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2024-06-10

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共12篇)

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篇1

一、英语儿歌的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英语儿歌中使用的词汇主要是名词 (动物、植物、食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 、动词 (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 、形容词 (颜色、形状、大小等) , 这些词反映的事物及其属性比较具体, 切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 英语儿歌中简单句的大量使用, 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

2.形象具体可感。英语儿歌作品的语言着力于突出人和事物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使儿童念起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英语儿歌中的摹仿声和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 增强了儿歌的形象性。

(1) 摹仿声。摹仿声能引起学生的听觉直感, 唤起他对事物的注意、想象和理解。如儿歌《Animals》:“Cat, cat, cat, miao-miao-miao.Dog, dog, dog, wangwang -wang.Duck, duck, duck, ga -ga -ga.Pig, pig, pig, lu-lu-lu.”儿歌中的“miao-miao-miao”、“gaga-ga”、“wang-wang-wang”、“lu-lu-lu”等象声词的运用使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拟人。拟人是儿童英语文学中使用最多、深受喜爱的表现手法。如儿歌:老虎tiger穿花袍, 尾巴tail摇一摇, 百兽之中它称王, fox见到赶快逃。

(3) 音韵自然和谐。儿歌中特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如儿歌:“Nod your head, Yes, yes, yes.Shake your head, No, no, no.Raise your hand, One two three.Put your head down!Look at me!”音节自然响亮, 易学易记, 同时配合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带给作品内在的乐感。如儿歌《Pencil》:铅笔pencil真奇妙, 画只fly嗡嗡叫, 画条fish游啊游, 画只rabbit蹦蹦跳, 画面flag迎风飘, 画朵flower朝我笑。

(4) 富于动作感。在英语儿歌作品中, 富于动感的语言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如《天天锻炼Body好》:Come come来来来, 小朋友们做早操, 伸伸arm踢踢leg, 小小foot跳一跳, 天天锻炼body好。

二、英语儿歌的类型

1.游戏歌。游戏歌是配合游戏活动的儿歌, 伴随游戏动作而吟唱。如《One little body》:“Two little hands, clap, clap, clap.Two little feet, tap, tap, tap.Two little hands, thumb, thumb, thumb.Two little feet, jump, jump, jump.One little body turns around.One little body sits down.”边念儿歌边做身体动作。

2.数数歌。数数歌是一种源于培养学生数的概念的儿歌, 帮助认识数字和掌握最基本的数的序列, 如儿歌:“One, one, one, run, run, run.Two, two, two, go to the zoo.Three, three, three, swim in the sea.Four, four, four, stay at the shore.Five, five, five, find knives.Six, six, six, pick up the sticks.seven, seven, seven, go to seven-eleven.Eight, eight, eight, stand by the gate.Nine, nine, nine, form a line.Ten, ten, ten, catch two hens.”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学会数字单词。

3.问答歌。以一问一答形式表达内容。如Whereis your book? Where is your book? Here, here, here, my book is here.

4.猜谜歌。猜谜是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对于开发智力, 提高辨别、联系能力大有裨益。如“What’s this? What’s this? guess, guess, guess. Pen, Pen. This is a pen.”

三、英语儿歌在教学中的作用

1.给单词加上节奏的鼓锤。把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和文化气息浓的英语歌谣运用到教学中, 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在教数字1~10时, 因为十分抽象, 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我利用歌谣:“英语数字不难说, 找出规则就容易。一至二十词各异, 一个一个单独说。后面加teen变十几, thirteen、fifteen看仔细。eighteen只有一个t, 两个音节念清晰。二十至九十后加ty, twenty不同重点词。Forty去掉字母u, thirty、fifty更出奇。十位数后个位数, 表示数值几十几。按序排列不费力, 连字符号莫丢弃。巧记妙学加毅力, hun-dred是你的好成绩。”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数字, 朗朗上口、简单易记,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2.让句子插上韵律的翅膀。新编的小学英语教材, 内容多、范围广是众多小学英语教师认为难教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把一些易混或不易记住的短句编成儿歌,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 在教学“Where does it live?”这一句型时, 可用这样一首歌谣“Where does a fish live? In a river.Where does a panda live? In a forest.……”通过充满韵律的歌谣, 再加上适当的动作后, 学生对句型的掌握程度明显增强了。

3.用想象装扮英语的天空。所有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首英语歌谣也是如此。当学生们学会唱一首歌谣时, 教师应当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过去已学的相关词来替换原有的歌词。如, 在教颜色单词时, 我们可采用儿歌“小黑熊, 真顽皮, 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 blue, blue是蓝色; 画个太阳红彤彤, red, red是红色;画朵云彩是白色, white, white是白色; 画片草地绿荫荫, green, green是绿色; 画串香蕉是黄色, yellow, yellow是黄色;最后拿起黑色笔, black, 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 画了一个小黑熊, 哭着闹着找妈咪。”学生对这首歌谣表现出来的兴趣非常浓厚。鼓励学生把其他的颜色也编进这首儿歌, 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减轻了学习负担, 又通过想像脱离直接感知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英语儿歌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 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学生们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如, 教授英语儿歌《Sky》:天空sky云飘来, 云儿cloud去看海, 广阔的大海名叫sea, 要学大海的宽胸怀。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 创造模拟情境。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 学的内容 。如儿歌《Traffic lights》:“Red, yellow and gre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Red Red Red, Red means stop.Green Green Green , Green means go. Yellow Yellow Yellow, Yellow means wait.”根据儿歌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 以满足模仿的乐趣。

