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2024-06-04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共12篇)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1

何谓城镇化, 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 那就是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而非土地城镇化。过去, 由于各种制度的缺失, 城镇化及意味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加, 城镇化速度等同于经济增长速度, 导致地方片面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增长, 城市大规模造城、扩区而出现“空城”、“鬼城”, 其中也有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推波助澜。在城镇化开始强调以人为核心时, 城市规划工作者该如何应对,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反思。

1 城镇化的主体

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流动、定居。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 提出“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分享城市文明成果”的重点任务。要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 营造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均等化的基本服务和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等, 逐步消除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优先将在城市稳定就业、有较高收入并长期生活的“沉淀型”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通过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在充分考虑城镇就业、政府财力等前提下, 按照“自主自愿、区别对待, 循序渐进、保障基本, 激励与基本保障并举”的原则采取分层次、分地区、分阶段、多模式的市民化路径, 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本省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异地务工人员的市民化问题。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规划布局要求,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城镇群、都市区 (圈) 、以及县城、重点小城镇等区域集聚, 优化人口城镇化布局,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与效率。珠三角城市群仍然是广东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地区, 适当提高珠三角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拓展区市区在解决人口市民化的相对比重, 稳步推进粤东西北地级市和县城本地就近城镇化。

2 新型城镇化的条件

中国的城镇化是资源环境严约束下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突出长期性和前瞻性, 更应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重点解决现阶段市民化进程滞后、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突出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和记得住乡愁。

在广东省城镇化规划中, 将“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大重点任务, 提出以提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为重点, 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智慧”手段, 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培育发展城市群、都市区 (圈) , 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使相同资源能服务更多人口, 走符合广东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道路。

规划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包括构建集约高效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群体系, 建设与自然共生、各具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维持国内领先的绿色建筑发展位序, 有效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增长。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构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广东。并提出绿色建筑发展分区指引, 还提出推行差异化的绿色建筑促进策略, 鼓励各市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探索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 绿色GDP核算。对现行GDP指标加以修正, 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等纳入统计指标;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生成体系;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 扭转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建立企业绿色会计准则和规范, 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绿色会计和审计制度, 为全面实施绿色GDP核算奠定微观核算基础;加强绿色GDP核算的立法和执法。 (2) 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建立合理的方法分析补偿的责任主体和补偿的受益主体, 建立资源与环境损耗补偿的合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各城市建立环境保护基金, 允许部分城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探讨开征环境污染税的合适条件。 (3) 省域生态控制线划定。制定生态控制线地图, 将重要生态区域落实到地图上, 细化生态控制线范围及管理措施。 (4)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 (市) 给予补偿和激励, 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维持基层政权运转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分为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两部分, 激励机制转移支付部分与生态发展考核挂钩。建立生态补偿平台, 推行各类公共性政策和市场手段。对于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生态破坏, 需要广东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 通过政府公共支付手段解决。 (5) 低碳生态城市示范政策。研究制定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奖励政策, 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省级试点工作, 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给予奖励, 具体奖励金额根据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规模、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分配。 (6) 绿色建筑激励政策。采用公共政策的手段进行宏观上的调控, 包括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对取得运营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补贴及税收优惠;开展绿色建筑宣传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 组织相关的绿色建筑培训。

3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是对外开放和内生增长双重动力推动下的城镇化。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着力于对外开放, 针对“泛珠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 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深化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与扩散。强化门户枢纽和服务职能, 构筑面向内陆的低成本运输通道, 扩大与“泛珠三角”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作, 拓展区域腹地和内需市场。 (2) 加强城际共建合作与协调发展。开展跨市结对合作与园区共建, 完善区域间行政协调、财税共享与环境共治机制, 推动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转变, 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3) 拓展粤港澳合作空间与范围。进一步推进南沙、前海、横琴新区合作开发, 建设一批粤港澳深化合作区;深化金融服务合作, 拓展在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社会民生合作领域, 推动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内生增长的动力方面, 提出省内各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共同发展的策略, 推进省内跨市合作共建的相关策略: (1) 探索建立跨市飞地园区财税共享机制, 包括财政分成比例和产值统计方式, 形成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强化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 对省级战略功能区、城镇群潜力地区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投资税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给予更大优惠, 以吸引城镇群核心区和大城市产业转移; (3) 设立区域产业调整基金, 对纳入珠三角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和广东省转移产业目录的相关区域合作予以重点扶持, 全面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转移; (4) 强化深圳、广州等地创新要素与粤东等地的区域共享和产业联动机制, 探索珠三角及粤东地区联合组建工业行业研究院, 推进粤东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 (5) 鼓励珠三角城市与粤东西北县城结对合作, 推动珠三角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和重点学校在县城建立分院或分校, 加强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交流, 提升粤东西北县级单元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4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选择

中国的城镇化需要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 创新驱动的工业体系和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做支撑。

在广东省层面, 规划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 保持地区发展积极性和发展活力, 根据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升级要求, 大力引导不同地区各类产业的空间聚集和整合。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结合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城郊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林业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基地以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 构筑布局合理的农业产业区, 推进与台湾、东盟地区的农业合作开发, 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 (2) 实施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提升计划, 推进产城融合, 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造业提升、服务业扩展、功能完善的步伐, 不断补充和扩大集聚的规模。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园区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档次, 形成融高新技术开发和相关服务、配套产业为一体的新经济集聚区。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园区发展。 (3) 培育与城市发展轴高度关联的产业发展带。与城镇集聚带相结合,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自然和交通条件, 引导相关产业向南部沿海和西江主航道, 及广深、广珠、广韶、广梅、汕梅等交通主干线集聚, 促进产业发展由行政“块块”布局模式向综合协调的流域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转变, 形成“条块”结合的产业布局。 (4) 以服务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重点, 在珠三角地区推进服务业政策改革试验, 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服务业政策区, 在政策区范围内, 积极探索投融资制度、产权保护制度、财税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富有吸引力的体制机制, 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5 公平正义应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前提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目标为前提。社会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且平等的分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 始终贯穿着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会要求: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公平享有发展机会和权益为原则, 创造条件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灵活多样的城镇化路径与安家落户选择。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等方面不同优势的梯度供给结构, 多种方式解决农村转移人口身份待遇统一和安家诉求, 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5-2030) .

[2]舒小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N].绵阳日报, 2010-01-09.

[3]冯奎.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8) .

[4]李菁怡, 周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29) .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2

邬 曦

2014年04月01日08:2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历史使命(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⑨)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跃进计划,而是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有章可循的改革蓝图。

推进城镇化改革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智慧和方法。“人”“地”“钱”个个关乎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积弊已久,盘根错节,化解这些沉疴痼疾,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的整体力量,又要善用“摸着石头过河”,激发基层实践热情。“上下同欲者胜”,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能确保改革利益最大化、方向不迷失,基层探索自下而上,可对城镇化领域中那些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先行先试、投石问路,进而积累经验、打造样板。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推进无不是上下结合、广泛试点的成果,经过基层大胆探索并予以完善的经验,是符合国情民意、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就是要在《规划》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城镇化投融资、宅基地管理、设市模式等难点问题,啃骨头破瓶颈,以试错求少错,积小胜为大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凝聚共识、摸清规律、铺平道路。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落实的首要任务,然而不论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还是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都涉及成本支出这个关键,即谁掏钱、怎么掏的问题。当前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正是“半市民化”现象愈演愈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不断拉大的症结所在。试点就是要通过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来破解难题,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二是建立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中央和省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用地指标与落户人数挂钩等政策,支持城市政府吸纳外来人口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已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但关键问题在于,要堵住了“土地财政”这条暗道,就需要开辟未来城镇化融资的明渠。修明渠堵暗道并不容易,不仅涉及到中央地方税收关系调整、地方债务风险控制等传统难题,也面临融资领域放宽、融资工具升级等创新要求。试点就是要通过探索建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来打通新渠道。

土地改革复杂而敏感,“牵一发动全身”,而宅基地改革又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这项改革不仅关系万千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极大地影响土地要素的利用

