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问题

2024-05-21

新型城镇化问题(共12篇)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1

一、前言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 指的是由农业为主导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 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截止到2013年年底, 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53.73%, 2002年~2013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3%。这与西方发达国家80%~90%的城镇化率相比, 仍处于初级阶段, 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的“新”是区别过去片面强调城市规模的盲目、过快的扩张, 转变为对城市文化内涵、公共服务的提升上。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过, 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而“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成为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走绿色、集约的道路, 将会带来更多的融资需求。

不过,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极大的扩大了我国的内需,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也需要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而我国地方政府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 融资的需求的多元性和资金的可获得性存在矛盾, 以往地方政府的“地方融资平台+土地财政”的融资机制正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弊端, 尤其是房地产问题, 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民声载道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正逐渐成为阻碍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障碍, 甚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 本文在提出我国政府所面临的融资问题之后, 通过分析其现在融资模式的弊端,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 探讨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机制。

二、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性

能否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最主要的是要先解决好融资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融资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 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最初, 我国的城镇化融资是靠财政支持, 后来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经济市场化改革, 城镇化融资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地方债渐渐成为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述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 尤其是去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 不在片面强调城市规模的扩大, 而转向将城市建成具有高品质的宜居之所之后, 这些弊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地方税收不足以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 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截止2013年底, 我国的税收达110497亿元, 比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GDP的年均增速为9%左右, 而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1.3%, 2013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为19.4%。一方面, 税收收入占GDP比例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国富, 但并不代表民富。这些年, 我国也呈现了国富民穷的不良趋势, 社会各阶层对收入分配的不满也越来越多, 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继续提高税收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 过分依赖税收导致期限错配问题。城镇化建设是造福后代的一个伟大工程, 而目前的税收收入是来源于当期的收入, 无法将未来的收入分配到当期使用, 这就不免产生投入和收益期限不一致的问题。总的来说, 目前税收收入仅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限的资金供给。

(二) 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

近年来, 土地财政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其有效弥补了税收收入的短缺, 解决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局,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俨然已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融资形式。这种“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 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愈演愈烈。据统计, 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4.1万亿元, 刷新2011年我国创下的3.15万亿元的记录。但是,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 推高了房价, 将压力转嫁给了普通居民, 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 滋生了地方政府腐败, 民怨沸腾, 不利于社会稳定;再次,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导致土地财政不能长久实行;最后,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房地产行业, 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

(三)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潜在风险

除了税收和土地财政之外, 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各种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 比如, 城投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和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形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应对08年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4万亿刺激计划, 这也刺激了政府融资平台的大规模扩张, 据国家审计署发布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2年年底, 36个主要城市的政府的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 较2010年增长了12.94%。但是, 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扩张, 融资平台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是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和风险高;二是融资状况不透明导致权责不明;三是地方政府作为决策者往往导致经济效率不高;最后是融资平台经营机制不健全, 融资平台蕴含着潜在风险。

三、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分析-以市政债为例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将继续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据权威部门统计表明, 在中国近十年年均10%经济增长率中, 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但是, 已有的传统融资模式已经日渐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下的融资需求, 政府需加快市场化融资平台的建设,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融资模式。本段以市政债为例, 探讨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融资机制。

(一) 市政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市政债又被成为地方政府债券, 是指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 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筹措资金的债务凭证,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收入和对公共服务设施收费来偿还, 本质上是由地方政府或公共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券。市政债起源于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 七十年代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兴起, 并成为其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的资金来源, 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引入市政债模式的条件。第一, 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雄厚、信用度高, 为发行市政债提供了良好的信用保证;第二, 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增加, 我国民间资本异常活跃, 民众投资热情高涨, 这为发行市政债带来了稳定的需求;第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金融深化改革不断推进, 金融市场趋于完善, 为发行市政债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2014年5月21日, 财政部下发通知称, 经国务院批准, 在我国十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 意味着中国版的“市政债”即将来临。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促使“市政债”在中国生根发芽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市场制度、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债券发行方面, 发行要求过于严格, 债券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 我国可以借助国际成功经验进行制度设计, 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债融资模式”。首先, 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 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深化政府的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加强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的权力;其次,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 制定相关交易规则、法律法规, 为市政债在中国的生根打下制度基础;再次, 建立针对市政债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确保市政债在中国健康发展;最后, 建立科学合理的偿债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 明确市政债的发行目的、责任主体, 保证市政债市场稳定运行。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 我国政府也是在探索中前进。总的来说, 城镇化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 单凭传统的融资渠道很难得到满足。并且那些融资模式所暴露的弊端也不太符合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市政债解决城镇化资金缺口的成功经验表明, 市政债的确在解决融资问题上有其优势和合理性, 而我国也基本具备了发行市政债的条件。因此, 我国可以结合自身国情, 找到一个“中国版市政债”。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 2009.

[2]李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成因与规范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3]巴曙松, 王劲松, 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 2011.

[4]余晨阳, 邓敏婕.市政债券:城镇化融资的新渠道[J].学术论坛, 2013.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2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科左后旗城镇化建设以建设蒙古族生态旅游城镇为目标,坚持南移东扩的发展格局,抓规划、绘蓝图,抓建设、强基础,抓管理、上档次,抓美化、变面貌,各项基础工作整体上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科左后旗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工业集群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力度,做大县城、做精集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甘旗卡镇建城区面积13.24

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口近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万人)。老城区三街六路总长29.12公里,新城区道路为九街五路,目前已完成铺设20公里。完成的重点工程有:(1)城市道路工程。重点建设了博王大街、潮海街、巴彦路延伸、团结路延伸、建设路延伸及南工业园区路网工程。(2)市政工程。通过实施亮化改造,镇区路灯总数已到3000盏,亮灯率达95%以上。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100余座,人行路彩砖硬化面积30万平方米,更新、扶正路边石8万延长米,新铺和改造雨水管网100公里。(3)园林绿化工程,每年自繁自育在各街路栽植各类花卉30万株。镇区绿化覆盖率26%,人均绿地达到24平方米。(4)集中供热工程,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120万平方米。(5)垃圾处理场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即将竣工。(6)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近期1.5万吨/日,远期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此外建筑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五年来共完成各类房屋建设工程271项,面积146.83万平方米,投资14.73亿元。

(一)科学规划管理,拓展城镇空间。科左后旗投资135万元,聘请北京、沈阳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一轮《甘旗卡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金宝屯镇城市总体规划》、《甘旗卡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甘旗卡镇区5.44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甘旗卡镇37平方公里和金宝屯镇1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工作,构筑了甘旗卡镇“东

扩南移”的发展框架。同时,科左后旗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城镇与产业相协调的原则,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全力打造以甘旗卡镇为龙头、重点城镇为纽带、梯次推进、配套呼应的城镇发展格局,总体布局为“一线四镇一区”。“一线”,即阿古拉——博王府——大青沟旅游精品线;“四镇一区”,即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大青沟旅游景区。科左后旗计划到2020年,将城区面积扩大到22.5平方公里,可容纳城镇人口15万人,城镇化率达60%。

(二)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城镇美好形象。科左后旗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在旧城区改造中,着重实施了“三街六路”主干道和部分巷道的改造工程,累计完成街路改造33万平方米,并新建住宅楼52.7万平方米。同时,重点抓“三街三路一河一桥”改造工程和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文明、整洁、规范、有序的城镇环境。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达90%,排水、排污管网覆盖率达90%,通讯、有线电视主干道全部实现地埋,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0%;在新城区建设中,本着“推新区、拉老区、设施配套一步到位”的原则,以新建博王大街为轴线、商业中心为枢纽,吸引相关单位入驻。新建街路28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博王大街、双合尔街、科尔沁大街、巴彦南路及配套工程,充分凸显了新区“优、美、亮、绿、畅”的特点;在工业园区建设上,将工业园区和城区有机结

合、统筹规划,实施了镇东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和镇南工业园区1平方公里的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和平整土地等工程,使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伴随着工业园区交通、供水、供热、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甘旗卡镇南工业园区新入驻大项目厂家8个,哈布哈铸造园已有10个铸造项目落户,甘旗卡、金宝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55家。

