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2024-10-04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共8篇)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乃至周边区域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工业化水平和城镇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 实现农村人口的劳动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的过程, 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它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 就是人口集中、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的支撑和助推, 来提升城镇化人口的素质。县域高等教育正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发挥重大的助推作用。

“长期以来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盲区,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健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与县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 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县办广播电视大学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 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 是高教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县域高等教育建在本县内, 大部分学生可以不住校, 在吃、住方面可以为农村家庭节约大笔资金;课时安排灵活, 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授课外, 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者晚上进行, 方便了一些在职学员;因县办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县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灵活, 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对本县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实用性课程。

一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分析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县域经济社会的需要, 面向县及乡镇的现代农业及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专业并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技能培训,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县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发展机遇与条件, 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效能。

(一) 为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为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把农村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大城市学习最终留在大城市发展, 经过这样长期的抽取, 致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县域高等教育设在县域的行政中心, 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需培养大批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市场的供求动态, 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 也促进了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支撑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依靠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三农”问题, 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 传统农业的发展已不适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小农意识, 培养出新型农民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在新型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普及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县域高等教育在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落后、工人的素质偏低的局面。县域高等教育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企业合作攻关, 为乡镇企业设计新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发新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三) 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县域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 为改变和提升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发挥引领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一些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 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及乡镇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 大学是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者, 时刻与我国主流文化相吻合, 所以, 县域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去辐射和提升县域文化,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

二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效能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 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县域高等教育而言, 应利用其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而办学, 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使县域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

(一) 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 同其它省部级高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 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教育的最高学府, 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专业设置要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需要

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而设, 以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生源、学生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设置相关专业。如对接农业开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及水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对接城镇工业化发展开设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 对接矿产资源开发开设安全工程、金属冶炼、玉器加工等相关专业, 对接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2 试行属地招生政策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招生的政策。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招收适龄青年, 招生采取国家统招和县域特招两种方式。国家统招, 依据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 培养成为现代农业或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县域特招是根据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工业发展所需而特别招收的一批适合城镇发展所需的适龄青年, 实行自主招生, 自出考题或者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区域内的适龄青年, 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一线工作人员。实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 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工人, 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3 探索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模式, 实行企业预订式培养, 企业需要哪类人才, 学校就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实行学位制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满足县域内不同人口的需求。提升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城镇工业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 实现直接上岗属地就业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就业的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 实行订单式培养, 毕业后直接上岗, 避免了企业招工后的培训环节, 并且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 真正实现了人才的用得上、留得住, 促进了县及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了企业、地方、学校三方共赢。

(二) 重视县域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作用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 “其科研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 科研立项与技术研发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 特别是要为解决本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普遍落后,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经验及器具难以推广到农业的发展中,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高等学府在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现代化农业器具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域高校通过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现代化器具的推广与使用等方式, 帮助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也承担着科技研发与推广的重担, 助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对待原有城镇老旧企业, 通过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素质, 并帮助他们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面对城镇新兴企业, 县域高校通过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新技术的引进及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 帮助新型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三) 实现县域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新功能

高校是当今流行文化的引导者, 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心,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文化中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传播与创新优势, 促进与当今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组织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向广大农民传播当前主流文化, 并普及医疗、法律、金融等文化知识, 还可利用广播、网络、文艺汇演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 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县域高等教育图书馆对市民的开放是促进公民素质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相对社会公共图书馆而言,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专业, 且各所高校因不同的办学专业和特色,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都各具特点, 可以满足不同人士, 尤其是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 提高城镇公民的阅读量, 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阅读需求, 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 实现了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 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 在提升城镇居民文化品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水芹, 许建虹.地方高校应主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

[2]刘金玉.论我国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性[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

[3]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11) .

[4]崔国富.地方高校对城镇化的助推效能与实现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8) .

[5]李颖萍.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5) .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2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丰城城市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城市人口由2001年的17.4万人到2009年已经突破30万人,城市规模由原来的5.25平方公里到2009年已突破36平方公里。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丰城城镇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城市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丰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要立足借势发展,加速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城市群驱动,且中国城市的竞争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过去个体的竞争走向群体竞争;二是从全国的角

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将会从过去的单极驱动到多元化竞争。借势发展,就是要围绕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要求,重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完善。随着丰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由“一江两岸、一江两桥”发展为“一江两岸、一江三桥、一城五区”,总部经济基地、生态经济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等板块,已经突破了原有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盲点”。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正成为丰城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持续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对原有城市规划进行新一轮的重大修缮,将正在大力推进的河西防洪堤、总部经济区、国家湿地公园、隍城富硒温泉等重点版块纳入规划范围之内。二要更加注重交通的对接。重点是加速推进丰昌大道、新105国道改线工程、昌吉赣城际铁路,城西防洪工程综合治理区“三路一区”建设。这是主动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基础工程、重要工程,要确保在尽快全面启动、全面推进、全面加速。三要更加注重城市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毗邻南昌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唯美码头项目、梅林现代物流产业园、城市物流产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丰城建成南昌这座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周边的现代物流副中心;以打造赣中金融中心为目标,按照引资引

智引银行的思路,抓好银行引、建、改工作,培育发达现代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总部经济基地为龙头,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职业教育的定位,加快规划建设大学城,支撑丰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四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提升。加快老城区路网、管网、线网建设改造,加快推进中高档宾馆、购物服务等硬件设施建设,加速新老城区社区改造和提升。尤其是要把新老城区的社区改造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坚持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小区开发同步的原则,加快社区布局调整与服务范围的科学划分,强化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要立足蓄势发展,加快农村集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即生产要素点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为此,集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物资的集散地、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持续拉动内需的动力。加快农村集镇建设,一要坚持规划促动。规划先行虽然是老话题,但仍然是新问题。丰城市集镇建设之所以水平低、发展慢,其关键问题就出在规划上,规划不完整、规划不合实际、规划不执行,等等。要以中心镇、城市副中心为重点,按照“品位高、定位准、操作性强”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放眼周边、着眼长远的方针,制定、完善集镇规划。尤其是小袁线

