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断奶

2024-09-02

早期断奶(共8篇)

早期断奶 篇1

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将羔羊的哺乳期由原来的四个月缩短到2~3个月或是更短 (40~60天) 。羔羊早期断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羔羊方面。利用羔羊在早期 (4月龄内) 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这一特性, 将早期断奶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羔羊在3月龄起, 母乳只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一小部分, 早期断奶给羔羊早期补饲可满足羔羊早期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充分发挥羔羊的生长优势及生产潜力;早期断奶还可促进羔羊肠胃机能尽早发育成熟, 尤其是瘤胃机能的增强, 可增加对纤维素的采食量, 对羔羊早期育肥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以便在短期内达到预期的育肥目标。二是母羊方面。早期断奶可使母羊的生理机能尽早恢复, 使母羊及时抓膘, 促使母羊早发情、早配种, 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 实现母羊一年两胎或是两年三胎的目标, 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尤其是良种母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三是经济效益方面。早期断奶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 减轻了劳动强度,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

早期断奶 篇2

一、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要点

1.接产: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和鼻孔的黏液,使其呼吸顺畅,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造成呼吸困难,可以握住犊牛的后肢将犊牛吊起来使之吐出黏液。其次是擦净犊牛身上的黏液,以免其受凉。随后经必要的称测登记后移入犊牛栏,准备饲喂初乳。

初生犊牛的蹄底部有一层淡黄色的软蹄,为方便其在光滑地板上站立应剥掉软蹄,防止其趴地擦伤。犊牛出生时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如果脐带长度超过10厘米,可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并挤出脐带内的黏液,用碘酒充分消毒脐带。初生犊牛抵抗力差,粪便粘染和潮湿都易致病,因此犊牛栏应通风干爽、冬暖夏凉,最好用漏缝地板单栏饲养,并垫上褥草。

2.饲喂初乳:犊牛离开母体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应对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病菌的侵扰,只能依赖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但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途径获得,富含免疫球蛋白的初乳成为唯一途径,因此第一口奶极为关键,关系到犊牛能否健康成长。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可低于1公斤。初乳期7天,每天喂2次,喂量一般每头每日3.5公斤,奶温37~39℃。

如果初生犊牛体质较弱,无法自行吸吮,也可用初乳灌服器灌服初乳。如果遇到母牛产后生病或死亡,或母牛初乳质量不好,应当用同一时期产仔的健康母牛的初乳喂犊牛。如果没有同期母牛的初乳,也可用冷冻初乳,冷冻初乳只能用45℃以下的温水缓慢解冻,以免其中的营养物质遭破坏。

3.饲喂常乳:常乳是指泌乳期第7天以后至干奶前所产的乳。犊牛结束初乳期后即过渡转入常乳期,非单栏饲养的犊牛喂乳时应用颈枷加以固定,喂完后擦净其嘴边的残乳,并继续在颈枷上夹10~15分钟,待其吸乳反射兴奋下降后再放开,以防犊牛舔食毛发形成瘤胃毛球或相互吸吮脐带,造成脐炎或公牛包皮过长。

犊牛的人工哺乳要注意“三定”,即定时、定温、定量。人工哺乳方法可分为奶桶法和奶壶法两种,两种方法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为提高牛奶商品率,对于10日龄以上的犊牛,也可以部分或全部用犊牛代乳粉喂犊牛,犊牛代乳粉要按产品推荐的方法使用,而且要有1周以上的过渡期。水牛犊的营养需求与黄牛会有所不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水牛犊的代乳粉,因此选择代乳粉时要慎重。

常乳期60~70天,哺乳量每头每日3.5~4公斤,分上、下午喂给,乳温37~39℃。常乳期即将结束时要密切注意犊牛的精料采食量,为断奶过渡做准备。

4.早期补料:早期补料是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犊牛经液态奶饲喂一段时间后,必须补饲适量的精料和干草以促使瘤胃快速发育,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繁殖,为育成阶段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犊牛在3周龄时饲喂开食料最为适宜,饲喂过早及过晚都会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健康。如果精料开食日龄延后,犊牛在哺乳期内不能采食足够多的饲料,意味着断奶日龄就要延长,因此建议在犊牛15日龄后开始调教采食开食料。目前犊牛早期断奶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使犊牛较早适应固体饲料,刚开始时可将开食料混入牛奶中喂给,连续调教3~5天,犊牛一般都会开始主动采食。20日龄后提供青绿饲料,4周龄起可以喂给多汁粗料,但在整个哺乳期内都不应给犊牛投喂青贮发酵饲料。

开食料配制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建议养殖户自行配制,应采购市场销售的合格产品,也可用市售优质乳猪开食料代替。

5.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可快速有效地帮助犊牛建立瘤胃微生物群,促进瘤胃消化植物性饲料。方法是:犊牛在15~20日龄时,每头喂服约5毫升健康牛瘤胃液,也可将瘤胃液涂抹在犊牛的嘴巴,任其舔吸,达到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的目的。采集瘤胃液的方法有:瘘管牛瘤胃直接抽取、经口腔瘤胃导管采集、待牛反刍时从牛口腔掏出食团榨汁采集等。

