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城镇(通用12篇)
新型小城镇 篇1
传统城镇化的研究以城市的人口聚集为研究重点。针对小城镇的城镇化研究不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有重点的建设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的城镇化过程与大中城市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不太适合用大中城市的城镇化标准去评价小城镇的城镇化。
1 城镇化发展现状
小城镇实现城镇化主要模式是农民就近或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是农民因土地被征用,或是耕地流转失去土地,使农民有组织的集中居住在城镇而就近转化为城镇居民。失地农民被征地的同时被给予非农业户口,得到一定的安置补偿,比如货币、就业、住房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城镇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吸引了附近农民长期到城镇就业或创业,从而实现就近城镇化。
此外,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二是实现迁移人口的“市民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政府主导是传统城镇化的动力,市场经济应是新型城镇化也就是人的城镇化的动力。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小城镇的城镇化的动力依然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和市场主导的城镇化两种方式并存,区别只不过是有的政府主导的因素多些,有的市场主导的因素多些。
2 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的动力分析
在对江苏省小城镇的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政府主导依然是一些农业较发达,二、三产业不太发达的城镇进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这些小城镇市场主导不是太明显,处于次要地位。政府主导也就是通过加强城镇建设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实现的方式来看,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城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来实现的。例如渔沟镇投资1.8亿元建设中市仿古商业街、东大街向南延伸铺设道路700米、建成万隆居住小区、建设了卢华、杨庙、新民、韩圩等村集中居住点。即使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城镇,政府主导也依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淮安新一轮合并规划中,马坝镇就把楚东、腊塘等2个居委会和马坝、石桥、蔡庄、双马、大众、沙坝等6个村纳入到集镇区域范围,使农民就地转变为城镇居民,从而实现农业人口的转移。
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小城镇一般工业不太发达,城市的集聚效应很难形成。因此,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向经济发达城市迁移的特征很明显,如渔沟的农业人口有超过60%的人口在外地打工。
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是一个属于自发城镇化的过程,即农民在政府统一规划以外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在市场的调节下不断从农村转向城镇的过程。从调研情况看,市场主导的城镇化主要发生在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及苏北地区少数的城镇。这些城镇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适合发展工商业,吸引了较多的投资者。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自然被吸引到了城镇工作、生活。
市场主导城镇化的小城镇在农业人口转移方面异地城镇化的特征比较明显。这些城镇由于工业发达,吸引了其他地区农村人口的流入,形成了聚集效应。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城镇经济较发达,农民普遍较富裕,一些人口不愿意就近城镇化,开始向县城、市区或其他发达城市迁移。
市场主导城镇化一定程度程度上克服了政府主导型城镇化造成的“空城”问题,但又还不能完全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市场主导城镇化只包括了在市场调节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镇的那一部分,而并没有涉及到城镇化主体的现代化,即农民的“市民化”的问题。但是,新型城镇化不仅应该包括人口的转移,还应该包括城镇化主体身份的变化,即“市民化”的过程。因此,政府在市场主导的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克服自发城镇化带来的弊端。
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要解决市民化问题。市民化的外在表现是进城农民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内在表现是进城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政府和市场在市民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1 在生产方式的转变方面
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属于自发城镇化,是农民在市场调节下从农村转入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这样的小城镇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吸引了大量本地农民自发进入镇里工作,甚至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也选择了返乡生活。
在调研中,马坝镇建设局黄局长就对笔者说:“既然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干嘛还要外去?”又例如高沟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整合土地资源,开发沿街店面,兴建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和标准化厂房,通过对外发包租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吸引各类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方面表现的不是太明显。由于这些城镇工业不发达,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农民的进城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因为政府的规划,这使得这些城镇的进城农民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相当一部分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例如笔者在渔沟、徐溜、旧铺等镇的调研都发现这个问题。这些农民因政府的城镇化建设集中居住在城镇,但每天依然到自己的田地进行农业生产。在访谈中他们经常抱怨田地离他们居住地过远,生产不方便,或是现在居住的楼房结构不合理,不方便他们摆放农具等等。
在创业方面,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各小城镇的政府都非常重视鼓励、引导本地农民走创业的道路,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2009年4月,马坝镇成立了农民创业指导服务站。一年后就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成功培育50多位个体私营老板,同时让2 200多位农民谋到职业,涌现出一个个自主创业的典型。
3.2 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方面
3.2.1 生活习惯的改变
农民进城后要养成在城市生活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这在市场主导城镇化的城镇表现的比较明显。在这样的城镇,进城农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工作,他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渐被城市的生活规则所潜移默化。当然,政府在基本公共设施方面的建设必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3.2.2 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主要靠政府的推动,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的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最低养老保障持续提标扩面,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成并轨,实现四级公路“村村通”。各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上享受到了城镇户籍人口所能够享受到的市民权利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调研中笔者还发现在诸多公共服务中,对城镇化影响最大的是教育体制。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改变现状,有更好地发展。在岔河、渔沟、徐溜等镇的调研中笔者发现,这些城镇90%的进城人口是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下一代教育质量地更高追求成为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精神动力。一些地方政府就通过取消村小学,使人口向镇集中;通过取消镇初中,使人口向县集中。
3.2.3 广泛的社会参与
农民进城之后,要想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城市,成为城镇化主体,就必须提高民主意识,广泛而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管理、民主决策、社会监督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毫无疑问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政府要一方面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营造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的氛围。另一方面要为农民参与创造机会,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主人翁。比如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组成居委会和其他自治机构行使民主权利。
3.3 在思想观念现代化方面
表现为改变传统农民循序守旧、封建迷信思想、追求无差的“平均”心理等方面旧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时间观念、竞争观念、法律与维权观念、诚信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等现代城市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受思想观念的影响极大,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变迁,最终要靠观念的更新。文化堕距理论又告诉笔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困难的。
促使思想观念转变的动力应该是政府还是市场?首先,市场主导是基础。这是因为思想观念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决定的,而现代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发现这些城镇的居民的思想意识靠近现代城市居民,而在苏北大量市场经济不太发达的小城镇的居民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农民大量的传统思想观念。
其次,在市场经济不太发达的城镇,要想实现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方面要发展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深化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关键。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证实,大规模的复杂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个人属性能比他所受到的教育更能一贯地、强有力地影响他的态度、价值和行为。
现代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它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而且在于它能够培养人们形成个人效能感、时间感、自我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乐于接受社会变革等现代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总之,尽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基本明确了城镇化过程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指导思想。然而,在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者不能截然对立,而应协调起来,其中政府主导是农民市民化的外在动力,市场主导是农民市民化的内在动力。在人口转移和市民化这两方面政府和市场都应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省.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人口发展趋势展望[J].人民论坛,2015(32).
[2]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J].城市住宅,2014(8).