效率。长期以来,几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人地分离,既导致农村大量宅基地闲置空置,又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住宅用地需求迅速增长,造成城乡“两头占地”的压力。与此同时大量在城镇定居的农业转移人口缺乏退出宅基地的合理渠道,无法通过盘活土地资产来改善生活、实现创业。试点就是要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成员权益向财产权益转化的可能路径。在充分保护和使用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基础上,探索宅基地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范围,建立较为完备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设市问题目前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启动设市是客观需要,中小城市明显缺位已严重影响到城镇体系的协调效应,部分城镇在管理资源上捉襟见肘,屡屡冒出“临时工”类的尴尬。另一方面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设市,意味着配齐“四大班子”的全套人马,又是行政成本难以承受之重。试点就是要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实现城市设置与简化行政机构的真正联动。在把符合条件的县和建制镇设为市的过程中,探索大部门制、开发区管理模式等的横向整合,控制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优化行政层级和区划的纵向设置,提高行政效能。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一子落,全盘活。这些关键领域的试点搞得好,难题破得了,就能让新型城镇化这盘大棋走得顺、赢得稳。在推进试点过程中,要着眼于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阻碍,探索形成新体制新机制;要上下互动,中央整合资源协调政策,地方因地制宜率先突破;要动态完善,出现问题及时应对,发现错误马上纠正;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摸出规律,试出办法、凝聚共识,为改革全面推开提供示范、奠定基础,推动形成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点及方法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规划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11-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化率大幅度上升,但是我国还存在许多农村人口,与世界上城镇化、工业化较为充分的国家相对比,我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央对我国继续推进城镇化做了强调,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脚踏实地的科学决策。新型城镇化将更快做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城镇化形态和布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任务。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新型农村社区、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和谐发展、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生态宜居、集约高效、实现城乡统筹为基本内容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人,并不是以牺牲环境和生态做为代价,以此来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愿望。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品质;第二,加强生态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提出倡导生态文明的意识,实现城市从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的发展;第三,为城市安排合理科学的布局,以此形成小城镇、大中小城市适当的空间结构和等级结构,并让其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互适应。

2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原则

2.1 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不是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是城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

2.2 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化紧密的结合,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的步伐,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城市产业的竞争力。着重对服务行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行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把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好,推动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全方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3 完善城镇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对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宜居、乐居、利居的和谐城市。实现城乡空间互动的关键因素与基本支撑是基础建设,明确生活设施建设和生产设施建设一样重要、农村设施建设和城市设施建设一样重要,加强城乡空间的关联性,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设备的共享程度,把城乡之间的“设备落差”与“空间距离”缩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4 坚持“绿色低碳”,构建生态文明

营造出优雅清新的人文环境,尽量提高大中小城市的软实力。是否做到最大限度的降耗节能、是否做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是权衡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推动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对乡镇“清洁工程”的实施;推动城乡公共设施与服务的一体化,把解决城镇垃圾污水、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作为重点,形成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高效、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技术路径

3.1 运用科学规划、宏观调控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规划的科学性。第一,要按实际加强新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指導性。各地区政府在规划中必须把国家政策当做指导,把农村现代化建设当做发展目标,制定出一套完善合理的新城镇发展管理制度、规划制度和审核制度,以此来确保规划方案的准确实施。第二,要注重新城镇规划的协调性和超前性。各级政府一定得把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做首要标准,让乡村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最大限度有机的融合,丢开急功急利的观念,量力而行,根据相应步骤一步步实施,促进新城镇化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三,统筹兼顾,把城乡连接纽带性强、资源优势突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这样的话能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乡镇,并注重实效强调特色,走节约型、人文型、环保型城镇化之路。

3.2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各级政府的干部领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做到认识统一,思想解放,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首先,坚持发展兴镇、富民,积极带领农民运用技术、经验、资本等发展生产力,支持、引导他们进入城镇办企业、经商或务工。其次,结合地域的优势,招商引资,来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接着,尊重进城农民的地位,有条件的城镇尽量做到城镇户口通用制,利于进城人员在身份上和城镇居民相一致。最后,要以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促进城镇生产力发展的增长幅度来考核各级政府的工作政绩。

3.3 合理利用资源是城镇化的重要环节

一定要完善土地有效保护措施制度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与,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的环节。应对措施有:一、加快对多元化的小城镇土地市场机制制定的步伐;二、鼓励较发达地区的企业、个人利用技术和资金的优势来帮助中小城镇的土地开发和复垦;三、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将旧城镇区改造和发展小城镇,和盘活土地存量结合起来,让城区改造中剩余的土地进入市场。上述有关措施,能够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合理的流动,以此为农村经济的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带来更有利的条件。

3.4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是促进新城镇化的根本举措

首先,要依照新城镇化的定位来设置,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把发展中小城市作为重点;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以小城镇的发展为工作重点;在我国东部大中城市郊区和发达地区,要施展出大中城市对中小城镇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要应对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围根据人口分布和产业结构适时开发新的卫星城镇。最后,要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布局的要求,必须注重具体乡镇在其有关范围内的经济位置,要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并按照客观条件进行景观、绿地隔离。以此来促进新城镇化和谐统一的发展。

3.5 优化市场的运行环境是推进新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市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条件有:通讯广播、金融、信息、交通等。促进新城镇化,一定得加快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并以行政主导来推动。在政府作为主导的前提下,国家要有计划的提供相关的财政资金或利用信贷杠杆,来支持小城镇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支持并鼓励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新城镇化建设中。此外,国家也需经过法规、法律方面的保障,让个人、企业、国家等多方面的利益在新城镇的建设中得到相应保护,以此来有效的优化市场运行环境,促进城镇化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是农民,包涵农村,体现了低碳化、多元化、集约化以及人本化,强调了多样性、融合性和协调性。把既有的城镇作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进行全方面考虑,合理科学规划,充分运用已有的资源优势,有机的将通过创新的各项资源重新整理合并,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潜在的智力与物质资源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与资源的统筹配置,建造宜居家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峰.黄坚.城镇化规划的技术路径与创新探索[J],中国名城,2013(5).

[2]陈萍,徐秋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践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2(5).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4

近日从发改委人士处获悉, 发改委近期牵头研究起草了《关于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及“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 该通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已经进入尾声, 将按程序上报国务院。空间规划改革的内涵是, 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多规合一”是指过去在同一空间内存在多种可能相互冲突的规划, 因此需要将发展、城乡、土地、环保等多种规划统筹并整合起来。

前述发改委人士表示, 试点通知获批发布后, 会按程序搜集申报名单, 很快就会研究公布第一批试点名单。市场人士预计, 第一批试点将会获得较多的政策支持, 有利于在多个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官方下属研究机构的学者称, 这项政策的重心还在于土地规划, 核心是解决建设用地的供给来源和农村同步发展及农民顺利进城就业这对矛盾。过去粗放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难以维系, 探索集约型、可持续的“多规合一”, 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解读 篇5

《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16日发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原文链接http:///xinwen/2014-03/16/content_2639841.htm 《规划》主要核心在于:

一、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出指导方向,是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短期内难以见效;

二、规划主在就地解决城镇化问题,而不只限于一线城市及全国热点城市;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已形成规模的城市及城镇,则主要在于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规划》本身与现阶段市场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在已有城市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转而去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将会受到市场排斥及人为的阻力。

关键点及解读:

一、城镇化的目标

《规划》: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解读:从2013年的53.7%到2020年60%,城镇化增速年均0.9%,户籍人口从目前的36%增加到45%,体现其提出“以人为中心”,高质量城镇化的“新型”特征。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虽然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但每年平均12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必然给房产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契机。解决1亿人落户的10万亿资金投入会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建设上,市民化的农民工包括住房在内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的格局

《规划》:明确了新城镇化战略格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要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解读:《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制定了差别化的发展策略:(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产业和人口向中西部转移,将进一步刺激中西部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供应量进一步增大,有利于带动区域内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发展。

三、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

《规划》: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信息中介、创意创新等功能。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旧城改造、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里面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一方面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拆迁将带来巨大的刚性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是开发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取城市中心区优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规划》基本上是重申了三中全会决定中土地制度的相关说法,包括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等等。

解读:其中更加明细化的是关于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盘活利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推进老城区、旧厂房、城中村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改革将增加长期土地供应,使房价、地价增幅放缓;行政调控的压力得到减弱、购房门槛降低,从有利于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空。

但在如果在经济增长逐渐变缓、住房购买力趋弱的背景下,土地供给放量不断增大,而购买力却难以跟进,特别是现阶段限购令不取消的条件下,一定程度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五、城镇住房制度

《规划》:涉及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等方面,并没有新的提法。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6

一是缺乏严肃性。由于规划修编缺少法律约束和监督,常常由领导拍板的政绩驱动或官商勾结的利益驱动,专家仅仅配合“论证”就可随意修改,导致各类规划朝令夕改,大破大立的城乡发展大跃进现象比比皆是。各地城乡规划成了三年规划、五年规划,远达不到法定的20年期限;“上任挖湖下任填,前任栽树现任砍”现象也频频出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建筑平均寿命却不到30年,甚至部分建筑“出生即死亡”。从贪大求洋到遍地仿古、新城泛滥,规划常改、建筑常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破坏了城市文脉传承和肌理延续,干扰了民众正常生活,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二是缺乏科学性。一些规划顾前不顾后、顾上不顾下,缺乏前瞻研究和科学精神,注定短命甚至害命。例如,不少城市规划越编越洋,甚至一些县镇也大建高档社区、商务区、休闲区,却不顾及大量进城农民所需的就业创业和生活生存的过渡空间;东部一些大城市的规划陷入屡改屡破、越破越修的怪圈;一些城市劈山填海建新城,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一些城市将雾霾归于建筑过密或绿地太少,又要大拆大建亡羊补牢。回顾过去,从“余姚水灾”到“黄岛事件”,大灾大难背后总会发现那些漠视隐患、违背科学的规划。

三是缺乏协调性。规划编制各自为政、相互割裂。“位阶原则”形同虚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失调,城乡和城市内公共服务差距加大,产业布局失衡。大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沦为“穷城”、“睡城”,出现人口潮汐流动,给交通和环境带来沉重负担。部门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如城市地下管网缺乏统一规划,维护条块分割,缝缝补补的“拉链马路”经常出现令人步步惊心的“天坑地缝”。

四是管理不力。规划执行和管理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并存。如北京三环某小区业主,花6年时间在楼顶建成达800平方米的“空中楼阁”,其间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出面管理。首善之区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地方?