6.断奶及过渡:为降低犊牛用奶量,提高牛奶商品率,必须适时断奶。方法是:当犊牛哺乳到50~60天,可每天逐渐减少牛奶饲喂量并由两餐转一餐,促使犊牛增加精料采食量,在每天能吃1~1.5公斤精料时就可断奶,断奶日龄可控制在70天左右。断奶应逐步过渡,使犊牛有适应的过程,个别弱犊应适当延长哺乳期。断奶后,精料给量为每头每日1.5~2公斤,精料蛋白质推荐量为20%。

二、犊牛的日常管理要点

1.栏舍及用具清洁卫生:哺乳阶段犊牛的常见病是腹泻,大多数是由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干燥的栏舍和用具洁净都可有效抑制病原的繁殖和传播,因此,做好栏舍及用具清洁卫生工作特别重要。首先是哺乳器具的清洁卫生,哺乳器具沾染牛奶,极易受病菌污染,因此每次喂乳后,要严格清洁和消毒器具,存放在通风干净的地方。其次是犊牛栏舍卫生,犊牛舍要通风良好,冬季特别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干燥,每天打扫,定期消毒,适时更换褥草,每次的剩料及时清除。犊牛转栏后,空栏要彻底清理消毒并空置3~5天。

2.饮水:犊牛初乳期后即可在栏内放置清洁饮水,任其自由饮用。饮水桶要勤洗,饮水要勤换。在寒冷的冬季,有条件的可用温水供犊牛饮用,以免造成犊牛的冷应激。

3.健康观察:健康的犊牛食欲旺盛,食欲减退或缺乏常常是不健康的征兆。兽医及饲养人员应每日2次观察犊牛食欲、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犊牛患病往往都会出现体温变化,正常犊牛的体温为38.5~39.5℃,当体温变化异常时,要进行诊疗。日常工作中饲养员可在每次喂奶时通过触碰犊牛鼻镜来感知犊牛体温变化,做到有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通过提供通风、干燥、冬暖夏凉的栏舍,为犊牛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及时的初乳、卫生的常乳和优质的饲料,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增强犊牛体质。结合早期调教开食料、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等技术手段,可有效实现水牛犊的低奶量培育和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篇3

1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1.1 断奶应激

早期断奶的应激性主要源于心理应激 (母与仔分离) , 营养应激 (仔猪从母乳转向干饲料) 和环境应激 (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 三个方面。

1.2 免疫反应抑制

母猪初乳中乳球蛋白 (主要是免疫球蛋白) 含量高达7%。新生仔猪肠壁通透性很大, 可完全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从而获得被动免疫。而此后的常乳中球蛋白含量仅0.5%, 仔猪主要依靠主动免疫。据报道, 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循环抗体水平, 抑制细胞免疫力。2~3周断奶仔猪表现为显著的免疫反应抑制, 引起仔猪抗病力弱, 容易腹泻。

1.3 消化酶活性降低

仔猪胃肠道消化酶活性随着周龄增长而增长, 但断奶对消化酶活性增长趋势有倒退影响。在仔猪0~4周龄期间, 胰腺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分解酶活性逐周成倍增长, 但4周龄断奶后1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1/3。

1.4 消化生理功能不健全

消化生理功能不健全, 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粮, 引起胃肠机能紊乱, 易诱发腹泻的发生。

1.5 胃肠道菌群的变化

国内外研究表明, 仔猪胃pH值低于4时才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才能使大量病原菌失活。而仔猪早期断奶后, 由于乳糠的消化, 乳酸菌来源中止, 这时盐酸分泌仍很少, 而饲料中蛋白质和无机盐阳离子与酸结合, 使酸度下降, 胃pH值升到5.5, 胃pH值的升高使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 消化过程生理失调而造成腹泻。

2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

2.1 减少仔猪的应激

一是仔猪要早期补料。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仔猪在产后7 d用乳猪料诱食, 使仔猪在断奶前消化系统能适合植物性饲料, 胃消化机能得到加强, 可减少营养性应激;二是实行分步断奶, 即在断奶前1~5 d减少哺乳次数, 最后2 d夜间将母猪移舍, 以减少心理应激的影响。三是断奶时采取移母留仔的办法, 让仔猪在原圈内饲养一段时间, 以减少环境应激的影响。

2.2 降低仔猪饲料中蛋白质水平

将5周龄断奶、体重10 kg仔猪的日粮蛋白质水平从22%降到18%, 并添加赖氨酸, 结果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仔猪腹泻率下降。

2.3 应用酸化剂

在仔猪日粮中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富马酸和苹果酸等, 使胃内保持一定的酸度, 既适合有益的乳酸杆菌的繁殖, 同时又能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及其它病菌滋生繁衍。控制肠内微生物菌种, 促进消化酶的活性, 是饲养好断奶仔猪, 控制腹泻的关键。

2.4 应用酶制剂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 可弥补其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消除消化不良和减少腹泻的发生。

