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2024-07-15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精选12篇)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1

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 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发展, 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这就必然需要金融的支持。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在县域地区。然而, 受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影响, 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明显滞后, 困境重重, 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配套政策的缺乏导致金融机构动力不足。近年来, 政府决策部门对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意识有所增强, 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信贷倾斜政策, 但由于配套的实施细则并不完善, 对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 且财税部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也亟待出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导致战略规划滞后, 在执行中缺乏趋动力。

第二、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前些年, 多家银行陆续撤并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 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缩小, 受文化教育、消费理念、支付模式、通讯基础设施不足等影响, 一些落后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都无处办理。据湖南银监局的调查, 截止2010年3月末, 湖南省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35个。而另一方面, 县域金融机构又存在资金运用不足和严重外流的情况, 在一些县, 很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都不足50%, 资产业务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 农村的有效信贷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第三、金融资本不足、政策体制制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测算,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将需要增加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自然是杯水车薪, 受当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约束, 直接融资渠道受限, 作为间接融资的金融资本必须要发挥作用,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是必不可少而且颇为关键的。然而, 在现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框架下, 受借款主体、担保物、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限制, 城镇化进程的融资需求难以获得充足有效的供给。同时, 金融机构自身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局限性, 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但对农业基地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一因素, 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对此都未充分考虑, 更未对市场作进一步细分, 进而设计相应产品, 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另外, 县域金融机构考核制度不适应县域金融业的发展, 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容忍度偏低, 普遍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第四、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速, 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 农业工业化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本化、农业规模生产的风险防范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 进城农民开始期待和关注涉及就业、创业、居住、消费、理财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面对诸多新变化, 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多元化需求。同时, 当前金融改革步伐和应对措施也相对滞后, 在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上, 金融机构并未随着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探索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多样化服务, 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 其产品研究开发职能更多的集中在总行层面, 分支机构很难实现产品区域化、客户化。一方面, 各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趋同问题, 传统的存贷服务比较普遍, 咨询类服务不足;单一工具运用较多, 组合工具使用较少。另一方面, 信贷之外的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手段很少发挥作用, 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尚未建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抑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业面临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应找准定位,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和客体牵线搭桥, 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一、建立多层次的城镇金融组织体系

面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异质化金融服务需求, 应尽快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可考虑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适度调整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 尝试开办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业企业开发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并加大对涉及城镇民生等具有较强公益性领域的金融支持;允许国开行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 专门满足城镇化中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第二, 引导商业金融积极拓展城镇市场, 找准支持城镇化的着力点, 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 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求商机。大型商业银行可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 以大型基础设施、城镇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邮政储蓄银行应更强化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 通过积极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城镇居民就业创业, 通过完善中间业务优化城镇基础金融服务。第三, 建立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县域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有序扩大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试

浅析云阳县基层文化建设

李林云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综合文化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基层、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是根本, 文化建设是关键;而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无论是进行文化建设还是开展文化活动, 无论是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还是提供文化服务, 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在农村这片富有“希望的田野”上, 农民不但迫切需要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更需要“精神食粮”香满院。因此,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县情及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云阳县, 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 辖43个乡镇, 人口130万。县情特点:人口大县——是重庆市8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区县 (市) 之一;移民大县——兴建三峡工程, 全县动迁16万人, 是国定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是贫困县, 但近几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 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

点。第四, 改变市场准入条件, 对民间资本加以疏导, 发挥民间金融在城镇化中的补充作用。第五, 引入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 逐步将单一金融产品转变为综合性金融产品。

二、培育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主体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市场主体缺失引起的金融不匹配问题, 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 按市场规律办事, 整合城乡资源, 培育金融支持的有效主体。第一, 弱化城镇化建设的政府融资平台模式。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信用基础的市场主体, 被广泛认为风险偏高, 已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监管部门已进行了严格控制;第二, 引导地方政府放开对市场准入的管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等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第三, 加大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转变;第四, 加强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

三、整合多元化的城镇化融资渠道

我国现有“土地财政+融资平台贷款”的城镇化融资模式, 不仅因土地稀缺而难以持续、因过度负债而蕴含较大金融风险, 还会因过高地价推高房价,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可多考虑结合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特点,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实现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转变, 向体制外引入更多民间资本。如可以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原则,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一些可以实现“使用者付费”的基础设施, 应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如, 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 由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为乡镇及街道文化站43个, 文化专干150人, 乡镇级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但全县80%以上的村没有真正的文化室, 43个乡镇文化站大部分只有中宣部捐赠的“万村书库”图书及共享工程配置的电子阅览室等, 再无新增基层文化配套设施, 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单调。其次, 基层文化工作质量不高, 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严重滞后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有一大批专兼职文化骨干队伍, 但受历史原因和地方政策的影响, 基层农村文化活动仍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乡镇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村镇经济基础薄弱, 基层领导不够重视, 人口居住分散, 农民文化程度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2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一是组织基础还不够牢。表现在职责不够清, 乡镇文化干部大多为兼职, 有的常年工作不姓文, 造成闲时有人问, 忙时无人管的局面。而且以兼职工作为主, 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

金融机构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城市公共投资基金, 并发行公共建设基金债券, 按市场规律运作, 包括城市中的自来水、电力、公共交通、垃圾回收等方面都可以用这些资金运行;可以探索发行市政债券, 探索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资产证券化;还可探索实施特许经营制度, 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建设。对资信等级较高的城镇龙头企业, 推动其在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 推动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区域集优票据融资。

四、创新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

金融部门应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 大力发展农地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地金融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土地金融制度,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以土地资产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 逐步盘活沉淀生产要素、破解融资难题。

五、建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金融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对参与城镇化建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 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贷款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相关金融市场准入、新金融业务开办、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投入运行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扩大央行贴息贷款政策范围, 对城镇化建设薄弱环节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通过给予财政奖励与补贴、税收优惠、建立信贷损失分担和补偿、农业保险扶持、农业贷款担保扶持等措施, 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城镇化, 同时也促进大量农村资金的回流, 实现金融与财政的互补, 金融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2

测试题 答案

1、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C.埃比尼泽·霍华德2、3、4、5、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形成。C.工业城市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

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7、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

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D.恩格斯8、9、“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A.20世纪3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D产业的集聚

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abcd10、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A.不同专

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abcd11、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阶段。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ABCD12、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B.否

13、《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特色”的理念,全面提高我省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3

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1年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水平一路上升是30余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支撑了年均达到9.8%的GDP增长,未来仍有继续支撑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30%后开始加速,达到70%后趋于平稳,在30%-70%区间为加速发展期。也就是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水平的较快提升还有巨大空间。如考虑到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还有1亿多人实为未取得户籍、未完成市民化、不能享受与户籍人口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成员,则中国目前的真实城镇化水平应在38%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

在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首推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因为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农民“市民化”。未来几十年间,我国将有3亿-4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定居。真正使进城农民“市民化”,还存在主、客观诸多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逻辑。

政府是城镇化的规划主体,公共财政是政府处理城镇化过程中公共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的内在逻辑和职能体现,消除我国财政的“二元”特征遗存、构建“一元化”的公共财政,是走向“市民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后盾。

这种一元化的公共财政应体现在:

第一,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和透明高效配置公共资源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充分支持“市民化”过程。

第二,消除歧视性的、非均等化的弊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举措的出台,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元化体制。

第三,土地制度改革等深层次改革措施协调配合。

土地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当下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农村基本农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如何合理化。目前,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无法与市场完整匹配,同时土地“私有”在政治上不可行,如何处理土地制度这一重大而棘手的难题,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

未来改革的大方向,可以按照“排除法”,选择“集体所有”、“私有”之外的唯一余项——国有制,把基本农田和其他所有土地都纳入“国有”法律框架后,对基本农田确立永佃制,一劳永逸地处理好宅基地、“小产权房”等历史遗留问题,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国民待遇”。其后即有可能进入一个统一市场中土地产权的规范化、一元化状态:全部土地都是国有土地,其使用权可透明、规范地流转。

凡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环节上的租金,就进入国有资本预算;凡是流转和持有环节上应征缴的税收,进入一般公共收支预算。于是,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要素的流转、配置,均可以进入无壁垒状态。政府应专注于做好国土开发、土地利用的顶层规划,非农田建设用地由市场规则调节其交易或特定用途。真正把所有土地资源放上统一市场的大平台上。

(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4

1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保证体育公共服务有法可依

政策法规支持是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服务态度、服务方法和服务规格上的政策依据,是解决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其质量的前提条件。政府是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导者,要在公平与公正的立场协调各利益关系,保障其供给的公平、公正、公开与高效。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能否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为标准,以城镇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高低与效果优劣的重要依据。按照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拓宽其发展空间,增强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意识,改进其服务的方式,建设法治型、服务型与高效率的政府。

2拓宽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体育活动的投入

经费是保障城乡居民进行体育健身的前提。现今,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的需求。政府应发挥社会多方面的不同力量,多头并上。政府财政拨款、社会团体集资、个人投资等相结合多元筹措资金,加大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来源,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要营造多元化的投资环境,建立国家、省、市、区、街道自上而下的配套体系。强化政府供给主体地位,加强财政投资的导向功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供给体系,形成稳定的供给增长机制。 还可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制度投入保障资金投入。

3优化体育场地设施资源配置,打造和谐体育健身圈

当下,体育场地设施在功能和区域结构上的失衡性与不足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健康发展。各省、市委、市政府应该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长远整体规划,按照综合预留设计的原则,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各省、市的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等资源,建设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系统,精心设计,优化配置,使其建设与城市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新建、扩建、 修建与城镇环境条件相配套、与体育文化相协调、与城镇居民体育需求相契合的场地设施,使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的数量得到增加,质量得到提升。设施器械的设置要遵循普及性、兼顾性及趣味性原则。设计和提供的体育设施器械设备应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空间布局新颖。提供特殊场地设施器械设备等,体现人文关爱,人性至上。

4加大健身指导队伍教育培训力度,满足居民科学健身的需求

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是城镇居民科学健身的前提。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各有其特点,不同年龄的需求各不相同。如: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决定其独特的体育健身需求,他们对运动量和强度的要求,必须进行科学指导与合理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从事体育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人员,社会指导者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因此需要系统的学习,不断的巩固积累。体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渠道吸收与培养个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优化体育指导队伍的结构,加强培训层次力度,提升数量与质量,提高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5搭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

