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2024-07-10

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精选7篇)

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篇1

在猪的一生中, 仔猪阶段生长发育最快, 饲料利用效率最高。仔猪成活头数多、断奶时体重大, 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就快, 育肥期就会缩短, 出栏率就会得到提高。然而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 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 容易患病;调节体温能力差, 怕冷。加强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1 断奶时间

有3~8周和60日龄。即最短21 d, 最长60 d, 根据乳猪健康状况决定, 实行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产胎次。

断奶仔猪通常会减少采食量。资料研究表明, 断奶仔猪若正常采食, 在断奶后1周内增重1 kg, 那么就可比因采食不足而只能在断奶后1周内保持体重的猪提前15 d达到屠宰体重。而采食量低原因, 仍然是断奶应激造成的生理异常。因此, 早期断奶的仔猪, 对饲料有特殊的要求。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 应该容易消化, 具有高的消化率。断奶后7~10 d内采食高消化率日粮可使每日总采食量保持较低, 从而既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又不致使仔猪的胃肠道负担过重而引发下痢。因此, 首先要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同时, 由于豆粕中含有抗原性物质, 因此, 可以通过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办法来缓解腹泻的发生率。在原料的选择上, 可选用玉米、鱼粉、喷雾干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制品, 使用柠檬酸等酸化剂也对帮助仔猪消化有好处。

2 断奶仔猪的饲养

仔猪断奶后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 表现出食欲不振, 增重缓慢甚至减重, 尤其是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为了过好断奶关, 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两维持和三过渡。即维持在原圈培育并维持原来的饲料, 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条件的逐渐过渡。

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 要保持原来的饲料半个月内不变, 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 从场外引进的断奶仔猪, 最好先饲喂原场饲料, 以后逐渐改变饲料,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生长阶段, 需要高蛋白、高能量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日粮, 应限制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 注意添加剂的补充。

断奶仔猪料配方:玉米70.15%、豆粕22.0%、鱼粉5.0%、磷酸氢钙1%、石粉0.55%、食盐0.3%、预混料1%。饲料中加入黄霉素2.5 mg/kg和土霉素50mg/kg, 用于防病促长。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能明显促长。1 kg料中加入硫酸铜540 mg、硫酸亚铁564 mg、硫酸锌570 mg、硫酸锰80 mg、碘化钾0.66mg、亚硒酸钠1.15 mg、氯化钴1.2 mg。预混料自已备不齐, 可买市售的。自己配料省钱。配合料最好全程饲喂, 使猪长快点, 很快出售, 缩短出栏时间, 反而省料。

饲养制度的过渡: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 每天饲喂的次数比哺乳期多1~2次。这主要是加喂夜餐, 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过多, 以七八成为度, 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后, 应供给清洁饮水, 以免仔猪饮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环境过渡: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 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 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 最好将仔猪留在原圈, 也不要混群并窝。到断奶半个月后, 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 再调圈并窝。在调圈分群时, 要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应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 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并进行固定地点排泄的调教。

3 断奶仔猪的管理

创造舒适的小环境断奶仔猪必须阳光充足, 温度适宜, 清洁干燥。仔猪进入猪圈前应彻底打扫干净, 全面消毒, 铺上垫料, 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

有足够的占地面积和饲槽, 如果仔猪群体过大或每头仔猪占地面积太小, 或饲槽不够, 较容易引起仔猪间的互相争斗, 造成休息不足, 采食量不够, 从而影响仔猪的发育。断奶仔猪每头平均占地面积0.5~0.8 m2较好, 每群一般以10 m2为宜。

防寒保温, 仔猪特别怕冷, 常堆积在一起睡卧, 互相挤压, 容易压死、压伤仔猪, 而且易患病, 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 必须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在50-60日龄, 必要时在90-120日龄, 皮下注射1%的伊维菌素400μg/ (kg体重) 。

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猪瘟苗、口蹄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等。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2

1 仔猪早期断奶

在我国, 母猪哺乳期大都为40d左右, 1头母猪1年产2胎, 空怀时间较长, 利用效率较低。而1头母猪每年约要消耗500kg饲料, 故每头母猪的年产仔猪数越少, 成本就越高。实行仔猪早期断奶, 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断奶日龄可根据生产任务和技术水平自行确定。从生理上分析, 母猪在产后3~4周断奶、配种, 不会引起母猪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碍。当仔猪体重不少于4.5~5.0kg, 生长发育正常, 对环境和疾病有一定抵抗能力, 此时可以进行断奶。

可采取一次性突然断奶, 把母猪突然赶走, 仔猪留在原舍。母猪, 在断奶当天停止喂料 (喂水) , 然后恢复空怀期的配料及饲料量。仔猪应在7日龄左右开始诱食, 并设小水槽, 断奶后就会很快适应吃料, 饲料可干喂, 也可湿喂。

