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磷酸二钠(共6篇)
甲硝唑磷酸二钠 篇1
甲璜酸帕珠沙星, 由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为08042454, 其主要成分为甲璜酸帕珠沙星, 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 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属抗菌素类, 在临床应用中已发现与多种药物均发生配伍禁忌, 现将一例介绍如下。
患者, 女, 52岁, 工人, 主因车祸致右11、12肋骨骨折, 右肩部软组织损伤, 左膝关节裂伤于2008-3-24日17:12分收入科。查体:患者右侧胸廓底部胸廓挤压症阳性, 可触及骨擦感;右肩关节局部肿胀, 压痛明显, 右上臂外侧感觉麻木, 右肩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 左膝关节已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 敷料干燥, 包扎固定好。遵医嘱给与甲磺酸帕珠沙星、甲硝唑磷酸二钠联合用药抗感染治疗。临床发现, 患者在输完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加入注射用甲硝唑磷酸二钠1.83g后, 更换甲磺酸帕珠沙星半小时后, 莫斐氏滴管中出现白色混浊沉淀, 立即更换输液器, 间隔氯化钠注射液100m后, 现象消失。
临床出现药物配伍反应时, 一般在更换液体后立即出现混浊或沉淀等现象, 此次两种药物反映出现在更换液体后半小时, 所以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应做好药物宣教, 更应加强巡视, 注意安排好液体输入顺序, 间隔开已经发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同时, 也谨防未知的药物间发生配伍禁忌。
帕米磷酸二钠合成工艺的改进 篇2
1 合成路线
1.1 反应原理
3-氨基丙酸+三氯化磷+盐酸+85%的磷酸→帕米膦酸+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帕米膦酸二钠。
1.2 反应的主要原料, 仪器和试剂
所用的原料有3-氨基丙酸 (98.6%) , 三氯氧磷 (分析纯) , 亚磷酸 (分析纯) , 氯苯 (分析纯) , 氢氧化钠 (分析纯) ;所用的仪器有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NICOLET AVATAR 360 FT-IR) , 熔点测试仪 (RD-1) , 元素分析仪 (Vario EL) , HPLC (SCL-10A SP)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5年版) 进行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与色谱条件所用的试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pH为9.18的硼砂缓冲液, 乙腈。且硼砂缓冲液:乙腈=85∶15。用荧光检测器进行监测, 发射光的波长为480 nm, 激发光的波长为390 nm。理论塔板数不能低于2 000 (以帕米磷酸钠峰计) 。
1.3 反应过程
1.3.1 制备帕米膦酸
将230.5 mL的85%的磷酸和1.4 L氯苯加入至3 L的四颈瓶中, 搅拌均匀之后将反应液加热至90℃然后再缓慢滴加443.5 mL三氯化磷, 并将温度控制在95~100℃之间, 滴加完毕后继续在10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 h。静置分层, 将上层液体倾去, 将下层的粘稠物质留在瓶底, 再加入1.3 L9mol/L的盐酸, 混合均匀之后加热回流3 h。反应完成之后将反应液倒入8 L丙酮中, 静置分层 (所需时间较长) , 第2天进行抽滤, 并用丙酮和水依次洗涤滤饼。洗涤完成之后, 将所得的帕米膦酸粗品进行干燥, 干燥之后称量为218.6 g。而剩余的母液再进行减压蒸馏, 将水分蒸去, 然后再剩余物中加入1 L丙酮, 静置分层, 隔夜进行抽滤, 将滤饼干燥之后, 又得到帕米膦酸18.2 g。因此, 共得到帕米膦酸236.8 g, 熔点在232~234℃之间, 符合要求, 产率为50.8%, 比相关文献记载的22%要高。
1.3.2 制备帕米膦酸二钠