[3]郑杭生,江立华.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曹中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新型小城镇 篇2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新型城镇化 篇3
赵联冠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长期做基层工作,对中央提出的城镇化道路感受特别深。我认为,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城镇化,需要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搞城镇化建设的时候,基础设施要先行。城市地下管道不行,污染治理不行等问题都必须克服,不能再重复过去的老路。城镇化又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使城镇化具有地方特色。
城镇不同于大城市,不能像烙大饼那样一圈一圈地建设,如果那样的话,城镇压力就大了,既不科学,也没法生活。有些国外小城镇非常漂亮,环境优美,生活质量也很高,这才是发展方向。大城市发展得好,但污染也严重,就业压力也大,竞争激烈。在山清水秀的城镇生活,环境好,压力也不大。但是,城镇管理也要像大城市那样严格,过去的乡镇变成了城镇,乡镇老百姓向城镇聚集,产业也在聚集,再像管理乡镇那样就不行了,必须与时俱进。
农民进城,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尽管这是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但面临转变的时候他仍然会犹豫,因为这个变化是不可逆的,一旦改变,他就不可能再回到过去,这需要在心理上做很大的调整。其实城镇的生活条件肯定是比农村强得多,重要的是让他失去了选择,这是纯粹的心理问题,但有这种心理误区的人很多,所以要重视这个问题,宣传工作要到位,更要注重客观性。
王利平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宿迁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
“企业提供产业支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先有产业聚集,而后人口自然聚集,而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正相反,大家重点都落在人口聚集的相关问题上,产业似乎没有受到重视。即使实现了户籍制度、福利配套、土地流转等系列改革,但农民转变为市民后,何以养家糊口?产业支撑则是关键。
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伴随着更多的工厂,更多的就业。我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通俗理解,就是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业,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品质生活。江苏、浙江、广东珠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化,靠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农民就近转移,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农民工。
新型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内陆城镇化,这与我国东部产业转移大趋势一致,许多产业将会迁往内地,在沿海不赚钱的企业,迁往内地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则可能会出现盈利,所以东部企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抓住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伴随新型城镇化的不仅有工业化,而且还有服务业。
新型小城镇 篇4
1 新型小城镇的内涵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由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一定区域,包括国家已批准设镇的建制镇和尚未设建制镇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而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我国小城镇发展也进入新型小城镇建设阶段。
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以及社会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环境损害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由单纯的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到追求速度和质量并重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而人口的城镇化依赖于城镇就业的增加,因此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产业的支撑,是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因此,中小城镇产业布局的规模、结构与水平决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效果与发展质量。
1.2 新型小城镇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即是城镇化的着力点,又是农业现代化的桥头堡,兼有城乡两重性质。对于城市与工业化而言,小城镇是城市在农村的延伸,是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聚集地,是人口城镇化的最基层。对于农业、农村与农民而言,小城镇是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地,是农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一站。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新型小城镇是小城镇发展的最新形式,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下的小城镇。其与传统小城镇的根本区别在于发展方式的不同。新型小城镇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强调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新型小城镇即强调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创造非农就业岗位,改善居住与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选择发展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产业;强调以城镇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工业、服务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高质量城镇化。
2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趋势与要求
小城镇发展与产业进步相互依托、互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需要产业集群作为基础,产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小城镇发挥载体作用。产业是小城镇兴起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产业发展对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吸引力,促进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小城镇的结构、功能和素质,决定着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城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基础设施及生活服务,改善了生活环境,集聚更多生产资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潜力。
新型小城镇的发展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新型小城镇在产业布局上不但要遵循因地制宜、分工协作、契合规划,还必须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2]。
2.1 产城融合
人口的城镇化有赖于城镇就业作为支撑,缺少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伪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做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协同。“产城融合”就是指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以城镇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镇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3]。在现代社会,工业化主要创造供给,城镇化则创造需求,双方互为发展前提,且必须协调配合。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二者协调联动,才能有效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建设出新型小城镇[4,5]。
2.2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传统城镇化道路是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建立的,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传统小城镇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生产技术低下以及掠夺式开发等原因,小城镇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新型城镇化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强调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因而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必须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做到资源节约;另一方面,要努力延长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做好“三废”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做到环境友好。这就要求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中对于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方面要进行科学规划与引导,而不是不加选择的粗放式布局。
2.3 城乡互动
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三大动力之一,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工业与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小、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仍是我国城镇化中农业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小城镇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桥头堡,其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好城乡关系,在发展城镇产业的同时,也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促进作用。在产业布局中,不仅要发展技术含量好、产品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也要努力扩大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业服务业,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扩大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3,4]。
2.4 有序发展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人口城镇化转移任务繁重且持续时间长;而土地资源紧缺,城市迅速膨胀已经低效率占用过多可开发用地,而导致当前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不足,大中小城市不同程度面临地荒问题。有序发展即通过对现有可开发土地在开发时间、开发用途等方面的科学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对原开发程度不高的土地,逐步实施腾退实现重新开发,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3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
3.1 评价维度
国外在产业布局评价的研究中,产业集聚状况的评价方面,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指标得到广泛应用,Fedderke等[8](2009)、Guimaraes等[9](2009)分别用这两个指标评价非洲和美国的产业集聚情况。用比较优势和集中度分析也是国内产业布局评价的重要方面,基尼系数、CRn指数、H指数、Ellison-Glaeser指数等指标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产业布局的分析。
李中东等[10](1999)指出区域的产业布局必须遵守四大原则,可归纳为:区域内外联系原则;区域辐射原则;产业重点侧重原则;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原则。曹颖[11](2006)从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内涵出发,探讨认为产业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实现。梁隆斌等[12](2008)选择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污染和治理4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相应可度量的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产业布局做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评价。汪若君[13](2009)指出,目前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反映产业布局的全貌,进而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与环境三大方面构建了海岸带区域产业布局评价的多层级指标体系。任月红[14](2011)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欧江波[15](2012)认为产业布局变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
由于小城镇资源有限、产业门类更为单一且规模更小,区域内部资源的协同与外界产业协作互动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认为,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体系不仅应包含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还应包括区域协同。经济支撑是小城镇产业布局的最直接目的,社会发展效益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支撑与社会发展两大维度体现了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产城融合;资源环境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制约因素,体现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要求;区域协同不仅是新型小城镇内部资源的协同,更包括当前与未来发展的协同,以及区域内外的协同,是城乡互动与有序发展的集中体现。
图1 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维度
3.2 评价指标
由于新型小城镇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强调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因此在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4个维度进行评价指标选取时,要考虑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有序发展及城乡互动的评价,具体指标如表1。
表1 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支撑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水平的直接体现,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及生产效率3个方面。其中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分布是对产业布局规模与质量的评价,生产效率则反映产业布局的资源利用效率高低,是对资源节约的反映。
(2)社会发展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核心目标,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是产城融合的最直接体现。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就业贡献、收入水平及社会福利3个方面。其中就业贡献中“本地就业人口比重”最直观反映了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产城融合效应;收入水平中的“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比”则突出对城乡互动的评价;社会福利中的城镇养老保险入保率、人均教育经费、有线电视覆盖率有利于促进有序发展。
(3)资源环境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核心要求之一,主要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治理及资源存量3个方面。资源消耗反映产业布局的资源节约程度;环境治理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环境友好程度;资源存量是可供小城镇产业未来发展使用的资源总量,决定持续发展能力,是有序发展要求的反映。
(4)区域协同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规划吻合、城乡统筹、镇城互补3个方面。规划吻合是指小城镇产业实际布局情况与自身以及国家省市等相关发展规划的一致性情况,具体包括产业用地规划吻合度、产业结构规划吻合度;城乡统筹是指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高低,主要衡量指标有农产品深加工总量、农产品深加工率;镇城互补是新型小城镇产业与中心城市产业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的反映,主要指标有特色产业比重、与中心城市产业关联度。
3.3 指标获取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中需通过计算获取的指标其计算方面如下。
3.3.1 产业用地规划吻合度
产业用地规划吻合度即新型小城镇实际产业空间分布中符合规划的用地占全部产业实际用地面积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则产业用地规划吻合度也越高。公式表示为:
产业用地规划吻合度=符合规划的产业用地/产业全部用地×%
3.3.2 产业结构规划吻合度
产业结构规划吻合度即新型小城镇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全部产业中的比重高低。百分比越高与产业结构规划的吻合度越高。
3.3.3 镇城产业关联度
与中心城市产业关联度即小城镇产业与其所在中心城市的产业联系紧密度。中心城市重点产业链中所包含的新型小城镇产业门类的份额高低。
4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方法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是一个尽可能利用定量指标测量而获得客观定性结论的过程,然而由于有关小城镇相关系统统计较为缺乏,数据来源难以统一,且很多指标不在统计之列,而只能根据专家实地调研观察打分评价,造成客观指标值获取方法的主观化。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被广泛应用与解决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混合计算与综合评价中[16],因此本文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综合评价的核心计量方法。同时新型城镇化相较于传统城镇化更加强调其进程中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及区域协同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测量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在以上4个维度的协调发展能力,并基于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17,18,19]。目前对于协调度测量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多,但其使用的主要方法多为离差法与耦合度法[19,20],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因此,本文将借助协调度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修正,以提高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因此,本文把两种方法结合形成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的综合方法,即首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四大维度的评价值,求得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的协调度,并对模糊综合评价值进行修正,大大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具体评价流程见图2。
4.1 指标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进行相关计算,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其中对于正向指标采用:
图2 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的计量流程图
对于“单位GDP能耗”等逆向指标采用:
其中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值,x'ij为xij的无量纲标准化值,xjmax为所有样本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jmin为所有样本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经标准化处理后,指标值介于0~1之间。
4.2 指标权重确定
为保证指标权重赋值的客观性,以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设各新型小城镇相关指标值标准化值构成矩阵A:
其中i=1,2,…,m;i=1,2,…,n,x'ij表示第i个新型小城镇关于第j项评价因素指标值,则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新型小城镇占该指标的比重为:
第j项指标的熵值为:
式中k与新型小城镇数m有关,一般令k=1/lnm,则0≤e≤1。进而可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1-ej,从而求得各指标权重值Wj:
4.3 综合评价计算
(1)建立理想方案U=(u1o,u2o,…,umo),其中(当x'ij为效益型指标时,ujo取max{x'ij};当x'ij为成本性指标时,ujo取min{x'ij})。
(2)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
(3)计算综合评价值
4.4 协调度计算及综合评价值修正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将其推广到多系统耦合度测量模型,即:
设fi(1)、fi(2)、fi(3)、fi(4)分别代表第i个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中的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的模糊贴进度值,第i个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各维度的协调度为:
表2 基于协调度修正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湖北省24个县级市产业布局评价
其中s=1,2,3,4;t=1,2,3,4;s≠t。则模糊综合评价值的修正值为:
由于本文所建立的相对偏差模糊矩阵为效益型模糊矩阵,即得分越大,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越好。所以,若F't>F's,则第t个新型小城镇的产业布局好于第s个新型小城镇。
5 实证分析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的梯度开发转移中发挥着重要承接与传递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沿江横轴与京广纵轴的交互点,湖北省新型小城镇建设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县级单位为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研究对象,根据前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24个县级市展开实证分析,指标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湖北省统计年鉴》及各县域2013统计年鉴数据。限于篇幅,本文省去原始数据。计算各县级市产业布局得分得到表2。
湖北省深处内陆,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不高,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经济支撑与社会发展仍是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的重点,同时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也纳入考察范围并逐步增加比重。
从评价结果来看,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较好的依次为宜都、仙桃、潜江、大冶、老河口、枣阳、当阳、天门、汉川及枝江等10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从分布上来看,主要包括宜昌下辖3个、襄阳下辖2个、黄石1个、孝感1个及江汉平原3个独立县级市,均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县级城市。
