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共11篇)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1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摘 要:文化是一种情怀,在当今新型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中,文化作为一种人文关怀,有了更多地意义。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彰显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质,进而打造出特色文化城镇,以文化特色带动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顶层与底层设计的关系,因地制宜,坚持重点扶持,重心下移的做法,注重文化产业化,搭建公共服务的体系,增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化
“人的城镇化”是新时代发展战略的中心诉求,以文化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就不能忽视。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还有人们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又不仅仅来源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要在此时也极为重要。新型城镇化是将文化融入城市并在此过程改变了城乡生活方式。以城镇化为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彰显着一种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是城镇化走向“深水区”的重要条件。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从至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城镇化的前半段以迅猛的速度得以完成,城镇化率从30%提升至50%,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高房价、高地价问题,大量外来人口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无法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城乡文化上的差距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并成为真正的市民的阻碍,即阻碍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便衍生出了新的思考,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培育具有丰富的内涵的特色文化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中的文化发展现状的`不足
在以往研究中,城市区域的文化发展被更多学者所关注,对于新建城镇及农村,尤其是对新兴城市群、中小城镇的文化发展评价关注不足,而且更多的是笼统地提出一个大的方向。文化可以是一种产业,但是不能仅仅看到其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更要看到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利用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脱节、粗放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精益求精精神。
三、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1.文化传承与发扬
文化的传承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在进行片区改造启动前,就对文化遗迹进行仔细调查、分类保护。对有必要原址保护的,通过完善周边设施,进行分散保护。对一些不能恢复原貌的建筑,则要经过专业评估,统一收集展示,进行构件保护。同时注重实现规划引领,预留文化发展空间。
注重多元文化延续,保留乡愁记忆,依托现有的文化传统,积极开发各种新型项目,彰显独特文化,将文化与生态、农业现代化融合。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生搬硬造古董,对于文物史迹,要充分的尊重,采取坚决的态度,制定刚性的标准。
2.打造特色文化城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人文传承与自然演化的历史积淀,蕴含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较为发达的城镇。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各项政策,针对性的制定特色文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完善土地、人口、住房等管理,同时注重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制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并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3.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
要注重各地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市、县、乡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同时要尊重各地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另外,为了统筹资源、规范发展,所以编制特色文化城镇的发展规划时尤为重要的。最后,积极参照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和成功经验,制定一系列特色文化城镇的标准。坚持重点扶持、重心下移的做法,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4.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应明确自己所具有的文化资源,找准产业的定位,注重产业跨区域的联动,以当地支柱产业为龙头,实现规模效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各地有关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也应向新兴乡镇倾斜。另外,可以试行大企业整体规划、承包建设特色文化城镇的办法,使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
5.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应面向城乡基层,引入基层人才,与院校订立定向培养方案,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和打造一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特色品牌,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的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和绩效考核,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另外,还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标准,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尽快赶上全国整体的发展步伐。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2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 1 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契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道路。[2]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 体育公园、体育文化长廊、健身绿地、健身路径等土地的规划与使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等方面都进行了统筹、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支持, 这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场地、政策和经费保障, 理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开发、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文化, 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 . 2 民俗体育文化功能的嬗变
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古代民俗节日及农闲时节, 举办众多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主要以祈福盼丰、信神祈佑、驱妖避邪等为表现内涵, 形成于婚丧嫁娶、祭祀祭奠等礼仪文化中。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休闲娱乐时间持续增多, 对体育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 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此时, 更需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多元功能的开发和利用, 让人们在参与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1 . 3 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下, 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 世界文化互动加剧并趋于良性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是一种征服型文化, 它提倡不断挖掘人体潜能, 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 因而形成了以竞争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而由东方民族所创造的民俗体育文化, 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 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 它显得比较内敛。随着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加剧, 多元体育文化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共存, 交流冲突融合将成为人类体育文化新的大趋势。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2 . 1 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由于现代通信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发达, 西方体育文化快速侵入, 并以其多元文化价值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使得我国重视和谐统一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从而使得西方体育文化与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失去了文化传统的平等性。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弘扬民俗体育文化, 让人民群众在体验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 还能时常感受到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所带来的温馨, 它有利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传承和保护。
