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共7篇)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编者按岁末年初,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中国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城市急速扩张、农民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半月谈记者分赴江苏、浙江、四川、山西、河南、江西等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听取广大群众、业界专家以及政府官员踊跃建言——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对忽视进城农民权益、制造“城市边缘人”的做法说不,让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转化为市民;应该维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土地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财富成为进城农民生存发展的长久支撑;应该大力拓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让新老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农民市民化:变“边缘人”为“主体人”
不少人认为城镇化对农民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转化,事实上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对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拆除各类政策“屏障”,使其享受到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市民化待遇。
应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
未来城镇化道路怎么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的回答开宗明义:“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镇化的老路,要解决农民进城问题,就要从‘物的城镇化’转移到‘人的城镇化’,而‘物的城镇化’一定要服务于‘人的城镇化’。”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认为,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应该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谭克俭说:“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口层次跨度较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要鼓励多样性的城镇化形态成为发展的主流。”
“实现城镇化的核心因素是人,这要求尽快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补齐‘人的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的短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告诉半月谈记者。
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该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一位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既不能限制,也不能强迫。”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农民“被上楼”现象:人上楼了,但鸡鸭羊却不能上楼,农民没钱交卫生费、物业费,有的宁愿睡在羊圈里也不愿住在楼房里。
“要防止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提醒,近年来有地方片面理解城镇化,采取行政手段迫使农民“上楼”,征用农地。这种大干快上的做法,缺乏冷静思考、科学抉择和合理规划,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型城镇化应该以人为本。修鞋的、卖菜的和房地产老板都应该在城市得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告诉半月谈记者。
在采访中,半月谈记者也接触到了不少留在乡村就能享受城市生活的农民,何宗汉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55岁的何宗汉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人。“过去,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泥巴水。环境太差,养老太难。”何宗汉说,3年前他本打算卖掉家业,离开槐树村去投奔在海南三亚的两个女儿。不过老何还没动身,槐树村就已变了样。
如今的槐树村,土坯房没了,一座座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水泥通村路直达农家小院,宽阔的村民活动广场美观大气,还配套有公共体育设施;蔬菜大棚、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精明的何宗汉在家里一楼开了个小型超市,其余楼层开发做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现在,何宗汉不光自己不愿去三亚,还把小女儿和女婿从三亚叫回来照看生意。
拆除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屏障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然而,仅仅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谭克俭认为,目前亟须进行的是全方位的政策调整,包括城市公共管理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等。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表示:“让农民变市民,就要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到同市民一样的待遇,让他们在城市有房住、有活干、有学上、生病了有医保、失业了有社保,这样才会安居乐业。”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无论是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还是在公民权利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曾多次表示,如果以农民工实际享受的待遇衡量,目前纳入统计的城镇居民中,至少有1/4的人口没能充分享受市民待遇。
上蔡县是河南省南部一个拥有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大约有30多万人外出务工就业。在上蔡县第一初中,记者了解到,该校每个班少则百人,多则120余人,老师讲课时必须使用麦克风。
“此现象并非只在上蔡县,在河南全省各县城都普遍存在。”河南省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造成县城中小学拥挤的原因主要是不完全的城市化。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农村学校减少,大城市教育成本又高,农民工子女只能聚集到县城上学,客观上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除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外,还有住房、医疗、社保等问题让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扎根。如何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有专家建议,破除政策障碍,首先要建立以居住地为基本单元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将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次,推进免费居住证制度,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在子女就学、各种公共服务上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待遇;第三,要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防止“拔苗助长”
“当前,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土地的城镇化已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剑平教授说,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多采用低密度、分散化方式,城市规模和占用土地面积迅速扩大。
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多,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人均建设用地13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限额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表示,一些地方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目、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从而大搞扩城、造城运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说,如果说多造点房子、多修点路、多建几座摩天大楼就算城镇化,这样的理解太肤浅了。新型城镇化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关注人们的生活品质。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家们表示,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土地权益市场化:开启城乡之间的财富之门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不少专家呼吁,应加快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统一的土地市场确定价格补偿,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利益分配关系的平衡。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土地征用过程中,可允许农民以土地和房产出租、入股,使他们得到足够的补偿,让土地继续为失地农民提供生存发展、增收致富的长久支撑。新型城镇化,应该用土地为农民开启一扇财富之门。
要让失地农民成为获益主体
采访中,一位专家告诉半月谈记者:“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但失去土地的农民却很少获益。甚至可以说,个别地方的城镇化就是对农民不断盘剥的过程。”
“地王”不断刷新,地价不断攀高,推动商品房价格大幅上升„„这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生财之道,用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再经过拍卖,以高出成本数倍甚至十多倍的价格转手卖出,从中赚取巨额收益。
江苏淮安的失地农民朱海成告诉半月谈记者:“当时政府征地时给我们的价格是1亩地1万多元,家里所有的地一共才不到10万元,这些钱根本维持不了生活。”
南京市建邺区的拆迁户黄胜利有同样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尽管拆迁时通过市场评估给了他一个补偿价,但实际上政府将土地拆迁后的拍卖所得远远高于拆迁成本,这对拆迁户而言并不公平。
城镇化围绕土地必定产生大量的投资和建设,这就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在2012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郑凌志表示,在近年来出台的各项土地政策中,都首先强调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用益物权,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农村重大事项议事制度,依法听证、公示;凡集体组织和农民不同意的,不得强行开展;严禁强拆强建,严禁强迫农民住高楼。
“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跟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要实现农民土地财产可股份化、可交易化,让进城农民有机会将农村的财产变现和交易,从而在城市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
拧紧土地融资阀门
要想新型城镇化不再走“经营土地”的老路,就必须转换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权威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储备机构都承担了融资功能,以贷款方式取得的土地储备资金用于股权投资、出借和市政设施建设等。虽然这种模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但这种模式既不合规,更存在风险。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汪德华指出,土地财政加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机制,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魔法杖”。这种融资机制是“成就”与“争议”的结合体,它既给城镇建设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使得以房价高企为代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难以承受。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经营土地获利,政府成了市场主体,以管理手段实现经营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土地储备融资要严格执行融资规模控制卡管理;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不得用于城市建设及其他与土地储备业务无关项目。
汪德华表示,发展市政债将成为化解城镇化融资难的突破口。市政债是国际通行且公平的筹资手段,它是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把城镇化建设未来收益平移到目前来使用,将来再逐步偿还。这将有利于缓解土地财政模式的收入冲动,解决地方融资过程中平台公司隐性负债问题。
探索土地权益市场化,从确权开始 当前进行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被视为保障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权益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
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对于现行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修改,主要内容是提高征地补偿数额。相关专家认为,这不仅对于保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也将为新型城镇化铺平道路。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将土地要素与产业资本、农业企业有效联系起来;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能,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显化土地资产价值。
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说,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城乡土地统筹,实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让农民在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属性不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分享到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土地红利。
土地权益市场化的改革千头万绪,但首先应从产权明晰开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被认为是围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最近,四川巴中市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村民罗正祥领到三本产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有了这些证,罗正祥就可以在农村信用社以农村产权作为抵押进行贷款,也可以和全村其他人一起将村里的农用地整合起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现代农业项目开发。