仔猪的饲料应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般在仔猪饲料内应多配大豆、豆饼、鱼粉等蛋白质饲料, 使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在22%以上。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饲料酵母和有甜味的物质, 以提高适口性。大豆必须炒熟饲喂, 以免引起腹泻。对断奶仔猪必须加强管理。不适宜的温、湿度, 恶劣的卫生条件, 不适当的日粮, 无规律的饲喂都有可能导致早期断奶的失败。

2 仔猪断奶方法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4~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在这一阶段中, 维持哺乳期内的饲料和生长环境, 做好饲料、环境和管理工作是养好断奶仔猪的关键。

2.1 一次断奶法

当仔猪达到预定断奶日龄时, 断然地、一次性地将母猪与仔猪分开, 故又称为断然断奶法。该法简单易行, 工作量小, 适宜大规模工厂化养猪场。但该法断奶突然, 易因食物及环境的突然改变, 引起仔猪消化不良, 情绪不安, 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导致泌乳母猪乳房胀痛, 表现为急躁不安, 易诱发乳房炎。为减少一次断奶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 应于断奶前3d左右减少母猪的精料、青饲料及水供应量, 以降低泌乳量;并在断奶后加强对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2 逐渐断奶法

即在仔猪预定断奶日龄前4~6d, 逐日减少母猪的青料和精料的饲喂量, 同时减少仔猪吸乳次数, 至断奶日龄时即停止哺乳。该法可避免一次断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故又称安全断奶法, 为一般猪场所采用。

2.3 分批断奶法

即根据仔猪发育情况、食量及用途分批陆续断奶。方法是将发育好, 食欲旺盛或拟用作育肥的仔猪先断奶;而对于发育较差、体格弱小或留作种用的仔猪后断奶, 适当延长哺乳期, 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故该法又称为先强后弱断奶法。此法缺点是断奶时间长, 工作量大;优点是可以兼顾弱小仔猪和拟留作种用的仔猪。

3 仔猪离地笼养

离地笼养仔猪是国外一项先进养猪技术, 具有较多优点: (1) 可用加温和通风的方法调节温、湿度, 做到笼舍内冬暖夏凉, 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2) 可获得较好的饲料报酬, 采用自动饮水器、自动食箱, 让仔猪自由采食。尿粪漏到地面, 使之不污染或者少污染饲料, 以保持笼舍和饲料的清洁卫生; (3) 便于观察和管理; (4) 有利于防治疾病; (5) 能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并节约劳动力。每个面积为5m2的仔猪笼, 可养仔猪8~10头, 1个饲养员可管理400~500头仔猪。

有效面积为60m2的仔猪舍, 可安装2排笼, 每排3个。每个仔猪笼的面积为5.2m2, 内装250W红外线保温灯泡1个, 鸭嘴式饮水器2个 (饮水器距笼底高度为20cm1个, 30cm1个) 。自动食箱用角钢和镀锌铁皮做成, 入料口宽, 前高后低易倒料, 并设有活动摆, 当仔猪吃料时, 碰到活动摆, 饲料即随之外流。

由于笼的面积较小, 猪没有运动场地, 仔猪在笼内饲养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80~90日龄, 或体重超过50kg时就应落地饲养, 否则四肢会出现畸形。

4 合栏方法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3

1 加强管理

仔猪断奶后要继续饲喂哺乳期补料, 不要突然更换饲料, 一般要在断奶后2周开始换饲料。更换仔猪饲料要逐渐进行, 每天替换20%, 5天换完, 避免突然换料。断奶后仔猪由母乳加补料改为独立吃料生活, 胃肠不适应, 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引起仔猪下痢。所以, 对断奶仔猪要精心管理, 在断奶前2-3天要适当控制给料量, 不要让仔猪吃得过饱, 可采取每日多次投料, 每天喂4-6次。断奶时把母猪从产栏调出, 仔猪留原圈饲养, 待半个月后再根据需要改变生活环境。不要在断奶的同时把几窝仔猪混群饲养, 避免仔猪受断奶、咬架和环境变化的多重刺激。

2 饲养密度与转群

断奶仔猪保育栏面积通常为240×165㎝, 每头断奶仔猪的适宜占栏面积为0.3-0.4㎡。按窝转群, 每栏养一窝仔猪10-12头, 这种转群方法可以减少仔猪相互咬斗的应激。断奶仔猪也可以不按窝进行, 把同一天断奶的仔猪按体重大小、公母、强弱分群, 分群前2天内仔猪相互打架, 以后平稳安静。这种转群方法能使同栏内的仔猪生长发育整齐, 特别是弱小仔猪分在同栏, 易于管理。