沿途乡镇,105国道沿线乡镇和新梅路沿线乡镇,要高标准、高起点搞好集镇规划。对于重点建设的副中心集镇,要纳入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修订和完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二要坚持政策推动。农村集镇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支持。在执行、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真正向政策要效益,向政策要空间,向政策要未来。三要坚持产业带动。没有产业的支撑,集镇建设就难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因丧失“造血”功能而难以繁荣发展。在推进集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产业强镇这条主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按照“一乡一业”的要求,培育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谋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要立足内涵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产业,二是合纵连横(城市群),三是文化。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所谓文化软实力,简单说,就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如果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硬实力,铸造城市的筋骨肉,那么,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则培育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一要尽快研究制定

县域:以产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 篇3

当前,我国县域产业发展工业化程度不高,由于追求一时经济增长速度,而盲目上项目、引企业,导致结构、质量和效益不优、低水平重复建设、能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严重。不仅影响县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县域应调整思路,转变观念,促进整个县域产业的大调整和大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的新型城镇化。

县域产业发展思路应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新型城镇化为目标,从提升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强化核心竞争力,增加就业,拉动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出发,转变发展思路,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提升发展力

以夯实基础代替盲目跨越

在乡镇企业兴盛时期,苏南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小城镇跨越式发展的奇迹,2008年前,对外贸易加工同样造就了珠三角小城镇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对于众多发展落后的县域充满了激情和鼓舞。但是,必须承认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势能是不同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特定的条件,需要国际国内大的发展背景和国内经济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需要县域经济有特色要素和良好的区位条件支撑,更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我国绝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发展思想和理念落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现实中,不少县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抛开现实条件,出台一些诸如三年产值翻倍、三年大变样的政策,抛开农民的接受能力,提过高的目标,有的采取了一系列脱离实际的措施,虽然有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证明,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不具有普遍性。在经济发展中应该脚踏实地,打好基础,不能不顾自身的现实条件,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从而使原本脆弱的地方经济雪上加霜,使城镇化失去产业支撑的健康发展保障。

强化集聚力

以产业聚集代替全面发展

一个县的财力、行政调控能力、资源利用率都是有限的,这就注定了产业定位不在多,而在精、在特,注定了县域经济不可能全面开花,只能是非均衡发展。

有些县域,从基础材料上看,主导产业有五六个之多,实际上,“十大产业”“八大优势”只是花架子,其实所谓是支柱产业只有几个公司,产品单一,技术有限。也有一些县域只有一到二个支柱产业,产业也比较细分明确,往往是这样的县域,经济越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产业和集聚力,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当然,这和地区产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产业发展初期,发散式产业发展有利选择适合县域的产业方向,但是,这种发散式的产业选择并不代表着产业全面发展的思路。

因此,在县域产业发展和选择上,要多一些冷静和理智,少一些急进和盲从。要善于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众多的产业中择其强者而扶之,选其优者育之,并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方向推进,发展板块产业、链条产业,真正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收到“以一胜十”的效果。围绕一两个优势产业、一两个知名品牌,一两项特色工作,强化优势,扩大影响,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做到以特取胜,以聚领先。

凸显竞争力

以特色经济代替同质竞争

发展县域经济,抓住带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和品牌化道路,对解决城镇化问题非常重要。特色经济是县域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比较优势形成和确立的过程,有了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县域经济才能不断壮大。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指出,在开放的环境下,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每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比较利益不同生产率低的一方仍然获利。H-O模型分析:在开放环境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发挥其固有优势进行贸易。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经济是在经济交流交往、地区之间比较互动和竞争较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特色经济要通过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借助市场载体才能实现。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既要充分利用当地天时地利优势,确保产品、产业的地方特色,实现生产规模化和品牌化,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专业化经营,发挥产业的聚集效益;又不能固守陈规,要善于借助外部环境条件,跳出地区局限,以市场为风向标,加快地方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技术优化升级改造,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特色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产出效益。特色经济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把小的做大,弱的做强,才显示其所展现的优势与特色。由此可见,通过市场选择,突出地方特色,克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或是无中生有、小中见大,或是短中见长、人有我优,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来,进而形成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这个过程便是特色经济的创新过程。

扩大就业力

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代替消极发展

工信部明确要求,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当前,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决策者影响较大,发展规划随决策者的更换而反复变化,出现“多变型”的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思路,尤其是在政绩模式的影响下,可持续发展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发展快成为地区发展的首要选择,产业招商围绕的是发展快、规模大的方向,而不是围绕本地产业展开,另外一些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县域产业的发展招商重点,根本没有兼顾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发展主要靠市场内生力推动,如果简单通过行政手段来降低成本是难能持久的。

nlc202309032113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将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是县域产业发展的机遇,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县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就业的利好型产业,而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县域就要根据生态和资源承载能力选择性发展。

白沟的箱包、义乌的小商品都是县域劳动型密集产业的发展结果,从人才贮备到技术创新,当前的县域发展都不具备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所以县域产业的发展与其盯着前沿、新兴热门产业,不如在传统产业转移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积累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然后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升级与创新。

增强拉动力

以农产品加工业代替农业粗放发展

农产品加工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投资与消费的关键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快速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资源丰富,县域根据自身的农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能带动当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更能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聚集产业发展资源与要素。

从发展规律和趋势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GDP中的增长空间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最具特色和潜力的产业。

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就为吸纳更多的资本和更多的劳动力提供了可能。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正因为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20%;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3倍,而我国还不到其1/2。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是将农产品进行粗浅的加工就投入了市场,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保鲜、物流等)则进入近似指数增长的井喷式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取代传统的种养殖业成为农业产业的主体和支柱。

因此,县域必须把握国家产业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政策环境机遇,挖掘农业产品加工发展潜力,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做好农产品加工这篇大文章。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4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是四川省的重要战略部署[9]。绵阳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 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 (2区、1市、6县) 。目前,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绵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也严重影响了绵阳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则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鉴于此, 对绵阳市县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实证评价, 揭示不同县域“两化”互动发展的特征及限制因素, 以为绵阳市不同县域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