促进城镇居民提高体育健身的意识,培养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全民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培养城镇居民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城镇居民的科学健身需要正确的信息引导才能树立, 这就需要通过体育服务信息宣传来加以强化指导。政府应发挥各省、市的网络辐射作用,建立与完善全民健身知识收集,及时发布全民健身的相关信息,让城镇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健身需求的服务信息。建立大众健身科研信息数据库,实现科研信息服务的共享,也可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为科学决策和调整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帮助与支持,加强了城镇居民与公共体育服务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及居民之间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经验的交流等信息,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

6加强政府管理的主导作用,创新开发吸纳体育组织管理人才

加强政府管理要明晰政府、社区各类体育组织角色定位,避免体育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越位与缺位现象,保证其有序与高效运作。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推进政事分开与管办分离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团体对群众体育专业化、层次化的管理。体育社团可承担赛事管理与组织、体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及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体育社团应通过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有力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给体育公共服务输入新鲜血液,实现体育产业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

7促使社会公平公正,确保居民享有绩效评估的体质监测服务

体质监测的科学内涵是提升体质监测服务质量的前提。体质监测可通过心肺功能、肌力、平衡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及骨密度等指标的比例是否合理,对其健身意向,锻炼的方法是否科学,对锻炼的效果是否满意等主客观指标进行诊断,对健身者进行科学体育干预。体质监测的指标要科学、客观、准确的反映健身者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及身体的发展变化规律。健康档案的管理要规范并进行科学的记录,以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核心,覆盖其各种健康相关指标,信息是相对的动态收集,应满足城乡居民的自我保健, 健康的管理是采取健康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也是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8推动服务评估体系规范化,提升政府监督反馈的透明度

建立科学的体育公共服务评估体系是推进其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体系的建立要加强政府管理和提高政府绩效。对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规范化标准研究,能揭示体育管理部门在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为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其服务质量。以评促建,促进城乡居民健身内外环境协调稳定的发展,避免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促进城乡居民对各级省、市、区政府、街道、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推动公共体育评估体系规范化,要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执法监督、社会监督与个人信访举报监督的作用,坚持透明性、公开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居民为中心,以大众满意为尺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建立制度框架,能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客体,公众有信息知情权,要提高信息透明度, 建立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正常渠道平台。

摘要:构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贯彻与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下,体育事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对滞后与以大众健身为主体的现况发展仍不匹配。新型城镇化的体育公共服务需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共同走向富裕。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转型构建主要包括政策法规、资金保障、资源配置、教育培训、信息传播、创新开发、绩效评估及监督反馈等八个方面。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5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运力支撑

——在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2011年7月21日)

近年来,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外延扩能建设发达完善四川铁路网、内涵挖潜提升铁路运输保障能力、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提升铁路发展质量为重点,全力助推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将所做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坚持外延扩能,建设发达完善路网助推“两化”互动发展 按照奇葆书记“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我省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做好铁路网规划,以布局合理、完善发达的铁路网助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一是围绕实施新型工业化,科学规划铁路货运通道建设。为了把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紧紧围绕我省将构建成德绵自内资装备制造、攀西钒钛钢铁和三江流域特色资源等5条万亿元产业带,规划建设成昆铁路峨眉至攀枝花段扩能改造、隆黄铁路隆昌(内江)至叙永至毕节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成兰铁路、兰渝铁路、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等大能力通道。到“十二五”末,形成7条出入5大产业带的大能力货运通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强支撑。二是围绕实施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快速铁

—1— 路建设。为了加强城市间、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们紧紧围绕协调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规划建设或加快推进成绵乐、成西、成贵、成渝等客运专线,雅安至康定(新都桥)铁路、遂渝二线等快速铁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成蒲铁路等市域铁路,到“十二五”末,形成7条快速铁路和3条市域铁路,成为联系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是围绕培育经济增长级,科学规划铁路枢纽建设。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互动发展,我们紧紧围绕启动或实施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天府新区规划,“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等,规划建设以成都为主枢纽,以达州、广元、南充、遂宁、宜宾、内江为节点的次级枢纽的“一主六辅”铁路枢纽格局。其中,成都枢纽形成内客外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枢纽年旅客发送能力达1.75亿人,枢纽年货运能力达8300万吨,将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我们立足当前,加快推进四川铁路建设。今年以来,积极克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建设资金筹措难等问题,调剂有限资金优先满足四川铁路建设需求。1至6月,四川境内完成铁路建设投资98.18亿元,与去年同比增加29.16亿元,增长42.26%。灾后重建最后一个站房德阳新客站建成投用,西南最大现代化客站成都东站5月1日竣工投运。成绵乐客专、巴达铁路、成渝客专、成兰铁路等项目有序推进。

二、坚持内涵挖潜,强化铁路运力保障助推“两化”互动发展

—2— 在大规模铁路建设尚未形成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最大限度释放铁路运输能力,为推动“两化”互动发展提供运力支持。一是建好铁路物流园区。围绕我省打造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大力优化铁路货运布局,加快建设以铁路为主的物流中心。围绕攀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格里坪、倮果、永郎等9个战略装卸车点,推进攀枝花、青杠站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日均装车能力预计达2000车、12万吨。围绕新津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新津铁路货场,与已建成的西南规模最大成都集装箱中心站、新兴镇和即将建设的大弯镇货场,形成“一中心、三基地”的铁路物流格局,有力助推成都经济区建设。围绕南充市小龙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拟对南充东站货场进行扩能改造。围绕宜宾市物流园区和志诚港区,拟建一步滩铁路物流基地,助推城市工业化。二是确保大型企业运输。围绕省内川煤、鑫福、德钢、威钢等40家重点企业实施大客户战略,签订路企运量互保协议,建立大客户数据库,定期跟踪分析,促进路企双赢。今年上半年重点企业装车兑现率达78%,累计发送货物1930万吨,占上半年全省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的50%。三是实施深度挖潜提效。坚持“敞开口子、打通通道、畅通枢纽、用活支线”的思路,对广元、达州口实施大进大出,对成昆、内

六、川黔线“三纵”干线实施提吨,对达成东段、成昆线实施提速改造,大幅释放运输能力,满足沿线企业运输需求。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服务“两化”互动发展

—3— 今年2月以来,铁道部党组为推动铁路科学发展,作出了“转变铁路发展方式,转换经营机制,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大决策。我局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发展,最大程度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的。一是优化铁路运输产品服务“两化”互动发展。客运产品突出多样化。为缩短成都与绵阳、西昌、攀枝花、达州等地区以及重庆、贵阳等周边省会城市的时空距离,打造了成德绵公交化城际列车、成都至攀枝花夕发朝至列车、成达成渝动车等品牌,开行了成都至贵阳、成都至西昌卧铺直达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使沿线地市县、周边省会城市融入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快速交通圈,既引发了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助推了沿线产业经济加速发展。货运产品突出快捷化。为有力支持我省重点产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成都至上海、深圳和成都至阿拉山口、欧洲的电子产品快速直达列车品牌。为解决达钢、威钢、德钢原材料运输难题,组织开行大宗货物快速直达班列,满足企业快捷运输需求,目前共开行达钢108列、威钢24列、德钢31列,快捷的运输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我省内陆经济向外向型发展转型。二是改进铁路运输服务推动“两化”互动发展。客运立足为旅客提供人性化、舒适化的服务,构建起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全局性售票网络,实现窗口购票和代售点购票,互联网、手机和电话订票,电子客票、银行卡支付等多渠道多方式选择,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购票。货运围绕“门到门”、“一条龙”运输链条,大力开展集贸易、仓储、运输、装卸、—4— 搬运、配送、加工于一体化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货主需求。三是发展铁路优势产业助力“两化”互动发展。依托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铁路客流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特色旅游服务,组织开行攀西阳光游等旅游专列,助推我省旅游业发展。依托我省特有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和铁路站车资源,发展特色商业、站车餐饮和文化传媒业,提升我省对外开放形象。今年上半年,全省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3866万吨,同比增加303万吨,增长8.5%;完成旅客发送量3806万人,同比增加447万人,增长13.3%。进一步助推了我省“两化”互动发展。

各位领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我省富民强省的科学决策和必由之路。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切实肩负历史使命,奋力抢抓机遇,加快四川铁路建设,全面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努力提高铁路发展质量,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而不懈努力,为加快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6

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我国坚定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积极调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约1%的速度增长,2011年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了6.91亿人。城镇化水平的一路上升是前面30余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之一,支撑了近年来年均9.8%的GDP增长,未来仍有继续支撑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根据揭示工业化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演进一般趋势的诺瑟姆(Ray M.Northam)曲线(见图1),城镇化率在达到30%之后开始加速,达到70%之后趋于平稳,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为加速发展期。

图1 城镇化率的演进轨迹

按此经验曲线,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上升最快的发展阶段,其所代表的“弥合二元经济”的成长过程,已经并将继续释放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巨量需求,并可得到WTO框架下全球市场有效供给的回应,形成继续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循环。城镇化所蕴含的人口高密度聚集、人力资本培养、收入提高、消费提升,进城农民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市民化”改变,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升级换代等等,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久内生动力。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之一,要在城镇化率达到75%~80%甚至更高时,其增长率才会明显趋缓,那么今后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水平的较快提升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的巨大空间。如考虑到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还有1亿多人实为未取得户籍、未完成市民化、不能享受与户籍人口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成员,则中国目前的真实城镇化水平应在35%左右,未来的提升空间还要更大些,对于支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后劲更强。

因此,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仍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可以说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潜能与动力源泉。自从“十五”规划第一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并第一次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城镇化的目标以来,城镇化在国家规划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位置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层面上高瞻远瞩的现代化战略定位和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导方针,也为解决我国改革发展进入“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相伴”时期所暴露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着力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加快现代化进程,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弥合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和谐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肩负着弥合

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任务

需要强调,在我国30多年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以户籍测算,我国实际城镇化率在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并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在多年城乡分隔分治的体制框架下,我国以往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为主体,以流动就业为主要形式,并未很好地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落户”迁徙,也就是城镇发展其实已大大滞后于农村人口转移。要真正使进城农民“市民化”,还存在主、客观方面的诸多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以便消除在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与保障的供应方面对于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非均等化待遇,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逻辑。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要求,需要通盘考虑,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的农民“市民化”。

