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

2024-09-04

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精选13篇)

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 篇1

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意义和特点,理解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掌握幼儿

英语故事活动的方式和技巧;明确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教学步骤,理解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方式和技巧;理解掌握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讨论法、范例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英语故事活动概述

一、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意义和特点

(一)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意义

1.以小见大,寓教育于启发之中。2.英语故事活动能很好地解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

3.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和良好的语感。

5.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6.能够很好地渗透文化意识。

(二)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特点

1.题材广泛,主题单纯。

2.情节生动,结构紧凑,易于表演。3.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句型重复化,重点词句反复练习。

二、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

在起始阶段的英语故事活动中,全英文的活动可能会降低教学效率,也容易使听不懂的幼儿产生挫折感和畏难情绪。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遵循“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应该对母语采取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不要使听故事的活动变为困难重重的语言练习活动。

(二)大剂量感知和积累幼儿英语故事的原则

教师应该提供大量的、全面平衡的幼儿英语故事,利用餐前饭后等闲暇时间让幼儿进行感知和积累,以寻求一种熏陶和潜移默化。

(三)重视过程的原则

教师应以学习英语词句为手段, 激发幼儿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情感、人格特征和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

(四)融入感情的原则

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话,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以此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在无意中给予幼儿优美的语言熏陶。

(五)主体活动性原则

改变常见的老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的做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尽可能把英语故事活动设计成幼儿的各种自主活动。

(六)直观性原则1.教具直观。2.言语直观。3.体态直观。

(七)重复性原则

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简单、有趣、易学的句子,孩子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跟着老师或录音重复,并能轻而易举的记住,甚至会不经意的运用得恰到好处。

(八)理解性原则

教师呈现给幼儿的语言(言语性的)从内容上看有两类,一类是熟悉的,幼儿已经接触过、并已基本掌握的,另一类是幼儿比较陌生的,或是刚接触但尚未掌握的,或是未接触过的。前一类语言内容教师可直接以纯语言的形式呈现给幼儿,不会影响幼儿对语义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会强化他们已知的语言内容。后一类语言需要教师配合多种手段呈现给幼儿。

三、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方式

(一)给幼儿讲故事

用英语故事组织活动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听故事中获得乐趣。为此,他们只需听懂故事的大意或主线,而不必听懂故事中的每一个词。在讲故事时,说话是自发式的、自然的,用很自然的语调使故事听起来很真实;讲故事时我们会不时注视着孩子,观察他们是否都听懂,还会

使用一些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帮助他们理解故事;讲故事前我们可以反复练上几遍,还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上一些要点。

(二)给幼儿读故事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1.要注意以较自然的方式重复和变换表达。

2.有时可以停下来与孩子们一起谈论故事情节;或者拿出几张图片与孩子们讨论一番;还可以以个别的方式与某个孩子谈论故事的某个细节。

3.使用带图画的故事书。

4.向孩子们展示故事中提到的实物。

5.根据故事内容做一些表演性的动作;模仿故事中人或物的声音。6.重复读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和句子。7.就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三)表演故事

用来表演的故事首先要有教育意义,另外还应该考虑下列因素:1.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符合孩子生活经验。

2.故事中人物对话较多,语言简短形象,有适当的重复,有一定的动作性。3.故事中有一定场景,但场景变化不多,容易布置。4.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不宜过多,2~3个为宜。

(四)创编故事

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地使用已学语言。教师在故事表演后可以鼓励他们改编或创编新故事。用短短的小故事将单词,句型灵活的运用起来,从而很好的巩固,整合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语感能力。

(五)整合活动

教师在讲故事或读故事中,可以引导幼儿从图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也可让幼儿画出自己续编的故事,再进行讲述。

第二节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一、幼儿英语故事的选择

(一)故事的适龄性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故事的接受程度差异明显,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适合孩子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事件背景等。

(二)故事的趣味性

(三)故事的教育性

教师需考虑故事的内容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孩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等。

(四)故事的熟悉性

(五)选择故事时,要有多重考虑

1.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情节,是否具备重复及可预测的特性?2.故事是否有清晰的情节和强烈的角色对比,且寓教于乐?3.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反映的文化是否真实与恰当?

(六)可以选择的故事类型

1.重复性高且可预测下文的故事。2.堆栈式的故事。

3.顺序熟悉的故事。

二、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教学步骤

(一)准备活动

认真分析故事内容,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单词或对话),有针对性地创设比较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

(二)情景创设或背景铺路

幼儿英语故事活动需要精心创设环境、恰当使用教具,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1.在创设故事活动环境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具体要求布置教室。2.在进行故事活动前,教师可采用唱英文歌,或用游戏复习单词或句子,或是问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以导入故事情节。3.故事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幼儿了解故事,减少学习障碍。

(三)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录音、录像或口述等方式,通过语言、音乐、图画等视觉与听觉的多方位输入,使孩子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生动的了解。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思考,并激发孩子去想象。