2.多感官活动法。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 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如儿歌《I love apple》:“Apple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Apple apple, I love you.Apple sweet I like to eat.”在学习这首儿歌时, 教师可提供红红的大苹果, 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 尝一尝苹果的味道, 画一画苹果的形状。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听──做动作”是全身反应法的最明显的特征。教授的语言多以祈使句为主。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们活泼好动的特点, 在激发兴趣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如“Touch your head. Touch your leg. Touch your foot and Touch your knee……”让学生们随着歌谣做动作, 既复习身体部位的单词, 又培养他们愉快的学习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篇2

Trot, trot to Boston town,

骑着小马前往波士顿

Toget astickof candy

去拿棒棒糖。

One for you andone for me,

一颗给你一颗给我,

And one for Dicky Dandy.

一颗给丹迪。

Trot, trot to Boston town,

骑着小马前往波士顿

Toget astickof candy

去拿棒棒糖。

One for you and one for me,

一颗给你一颗给我,

And one for Dicky Dandy.

一颗给丹迪。

Trot, trot to Boston town,

骑着小马前往波士顿

Toget astickof candy

去拿棒棒糖。

One for you and one for me,

一颗给你一颗给我,

And one for Dicky Dandy.

英语儿歌与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儿歌;特点;进行教学

英语儿歌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重要途径。由于多年来,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的单词、句型、阅读教学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而对英语儿歌这一新型的教学内容研究不多。大家习惯于把英语儿歌运用于单词、句型教学之中,而就如何进行英语儿歌教学的成功方法、策略、模式大家正在研究之中。几年来,我悉心研究英语儿歌教学,颇有心得。

一、儿歌教学的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英语儿歌语言浅显,小学生初学英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此时的孩子学习的英语语句简单,语法结构单纯,语汇贫乏。而语言浅显的英语儿歌把正确的语法、词汇和小学生的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优美的、规范的小学生英语口语,适应了小学生初学英语的语言发展水平,能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英语儿歌使用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动物、植物、食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等) 动词(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形容词(颜色、大小、形状等)这些词反映的事物即其属性比较具体,契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英语儿歌中简单句的大量使用,也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

2、形象具体可感。形象性是英语儿歌作品的一大特色。儿歌主要着力于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绘,突出它的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所描绘的人、物、事,使儿童念起来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英语儿歌中的摹声和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儿歌的形象性。很多英语儿歌除了有抑扬顿挫的节奏,还有生动、优美、丰富的意境,其语言精练,响亮押韵,琅琅上口,吟唱的同时还可以加上动作或舞蹈,边唱边跳边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又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深受学生喜爱。若与学习内容相结合,开展操练活动,既能强化重点, 又能避免机械式的操练,使学生能很好的保持有意注意和乐学状态;使学生身心愉悦。对课堂留下美好印象和回忆,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3、音律自然和谐,易学易记。儿歌也是音乐的一种表达形式,儿歌中特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小学生产生愉悦感。 在我国,专为儿童编写的韵律课本起源久远, 品目繁多,流传深广,如三字经,唐诗宋词和古诗文等等,无不都是因为它们既符合认字要求,又适于儿童兴趣,于是自然成为教材,广泛流传,沿用至今。在英国,传统的语言教学也是着重于古典诗歌的。

二、如何进行英语儿歌教学

1、激活情趣,培养兴趣。许多优秀的英语儿歌不仅有抑扬顿挫的节奏,而且还有生动、优美、丰富的意境,其语言精练,响亮押韵,琅琅上口,深受学生喜爱。课前吟诵一首英语童谣,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课中吟诵童谣,结合学习内容,开展操练活动,既能强化重点,又能避免操练形式的程式化和机械化,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和乐学状态;结束课前唱一首,利于学生解除疲劳,身心愉快,对课堂留下美好印象和回忆,盼望下节课的到来。

诵读儿歌应采用多种形式,如跟读、齐诵、领唱、轮唱、对唱及说唱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有表現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对那些富有动感、情境丰富的儿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说唱表演,利用手势、表情、动作、声音等表演手法,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更生动地传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感情。有的儿歌如能配上音乐,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音像结合,效果更会好。

说唱表演(chantandact)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有利于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利用英文歌曲巩固操练,加深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巩固操练是引导学生讲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从而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现在小学生的英语教科书,每一个单元都会有一首英文歌 曲或歌谣,利用英文歌曲或歌谣巩固操练,使学生加强记忆、克服遗忘、加深理解。如小学五年级英语第一册Unit 1 Good Friends,主要是要掌握 like+v.- ing 这个语法点,而这单元的歌谣的歌词是“On Monday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with my friend,paul.On Wednesday,I like playing chess with my friend ,Jess.”通过歌谣来巩固,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语法点,进而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3、英语歌曲内容能用动作表现,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我们在组织学生学唱英文歌曲时,应尽量挑选一些适合一边唱一边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含义的歌曲,例如“Old McDonald Had a Farm”,它涉及很多动物以及其发出的声音。在唱歌时,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老师在讲台上边唱边做,学生在座位上边唱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这样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记忆歌词,学习单词;有助于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节奏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交际能力。我们除了做一些示范动作以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动脑筋,想想怎样做动作,这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创造都有一定的好处,效果极佳。