(三)突出民族特色,提升城镇品位。科左后旗规划实施了体现蒙古族服饰文化,以蓝、白为主色调的蒙古族风情一条街建设工程,对33栋原有建筑进行整体改造装饰,设计蒙古包造型13处;修建了体现蒙古族祭祀风俗的阿古拉广场、体现蒙古族建筑风格的满达步行街和体现现代建筑风格的娜仁步行街;完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双合尔公园及连接新、旧城区的城中河改造工程,并将部分苏木镇冠名为镇区新建街路名称。同时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突出抓好社区、广场建设。累计投资2800万元,先后完成了世纪广场、体育广场、火车站前广场、双合尔公园迎宾广场、文化广场、阿古拉广场和新区广场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投资700万元,对封闭式赛马场进行了维修和扩建。此外,还积极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鼓励建筑单位在一定规模的小区内投资建社区,完善社区活动场所和办公条件。

2011年,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全年实施“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住房保障及管网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科左后旗以建设蒙古族风情和生态旅游特色城镇为发展定位,突出抓好甘旗卡主城区绿化、亮化和展示民族文化景观带建设,以及宾馆、餐饮、购物、娱乐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供热、给排水管网改造及并网、道路改扩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廉租住房、教育园区等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建设品位。统筹抓好金宝屯等重点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增强集聚和承载产业发展能力。抓好旗镇村公路网络建设,配合市里做好高速路、一级路和国道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在加快新城区“三横三纵”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了大青沟街铁路下穿桥续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及管网连接、廉租住房、旧城区巷道改造、供热管网铺设、城区公厕、镇区绿化美化亮化等群众普遍关心的工程项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规划执法管理体制刚性不足。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全旗除甘旗卡镇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城镇产业建设滞后,旗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严重缺失,竞争力不强。

(三)公用设施滞后,城管机制不够健全。城市建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缺口大,制约了市政设施建设。县城主街区人行道狭窄,没有公用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不健全等影响了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县城物业管理缺乏,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形象和城市品位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是诸多因素共生演化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城镇发展活力。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

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改革,以经营城镇的理念,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以项目为龙头,实施捆绑式开发,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

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以城区为枢纽、建制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保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更高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

展现特色文化,打造城镇个性风格。注重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双赢。积极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体育文化设施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传承和弘扬优

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展示现代城市气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区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乡镇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凝聚人心,搞旺人气,提升城乡建设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注重规划的先导性,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按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城乡协调”的总体要求,突出打造城镇个性风格。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不能随意变更。

突出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精神文明社区为契机,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总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城镇规划;统筹兼顾;基本原则;生态旅游

0.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国产业的发展要紧紧的围绕着小城镇展开,还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要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时要严格要求,要坚持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不要随波逐流,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使小城镇建设的高级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

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几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进行明确的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才能顺利进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人全面性的发展,对人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无论对城市和乡镇的管理与规划问题,还是加上你和与发展问题,在各个方面上都要时刻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如今城市的经济发挥展迅速,高科技产业日益增多,农民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就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还要培养精神文明素质,对文明程度进行高度普及,使得每一个农民都能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城市这一大家庭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要想真正使农民融入到城市中,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于居住等生活方面的安顿是一重大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改善他们的居住与就业问题,他们的医疗保障,以及子女的就学问题都应该得到改善。

(2)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要落实,实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到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工业化全面协调的发展,建立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系,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平衡城镇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人口,环境,与资源等等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资源的配置要不断的更新升级,不断的进行优化,并且要做到合理的利用,不断的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以上的三种原则,在新型城镇建设中要务必体现。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小城镇规划是国家和乡镇政府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利用和具体安排,同时也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较大的作用。一部分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坚强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这样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要使农民本身有所作为。小城镇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上冲结合点,这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其次,重大战略意义还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可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快速的增长,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具体内容有一,镇域总体规划。二,镇区建设规划。三,重要的地段的详细规划和意义。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小城镇的建设要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来制定规划。要想使小城镇经济增涨的基本就是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要对小城镇的整体进行全面性的研究,掌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清楚的知道小城镇经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充分的突出特色,通过小城镇的特色发展经济,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第二,多元化投资经营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下,小城镇建设也应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应该加强市场今年估计理念,逐步的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的对投资体制进行革新,并且建立完善的投资体制。要加大力度吸取社会的投资,用来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资金,这样才能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

第三,坚持结合实际。要以实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紧密相联,这样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一定要站在高点,要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规划。它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要进行科学性的规划,科学含金量比较多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下去,在建设中,可以采用分期进行,把任务分散式,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也会有效的避免重复性的建设,这样对工程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旦对规划进行了确立,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随意的对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划严格的执行。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要着重突出地方特色,把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把小城镇建设母豹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紧密的联系起来。

5.结束语

通过全文所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规划发展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几项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这几项原则环环相扣,紧密围绕小城镇展开,要进行科学性的合理性的以及高水平性的建设,使这一规划建设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5]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

[7]刘永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10,07.

对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农民工要变为市民, 必须解决好与之相配套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问题。做到这些, 要求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如下4个问题。

1 户籍问题

即将农民工的农业人口户籍改为非农业人口户籍。农民工与其工作地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是否相同, 决定于其户籍身份。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应解决其农业人口的户籍身份问题。要尽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在市、县 (市) 和城镇全面放开非农业人口户籍入户限制, 凡符合条件的, 如有稳定的工作 (包括打工和个体经营) 、有稳定的住所 (包括自有房、租房住) 的农业户口人员 (包括随迁父母、子女) 都可申请非农业户口。

2 住房问题

俗话说, 安居才能乐业。农民如果进了城, 买不起房, 那进城“定居”就显得毫无意义。住房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必须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计算, 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3万元左右, 河南省人均1.66万元。2012年漯河市总人口为255.8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67.37亿元, 人均1.44万元。其中:市区 (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 人口130.26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9.3亿元, 人均1.84万元;2个县 (舞阳、临颍) 人口为125.54万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7.83亿元, 人均1.02万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实际上肯定大大低于上述平均数。而依靠这样的积蓄水平, 结合现在的房价, 农民进城买房并不容易。所以要想让农民能进得了城、能进得起城, 就必须打破目前在城镇住房建设上的思维定势, 探索出新路子。第一, 学习借鉴天津市城镇化的做法, 实行“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 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 置换村民原有的宅基地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 一部分用于建居民安置小区, 无偿置换给村民;一部分挂牌出让, 土地收益用于平衡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部分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让没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当农业工人。第二,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建设) 、低价出租的方式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这2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 如果每年能够建成交付使用1 000万套住房, 就能满足3 000万至4 000万农民进城的住房需求。

3 就业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 乐业有利于安居。如果农民进了城、买了房, 没有工作, 没有收入, 不能养家糊口, 也无法真正实现安居。所以,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必须大力推动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污染排放物较多, 不利于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第三产业投入少、污染物排放量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强, 因此要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吸纳能力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 这不仅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反映和体现。各级政府都要在第三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土地资源配置、财税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服务、营业用房供应、开业手续办理、银行开户、公共服务等方面, 制订含金量高、有吸引力、可操作性强、易落实的政策措施, 鼓励、支持进城定居的农民在第三产业就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非常大。因此, 一定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今后20年、30年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一项战略任务, 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4 社会保障问题

安居乐业, 不仅是指进城定居的农民, 要有房住、有工作、有收入, 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尊严。据有关专家研究, 现在户口簿上有67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 一般大城市福利50万元以上, 中小城市十几万元。因此, 要使进城农民活得有尊严, 应在对进城定居的农民进行身份转换的基础上, 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公平对接, 实行同城、同权、同一标准, 实现同一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鉴于这些方面的政策一步到位有很大难度, 需花费很大的人、财、物力, 各级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后, 逐步解决。只要敢于创新, 善于探索, 一定能创出一条新路子, 解决好进城定居农民的尊严问题。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问题, 即由农民工转换为市民的问题。本文从住房、户籍、就业、社会保障4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身份,转换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5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为了响应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怎样对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基于我国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怎样对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首先对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接着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的解决提供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确权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40-01

1、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土地确权具有的重要性

1.1 农村土地确权对城乡土地市场的规范、统一具有促进作用

对农村土地确权进行明确协调可以对土地市场环境的规范、统一进行保障,同时还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流通。第一,只有相关的书面资料证明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可以展开土地交易,对农民具有的权利是一种保障;第二,按照农村土地确权的相关要求,不管是什么土地交易都要对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遵守,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合理配置,基于土地自由价值提升和农民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基础之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动。