(四)扫除语言障碍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法帮助孩子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新单词、新句子。1.教师可利用先前准备的各种实物、图片,借助手势、眼神、表情等帮助孩子再次感知整个故事,同时也要调动孩子动用各种感官来体验故事。2.可让孩子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或模仿声音。3.可在故事情节关键地方,让孩子预测故事下一步的发展。4.可在关键词句出现的地方,停下来让孩子猜测词义或句意。

(五)设计各类帮助幼儿理解英语故事的活动1.听和做: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2.听和表演:让孩子们表演故事。

3.听和辨认:让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指出故事中对应的图画。

4.听和反应:孩子们听老师讲故事,听到老师讲错时让他们拍手。5.听和着色:让孩子们听从老师的指令给故事海报图颜色。6.听和画画:让孩子们画出小红帽篮子里的三件东西来。

7.听和制作:可以让孩子们描慕并动手制作某个角色的面具。

(六)设计表达英语故事的活动1.念小诗和唱歌。2.词汇游戏。

3.练习新的发音。4.尝试自如地说。5.回答问题。

6.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说。

(七)学习故事后的延伸活动阶段(演故事、编故事)

教师可预设一些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放飞他们的想象和思维,为他们提供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

三、幼儿英语故事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老师讲故事前的准备工作与讲故事时须注意的地方1.事前充分练习。

2.针对故事的内容确定高潮与冲突的部份。

3.可依故事场景、事件和人物需要而设计道具。

4.反复练习。

5.故事开头要精彩。6.故事表演要贴切。7.排除干扰要自然。

8.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童趣,能理解孩子的快乐。

(二)如何将说故事活动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1.场地布置:在教室内规划出一个可用来说故事的小空间。2.时间安排:没有所谓最恰当的说故事时间。

3.示范教学:在班上实施说故事活动,老师的示范很重要。

4.技巧分享:对初学者而言,故事练习说得慢一点比较容易使人了解。其次老师的评语必须是正面的。

5.延伸活动:在老师讲完故事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语言的大量输入让幼儿理解故事,语言的少量输出让幼儿随意表达,增强信心

(四)激发幼儿渴望明白故事的愿望

(五)精心设计提问

1.提出的问题有启发性。

2.提问还要能引起幼儿的一些设想,虚构出动人的情节、神奇的意境。

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 篇2

1 故事教学对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影响

儿童文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旗下的一支,而幼儿故事教学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对提升幼儿口语能力有很大影响。

幼儿故事教学对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论认识。一方面,故事自身对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影响,即在故事教学中选材的重要性。故事的趣味性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幼儿,而故事内容中的场景设置、人物或动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语言对话,都影响着幼儿口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故事教学行为对提升幼儿能力的影响,即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有趣的故事,如何发挥其最大的积极效益,很关键的就是幼师如何开展其教学行为,即如何讲故事,这就对中职幼教学生提出要求,除了学好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2 教学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的现状

该文研究者通过进入幼儿园实地考察、参与体验教学,了解到关于幼儿故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现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师学生从事幼儿语言教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1 模式化教学现象普遍

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讲一听一问一记”模式化教学现象很普遍,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记忆,故事教学未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减少甚至失去了对故事教学的兴趣,其教学成果也就有限,更无法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相结合。模式化教学是幼师工作惰性的体现,没有因材施教,没有多方式展现,更没有创新提升。这种模式化也让我们反思在中职幼教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传授是不是过于照本宣科,培养模式化人才。

2.2 幼儿故事教学中职业元素实践体现的欠缺

在幼儿园旁听课程的过程中,该文研究者认为多数幼师的故事教学脱离了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教学目的,只是单一的讲故事,没能将故事教学与幼儿口语能力提升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相结合。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以文化课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尤其是中职幼教,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幼儿文学教学的幼儿故事教学的学习中,要结合提升幼儿口语能力来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3 幼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其职业元素的措施

3.1 重视幼儿文学教学的职业元素体现

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作为中职幼教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而应该结合其专业特性及职业元素,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文学课程,不仅要求中职幼教学生很好地理解幼儿文学,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幼儿心理及兴趣,而且还要求其在今后的幼儿教学实践中,将教学与幼儿发展紧密结合,即通过幼儿故事教学提升幼儿口语能力。

3.2 结合教学实践需要,培养多方面技能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故事教学对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促进作用,我们应更灵活地开展幼儿故事教学,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那就需要在中职幼教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视其多技能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故事的内容可以涵盖自然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等多方面,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例如《小马过河》的故事,在小马得到了不同意见,不知如何决定时,可以提问幼儿“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呢?”,对回答不必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站在幼儿角度给予肯定,接着引导幼儿“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马是怎么办的,好吗?”这个过程不仅使故事有了参与性,也能深入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并通过比较使幼儿认识更加丰富。这种讨论式的提问,能够使幼儿更主动地参与教学,不知不觉中进行口语练习,从而提升其口语能力。