2 . 2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在健身绿地、体育公园、体育文化长廊等方面有了更好地规划、建设和使用, 它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大众价值观的重构, 它将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积极有效地影响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同时减缓个人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 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新型城镇化。
2 . 3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 由于外来西方体育文化的侵蚀, 原有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它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的塑造[4]。因此, 合理有序的开展民俗体育文化运动, 不仅使新型城镇化的文化特色得到提高, 还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而且在精神财富上也有所提高, 从而打造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品牌, 使区域、城乡实现一体化的发展, 合理有序的开展民俗体育文化运动更加利于保护和传承原有地域的文化, 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理念, 故而, 可以很好的塑造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
2 . 4 有利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及假日经济的兴起, 体育旅游产业在不断的快速发展, 而最重要的体育旅游资源则是民俗型体育文化旅游, 随着旅游者们对融区域民族风情体育旅游文化活动的热衷, 故而, 民族型体育旅游成为现在旅游的热点。同时, 民族型体育文化旅游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大好时机下迅速的发展, 所以, 民族型体育旅游将成为体育旅游产业的新增长点, 从而有利促进和完善新型城镇化产业与体育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3 民俗体育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对策
3 . 1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深度开发
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 大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已无人通晓, 许多民间体育样式传承已经基本断裂, 失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将失去往日节日时及人们生活中一份独特的风貌[5]。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必须提高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 在条件成熟地区, 举办地方体育文化节, 弘扬地方民俗体育文化, 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把深度挖掘民俗体育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 组织城镇居民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
3 . 2 积极引导、宣传, 转变新型城镇居民的体育休闲观念
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城市健身绿地、体育公园、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投入的同时, 也要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特别是民俗体育活动的心身并向、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价值特征宣传, 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技术进行宣传, 对大众体育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 使民俗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使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不仅要把体育设施送到新型城镇, 更重要的是把民俗体育文化送到新型城镇, 转变新型城镇居民的休闲体育观念, 以此推动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 3 努力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但具有健身、健心、娱乐、教育、审美等多维功能, 而且也是学校传播体育文化, 传承传统的主要陈地。在体育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民俗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它有力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积极通过各级各类体育教育培训民俗体育方面的师资、科研人员, 通过各级教育来有效衔接民俗体育的传承链条。打造以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
3 . 4 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 要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体育文化, 让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创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独特的品牌, 保持民俗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性,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要让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在带给新型城镇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能有效阻碍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发展, 有利于保持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要在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努力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业, 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振勇.传统与变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4 (9) :21-24.
[2]时传霞.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 :38-41.
[3]马芳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J].当代经济, 2012 (13) :36-37.
[4]唐金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9 (3) :82-84.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3
关键词:文化资源;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155-03
一、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所谓的城镇化是指,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自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到今天为止,我国政府正式启动城镇化建设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三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如此迅速的城镇化推进速度,在不断改善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情: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然而,在巨大的发展成就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城镇化建设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制造业为核心,圈地造城,大规模拆迁改造,这是传统城镇化建设的普遍模式,由此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后果。第一,城镇发展模式单一,资源、环境压力大,缺乏新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千城一病”,“空壳化”严重。第二,城镇形象雷同,缺乏个性风格和文化品位,“千城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大败笔。第三,农民职业身份转变难以实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人的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最大难题。第四,对传统文化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摧毁性破坏。旧城被拆毁,村庄荒芜甚至大规模消逝,传统文化资源大面积流失。
面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首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今后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3万多字,主要阐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其最大亮点仍然是再次突出强调了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被称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多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是工业,文化资源也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所谓的文化资源是指,前人所创造并积累的文化遗产库和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总和,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它以可再生性、异地开发性和传承性为主要特征。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举步维艰之际,文化资源凸显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引领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特色城镇建设和就地城镇化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引导和助推作用,是走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涡阳县文化资源及城镇化水平现状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处亳州市中心地带。