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治疗并发症

2024-10-04

早期治疗并发症(精选7篇)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1

美国第2次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1]推荐的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MP)冲击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被认为有肯定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由于MP在ASCI治疗中所使用的剂量远远超过临床常用剂量,对临床医师使用MP造成较大心理压力,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所介导的副作用。本研究回顾了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8例ASCI患者,分析大剂量应用MP冲击治疗ASCI产生的早期并发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分组

选择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创伤外科及急诊ICU住院患者,凡符合下列标准者纳入资料分析:(1)14岁≤年龄≤70岁;(2)符合ASCI诊断标准,且有完整的住院病历资料;(3)住院时间≥2周;(4)未用过MP治疗,或者按照美国第2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NASCIS)公布的治疗方案[1](在伤后8 h内应用,首先以30 mg/kg静脉内快速冲击,继之以5.4 mg/(kg·h)维持23 h)治疗过的患者;(5)具有严重的免疫系统基础疾病患者除外,如AIDS、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糖尿病。

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128例,其中男85例,女43例,年龄14~70岁(平均41.45岁)。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A级50例、B级36例、C级27例、D级15例。将其中57例接受过大剂量MP冲击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未接受过MP治疗的71例患者分为B组。

1.2 方法

根据住院病历资料,统计A、B两组患者年龄、脊髓损伤程度(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统计患者住院2周内发生的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MODS、ARDS发生情况及患者空腹血糖情况(表1~3)。患者消化道出血、ARDS、MODS的统计以病历中记录及诊断为标准;血糖统计患者入院后3d内空腹血糖测定值;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查阅病历及科室院内感染登记本进行统计。

1.3 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以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比较A、B两组患者年龄及血糖变化有无差异性。用χ2检验比较A、B两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MODS、ARDS情况,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MP冲击治疗的57例患者(A组),其年龄17~70岁(平均43.91岁),空腹血糖升高49例(85.96%);未接受过MP治疗的71例患者(B组),年龄14~70岁(平均40.44岁),空腹血糖升高43例(60.56%)。A、B两组患者年龄及血糖值用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但是MP治疗组患者发生空腹血糖升高比例要高于未接受过MP治疗组患者。两组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经χ2检验,ASIA分级总体概率分布相同。

两组ASCI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MODS、ARDS情况见表3。采用χ2检验,消化道出血、MODS、ARDS发生率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A、B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发生率P<0.05,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急性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是指创伤造成脊髓组织的结构破坏,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因一系列生化机制引起。M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糖皮质激素的抗炎症及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美国国立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NASCIS)对MP进行两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大剂量MP冲击治疗后,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有显著增加;大剂量应用MP可通过多种机制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生[1,2]。随后早期大剂量MP冲击治疗ASCI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临床上治疗ASCI的首选药物[3,4]。

自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推荐的ASCI早期大剂量MP冲击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以来,不断有人对其疗效及并发症提出质疑,认为早期大剂量MP冲击治疗对A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帮助[5,6],还有人认为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推荐的MP治疗方案,MP所使用的剂量远远超过临床常用剂量,会引起糖皮质激素药物所常见的副作用,如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褥疮、代谢紊乱、高血糖等等[6,7,8,9,10]。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是ASCI常见的并发症,多项研究认为大剂量MP应用会明显增加患者上述部位感染率[7,8,9,10]。本研究对比分析了MP治疗组与非MP治疗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情况,发现MP治疗组患者两周内发生呼吸道和/或泌尿系感染31例(54.39%),明显高于对照组24例(33.80%),由于是回顾性对照研究,没有对患者伤口和其它院内感染进行统计分析。YASUO ITO等[7]报告,38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后发生院内感染26例(68%),其中发生肺部感染19例(50%),泌尿系感染13例,伤口感染5例。MATSUMOTO等[8]对64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MP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颈髓损伤患者发生率更高。因此,ASCI患者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时,应特别注意院内感染的预防。另外,呼吸道感染是颈髓损伤死亡最常见原因,对于颈髓损伤患者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应慎重,尤其是老年患者[7,8]。

ASCI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多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感染和脏器功能紊乱,治疗难度大,死亡率也较高,死亡原因多是因创伤并发症如严重感染、ARDS、MODS引起[11]。由于MP冲击治疗要求脊髓损伤后8 h内应用,对于有合并伤,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的ASCI患者是否适合应用MP治疗存在不同的观点。MEDURI等[12]研究证实MP用于ARDS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并可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MODS评分。但是,SUBERVIOLA等[9]回顾了82例在ICU治疗的ASCI患者发现,应用MP冲击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箸增加,而且患者需要在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本研究两组患者ARDS、MOD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由于该研究没有对患者创伤严重程度与ARDS、MODS发生进行相关分析,仅针对患者伤后2周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