1.2 农村土地确权可以保障农民对土地自由支配的权利

对农村土地确权进行相关活动展开的过程之中,农民能够对自己的土地利用者和支配者的角色进行明确,农民能够按照国家政策和自身具备的土地状况对土地进行自主支配。同时,明确土地确权的时候,农民在维权的活动之中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即使存在土地被征收的情况,农民的正常生活也不会因为没有经济收入而受到影响。这是对农民合法权益的极大保障,满足我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能够促进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1.3 农村土地确权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因为存在土地确权问题,因此农民为了保障自身的权益,持一种观望的态度看待土地的流通交易,对相关活动都尽量避免。然而,以明确农村土地确权为基础,各项活动的展开都有法律的支持,受到法律的保护,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保障,农民能够放下警惕态度,展开相关的土地流通交易,实现土地价值的提升,对自身的生活状况进行改善。基于这样的环境,能够帮助农村实现土地集体化经营,确保经营过程之中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2、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土地权证具有作用的认识不深入

受到求学、进城务工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流出了大量人口,剩下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小孩儿和老人留守在农村。这些人员对一些直接利益问题,例如土地被占用时相关的补偿规定、土地流转金额的限制等,但是却比较忽视一些土地权利方面的基础性问题。若是继续由农民进行土地的耕种,最为在意的还是收成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民没有深入的了解到土地权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没有很积极的参与到土地确权之中,对农民收益和土地的流转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同时还造成了土地的使用出现非农化。尽管农民得到了土地权属证书,也不会使用。除此之外,因为农村土地确权不能体现很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很多的开导、解释工作,在实践过程之中地方乡政府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对土地确权工作进行推动。

2.2 难以落实私自开垦土地的土地确权

在农村地区,农户总会对荒滩、荒丘、荒沟、荒山进行开垦,但是没有和村集体进行承包合同的签订。尽管扩大了耕种面积,开发了荒地,但是在我国对农村土地确权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这些土地的归属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若是在没有签订承包合同的前提之下按照“谁先占,土地就归谁”的原则对确权证进行颁发,那么就不能很好的保证公平性,阻碍了土地确权工作的深入展开。

3、耕地的私自占用对土地确权的阻碍

在实际生活中,对耕地进行私自占用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展开。虽然农业税被取消了,但是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程度却在提高,然而因为城乡间和工农业之间存在收入水平的差异,因此很多农民选择外出进行务工,对土地的耕种收益有所忽视,过多关注土地的补偿和流转收益。受到严格宅基地审批手续的限制,一些农民为了图省事,会直接在承包地之内进行新房的搭建,同时基层政府缺乏管理,导致这种现象频频出现。不仅阻碍了农村土地界址、权属、分布、数量、类型的确权工作,还严重的浪费了可利用的耕地。

4、对农村土地确权进行有效推进的相关对策

4.1 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落实

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和相关系统在过去没有得到完善,导致土地的测量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每个组、每个村具有的农用地进行测量和界定,要在宅基地的四周进行界线的设定,将晒场、道路等空地根据股份进行折算,给予相对应的农民。若是以后对这些地方进行开发,就有助于农民对经济收益的获取,而且,农民还可以清晰的对土地确权进行认识。

4.2 为土地确权并且流转之后的农民提供市民化的保障

土地确权不仅要对土地之上附着的相关权属关系进行明确,还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土地的集中进行适当的促进,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现阶段,有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都处在“半市民化”的一种境地。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没有明确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不愿意在转入市民之后损失具有的土地财富。所以,农民的土地确权并实现流转之后,为其提供市民化的保障,这样才可以最终实现土地流转的目标。

4.3 做好“四荒”土地的开发、利用工作

我国农村有很多的“四荒”土地,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就成为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还能对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进行缓解。第一,需要对开发“四荒”土地的农民加大补贴力度。第二,对在土地确权中,开发者的优先地位进行明确。第三,给予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对农民进行引导,促进“四荒”土地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对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策脉络

城镇化建设关系到党执政的根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现阶段集结了经济结构调整、内需拉动、分配政策改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等等众多问题在内,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个核心的问题、统筹发展全局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脉络

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战略的关注点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城镇化的战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由经济结构调整向整个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也就是城镇化的持续过程。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历史发展

自80年代费孝通提出来“小城镇、大战略” 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后,城镇化的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到了2002年十六大召开,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口号,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和农村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城镇化问题的内容又有了进了一步的丰富完整。2004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实施,又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样的一个原则,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到2006年的1号文件提出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配置,城乡统一的这样一个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形成”的说法。又一次重申了十六大期间对城镇化的一个提法。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要建设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从城镇化的功能角度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做出了调整,从城市建设的形态来说,要由分散的城镇化开始向聚集、集中的城镇化来演变,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同时,把城市群的建设或者城市化的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同样的,十七大以后的2010年1号文件当中又进一步提出来城镇化怎么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十八大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准确内涵

十八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概念提出来有七次之多,思路上继续延续了十七大的一些提法,要“坚持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在这样一个新型化的城镇化道路的引领之下,未来的中国要形成一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精神有两点。

首先,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也叫“四化”同步,这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的思想之一。

第二,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这样一个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这一提法不仅涵盖了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又非常明确地提出在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包括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内的具体方面,并且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城乡规划的问题。十八大之后,201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的把城镇化作为2013年六项重点经济工作之一。应该说城镇化的确已经成为或者说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它是未来整个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抓手。

二、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1800年整个世界的城市化率只有2%,1900年达到13%,2007年整个世界进入城市时代,全世界走城市道路用了两百年时间。我国1978年的城市化率是18%,2010年这个比例接近50%。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7亿,城镇化率达到52.57%。联合国的一些机构对中国建国100周年时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为80%左右。但在这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传统城镇化实践的消化

在过去的城镇化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并非全部是正向效益。一方面,持续进行的城镇化进程,确实改变了许多地区的面貌,并发育出了以土地的硬化和建设为中心的巨大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中产生的效益,并没有转化为全民分享的效益。相对而言,全民分享的效益,要么是间接的,要么是因为土地市场和楼市的泡沫,而实际上被对冲掉了。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拓展过程中,低价获取集体土地、强拆乱建、不珍惜原有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情况也大量出现,导致了许多博弈的发生,个别地方,甚至一度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对于城镇化效益的吞噬。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果不对新型城镇化填充新内涵,那么风险因素就不仅不会排除,而且可能成为痼疾,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

(二)速度为先的发展路径依赖

1996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处于一种快速推进的时期,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率当做和GDP、招商引资一样的指标考核,城镇化的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推进时期,预计2030年将达到65%左右。美国的城镇化率从46%到70%,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意味着我们用20年左右时间完成美国50年的城镇化发展。

另外,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典型的表现是城市的数量东多西少。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事实上主要是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比较少,即便是在广大的中部地区,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据《中国城镇化报告》, 对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含拉萨市)2010年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城镇化率高于90%的完全城市型社会、76%的高级城市型社会和城镇化率均小于或等于30%的尚未进入或刚好进入城镇化的现象并存。如何解决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双重任务叠加。

nlc202309011117

(三)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

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二者存在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工业化的发展快于城市化,但当二者达到13%的水平之后,城市化的进程将快于工业化,并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再加上户籍制度等制度安排人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尽管工业产值大幅度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这种畸形的工业化没有相应地带来农民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反而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

(四)忽视了人的土地城镇化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人口增长,事实上远远赶不上城市的地盘扩张,也就是土地的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张。一个较为普遍的城镇化误区是,城镇化就是土地的硬化,就是新建筑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则较少被制度关照。这种城市化推进方式的不科学和不合理,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半城镇化”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城市对农民工是“只用一时,不管终生”、取而不予,用而不养,“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拒绝”。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转变。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仅为18.2%、29.8%、38.4%和11.3%。囿于城市利益的计划式思维,需要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修正。

半城镇化背后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留守儿童5000万人,留守老人4000万人,留守妇女4700万。面大量广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带来严重社会隐患。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只有让人完成城镇化,城镇化才是完整的和真实的,也只有人的无差别发展,才应是城镇化的最大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

52.57%的城镇化率,不仅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也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将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与持久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李克强曾讲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第一,重点促进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扎根城镇,不再频繁流动,稳定城镇劳动力供给,从根本上解决“民工潮”、“民工荒”,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春运的紧张状况。第二,先行制度创新,加快社会保障、户籍、住房、教育等制度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应该加大对城镇化的投入。第三,现有的城镇人口福利的进一步提升。提高以全体市民需求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合理化程度,不能偏向富裕阶层,不能过分地追求超前、豪华等。