3 适宜环境

保育舍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22-25℃范围内, 湿度控制在65%-75%为宜。因此冬季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防贼风;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舍内要保持干燥、卫生, 经常打扫, 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以防传染病发生。

4 仔猪调教

对刚断奶转群的仔猪要进行定点采食、排粪尿、睡卧的调教管理, 这样既能够保持栏内卫生, 又便于清扫。仔猪保育栏内可分睡卧区、排泄区和采食区, 采取诱导和人为哄赶的方法, 一般经过3-5天的训练可形成定位。

5 饲料供应与饮水

断奶仔猪的日粮以制成颗粒为好, 饲喂颗粒料可以减少浪费, 提高饲料效率。利用自动饲槽时要注意不应装得过多, 应该每3-4天向饲槽中加入一次新鲜饲料。断奶仔猪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一般来说, 每头猪每天的需水量约为其体重10%左右, 饮水不足则会影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可以采用乳头状饮水器。管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仔猪的行为, 保证仔猪饮水充足。

6 预防腹泻

饲养断奶仔猪关键技术 篇4

仔猪饲养是科学、精细的系统工程。根据其生理、生长特点及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 结合饲养场 (户) 具体情况, 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制、胃肠内环境调控、哺乳母猪饲养、环境控制制度等各项技术有机结合为整体技术方案, 精心实施, 不断改进。

1 仔猪生理生长特点

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不成熟性。

仔猪生长强烈, 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能量、蛋白质、限制性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数量与质量要求都相对较高, 对营养不全、劣质原料极为敏感。

仔猪出生后, 胃肠道进行一系列强烈生长, 容积量大, 重量增加, 组织生长, 消化腺分泌能力增加, 胃肠生理功能加强。但是, 到断奶时, 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程度还很低, 容积有限,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 胃液分泌反射还未完全建立, 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全, 盐酸分泌不足, 不能维持适宜的胃酸性环境 (PH3.0) , 不能有效激活消化酶活力和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源微生物感染。直到2.5-3月龄盐酸的浓度才能接近成年猪水平, 到10周龄消化酶活力有仍在显著增加, 胃内PH值到60日龄时, 才能达到正常水平, 消化器官的强烈生长保持到6-8月龄左右。哺乳期, 由于母乳中乳糖在消化道乳酸菌作用下发酵成乳酸, 具有弥补仔猪胃酸不足、维持较低PH值的优势。断奶仔猪由于饲料谷实中的淀粉及其它糖类无法给乳酸发酵提供适宜的底物, 导致消化道酸度不足, 消化率下降, 抗病原菌能力降低。而且, 饲料中蛋白蛋质、矿物质具有一定的酸结合能力, 吸收仔猪胃内产生的酸, 使断奶仔猪胃肠机能进一步降低。仔猪断奶后不能获得奶中的生物活力物质, 如表皮生长因子, 影响胃肠道的进一步发育。早期断奶, 一周内消化酶的水平显著降低, 两周后可恢复到断奶前水平。营养通过肠绒毛被吸收, 隐窝排泄液体, 健康的肠壁中绒毛长度是隐窝深度的3-4倍, 以使小肠吸收能力最高;断奶后的第一天, 肠绒毛的长度会降低, 隐窝加深, 更为严重的是, 隐窝深度大于绒毛长度, 因而大大降低了肠的功能。仔猪消化的器官的大小和机能发育不完善, 决定了它对营养、饲养质量和形态、饲喂方法及具抗菌、酸化、平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等保健的特殊要求。

仔猪免疫差, 抗病力弱, 初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 从初乳中以未经消化的形势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而获得被动免疫。由于肠壁闭锁, 出生36-72小时后, 这种吸收能力显著降低, 逐渐消失。10日龄后, 仔猪开始产生免疫。2-6周龄为仔猪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过渡时期, 断奶往往在这一过渡期内, 此时抗病力弱, 是腹泻及其它疾病易感期, 也是最关键的免疫期。

2 培育健壮仔猪促进成功断奶

幼猪各阶段是紧密衔接的统一过程,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后一阶段的基础。胚胎发育良好, 哺乳仔猪健壮, 断奶易成功。加强公母猪选择, 疫病防制, 母猪配种前短期优饲, 加强孕期饲养管理等措施, 是维持母猪适宜体况, 获得健壮胎儿的重要措施。

仔猪断奶前健壮生长的有效措施:

2.1 抓乳食

过好初生关 (7天内) 仔猪出生后及时吃足初乳, 最晚不超过2小时, 初乳是乳猪不可缺少、代替的食物, 弱小仔猪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加强保温, 防压, 圈舍清洁, 安静, 通风良好, 干燥, 创造适宜生活环境。