2.5应用乳清粉

乳清粉是乳品工业的副产品, 主要含乳糖 (60%~70%) 和乳清蛋白 (12%以上) , 以及比例适当的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0%~30%的乳清粉, 不仅适合仔猪较高的乳糖酶活性, 显著提高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 使乳清粉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 还能提高胃肠酸度, 降低pH值, 减少腹泻。

2.6药物预防

常用的药物有杆菌肽锌、土霉素、金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硫酸抗敌素、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和有防病作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对预防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有一定效果。

3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治疗

3.1口服补液治疗

腹泻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 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早期断奶仔猪中大规模应用。可用ORS液 (ORS液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纳和葡萄糖组成, 含有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葡萄糖) 。每25 g加1 000~1 500 mL水, 任其自由饮喝或灌服。

3.2药物治疗

早期断奶仔猪饲喂效果观察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黑龙江省兴隆猪厂饲养的二元杂交断奶仔猪50头, 随机分成2组, 每组25头。两组基础日粮相同, 预混剂的其他成分相同。试验组预混剂含高效微生态预混剂 (由沈阳金科丰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 对照组预混剂添加抗生素。

1.2日粮配方与营养水平

见表1。

1.3饲养管理

试验仔猪在封闭式猪舍内进行饲养, 30日龄断奶, 转入保育猪舍预试期5 d, 正试期30 d。试验猪的免疫、消毒、疾病防治均按操作规程进行。

1.4试验测定项目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仔猪空腹个体称重, 记录耗料量, 计算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和头均毛利, 同时, 观察猪只腹泻情况。

2试验结果

2.1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见表2。

注:同列肩注小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大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2.2腹泻情况

见表3。

2.3经济效益

见表4。

注:毛利按饲料直接成本, 头均毛利=头均增重×13元/kg-头均耗料×饲料成本。

3讨论与小结

3.1仔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由表2可得, 仔猪日增重,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80 g, 提高21.9%, 差异极显著 (P<0.01) ;饲料利用率, 试验组比对照组高0.102, 提高5.15%, 差异显著 (P<0.05) 。日常观察, 试验组仔猪食欲较好, 采食快, 毛管光亮, 皮肤红润, 猪只健壮均匀生长。试验组的试验结果好于对照组的原因在于高效微生态预混剂含有活菌1010个/g, 160多种益生菌, 能稳定有效调解仔猪胃肠菌群平衡, 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 减少腹泻;18种氨基酸、多肽、低聚糖、多种酶、多种维生素等促生长未知因子, 能满足猪生长需要。这些活性物质能增加或增强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仔猪消化系统, 整肠健胃;一些活性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菌体蛋白、辅酵Q促生长因子和生理活性物质, 这些因素都能改善猪体的消化功能。微生态预混剂适口性好, 有利于整肠健胃, 促进消化, 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3.2腹泻率和腹泻频率

从表3可以看出, 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 对照组为72%和4.40%, 试验组为16%和1.33%, 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56%和3.07%。由于本试验在冬季进行, 舍内温度底, 加上转群时仔猪受到冷应激, 致使腹泻病发生稍多。正式试验开始后, 试验组仔猪恢复较快、较好, 而对照组仔猪腹泻在整个试验期均有发生。试验结果表明, 高效微生态预混剂能调整仔猪肠道微生态结构, 促进体内微生态平衡,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可显著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的次数和频率。

3.3经济效益与应用

两组基础日粮相同, 预混剂配方中试验组添加高效微生态预混剂, 对照组预混剂中含抗生素, 后者价格稍高于前者。从毛利润看, 试验组每头猪比对照组多收入24.88元, 增加27.45%。从肉品卫生要求讲, 微生态预混剂属于天然绿色、无残留的环保预混剂。目前仔猪料常用2种以上抗生素预防仔猪腹泻, 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和有药物残留, 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价格又高。

滩羊羔早期断奶效果观察 篇5

1 材料和方法

1.1 分羊群及组

分别选择20、40、90日龄羔羊各30只, 按组内公母各半, 个体体重基本一致原则分为3组作为试验组, 同时选20日龄羔羊30只作为对照组。

1.2 断奶方法

采取先精后粗, 先湿后干的原则, 逐渐过渡, 操作方法如下:

(1) 20日龄组:从15日龄开始减少母乳次数, 训练吮吸流体代乳料至20日龄奶;20~30日龄日喂流体代乳料3次, 训练采食湿拌料;30~39日龄日喂流体代乳料2次, 训练采食干拌料;40日龄改喂干拌料, 日喂2次。喂流体代乳料时限制饮水, 其后自由饮水。

(2) 40日龄组:从35日龄开始减少母乳吮吸次数, 训练吮吸一次流体代乳料;40日龄断奶, 日吮吸代乳料2次, 训练采食湿班料一次。45日龄日喂湿拌料2次, 50日龄改喂干拌料, 自由饮水。

