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精选12篇)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1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摘要:语言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通过它,我们了解到彼此的想法,完成彼此间的交流。可以说它便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桥梁。而幼儿,由于他对社会生活的空白,促使他在人与人间的交流产生一定障碍。这该如何应对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儿歌在语言教育中的作用为切入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幼儿;儿歌;语言教育
儿歌是一种独属于儿童更贴近儿童本身的文化,它能引起两者共鸣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学习语言的作用。将儿歌合理应用到幼儿语言教育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幼儿来说,儿歌是他在成长过程中首次接触到的更贴近自己表达方式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好似浑然天成般,就是为自己而生的。这种方式不需多加揣摩就能清楚表达出幼儿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更加准确而生动。它就像光一样引诱幼儿本能地去追逐、学习。这是独属于幼儿的一种教育方式。没有什么能比让幼儿主动学习掌握得更快更迅速。比如,“太阳公公”。太阳是暖的,公公是年龄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暖的太阳公公更是慈祥温柔等词汇的一种表述。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能让幼儿了解到一些抽象却又切实常见的一些词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更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去学习,并且融入于切实的生活中去。它就像是幼儿的启蒙老师,以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学习,贴近彼此,了解彼此,从而实现更优化的发展。
二、儿歌的作用
(一)容易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大多数儿歌都是朗朗上口,且富有正能量的。它以极轻快的方式与儿童产生联系,建立独属于他们的相处模式。它通过简单的`旋律迅速安抚幼儿焦躁的心,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它的身上,从而完成这个学习过程。
(二)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
儿歌则是以一种贴近儿童,与儿童做朋友的方式,吸引儿童学习新东西,掌握信息,在玩乐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中,口齿问题成为幼儿初期语言教育的重点,直接的纠正儿童的语言发音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不容易取得一定的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儿歌的方式进行语言引导,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就是锻炼幼儿口齿的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教师可以首先向幼儿示范正确的儿歌朗读方式,注意控制示范朗读的速度和咬字,然后带领幼儿共同朗读,锻炼其吐字和发音。在应用儿歌进行教学后,孩子对纠正口齿的厌烦感会降低,更愿意主动投入学习中。而且,对于幼儿来说,其学习儿歌的过程就像成人在听音乐一样。在这其中是极其享受的,他没有枯燥的数字公式以及演算方式,它有的只是朗朗上口的轻快语调。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知识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演练在他眼前,从而吸引他,促使他自主完成学习。
(三)满足幼儿语言学习的需要
通过朗诵或者背诵儿歌,将一些常用词汇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儿童。通过生活上多次实例的体现促使儿童了解并理解这些词汇,从而满足幼儿在现阶段对语言学习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以舞蹈和儿歌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儿童需要,带动儿童积极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幼儿教学内容中,有一个典型的手指舞儿歌是《小手拍拍》,其儿歌内容在朗读时,还加入了一定的手指动作,这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同时,递进式的儿歌内容,对其理解语言中的逻辑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能加深他对这些词汇的记忆力、理解力。
(四)加深幼儿对情感的学习和理解
当一个陌生且抽象的词汇以汉字的方式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常常表现出的是不理解,缺失兴趣,且感到乏味。随后会促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动力。而儿歌是将一种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相结合,从而传递给幼儿。它将生活中的常见小知识融入其中,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生活,了解自己未知的情感,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例如,儿歌里不仅有关于日常生活中对常见事物的描述,比如,汽车、红绿灯,还有日月更替的自然变化。例如,夸父逐日。夸父是谁,他为什么要追太阳,太阳要去哪儿?这些都表明儿歌可以加深幼儿对情感的学习和理解,并且达到对自我认知的一个初体验。
三、儿歌在语言教育过程中该如何展开
(一)选择适合幼儿所学习的儿歌
儿歌题材形式多样,大有不同。每个幼儿因年龄、个人生活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儿歌进行教学。比如,小班幼儿更好动,不理解老师的话,在选择儿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类型的,比如,穿衣歌,或者过家家之类的。总之,是应该建立在幼儿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不该脱离实际,与幼儿生活太遥远。应该与幼儿性格特点、学习生活相联系,从而完成儿歌在语言教育中的教学。
(二)增加趣味性进行幼儿语言教学
比如,可以将儿歌与简单的早操或者舞蹈相结合或者设计符合现阶段幼儿的游戏。并将其融入幼儿平日的课间休息活动中去。最大程度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趣味性,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完成独属于幼儿的语言教学方式,避免他们过早地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对表现好的儿童进行增加表演机会或者其他精神奖励,促使更多幼儿参与其中。
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理解和学习缺乏持续性和主动性,教师应结合实际特点选择符合现阶段儿童所适合的儿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学习,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和趣味,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学习,开启他们学习之路的初阶段。
参考文献:
[1]张璐璐.心花怒放还本真―――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
[2]潘祺蓉,陶志琼.儿歌教学中师幼互动效果研究―――以一次幼儿园语言活动课为例[N].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62-65.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2
楚雄州幼儿园,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的彝族文化因素入手,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资源,择其精华,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出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教学基本模式,创设了具有彝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楚雄彝族儿童歌曲的简介
儿歌,有些地方叫“童谣”,即儿童咏唱的民歌,音域不宽,一般在五到八度之间,不超过十度。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彝族儿歌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符合儿童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一种口头短歌。
(一)楚雄彝族儿歌的种类
1.娃娃梅葛,以演唱一般启蒙性知识为主。
2.儿童歌,彝语称为“阿伙嗬”。儿童歌以太阳、月亮和飞禽走兽等启蒙知识为主,唱词多是五、七字韵句,以“阿伙嗬”“啊咿”等虚词做歌头衬词。腔格较固定,乐节与歌段规整,体式短小,音乐朗朗上口,无伴奏。
3.哄娃娃调,彝语称为“阿古福”,分为两种:(1)“米哦格”意为大人哄孩子睡觉的歌曲。这类歌曲一般为启蒙性实词,但也有整篇都是虚词的歌。(2)“阿把憋借咕”即儿童玩耍时唱的歌。
(二)楚雄彝族儿歌的特点
楚雄彝族儿歌具有内容单纯,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等特点,多为3/4 拍和3/8 拍,节奏明快,充满了高原山区的泥土味。每一首彝族儿歌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让儿童在唱歌的同时学到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和知识。