2.2 抓开食, 过好补料关

仔猪的体重及营养需要与日俱增, 母猪的泌乳量在3-4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自第2周后, 母猪的泌乳量已不能满足仔猪体重增长的需求, 单一喂乳时间太长也不利于仔猪消化器官及其机能发育。如不及时补料就会影响仔猪正常生长, 补料还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及其机能发育, 为安全断乳奠定基础, 建立正常采食反应的时间应早在母猪乳汁变化和乳量下降之前完成。

仔猪补饲是极为细致、复杂、灵活的工作, 出生后3-5日龄开始补充清洁、新鲜饮水, 以防仔猪缺水而饮脏水、尿液。饮水中加入0.8%的盐酸, 补充胃酸, 促进胃液分泌, 活化胃蛋白酶。饮水中还可加入呈淡味的甜味剂, 微量营养成分。5-7日年龄开始补料, 可用炒黄豆粉、糖等制半糊状强制摸口诱食。平衡补充矿物质, 如铁、铜、锌、栖、钴、钙、磷、盐等, 尤其在生后2-3天应补铁, 实用的方法是制成平衡舔剂或溶液口服, 简便易行, 成本低, 并可防止注射部位肌肉变性, 炎症和应缴。仔猪建立采食习惯后, 以自由采食量补饲全价奶猪料 (粗屑或颗粒) 。

2.3 抓旺食, 奠定断奶基础

仔猪30日龄左右, 随着消化器官组织及机能发育, 体重迅速增加, 进入旺食阶段。补料量大, 仔猪发育全面充分, 断奶基础就好。许多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 断奶前充分补饲乳猪料, 会大大促进胃肠发育, 提高胃肠机能, 降低病原细菌及腹泻发生, 过高的日粮蛋白水平, 仔猪消化酶活力降低, 易发腐败性腹泻, 诱使菌群失调, 致病性细菌感染。日粮中一定的纤维 (非淀粉多糖) 对仔猪消化道组织及功能有益作用, 可防止消化紊乱, 有助于后部肠道消化功能的适应, 降低胃容积的2/3, 每天补饲4-6次, 以适应胃肠能力, 建立的饲养反射、饲养管理日程、饲料组成、营养水平、饲养人员等, 不能随意变动。

2.4 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通过营养、管理药物等调控措施, 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营养成分含量。母猪分娩时已能正常分泌初乳, 可通过乳头检查确定, 分娩后2-3天乳的分泌是连续的, 以后由于仔猪吸乳时拱揉刺激有控制的放乳, 不放乳时乳房中没有乳汁, 母猪每次放乳时间短, 故哺乳仔猪每天吸乳次数频繁, 自然哺乳时约1小时1次, 白天多夜间少, 母猪泌乳异常时, 仔猪哺乳状况、生长状况可以得到反应, 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高产母猪在哺乳期会失调相当数量的体重, 体况变差, 如掉膘过量, 对母猪的抵抗力、繁殖力、摄食量产生不利影响。小猪加入足量的乳猪料对保持母猪膘情, 提高繁殖力产生重要的有益作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水平VE, 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抵抗力。根据母猪各期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 饲喂全价日粮, 并结合具体情况区别饲养, 是目前我国农村生产条件下应重视和改进的观念和方法。

3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饲料、饲养制度、生活环境“两维持、三过渡”是断乳成功的重要措施。即维持原圈、原饲料饲养, 逐渐做好饲料、饲养制度、环境的过渡。过渡期半月左右, 保持饲料不变, 从外场引进的仔猪进行检疫隔离15天后, 没有疫病混圈饲养, 同时按原场饲料, 有条件的猪场补喂牛乳、羊乳、乳清、脱指乳, 补加酸化剂、多酶制剂、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应用抗菌药物, 原有生活制度, 饲养调剂、饲养人员不变, 适当限制喂量适应胃肠机能。半月后, 逐渐改变断奶仔猪饲料、饲养制度和生活环境。组群、调运在充分适应断奶后进行。

4 疾病综合防制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5

1 养猪生产应从健康猪开始

毫无疑问, 在过去十年里养猪业发生了显著的结构调整, 多点式生产方式的猪群健康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虽然在减少慢性疾病对养猪业的影响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但像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和猪圆环病等疾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已经加大。健康状况不佳的断奶仔猪很难在断奶后的最初几天迅速增加采食量, 因此, 必须保证断奶仔猪的健康状况。

2 确定适宜断奶的时间

断奶时间直接关系到母猪年产仔猪窝数和育成仔猪数, 也关系到仔猪生产的效益。断奶过早, 仔猪的断奶重较小,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死亡率也偏高, 还会影响后期育肥的增重速度;断奶过晚, 则母猪的利用率较低, 母猪的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根据研究以及养殖现场的实践表明, 仔猪在28~35日龄断奶, 生产成绩最好。