将所制得的233g帕米膦酸加入至700 mL水中, 将溶液加热至50℃, 然后滴加205 mL 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滴加完毕之后再同等温度下搅拌30 min。充分搅拌之后将溶液进行过滤, 并再加入水700 mL, 且加热至75℃, 充分搅拌30 min, 将溶液进行减压浓缩直至有晶体产生,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隔夜抽滤, 使用200 mL水和300 mL66%的甲醇一次洗涤滤饼, 洗净之后进行干燥, 得到帕米膦酸二钠246.2 g。再将母液进行减压蒸馏, 水分蒸去之后静置析晶, 洗涤, 干燥, 又得到帕米膦酸二钠26.0 g。因此, 共得到帕米膦酸二钠272.2 g, 产率为73.7%。产物的熔点为210~212℃, 用HPLC法测得产物的纯度的99.73, 符合药典的标准。用差式热分析法对产物进行分析, 在103~143℃之间有失重的现象, 且失重率为23.08%, 说明产物中有5个结晶水。对产物 (C3H9NNa2O7P25H2O) 进行元素分析, 测得C:10.05%, H:5.07%, N:3.71%, 而理论值为C9.75%, H:5.19%, N:3.79%。IRV (cm-1) :1108.5, 1176.6, 1652.2, 2677.6, 2578.3, 3119.9, 3365.8.核磁共振的检测结果为, 位移3.33处 (t, J=11.3Hz, 2H, CH2) , 位移2.32-2.22处 (m, CH2) 。
2 讨论
该次研究主要是对文献中的途径四进行了改进, 以3-氨基丙酸在95~100℃的反应温度下, 和三氯化磷以及85%的磷酸进行反应, 并且, 将途径二中的投料摩尔比 (1∶2) , 在反应进行3 h之后加入浓度为9 mol/L的盐酸, 加热回流3 h之后产生粘稠物。然后将粘稠物转移至有机溶剂丙酮中进行析晶, 过滤, 洗涤, 干燥, 得到帕米膦酸。其产率为50.8%, 而文献记载, 磷酸和3-氨基丙酸的投料比为1∶1, 加热回流水解的时间为30 min, 产率为22%) 。再将帕米膦酸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进行反应, 在75℃时再补充适量的水。用减压蒸馏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水之后将溶液冷却析晶。析晶之后进行抽滤, 将得到的粗品进行干燥后得到帕米膦酸二钠的纯品。此途径的总产率为37.4%, 比文献记载的收率29.7%, 提高了7.3%, 且原工艺在得到帕米膦酸二钠盐之后, 主要是通过浓缩来提高收率, 这种方法难控制, 而且影响收率。该次试验通过参考其他文献[8,9]进行了改进, 得到了更高的收率。综上所述, 在将工艺改进后, 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 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产品的收率, 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畅志华, 张树成.帕米膦酸二钠的特性及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 2004, 26 (1) :75-76.
[2]张荣升.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 10 (1) :84-85.
[3]田炳如, 陈曦.帕米李暖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骨痛[J].临床医学, 2007, 27 (3) :55-56.
[4] Jaeggi KA, Widler L.Subsituted alkanediphosphonic acids and pharma-ceutical use:US, 4939130[P].1990-07-03.
[5] Blum H, Worms K.Progr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3-amino-1-hydrox-ypropane-1, 1-diphosphonic acid:US, 4327039[P].1982-04-27.
[6] Kieczykowski GR, Jobson RB, Melillo DG, et al.Preparation of (4-amino-1-hydroxybutylid ene) bisphosphonic acid sodium salt, MK-217 (alen-dronate sodium) .An improved procedur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hy-droxy-1, 1-bisphosphonic acids[J].J Org Chem, 1995, 60 (25) :8310-8312.
[7] Lidor Hadas R, Harel Zvi, Lifshize R, et al.Use of certain diluents for making bisphosphonic acids WO 03/097655 Al (27.11.2003) .
[8] Emest M, Mujahid S, John TS.Then synthesis of disodium-3-amino-1-hydroxypropane-1, 1-diphophonate-1-14C[J].J Label Comp Rad, 1982, 19: 1145.