具体考察,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空间等多重因素的复杂的人口迁移过程和社会发展进步系统工程,未来几十年间,我国将有3亿~4亿人口从农村转为在城镇定居。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积极推进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建设,同时亦促进农业现代化,才能缓解环境、资源制约,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要走出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路,必然要求以“市民化”为核心,即最终消除户籍制度的歧视,使进城务工定居常住人口以及农村居民,享受一视同仁、国民待遇式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历史原因、传统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体制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努力发展市场机制,但是在一定阶段上城乡二元结构尚无法得到根本改变,总体而言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还一度有所扩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制约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积累了不少矛盾并趋于凸显。以城乡统筹理念推动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权益损失,让进城农民工、农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得到公平的公共福利和发展机会,最终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并真正融入城市,拥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社会地位、社会保障等各种待遇。因此,引导好中国这种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化红利,需要对阻碍市民化的现行户籍制度及其附属的福利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城市规划体制、行政区的协调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建条件进行相应的变革。必须在弥合二元经济的历史过程中,通过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制度建设、经济手段和其他各种调控手段与政策措施的优化组合,走出一条伴随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升级,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一元经济和谐境界的“中国道路”。

nlc202309022255

在此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的现实矛盾,是在城市区域吸引人口聚集的同时,以财政为后盾的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对新入居民的有效供给滞后。仅强调理念和政策导向还远远不够,必须在“以行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分配中,基于客观条件的演变,着力支持上述使全社会成员共享国民待遇的这一融合过程走得尽可能快一些、平稳一些。所以,有必要专门讨论财政支持如何匹配的问题。

推进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以一元化的

公共财政作为支持后盾

我国传统体制下成型、改革开放后仍有延续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二元社会制度体系,已产生和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妨碍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随着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近年来,农民工占全国非农就业比重迅速提高,如:2011 年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53 亿人,占非农就业总量的50.7%,首次超过一半。但是,全国80%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民工都是流动就业,其中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只占20%左右。这20%举家迁徙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虽已成为城镇新居民,但大都还缺少一个户籍身份的认定,他们长期在城镇从事服务业或在工厂打工,逐渐融入了城镇的社区生活,成为城镇居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因为非市民的身份,在福利、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实际仍受到歧视性政策等诸多限制。

使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市民化,需要构建统一的就业、社保、定居等制度,需要处理农民工因其农民身份形成的农地权利的合理传承的制度安排,需要解决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市民权利的确认与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在户籍等问题后面的物质层面的资源配置,首先是公共服务的相应提升和公用事业的扩容。政府是城镇化的规划主体,公共财政是政府处理城镇化问题公共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的内在逻辑和职能体现,消除我国财政的二元特征遗存、构建我国一元化的公共财政,是破解二元结构,走向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与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机制支持后盾。这种一元化的公共财政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精神,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和透明高效配置公共资源所需要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在真正的“全景图”下优化“结构图”,使可用公共资源在优化配置中最充分地支持“市民化”过程

全口径预算管理(Full-Covered Budget Management, FCBM)就是要对全部政府性收支,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预算管理,即凡是凭借政府行政权力获得的收入与为行使行政职能所管理的一切支出,都应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范围。从公共财政建设角度来看,无论是预算内还是过去所称的政府预算外或制度外收入等,都必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行全口径预算”。此后,国务院在《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进一步提出“改革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公共收支预算(政府一般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预算体系,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又统一协调联结的有机整体。2012年,财政部门已明确宣布“预算外资金”概念退出历史舞台。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在此制度规范框架中,我国应乘势推进一元化公共财政服务于“市民化”的具体机制创新和法律体系建设。

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是财政管理制度运行的基本平台。在这个预算体系平台上,应真正废除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自筹”和执收执罚中的“收支挂钩”制度,政府部门所有权力环节只能通过财政收入形式获得各种收入,并从事预算法案通过的活动,切断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同其经费供给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真正实现财政部门统揽政府收支的一元化财政,使其能够真正成为接受立法机构和社会公众委托与问责的主体。要以“全口径预算”为契机,在政府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障预算之间形成统一、对接、协调和均衡的体系,建立规范透明的资金往来渠道,必要时也可建立类似的特别预算或专门预算,从而稳步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的内在逻辑,正是在建立一套涵盖所有政府收支项目的预算报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推进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审查的各个阶段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使公共资源首先真正形成“全景图”,再在越来越充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之下,形成资源配置、资金运用中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取向的“结构图”。这是包括预算法律制度规范、预算会计体系、预算权配置、预算管理的范围、预算管理模式及预算报告体系等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也是支持“市民化”过程的最合理、最高效的公共资源配置体系。

(二)在新时期进一步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服务全局,积极消除歧视性的、非均等化的问题与弊端,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举措的出台,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元化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城乡之间提供大体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责和“市民化”必备条件。但是城乡分治下城市偏向型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已累积形成城乡差距、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短缺、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现实问题。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与之相关的收入分配制度、城乡经济差距、国土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制度、文化教育医疗等改革措施,往往无法匹配和无力跟进,造成了农民工在城镇的非市民化现状,歧视性的、非均等化的问题表现为“半城镇化”、“浅城镇化”问题。这种按照人们的身份和地域,以“城乡分离式”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需渐进消除。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应积量变为质变,致力于消除二元因素,实现城乡之间及整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一元化,即构建面向全体国民、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种一元化是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

nlc202309022255

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于“市民化”的目标,首先,需加快建设统一、规范、透明、合理、有力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次,应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再次,建立健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机制和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与省级政府间的协调磋商,逐步使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实际标准基本一致,推动相关制度和规则衔接,做好投资、财税、产业、土地和人口等政策的配套协调。

(三)使财政分配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土地制度改革等实现全面的协调配合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涉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综合的顶层规划和体制机制改革。公共财政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在规划的政策支持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等国家规划,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实现全面的协调配合。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公共财政要大力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配置,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其中,为进一步消除相关的体制、制度和政策性障碍,增强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公共财政要配合土地、户籍、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改革所需要的基本财力保障和制度配套支持。

土地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而与之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农村基本农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和城镇化必然征用土地的“农转非”全套制度如何合理化。已可看清:在我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无法与市场、法制完整匹配、路子越走越窄的制约条件下,所谓使土地“私有”的方向又至少于政治上在中国不可行,如何处理土地制度这一重大而棘手的难题,是中国统筹城乡和实现民族复兴愿景面临的巨大历史考验之一。笔者认为,未来的改革大方向,可以按照“排除法”,选择集体所有制、私有制之外的唯一余项——国有制,把必保的基本农田和其他所有土地,都纳入“国有”法律框架后,其中对基本农田确立永佃制,在非基本农田用地上则一揽子、一次性、一劳永逸地处理好宅基地、“小产权房”等历史遗留问题(物质利益补偿可以分步按合约实现),进而给予全体社会成员国民待遇,其后即有可能进入一个统一市场中土地产权的规范化、一元化状态:就是我国全部土地都是国有土地,其使用权可透明、规范地流转,凡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环节上的租金,就进入国有资本预算(基本农田另行处理,实际上可不要求或象征性低标准要求务农者上交农地的地租);凡是其流转和持有环节上应征缴的税收,就进入一般公共收支预算。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要素的流转、配置,均可进入无壁垒状态。政府应专注于做好国土开发、土地利用的顶层规划,同时非农田建设用地由一套市场规则和特许权规则来调节其交易或特定用途配置。除与基本农田用地封闭式流转和发展规模化经营之外,真正把所有土地资源放上统一市场的一个大平台。这个前景,是配套于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历史过程的一个值得探讨的可选改革方向,如果一旦形成决策思路,公共财政理应支持其方案化实践,推进优化。

(四)使城镇化建设中的财政资金和城投债资金,在来源清晰、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相互协调、有序配合

城投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作为单一的投融资机制,城投债又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可持续性。

在城投债融资渠道变窄,新型城镇化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公共财政资金与城投债资金以统一规划、风险各担、协调有序的方式联合运用。相关的联合机制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完善,但应该在一元化财政框架下来进行。

责任编辑:印颖 罗邦敏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载《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贾康、刘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财税体制的建议》,载《经济纵横》,2011(1)。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242.htm。

[4]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载《湖南日报》,2010-02-19。

[5]李铁:《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系》,载《行政管理改革》,2012(9)。

[6]钱莲琳:《“全口径预算”: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的突破口》,载《地方财政研究》,2011(4)。

[7]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1)。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服务业提速发展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针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贡献率不高的现状,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提出到2020年, 我国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为进一步加快河南省服务业发展, 河南省决定全面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 为此, 安阳市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四大战略”, 即新兴产业倍增战略、服务业提速战略、传统产业升级战略、城市发展战略, 对优化经济结构、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1 加速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安阳市务实的战略选择

安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五个转变”, 即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动力转变、工业结构转变、企业战略转变、产品结构转变。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寻找新动力

从应对当前发展的严峻形势看。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 由于受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安阳市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加, 主导产业受到很大冲击, 尤其是钢铁、煤焦化、光伏产业受影响较大, 工业经济一度跌入低谷。2012年底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强调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2013年一季度, 分行业看, 七大行业增加值:冶金建材增长16.6%、煤化工增长4%、装备制造业增长8.6%、电子信息增长16.7%、食品业增长5.4%, 纺织业下降1.7%, 新能源下降36.4%。分企业看, 安钢、炼焦、新能源企业生产状况依然不佳。新能源企业出口受阻, 多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从产业结构看, 工业结构中传统的钢铁、有色、煤化工等重化工业就占到了80%。安阳以工业为主, 工业以高耗能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寻找新动力, 必须加快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