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到底应该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集约用地之路,保障资源长久支撑 由于中国的耕地资源有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说,目前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用地粗放浪费现象却依然突出。一些城市新区建设盲目扩张,部分工业园区重复布局,这种粗放的用地方式更加剧了我国的用地矛盾。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时,不顾自身财力,不顾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力,已经造成很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说,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出现“睡城”现象,每天早晚高峰,有数十万人在同一时间往返十几甚至几十公里上下班。
“更有甚者,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其危害比单宗违法用地事件更为恶劣。”
业内专家表示,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方式必须得到改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政策。
针对此,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要基本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逐级分解落实“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的目标任务。
在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加强规划、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用地强度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还需注意防止走偏。一些地方将推动农民转为高层、多层居住作为集约利用土地的主要手段之一,却忽视了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农民的就业问题,结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撤并村庄、将农民赶上楼,以为可以节约很多耕地。须知许多农民虽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农民种地是一种循环经济,如果一味赶农民上楼,不仅造成农业循环链断裂,而且还忽视了庭院经济的收益。
专家表示,土地是农民的核心权益,在集约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保障农民的权益,才能为城镇化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长久支撑。
走绿色低碳城镇化之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将为绿色人居、建筑节能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佐军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这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推动建筑的低碳化、节能化,建设生态城市。
仇保兴表示,生态城市是系统地降低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可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共同构建生态城市。
同时,仇保兴提醒,我国地形非常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不同地方的生态城市应该因地制宜,像绿色建筑一样应具有当地气候适应性,需要立足于当地实际,这就要求生态城市的模式是多样化的。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能一窝蜂上,不能搞一刀切。
实现低碳、绿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还需注意成本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一些地方发展低碳城镇的模式存在成本太高、不易推广的问题,并且容易被形式化。单纯追求视觉方面的绿色、低碳效果,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国外经验表明,实现低碳发展要把握三个因素:政府引导、市场作用、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群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打“低碳牌”,建成100多座低碳城镇。该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节水及绿色交通设施,取缔小锅炉、小烟囱,大力引进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供暖新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百姓过上低碳生活。
走智能城镇化之路,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智能化发展被确定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之一,这一面向未来的提法激发了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想象空间。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可以使人们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涉及面包括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轻松愉快,而城市也随之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美丽。
令人欣喜的是,智能化城镇正在走向现实。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着手开展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这些文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
“让城市做到真正的智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城市需要两三年,有的城市需要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业内人士、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范宇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有远景、总体规划和实施步骤,而且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来实施。此外,在信息网络方面,国家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从长期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支撑下将保持高速增长,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前景广阔。据业内人士估算,随着我国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发展机会。(《
转作风亟需破除三大行政文化积弊 ——专家建言新型行政文化建设
近期,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可否认,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党员干部中,仍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漠视群众、浮夸铺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些都属于行政文化范畴的问题。多位专家指出,增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破除长久以来的行政文化积弊,改进作风,培育先进科学的行政文化,任重道远而又刻不容缓。
三大行政文化积弊亟待破除
行政文化事关民心向背。南开大学MPA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涛教授指出,行政文化不仅影响政府的行政价值取向和施政方式,决定了行政组织结构和行政权力运行方式,而且对官员的行政观念、管理模式和行为规范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随着政府改革的持续推进,行政文化不断改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行政文化仍存在三大积弊。南开大学副校长、政治学家朱光磊指出,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第一,缺乏足够的科学意识与规范意识,专业意义上的全局意识不够强。行政人员当中部门本位主义思想还比较严重,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精神,部门之间争权力、争管辖范围、推卸责任等现象还比较明显。地方保护主义情结还比较浓重,一些官员为了政绩不顾大局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级别观念过重,甚至将其作为思考行政问题的前提基础。当前,一些官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已经演变成为级别关系、身份关系,个别时候甚至超越了正常的业务关系。
第三,官本位愈演愈烈。在官本位导向下,一些官员对上采取追求政绩的工作方式,对下采取“高人一等”的行为方式,而对于社会民众的认知与回应能力则比较低,尤其对社会公共服务诉求的反应太迟钝。
孙涛等专家指出,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重权力分配、轻权力运作,对权力运作过程中表现的问题重视不够。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日渐增强,在一部分官员头脑中存在的“大一统”式集权行政文化思维,将对公共服务的持续改进和行政改革产生严重阻碍。
群众呼唤“民本”行政文化
群众期待怎样的行政文化呢?专家认为,结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理解和当前的历史条件,先进科学的行政文化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重视权力的运作和监督,政府机构之间关系科学、官员人际关系理性化,着眼于精细的行政管理,更加适应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艾跃进认为,为民服务应该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基础。我们党的性质和政府的职能决定了为民服务的理念应该是行政文化的主流。
“培育‘民本文化’是行政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的内容。”朱光磊说,这对改善干群关系有重要意义,也为十八大提出的“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对于先进科学行政文化的其他特点,朱光磊认为,重视权力运作是先进行政文化的要义。同时,要尝试在政府机构之间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培育“伙伴关系”的文化。即在行政上下级之间,不仅要有领导被领导的关系,也应有伙伴关系因素;在平行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之间,不仅要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还应有伙伴关系的因素。
此外,目前一些政府的行政管理总体上还太过粗糙,亟须向精细式的管理文化转化,引入“过程文化”,学会用“过程”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
孙涛表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社会结构和公众对行政官员的要求树立官员的良好形象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淡化官本位思维的影响,缩小政府官员与百姓之间的等级差距,去除面子观念和等级观念对行政文化的影响。
培育先进科学的行政文化要潜移默化
明确了什么是先进科学的行政文化之后,又该如何探索行政文化本身的内在规律,积极树立新的行政文化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行政文化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需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加以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孙涛认为,直接改变行政文化很难,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中,从细节入手,逐步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党要主动推动行政文化的变革,强调对民众负责和对科学管理的追求。政府的决策过程要科学民主,从具体的领域和职能方面促进机制的改善,进行行政规则上的改变,满足现代社会政治互动的需求。
朱光磊表示,培育新的行政文化,其过程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意味着,在坚持培育新的行政文化的基础上,不能搞文化的“大跃进”,而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步地推进。既努力建设新的行政文化,又保持足够的耐心与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与分析,为深度推进政府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也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在改变“重权力归属,轻权力运行”方面,改革思维要从简单的“结果控制”向“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并重转变,做到事后控制与事前预防相结合。
在政府间关系上,要合理定位与分配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建构政府间伙伴关系的文化平台,突破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壁垒,在党政干部之间树立伙伴意识。同时,在行政管理上向精细式的管理文化转化,做到以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在公共服务质量上多下工夫,努力做到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精确化、细致化。
培育“过程文化”,关键要处理好体制建设与机制建设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张翔博士表示,在充分认识到体制改革重要性的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体制改革的局限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很有必要树立“机制意识”,促进党政干部有意识地从机制建设的角度去推进改革。
“政府的一些做法对于行政文化的改变意义重大。”孙涛认为,政府应该实施以科学管理为导向的改革,向陋习开战,实现公共管理改善,同时在政策执行上以效率和公共利益为导向。
孙涛表示,行政文化建设还应不断强化各行政层级的责任意识,既明确负责什么,还要规定向谁负责,这有助于改变“重权力归属,轻权力运行”的问题和“大一统”行政文化导致的“领导拍板我闷头执行”的情况。
城乡一体化农民是主体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描画求解“三农”问题路线图,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只是,这一体化化什么?这路线图怎么走?
一些地方政府,一厢情愿,盲目追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片面曲解“一体化”的政策话语,结果,路子走偏了,脚步踩空了,严重违背农民的意愿,侵害农民的权益,引发了农民强烈的不满,甚至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
我们应当明晰: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是打破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全体居民自由迁徙,强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文明共同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取向,是重构城乡关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权利公平,拓展农民的发展空间。
城镇化是一个现代化的演进过程,自然,城镇化并非现代化的全部内容。移居城镇还是守望田园?政府应当尊重、保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既不能限制,也不能强迫。尽管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每一份红头文件中大都有“尊重农民自愿”的煌煌字眼,但是,“被进城”“被上楼”引发的民怨和冲突还是不断。
因为,农民最清楚,与这些“自愿”配套的,往往还有舆论的“全民动员”“大轰大嗡”,还有政府的“铁腕施政”“层层问责”。不少官员,总想着自己是在代表农民,引领农民,其实,脱离农民选择和创造的代表和引领,很容易背离其本意。而且,这代表、引领的背后不乏对“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索取,对“土地财政发展政绩”的热衷。
时下,不少地方正以“城乡一体化”名义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化的“就地城市化”,其初衷应该是美好的,其构想无疑是进取的。但是,也须警惕,单纯以行政化、运动式、一刀切的强势大力推进村落整体迁建合并,实现村庄形态迅速变革,是否契合经济发展基础、遵循城镇生长规律、顺应当地居民意愿?