故事教学不仅仅只是单一的讲故事,也可以将音乐、游戏、美术、表演等与故事相结合,更生动活泼地将故事表现出来,从而通过各种趣味性很强的方式,让幼儿对故事的投入和理解也更加深刻,故事也就能够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口语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3.3 通过教学实践提升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口语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幼儿的性格、认知和综合素质,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在已有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故事教学的开展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对幼儿口语能力进行提升训练,为其今后语言习惯的养成打下好基础。

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是仅仅通过中职教育的课堂就能够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小故事《圆圆交朋友》中,小松鼠和圆圆见面后,小松鼠:“你好,小姑娘,我是小松鼠,你叫什么名字啊?”圆圆:“我叫圆圆,我到森林里采蘑菇,我们能成为朋友吗?”小松鼠:“好啊好啊,我来帮你采蘑菇吧!”这一段简单的对话,幼儿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也会使幼儿学会自我介绍和对交朋友,帮助他人有一定的了解,并养成自我介绍的口语习惯,以及帮助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相结合,这是对幼儿文学教学职业元素的体现。除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日常课堂上的训练,幼儿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实践,进入幼儿园参与教学实践,接触处理真实课堂中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了幼儿文学教学对于中职幼教专业的学生,不仅仅是应学必修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是其之后幼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项职业技能。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本文探讨的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是中职幼教专业幼儿文学教学中职业元素的实践体现之一,意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敏.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5):122,125.

[2]白玉格,吴树甜.科学途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161.

故事教学与幼儿英语学习 篇3

【关键词】幼儿 英语 故事 活动

大多数80后可能还记得,我们这一代接触英语也就是上了小学以后五六年级才开始的;90后就比我们早一些了。现在逐渐地发展到,幼儿学习英语的年龄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不过,孩子年龄越小,语言学习确实是就越容易。孩子从小学英语,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一些老师不懂得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强制孩子认字母背单词,结果是自己教得筋疲力尽,孩子学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那么,最终的结果也是最可怕的,因为它有可能影响孩子今后学习英语的态度。

一、幼儿学习英语贵在兴趣

幼儿的学习模式和我们大人是不完全一样的,成人即使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在自律的控制下,也能投入其中。但是幼儿不行,这完全取决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幼儿期的儿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发展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内容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如果幼儿对英语有了兴趣,便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这便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所以进行英语教育活动的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是否被唤起。

二、故事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英语是第二语言,语言环境远不如母语,再加上幼儿年龄较小,在英语学习中常会遇到各种阻碍。为了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教学,由简单单一的到多元化的。上面我们提到,对幼儿来说,学习英语的先决条件是兴趣,那么最终目的养成的是孩子的英语语感。英语与我们汉语一样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游戏、韵律诗、儿歌不能完全满足孩子新的学习需要,而讲英语故事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与它的特点有关:

1. 故事,有情节、有角色、有语境、有悬念,深深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喜爱听故事,尤其是一些和小动物相关的英语故事。故事中一般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表达故事内容,这样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

2. 故事中有单词有句子,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诗歌或游戏中,幼儿表达的大多是简单的单词重复叠加和超短句。而故事中的句子相对来说较长,幼儿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可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 内容结构复杂,记忆力提高。每个故事都有内在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把这些需要记的词语、背的句子都穿插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使本来非常困难枯燥的事变为有趣,且记忆深刻。

4. 内容相关性强,锻炼想象力。故事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情节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有联系但也不排除转折突变。听故事时,孩子能预测故事的发展, 这样让幼儿的思想不断地在定位在延续,发挥想象的空间,产生成就感。

三、怎样进行故事教学

有些幼儿教师认为英语故事不像汉语故事那样好讲,而且如果讲完后幼儿听不懂,互动不强烈怎么办?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开始?其实,我认为不必为此担心,英语故事与中文故事没什么太大区别,在选材、准备、实施上都有共通点的。

(一)选材

选材对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是基础中的基础,它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故事的吸收好坏。所以,教师选择故事材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性强的

可理解性是语言学习的必备条件。故事特别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听故事时,学生没有每句话都弄懂,也能理解其意思。如果故事中的许多词语重复出现的既自然又令人愉快,语言方面的困难也随之迎刃而解。

2. 有趣味性和相关性的

所选的语言材料既要有趣,又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幼儿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习得语言。也能为孩子们学习和使用英语创设情境。

3、语句简短、口语化、易记忆

故事的词句不必严格按照语法,因为每位幼儿的认识能力和接触英语的渠道就各不相同,有的接受新知识速度快;有的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才能掌握;有的在父母的影响下已经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或句子;而有的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语句口语化的简短用法更能便于幼儿学习、接受和记忆。

4. 符合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其特点,在选择材料上,一定要根据所要进行教学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考虑。例如:大班的故事哲理性很强,如果给小班的幼儿使用,恐怕大部分幼儿会一脸茫然,更甚者或根本不听故事。

(二)方法

故事材料选好后,下一步就是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离不开幼儿的心理特性和学习语言的特点。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表明:活动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活动对儿童心理的满足程度,该活动越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设计活动要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

英语幼儿小故事精选 篇4

Initially, she was scared to death. The first time he took her up, she hung on for dear life. But by the end of that flight, she was hooked. Half a year later, she bought her own hang-glider.