4、运用英文歌曲,加强学生语音训练众所周知,小学生在说英语,尤其在说一些较长的句子时,会出现说话不流利的现象,往往不能够灵活运用,这是由于英语的发音部位、舌位、口型变化与普通话不同而引起的。而英文歌曲中有相当规范的英语口语,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英文歌曲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如可以利用歌曲等单词帮助学生纠正和训练双元音、长元音等的发音。还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儿歌民谣来纠正发音。歌曲时而快时而慢的节奏对发 音的要求比较高,而歌词连读、略读、重读等现象的经常出现,对英语学习者的发音会有很大帮助,通过学英文歌来学英文,代替枯燥乏味的音标练习,能纠正语音,理顺语法和词汇,这对英语日常口语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恰当地选择英语儿歌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它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英语学习的提高。

初中英语中英语儿歌教学的探究 篇4

一、英语儿歌为英语课的各个环节增加活力

每每提到英语课, 中学生都会感觉到枯燥和难熬。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 在教学和学习上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往往都会为课堂做好精心的授课准备, 但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学生同样也想积极的学习英语, 但是一上课就打不起精神的毛病却很难克服。中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 容易产生满足感与自豪感,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引入英语儿歌, 在课堂初始就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例如, 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教其他的同学唱一首英语儿歌。由于学生们自己做了“老师”, 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他们会精心挑选儿歌, 反复练习, 这样做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很好的带动作用。用一首合适的英语儿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对新课文的切入同样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第9单元的课文“你知道篮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放一首轻松欢快的《bingo (胜利) 》。篮球就是一项不断追求胜利的运动, 通过《bingo》这首歌可以激励学生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轻言放弃、向着胜利不断前进的决心。同学们经过40分钟的学习, 容易在精神上产生些许的疲惫, 这个时候也可以为同学们放一首类似《if you are happy》这样欢快的歌曲, 让学生们重新振作精神, 对下节课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英语儿歌对学生们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初中课堂上课的时间有限, 教师常常会把听力练习让学生们在课下去完成, 但是收到的效果却远远不尽如人意。一些听力能力优秀的学生, 他们的听力能力也不是通过课下听力作业的完成而培养的, 而是因为他们经常听英语儿歌的原因。所以教师在今后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 可以适当的让学生们听英语儿歌, 在课上也可以把听力练习和英语儿歌结合在一起, 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成就感。

例如, 在初中英语听力课上, 教师可以选择《London bridge》这首歌当作听力材料。教师在黑板上先写下整首歌的歌词:__it up with wood and clay, __and clay, wood and__, Build it up__wood and clay, My__Lady。Wood and clay__wash away, Wash__, wash away, Wood and clay__wash away, My fair__。学生在教师放这首儿歌的时候要注意听, 听过以后要把整首儿歌补充完整。在儿歌播放结束以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儿歌的每一句进行学唱和分析。这样做, 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仅可以得到提高, 又多学习了一首英语儿歌, 一举两得。

三、英语儿歌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中学英语考试的变革, 学生们越来越注重笔试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交流在英语中的重要性, 导致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理想的教学目标越来越遥远。大部分学生对于单词和词组只会写不会读, 更别说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靠死记硬背, 这种想法的产生大大减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变得严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英语儿歌, 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通过听、学英语儿歌, 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语能力, 纠正单词发音, 让学生们从心底不再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例如, 教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英语连续性的原则, 可以为学生们安排脍炙人口的《雪绒花》这首歌进行学习。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进行演示演唱, 在一些需要连续、重音的地方要特别让学生们留心去听。演示结束后, 同学们要对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 让这些发音规则变成一种语言习惯。在欣赏和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的同时, 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幼儿园儿歌教学计划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圆形的特征,想象圆形的实物,并进行儿歌创编。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创编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术工具一套:魔术棒、魔术箱、请一教师配教做魔术师。

2、儿歌图片一套:太阳、气球、苹果、蚂蚁。以及相应的汉字:红通通、飞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3、幼儿创编用图片,人手一份。开汽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圆形,初步想象。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圆形)圆形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

2、以变魔术的游戏引出儿歌内容。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区看魔术表演,想去吗?”(想)“我们开着汽车去吧!”(开汽车的音乐起)“魔术城到了,下车吧!”“看,魔术师来了!”扮魔术师的老师介绍:“我是魔术师,这是我的魔术棒、魔术箱。我只要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小圆形就会变出很多漂亮的东西来。

①魔术师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拿出图片:太阳。教师:“呀,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太阳)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把幼儿说的按照儿歌的格式归纳:“变太阳,挂天空”“变太阳,放光芒。”引导幼儿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我们用好听的词语来说:“变太阳,红通通。”幼儿跟念一遍。

②我们请魔术师再来变一个吧。魔术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念:小圆形,变变变。”教师:“这回,魔术师变出什么了?”(气球)“气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后问:“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天上)“我们就说:变气球,飞上天。”幼儿跟念一遍。

③接下来苹果和蚂蚁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请幼儿来做魔术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老师把魔术师变出来的儿歌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幼儿学习儿歌两三遍,可以加上动作来朗诵。