3 仔猪转入保育舍前的准备工作

3.1 执行正确的清洁、消毒和干燥措施制度

研究表明, 相对清洁的环境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在全进全出制的生产系统中, 猪生长速度的提高很大部分得益于生产环境的清洁。同样, 由于仔猪更易感染肠道微生物, 因而保育室的卫生对幼猪的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的。微生物可受到脓汁、血浆或粪便等有机物质的保护而难以被消毒剂杀灭, 因此, 不同的清洁卫生措施要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清除所有可见有机物后可除去90%的细菌, 利用消毒剂可杀死6%~7%的细菌, 采取熏蒸消毒可杀死1%~2%的细菌。由此可见, 如果在仔猪转入之前, 将空舍彻底清洗、消毒是控制病原菌繁殖最有效的办法。

3.2 在断奶仔猪转入前, 应对猪舍内部的设施进行正确的装配

由于早期断奶仔猪体重小, 对外界环境的生存条件要求比较高, 必须是相对隔离的单元式的全进全出猪舍, 地板应是全漏缝或半漏缝的金属架空床面, 离地面至少60 cm, 保持干燥。每栏最多容纳20头或以每窝1栏最好, 每头仔猪应有0.3~0.35 m2的栏位。另外, 在猪群入舍前要安装好通风调控设备, 以确保猪舍内干燥和温暖。如果猪舍内使用了垫子和加热装置, 应将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并处于运行状态。猪舍内的所有饮水器也都应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并调整好高度。将少量饲料放入饲喂器, 一般只要喂料器的底盘上有饲料就行, 同时还应将少量的饲料撒在垫子上以诱引仔猪采食。在仔猪断奶后最初的36 h内, 必须保证仔猪找到饲料和饮水。在仔猪刚断奶后紧接着的一段时间内, 目标是对环境温度进行适当的微调, 应让仔猪得到充足的休息, 以使其在断奶后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 断奶后仔猪日粮的选择

仔猪断奶后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食量, 以减少体内贮备类脂的利用, 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 从而减少应激的发生, 提高生长速度。因为断奶后采食量加大, 仔猪只需要较低的有效环境温度就可实现最大的生长性能。对于断奶时体重较轻的仔猪, 快速提高其采食量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必须保证保育猪日粮原料的质量。饲料原料的详细规格, 如利用食用级干乳清粉和优质鱼粉, 将有助于确保日粮原料的质量。

断奶后的几天内, 由于应激造成仔猪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消化酶下降, 胃中酸度降低, 饲料由原来的液态为主变为以固态为主。与母猪隔离后, 由于环境的变化, 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对饲料的消化能力, 从而造成食欲低下。因此, 在断奶后的1周内要选择含有酶、酸和一定奶制品的饲料, 以减轻肠道上皮的损伤。由于断奶仔猪容易发生下痢、水肿病、内毒素休克等引起的断奶综合征, 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亚硒酸钠等药物作预防, 更要做好断奶前期要使用哺乳期的补料, 做好过渡, 建议采用同一种饲料。

5 合理分群

为稳定仔猪因断奶造成的不安, 减少应激造成的损失, 最好采取不调原圈、不混群的培养法。转群时一般采取原窝饲养, 如果原窝仔猪过多或过少, 需要重新分群;也可视其体重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分栏, 同栏仔猪相差不应超过1~2 kg, 将各窝弱小仔猪合并成小群, 单独饲养。合群仔猪会有争斗现象, 应加强管理, 防止咬伤。

6 仔猪的辅助饲喂和教槽

仔猪转入保育室36 h后, 大多数都能找到水源并开始采食。然而, 此时也是辨别仔猪是否缺乏正确的采食能力或是否处于脱水状态的关键阶段。

6.1 能正常采食的仔猪的饲喂

断奶后2 d, 仔猪对饲料的消耗极少, 因此, 要采取少量多餐的饲喂法, 每天4~5次, 将一部分放在饲槽内, 另一部分撒在地板上;2~3 d后, 仔猪应激敏感减轻, 对环境有所适应, 饥饿感增强, 仔猪易过食, 引起消化不良, 产生腹泻, 此时期应控制其采食量;1周后, 可让仔猪自由采食, 每天保持饲喂3~4次;当仔猪达到45日龄、体重15~20 kg左右时, 可改喂断奶后期料, 每天饲喂2~3次, 换料时应以每天20%的量逐渐进行过渡, 可避免仔猪饲料突变引起的腹泻。