要绘就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绚丽蓝图,必须牢牢把住规划龙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当世界目光聚焦到中国城镇化之时,我们不得不冷静审思:未来,全社会关注的“楼脆脆”、“路坑坑”、“短命建筑”是否还会频现?“火”起来的爆破业能否降温?换届换树、拆古建古、填湖造湖的“折腾”能否终止?那些挂在墙上的“高大全”规划能否回归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和科学的本位?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将大中小城市和新农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城乡统筹大文章;将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和产业布局有机结合,处理好人口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将资源集约利用、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宜业有机结合,优化城镇功能布局。

二是结合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即将启动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改革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出台指导性文件和技术导则,在各个行政层级推进“多规融合”。

三是增强规划的法律约束性。加快推进规划立法工作,强化人大对重大规划的审批权。尽快就各地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四是明确领导、专家权责。变专家“一次参与”为“长期参与”,让专家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而不是为领导“代言”,要明晰官员和专家的权责,保证责任的长效性,可检查、可追责。加快实施城市总规划师制度和派驻乡村规划师制度。

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篇7

1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要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 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 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规划还提出进一步推动城乡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体化, 即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切实搞好新型小城镇的建设工作。

目前来说,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然超过50%, 按照每年1.0%—2.0%的增长速度, 有关人士预测, 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62%。由于农业的增长收益有限,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会逐渐减少, 但是农务人员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农业经营也会降低。在城镇化进程中, 不仅要结合现代中国的国情, 还要借用国外发展的经验完善自身改革。

“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看的见山, 望的见水, 忆得起乡愁”赋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的诠释, 这意味着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同时推进, 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农村建设, 不应失去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质朴的农耕文明。应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 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2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困惑

2.1 规划控制缺失的“国家标准”———人均标准易导致规模失控

农村城市化发展迅速, 部分农村地区已逐渐向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变.但仍有大量村庄仍保留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 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而依据城市与镇用地分类标准, 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不应大于150平米/人, 这一标准不利于对村庄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为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相应的宅基地的面积标准, 因此, 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农村土地, 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农村住宅用地的供给途径是以户为标准的。

2.2 农村建设风貌问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应保留本村独特的风土与传统。在过去, 多数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追求以快速达到城镇化要求而发展自身, 却在这发展的路途当中, 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状况。针对过去的这一种现象,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中, 要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使得农村在向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继承并发扬本土文化, 形成城镇特色, 共同建设与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2.3 农村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少, 其本身的公共配套设施也就缺乏。在进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 除了吸引外资, 吸引外来务工建设人员外, 相应人员的配套设施应是首要进行的工作。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新型农村的建设势必引来众多的务工人员, 而为了满足这些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又需要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因此, 在农村建设规模扩大过程中应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且形成城镇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提升农村公共配套的服务说平, 且避免重复建设。

2.4 绿化建设问题

广袤的田野是农村生态建设的基质, 然而农村建设往往忽略了生态绿化的建设, 一味的拆迁建设,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使农村环境日趋恶化, 因此, 村容村貌建设应是促进生态文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3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体现农耕文化

3.1 生活和生产相结合

保留传统农村劳作的生活方式, 包括院落、院宅建设, 同时加入现代城镇化元素, 两者如何在一个地区和谐共生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要求与新任务。例如, 在农村居民点改造中, 不应只是“集中上楼”, 应保留一定的宅院空间, 延续宅院农耕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鼓励农民转变就业模式的同时, 应考虑保留传统的生活习俗。

3.2 合理制定一个农村居民社区的规模

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初期, 要形成区域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大约3000~5000人一个社区, 要满足相应的配套和到生产劳作场地的服务半径要求, 且服务半径不宜过大。过大的服务半径不仅不能及时满足人员需求, 还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交通运输时间长等弊端。

3.3 新型农村社区的景观风貌建设应保留农村地域风貌特色

在建设过程中景观要保留与田园自然镶嵌的肌理、保留古树名木、宅前屋后河溪景观, 建筑材质采用原生态本土材质, 建筑风格保留传统地域风格。保留本土特色, 不仅不会较大程度地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而且还有效地保留了农村本有的乡土风情与风俗文化。结合各村实际, 突出重点, 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 在开发中保护, 保护中建设,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 一村一特色, 彰显美丽乡村, 农村建设可与休闲乡村旅游相结合, 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农村质朴的文明特色。

3.4 节约土地, 旧村新城共同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的住宅开发应节约利用土地, 建议采用多层公寓与联排院落相结合, 不宜全部采用多层公寓, 这样会失去农村风貌特色:也不适宜都采用独栋院落, 这样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如此设计的优势是让乡情与现代进行适宜的结合, 使得农村社区建设更具有自身特色。

4 总结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城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历史大潮中, 我们要迎难而上,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与前提, 保护好每一位原著居民的根本利益并发展自身经济, 传播自身特色文化。

摘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农村建设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 近几十年的农村建设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也给新农村建设遗留了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陈述与研究, 并为此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 (05) .

[2]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 (11) .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8

一、《浙中城市群规划》的基本特点

对浙中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探讨可谓是由来已久, 十几年前我在金华任市委书记时, 曾邀请马裕祥教授等人共同编制了《金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1], 当时就着手研究如何应对浙中城市群城乡协调发展的难题。这次重新提出这个课题非常及时, 也十分必要, 《浙中城市群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规划提出的时机非常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 浙江省从一个贫困落后的边缘省, 一跃成为名列全国前茅的经济强省, 在这三十年间浙江省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优势和机遇。但过去的成功不等于未来更大的成就, 应在这一特殊阶段冷静反思, 从而更科学地谋划未来。从这一意义上来看, 本次规划的重要性十分明显。第一, 事关浙江省整体协调发展和浙江省中部区域的崛起问题。相对于浙江省沿海地区而言, 中部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较为滞后, 为实现浙江省全省的均衡发展必须实施浙江“中部崛起”战略, 而《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编制是确保这一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第二, 事关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浙中城市群是浙江省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区域, 与一般的城镇化不同,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并要求每个城市都要采取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差异化城市发展模式, 而中部恰恰是整个浙江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一块短板。第三, 事关浙江省可持续协调发展。中部是浙江省的水源地, 是全省的生态屏障, 浙江省要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中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 事关城市的转型升级。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快于全国, 因势利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发挥城镇的综合作用。未来地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城镇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第五, 事关浙江省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浙中城市群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浙江全省域能否有效地接轨大上海和带动周边地区, 实现在深度、广度上的进一步开放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正因为这五点, 这次《浙中城市群规划》的提出在时机上恰到好处。

(二) 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的、理性的、协调发展的观点来指导下一步的发展, 所以说《浙中城市群规划》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在空间发展上的具体体现。首先, 这个规划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规划。城乡规划的实质是一个过程, 规划编制、实施、反馈修订和再实施等全过程都非常重要, 这三点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体系都不可缺少的。其次, 这个规划还是一个创新的规划。城市群的规划, 中心城市的作用要非常突出。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应各具特点, 相辅相成, 相互之间不能替代。所以, 城市群的规划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而不是把群中各个城市的发展道路和产业特征简单迭加或相互竞争排斥。历史上这个城市群为什么存在而且发展路径有别于其他区域?是因为这个群的城镇化主动力跟其他地方不一样, 它的主动力来自于它的特色块状经济, 也就是企业集群,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集聚。而企业集聚在空间上是不均匀分布于群中各个城市之中的, 这就导致了城镇化的结果不均匀并最终形成城镇群的状态。现在进一步分析, 这样的机会会不会长期存在?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规律来看, 这种机会是可以长期存在的, 甚至原来有的重工业中心城市现在也可蜕变为这种城镇群的空间结构。像德国的鲁尔重工业区现在就已经蜕化成城市群, 原来的核心城市现在也已经成为了生产性服务中心。所以, 城镇群这种空间形态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 区域规划就不能再习惯于一个强中心带一个区域的传统思维了。这次编制的《浙中城市群规划》确实体现了创新的精神, 符合地方的特点, 符合浙中城市群的历史和未来。