3、引导幼儿进行儿歌创编。

教师:“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会用儿歌里的话来说吗?”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在黑板上及时记录,并帮助幼儿用儿歌的格式进行归纳。最后,把幼儿创编的儿歌完整朗诵。

4、看图创编。

教师:“魔术师还留下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用圆形的东西变出来的,请小朋友也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好吗?你可以先和同伴说说。

幼儿集中交流:请小朋友把你编的儿歌念给大家听。

5、小节,结束。

教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用圆形编好听的儿歌,真棒。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儿歌 幼师教学 作用

一、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一)基础差,听说能力差

目前我国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大并且不高。特别是职业学校学习幼师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幼师专业也不了解,只是为了学专业而选专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听说能力差,英语发音不标准,而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只注重英语学习,外语基础还不错,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内容深入一点差的学生听不懂,教学内容简单也满足不了好的学生的需求,这给幼师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认识不足,缺乏兴趣

幼师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大,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基础差,学习起来吃力。另一方面是觉得英语不重要,自身学习的是幼师专业,今后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只教读书写字以及一些美术等,所以不需要具备很好的英语能力。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出现“听不懂不听,能混则混”的学习态度。

二、英语儿歌的概念和特点

英语儿歌教学是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它方便幼儿记忆英语单词,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儿歌有以下几种类型。英语数数儿歌是一种以数字为歌唱内容的儿歌,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它把数学概念和形象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能够培养幼儿对英文数字的认识,同时还能训练幼儿简单的计算能力。游戏儿歌和游戏活动是结合使用的,幼儿进行游戏时吟唱,能够增加学习兴趣和愉悦感。问候儿歌是将幼儿的日常对话编成的一种歌曲,他能够使学生在吟唱是学会平时的英语日常对话。例如打招呼的“Good morning to you”、“Hello”等英语单词。猜谜儿歌是一种运用比喻、影射来暗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隐语,它不直接叙述本意。它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猜谜的趣味性很强,同时含蓄的谜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投合他们好奇心强的心理,同时猜谜也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联想力。由此可见,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进行各种类型英文儿歌的学习,这样不仅为他们将来的幼儿教学提供教学方法参考和教学材料,还能激发幼师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学习英语,为将来从事幼儿英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知识面,提高听说能力

英语儿歌是幼师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形式,因而英语儿歌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它行文简单、节奏欢快、琅琅上口还充满童趣,其说唱形式很受幼儿的喜欢,并且也深受幼师英语学习的学生的偏爱。前文我们有提到幼师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听说能力差,由于发音不标准不敢开口说英语。大学的英语基础科目的深度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大,还没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习惯没有改变。到二年级的时候,针对幼师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学习课程,使那些总以为自己是学生,不能进行角色转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从事的是教师行业,要学会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想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能单纯的认为幼儿英语教学就是认识单词和句子这样简单。幼师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英语教学运用英语儿歌为载体,进行穿插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学利用生动活泼、字词简单、节奏欢快,通俗盎然并且琅琅上口的英语儿歌,会大受幼儿的喜爱和欢迎,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运用,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现,不再觉得英语学习枯燥,还有信心并且愿意去学习英语。

(二)加深重要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幼师英语教学中,利用英语儿歌这一教学载体,整个教学氛围就会变得活跃,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也更多样化。例如运用情景表演法,模拟问候儿歌里打招呼的情境,还可以将儿歌改成角色对话或动作演示。教师教会儿歌后进行分组比赛,利用英语儿歌开展音乐游戏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接受,学习英语也变得容易。英语儿歌教学也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儿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容易学的同时也易教。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和幼儿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外还进行英语儿歌收集。此外,幼师专业的学生也学到了今后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随着我国英语早教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幼师师资力量的需求变大,对幼师的英语素质要求变高。因而幼师英语教学中,要用英文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在将来学以致用。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这个专业与英语之间的联系,多设计一些英语儿歌和游戏,通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亚文,吉哲民.英文儿歌在幼师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0)

[2]李绍宏.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课堂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5(11)

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幼师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

1.英语基础知识差, 听说能力薄弱, 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

目前幼师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来自全市各个学校, 外语水平相差很大。而且他们大多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才不得已选择中职学校, 基础知识非常薄弱, 学校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并没有对学生实施最低录取分数, 只要愿意来读都可以进入到幼师专业学习, 而且报考之前也不了解幼师专业, 这部分考入幼师的学生英语基础差, 听说能力差, 有的只认识26个英语字母, 而且还读不准;一小部分考重点高中的学生落榜到幼师, 这一小部分外语基础不错。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所以在教学中, 差的学生听不懂;好的学生认为学得太少, 太慢,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习缺乏兴趣

从学生对学习外语的兴趣来看, 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外语是非常有用的, 不论是自身的素质提高还是今后的工作应用都有帮助, 故表现积极, 愿意学习。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或是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在英语课堂上抱着“爱听不听, 能混则混”的学习态度, 表现懒散。

二、英语儿歌的概念和特点

后来, 在我三年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正确使用英语儿歌教学对幼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英语教育教学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此, 得阐释一下本文中英语儿歌的概念。英语儿歌统指童谣, 诗歌, 歌曲, 手指游戏, 它们大多都以chant的形式出现。句式多重复, 语言浅显易懂, 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 形象具体生动、富于动作性 (摘自学前儿童英语教育, 科学出版社, 杨文主编) ,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语数数儿歌