创伤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在临床相当常见,应激性高血糖往往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影响预后、甚者危及生命[13,14]。MP冲击治疗可能会使内源性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代谢变化如电解质紊乱、一过性高血糖[9,10]。本研究发现,MP冲击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比例高于非MP冲击治疗组,而血糖升高的绝对值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应用MP冲击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血糖的监控,必要时考虑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控制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方法之一。

严重创伤患者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MP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应用后是否会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是临床医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并没有发现大剂量应用MP后,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患者入院后预防性应用制酸剂有关。同样国外研究认为只要注意预防,MP应用并不会明显增加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8]。

本研究仅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报道MP冲击治疗引起的其它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肌病等[15],需更进一步研究。一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使用大剂量MP如同一把“双刃剑”,只要合理使用,MP的副作用会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了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57例)和非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7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高血糖、MODS、ARDS情况。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2周内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4/57)、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31例(31/57)、ARDS 7例(7/57)、MODS 4例(4/57);非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出血6例(6/71)、呼吸道感染和/或泌尿系感染24例(24/71)、ARDS 9例(9/71)、MODS 5例(5/71)。结论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可引起一过性高血糖,消化道出血、ARDS、MODS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应注意血糖的检测及院内感染的预防。

关键词:脊髓损伤,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并发症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肝炎176例, 其中男157例, 女19例;年龄26岁~72岁;亚急性重型肝炎48例, 慢性重型肝炎128例。

1.2 方法

采用德国贝朗7106505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本组病人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操作前分别用1 500mL肝素生理盐水、1 500mL的生理盐水预冲管路装置。病人取平卧位以单针双腔管行一侧股静脉穿刺置管, 将血液经动脉端引出, 采用血浆分离器等进行血浆置换, 再经静脉端将处理后的血浆输回病人的体内。血浆量每次2 500mL~3 000mL, 血液流出速度50 mL/min~120 mL/min, 血浆分离速度15 mL/min~30mL/min。治疗前预防性地给予病人氢化可的松以及葡萄糖酸钙。治疗过程中严格做好动静脉压、跨膜压、病人生命体征的检测,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 结果

2.1 超早期并发症的类型

血压下降120例次, 过敏反应17例次, 灌流器凝固1例次, 低钙血症2例次, 留置管出血1例次。

2.2 超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转归

2.2.1 血压下降

本组发生血压下降症状120例次, 占总并发症的85.1%, 表现为心悸、出冷汗、心率增快, 心电监护仪显示血压低于90/60mmHg (1mmHg=0.133kPa) 。放慢治疗速度、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或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对症处理后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

2.2.2 过敏反应

本组发生过敏反应17例次, 发生率为12.0%。表现为口麻、皮肤瘙痒、荨麻症样充血性皮疹、畏寒、发热、呼吸急促、胸闷等。经过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大部分可在0.5h~3.0h消失, 因血浆中成分复杂可诱发过敏反应, 加上有些过敏体质病人不仅对异体蛋白过敏而且对分离膜也有变态反应现象。本组1例过敏体质的病人对分离膜过敏, 立即给予停止血浆置换、更换输液器具等分离过敏源、抗过敏的处理[1]。

2.2.3 血液灌流器凝固

本组发生灌流器凝固1例次, 发生率为0.7%。在人工肝治疗的过程中出血和凝血是一对矛盾, 为了避免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发生凝集需用肝素抗凝, 严重肝病病人肝功能严重障碍,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而导致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出血倾向加重[2]。1例次发生于血浆置换0.5h时, 表现为跨膜压 (TMP) 迅速增高, 及时发现后给予滴注抗凝剂, 并密切观察血浆置换中的动脉压、静脉压以及TMP的变化。

2.2.4 低钙血症

本组发生低钙血症2例次, 发生率为1.5%。低钙血症系血浆中枸橼酸络合大量钙离子所致, 尤其肝功能衰竭时, 枸橼酸代谢迟缓易发生枸橼酸中毒, 病人可出现口周、舌、手足麻木和针刺感, 重者出现手足抽搐等。给予病人补钙等对症处理, 病人症状可以逐渐缓解[3]。

2.2.5 留置管出血

本组发生留置管出血1例次, 发生率为0.7%。1例次在血浆置换时, 病人鼻腔出血不止, 立即给予局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并给予巴曲亭、酚磺乙胺等药物。

3 讨论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病情危重, 临床表现复杂, 较难耐受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我们在407例次治疗中超早期发生并发症141例次, 经积极对症治疗, 并发症均能及时缓解, 给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 保证了疗效, 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这提示我们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超早期更应该注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术中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176例重型肝炎病人所做407例次血浆置换治疗中超早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结护理措施。[结果]407次血浆置换治疗中超早期发生不良反应141例次, 其中血压下降120例次, 发生率为85.1%;过敏反应17例次, 发生率为12.0%;灌流器凝固1例次, 发生率为0.7%;低钙血症2次, 发生率为1.5%;留置管出血1例次, 发生率为0.7%。[结论]周密的护理观察是及时发现并防治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之一;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是保证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江元森, 李学俊, 谢俊强, 等.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脑病的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2002, 13 (3) :2.