1 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已有的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中, 多从经济效益、科技与信息化水平、资源利用与环保能力、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5,6]。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依据此内涵要求, 许多研究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等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5,7]。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为依据, 借鉴现有的“两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绵阳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遵循科学性、简明性、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 建立了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工业经济效益、能耗与环境污染、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五个方面16项具体指标构建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 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空间集约、城乡统筹七个方面22项具体指标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为便于不同县域“两化”水平的比较, 评价体系弱化总量指标, 多数指标采用人均指标或相对指标, 指标体系如表1和表2所示。评价的基本单元为绵阳市9个县 (市、区) , 数据为2011年截面数据, 数据取自《2012年绵阳市统计年鉴》。

2 评价模型

为了便于各指标之间的比较, 消除指标数据量纲不同的影响, 本文选择标准化评分法[5,7]。

首先, 为了保持指标的同趋势化, 采用取倒数的方法将评价中的逆指标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产值SO2排放量、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转换为正指标。

其次, 为了克服由于指标间的量纲不同对统计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 对原始数据按指标 (即变量) 用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10]。

式 (1) 中, Xi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i为变量数据原值;minx为变量数据的最小值;maxx为变量数据的最大值;maxx-minx为变量数据的极差。

第三, 指标权重的设置。权重设置对综合评价得分的影响至关重要, 赋权方法需要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中选择。客观赋权法所依据的赋权原始信息来源于客观环境, 它根据各指标的联系程度或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的权重。客观赋权法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复相关系数法等。由于该评价涉及的样本量较小, 限制了我们采用一些客观赋权法, 所以各指标的权重主要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专家打分法, 同时参考相关研究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后确定。

第四, 各层指标综合分值的计算。采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综合分值, 计算公式如下:

式 (2) 中:X为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Xi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个数。

最后, “两化”协调发展综合分值的计算。计算公式为F=0.5 X+0.5Y, 其中, X、Y分别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得分。

3 评价结果及“两化”互动关系分析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分分别见表3和表4, “两化”发展综合得分见图1。

1) 新型工业化水平。如表3所示, 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新型工业水平都不高, 梯度变化比较均匀, 内部分异相对较小 (变异系数为0.300 7) , 得分最高的涪城区 (得分0.546 1) 是得分最低的安县 (得分0.215 8) 的2.53倍。根据新型工业化水平, 基本上可将绵阳市9县域分为3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包括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和梓潼县4个县、区;第二梯度区包括平武县、江油市和盐亭县3个县、市;第三梯度区包括北川县和安县2县。对新型工业发展较好的第一梯度区4个县、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可知:涪城区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资源节约和环保能力对其工业化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得分均为第一, 人力资源利用次之, 但也相对较高, 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游仙区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资源节约和环保能力、工业经济效益方面的得分均为第二,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人力资源优势发挥方面的弱势 (得分排名第七) , 特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方面的劣势 (得分最低) ;三台县新型工业化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工业经济效益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能力较强, 其他方面处于中等水平;梓潼县主要得益于资源节约和环保能力及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次之。对处于中等水平的第二梯度区的3个县、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可知:平武县的人力资源利用对其工业化的贡献率最高, 工业经济效益次之, 其他方面处于较低层次;江油市虽然在工业经济效益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得分分别处于第三和第二) , 但在科技与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利用方面, 特别是资源节约和环保能力方面的劣势 (得分处于最低水平) , 使这个工业城市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居于第六位;盐亭县新型工业化水平主要得益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及资源节约和环保能力相对较强, 其他方面的能力很弱。第三梯度区的北川县和安县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弱。

以上分析表明, 绵阳市新型工业化在9县域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能耗与环境污染这三项指标上, 而在工业化率、工业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的指标得分较为相近, 变异系数 (见表5) 的计算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征是更注重科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11], 可见, 绵阳市各县域在表征传统工业化的指标上差异较小, 在新型工业化的新型要素上差距悬殊。

2) 新型城镇化水平。如表4所示, 除了涪城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外, 其他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变化比较均匀, 但整体水平偏低, 相对滞后于整体的新型工业化水平;涪城区与其他域的差异性很大 (得分最高的涪城区是得分最低的平武县的4.33倍) ;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的变异系数为0.5988, 大于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差异。根据新型城镇化水平, 可将绵阳市9县域分为3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只有涪城区;第二梯度区包括江油市和游仙区;第三梯度区包括安县、梓潼县、三台县、北川县、盐亭县和平武县6个县。涪城区是绵阳市的城市核心区, 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得分较低外, 其他各方面在9县域中都是最高的, 其新型城镇化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区。处于第二梯度区的江油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 各方面的得分比较均匀, 空间集约能力相对低一些, 但也处于中间水平;游仙区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位居第三, 经济绩效、居民生活水平和空间集约能力对其城镇化的贡献率最高, 得分均为第二, 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生态环境次之, 但需要关注的是其社会发展能力和城乡统筹能力较弱, 均居于第七位。处于第三梯度区的6个县的新型城镇化得分差异性很小, 相对而言, 安县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空间集约及城乡统筹方面, 梓潼县在居民生活和城乡统筹方面, 三台县在社会发展和空间集约方面、北川县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建设和经济绩效方面、平武县在生态环境方面对其新型城镇化的贡献较大。

结合以上分析和变异系数 (表5) 可以看出, 从新型城镇化而言, 绵阳9县域在城镇居民生活、城镇生态环境、经济绩效方面的得分较为相近, 而在城镇社会服务功能、城镇集约化水平、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建设、城乡统筹方面的指标相差悬殊。

