教材,不需要资质考察,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导致全国各级各类出版社都争相出版幼儿园教材;②教材编写没有统一的大纲,各出版机构各自为政,导致市场上教材品种、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③编写完成的教材可以直接上市销售,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没有任何机构对内容和质量进行审定,导致很多劣质教材走进幼儿园课堂;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在于监管的缺位。由于不赞成幼儿园在教学中使用教材,进而不进行积极的监管,最终导致了今天幼儿园教材市场上的各种乱象,致使幼儿园教材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劣质教材挤压了优质教材的生存空间。并且,大量走进课堂的劣质教材也严重阻碍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降低了教育的质量,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家长和孩子们。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政府不支持、不鼓励幼儿园大面积使用教材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小学化”倾向问题。一些研究者和观察者认为,是教材的存在造成或加剧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禁止使用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途径。事实真的如此吗?教材真的对幼儿园教育没有任何益处吗?取消幼儿园教材真的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没有了教材之后教师们的反映。2011年,在教育部禁止使用教材的一系列通知发布后,有研究者特意调查、研究了贵州省100所幼儿园的教材使用状况。结果发现,92%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使用教材,8%的教师认为教材可有可无,无教师认为不需要教材。在其他地区的一些调查和访谈,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果。

那么没有了教材,对教师的工作究竟有什么具体影响呢?教师认为,如果幼儿园没有教材,那么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这不仅增大了备课量,而且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他们认为没有书本,孩子对颜色、数字也没有感性的认识,很难培养兴趣,在教游戏、绘画时,没有书操作起来很困难。这说明,对一线教师来说,尤其对那些专业素养不是特别高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没有教材,教师的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虽然种类过于繁多的教材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孩子的学习负担,但完全没有教材对家长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当前,很多家长是通过教材来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没有了教材之后,家长无从得知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没有了教材,家长照样需要为孩子购买各种学习材料和阅读材料,这对那些不了解相关图书信息、缺乏辨别图书质量能力的家长来说,也是增加了负担。

再者,教育研究者也认同教材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教材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参考,好的教材对教师的价值、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都是非常大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方便幼儿的探究和学习;等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材有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因而,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也是幼儿园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不可随便废止。

幼儿园教材出版需要规范

教育部不赞成使用教材,不准统一购买教材,部分省市对此问题的监管力度非常大;而在允许使用教材的地区,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大省,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当前幼儿园教材出版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重要前提。在这种背景下,出版机构该如何做好幼儿园教材的出版工作呢?

1.呼吁管理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材质量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当前幼儿园教材市场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缺少有效的监管。由于不赞成,进而不监管,这给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和教材出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质量低下、粗制滥造的教材充斥农村、乡镇等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市场,严重损害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利益。此外,盗版、抄袭问题也时有发生,加之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很多出版机构将心思放在了“营销”手段上,而不是用心提高教材质量上。

毫无疑问,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要好于一个缺少监管的、混乱的市场。所以呼吁管理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材市场的监管。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提高出版门槛,禁止没有编写、出版能力的出版机构出版此类教材。②对所有市场上的教材进行审定,禁止销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③规范发行市场,杜绝暗箱操作、吃拿回扣等发行手段。④加强幼儿园对教材选用的指导,帮助幼儿园选择适合本地、本园实际的好教材。通过有力措施来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市,减少发行上的中间环节,引导各出版机构进行质量竞争而非单纯的价格竞争,这应该是未来监管的一个思路。

2.出版机构应该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切实提高教材质量。

nlc202309030306

从编写上来说,幼儿园教材有很多不同于中小学教材的特点,从使用上来说,也应该是不同于中小学教材的。出版机构到底应该怎样编写高质量的幼儿园教材?为幼儿园提供哪些种类的产品?以什么形式呈现这些产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编入教材?活动内容该怎样组织编排?教师应该怎样使用教材?……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只有研究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切实提高教材质量。也只有研究透了这些问题,才能说服管理部门认可幼儿园教材的价值,使其赞成幼儿园教材的使用。

个人认为,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出版至少应该立足于两个基本点:①转变幼儿园课程观念,应该树立生活中的课程,而不是课本上的课程的理念。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课程,而不是使用教材来进行的集体教学。只有转变观念,在教材编写上才能进行适当地选材与取舍,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幼儿园需要的教材产品。②幼儿园教材不应该等同于中小学教材,它不是教师照着讲、幼儿捧着看的知识载体,而应该是幼儿进行玩耍操作的材料,是幼儿进行阅读的对象。它应该是尊重幼儿天性和幼儿园教育规律的一种教材,有了这种教材,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小学化的倾向。

3.加强对教材使用者的培训,尤其是在教育不发达地区。

幼儿园教材在使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跟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教材的理解有偏差有关。在当前的幼儿园教材发行工作中,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幼儿园对此的需求也非常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几个方面:①基本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训。这类培训虽然不与教材内容直接相关,但是却是教师正确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的基础,尤其对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地区,此类培训需求更大。②帮助理解教材的培训,从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的体系设计、教材的使用方法,到对具体活动设计的理解,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并且最好是直接面向一线教师而非管理者进行培训。③具体教材使用的指导,可以以专家点评教师的公开课等方式来进行,直接、直观地让教师体验该如何使用教材,如何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④根据具体地区、园所特殊需要进行的培训和指导。

针对农村、乡镇以及一些不发达省份的教师培训工作更是任务艰巨。这些地区的教师通常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培训,对幼儿园教育缺少基本的了解和理解,教育理念、能力、方法都极其不科学。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

当前,已经有一些优秀的出版机构建立了自己的教材培训体系和培训队伍,结合教材发行进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培训工作,这也成为很多出版机构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想见,未来,培训对幼儿园教材发行的作用会日益加大,各出版机构需要构思出更多富有吸引力的、教师喜欢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切实帮助提高当地的幼儿园教育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系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4

一、是“幼儿教材”还是操作材料?