Almost every weekend, she drove to Torrey Pines and leaped off the cliff. She could soar to La Jolla in less than five minutes. She liked to fly over the town. She would wave at kids pointing and looking up at her, and they would shout and wave back excitedly.

One day she was returning to the launch site when she noticed a red hawk rapidly approaching her. It briefly disappeared. Then she heard its claws ripping the wing’s fabric. It flew off. But the next thing she knew, it was flying straight at her. She turned out of its way, but it dove at her again. She was scared.

She had to evade its attacks four times before she was able to land safely. Even after she landed, it circled overhead, as if daring her to fly again. What did I do to you, she wondered.

As she drove home, she found out that she had been lucky. The radio news reported that in Australia, a hang-glider had been attacked by not one, but two, eagles.

适合幼儿的英语故事英文版 篇5

The tortoise saw an eagle flying in the air, then request the eagle taught him to fly. Eagle advised him, said he could not fly. Can the tortoise so pressing, eagle and caught him, fly to the high altitude, and then he let go. The tortoise fell on the rock, was cast sky-high.

This story shows that those who aim high, impractical person is bound to fail.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学 篇6

一天早晨,鸡妈妈要出门办事。临走前,鸡妈妈叮嘱小鸡:“你千万不要出门,小心坏人到咱们家里”小鸡调皮地向妈妈行了个军礼,嘴里还说“yes!保证完成任务!”

鸡妈妈走后,小鸡马上跑到妈妈房间的大镜子前,忽然,小鸡看见镜子里也有一只和她一样的小鸡,只见她全身金黄色的羽毛,红红的鸡冠,明亮的眼睛和小鸡一样美丽。小鸡心想:哼!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美丽的小鸡吗?我一定要跟她一决高低!小鸡朝镜子里的小鸡大吼道:“你是谁?”镜子里的小鸡嘴巴也一张一张的,这下小鸡就更生气了,用自己的尖嘴啄,用自己的爪子刨镜子里的小鸡,镜子里的小鸡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攻击小鸡。就这样她们“战斗”了好几个小时。鸡妈妈回家了,看见小鸡的毛都掉光了,他焦急的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鸡指了指镜子里的小鸡。鸡妈妈对小鸡说:“镜子能反射,它可以把我们的影子反射到上面的”。

小鸡终于搞懂了,她低下了头。

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 篇7

(一) 语言故事教学内容的创新。

以前幼儿园教师主要从语言教材中选择故事, 内容大多都是品德教育方面的, 其他领域特别是科学知识题材的故事非常缺乏。而现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因此, 给幼儿提供的故事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 而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为当今幼儿所喜爱的内容。如怎样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 如何对待家中来做客的小朋友, 如何同小朋友合作游戏以及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 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 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等的内容。

(二) 语言故事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 笔者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们在听故事时很认真, 可是到提问时却有许多幼儿不感兴趣, 以至影响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长期“讲一遍故事———提一些问题———作一次小结”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提问偏重于重复故事内容, 以至于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为提高语言故事教学水平,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几年来的一线教学经历, 以及在和同行们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基础上, 笔者总结和探究出了几种语言故事教学模式:

模式一

故事图片讲解陴完整讲述故事陴幼儿排图讲故事陴故事表演

这种模式是幼儿园语言故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模式。如:大班语言故事《爱心小兔》, 幼儿须按照其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大灰狼性格的变化, 先是凶恶, 再被爱心小兔感动, 最后大灰狼也有爱心) 进行排图, 然后讲故事。这种形式的教学对于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 发展语言的连贯性有积极作用。

模式二

播放语言故事多媒体课件陴教师再次生动讲述故事陴幼儿看课件复述陴幼儿故事表演

幼儿掌握一个语言故事, 从理解到说再到表演是有难度的。因此, 在语言故事教学某些环节的进度上, 需要根据幼儿的语言基础和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

(三) 语言故事教学方法的创新。

每种模式又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可以采取幼儿自主阅读法, 情境表演法, 游戏法, 讨论法, 绘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 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提问不能答, 指点不开窍, 然后畅讲, 印入更深”。

故事创新教学的提问时机为:1.插入式提问:即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情节的发展及时地提出问题。2.前置性提问:即将故事的结局在活动前展现出来, 然后启发幼儿展开想象。3.后续性提问:在无结局的情况下, 让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设想。

提问方式为开放式:多设计分析性问题、究因性问题、归类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教师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幼儿分析理解作品的内容, 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启发幼儿从多角度主动地思考, 并转变成“想说、敢说、乐于说”, 从而促进其思维和语言有效的发展。