3) “两化”综合得分与互动发展。如图1所示, 除了涪城区的“两化”综合水平较高外, 其他县域的“两化”综合得分分布比较均匀, 由于各县域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整体得分水平较低, 因此其“两化”发展综合得分也不高。根据综合得分, 可将绵阳市9县域分为3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只有涪城区;第二梯度区包括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和梓潼县;第三梯度区包括平武县、盐亭县、安县和北川县。其中, 涪城区“两化”互动发展水平最高, 除了作为城市核心区本身发展基础较好外, 还得益于其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次产业互动, 特别是凭借其在科技信息及环保方面的优势大力高新技术产业, 有效带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当然较好的城镇化条件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集聚, 推动着其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其他8县域“两化”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 其中, 游仙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和平武县显著地表现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相对滞后, 当然滞后的原因不仅于城镇化方面[12];江油市的工业发展的确有效带动了其新型城镇化进程, 但传统工业的相对劣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两化”的互动;安县和北川县在“两化”上虽表现为相对的协调, 但是低水平的协调, 整体的互动能力较弱。

4 结论与对策

概括而言, 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比较低, 县域间分异明显, 城市核心区涪城区与其他县域的差距较大;涪城区“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 其他8县域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从“两化”发展的内部情况看, 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各县域在表征传统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指标上得分差距相对小, 但在新型工业化要素如科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能耗与环境污染, 新型城镇化要素如城镇社会服务职能、集约化水平、城乡统筹指标等方面相差悬殊。可见, 绵阳市各县域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仍任重道远, 需要在“新型”上下功夫。

各县域应根据自己的“两化”发展特点, 扬长避短, 使之优势更优, 并弥补其不足, 提升自身的“两化”发展水平。例如, 涪城区应继续充分利用其在科技、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以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发挥其核心带动作用;游仙区则要着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提升其新型工业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方面年则要注重推动社会发展和城乡统筹;江油市应在已有的较好的工业基础上注重工业结构的调整、科技信息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提升工业在资源节约和环保方面的能力, 以进一步带动其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台县、梓潼县以及平武县和盐亭县应依据各自的特点重点调整工业结构, 提升其城镇化水平, 安县和北川县应重点弥补其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的不足。

本文主要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 尝试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评价模型, 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个系统工程, 指标选取应更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且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需付诸具体的实现形式, 二者如何在产业、空间、规划、政策等方面协调统筹, 并把这些因素纳入到评价模型中, 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研究区实际, 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较低, 分异明显, 涪城区“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 其他8县域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各县域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差距相对小, 但在“新型”要素上差距大;各县域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两化”良性互动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实证评价,县域特征

参考文献

[1]KIM S.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Did the steam engine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05, 42 (4) :586-598.

[2]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 2004 (3) :1-9.

[3]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 2012 (1) :94-96.

[4]刘奇葆.以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求是杂志, 2012 (5) :15-18.

[5]郝华勇.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 :72-75.

[6]杜传忠, 刘英基, 等.中国新型工业化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研究[J].东岳论丛, 2011, 32 (8) :144-146.

[7]徐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技术经济, 2012, 31 (3) :72-75.

[8]周金堂.试论我国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J].求实, 2006 (2) :41-43.

[9]四川日报网.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EB/OL]. (2011-07-26) .http://www.sichuandaily.com.cn/sz/content/2011-07/26/content_2624394.htm?node=3558

[10]何晓群.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15-240.

[11]郭丽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13 (11) :64-67.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5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苏南地区;县域教育发展;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A-0027-05

一、太仓市新型城镇化背景及发展特征

太仓市作为典型的苏南地区县级市,经历了从乡镇企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到建成以德企与港城为特色的全国十强县市,再到建设以人为核心、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标志的新型化城镇的苏南县域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太仓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优化布局、统筹城乡,依托经济、交通带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具有太仓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太仓现代新型城市样本。太仓的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公平分享。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社会民生事业领域,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让老百姓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劳有厚得,公平分享社会公共资源。

二是优化布局、统筹城乡。太仓市城镇空间布局总体分“一市双城三片区”,一市即太仓市,双城即主城与港城,三片区即沙溪镇、浏河镇与璜泾镇。这样的空间布局,解决了太仓建设空间相对分散的问题,促成了城乡空间集聚发展、功能优化。城镇与乡村建设要以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保证城市居民和广大乡村居民共享健康生活,从而做到城乡普惠均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三是依托经济、交通带动。依托太仓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势、邻接上海的区位优势、“中国德企之乡”欧美企业集聚的优势、港口等交通建设的优势,在乡镇企业带动的城镇化基础上,加快太仓对接上海、接轨国际的步伐,打造太仓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硬实力和卫生教育、居民生活软文化。

四是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太仓是娄东文化发祥地,也是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突出“江南水乡、娄东文化”城市发展特色,以挖掘娄东文化资源为基础,将文化特色注入城市发展内涵,利用文化底蕴塑造城乡特色空间,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

二、太仓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策略

1.新型城镇化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之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投射到教育层面是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教育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这决定了我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首先要探索师生发展之路。

如何提高县域教师的整体水平,形成县域培养各级各类教师的有效机制,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师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针对我市骨干教师特别是名教师、名校长数量不多、层次不高、城乡间分布不够均衡的现状,我市大力构建和推进“娄东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造就一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教育家、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此,我市以校长研修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采用“内生与外包结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行政与市场并行合理公共资源配置”的多样化培养策略,研究建立了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机制。我市利用接轨上海、南京等人才高地这一区位优势,借鉴企业“输出管理”经验,通过有效利用公共教育支出购买教育专业服务,以外包服务的形式,提高高端教师培训的专业学术水平,培养在一定范围具有影响力的名师与名校长,使他们成为太仓教育的标杆。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等措施,带动本地名师与骨干教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培植县域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教师专业均衡发展。为了提升我市各个层面教师的教学能力,我市教师发展中心开设了针对性强的分层与全员培训班,以满足不同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兼顾全市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在“点”的层面上,通过开设青年教师发展培训班、见习教师上岗培训班、待岗教师诊断培训班等,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在“线”的层面上,通过开设各学科新课程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班主任培训班、专职管理员培训班,有效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管理人员的任职水平与履职能力。在“面”的层面上,利用远程视频直播培训平台和“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系统,开展全员培训。点线面结合立体式区域师资培训体系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机制,使我市教师队伍基本素质、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之路使我市教师发展既重点突出,又照顾全面,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我市因此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