解决问题先要明确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 如果给他一小时来拯救世界, 他会花55分钟来明确问题, 然后花5分钟想出解决办法。如果没有对“教材是什么”、“幼儿教材是什么?”“幼儿教材真的存在吗?”等问题进行辨析, 就可能导致讨论都从个人从各自对“教材”、“幼儿教材”的理解出发, “自说自话”, 这样的讨论不但对问题本身的认识不清, 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教学材料的简称, 指一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学材料, 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 工具书, 挂图, 幻灯片, 教学程序, 自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8,9]。狭义的教材往往被称为教科书, 或者说是课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颁布以来, 许多学者开始用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来代替广义的教材的概念。狭义上的教材———教科书、课本是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而表达的。但不管何种概念, “教材”这一称呼一般用于小学以上的学段中。在我国任何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课程的论述中, 看不到“幼儿教材”这一名词, 更勿论对“幼儿教材”的论述。

幼儿园中没有狭义上的教材———教科书、课本。但仍然有着广义上的教学材料, 或者说课程资源, “操作材料”就是其中给儿童提供的, 供儿童操作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这种课程资源中, 课程编制者将课程的主要结构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现, 将教与学的内容呈现在操作材料中, 并通过“操作材料”中颜色的精心选择, 画面的细致编排来吸引儿童的兴趣, 让儿童通过“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师预设和生成的活动中。在形态上, 它可以是纸质的, 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可以是平面的, 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儿童进行画面阅读的, 也可以是儿童能直接对操作材料进行操作的 (如画、撕、折、剪、贴等) 。因此这种“操作材料”与狭义上的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幼儿园活动是否应使用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操作的一个平台, 教师和儿童互动的一种媒介, 家园联系的重要工具, 幼儿活动记录的载体。

“操作材料”是儿童自主操作的重要平台。在幼儿园教育中, 儿童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操作, 并根据操作材料的指导, 完成相应的活动, 实现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再次整理、拓展、延伸和迁移, 并最终获得心智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将“操作材料”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一方面, 教师指导儿童利用“操作材料”对世界进行探索, 采用“操作材料”促进儿童小组之间的合作, 丰富了幼儿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 “操作材料”中幼儿学习内容的呈现, 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等减轻了幼儿教师的负担, 也减少了儿童等待的时间。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 设计良好的“操作材料”会建议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并设计相应的活动如参观、讨论、上网查阅等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同时“操作材料”也给家长提供了一个载体以对儿童进行指导。

最后, 幼儿的操作一般而言有着具体的情境, 其活动具有暂时性和情景性的特点。因为操作材料具有操作性的特点, 所以在幼儿对操作材料进行操作 (画、撕、折、剪、贴等) 后, 材料就很难再一次使用, 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结果从而成为一种儿童学习的记录被保存, 从而为儿童、教师和家长提供一种观察、反思的载体。

三、操作材料何以成为了“幼儿教材”?

那为什么现今幼儿园中就有了本不应该有的“幼儿教材”呢?或者说有些幼儿园的“操作材料”就变味成了“幼儿教材”呢。仔细分析, 除了有认识的模糊或误区之外, 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某些“操作材料”本身的原因。

“操作材料”是一个巨大的出版市场, 有些出版商和一些没有幼儿园课程设计、编制经验和能力的人, 以牟利为目的, 不顾及科学性, 将一些小学化的知识放入“操作材料”, 用不符合幼儿发展特点, 不符合幼儿教育方式的形式进行组织, 从而导致有些幼儿“操作材料”质量低劣。有些“操作材料”在形式上主要以纸质书本为主, 在内容上主要关注读写算, 甚至有些有知识性的错误;在设计上呆板, 毫无童趣可言;在制作上粗制滥造;在操作性上只能“看和做”, 不能给儿童提供动手、动脑探索的机会和指导。这些都导致了有些“操作材料”变成了“幼儿教材”。

(二) 幼儿园的原因。

有些幼儿园为了保持教学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往往会给幼儿代购“操作材料”。由于有些幼儿园对课程和“操作材料”的选用不谨慎、不科学, 使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操作材料”, 从而导致“操作材料”变成了“幼儿教材”。甚至有些幼儿园出于盈利目的 (收取回扣等) , 用“教材”的名义, 要求家长购买了许多不合格的操作材料。这些都导致“操作材料”变成了“幼儿教材”。

(三) 教师的原因。

在中小学, 以往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书”, 而这个“书”就是“教材” (教科书) 。在幼儿园教育的实践一线中, 有些教师观念不清晰甚至存在误区, 认为幼儿有操作材料, 就应该“教书”。有些幼儿园使用不合格的“操作材料”, 也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上《操作材料》”、“教《操作材料》”, 而不是“用《操作材料》”, 从而导致小学化教学, 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家长。

四、如何对待和使用操作材料

因此, 幼儿园课程中的操作材料的真正问题, 是一个如何选择和使用的问题, 而不是用还是不用的问题。科学对待幼儿园课程中的操作材料,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 规范幼儿操作材料的选用

当前幼儿操作材料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操作材料的选用不科学、不规范。课程和操作材料的选用是一个严肃而科学的过程, 因此要解决幼儿操作材料的选用问题, 应该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操作材料的选用机制。第一, 是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研究专家、教研员、幼儿园园长以及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幼儿园课程 (操作材料) 的选用指导委员会, 对各级各类幼儿园选用的课程 (操作材料) 进行认定, 从而确保幼儿园使用的课程 (操作材料) 在内容、形式、编排等方面的科学性、实用性;第二, 加强对幼儿园课程和幼儿操作材料出版的审查, 严把出版关。明确幼儿园课程、幼儿操作材料的出版资质和条件, 查处假冒伪劣、未经选用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幼儿操作材料;第三, 加大对幼儿园操作材料选用过程的监管。要将幼儿园操作材料的使用和购买分开, 禁止幼儿园代销代购操作材料等;第四, 加强对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材料选用的监督。采用暗访, 检查, 抽查等方式对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操作材料的选用进行监督。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大力规范社会上一些早期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防止这些机构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操作材料。

(二) 加强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

现今一些幼儿教师误用操作材料, 将其当成“教材”来教, 出现“小学化教学”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不足。因为教师能力不够, 所以才有“上《操作材料》”“教《操作材料》”的不幸现象发生。因此, 要积极加强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第一, 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要端正教师对幼儿园教育任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的认识, 丰富课程、课程资源、教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明晰幼儿操作材料和“教材”的区别;第二,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信心, 不去迎合家长, 而是努力通过家园沟通和自身的教学来改变家长的观念, 从而鼓励家长参与到与儿童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活动中来;第三, 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 提高教师利用操作材料的能力, 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 真正学会使用操作材料;第四,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要求教师将操作材料作为幼儿课程的资源来使用, 引导教师不将操作材料视为知识的唯一源泉, 不将其变成课程, 而将其视为一种教育工具。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使用其他课程资源, 将多种课程资源综合运用。

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此次禁止幼儿园使用变相为“幼儿教材”的操作材料, 这对于规范安徽省幼儿园的办学行为, 整顿幼儿园教学秩序有着极大的警示作用, 也提醒人们关注当前幼儿园中操作材料的使用情况。但通过禁令的方式, 禁止一些操作材料, 似有因噎废食之嫌。明白问题的真正所在,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才是真正的问题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严禁幼儿园使用幼儿教材等问题的紧急通知[Z].安徽省教育厅, 2009.8.

[2]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 (试行) [Z].安徽省教育厅, 2009.6.