(二)四化协调的城镇化道路

以工业化、信息化、服务化促进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支撑,谨防城镇化拉美陷阱。通过可持续发展的 “四化协调”道路,即: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与工业化、与制造业由大向强发展协调,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与信息化相协调,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力争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公共政策的有效调整

在当代,国家进行任何一项建设,都要靠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进。中国现在搞城镇化建设,和财政上的投入以及物力与人力上的投入相比,首先更为重要的是靠公共政策的投入。要搞好公共政策调整,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基建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这些方面也应该成为改革的主要领域。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限度内很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地方政府当然是城镇化进程的操盘者,但需要避免在所有交易环节都是交易者。对于土地开发中涉及到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变化,需要更严格的程序把关。在这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维护人文和生态资源意识的增强,许多破坏人文和生态环境之举,都得到了纠偏。但需要看到,纠偏本身也意味着额外成本的付出。如果环评等制度更加刚性,这类成本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可以大大减少。

(四)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

成熟城镇化的发展结果会同时行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存在:典型的大城市、中小城镇和乡村,三者并存,中小城镇和乡村居多、居大。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中国城市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考虑到未来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小城镇仍然可以是城镇化推进的一种补充形式。必须明确的是城镇化时代的乡村,不是农业文明的乡村,而是农业工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服务现代化的乡村,是和大都市一样的均质化。绝对不能够简简单单的把新社区建设运动当成城镇化,因为只有社区建设而没有产业的发展来跟进的话,是无法完成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发展城镇化,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责任不同、作用不同、履行的功能也各不同,不能简单地将城镇化指标分解,落实到不同城镇。而是要有不同的思路,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卜晓军.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D]. 西北大学,2010.

[2]简新华.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3,(3).

[4]佘颖慧. 基于我国半城镇化问题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1,(09).

【作者简介】

徐驰文,中国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经济学。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7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金融困境

1.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农村金融困境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与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不匹配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在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金融机构数量少、种类单一,金融资源严重不足。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大部分人的消费理念也随之转变,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当前的农村金融业务的现状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资源与金融服务的供需出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金融机构逐渐从农村撤并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满足不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财政资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大部分建设资金还需要金融机构的投入和支持,但是,金融机构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

第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缺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金融机构日趋多元化,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金融资源全面覆盖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金融机构的服务定位不准确,基本职能发挥不当,资金调配功能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错位竞争更加激烈,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农村经济的封闭性使广大农民对金融服务知之甚少,对其需求有限,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诚信意识不高。农村地区的企业和个人的征信系统不完善,不确定的风险环境导致农村金融资产不良率居高不下; 其次,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缺乏公信力。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非盈利性相矛盾,导致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信息披露不及时,部分金融机构的自律机制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最后,农村金融机构法律保障不健全,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维护自身权益无法可依,加剧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金融发展一体化困境

新型城镇化在金融发展一体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政策资源城乡配置不公现象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长时间的城市政策倾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首先,农村地区受政府管制较为严格,加之农村金融环境复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得不到贯彻落实,相关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其次,作为服务 “三农”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职能发挥不到位, 在吸引资金、配置资金等方面不能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化,资金缺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第二,金融商品资源城乡配置不公。在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甄别能力、 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大城市来说,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设施种类繁多,而且建设齐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农村地区则恰恰相反,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以传统业务为主,对于农民的贷款方式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第三,金融制度资源城乡分配不公。我国城乡金融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地区享受的金融资源与城市地区享受的金融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系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变相的加重了农村金融歧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金融创新严重滞后于城市; 另一方面,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单一,金融工具的使用也相对比较简单,这些都导致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的表现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希望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财力有限。为了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对利率、金融机构的准入、信贷规模和投向等方面进行干预。

2.1实行利率管制

利率体制分为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我国实行的利率体制是利率管制,即所有的存贷款利率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利率水平和有限的浮动权限操作,金融机构不可以擅自超越权限变动利率水平。在利率管制体制下,一方面,利率水平常常被人为地压低,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低利率意味着贷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会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最终容易导致信用膨胀,引发经济动荡。

2.2金融机构结构不完善

金融机构结构的不完善和银行业的垄断经营,一方面,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一旦金融风险暴露出来,对整个经济体系将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因此不利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结构中国有银行的垄断经营对城镇辐射作用较弱,五大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大中小城市随处可见,但在乡镇地区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少、种类少,这样的分配格局不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2.3金融市场结构效率低

金融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金融市场结构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的行政性干预必将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同时也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缺乏约束机制,降低金融市场结构效率。

2.4金融政策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

由于相当长时间内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一直占据我国战略布局的主导地位,农村地区的发展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农村金融环境的复杂性和政府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管制,使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很难推行,城镇化进程中进行公共服务建设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公状况日益突出。

3金融抑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3.1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经济增长达不到最佳水平

任何加剧 “金融抑制”的措施,都会降低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由于政府对利率实行限制,使储蓄资源的运用无法正常显示市场的回报和风险,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效率。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使金融动员起来的储蓄很难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导致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的结局,最后经济也达不到应该到达的增长水平,金融抑制影响了经济增长。

3.2限制了金融业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金融抑制现象的存在抑制了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限制了银行体系的扩展,使得货币的实际收益与服务的边际成本往往大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银行业自身出现了不足,更无法引导私人储蓄向高收益的领域进行投资,从而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3.3减缓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所以很难发挥乡镇金融杠杆的作用,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为了集聚资金实现发展目标,政府不得不利率、金融机构准入、信贷的规模和投向等方面进行限制和干预,使得金融抑制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减缓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问题的对策建议

4.1金融机构方面

第一,政策性银行发挥好政策导向功能。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国家政策性金融的导向功能,推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非盈利性项目的建设资金短缺,扣除财政拨款外,应该更多地让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绿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资金短缺的情况。同时,政策性银行在支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城镇的特点,给予不同的金融支持,增加绿色信贷的比例,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商业性银行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了追求自身利益的增加外,也应该加强对农民市民化的金融支持。一是要加强金融服务功能。增加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以及自助存取款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积极探索银行卡更多的便捷支付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群体对金融业自助服务设备的需求; 二是加强居民住房方面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在对城镇保障住房建设信贷投入的审批程序上应尽量做到简化,在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上要给予适当的优惠,转变居民的借贷方式, 提高居民科学理财的观念和意识,为城乡居民生活和住宿提供便利; 三是对城镇新增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给予金融支持。利用政策优惠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自主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给予支持和优惠,进一步解决和落实好城乡居民的生活及就业问题。

4.2政府方面

第一,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外部投资环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保障金融支持的顺利进行。一是合理分配财政补贴资金,加大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盈利性项目的投资比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设施建设,从养老问题上缩小城乡差距; 二是增加对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财税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利用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向高附加值、高产值、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做到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并行不悖。

第二,根据各地特色,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在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当中,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特色,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目标,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比重,走环保节约的发展道路,导引金融资金流向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值的行业和领域,让金融资源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俗话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地方特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时代活力和地域特色。

第三,制定相应惠农政策和措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财税激励政策,积极采用税收减免、信贷贴息等信贷优惠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金融资源为新型城镇化服务。党的 “十八大” 工作会议中仍然聚焦 “三农” 问题,深水区的农村改革,更需要路径可控、风险可控。农村的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落实惠农政策的实施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提高政府部门对金融支持相关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简化政府部门对金融支持有关项目行政许可方面的手续,减少手续费用,减轻金融支持的负担,为金融支撑城乡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培训,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细则必须做到熟记于心,微笑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政府咨询平台,提升政府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

4.3处理好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关系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管制,使其规范化发展,但是,如果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过度干预则会导致金融抑制,影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正确认识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服务城乡经济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各金融机构应该正视自己的服务职能,处理好自身盈利性与惠农建设中非盈利性项目建设资金之间的供需关系, 积极响应国家惠农政策,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做好服务城乡的工作,拒绝越位、缺位和空位,做到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4.4城乡自身方面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城乡居民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

第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基层干部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的工作能力,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完善乡村治理,补上法制建设的短板,让法制的力量庇护更多的人群。

第二,在金融机构优惠政策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创业。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帮助,广大有志向的建设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聪明才智,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和富强。

第三,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大力开发和使用绿色新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质量,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追求好中求进。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金融抑制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金融抑制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城乡自身、金融机构、政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加快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抑制,对策

参考文献

[1]邱俊杰,邱兆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探索,2013(4):82-86.