对于那些仍然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村民来说,搬进楼房之后,居住环境改善了,但家里牛、羊、猪养不成,门前种菜、种果也没地方,还要交水电费物业费,农民很发愁;生活方式改变了,但生产方式没有变,新的产业升级、就业转型的路子在哪里?农民也很茫然。
城乡一体化的指向,并非仅仅是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还应有别具特色的新农村。
城镇化是一个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的市场化过程。改革以来,中国农民最早撞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可是,时至今日,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手中最具市场价值的生产要素,最具增值潜力的宝贵资产,还没有成为他们投入市场化运营的资本和积累财产性收入的源泉。在一波波城市扩张、社区建设和资本下乡、规模经营中,土地流转和征用的收益,很大程度上成了开发商家的经营暴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用地单位的低价资产。
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资源,应当让农民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土地。打破城乡二元制度,需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严格使用国家征地权限,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多地通过统一的土地市场确定价格补偿,实现利益分配关系的平衡,并允许农民土地和房产可以出租、入股,可以抵押、流转,从而使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的土地征用中,等价交换,得到足够的补偿,使土地成为农民增收和致富的财产源泉。农民的土地产权得到保护,他们就会自己去走市场化道路,就会成为流转的主体,在土地转让过程中享有公平的分配。
城镇化还应是一个公共福利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乡村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这一缕缕社会福利的阳光,终于照进了村庄,照进了农户。尽管还只是从无到有的起步,但农民已经真真切切地在享受这福利,沐浴这阳光。
笔者在乡村调研中观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分量在加重,脚步在加快。但是还需要注意矫正三种偏向:
一是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的试点化。政府投入更多地向地方领导蹲点扶持的示范村镇集中,向有财力提供配套资金的先进村镇倾斜,结果只是多了几个难以移植的“盆景”而已。
二是乡村公共服务主体的单一化。还当放手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有效吸引他们参与、壮大乡村公共服务事业。
三是乡村公共服务载体的城镇化。许多地方的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呈现一片大繁荣的气象,但往往是繁荣在城镇,冷落在乡村,其中的资源更多向县城集中,投入向县城倾斜,大量乡村则被边缘化、空心化。
看来,如何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拓展范围、充实内涵、提升质量,从而实现城乡一体、服务并轨、齐头并进,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一个方向。前面的路,最主要的还得放手让农民自己去探索,去开拓。政府不必去包办代替,最核心的还是要尊重农民在乡村发展现代化中的选择权,维护农民在资源要素市场化中的平等权,保障农民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受益权。(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v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这一论述简洁明快地阐述了权从哪里来、权该怎样用的问题,对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权力观是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执政党,对权力观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怎样的权力观、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这不仅是一个执政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党的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章》明文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同时强调,“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正确认识“权为民所赋”,是正确实践“权为民所用”的前提。在人民解放战争年代,正是由于党的各级干部对这一问题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时刻坚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中国革命才能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开辟、巩固、扩大革命的根据地,才能发展壮大革命的武装力量,才能取得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彻底胜利,才能建立独立、民主、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现在,人民富裕了,国家强大了,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同志,在如何理解和把握“权为民所赋”这个问题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如有的领导干部信奉个人奋斗、“凭本事吃饭”,认为职务地位是靠自己干出来的,组织培养、人民养育的观念非常淡薄。这样的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问题,一切根据自己的利害得失来衡量。当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甚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的关键时刻,这些干部往往就现了原形,出了问题。
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和才不可偏废。中央鼓励和倡导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同志要有抱负和理想。但是,如果一些干部认不清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一味陶醉于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把所谓的理想抱负建立在实现个人“小九九”的基础之上,是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做到“权为民所用”的。这样的干部在遇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和大风大浪的考验时,很有可能迷失方向,甚至滑入歧途。因此,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首先坚定“权为民所赋”的思想认识,时刻提醒自己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
“权为民所用”,这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用权的规范,是“权为民所赋”之果,也是实践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检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实践证明,领导干部是否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
习近平同志在阐述“权为民所用”时,一系列要求富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比如强调领导干部“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特别是强调“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等,既语重心长又具体而微。早在2008年,习近平同志在谈到领导干部要有敬畏意识时就曾经指出:“心有敬畏,行有所止。领导干部对权力的神圣性要有所敬畏,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时刻警惕权力的滥用。”干部队伍中的经验教训表明,权力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拉拢和腐蚀,哪里就有陷阱和炸弹。
有道是“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如果失去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或者把大胆工作与谨慎用权对立起来,把握不住正确方向,甚至为所欲为、忘乎所以,最终必然会害了自己、毁了事业。
深刻理解、自觉实践“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真谛,在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作为内在动力,是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切期盼。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2
关键词:东莞,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美丽家园”
一、设计规划东莞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蓝图
( 一) 体现时代特色
城镇化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展红利和增长引擎。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现代化的整体水准,已成为我国新一届政府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课题。因此,城镇化也应成为新形势下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活动的新课题。
( 二) 体现东莞特色
东莞依山傍海沿江,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环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东莞已迈入城市化加速期和城市转型起步期的崭新阶段。2011年东莞市城镇化率达到88. 2% 。2012年底,东莞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第七,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板和可资借鉴的示范。《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东莞提出“高水平打造水乡特色经济区”的任务。东莞市委市政府签订了300亿元的《城镇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水乡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低碳生态城镇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和村落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和宜居建设。这与广大市民、特别是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围绕“美丽家园”所开展的东莞市儿童生态道德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儿童更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东莞城镇化建设与儿童生态道德建设的关联性。
( 三) 体现儿童参与特点
东莞市儿童生态道德建设中的“儿童参与”,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把孩子当主人,引导他们了解新型城镇化对人、空间、土地、产业、生活品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孩子对美丽家园的认识从形式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开启科学的生态道德思维模式,理性认识现状,改变自己,影响家庭和社区,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平; 二是把孩子当孩子,教育设计要符合儿童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儿童的特点与需求,可采取探究访问、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制作描绘、互动交流等形式,帮助儿童多角度发现美丽东莞,多方位了解生活家园,多层次体会美丽家园的特点与内涵,担当起建设未来美好家园的重任。
二、开展“美丽家园”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
( 一) 设计思路
2013年3月,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研小组召开策划研讨会,明确2013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美丽家园”为主题,结合东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特点,充分发掘全市32个镇街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名胜景点、自然风貌和体验场所,从“发现”美丽东莞入手,通过“寻访”美丽东莞,对儿童进行参与式的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所生活的家园,并探索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围绕新型城镇化中的社会、经济、空间等结构要素,我们分别从不同方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目标:
1. 发现生活品质之美,创想人本家园
预设走进“城中村”下坝等文化创意街区和美丽村落,走进“山、水、城”为一体的南城新区。在活动设计中,启发孩子比较新老城区的环境质量,用心发现老街区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新城区的空间塑造和建筑品位; 引导儿童思考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旧村改造中高楼大厦与老屋古巷如何并存,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如何保护利用以及如何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等。
2. 发现水乡特色之美,创想宜居家园
预设走进“水乡”道滘。将东莞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和“六水”( 水通、水清、水动、水美、水合、水兴) 的治理目标,渗透在儿童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道滘是“游泳之乡”,水资源丰富,有“东莞周庄”之美誉。道滘湿地公园是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先期启动项目中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之一,该公园充分利用原有鱼塘、湿地、土驳岸等自然要素,设计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量乡土树种,既有岭南水乡特色,又具浓郁莞邑风情。参观道滘湿地公园,既可充分领略岭南水乡特色风貌,又可现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宜居家园。
3. 发现人文历史之美,创想美好家园
预设走进历史名镇虎门或“古镇”石龙。百余年前,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因此,走进历史的虎门、当代的虎门,参观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蒋光鼐故居、虎门大桥等,因势利导,引导儿童了解近代历史,牢记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坚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走进“举重之乡”石龙,则可以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龙中山公园,追寻革命先烈遗迹,重温历史。
4. 发现产业新城之美,创想绿色家园
预设走进“中国最美小镇”清溪或广东“四大名市”之一寮步镇,这里是“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绿色低碳、节约集约、文化传承、和谐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的集中展现地。清溪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这里有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级生态农业产业园、“东莞第一瀑”“东莞第一美树”和三大森林公园。寮步镇是“古代香市”“现代车市”,在这里可以游览首个以莞香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休闲公园,了解“东莞”地名的由来,感受现代“香都”巨变。
( 二) 活动与成效
1.“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社会效益好
以“建筑重生走进下坝”为主题的寻访美丽东莞活动,以我中心为平台,召集绘画班、写作班、小记者班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作文、绘画、摄影或表演等不同的展现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呈现出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这一活动非常成功,收到小学校的关注与欢迎,他们主动与我中心联系,要求提供指导。