[3]张秋实.安徽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引发争议[EB/OL].http://www.cnr.cn/china/gdgg/200910/t20091009_505502474.html, 2009-10-09/2009-10-11.

[4]王磊.幼儿园“禁书令”为何引来争议[EB/OL].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10/09/content_2879526.htm, , 2009-10-09/2009-10-11.

[5]朱磊.不能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N].人民日报, 2009-10-20: (15) .

[6]曾金.“禁书令”不应拿孩子的明天做赌注[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review/2009-10/10/content_17898629.htm, 2009-10-10/2009-10-20.

[7]徐光木.给幼儿“减负”何以惹非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10/10/content_12200148.htm, 2009-10-10/2009-10-20.

[8]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206.

幼儿播音主持教材 篇5

一、口部操训练:

1、舌部力量练习:顶舌、刮舌、弹舌(绕口令:“上面一对鹅”)、饶舌;

2、唇部力量练习:响唇(绕口令:“大母鸡小母鸡”)、爆破音(p、pa、);

3、气息练习:

(1)调整呼吸,使呼吸均匀;变速呼吸;

(2)音长练习:像小蛇发出长音si,中间不换气;

长音wu练习,中间不换气。绕口令:数枣。

二、绕口令

公公和冬冬

楼上住个老公公,楼下住个小冬冬。小冬冬认字问公公,老公公走路扶冬冬。冬冬说楼上有个好公公,公公说楼下有个乖冬冬。

三、朗诵

安慰 顾城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6

引进原版教材与本土自编教材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原版教材与本土自编教材存在明显差异,也使得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教学理念的不同,致使编制教材的主导思想不同

西方大学教育如今颇为盛行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美国,探究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营造轻松且丰富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被认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则以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强调把学生的个人经验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提倡一种自由、负责的学习精神。

这两个主流教育理念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强调了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注重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引进的原版英语教材大多是在这两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编制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展开,让学生们在学会分工协作的同时享受知识的熏陶。这种结合了传统讲授与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旨在传输富有探究性与激励性的大量教学信息,学生的整体成绩评估也以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平均表现为主要参考对象。而这种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上的原版英语教材,在培养学生如何提高高效解决问题、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却对英语最为基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没有提出一定要求,为学生对词汇语法的理解增加了一定难度。

继2007年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之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就确定为:对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地交际。尽管如此,我国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大多教师心中占有根深蒂固的位置,所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与颠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于本土自编英语教材则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基本编制原则。其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是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的词汇与语法,而原本应该让学生勤加练习的听力与口语训练则往往因为教师授课时间的限制而得不到保障,分别被置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流于形式。

2. 教学目标的不同,致使教学侧重点的不同

原版英语教材大多以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为教学目标。其编写的教材无不以“交际式”教学为基础,体现出浓厚的交互活动的特征。由我国外研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自面世以来不仅在国际上好评如潮,也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原版英语教材之一。该教材的教学目标就是基于交际法的典型,其阅读材料不仅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比之传统的英语教材,该教材虽然在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方面作用不大,但学生语言内化效率的提高仍是其一大亮点。它的一个单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大部分又包含有五六个小章节,涵盖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单词语法,还是听力口语、写作阅读,该教材的编写都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为核心的——语言环境的设置与适合特定环境的词汇语法相搭配,更是将“交际式”教学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下我国英语课程的教学又面临新的形势。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突出强调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本土英语教材也相继面世。诸如《新编大学英语》(第2 版)等就是一批在借鉴原版英语教材“交际式”教学基础上编制的。大学英语的“交际式”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的,核心是以英语为载体的交际活动。尽管现在我国的本土自编英语教材同引进的原版英语教材在对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方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由于我国长期采用以词汇语法教学为重点的传统结构式英语教材,使得短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以“交际式”教学为基础的本土自编英语教材、推广具有一定革新意义的“任务型教学法”收效甚微。

3. 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选择和设定的阅读材料的文化不同

原版引进英语教材在编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选取、设定文章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西方特色。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的重视和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反映西方文化的原版英语教材大都充斥着对个人主义的宣扬,其中难免充斥着人情冷漠。其强调自由主义的同时,物欲横流的功利主义思想无疑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原版英语教材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阅读材料都以反映英美文化为主,而反映其他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阅读材料则很少见,至于对东方文化的宣扬则微乎其微。其单一的欧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这也是与我国英语教学课程的要求所相违背的。

对学生素质与文化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突出强调的。英语教学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掌握,学生对国际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也是教师必须注重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国际文化的掌握情况的强调并不等于仅仅了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引进的原版英语教材恰恰只是对部分欧美文化的宣扬,这是不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过程中对多元的文化的合理配置,就是要在传播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非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而英语教材正是向学生认知外部世界、了解国际多元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当下普遍采用的本土自编大学英语教材《综合教程》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两套教材中,有1.56%和4.1%的阅读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文化,而英语国家文化在其中的比重则分别为1.56%和8.3%。尽管当下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介绍英美文化的阅读材料仍处于主体地位,但对非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力度也在教材中逐渐加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国际多元文化的理解,更推动了对学生全方位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对我国英语教材的出版建议

原版英语教材不仅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具有高度的时效性,而且对相关英语知识的精确度与纯正度的把握要远远超过本土自编英语教材。同时,原版英语教材的编者大多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制经验,将他们所编写的英语教材应用到教学的实践中,除了有利于学生的课堂交流与英语技能掌握外,也有利于学生吸收英美国家的优秀文化,了解欧美强国的历史发展背景,关注最新的国际时事与科研成果。然而,原版英语教材难免会在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文化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文化价值观有所冲突,所以不加改进地将其直接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非常不合适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掌握英语学习技巧,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应该充分重视英语教学实践的复杂性,要注意将引进的原版英语教材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使原版英语教材本土化,从而取长补短,推动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改革。另外,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原版英语教材先进教学模式的采用和对教学内容文化多元化的设置则是英语教材本土化过程中需注重的原则之一。近年来,由于大学高等院校与出版机构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对部分原版英语教材的本土化改编,并将其作为教科书推广到了大学英语课堂中去。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与Thomson Learning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经济学等专业的原版改编教材是典型代表之一。其改编的教材不仅保持了其原版语言的纯正性,更创造性地编排了学生乐于接受的结构体系,在运用到我国的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幼儿钢琴教材的分析、选择与使用 篇7