数数歌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幼儿数学概念的儿歌。它把初步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起来, 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 有效培养幼儿对英语数字的认识。数数歌中有的是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掌握最基本的数的序列, 如儿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hen I let it go again. Why did you let it go? Because it bit my finger so. Which finger did it bite? This little finger on the right.” (选自《幼师英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耀德主编) 还有的是着重于训练幼儿简单的计算能力, 如边唱边算, 起到了训练儿童思维敏捷、语言准确的作用。

2.英语游戏儿歌

游戏儿歌是配合游戏活动的儿歌, 它伴随着幼儿的游戏动作而吟唱, 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儿童边玩边唱, 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 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 丰富游戏的内容。如《Ten little Indians》, 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圈, 请一名幼儿出来按歌词点矮人, 要间隔点, 被点到的小矮人在间奏处走成一个小圆圈。音乐重新开始, 内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学作矮人蹲着走;外圈人学高人按逆时针方向踮脚走。两个乐句交换一次动作, 歌曲结束。矮人听前奏回原位站好, 游戏重新开始。 (选自幼儿园活动英语指导大班,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珍有主编) 。

3.英语问候儿歌

英语问候儿歌是一种把日常对话融入到歌曲中的儿歌形式, 它伴随着幼儿的吟唱自然习得英语日常对话。如, “Good morning to you, Good morning to you, Good morning dear teacher, Good morning to you.”“Hello, hello,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Hello, hello,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4.英语猜谜儿歌

谜语是一种不直接叙述本意而运用比喻、影射来暗示某个事物、现象的隐语, 一般由启示猜者的言辞——谜面和猜测对象——谜底组成。谜面所提出的问题与谜底答案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用儿童歌谣的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就是猜谜歌。猜谜是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含蓄的谜面中所蕴含的强烈悬念正投合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猜谜是一种机敏和智慧的竞赛, 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 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摘自百度《浅谈幼儿园儿歌教学》) 如:“What’s?this?guess, guess, guess.What's?this?guess, guess, guess.What’s?this?a?pen, a?book, a?pencil book.Yes, yes, yes.” (选自《英语儿歌大家唱》, 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

5.英语手指游戏

英语手指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小肌肉能力和锻炼幼儿英语语感的儿歌形式。它富于动作性, 深受幼儿喜欢。如, “《躲猫猫》peek, peek, peek-a-boo, peek, peek, I see you.”“《Two little black birds》, two l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the hill , one named Jack, one named Jill, fly away Jack, fly away Jill, come back Jack , come back Jill.”

三、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听说能力, 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英语儿歌以其生动活泼, 行文简单, 节奏明快, 充满童趣, 琅琅上口的说唱形式不仅深受幼儿的喜爱, 而且也深受我们中职幼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喜爱。前文讲到学生英语基础差, 听说能力薄弱, 不敢开口说英语是普遍现象。一年级的基础英语科目也没有适合幼师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 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还延续初中的学习习惯, 而且到二年级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的时候, 学生还不能转变角色, 总认为自己是学生, 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未来的老师, 而且根本就没有去引导幼儿, 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意识, 单纯地认为就是教幼儿认识单词和句子, 教学方法单一。但是在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用上述提到的以英语儿歌为载体进行穿插教学, 却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英语儿歌生动活泼, 行文简单, 节奏明快, 充满童趣, 琅琅上口的说唱形式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也乐于开口, 大胆表现, 不仅增加了英语基础知识还觉得学习英语不枯燥, 非常有信心, 愿意去学英语。

2.加深对幼师学生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这样的儿歌其实很简单, 用情景表演, 角色对话, 动作演示, 分组比赛, 音乐游戏, 体育游戏等方法, 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 容易学习。而且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儿歌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 简单易学易教。所以, 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大提高, 对幼儿英语儿歌有了浓厚兴趣, 课堂上主动举手, 回答积极, 课外还主动收集英语儿歌, 在宿舍里相互传唱, 相互学习。这样有了信心和兴趣, 学生就愿意学习了。

四、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笔者在幼儿英语教学法教学实践中就充分应用了英语儿歌, 现作一下介绍:如讲授幼儿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原则。教学过程如下:

1.Say hello.和学生互唱《Hello》歌和学生互相问好。

2.Warm up.一起做手指游戏《Five little monkeys》《Walking walking》,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导入新课。

3.New lesson.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在什么样教学中才能主动开口学习英语。并分组思考体现趣味性原则具体有什么形式 (游戏法, 表演法, 说唱法, 手偶法, 声调法, 故事法等) 。教师用英语儿歌《Father finger》《I’m a little teapot》《Two little black birds》《Dog and cat》《This is my family》《Tiger or cat》引导学生体会理解。

4.Practise.学生分别以上述儿歌为载体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组模拟教学。

5.Say goodbye.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和总结。以《Say goodbye》结束上课。

学生反馈说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丰富了知识面, 提高了英语教育教学的能力, 自然习得了幼儿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摘要:伴随着幼儿英语低龄化现象的扩大, 幼儿园对幼儿英语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幼师专业学生掌握适应幼儿英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就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是笔者在中职学校担任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时, 对幼师学生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英语儿歌,幼师学生,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英语儿歌教学 篇8