如中班故事《小羊过桥》, 本人在讲第一遍故事时, 用操作演示法一边操作木偶, 一边用生动的语言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当幼儿对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人就边提问边进行对话教学。第一个问题: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第二个问题提问前, 本人再次操作木偶, 表演两只小羊同时向桥中间走去, 接着讲:“两只羊在桥中间碰头了, 小白羊走不过去, 小黑羊也走不过来, ”提问:小白羊说什么?小黑羊说什么?幼儿回答时本人边演示边帮助幼儿回答。如果幼儿回答不全, 本人就边讲边演, 让幼儿学说。这样形声并举, 帮助了幼儿的形象记忆。接着再提问: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 怎么办?让幼儿分组讨论, 然后讲出设想来, 再引导幼儿对两只小羊说一句什么话, 如:以后你们不要再争吵了, 要互相谦让, 或以后你们要团结友爱, 碰到事情想办法解决, 让幼儿从中懂得要相互谦让的道理。

1. 关注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性。

在幼儿阶段, 对于故事教学的评价视角应更多地放在幼儿体验活动的情绪情感上。评价活动的有效性指标包括幼儿表演故事的欲望, 幼儿表演故事的专注性与完整性等。

2. 关注幼儿对重点词汇的习得和迁移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是幼儿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2将幼儿复述完整的故事当做故事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也会将语言故事的价值局限在固定的环节和活动中。

二、语言故事教学的启迪与思考

语言故事创新教学以幼儿为主体, 以兴趣为中心, 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 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 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 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教学的优势。

首先, 要从幼儿的水平能力出发, 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程度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故事的长短、情节的难易程度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安排。

其次, 提高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观念对幼儿语言故事的学习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 让故事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让幼儿有语言运用的机会, 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摘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 创新了幼儿园语言故事教学内容、语言故事教学模式、语言故事教学方法以及语言故事教学评价视角。经过笔者教学活动实践, 发现此创新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让语言故事成为幼儿习得语言的一种有效途径。

幼儿园故事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较低,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内容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生动活泼的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智力和情感方面的教育。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接触儿童文学,发现其魅力。

一、开展故事教学的意义

1.具有德育意义

幼儿处于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故事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故事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将生活中的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中的鲜明形象感染幼儿,让幼儿从故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2.提高语言能力

故事教学一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词汇积累,二可以让幼儿从中学习正确的表达习惯。当幼儿在听故事时,会自觉地对故事中的词语进行储存,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幼儿还能注意到怎样将词语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扩大知识面,提高想象力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爱问“为什么”,这是幼儿主动求知的表现,也反映了幼儿知识面有待拓宽的问题。故事教学能够丰富幼儿知识,满足幼儿好奇心理。故事是知识的一种载体,不同类的故事中蕴含着各种知识,幼儿在听故事、学故事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和评价,进而会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高。

4.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幼儿对故事情节产生疑问时就表示他们对故事产生了好奇,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故事教学的方法

1.问题设置法

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提问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提问贯穿在故事讲解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故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幼儿产生好奇,进而专心地听故事的详细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当教师讲完一个故事时,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你喜欢故事中的人物吗?说说为什么。”这样幼儿对听的故事有了简单的概括,同时将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结合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出来。再次,当教师讲完故事时,可以让幼儿试着根据提示问题对故事进行续编。如,讲了《狼来了》这个故事,教师让幼儿继续想象:“放羊的孩子以后还会说谎吗?”“后来人们会对放羊的孩子说些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故事教学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提高。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变换提问方式,针对故事的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同时提问的次数要合理,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性。面对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教师不能再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注意,这样会破坏故事的连续性,影响其他幼儿的兴致。在提问时要注意时间间隔,讲述一遍故事提问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2.分组讨论法

组织讨论法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围绕故事内容的理解或者续编故事进行的讨论。分组讨论的方法在大班中运用较多。讨论法建立在幼儿对故事主要内容有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是为了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涵,调动幼儿情绪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幼儿在理解故事的重点或者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发挥想象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爱笑的小花》这则故事时,教师在讲完后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天天想要采小花的时候外公是怎样劝小花的?”“天天为什么没有摘走小花?”“你想和小花做好朋友吗?那你应该怎样做呢?”教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明白爱护花草的道理。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从故事中获得启迪,受到道德和情感的教育。

教师在运用分组讨论法时,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总结,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多采用鼓励、表扬的形式,让他们敢于发言。

三、故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趣的故事

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要选择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有趣的故事,这样幼儿才会对故事产生兴趣,并且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述,从而进行积极思考,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2.选择的故事难度要适当

针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幼儿理解的内容,否则会引起幼儿的厌烦情绪,教师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3.增强课堂互动

让幼儿一味地坐着听、说,他们一定坚持不了一堂课,因此教师要在故事教学中为幼儿创造参与的机会,可以通过表演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故事教学,采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晓露.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学周刊,2014(4).