6.2 不能正常采食的仔猪及弱猪的诱食及教槽

一旦发现有不能正常采食的猪只, 可采取人工饲喂少许颗粒饲料或用注射器给仔猪喂服浆糊状饲料进行教槽。在断奶后最初几天中, 最先要做的事是找出需要教槽的仔猪。采食较好的仔猪, 一般腹部呈圆鼓状;而尚未开食的仔猪则表现出精神欠佳, 可从仔猪的精神状况、身体状态、腹部形状、皮肤状况、食欲情况、脱水症状等判断仔猪的采食行为是否正常。一旦选出需进一步关注的仔猪后, 就应对其进行标记, 以便能对它们再作辨别, 直到能够自己在饲喂器中采食为止。在选出所有尚未开食的仔猪后, 将一小把用水拌湿的颗粒料轻轻放进仔猪嘴内, 操作时对仔猪要轻拿轻放, 这一点非常重要, 以使仔猪不会将疼痛或者应激与采食联系起来。对体内脂肪贮备少的小体型仔猪, 体内有现成的能源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已与母猪隔开的早期断奶健康仔猪, 出现厌食、抑郁和行动迟缓的症状, 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缺乏能量而非感染疾病所致。因此, 要挽救这些仔猪, 应该是饲喂食物, 而不是用抗生素治疗。

7 控制环境条件

7.1 温度

早期断奶仔猪被毛稀疏, 皮下脂肪薄,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对外界的冷应激十分敏感。因此, 应实施三阶段保温法, 即在仔猪断奶后转到保育舍时应象刚出生时一样的保温方法, 第1周保温更显重要, 温度应保持在34℃以下, 28℃以上;第2~3周为28℃以下, 20℃以上范围内;体重在20 kg阶段保持20℃左右。可借助仔猪的睡觉姿态来判定温度是否适宜, 适宜温度的睡觉状况是仔猪侧卧、四肢伸展、猪群平均分布于舍内;过热的睡觉状况是猪群分散于舍内各个角落并远离热源, 个别猪只出现喘气急速现象;温度不足睡觉状况是趴睡, 四肢收缩于腹下, 猪群集中分布或有打堆状态;过冷的睡姿状况是卷曲、竖毛、颤抖, 猪只打堆成群。管理人员可根据上述的睡姿, 调整热源的温度, 效果十分理想。

7.2 湿度

湿度过大会增加寒冷和炎热对仔猪机体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引起仔猪多种疾病, 应注意仔猪舍的通风, 一般仔猪舍适应的相对湿度为65%~75%, 同时还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

7.3 清洁卫生

断奶仔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7.4 正确的通风

通风换气是解决保育舍内有害气体排出和保持新鲜空气含量的一种措施。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污浊气体的含量过高, 会严重损伤仔猪呼吸道上皮组织纤毛,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当走进保育舍时觉得氨气味浓, 就应打开门窗或升降卷帘或打开排气扇, 通风换气。在冬天过量的通风会降低保育舍内温度, 必须二者兼顾, 气温高多通风, 气温低少通风。

8 饮水

断奶后, 改喂固体饲料时, 应注意供给饮水, 可在仔猪舍内放置鸭嘴式自动饮水器, 使仔猪随时能饮到充足的清洁水。对于下痢脱水的仔猪, 可在饮水器内添加钾、钠、葡萄糖等电解质以及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 对治疗和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非常有效。

9 调教管理

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在吃食、卧位、饮水和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 所以要加以调教训练, 使其形成理想的睡卧区, 靠进饮水器一侧为排泄区。训练方法是: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 诱导仔猪排泄, 其他区粪便及时清除干净。对不到指定地点排泄的仔猪, 用小棍哄赶, 并加训斥。在仔猪睡卧时, 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地点排泄, 经1周的训练, 即可建立起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这样既可以保持圈舍卫生、减轻污染, 有利于仔猪健康, 又可减轻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

仔猪断奶方法及饲养技术 篇6

一、仔猪断奶的时间

仔猪的断奶是养好仔猪的重要一关。断奶过早或断奶方法不当, 会引起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或形成僵猪。断奶过晚会影响母猪身体和下次配种。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45~60天。身体弱小或准备作种用的仔猪, 在两个月断奶为好。

二、断奶的方法

断奶可根据情况, 分别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断奶方法:

1、一次断奶

仔猪达到预定断奶日期, 即将母猪调走, 仔猪留在原圈饲养或将母仔都调走分别饲养 (适合于大型猪场采用) 。

2、分批断奶

适用于奶水旺盛的母猪, 按仔猪的发育、采食情况和用途分批断奶。将发育好、采食性强、准备作育肥用的仔猪调出去, 让留作种用和发育较差的仔猪继续哺乳, 到预定断奶日期再将母猪调走。对先断奶所留下的奶头, 应让仔猪吸吮, 免患乳房炎。