[2]张铁军.人工肝血浆置换应用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4) :299-300.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2014年我院共收治小儿烧烫伤300余例,多发于1-4岁儿童,其中32例患儿于烧伤后2~7天出现腹泻,约占入院患儿总数10%,男23例,女9例,其中患儿小于1岁的8例,1~3岁患儿19例,4岁患儿5例,平均年龄2.00±0.64岁;烧伤面积在5%~25%之间,平均烧伤面积在(12.00±0.45)%,均为浅Ⅱ°~深Ⅱ°创面。

1.2 实验室检查

19例患儿腹泻物呈黄色颗粒状稀便,多为大量脂肪颗粒、消化不良食物;13例患儿为蛋花汤样便,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轮状病毒感染,占烧伤住院患儿发病率的4.3%。

1.3 临床资料

由于小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相对血容量少、机体调节功能差、对体液丢失耐受性差,大面积烧伤(>10%体表面积)体液丢失较快[1],较成人易发生休克。而处于烧伤休克期的患儿出现腹泻,使病情复杂化,如果治疗不当,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造成小儿休克期死亡。小儿烧伤伴腹泻早期补液应当以患儿烧伤面积、深度、临床表现、电解质、尿量为依据,及时调整补液量及补液速度,以晶体、胶体、水交替补给,避免在短时间内输液速度过快或过多补充水分、晶体引起脑水肿和肺水肿等[2]。由于小儿机体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大面积烧伤对小儿机体的打击,导致免疫力低下,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为早期发生腹泻主要原因[3];其次烧伤患儿免疫力低下,在接触轮状病毒后引起胃肠感染有关。

1.4 治疗方法

采用烧伤早期抗休克补液及腹泻补液、检测调节电解质、抗感染、维持肠道正常菌群、营养支持、创面换药等治疗措施。患儿烧烫伤入院后,即对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血常规、血气分析加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进行监测。早期补液按小儿烧伤补液公式伤后第1个24h补液计量按2mL/kg×烧伤体表面积×患儿体重+生理需要量100mL/kg(体重超过10kg者,超过部分按80mL/kg计算)[1]。液体计划总量除去生理需要量的2/3为电解质溶液,余1/3为胶体液;生理需要量给予10%葡萄糖(小儿烧伤后饮食不佳,给予能量支持)补充。伤后第2个24h生理需要量不变,补液量其余减半。原则上早期补液前8h输入24h输液总量的1/2;同时根据烧伤患儿临床表现、心率、血压、尿量及尿液颜色为依据,适当调整补液速度[4](建议使用输液泵,补液时晶体,胶体及10%葡萄糖注射液少量交替给予,避免引起患儿体内内环境剧烈变化);密切检测患儿电解质,及时根据电解质变化给予调整补液成分。并发腹泻时,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电解质情况,进行调整补液,当低渗性脱水时,建议使用2/3或等张液体;当等渗性脱水时,建议使用1/2~2/3张液体,高渗性脱水时,建议使用1/3~1/5张力液体,补偿肠道丢失液体。烧伤及腹泻补液液体进行评估,量入为出,避免加重患儿内脏负担。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烧烫伤引起机体功能失调,创面易发生感染,故应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但长时间抗生素使用易引起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治疗过程中可使用肠道活菌制剂(蜡样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如为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早期出现呕吐症状,可适当使用保护胃、肠黏膜制剂[5](如磷酸铝凝胶、思密达等),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清除氧自由基损伤,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喜炎平)等。如大面积烧伤患儿尿量未得到改善,根据电解质及生化结果,可给予纠酸及输入血白蛋白(或血浆)等治疗。根据尿量变化适当调整静脉输液量及速率,使患儿尿量维持在(1.0~1.5)mL/(kg·h)。患儿创面均给予纳米银凝胶涂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根据创面渗出情况,给予更换。

2 结果

小儿烧伤伴腹泻经过烧伤补液和腹泻补液及调整胃肠道菌群后,有17例患儿在48h内腹泻停止,心率<120次/min,呼吸<30次/min,尿量维持在(1.0~1.5)mL/(kg·h)、电解质正常及血氧饱和度(>95%),病情平稳;有2例在72小时腹泻停止;剩余13例为轮状病毒感染,给予抗病毒治疗,在5~7日后腹泻停止,病情稳定。烧伤伴腹泻患儿在腹泻治愈后经过创面换药,包扎,抗感染治疗后创面均愈合,达到治愈标准后出院。