[2]王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农民利益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 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即要从政府角度考虑经济建设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城镇化战略推行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 让农民能够在城镇化发展中获得收益。

一、保障农民利益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即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 让农民来到城市, 并能够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成为市民的一部分。人是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 也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逻辑基点, 促进新型城镇化即要加快乡村居民从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有序转移的进程, 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1]新型城镇化是农民自发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目前城市化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由政府主导来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因此, 要避免风险转嫁, 避免不同阶层的矛盾问题, 就要从城市化发展角度来看, 要落实到人的发展问题上。在城镇化进程中, 要平衡好公共权力与农业人口之间的利益关系, 要坚持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避免形成城乡二元结构。要从多角度入手考虑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实行统一的城镇居民发展政策, 以避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2]

二、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很多农民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城市, 希望能够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新型城镇化战略让更多的农民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能够来到城市奋斗, 和很多城市人一样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一些农民习惯了乡村的生活及空气, 喜欢在乡村生活, 他们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走, 像候鸟一样的生活着, 一方面, 获得着城市文明所带来和创造的收益, 另一方面, 也不愿意放弃乡村的生活方式。在一些区域, 一些农民宁愿在乡村中居住, 也不愿来在城市中生活。这就造成了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推广, 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 要考虑到农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农民的角度出发, 积极解决焦点问题, 这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所在。[3]

(一) 土地征收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沟通的首要问题即是土地问题, 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不认可的最大原因在于征地过程中的不透明操作及被动性, 农民对于集体土地征用问题没有话语权, 对于土地补偿费的标准及其他补偿都无发言权。[4]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一些农民的意愿“被代表”, 没有获得自身所能接受和认可的收益, 容易引发一些争端。失地农民没有一技之长, 又无土地可有耕种, 失去生活来源, 无其他保障, 生活陷入困顿之中。[5]

(二) 城镇住房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农民对到城市定居所顾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即是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 当下房地产市场过热让城市房价过高, 加之城市居住成本越来越高, 大多农民没有能力在城镇购买住房, 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让他们望而却步。

(三) 劳动就业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劳动就业问题是不得不说的问题。农民多受到的教育程度限制, 缺少专业技能, 与城镇居民相比, 农民在城镇就业方面无优势可言, 农民除对耕种比较熟悉外, 所掌握的其他技能较少, 在城市中多从事一些脏累差的工作岗位, 收入较低。因此, 劳动培训问题成为政府要解决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要加强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 否则很难解决其劳动就业问题。

(四) 关于社会福利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程度较低,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 一些农民无耕地可种, 没有农作物产出, 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 农民很难享受到城镇居民所拥有的社会保险福利。因此, 对于农民来说, 较低的社会福利保障, 让农民心存顾虑, 不愿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来。对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即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无社会保险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障农民利益的几点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关注农民利益, 要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 从农民角度考虑, 发挥新型城镇化优势, 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聚居到城市, 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融入城市, 成为城市居民, 并能够有较高的收益。

(一) 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是中国解放后推行联产责任承包制所分配到的土地, 从产权上来看农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土地, 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和转让的权利, 但是农民个体对所持有的集体所有土地是有发言权的, 农民享有因土地转让而获取的部分收益。但在土地转让过程中, 很多农民很难真正享有足够的权利, 因此, 农民有诸多的顾虑, 农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情不足。如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只有一方推动而农民没有积极性和热情, 则很难推动进程。因此, 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 以人为本, 本着人性化的解决方式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让农民获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即要解决农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要从制度建设入手, 建立相应的机制, 切实解决农民所关注的问题。[6]一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将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中, 让农民能够逐步的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让农民能够踏实地工作生活, 而无后顾之忧。二是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建立并完善土地补偿制度, 能够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 让农民分享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成果,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的推进。三是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让农民能够享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四是要开展技能培训, 让农民学到一技之长, 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帮助其适应工作岗位, 提高劳动者素质,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可由政府开设就业培训项目, 培养农民技能,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五是要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 要让农民能够进入城市、融入城市, 并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 要解决农民在新型城镇的居住问题, 可与农民做深入的沟通, 建立起旧村改造方案, 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 开展住房建设, 让农民住上新房, 而不给农民增添负担。[7]

(二) 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经济职能

推行新型城镇化不是一方力量所能主导的, 要以政府为主导, 充分考虑市场条件与变化, 同时充分考虑到农民的诉求, 以农民为本,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8]此间, 确保要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在宣传上加以引导, 对工作措施加以细化, 在注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完善各项制度, 出台各项有利政策,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 把产业支撑放在城镇化的首要位置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城镇的产业发展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否有相应的支撑力量, 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如何, 产业化进程如何, 这些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行中, 城镇有较强的经济基础, 有实力较为雄厚的产业做支撑, 可为城镇居民及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能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获得劳动收入, 进而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政府建立了很多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 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结合, 共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四) 进一步加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不可否认,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有些地方追求发展速度, 不顾发展质量, 造成土地的使用不够精准, 甚至会有一些土地利用不当, 出现闲置。而且一些城市发展中未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雾霾天气时间较长, 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因此, 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发展的问题, 即要经济发展, 也要“蓝天白云”。要逐渐地将一些高污染企业搬迁到其他偏远的区域, 远离人口居住密集地, 要摆脱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 提高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作的开展, 以实现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促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局面。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与实现的路径与措施

(一) 完善土地制度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 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有时会成为束缚农民进城落户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土地的权利由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构成。而当前中国实际上农村土地所有权是农村集体所有权, 这让权利主体有所虚化, 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 他们并不具备完整的对土地处置的权利, 即不拥有完全的土地所有权, 也没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权利。在土地征用过程中,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易被忽视,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重视, 农民为保护自身的权益, 会坚持主张土地的承包权, 主张个体权益。[9]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农民的利益诉求, 对于其承包权的利益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当前农民获得土地承包权的补偿依据是来自于国家的法律层面的确定, 其基本思想为承包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确保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要让农民参与到其所承包土地的征用程序中去, 让农民对于土地的规划和使用的转移有知情权和话语权, 要在意见一致的前提下, 收回土地承包权, 用于项目建设。相关的项目投资建设收益或其征用后所形成的其他收益, 要归为集体权利, 并能够让农民享有收益权。因此, 要完善土地制度设计, 征地补偿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 在条件允许时探索土地承包权的有偿退出机制。

(三) 培养权利意识和能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要确保农民利益的普遍实现, 要通过外部制度的建立和相应的机制建设, 确保农民的利益, 要培养农民的维权意识, 以提高其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让他们在利益受到损害时, 能通过合法的途径主张个人权益, 要通过完成系统建设和监督机制, 督促地方政府真正重视合理的利益诉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利益救济过程要呈现农民法律至上的思维方式, 让农民适应现代社会规则, 融入现代社会。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10]

五、结语

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要以农民为本, 充分考虑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他们的诉求, 并引导农民理性的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小乔.一场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改革[N].南方周末, 2013-10-25.

[2]叶剑平, 田晨光.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状况:合约结构、制度变迁与政策优化——基于中国17省195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 :42.

[3]王睿.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2) :92.

[4]孙平.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关联解释[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 (6) :85.

[5]赵万一.中国农民权利的制度重构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法学, 2012 (3) :8.

[6]万晓琼.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 (3) :127-132.

[7]解丽艳, 郭明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 2013 (2) :37-39.

[8]孙跃明.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农民利益[J].上海农村经济, 2012 (11) :23-24.