1.2 外地成功经验启示必须加快结构调整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从外地成功经验启示看, 与安阳市经济结构相似的许多城市, 如三门峡、焦作, 包头、邯郸等, 都是因为经济转型升级做得好, 成功改变了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华丽转身。比如:三门峡2012年上半年GDP增速13.2%, 全省第一。三门峡素以富有“黄 (黄金) 、白 (铝矾土) 、黑 (煤炭) ”资源著称。多年粗放、低端的开采加工, 慢慢地使“资源优势”成为“资源陷阱”。2008年, 三门峡作为一个工业独大的城市, 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7%, 工业里面又有70%依赖资源和原材料。当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三门峡的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一落千丈。不摆脱路径依赖, 发展就难以为继。三门峡果断关闭了20多家小火电, 先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00多家, 解决了耗能高、效率低、经营粗放、产能落后的问题,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见了成效。从外地成功的经验来看, 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以寻找新的突破口。

1.3 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现代服务业具有制造业无法比拟的优点, 作为资源稀缺的城市, 安阳市面临土地、能源等约束和环境容量的限制日益明显,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已成为安阳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符合安阳市特点, 可以突破土地等要素的瓶颈制约。但是, 安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整体上看偏低、结构不优, 与周边12市相比仅高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焦作市、鹤壁市、濮阳市, 原因有很多, 如市场开放度不够, 部分行业受国家政策约束较强, 企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等。除此之外, 城镇化率低也是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不快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2 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城镇化可以弥补当前世界供求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外需下降, 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城镇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没有人口空间的积聚, 就没有服务业的大发展。“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十八大将其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 而新型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2.1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四化”之一提出, 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意味着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新型城镇化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 这是与以前政策完全不同的新亮点。过去的城镇化是“要地不要人”, “土地的城镇化”,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 但人口的市民化只有35%左右, 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2.57%, 但52.57%即7.2亿的城镇人口中约有1.58亿农民工没有实际享受城镇化制度安排, 这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智慧城市 (信息化) 和绿色城市为主方向,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新型城镇化本质的特征是集约、智能、低碳、绿色。“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2.2 新型城镇化何以能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2.2.1 新型城镇化“化解土地矛盾”。

河南用地紧张, 每年的需求大概在80万亩以上, 国家每年给的占地指标只有二三十万亩。我国在传统的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 万元GD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 根本一点要在“节约集约”上做文章。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集约节约问题。从全省情况看, 一般情况下, 平原地区会节约农村居民点占地1/3左右, 丘陵地区潜力最大, 平均可以节约一半左右。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 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集中在城镇化上。工业化所需要的项目落地空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城市来提供, 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是土地规模经营, 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发展新型城镇化, 一方面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工业布局空间、先进的生产要素, 以及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腾出农业成长空间增加粮食产量。

2.2.2 新型城镇化“化解供需矛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几年前讲过一句话, 他认为影响21世纪进程的两件大事, 一是中国的城镇化, 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如果人口城镇化每年有1-1.2个百分点的增长, 到2020年, 消费总量将达到45-50万亿。李克强强调, 要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 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可以创造新需求, 而工业化产生供给,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不振的情况下, 工业化的过剩产能要通过城镇化创造的新需求来消化, 那么工业就有了活力, 就能够更多的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农村的土地才能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

2.2.3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化二增三”。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使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 因为人口集聚能带来服务业的需求增加, 服务业就业人口将增加, 服务业价值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 这些都将改变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都是先在城市通过科研人员的集聚创新研发, 然后通过平台示范, 再推广传递到产业链条中的。李克强:“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拉动经济增长, 拉动投资和消费是需求面,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面。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服务业提速跨越发展

纵观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大都市, 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同样, 现代服务业也是安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要基础, 是体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中央把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重任交给了河南, 河南省在推进“三化”协调的进程中, 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引领, 新型工业化是主导, 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处理“三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方针。

3.1 科学规划, 高质量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

安阳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 年均增长14%, 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2%左右。建设10个左右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聚集区。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服务业重点企业。通过五年的发展, 着力形成“一城”、“一都”、“两心”的发展格局, 即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之都, 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商贸物流中心、豫北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要着力抓好安阳物流港、义乌国际商贸城、内黄果蔬国际贸易城等投资额超亿元、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建设, 规划、储备一批商贸、市场、物流等方面的后备项目, 建立商贸物流发展项目库。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项目包装和对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落实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 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专家评审机制, 加强项目建设督查与协调。2011年以来, 新开、续建规模以上项目有京华国贸广场 (城市综合体) 项目、亚龙湾东湖项目、华煜商务中心项目、金秋华城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努力建成业态先进、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2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力促农村服务业大发展

河南省正在推进以新型农村社区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 试图探索出一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运营, 重振乡村经济, 激发社区活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重点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等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力促农村服务业大发展。一是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构建以销售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支持其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市场营销、技术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三是加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支持建立农产品进城入店、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到村, 城乡双向流动、运销顺畅的新型涉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鼓励有实力的连锁商业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 建设一批面向农村市场的配送中心、超市和连锁农家店。

3.3 以新型城镇化拓展发展空间, 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安阳都市区总体空间结构以“1+4+2” (中心城区+四组团+两卫星城) 组团式发展为框架, 构建市区服务业核心区, 强力推动重点县 (市、区) 服务业发展, 形成以市区为龙头, 各县 (市、区) 为支撑, 梯次分布、优势互补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北关区、文峰区以商贸商务服务业为主, 打造我市中心商业区。殷都区、龙安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及冶金建材能源物流服务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业。林州市、安阳县围绕西部山区和钢铁、焦炭、汽配、机械等行业, 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和生产性服务业。内黄县、滑县围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 重点发展农资、农产品商贸物流业。汤阴围绕医药和食品加工等行业, 重点发展仓储配送、冷链物流等, 从而来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3.4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筑牢服务业基础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城镇发展产业基础, 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努力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 要着力加强城镇交通、公共服务、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构建网络状公共交通串连的城乡社区。构建全覆盖的立体交通路网, 以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 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加快建设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 (场) , 妇女、儿童、老年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场、馆) , 商业服务、邮政等公用设施建设, 完善城镇功能, 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结合现有河道,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设, 挖建人工湖, 建设城乡森林公园、花卉园等, 承载休闲、文化、娱乐、旅游等活动。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 积极设置高标准的旅游度假休闲设施。

3.5 全面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打造物流商贸中心

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航空港、陆路港建设步伐, 初步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路网、“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四纵二横”国道干线和安阳豫东北机场为骨架的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地区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豫北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建设区域综合物流中心, 保税仓储物流园区, 华北钢铁能源物流园区, 晋冀鲁豫农产品集散中心, 豫北粮食生产、仓储、物流中心, 华北汽配专业物流区域中心, 打造立体物流网络。结合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专业市场和综合物流园区, 加快无水港建设, 加强与郑州核心物流枢纽的连接, 建设具有口岸功能的区域物流枢纽, 打造中原经济区和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重要的物流中心。全面推进安阳物流港、豫北国际物流港、安运交通物流园建设, 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和支持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水产品、肉食品、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冷链加工和物流配送系统, 加快豫北现代服务产业园、河南万庄农业生产资料豫北分拨中心项目, 提高辐射供应保障能力。规划建设晋豫鲁铁路通道专用线及物流园, 适时谋划安阳空港物流园项目, 增强大宗产品交易、集装箱运输等大体量仓储物流能力, 推进公路、铁路、航空联合运输。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区域物流和开展跨区域物流合作, 鼓励生产型企业分离并外包物流业务, 逐步将生产企业的物流业务引入各类物流园区。

参考文献

[1]安阳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2.

[2]江国成.服务业发展如何提速.郴州日报, 2012-10-08.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8

关键词:新疆,城镇化,金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4 年3 月,国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 》,该规划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中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因此,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亟待解决。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的西部边界省份,与8 个国家接壤,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地区以及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目前新疆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加快推进我国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才能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而城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土地扩展、人口迁移和工业化等方面,其中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流动。金融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加快推进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对于新疆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一) 城镇分布特点

新疆城镇化建设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分散化特征,这主要是由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新疆地区呈“三山夹两盆”的自然布局,绝大部分适宜生活、人口聚集的绿洲是在盆地边缘地势较为平坦并具备水源的地区依托盆地存在的,城镇分布沿着河流,交通要道整体上呈现点、线、带分布。新疆长久以来地广人稀,使其城镇化发展表现出分散性特征。此外,各个城镇之间的距离较为遥远,而且两大沙漠给公路和铁路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阻碍,导致商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时间过长,一些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和吐鲁番等地无法发挥其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致使各地区联结性较弱,产业结构单一。人力资源的输送也是一大问题,高级专业化人才过于集中在大城市,造成乡村区域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并与城市发展严重脱离。

( 二)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新疆地区总人口2298. 4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8. 91 万人,城镇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比重为46. 1% ,同比增加51. 98 万人,提高1. 6 个百分点。虽然新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却远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2014年,我国全国城镇人口数量达到74916 万人,城镇化率升至54. 8% ; 山西省和江苏省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4. 0%和65. 2% 。如图1 所示,新疆地区近十年来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呈现上升态势,2009 年之前城镇化率缓慢上升,2009 年之后上升趋势有所加快。选取山西省和江苏省分别作为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省份的代表,从图1 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新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相较于全国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而与中部和东部地区各省份比较也明显呈落后状态。

二、新疆金融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地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良好,对乡镇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渐扩大,金融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张,并且其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均有很大提高。截至2014 年末,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982 亿元,同比增长9. 2% ,其中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信社在内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分别增至1079 个和75 个,资产总额增速超过20% 。但从金融机构的发展质量来看,在贷款情况恶化的冲击下,大量不良资产累积,致使坏账规模有所增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江苏省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据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的资料显示,自2010 年开始,新疆存、贷款余额均迅猛发展,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 截至2014 年末,新疆地区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17 亿元,贷款余额12238 亿元。但是由于新疆地区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大量资金为寻求更高收益持续流向更发达的中部和东部地区,造成资源的流失。

近年来新疆的证券业发展比较平稳,2014 年末共有法人证券公司1 家、证券营业部65 家、期货公司2 家、上市公司40 家。逐步改革证券公司业务模式,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上市企业发展步伐加快,经营规模持续扩大; 区域股权市场交易也不断拓展和优化。保险业方面,2014 年新疆保险市场共有30 家经营机构,覆盖财产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自保公司。新疆保险业无论在保险密度上还是保险深度上都进一步提升,保险密度为1380. 96 元/人,保险深度为3. 43% ,二者都排在我国各省市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前十名之内。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保险业务也加速升级。另外,新疆地区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金融服务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金融发展质量与规模不对称