二、楚雄彝族儿歌在州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幼儿早操中的运用
早操是楚雄州幼儿园孩子们每天必上的一课,幼儿园的老师将不同种类的儿歌串烧起来做成早操音乐。这些串烧的歌曲中包含了健美操音乐、教诲类儿歌、少数民族音乐,其中少数民族音乐包括傣族歌曲、新疆歌曲以及彝族歌曲。少数民族歌曲占了整个早操音乐的一半,而把彝族歌曲作为压轴,使幼儿在欢快的彝族歌曲中结束早操。在早操训练中,幼儿园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编排早操,虽然是同样的音乐,但是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们的早操动作却大不相同,展现出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
(二)教学中的运用
楚雄州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以彝族舞蹈活动为主,彝族音乐为辅,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彝族舞蹈和彝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楚雄州幼儿园探索出了一套运用彝族儿歌进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幼儿园的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彝族儿歌作为舞蹈教学音乐。
小班:主要从动作观察开始,以模仿、韵律活动为主,通过对彝族民间舞蹈的欣赏,培养孩子的兴趣。老师们在选择音乐时,一般选用旋律性强、形象性强、节奏性强、童趣性强的彝族儿歌。首先让小班的儿童从听觉上认识彝族儿歌的旋律,喜欢上彝族儿歌,再从舞蹈动作上让儿童更深入地了解。
中班:主要从动作迁移开始,以小型的舞蹈组合和简单的队形变化为主。老师根据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选择富有童趣的动物模仿以及能反映彝族人民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的动作进行模仿,如:老虎舞、狗撵羊、公鸡打架、小蜜蜂、耕种、敬酒、祭祀、放牧、丰收等。运用楚雄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左脚舞、跌脚等进行创编,使之更适合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时选择适当的彝族儿歌就尤为重要,可以让孩子在舞蹈中认识彝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过程。
大班:主要从动作探索和动作创编开始,以成品舞蹈为主,鼓励孩子用一些基本的舞蹈语汇来进行简单的创编,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来模仿、表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具体事物积极参与舞蹈表演活动。大班的孩子已经经过两年的彝族儿歌和彝族舞蹈的学习,有了一些基础,基本能根据教师播放的彝族儿歌用自己的理解模仿动作。这说明彝族儿歌已经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了影响,让孩子对彝族音乐产生兴趣,同时对彝族音乐文化起到了初期的传播作用。
(三)特色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体操是楚雄州幼儿园最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在编排幼儿体操前,教师会先给孩子们进行基本功训练,如:站姿、坐姿、压腿、下腰、劈叉等。在编排体操时,教师会根据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来排出合适的体操。不但如此,老师还巧妙的将楚雄彝族音乐舞蹈加入到幼儿体操中穿插使用。例如:把彝族舞蹈基本步伐如走步、撩步、对脚等巧妙的穿插于队形的变化中,使各个动作的衔接更富有变化和动感。另外,在一些小组合中也穿插进了一些优美的彝族烟盒舞动作,这些“小动作”在体操内容上能起到景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对楚雄州幼儿园进行了解之后,笔者发现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彝族儿歌的学习,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传统民族文化,增强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孩子对传统民族文化起到继承与发展的作用。
(一)尊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
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是每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楚雄是彝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不可多得的彝族音乐文化,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还能萌发孩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楚雄州幼儿园的老师们将彝族儿歌运用到教学中,让孩子通过欣赏不但认识了彝族的乐器,而且还了解了彝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舞蹈《虎乐乐》,孩子通过舞蹈,熟悉了娃娃梅葛这种彝族儿歌,同时还知道了彝族崇拜老虎的文化习俗。让孩子懂得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要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增强对民族文化理解的作用
彝族是一个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彝族居民相对集中,彝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气息十分浓厚。儿童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自然就得到了熏陶和影响,而彝族儿歌就成为了幼儿教育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彝族儿歌的学习,让孩子们从感性方面逐渐认识什么是彝族,什么是少数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在欢乐中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楚雄彝族的音乐文化。例如:当老师讲解楚雄彝族的祭祀礼仪时,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选择相关的彝族儿歌进行教学,再根据音乐编排出舞蹈律动《祭天地》,让孩子在听、做的过程中了解楚雄彝族祭天地仪式的意义。
(三)对彝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音乐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但物质和精神的传承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就楚雄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而言,可归纳为物质的方式、精神的方式、行为的方式等。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具体的传承场所。传承场所的不同,决定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和类型的不同。学校是最发达、最完备的文化传承场所。学校传承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学校作为民族的文化传承场所,传递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文化的传递场所,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使民族音乐文化有所发展。
楚雄州幼儿园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基础的传承场所,在教学中让孩子通过演唱、欣赏彝族儿歌,对彝族音乐文化产生兴趣,起到了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作用。同时教师们利用彝族音乐编排幼儿体操及彝族舞蹈并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从而这让彝族文化与汉文化兼容并蓄,使丰富多彩的彝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得以延伸,让彝族音乐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而促进了彝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彝族音乐文化形成了丰厚的积淀,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彝族音乐文化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幼儿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楚雄州幼儿园,在州内利用本土彝族儿歌进入课堂教学,在幼儿教育中传播自然知识、传统道德,培养幼儿思想情操、生活技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1994 年5 月,幼儿舞蹈《彝山晨曲》《体操之乡马樱红》经楚雄州文化局、楚雄电视台联合摄制,代表楚雄州参加“94 中国国际儿童艺术节”;1997 年,幼儿舞蹈《彝家山娃斗鸡乐》荣获中国舞蹈协会授予的铜奖;2006 年5 月,弦子操《草杆赛烟盒》参加云南省幼儿体操比赛获得一等奖;2009 年6 月,幼儿舞蹈《草杆赛烟盒》参加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周年“花儿朵朵向太阳”少儿舞蹈比赛,荣获幼儿组金奖,并荣获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基金会二等奖;2010 年1 月,幼儿舞蹈《虎乐乐》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我州恐龙谷举办的“智慧树上种恐龙,金龟子畅游恐龙谷”的表演活动,同年在第六届全国儿童艺术展演暨“魅力校园”六一晚会节目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实践证明,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只有从小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才能使本土音乐得以宏扬,民族精神才能得以振奋。