[9]赵海波, 李世俊, 李文荣, 等.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 7 (4) :14-18.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思考 篇9

总体而言, 河南省经济发展形势积极, 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 从1949到1978年, 城镇化率共提高7.28%, 从1996到2000年, 城镇化率提高了6%, 200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23.2%, 2013达到43.8%。但也应该看到, 2013年, 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 在31个省 (市、自治区、直辖市) 排27位, 在中部六省也处于末位。还存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不彻底、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承载力不足, 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等问题[1]。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不能简单地将它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增长点来推动。急于通过各种手段, 把农村现有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 反而可能会出现诸多风险。

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 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不同步。

当前, 河南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依然存在。农村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城市,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仍然不均衡,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基本社会保障无法满足需求, 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发展城镇化就更加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 老龄化及人口外流影响城镇化发展动力。

1. 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从而影响城镇化发展。

2000年河南省宣布进入老龄化以后, 人口老龄化正呈逐年加深态势,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同时, 大量的劳动适龄人口外出到外省务工, 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拉动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源熄火, 城镇化发展也将面临停滞。

2. 原有农村人口养老方式转变加大社会养老压力。

据统计, 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口约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 对于经济不甚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言, 社会养老体系随之承受巨大压力,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更显薄弱。过去农村老年人口依靠土地、依靠亲属养老, 未来城镇化需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大量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三) 人为“造城”存在风险。

1. 资金不足风险。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以满足新增居民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 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经营模式转变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增值收益与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按比例分享, 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地方政府的可用资金。

2. 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

城镇化建设让农村人口的由乡进城, 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面临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的窘境。河南省文化厚重, 但近年来, 在建设富含现代元素的城市建筑时, 大批的文化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夷为平地, 失去了大量历史遗存, 丧失了城市和乡村原有的文化底蕴, 造成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裂。

3.“造城”造成“鬼城”。

在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空间存在盲目扩展与无序蔓延的态势, 甚至出现严重失控局面。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附近都要搞一个新区,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鬼城”的现象, 这是城镇化过程中的畸形产物, 河南省的某些地方也出现了“鬼城”, 如鹤壁市新城区业已“沉睡”二十多年。

(四) 粮食安全保障风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3]。河南省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目前在河南省城镇化过程当中, 一些地方出现耕地用途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这也是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策

(一) 加强对推进城镇化的科学领导。

1. 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规律, 努力提高驾驭新型城镇化的能力。

一要提高城镇规划编制水平, 推进集约节约和内涵式发展。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 小城镇为骨干, 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二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修订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三要建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应从人口规模、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评价。

2. 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力度, 积极发挥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以政策为引导方向, 通过对农村城镇化的方针政策宣传, 增强广大农民对“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管理民主”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加强对规划的宣传, 要让农民知道规划设计的根据和实现这个规划的可能性;三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事例, 激发农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二) 协调“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政策组合。

当前, 很多地方“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 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 必须予以协调。

1. 正确理解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推进土地和财税体制改革。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2. 加快各项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 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 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当前发展新型城镇化, 必须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入手, 消除不平等状况, 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

(三) 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 延续人口发展红利。

1. 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 因此农村人口不能一味地向大中城市迁移, 而是要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 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化和市民化。通过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的综合方式引导农民集聚, 增强小城镇的承载能力,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防治“城市病”。

2.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在加强人口在小城镇聚集的同时, 还应认识到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聚无异于纸上谈兵, 因为农民在其中不能获得发展机会, 就难以稳定下来。所以必须要有配套的产业发展, 才能实现人口的安居乐业。

3. 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

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不是完全对立的, 实行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并重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应充分考虑市场机制调节、政策导引、农民自愿选择等因素,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3]。

(四) 注重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1. 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河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高标准治理城乡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率, 走集约节约、内涵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 实现文化有效传承。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渐忽视, 在追求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 乡土文化出现了退化和断层的严重危机。河南省历史文化厚重, 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要注意保留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切不可因小利而抹杀文化遗存。

(五) “三化”协调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

1. 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

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 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要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同时,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就不可能有城镇的发展和繁荣, 也难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

2. 加大监管力度, 防范“非粮化”和“非农化”危险。

要加大监管力度, 使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土地在农户间流转、向种田能手流转。严禁以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等行政方式推动土地流转。流转的土地要用于农业特别是粮食规模化生产。

3. 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保证粮食质量。

当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粮食增产速度远远不如化肥和农药的增长速度。因此要加强土壤监控, 制定无公害施肥技术规程, 健全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生产过程、栽培措施、肥料、农药等投入品质量和监测规程等。

4. 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组织方式武装农业。

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 使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利用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顺民意、惠民生, 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城乡一体, 最终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医疗、教育等方面条件有很大改善,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也更加持续。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统计局联合课题组.走向城乡统筹的河南新型城镇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4 :85~89

[2] .柏程豫.河南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EB/OL].http://www.docin.com/p-747939450.html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10

关键词一:新型城镇化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是指导广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从规划的体系和内容看, 涉及面广, 触及改革发展深层次领域和问题众多, 是一个系统工程。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较于以往的城镇化思路或规划, 新在哪里, 我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人的城镇化。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 围绕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和幸福指数, 注重公平共享, 着力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和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更加重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 更加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更加重视文化传承, 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 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落实。另一方面, 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中之重, 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享有市民待遇, 推进已在城镇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着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努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

第二, 注重城镇化质量。前一阶段的城镇化, 我们总体上处于扩大规模、引导集聚、增强辐射带动的层面, 力图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应该说, 这种发展模式与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和水平是较适宜的, 但也在城镇化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必须把城镇化快速增长与完善城镇体系、设施配套相结合, 与提高城镇化质量相结合。

在具体工作中, 为引导各地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 规划提出了城镇化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数量) 、基本公共服务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和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等) 、基础设施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等) 、土地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国土空间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 (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等) 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等六大类26项指标, 既用于规范发展, 也便于考评绩效。

总体看, 提高城镇化质量, 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全体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二是优化城镇布局。着力培育发展辐射作用大的城镇群, 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 加快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实行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到2020年, 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00平方公里,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发展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城镇。四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到2020年,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95%, 围绕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 传承文化特色, 推进城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五是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六是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围绕人的城镇化, 推进户籍、用地、就业社保、财税金融等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着力消除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三, 凸显广西特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新型城镇化的阐述是20个字, 即“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此的表述则是24个字, 即“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比较而言, 广西以城乡一体来凸显特点, 以绿色发展来突出优势, 以多元特色来彰显文化传承和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二:城镇化率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充分考虑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到2020年的城镇化率。与以往相比, 这次城镇化率从两个口径提出, 一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从2012年的43.53%, 提高到2020年的54%, 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二是户籍城镇化率, 从2012年的21.93%, 提高到2020年的34.5%。这里所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指的是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与全区常住人口总量的比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则是指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区人口总量的比率。两者现状差距是21.6个百分点, 目标期的差距是19.5个百分点。

从操作层面看, 我区在2013—2020年8年间, 要实现新增城镇人口700万, 促进6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 年均新增87.5万常住人口、75万落户城镇的转移人口, 任务非常艰巨。为此, 我们一是要按照“优先解决存量, 有序引导增量,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思路, 把促进有能力、有意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把落户的重点放在设区市、县城和部分中心镇, 切实解决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二是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合理放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5个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其他中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 取消落户门槛;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三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已在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培训, 提高素质和技能等问题。

关键词三:主体形态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 明确提出作为主体形态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群 (城镇群) :一是城市经济圈。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核心城市, 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产业升级、城市转型为重点, 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 建设规模大、功能全、带动强、辐射广的现代化都市圈。其余10个设区市, 以壮大经济实力、提升服务功能、集聚吸纳人口、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 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二是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 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地区, 在广西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处于优先地位。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为目标, 以南宁为核心促进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同城化, 辐射带动玉林、崇左2市, 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改革创新、生态文明等方面引领和支撑全区发展, 培育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引擎, 显著提升在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到2020年, 北部湾城市群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 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千万级的城市群。三是区域性城镇群。主要包括柳州、来宾2市和河池市部分市县的桂中城镇群, 桂林、贺州2市的桂北城镇群, 梧州、玉林、贵港3市的桂东南城镇群。四是桂西特色城镇带。包括河池、百色、崇左3市, 推动形成南崇城镇带、百色右江河谷城镇带和沿边城镇带。

需要指出的是, 城市群、城镇群的建设, 不是简单的布局和建设一群城市或城镇, 而是着眼于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培育发展城市群、城镇群, 加紧形成城市经济圈, 突出增强城市 (镇) 间以产业为依托、交通为纽带的内在联系, 使城市群成为集聚度高、辐射力强的经济中心。一要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 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 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 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 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要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二要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 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 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 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四:大县城战略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实施大县城战略, 把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县域城镇一头连着城市, 一头连着农村,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是重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的关键。从广西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把实施大县城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有利于构建由县级中等城市、小城市、特色县城、经济强镇、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六个层级为骨干的县域城镇体系, 走出一条富有广西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城兴镇强村美民富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实施大县城战略, 关键是加快构建新型县域城镇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大县城。坚持扩容提质和凸显特色并重, 全面推进县城转型升级, 将县域人口100万左右、中心城区10万人以上、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 培育成为中等城市, 发展一批小城市和特色县城。二是做优做特小城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 加强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协调配套, 建设卫星城镇, 使其成为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实施重点镇培育计划, 选择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镇进行重点培育, 实施百镇建设示范工程, 努力建成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和边境口岸城镇。三是做实做美新农村。深入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规划, 扎实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和幸福乡村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沿伸, 建设一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幸福的宜居村庄、新型农村社区。四是促进以产兴城强镇。建立产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加强城镇创业平台特别是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 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中心城市周边城镇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发展, 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 发展关联配套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同步实施, 引领城镇产业合理布局发展, 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五是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县域城镇化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改革;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构建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用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深化住房保障机制改革, 将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供应政策范围,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规模;推进农业转移进城落户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五:综合交通体系