一、儿歌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1. 儿歌的主要特点

儿歌具有鲜明的特征:语言简单、韵律优美、富有动感、表演形式多样等。英语儿歌主要是将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 运用简单的形式, 将其和优美的韵律相结合, 其不仅简单易学, 短小精悍, 节奏愉悦, 使得语言知识更富动感, 而且具有形象性, 将枯燥的英语语言变成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的语言材料;同时, 儿歌特有的反复的表现方式会让学生对儿歌所涉及的语言形式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儿歌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够根据所学的内容表演对话和歌谣, 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 说简单的英语歌谣。由此可见, 英语儿歌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同时, 英语儿歌具有鲜明的音韵性、口语化、愉悦性、表演性等特点, 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生动活泼的英语儿歌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明快的韵律节奏很容易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课堂的愉快有趣, 让学生迅速融入英语课堂;儿歌语言的反复性也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儿歌的创编, 也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二、儿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若能恰当运用儿歌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的性情, 同时将语言学习和这样活泼生动的形式相结合, 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开口, 可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1. 利用儿歌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

英语教学中不管是词汇、句型还是语篇的教学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 只有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带进课堂, 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的环境中, 学生才能真正关注到英语语言, 学习语言的表现形式, 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 让学生真实、自然地感知、习得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恰当的情境,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扫除障碍。而将儿歌带入英语课堂, 在夸张的动作和富有节奏的韵律带动下, 轻松地让学生为之振奋。同时, 儿歌丰富的表现形式也为语言交流和学习创设了生动趣味的情境。例如, 在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On the farm的教学中, 笔者就通过两首儿歌巧妙地调动起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创设了农场这一主题情境。首先笔者通过一首《Good morning, Mr Rooster》, 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清晨农场的美丽景象, 然后通过一首自编的Chant:duck, duck, quack, quack, quack;dog, dog, woof, woof, woof...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说唱表演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有效地将学生的视线转移到农场这一课题主情境中去, 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语言情境, 促使学生在儿歌的帮助下迅速进入角色, 学生学习兴趣高, 对新知的理解也更快。

2. 利用儿歌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其主要学习方式, 枯燥的读背和讲解不适合小学生, 这只能严重挫败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中国学生课后缺少语言环境, 学生在课堂之外几乎没有机会练说英语, 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的教学就成了课堂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掌握不了, 一旦加大练读又怕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但如果老师能够结合学习内容将节奏明快、优美的儿歌引入英语课堂教学, 将难读的词汇和句子以儿歌的形式进行改编或创编, 让学生通过多重感官来体验语言, 给学生多方位的信号刺激, 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掌握语言学习的重难点, 帮助教师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2 At the zoo时, 笔者发现一遍又一遍的领读:What do you like?I like monkeys.学生不仅声音越来越低, 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消退, 同时教学效果也很差强人意。但是笔者灵机一动, 将B部分的词汇和这一句型进行了整合:Monkey, monkey, panda, panda, lion, lion, tiger, tiger, What do you like?I like monkeys.根据老师手中的图片, 不断变化答句。学生在这种生动的说唱形式中感到愉悦而满足, 不仅有效缓解了低年级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问题, 同时这一生动的形式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

英语儿歌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9

1 运用英语儿歌, 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大多来自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为此, 老师经常通过情景创设, 把原本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在英语儿歌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有时或许是一首简单的英语歌曲, 但往往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的环境。《语言学概论》中讲到:“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是在交流中发展、成熟的。学英语的关键是会说英语、会用英语, 但这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小学生在课外说英语不是太多, 进而,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并不是一种“痛苦”。

2 运用英语儿歌,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心理学测试表明, 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听力对于语言学科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于我们的第二种语言——英语, 听清它们的发音是相当关键的。对于我们中国的小学生来说主要是缺少说英语语言这样一种环境。听磁带, 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准确的语音语调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 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阶段, 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情况下学习英语。要听磁带上是如何唱的, 单词是如何发音的, 这就是训练听力。通过这样听, 然后再模仿说、唱, 这又是在训练英语的“说”。为了提高听的效果, 应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原则, 也就是说先部分呈现儿歌内容, 最后再完整呈现。

3 自编英语儿歌,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创编儿歌的过程是语言内化的过程, 是学生尝试着运用语言的过程, 是对儿歌中营养的消化吸收过程。创编儿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赫尔在1943年的行为系统中提出:“习惯是强化次数、强化量以及强化延迟的函数。”教师在每次教完新儿歌之后都有意识地让学生改编儿歌, 并予以肯定, 就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这种行为的一次强化,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运用新知识的习惯, 就能将改编儿歌这种习惯迁移到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欣赏。一堂双语课上, 内容是在先前学习过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的基础上, 学习新的知识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在一堂课内接受这样“高难度”的单词是比较困难。为此, 我把这些英语单词编成了歌曲, 以“两只老虎”为音乐。歌词是这样:one two three, four fi 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I’m a bee.I’m a bee.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I’m a bee.这首歌可能编得不是太好, 但还有那么一点点成功之处, 受学生喜欢。