3 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烧伤后腹泻的发病率约6%,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病率约10%,烧伤合并的腹泻主要有:烧伤后脓毒症性腹泻、营养治疗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6]。对于婴幼儿,其消化、神经、免疫系统等发育不成熟,以及其高代谢等特点,腹泻的发病率更高,除以上腹泻外,秋冬季节烧伤的婴幼儿出现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肠炎。我院2008~2014年,烧伤患儿发生腹泻率为10.7%,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为4.3%。

大部分烧烫伤患儿腹泻考虑由于大面积烧烫伤后早期引起胃肠道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功能失调,患儿胃肠道缺血缺氧致使胃肠粘膜屏障受损,肠腔内出现浆液性渗出物,渗出液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时,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而液体延迟复苏会加重肠道缺血缺氧导致腹泻加重[7]。因而早期快速液体复苏,纠正休克,改善肠道缺血、缺氧对患儿机体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休克得到改善后,胃肠道缺氧状况减轻,腹泻随之改善。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考虑由于大面积烧烫伤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破坏,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环境肠道轮状病毒入侵导致腹泻。在抗休克及腹泻补液后,患儿腹泻依旧存在,给予抗病毒药物、思密达等保护胃肠道粘膜药物及加强患儿免疫力后[8],腹泻得到控制。

小儿大面积烧烫伤并发腹泻,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危及患儿生命,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情况及时调整补液,预防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大面积烧伤患儿出现腹泻,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适当使用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可预防消化道溃疡;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提高局部与全身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使用654-2可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肠道微血管痉挛,从而发挥解痉止痛作用,起到改善胃肠道微循环功能的作用。对于患儿饮食,轻度腹泻可给予易消化食物(如含益生菌的酸奶、稀粥等),重度腹泻患儿应暂时禁食,但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2h,在此期间可静脉营养支持,腹泻好转后,根据其消化功能情况逐渐恢复饮食[9]。在调整或限制饮食时,可给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口服。积极加强创面处理,减少创面毒素回吸收对机体的打击,控制肠道内外感染,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对患儿烧伤愈后尤为重要。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烧烫伤并发腹泻病因、早期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82014年我院共收治32例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腹泻患儿,根据其早期,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采用烧伤早期抗体克补液及腹泻补液、检测调节电解质、抗感染、维持肠道正常菌群、营养支持、创面换药等治疗措施。结果:在烧烫伤早期快速液体复苏过程中患儿出现腹泻,根据患儿腹泻原因同时给予抗休克、腹泻补液及止泻、调整胃肠道微环境,创面换药,患儿预后效果良好。结论:烧烫伤患儿早期并发腹泻,经过积极抗休克、合理补液、抗感染、创面包扎换药、湿润疗法、适当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保护胃肠黏膜制剂后,患儿平穗度过休克期。增加成活率。

关键词:烧伤,腹泻,治疗

参考文献

[1]黎鳌.烧伤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36.

[2]韩利坤.儿童烧伤1036例特点分析[J].中国病案,2013,14(3):46-47.

[3]罗高兴,彭敷志,庄颖,等.烧伤休克期有关补液公式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中华烧伤杂志,2008,24(4):248.

[4]唐鏖,陈军,喻世义,等.严重烧伤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初步研究[J].四川医学,2004,25(1):73.

[5]明志国,赵志伟.思密达治疗小儿严重烧伤并发腹泻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4):363.

[6]朱敬民,郝天智.婴幼儿烧伤合并轮状病毒肠炎12例的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2(1);47-48.

[7]闫柏刚,杨宗城.延迟快速复苏对烧伤休克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5):266-268.

[8]孙梅.小儿胃肠功能障碍与粘膜保护机制[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369-371.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12足, 均为男性, 年龄18~52岁, 均为闭合骨折, 常规行跟骨侧位、轴位、Broden's位X线及跟骨冠状位、轴位CT检查, 其中Sanders Ⅱ型1足, III型5足, Ⅳ型4足, Ⅴ型1足。

1.2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外侧L形 (kocher) 可延长切口, 单侧者侧卧位, 双侧者俯卧位。切开保护切口周缘皮肤, 用手术刀紧贴跟骨外侧壁将整块皮瓣向上切开剥离, 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腿, 暴露整个跟骨外侧壁、距下后关节面, 远侧达跟骰关节。在原切口辨清关节面骨折移位情况下, 用3根直径2mm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钻入腓骨、距骨、骰骨, 合页状打开跟骨外侧壁皮质骨, 以距骨下关节面为模板复位跟骨后关节面, 同时向后下牵拉恢复跟骨长度及高度, 填塞事先准备好的骨条。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术中用C型臂X光机或床边X光机监测复位情况, 满意后用重建钛板紧贴跟骨外侧壁固定, 通过钛板向载距突以钛螺纹钉固定, 依靠螺钉的加压牵引作用使内侧骨块复位, 减轻跟骨骨折造成的横径增宽。完成固定后, 检查距下关节活动度, 再次C型臂X光机监测跟骨各项指标和螺钉长度。关闭切口, 适度加压包扎, 皮肤采用外翻褥式缝合。术后切口放置引流条。术中复位顺序是:后关节、距下关节、Bohler角和Gissane角, 重建正常的跟骨高度、长度、宽度和内外翻排列, 将外侧关节骨块复位到内侧恒定的载距突骨折块上, 克氏针临时固定。