(三) 规划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本次规划的空间布局本身具有显著的“双核”特点。《浙中城市群规划》和珠三角规划有相似之处,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双核带动的城市群特征明显的区域, 并存在一个“大双核”和一个“小双核”, “大双核”就是对于珠江三角洲而言的广州与“深圳+香港”, 而深圳与香港又形成了局部的“小双核”。这个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发展路径和对外开放政策形成的。金华市区与义乌市作为两个经济体的协调互补发展在浙中城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共同构成浙中城市群的内核。

(四) 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本次规划讲求可实施性, 特别是把周边的缙云、龙游这些与城市群经济文化有着密切、天然联系的城市融合在一起, 也有利于这些地方的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和规划必须应对的若干危机

从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我觉得这个规划对全国其他同类型规划有着借鉴作用。我国为什么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对老城镇化模式的一种升级。新在什么地方?现在理论界还没有十分清晰的概念。我认为, 首先就新在现在需要用质量型的城镇化取代过去数量型的城镇化。所谓质量型的城镇化, 就是既要使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同时又能节能减排, 这也就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世博会早不开迟不开, 就是在中国要进入城镇化中期的时候, 城镇化率要达到50%的时候开, 而且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果说过去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能使经济运行更有效率, 那么现在就是城市发展应使生活更美好, 要回到城市的本质内涵上来。回顾历史, 世界上所有先行国家的城镇化, 到了这个阶段都提出了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起源就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场所的一种追求和实践。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这个时候压倒一切的就是生活质量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需求。由此可见, 广东省在这个时候提出绿道的规划建设是很合时宜的。如果早10年提出就过于超前, 晚提出也来不及了。其次, 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均衡化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叫先富一小部分地区和城市, 以点开花, 以点带面。现在我们要追求的是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 要追求城乡一体化协调互补发展, 要追求城市、乡村的居民都能够共同富裕。这就是一种均衡、和谐的发展观。此外, 新型城镇化还必须要回答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 要准确应对当地面临的各种挑战。新型城镇化的结果必须是生态、低碳的。从全球角度来看, 我国的城镇化正面临若干重大危机:

一是能源危机。我国缺油少气, 人均能源是非常缺乏的。煤矿为什么事故频发?我国70%的能源是煤矿贡献的。但人均煤的储存量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人均石油储存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 所以从长期来看, 我国必须要遵循的能源战略就是“以煤代油”, 这是难以避免的。另外一个长期的战略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从零发展到现在的50%, 只用了十年多的时间。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石油净出口到净进口转换、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最快的国家,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二是水危机。现在全国缺水的地方越来越多, 一方面是资源性缺水, 另一方面是水质性缺水。现在浙江省遇到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水质性缺水。浙江省特别是浙江中部, 局部呈现资源性缺水, 而整体上水质性缺水问题更大, 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因为婺江贯穿浙中所有的城市区域, 除永康市在这个水系以外, 其他都属该流域。一旦上游江水受污染出问题, 则整个城镇体系的供水都要面临用水危机。十几年前, 金华市区就考虑要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上游的东阳化工厂一旦出事, 整条婺江水就被废掉了, 故当时就下大力气把沙畈水库建上去, 但该水库支撑不了中部的城市群, 只能解决金华市区现在的发展用水需求, 还有5年估计也会饱和, 这是我们要应对的水危机。

三是遗产危机。浙江省地形地貌特征非常丰富, 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号称“小邹鲁”。每一个城镇都有2000年的建造史, 但有多少遗产留下来?城市特色不鲜明已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培育。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之一, 比如有人家里有一张家传的唐伯虎的画, 现在每年都能增值20%~30%, 但我们有人就这样傻, 把唐伯虎的画撕毁了或用一张印刷画代替, 可能这印刷品十分鲜亮, 但却是日益贬值的廉价品。我们有许多城市就是这样的, 本应传承唐伯虎的高超画艺 (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 , 现在却硬要把它改成印刷品 (拆除历史街区改建为欧陆风商业区) , 这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浙江省比比皆是。

非常感谢我在杭州工作时杭州的同志对我的支持。杭州的河坊街就是一处杭州老城之根, 当时就是人迁光了, 树砍光了, 地分光了, 已经“三光”了。当时我们分管的同志在那里负责拆迁, 后来我们说要把河坊街保下来, 他马上就把拆迁转变成了保护, 那种角色转变是很难的, 当时就为了杭州的可持续发展, 也为了政府的公信力。但是我们确实把这张“唐伯虎”的画保下来了, 把画上的那些肮脏的东西抹掉了。实际上整个浙江乃至全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西方先行国家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欧各国的规划基本上都坚持原样修建, 现在你看西方很多城镇没有工业, 也很少外来的产业投资, 就是依靠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景观、文化的积淀, 而且这些资源不用添加外界任何的能源资源, 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值而且还让子孙后代享受, 所以做任何城市规划设计都要问一下, 我们为子孙留下了什么?如果多年以后在我国的城市中世界上各地的建筑都有了, 就唯独没有本地的、民族的、特色的建筑, 那么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就是失败的。

四是耕地危机。我国本身就是人多地少的国家, 浙江人均耕地面积仅为5分, 但每亩耕地复种指数高达3季, 亩均产出几乎是北方耕地的4倍, 但由于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耕地, 这些就构成了浙江省城镇化必须要应对的耕地危机。浙中城市群发展要走的道路, 必须是密集的城市和多样的空间, 城市建成区人口应是非常密集的。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指标, 就是建成区每平方公里1万人以上, 无论是城市还是镇都要达到这个人口密度标准。但是离开了建成区边缘, 就是美丽的、多样化的乡村田园风光。我们必须十分警惕美国的那种均等化的城市蔓延的陷阱,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过度的密集也是不人性的。如针对香港的过高密度, 当地规划界是怨声载道, 容积率都达到了8、9, 住户晴天也难见到阳光。比较合理的就是每平方公里建成区1万人, 并包括了所有种类的用地, 我讲的这个数据是我国规划界坚持了60年并经过实践证明的合理标准。新加坡业界也认为, 一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1万人是较合理的, 而且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产业, 各种用地也应都包括在内, 所以说这个合理的密度应坚持。

新型城镇化有以上这么几个特点。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本次规划包括了我刚才讲的这些内容, 这就是目标导向。从问题导向方面看, 我刚才讲到的问题, 在本质上有四大问题, 规划文本中都已包括了。第三就是经验导向, 文本中列举的一些荷兰、德国的例子也比较得当。在这三个导向上, 我觉得把握都是不错的。

三、规划对浙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作用

浙中地区未来的发展, 从经济和城市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讲, 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可持续需要关注, 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一是产业的可持续。我们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以块状经济、集群经济为主导的。企业集群的优点就是内部专业化分工非常细密, 它是以专业化分工取胜的, 但是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高, 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饱和, 那么后面就要靠技术创新、品牌创新, 所以, 这个地区所缺乏的正是技术创新、强大的技术源, 缺乏的是两个层次的品牌, 其一是企业的大品牌, 其二是地区的品牌。地区的品牌、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创新的源泉三个方面的缺乏, 是该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的最主要的因素。地区的品牌就是地区的贡献力, 比如说法国香槟酒就是香槟地区大大小小几百家产气泡酒的酒厂共同要遵守的一系列地区的标准, 人人都要遵守, 不遵守者就永远被开除。当前我国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处于面临产品质量危机的时期, 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那个时候日本索尼、富士产品质量都很差的, 该国造的收音机到了美国的世界博览会展出时是收不到声音的, 马上就坏掉了, 当时成为了新闻界的笑料。人们将日本的产品说成是“东洋伪品”, 是质量低劣产品的代表。现在日本的产品质量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尽管最近丰田车出了些事情, 但我认为其品牌的价值和技术实力, 在全球仍是数一数二的。至今中国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厂家能望丰田之项背。在浙中城市群、企业群的发展上, 这三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人居环境的可持续。现代区域间的竞争就是城市间人居环境的竞争, 人居环境的竞争除了城市景观公共场所的美化、公用服务舒适化、交通的可达性、节能减排等方面之外我们还要考虑许多因素, 城市建筑外形景观既要多样化, 又要有统一的独特性。城市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宽容和谅解, 这也是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吸引力, 包含城市文化的社会资本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软件。