第二, 自编儿歌能在有意识的创编中进行无意识的词性分类。学生在创编儿歌时, 大多是进行词的替换, 而在这种替换过程中, 可以用于替换的词和儿歌中原来的词具有相同的词性, 学生在反复完成这种替换活动的同时, 就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 生动形象地体会词性分类这一枯燥的语法知识。如:Sing, sing, I can sing.I cansing a little song.Draw, draw, I can draw.I can draw a little dog.在不断的替换中创编中, 学生自然而然可以将sing, draw归一类, 效果显著。

第三, 自编儿歌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原本抽象的英语单词, 在音乐的辅助下, 变得简单, 不易忘。学生通过旋律的带动, 吐出带有韵味的英语单词, 使之更活泼。在这种情景的熏陶下, 学生能够像“电脑”一样快速地输出英语单词, 并像“电脑”储存信息一样, 不易忘记, 牢牢“锁住”在大脑中, “永不遗失”,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由一首儿歌引发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篇10

Three,four,shut the door,三、四,把门带,

Five,six,pick up sticks,五、六,拾小棍,

Seven,eight,eat your cake,七、八,吃蛋糕,

Nine,ten,goodbye and come again.九、十,再见,欢迎再来。

同事用这首儿歌教学生One———Ten,我听到之后,突然对数字后面的内容感兴趣。从事十四年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我,面对英语教育教学感触颇多。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谈一谈对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英语入门教育

随着初中英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多的词汇进入教材,而且学生对单词的识记又是一个难题。词汇量大,单词的组合字母偏多,加之学生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是学生最讨厌的。这导致学生对英语学科根本不感兴趣,进入八年级后,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科的学习。

“系鞋带”,是你要远行的第一步准备。在启蒙阶段学习英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让他们爱听爱说,加强拼读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兴趣,做好远航的准备。

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要出门,“把门带”,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受态度尤为重要,“今日事,今日毕,”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学会积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就不会“欠账”,学习英语就没多大难度。因此,教师在引导督促学生识记单词和短语、掌握语法方面,应要求多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完成从“读起来”到“说起来”的转变,这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应注重游戏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拾小棍”是一种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英语课堂应是一场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只教单词、找短语、讲语法,逐一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死寂的课堂、没有活力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上课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欠账”越来越多,产生厌学英语的情绪。

四、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针对学生的心理分析,任何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不亚于学生在生日“吃蛋糕”时的喜悦,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共性。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共性特征,多鼓励、赞美学生,学生需要一缕阳光,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春天。

我曾遇到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这个学生因在一次考试中丢了第一名,情绪变化很大,我没有注意到她的心理感受,有一次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一句话:If you think you are beaten,you are lose.(如果你认为你败了,那你就一败涂地了。)结果期末结束,她的英语成绩下滑到了十多名。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学生成绩下滑,除了她的主观心理因素外,更主要是我挫伤了她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找她来作了许多的心理疏导,并且在她的成绩单上加一句:Success begins with a fellow’s will,it all in a start of mind.(成功从一个人的意志开始,成功是一种心态。)这句话鼓励了她,第二学期,她学习的劲头十足。我利用一点点进步表扬她,她非常开心,居然第二学期期末英语成绩考了满分。

诚然,创造一个爱的“乐园”更为重要。在“乐园”里有爱心,学生才会喜欢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心去召唤学生,感化学生,倾注你对学生的关爱,编织学生梦的乐园,跟传统的陈腐英语课堂说“再见”。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次英语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个性飞扬。认真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作好他们成长中心理的正确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这个“乐园”里,一次活动的结束,意味着下一次活动才刚刚开始。教师在每次的学习活动结束时可说“再见,欢迎下次来玩”。有了这句爱的召唤,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回到他们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张胜钊.真爱的定义[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2]张胜钊.将爱放飞[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由一首儿歌引发对英语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入门教育 学习习惯 游戏 鼓励 爱心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54

One, two, tie my shoes, 一、二,系鞋带,

Three, four, shut the door, 三、四,把门带,

Five, six, pick up sticks, 五、六,拾小棍,

Seven, eight, eat your cake, 七、八,吃蛋糕,

Nine, ten, goodbye and come again. 九、十,再见,欢迎再来。

同事用这首儿歌教学生One——Ten,我听到之后,突然对数字后面的内容感兴趣。从事十四年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我,面对英语教育教学感触颇多。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谈一谈对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英语入门教育

随着初中英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多的词汇进入教材,而且学生对单词的识记又是一个难题。词汇量大,单词的组合字母偏多,加之学生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是学生最讨厌的。这导致学生对英语学科根本不感兴趣,进入八年级后,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科的学习。

“系鞋带”,是你要远行的第一步准备。在启蒙阶段学习英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让他们爱听爱说,加强拼读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兴趣,做好远航的准备。

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要出门,“把门带”,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受态度尤为重要,“今日事,今日毕,”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学会积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就不会“欠账”,学习英语就没多大难度。因此,教师在引导督促学生识记单词和短语、掌握语法方面,应要求多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完成从“读起来”到“说起来”的转变,这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应注重游戏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拾小棍”是一种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英语课堂应是一场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只教单词、找短语、讲语法,逐一把知识呈现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死寂的课堂、没有活力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上课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欠账”越来越多,产生厌学英语的情绪。

四、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针对学生的心理分析,任何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不亚于学生在生日“吃蛋糕”时的喜悦,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共性。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共性特征,多鼓励、赞美学生,学生需要一缕阳光,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春天。