3、逐渐断奶

同样适用于奶旺的母猪。即预定断奶前几天, 将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圈隔开, 每天定时放回原圈, 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在断奶过程中, 应让仔猪先吃料后吃奶。一般经3~4天即可断奶。这样可使母仔不感到突然, 故亦称安全断奶, 多被采用。

断奶时, 母猪如果膘情好, 应于断奶前几天适当减少精料, 适当控制青料和饮水, 以免断奶后发生乳房炎。如果母猪膘情不好, 则不减少精料, 适当控制青料和饮水, 以免母猪过分消瘦, 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

仔猪刚断奶时, 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急剧改变, 在1~2周内表现食欲不振, 增重缓慢, 甚至体重减轻。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些不良后果, 饲养管理必须特别细致, 主要原则是断奶后要做到饲料、环境和管理条件“三不变”, 一切循序渐进, 让仔猪能逐步适应。因断奶仔猪骨骼和骨肉生长旺盛, 在合理的饲养条件下, 每天能获得较高的增重。因此, 在饲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日粮中应含有仔猪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日粮的16%, 但碳水化合物饲料应限制喂给, 否则会引起断奶仔猪早期肥胖, 使仔猪生长受阻。

第二, 断乳仔猪的日粮应进行合理搭配, 防止饲料过于单一, 且精料要多、粗料要少、品质要好。一次不要喂得太多, 以免引起拉稀。

第三, 断奶仔猪的消化能力较弱, 在用干粉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 应注意把混合料充分拌匀, 并经常供应清洁饮水。为促进食欲, 要少给多餐。每日喂5~6顿, 每顿以吃到八成饱为宜。傍晚一顿采食量最多, 应特别注意抓好。夜间还可加喂一顿, 使其食后安静休息, 对提高增重很有好处。

四、断奶仔猪的管理

仔猪断奶后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 食欲不振, 增重缓慢甚至减重, 尤其是哺乳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为了过好断奶关, 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仔猪的“三过渡”工作

1) 饲料过渡:即断奶后2~3周内, 仔猪饲料配方必须保持与哺乳期饲料相同, 以后逐渐过渡, 至断奶后1个月, 再改为断奶仔猪的饲料。

2) 饲养制度过渡:稳定的生活制度, 是促进仔猪生长的重要保证。断奶后半个月要按哺乳期的饲养, 并且夜间增喂一顿。每次喂量不宜过多, 防止过食引起消化不良而拉稀。

3) 环境过渡:做好环境过渡是养好断奶仔猪的重要措施, 为防止断奶后的不安, 应采取调母不调仔让仔猪留在原圈饲养的办法。

2、做好分群饲养工作

仔猪断奶后15~20天, 即可进行分群, 转到仔猪舍去大群饲养。分群必须严格按照性别、体重大小 (同群仔猪体重相差不超过2~3千克) 和体质强弱进行分群、否则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小的吃不饱、弱的吃不到。时间一长就会使大小、强弱相差越来越悬殊, 甚至瘦弱死亡。另外, 在并圈时用药水或白酒喷洒在仔猪身上,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咬伤事故。每圈断奶仔猪的密度不宜过密, 以免造成挤堆、堆垛, 产生不良后果。每圈密度要根据猪圈的面积而定, 一般每圈养8~10头为宜。

3、做好保温工作

断奶仔猪的圈内温度是由哺乳舍温度逐渐改变为仔猪舍温度 (22℃左右) 的, 没有保温设备条件的除加厚圈内垫草外, 圈内还可吊挂一束草捆让仔猪卧在下面进行保温, 以免仔猪受凉而拉稀。

4、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断奶仔猪饲养及管理技术 篇7

1 饲养技术

1.1 精细饲喂

断奶转出前1~2 h停止喂料, 断奶小猪刚入保育舍的前2 d, 饲料应按少喂多餐的方式投喂, 每天喂7~8次, 不可1次投喂过多, 以防小猪过食而拉稀, 2 d后无异常情况时, 按正常的投喂方式投料, 保持饲料新鲜。同时要保证饲料箱有料, 经常检查饲料箱是否被粪尿污染, 及时清除被污染的饲料, 定期清槽。仔猪断奶后喂料的前3 d应适当限食, 以后本着少量多餐的办法逐步增加喂料量, 并在料中加入抗生素, 7 d后采用自由采食。刚断奶的仔猪要继续饲喂转栏前所用的饲料, 当仔猪从应激恢复正常后, 达到应换料的体重阶段再换料。由于仔猪断奶后会出现暂时性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 因此应适当提高饲粮能量浓度, 一般可通过添加高能量的豆油等油脂使日粮消化能不低于l4.65 MJ/kg。在刚刚断奶的仔猪日粮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 对植物性蛋白源可进行膨化、浓缩等处理, 以除去或减少抗营养因子[1,2]。