具体来看,湖北省县级市产业布局存在以下规律:(1)全方面均衡发展较难实现。各县级市产业布局在4个维度的协调度整体状况较为乐观,但仍有待提高,产业布局综合评价较高,宜都、潜江与枝江城镇产业的就业贡献不足,大冶与汉川城镇产业对农业的带动较弱,仙桃、枣阳与天门的经济实力有待加强,老河口与当阳的社会福利建设相对滞后,仅有仙桃4个方面发展较为均衡;(2)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综合评价负相关。小城镇产业布局较为落后的地区其资源与环境的评价值较高,这说明传统小城镇产业布局建设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当前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小城镇产业布局落后地区区域协同较差。产业布局综合评价得分相对落后的10个地区其区域协同得分普遍在0.4以下,4个维度的系统度也普遍在0.9以下,也说明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应强调区内工农业联动与区域间产业协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的协调同步发展,进而促进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6 结论
本文在理论探讨上,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理论依据及要求,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综合评价实践中尝试运用协调度对模糊综合评价进行修正,建立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综合评价计量模型,以强调新型城镇化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及区域协同等的协调发展。以湖北省县级市为例进行的实证检验说明该评价体系能够客观评价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情况,并发现问题,是系统评价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的可行方法。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新型城镇化 篇5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新型城镇化 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一、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3、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
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1、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2、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3、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4、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5、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东中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西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建设)
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改善城乡接合部环境)
3、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4、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强化规划管控、严格建筑质量管理)
5、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6、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3、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4、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六、规划实施
1、加强组织协调
2、强化政策统筹
3、开展试点示范
新型小城镇 篇6
关键词:生态城镇 小城镇 目标价值
一、生态城镇的基本意蕴
生态,代表着生命,象征着活力,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营造生态城镇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新里程碑。生态城镇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溶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促进城市文明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城镇复合系统。它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保持动态平衡为中心,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地双瀛式发展。具体来说,它蕴念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当代人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能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并应当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在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成本收益的公平负担和分配:
(2)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城镇生物圈的支配作用应在其承受的范围之内:
(3)可再生资源应可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不应超过寻求作为替代用品的可再生资源的速度:
(4)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趋向生态城镇
近年来,小城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观不协调的音符。离生态城镇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存在着欠缺
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奉行的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小城镇过分强调了经济建设,只顾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其他,一切为经济让道,一切为GDP服务,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种落后的发展观必然造成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小城镇规划滞后且执行不力
许多小城镇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即使有的小城镇制订了规划,但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规划难以付诸实施。因此,用地布局不合理、空间环境混乱、基础设施落后是许多小城镇的通病。
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三)小城镇管理方式落后
一些小城镇管理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投入少、力度小。许多小城镇的道路清扫保洁疏于管理,甚至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即使一些相对来说经济条件较好、小城镇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绝大多数的建制镇不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垃圾。
(四)污染不断加剧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而且我国的乡镇企业多是“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一小部分在乡镇驻地,极少数在县城,这种颁布格局对污染防治千万了很大困难许多乡镇企业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和粗放,环保设施不配套。特别是乡镇企业80%以上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水域,对水体、水系千万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城镇发展的生态城镇目标
发展生态小城镇,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发展小城镇的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生态化,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应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增强农产品增值升值的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增值促效,逐渐从粗放型经营转向内涵式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份额。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农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需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节能、节水、节地的有机、高效农业,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建立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基地,使生态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副产品中的比例高达80%以上:初步建立经生态食品新产业,并促进第一产业向工厂化、生态化和观光化发展。
(二)注重小城镇的生态规划
生态小城镇的创建目标应由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把小城镇置于生态系统之中,强调小城镇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小城镇的建设活动必然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所以,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把生态思想注入小城镇的整体规划之中。以小城镇生态的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小城镇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为小城镇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存环境。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nlc202309051303
增强生态意识是基础。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小城镇对人们的益处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应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小城镇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按照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界限,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努力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做到天蓝、地绿、水清,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小城镇。
生态功能分区是首要任务。小城镇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侵蚀程度因技术、人类认识和历史成因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与小城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我们可把小城镇的生态功能区分为人文生态区和自然生态区,其中人文生态区包括小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小城镇人口网状区域、小城镇人口星状区域、小城镇人口核状区域四层结构。
加强公众参与是重要手段。小城镇规划决策程序应体现平等、公开、科学等原则,通过引入公众参与,使规划决策程序趋于规范,规划决策模式也由封闭走向公开。只有这样,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才能集思广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三)治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小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来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首先,倡导生态文化,培育人们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因此,各小城镇应结合湖南省甚至本市、本县的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对改善小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成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的局面。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的警示教育,宣传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培养和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我们必须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规划: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设和增强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建立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制止小城镇的环境污染转移,严格审批工业项目,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管理。
再次,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生态补偿、人才激励、人口控制等政策,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小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制度,加大现有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严禁破坏和无序开发各类自然资源,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保护专业机构和执法队伍,不断提高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四)合理布局小城镇工业结构
小城镇的工业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条件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地形条件和大气运动规律是形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许多城镇和工矿区地处河谷盆地、山间盆地、峡谷地带、一面临海三面背山的地形,周围山岭阻隔,中间地势低下,从而造成气流运动缓慢,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风速小,湿度大,常出现浓雾和逆温层,污染不易扩散。
小城镇的工业布局应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业排污总量,主导污染物的构成与企业周围的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位置。按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观点,工业企业群可分为五类:一是散发大量有害烟尘的工业如钢铁、有色冶炼、火电厂、水泥厂、磷肥厂等:二是嫌忌大气污染的工业如精密仪表、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工业等:三是易燃易爆工业如炼油、化工、制氧、棉花加工等:四是释放毒气和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如氯碱厂、农药厂、硫酸厂、炼铝厂等:五是既不大量散发、也绝对嫌忌烟尘的工业如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工业等。因此,应尽可能把一、二、三类工业分别放在不同工业区里:四类工业应远离居民区与其他工业区,在远郊区布置:二、五类工业中无污染的、规模小的工业,可接近城区、居住区布置,有的还可以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布置:对于消耗能源和原料多的,排放“三废”量大的一、二、三类工业,在小城镇则不宜上马。
(五)土地集约利用
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把握,即宏观上以区域整体布局来发展城市,中观上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微观上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者高效利用土地。
宏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是区域整体发展城市,亦即城市建设在考虑城市个性的基础上。与周围城市和乡村组合成“形散实聚”的城市群或叫城市化地区(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统一规划下的有机组合),从整体上确定各城市、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性质。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发展各具特色而又与区域整体城市相协调、相衔接的产业结构,避免趋同和相互排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也在区域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防止重复建设。
中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某一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就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的比例结构,二是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用地的比例结构,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看,第三产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比例愈来愈大,其城市用地结构的比例结构也应表现同样的规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是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也就是商业、工业、住宅区等的分布与组合。
微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其内涵就是城市内具体某一宗地,在规划许可范围内,按照边际收益原理加以利用。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经营者或开发商就不会再追加投入,因为新增加的投入得不偿失,达到这一临界点时的土地利用称之为集约利用。
nlc202309051303
(六)创新户籍管理体制
日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水平极不一致,有些镇的城镇人口不足千人,而有些镇已成相当规模。人的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前提,小城镇聚“人”能力较差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壁垒,限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户籍制度改革成为现实时,非农户口的诸多特权已不再明显,城镇众多下岗职工的生存条件反而不如农民。结果是,小城镇起不到应有的聚集作用,“镇镇像农村”。因此,户籍管理体制创新是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前提。
一是在城镇全面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鼓励农民进镇落户,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完善服务体系,消除进镇城镇农民在就业、子女人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在适当时机使户籍和社会福利脱钩,区域内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一律不受居住地和职业的影响,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弱化户籍管理功能,使户籍仅成为政府管理人口的一种行政手段。
二是对于临近大中城市,与大中城市存在经济和产业依附的小城镇,可以考虑将小城镇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将小城镇居民(含城镇区划内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求,按照“两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功能格局,暮云组团、雨花大道两厢、星沙镇和望城坡四个新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型城市组团,根据长沙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可将星沙镇、暮云镇划入长沙市区划,小城镇户口全部归入长沙市户口。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大中城市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小城镇接受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提供了条件。
三是在一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与“非农”界限开始模糊的区域,可以逐步放开中小城镇的户籍管制(目前政策虽已到位,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大距离),在小城镇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界限,实现农村、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人口的自由迁移,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就近转移。如株洲市的马家河镇,随着株洲城市的拓展,镇居民无论从居住地域和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已没有明确的“农”与“非农”区分,因此,可以完全放开户籍管制,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四是为进镇农民提供发展空间,稳定城镇人口。农民进镇的目的是预期比较收益和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小城镇的聚集作用不明显,必然会出现进镇农民回流的现象。因此,要有配套的就业制度,扩大城镇就业。要实行低门槛经济,让想进镇发展的乡镇企业和农民都能进来。农民城镇农民建,只有使农民愿意进镇落户,进镇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才能迅速膨胀小城镇人口,相对减少农业人口,才能发展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七)保护城镇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镇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小城镇生态绿化,应加强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城镇物种多样性。
第一,完善生态绿化网络。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镇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镇,满足人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我们应尽量保护城镇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生态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生态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镇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具体地说,完善生态绿化网络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
二是建造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镇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我国大多数城镇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镇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镇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镇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镇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城镇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镇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绿地群落。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一病虫一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镇自然景观。
第三,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应强化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随着受特殊保护的区域面积的显著增长,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方面,应在各个保护区域之间建立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特殊区域及时对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作出分析、预防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应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促进物种在各区域保护区之间移动,以相对扩大生物的生存空间。此外,为了促进区域之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整体性和合作.建立对个人或社会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得到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机制,是十分有意义的。实际上,具有共同财产权性质的生物多样性是“公共地的悲剧”的另一种形式的具体体现,建立私人和政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激励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苗丽娜.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兼论英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启示[11_小城镇建设,2003(12):23-25.