我曾遇到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这个学生因在一次考试中丢了第一名,情绪变化很大,我没有注意到她的心理感受,有一次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一句话:If you think you are beaten, you are lose.(如果你认为你败了,那你就一败涂地了。)结果期末结束,她的英语成绩下滑到了十多名。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学生成绩下滑,除了她的主观心理因素外,更主要是我挫伤了她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找她来作了许多的心理疏导,并且在她的成绩单上加一句:Success begins with a fellows will, it all in a start of mind.(成功从一个人的意志开始,成功是一种心态。)这句话鼓励了她,第二学期,她学习的劲头十足。我利用一点点进步表扬她,她非常开心,居然第二学期期末英语成绩考了满分。

诚然,创造一个爱的“乐园”更为重要。在“乐园”里有爱心,学生才会喜欢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心去召唤学生,感化学生,倾注你对学生的关爱,编织学生梦的乐园,跟传统的陈腐英语课堂说“再见”。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次英语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个性飞扬。认真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作好他们成长中心理的正确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这个“乐园”里,一次活动的结束,意味着下一次活动才刚刚开始。教师在每次的学习活动结束时可说“再见,欢迎下次来玩”。有了这句爱的召唤,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回到他们的“乐园”。

[ 参 考 文 献 ]

[1]张胜钊.真爱的定义[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2]张胜钊.将爱放飞[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3]鲁礼容.接受的态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谈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儿歌童谣,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知识存在着极大的困难, 最为严重的一点便是学生很难将具体的英语单词或者字母、句子与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 而他们在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又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感知为主。笔者以为,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儿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调节情绪, 营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我们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时地变换手段与花样, 不时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如, 利用英语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 在英语歌曲的选择过程中, 我们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选择一些结构明快, 节奏感强的儿歌或者童谣。例如, “one little boy, two little boys, three little,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boys.One little girl, two little girls, three little,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girls.Five little boys, five little girls, ten little children, standing in a line.”如一年级第一单元中的儿歌:“An apple for you?An apple for me.An apple for the monkey Up in the tree No!No!No!”在教授这些儿歌时, 由于节奏明晰, 动感强烈, 很多小学生甚至在学习的时候扭起来, 有的还拍掌应和, 可以说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便自然能够提高。在小学阶段, 学生有意注意能力较差,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而且容易疲劳, 我便在半节课后用儿歌组织学生适当休息。例如, “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If you are tired, shake your hands.If you are angry, stamp your feet.If you are sleepy blink your eyes.”学生边唱边拍手、边跺脚, 一会儿又眨眨眼, 耸耸肩, 扭扭腰。这样既可让他们放松肢体, 也为下半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轻松的氛围。

二、利用肢体语言, 学儿歌

对于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学生来说, 儿歌是他们最熟悉也是最为喜欢的内容, 对于英语儿歌与童谣的学习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还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一定的肢体舞蹈动作, 那么学习效果便可想而知。我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设计了一种利用肢体语言配合英语儿歌学习的活动, 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也切实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并得到了上级领导与同事们的肯定。

三、帮助学生掌握固定词组和表达方法

英语歌曲中有很多的固定词组和表达法,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英语歌曲可以为初学英语者的语言交流做准备。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儿童语言学习的研究者Jayne Moon就认为儿童能很快学会固定的词组和表达法, 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征。例如, 对于come on, I don’t know等固定的表达法, 小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 尽管他们可能不明白每个单词的意思。Come on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不同, 一般是加油鼓励的意思, 有时又是有点无奈的意思, 用中文解释多义的英文常常会显得有些硬套, 只有在具体的英语语境中才能体会真正的涵义。儿童英语歌曲因为朗朗上口, 节奏欢快, 学生非常感兴趣, 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唱起, 这样很自然就把英语教学从课内引到了课外, 既能使学生很好地运用恰当的表达法, 又能使他们在课外主动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

四、组织游戏, 在快乐中学儿歌

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 游戏是常用的教学手段, 给儿歌增加些猜测的内容, 或增加些游戏情节, 并附之生动有趣的结果, 弥补了儿歌缺乏情节性的不足, 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对帮助儿童扩大知识领域, 陶冶性格, 促进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开发,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学儿歌“My father is coming.Di-Di.My father is coming.Di-Di.Say hello.How are you?I love him.My father is coming.”如果只是让学生边念边做动作, 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我组织了四人或六人一组进行“我们大家抱一抱”的游戏, 并启发学生用身边的同学或班里的好朋友替换儿歌中的人物, 当念到“I love him/her”时两个人做一做“拥抱”的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儿歌的念和听的兴趣, 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情境教学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与感悟, 就能够发现生活中很多的美, 如自然之美、亲情之美、心灵之美等, 借助这些美, 我们就可以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 展开教学。例如, 教授英语儿歌Butter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down.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all round.”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公园里, 让学生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 学生在学儿歌的过程中, 边歌边舞, 兴趣盎然。另外, 教师还可利用角色扮演, 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 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Traffic lights:“Red, yellow and gre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Red means stop.Green means go.Yellow means wait, it shines in between.”学生在学习前, 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 学习了以后, 学生就可以根据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 以满足他们模仿的乐趣。

上一篇:以爱心教育后进生下一篇:提升教师专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