(3) 90日龄组:从85日龄训练干拌料, 90日龄断奶, 日喂干料2次, 自由饮水。

(4) 对照组:按照当地群众传统习惯羔羊随母羊同群管理, 至150日龄断奶。

1.3 代乳料配方

代乳料用牛脱脂奶粉、大 (猪) 油、大豆粉、玉米粉、大麦粉、麸皮、酵母、食盐、食糖、痢特灵等原料配制;分流体、湿拌、干拌3种。

1.4 饲养管理

试验所选羔羊统一编号并佩戴了铝制耳标, 组间用带色涂料打上明显标记, 分群专人管理。羊舍为半敞开式, 地面铺垫麦秸, 每周清扫更换一次, 每天适当放牧运动。羔羊从15日龄起训练采食青干草, 试验期自由采食。

1.5 试验期及观察记载

各日龄组试验期60d;试验期测定个体始重、末重各日龄组羔羊成活率;观察羔羊生长发育;对照组试验期130d, 在20、40、80、90、100、150日龄测定个体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经过对20、40、90日龄组各30只滩羊羔的早期断奶和60d代乳料饲喂试验, 除20日龄组和对照组 (在20日龄试验期) 羔羊因病各死亡1只外, 40和90日龄组羔羊无1只死亡。试验期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的羔羊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体重

(1) 始重: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应日龄的平均始重无明显差异 (p>0.05) 。

(2) 末重:结果表明, 20日龄个体平均末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 40、90日龄组平均末重与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

(3) 增重:结果表明, 在20日龄强制断奶、饲喂代乳料, 其增重显著低于同期末断奶羔羊 (p<0.01) 和40日龄以后断奶羔羊 (p>0.05) 。40、90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差异不明显 (p>0.05) 。

(4) 相对增重:结果表明, 羔羊的相对增重随日龄增长逐渐减缓, 尤其20日龄组的相对增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6.8个百分点 (p<0.01) , 而40、90日龄组的相对增重虽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3 小结与讨论

40日龄前羔羊处于强度增重和消化道生长发育阶段, 断奶会明显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本试验也表明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强制断奶、饲喂断乳料羔羊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40、90日龄断奶羔羊体重增加稍低于未断奶羔, 其中20日龄断奶羔羊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肥羔生产中是不可取的。

滩羊羔于40日龄强制断奶、饲喂代乳料对滩羊羔的增重与同龄未断奶羔羊及40日龄以后断奶羔的增重无明显差异 (p>0.05) 。由此可见, 滩羊羔提早于40日龄断奶其生长发育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在生产上是可取的。

饲喂代乳料对滩羊羔分别提早于20、40、90日龄断奶, 对其成活率影响不大。

滩羊羔随母吮吸母乳长达140d左右, 严重影响了母体产后恢复和再生产周期, 若采用饲喂代乳料可使滩羊羔提早于40日龄断奶, 母羊提早100d结束泌乳, 对母羊尽快恢复体况, 进入下一繁殖周期, 缩短滩羊肥羔生产的周期、增加滩羊的肥羔产量和二毛裘皮产量是十分有利的。

本次试验的20~40日龄早期断奶羔的代乳料均为人工配制和人工饲喂, 对是否经济尚未作进一步的研究, 但对目前农村适度规模养羊户来说, 在不增加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是可取的。

摘要:滩羊羔于20、40、90日龄强制断奶, 饲喂代乳料, 结果表明:20日龄断奶成活率无明显影响 (p>0.05) , 但增重显著低于同龄未断奶羔 (p<0.01) 和40日龄后断奶羔 (p<0.05) ;40日龄断奶成活率和增重均无明显影响 (p>0.05) 。滩羊羔40日龄断奶可以使母羊提前100d结束泌乳, 尽快恢复体况, 从而进入下一繁殖周期、缩短了肥羔生产周期, 提高肥羔产量和二毛裘皮产量。

关键词:滩羊羔,早期断奶,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忠辉.补饲对断奶羔羊增重效果的对比试验[J].贵州畜牧兽医, 2000, 03.

[2]潘丽娜.补硒可提高羔羊成活率[J].养殖技术顾问, 2004, 02.

[3]杨青英.哺乳期母羊补饲捆裹青贮燕麦草对羔羊断奶重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 2.

[4]孙进.不同处理大豆蛋白源代乳料哺育早期断奶羔羊的效果[J].动物营养学报, 2004, 3.

[5]冯涛, 等.不同蛋白水平日粮补饲羔羊的效果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 2005, 3.

[6]冯涛, 等.不同蛋白水平日粮补饲羔羊的效果研究[J].饲料工业, 2005, 5.

羔羊人工哺乳与早期断奶实践 篇6

1 断奶与哺乳方法

1.1 人工哺乳与断奶时间羔羊7 日龄开始人工哺乳。7~14 日龄为人工哺乳适应期, 羔羊与母羊同圈饲养, 羔羊在人工哺乳的同时也能吃到母乳, 让羔羊逐渐适应代乳品。15~20 日龄为母子分离适应期, 羔羊与母羊分圈饲养, 结合人工哺乳, 控制羔羊吃母乳的次数, 每天仅让羔羊返回母羊身边吃2~4 次母乳, 随着日龄增长减少母乳喂养次数。21 日龄后为羔羊断母乳期, 羔羊与母羊完全分开饲养, 由人工乳代替母乳饲喂羔羊。