1.3术后处理

屈膝跖屈位石膏外固定于松弛位, 常规应用抗生素7~14d, 抬高患肢, 24~48h拔除引流条。2~3周拆线, 6周后扶拐下地无负重活动, 膝下石膏外固定。3个月后摄片, 骨性愈合后弃拐负重行走。

2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周~2个月, 平均32d。2例出现切口周缘皮肤坏死, 其中1例钢板外露;4例出现后期渗出、表浅轻度感染, 其中1例钢板外露。

3讨论

3.1植骨与否

Sanders等[4]认为跟骨为网状多孔结构, 血循环丰富, 空隙一般无须植骨, 且植骨块易移位压伤肌腱和神经造成并发症。本组12足均有植骨, 笔者认为:跟骨是松质骨, 关节面有压缩、塌陷者凡经撬拨复位后均留有不同腔穴, 应植骨填塞, 使关节面获得即刻支撑力;同时植骨的充填强化了钛板固定的夹板作用, 并提供骨骼生长的框架和原材料, 促进骨愈合。植骨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等。由于跟骨表面软组织菲薄、无肌肉, 又由于非自体骨免疫排异等因素, 伤口易渗出, 影响愈合, 因此以自体骨植骨为佳。

3.2并发症的分析

早期的常见并发症有:张力性水泡、伤口裂开、感染、神经损伤、切口不愈合或伤口边缘皮肤坏死、筋膜室综合征等;晚期并发症主要是疼痛、距下关节炎、侧方撞击综合征、跟腱挛缩、肌键损伤等。

(1) 切口不愈合或伤口边缘坏死。

本组出现2例。有文献报道跟骨外侧切口的皮瓣坏死率为10%~15%。有研究表明[5]其影响因素有:①BMI (body/mass index, BMI) 指数, 即体重和体表面积比 (kg/m2) , 增高则伤口愈合时间延长;②受伤至手术时间, 越长越易出现伤口问题;③全程缝合可增加伤口坏死机会;④术前吸烟延缓伤口愈合。沙氏[6]表明皮缘坏死足跟周围皮肤厚韧, 软组织较少, 易发生皮肤水泡及血供损害。移位大的骨折, 如果条件具备, 争取在伤后6h内手术, 可以减轻骨折块移位引起的严重软组织肿胀、水泡及筋膜室综合征。在手术过程中试图钝性分离并保护腓肠神经, 避免长时间拉钩对皮肤的损伤。高氏[7]表明坏死率与术前软组织条件、皮瓣类型、皮瓣牵拉情况和手术时间有关, 应注意:①手术时机的选择, 一般在伤后7~10d, 软组织肿胀明显消退、皮肤出现皱褶时手术;②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 需要植骨者应预先取自体骼骨备用, 以缩短手术时间;③尽量采用全厚皮瓣进行锐性解剖和暴露, 以保证切口皮瓣的良好血供;④术中对皮瓣的牵拉不宜过重, 避免反折;⑤术后适当固定并抬高患肢, 必要时应用红外线或超短波理疗;⑥拆线时间可延长至术后3周。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或不愈合时, 可待肿胀消退后, 根据切口外露面积大小采取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措施。吸烟、糖尿病和开放性骨折是切口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 有多个以上因素存在者选择手术治疗应慎重[8]。

(2) 伤口裂开。

发生率有10%~27%。伤口裂开保守治疗可采取制动、口服抗生素、延迟负重的方法。Levin等[9]针对术中、术后软组织覆盖和感染创面修复提出一套处理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皮肤不能闭合, 可以采用普鲁卡因皮瓣、皮肤剪开或剪孔成网状皮片拉拢缝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裂开, 可采用局部皮瓣转移治疗 (可选择足底内侧皮瓣、足背皮瓣、拇展肌筋膜皮瓣、胫前筋膜皮瓣和拇短肌皮瓣) , 或游离皮瓣 (臂外侧、桡动脉皮瓣) 。创伤性较大的软组织缺失, 不伴有骨缺损的, 可以采用局部皮瓣、游离皮瓣或肌皮瓣转移治疗;伴骨缺损的, 可采用游离骼棘骨皮瓣治疗;跟骨化脓性骨髓炎的, 可以采用游离肌皮瓣或截肢治疗;跟垫不稳, 可以采用穿矫形鞋或游离肌皮瓣治疗。Attinger C也提出一套具体的处理方法:皮肤缺损长度小于1cm, 可以采用张力缝合、延迟缝合或局部肌皮瓣转移;1-2cm可以用张力缝合或局部肌皮瓣转移;大于2cm采用肌皮瓣或游离皮瓣转移;或者先通过换药缩小创面, 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3.3体会