[2]董宪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4(5):38-40
[3]渠爱雪.苏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2(3):56-57.
名人名言
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
新型小城镇 篇7
小城镇是指那些在农村经济基础上, 依据区位、交通、资源、经济、建制等条件发展起来, 是一定区域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集中地。它是介于城乡之间的一个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化为主体组成的特定社区, 具体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和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发展机遇
江西省的历届政府及领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江西省就启动了“山江湖工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江、治山、治湖、治穷等一系列整治环境的活动;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并进一步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好的观念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已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同时也为我省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也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战略, 再次明确了小城镇地位
大城市因其基础建设完善、经济基础较强、工业化水平高、聚集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强等优势, 从而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一直都是注重大城市的建设而忽视了小城镇的建设。但随着近年来由于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如在城市发展过程带来的人口集聚膨胀,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 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问题。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 是大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物质和生活资料的输入地和经济产品的输出地,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和促进我国经济较好、较快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
(二)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注重城乡平等, 提供小城镇生态化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坚持城乡统筹,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我国小城镇实现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 重视产业集约化发展, 引导小城镇产业布局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发展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应强调产业集约化发展,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此外,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加强各个不同区域、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联络沟通, 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应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对农业的合理规划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以做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解放生产力, 这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型城镇化不仅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而且也为加强生态小城镇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及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截止2011年底我省道路长度为6086公里, 排水管道长度8580公里, 我省2011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我国财政支出的28.9%, 其中教育为18.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得知, 我省在生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在厂房、市场、楼房等建设上, 而在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正是这种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导致了江西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环境质量发生大幅度下降。
(二) 盲目扩张
2012年末, 江西省城镇人口达到2139.82万人, 比上年新增88.6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1%, 相对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全省92个市县建成区面积达1996平方公里左右, 比上年增加120平方公里, 相对上一年提高了6.4个百分比。从这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若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味求大求全, 盲目向外扩张, 这就会导致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从而引起土地的浪费, 农村人口问题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
(三) 环境污染严重
我省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简单的加工制造为主, 而这些将企业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的企业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这也成为影响我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 我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型污染企业将厂房及工业制造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这将会对接下来的小城镇建设带来更加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四)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虽然我省在小城镇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规章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和部门的建设等。但是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还是欠缺力度的。由于我省的历来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 所以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很难严格的落实到位。对于这种观念和大环境的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扭转的。在具有污染性的企业设立之初, 需要对其环保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能将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理并限定在相关环境标准之内, 并后续不间断地对其进行监测以保证企业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污染。对于普通公民也需要对其环境意识进行教育, 让所有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大队伍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省小城镇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三、稳步推进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2年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51%, 此刻正处于我省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省应抓住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 加快推进生态小城镇发展。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小城镇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布局。应该在深入研究我省各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并结合城镇的用水、用地条件、污染净化能力, 最终根据当地人口的发展现及状和潜力来确定各城镇的环境容量, 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省各小城镇合理的人口规模、乡镇企业数量和布局。
(二) 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2011年末我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6.9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5.27%,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循环生态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成。推动循环生态经济就意味着小城镇建设中的投入最小化、排出最小化、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要在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我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各种问题, 我们必须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据测算,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乘数约为1.9, 即每1单位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创造1.9单位的国民收入。因此,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各个城镇应当根据其自身发展规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地制宜地加强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提高城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 发展生态产业, 开发清洁能源
加强并逐步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将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并纳入至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改造和提升我省各城镇传统产业的层次, 把我省小城镇的传统农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农业;把传统加工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制造业;把传统服务业努力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各个小城镇, 应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突出特色的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从根本上减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 促进经济良性快速增长。
我省应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各地自身的清洁能源进行开发, 例如沼气等能源的开发利用, 普及天然气的利用, 从而逐步减少对易产生烟雾的稻草、秸秆的的依赖, 以解决因空气污染等问题对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五)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
由于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变而来, 仍然保留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 缺乏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法律法规等方面, 人大立法机关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地方立法, 颁布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法规, 用以规范城镇居民的日常行为, 并配合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执法部门严格的执行力度,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从而顺利在江西省范围内建成各个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李秀香、黄梓桢,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马洁,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突出特色兼具时代性[J].现代商业, 2012
[4]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 2010
[5]张晓缝, 中南欠发达地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研究一以湖南省淑浦县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新型小城镇 篇8
1 专业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专业市场是以若干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互替性商品的场所以及在此场所中发生的交易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是独立批发商在空间上的集合。
专业市场的特点有:1)专业市场是集中交易某一类或是以某一类商品为主,兼营少量的其他商品的交易场所;2)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3)卖者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4)以现货交易为主,远期合同交易为辅。
2 专业市场与小城镇的互动关系
2.1 专业市场对小城镇的影响
2.1.1 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
专业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卖者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随着专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市场卖者的数量也会逐步增加,这部分人口的数量相对于小城镇来说是相当可观的。
2.1.2 促进小城镇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
1)专业市场能为产业集群的产生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有相当数量的交易者在熟悉了行业内迁、掌握了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或出现很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转而进行专业生产。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产业集群就形成了。2)专业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产品交易市场,可以促进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2.1.3 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由于专业市场的“触媒效应”,以市场为纽带的商贸业、餐饮业、运输业、房地产业、仓储业等第三产业也将随之发展。庞口镇区南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仓储区,主要用于本地和外埠商品的存放。镇区南部、沿庞口路东侧存在20多家宾馆,以餐饮和住宿为主。镇区北部已建成占地40亩的恩发住宅小区,项目类型有别墅、多层住宅和商务楼,主要销售对象为配件市场业主和镇区居民。
2.1.4 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构成与城镇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随着专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其用地也会逐步增加,占城镇用地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在城镇规划中,如何确定专业市场用地比例,合理确定其规模,是城镇规划的重点。
2.2 小城镇对专业市场的影响
2.2.1 政府支持
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往往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批发市场的交易额较大,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各地政府较为重视其发展。另一方面专业市场在发展中需要政府在政策、交通、配套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这些支持是市场手段替代不了的。另外,专业市场的生存也常常受到城市发展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产业政策的调整对专业市场的发展往往是致命的。因此,专业市场的开发与运作,如果没有当地政府支持,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2.2.2 为专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在专业市场的带动下,市场周边会出现大量中小生产企业,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从而不断为专业市场提供各类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庞口配件市场商品来源分为两大类:1)外来企业提供;2)本地企业提供。近年来,随着当地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本地产品市场比例大大提高,2006年年底,配件市场本地与外埠产品比例为5.4∶4.6。
3 专业市场对小城镇规划布局的影响
3.1 庞口农机配件市场概况
庞口农机配件市场位于庞口镇区,市场占地40万m2,1993年以来,市场建设累计投资6亿多元,建筑面积21万m2,现有固定门店1 800个,主营整机和汽车、农用车等2万余种配件。国内600多家大中型企业市场从事直销或代销,已形成辐射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非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2005年市场交易额突破32亿元。1997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知名市场”;2006年5月,被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农机配件之都”。
3.2 规划用地布局
3.2.1 配件市场用地
在现有配件市场用地基础上,根据市场远期发展的需求扩大用地面积,用地发展方向为向西,提高市场用地比例,注重市场用地与工业、仓储用地的结合,形成庞口镇的特色产业区。
3.2.2 工业用地
通过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关系的分析,可得出:围绕市场兴办生产基地,市场有了生产基地作依托,则货源充足,发展后劲十足;同时专业市场的持续良性发展,又为企业产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流通渠道,从而增强企业区域竞争力。
在庞口镇区规划中,具体分析当地产业状况,充分依托农机配件市场,规划在镇区南部和北部分别设置工业区,发展与市场主导产品配套的工业产品,形成区域性农机配件产品规模生产区,从而提升城镇的区域形象。
3.2.3 服务业用地
规划中充分考虑现状,由于配件市场为全国性专业市场,所以商品的买家为全国各地及国外。随着短期暂住人口的增加,餐饮、住宿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规划在现有宾馆用地基础上,沿庞口路新建、改建部分宾馆,形成庞口镇南北向商业轴。沿中心街设置商业金融用地,使中心大街成为庞口镇的商业步行街,步行街设计要与环境相协调,注重商业建筑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由此形成东西向商业轴。
3.2.4 仓储用地
由于庞口镇的特殊城镇性质,又有农机配件市场这个大的依托,镇区内需要大量的仓储用地来满足配件市场的需求。规划保留配件市场内的仓储用地,在镇区的南部结合市场新建大量的仓储用地,满足市场的物流需要。同时依托市场发展仓储业,既满足市场本身的需求,又为镇区经济创收。
3.2.5 居住用地
依据居住用地分布情况,以庞口路为界,将镇区生活居住用地划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以新区建设为主,东区以旧区改造为主。结合西区现有居住小区,设置成规模的居住区,完善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加强东区旧区改造的步伐,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绿化及周边的绿化建设,适当提高居住容量,强化居民的城市意识,使之成为环境良好的居住区。
由于配件市场的扩展和工业的发展,镇区必然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为把他们纳入到总体规划中来,在用地布局时要综合考虑。规划在镇区的南部设置外来人口的专署居住用地,以便可以根据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房产,用来满足外来人口的需求。
3.2.6 道路交通规划
配件市场和工业的发展必将促进物流业的飞速增长。作为物流的载体,交通成为本次规划的一个重点。为使交通网络达到高效、有序,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采用“环路加方格网式”。其中规划主干路网骨架为“四横五纵一外环”,采用一幅路、三幅路两种形式。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5 m~40 m;次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25 m~30 m;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5 m~20 m。
4 结语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庞口镇作为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必然有其发展的优势,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现状发展条件,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从提升城镇形象入手,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在此基础上重塑城镇总体形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贸小城镇。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3]李晶.专业市场与产业机集群发展———对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发展的思考[D].武汉:武汉大学,2006.