第三是城乡协调的可持续。我们的许多传统观点都是有问题的。不少生活在城里的决策者都希望把农村改造成城市, 消灭农村、消灭农业、消灭农民, 以“三消灭”的办法来推进城镇化, 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国的建筑师、规划师们做规划, 有的时候也犯这类错误。城乡协调发展有三种模式, 一种模式就是美国式的, 就是城乡一样化, 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会制造重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 更不符合浙江的发展。1.浙江区域特征呈现高度的多样化, 所有的村庄、集镇在历史上都非常节约耕地, 布局都非常密集。现在的问题无非是说原来规划、管理没有到位, 农民在承包地上乱造房,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需要撤村并镇的问题。江苏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因为它是大平原, 交通很方便, 可以撤并一些邻近大城市的村镇。我认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70%的浙江中部在这一点上要把握住, 强调城乡的协调发展, 就要保护生态的本底, 农村就是生态的本底。2.要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 大力发展农庄经济, 这跟城市经济是互补的。农家乐已成为我国现代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 而且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际经验来看, 城镇化和旅游的普及化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财源新分配机会。3.要充分保护农村原有的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浙中历史名人多, 名村名镇多。几年前, 全国确立第一批历史名镇村时一共评了30个, 其中金华就占了2个。我记得当时还有一个新华社记者问我, 金华市评了2个, 有的省都没有1个, 你是不是偏心?我解释说本次评选机制就跟奥运会选拔赛一样, 先要在县级赛, 其次是省里赛, 最后是国家赛。有的地方有高质量的村落性质的文化遗产但没有组织预赛, 浙江早就有预赛了, 预赛赛过了好的评出来, 这个很自然的;不是说其他省没有历史名镇名村, 但因没有预赛而未能评选上。这样解释他们就理解了。此外, 我们搞城市规划建设的工程师们常犯的另一个错误, 就是不了解农业、农村的空间特征, 实际上农业和农村的特征是生态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和生产的空间, 三个空间是叠合的。我们这次在做汶川灾后重建规划的时候, 不少规划师也差点犯错误, 当时很多人说这个地方要大移民, 但重建的实践使原先的140万移民减少到现在的5万, 而现在仅这5万农民也遇到问题了, 在一些地区, 政府为农民盖了新居但他们也不搬进去, 为什么?他们说, “承包地还在原来的地方, 就应在那个原来的地方盖房子, 现在叫我们搬到几公里以外去居住, 难道让大家坐公交车去种田去?”这样务农成本会很高, 家庭废料、垃圾还田循环利用也没法进行。在城市, 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的用地是分离的;而在农村, 这三方面的用地则是合一的。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但是规划师们在这一方面就经常犯错。所以城乡协调发展, 美国模式在我国是行不通的。第二种模式是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 把发展大城市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就是非洲、拉美等国家的发展模式, 那也行不通。实践证明, 那些国家的城市被贫民窟包围, 引发了外来投资衰退, 农村却因劳动力过度流失而造成了粮食欠收等问题。第三条路就是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这条路就是现在的欧洲农村、日本农村的发展模式, 我认为这是我国必须要推广学习而且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的模式, 要追求城乡协调的可持续。

第四是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这一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我们不仅要立足于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要立足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的可持续。我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已到了0.47以上, 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严重, 如果再往上升就会带来社会麻烦, 可能会出问题。

第五是开放的可持续。浙江省中部的城市将来有没有再发展、再提升的潜力,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吸引到全国的高级人力资本。因为第一波开放的时候主要的生产力要素为资金, 各地抢夺的资源是有形的资本和物质资源。而现在这一波抢夺的是无形的资本, 实际上是人才。人才资源朝哪里跑?一般朝容易创业的地方跑, 朝容易学习的地方跑, 朝生活舒适的地方跑。这就是为什么十多年前我在杭州提出来“四个在”:“住在杭州、留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只有坚持了这“四个在”, 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当时就是考虑到了将来的争夺是对人力资本的争夺。浙中城市群能不能转型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否增强这些吸引人才的因素,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深圳是靠“割稻穗”发展起来的, 不需要自己办大学培育人才, 当地没有多少名牌大学, 深圳人一度认为只要能“割稻穗”, 全国的精英都到深圳去创新、创业, 也能丰收, 这也是一种策略, 当时成功了, 海南就没“割”成, 人才回潮了, 所以就失败了。但今天的发展与深圳当时的起飞条件不同了, 人才往往会朝着容易产生新知识的地方流动。这时候, 哪里有强大的技术源, 哪里就能集聚人才。

四、规划需要修改和深入探讨的若干方面

这个规划中仍有几个地方还可以继续深化和探讨。

第一是交通。因为我国当前处于快速机动化时代, 此时在城镇之间规划建设BRT的方案是有缺陷的。BRT建设必须是事先安排在高密度的住宅廊道中间, 只有这样BRT才容易成功。如果仅考虑用BRT联系几个地理上的人居集聚点, BRT的效果就差了。浙中的城镇化阶段已越过中期, 已不可能在该地区规划建设高密度居住廊道。所以交通规划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要尽快规划有一定自主性的轨道交通, 哪怕是轻轨, 将来可在轻轨的基础上升级成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 这种升级换代分两步走的办法很管用, 符合浙江的特点, 不能仅依托大铁路来完成城际交通布局。二是机场, 机场要进行科学选址, 机场选址定错了就没有客源。举个例子, 杭州当时的机场如果是定在嘉兴, 这个机场就难以兴旺。为什么?离上海太近了, 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派大巴士到杭州就有可能就把人流都吸收走了。最后杭州新机场定在绍兴这边, 这样绍兴、台州过来的人流就多了。所以机场定位绝对要贴近经济中心和客流中心, 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杭州、上海机场的辐射力范围, 如果选址定位定错了, 客流资源都跑了, 机场和航班就难以增加, 结果是人流进一步减少。三要注意绿色交通。这是我们搞建设的人容易犯错的另一个地方。这次广东省开始修编的绿道规划就很好地结合了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利用绿道规划把整个空间管制起来, 将最宝贵的生态多样性和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 都用空间管制手段保护利用起来, 然后在这个规划编制过程中, 再把绿色交通带组合在绿道之中。首先是在这些里面安排自行车道和游人漫步小径, 然后在自行车道边上再安装太阳能充电桩, 这样电动自行车就可以在里面畅通无阻了。

我国最关键的机动化策略是怎样把煤转化为交通动力。电动自行车就是这个战略的最先启动领域。我可以预计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可以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快, 从现有的1.2亿辆上升到10亿辆以上, 必须这样做, 否则仅能源危机就会把我们压垮, 如大量进口石油, 那我国就难以实现和平崛起了,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趋势。看到大趋势的人, 才能因势利导获得成功, 编规划就是看大趋势。

第二是能源问题。应对能源规划进行深化研究, 这也是我们搞城市规划学科的人知识薄弱点之一。要应对能源危机, 在浙中地区有几个事情是完全可以做的。首先是要适度地发展太阳能, 因为这个地方日照比较丰富。其次是发展风能, 浙中可以不受台风的影响大力发展。再次是发展沼气。最后是发展地热能, 因为该地区冬天需要一定的取暖, 夏天需要制冷。冬天的取暖跟夏天的制冷能量可以平衡, 这是长江流域得天独厚的特点。所以在这个地区推广地热能较为适合。风能和太阳能在浙江省沿海的利用难度较大, 因为沿海地区经常刮台风, 风机的叶片难以承受, 但金华地区的风能利用条件相对较好。将上述四种能源再加上高楼的电梯下降能综合利用起来, 发电量过多时向大电网供电, 不足时 (晚上) 依赖大电网补充供电, 从而使能效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国家对光电建筑应用有补贴, 补贴标准与光电板的装机成本相当。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财政部联合出台对中小城市节能减排的综合补贴。如果到时《浙中城市群规划》中没有这部分内容, 将错失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时机。

第三是水的规划。对水问题的研究也是很多规划工作者的弱项, 因为涉水的专业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学科。一是给排水专业, 属于建筑学科范畴。从建筑到社区到城市再到区域, 都需要考虑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节水等方面的技术。这个专业50多年培养了15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二是水利专业, 也已培养了百万工程技术人员。以清华大学的水利专业为代表, 一个学院里有七个专业, 是全国最强的学科群体。水利专业与给排水专业完全不同, 主要涉及大坝水库设计施工、水文地质、大江大河防洪等方面。曾长期任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院士在一次报告中说, 搞水利专业的人有三个方面的知识欠缺, 一是不懂得准确预测城市用水的需求;二是不懂得水生态如何运行优化;三是不懂得水污染治理的问题[2]。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科学表达。所以, 世界上任何一个缺水国家包括以色列也没有一条龙管水的先例, 而是将排水、建设节水、水资源等分开进行管理。三是水生态专业。这个专业的兴起只有十多年, 主要是研究工业企业污水的处理与检测、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等, 但缺少重大工程实践。