1.2 人工哺乳方法常用奶瓶和奶盆哺乳。

1.2.1 奶瓶哺乳法即收集饮用水瓶, 洗净消毒后, 把兑好的奶液 (40~42 ℃为宜) 装入饮用水瓶中, 将与饮用水瓶盖型号相同的奶嘴套在饮用水瓶上, 然后塞进羔羊嘴里, 训练几次, 即可学会吮乳, 或用已学会吮乳的羔羊作示范, 让其它羔羊模仿吮乳。可用长方形木架制作哺乳器, 根据圈内羔羊数量将相同数量的奶瓶固定在木架上, 将哺乳器吊挂于离羊床50 cm高处, 以便羔羊抬头就能吮吸奶嘴。

1.2.2 奶盆哺乳法即把兑好的奶液盛入奶盆, 放入羔羊圈内, 训练羔羊自饮。首次用奶盆哺乳要让羔羊停奶一段时间后, 由饲养员轻按羔羊头部, 让羊嘴伸入盆中饮奶。

1.3 人工哺乳喂量

1.3.1 7~14 日龄, 每天饲喂5 次 (时间8:00、11:00、14:00、17:00、20:00) , 每次每只羔羊喂60 m L, 奶液浓度略高于奶粉说明书的浓度。

1.3.2 15~20 日龄, 每天饲喂4 次 (时间8:00、12:00、16:00、20:00) , 每次每只羔羊喂100 m L, 奶液浓度同奶粉说明书的浓度。

1.3.3 21~35 日龄, 每天饲喂3 次 (时间8:00、11:30、17:00) , 每次每只羔羊喂150~200 m L, 奶液浓度略低于奶粉说明书的浓度。

1.3.4 36~60 日龄, 此阶段将奶粉直接拌于精料中, 每30~40 只羔羊每次拌900 g奶粉, 每天饲喂2 次。

1.3.5 60 日龄后, 羔羊不再进行人工哺乳, 直接采食精料和草料。

2 注意事项

2.1 定时定量定温羔羊人工哺乳的时间和次数要相对固定, 要严格把握每只羔羊的喂乳量, 奶温应接近或略高于母羊体温, 40~42 ℃为宜。

2.2保证清洁卫生羔羊哺乳器具必须干净卫生。选择质量安全的奶粉。每次饲喂羔羊的奶液必须现兑现喂, 喂完奶后用毛巾擦干羔羊的嘴巴, 避免羔羊相互舔食。定期消毒圈舍, 病羔隔离饲养, 用具分开使用, 避免相互传染。

2.3 预防羔羊拉稀羔羊由吃母乳转为人工哺乳, 容易造成肠道不适拉稀, 要注意喂量和奶温。开始人工哺乳时羔羊常发生拉稀, 可每550 m L奶液加一片乳酶生。

2.4 羔羊适时断奶具体断奶时间要根据季节和羔羊体况而定。断奶时若遇到羔羊或母羊应激反应强烈、天气过于寒冷或炎热、羔羊弱小或发病等, 都不要强行断奶。

3 人工哺乳效果

3.1 羔羊成活率提高据观察阆中市某山羊养殖合作社种羊场成功应用羔羊人工哺乳和早期断奶技术, 2014 年存栏能繁母羊378 只, 全年产羔1 097 只 (其中2 只死胎) , 后期死淘21 只, 羔羊成活率高达98%。

3.2 羔羊体重均匀采用人工哺乳的羔羊60 日龄体重5 kg左右, 与母乳喂养的羔羊体重基本一致, 而且个体均匀, 很少有弱羔, 60 日龄后生长较快。

3.3 母羊繁殖率提高羔羊21 日龄断奶, 母羊体况在断奶后20 d左右完全恢复并再次发情配种, 较母乳喂养提早了1 个多月, 缩短了产羔间隔, 可以实现母羊1 年产2 胎或2 年产3 胎, 极大地提高了母羊的繁殖效率。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营养分析 篇7

1 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限制仔猪生长性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有:(1)消化酶分泌不足;(2)肠绒毛结构改变导致吸收能力下降;(3)胃酸分泌不足;(4)脱离母乳中的有益成分;(5)采食和饮水不足;(6)日粮的抗原性。1.1消化酶分泌不足新生仔猪即有消化母乳的能力,其中乳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含量较高,这些酶的活性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而增长。但28日龄断奶后,酶的活性持续降低,在1周内降低到断奶前的1/3,恢复需要2周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而且由于断奶前后营养源截然不同,所需要消化酶差异很大,急需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在仔猪断奶后都表现不足。其它各种酶活性在3周龄时还不及成年动物的50%。研究结果表明与哺乳仔猪相比较,早期断奶仔猪的胰酶分泌不足。

1.2 吸收能力下降

哺乳期仔猪主要以采食易消化的母乳为主,其肠壁绒毛长而且吸收效率高,能充分发挥消化吸收功能。断奶后,由于各种营养应激,肠绒毛明显萎缩脱落,隐窝深度明显变大,总吸收表面积显著下降,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产生腹泻。