[4]余国扬.专业镇———中国县域城镇发展新模式[J].南方农村,2004(5):69-70.
[5]邵波.市场型商贸城市发展特点、趋势及规划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2004(4):22-23.
新型城镇化中的城镇网络研究 篇9
以城乡、城镇发展关系为视角来考察城镇化, 从已掌握的相关文献看, 现有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趋向:1.探究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机制、制约因素、策略与路径 (Lewis, 1954;Fei and Ranis, 1964;Jorgenson, 1967;Harrist and Todaro, 1970;林毅夫等, 1994;舒尔茨, 1999;吴敬琏, 1999;蒋省三、刘守英, 2003;马小河等, 2005;简新华、何志扬, 2006;安同良等, 2007) ;2.探究城乡一体化中, 城镇化应有的聚落形态: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 凌日平等 (2005) 、张元林 (2007) 把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空间支点, 张元林 (2007) 甚至主张统一规划小城镇, 引导农民就近迁入, “让村庄成为历史”, 以获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以经济社会效应为依据, 构建城镇化的新路径:刘嘉汉、罗蓉 (2011) 提出以发展权为核心的城镇化路径, 仇保兴 (2012) 系统地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分:新型城镇化应是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低能耗、质量提高型、低环境冲击型、集约式机动化、社会和谐的城镇化, 党国英 (2013) 以城乡均衡发展及行政效率为要求, 主张城镇化中城乡应分设、分治, 周天勇 (2013) 认为新型城镇化包括三个统筹:物的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产业化与城市化、地面建筑与地下基础设施, 主张城镇化应:尊重规律, 顺势而行, 市场为主, 明晰产权。
现有研究对城镇群体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空间结构及其结构效应缺乏探讨。本文旨在揭示城镇网络作为城镇群体在新型城镇化中应有的空间结构形式, 有何特征、有何能效, 并以此为基础探析如何建构城镇网络, 以其结构效应助推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群体的空间结构:城镇网络与城镇体系
城镇群体是某一区域内城镇的集合, 与之对应的是乡村, 两者一起构成区域整体。在区域中就城镇群体的空间联系而言, 可区分出两种基本形式:城镇网络与城镇体系 (如图) 。
城镇网络就区域而言由城镇及城镇间的多维社会经济联系构成, 即以城镇为结点, 以通讯交通为网, 以乡村为域, 由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结合而成的整体。 (1) 在网络中每一城镇都是自主联系的平等的一极, 它的形成与演进不仅是聚落空间结构的变化, 更是城镇、城乡在异化中协调, 城镇的多功能性与乡村的多功能性 (2) 在互补中强化, 提升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城镇体系中城镇的联系以中心城镇为媒介, 中心城镇具有控制地位, 城镇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层次性, 城镇的空间发展表现出梯度特征, 在现实中与行政的科层结构相结合, 表现出行政的主导性及要素的纵向梯级流动, 即由乡村流向城镇, 由小城镇流向大城市, 城镇对农村的反哺也体现城镇发展的需要与要素的逆向流动, 通过纵向的“极化-扩散”效应把整个区域纳入城镇体系, 资源配置体现层次性与区域性。
1. 城镇网络的特征分析
(1) 联系的多维性与开放性。城镇网络中每一城镇都是平等的一极, 突破了城镇间、城乡间联系的行政限制, 以交通通讯网与市场网为媒介, 促使着人、财、物及信息在区域内外流动, 并且随着交通通讯网的完善, 弱化了距离对城乡间、城镇间联系的束缚, 提高了城镇乡村间的通达度, 使得城镇成为网络中的结点、乡村成为网络中的域, 拓展了联系的广度与深度。
在城镇网络中, 经营主体可在区域内外进行着资源的配置, 使它们获得了资源配置的主动权以及主动权实现的条件, 这样城镇与乡村可依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其他的城镇或乡村发生联系, 在城镇网络中, 城镇、乡村的联系呈现出自主性、开放性与多维性。
(2) 职能协调性与动态性。在城镇网络中, 由于城镇间、乡村间、城乡间联系形式与联系主体的多样化及联系范围的拓展, 行政控制手段的实施难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城镇的行政势能弱化, 城镇间、城乡间的控制关系转向服务关系, 城乡的经济势能与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网络联系中城乡依据各自的经济势能整合着它们之间的联系, 并随着联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在城镇网络结构中城镇、城乡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职能彼此协调, 在城镇网络中城镇乡村间的差异以职能差异形式呈现, 即城镇乡村的差异体现在经济联系的不同的环节中, 城镇规模的差异不过是城镇职能差异的结果。
在城镇乡村职能的协调中, 自主自发的协调是事后的协调, 充满不确定性, 走向主体协调的合作难以达成和执行, 为了节省协调的时间, 节约协调的成本, 政府的城乡统一规划及相应的调控手段是必须的, 但城镇规模的调控不应是调控的目标, 城镇规模的协调应服从城镇城乡职能的协调, 在城镇网络的协调中促成城镇职能的协调才是政府的调控目标。
在城镇网络的演进中, 由于规模经济及集聚效应的作用, 在局部地区出现城镇在职能上互补, 在空间上紧凑分布的现象, 可称之为功能团或模块化群体, 它们以功能分化为前提, 以网络化联系为基础, 结构的层次性表现为联系链中不同的环节。在功能团的形成中离不开政府的推动, 但政府的作用不是替代城镇乡村的市场网络联系, 而是对城镇城乡市场网络联系的协调。功能团的形成不是以行政机制为支撑, 当然随着发展环境及其自身优势的变化, 这些功能团会随之发生涨落, 职能会出现新的分化与重组, 空间结构会出现新的形式, 这时若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支撑, 只会得不偿失。在城镇网络中, 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地域限制弱化, 不可复制不可分撤的城乡核心优势在其职能分化和协调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即在城乡职能的动态协调中, 城乡的核心优势成为其职能确立的主要依据。
2. 城镇网络是城镇群体在城乡统筹中呈现出的空间结构形式
长期的重城抑乡与城乡分制, 农业哺育出了工业, 但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增收条件恶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90年为2.20:1, 到2005年增加到3.22:1, 2010年为3.23:1, 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在高位徘徊, 国家启动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演进中进行新农村建设, 并着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这一策略在国家与区域层面表现为工农、城乡协调互动, 但其实施的主体是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政府以制度、政策为手段协调城乡要素资源的配置, 促使农村剩余劳力向城镇转移, 引导城镇资源下乡, 社会组织以某社会价值为目标带动城市资源流向乡村, 企业通过在农业、农村的投资, 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实现工农互动双赢。这些主体都是在自己的行为目标制约下, 以自己的行为方式推动工业、城市资金技术市场向农业、农村流动。
在城乡统筹中城镇间、城乡间的互动突破了行政科层制模式, 乡镇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得以激活并有了制度保障, 它们以各自发展的需要进行要素、物品与服务的流动、组合, 从而使城镇结构呈现出网络形态。当然政府在城乡统筹推进中空间基点的选择会影响网络的具体形态, 空间基点是网络中具有这样职能和形态的结点:它是职业农民的聚居点, 一边联系广袤的乡村, 一边承接城镇的辐射, 具有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 与周围乡村融合在一起, 它也是城乡统筹的空间结合体, 如太行山区、陕甘宁一些山区在城乡统筹中, 将生态环境、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按规划整体搬入邻近的宜居的有较完善生活设施的村镇, 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或镇, 使其建立起较完整的服务功能。这些有较完整服务功能的村镇就是城乡统筹中的基点, 这些基点的选择与确立势必会影响网络的具体形态与网络联系的广度与深度, 但不会影响城镇间、城乡间的网络联系方式。目前随着基础设施的城乡统一规划及各级政府投入的增加, 联系城乡及城镇间交通通讯网已初具规模, 这使城镇网络的形成有坚实的基础, 城镇网络作为城镇群体在城乡统筹中的空间表现形式, 已初步呈现。
二、城镇网络是新型城镇化中的空间形式
区域内城镇化的推进在现实中有两种选择:或以各级政府为主体, 在控制中进行城镇的改造和规模的扩张, 与此相映对乡村聚落进行整治、追求城乡同构, 即把村变城;或通过城乡基本公共品供给均等化、在要素自由流动中实现城镇乡村协同发展。不同的城镇化模式, 城镇群体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前者秉持城镇聚落的社会经济效应, 以城镇化的理念来改造区域, 而常常忽视产业的支撑、农业的发展、居民的选择权及乡村的文化功能;后者倚重聚落演进的内在属性, 尊重、保障居民与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及理性选择, 体现着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在城镇网络中, 交通通讯网线流动的资金流、人力流、物品流、信息流把城镇群体、乡村联成一个整体, 服务着、实现着城乡居民的自主理性选择, 城镇间城乡间的差异仅表现为职能的差异, 彼此职能的分化是以各自的优势为基础、通过多维联系进行整合的结果, 城乡居民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职业的差异, 享有同质不同样的生活。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城镇网络的发展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滋生环境, 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以城镇网络为空间形式。城镇网络与城乡统筹间的良性互动, 使以城乡统筹为生长基的城镇网络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的发展, 促使价值与效率的融合, 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空间呼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合城镇体系的职能, 放大城镇群体的功效
城镇网络为城镇乡村间实现全方位联系构筑了条件, 以此为基础拓展城镇乡村的联系方式与联系范围, 突破行政单一渠道的限制, 全方位推动城镇乡村职能的优化和协调。城镇群体作为城与乡、城与城、乡与乡间物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与流动的结点, 在网络联系的开放性与多维性中, 使得城镇资源在积聚中得到整合, 加速各自职能的转化、优化、强化, 并增强城镇群体的整体性, 由此获得资源配置的整体与协同效应, 提升整个城镇群体对乡村发展的带动力与反哺力。
2. 扩张与强化城镇的极化、扩散效应
在城镇网络中的城镇个体, 通过网络联系形式拓展了联系方式, 疏通了联系渠道, 使要素流动的障碍得以消解, 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 资源组合的可行范围扩大, 由此强化城镇对资源的吸引力, 提高城镇资源配置的效率, 使城镇的极化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 由于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及信息限制减弱, 加之一些城镇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环境改变, 使得城镇的扩散效应明显。城镇在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中, 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和转化, 对区域发展的催化剂功能、助推作用不断增强。
城镇网络在增强城镇自身功能的同时, 还强化了城镇间的整合与竞争, 外在的压力激活了城镇发展的主动性, 使城镇的发展充满活力, 城镇潜在优势与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城镇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得到进一步增强。
3. 拓展乡村城镇化的空间
城镇网络的建设对乡村城镇化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的推动;二是制度的推动。