幼儿故事欣赏《种瓜》教学设计 篇9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

2、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看戏》、《小乌鸦爱妈妈》、《幸福拍手歌》。

2、律动练习:《洗手帕》、《学做解放军》、《头发肩膀膝盖脚》《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你们知道西瓜是从哪里来的吗?(对了是种出来的。)西瓜好吃吗?(好)那你们想来种瓜吗?(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小结:我在田根下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它,发了呀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不下。

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

3、师提问: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吃过西瓜,谁来说说西瓜的特征?(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西瓜它是在那里生长的?3、教师范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5、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完整的学念歌词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再请幼儿大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6、教师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出附点音符。

7、请个别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8、这首歌曲中有几小段。

9、你喜欢歌曲的哪一段,为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一个孩子在墙根下种瓜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表现出一种很欢乐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故事教学幼儿英语口语 篇10

活动目标:

1、产生了解不同行业的愿望,知道部分行业的职业特点。

2、能向同伴介绍爸爸妈妈的职业和工作特点。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爸爸图片,作为讲述的角色道具。

2、幼儿带来代表爸爸、妈妈工作特点的物品一件,曾向爸爸妈妈了解过他们从事的工作。

活动过程:

一、听听爸爸的故事

T:今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位爸爸,这个爸爸可厉害啦!你们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边出示角色形象“爸爸”,边讲述有关爸爸的故事)

T:你们现在知道这个爸爸是干什么的吗?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交警叔叔的工作是什么啊?他需要穿怎样的衣服上班呢?

T: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都坚守岗位,指挥着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如果没有他们,会怎么样啊?

二、说说我带来的故事

1、T: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爸爸或妈妈工作时经常用到的东西,请几个小朋友来讲讲爸爸妈妈的故事吧!

2、T: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我们请一个小朋友展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其他的小朋友来猜猜他的爸爸或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3、T: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爸爸妈妈工作时候的样子。

我请模仿的像的小朋友到上面来做。

三、活动延伸

1、T:刚刚我们讲了爸爸妈妈的职业,现在老师就要请小朋友把我们爸爸的高大的形象画在纸上。

2、T:我们可以把爸爸工作时的样子画下来。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在故事教学中引导幼儿合理猜想 篇11

1.以猜想导入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幼儿知道故事名是《幸运的一天》和故事的主人翁是小猪和狐狸后,教师提问:“幸运一天,到底是狐狸的幸运一天还是小猪的幸运一天?”请幼儿猜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幼儿根据图片来猜想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为了保证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他们认真而仔细地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图片进行比较、分析,寻求答案。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在幼儿自己的反复观察与讨论中得以突破,他们最终借助对图片的观察,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2.探究猜想,尝试证实。在幼儿交流了各自的猜想后,不同的猜想结果又激起幼儿进行验证的需求,此时他们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积极探究究竟是“谁的幸运一天”。看图讲述过程中,教师不断追问:“你猜此时小猪又会想出什么办法?”不仅让孩子推断并讲出小猪的心情和行为,而且还让孩子大胆地想象和表现小猪的表情。

3.层层递进,获取答案。在经过一次次的猜想、一次次的证实却还未得到正确答案时,幼儿的好奇心被高度唤起,期待的心理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故事的结果是:狐狸的幸运一天最后变成了小猪的幸运一天。一直到最后,孩子们才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学习气氛立刻达到高潮。

故事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要合理。教师要鼓励幼儿猜想出可能发生的情况或结果,并耐心、真诚地倾听幼儿的想法,接纳和支持幼儿不同的想法。不要急于评判对或错,更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而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引导幼儿学习根据故事人物的主要特征和事件的主要线索,合理地推测和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2.猜想应有度。教师在充分考虑到活动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和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经历后,再设计让幼儿猜想的问题。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去合理猜想。在幼儿不断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猜想的适度性,不能让幼儿为猜想而猜想,更不能让幼儿漫无目的和毫无根据地胡乱想象。过度的猜想会干扰幼儿对故事核心内容的理解,影响幼儿对故事的整体感知甚至“跑题”,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幼儿数学教学故事化的实践与思考 篇12

幼儿故事是为幼儿创作的具有完整情节的文学作品。它的叙事性和文学性与儿童的情感有极强的交流作用, 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而故事组织的完整性也适合儿童的年龄学习和心理, 因此幼儿都喜欢故事。孩子们一方面从故事中接受知识, 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许多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有趣的新天地, 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 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看故事、听故事和讲故事的。孩子爱好的倾向, 绝非偶然。在数学教学活动时, 我尝试着“教学故事化”, 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故事化的快乐, 在实践活动中, 激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一、故事情节的生动, 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通过故事教学, 能增长幼儿知识, 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 故事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新异的, 不仅在于故事的人物身上, 同时, 故事情节的神奇, 设置悬念, 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 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形象, 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 如教幼儿感知8、9的数量时, 我编了个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森林里老虎大王要举行动物联欢会, 他邀请全家老少都要来参加, 但是老虎大王要请小动物们一个个排着队去参加, 都来了些谁?” (老虎是“动物之王”平时在森林里一直很威猛, 今天会有谁来参加这个动物联欢会呢?) 边讲边出示图片:五只大象、六只狮子、七只狐狸、八只熊、九只猴子, 他们家来了几个呢?通过这样的演示, 幼儿很容易地感知数量8、9。教师以大老虎的口吻进行教学, 加上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的学习, 要由幼儿自己来做