金融发展质量与发展规模不对称主要表现在: 首先,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坏账规模有反弹趋势。虽然2014年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低位,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倒闭危机,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有所增加,因此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着逐渐加大的坏账规模反弹压力。其次,新疆的农业发展在整个自治区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农民的保险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风险管理能力较低。

( 二) 金融服务供给城乡不平衡

新疆的大型商业银行以追求高回报率,纷纷撤出县乡市场,将资金转移到能获得更高利益方面,逐渐缩小了对县乡地区的贷款金额,并且撤并了许多经营网点,而村镇银行等小型和新型金融机构由于起点较低,能为县乡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的资源有限。此外,农村地区投资、保险、租赁、担保和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严重缺乏,导致金融体系结构单一,经营范围狭小,仍然停留在信贷机构发展的初级阶段。

( 三)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在商业银行撤并网点造成资金来源短缺,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严重匮乏的背景下,县乡地区的金融机构经营业务依然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其他业务如代销理财产品等几乎为零,且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源动力,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背道而驰。

( 四) 农村信贷资产风险较大,金融机构收回资金缺乏保障

一般来说,针对农业的信贷资产具有额度大、分散性大、风险高和期限长的特点,而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抗灾能力弱,生产收益低,使得金融机构收回资金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不良贷款累加,而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又缺乏明确保障,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在经济环境较差的农村开展业务的意愿降低。

四、金融服务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大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清理力度

面对新疆乃至全国不良资产的回弹压力,应积极采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多渠道、批量化的方式清理和出售不良资产。一方面可以采取传统的不良资产核销方式,强化金融机构的自主核销权;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打包出售”方式将不良资产所带来的风险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另外,还需要继续完善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处理机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 二) 加快金融体系建设,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为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体系,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不仅要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共同发展的局面,拓展对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还要不断引导民营资本建立和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及新型金融机构。同时,不能忽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县域业务覆盖,逐步实现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对欠发达县区的充分覆盖。

( 三) 结合新疆实际开展金融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之一在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面,新疆作为全国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这两个层面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利用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开展具有新疆特色的金融创新,实现资源向可持续资本的有效转化,并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加上科技创新的驱动,对传统金融进行优化升级。

( 四)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保障体系

首先,要完善农村信用结构,健全信用关系。金融行业应通过与政府、企业法人积极联动发展,建立起适用于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关系,为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贷款搭建起良好的信用平台,规范融资担保质押措施,以完善城镇化建设中的信用担保体系。其次,加强相关基本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利用行政手段建立独立且有针对性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4):9-11,15.

[2]李娟.完善金融支持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的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3(12):89.

[3]袁丽君.新疆城镇化与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58-59.

[4]吴霞.新疆农村城镇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新疆:塔里木大学,2014.

[5]王生贵,张杰,龚新蜀.新疆城镇化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疆:塔里木大学,2014.

[6]左喜梅,李梅,赵龙.金融支持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以哈密、石河子、昌吉、巴州等四地州为例[J].金融发展评论,2014(1):118-127.

[7]李培芬.新疆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新疆财经大学,2011.

[8]韩卒梅.我国金融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4.

[9]李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D].市场周刊,2014(9):44-45.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9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城镇化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以经济为本”的传统城镇化向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既内含传统意义的城市建设、规模扩张、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基本概念,又将发展目标指向人口的市民化、生活组织方式的现代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简言之,新型城镇化即是通过向迁居的农村人口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使其享有 “市民”待遇,逐步将 “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的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截止2015年,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1〕

与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的普遍规律有所区别的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并行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危机凸显,这是长期人口控制政策、城市倾斜式发展、二元结构、工业化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变迁的社会经济结构使得农村老年人在毫无防备之中猝然进入一个无人养老的窘境。曾经倚为支柱的儿女大都远走他乡,面对微薄的土地收益和养老金收入,衰老的身体以及日渐空置的村落,高龄、失能、留守、空巢等诸多无奈的状况使得很多老年人晚景凄凉。《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预计到2045年,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2%。〔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人,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亟待关注。〔3〕不让农村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弃子”,为老年人提供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照护服务,既是伦理道德的诉求,也是社会发展和政府合法性的基本依据。

在此情景下,国家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农村养老困境的破解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伴随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老年人离开独门独户的农村小院和辛勤劳作的土地,向城镇和社区聚居。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与流动化,阻滞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持续,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并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理念与实践条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镇范围和城镇人口的规模也会沿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轨迹继续扩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建设,尤其是中心城镇的政府主导型发展路径,为建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全面应对农村老龄危机提供了思路和机遇。在此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宏观布局和规划的层面上,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老龄问题的现实需求,思考构建适应老年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并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二、由家庭到社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

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的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相对固定的样态。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养老服务供给核心要素和典型特征的概括和认识。不同模式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供给主体,尤其是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传统支持网络)之间各种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形成了传统的家庭供给模式。养儿防老、同屋而居、床前膝下是这一模式的理想图景,家庭(尤其是配偶和子女)承担养老的全部责任,是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首要满足路径。在家庭之外,政府作为次要主体,也承担了为极少数孤寡老人提供人道主义救助的责任。

但是,这一模式在现代社会渐趋解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动加剧、留守家庭空巢化以及传统孝道伦理的消解,家庭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无论在当前,还是可以预期的未来,基于血缘和亲缘所编制的养老网络已经愈发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近些年来,通过媒体表露和学术聚焦,农村老年人对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凸显。《2010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5.6%,失能老人775万人,占比7.8%,自理困难老人达1847万人,占比18.6%。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中认为自己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达到47.7%,但仅有9.9%的老人接受过上门护理服务,3.2%的老人利用过社区服务。此外,经常感到孤独的农村老年人有28.6%,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的老年人比例达到13.3%。〔4〕这些数据显示了农村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强烈诉求,社会呼唤通过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村的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务和全方位的照顾,以慰晚年孤苦。在理论层面,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指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结构以及家庭结构的转变所带来的养老服务需要满足方式,是包括家庭供给的服务以及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提供的帮助与支持行为的总和。前者主要是指由老年人的配偶子女、其它亲友以及邻里依据自发原则为老年人提供的帮助与扶持行为,后者则是指以传统支持网络之外的其它主体为重心的服务供给与需要满足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体所提供的服务,是家庭养老服务的补充与支持,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替代。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由家庭模式向社会化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倾斜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较之于城镇,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匮乏。双重困境使得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构建愈发艰难。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根源上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某种契机。一方面,城镇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意识得以转变;人口聚居的规模效应所释放的密集需求信号更容易形成一种有影响力的诉求,推动政府部门的政策议程和政策回应,也能够得到社会和市场的回应,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土壤;同时,规模效应也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5〕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延伸为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经济条件、硬件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简言之,新型城镇化从供需两个层面提供了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转变的可能性。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适用性政策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实践。

三、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建构

无论是基于提供均等服务、应对农村老龄危机的公共政策视角,或者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文明的人道主义伦理视角,亦或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视角,借助农村向新型城镇转型的发展机遇,同步构建具有适用性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都是应有之义。借鉴国内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变迁的既有经验,并基于我国农村特定情境的考量,政府主导、家庭优先、多元参与的社会化供给模式是当前的恰当选择。

1.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的 “主导者”角色界定

养老服务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和纯粹公共产品之间的社会性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在其供给体系中的限定性责任。一方面,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具有足够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来推动制度的变迁,在解决公平问题上,政府比市场更为有效。〔6〕另一方面,效率止损机制的缺失、“经济人”偏好带来的公平损失以及能力有限性也是行政机制备受诟病的固有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在垄断与放任自流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主导公共品有效率的供给。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政治体制以及社会需要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在城镇或是农村,政府一直是养老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构建,首要的问题是明确界定政府作为 “主导者”的责任范围和责任表达方式。

所谓“主导”,意指主要的且引导发展方向的事物或行为。政府“主导者”角色并不意味着由政府直接供给养老服务,而是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两个层面上发挥引导作用。在前者,政府部门要致力于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规制、筹资和管理,扮演好管理者、购买者和质量仲裁者的角色。在后者,政府部门要承认在养老服务需要的认定与评估、养老产品的组织与生产、养老服务的传递与直接提供等方面,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更具产出效率和回应性。〔7〕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中,政府要从直接与间接两个层面上承担责任。在直接层面上,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进行整体规划、制度设计与资金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匮乏的状况下,政府必须承担起资源启动与持续支持的责任。在间接层面上,要通过对其它主体———家庭、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支持与推动,规划、规范其功能空间和作用路径,以达到多元整合的目标。简言之,政府部门既要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履行必要的财政责任,又要通过间接调控释放其它主体参与服务供给的空间,创造社会化供给结构的良好运行环境。〔8〕

2.百善孝为先:家庭作为 “优先供给者”的功能定位

老年赡养是家庭组织从古延续至今的重要作用领域,无论在哪个国家,家庭养老都是最传统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通常是指家庭所具有的让老年人通过家庭成员的赡养(包括经济支持或给予物质生活资料、日常生活的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安度晚年的功能。〔9〕数千年来 “家本位”与 “家国同构”的政治社会基础,“孝”文化的传承与深刻影响,以及双向反馈的代际结构使得我国 “家庭主义”传统浓厚。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主要指配偶和子女)在养老服务供给中担当 “最初供给者”与 “优先供给者”角色。前者指的是家庭是老人服务需要满足的第一渠道,后者则意味着家庭组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承担尽可能多的服务供给责任,政府、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作为弥补家庭供给的不足而存在的。

在当前我国农村中,尽管家庭养老服务的能力有所弱化,但仍然是养老服务直接供给第一部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不可替代意义, “维护家庭”与 “重建家庭”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指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必须着力发挥家庭的优先功能,弘扬 “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理念,使老年人尽可能的留在家中养老,这是最为经济和人性化的考量。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借助于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转型契机,引导打工者就近就业,兼顾经济收入与家庭照顾。此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经济刺激、道德宣传和社会扶持措施,在农村养老服务规划中建立有效的社区支援服务体系,帮助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和激发。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家庭供给模式与当前的社会化供给模式并非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家庭服务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政府与社会组织支持因素,而包括居家与机构养老在内的社会服务供给过程,也与家庭组织的联系愈发紧密。