术者应熟悉足外侧皮瓣的血供情况, 避免术中损伤皮瓣供应血管;术前充分估计手术入路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 尽量避开挫伤及张力性水疤区域;术中应用微创技术, 暴露跟骨时, 皮肤及皮下组织连同骨膜全层剥离, 应用克氏针时不接触皮肤, 从原切口皮瓣下进入;术后常规引流, 引流物拔除时间可适当延长, 避免术后创口内血肿形成。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对于SanderII型骨折, 术者应熟悉跟骨局部结构, 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 术中采用微创技术操作, 运用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摘要:目的:总结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的手术早期并发症, 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因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11例患者进行统计, 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例12足中, 12足骨折愈合优良, 术后未发生或合并有跟骨复位不佳畸形, 4例伤口渗液不愈, 2例愈合切口裂开, 2例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其操作方法的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手术中采用自体植骨可减少渗出、钢板外露等并发症。

关键词:跟骨骨折,植骨,钢板内固定,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铁良, 于建华.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0, (20) :117-120.

[2]Lim EVA, Leung JPF.Complications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Clin Orthop, 2001, (391) :7.

[3]Barei DP, Bellabarba C, Sangeorzan BJ, et al.Fracture of the calcaneus[J].Orthop Gin North Am, 2002, 33 (1) :263.

[4]Sanders R, Gregory P.Operative treat 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us fractures[J].Orthop Clin North Am, 1995, 26 (2) :203-207.

[5]Sanders R, Fortin P, Dipasquale T, et al.Operative treat ment in120displaced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Results using a prognostic tom 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J].ClinOrthop, 1993, (290) :87-95.

[6]沙宇, 朱军方, 杨树东.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2) :153-154.

[7]高堂成, 张春才, 张庆宏, 等.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 (1) :41-45.

[8]Folk J, Starr A, Early J.Early wound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vtreat 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analysis of190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 1999 (13) :369-372.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5

关键词:腹腔镜,早期卵巢癌,围术期,护理干预,并发症,生活质量

卵巢癌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妇科生殖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显著临床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术类型包括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对周围组织伤害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需求也不断增高,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促进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针对收治的9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于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发现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突出,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均符合美国妇科协会2010年关于卵巢癌的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子宫肌肉瘤、子宫腺肌症及其他肿瘤疾病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46~68岁,平均(56.2±2.4)岁,临床分期:Ⅰa期20例,Ⅱb期15例。对照组年龄47~69岁,平均(58.3±2.8)岁,临床分期:Ⅰa期19例,Ⅱb期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试验获得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照腹腔镜治疗卵巢癌的基础护理方法进行,术前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目的,并交代手术事项、术后用药治疗等。护理干预组实施以下措施:(1)心理护理干预,部分患者因患有癌症出现焦虑、悲观及绝望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术前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家属取得联系后,将病情告知给患者,并给予心理支持,站在患者角度出发并给予安慰,激发其面对疾病治愈的信心[4]。术后患者因预后、切口疼痛等情况易出现不良情绪,面对关于疼痛等方面的疑问,护理人员给予耐心解答,并向其解释出现疼痛的原因及常用的缓解疼痛的方法,包括摆放舒适的体位、听舒缓的音乐分散注意力等,必要时给予应用镇痛及镇静类药物[5]。(2)术后管道护理干预,卵巢癌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治疗后均需保留12~24 h的尿管,护理人员对阴道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液体的颜色及质量进行观察,并对引流管的固定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出现脱落、折叠等,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发生感染、化脓[6]。(3)术后饮食护理干预,腹腔镜操作本身即可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造成影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后第1天以汤水、粥类等流食为主,不可进食含渣较硬的食物。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若患者进食后出现腹胀等症状,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为患者服用胃肠动力药,避免便秘[7]。(4)并发症护理干预:腹腔镜术后24 h内易发生不规则出血的情况,除了对患者生命体征引起重视外,还需观察引流管液体性质及质量[8];为了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对患者的尿量及尿色给予密切观察,每日进行2次会阴护理,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 m L以上。术后第3天加强对膀胱功能的锻炼,训练排尿[9];护理人员为患者定期翻身,擦拭身体,保持床铺清洁,更换衣物,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下肢进行按摩,待状态稳定后,鼓励其下床锻炼,也可通过穿弹力袜以预防压疮。(5)出院指导,待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注意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对切口进行观察,避免出现渗血渗液的情况[10]。指导患者家属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持切口清洁,锻炼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等。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皮下气肿、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不规则出血、压疮、肠粘连等。(3)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各包括20个项目,采取4级评分制,将累计积分乘以1.25得出总积分,SAS总积分在50分以上评为焦虑,SDS总积分在54分以上评为抑郁,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11]。(4)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量表评分,评分项目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共五个方面,各个项目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多组间资料采取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护理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护理干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均降低,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3 讨论