1.2 科学添加营养元素, 选用优质饲料

在仔猪断奶后的1~5 d内的饮水中加入电解质、抗生素、维生素E、硒等。添加酸化剂则有助于保持胃肠道内的酸度, 激活消化酶, 有利于有益细菌 (乳酸杆菌) 的繁殖, 提高消化能力[3,4]。实践证明, 以柠檬酸、延胡索酸效果最好。益生素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 形成肠道内良性微生态环境,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饲料中亚硒酸钠的添加量为0.3 g/t, 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40~60 g/t。要选择优质的高档饲料 (建议10~20 kg的仔猪的营养标准为:消化能13.598 MJ/kg, 蛋白质18%, 赖氨酸 (Lys) 0.95%, 蛋胱氨酸0.48%;如果饲料为13.02 MJ/kg的消化能水平, 则粗蛋白质可相应降低为17.17%, 赖氨酸为0.91%, 蛋胱氨酸为0.46%) , 逐渐过渡到仔猪料, 防止因营养落差过大而出现的相关的病症。

1.3 适时应用酶制剂与调味剂

做到适时应用酶制剂与调味剂。酶制剂可弥补早期断奶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乏, 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保证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降低仔猪的腹泻发病率。调味剂可改善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和滋味, 促进唾液、胰液和胃液分泌, 增加食欲和提高采食量。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味剂有乳猪宝、乳猪香等[5,6]。

2 管理技术

2.1 消毒与分群

保育栏腾空后, 栏舍的栏圈、走道、门窗、墙壁及排污沟等均要全面、认真、严格地进行清洗消毒, 消毒7 d后才能进断奶小猪。断奶转群时最好是按原窝转群, 这样有利仔猪情绪稳定, 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 有利仔猪生长发育。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尽量维持原圈饲养, 小猪在保育舍内要尽可能保持原窝同栏饲养或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大小分群。除了病猪可混养于病猪栏外, 其他小猪原则上不能混群。把握好饲养密度, 协助仔猪度过生长危险期。每头占0.2~0.3 m2, 一圈15头为宜。

2.2 温湿度与通风管理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猪舍之前, 要认真检查加热保温设备, 逐一检查饮水器并调节到适当的高度。室温调节为25~28℃后方可移入小猪, 温度不够时可用保温调节, 以后每7 d降2℃至适温。仔猪最好养在高床保育栏上, 水泥地可带走20%的热能, 湿度大温度低对保育猪生长不利。保持适当的通风, 提高保育舍空气质量, 减少空气中灰尘量, 这样有利于降低仔猪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要注意关好保育舍的门窗, 冬季不能有穿堂风。夏季炎热高温的季节, 可打开门窗进行换气通风, 但晚上要关好门窗, 可以用排气扇调节通风。

2.3 卫生与调教

要保持良好卫生状况。每天清走漏缝地板下的粪便。并用水冲洗粪沟1~2次/d, 以免产生氨气。出入保育舍时均要脚踏过消毒池, 每次入保育舍要洗手消毒。断奶小猪刚入保育舍内尽量不冲洗、不消毒猪栏和猪身, 保持干操, 14 d后消毒前再彻底冲洗, 平时尽量不冲洗猪身。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立、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的位置, 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 使仔猪做到“三定”, 即吃、睡、排粪定地点。经过7 d的训练, 可建立起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2.4 驱虫与免疫

按猪群保健计划认真做好保育猪的体内、外驱虫工作, 可选用虫克星、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咪唑、敌百虫、肥猪散等药剂进行驱虫, 驱虫后再消毒1次则效果更好。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仔猪保育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疫苗注射时要保证注射用具的干净、消毒彻底, 按规定的方法严格操作, 最好每注射一头猪换1个针头, 最起码做到每栏换1次针头, 严禁打飞针, 要绝对保证将要求的剂量准确注射到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注意无菌操作, 并做好记录。

摘要:从精细饲养、科学添加营养元素与选用优质饲料、适时应用酶制剂与调味剂等方面介绍了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并从消毒与分群、温湿度与通风管理、卫生与调教、驱虫与免疫等方面介绍了其管理技术, 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昌明, 徐永冬, 张宁.保育期仔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畜禽业, 2011 (3) :30-31.

[2]范立春.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 2010 (12) :35.

[3]李乃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 (11) :63.

[4]李峰, 娜日娜, 乌仁图雅.哺乳仔猪及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0 (9) :24-28.

[5]陈远昆, 邵贤敏.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4) :47, 63.

上一篇:甲硝唑磷酸二钠下一篇:保持诚实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