在与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的合作过程中,校方称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很多启发,老师们也很有收获,对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今后能长期合作。学生家长也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了不仅要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更要在活动过程中正确“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彩绘风筝,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寻访美丽东莞活动,依托南城风筝广场,以幼儿园为单位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幼儿带动家庭,通过家庭感染社会。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电台、东莞时间网等媒体及时对这些活动进行了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和讯网等国内知名网络媒体也进行了转载。活动的影响面得到扩大,活动的社会效益得到增强。
2.“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内容品质高
在分批寻访“生态清溪”“历史虎门”“水乡道滘”和“城中村下坝”的活动中,我们秉承“公益服务、立德树人、活动育人”的一贯宗旨,“讲、学、玩、看”相结合,精心选取活动点,寓教于乐,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活动的安全性、可行性,我们提前派人实地踩点; 就活动的教育性、思想性、实践性,我们反复研讨设计,力求完美。活动前,我们做好预案、精心准备; 活动中,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活动后,我们及时总结、分享体会。在开展寻访“生态清溪”活动时,我中心老师带领孩子走进生态农业园,先让孩子品尝各种不同的水果,调动孩子的味觉; 然后走进园区近距离观察、触摸不同植物,引导孩子通过看、闻、听、摸、摘等不同感官刺激,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3.“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达成预设目标
通过参与东莞中心区、山区、埔田、水乡等不同片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随着寻访的深入,儿童对东莞有了全新的认识,发现了东莞的品质生活之美、山水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科技发展之美。同时,孩子们也看到并意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素质问题、贫富不均问题等。可喜的是,儿童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有了责任意识的萌芽,激发了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的使命感。寻访和发现美丽家园的,还增强了儿童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虎门是连续几年的全国十强镇,清溪是中国最美小镇,寮步是历史闻名的香市。东莞还拥有众多的特色名镇,如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举重之乡、粤剧之乡、游泳之乡等。正如莞城实验小学608班王品喻的写作心得所言: “让我们保护身边的环境,赐予建筑新的生命,让东莞更加美丽! ”
4.“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儿童参与度高
“寻访美丽东莞”走进生态清溪活动,充分调动了儿童各种感官,因此儿童的体验最为深刻。走进现代农业园,家长和儿童尽情品尝各种亚热带水果,了解夏季花果的生长和种类,观察现代农业园的灌溉和养殖技术。在以“山、水、园”为主调,集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青湖工业园,孩子们领略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与现代化城镇建设完美结合的和谐之美。通过近距离观看客家麒麟的制作过程,以及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素明的深入交谈,孩子们在感受民间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孩子们还到电视台亲眼目睹了新闻记者如何将本次活动编辑制作成电视新闻的全过程,看到自己成了新闻的主角,兴奋喜悦之情不溢言表。儿童的充分参与,使儿童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和主导,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也提升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5.“寻访美丽东莞”系列活动示范带动作用强
“建筑重生美丽东莞”活动首次推出,就收到了广泛关注与欢迎,起到了良好的宣传示范作用。在我中心的指导和带领下,多家学校连续多次走进下坝。
我们从莞城实验小学选取了20个学生参与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心得体会制作成PPT,以点带面,回到班级中与同学分享活动收获,从而辐射整个学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小学还将此活动作为研究课程,深入推动课外实践活动研究。
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 篇3
随着“城镇化”概念被重新定义,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城镇化发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此指导思想下,A股将有五大主题受益“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也将成为投资者2013年的投资主线。
基建投资题材:新型城镇化将原来沿海为主、条带状的大城市化过渡为覆盖内陆城市、网状分布的多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必然伴随一批新兴城市圈的诞生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大力发展。,因此,从远期来看,将导致相关投资领域目标的上调。
铁路“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到2015年将建成4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较2010年2万公里的水平增长100%。2013-2015年有超过1200公里城轨地铁线路投入使用。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后续规划存在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并带动相关领域投资的加速。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需要大力发展高铁、城际快轨、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主要是发展地铁、轻轨来缓解巨大的交通压力,建筑、铁路设备是最主要的受益者。此外,与城市相配套的、具有新亮点的节能环保、美丽中国题材股都将受益。这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安防、公共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
可关注上市公司有: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新筑股份、中联重科、隧道股份、鼎汉技术、理工监测、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桑德环境、碧水源、首创股份、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东方园林、棕榈园林等。
房地产投资题材:房地产投资相关题材是城镇化的永恒主题。持续的城镇化进程意味着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或城镇,从而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需求;同时,在新城镇化背景下,未来基础设施改善较快、产业转移加速、吸纳人口能力大幅提升、短期库存消化系数较低的城市,有较好的持续刚需支持,有助于稳定未来地产投资预期,并稳定装饰行业的长期需求预期。受城镇化政策预期影响,市场预测城镇化对投资将产生拉动效应,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超过今年。
相对而言,城镇化对中西部的房地产支撑作用更大,将较大程度的缓解我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过剩的担忧。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房地产投资机会主要有三类:一是中西部城市群发展中的区域地产龙头;二是在城镇化中的工业地产、商业地产龙头;三是全国性的地产龙头。可关注上市公司有: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华夏幸福、金科股份、南国置业和阳光股份等。
农业投资题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起点,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然的环节之一。农业现代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不强制、不限制的土地流转来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二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是努力方向,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三是提升农业的科技驱动,种子、农机等农资公司受益;四是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有分析人士预计,明年中央一号文件或聚焦农村土地改革及经营体制创新。土地流转、合作社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资流通、农产品收购)相关个股值得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亚盛集团、辉隆股份、大北农、正邦科技、登海种业、新研股份和新界泵业等。
城市服务业投资题材:服务业与城市发展是高度同步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必将得到快速提升。这涉及到一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商业、餐饮、旅游、传媒、家政等生活型服务业;三是金融、信息、专业及商务服务业。可关注公司包括: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海通证券、宏源证券、拓尔思、用友软件、爱尔眼科、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华录百纳、全聚德、中国国旅和峨眉山等。
耐用消费品投资题材。城市居民的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将给消费增加强劲动力,电子商务、大众品牌消费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上市公司中没有纯粹的电商公司,物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过去受益于政务消费的高档品、奢侈品、礼品消费将很有可能受到长期抑制。相反,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将导致消费由哑铃型向纺锤型演化,中端品牌消费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一是商业中的连锁超市;二是食品中的乳业、肉制品、啤酒、黄酒等;三是中档品牌服装;四是汽车与汽车后市场。可关注公司包括步步高、伊利股份、双汇发展、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古越龙山、七匹狼、奥康国际、报喜鸟、探路者、上汽集团和华域汽车等。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4
习近平会见金正恩特使崔龙海
中共中央办公厅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龙海。崔龙海转交了金正恩第一书记给总书记的亲笔信。习近平指出,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推动局势缓和,重启六方会谈进程,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持久和平稳定不懈努力。崔龙海说,朝方愿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六方会谈等多种形式的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朝方愿为此采取积极行动。
国务院批转《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据中国政府网5月24日消息,国务院日前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
两部重要党内法规发布
经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5月27日公开发布。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发布,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
新华社5月27日报道,中央纪委已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要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2亿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27日发布的《201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人才资源总理稳步增长,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
我国将对青年教师实施师德考核机制
新华社5月28日报道,根据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底考核,岗位聘任(聘
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指标。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中央巡视组新一轮巡视引人关注
新华社6月3日报道,按照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的要求,10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今年上半年,中央巡视组对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水利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版集团,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巡视。新一轮巡视工作突出四个重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吉林德惠发生特大火灾
6月3日6时许,吉林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分割加产品车间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截至6月5日凌晨,事故已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企业法人代表已被控制。国务委员,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郭声琨3日在事故现场宣布成立国务院事故调查组。
欧盟决定对华光伏产品开征临时性反倾销税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5
权威资料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产业用地布局分散,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需求,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制约,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是最牢靠的保障线,不愿放弃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导致了征地难,影响了城镇建设。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分析,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体思路是: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核心,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城市到重点镇的聚集效应的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形成县城、中心镇、集镇链接配套、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为加速××崛起构建重要载体,为突现追赶跨越提供发展动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规。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问题,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要倡导阳光规划,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二要精细编详规。抓紧制定产业布局、交通路网、修编土地总体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加强对城镇新区、重要地段、重点组团的详细规划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和设计工作,把能看得准的先做了,看不准的先放着,给后人留下空间。同时,要做好水电气、通讯、环保、防洪、绿化、防震减灾、历史文化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适应××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三要严格抓落实。规划向来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说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坚决克服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决不能让规划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必须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一书两证制定,对未办理一书两证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使规划与建设无缝对接。建立城镇规划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城建、城管、国土等部门的力量,成立规划巡查大队,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关口前移、源头管理,分片包干、每日上报,把各类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坚持突出重点,把城镇规模做大