1 幼儿钢琴入门教材分析

1.1《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

美国钢琴家约翰·汤姆森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钢琴教材。这是一套非常好的入门教材, 共有5册, 尤其适合初学的儿童。其优点是从学习五线谱开始, 循序渐进;教材中的乐曲活泼、短小、生动, 部分由儿歌改编而来;奏法方面, 要求从断奏入手, 逐渐过渡到连奏, 进度安排有序, 结构严谨;边弹边唱的练习, 锻炼学生手、口、眼的协调配合。该教材也存在不足, 如没有手型、抬指、掉指等基本训练, 第4、5册难度伸展过快, 个别曲子手指跨度较大。

1.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拜厄的《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 连接着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在钢琴教学中, 它被沿用长达150年之久, 后由于有较大的局限性, 不再被作为系统教材学习。该教材的侧重点主要在技术联系上, 并且具有很好的音乐性和实用性。其优点主要有:音符比较简单, 容易掌握;左右手分配比较均匀, 技术练习针对性强;独特的附点节奏训练;练习曲的难度由易变难, 相关技巧也越来越复杂;旋律优美动听。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一时无法适应高低音谱表的转变;技术训练有问题;五音位置上的长时间练习, 束缚了歌唱。

1.3《钢琴练指法》

法国钢琴教育家哈农的《钢琴练指法》是为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的手指练习的专门教程。全书共有3部分。第1部分为手指的灵活性、力度、用力均匀、动作平稳的基础练习, 一般每周1~2条, 与其他教材同时进行。第2部分是对第1部分的巩固练习和针对拇指的专门练习, 拇指练习是为弹奏音阶和琶音作准备的。第3部分为全书的精华, 每条练习进行2~3周, 从慢练开始可调整顺序。

1.4《车尔尼》

奥地利钢琴家车尔尼的《车尔尼》将基本技术编配得富有趣味, 是钢琴初中级阶段必备的练习曲集。该教材有很大的优越性, 最基本的训练价值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其他基本音型同时提高手指的灵活性、适应性。其弊端在于:单调乏味, 风格、体裁、练习形式单一大量无标题作品, 学生无法展开音乐想象力;缺乏系统性, 没有入门教程;技术训练不全面, 右手训练过多, 不重视双手4、5指的训练。使用要点:切不可将《车尔尼》逐条学习, 应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 可与其他各类作品同时进行。

2 幼儿钢琴教材的选择

幼儿钢琴教材要简单有趣味。在启蒙阶段的钢琴教学中, 教师和家长应当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钢琴教学规律, 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形象性、实用性、适龄性。避免教材选择不当扼杀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 产生焦虑、畏缩情绪。实践证明, 以插图的方式向儿童展示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 如弹奏钢琴的坐姿、手指的使用、钢琴的键盘等, 增加了趣味性和科学性, 学生能更快掌握。

另外还要注意选编乐曲的本民族风格特点, 进度安排上的循序渐进模式, 乐曲歌词的生动形象, 练习曲尽量篇幅短小、重复性强。总之, 教材要符合现代教育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幼儿钢琴教材的合理使用

教材的使用包括各种教材间的相互搭配。搭配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下列举几种国内使用的主流教材及其搭配使用情况作为教学的参考。

幼儿钢琴的启蒙阶段, 可以使用《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第1、2册。因为该教程图文并茂, 为幼儿学习增加趣味性, 其中一些小曲为儿歌, 幼儿较熟悉易于接受;断奏引导学生快速入门, 为下一步的连奏打好基础;从左右手的中央C入门, 逐步向高低音扩展, 引导幼儿建立起高低音谱表统一的概念;每册书的篇幅短小、简洁, 学生能尽快完成一本教材, 强烈的成就感带来对以后学习的期望。

在进行《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第2册时, 可以同时开始《小宇宙》第1、2册和《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上册的学习, 目的是加强连音奏法的训练。

《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第2册结束后, 可以选择周文英等编的《巴斯蒂安教程》来加强乐理知识;选择《儿童钢琴初步教程》里的一些乐曲增加孩子弹奏中的乐趣;使用榕树编的《孩子们的哈农》进行连音、非连音、跳音, 左右手不同表现, 附点、切分、三连音等节奏变化的练习;《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上册同时进行。上述四本教材同时使用, 避免了单一的技术训练, 使音乐教育全面进行, 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只是提供了一个教材搭配使用的思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经验, 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兴趣、学习环境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灵活搭配教材,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在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 兴趣是关键。任何教材的选择、使用都要以学生为本, 并做到科学、系统、全面, 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同时我们期盼在中国钢琴领域符合我国国情的钢琴教材问世。

参考文献

[1]王兆东.对钢琴初级教材合理选用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9) .

[2]王喜亮.浅谈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的使用[J].钢琴艺术, 1999 (1) .

[3]林丽凤.如何选择钢琴启蒙教材[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2 (2) .

走出幼儿园课程教材的围墙 篇8

一、善用自然资源,让课程内容乡土化

新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农村当地自然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1.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大自然是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天然大课堂,为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阔的天空。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用杨柳条编成小花篮,用竹叶编成小灯笼,还用青青的麦苗管子作成小哨子……回想起来真是其乐无穷。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农村,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子长年不断。这些形态质地各异的自然物,成了极好的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例如:在装饰活动中,我们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稻草秆等运用到装饰中,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将它们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头饰等;将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农村的自然物很多,可以说每一样都有着极好的价值,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利用。

2.捕捉动植物与自然规律。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 ,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孩子的眼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围绕“蝴蝶”的一系列活动中,有一位孩子说:“蝴蝶是蚕宝宝变的。”“那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呢? ”“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 ”立即有孩子提出了疑问。当时我没有给予孩子正面的回答,而是给了大家一个去“收集蚕宝宝”的建议。就这样自然走进蚕宝宝的世界,生成了“我是小小养蚕娃———家园互动养蚕———“蚕”的绘画和制作”等活动。我园还利用身边自然资源,组织了幼儿走进菜棚、瓜棚、桃园等系列教育活动。孩子们亲手种下各种蔬种子。在观察、记录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各种蔬菜生长的特征和共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 在瓜苗开花、结果的时期,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果品的生长发育形态,感知瓜果种类的繁多。

二、借鉴旅游文化,让课程内容地方化

千灯是一个旅游名镇,古老而又雄伟的秦峰塔,每当我们朝东仰望,便会看见它的雄姿,塔边四角翘起,一个个精致的小风铃随风而响。如何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富有个性的园本课程,让课程内容地方化。

1.借助旅游景点。千灯是一个古镇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古老的石板街,雄伟的秦峰塔,文化气息浓厚的亭林墓,还有漂亮的少卿园等名胜古迹,我们开展了“美丽的家乡”的主题活动。由于孩子们都去过这些旅游景点, 有亲身的经历、体验,因此孩子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有的孩子回家找来了各个旅游景点的优美图片、资料,有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画大树、画旅游的小朋友,画游览车,还有的孩子折宝塔、亭子,有的学做石板路,有的粘贴,能力弱的孩子就给大树、小朋友、汽车染颜色。经过所有孩子的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精心创作,一个美丽的“家乡”便搬进了教室。看到真正属于自己创作的作品 ,如此美丽、漂亮、逼真,孩子们非常高兴。