1.3 胃酸分泌不足

胃酸分泌不足是早期断奶仔猪的另一缺陷。胃酸参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胃蛋白酶消化的最佳pH值为2.0和3.5。胃酸分泌不足,胃内pH值升高,因而胃蛋白酶消化能力下降。此外,盐酸还能抑制从上段消化道进入胃肠道的细菌。胃酸不足可导致消化功能混乱。由于内源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缺陷,人们开始寻求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外源有机酸制剂。使用的酸制剂包括延胡索酸、柠檬酸、乳酸及丙酸等,添加比例为0.5%~3.0%。据文献报道,断奶后7~21 d内添加酸制剂效果最好,日粮消化率低时,效果明显。如果日粮中含奶制品,酸制剂的效果下降。添加酸制剂,必须考虑日粮中一些与酸有结合能力的成分。如一些碱性的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有极强的结合酸的能力,如果日粮钙含量高,会明显降低仔猪生产性能。日粮中钙的含量应限制在0.8%。

1.4 免疫能力下降

新生仔猪没有免疫能力,主要靠从初乳中吸收免疫球蛋白IgG。在常乳阶段IgG的分泌迅速下降,而另一种免疫球蛋白IgA却可以相对较平稳的保持长的时间,这些免疫球蛋白保证了仔猪健康生长。约3周龄以前,仔猪主要以这种方式抵抗疾病,而仔猪自身的免疫能力在3周龄时才能缓慢发育。断奶后10~18日龄,正好处于仔猪最低免疫阶段,此时仔猪对病原的抵抗力极差。此时断奶会对仔猪免疫力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应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尽量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1.5 采食和饮水不足

采食不足是限制仔猪生产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足够的采食可获得好的生长性能。采食量受日粮消化率的影响,日粮消化率轻微下降导致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采食量在仔猪生长性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开始寻求刺激采食的办法。调味剂被认为是一种刺激仔猪采食的方式。然而,事实证明调味剂主要是迎合市场及人们感官需要,而不是猪的需要。Mclaughlin比较了129种调味剂,从中选出5种被认为是被猪所喜欢的用于实验。结果表明任何一种调味剂对采食量和生长性能都没有影响。

饮水对仔猪至关重要。Topplis建议饮水器的最小水流量应为每分钟570 ml/min。同时,饮水器的类型也影响饮水量。另外,水中有些物质也影响猪的适口性、饮水量和饲料消耗,因此,关注仔猪饮水质量也十分必要。

1.6 日粮的抗原性

仔猪日粮抗原的影响已被广泛认识,如大豆(豆粕)中的大豆抗原蛋白 (glycinin和B-conglycinin) 是导致仔猪肠道过敏性免疫反应,造成肠道损伤,进而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李德发认为腹泻的直接原因是养分消化率的下降,而根本原因是机体对日粮抗原发生的过敏性反应。

2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

断奶仔猪的营养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断奶时间的提前及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应用,仔猪对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日粮蛋白质类型对早期断奶仔猪断奶综合症影响、日粮营养与胃肠道组织形态及机能的关系以及缓解断奶应激综合症的营养学措施等方面。

中国早期断奶仔猪饲料的营养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与规模化猪场猪只生产性能的提高及断奶时间不断提前有关。当前断奶仔猪饲料的营养水平仍普遍偏低。NRC (1998) 5~10 kg仔猪的建议值,但较以前已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氨基酸水平已明显高于我国猪饲养标准(1987) 5~10 kg仔猪的建议水平。

3 饲料原料

基于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我国饲料工作者已开始认识到在配制断奶仔猪饲料时,合理选用原料有时比高营养水平效果明显。由于对大豆蛋白抗原性和免疫球蛋白的特殊功能的认识及仔猪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特殊原料。

3.1 血浆蛋白粉(SDPP)

我国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已开始使用血浆蛋白粉,但由于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通常仅限于少数高档饲料中使用。

国内一些研究者已证实,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血浆蛋白粉可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血浆蛋白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作为天然抗体源,其中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组分是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占血浆蛋白22%。

有人研究了血浆蛋白粉对3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添加5%血浆蛋白粉可显著提高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仔猪腹泻;而2.5%血浆蛋白粉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血浆蛋白粉的使用效果与添加量有关。规模化猪场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血浆蛋白粉的添加水平一般为2%~5%,主要取决于饲料价格。

3.2 肠膜蛋白粉(DPS)

尽管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肠膜蛋白粉已被证实可改善仔猪生产性能。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国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饲料中开始使用肠膜蛋白粉(DPS)。同样由于有试验证实断奶饲料中肠膜蛋白粉与SDPP合并使用效果很好,并可节省血浆蛋白粉的用量,国内一些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同时添加有SDPP与DPS。高新(1999)[9]比较了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DPS与SDPP的效果,结果认为日粮中添加2.5%DPS可替代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的SDPP。

3.3 免疫球蛋白制品

断奶仔猪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免疫力低下,因此人们开始尝试直接使用免疫球蛋白,以期增加仔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减少腹泻发生。一些免疫球蛋白制品被开发出来,如前所述,血浆蛋白粉是一种优质的天然免疫球蛋白源,特异性的卵黄抗体也被证实有明显效果。另有实验指出,几种免疫球蛋白的复合物较单一免疫球蛋白的饲喂效果好。一些实验已证实,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品可节省SDPP用量、降低饲料成本。进口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如Protlone、Appetein)开始被引入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