自北魏黄兴元年,始设涡阳郡至今,涡阳可谓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境内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张乐行故居、陈抟卧迹等文物古迹。如何合理有效地集聚、融汇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城镇化为依托,保护、传承、创新、延续的这些丰厚博大的历史人文遗产,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加快涡阳发展,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涡阳县也一直把城镇化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抓手来全面推进,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全县的集镇和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涌现出一批精品村镇。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涡阳县的城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2013年安徽省统計局发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皖北地区中亳州城镇化率仅为33%。涡阳县作为整个亳州市城镇化建设中一个组成部分,起城镇化比率虽然也在连年上升,但就规模和速度上来说,仍有一定可提升的空间。其二,城镇化质量不高,中心城镇的辐射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据《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公布以来,我县城镇化建设在这一规划指引下稳步推进,但就现已建设完成的部分中心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产业支持,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导致城镇化建设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后劲不足。其三,城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缺乏突出的特色和风格,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结合不明显。
三、涡阳县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有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立足“地利”和注重“人和”
《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如果说,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吹响了新一轮城镇化的号角,是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天时”,那么在这一背景之下,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要立足“地利”,注重“人和”。
其一,立足“地利”,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实现,破解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城镇空壳化”和“人的城镇化”的双重难题,提高城镇化质量。
所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就涡阳县的发展现状来说,由于认识、发展环境、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文化产品市场份额等指标较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其次,从细节上看,我县缺乏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现有的文化企业数量有限、企业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也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相当匮乏。这与我县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极不相称的。
新型城镇化应摈弃或改变以制造业为核心动力甚至唯一动力的传统模式,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比如通过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县政府应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固有的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建设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我县石弓镇的陈抟卧迹、张良遗履桥,西阳镇的范蠡墓等景点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如何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光大,并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就地实现农民职业的转换,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的事。
其二,立足“地利”,还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在各地文化传统基础上建设特色城镇。充分利用当地固有的文化资源,从城镇发展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和内容规划方面入手,以文化来引导城镇发展,突出城镇特色,树立城镇形象,提升城镇功能,推进特色城镇建设,这应当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这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尊重、保护而不能违背当地的文化传统,或破坏当地的文化资源。以《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为指导,我县将总体发展定位为“道家文化中心(即老子故里)”,其中“一心两线二区六点” 的文化旅游村镇建设布局,在紧紧围绕“道家文化中心”这样一个城市定位的同时,也充分的尊重并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遗产
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有新型城镇化道路还应关注“人和”。所谓“人和”有两层含义。其一,我们现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着力点在于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将“城镇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所以,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文化民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點,也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从农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跨越式转型时期,如果一个城镇的大多数居民未能形成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文明、现代城镇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那么很难说是它实现了城镇化。它至多也就是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用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空壳和空间形态。同时,人们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如果一个城镇仅仅能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无法满足居民应有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那么这个城镇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人和”的第二层含义还在于,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涡阳的历史和现实,更要扎根涡阳人民,取得涡阳人的理解和支持。以“人和”形成为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才能辐射出吸引力,才能真正树立和打响“老子故里”的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浅谈河南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共) 篇4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河南是中国大省人口最多的省,更是相对贫困落后的省对于寻找发展突破口顺应发展潮流更好更快走上新型城镇化道路更是迫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河南逐步改变原先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结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1、城镇化的内涵及河南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1]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乡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一是规划在先;二是开放;三是集约。世纪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上升趋势也是明朗的.但是在全国范围来讲河南省的城镇化依然处于较
低水平至2010年末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8.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5 个百分点同时也是中部六省中城镇化水平最低的省份。
2、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既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城镇化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大调整,大变化,不仅带来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也将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伴随着改革的深层次攻坚,伴随着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体现公平;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兼顾地区差异;既要放眼长远,又要立足解决当前,还要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国家特别制定了配套的综合性政策,统筹谋划。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体措施。
第一,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
首先要提升中原城市群支撑能力,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其次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城市新区建设;然后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