城镇网络化, 能带来城镇群体的扩大、城镇产业结构的完善与规模的壮大, 由此增大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力的吸纳力, 同时城镇网络化疏通了城乡间的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 使城镇的辐射力增强, 推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与产业化, 农业生产手段与生产组织形式实现改进,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由此增强农业自身对城镇化的推动力。
城镇网络化密切着城乡联系, 降低城乡联系成本, 减弱城乡分隔体制的现实效应, 助推城乡分隔体制的消解。随着城镇对“城外人”的制度歧视被取消, 使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解除了制度的束缚。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与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善, 土地的生存功能被弱化, 收益性经营性凸现, 激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演进, 组织的要素聚合力增强, 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使职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农民的收入提高, 有力地推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4. 增强区域的整体性与抗风险力, 弱化发展的不均衡性
城镇网络通过网络形式把其间的城镇乡村联成一个整体, 各组成部分以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线为基础, 通过资金、技术、人才与商品市场紧密相联, 在联系中通过竞争与整合, 使乡村、大中小城镇职能协调、优势互补, 带动各地趋向均衡发展。由于结构的网络化, 在区域环境发生涨落或意外冲击时, 一方面节点自治机制的自主自决及自适应性, 能弱化涨落、意外事件的直接冲击力, 另一方面通过多维联系能消散冲击的余波效应, 区域的抗冲击力得以强化。
就某一区域而言, 推进城镇网络化的过程, 就是促进各地紧密联系的过程, 也是推动各地均衡发展的过程。城镇网络化既需要硬件的建设, 也需要制度机制等软件的构建。就网络化的基础性工程而言, 在硬件方面是健全完善沟通城镇城乡的交通通讯网市场网, 在软件方面则是落实、保障农民的应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中城镇网络效能的发挥
城镇网络是区域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应呈现出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城镇网络化不仅能放大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的政策效应, 同时还能激活城镇群体的整体性功能与自组织功能, 强化城镇的辐射力, 推动城乡城镇均衡发展。那如何建构城镇网络, 使其结构效应在新型城镇化中成为现实呢?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规划乡城结合的空间支点, 协调城镇职能
受基本国情及国家发展路径的影响, 城镇化的普遍前提是城镇带动力不强, 乡村积累力不足。为了突破前提条件的约束, 节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本, 应确立乡城结合的空间支点。此类空间结点具有城镇的质态, 与乡村相融, 是新型的农村社区。在该结点城镇与乡村得到完美的结合, 传承着乡村文化, 融合着现代科技与生态工艺, 居住其间的职业农民能享受到城市文明, 从生活质态上缩小城乡差距。
该类结点的确立与健全, 能够放大城镇的辐射力, 深化城镇对乡村的影响,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同时与农村劳均种植面积的变化相适应,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规模经济的实现。但该类结点的形成受到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乡村整治机制与资金的约束。结点的确立与建设,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则成为可行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结点的多样性功能, 还应协调其与已有城镇的联系, 这一方面促进城镇群体职能的分化, 增强城镇群体的功能, 另一方面使结点有服务支撑, 其聚落功能得以实化。城镇间职能的协调实际上是城镇间城乡间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的协调。由于农业、农村为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壮大作出了奉献, 农业哺育出工业, 工业理应反哺农业, 城市也应支持农村, 为此城乡经济联系的协调应首先健全完善反哺机制, 关键是政府应通过制度、政策等手段或直接增加农业生产主体的收入, 或诱导资源流向农业、农村, 以促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以城镇、乡村的优势为基础, 城镇乡村间的产业发生关联、城乡产业呈现多维融合, 生产经营组织作为主体与载体发展壮大, 市场适应能力增强。这需要微观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按效率原则来实现, 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规划和政策工具改善其经营环境。
2. 构建城乡、城镇一体化的交通通讯网与市场网
在城镇网络中, 各结点是开放的, 其联系也是全方位的, 网络结构表现为各单位间多维多样的联系, 而实现这些联系的现实基础是联系城镇乡村的交通通讯网与市场网。没有一体化的交通通讯网与市场网, 城镇网络便没有现实形态, 其结构效应也就不会成为现实。
交通通讯网络的构建首先要城乡统一规划, 并以经济区划为依据, 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 但要明确各级政府及收益主体在实施规划中的责任和权利, 确保网络架构得以构建。其次依据财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 同时创新并完善管理、建设、运营体制,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并协调好资本收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关系。一体化的市场网一方面完善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 另一方面通过确权与赋权以及制度分割的消解, 实现要素与商品市场的城乡城镇融合。
3. 弱化束缚居民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把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
城镇网络既是要素多维流动呈现出的空间形态, 更是各类主体自治形成的业态。在诸要素诸主体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与主体, 它是其它要素的使用者与结合者, 没有它便没有现实的生产力, 没有它的流动便没有网络结构的形成, 同时人的流动更是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流动与城乡居民的同等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与本质目标。
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应消除存在于城乡间地区间的制度性障碍, 主要是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性与地区性。为此应通过农地流转主体的规范、流转组织的健全及流转收益的合理分配来促使农地产权的完善, 通过增大社会基本保障的覆盖面及健全社会保障的流动性来消解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障碍, 逐步实现基本服务的均等化, 依此来纠正政府的越位与缺位。
在城乡居民的流动中, 以经济理性为视角, 转移是居民生活成本、生活收益相比较而选择的结果。但在现实中受抑农理念、农村衰败以及城镇资源行政等级差异的影响, 向首位城镇移居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价值取向。农村劳力的过度移出, 以及城镇间承载居民的非均衡, 已困扰着城乡的发展, 惟有在“阻”“疏”的结合中, 走向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南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 《管理世界》2005年7期;
[2]张元林:《让村庄成为历史—中国城镇化之路的最佳选择》[J], 《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5期;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 《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1期;
[4]刘家汉、罗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 《经济学家》2011年5期;
新型小城镇 篇10
川道型小城镇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城镇空间形态, 这里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 贫困人口众多, 城乡空间布局散、乱、差。在相当长时期内, 在环境恶劣物质匮乏的条件下, 人们通过对自然资源最有效利用途径的不懈探索, 找到了最经济的办法获取最丰富、最适宜的居住空间营建方式, 建造出各种类型的地域聚落、民居建筑, 许多成功案例延续到今天。该地区窑洞与生土建筑适应了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 形成了低能耗、低成本与环境融合的聚落营建模式, 成为研究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原型的“地域基因”库。
一、现状解析
川道的地形环境特点是坐落于“丰”字平行状水系的河谷和滩地的周围, 地貌系统空间特征为凹形。土地由河流长期冲刷山脉而形成, 河道穿过城镇, 山脉位于两侧。土地资源分布具有平坦、狭长、稀缺的特点, 尤其是可用于耕作的土地面积较少 (见图1) 。
本文中川道型小城镇的地形地貌特征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 位于延河、汾河及其主要支流的谷底, 一般宽度 (D) 约为200─700米, 较为开阔平坦, 并能保证城镇一定的发展和建设用地。延安市志丹县城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县城东依小石山, 西临周河, 南为川道, 北临城隍庙沟, 洛、周、杏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域。境内土地广袤、矿藏丰富, 素有“山保安、米粮川、牛羊满山”之称, 属暖温带温凉气候区, 又处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 四季分明。志丹县域内部多样的地貌类型, 不仅利于农业多样经营, 而且对城镇、交通建设、工业布局以及旅游业发展也十分有利, 是“承上启下、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群体网络”。
二、居住模式的发展历程
志丹县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住宅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归根结底也就是不同时期人们生活需求、居住模式与住宅设计之间所直接体现的矛盾。通过这些分析, 有利于研究人员掌握在社会外部条件作用下的住宅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以便研究居住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自有自建住宅
1. 窑洞
志丹县的窑洞住宅已经经历了很多代的发展, 从单孔窑、两孔窑、三孔窑到多孔窑, 从单层窑、双层窑再到多层窑 (见图2) , 窑洞在志丹县始终有着其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居住形式随着社会的变革, 经济的发展, 经久不衰。
窑洞住宅除了有很多便于居住的气候因素 (如冬暖夏凉等) 外, 还有因地制宜、建造方便、成本低廉、施工周期短、维护费用低等优势。通过调研笔者发现2005年在志丹县城内开凿一孔窑洞的费用总和为1万元左右 (不含室内装修) , 需要工匠3─5人, 时间大约为三周, 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窑洞的优点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 使得窑洞这种居住形式由单一住户开凿供自家居住, 发展到几户、多户整体开发模式, 在志丹县城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 如城南或城北, 很多住户由于拥有一定规模自有土地, 自行开发较为简易的立体窑洞。在满足家庭居住要求的同时可以对外租赁, 不但租赁给个人以供居住, 而且租赁给单位或商人办公或者经商。
2. 低层住宅
志丹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周边大量农民进入县城务工, 致使县城内住房紧缺, 房价也一路飙升, 大量务工人员无房可住。这一时期县城中心区内出现了很多简易的低层平房 (见图3) , 这类住宅在志丹县三马路西侧尤为多见。低层住宅虽然简陋, 但它的出现缓解了部分居住压力, 但同时也为日后的旧区改造带来了问题。