摘要:楚雄彝族音乐文化蕴含着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楚雄州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楚雄州幼儿园特色教育进行概略性的分析和描述,以期证明如何运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教学从而达到尊重传统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及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儿歌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语言词汇通过模仿和交流不断积累,并开始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无法真正施行对幼儿语言教学中进行较深层次的教育。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一种文学样式。 儿歌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还可以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萌发幼儿对语言美的感受和表现。
一、儿歌对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时期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呈现出思维的间断性和记忆的简短性,他们在学习生活规范和记忆时,采用单事件学习和记忆法。比如儿童会觉得鸡蛋能吃,熟鸡蛋能吃,生鸡蛋不能吃这三个事件是独立的事件,鸡蛋、熟鸡蛋和生鸡蛋三者之间并没有关系。这个思维特点要求语言教学内容的表达要短小精干。儿歌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幼儿为主要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儿歌的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事物特征的,如“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引导学生正确生活习惯的,如“小手帕,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静静多好看”;描述儿童活动的,如“冬天到,下雪了,满山遍野白茫茫,小朋友们快快来,一起玩雪多愉快”。从上述的儿歌中可以看出,儿歌表现形式是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同时,儿歌的语言轻快、生动,学生在儿歌的学习中感受着语言的优美,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掌握儿歌中的词汇和语言。因此,通过这种文学形式来进行语言教学,是有效开展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儿歌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1.儿歌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园的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很大,他们的情绪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如何发挥语言的魅力,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儿歌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儿歌既动听也容易吸引学生,增强他们的兴趣。如早上幼儿通常精神不集中,我唱首儿歌“小袋鼠,快快醒。背上书包上学校,学校里,玩具多,学校里,朋友多,开开心心学儿歌”同时拿出一个小袋鼠玩具,做出睁开小眼睛,伸个懒腰的动作。这是小朋友们就会把注意力渐渐集中过来,看着我手中的袋鼠,用手指摸摸,口里喊着小袋鼠快快醒。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我就边唱儿歌边向后跑,指着玩具唱“学校里,玩具多”;拉着小朋友的手转着圈圈,唱着“学校里,朋友多”;然后集体相中央看,唱开开心心学儿歌。带领学生做了几遍之后,学生就会在互动的游戏和舞蹈中将学习内容记住。
2.儿歌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幼儿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需要自己搬椅子,自己拿杯子,自己扣衣服的扣子。这些生活习惯若是只是用口头指令的方式告诉学生,基本上达不成理想的效果,还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通过儿歌的方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会教给学生唱《我是好孩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搬椅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拿杯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扣扣子。”边教边做动作,学生也开始模仿,把自己的小椅子整齐的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杯子喝了放到自己座位的小窗台上,课间出去玩,扣上衣服的扣子。现在,在课间休息和放学的时间我就给学生放一次这个儿歌,学生总是跟着儿歌唱完,做完动作才离开教室。
3.儿歌是幼儿语言训练的需要。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词汇积累、语言正误、还是用语句的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语言思维的发展变化。而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吟诵,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反复吟诵儿歌不仅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还能促进幼儿对概念词汇的理解,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可以矫正发音;“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则告诉了幼儿小白兔的外貌特征。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4.儿歌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需要。在儿歌的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幼儿听唱儿歌不但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其从中得到愉悦感;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也能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北京市第四幼儿园就把对幼儿应养成的良好习惯都编入《幼儿良好习惯新童谣》。当老师的教育内化为一首首浅显易懂的儿歌时,幼儿在吟诵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如《小汽车》:“小汽车/滴滴滴/爸爸妈妈快上车/我送你们上班去。”这首儿歌使儿童学会在生活中有所担当,自己也能帮助别人。
三、如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实施儿歌教学
1.选择有适合幼儿听赏的音乐。儿歌题材形式多样,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洋溢着浓郁的幼儿气息的儿歌。比如,小班孩子热衷于模仿各种小动物,我们就可以教给他们《小鸭子》、《小白兔》等;中班孩子对角色扮演游戏感兴趣,我们就可以选择《过家家》。在选择儿歌时,教师要尽量贴近幼儿生活,这样才容易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与创造性。
2.设计游戏,引发兴趣。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一部分,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学习新知识,学习语言。现在很多儿歌都可以配合手指及肢体动作,也成为了游戏的一部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符合学龄前幼儿好动及爱玩的心理。而且这些肢体动作还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拇指歌》“胖胖的奶奶,笑眯眯;瘦瘦的爷爷,爱生气”每一个人物对应一个手指,幼儿易学易记。对于学龄前幼儿。儿歌中的游戏精神使得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被感染,并获取信息,发展语言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儿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儿歌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在学习儿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学习儿歌的乐趣中体会语言之美,养成生活之规,了解事物之性,加深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从而展现教育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 唐桂林.浅析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儿歌渗透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刊,2013,(02).