3.公平与效率兼顾:社会与市场作为 “生产与递送者”的作用逻辑

西方福利改革的经验充分表明,社会部门与市场部门都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供给机制具有提升接受者个人责任感与福利产出效率,纠正政府干预过度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体制僵化与福利过度等独特功能。就作用逻辑而言,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最合适的 “生产者”与 “传递者”。其中,社会组织既重视服务的弹性和效率,又兼具公平性和可预测性的优点,侧重于为低收入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福利性服务。〔10〕而市场组织以获取利润为第一准则,其服务能够给予社会成员自由选择权,并意味着更有效率及品质的服务。

一般而言,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在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效用主要借助于两条路径得以实现:一是作为福利性养老服务的委托提供者,通过与政府部门建立契约关系,以完成政府交付的服务供给任务为目标,为老年人提供特定的服务项目。二是作为独立运作主体,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依据老年人需要自主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在政府监督下实施服务供给活动。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中,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购买、政策优惠、公益创投等政策工具刺激、引导非政府资源投入养老服务产业,形成资源张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明晰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不同作用范围,区分福利性服务供给与商品性服务供给,避免过度市场化而引发制度性分化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部门内在的特质决定了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不同责任。政府是规划者与主导者;家庭是传统、稳定、长期和首要的养老服务供给者;社会组织主要以政府契约者的角色出现,承担福利性服务的传递与提供,协助政府部门实现基本保障与促动公平养老效应;市场则作用于效率与责任相关的层面,在老年人基本需求之外的服务供给中发挥生产与递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多元供给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单向的,而是通过连结与互动形成一种融合与功能互补的形态。要通过政府信息和政府政策,在社区的平台上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家庭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连接协调、有序参与、权力制衡、独立竞争的社会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网络。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的路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需要在筹资、规划、服务递送和管理四个层面同步推进,实现整体性、体系化发展。

1.完善公共筹资和个人筹资机制,实现农村养老资源的持续投入

穆光宗认为, “养老的实质是谁来提供养老资源。”〔11〕资源的可得性是实现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对充分、制度化和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机制为基础。农村养老的筹资机制包括公共筹资和个人筹资两个基本层面。公共筹资是指用于进行社会化养老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相关资源筹集,其基本渠道有两条:一是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政府主导责任的直接体现,要建立公共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制度化支持机制,包括提高养老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建立持续增长的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实现资金支出指数化,优化资金投入结构等。二是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即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契机,刺激、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个人筹资则指向农村老年人个人用于基本生活和养老服务的资源筹集。在这一层面,要逐步改变农业经济体制下以家庭来源(子女供养)为主的筹资机制,建立制度化的社会性筹资机制。其一,完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农民出让、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过程。为了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就要提高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建立收益长期分享机制,帮助老年人规避风险,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流。〔12〕其二,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持续提升基础养老金水平。其三,将养老服务与养老保险结合起来,探讨建立农村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稳定养老服务资金来源,变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建立至少在省级层级上进行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农村养老服务筹资机制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2.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养老服务软件与硬件建设

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社会政策,是对老年人不同时期所需要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综合考量的结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显著优势,即是能够在较高层面上进行养老服务供给软件和硬件的完整、合理规划,而不是碎片化的缝合修补,从而产生整体性的政策效应。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规划包括硬件规划与软件规划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意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依据统筹规划、预留空间的原则,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与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农村释出人口就业结合起来考虑,根据科学规划和计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空间布局过程中预留养老服务所需房产、地产,在城乡空间布局、城镇产业培育的过程中,至少以区县一级为统筹单位,整体、系统地规划养老服务产业布局。后者则侧重于农村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养老理念、购买意识的引导、培育,以及与养老服务供给相关的管理和专业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和产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同步结合,能够在较短时期内产生互促效应,推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形成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3.依据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发展基本需求导向的服务生产递送体系

尽管城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公共投入增量与经济发展增速,但由于基础薄弱,转型中的农村地区在设施建设、公共资源能力、老年人个人收入等方面距离成熟的城市尚有很大差距。相当多的老年人在家庭照顾不足的同时也无力承担购买社会服务的费用,导致其生活凄凉。即便是经济能力尚可的老年人,能够承受的购买服务费用也有限。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人均可承受的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仅为172元。〔13〕当然,这个数字随着经济发展、养老金水平提升以及区域转型在不断增加,但极低的基数仍然限制了实际购买力。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要基于基本需求导向理念建立发展社会服务的生产和递送体系,充分考虑老年人及其家人的实际需求、经济水平和购买能力,以失能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因地制宜,在一定人口居住范围内按照 “中低档设施、优质服务”的标准新建或改建社会性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大部分老年人能够承受的服务。对于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要积极引导他们留在家中或社区中接受照顾,降低服务成本。对于有照护需求,并通过家计调查的低收入、贫困老年人,要特别申明政府的福利责任,通过科学测算,界定养老服务供给的基本指标,划定下限标准,采取指向性公共财政投入,发放 “养老服务券”等方式,提供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服务项目。

4.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确保资源的充分有效使用

如上文所述,养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给天然地具有公共性与福利性。这种内在特质要求政府部门承担管理责任,将非政府途径,尤其是具有资源补偿性质的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置于法律、制度的掌控之下,避免“经济人”属性所引发的枉顾公共利益而片面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志愿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构建中,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参与养老服务生产、供给的同时,要重塑、强化其监督管理职能,规范非公共途径服务供给的运行程序,保证资源被充分、高效地用于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在基本做法上,要设置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注册、建设和经营规则,建立准入机制;严格行政监督,大力发展第三方监督,监管社会性养老服务组织的运营状况、服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状况;持续评估服务质量,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维护农村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基本权益。

摘要:我国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当前农村急剧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人口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建立了内在的关联性。城镇化建设既形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集中表达机制,同时也为传统家庭供给模式向社会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政府主导、家庭先行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成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政策部门有必要从筹资、规划、递送、管理等层面推动农村养老模式转型与新模式建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绍史.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报告起草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5,(03).

[3]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13]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5]宋平凡.新型城镇化下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机遇与路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6]锁凌燕.转型期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形成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经济科学,2013,(01).

[7]陈静,周沛.论我国老年社会福利供给中政府角色的嬗变[J].东南学术,2015,(03).

[8]Neil Gilbert.The Enabling State:Modern Welfare Capitalism in Americ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9]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4,(01).

[10]陈雅丽.城市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及问题解析——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视角[J].理论学刊,2010,(02).

[11]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10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越来越多的人口将从农村转移出来, 聚集到城镇就业、生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为了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实现从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 新一届政府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并作为工作重心加以推进。201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目前, 政府和学界对新型城镇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但大家普遍认可,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统筹城乡、集约、节能、生态, 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即吸引农村人口融入城镇, 享受市民待遇。既然新型城镇化重点在于人的城镇化, 那么就必须为城镇化过程中从农民转变来的城镇居民提供各种必要的公共服务。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居民 (指当地从农民转变来的城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与城市居民接轨, 在这个进程中,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职能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人口大量集中, 而且大多数人从农业中解放出来, 进入工业或服务业部门, 业余时间增多, 他们需要借阅各种书刊, 以此了解工作技能,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需要阅读相关专业图书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满足自身充电、晋升职称等的需要;同时人口聚集必然要求扩大中小学规模, 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师生也需要借阅图书,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 丰富课外阅读生活。虽然民众可以通过自己购买图书解决问题, 但是一方面图书选购存在困难, 因城镇实体书店少, 且规模小, 可售图书种类和数量都偏少, 这就需要乘车到县级以上城市的大书店购买, 极其不便;另一方面图书采购成本太高, 因收入限制, 靠购买来阅读大大制约了个人的求知欲, 而且很多图书没有收藏价值, 读完之后即闲置, 造成资源的浪费。公共图书馆则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矛盾。目前, 国内建立公共图书馆的乡镇不多, 已经建立图书馆的且通常场地小、设施简陋、藏书少, 不能满足需求。因此, 新型城镇有必要建立公共图书馆。

通过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查询, 对于新型城镇化中图书馆建设问题, 截至到2014年12月, 国内在正规期刊公开发布的专业文献仅有6篇, 其中多从现有高校图书馆、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的, 如刘群 (2014) , 曾井红 (2013) , 张之梅 (2014) 和杨艳萍 (2014) ;王晓青 (2014) 结合辽宁省图书馆发展情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对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要求。但大家都没有考虑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集聚大量人口形成小城市之后是否应该单独建立公共图书馆的问题。而靠现有市县级图书馆辐射乡镇,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过高, 新型城镇有必要新建公共图书馆, 并纳入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 本文将此类图书馆称之为“新型城镇图书馆”, 对新型城镇图书馆的定位、服务内容与运行资金进行探讨。

二、新型城镇图书馆的定位与服务内容

新型城镇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图书馆, 应定位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不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也应定位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此类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应侧重于满足读者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 满足大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新型城镇建设中, 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的大量人口、外地迁移过来的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且发展前景看好吸引来的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专业人才、各级学校的师生等都需要阅读书刊来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虽然,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上网阅读各种文章, 但是读书依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消遣、娱乐方式。阅读纸质版书刊是电子文献不能完全取代的, 既不需要读者自备网络终端设备, 又便于读者慢慢赏读、品味,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读者的双眼, 降低视疲劳。为了满足此类阅读需求, 新型城镇图书馆应提供如文学、历史、心理学、法律、演讲口才、交际、养生、饮食与健康、烹饪等民众普遍喜爱的书刊。有条件的新型城镇图书馆还可以订购一些报刊, 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相对多一些。

2. 满足中小学教师、学生的教与学需要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随着人口的集聚, 城镇中小学的数量和规模会不断扩大, 师生数量会相应增加。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新型城镇图书馆的重要读者群体, 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 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为了提升自身修养或晋升职称, 需要借阅一些相关书籍。学生则首先需要借助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辅助学校学习生活。其次需要拓展阅读。因此, 为了满足此类阅读需求, 新型城镇图书馆应提供教学参考书和帮助教师提高教法的书目、各科配套练习和辅导书籍, 以及中外文学作品、外语学习和阅读、名著、写作、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书籍。