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提升县城发展水平;最后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第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尽快开展农村土地市场开放试点;其次是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然后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三,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
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联工带农的作用,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新型城镇化引领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人口集聚、工业集成、农业集约。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支撑,从而形成引领主体突出、两大支撑有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格局。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利用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
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用市场机制管理城镇,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
参阅文献:
[1]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
(11)上
[2]耿明斋: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N],河南日报,2011-11-23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篇5
地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2602100229张维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发突出。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而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6.2%,对于前年有1.4%的增长,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是高速增加。高速增长意味着我们把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到三十年里面。由此各种矛盾也在爆发,也带来许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
1.人口城镇化不彻底
目前,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农民工。2012年,我国7.12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约2.34亿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除了农民工,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局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总量达7300万,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高,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以上两个群体无法享受与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在城镇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仅14.3%和16.9%。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内需的充分释放。
2.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居民健康,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目前中国有2/3城市供水不足,1/6严重缺水,其中也包含如天津、北京等特大城市。201 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2011年全国新增能源消费就高达2.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意大利或墨西哥一年的消费量。农村土壤、地下水等污染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3.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
一些城市建设以西方发达国家现状作为参照系,要求我国城镇发展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现状看齐,全然不顾这些国家在发展中所经历的辛酸历史。片面将“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理解为表面建设,搞大广场、宽马路、大公园等各种景观工程,浪费资源:有的城市热衷新城建设和高档地产开发,忽视老城区和外来人口集聚区等中低收入人口集中居住区的改造;还有一些城市发展“嫌贫爱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户籍人口和富人的需求,不仅拉大了城乡差距,还抬高了农民进城落户门槛。
城市金融风险凸显。随着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实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迅速扩张,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但随着城市建设资金
1投入的增多,城市门槛在不断抬高,未能充分发挥出城市吸纳人口的作用。目前,各地为偿还债务,又必须不断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土地价格,陷入了“以土地吸附资金,以资金提升土地价值,再以更大规模土地吸附资金”的怪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超过10万亿,其主要用途是城市建设,主要还款来源是未来土地出让。将大量资金投到城市开发建设上,而不是搞实体经济,埋下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这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分散到农村进行解决。在城市人口比重不高时,这种方式屡试不爽,但随着城镇人口比重的上升,我们必须在城市化解备类矛盾。同时,人口在城市集中,对社会矛盾有放大效应,加大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另外,目前我国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与统计上的52.57%存在着7.27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一差距主要是2.6亿农民工和7000多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当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了“三元结构”,这加大了我国城镇化的难度。我国,的城镇化不仅要权衡城乡间矛盾,还要权衡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间的利益关系。
2.要建设集约型城镇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使用集约程度不高。从1980年至201 1年,我国城镇土地面积增长了9.2倍,而常住人口只增长了3.5倍。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5倍。而国际平均水平是1: 1.23。我国城市人均用地133平方米,已经超过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的规划高限。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建设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5平方米。香港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而建设用地面积不到上海的1/10。另外,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工业用地太多,而城市人居或环境空间偏少,两者之比是1.5:1,而日本这一比例是6:1,法国巴黎大区是5:1。目前,我国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1以上。2000-2010年全国人均工矿用地从1 28平方米提高到1 42平方米。所以要实现集约型城镇化,首先要在土地的集约使用上做文章。在产业分布上,可学学苏南模式或浙东模式,那里土地空间有限,但很会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据统计,通过产业集群,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3.要丰富城镇化的“绿色”内涵
“绿色”和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标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中的“低碳”,在内涵上有交叉,但中央把它们分开讲是有政策指引的。根据理解,“绿色”应侧重在环保,如环境优美和减少污染,而“低碳”侧重于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要节能。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世界80%的温室气体产自城市,全球最大的十个城市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日本一国的排放量还多。
我国也面临这个问题。目前,城镇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同时,排放了
相同比例的废物和废气,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严重污染。
对于“绿色”城镇化,除了环境优美这种生态上的“绿色”,其含义还要丰富得多。比如它还应包括交通绿色出行、建筑要绿色、甚至地面也要绿色等,比如要让雨水能渗透到地下,等等。
三、新型城镇化之路该怎么走
1.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着城镇人口增多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落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资将继续增加,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
(2)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城镇在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要显著优于农村,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要强于农村。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步发展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增多将会带来“贫民窟”等城市病,同时也会出现农村的凋敝。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有13亿多人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规模仍然会相当庞大,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系。水、能源等客观上影响着城镇吸纳人口的总量,但是城镇承载人口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从世界城镇发展来看,城镇承载能力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函数,外部条件将影响着城镇承载能力。比如随着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和能源的约束将趋于减弱。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城市交通半径在扩大,人口承载能力也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较大,必须坚持集约节约方针,提高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增强人口承载能力。