一要铺好路网拉框架。路网是城镇的骨架与血脉,影响着城镇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领着城镇发展的方向与框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重点建好新区骨干道路,畅通新老城区资源流通,拉近主副中心的空间距离,拉开城镇发展框架。其次,要打通断头路。结合组团开发与老城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健全微循环,完善城区路网,使城区道路真正形成环状循环、连贯顺畅。二要建好基地育亮点。坚持做大城镇规模与做强城镇实力相结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合,根据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打造亮点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加快推进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把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成城镇的发展新区,农民进城的就业区。
三要统筹建设强承载。加快推进老城改造,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状况,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速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统筹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村村通公交,加快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3、坚持产业支撑,把城镇实力做强
一要搞好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镇产业功能,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由有关部门启动产业一体化编制工作,统筹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划分各自重点发展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产业发展重复投资现象;各乡镇根据三大圈层发展规划,加快修订和完善本地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认真做好园区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项目向园区集聚,关联产业向龙头企业集聚,大项目、大企业向园区集结,走项目产业集聚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之路,加快工业强县进程,实现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二要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坚持招商引资与发挥能人优势相结合、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培植新兴产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相结合、与争资立项相结合,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三要壮大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城镇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精神,城镇新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规划确定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出台具体配套政策,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强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建设培育商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贸业态、大型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旅游业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把城市机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资金匮乏是制约××建设的瓶颈,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钱,争取国债和省市项目资金、争来上面钱,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的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水、一个龙头放水。第三,按照适度举债,加快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产,打捆包装新项目,继续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城市路桥、公共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二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全县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在一定范围内试点,逐步取消二元制户口管理模式。继续放宽户口迁移限制,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城镇经商落户,共同繁荣城乡经济,推进城镇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造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地。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对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使新落户居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在经过批准以后进行出租、转租、置换、作价入股(或出资)等形式有序流转。按照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补助换宅基地的思路,采取置换或回购退出宅基地,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退出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让有能力、有知识、有头脑、高素质的农民规模经营土地,使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三要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建设的高标准,来源于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效率的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城镇的执法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建立起正常的管理秩序。明确乡镇政府的城镇管理主体地位,尽快协调解决好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健全和完善与城镇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管理机构,实施综合管理、统一执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聘请经济实力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的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小城镇的管理。总之,要按城镇的标准,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强城镇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完工到产生社会效益,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从20**年起开始担任乡镇的主要领导,经历了镇区建设的全过程,镇区从杂乱无章到现在的三纵四横的基本格局,从没计划的建设到聘请省设计院设计中长远规划,从窄小的的街道到现在的宽20米的两条共长5公里的主街道,从低矮瓦房到鳞次栉比的商业服务区,处处凝聚了党委政府的心血和汗水,但现在看到对全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镇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拉动作用,从内心感到欣慰。下面我就近几年关于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镇域经济的增长谈几点体会。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具有投资功能,又能营造一种新的消费环境,两者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拉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中分离的步伐,为实行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而且为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创造了条件,农业人口的减少,提高了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面积,相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拉动了农民的消费。农民进城数量的增加,使本地农民有条件、有可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4、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了乡镇企业的集中,通过规模经营,招商引资等方式拉动了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使村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城镇交通、通信、商贸、学校、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的逐步配套,城镇功能的日趋完善,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服务保障体系,促进了工业园区的形成。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规划,兴建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企业实行专线供电,吸引了100多家非公企业和36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形成聚合优势,集结发展。目前区内形成了机械铸造、刺绣、磨料、细木板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培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植了1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此外,新型城镇化整体素(2016信访工作调研报告)质的提高和环境的优化,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聚宝盆,吸引了外部企业的青睐,纷纷洽谈入驻。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5、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现代文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现代文明之风的熏陶,人们不再局限于培养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而是着眼于长远目标,迎接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因此文化教育发展资料的消费悄然膨胀。20xx年底镇区建有大型广场、群众文艺宫、镇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群众娱乐活动场所,全镇自发组织文艺剧社30多家。群众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拉动建筑材料的消费需求,建筑工人的生活消费;住宅建设可拉动装饰装潢及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身还包括生产类投资,这些经济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又拉动大量生产资料的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了市场体系,拉动商品交易量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建设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拉动居民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可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度高,影响面大,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当前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一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顺民心,合民意,必将大大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二是当前国家正在想方设法启动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启动点之一,抓住机遇,完善政策,必将加快经济的发展。三是XX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思路清,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变压力为动力,乘势而上,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再上新台阶。对于这些机遇,我们认识是清醒的,行动是及时的,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就新型城镇化抓新型城镇化的情况多。对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不力。