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我市以“以生为本,学会学习”为主题,广泛开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课改实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新型城镇化追求公平和谐的教育之路

教育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教育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太仓市新型城镇化致力于民生领域营造公平分享的社会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势必成为我市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一是打造公办学校的公平入学环境。我市通过规范招生政策,使学校生源实现均衡,通过规范办学行为,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实现均衡,从而使城乡学校的发展都站在了相同或相近的起点上,排除了人为形成的教育不公现象。太仓市为营造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从2010年秋季开始打破了前期改革中形成的存在招生不公的公办民营等办学机制,取消公办民营转制学校小班教学,同时对优秀教师相对集中的公办民营转制学校师资人员进行力度较大的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和政策,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择校比例,引导和鼓励学生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规范全市中小学校办学行为,要求各校开齐开足义务教育课程,坚持均衡分班,无重点班、特色班现象。这一系列举措为太仓市民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教育平台。endprint

二是建立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度。从2004年起,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了所有乡镇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并让他们享受本地学生的同城待遇。为规范入学程序,我市出台了《太仓市来太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就读暂行规定》,要求公办中小学校根据学位数的余缺,对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予以最大程度的吸纳。并在制度层面确保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公开、公正、公平。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小学吸纳率为73%,公办初中吸纳率为100%。这一举措一方面使本市的公办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目标。

三是规范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建设。我市公办小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尚无全部吸纳的能力。目前,我市共有8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学,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规范化建设成为我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08年,我市颁布了《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从布局科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和校车公交化四个方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进行建设。组织实施了政府实事工程——“太仓市来太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在加快乡镇中小学改扩建、加大吸纳力度的同时,继续深化公办和民办学校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学科教学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以提升全市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为了有效落实《实施意见》中的“四化”建设,我市在组织、人事、管理、评估、财政、服务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加强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教育行政指导与管理,教培研中心业务指导、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测,教育督导室综合督导与评估。市教育局还统一部署每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与距离其最近的公办学校实施结对管理,选派公办学校现任或曾经担任过中层干部以上的教师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担任业务副校长,负责教育、教学、后勤等常规管理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进行“组团式”支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的业务进修、继续教育、评先评优与本市公办教师实行一体化管理,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晋级实行代评代管。在公共服务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安全管理压力较大,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为此,市财政投入2300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46辆标准化校车,接送近6000名学生上下学,其中90%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学生。

3.新型城镇化追求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教育之路

人文荟萃的太仓市以文化建设引导城市化发展,太仓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城乡文化的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中外文化的融合等多层面的社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充分利用太仓的文化资源,打造太仓教育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与特色文化等内涵建设问题,需要通过提升太仓教育的软实力来提高太仓教育内在质量。

一是融合中外文化,探寻多元化办学之路。我市职业教育利用德资企业集群发展的地方优势,积极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走国际教育经验本土化的发展之路。2001年,自新区管委会、太仓中专以及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慧鱼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个“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以来,我市职业教育依托“德企之乡”的独特优势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中高职发展平台,成功培育、实践“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育”,太仓职业教育走上了“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探索之路,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成为职业教育的“太仓样板”。2008年,我市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联合授予中德企业合作示范基地。“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近年来,市政府又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和太仓中专扩建工程,为打造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高中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和国际化步伐继续加快,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3所普高均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特别是太仓高级中学设立了“美国大学直通车”项目,为太仓的学生直接申请进入国际名校建构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整合城乡文化,探寻特色化办学之路。为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良好发展,带动城乡学校特色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我市以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机制的实践与研究”为依托,市教育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全市近20所中小学就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校外教育等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市教育局通过奖励制度、复评制度,每年投入105万元预算内、外资金用于学校特色实践基地的创建,促使这些“特色实践基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已基本形成特色各异、功能较配套、设施较完备的特色学校20多所,正式出版并在区域内推广了18本校本特色教材,开发、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基地)100多个,全市“一校一品”特色学校比例超过了80%,形成了多层次、板块状、特色化的县域教育文化与学校特色文化,出现了不少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如太仓高级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明德高级中学的机器人研制、沙溪高级中学的桥牌、浏家港中学的航模、双凤中学的少年邮局、实验中学与新区三小的“楹联文化”、南郊小学的“硬笔书法”和木兰拳、荣文学校的“江南丝竹”民乐教育、金仓湖小学的“田园风筝文化”、沙溪二小的武术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等,已成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色和亮点,一些项目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市被中国教科院授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荣誉称号。

三是包容外来文化,探寻文化融合的办学之路。我市大部分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都吸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占比很大,少则50%,多则70%以上。流动人口尤其是民工子女的地域文化、成长环境、教育内容与进度,与我市都有很大差异,加上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不确定、管理难等原因,使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流入地教育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吸纳学校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带有补习性、适应性及灵活性的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籍管理、课程教学、家长工作新模式。同时,我市学校又引进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如何才能让这些来自不同区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学生纳入统一的学校管理中?如何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团结在一起?这是我市这些公办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办学情况,我市用“包容”的心态和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以开放的办学胸怀、融通的办学行为摸索出了一条文化融合的教育路径。太仓市新区二小共有36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75%。学校提出了以“怀远、博见”为核心理念的“百川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办学策略,让外来孩子和本地孩子一起共享优质教育。为了培植“百川文化”,学校营建具有百川特质的校园环境,让大气而不失儒雅的环境布置营造出百川校园的格调;设计具有百川内涵的学生形象——水娃,开展“水娃小讲坛”、“水娃梦想舞台”、“水娃家乡地图”等特色平台,让其“占据”校园的角角落落,使“百川”深入人心;策划“百川讲坛”、“百川论坛”、“百川沙龙”、“百川故事会”、“百川电影课”等百川系列特色活动,扩大“百川文化”的影响。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多元文化在“百川平台”上交汇、碰撞、融合,营造了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今,新区二小的“百川文化”已享誉苏州教坛。太仓新区中学70%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以来自湖北的学生张毅的生活经历,拍摄了短片《阳光下的蒲公英》,讲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坚强不息的求知事迹,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短片获得了2012年全国第九届校园影视金奖。学校的做法也得到了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的充分肯定。endprint