(4)处理好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国外城市群是由相互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城市组成。在我国城市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缺少独立地位,一个高等级城市自身就可算作一个城市群。
2.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
(1)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城市服务重心偏向于户籍城镇居民,对外来人口关注不够,从而带来安全感的缺失,使社会信任度和凝聚度下降,“二元人口”间的社会矛盾逐渐显化,依靠非均等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难以持续。
(2)要加快用地制度改革步伐。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土地管理制度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必须有新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3)要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推进城镇化发展既需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民间资本的主体作用。健全财税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设立城镇化专项转移支付,用于承担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中央政府承担跨省转移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省级政府要承担省内跨地区转移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地方税收稳定增长机制。开征房产税,推进房产税试点。深化资源税,推进营改增试点。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6
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作者: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
12月7日~12月8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土经济(上海)论坛——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怀西出席并讲话。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湖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研究员主持。
中国国土经济论坛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为科学界和政界、金融企业界搭建的全国性对话平台。今年3月,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主题的春季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5月在山西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探讨和经验分享。为深化论坛的功能和服务作用,组委会决定在上海召开以“文化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的秋季论坛。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7
在通期间, 中央党校课题组先后深入南通市的通州区、启东市、海门市、港闸区和南通城市博物馆实地参观调研, 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等形式, 深入考察、研究南通市以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情况, 结合实际, 探讨对策。除中央党校有关领导、专家外, 调研组成员还包括中组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住建部、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相关方面负责同志, 以及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专家学者等。
在与课题组交流时, 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央党校课题组来通调研, 必将有助于南通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南通市将充分汲取课题成果和专家意见, 按照中央和省委城镇化会议部署要求, 紧密结合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产城融合、城乡一体,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在19日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介绍了南通市以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情况。他表示, 南通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提升向全面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过渡的关键时期,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下一阶段, 南通市将继续以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 对接上海自贸区和“两带一路”建设, 突出以人为本、质量提升,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产城融合、改革创新, 深入研究资源配置、要素支撑、人口集聚、财税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配套措施,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近年来, 南通市着力发挥江海联动、陆海统筹这一最大特色和优势, 既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着子, 又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实施优江拓海、深化江海联动、推进陆海统筹的重要支撑, 全力构建整体有构架、功能有支撑、发展有特色、制度有创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一是按照陆海统筹发展思路, 着力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 加速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 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镇为支撑, 规划布点村庄 (新型社区) 和自然村落为基础的五级城乡空间体系。二是发挥陆海统筹发展优势, 着力增强新型城镇化综合功能, 大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三是放大陆海统筹发展特色, 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关键环节, 展现独特的历史风貌、江海韵味和田园风光。四是突出陆海统筹发展改革, 着力创新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课题组对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充分肯定南通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段宝平认为, 南通根据自身区位优势提出了抢抓陆海统筹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并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实施, 取得了很好成效, 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此次对南通这一典型案例的考察、研究, 可以总结出不少南通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探索出的新型经验, 同时充分整合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力量, 就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能够为我国城市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白占群说, 推进陆海统筹发展这是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举措。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是破解南通发展中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转型课题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且南通在推进陆海统筹发展中具有良好的战略实施条件和示范意义。
4月20日下午, 调研组潘新春、赵晖、胡恒洋、牛伟宏、鲜祖德、张承惠、杨宜勇、陈继宁、欧阳进等9位领导、专家, 分别就南通如何抓住江苏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区以及正在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建机遇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南通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结构、新型城镇化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人的城镇化、城镇化金融等要素保障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选择与规划等话题, 从不同角度发表真知灼见, 为南通市更好推动新型城镇化出谋划策。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立明代表南通市表示将认真梳理消化这些意见、建议, 结合南通市正在推进的各项工作加以落实, 并恳请与会领导、专家对南通市的新型城镇化和陆海统筹工作给以更多的支持。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农村存在哪些发展上的问题
2、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什么地方呢?
教学思路: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以前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发展到现在现代化大城市林立的喜人局面,城市发展起来了,中国人又提出了城镇化的建设目标,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并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我国发展城市化的前提下,我们国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呢?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什么地方呢?