卵巢恶性肿瘤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中腹腔镜凭借其术野明亮、切割更加准确、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出血量较少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13,14]。以往临床工作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仅可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但忽略了大部分患者因癌症本身带来的躯体上的痛苦而引起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对治疗及护理过程产生恐惧,依从性较差[15]。另外,腹腔镜操作虽为微创技术,但仍可引起几类常见的不良反应,若未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及处理,则易影响预后[16]。对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了解其内心真正所需,消除不安感,增加对治疗及护理的耐受性,改善了围术期指标。通过针对可能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给予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一旦出现征兆及时给予处理[17]。此外,加强术后饮食及出院指导促进增强患者体力康复,提高免疫力,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常规护理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护理干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不仅可改善围术期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符合张林等[18]于2012年的报道。对比负性情绪时可见,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均降低,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提示护理干预通过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护患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内心所需,消除了不良情绪,与黄英等[19]于2014年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高,提示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可显著改善术后护理质量,与Ferreira等[20]于2012年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但由于目前临床工作中对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护理方法的研究仍较少,护理人员需从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本院收治的56 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撞击伤18 例, 车祸伤32 例, 高空坠落伤16 例。入院时患者呼吸功能衰竭对其进行气管插管, 插管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 各28 例。参考组中男19例, 女9 例, 年龄27~53 岁, 平均年龄 (38.6±6.91) 岁;试验组中男18 例, 女10 例, 年龄26~51 岁, 平均年龄 (37.4±7.92)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正确采集化验标本, 并立即送至检验科, 对采集的痰液经细菌学对其进行培养。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术后6 h内, 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 术后72 h帮助患者翻身和叩背。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除给予和参考组患者相同药物进行治疗外, 另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及吸痰等治疗, 术后6 h内,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 术后12~24 h后, 若患者没有发生颅内出血症状, 可帮助患者翻身及叩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等症状基本消失, 两肺啰音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等症状有所减轻, 两肺啰音有所减少;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等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可明显听见两肺啰音。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8 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检测出34 株病原体, 其中27 株 (79.41%) 细菌、5 株 (14.71%) 支原体、2株 (5.88%) 病毒。具体病原体分布情况见表1。

2. 2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参考组对比, aP<0.05

3 讨论

目前,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造成颅脑损伤的主要是因交通意外、异物撞击及高空坠落引起的外界暴力作用于患者头部, 导致患者发生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出血及脑挫伤。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血压下降以及呼吸困难,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其中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 对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早期治疗及护理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2.1%, 本研究结果与陈素娇等[3]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对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肺部感染可加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损害, 对此, 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控制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进而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并观察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5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且进行细菌学分析的患者, 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 各28例。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 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2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检测出34株病原体, 其中27株 (79.41%) 细菌、5株 (14.71%) 支原体、2株 (5.88%) 病毒。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中以细菌为主,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舒宇峰, 吴陈英, 钟玉平, 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24) :6158-6159.

[2]乐莹, 林旭波.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早期物理干预效果.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 (11) :2314-2316.

早期治疗并发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于该院医治的104例老年ABP患者临床资料,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均与中华医学外科胰腺学分会订制的急性胰腺炎诊断符合[3],可耐受内镜医治,CT确诊肝外胆管结石;排除标准:排除十二指肠镜失败或中转开腹、合并胆内管结石、胆管窄小患者。按医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男女比例24∶28,年龄62~81岁,平均(71.13±5.22)岁,病程5~11 d,平均(6.96±1.02)d;对照组52例,男女比例27∶25,年龄64~84岁,平均(72.11±6.12)岁,病程3~8 d,平均(6.92±1.24)d;对比两组基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础医治,实施液体补充、减压胃肠、血补给及电水解质、酸碱失衡纠正、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单行急诊十二指肠镜医治对照组:基础医治后,内镜检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并用针式刀作1 cm切口,多数结石在胆管内压力下随胆汁排出,用十二指肠镜网蓝取出未排出结石,低压胆道造影检查结石有无取净。结石小者一次性取出,结石大者先内镜鼻胆管引流,待病情稳定再二次取石;术后留置鼻胆管。在对照组基础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急诊十二指肠镜方法同对照组,鼻空肠营养管在胃镜协助下置入患者空肠30 cm处,营养管外端固定于脸颊,第1天生理盐水滴注,第2天分次为肠内输注营养液,定期冲洗营养管。待医治1个月后,两组取3 m L静脉血,离心,血清放存于-70℃下,选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淀粉酶(血AMY)、白细胞(WBC)、TBIL(胆红素)、PLT(血小板);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因子)。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改善(发热、腹痛、后背胀痛、腹胀);②血清生化指标(血AMY、WBC、TBIL、PLT、CRP、TNF-α);③并发症(呼吸衰竭、急性肾衰、胰腺周围脓肿或假囊肿、腹腔出血)。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以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对