2.亲近民间文化。农村蕴涵丰富而深厚的民间文化 ,积极开发和利用能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感。民间儿歌和民间歌谣游戏朗朗上口、取材方便。我们采集了大量民间儿歌、游戏活动,在无意间我们发现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很浓厚,特别是民间儿歌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还开展了“赶球”、“贴膏药”、“跳房子”、“占圈”等一系列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场地上画了各种格子房子和圆圈,幼儿可以随时在户外活动。在“美丽的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本民间文化、家乡的主要特产和旅游景点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从而萌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如在《家长的特产》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共同收集家乡的特产, 并让孩子们大胆介绍特产的由来及制作方法,他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最后以品尝特产结束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动脑筋、动嘴、动手,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达到了发展,从而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结合社会资源,让课程内容社会化

幼儿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区有密切的联系。把作为“社会人”的幼儿带入社会,能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世事,解决问题。我园地理位置优越, 周边有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双龙戏珠广场,大塘生态园,长廊……在走向社会的活动中,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社会经验增长了,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1.结合社区设施,让孩子接触社会。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有一次,孩子们去少卿公园游玩。在阳光明媚的冬天,当孩子们看到公园里还有那么多五彩鲜艳的花儿时,异口同声地说:“啊! 多美的花儿,多美的公园啊! ”这时他们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人把狗放到草坪上随意大小便, 有人把垫着坐过的纸随地乱扔,这时我们便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孩子说:“那位叔叔乱扔纸屑,不讲卫生,影响环境美。”有的孩子说:“叔叔的狗乱拉屎拉尿,行为很不美,影响公园的空气。”这时有的孩子便主动上前捡起纸屑,有的孩子上前对牵着狗的叔叔说:“你的狗不能到草坪里随意大小便,应当到厕所去。”面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一个劲地赞美、道歉:“小朋友,你真乖,我以后一定改。”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的能力,也增强了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心和做社会、做生活的主人的意识。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让孩子关注焦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们的关注,比如重大体育比赛、地震灾难、禽流感等。他们会围绕这些话题,探究原因,参与评论。例如近来孩子非常关注禽流感的报道, 每天都有孩子跑来和我说关于在新闻里看到的禽流感的事情:“老师,什么是禽流感? ”“老师,你知道吗,我们苏州也有人得禽流感了! ”看着孩子们非常关注禽流感的样子,我乘机发动幼儿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生成了一系列活动,如生活活动《我爱洗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学习“七步洗手法”等。

我国幼儿园教材发展的历史回顾 篇9

综观幼教一百多年的历史, 笔者认为我国幼儿园教材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 (1903~1918) , 起步期 (1919~1949) , 建设期 (1950~1981) , 发展期 (1981年以后) 。不同历史时期的幼儿园教材是当时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同时也是特定社会幼儿教育发展的印记。

一、幼儿园教材的萌芽时期

1904年我国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定了近代的学制系统, 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并为学前教育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规》。章程中不仅确定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而且提出了保育教导要旨和蒙养院应设立的课程及房舍、场地、设备及管理的具体规定。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幼儿教育主要还是在家庭中进行, 为此, 章程提出了三项措施: (1) “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 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 分别依次浅深, 明白解说, 编成一书, 并附以图, 至多不得过两卷。每家散给一本。” (2) 使每个中国家庭有一本外国交通教育书籍。 (3) 将“初等小学识字课本及小学前两年之各种教科书”由地方官员发放。这些可以视为我国幼儿园教材的最初萌芽。

1904年, 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当时官办蒙养院使用由《四书》《孝经》选编的官编教科书;民间办蒙养院或从日文译述, 或将《三字经》《百家姓》改编成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教材;教会幼稚园则采用西方翻译过来的唱歌、游戏等材料, 教材、教法都带着洋化。而1905年由湖南聘两位日本女子为保姆的官立蒙养院拟订的《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园本教材。其中规定设立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游戏等科目, 并有详细的具体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时期幼稚园的教材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从四书五经中选编, 还有一类是完全抄袭国外幼稚园教材。幼儿园教材也反映出人们对年幼儿童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但已经开始意识到对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育内容, 这也是对幼儿园教材最初步的认识和行为。

二、幼儿园教材的起步时期

五四运动以后, 特别是随着新学制的颁布, 我国创建了一批各级各类的幼稚园。随着幼稚园的创办, 幼稚园教材开始真正进入起步时期。

1922年11月, 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 改蒙养园为幼稚园。商务印书馆成立后曾开办养真幼稚园。上世纪20年代后期, 该馆从事幼稚园教材、教法的改革, 还编出整套合乎国情的教养员用书, 弥补了幼稚园教材的空白。

1923年, 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研究适合中国的幼儿教育, 并编写了大量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教材。1932年, 陈鹤琴编写的《幼稚园课本》16册由儿童书局出版。以后陈鹤琴、钟昭华、屠哲梅等又于1934年~1939年编译《一年中幼稚园教学单元》《世界儿童歌曲》《世界儿童节奏集》 (上下册) 《儿童游戏新法》, 分别由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儿童书局出版。1946年~1947年, 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陈鹤琴、钟昭华编写的《儿童故事》和《儿童游戏》。陈鹤琴还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幼稚园课程标准编写了《幼稚生工作簿》12册, 于1947年由儿童书局出版, 专供家庭、幼稚园和小学一、二年级使用。教材采取单元制教学, 内容包含自然、游戏、故事、常识、习惯、读法、识数等科, 强调儿童实践。

本时期专为幼稚园编写的教材, 不仅有儿童学习的内容, 而且还有教养员用书, 也就是今天教材中的教材教法。同时, 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幼稚园教材与幼稚园的课程紧密联系的起步, 教材体现课程思想, 或是课程理念体现在教材中。比如, 陈鹤琴编写的幼稚园教材, 充分体现了其单元教学课程理论的教育思想。