对浙中地区来说, 水方面最关键的策略是实行婺江上下游水质的交接制度, 也就是说, 婺江从东阳流到义乌的水必须达到国家三类地表水的标准, 义乌流到金华市区的水也必须达到三类标准, 金华流到兰溪的水也必须达到三类标准。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有责任目标的断面水质交接机制, 该地区的水资源就不会出大问题, 上下游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才会和谐高效。如果都不考虑下游的水的利益, 简单地把污水往下游一排了事, 那下游就遭殃了。如果依靠调水来解决水资源利用, 代价将极其巨大。因此规划对这些问题都要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 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四是规划的实施。尽管浙中城市群课题研究历史较长, 专项研究也较深入, 有关研究已经是全国领先水平, 但研究成果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比如要成立一个规划委员会, 必须要让诸暨、龙游、缙云三个县的领导定期表达他们的看法。再比如, 从水流域管理的角度看, 欧洲莱茵河流域的协商机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一机制下下游国家或城市的发言权要比上游的发言权更大, 因为上游是用了以后排, 而上游排的脏水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流域内不同区段的发言权是不同的, 流域内各地不应平等投票。这类管理办法和调控机制为浙中的同类城市树立了可参照的样板, 也是区域内城市之间协商解决问题的典范。更重要的是, 建立此类协调机制, 在我国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 在从传统的城镇化走向新型的城镇化的过程中, 它回答了一个用什么作为抓手的问题, 这具有全国性意义。

总之,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城镇化面临能源、水资源、土地等一系列危机, 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本次规划的提出正当其时, 体现了创新的精神, 符合浙中的地方特点,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是对浙中城市群实施新型城镇化的一次很好的总结和展望, 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浙中城市群的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当然, 浙中城市群有其独特的人文、经济、社会和地理特点, 与之相对应, 本次规划还应在交通、能源、水、规划的实施等几个方面继续深化, 以更好地应对浙中城市群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最终实现浙江全省的均衡发展。

摘要:《浙中城市群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具有创新性、可操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发展规划。从全球角度来看, 我国的城镇化正面临人类文明史上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 《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编制需注重产业的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城乡协调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和开放的可持续, 并在交通、能源、水等专项规划及规划实施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等.金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9

一、新型城镇化与中小城镇的基本理念

(一) 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的角色转型

传统的城镇化道路片面强调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发展, 而忽略了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联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向关注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究其核心, 立足中心地理论和廖士景观的城市体系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组成的, 中心城市为周边的从属区域提供服务, 并以确定的腹地边界作为中心地服务范围, 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城镇化的开始, “城乡二元体系”实际上扩大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二十世纪末的“城乡一体化”理念又在试图缩小这一差距。城乡统筹和协调, 反应到层级金字塔, 表现为一种极不均衡的“协调”:中小城镇在其中充当纽带的作用。中小城镇既疏导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人口, 缓解“大城市病” (在城市延绵区中城镇群对大城市的疏导现象已十分突出) ;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推动城市化进程。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就在此, 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当代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

1. 中小城镇如何在从城到乡、自上而下有限的资源分配下, 获得更多的关注?

2. 中小城镇如何在中心城市“核心”以外的“边缘”地带, 实现主动的发展?

3. 中小城镇如何在同层级的竞争中, 塑造品牌, 提升地位, 脱颖而出?

然而, 尽管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 但中国城市的首位度仍然非常高。经济水平越落后的省份, 人口首位度越高, 人口越向中心城市集中, 中小城镇越是不发达。哪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 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水平仍然相差甚远。中小城镇的深远意义和滞后的发展现状, 意味着需要强化中小城镇的吸引力。值得指出的是, “人”这一关键要素在“城—乡”两者或者“大城市—中小城镇—乡村”三者之间要实现充分流动, 这就要求政府应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减少对“人”流动性的限制。

(二) 新区域观:“流空间”理念的兴起

任意的城市或城镇的个体, 都是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需要从区域中建构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区域观经历了新旧两个阶段, 从而导引出新旧城镇观点:“传统区域观”导引出“传统城镇化”, “新区域观”导引出“新型城镇化”。传统区域观是指区域范围以行政管辖区域为主, 且边界较为稳定: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区域内部资源, 而区域间的资源是不可交换的, 区域资源构成了城市的产业特色;区域发展要素静态化:城市经济运作模式内向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流动和竞争法则催生了“新区域观”:以经济区域、市场区域代替行政区域;区域边界是动态的, 是竞争下的区域空间;区域发展要素是变化的;城市发展重在获取和支配更大的区域资源:城市经济运作模式以外向 (两头在外) 为主。全球化改变了区域概念, 放大了城市空间, 也大大激发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空间。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 后现代的变化与不定性被人们所关注。在当代城市和区域发展中, 城市—乡村以及中心—边缘的界限正在被打破。驱动这种发展的关键条件是全球化网络, 如互联网、金融网络等。曼努埃尔·卡斯特 (Manuel Castells) 将其定义为“流空间” (space of flow) 。在一个城市中, 不能再按空间特征, 如市中心、围墙、大门、广场来定义城市, 而应以流动空间的逻辑取代“场空间”。这种生成城市结构和结构的新策略, 也被称为“流动城市主义 (Flow Urbanism) ”。这也促进了对新区域观的重新思考, 将城市看作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而僵硬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分区。新区域观的思想也是对这种观点的响应与实践, 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多节点、复杂流动的网络 (见图1) 。

各种生产要素流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抽象为通道、引力和势能。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支撑生产要素流动的廊道得以形成, 全球顺畅成为可能。至于引力与势能, 前者是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资源整合, 构成了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的需求驱动, 其导致流的产生;后者是不同区域地理势能的差异, 也就是地区差异, 构成了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其决定流的强弱。在社会经济空间中, 不同地域系统间的引力可以视为差异而产生的、互补的相互需求, 差异大小可以看作彼此间的势能差, 两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界定相应的内涵范畴。因而, 生产要素流在流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需求—流动—全球一体化”形式。“流空间”概念的一个显著点就是用节点和网络的结构代替了中心与边缘的理念;换言之, 对于中小城镇而言, 它们不再是中心以外的边缘。

(三) 发展转型: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今天中国出现的诸多城市问题, 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未能配套完善。对于这些问题, 国外的郊区化、农村的城镇化以及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昭示出中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人口规模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 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 区别于传统城镇化, 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相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 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 其目标指向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总的来说,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这在价值观上有着明显而巨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和方法上有所反思和突破。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在城市空间发展的博弈中, 显然地方政府占据优势;当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在一起时, 就是绝对的优势。新型城镇化的的核心就是转变这一局面, 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也就是以公众利益为本。

二、新型城镇化导向下黄圃镇的规划实践

(一) 新的区域视角

宏观区域内, 当前的珠三角区域, 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两极”的一体化。黄圃镇位于珠三角国际城市群核心区位, 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与广州南拓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 黄圃镇周边地区如佛山顺德、广州番禺等均已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行列。黄圃自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基底, 城镇的发展, 面临新的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镇功能分区也面临着新的调整。“新型城镇化”应抓住两条主线——等级格局和网络体系, 即前者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 而后者以跨越腹地边界的多向联系为表征。

1.在等级格局中, 中小城镇位于大中城市之下, 乡村之上, 不应该忽视自身的可拓展空间优势, 而应立足大中城市所缺乏的自然基底和广大乡村所缺乏的配套服务, 凸显“宜居”本色。

2.在网络体系中, 中小城镇应该加快完善区域支撑体系的建设, 不应该强“中心”, 盲目追求“退二进三”, 过分强调服务功能的区域辐射力;而应该凸显大中城市所缺乏的级差地租优势, 以“缝合”产业链条的角色融入到区域发展当中。

中观区域内, 根据2004年中山市总体规划, 黄圃镇位于以小榄和古镇为中心的中山西北部组团 (还包括南头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和东凤镇八镇) 。在珠三角以自主和外向型为导向的形势下, 04年版中山市总体规划以组团为单位的“规模—等级”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前的趋势是层级格局逐渐趋于扁平化;以静态“场空间”为导向的“层级格局”逐渐演进成以动态“流空间”为导向的“网络体系”。中山市的城镇群应构建网络多节点的动态格局:网络特点既体现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也体现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流动性限制减少;节点可以是城乡联动的功能组团, 也可以是辐射区域的特色片区, 或者是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 (见图2—4) 。

微观区域内, 随着江番高速、横一线、纵四线的修通, 将拉大城镇发展的格局, 同时能疏导南三公路的通过性交通。届时, 兴圃大道将成为中山北部协作发展的示范主轴, 在“黄南之心 (1) ”的位置通过“三旧改造”, 建设辐射区域的重要商圈——中山北部协调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 依托中山市北部最大的港口黄圃港和北部垃圾处理基地, 加强与中山市临海装备制备基地的协作, 建设临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 以环保、物流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的临港创新产业基地, 其将成为中山市西北组团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二) 发展核心理念:“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城镇化