[2] 张 波.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J].新课程研究.2009,(09).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4
儿歌和童谣简短、押韵、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孩子思维与智力的发展、视野的开拓、知识的丰富、语言的训练、道德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而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者童谣却让孩子很乐于接受。大人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巧妙利用童谣对孩子进行提醒、启发及教育。本学期在教研组的带动下,我们尝试将儿歌、童谣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及行为习惯等有机结合,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一)儿歌和童谣用生动的形式,形象的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开学时孩子没有经过训练,对左和右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所以有的孩子会经常做出把鞋子穿反;这时候,我们就借助下面有趣的童谣帮助孩子分清楚左和右。《童谣鞋子》: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手,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要是穿对了,它们头碰头,要是穿错了,它们把头扭。我们告诉孩子:“你知道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吗?它就是我们每天都要穿的鞋子。左边的鞋子要穿在左脚上,右边的鞋子要穿在右脚上。如果穿对了,它们就头碰头亲亲热热在一起,如果穿错了,他们就会生气地把头扭。”有空时我们还带孩子边说童谣边玩摆鞋游戏,把左右两只鞋子“头碰头”摆放好,然后再穿,就不会穿反鞋子了。
又如开始学穿裤子时,许多孩子不知道裤子有前后,学会了穿裤子儿歌: 宝宝自己穿裤子,弯弯月亮在前面,呜呜呜,呜呜呜,两列火车出山洞。孩子意识到裤子前后问题,每当穿裤子时会拿着自己的裤子研究一番,渐渐孩子能分清自己裤子的前后了。
(二)儿歌童谣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生活活动的兴趣
儿歌童谣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说说唱唱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小班孩子本来就喜欢自言自语,在自言自语中孩子往往不理会周围的干扰,没有心里压力,情绪非常放松。如在区角活动,我们为孩子创设生活角,他们会随意地进去玩叠衣游戏,这期间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的念叨儿歌童谣,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儿歌童谣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说唱儿歌的开展过程,不仅激发孩子对生活活动的兴趣,还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刚开始穿脱衣服对小班幼儿来说确实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运用了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叠衣歌》:左弯弯,右弯弯,点点头,弯弯腰,宝宝衣服叠好了。《穿衣歌》:抓领子翻跟斗,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
(三)巧用儿歌和童谣让幼儿逐渐将其内化成为指导行为的准则
我们发现当孩子把相关童谣和儿歌背下来,每当遇到情景时就说一说,孩子会逐渐将其内化成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就抓住儿歌和童谣能针对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能通过儿歌、童谣内化为孩子行为的特性,变被动为主导,积极发挥儿歌和童谣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作用。
如当看到孩子又把鞋子穿反了的时候,我们通过带孩子念念童谣,孩子会去看自己的鞋子,看到鞋头相反就意识到错了,会马上调整过来。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洗手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小班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借助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关上龙头甩三下,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六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抹洗手液——搓手——冲洗干净——甩一甩——擦干。有了儿歌的帮助,孩子会主动将其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
(四)借助儿歌和童谣在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架起合作桥梁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教育,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连一些最简单的能力都没有,如不会穿鞋,造成孩子对环境的抗拒。家长也十分焦虑。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家长在家也尝试教孩子一些基本生活能力,只是收效甚微。在我们将儿歌和童谣引入幼儿生活活动中,有一天高兴妈妈不胜感激对我们说:“你们老师真是有办法,最近高兴常常在家里表演给我们看穿脱衣服,还教我们念儿歌。这些儿歌让我们原本以为很难的事变得容易,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这些本领。”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方法,借助园园通我们将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儿歌和童谣介绍给所有的家长,方便家长做到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性,统一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一致性及一贯性,孩子良好的习惯得以建立起来。儿歌和童谣的借入架起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合作桥梁,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家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篇5
临泽县暖泉小学钟菊青
一、家访有利于更详细的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及幼儿各方面的表现,通过家访,老师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孩子的家庭状况以及孩子的状况、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而进行恰当的引导。
二、家访有利于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交流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情感交流的好方式。因为老师深入幼儿家庭是关心幼儿,认真对待工作的具体表现,家长一般都能以诚相待,在交谈中,教师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能使整个家访的过程充满友好的气氛,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家长对教师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有些平时在幼儿园不便谈论的话题,在家访过程中可以尽情交流,以便达到家园一致。
三、家访是检阅教师工作成效的一种独特方式
家长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的作用 篇6
众所周知,为了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我们教师结合各种资源开展了许多形式不一的主题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其他教育环境所不可比拟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家园互动,共同教育孩子。在围绕“社区资源”开展的多样的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家长的参与在教育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作用。
一、家长参与,促进主题生成
每周我们都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详细介绍课程的动态、主题活动、生成课程,并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有好的想法可在家园联系本上记录或者直接与我们教师交流。这样我们就能针对情况进一步调整我们的主题活动。这样的形式既让家长了解了我们正在做什么,又让家长参与了本次活动,还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且家长的建议也让主题添色不少。
二、家长参与,丰富主题内容
主题活动的开展前,我们发放了“告家长书”,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许多家长送来了有关书籍、网上下载的相应资料„„家长的参与很好地丰富了班级的主题内容。
有些活动需要许多的不同种类的废旧材料,或是孩子与家长合作制作小制作,或是家长带孩子外出体验感受,这些活动单靠我们教师是无能为力的,家长的参与,收集提供了许多的材料,丰富了我们活动的所用的材料,并在收集制作的过程中与幼儿园一起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共同教育了孩子。