二是政策措施不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在前一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现在都是吃饭财政,财政缺乏调节手段,镇本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各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深化改革,树立产业观念,加快实施以新型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产业建设。因此,必须转变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为非生产性投入的观念,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产业来抓,象抓产业建设一样搞城镇建设。应当认识到:第一,城镇建设对基础设施所作的投入,带动了建材业、建筑业、运输业、机电业、流通业等众产业的大发展;第二,它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并开发了闲置的土地,培植了新的财源;第三,它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天地;第四,它的许多基础设施投入本身也是经经济发展的必须的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从20**年9月份开始,笔者利用工作闲暇对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成效突出的地区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同时对晋、豫、陕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试点区域进行过调查和了解。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也对城镇化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为城镇化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镇化理论与建设的论述后,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时机已成熟,而且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同时也感到各地的城镇化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五个层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农村城镇化,从而实现城市、城镇、农村规模、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城乡统筹,以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依托农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优势,挖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就地城镇化、集中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改造提升现有小城镇)等多种方式,顺潮流,应天时、用地利,建设舒心、自然、宜居、特色的新型城镇;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在于产业,以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家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推动农业发展;五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流转的优势,实现农业得发展,农村有活力,农民得实惠的目的,真正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笔者通过梳理城镇化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和时代的产物。本文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年-**年,全国上下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年,城市化全面开展,以城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为动力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年10月,***全会后,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尤其后来出现的撤乡并镇,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拆房盖楼,把城镇化建设推向高潮,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镇化。
笔者指出,之所以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因为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征求农民意见,不顾及农民需求,不考虑农民的富裕程度,不着眼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二是地方、部门利益作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圈地扩城,倚靠土地拉动经济的粗放增长,造成人为地制造城市化现象严重;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浮躁,土地城市化现象突出;四是农民被市民,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受损,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没有资金注入,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笔者指出,城镇化的作用是无需置疑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有目共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到中央精神上,把它建设成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拥护的轨道上来。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型城镇化应该赋予三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农以新的内涵,即农村环境的城市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身份的城镇化。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尽可能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要保证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所有权,防止耕地减少后出现粮荒。
二要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合乎农民心愿,适合农民生存环境,便于生产和创业的城镇化。要以输血为主,造血次之。政府主导,农民自发,全社会参与,治标与治本结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包容农民的理念统揽整体工作,保证粮农增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from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来自学优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五要注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础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保证。实践告诉我们,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就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绝大多数村干群关系融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县政协今年重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点调研课题的要求,县政协文史与宗教委员会展开专题调研,赴嘉兴南湖、上海嘉定进行实地考察,走访我县有关部门、乡镇、村,召开相关座谈会,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听取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经济不断增长,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了德清经济开发区、临杭工业区、德清工业园区的临杭产业带新格局,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成为我县四大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经济总量迅速增大,20xx年,完成生产总值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增长10.2%。
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给德清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动力和保障。20xx年,全年完成投资6.87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7%;武康总人口16.5万人,用地规模达到21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积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武康中心城区和中心镇,这些区域拥有85%以上的城镇建设用地,积聚了90%以上的城镇人口。目前,县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原来的一城一区一湖(武康、乾元、下渚湖)调整为三区一湖(武康城区、站场新区、临杭工业区、下渚湖)。三区一湖的县域总体规划成果已编制完成,通过了省市联合鉴定,并上报省政府审批。县城武康将迎来新一轮的飞跃发展,开始实施东扩、南拓、中间提升的工程。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二)和美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20xx年,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周密谋划、加紧建设、成绩显著,成功建成了首批13个精品村和10个特色村,并完成了德桐公路沿线、莫干山生态景观环线、下渚湖生态景观环线一沿两环景观线的建设,共整合项目资金5830万元,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的建设目标。绿化工程方面,全年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0943亩,投入资金1.29亿元。建成16个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2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编制完成全县农房改造建设规划,实施农房改造4436户。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明显,实施城乡公交、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xx年,我县实施和美家园推进年活动,着力打造中国和美家园精品线路,确定25个创建村,规划建成46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全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步伐,把中心村作为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的主平台,积极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集聚,全年计划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4100户。
二、存在问题
(一)城市整体定位尚不够明确。
武康镇自1994年县治搬迁后,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但是,什么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样的城市定位才真正契合德清实际,体现德清的城市品质以及代表德清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曾经有过一系列关于德清城市定位的说法,但叫几年就被换了,因为这些叫法似乎都不够响亮。我县新的城市化总体规划已布局双极三片多点的县域网络和三区一湖的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为德清所作的《德清城市空间拓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将德清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描述为:
长三角腹地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品质新城 杭州都市圈北翼新型产业基地
这两个定位对德清的城市特点和发展方向有了详细的描述,但眼界还不够开阔,未能体现德清的城市文化特色。(二)产业发展动力尚不够强劲。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我县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四大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但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明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工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工业产值所带来的收益也不高。20xx年,上海嘉定区工业总产值2360.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796.4亿,财政总收入达到232.8亿元;我县的工业总产值冲千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456.1亿元,而财政收入只有28.4亿。与嘉定相比,即使排除其中财政性收入的因素,考虑服务业的有关因素,我县工业产值带来的财政收入收益率明显要低。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三)城市文化个性尚不够突出。
德清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德清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原始瓷器诞生地,被我国考古界誉为瓷之源;是中国舞蹈的发祥地之一,有舞出前溪的历史记载。德清曾孕育了沈约、孟郊、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游子文化、防风文化等文化精髓成为德清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景观。但是比较周边县市及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显然德清城市文化的营造不够突出,缺乏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产品。长兴有百叶龙、贡茶院,安吉有竹博园、竹子系列产品,桐乡有乌镇近几年,德清大力宣传孟郊游子文化和瓷之源文化,建设下渚湖湿地景区和新市古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文化景观建设的力度,缺乏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介,以至于辐射影响不大。(四)农村社区化推进不够明显。
20xx年8月,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导我县农村社区化工作,同时印发《20xx年德清县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方案》,确定了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启动了我县农村社区化工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基层干部不理解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不了解为什么要抓农村社区、怎么抓农村社区建设,思想有顾虑;广大农民对自己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保障、怎么保障心中无底,对社区化建设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上热下冷的现象,农村社区化推进存在一定难度。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五)旧城改造的强度不够有力。
近几年,围绕重点工程、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德清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旧城改造的力度不够强劲,规划不全面,投入有限,以致效果不明显。如武康旧城区,基础设施严重老化。20xx年12月,我县设立了中心镇培育专项基金(每年新市1200万元、乾元800万元、钟管800万元),但新市、乾元的旧城改造推进还是缓慢。
三、几点建议
(一)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城市定位。
对一个城市的定位,既要考虑她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又要顾及她的自然景观要素和历史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她的城市文化特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德清地处长三角腹地,与杭州零距离,交通便利,杭宁、申嘉湖杭高速已经运行,杭宁高铁即将建成,杭州二绕正在规划,这赋予了德清明显的区位优势。但这是优势,也存危机。因为快速道路的建立,把所有地方的距离拉近,区位优势被更多的地方分享。德清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既有已经开发的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又有许多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如孟郊游子文化、瓷之源、赵孟頫、德清俞氏等,可见,德清具有生态、人文、休闲、宜居的城市特色。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各类报告
关照德清历史,曾与上海有过发展蜜月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上海达贵与商人纷纷筑居莫干山,给莫干山带来了一派繁荣;在近代至抗战时期,新市古镇与上海经济往来密切,蚕丝、羊毛经销上海,远销海外,同时,新市成为附近区域上海工业产品的集散地,经济持续发展,被称为小上海。即使改革开放以后,德清模式也是依托上海,与上海的科研所、高校产学研联合,成为德清发展的动力。所以,德清提出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意义深远。但我们给德清城市定位的时候,是否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在我们已经成为杭州都市圈一员的同时,更多的注视上海,定位如何依托上海发展。因为,德清历史告诉我们,一旦接轨上海有实质的突破,就会带来经济飞跃。
对于德清城市的定位,希望广泛征求意见,开展各种研讨,既要听取外地专家的声音,又要吸取本地人士的见解,全方位审视德清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给德清一个能够产生长远影响的定位。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灵台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情况