1.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故事角色操作化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 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 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 由幼儿自己来做, 我会请幼儿自己担任故事中的角色, 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 参与到故事中。如教幼儿学习分类计数, 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小猫和小狗分食物, 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 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 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 计数也就能知道了。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 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 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 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小狗、小猫分食物。再如, 教幼儿判断9以内数量的多少时, 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 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苹果。在喂苹果的过程中, 幼儿很轻松地判断出9以内数量的多少。

2.请幼儿扮演故事中某个角色, 故事角色融入化

幼儿有自己丰富的天真思想, 那是毫无疑问的。故事结构曲折、描述生动, 实有引人入胜的功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把幼儿导入无限推论的境界之中, 致使幼儿获得很大的快乐。如教幼儿学习按大小和颜色分类活动中, 我设计了小鱼游的故事, 老师扮演故事中的鱼妈妈, 自然就把自己想象成是各种各样的小鱼了。在扮演时, 小鱼听好鱼妈妈的要求, 根据各自的特征, 按鱼妈妈的要求做相应的事情, 在快乐的故事扮演中, 幼儿轻松学会了按大小和颜色分类。

三、故事与幼儿的情感有交流作用

每次的数学活动, 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 久而久之, 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 懒得理会, 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故事中所描述的对象, 大都是有生命的。尤其是“拟人”或“拟儿童”的方式最为普遍。因此, 我常把数学教学内容编成拟人化的小故事, 发生情感上的交流, 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 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完成任务。我在编故事时, 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 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这样一来, 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谁在前, 谁在后时, 我就以小熊家请客, 排着整齐的队伍才能去他家为由, 要求孩子们帮小动物排好队, 孩子们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 教师戴上小熊头饰, 来到幼儿中间, 以小熊的口吻表扬幼儿, 如此一来, 孩子们特别的高兴, 排队也起劲了。

以上是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尝试采用的一些故事化方法, 在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加强数学教学故事化活动的指导。故事中的数学活动, 尽量把数学的要求嵌合到故事之中,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发现数学的乐趣。故事中的数学本身就是希望我们能挖掘出故事中的趣味, 让孩子在趣味中获得数学的能力和乐趣。我想,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如果我们放弃了故事的趣味性, 只把故事当作一个引子, 只是硬把数学的东西灌给孩子, 孩子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 也感受不到故事的乐趣, 这样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开展的价值。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篇13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注意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同时要学会编故事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故事 教学 知识 发展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从故事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其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粗略感知是与非,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青蛙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池塘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它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想要找点儿新鲜的事情来做,于是……”①每当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故事情节,望着孩子们专注的听着时,他们不仅为故事的情节所打动,同时也赞叹着故事有如此的魅力!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幼儿故事就是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出来,并适合幼儿读、听、讲,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情节生动的文学体裁。从内容上分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科幻故事等。

“没有故事就没有教学,没有阅读就没有故事”,这是山西运城新港实验小学校长的教育名言。从中得出,学生成长需要故事,最好的教育应该从故事出发。1 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下面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妙用谈些看法。

一、故事教学应注意以下五点

1、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②可见音乐故事在开启人类智慧方面有着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以及小星星这类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着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对于同一个故事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出来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一次,有两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我家玩,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家有本故事书便要求我讲故事,于是我照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的讲起来,绘声绘色的语句,全神贯注的神情,让五岁的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提这个问题提那个问题,而另一个只有三岁,由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却没有多大的调动幼儿的积 2 极性,因此我想如果我再继续照搬书上的内容,对三岁幼儿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后来我也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幼儿年龄小,可用简短,生活化的语句)讲述,小家伙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选择适宜故事的策略

什么样的故事内容是适宜的?是被幼儿喜欢并能产生共鸣的?杜威曾说过:“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同时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命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生活化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也是一个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重建儿童的生活、关怀儿童的生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性或根本性工作”③。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④。这几段话告诉我们,在为幼儿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在了解幼儿现在经验和需要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制定了选择故事的策略:

策略1:来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结合我园正在进行的图画书阅读的研究,选择经典的故事: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两个故事一个取材于幼儿熟悉的毛毛虫,另一个则取材于幼儿同样熟悉的狐狸和母鸡。通过对这两个读本的解读,发现幼儿对这两个故事特别喜爱,并且这两个故事的情节也适合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策略2:来源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或传说:如《老鹰捉小鸡》、《西游记》。《老鹰捉小鸡》是一个幼儿经久不衰的传统游戏,每一次的游戏都能引发幼儿无数的、开心的笑声。《西游记》更是让孩子百看不厌、百听不厌。选择这种类型的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共鸣。