三、家长参与,提供学习机会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也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语言与表达的能力。
四、家长参与,有利家园互动
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这一方面从我以上所说不难看出,家长参与有关活动,使得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也通过家长的参与获得了幼儿相关的发展信息,从而互相交流,家园配合,更好地培养孩子。另外我认为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参与的过程来影响有些家长的教育行为,使个别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学会相关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使家庭教育更具实效,做一位称职的优秀的家长。反过来我们教师也可以从家长身上学习到相关不同职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专业知识,除了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外,很少机会能得到专业以外知识面的扩展,在工作中也难免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班上的家长来自于各条战线上的精英,通过向家长学习可以拓宽我们教师的知识面。
五、家长参与,促使观念转变
许多家长的头脑里,常常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这样的观点在家长中相信不会占少数,因此,当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一些工作时,常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声。但是当家长参与到有关的活动之后呢?相信家长的观念肯定会转变。经过参与,家长从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火花”与不足,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现状,也认识到,要把孩子教育好,光靠学校还远远不够,家长的参与、配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当家长接近和参与幼儿同的课程时,同时也开始了一个自己的课程,那就是提升家长参与课程的意识和水平,加深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和理解。这个过程不是对特定书本学习的过程,而是需要家长广泛的学习;这个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师,但需要家长虚心向很多人学习,包括自己的孩子。这个课程与幼儿园的课程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家长就是在参与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没有真正进入幼儿园课程的家长是很难真正感受他自己的特殊课程的。正是这个围绕、盘缠在幼儿园课程上的隐在的课程,促进了家长的发展和成长。
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幼师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
1.英语基础知识差, 听说能力薄弱, 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
目前幼师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来自全市各个学校, 外语水平相差很大。而且他们大多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才不得已选择中职学校, 基础知识非常薄弱, 学校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并没有对学生实施最低录取分数, 只要愿意来读都可以进入到幼师专业学习, 而且报考之前也不了解幼师专业, 这部分考入幼师的学生英语基础差, 听说能力差, 有的只认识26个英语字母, 而且还读不准;一小部分考重点高中的学生落榜到幼师, 这一小部分外语基础不错。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所以在教学中, 差的学生听不懂;好的学生认为学得太少, 太慢,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习缺乏兴趣
从学生对学习外语的兴趣来看, 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外语是非常有用的, 不论是自身的素质提高还是今后的工作应用都有帮助, 故表现积极, 愿意学习。但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或是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在英语课堂上抱着“爱听不听, 能混则混”的学习态度, 表现懒散。
二、英语儿歌的概念和特点
后来, 在我三年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正确使用英语儿歌教学对幼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英语教育教学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此, 得阐释一下本文中英语儿歌的概念。英语儿歌统指童谣, 诗歌, 歌曲, 手指游戏, 它们大多都以chant的形式出现。句式多重复, 语言浅显易懂, 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 形象具体生动、富于动作性 (摘自学前儿童英语教育, 科学出版社, 杨文主编) ,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语数数儿歌
数数歌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幼儿数学概念的儿歌。它把初步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合起来, 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 有效培养幼儿对英语数字的认识。数数歌中有的是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掌握最基本的数的序列, 如儿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hen I let it go again. Why did you let it go? Because it bit my finger so. Which finger did it bite? This little finger on the right.” (选自《幼师英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耀德主编) 还有的是着重于训练幼儿简单的计算能力, 如边唱边算, 起到了训练儿童思维敏捷、语言准确的作用。
2.英语游戏儿歌
游戏儿歌是配合游戏活动的儿歌, 它伴随着幼儿的游戏动作而吟唱, 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儿童边玩边唱, 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 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 丰富游戏的内容。如《Ten little Indians》, 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圈, 请一名幼儿出来按歌词点矮人, 要间隔点, 被点到的小矮人在间奏处走成一个小圆圈。音乐重新开始, 内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学作矮人蹲着走;外圈人学高人按逆时针方向踮脚走。两个乐句交换一次动作, 歌曲结束。矮人听前奏回原位站好, 游戏重新开始。 (选自幼儿园活动英语指导大班,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珍有主编) 。
3.英语问候儿歌
英语问候儿歌是一种把日常对话融入到歌曲中的儿歌形式, 它伴随着幼儿的吟唱自然习得英语日常对话。如, “Good morning to you, Good morning to you, Good morning dear teacher, Good morning to you.”“Hello, hello,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Hello, hello,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4.英语猜谜儿歌
谜语是一种不直接叙述本意而运用比喻、影射来暗示某个事物、现象的隐语, 一般由启示猜者的言辞——谜面和猜测对象——谜底组成。谜面所提出的问题与谜底答案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用儿童歌谣的形式表达谜面的谜语就是猜谜歌。猜谜是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含蓄的谜面中所蕴含的强烈悬念正投合幼儿好奇的心理特点。猜谜是一种机敏和智慧的竞赛, 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 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摘自百度《浅谈幼儿园儿歌教学》) 如:“What’s?this?guess, guess, guess.What's?this?guess, guess, guess.What’s?this?a?pen, a?book, a?pencil book.Yes, yes, yes.” (选自《英语儿歌大家唱》, 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
5.英语手指游戏
英语手指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小肌肉能力和锻炼幼儿英语语感的儿歌形式。它富于动作性, 深受幼儿喜欢。如, “《躲猫猫》peek, peek, peek-a-boo, peek, peek, I see you.”“《Two little black birds》, two l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 the hill , one named Jack, one named Jill, fly away Jack, fly away Jill, come back Jack , come back Jill.”