三、幼儿园教材的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学制的颁布及《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的制订为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的新体系奠定了基础。受前苏联的影响, 《暂行规程》提出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有:体育 (包括日常生活、卫生习惯、体操、游戏、舞蹈和律动等) 、语言 (包括谈话、讲述故事、歌谣、谜语) 、认识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图画和手工 (包括图画、纸工、泥工、其他材料作业等) 、音乐 (包括唱歌、表情唱歌、听音乐、乐器表演) 、计算 (包括认识数目、心算、度量) 共六项。同时还翻译和出版了许多前苏联的幼儿园教材。如195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幼稚园中班教程》, 1956年新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幼儿园体操和活动性游戏课》。在前苏联的教材中, 不仅有教学法, 而且每一课都有教育内容、教具、课的进程。这种编排体系对我国后来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影响很大, 甚至在当代幼儿园教材中也能看到当时的痕迹。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随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幼儿园教材也在逐步建设之中。各省市都相继编写了自己的教材。如195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上海市教育局编写的《上海市民办幼儿园教材教法》, 全套包括体操和活动性游戏、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计算、音乐、图画手工等五个部分, 分五册出版。以《音乐》为例, 教材的编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园的音乐”主要谈音乐的意义与任务、音乐的内容与要求及怎样上好音乐课;第二部分为幼儿园音乐教材与教学计划举例。再如, 195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辽宁省教师进修学校编写的幼儿园教材《游戏》, 同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农村幼儿园体操游戏教材》,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山西省教育厅学校教育处编写的《幼儿园语言、音乐、游戏教材选编》。这些教材从各地的幼儿教育实际出发, 顺应了当时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

尽管该阶段幼儿园教材在编排形式上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严重, 但逐渐形成了我国幼儿园教材的编排体系。编排体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材类型仅仅是教育内容的编排, 如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语言、音乐、游戏教材选编》搜集了三方面的教材三百多篇, 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分为小、中、大班编排。第二种类型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教学法的内容和教学计划举例。如1958年上海市教育局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民办幼儿园教材教法》。

上世纪60、70年代,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学前教育所遭受的破坏是史无前例的。同时政治内容成了幼儿园课程的全部, 如毛泽东的著作、诗词、革命口号、革命歌曲等成为幼儿园教材的主要内容。

四、幼儿园教材的发展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幼儿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非常迅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 幼儿园教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恢复时期。随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恢复、幼儿师范学校与幼儿园的复办, 适合幼儿教育的发展、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幼儿园教材重新受到重视。1981年10月教育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草案) 将教育内容扩展为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等8个方面。根据纲要精神, 教育部组织编写了7种9册教材,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统编的也是唯一一套统编的幼儿园教材, 该套教材于1982年~198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同时还出版了教学挂图。当时也有高校学前专业的专家在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一些幼儿园教材, 并为幼儿园广泛使用。如南京师范大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编写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园教材。该时期的教材在编写的内容和体例上还部分沿袭了前苏联幼儿园教材的模式, 采用分科课程的分式, 一般有音乐、体育、美工、语言、计算、常识。在教材的编写体例上, 比较注重知识的呈现, 以及内容编排的逻辑性和循序渐进性, 各科均有分为小、中、大班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同时教材还系统地提供了每一课的教学计划即教案, 教案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教育观念、课程思想冲击着学前教育工作者固有的教育理念。80年代末期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 也是幼儿园教材蜕变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由幼儿园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自己编写的综合主题课程教材, 也是第一套幼儿园园本教材。该教材打破了学科课程体系知识的界限, 从幼儿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的需求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和成长的需要出发、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等几个方面来组织教材内容, 并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编写的体例上从主题的儿童发展目标、活动开展的环境布置、主题中每个活动的活动目标、活动进程、主题活动开展对家长的要求展开, 让我们看到了多年来幼儿园教材的新模式。

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教育科学研究从大学的殿堂逐步进入幼儿园, 幼儿园的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 根据纲要的精神, 不少省市都相继出版了幼儿园的省编教材, 而随着园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不少幼儿园还出版了自己的园本教材。

该时期幼儿园教材编写呈现出两大变化, 一是教材分为了两个部分, 即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 还有教学挂图及配套的教学材料。另一个突破就是在编写体例上的百花齐放。首先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含的课程思想, 其次, 教材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等内容外, 还增添了诸如活动 (主题) 的背景分析、活动的延伸、教师的反思, 等等。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研究生教育受到更多重视。而研究生英语课程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众多要素里, 教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 也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 (钱瑗, 1995) 一本好的英语教材不仅能够让学习者学到英语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国外文化, 而且能为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提供便利。但是, 任何一本教材都不是完美的, 因此进行教材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材评估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合理地使用、改编、替换和补充教材中的内容, 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以浙江某高校G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使用教材《研究生综合英语》为评估对象, 以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理论为指导, 具体分析《研究生综合英语》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2《研究生综合英语》简介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对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研究生综合英语》是21世纪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之一, 是编者在总结过去十多年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总结的基础上, 按照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 秉承继承创新的原则编写而成。该书由复旦大学曾道明和陆效用两位教授主编,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发行。该书全书共四册, 前两册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后两册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以《研究生综合英语》第一册为例, 该册供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使用, 共有十个单元, 每个单元分别包括课文、补充阅读和口语技能三个部分, 共330页。

3 国内外教材评估研究现状

从根本上说, 教材评估是一项带有评估者主观观点和经验的行为, 没有按部就班的公式可作为标准的衡量尺度 (Sheldon, 1998) 。评估目的、目标及评估的环境不同, 评估的标准必然也有所差异。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随着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材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材评估已然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英语教材评估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的主要评估对象是新兴的听说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英语教材评估逐渐引起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在众多进行英语教材评估研究的学者中, Seaton (1982) 是早期研究的学者之一。但经研究发现, Seaton将评估内容分得太细、评估过程繁琐, 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工作量太大, 实用性不强。后来西方许多语言学家分别从各自的理论角度出发, 陆续提出了自己的教材评估理论框架和原则。随后, 许多国内学者, 如束定芳、庄智象、钱媛等, 对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国外教材评估标准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对英语教材评估提出实际建议和展望。但是这些研究多数是理论层面的探讨, 很少从实证角度进行教材评估。因此, 本文选取实例进行教材评估对我国教材评估理论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4 基于教材评估匹配法的《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评估

Hutchinson和Waters于1987年提出教材评估匹配法, 他们认为:对教材进行评估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对照的过程, 即评估者列出某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对教材的要求作为“自身需要分析”, 并列出某一候选教材的特点作为“客观对象分析”, 然后将两者相互对照, 做出评估。这种评估方法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 对我国的英语教材评估工作更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4.1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 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导致研究生招生具有来源渠道广, 类型多的特点。目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类型有:国家统招研究生、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MBA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研究生等。由于招生类型不同, 导致研究生之间英语学习背景和水平也不尽相同。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有上千所, 各院校的校情不同,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生源不同, 导致研究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也不同。除此之外, 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发展也不均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需求也不相同, 有的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希望能加强自己的写作和翻译能力, 有的则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论他们的目标需求是什么, 基本都是为了在以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

以该校研究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例, 大部分研究生的入学成绩集中在50~70分。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有的已经或即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 多数研究生仍表示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得以提高。