着眼城乡统筹关系和土地储量优势, 着眼区域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优势, 着眼区域人居环境差异和景观资源优势, 网络体系启发黄圃镇, 不要盲目“强中心、抢中心”, 而是以“缝合”区域网络的角色介入区域的竞合关系中。黄圃镇将发展成为珠三角国际城市核心区内、中山北部、连接广珠新兴工业发展轴和广州南拓轴的协调发展示范镇;兼具良好生态基底、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岭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型城镇 (见图5—7) 。

“以人为本”:一方面, 要让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进城农民和外来工等“新市民”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并提供稳定的生机来源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提高生活质量, 使之适应城市的居住和就业环境 (“适居适业”) , 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 要更多的为已经稳定和沉淀下来的“老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就业场所和居住环境, 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和安全周到的社会服务设施, 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值得指出的是, “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并重并不代表面面俱到, 新的区域观要求新型城镇化立足现实, 科学定位, 有所侧重。由于集聚规模和辐射水平的差异, 中小城镇不可能建成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水平, 而应立足和强化第一、第二产业,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因此“适业”是“适居适业”的重点和前提。由于级差地租和自然基底的差异, 中小城镇往往会比中小城市更容易建成优质的人居环境, 而且价格往往更有优势, 所以“宜居”是“宜居宜业”的重点和核心。其实质就是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也就是落实“宜居”和“适业”为导向的发展。“宜居”对黄圃镇有着丰富的内涵:塑造岭南水乡特色的人居环境,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适业”在黄圃镇可以理解为: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加强地方协作, 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它回答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跟公众的需求错位, 指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也提出了对政府工作的要求。总结其最关键的举措在于三个方面:扩大就业面、强化公共物品供给和促进消费模式转变。

1. 扩大就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

这是城镇化动力观的转型。过去将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从外部获取, 从中央到地方, 从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 强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输血”功能;转型后的发展动力将从内部获取, 不是笼统的提“发展经济”, 而是落实到惠及广大市民的“扩大就业”的针对点上, 让广大中小城镇形成“造血”功能。扩大就业是政府的职责, 有可能并且有必要结合城镇的空间规划来进行统筹考虑。

2. 公共物品供给是城镇化质量的直接体现。

这是城镇化落脚点的精确化, 同时明确政府对于广大市民的责任。过去非常强调“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这些表面上提升了城镇形象, 遗憾的是, 这跟公众的需求产生了错位。城市的核心作用决定了城市要以层次、差异化的设施和服务, 满足人们生活保障乃至安全和社会归属等心理需求。

3. 消费模式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这是城镇化归宿的重新界定。城镇化的目标是多元的, 包括区域地位的提升, 竞争力的增强, 城市个性的凸显;究其根本, 以人为本, 消费模式的升级才是城镇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只有多元化高层次的消费才能诱发更多需求, 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三) 发展理念阐释

1. 扩大“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避免“产业升级”的盲目转型

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就业模式:农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第一产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工业经济时代, 人们依附于工厂从事产品制造, 工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主要从事“生产型就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满足人们过上体面生活以及获得社会尊重的需求, 让人们有机会通过杰出的工作表现来实现个人价值, 新兴服务业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板块, “服务型就业”也越凸显其重要地位。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退二进三”、“产业升级转型”等发展方向;各地规划纷纷“落实”这一理念, 而往往置当地的实情于不顾。在黄圃镇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也对黄圃的产业选择进行了多方深入的探讨, 提炼出“适业”的目标:

(1) 黄圃镇不应盲目强调“转型”, 强调“退二进三”: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家电产业和材料五金产业, 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缝合”区域产业链条, 提高空间生产效率。换言之, 黄圃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立足“生产型就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2) 黄圃镇应该衔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生产型就业”, 服务“生产型就业”, 提出发展2.5产业的概念。在马新工业园内选址规划了“R&D产业与创新孵化基地”, 兼具产业型“总部经济”的功能。也就是说, 在黄圃镇, “服务型就业”更多是为本地服务的, 为“生产型就业”服务的, 属于城市经济的非基本部门, 服务业的等级和规模预测应基于这一理性。

(3) “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 就要求为这部分人群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岗前培训。城镇人口大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依托中山市高级技师学校和黄圃理工学校, 规划打造“中山北部科技培训示范区”:提供面向农村、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举办“计算机、数控、车工、电工、会计、食品检测、肉制品加工、仓管、家政”等各类技能培训。规划应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持续的、适应就业岗位不断变化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支撑起多元化和逐步转型的就业结构。

2. 完善“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实现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

城镇的外部环境和公共配套是人感知城镇的重要因子, 也是城镇品质的决定要素。针对人的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五个需求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强化, 人们对高层次公共物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应从一般的“基本保障”向高级的“发展保障”转变。

在中山黄圃镇, “宜居”是城镇建设中的主旋律, 其实质就是通过“三旧”改造和新城建设, 实现城镇公共配套的全面升级。旧城区与西边的南头镇紧密相连, 以粪参浪地区“三旧”改造项目为契机, 逐步转移工业布局, 注入商务办公、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功能。规划对新城的空间发展方向提出了调整, 沿兴圃大道的发展主轴, 依托建成的黄圃新客运站和规划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形成“新城触媒”。

(1) 社会基础设施从“分布不均”向“均等化”转变。其中, 住房供给方面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东部滨河地段中加以选址落实;医疗卫生体系要完善疾病防治体系, 规划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事业要形成分层级, 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体系, 规划中以“绿道”和“滨河风情带”为载体落实。体育事业要提倡全面健身, 规划一河两岸建设黄圃文体休闲公园。

(2) 绿色基础设施应由散落化向整体化转变。黄圃镇绿色基础设计的配套策略是“绿脊蓝湾, 通城悦步”, 以道路“绿脊”和水脉“蓝湾”构建起“弓形”鱼骨状的生态格局, 串联大型生态斑块“绿心”, 在上面点缀公园、街头绿地等“绿珠”, 人们能通城实现快慢相宜的“悦步”。另外, 开发利用应从“侧重保护”向“保护与利用并重”转变。以生态控制线的形式严格划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生态用地, 实施永久性严格保护, 实现生态基础设施从“单一保护”到“全面保护”的转变;以绿完善建设、休憩等配套设施的形式, 实现公共开敞空间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转变。

(3) 市政基础设施从“分头建设, 计划分配资源”向“共建共享, 以服务为导向”转变。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加大基础设施系统的规模以适应最极端的需求, 而是寻求供应方与需求方的最优化, 提供最好的服务, 全面促进建设模式向“可再生、低负面影响”的方式转变。

3. 满足“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提供多元多样的消费空间

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这种转变需要规划的导引和空间的承载。首先, 在以“解决温饱”为主的物质消费模式阶段, 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国民收入增长, 对私人小汽车的大量需求带动石化、钢铁及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出行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信息网络的发展, 使得人们即时了解和更新消费信息和新场所。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为人们“面对面”交流和长距离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推动休闲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中小城镇, 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中层次发展, 由基本生活型向多元化品质型提升是必然, 而且是可能的。

(1) 把握“三个转型”:购物需求从“生活必需型、数量型”向“休闲品质型、质量型”转型, 文化需求从“低层次文化认知”向“高品质文化生活”转型, 娱乐需求从“大众化、观赏性”向“专属化、参与性”转型。结合旧城改造, 规划建设“岭南腊味风情街”, 塑造文化品牌, 提升区域辐射力。

(2) 当今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原来简单的购物到复合性消费, 涵盖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教育、社交方式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和身心放松的情感体验。现状的城镇商业以沿街为主, 等级较低, 难以满足黄圃日益增长的体验型、品质型的购物需求;规划在“新城触媒”区, 打造时代广场MALL。另外, 中山北部尚缺少汽车销售的集聚区, 黄圃应抓住发展先机, 打造“中山北部汽车城”项目, 引领区域汽车消费。

(3) 休闲旅游需要“单一功能”的名山大川、文化古迹观光旅游等向“多元复合”的休闲度假, 娱乐活动、生活体验等转变。在开发高附加值休闲游憩的同时,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业链条, 形成了与娱乐、艺术、健身运动有关的多样旅游产品。黄圃北面的尖峰山片区, 结合“猛虎下山”, “雁落平沙”, “神仙脚印”、“绩麻盘”、“玉泉洞”、“海蚀遗址”等人文景观, 打造尖峰山休闲旅游区。

三、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城乡二元格局走向了城乡一体化, 传统的地缘区域观走向了新的经济区域视角, 规划学界对中小城镇的思考也发生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转变。前者强调量的增长, 后者强调质的飞跃;前者关注城市建设, 后者关注人的需求, 这就要求在中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取向和方法论上有所反思和突破。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核心是“适居适业”和“宜居宜业”的城镇化;对于广大中小城镇, 其发展的重心应落在“宜居”和“适业”上。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主体中始终坚持“公众”的价值立场;于是, 关系紧密, 互为因果的三个层面内容——“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 “基本型保障”与“发展型保障”并重, “产品型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并重。

笔者总结了黄圃镇的总体规划 (2004) 、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 以及兴圃大道沿线城市设计 (2011) 的一些经验, 希望对其他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Castell Manuel.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九铸,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506.