3.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通常为仔猪饲料中的主要成分,由于淀粉酶活性在仔猪断奶时尚未达到成年水平,高量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对断奶早期是非常必要的。乳糖和乳清粉为普遍使用的简单碳水化合物,添加水平一般在5%~15%,蔗糖和葡萄糖由于成本低廉,也可部分替代乳糖。有试验发现3周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蔗糖的效果与乳糖相似,蔗糖的使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提高淀粉的消化性,一些研究者建议使用α淀粉。

3.5 大豆制品

大豆制品通常是质优价廉的蛋白源。由于大豆蛋白存在抗原性问题,断奶仔猪饲料中一般要限制普通大豆粕(SBM)的用量。由于膨化处理可以部分消除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实际生产中常用膨化大豆(或膨化大豆粕)取代部分普通大豆粕。朱晓萍、李德发等证实,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部分大豆浓缩蛋白(HP300)可显著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3.6 油脂

能量通常是影响断奶仔猪生长的第一限制性营养因子,为提高饲料能量值,普遍做法是添加油脂。关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效果的报道,结果很不一致。一些研究者指出,仔猪断奶后2周内对油脂的消化很差,添加油脂并不能改善断奶后头两周的生长性能。有研究者认为仔猪对油脂的消化率取决于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和不饱和程度,断奶仔猪对短链不饱和脂肪酸消化率最高。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开始使用富含短链不饱和脂肪酸、并经磷脂乳化的特制脂肪粉。

另外,在仔猪日粮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帮助消化。适当加入调味剂,可改善日粮的适口性,但不要过量添加,否则仔猪采食太多、易引起稀便。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料研究尚不完善,有关早期隔离断奶仔猪(体重<5kg)营养需要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大部分有关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都是从稍大的仔猪研究中外推出来的。为充分发挥SEW的生长优势,还有待对SEW仔猪的营养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如何配制日粮,缓解断奶应激,以充分发挥仔猪生产性能,是营养学家面临的挑战。解决好此问题将对21世纪的养猪生产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施学仕.仔猪的早期断奶、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M].美国大豆协会, 1997:20-23.

[2]赵晓明, 李世丁, 赵继文.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饲料研究.2000 (9) :23-25.

[3]陈代文.补料及开食料中不同种类蛋白质对仔猪过敏反应及腹泻程度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 1995, 26 (3) :200-206.

[4]陈文静.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研究新进展[J].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报, 2000, 26 (3) :200-206.

[5]卢福庄等.饲粮乳清粉含量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 1992 (3) :30-32.

[6]李德发.猪的营养 (第一版) [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 275-276.

[7]董国忠等.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猪, 1995, 32-33.

[8]猪早期营养及合理日粮配制对现代养猪的重要意义.中国养殖技术, 2000, 12-13.

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 篇8

2~4周龄早期断奶仔猪危害最大的疾病是腹泻, 据统计, 断奶后第一周腹泻率为0.6%, 第二周32%, 第三周41.4%, 第四周降为8.4%, 死亡率达20%~30%, 越过死亡线的仔猪总体质量下降1/3, 其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然而3周龄以后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处于最低水平, 自身免疫系统要到4~5周龄才开始发挥作用。因而3~4周龄的早期断奶正是仔猪抗病力相对较低的时期。早期断奶不仅中断了母源免疫因子的提供, 而且会造成仔猪自身循环抗体水平下降, 抑制细胞免疫能力, 从而引起仔猪抗病力下降。这是造成仔猪断奶后出现的采食量下降, 饲料利用率低, 腹泻等所谓“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仔猪的断奶应激

仔猪断奶后由哺乳间转入平台式断奶圈, 有时还将不同窝的仔猪混群饲养, 导致仔猪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最严重的应激是仔猪由液态的母乳变成不同质的固体饲料。它不仅会产生严重的营养性后果, 还会影响到仔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状态和行为状态, 上述因素共同构成仔猪腹泻的应激源。

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单一因素, 复合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在所有的应激源之中, 营养应激是最主要的。众多的研究表明,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发性因素不是大肠杆菌, 而是由应激造成的肠道损伤, 致使胃肠酶活性及吸收能力下降, 食物以腹泻形式排出。保护肠道健康的机制是肠道局部免疫系统, 肠道免疫抗体对仔猪生命过程中未曾接触过的外来抗原会发生免疫反应, 以消除抗原的危害, 其代价是肠道细胞损伤, 细胞成熟率下降, 消化酶水平下降, 肠黏膜异常, 上述变换了的与母乳不同质的固体饲料诱发腹泻的抗原亦即应激源。

2. 早期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早期断奶仔猪面临多种应激, 主要表现为显著的免疫抑制,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母源有益因子的消失, 自身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的下降、日粮抗原、采食量低和营养吸收不良等都会使仔猪免疫机能受到抑制和损害。