随着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迅速展开, 大部分高校目前都已经结束了第一轮的教学改革。在当前阶段, 各高校针对研究生英语教学都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例如多样化课程设置、分级化教学、重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在课程设置上, 许多高校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各项改革的稳步进行并没有削弱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在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具有严谨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经过了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手段的融合之后, 其依然能在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保持着英语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以G大学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其课堂教学主要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为主,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讨论、演讲、写作等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有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4.2 对《研究生综合英语》的评估

《研究生综合英语》共四册, 每册分别有十个单元。每单元主要有课文、补充阅读和口语技能三个部分。编者在每一部分后面都配有练习题, 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将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与实际的教材内容进行比对, 笔者总结出该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选材难度适中。选材的难度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可理解范围内, 在课文中出现的有难度的生词或短语在文章后面均采用英语释义, 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又提高了学生用英语理解英语的能力。

2) 选材多样化。选取英美报刊书籍中的社会热点话题作为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同时又保证了选文语言的规范性。多种多样的话题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思考性, 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

3) 补充材料内容丰富。第一、二册的补充材料包括习语学习、词汇扩充和阅读欣赏三个部分, 第三、四册包括习语学习和阅读欣赏两个部分。习语练习的选材丰富多样, 可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阅读欣赏选材来源于文学价值较高的英语小说、散文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编者还在每单元的最后补充了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谚语, 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这些补充材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提升英语能力的知识。

4) 内容间的关联性强。每单元的课文前面都有作者和内容简介, 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补充阅读的选材基本上与课文题材相似, 有的是选自同一作家的作品, 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整体上对课文的理解。

5) 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每单元的课后均配有回答问题、话题讨论、词汇、短文填空、翻译和写作等习题, 每部分习题的设置都有各自的目的, 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英语能力。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话题讨论给学生提供结合课文或与课文有关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词汇练习包括A、B两部分, A部分通过同义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常用词和词组的用法, B部分主要操练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和词组以及它们的其他用法, 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短文填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 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或词组, 使全文的意思完整, 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翻译练习也分为A、B两部分, 分别选自课文以外的材料, 要求学生将它们分别译成英语和汉语, 并要求译文准确流畅, 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迅速提高。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写出一篇条理清楚、用词恰当、行文流畅的英语短文,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6) 注重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培养。编者在每单元的课文和补充阅读后都配有丰富的练习, 题型有口语、翻译和写作。多样化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弥补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方面的不足。虽然习题多样化, 但每册教材又都有各自的着重点, 如第一册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第二册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第三册则是侧重于翻译技能的培养, 实用性很强。以口语技能为例, 这一部分编写了若干与课文相关的热门话题,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口语练习。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加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些针对性的习题设置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任何一本教材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笔者认为《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视觉材料较少。教材中除了翻译习题里出现了中文, 其他内容均是英文。这样的排版布局能给人编排缜密的感觉, 但是如果能在教材内适当增加一些视觉材料, 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2) 没有安排听力任务。教材着重培养了学生说、读、写、译能力, 然而在听力能力的提高上还有所欠缺。若能补充一些听力任务, 将更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综合提高。

5 结束语

教材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保证, 而教材评估是选择合适的教材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前提。科学、系统的教材评估不仅促使教师进一步思考教学与教材的内在关联, 而且有助于教师合理认识自己相对于学习者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运用Hutchinson和Waters的教材评估匹配法对《研究生综合英语》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 该教材编排缜密、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它立足于我国教学实际, 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又主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成功处理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是一套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好教材。笔者认为, 该教材作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材总体上是可行的。然而任何一本教材都难以做到十全十美, 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视觉材料较少、没有安排听力任务等。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不足之处应做出主动弥补, 也希望教材编者能完善教材内容, 早日发行新版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编排更严谨的教材。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研究生英语教学也随之受到更多重视。在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众多因素中, 教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的教材评估匹配法为指导, 选取浙江省某高校G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研究生综合英语》为评估对象进行教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教师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评估,匹配法

参考文献

[1]Hutchison, 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Sheldon, L.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988, 42 (4) :237-246.

[3]钱瑗.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外语界, 1995 (1) :17-19.

[4]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11

【关键词】特殊教育 英语教材 编订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225-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也步入了轨道。2007年正式颁布了盲、聋、培智三类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但特殊教育课程的教材却没有在同一时间得到革新,以适应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全国范围内有数所特殊学校引进了普校教材来代替原有的盲聋校教材进行授课。我校也在借鉴以前盲聋校教材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全面使用普校教材代替以前的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作为文化课的主要授课教材。

本人所执教的主要科目是英语,在盲部低年级和聋部初高中段都担任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其学习水平,到目前为止,我校曾使用过PEP小学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新概念英语、职业英语系列——基础英语等四种普通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教材。这四种英语教材各具特点,各有长处,但因其是针对普通学生编订的教材,在特校的授课中使用时难免出现不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因此,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中相应教材的编订或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此试图结合使用以上四种教材授课的经验,就这两方面内容粗浅地谈谈特殊学校英语教材的编订问题。

1 盲校英语教材和聋校英语教材应立足于学生的缺陷补偿,突出自己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率

专供特殊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现在还没有面世,我们在编订或自制该课程的校本教材时,可以借鉴普通教材的编订方法和内容。但在使用普通教材授课时的一大突出缺点便是,没有照顾到特殊学生的特殊性。因为普通教材的使用对象是普校学生,不用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而特殊学生身体上的障碍及其在学习上的特殊需要决定了我们编订教材时应以此为出发点,全面考虑各类特殊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内容。以适合于其特殊性的学习内容来作为教材编订的基础,才能真正做到缺陷补偿,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 编订时应借鉴多种教材,取长补短,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

(1)小学英语教材应声情并茂,活动内容丰富,以激发盲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盲校课程设置编订英语教材时可以借鉴此教材的表现方式,突出听说做等内容,尤其应突出场景音效的表现,借助声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到达情景创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儿歌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加情景动作和互助合作等内容,使学习活动丰富起来,使课堂动起来。

(2)中学英语教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做到每一课内容短小精干,讲练得当,适合学生特点及学习需要。中学阶段本人主要从事聋部英语教学工作,故在此主要探讨聋校课程设置中英语教材的编订问题。在中学阶段,本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作为七至九年级英语教材,使用《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和《职业英语系列——基础英语1》作为职高一年级英语教材,使用《职业英语系列——基础英语2》作为职高二年级英语教材。

本人认为,聋校英语教材的编订,应以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短小精干,讲练得当,适合学生特点及学习需要为主旨。