4.新型城镇化追求超前规划的未来教育之路

未来也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我市教育进行前瞻的超前规划,以实现我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做好未来15年的教育布局规划。适应我市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依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我市重新制订《太仓市教育布局规划(2014—2030年)》。以此刚性规定来科学统筹全市未来15年的教育布点建设,以满足未来15年新型城镇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根据已出台的《关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布点建设规划意见》,加快推进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以缓解入学矛盾。教育布点规划结合太仓实际,原则上每1~1.5万人设置一所4~6轨幼儿园,每1.5-2万人设置一所4~6轨小学。根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等因素,学校建设应按照就近、方便原则,幼儿园辐射半径不超过1公里,小学辐射半径不超过2公里,中学辐射半径不超过3公里,以满足群众入园、入学需求。新型城镇化重点是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规划新建的98所学校中,包括幼儿园51所、小学29所、初中13所、高中3所、职校2所,主要分布在新区、港区、城区、科教新城及主要乡镇,以满足我市新型城镇化所规划的“一市双城三片区”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做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水平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当前我市走在智慧校园建设前列,100%学校配备百兆出口带宽,100%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和互动电子白板,已在5所中学和7所小学建设了自动录播系统和未来教室。与此同时,推广最新的魔灯、白板、网上阅卷、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并把微课与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纳入我市学科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已基本形成了基于教育城域网的分布式大规模资源库群,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面向全市教师的远程继续教育平台,面向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直播活动,使全市师生足不出学校和家门就能同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先行,使我市把握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奠定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为我市教育率先步入信息化时代创设先机。

太仓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将在未来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创新思路,寻找到适应太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

2013年底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的颁布, 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县域经济时代。针对不同县域实际情况, 加强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四川省不同类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以实现四川省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 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城镇化”一词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 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的是辜胜阻 (1991) , 他认为, 城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相对于传统城镇化, 辜胜阻 (2000) 最早概括了新型城镇化具备的五个主要特征。此后, 冉启秀、周兵 (2008) , 常益飞 (2009) , 彭红碧、杨峰 (2010) , 黄亚平等 (2011) , 刘嘉汉、罗蓉 (2011) 等学者又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1. 主导产业概念的研究。

就国内研究而言,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对主导产业概念的描述超过15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雷 (2010) 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技术进步能力强, 关键是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导向作用的产业。李龙新 (2006) 提出区域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 取得较快增长率, 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并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产业或者一组产业群。江小娟 (2003) 把能够较多吸收先进技术、自身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对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功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黄毅敏 (2013) 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9个因素构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他基于因子分析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24个工业产业进行综合分析, 选取以能源、原材料及加工型产业等9个产业为河南省区域主导产业。陈丽娜和张华 (2012) 用四川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资料, 构建了一个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四川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最终提出四川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目标的主导产业。李北伟等 (2012) 利用吉林省价值型投入产出数据, 结合吉林省的省情, 选择“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应发展的主导产业, 并给出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任秀燕和管卫华 (2012) 采用SSM方法对阜宁县2005~2009年间的39个产业部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 指出阜宁未来主导产业为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最后针对阜宁县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优势产业部门。王梁、朱利群等 (2012) 基于生态适宜性“三基点”理论, 采用动态赋权和拟合的方法, 建立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对其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孙晓等 (2010) 以盘山县为例, 从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出发, 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梅小安和喻金田 (2003) 阐述了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注意的原则, 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运用了熵值计算方法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由于这是个新问题, 目前研究很少, 较有代表性的是王諸 (2014) 等学者的研究, 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把河北省三河市 (县级市) 选定为研究案例, 对该县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 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是三河市的主导产业。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围绕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研究结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但他们对产业选择的意义及一般政策性研究较多, 对于县域主导产业应该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体系论及较多, 而对于如何明确县域目前的主导产业, 也就是对于实然问题的研究较少, 能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县域产业选择的就更少。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1. 丰富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容。

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演化的一般规律, 产业演进中的劳动力的变迁及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消费、生产、收入结构等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也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结果。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容。

2. 充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大量文献表明, 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是由资源禀赋等内在条件决定, 县域之间的产业是否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形成协调的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系, 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 新型城镇化背景的产生, 意味着新变量的进入, 将充实和完善原有的理论模型。所以, 如果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相关研究是一个补充和完善, 能够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 实践价值。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指导下,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格外慎重, 否则将难以发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强民生的作用。针对四川不同类型县域实际情况, 加强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可以为四川不同类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四川省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构想

既往研究更多分析县域主导产业的应然选择, 就是在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工业产业指标的具体数值, 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进而得到各工业产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但是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实然选择, 也即如何明确县域目前主导产业的研究较少, 更没有研究把主导产业的应然选择和实然选择分析结合在一起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尝试把两种选择放在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 以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拟以四川省不同类型县域为研究对象, 发现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模式, 分析四川县域主导产业实然情形和应然选择之间的差异, 问答“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县域产城融合”的现实问题, 为县级政府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 .陈丽娜.张华.低碳经济背景下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9

[2] .黄毅敏.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偏离份额分析法[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5

[3] .李北伟, 肖静, 董微微.吉林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 2012, 3

[4] .梅小安, 喻金田.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7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 篇7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后,县域经济得到了普遍关注和大力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凸显,住宅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显重要。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在推动县域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大有可为。但多年来县域房地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以解决住房短缺为主,住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住房短缺现象大有改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供应过剩,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发展思路难以为继。

学术界关于新型城镇化下的县域经济、县域房地产等话题多有研究论述,对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对县域房地产的发展前景也普遍看好。关于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李树基等人认为,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功能和产业门类健全的基础层次,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首位,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徐光平认为,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关于县域房地产的发展方向,高波等人提出,为确保县域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需要从合理规划并推进县域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并创造新的地方特色以及联通农村与城镇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着手。蔡穗声等提出,县域的住宅仍有需求,但需防过量建设,县域房地产应重点发展与产业密切相关的业态,如工业园区、家庭农场、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养生地产、养老地产等,服务于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和人口聚集。