近年来,灵台县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化要求,认真贯彻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立足县域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全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止20xx年底,全县总人口2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4万人(具有非农户籍的人口2.55万人,在城镇长期居住并从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事二、三产业的农业人口2.89万人,另一数据就从业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城镇人口已达8万多人,城镇化率36.9%)、城镇化率23.43%(这里城镇化率是省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推算的数据)。建成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4.02平方公里,小城镇建成区面积6.6平方公里,县城区道路铺装硬化率、亮化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了100%,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4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18.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5%。城镇化建设布局进一步优化,按照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聘请高资质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13个乡镇集镇规划、52个专业性详规和154个村庄规划编制,全县规划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县城及重点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集镇规划均实现了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面达到83%。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什字等4个镇为重点,以上良等8个乡为延伸,辐射全县各中心村庄的城镇体系,加快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县城及重点小城镇的发展规模明显增加,按照统一规划,分年实施,重点突破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城镇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各类市场开发上,每年集中精力抓建几个重点项目和大型工程,加速城镇扩容。县城建设通过建大桥、筑河堤、拓道路、修广场,实施了东城区开发、西城区开发等一批重点工程,使发展的空间达到5.5平方公里;4个重点小城镇也都因地制宜,调整完善了城镇布局,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规模。中心村庄建设全面提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速,按照三为(即以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为支撑)、六化(即规划组团化、建设生态化、功能配套化、服务社区化、管理民主化、农民新型化)的建设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建成了独店姚李、西屯店子、上良杨家庄、新开寺底等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xx年,全县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80项,投资44.4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9项,投资16.31亿元;新开工项目60项,投资27.29亿元;预备项目1项,投资0.86亿元。至目前,已开工建设47项,开工率58.8%,完成投资2.14亿元,占计划的4.81%。列入全市十大工程重点调度考核项目23项,计划完成投资28.4亿元。目前已动工建设15项,开工率为65.2%,实际完成投资1.28亿元,占投资计划的4.5%。拟推荐省上观摩项目4项,具体进展情况为:秦宝牧业.灵台县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建设完成投资120万元,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办公楼和宿舍楼装修,二期工程制订了产业园建设行事历,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场地平整。灵台县邵寨煤矿建设完成投资3500万元,主井井筒见煤后已进入井底车场施工,风井、副井已完成冻结正在进行正常掘进施工;地面四大建筑正在进行装修;排水及场区围墙工程已建成;为了办理采矿许可证,在邵寨煤矿西部补充勘探钻孔4个,正在进行修路和平整场地。灵台县中行世融(北京)投资公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司寿光模式蔬菜生产示范园建设完成投资80万元,完成蔬菜种苗培育240万株。灵台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完成投资660万元,完成了土地流转、示范园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宽带四通工程和园区封闭,搭建篱架1560亩,完成滴灌主管道铺设,订购进口苗木12万株,整修矮化砧木圃地块200亩,正在进行栽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把以引进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经济实体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资源配置、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围绕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灵台项目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规划先行、政策扶持的原则,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以构建现代商贸体系和打造商周皇甫人文之都灵台针灸养生胜地为目标,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总动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合作,全方位、跨区域、开放性配置资源,增强发展动力,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1.继续落实和深化各领域改革。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为目标,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政府管理经济活动方式。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快农村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改革,健全水权分配和配水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推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改革,推进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迁移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主导力量来抓,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消除政策歧视,改善服务和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经营和市场环境,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采取宣传发动、行政推动、项目拉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等多种形式,制定完善鼓励民资投入的政策,激发民资投入的意愿,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开展民营企业家、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能人六大创业行动,到20xx年,建立灵台县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孵化中小企业15家以上。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提升县域经济总量为目标,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按照抓大项目、引大集团、招大企业的思路,紧扣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突出抓好产业招商。注重选商引资,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项目,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验和高素质人才,促进灵台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BAIDU_CLB_fillSlot(“939665”);4.鼓励城镇化建设政策措施。一是土地优惠政策:新办企业使用土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统一规划、政府统征、确定基价、分档批租的原则,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方式提供。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者新建的3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在5年内,按当年上缴地方财政税收总额20%的比例,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返还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财政扶持政策:对在县工业集中区内投资20xx万元以上、乡镇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商贸物流项目,由县级财政以企业支付的土地投入的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比例按投资额大小实行一事一议;对产业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有利于培植财源的国家鼓励支持类项目,加大政府对贷款的协调力度,并争取有关贴息;对在县内投资1000万元以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除房地产、矿产开发项目),自投产运营起(农业项目免税期满后)3年内,由县财政按照企业上缴的各种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四是配套服务优惠政策:外来投资者兴建的各类项目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计划项目申报、各类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申请等方面与本地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其子女入学、入托、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等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所有招商引资项目行政性收费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县级保留部分全免,事业性收费减半收取,工商注册只收注册登记费;投资企业所需水、电、原材料、通讯配套设施建设等均按当地企业收费标准计收费用,并给予优先安排;
三、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步构想(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根据我县实际和最近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我们初步提出:到2016年,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内涵和要求的全县城镇体系规划全面完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邵寨、独店、什字、朝那4个镇为重点,以上良、百里、星火、西屯等8个乡镇为延伸,辐射全县各中心村庄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环境卫生等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劳动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5%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4.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9万人以上,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县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8万人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城镇排水排污管网覆盖率和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5%以上,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全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 精品范文
权威资料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批示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站在“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的新起点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偏远山区县,城市化呈现基数小、增速快的显著特点。近×年来,县城区面积由××平方公里扩展到近××平方公里,增长两倍;全县城镇人口从××万增加到××万,增长一倍。随着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让××成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实现由城市变“景区”的华丽转身。但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县××%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以上的党员集聚在城市,人口、资源的集聚,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给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带来新挑战,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提出了新课题。为此,××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探索城市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引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一、XX城市发展变革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1.城市人口资源急速增长,对各类群众的教育引领提出了新要求。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各类思想价值多元、利益诉求各异的群体涌向城市,滋生了三类问题。一是“新市民”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弱的问题。在城市扩张中,近××失地农民变成了市民,并以安置小区的方式集中、分片居住,拆迁安置、就业保障、物业管理等矛盾问题突出。“新市民”脱离了习惯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城市生活方式难以适应认同感不强。二是“半城市化”群体对城市归属感弱的问题。城市吸引了近××万流动人口就业,并成为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该群体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三是“城市候鸟”群体对城市融入感弱的问题。随着城市品质形象的提升和康养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县××%以上的新建商品房被外地人群购买。每年冬春季节约××万“候鸟”人群涌入县城,与原有城市居民在城市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竞争”态势,城市候鸟群体对城市的融入感弱。
2.城市社会形态多元发展,对各个领域的覆盖引领提出了新目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园区、商圈组织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居民生活小区、楼栋不断增多,但是党组织建设未及时跟进,存在盲点。在社区“大党委”建设方面,社区党组织对区域联动的组织整合无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条块分割、互不衔接,大部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较多的停留在临时性工作层面。在新兴领域党建方面,基层党组织立足党的建设与新兴领域在发展目标、资源互补、人才配置、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结合不紧密,在引导各行业诚信经营等各方面结合不够。在小区党建方面,党组织建设停留在社区一级,以党组织为引领的自治机制,对物业管理的约束评价机制等不完善,对安置小区农民变市民的教育引导不经常,导致了小区、楼栋(院落)管理无序,矛盾多发。