(1) 母源有益因子的消失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乳源免疫活性物质消失。另外, 初乳和常乳中的乳源生长因子、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对生后仔猪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胃肠道的分化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断奶时, 这些因子的突然消失将对肠细胞生长、分化以及细胞功能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了仔猪小肠发育的乳生生物活性物质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多胺及谷氧酰胺功能的发挥。 (1) 猪初乳和常乳中egf浓度很高, 达到37~107ng/ml。egf的主要功能是刺激上皮隐窝细胞增生, 还具有刺激胃酸分泌, 激活多胺合成第一限速酶鸟氨酸脱羧酶活性, 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igfⅠ和igfⅡ是乳汁中仔猪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激素类生长因子。吮乳仔猪可以从母乳中获得大量的igfⅠ, igfⅠ对正常或损伤的肠道细胞增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burrin等报道在代乳科中添加igfⅠ与不添加igfⅠ相比, 仔猪小肠增质量28%, 空肠绒毛高度增加78%。 (2) 多胺 (腐胺、精胺、精脒) 及控制其合成的关键酶 (odc) 对出生后仔猪肠道细胞增生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3) 谷氨酰胺gln作为胃肠道黏膜细胞的特殊营养物质, 具有维持肠黏膜组织结构, 提高肠道免疫力, 减少胃肠外营养 (tpn) 支持等出现的肠黏膜萎缩和细菌移位等作用。

(2) 自身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的下降断奶会对仔猪还不完善的自身免疫系统造成损害。blecha等报道认为5周龄以前断奶会造成对仔猪细胞免疫有害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如2周龄和3周龄断奶仔猪与吮乳仔猪相比, 对皮下注射pha的应答下降32%和16% (p<0.01) , 体外淋巴细胞对pha刺激转化率降低。而且断奶亦会造成体液免疫中抗体合成减少从而损害抗体介导的免疫。gwazdauskas等研究了断奶对用猪和马红血细胞免疫的牛产生凝集抗体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断奶使牛对异种血红细胞免疫后而合成抗体的水平下降。blecha和welly做了类似的实验表明断奶前1 d免疫的仔猪在感染后7~14 d体内巯基乙醇敏感凝集抗体滴度下降 (p<0.5) , 而且球蛋白的浓度在断奶时升高。

3. 解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措施

(1) 提前补饲一般认为, 断奶前若能采食大量补料, 能使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力, 则断奶后不致发生对日粮蛋白过度的敏感反应。尤其对于4~5周龄前断奶的仔猪, 高质量的补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所谓高质量补饲, 包括易消化, 适口性好的补料, 并辅以精心的补饲期管理。但是对于3周龄以前断奶仔猪的补饲, 由于总采食量过少, 非但产生不了免疫耐受性, 反而加剧腹泻。据研究, 断奶前每头猪至少需采食500~600 g补料才能使消化系统产生耐受性反应。3周龄前断奶仔猪无需补饲, 采取突然断奶并降低断奶后日粮蛋白质水平, 其效果优于补饲。

(2) 增加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 增加蛋白质的消化性或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少肠道免疫反应, 缓解断奶腹泻。肠道损伤是免疫反应, 不是微生物感染所致, 减少蛋白质食入量即降低抗原刺激的影响, 是调节早期断奶后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有效途径。

(3) 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 降低蛋白质水平。

(4) 从维持肠道结构、代谢和功能正常的角度控制营养性应激早期断奶受影响最大的是肠道, 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很大的变化。肠道在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 特别是氨基酸的分解、合成代谢中具重要作用, 维持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是控制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的重要途径。应用谷氨酰胺来控制肠道黏膜的完整性, 谷氨酰胺是动物血浆和游离氨基酸库、产后3~4周龄母猪乳料中最丰富的氨基酸, 是小肠黏液及其他快速分化细胞的增殖、分化能源, 肠道是体内利用谷氨酰胺最多的器官, 在应激状态下, 其利用性还会进一步增加。其在小肠黏膜中, 通过下列途径参与代谢: (1) 为肠黏膜细胞提供能量; (2) 保证由谷氨酰胺合成足够的精氨酸以供肠道外组织的利用; (3) 提供多胺合成的原料, 多胺是小肠黏膜生长、发育、成熟、适应并进而恢复创伤必需的物质; (4) 促进肠细胞的增殖和DNA的合成。生物活性肽 (谷氨酰胺二肽) 的应用, 具促长, 增加免疫球蛋白、保护肠黏膜上皮组织, 有利肠道发育作用。

(5) 补料和开食料中添加抗生素既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 又可增强对抗原刺激的耐受性。

(6) 非抗生素类添加剂的应用及其他措施A酶制剂;B甜味剂和香味剂的复合物;C补充复合有机酸 (调整消化道p H值和电解质) ;D添加益生素和化学益生素 (低聚糖) ;E添加免疫增强剂 (喷雾干燥血粉、卵黄抗体、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 ;F植物提取物 (将会成为21世纪饲料添加剂的主导产品, 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G倡导35日龄断奶。

上一篇:管理者的素质评价下一篇:住宅工程的节能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