课文内容方面,应求精而不求多,活动内容应以对话等为主,可以辅以表演和调查等项目,但也不能过多。可以像新概念英语那样,将一节课的内容限定于两页课本,或这样一节课便能讲完一课内容,每两节课便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能适应聋校课程设置中的英语课时要求。

在课文表现形式方面,应做到图文并茂。《新概念英语》初阶每一篇课文都有浅显易懂的图画来展示其内容,对话还根据情节给出了不同的场景图画。这对于偏向于视觉记忆的聋生来说尤其实用。通过图画,他们能大致明白课文内容。再在后面给出参考译文的话,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易懂了。语法知识可以结合每一课来讲,也可以像职业英语那样,在每个单元后给出一个系统的概括,但关键是精,而不是多。

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可以参考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编排,循序有效地进行词语、语法等知识的编排。除了每单元在课文后列出单词之外,在整册书后还应按照字母表顺序将所学单词进行统一编排,让学生在查阅时能一目了然所学单词的意义及其首次出现在教材的哪一页。这此基础上,本人认为特殊学校的英语教材除了要按字母表顺序统一编排之外,还应像手语书那样,按汉语意义的拼音顺序进行编排,使他们在英汉互译时能更容易查阅单词。

练习也同样是求精而不求多。相同内容的练习,一课只要做一次就行了。除了口头练习外,还需要有书面练习,但难度不能太大,要与课上学习的内容相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迁移、变通。

3 编订英语教材时,还应考虑配套资料的编订

(1)教师用书要结合教材能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相对而言,职业英语系列教材在配套资料的编制方面就要做得细致得多。教师教学用书应是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其知识容量应比教材更为详尽,具体的语言点、例子、文化常识及活动应用等都应有所提及,最好能为教师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有条理的建议,而不是一件摆设,让教师备课时还得自己去多方搜索相关的知识。

(2)应该有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影音资料。活动的影像永远比书上一成不变的图画更能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就算是和书上的图画相同,但如那图画以活动视频的方式来变现的话,聋生的注意力立马就会集中到那上面,从而增强其理解和识记的效果。这是本人用新概念英语教材上课,播放相应视频所得出的结论。可惜的是,其他英语教材都没有这样的视频,其有趣的程度比起新概念英语的学习来就要少一些。再加上视频播放的同时会同步播放课文内容的朗读,这样一来,盲生或有残余听力的学生便能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获得英语的语音信息。因此,要编订特殊学校的英语教材,就一定不能缺少相关内容的视频影音资料。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专供特校使用的英语教材的编订还在摸索之中。我们在编制时,既要借鉴普通教材的长处,也要结合学生的特殊性,编制出适合其学习需要、有时代特色的英语教材。

参考文献

1 李慧. 特殊教育教材和小语种教材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刍议[J].

幼儿英语教材论文 篇12

上述省市禁止幼儿园组织征订幼儿教材的目的是减轻幼儿的负担, 避免幼儿园“小学化”。此举措实施后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不同反应。有的家长认为禁止使用教材可以减轻孩子的负担, 有的家长则担心, 没有了教材, 他们的孩子就学不了多少汉字和英语;部分教师也持反对观点, 他们认为没有适量的参考用书, 会增加自己的备课量, 有的教师则非常认可。

一、幼儿教材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主要选择叶平枝老师对幼儿教材的定义, 即幼儿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 供幼儿操作、探究和练习的, 负载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包括图书教材、视听教材、操作材料、评价材料以及一些现实素材等。

二、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的原因

(一) 应试教育压力不断下移, 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象

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下,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条件更好的小学。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 会让孩子在大班阶段接触小学的学习内容, 学习部分文化知识, 掌握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知识。

(二) 幼儿教材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目前, 幼儿教材种类繁多, 虽然幼儿教材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在不断地完善, 比如说五大领域的教材内容能相互参透与整合, 有些教材配备了电子课件, 教师操作方便。但是有一些幼儿教材存在内容的说教性过强、教授内容过多、留给教师的生成和想象的空间还不够等问题。

(三) 幼儿园缺乏选择教材标准, 使用过程混乱

由于我国没有专门对幼儿园教材进行管理的机构, 因此也就没有适合幼儿园和教师选择教材和评价教材的标准, 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办园需要就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对于公办幼儿园来说, 选择教材主要以幼儿的心理发展为依据, 而民办园则是以教材的价格和家长的要求来选择教材。

三、禁止使用教材不能解决问题

(一) 基础教育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仍旧客观存在

在教育部门的严格要求下, 幼儿园停用幼儿教材, 采用区角创设、角色游戏等方式让孩子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习兴趣, 锻炼思维能力。但是面对小学的入学选拔测试, 家长的焦虑心态会愈演愈烈。而且教育部门的禁令只是针对幼儿园, 对幼儿出版市场和校外辅导机构并没有什么实际约束力。

(二) 幼儿教材是幼儿学习间接经验的载体,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幼儿园里, 孩子接受的是启蒙教育, 获得的学习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 间接经验为辅, 而作为幼儿学习间接经验的载体, 幼儿教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材大多是图文并茂、以图像为主, 可以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性认识, 有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幼儿教材不是导致“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上述省市采取禁止幼儿园教材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材的使用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其实, 幼儿园教材的使用并不是必然导致“小学化”, 更重要的在于幼儿园的领导要坚持贯彻幼儿教育的理念, 幼儿园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不能一味地迎合家长和社会的不合理要求。

四、建议

采用禁止幼儿园教材, 这种“堵”的做法, 不如采用“梳理”的做法。针对幼儿教材使用的现状,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专门的幼儿教材开发组织, 编写实用性较高的教材

由于我国在学前教育领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编写审定委员,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专门的幼儿教材研发组织, 为幼儿教育提供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教材。

(二) 建立幼儿教材管理制度, 严把幼儿教材质量关

目前出版幼儿教材的机构既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也有教育机构, 教材质量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由专家团队编写的质量较好的教材, 因此, 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幼儿教材管理制度, 同时严把幼儿教材质量关。

(三) 教师要合理使用教材

幼儿园教材只是给教师提供了教育内容, 是教师安排教育活动的素材点, 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所在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 改变“小学化”的教学方式, 创设不同的情境,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育目标。

(四) 传播正确的教育观, 加强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家长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读书、识字, 其实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学习启蒙, 而学习启蒙的核心是兴趣。所以幼儿园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 孩子更需要的是动手参与实践活动, 养成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有了, 思维也会得到锻炼, 会思考, 才会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学习方式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知识和能力。

摘要:幼儿教材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因此, 从幼儿园可以使用教材这一观点出发, 分析幼儿教材的使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材,小学化,教育配置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幼儿园教材选择:问题与路径[J].教育导刊, 2010 (4) .

上一篇:局部电压稳定指标下一篇:火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