三、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听说能力, 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英语儿歌以其生动活泼, 行文简单, 节奏明快, 充满童趣, 琅琅上口的说唱形式不仅深受幼儿的喜爱, 而且也深受我们中职幼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喜爱。前文讲到学生英语基础差, 听说能力薄弱, 不敢开口说英语是普遍现象。一年级的基础英语科目也没有适合幼师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 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还延续初中的学习习惯, 而且到二年级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的时候, 学生还不能转变角色, 总认为自己是学生, 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未来的老师, 而且根本就没有去引导幼儿, 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意识, 单纯地认为就是教幼儿认识单词和句子, 教学方法单一。但是在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用上述提到的以英语儿歌为载体进行穿插教学, 却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英语儿歌生动活泼, 行文简单, 节奏明快, 充满童趣, 琅琅上口的说唱形式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也乐于开口, 大胆表现, 不仅增加了英语基础知识还觉得学习英语不枯燥, 非常有信心, 愿意去学英语。
2.加深对幼师学生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这样的儿歌其实很简单, 用情景表演, 角色对话, 动作演示, 分组比赛, 音乐游戏, 体育游戏等方法, 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 容易学习。而且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儿歌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 简单易学易教。所以, 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大提高, 对幼儿英语儿歌有了浓厚兴趣, 课堂上主动举手, 回答积极, 课外还主动收集英语儿歌, 在宿舍里相互传唱, 相互学习。这样有了信心和兴趣, 学生就愿意学习了。
四、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笔者在幼儿英语教学法教学实践中就充分应用了英语儿歌, 现作一下介绍:如讲授幼儿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原则。教学过程如下:
1.Say hello.和学生互唱《Hello》歌和学生互相问好。
2.Warm up.一起做手指游戏《Five little monkeys》《Walking walking》,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导入新课。
3.New lesson.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在什么样教学中才能主动开口学习英语。并分组思考体现趣味性原则具体有什么形式 (游戏法, 表演法, 说唱法, 手偶法, 声调法, 故事法等) 。教师用英语儿歌《Father finger》《I’m a little teapot》《Two little black birds》《Dog and cat》《This is my family》《Tiger or cat》引导学生体会理解。
4.Practise.学生分别以上述儿歌为载体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组模拟教学。
5.Say goodbye.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和总结。以《Say goodbye》结束上课。
学生反馈说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丰富了知识面, 提高了英语教育教学的能力, 自然习得了幼儿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摘要:伴随着幼儿英语低龄化现象的扩大, 幼儿园对幼儿英语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幼师专业学生掌握适应幼儿英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就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是笔者在中职学校担任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时, 对幼师学生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英语儿歌,幼师学生,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8
关键词:儿歌;影响;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入门时刻,在此时期,幼儿会模仿人们的各种语言语气,而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的语言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一大核心。幼儿园是适龄幼儿学习各方面知识的殿堂,幼儿园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或是否有良好的、能引导幼儿学习进步的幼师是幼儿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幼师应给予幼儿较多的耐心与信心,从而调动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一、儿歌是伴随幼儿成长的语言
从幼儿一出生,大多数父母就会给幼儿买一些儿歌,让幼儿听,而对于幼儿来讲,这种有美妙旋律的音乐能激起其极大的兴趣,因此,幼儿在听到儿歌时,往往会手舞足蹈或是露出笑脸。在古代,人们称儿歌为童谣,是儿童之间串场的歌谣,其旋律乃至歌词本身都对幼儿有较大的影响,能使幼儿身心愉悦。由此来看,儿歌是伴随幼儿成长的语言之一,幼儿通过吟唱儿歌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儿歌究其本质,就是一种以低龄幼儿为接受对象,吟诵性的一种文学教本,其特点旋律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对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有着较大的推动力。
二、儿歌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1.儿歌内容资源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其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思维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幼儿时期,喜欢动画片、玩游戏以及对一切外部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幼儿的主要表现。对于幼儿园来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游戏互动,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开心,而且也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儿歌也是一种游戏,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时,就可以利用游戏,有些好的儿歌,在歌词上就能体现出来,例如《拔萝卜》,其旋律优美,使幼儿明白团结协作的力量,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时,就可以找一些歌词内容较为丰富的儿歌给幼儿听,这样可以有效地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
2.儿歌的方法资源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从幼儿园来看,对于儿歌的利用不仅局限于做游戏,还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语言学习的方法资源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影响,使儿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这对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例如《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呦嗨呦,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在这首儿歌当中,幼儿可以学到嗨呦等语气助词,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语言协调能力,还能让幼儿明白儿歌中概括的含义。因此,儿歌就可作为一种幼儿语言教学方法,灵活生动地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激发幼儿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儿歌还可以活跃气氛,从语言知识的本质上看,语言知识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对于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大脑思维变化较快,对于这种较为枯燥的学习方式幼儿不能放松精神,这对幼儿的成长较为不利,因此,幼儿园要将儿歌当作一种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3.充分发挥儿歌在三个教育领域的作用
幼儿在语言能力上要想得到一定的发展,就要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效配合。首先,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的支持与否是幼儿能否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条件,家庭对幼儿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在家庭当中,家长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嘴里讲出的语言会直接影响幼儿,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家庭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革命根据地”。其次,幼儿园对幼儿的语言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是幼儿语言知识学习规范化、专业化的场所,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专业语言知识的传输之后,就可以通过儿歌对其进行熏陶。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儿歌形式对幼儿进行培养,例如,幼儿集体进行歌咏比赛等活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最后就是社会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社会发展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较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可以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先进的语言知识学习设备,从而促进幼儿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儿歌作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蕴含丰富的学习内容,幼儿在听儿歌的同时,能体会语言之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应每天播放有关教育内容的儿歌,让幼儿结合书本知识,对语言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于红.学前语言教育中儿歌教学对幼儿的影响[J].读写算(教研版),2015,36(9):158.