依托快速、便捷、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调整和优化城镇布局, 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成功经验。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提出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加快城镇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 服务于拉开城市框架, 发展卫星城镇, 形成城市经济区, 促进城市群城镇群的发展。重点分三个层次构建广西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实现城镇群之间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综合交通主枢纽, 推进形成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之间的综合交通主网络, 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 以国省干道为基础, 与民航、水运和管道共同组成的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沿海沿边“一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二是促进城镇群内部高效畅通。以满足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 以国省干道、内河水运为基础, 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建成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网络;加快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 逐步形成各城镇群内1小时都市通勤圈。三是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 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 加密小城镇密集地区的高等级公路网络, 提升公路网、铁路网覆盖率和技术等级。

关键词六:新型城镇建设

推进集约、绿色、智慧、人文、特色的新型城镇建设, 是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优化空间结构, 建设集约城镇。一手抓城市新区建设, 合理确定各城镇的建设规模, 科学划定城镇的开发边界, 鼓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发展模式, 合理布局城市各功能区, 推进功能混合使用;一手抓旧城和棚户区改造, 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稳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独立工矿区改造, 把城镇棚户区改造成为建筑质量优良、功能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二是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城镇, 推动城镇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绿色建筑和节水节能, 让城镇融入自然, 提高生态宜居水平。三是融合“宽带广西”, 建设智慧城镇, 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镇发展相融合, 推动城镇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四是传承历史文脉, 建设人文城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保存城镇历史记忆, 努力在城镇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使我们的城镇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五是彰显桂风壮韵, 建设特色城镇, 推进城镇建设与三沿特色、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相结合, 挖掘地方的、民族的建筑特色, 深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 建设一批体现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风貌建筑群和建筑精品。六是完善配套, 增强城镇承载力。要着力完善城镇管网、环卫设施、生活设施,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创新城市治理, 促进城镇管理信息化。重点是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提升、城镇承载力提升百项建设、百镇建设示范、城镇品质提升、城镇管理提质、进城农民安居、宜居村镇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等工程, 使建设新型城镇的构想变成现实。

关键词七:产城融合

城市的生命根在产业, 城市的活力源于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 必须有序推进产城融合,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 走产城互融共建、良性发展的城镇化路子。广西新型城镇化对此提出了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增强城镇创新能力、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任务。在具体工作中, 要加强产城融合。一是要把城镇化与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实现特色彰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二是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服务业的就业容纳器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基础作用, 尤其是要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拓宽就业渠道, 加快人口集聚;抓好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支撑、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支撑、消费市场支撑。三是要加强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融合发展。改变重产业发展、轻生活配套的观念, 推动产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配套功能转变;推进产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 相互依托、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建立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机联系, 确保建成一个产业园区, 形成一个城市新区。

关键词八:城乡一体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发挥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度设计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一城乡要素市场。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三是扎实建设新农村, 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强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四是推进国有农林场城镇建设, 将农林场纳入当地城镇体系规划, 加强农林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对具备独立成为小城镇条件的农林场, 按照重点镇的标准规划建设, 并统筹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除了按照上述四个方面统筹组织实施外, 当前, 迫切需要加强的还有三个方面:

第一, 加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近年来, 我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 选择南宁、玉林、百色等地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各试点区域从实际出发, 大胆改革创新, 努力突破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确权工作, 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改革,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看, 我区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度和广度不够, 组织实施强力不足, 经验做法总结提升、推广复制乏力。下一步, 很有必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大力度, 扩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覆盖面, 创新试点方式, 完善试点内容, 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 健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使各级试点示范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排头兵, 以点带面, 加快发展。

第二, 大力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我区普遍存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缺失、乡村规划建设乱象频生、建设无序、安全隐患增多以及有新村无新貌、村屯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年, 我区各地结合城镇化建设对加强和改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作了积极的探索, 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 我们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进一步创新乡村规划建设管理, 探索建立县级规划建设管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村委会—村屯建设协管员或村屯建设理事会四个层级构成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完善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机制, 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县、乡 (镇) 、村活动和“村屯规划我做主”活动, 试行规划师与乡村规划编制、实施挂钩联系制、建筑工匠领建制、建筑用材本土制、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制。

第三, 加强乡村文化特色传承。除了下力气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发展, 结合城乡风貌改造打造一批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外, 目前最迫切需要引起各级各地注意并大力推进的工作, 是加强国家和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我区目前有国家级传统村落69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233个, 这些传统村落, 都是我区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村落,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是记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文化的DNA。下一步, 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 推进城乡建设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内涵、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度融合, 注重体现区域差异性, 提倡形态多样性, 突出民族特色, 彰显特有神韵, 着力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乡村、魅力乡村, 积极探索适合广西古镇、古村和特色村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20年, 完成300个左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建成200个特色名村。与此同时, 加强村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建设, 建成一批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 200个自治区级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

键词九:改革创新

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不竭动力。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要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增强城镇化发展的活力动力。涉及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创新, 内容庞杂、任务繁重, 需要重点关注和抓好的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围绕人的城镇化推进配套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户籍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取消城乡分割的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等。二是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确保其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依法保障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 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把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保障性住房、城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政策覆盖范围;等等。

第二,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守住底线、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新增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一是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 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二是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三是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农村废弃集体建设用地、农林场废弃建设用地等综合利用试点。四是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 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和容积率门槛。五是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 建立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 稳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六是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多样化实现形式, 稳妥推进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

第三, 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健全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财税体制, 深入推进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合理确定自治区与市县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 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自治区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三是构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城镇建设融资规模, 创新金融产品, 改进金融服务, 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四是建立规范透明的政府融资机制, 适当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研究建立自治区统一平台, 创建省带县投融资模式。五是放宽城镇建设投资准入, 全面放开县城和小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和运营, 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运营;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第四,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有效保障城镇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镇住房制度的设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 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 推进住房供应主体多元化。二是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保障性住房财政稳定投入机制, 积极落实资金、土地、税费减免、安置补偿等各项政策措施;在城乡结合部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严格执行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准入和退出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异地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三是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调整完善住房、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 落实差别化的住房税收、信贷政策;编制城镇住房发展规划, 确定各个城镇住房建设总量、结构和布局;确保住房用地稳定供应;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等。

关键词十:开放合作

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 正处于国家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及广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区一带”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等多重机遇叠加的最佳时期, 必须抓住机遇,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拓宽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对新型城镇化的开放合作, 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着力提升区域化国际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这里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桂港桂澳桂台合作机制等重要平台, 拓展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方面的合作交流, 加快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和桂林、北海国际旅游名城等建设。

第二, 合作共建跨区域城市群。一是携手广东、海南省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该城市群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 广东湛江、茂名2市, 海南海口、三亚、儋州3市, 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着这一城市群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对这一城市群的定位为, 坚持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 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沿海第四大城市群。二是携手粤港澳共建珠江—西江城镇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点打造的跨区域流域经济带, 汇集粤桂重要城镇并直通港澳。珠江—西江城镇带作为重要平台, 以推进两广经济一体化为目标, 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 深化与粤港澳合作, 建设成为支撑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引领区、东西部城镇化合作发展的示范区。到2020年, 珠江—西江城镇带城镇人口超过3800万。前不久, 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 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加快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11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在迅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引发出多重深层次的矛盾,其中如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土地流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城镇化的实际状况,同时吸收国内外学者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制度改革

一、引言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巨大推动力,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现状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的关系

所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合理的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合理的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条件。