3. 多层住宅
在县城内低层住宅增多的同时, 部分居民将自己土地上的房屋重修或者加建, 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县城内很多区域出现了3─6层的住宅, 在满足自身居住要求的同时大多对外出租, 沿街的出租为商铺, 其余的作为租住。这类房屋的增多, 逐步形成了县城内现有的居住区雏形。此时, 初步形成了以窑洞和低层、多层住宅为主的志丹县80年代的居住模式。
(二) 单位制大院体制住宅
80年代中期, 我国城镇采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提供住房的福利性分配政策, 因此在居住空间分布上多表现为职、住接近型。在县城内部, 居住空间多依附于见缝插针似的建设, 形成“单位大院”的生活模式 (见图4) , 使居住者依托业缘关系对应地形成居住上的地缘关系。同时, 由于多年来住宅建设量的严重不足, 城区中旧有的居住空间仍承担着巨大的居住功能。总体看来, 这一时期志丹县的居住空间由于依附于工业、企业、事业与各种单位而多表现出附属职能的角色, 在居住空间结构上表现出均衡而分散的分布特点 (见图5、图6) 。
单位大院模式的特征应该说是城市化程度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传统社会的印记, 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单位大院中社会属性的不完善性, 居民的后勤保障对单位经济效应依附严重, 带来了小而全, 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
(三) 住宅商品化时期
90年代, 志丹县进入经济转型期, 土地有偿使用和住宅商品化的政策对志丹县城镇居住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影响。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实施, 使城镇空间的开发和建设日益受到土地杠杆的制约。虽然仍有很多的政府干预行为, 但在级差地租这一强有力的经济杠杆的推动下, 城镇空间结构在转变中还是逐步显现出来。城镇中心正逐步形成中心商务区, 居住空间的建设逐步转向城镇边缘地区 (如志丹县灵皇地台居住小区) 。另一方面, 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出台, 使我国城镇居民获得住房的方式, 从由单位统一分配的福利型向在市场中自主购买的商品型转变。居民购房和开发商建房都是以实现各自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市场经济行为, 共同构成了驱导居住空间分布的完整的市场机制。
尽管目前我国城镇中居住空间的社会模式存在着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但发展与构成并不平衡。其中传统式街坊社区 (自建住宅)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以保留下来, 随着城市的扩张, 人口的增多使得它们居于城镇中心区, 目前在市场机制的土地政策作用下, 其存活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问题
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居住模式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变化缓慢, 聚落和居住形态与当地气候、地貌、资源和谐共生。但是近些年, 随着改革开放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打破, 农村经济状况逐步改善, 对该地区城镇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形态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下迎来了大规模村庄改造、建设的高潮, 城镇规划、民居营建在民居地域文化的传承与生态技术层面遭遇到巨大的危机、挑战。在当代社会变革的冲击下, 面对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深层次变化, 目前志丹县城镇居民居住模式的营建呈现盲目、无序、爆炸式并且缺少技术指导的趋势。
(一) 规划缺失土地浪费
1. 城市建设用地整理难度大, 拆迁过程冗长, 实施拆迁困难, 给政府和城建部门来了很多经济压力和城市建设压力
由于建设用地的整理总是针对一定地域范围的整理, 除了地块的平整规则, 更多的是对于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权属的重新调整。因此, 建设用地整理同样离不开整理范围内原有土地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由于在整理启动初期, 土地使用者总有一定的成本付出, 或者交出土地使用权, 或是失去房屋的所有权, 并且土地整理也是存在一定市场风险的项目, 原居民普遍存在风险规避心理, 因此, 如何激发原有土地使用者的参与热情也是整理研究中需要认真考量和解决的难点问题。
2. 城市土地利用率低下, 建设用地的出让不规范, 造成土地的价值流失
志丹县改河造地工程的实施是典型的案例 (见图7) 。本着缓解旧城压力, 拓展新城的思想, 把河道改至沿着西侧山体一侧, 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约25公顷。当时每亩土地出让价格15万元, 由政府指定土地出让给某单位, 基本上是收取土地整理的成本价, 既增加了土地面积, 又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 取得了多方共赢的结果。
3. 造成旧城改造难度大, 城市各项功能更新慢, 市民居住生活品质不高
城市空间结构正急剧地由城市中心区域向着边缘逐渐发展起来, 某些城市甚至一时间忽视了中心区域的存在, 与此同时, 欧美国家的“后城市化”阶段也正在出现, 促进城市复兴、构建新人居环境的实践普遍展开。单纯地外延式扩张并不是城市发展的最好方式, 在外延式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的提高才是一个正确的发展之道。
(二) 弃窑建房占用大量耕地
传统建筑正在被大量废弃, “弃窑建房”、“弃土建房”导致有限耕地急剧减少, 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城市化进程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原有窑洞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城镇居民的生活要求, 为追求新的生活、消费方式及交通、通信的便利, 废弃原有的窑洞, 在缓坡、平地等可耕种地带建设新的住宅, 城镇居民从原先不可耕种的陡坡地带, 迁至谷底的公路、河道两侧, 占用大量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交通便利的耕地, 有限耕地急剧减少。据统计, 近年志丹县年均废弃窑洞300─350孔, 建砖瓦房占耕地近百亩。
(三) 传统窑洞的固有缺陷导致弃窑
传统窑洞内部通风不畅、采光不足、潮湿阴暗、缺乏给排水设备, 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由于黄土本身, 最怕水害, 如有孔洞或裂缝, 在暴雨季节, 这些因素就会给窑洞造成巨大的破坏。遇到雨季, 洞内潮湿, 通风极差, 而且越深采光越差。
(四) 抗震性差
夯土墙、土坯墙有就地取材方便、可塑性强、热工性能好等优点, 但抗震性差是其致命缺陷。窑洞坍塌主要原因与窑墙局限性有关, 墙体尺度上门窗洞口过大, 屋顶与墙体、墙体与墙体结合不当, 挖掘或砌筑施工不当。地震时土墙砌筑作为承重或围护的会遭到破坏, 包括墙体扭转、平面错位、开裂较大、墙体分离甚至房屋倒塌。
四、案例分析——新型窑洞
(一) 基地基本情况
根据志丹县城南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 在城南景观大道东侧沿山体规划、设计、建造立体窑洞。
城南景观东侧为山体, 西侧为周河, 该片区主要为新开发用地, 南面为城南大道和过境路交叉口, 呈南北方向线性分布, 整个场地背山面水, 视野开阔, 场景壮观 (见图8) 。
(二) 规划设计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研讨最终采用层叠、退台组合的窑洞模式, 将其分为7个标段进行设计。每个标段根据山体的坡度呈现不同体量和组合方式。项目开发以一层为商业, 二至五层做住宅开发, 分5个标段, 建筑高度为22米, 南北长接近1000米, 东西宽36米, 无地下空间, 共计315户。建筑面积为近3万平方米, 顺应山势布置, 沿景观大道一侧开敞布置, 地域特色鲜明, 与景观大道的周边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 户型设计
窑洞建筑的窑居空间, 横向、纵向形成退台式, 不断发展, 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窑居聚落空间, 而立体窑洞就是在这种传统窑居的演绎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型窑居空间, 它是通过单孔窑洞的纵横向发展、叠加而成, 运用现代技术, 结构与山体脱开, 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对建筑的损伤。行走空间通过内部楼梯和入户空间构成, 内部功能现代化。
城南立体窑洞的户型空间设计, 为满足不同家庭构成的需求, 设计了多种户型空间, 包括一室一厅 (两孔窑) 、两室一厅 (三孔窑) 、两室两厅 (四孔窑) 、三室两厅 (四孔窑) 、四室两厅 (五孔窑) 。顶层局部设置跃层平面, 基本满足动静分离、寝食分离、洁污分离。
户型一:过渡性户型, 一室一厅, 将厨房卫生间等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布置在山体一侧, 而将卧室、客厅沿开窗面布置, 争取较佳的采光, 建筑进深为6.6米, 建筑占据两个孔窑, 内部采用套间的形式, 功能布局紧凑。随着传统大家庭逐渐向小家庭过渡, 此户型适用人群主要为刚结婚的两口之家、空巢家庭等。
户型二:一室两厅户型, 占据三个孔窑, 内部贯通套间布置, 中间一孔为客厅, 左边一孔为餐厅、厨房、卫生间, 右边一孔为主卧。每孔均沿外西侧开窗, 餐厅紧接厨房布置, 减少交通流线, 卫生间与客厅侧面相接, 功能布局合理, 适用人群主要为三口之家和年轻人 (见图9) 。
户型三:两室两厅户型, 四个孔窑, 内部贯通套间布置, 中间一孔客厅, 左边一孔餐厅、厨房、卫生间, 往里为卧室, 右边一孔为主卧。每孔均沿外侧开窗, 客餐厅分离, 餐厅紧接厨房布置, 减少交通流线, 空间有效利用率高, 功能布局较合理, 适用家庭成员较少的家庭。
户型四:由于山体坡度较陡, 建筑布局完全与山体脱开, 采用现代单元式住宅户型, 三室两厅, 双面采光通风, 将厨房卫生间等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布置在靠山一侧, 主卧、客厅等对采光、通风、视线要求高的空间位于建筑正面, 争取较佳的采光。建筑占据三个孔窑, 内部采用套间的形式, 功能布局紧凑。适用人群广泛。
(四) 套型内环境的改善
传统窑居空间室内阴暗、潮湿、通风差, 建议建筑墙体采用空心砖填充, 内贴防水油毡, 外围与黄土紧贴, 有效的防止水的渗入。提高建筑层高, 增加开窗面积, 保证室内采光。通风主要通过机械通风的方式, 厨房位于建筑的内侧, 紧靠山体布置, 主要为了方便管道的布置, 防止管道穿过居室和卧室空间。
五、结语
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 虽然面临各种困境, 但地域特色的新乡土建筑应寻找立足地域资源环境条件、结合当代绿色技术、充分发扬传统民居的三位一体优势。第一, 传承与继承传统民居中的营建智慧, 城镇建设与规划 (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设计) , 精雕细琢, 一旦确定决不随意更改并将其纳入当代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阐释;第二, 借助当代绿色技术与理论, 改进传统民居中不适应当代需求的各种弊端, 特别是探究严重缺陷的有效解决办法。第三, 摆脱当前新民居建设中暴露出的毁林毁地、破坏植被、风格单调、片面追求所谓“跨越式发展”、三十年、五十年不落后的伪高档次、规模大、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 解决新型民居建设所导致的资源毁损加剧、人地矛盾与地域文化消亡等问题。
总之, 志丹县的发展建设尊重川道型地域特色, 在住宅建设更新的同时因地制宜, 合理地使用土地, 节约宝贵的建设用地资源, 对可建设用地严格管理, 走保护与更新并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军.西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王欣.川道型小城镇更新中适宜的居住模式探讨.硕士论文, 2008.
[3]周若祁.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住区模式研究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1.