3.城市资源条块投入增大,对下沉社区的力量整合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各部门单位投入社区的力量资源也不断在增加,但力量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一是各种下沉到社区的力量以条块管理为主未有效整合。进驻社区工作人员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缺乏整合和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比如民政、人社、政法委等部门分别选派××支队伍(社区干部、专职社工、居民小组长,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公益性岗位、专职网格员、专职调解员、城区专兼职巡防队员、平安志愿者)到社区,但对人力资源整合不够,服务效能不高。二是各种公共资源以条块使用为主共享不充分。各部门单位建设的党群活动中心、文化、体育等场所分别只对对应的群体开放,没有实现有效共建共享,有时甚至出现这边无设施可用,那边设施长期废置的情况。三是各类党员以条块活动为主作用未有效发挥。机关党员8小时之外,不愿在社区或居住小区主动亮明党员身份,主动参与小区建设;“流动党员”不愿意亮明身份,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
4.城市生活方式加速转变,对服务群众的内容手段提出了新方向。党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手段没有随着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转变而及时“更新”,导致城市管理矛盾激增。一是要素保障跟不上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建设,更多从空间布局上进行拓展,对社区阵地、党群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缺乏规划和统筹,投入保障力度不够,基本阵地功能不配套、面积不达标。全县××余个老旧小区、楼栋(院落)普遍没有固定党群活动场所、管理用房。二是服务的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在工作实践中,一些社区党组织继续沿袭传统工作理念和旧的工作方法,服务内容停留在代收水电气上,对目前城市兴起的小区快递收发、家政服务、幼教养老等服务内容没有及时跟进。三是服务的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信息化思维,对党员群众的宣传服务发动还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对网络一站式服务、微信、互联网的宣传运用得不多。新问题新事物的发展,倒逼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转变。
二、XX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
××聚焦城镇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城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健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组织机制、治理机制、服务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
1.构建整体联动的组织机制。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织密纵向抓联动、横向抓统筹的组织网络,构建整体 联动的组织机制,切实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性、系统性。一是构建“大党建”的工作格局。坚持县委抓总,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放在管总的位置来系统谋划,与城市扩展、棚户区改造、环境整治等中心任务同步部署。制定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1+5”文件,将社区、机关、行业及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全部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范畴整体推进。二是构建纵向联动的组织体系。围绕城市基层党组织延伸不够、引领弱化等问题,建立起县委统一领导、乡镇党委主责、社区主抓的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突出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小区,让组织覆盖楼栋,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工作进楼入户、全域覆盖、纵向联通。三是构建横向统筹的工作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组建“1+N”的区域化党工委,吸纳“双报到”单位、驻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不断强化乡镇和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通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落实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全县××余家驻区单位和群团组织融入社区,整合撬动了各部门、行业资源力量,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
2.构建党建引领的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推进居民自治。突出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 政治引领,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居民(代表)会议决策、居委会执行、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自治机制,实现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二是强化多方联动,推进协同共治。将县城区划分为××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把优秀网格员、网格民警推选为社区“两委”成员、业委会主任或委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整合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县、乡镇、社区综治中心和全县第三方调解中心,由社区书记、辖区民警、普通党员组成调委会,把矛盾化解在一线,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建的局面。三是突出支部核心,实现小区群治。把小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细胞工程”,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成立小区业委会、议事会、监事会等“三会”,推行小区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一肩挑”,把有公心、愿担当的在职党员、退休老党员等选为“三会”成员,探索总结出意见收集、联审、决议、公示、执行、评估的小区“六步议事法”,构建起“一核三会”的小区治理机制。解决小区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难点堵点问题××余件,形成大事共商、难题共解、困难互助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创新融合,推动城市智治。按照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原则,建成县全响应党建服务治理应急指挥中心,搭建“大数据平台”,推动党建网、安全网、服务网“三网融合”,把党建与综治、民政、城市管理等行业系统数据联通,拓展县党群服务热线平台,着力实现党员网上管理、活动网上开展、服务网上办理,党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构建精准高效的服务机制。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保障,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健全服务群众机制,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党组织 的服务功能。一是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城市公园、市民广场、健身绿道等城市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建 设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城市重要节点建设“红色书吧”“党员驿站”“流动党员之家”等服务站点,打造城市“十分钟服务圈”。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清理规范社区行政服务清单,拓展网上预约、网上办理、一键代办等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二是培育专业服务组织。根据群众健康养老、养生保健等专业服务需求,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医生中心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健康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深化党员示范服务。以“双报到”志愿服务为基础,在各行业组建××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余名党员在社区报到,开展助游、助学、助医、助贫等志愿服务。在服务行业协会创评“共产党员示范车”、党员诚信经营户、支部推荐放心店等,开展示范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4.构建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一个口” 管理社区队伍。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推进社区队伍职业化建设,采取“公开考聘+目标选任”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将各单位派驻社区的工作力量,统一由社区党组织考核、使用,确保力量下层到基层一线。实行“基本报酬+绩效奖励”的薪酬机制,社区书记待遇比照事业人员执行,不断激发社区干部队伍活力。二是“一条线”整合政策资金。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综合保障,将涉及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整合打捆,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每年保障社区公益性岗位报酬总额达××余万元,各社区工作经费达××万元以上。三是“一盘棋”统筹运用资源。将基层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筹使用,城市社区阵地保障标准从不低于××平方米提高到××平方米。通过划拨、调剂、共用等方式解决老旧、开放小区党群活动中心用房,引导社区和辖区单位免费开放文化、体育等场所设施,实现服务功能整体配套,高效运用。
5.构建务实管用的考核机制。建立“双报到”服务、“双积分”管理、“双向”考核工作机制,出台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不力“十条”处置规定,以逗硬考核倒逼党建责任落实。一是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双积分”管理。赋予社区党组织对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权、考核权、建议权,督促“双报到”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所在小区党组织报到服务。社区党组织对报到机关党组织服务和党员服务社区及8小时以外表现情况,全程纪实、综合积分,每季度进行积分考核。二是建立机关与社区的党组织双向评价机制。每年底由社区党组织对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对象服务事项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评议;机关党组织对乡镇社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计入党组织和党员的年终考核。三是健全积分管理结果运用机制。把考核积分和双向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培养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积分不达标、作用发挥不好的党组织负责人按照抓党建工作不力进行处置,连续两次认定为抓党建工作不力的,转任非领导职务。同时,凡是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都必须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实现“小社区”撬动“大机关”。
三、XX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启示
1.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城市基层党建的职责定位。坚持把政治引领摆在城市发展治理的首位,突出党组织在城市改革 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要发挥基层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职责,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治理优势,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 组织保证。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以整体性思维推进各领域党建。城市基层党建涉及主体多、涵盖范围广,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要更加注重以系统思维、从整体层面来谋划布局、协同推进。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把党建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基层治理等中心任务结合起来系统谋划,切实打破城市基层党建局限于传统社区党建的惯性思维,厚植大区域、大统筹、大党建理念,推动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发展。
3.必须坚持人民中心,健全服务凝聚群众的常态机制。城市的主体是人,核心和灵魂是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回应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把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大经费、力量、阵地等保障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深化“双报到”等党员志愿服务,始终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4.必须坚持资源整合,建立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城市基层党建涉及多元主体,资源和力量丰富但条块分割,必须坚持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方向,条块结合、整合资源。要发挥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功能,通过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1+N”区域化“大党委”,建立起“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的利益纽带,实现横向融通,把组织集聚到社区、力量汇集到社区、资源整合到社区,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 篇7
从山东省临沂市住建委获悉, 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实效, 山东省临沂市不断规范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技术产品认定备案管理。截至目前, 山东省临沂市共有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技术产品备案企业175家, 已对联系中断或长期不在临沂销售产品的81家产品备案证书予以注销, 现有2年认证有效期内的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技术产品备案企业94家。
据了解,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在山东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基础上, 经山东省临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备案后, 方可进入山东省临沂市的市场, 同时, 在山东省临沂市范围内的申报企业必须符合《山东省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现场勘察标准》。在严把初审关的基础上, 加强认定有效期内的日常监管和跟踪管理。在认定有效期内, 对获得认定的企业至少进行1次现场核查, 重点核查是否存在擅自改变原材料、生产工艺等现象, 生产装备、产品性能等是否发生较大变化, 必要时可进行产品抽样检测;对认定产品不定期进行抽样检测, 有2个及以上外地加工车间 (生产基地) 的企业每年必查, 对抽检不合格的, 暂时收回其认定证书, 责令在3个月内整改。认定证书有效期满需复审换证的, 除原来要求的申请资料外, 企业还应提供2份以上在山东省临沂市建筑工程中应用时的产品抽样检测报告。
(摘自齐鲁网)
【新型城镇化 2013年 半月论文】推荐阅读:
IDC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2013年10大预测:新型城镇化和第三平台技术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08-15
新型城镇化金融市场论文07-20
(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3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问题素材07-05
湖南新型城镇化10-24
新型城镇化问题05-21
新型城镇化效率06-24
农村新型城镇化09-19
新型城镇化进程09-30
申论新型城镇化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