3. 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尤其要重点服务当地优势产业。目前很多有条件建设新型城镇的乡镇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 在某个或几个特定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在当前科学技术知识急速膨胀的时代, 这些产业需要不断吸收新技术、追踪产业技术前沿, 这就需要吸引大量技术人员, 而技术人员则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型城镇图书馆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购置大量与本地重点产业相关的技术类图书、期刊。此外, 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 这些人员需要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新型城镇图书馆应专门为这些“农民工”转行提供相关的技能学习资料, 包括各种书籍和视频资料等, 让图书馆成为他们接受新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吸收文化营养、了解科普知识的社会学校。

4. 满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修、深造的需要

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型城镇虽然能吸引人才落户, 但是如果不能为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和帮助, 一些优秀人才就会选择跳槽到基础设施更好、公共服务更完善的大城市就业。而目前体制下, 这些专业技术人才自身的发展不仅在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还需要晋升职称、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等。新型城镇图书馆应在这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及时更新图书, 追踪技术进步, 同时提供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和职称考试所需的辅导资料。

5. 满足读者在线查阅各种期刊文献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在线阅读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但是多数学术期刊并不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大多购买了中国知网、维普等期刊数据库, 而地方图书馆很少购买。而中国的许多研究人员为了晋升职称或课题结题, 往往把自己花费大量资金、精力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产生公共知识。这些新技术和新知识可以被其他企业免费使用, 而大多数企业不可能订阅太多学术期刊, 更不可能购买期刊数据库。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来提供此项服务。

三、新型城镇图书馆建设的资金问题

新型城镇图书馆的公益性定位使其不可能回收建设、运行成本, 并获得合理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新型城镇图书馆属于公共产品, 不可能依赖市场供给来解决需求, 所以新型城镇图书馆建设不可能依赖私人资本, 应由政府承担图书馆建设和运行的费用。因此, 新型城镇图书馆建设资金应以财政拨款为主, 辅之以其他资金来源。

1. 财政拨款是兴办新型城镇图书馆的主要来源

新建设的城镇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时, 必须由财政出资兴建或利用现有资源。长期以来, 在以GDP增长为主要施政目标的引导下, 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方面愿意投巨资, 甚至负债经营, 而在其他公务服务方面投入意愿不高, 地级市的图书馆条件还是不错的, 但县级城市的图书馆则往往是不被重视的公共产品。由于多数县级城市财力有限, 可以用于支持图书馆发展的资金不多, 多数县级图书馆的经费都很少, 基本上无力购置新图书和网络资源。而新建小城镇虽然以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镇为主, 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但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比较多, 短期内政府支出较多, 而相应的财权还没有下放, 因此拮据的收入状况意味着地方政府肯定不会对公共图书馆投入多少经费。在经济比较繁荣, 房价较高的城镇, 政府可以考虑在出让住宅土地时, 以修建公益性图书馆为附加条件, 对土地出让金可以给予适当优惠。

2. 社会捐助是兴办新型城镇图书馆的辅助来源

社会捐助可以分为企业捐助和个人捐赠。能够聚集大量人口的乡镇通常是经济重镇, 工商业比较发达,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某些乡镇聚集了大量工业项目, 既有本地企业, 也有外资企业。现在很多做消费品的大型企业注重公共关系工作, 希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来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因此可以呼吁本地企业捐资或捐书。对于捐款企业, 政府应允许其在税前作为支出进行扣除, 以提高企业捐款的积极性。个人捐助也是有必要的, 公众可以捐资, 也可以把家里闲置的、比较新的图书捐给图书馆。对于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款项和书籍, 图书馆应该做好登记工作, 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资金用途, 做到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3. 新型城镇图书馆本身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以弥补资金不足

现在科学技术进步非常快, 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 图书馆必须不断购置新书, 而图书价格通常较高, 图书馆如果要不断购置新书, 则需要巨量资金, 仅靠财政拨款和企业捐助是不够的。新型城镇图书馆运行以后不仅要严格控制支出, 还可以考虑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偿的服务项目以获取一定的资金收入, 用以补助购书支出。如提供收录检索、查新、打印和复印服务, 代订书刊, 定期处理废旧期刊, 开设收费电子阅览室等。另外, 应该为新型城镇图书馆配备一定的会议厅、教室等场地设施, 既可以方便图书馆组织讲座、展览活动, 将新型城镇居民吸引进图书馆, 推动图书馆实现公益最大化, 又可以在平时把场地出租给各办学机构作为教学点, 或出租给企业作为员工的培训基地, 以获取部分稳定收入。

4. 通过联合办馆降低网络数据库使用成本, 以此减少运行资金

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等网络数据库是获取文献的便捷途径, 既有历史文献又有最新文献, 是科研人员经常使用的数据库, 各高校都购买了多个数据库的使用权。而这些数据库的购买需要每年支付较高成本, 而新型城镇图书馆的读者中只有少数专业技术人员才有这方面的需求, 而新型城镇图书馆也不可能像高校那样可以通过校园网为本校数以万计的师生提供检索服务, 只能利用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服务。如果自己购买数据库服务, 着实是一种浪费, 可以考虑与周边高校图书馆开展联合办馆, 支付少量费用使用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网络服务。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建设公共图书馆以服务于本地公众和本地经济, 地方财政必须承担新型城镇图书馆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资金, 并提供制度保障。应呼吁当地企业和社会公众捐资或捐书, 增加图书供应, 图书馆运行后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偿增值服务的方式获取一些补充资金, 此外新型城镇图书馆还需要同高校图书馆合作联合办馆, 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资源。此外, 新型城镇图书馆建设还面临管理瓶颈、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层图书馆建设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7) .

[2]杨艳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图书馆信息化问题[J].河南农业, 2014 (12) .

[3]刘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 2014 (13) .

[4]张之梅.公共图书馆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 (10) .

[5]曾井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功能升华与服务转型[J].江西化工, 2013 (3) .

新型城镇化破题 篇11

7月初,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被解读为是在投石问路。舆论普遍认为,下半年国务院会公布城镇化的细则和具体规划。

这份报告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大量农村转移人口的持续涌入已经让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残酷的现实是,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发改委提出的思路是“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此外,发改委开出的另一剂药方是城市群,发改委内部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解决城市病最好的办法是建城市群。

发改委称对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将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纳入规划。这10个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区占据大半名额。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来说,毫无疑问,城镇化已经被寄予厚望。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城镇化一直由政府主导,还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政府平台加土地财政的模式。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获得收入,而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涌入地方城镇建设了一座座的楼房被认为是城镇化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但问题也很快随之而来,一方面,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被粗放式开发,土地以及由此而来的商品房价格高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另一方面,农民工们并没有伴随户籍改革的完成而被接纳。相反,他们成为了城镇化过程中最尴尬的一环。农民工这一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其实并没有完成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与我们所谓的“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摒弃以往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正在考验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政府一方面要当好“主脑”,一方面又要防止自身因利益驱动强势主导、控制包办,让GDP导向和政绩思维把新型城镇化导向错误的方向。那种用牺牲农村、农民利益的方式发展城市,让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有违城镇化的本义,也正是新型城镇化待破之题。

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篇12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 我国的县域商贸服务业面临的高竞争、高成本、低毛利、低门槛等多重压力一直未能缓解, 陷于无序竞争、“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境地。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 发展水平低, 传统意识浓厚, 存在问题明显, 发展要求迫切。转型升级到底往什么方向转, 升级到什么程度, 可以说许多人是“一头雾水”, 就像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 阻力大, 撼动难。

新常态下拉动消费、发展服务业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在以新型城镇化作为提升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 县域商贸服务业必须有所作为。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路在何方?调查研究发现,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依靠产业集群模式, 创造了绍兴轻纺工业、温州制鞋业、顺德家电业、东莞电子业等的辉煌, 形成了以群兴市, 以市兴城的良好局面”。位于安徽巢湖、庐江、和县等三四线城市的百货公司——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安德利”) , “作为安徽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企业, 立足县域市场, 坚守自营模式20余年, 平均零售价格低于市场价10%至15%, 毛利却超过20%, 造就了县域商贸零售业的‘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 为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范例”。

县域商贸服务业如何发挥作用?转型升级成为绕不过去的坎。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 结合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引, 试图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关注与研究, 从优化顶层设计、选择科学的路径, 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望为促进县域商贸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县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 我国的县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与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县域商贸服务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不够, 使得其“话语权”较小。同时转型升级研究与应用水平的基础与背景与大城市有着较大区别。正因为我国的县域商贸服务业肩负引导消费、保障供应与稳定市场的重任, 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更加迫切。具体表现在:

(一)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商贸服务业在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 已成为推动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与城镇化率紧密相关的。扩内需最雄厚潜力在于城镇化, “村变镇”、“镇变城”的结果, 将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各种红利, 无疑为县域商贸零售业带来新机遇。但是,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现代零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被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二)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是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 就全国多数省 (区) 而言, 县域的商贸服务业都未能进入重点产业群, 一是受消费支出与消费结构限制。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 不到城镇居民的1/2。二是县域的商贸服务业力量弱小, 购买力流出明显。受城市消费吸引的影响, 县域消费者的高档消费会外流, 越是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与农村, 购买力流出越多。例如, 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的购买力流向南京的情况就非常明显。消费结构的改变必然带来消费的扩大和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将促进三、四线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壮大, 特别是新的商圈的形成和辐射能力的增强。因此, 基于新型城镇化态势,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三)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研究是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商贸服务业发展除了与人口、收入水平、支出结构等密切相关, 还与交通运输条件、商业网点、经济与社会政策等软硬件设施的改善紧密相联。例如, 以高铁、机场、地铁、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条件, 以国道、省道、江河、运河为代表的基础交通条件, 电力、通信与网络条件等, 必然有利于物流、人流的集聚与扩散;党和政府对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监督管理政策等, 也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 我国县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要基于新常态的要求, 在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认清其发展的态势, 厘清发展的问题, 采取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

三、实现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升级, 提升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 县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什么是转型升级?理论界有多种表述, 通常被理解为: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等转型升级。很明显, 如果这样来说明商贸服务转型升级, 肯定不行。我们不防先看几个例子:

菜市场转型升级:路边摊位——专门的菜市场——现代超市;

零售店转型升级:杂货店——专业店——大型商场 (连锁经营) ——购物中心;