新型城镇化应是“市场的城镇化” 篇11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土部、住建部等13个部委參与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前正在做最后修改。《规划》拟提出,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方式,企业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政府则主要负责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两次会议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改革要求,这是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依据。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各地城镇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地方热衷于“土地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强征强拆侵害农民和市民的利益;再比如,缺乏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重开发建设轻规划管理,重经济利益轻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华而不实、大而不当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缘于城镇化由地方政府强力主导,在某些地方甚至变成了“市长的城镇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且怀有以城镇化建设打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现实动机。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市场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新型小城镇 篇12
一、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
为让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又凸显传统文化元素, 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式城市。兴国县在编制城市规划时, 坚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
1. 突出城市规划的引领。按照“城乡发展, 规划先行”原则, 高水准、高品位地组织了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聘请美国龙安公司编制了覆盖范围达 40 平方公里的《兴国县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聘请浙江大学完成了《兴国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 》。先后聘请了中国林科院、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等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对全县城市园林绿化、旅游产业发展、教育园区, 以及城市近期建设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 完善了城市交通、消防、绿地系统和城市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 县城控规覆盖率达100%。
2. 注重城乡规划的同步。围绕实行城区和乡镇同步考虑、总体和专项统筹实施的思路, 积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按照“四轴、七心、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 以京九交通廊道、三一九交通廊道和兴赣交通廊道为轴带, 积极培育和发展沿线小城镇, 加快推动了高兴、埠头、江背、长冈与潋江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与此同时, 完成了乡镇总规、圩镇控规和所有30户以上规模自然村, 以及34个农村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规划编制, 城镇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
3. 突出文化理念的融入。为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 形成与兴国历史、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提升城市品位。全县在 编 制城乡规划时, 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 把兴国丰富的红色文化、将军文化、山歌文化、堪舆文化等文化元素充实到城市规划之中。与此同时, 编制完成了《兴国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江西兴国县三僚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
二、以功能配套夯实城镇化基础。
按照坚持以人为本 , 优先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全县根据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 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 逐步完善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 城镇的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1. 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近两年来, 全县城市建设总投资达 20 多亿元。实施了苏区大道改建、滨江西向北延伸、凤凰大道、坝南新区路网等一批城市道路工程, 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启动实施了小春河、烂泥河雨污分流工程、滨江东沿岸截污主管及过江截污主管建设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以及城区学校扩容改造、兴国中学、人民医院迁扩建、红军子弟小学、五福广场改造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
2. 着力加快示范镇建设。投入资金 4300 余万元, 启动实施了高兴统筹城乡发展省级示范镇建设, 修订完善了高兴镇示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启动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幸福大道、平安路、湖布保障房、高兴中心卫生院迁 (扩) 建等项目建设;完善了示范镇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站, 对所有下放、委托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集中到示范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 加快推进了中心示范镇建设, 着力打造了龙口镇、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梅窖镇和江背镇等一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配套服务比较全面, 带动辐射力较强的小城镇。
3. 着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四区合一”的思路, 全县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区与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区、返乡能人创业示范区进行有机结合, 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 打造了枫林田庄上、茶园幸福新村、埠头铭恩新村和长冈合富新村等 93 个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服务一流的新型社区;同时, 积极推动行政审批、社区警务、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救助、信息咨询等基本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 不断完善各类配套功能服务。
三、以特色产业增强城镇化后劲。
围绕“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思路, 全县坚持把发展城市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大力发展商贸、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以及工业产业, 加快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通过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 有力促进了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融合。
1. 以现代服务业促动城镇化。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堪舆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农村调查纪念园等“六园”为平台, 着力打造了融红色观光、传统教育、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易经文化为核心, 打造了融风水文化研究、风水作品欣赏、风情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三僚国家 4A 级特色文化旅游景区;以均福山、灵山和丹霞湖为重点, 以杨梅、杜鹃花和脐橙等基地为依托, 打造了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景区。同时, 按照“产业兴城、产城一体”思路, 规划建设了国兴汽车博览城、国际时代广场、开发区城市综合体、博联商贸城等一批城市现代服务业项目。
2. 以工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围绕矿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 着力打造了“两园两基地” (即机电产业园、军工产业园, 氟化工产业基地、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8亿元、占地9500亩的开发区扩区调区工程, 通过调区扩区开发区的总体规划面积由原来的300 公顷扩大至 557.79 公顷, 工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 中心城区工业总量辐射带动不断增强。
3. 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全力抓好苗木花卉、油茶、灰鹅、脐橙等特色农业产业,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示范带。围绕建成一批集现代农业经营展示、农业劳作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城郊农业, 成功引进了埠头塘坝上现代林业博览园、万亩珍稀树种培育基地等一批超亿元农业产业项目, 打造了龙口万亩精品苗木基地、龙砂湾高效芦笋基地和官桥千亩蔬菜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努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中心乡镇。
四、以生态理念提升城镇化品质。
围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县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 精心呵护绿色生态环境, 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准入机制, 加大对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治理, 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以及空气质量监测, 做到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1. 努力打造森林城市。以县城为龙头, 以中心城镇为重点, 重点抓好一江两岸 绿 化 景 观 工程、拦河坝、湿地公园、城市森林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通过规划建绿、立体增绿、拆墙透绿, 基本形成了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科学、景观保护有力、绿地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园林城镇格局。同时, 以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小区建设抓手, 启动实施了兴江线、319国道、高兴和鼎龙高速连接线通道绿化提升工程。大力开展以“三清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建设了塘石、长迳等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人文和谐的绿色生态村庄。
2. 努力打造低碳城市。按照环保低碳要求, 从产业、空间、动力、生活等方面, 科学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全面系统地推进节能减排, 优化城市布局, 完善居民小区功能, 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 鼓励引导居民使用节能产品, 积极培养城镇居民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 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大力推进了全唐盛世无害化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