策略3: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如《龟兔赛跑》、《小兔和狼》。乌龟、兔子 3 永远都是受孩子喜爱的两个小动物形象,有小兔子的地方总会有大灰狼的出现。一玩有关兔子、狼、乌龟的游戏,幼儿的兴趣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被调动起来。满足幼儿的兴趣是组织好一个活动的第一步,对于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事物,幼儿总是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进去。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4、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现在我带的班是学前班,从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5、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讲故事

利用卡拉OK方式讲述故事,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倾听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孩子在看字幕模仿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身体动作讲故事。伴随音乐的有情节的动作表演,不但能帮助幼儿很好地发展动作,同时也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投入到对优秀音乐的感受活动之中。如果只是要求年幼的孩子坐在那里安静地倾听,他们很难听下去,而且也听不出什么名堂。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种活动的重要性并认为:“没有大肌肉参与的音乐学习,至少也是不完善的音乐学习”⑤。音乐最本质的特点是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当孩子哪怕是婴儿,听到音乐都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可见音乐能极大限度感染人激发人,让人随着音乐而舞动。“““肢体动作是对所有孩子的教育中最适合的,相对地,动作教育在任何课程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⑥。教师在运用肢体动作讲故事时要注意音乐和动作的匹配,教师事先要仔细倾听音乐,包括每一个乐句,设计的动作和音乐较好的对应上,让人感觉音乐和故事两者相得益彰。如:在中班音乐欣 4 赏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教师将目标定在随着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并根据音乐创编相应的故事情节。教师在导入部分请幼儿欣赏flash,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并重点讨论flash中狐狸的动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所选的音乐为《在山魔王的宫殿里》,此音乐力度变化很明显,前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表现狐狸摔倒的各种动态,后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狐狸被蜜蜂蛰的窘态,惟妙惟肖。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将音乐很好地与情节联系起来,特别是后半段音乐所表现的激烈、紧张的气氛,当音乐进行到后半段时,幼儿异常投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编故事应做好充分准备

1、编故事前的准备

在让幼儿编故事前要把那些可能会出现在故事中的字词、句子作一个大概的估计,并明确地告诉幼儿这些字词和句子在编故事过程中可能要用到。教师要尽量采取多种手段让幼儿熟悉这些字词和句子。

2、故事的编写

编故事运用于幼儿教学中,并不是说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编故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故事的题材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最好是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较为熟悉的东西。

(二)、故事的长度和难度要适中。因为幼儿所学的词汇量和句子不够多,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幼儿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以证明他们的想象能力。故事所用语言必须是幼儿都学过的,至少大部分都学过。

3、故事的修改

编故事也和写文章一样,写好了还要修改。但这里的修改并不完全像我们平时写文章那样咬文嚼字的修改,只是让幼儿自己口头发表意见,修改病句。这样也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精神。

4、故事的讲述

幼儿编写故事,是为了让他们学语言以便于用来交流。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既训练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其他同学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训练了其他幼儿的听力。

一般来说编故事到这一步也可以结束了。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选出一篇最好的故事,让幼儿自导自演。也是一件对教学非常有好处的活动。

因此,恰当地运用“编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迅速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故事有利于加强幼儿记忆

每个故事都有其内在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就给幼儿一种悬念使其想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运用“编故事”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记词语、背句子,本来就是非常枯燥的事。再加上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就更让人烦恼。老师把这些都穿插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幼儿不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通过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把那些要记要背的词、句子不知不觉就记下了,而且记得非常牢固。

2、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一般的孩子眼里,文字是非常神秘的,但学习起来就觉得困难重重,既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故事。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的悬念以及主人翁怎样遇到困难,克服困难,怎样取得胜利等无不紧紧扣住他们幼小而充满好奇的心。在他们对故事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他们对文字学习同样兴趣盎然、信心百倍。

3、故事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技能

当老师讲述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时,幼儿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他们的听力在听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当师生一起讲述故事时幼儿在练听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说的能力,特别是思维的能力。

4、故事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任何故事都是由词汇、句子构成。故事的讲述包括了语音、节奏、语调等。由于故事都有明显的情节发展、变化。它能有效地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等活动中,教师可以比较自如地设计活动来突出重点、难点,使教学轻而易举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期,兴趣是他们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孩子们的眼里,学习﹑生活和游戏都是没有界限的。因此,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好听的讲故事形式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参考文献和注释

①ISBN 978-7-5409-3585-6 《陪伴孩子成长的小童话大启发108篇》106页。

②文蓝《音乐漫话》文津出版社。

③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征》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幼儿园教育与课程2007版。

④《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⑤许卓娅《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Raepica.许月贵.郑欣欣.黄静莹著《幼儿音乐与肢体活动理论与实践》心理出版社。

姓名: 刘小凤

单位:老厂镇中心幼儿园 职称:小一

上一篇:他们的春天在哪里下一篇:六年级习作7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