一、以社会建设引领;新一阶段的城镇化核心问题在于以社会建设来引领。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关键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农民如何转为城市居民、农地如何转为城市用地、农业如何转为城市产业。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 篇9
发布时间:2014-4-6
信息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以引领推动难题破解,以引领带动转型升级,以引领促进协调发展。
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路子的持续提升。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是河南在发展实践中持续探索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如何在不牺牲农业的同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八五”之初,河南提出了“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和“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的发展思路,2003年《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河南省八次党代会明确了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指导思想。2011年,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走好“两不三新”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由此看来,在河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河南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主要任务是强农兴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河南最突出的矛盾是城镇化滞后,因此,河南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既是基于弥补短板、增强动力、拓展空间、激活潜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厘清关系、抓住关键、破解难题、促进协调的科学选择。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作为一个城镇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的内陆人口大省,河南城镇化对象是4.7万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和6000万农村人口,要在基础弱、底子薄的情况下加速城镇化,让超过60%的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一起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发展实际,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河南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关键在“新”上,所谓“新”,第一表现在内涵上,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以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第二表现在发展模式上,由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创造性地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第三表现在人口转移路径上,新型城镇化突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实现了农民由单一进城转移模式到农民多维转移模式的转换;第四表现在功能定位上,强调以郑州为龙头重心,省域中心城市为辐射带动,中小城市为承载承接,中心镇为重要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为战略基点的系统协同式分工格局;第五表现在城市形态上,是以内涵式紧凑型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新型城市形态。
拉长城镇化短板的必然要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河南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然而,目前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7%,与城镇化率55%左右的国际标准相比,滞后近1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滞后近11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是:
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状况与城镇化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0年,河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17.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其原因就是城镇化水平低,对服务业发展带动弱。可见,城镇化水平低,不仅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制约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扩大内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支撑,而城镇化是激活内需潜力的源动力和主引擎。分析表明,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带来巨大的空间。而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扩大内需的潜能。因此,只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拉长城镇化短板,才有利于持续释放需求潜能、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从河南农村发展现实看,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要消除这一障碍,就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然而,目前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显然,城镇化水平低已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各种矛盾的聚焦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正是河南选准突破点和着力点、破解城镇化滞后这一突出矛盾的现实选择。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新老“四难”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是谓“老四难”;“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是谓“新四难”)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才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集中、要素集聚,形成集群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带动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才能有效破解现有城市承接吸纳能力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需要的矛盾。新型五级城镇体系建设为人口转移提供了多元选择和更大的容量,让广大农民可以不必离土离乡就能安居乐业,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才能以社区化发展促进耕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现代化,在耕地不减少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解决“粮食怎么保”的问题;才能通过要素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服务整体提升,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农村居民不出家门就能过上城市生活,解决“民生怎么办”的问题;才能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同时推动农村土地挖潜、整治、复耕,更好地促进城乡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缓解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解决“土地哪里来”的问题;才能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进而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链条,深入推进清洁生产,通过污染物减量和污染综合治理并举,解决“减排哪里去”的问题;才能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解决“要素怎么保”的问题;才能一方面通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来实现保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促进产需之间有效衔接,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平抑市场物价,解决“物价怎么办”的问题。
把握“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关系的现实选择。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增加值连年位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2011年,河南三次产业比例为12.9∶58.2∶28.9,二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2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演进状况来看,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仍然是富民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河南工业虽然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但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业比重大,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不足。要想在迈进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实现负重爬坡、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借助城镇发展环境优化、综合功能完善,吸引和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必须发挥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吸引和集聚大批科技要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必须依托城镇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显然,脱离了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应该说,两者是互促共进、并行不悖的关系。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河南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0年,河南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达到55.1%,虽然这一比重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同期城镇化水平高了16.3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就难以为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积累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难以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创新、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也更难以为农业规模经营及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等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走新型城镇化引领之路,既是河南对“三化”协调发展演进关系的准确把握,也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课题组组长:喻新安 刘道兴 谷建全