饮食服务业转型升级:小摊点——饭店——宾馆——连锁酒店。

对于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可以表述:

一是从过去以农产品经营为主导转到以工业品经营为主导上来, 因为整个消费结构中, 工业品比重占到75%以上;二是从过去的封闭式的经济, 转型升级为开放式的经济, 就像前述的包围城市, 不能满足于本地市场;三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升级, 如超市、购物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四是从过去的单纯注重资源开发转向注重市场开发, 即不能满足于本地的土特产品, 要学会“买全国卖全国”。

(二) 优化顶层设计, 奠定县域商贸服务业改革创新的基础

本世纪以来, 县域商贸服务业步入了小型、微利、低档、无序的世界, 既无“顶天立地”之态, 又缺“铺天盖地”之势, 众多微小企业“好不过三年”。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场需求有限、企业综合素质不高、市场竞争无序、政府支持不够都在其中。痛定思痛, 政府和业界都认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潜力在于县域商贸服务业, 问题是, 具体到县域, 特别是分行业, 如商贸服务业则缺少引导性的可操作的顶层设计。例如, 现在许多城市的商业地产面积严重超标, 不能不说顶层设计问题严重。总结我国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顶层设计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1. 战略定位

县域经济是中国最具活力、最具成长性的中观经济区域。县域商贸服务业的战略定位, 要紧扣县域、商贸服务这两个关键词, 依托县域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县域产业集群, 目标市场定位于三、四线市场,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和“城市引领农村”的发展道路, 零售为主、多业态发展, 实现城乡互补、城乡联动。例如, 安徽“安德利”在目标市场定位上, 十年前, 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 现在又提出“城市引领农村”, 即将进入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市, 但战略重点仍然在三四线市场。同时, 把县乡两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如果只涉足县级市场, 而不顾乡镇市场, 那是一条腿走路, 不能保证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2. 业态规划

可供选择的县域商贸服务业的业态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到每个不同的县域, 可以采取不同的组合, 形成自己的特色。一般意义上说, 县域商贸服务业的业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⑴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在“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形成价格、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批发市场, 要从科学配置资源出发, 明确具体的类别, 突出地方特色。如水果、粮油、茶叶、花卉苗木、肉类、禽蛋、服装、家居建材、小商品、木材、家电、机电产品、汽车零配件等, 都可以按类别建立批发市场。

⑵百货商场。典型的传统零售业态, 只能布局在中心商圈内, 以现代化、名品、高档为主要特征, 可以和专业店、连锁超市、影院等共同布局。百货商场发展的趋势是现代百货连锁。例如, 安徽合肥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集中了8个城市的16家商场, 全部实行现代百货连锁, 按照连锁经营方式统一管理。

⑶连锁超市。零售业发展的成功路径是规模化经营。有关资料显示, “全球零售百强企业都是靠规模化支撑的, 其中位居前10位的零售企业的门店铺数都超过了1000家”。全世界商贸服务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方式都是连锁经营。但是, 连锁超市的潜在竞争激烈, 培养或者引进龙头企业, 是现实的选择。

⑷连锁便利店。连锁便利店销售一般日用消费品为主, 主要分布在城市生活小区、县城和农村乡镇, 是县域商贸服务业网点布局的重点。目前, 连锁便利店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不规范、规模小、商品周转周期长、“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等, 市场监管必须加大力度。

⑸专业店。专业店一般分为高、中、低三档, 高档的专业店以名、优、特的商品为主, 多为金银珠宝、钟表玉器、古玩、名烟名酒、名牌服装、家电、计算机、手机等专业店;低档的专业店则主要销售小商品、日用品、低档的商品;中档的专业店常界于上述两者之间。专业店的规划通常要与商圈对应, 高、中、低分别位于一、二、三级商业区。

⑹大型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往往融购物、服务与娱乐休闲于一体, 通常以一家或数家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作为骨干, 集各类专业商店、书店、餐馆、旅馆、银行、影院等共同组合而成。就县域商贸服务业而言, 真正规范化的大型购物中心布局较难。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往往只有少数省辖市才会布局。如安徽省芜湖市的“华亿购物中心”, 集中了两家百货商店、9个专业商店, 以及餐馆、银行、娱乐城和影院等, 在购物、服务与娱乐休闲一体化上形成了皖江地区的示范。

⑺特色商业街。特色商业街是商业集群的产物, 期望其形成集聚效应。一般以服装、电子产品、家具、农副土特产品、餐饮、娱乐等为主。具体经营业态上, 专业店最为典型, 关键是要形成特色, 产生吸引力。

⑻网上贸易 (电子商务)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表明, 2014年的网络购物交易额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电子商务热已成燎原之势, 如安徽商之都推出了“徽之尚商城”、“合肥百大”建立了“易商城”。目前, 各级政府、各行业都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因此, 县域商贸服务业规划电子商务是题中应有之意。为此, 可以从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培养电子商务企业入手, 强化物流支撑, 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示范县, 实现县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3. 保障措施

⑴组织保障。县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引领与协调。可以说, 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滞后, 与原主管内贸的商务局撤消, 而新的商务局对内贸的组织管理缺位、体制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一个直接的例证是近几年新的商务局增加了多个内贸的组织管理部门, 在努力弥补管理职能的缺失。如2011年7月, 商务部在原来的4个管理内贸司的基础上, 增加了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增加了职能和人员。

⑵政策与制度保障。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策的引导与制度的保障必不可少。在县域层面, 政策上只能用足和用活, 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在用好政策上下功夫, 如县域商贸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多, “融资难”一直是老大难, 导致高利贷等怪圈;地方财政压力大, 致使减免税执行不力等。所以制度上, 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可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发展基金、提供政府免费培训、加强信息引导等多种政策, 助推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⑶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 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基础。所以, 维持良好的法律秩序, 形成守法氛围, 保护商贸服务企业的合法权利, 要纳入顶层设计范畴。

(三) 采取积极对策, 提升县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效果

顶层设计是方针、政策的体现, 设计变为现实和取得效果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对策, 选择科学的路径, 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打造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县域商贸服务业。

1. 调整与完善商贸服务业网点规划

一是以县城中心商务区的改造升级为突破口, 通过招商引资、融资租赁、安排配套基础设施等方式, 培育中心商圈,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实现中心商圈的转型升级。这方面县城可以学习大、中城市的经验, 培育中心商圈。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以市兴城”的原则完善商业网点规划, 改进商业网点布局, 吸引消费者。三是依托县域的地方产业, 特别是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商业区, 实现“全国卖、卖全国”。如安徽芜湖的鹅桥茶叶、滁州天长的玩具在特色商业上树立了榜样。四是着力发展县域商贸服务业配套的物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 为其商圈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2. 立足三、四线市场, 坚守商品零售主业

既然是县域商贸服务业, 要与国际巨头、国内大鳄相拼, 肯定不现实, 只能主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发展。所以, 立足三、四线市场 (县城、乡镇) , 是切合实际的。三线和四线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 成长迅速, 区域特色鲜明。为什么要坚守商品零售主业, 一是因为商品零售虽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它却是利用新技术最多的产业, 由于关乎国计民生, 将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 只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这个行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二是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商品零售业将会比其他行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方面, “安德利”树立了榜样。多年来, 无论所有制形式怎样变化, “安德利”的主业都没有丝毫改变, 始终专注于商品零售。用“安德利”董事长陈学高的话说, “过去也好, 将来也好, 只挖一口井, 只放一只羊, 坚持在商品零售这个行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3. 推进批发市场改革

批发市场是城镇化不可或缺的, 在小城镇建设上甚至出现了特色批发市场支持城镇的局面。但是, 县域批发市场发展的不稳定、低水平和缺乏特色等问题突出。这方面, 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书写的“义乌神话”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安徽芜湖市、安庆市在小城镇建设上, 其农副土特产品、花卉苗木、木材、小商品等批发市场就占有重要地位。推进批发市场改革, 可以按照混合所有制的取向, 以上市融资为突破口, 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完善功能、改进服务、培育特色为目标丰富建设内容;以发展“网上商城”为抓手, 推进其业态改革。

4. 坚持多业态发展、区域领先和物业基本自持

多业态模式在三四线区域具备巨大增长空间, 符合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一站式购物需求。推行百货、家电、超市等零售连锁、批发市场、特色商业街等多业态模式, 可以提升主业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例如“安德利”在县城建设大型购物中心 (巢湖、和县安德利) , 重点发展百货、超市和家电三大业态。同时建城市商业综合体——安德利广场 (无为、庐江安德利广场) , 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百货、超市、家电在内的一个链体组合, 即多业态的混合发展。自主持有物业为主也是“安德利”的经验, 他们认为, 大型物业必须自主持有、小型物业可以租赁。商业物业如果不能自主持有就没有发展后劲, 因为随着商圈的逐渐形成, 业主会不断提高房租水平, 最后会增长到承租者不能承受的程度。只有提高自有物业比例, 才能控制成本提升商业运营的能力, 为商业发展提供支撑。

5. 发展电子商务, 线上线下齐飞

“互联网+”时代, 电子商务成为一种经济上的“新常态”。发展县域电子商务, 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有清晰的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目前被行内经常谈起的三个县域电商典型, 一记单品带动 (甘肃成县的“一个核桃的逆袭”) 、电商协会 (浙江的遂昌) 、系统性的委托 (吉林的通榆) 等可谓各有特点, 路数不同。就多数县城来说, 目前许多地方所建电商园区、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大多服务于招商引资, 为农产品电商企业入驻奠定基础。二要把握好政府角色定位。市场的主体是企业, 政府推动产业发展, 应该把握好角色定位, 划清与市场的界限, 首先, 政府是风向标, 引领产业发展。其次, 政府是催化剂, 加速反应过程, 加速产业发展。再次, 政府是定心丸, 保护产业发展。三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持续打牢基础。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产业平台建设, 包括配套的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产业链建设和政策扶持等;另一方面是人才问题, 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形成人才支撑。二是做好大小兼顾。大的企业要引进, 小的创业网店也要扶持, 各有侧重, 共同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发展。对于标准制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研发、制度创新等, 政府要主导来做, 以期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局面。

上一篇:朝鲜语亲属称谓下一篇:设施果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