[2]李晓江.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

[3]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

[4]孙中伟, 王杨, 李彦丽.论流空间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06) .

[5]徐慧琼, 叶育成."适居适业"与"宜居宜业"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论文, 2010 (05) .

[6]崔功豪.中国城市规划观念六大变革——30年中国城市规划的回顾[J].上海城市规划, 2008 (06) .

[7]石忆邵, 王云才.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8]张敏, 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 2002, 21 (3) :313.

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篇10

1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二元矛盾依然存在。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

(2)资源与环境问题。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

2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建议措施

(1)科学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

(2)结构合理。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主要是指站在城市圈、城市群的角度上,形成城市在城市体系的网络空间中的有机联系和同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宏观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表现为具有合理的城市体系。

(3)环境友好。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矛盾尖锐期,面临种种挑战,例如: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侯鸟式农民工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等等。西方城市发展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模式,人口密度低,但消耗的能源要比紧凑型模式多很多。因此,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走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4)统筹协调。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城乡应该协调发展。规划法的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市区,法律上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关系。一方面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在法律适用上的“两张皮”,制止城郊结合部建设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是统筹安排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布局,明确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地区,以合理的开发时序来获得城乡协调发展和较好的空间开发效益。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城乡应该协调发展。规划法的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市区,法律上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关系。一方面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在法律适用上的“两张皮”,制止城郊结合部建设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是统筹安排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布局,明确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地区,以合理的开发时序来获得城乡协调发展和较好的空间开发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它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城镇化的内在规律。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市规划创新必须依据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征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变革。加大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丕荣.世界城市化发展与我国城镇化建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3).

[2]张雷.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11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熵值法;空间差异

1、引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新型城镇化道路中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2、“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也提出了将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的城镇体系。

2.1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公平和谐、空间结构合理、资源有效利用、环境友好保护的原则,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32项指标构建河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

2.2评价方法

学术界关于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为避免主观赋权法随机性和臆断性,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得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综合得分。

3、河北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根据熵值法的计算过程,对河北省2012年11个地市,5个子系统32个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河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和各子系统单项得分。

3.1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综合分析

为更好研究河北省不同地区间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得到河北省11个地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聚类谱系。

3.2高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

高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包括秦皇岛市和石家庄市,两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均在0.75以上,且社会经济发达和公共服务质量高。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属于东部沿海城市,其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分最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各方面的得分也较高,尤其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建设得分排名在全省排名前两位,和石家庄相比生态环境质量最具优势,相比较而言其城乡统筹得分较低,在今后推进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进程中,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3中高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

中高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包括唐山市和廊坊市,属于环京津城市,其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保持在0.70,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得分较高。

唐山市作为河北省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得分位居第二,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得分也排在第三名,但是其生态环境却处于倒数第一位,这是由于唐山属于重工业城市,工业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却也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唐山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生态环境。

廊坊市位于河北中部,紧邻北京和天津,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新型城镇化各系统间发展较为均衡,处于河北省中等位置,但是城市建设得分相对较弱,廊坊市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城市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3.4中低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

中低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包括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和衡水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属于冀北区域,保定市、沧州市和衡水市属于冀中南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分介于0.59—0.64之间,但是在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方面,各城市表现的参差不齐。

3.5低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

低水平城镇化质量地区包括邢台市和邯郸市,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得分均不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低于0.58。

邯郸市属于冀中南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相对与其他方面而言,城市建设得分位于河北省第四位,具有相对优势;但是公共服务得分排名第十,城乡统筹排名第九,处于河北省中下游水平,因此邯郸在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四省交界的优势,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规模优势,并且努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邢台市属于冀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倒数第一,新型城镇化质量严重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城乡统筹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也排在倒数第二位,因此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城乡一体化的投入,积极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4、结论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质量评价不能由单一指标来确定,因此本文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的32个指标体系,为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采用熵值法客观赋权评价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

基于熵值法研究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研究发现:河北省11个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不平衡,得分最低的邢台市和得分最高的秦皇岛市综合得分相差0.24,在空间分布上主要表现在冀东地区新型城鎮化质量远远高于冀北地区,冀中南城市群内部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得分较高的地区也存在其短板,比如唐山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排名第三,但是生态环境质量倒数第一,唐山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廊坊市应加强城市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排名落后的地市应整体推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注意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

[2]邹军.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J].人民日报,2012-4-5.

[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

作者简介

丁波(1986-),女,硕士研究生,助教,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研究方向:数理统计;阎东彬(1980-),女,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课题来源

2014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编号:2014HY35);2014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4LY107).

新型城镇化空间规划 篇12

1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的问题分析

1.1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分析

对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目标进行实现,就要能充分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要能在区域协调的目标上加以重视。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背景下,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就要能充分注重区域间的合作,将资源的利用得以充分化,最大化的将资源价值得以发挥[1]。在对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对功能以及形态和结构设施等之间的关系,也要能加以有效的认识和重视。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发展的目标中,对城市的内部进行优化发展就要比较重要。城市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城市的功能也会随之而增加,在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功能方面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的综合性发展要能得以充分的重视,将城市的多方面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目标实现。

1.2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发展问题分析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规划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保障[2]。但是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不能及时的跟进,在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上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实现,这就对城区间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

再者,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城乡建设的统筹,这就存在着重视城市建设,而忽略了乡镇的建设,城乡规划的协调发展的目标没有实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的发展不能单单的服务于经济,还要能够从社会角度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注重城乡的可持续发展[3]。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综合性的考虑,才能真正的有利于城乡规划的工作科学发展。但是在当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得到全面重视。

另外,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注重城乡建设内涵的丰富性。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对城乡建设的内涵加以充分重视就比较重要,而在一些地方盲目的追求建筑的高新奇,在城市建设的内涵层面没有充分重视,这就缺乏了地方城乡规划的特色呈现,从而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目标的实现有着诸多的阻碍。

2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的发展策略

2.1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发展,也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在城市产业的演化机制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城市体系分工的决定,以及创意阶层对城市繁荣的促进作用等,都会对城乡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再有就是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在互联网对企业的业态和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功能形态等因素[4]。这些方面都会对城乡规划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

2.2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

为能促进城乡规划的良好发展,就要能注重相应措施的科学实施,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利于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城乡规划的人为核心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当前比较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外,对城市的环境以及交通等层面也带来了很大问题。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就比较关键,要能通过需求为导向进行实施城乡的规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城乡的规划要能够充分注重全面建设发展,对规划中的各个层面和要素都要能得以充分详细的考虑,注重城市的综合性效益,将产业以及人口的集聚效率进行有效提高。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科学目标实现。

第二,城乡规划的科学发展,就要能进一步的促进城乡协调的差异化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城乡生态以及空间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重要的是对农业以及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协调的发展才能真正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在实际的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能从多方面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进行加强,不能以牺牲自然来促进城市的规划。要能充分注重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周边的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得以充分重视,将城乡的规划发展都能够统筹兼顾。

第三,在新城镇的建设发展背景下,要能充分注重城乡转型的科学性以及协调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对环境以及文化和风俗等层面,都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将区域优势得以有效的发挥,注重城乡的共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还要能保障其各自的独立性,通过对区域优势的良好应用,来对丰富以及多元化的资源优势得以展现[5]。要对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各个建设环节和实际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对规划的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得以有效的调整吗,从而来对城乡规划的工作科学化的进行。

第四,新的发展环境下,对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就要能将人本思想得以充分的融入。通过人本思想观念的融入能够对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将人本思想的城市设计以及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得以充分重视,以人本为主的城乡规划发展是未来城乡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要能将以往的形式化规划以及盲目追求设计感的弊端加以避免,通过新型的设计观念的融入,就能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科学合理性。

第五,可以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城镇的发展特征,并与之相结合,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目标实现。小城镇是农民转移和转化的蓄水池,也是乡村生产生活的服务腹地,要能充分注重小城镇在城乡规划发展中的作用,并加以科学化的利用,如此,就能保障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的城乡发展的环境下,充分注重城乡规划发展的科学性就比较重要。由于受到其它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就有着很大阻碍,所以要能充分注重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实施。通过本文对城乡规划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就能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在相应的策略实施下,也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范华.新加坡白地规划土地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发[J].上海国土资源,2015(03):31-34.

[2]张赫,运迎霞,曾鹏.国外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04):46-51.

[3]王世福,沈爽婷.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5(03).

[4]刘晓曈,杨永峰.浅谈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建设[J].门窗,2015(02).

上一篇:第二课堂学分制下一篇:医疗设备验收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