幼儿安全教育儿歌集锦 篇9
《交通灯》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注意啦!”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 行路儿歌 》走马路,右边跑,人人都走人行道。红灯亮,路边靠,绿灯亮了向前跑。过马路,别乱跑,行人要走斑马道。车让人,人让车,安全保证最重要。
《早操安全》小朋友,听信号,早操时间已来到,顺着安全标志走,不推不挤不打闹。排好队伍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上下楼梯安全》小楼梯,真有趣,一级一级有秩序。上楼扶好小把手,下楼不能滑滑梯,哥哥姐姐好榜样,姐姐妹妹来学习。
《就寝安全》走入寝室静悄悄,安全检查不漏掉。外衣鞋帽摆整齐,上床躺好不逗闹。盖好被子不蒙脸,呼吸畅通睡得香。《入厕安全》小朋友, 要知道,及时入厕很重要。进出厕所守规则,看清标记不滑倒。安全卫生记心里,争做文明好宝宝。《喝水安全》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盥洗安全》 排队盥洗别着急,小心滑倒伤自己,按照图示来盥洗,节约用水要牢记。《吃饭安全》 小朋友,准备好,吃饭时间就来到,一口饭,一口菜,细细咀嚼慢慢咽。嘴里有饭不说笑,追逐打闹更不要,饭后擦擦手和嘴,收拾碗筷习惯好。防灾儿歌 《防震》地震了,房子摇。小朋友们注意了,地震危险躲再逃,课桌下面躲一躲,墙角附近靠一靠。窗户阳台不能去,电线下面有危险。一旦发现有机会,不拥挤,不踩踏。有序疏散赶快跑。百度一下 许泡泡幼教
《防火》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穿暖衣服度险情。防雷《防雷歌》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小鸡捡电线》小鸡雨后出门去,看见电线掉在地。这根线儿长又细,捡回家去晾花衣。小鸡正要上去捡,妈妈拦住说道理:“落地电线不能碰,一旦触电要出事。”《防化学品》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身体保健类《 自我保护 》小玩具,嘴莫叼,吃东西,莫谈笑,莫打骂,莫哭闹,眼耳喉,呼吸道,进异物,不得了。
更多幼教资料尽在 许泡泡幼教 http://
《 倒水 》要是口渴倒水喝,小心别被热水烫,万一热水烫着手,快用冷水来冲手。《洗手歌》小朋友,快快走,卷起袖子来洗手,拧开水龙头,把手冲一冲,拿起肥皂搓搓搓。12345手心搓搓搓,22345手背搓搓搓,32345指甲缝里搓一搓,42345手腕记得也要搓。最后流水冲干净,双手水滴洒水槽,我们大家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最—干—净!防险类《危险的东西不要动》 爸爸的打火机,不要动,不要动。家里的暖水瓶,不要动,不要动。厨房的燃气灶、刀具,不要动,不要动。卫生间里的消毒水、清洁剂,不要动,不要动。电源的插座,不要动,不要动。哦!我知道许多的东西不能动,要等大了才能动。
《当心剪刀大嘴巴》小剪刀,轻轻拿,当心它的大嘴巴。剪纸时候才用它,走路时候要放下。小朋友们用剪刀,握住刀尖递给她。别让嘴巴咬到人,安全使用别忘啦!《 消毒液 》消毒液,像汽水,放在高处封上嘴,不让小孩摸到它,专让细菌登登腿。小朋友,机灵鬼,可别把它当汽水,喝到肚里出人命,一辈子呀都后悔。《鞭炮》过新年来真热闹,放鞭炮得远远瞧。鞭炮崩到不得了,伤到眼睛更不妙。《注意安全保平安》火柴棍,不能玩,电插座,有危险。煤气不能随便开,离高压锅远一点。回家就要把门关,汽车面前不争先。过马路时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百度一下 许泡泡幼教
《上下楼梯歌》小宝乖,乖小宝,上下楼梯要走好,不打闹,不乱跑,靠右边走要记牢。《安全知识要牢记》小朋友,请注意,安全知识要牢记。遇到困难不要怕,分析情况打电话,生病拨打120,火灾拨打119,110,找警察,还要讲清我在哪。陌生人不答话,玩火玩电危险大,爸妈不在看好家,自我保护能力大。《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安全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10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英国诗人密尔顿说:“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和他的学生心神交会。”心理学家琼斯也曾说:“常规就是9%有效的肢体语言。”教师就如同演员一般,站在讲台上,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不但要能“讲”,还要会“演”,使台上台下互通一气。因而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他们的记忆。
下面是我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习之本,是幼儿在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动力,他是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认为教育首先要启发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可以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苦”而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在“乐”中学,英语是一种新鲜的语言刺激,幼儿喜欢听,感觉好奇,愿意跟你学,跟你做。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过程的特点看,幼儿的兴趣容易注意转移。幼儿凭借一时兴趣选择了某一学习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生理上相对出现了疲劳状态,更由于教学过程、形式的呆板,致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兴趣主要集中在动态而非静态语言上。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肢体语言去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保持住“乐”学的情绪。如在学习短语“brashmyteeth”时,我以哑剧的形式导入活动,表演刷牙的动作请幼儿猜,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自然无声地激发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如在学习单词“fat,thin”时,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表情,表演“小胖猪,瘦皮猴”的动作,引起了幼儿的哄堂大笑,幼儿兴趣高涨,感觉到学英语并不枯燥,而是有趣的、好玩的,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因而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能够喜欢学英语、说英语。
二、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篇11
关键词: 儿歌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儿歌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堂的艺术性,丰富小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元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对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儿歌的含义和意义
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歌,就是所谓的小学语文教学儿歌。它不仅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总结,而且利用活泼的歌唱形式展开。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分解知识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氛围等作用,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有助于教师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任务。
2.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本节将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包括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活跃课堂气氛五个方面。
2.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幻想的天性充分体现,一草一木、一花一鱼、一星一云都是蕴藏着无数秘密的宝藏,极易引起学生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决定了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在大部分小学生眼中,音乐比语文有趣,儿歌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有趣。通过对儿歌的阅读甚至吟唱,小学生会对儿歌产生兴趣,进而对儿歌中存在的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育时,要加大儿歌的使用量。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歌《稀奇歌》时,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识字,而且能在儿歌的拟声韵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拼音。这对于刚接触拼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减小了对枯燥的知识的距离感,提起了对拼音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2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的运用可以起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作用。语文源于生活,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入儿歌知识,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学习方法,促使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争取能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提高。比如,汉语拼音在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难点,一个是字母的书写,一个是字母的发音。字母儿歌中的“a,a,a,阿姨的a”可以帮助小学生通过儿歌提示“a”这个字母的发音;紧随其后的“一笔写成占中格”这句儿歌又能提示小学生在具体的拼音书写过程中,即在四线三格中的“a”的书写要求。通过这首儿歌,汉语拼音的发音和书写方法都能很好地总结在这充满韵律的歌词中。
2.3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
低年级学生都是祖国可爱的花朵,心智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记忆能力也没有得到完全开发,这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运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知识,开发小学生的记忆潜能。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汉语儿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同形不同的汉字的教学。“有水才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谊深”,三言两语就能帮助小学生分辨“清、请、睛、情”等形声字的写法和意思。通过儿歌的学习,辅以教师对儿歌的讲解,能为小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体验,减轻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