(3)合理的农地流转必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弊端

(1)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首先,流转权限规定不明。

其次,土地流转方式的相关规定亦不明确具体。

第三,权利的设立与流转公示方式不明。

(2)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法规不利于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3)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第一,在农民之间土地流转不规范;第二,有的农户与专业化农业公司签订的合同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第三,在所签订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同文本中,存在着与国家现行法律抵触的内容,合同文本缺乏规范性,未经司法部门的司法鉴定。第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缺乏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4)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虚置、管理工作混乱、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缺乏法律保障,导致了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农村土地,土地资源很难进入市场进行流通或流转。土地资源长久闲置,造成巨大浪费,也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三、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保障

(一)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发展有赖于土地产权制度的明晰,赋与土地使用者真正意义上的流转权利,建立起权责明晰、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双方应当地位平等,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政府的介入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三)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针对我国现行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应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

(四) 修订和完善 《土地管理法》

根据现行法律,当农户承包的土地被国家依法征用时容易引起争议。因此,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中存有互相矛盾的条款,并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权益分成,对于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四、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速推进农村土地资本化流转就有必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和养老的保障力度。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制环境

政府門要尽快出台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土地流转合同书的规范格式,制定出关于土地流转申报、审批、登记的一系列配套程序,以及对于合同纠纷的调解办法,为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创造有序、明确、统一的法律政策依据。

(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1)完善农民利益表达的沟通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法律宣传,让农民了解知晓关于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重大事项,要由农民统一投票决定,并进行村务公开,细化程序、细则,进行民主监督。

(2)完善农民利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利益保障机制的核心就是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法保护、受损补偿和受害保护。

(四)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体系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培育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对流转信息进行统一收集与发布,对农户和业主进行咨询与指导。

五、结论与展望

土地资源是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亦是农民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同时也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涉及的法律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此,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的构建,同时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与课题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022;参与课题2:201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3-269HSD )

参考文献:

[1]马兴彬.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6).

[2]刘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2013(5).

[3]唐兵,宋甜甜,宋磊.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J].今日中国论坛,2014(1).

新型城镇化问题 篇12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背景

(一)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现状

人多地少、高度紧张的人地矛盾是制约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统计显示: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还面临人均耕地和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 而同时, 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现象却较为突出, 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公顷。1997~2005年, 乡村人口减少9633万人,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近11.75万公顷,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乡村人口的减少加剧了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 进一步导致人地矛盾, 所以探讨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问题, 将对解决这一矛盾有重要意义。

(二) 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政府在1950年《土地改革法》、1981年《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1982年《关于发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的通知》、2004年《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中多次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审批制度。法规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民, 各户拥有长期使用权, 并受法律保护。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买卖、抵押或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守边界要求, 不得随便扩大墙院、宅基地来侵占集体耕地。农村宅基地由村集体依法设立, 由农民提出申请, 经村集体讨论决定、乡镇审核与县市审批。必须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下, 充分利用山坡、荒地和闲置宅基地, 尽量不占用耕地”;“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 要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凡村内有空闲地、老宅基地未利用的, 不得批准占用耕地”实施“一户一宅”制, 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国家有权依法收回空闲宅基地, “社员迁居并拆除房屋后腾出的宅基地, 由生产队收回, 统一安排使用”, “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 不确定土地使用权。”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则再次强调村民建住宅, 应当符合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并重申了一户一宅制度。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 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的要求。从各项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视。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概述

国内对农村宅基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而对该问题的大讨论则始于2007年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并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达7项, 即王崇敏《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的现代化构建———基于全国农村宅基地现状调查的研究》, 高平《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 吴远《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宋旭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研究》和《基于多主体利益均衡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 杜伟《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 喻文莉《农村宅基地置换的法律问题研究》。统计发现学者们主要围绕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现状、原因、影响因子、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

(一) 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现状

宋伟等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总量、户均宅基地面积和宅基地容积率的定量分析提出我国户均宅基地面积普遍存在大幅超标现象。侯清香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产权特征不完整, 宅基地获得、使用、退出不合理, 内部监管缺失等问题”。何清和调查发现农村普遍存在旧房闲置、多处占地现象,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杨立宾认为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程序不规范、使用权流转秩序混乱”。陈士银等从利用管理的角度提出土地的利用“缺乏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 集体土地资产流失严重”。郭冠男认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所有权主体虚位、用益物权权能不完整、宅基地规划和配置制度不合理等严重不足”等问题。

(二) 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原因

学者们分别从制度、监管和实践角度, 对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宋伟等认为户均农村宅基地普遍且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宅基地的闲置、一户多宅和户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过大。钟在明提出“宅基地管理落后、制度缺失严重”是形成宅基地浪费的根源。李勇认为由于“农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宅基地布局散乱, 加上制度的缺失, 闲置宅基地回收渠道和使用权流转不畅、缺乏有效监督等共同导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矛盾日益突出”。胡昊认为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因素既有不同时期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冲突, 也有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疏忽, 更有使用者的法律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王登正认为监管乏力、使用权人法律观念淡薄以及宅基地无偿使用是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繁多的主要原因。颜志龙则认为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依法用地的概念。

(三) 关于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的因素

宋伟等通过典型调查认为两栖占地、低占用耕地建房成本是村庄宅基地使用效率低下乃至空心化的内在机理。杨亚楠等通过对河南和甘肃省的实证调研发现村庄与城市的距离、人均耕地面积、农民的主观认识和风俗习惯一定程度地影响宅基地的利用效率。王介勇等基于对山东省村庄抽样调查结果的回归分析发现, 户均宅基地宗数、人均耕地与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李睿璞, 卢新海采用计量分析研究提出影响农村宅基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有第一产业产值、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商品房价格。李学彩通过统计分析认为人口流动因素、政府及集体财政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区位因素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 关于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对策

1. 制度角度

宋伟等认为应该“加强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严格审批和流转, 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政策”等以优化对宅基地的管理。李敏飞认为“进行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 推行宅基地入市, 加强流转”是实现农村宅基地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刁其怀提出“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加强宅基地用途管制、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制度改革方向和措施。张侃提出“建立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科学合理的进行宅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度改革建议。王崇敏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制度进行了现代化构建, 提出通过“合理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实质条件、权利的内容和权利权限, 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程序条件”等制度措施, 同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宅基地使用权保障与救济制度进行改革, 以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汤汉林建议通过“宅基地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农民房屋财产化, 使用权的强制登记制度”等进行改革。

2. 实践角度

张若翔提出宅基地换房形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设想。刘锐对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进行了研究, 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宅基地使用和出让制度、健全农村宅基地“置换+整理+复垦”机制, 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途径实现宅基地的退出。金晓月认为应该“优化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 建立宅基地一级市场和收购储备制度、适度放开宅基地二级市场, 规范宅基地隐形流转”。贾丽、闫小培认为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宅基地及房屋市场, 集体垄断宅基地一级市场, 建立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和使用权登记制度”。杨蕾基于案例和规范分析法的角度, 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的类型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可以采用公益性收回、处罚性收回、身份性收回等三种类型收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以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收回制度。

三、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深化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现状、原因、影响因素及对策的认知,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肯定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同时, 也应注意到其仍存在不足。首先, 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宅基地优化管理的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在研究视野上, 缺乏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结合, 目前侧重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学术成果仅有约42篇 (截止2014年9月25日) 。其次, 研究成果在层次性和系统性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研究多侧重宏观理论阐述和中观政策的独立分析, 缺乏宏观理论和对策的科学结合, 微观案例研究重视不足, 研究角度缺乏针对性, 对策建议缺乏实践性。再次, 研究方法单一, 绝大多数是定性分析, 缺乏系统、准确的数据支撑, 更在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上极为缺乏;同时在共识性和历史性研究上, 既缺乏将成功经验与失败案例的深度、广泛横向比对, 又缺乏历史比对。最后, 国内该领域的科研力量布局相对分散, 尚未形成学术梯队和专职科研中心, 科研力量整合不足。

基于以上不足笔者认为, 今后的研究应该重视以下方面:第一, 研究视角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深度有机结合。第二, 提升研究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不仅要有宏观理论和中观政策研究, 更要注重不同地区宅基地管理的微观分析。第三, 研究方法要多样化。既要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又要注重各个地区实践经验的横向借鉴。第四, 努力打造以科研人员为主体、涵盖多领域从业者的学术研究力量, 重视学术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 形成团队合力, 构建研究该问题的前沿阵地。此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与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都具有广泛交叉, 跨学科研究可以实现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上一篇:公关下一篇:手术室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