单位:亿元、%、万人、元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新兴县三家各具发展特色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新型城镇化下县域房地产业的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新兴县经济社会及房地产市场概况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在云浮市东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距广州市150公里,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新兴县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禅宗六祖故乡、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果品加工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县域经济联络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等名片,2013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3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一。

新兴县近年来依托山区资源及生态优势,充分整合禅宗文化和生态环境两大资源,加快打造“广东新兴·中国禅都”、“六祖故里·禅意小镇”特色品牌。正在规划建设的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新兴县打造“中国禅都”的载体,总体规划面积4.25平方公里。同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掘农业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农业品牌,利用独有的茶业生产自然条件,在新兴县太平镇建设象窝茶场茶业种植基地。

2013年,新兴县经济总体平稳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全国快7.4个百分点,比全省快6.6个百分点,比全市快1.8个百分点。从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新兴县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由2009年的36.55%提高至2013年的38.9%,平均每年提高0.59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进程较为缓慢;2013年年末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为48.44万人和44.0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0.45万人和0.43万人,人口规模较为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长13.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为14.6%,城乡居民收入均呈稳步增长;2013年社会零售消费总额39.71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为近五年最高。数据显示,新兴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健,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常住人口长期少于户籍人口,表明劳动力净流出的局面没有改变。(见表1)

数据来源:新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数据来源:新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兴县房地产市场起步早、价格稳定,产品品质整体较高,近年有多个项目通过国家住宅性能认定和广东省绿色住区认定,房地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从市场供求情况看,2009-2013年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合计207.52万平方米,实际销售面积155.86万平方米,销售率75.1%。从产品结构看,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面积85%-90%之间,比重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93.5%-95.4%),也低于全省总体水平(89.5%-90.3%),住宅产品所占比重下降而其他类型产品得到更多发展,反映当地商品房的产品分化程度较高。从后市供应看,目前在建房地产项目施工总面积127.3万平方米,在建楼盘20个。从价格走势看,2013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3806元/平方米和3564元/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0%和6.5%。从税收贡献看,2013年缴纳房地产税、建筑税4.95亿元,占新兴县总地税收入高达40%。就企业组成看目前在新兴县注册的房地产企业26家,其中二级资质1家,三级资质2家,四级资质17家,暂定资质6家;外地房地产企业2家,都是四级资质,均来自云浮市。调研获悉,近年来新兴县的房地产市场呈现供略大于求的态势,潜在供应充足,住宅市场竞争趋于激烈;房地产企业以本土企业为主,且多为四级资质和暂定资质等级。(见图1,表2)

单位: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调研所得。

3 新兴县典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案例

3.1 翔顺模式——深耕本土坚持多元发展,以民为本开发观光农业

广东翔顺集团是一家深耕新兴县,以房地产开发与建安施工为主,以物业、茶叶、酒店和旅游服务、餐厨具制造及对外贸易等多种产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企业,是新兴最早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集团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与研发工作,2003年研发了建筑钢井架自动安全门和建筑钢筋架卸料平台自动安全门两项国家专利,并于2007年研发了抗裂高性能混凝土,2010年开发出一种一梯四户建筑中多户朝阳的户型结构和多功能可变空中花园户型住房新户型,受到市民喜爱。在深耕本土、做好产品的基础上,翔顺集团坚持走多元发展道路,正积极实施转型升级计划,包括开发商业地产、工业配套地产、旅游地产以及尝试走出新兴。其中,象窝飞天蚕项目是集团重点运营的生态旅游项目,以茶叶生态旅游观光为主,高档食疗养生为辅。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与农户挂钩签订茶业生产购销合同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企业与当地农户共同成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成为了新兴县“三农”服务的示范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经营,已足以保障茶场景区的收支平衡。通过前期的保护和培育,后期再深度开发观光旅游和养生地产项目,又可进一步增加农户与项目的收益。(见表3)

我国已逐步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低碳、休闲的生活方式已逐渐深入人心。县域的一大优势是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低污染的生活环境和乡村的慢节奏,与新时期人们的生活理念契合,结合田园风光发展农业基地型生态旅游地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东翔顺集团在深耕新兴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承包经营茶山,并充分考虑当地农民利益和生态保护,探索观光农业与旅游地产有机互动模式,在县域企业积极稳健地将房地产开发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方面,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

3.2 恒升模式——本土发展与外拓结合,景区开发带动社区农户

广东恒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业为龙头,集建筑施工、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集团。集团旗下的恒晖苑房地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自主研发套内错层,阳台隔层错置的核心技术获国家专利住宅,打造出拥有三大亮点、五大品牌的恒晖苑品牌户型。凭借“恒晖苑”品牌的强大号召力,以“恒晖苑”品牌等方面与肇庆四会、佛山高明等地的开发商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了向外拓展的战略部署。

随着当地住宅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向外拓展住宅市场之外,恒升集团也深挖本土非住宅地产业务,精心打造了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和恒晖大酒店。其中,广东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以“协同创新、抱团发展”为原则,实行“景区+社区+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以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经营农家乐、农家旅馆等;从门票收入提成给社区,支持乡村建设;与云浮市农业、林业科研所合作,以技术扶持农民种植,提高种养效率;各村农产品既可集中到景点销售给游客,也可以直接供应给天露山景区,实现了景区与社区的同步发展。2013年,该项目因“景区+社区+农户”的创新模式获得省旅游扶贫扶持基金400万元。

恒升集团大力扶持社区农户发展乡村旅游业,使得农民在家门口即可就业、创业,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进而改善了整个景区的经营环境,是县域房企将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与地产开发有机结合的有力探索。“景区+社区+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为县域开发经营旅游景区提供经验借鉴。