2.4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开发。同时,儿歌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情感表达方式和意志都会通过儿歌传递给小学生,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小学生的美好情感。比如,在拼音教学过程中,声母“b、p”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样一句儿歌概括:“b,b,b,玻璃的b,拉开天线听广播,p,p,p,泼水的p,小孩上坡p,p,p。”将“p,b”的发音形象具体化,促使小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广播”、“上坡”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清晰地记住二者的不同,避免对二者的混淆。儿歌中愉悦、美好的韵律,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能有效传达给小学生,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使小学语文知识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5活跃课堂气氛。
儿歌能够起到缓解小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的作用。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小学生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在欣赏歌曲的短时间内重新归集起来,进而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结语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给予其更高的关注度和更清晰的阐释。本文对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做了阐释,以期促使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儿歌教学的重视,将儿歌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为更多的小学生带去更良好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裴娟.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神州(下旬刊),2012(2):95-96.
[2]李凤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的作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9):240-240.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 篇12
一、故事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在故事讲述中,故事特点鲜明的人物,故事的起因和发展,都使用优美而充满童趣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对故事有着永不减弱的兴致,听故事或者读故事时,孩子注意力极度集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记住了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这个过程对于孩子记忆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记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只能记住那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最容易记住那些让他们产生强烈情绪的东西,另外孩子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程度也是孩童记忆能力的有一个重要影响方面,因此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要注意讲述一些情节完整,讲述细致的故事,并经常讲故事,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故事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
故事教育是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主要形式,在故事教育中,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回答问题。在一定量的故事基础上,孩子对故事会有一定的理解和想象,在故事教育中,家长或者幼教老师可以尝试孩子根据故事做出自己的表达和讲述,在最初阶段,可以提问孩子:故事中的人物对事件的处理对不对呢?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处理方法?故事人物做事勇敢,还是懦弱?听了故事以后孩子认为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二)复述故事。在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还可以要求孩子对听到的故事进行复述。在孩子听完故事以后,教师或家长可以就故事内容对孩子进行一些细节性的提问,比如问在发生什么事之后,故事人物是如何反应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故事有更为清晰的记忆,这时候,就可以鼓励孩子对所听到的故事进行复述了,在复述过程中,鼓励孩子使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呈现故事所有内容。
(三)续编故事。在孩子正确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孩子对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些补充。逐渐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他们也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理解和感受故事与续编故事中的事件的联系与相关性。续编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故事可以提高孩童的表现力
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和家长在故事讲述过程重要注意使用具有表现力的词汇和语调来渲染气氛,这对于提高孩子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孩子通过听故事,复述故事和讲述自己的故事等形式提高表达能力和表现力,而这些都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示范,教师和家长那丰富的语调,夸张的表情不仅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更是孩子模仿的良好对象[2]。比如《小兔乖乖》在唱的过程中,表现小兔如何分辨大灰狼和兔妈妈的声音呢,教师可以用粗声粗气的声音表现大灰狼,用温柔好听的声音模仿兔妈妈,孩子立刻会感到极大的兴趣。在故事复述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对声音、表情、动作进行模仿,提高故事讲述的生动性,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故事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幼儿单纯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的,他们对外部世界有着自己的想象,鲜明的色彩,动听的歌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故事能够满足幼儿对所有外部世界的想象,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生活的美好的苦难,在这种时候,他们就特别想知道主人公在遇到问题时会如何解决,那么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让幼儿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问题或者情景引导,帮助孩子思维能力的迅速转移,最后让幼儿自己说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故事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幼儿阶段,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合理的故事情节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幼儿通过故事的讲述,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分清善恶[3],由于现在中国的家庭大多都是三口之家,孩子在家中是小太阳,所以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吃饭的过程中挑食、撒饭的现象很普遍,还有些孩子,生活习惯及其不健康,随手随地乱扔垃圾,于是我给他们讲了《瓜瓜吃瓜》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乱扔垃圾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更能传播细菌,最后让自己也受害的道理。
六、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故事是一种很有效而且是一种很高效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它能激发孩子探索知识的动力,而精彩的故事情节正是引起孩子兴趣最好的导线,用生动的语言、动听的声音、精彩的情节让孩子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象,这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故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让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红.幼儿故事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08.
[2]孙竞颖.幼儿生活故事教育价值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09.
【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作用论文】推荐阅读:
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提问07-13
上学期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1-02
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09-04
英语儿歌中诸如英语手指游戏儿歌10-22
在活动中感悟 ,在探究中发展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