课题组成员:
完世伟 王玲杰 吴海峰 陈明星 阎德民 唐晓旺 牛苏林 李太淼 龚绍东 张富禄 任晓莉
毛兵 袁凯声 卫绍生 郭小燕 柏程豫 赵西三 李怀玉 王新涛 杨兰桥 宋歌 杨旭东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篇10
1 文化建设在制度规划中所占的权重不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指出“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 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 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 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 体现区域差异性, 提倡形态多样性, 防止千城一面, 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上表述体现了国家倡导追求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为取向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通过城镇建设能够体现各地历史、地域民俗或者民族特点的特色城镇, 预防民俗文化的流失。但除了这些表述之外, 纲要规划更多地阐述经济、管理、产业聚集、人口、公共服务等方面, 因此, 在将来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强调文化建设, 突出文化要素, 重视文化方面的规划与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对文化细节的考虑相对较少。各地政府在地域经济利益驱使下, 新型城镇化很容易重蹈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覆辙, 缺少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缺乏文化动力。文化是新型城镇的灵魂, 是一座城镇的现在, 也是未来发展的精神基石。因此各级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 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着重打造城镇化的“软实力”。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各地政府应始终以文化的“软规划”引领建设的“硬规划”, 使文化规划成为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规划指标体系中应该包括传统文化、城镇风貌、现代文化、文化坐标等要素, 让城镇既体现现代文化气息, 又有浓重的、深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文化规划是城镇特色发展的体现。在定位特色文化的同时, 必须对文化规划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使文化的发展战略和当前目标保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避免短期效应和短期行为, 推进城镇化建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规划要强调“三性”原则, 一是科学性, 要求新型城镇文化的内涵和创新、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发展的趋势都必须满足新型城镇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权威性, 文化规划一旦确定, 就应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贯彻落实, 决不能朝令夕改, 随意变动, 避免文化规划中的领导意志、部门行为等现象;三是超前性, 文化规划从制定到落实有一定的时间周期, 因而它必须前置于新型城镇的文化建设, 要保证起点、时间超前。文化规划不仅规划现在, 而且更要着眼于未来, 新型城镇规划最好体现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远景发展。
2 传承历史文化、挖掘历史积淀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中国最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 各地政府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城镇发展是一个自然传承和积累的过程, 是各方面逐步演化的结果。一个城镇的风貌不仅体现在街道的布局、高楼大厦的外部形态上, 更体现在文化的积淀和历史传承的精神内核上。新型城镇化要做到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就必须强调传承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 强调文化建设理念, 完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其重点就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
2.1 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原则
城镇的历史文化中, 蕴含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的真实性是直接相关的, 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在真实的载体上才得以完整的体现。文物史迹不能推倒重来, 我们要保持坚决的态度和采取刚性的标准, 对老街区、老建筑、老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 并尽可能保持其价值的完整性。
2.2 文化传承的开放性原则
一座新兴的城镇要想具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就要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 不断推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 增强城镇的软实力。
2.3 文化传承的生态性原则
城镇建设不仅要依托自然, 而且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好这一点, 除了保护好自然生态, 更要保护好地方的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2.4 文化传承的群众性原则
文化的传承要有持续的生命力, 就必须根植于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保护, 并从历史文化保护中获益。
3 积极打造现代文化平台
积极借鉴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和现代城市管理经验, 从商贸文化、社区文化、娱乐文化、广场文化、教育文化等方面, 加强新型城镇的文化建设, 塑造现代城市文化形象、增强新型城镇的文化活力。
4 建立健全城镇文化服务体系
集中力量建设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建设典型的公共文化基础工程, 例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成为新型城镇的文化中心。各区县也要建设完善县级文化中心, 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创新社会管理, 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和体育健身等设施, 在新型城镇内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尤其是市民生活的主要载体——社区 (小区) 要按标准配套公共文化设施, 形成网格化文化服务。
5 大力发展城镇文化产业
各地政府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纳入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划目标, 重点打造三大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各地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自然地理特征、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来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传媒业。加快新型城镇区域内大众传媒业的发展, 例如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城网等发展。文化娱乐业。重点发展综合性、规范化、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娱乐产业, 推动演艺和会展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篇11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
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
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
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
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
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究论文】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06-27
徐华德县长在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6
新型社区城镇化发展08-04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09-09
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05-15
四大体制障碍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08-3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12-05
新型城镇化金融市场论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