医治后,观察组临床各类症状消退时长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 两组生化指标比对

医治后,观察组血清各项生化指标情况均比对照组优(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对

医治后,观察组总并发症率7.69%比对照组23.08%低(P<0.05,χ2=4.727 3),见表3。

3 讨论

ABP的医治关键在于及早引流胰液、解除胆道梗阻,以控制病情加重。胰腺炎可引起患者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损伤患者机体,传统治疗方法是全麻开腹切除胆囊、胆总管取石及T管引流,该治疗方式易损伤机体,引发诸多生理应激反应,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由于老年ABP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脏器功能均呈退行性减退,且合并较多心脑血管病,故而易伤及原损伤脏器功能,恶化病情,导致死亡。

ABP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胆道畅通,通过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可迅速解除胆道内梗阻,抑制胰腺炎病情的发展、恶化,是一种有效性的微创医治方法,可重新恢复患者组织功能,修复受损脏器[4]。另外,十二指肠镜操作便捷,只需麻醉患者口腔黏膜外表层,可减小术中麻醉风险;在内镜乳头括约肌作切口取石,再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胆汁,可帮助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与该研究结果结合看,观察组医治后发热、腹痛及后背胀痛等症状消退时长均比对照组短;说明急诊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效果显著,促使胆道梗阻被解除,临床各症状均缓解。

注:与对照组比,aP<0.05。

注:与对照组比,aP<0.05。

注:与对照组比,aP<0.05。

急性胰腺炎起病后,肠壁供血不足,减少肠黏膜灌注,因此,肠道内菌群、毒素均渗入至血液中参与体循环,从而发展为ABP致病菌,引诱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促使炎性因子水平过于饱和,伤及患者脏器,进而引起MODS并发症,加重病情。有研究显示[5],MODS发病首要器官是肠道,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可表达出肠源性感染的严重情况,而正常菌群在肠道内发生移位所引起的继发感染是致AB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该院决定在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AMY、WBC、TBIL、PLT、CRP、TNF-α水平均比对照组优,且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69%比对照组23.08%低;这与周洪斌等[6]研究报道结果相似,提示急诊十二指肠镜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医治ABP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控制肠内环境平稳,减低并发症诱发风险。考虑其原因如下:通过早期肠内营养补充,可保护肠道黏膜,有助于肠道黏膜吸收营养物,以改善ABP患者营养代谢紊乱;为患者胃肠道补充营养能源,调节肠道血公平衡,修复肠道上皮细胞,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7,8]。另外,肠内营养补充可加快肠道蠕动,调衡肠道功能;借助空肠营养管输入营养液,可阻碍胃相、头相刺激胰腺外分泌,减少胰腺分泌阻碍,从而修复胰腺,缓解病情[9,10]。早期对ABP老年患者补充肠内营养,既不伤及肠黏膜,防止破坏肠道屏障,又抑制胰腺分泌作用,增强肠黏膜免疫性,促进血运,阻碍细菌、内毒素移位,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肠源性感染率,故而预防患者肠道衰竭,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ABP患者经急诊十二指肠镜、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医治后,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二重感染率,强化机体免疫力,帮助术后恢复加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于临床。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老年患者接受急诊十二指肠镜、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医治效果及其并发症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于该院医治的104例老年ABP患者临床资料,按医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2例,单行急诊十二指肠镜医治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医治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治后发热、腹痛、后背胀痛等症状改善时长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AMY、WBC、TBIL、PLT、CRP、TNF-α水平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69%比对照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急诊十二指肠镜、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衡患者机体环境,减低并发症风险,是安全、有效的医治方案。

关键词:急诊,十二指肠镜,肠内营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参考文献

[1]胡文秀,要瞰宇,韩志强,等.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2):156-157.

[2]林燕青,林连捷,郑长青,等.急性胰腺炎与肠内营养[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2):75-77.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1):1-4.

[4]刘国彬,李俊,傅燕,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内镜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3):168-169.

[5]高绪仲,王忆勤.早期内镜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3):386-389.

[6]周洪斌,蒋能孟.急诊十二指肠镜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673-675.

[7]刘悦.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29):69.

[8]胡军涛,潘熠平,汤展宏,等.早期经鼻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16):1806-1808.

[9]王辉.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5(7):88-89.

上一篇: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下一篇:备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