3.3 温氏模式——整合规模养殖优势,地产助力农业现代化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后来探索出以养殖技术和信息化为支撑的“公司+农场+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资金、场地、技术、管理、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养殖户建立相互合作关系,最大限度保障农户利益,现已发展成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以养鸭业、养牛业为辅,兼营食品加工、农牧机械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养殖规模亚洲第一。目前,集团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60多家一体化公司。

广东筠城置业有限公司是温氏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单位。该地产公司首先承接集团总部新办公大楼、科技园、大华农综合大楼、联营公司新办公区等工程项目的配建业务,配合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其次是利用集团公司丰富的合作伙伴、客户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商住型的高尚住宅社区和经营商铺、酒店、会所、商场等物业产品。典型的商品项目包括百合山花园项目、百合·星湖花园项目和百合花城项目等。公司将依托温氏集团在全国各区域布局,以华南地区为中心,目标是逐步发展为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

随着温氏集团将“公司+农户”升级为“公司+农场+农户”的新模式,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产经营转变,首先带来了新的养殖、研发、加工、配送等基地建设需求,旗下的地产公司可以深度介入配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既有新增住房建设需求,也有产业基地建设需求,参照温氏集团成立地产公司的经验可以预见,介入产业园区建设乃至营运,是县域房地产今后发展的一大机遇。

4 结论及建议

我国县域的地域开阔、地方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相对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城市病突出等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吸引力。结合上述案例经验,县域房地产业的发展思路,除了发展住宅产业,应发挥房地产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和市场运营能力强的优点,与当地特色资源、产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多元化发展,延长自身产业链条,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

4.1 深耕不忘外拓,住宅市场需细分

经过近十几年的开发建设,住房总体短缺的状况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且相对城市而言,县域的经济要素集聚能力偏低,短期内劳动力仍将呈净流出态势,对住房的新增需求较过去将有所纾缓。住宅产品不再只是简单地满足居住功能,住宅市场将因竞争激烈而出现分化。为此,企业要突破“小规模、低品质、低售价、低回报”的发展模式,根据刚需自住、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等消费群体特征,深耕本土并对住宅产品进行相应细分;具备实力优势的企业,在立足做好产品深耕本土的同时,则可向竞争相对缓和地区拓展市场,力图通过产品专利、品牌输出等寻求异地合作项目。

4.2 延长产业链条,寻求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住宅市场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发展期,房地产业将伴随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相应转型升级。县域地产应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延伸自身产业链条,除了拓展建设施工、物业服务、酒店经营等传统领域,可投入更多资源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例如,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园区地产、产业地产、养老地产、文化旅游地产等新型地产;结合产业转移政策参与产业园区的生产车间、职工宿舍等的配套建设,通过工业配套地产带动商业物业的开发经营。

4.3 乡村旅游兴起,三农问题须重视

结合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地产,是休闲经济时代下房地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但为保护县域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应避免过度开发。此外,“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顽疾,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景区应重视农民利益、扶持农村发展和促进农业生产,致力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商品化、现代化、专业化转变,达到企业与当地农户共同成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

摘要: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房地产市场方兴未艾。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未来中小城市和县域的经济社会将面临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县域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需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以新兴县三家房地产企业为例,剖析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式,总结县域房地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以及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模式,提出县域房地产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浅析四川新型城镇化模式 篇8

城镇化发展程度的快慢,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四川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城镇化建设已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因此,四川地区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建立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四川的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城镇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一定区域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分散劳动力人口逐渐向非农区域聚集,由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人口,聚集区域向现代化城市转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行政、地理区域上的融合,更是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的融合,集中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和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经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的城镇化比例达到了55%,城镇化人口达到7亿左右。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成熟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重点,小城镇为底层构架的多层次发展模式。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中级阶段,但是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第一,户籍转换不完全。虽然城镇化人口指标已经超过了55%,但是这一部人中只有36%的具有了城镇户籍,还有一部分没有取得城镇户籍;第二,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镇化发展对土地产生巨大影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房产业扩张性的发展带来配比性失衡;第三,城市功能发展失衡。随着城镇化人口的增加,城市功能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社会矛盾出现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的激化,生态环境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四川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川省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率为45%,和全国整体城镇化率相比,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因此四川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待加强。四川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特点,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建立新型的城镇化模式,才能提高本区域的发展水平。

根据四川地区的城镇化历程,总结出了一些发展经验。例如建立并实施依靠产业园区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以城区改造为重点措施的扩展模式;加强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等。从各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可以得出,城镇化进程与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地区的经发展严重失衡。在四川众多城市中,成都市发展最好,但是其他地区发展较为落后。成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中心城市,城市接纳了众多脱离土地的人口,各项城市功能受到挑战。而正在发展中的小城镇,由于存在明显的发展局限性,发展速度缓慢。

二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域间协调性有待加强。四川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不一样,各个区域间缺乏协调性,致使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无法统一。

三是有效实施区域内部发展模式。国家对土地的管控越来越严格,而城镇化进程中对土地需求迫切,城市在空间上要实现扩展,因此在提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要跟上,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自身内部合理构建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以大城市体系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模式可以依靠现有的大城市体系为依托,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推进城镇化进程。对成都为核心的平原城市群体,从规模上进行扩充,向四川中部地区起到辐射作用。加强四川南部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成为四川的第二经济中心;加强攀西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形成国家级的战略资源城市;加快四川北部的城市群建设,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地域经济,从而形成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单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由于四川省不同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单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与具体情况,摸索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例如南充、眉山等地区,应当以增加城市人口为主要措施,提高城市集聚水平;另外,还要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

(三)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一,构建中心县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心县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能起到主导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第二,建设重点城镇。在一定区域内,以交通为轴,把生产要素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聚集,推进重点城镇的发展,从而实现人口的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三,建设特色村落。在有特色的地域,以乡村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宜居度,吸引人口聚居,推动基层村落向城镇水平发展。

四、总结

四川地区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地域划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城镇化建设,要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城市矛盾;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城镇化模式选择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色区别对待,构建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才能推进四川整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上一篇:高危产妇下一篇:早期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