甲硝唑磷酸二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34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 男21例, 女13例, 年龄27岁~79岁, 病程4周~3年。患者均符合转移性骨痛的诊断标准, 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且有疼痛, 意识清楚, 对自身疼痛有判断力, 能合作评价疼痛。所有患者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正常。
1.2 方法
帕米磷酸二钠使用前稀释于不含钙离子的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 m L中, 浓度不得超过15 mg/125 m L, 滴速不得大于15~30 mg/2h, 1次用药30~60 mg。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方法
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 (VRS) :0级, 无疼痛;Ⅰ级 (轻度) , 有疼痛, 但可以忍受, 生活正常, 睡眠无干扰;Ⅱ级 (中度) , 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要求服用镇痛药物, 睡眠受到干扰;Ⅲ级 (重度) , 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需要服用强镇痛药物, 睡眠受到严重干扰。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 (CR) , 无疼痛;部分缓解 (PR) , 疼痛明显减轻, 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轻度缓解 (MR) , 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感疼痛明显, 睡眠受干扰;无效 (NC) , 疼痛无减轻。总有效率为CR+PR+MR, 显效为CR+PR。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其中轻度疼痛8例, 中度疼痛16例, 重度疼痛10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其中完全缓解6例, 占17.6%;部分缓解17例, 占50.0%;轻度缓解7例, 占20.6%;无效4例, 占11.8%, 总有效率为88.2%, 显效率为67.6%。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患者及家属强烈希望能有效缓解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在用药前我们向患者详细告知药物的作用、用法, 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副反应, 如:发热、关节痛, 恶心、胸痛、胸闷和头晕、乏力、低血钙等不良反应。通过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2 用药护理
(1) 药物使用方法, 如果保存于冰箱中, 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 药物配好后应立即缓慢静脉注射; (2) 为保证药物安全进入体内, 均采用外周静脉或深静脉置管输入; (3) 在输液过程中不能与含钙的药物共同输入; (4) 在治疗高钙血症时, 应注意补充液体, 使每日尿量达2 L以上; (5) 在用药期间, 应定期监测血清钙、磷等电解质。
3.3 不良反应的护理
(1) 发热:本组患者共出现4例高热 (体温>39.1℃) , 体温>38.1℃有18例。用药前均无发热, 发热发生在用药后30 min~16 h内。其中18例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 4例用冰袋外敷和赖氨匹林静脉注射后体温在2 h~5 h内恢复正常。对于体温<39℃的患者, 我们给予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物理方法;对于体温>39℃的患者, 除应用物理降温外还加用药物降温。高热刚开始时, 患者可能出现寒战, 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降温措施, 而应注意保暖, 调节室温;寒战后体温可能迅速上升, 应及时采取退热措施, 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并且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患者体能消耗快, 应鼓励患者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清淡的汤类粥类等食物, 以补充营养。高热会导致水分大量丧失,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不少于2 000 m L, 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口腔的清洁, 以防细菌滋生, 口唇干燥可涂少量油脂。在退热的过程中, 患者会大量出汗, 要及时擦身及更换衣服, 防止着凉。对年老体弱及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易发生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早期脱水的表现, 要细致观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2) 关节疼痛:本组中1例患者出现颞颌骨、双膝关节疼痛, 仔细询问患者否认用药前有上述症状, 即遵医嘱停药, 给予布洛芬口服, 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位依次按摩, 指导患者听音乐交谈分散注意力后疼痛在8 h内缓解, 逐渐消失。在此过程中应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不适情况有否加重。 (3) 低钙血症及反应:1例患者用药完成后出现口唇、手指足部麻木感, 血钙检查显示下降, 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后症状缓解, 病情稳定后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片口服, 2 d后复查血钙值正常。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及前后, 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有无不适情况。在本组患者中无1例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症状。
4 讨论
甲硝唑磷酸二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有放疗患者28例, 女10例, 男18例, 4例为乳腺癌, 3例为宫颈癌, 6例为肺癌, 4例为前列腺癌, 4例为咽喉癌, 7例为肠胃癌。通过采取CT检查和X线检查, 证实发生骨转移。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血钙含量、行B超胸片检查、检测肾功能。
1.2 方法
放疗联合静滴帕米磷酸二钠3个月, 每次用量为70~90mg, 混溶于生理盐水。每隔30天静滴1次, 速度为2mL/min。
2 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高烧反应, 情况严重被迫停止此种方法治疗, 另外27例患者按照计划实施联合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临床反应有恶心、呕吐、发热、身体酸痛、高烧等。详细如表1。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 心情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态度乐观、心情愉悦都有利于治疗, 相反也会影响病情的控制。多安慰患者, 多解决疑问。在交流时注意语言描述, 减少专业词汇的使用, 尽量使患者对药物作用和用药的临床反应多掌握, 对期间患者可能发生的临床反应恶心、呕吐、发热、身体酸痛、高烧等和实施对策一一讲解, 心理准备充分, 消除恐惧, 可独立处理不适。
3.2 用药护理
静滴帕米磷酸二钠需混溶于生理盐水中将其稀释[1], 每隔30d静滴1次, 速度为2mL/min避免严重的肾毒性[2]。滴速的控制需要讲明原因, 以免患者或他人擅自加速。
3.3 肠胃护理
患者在滴注期间或滴注完毕之后容易产生肠胃不适, 恶心、呕吐。本文中12例患者出现呕吐现象, 17例患者恶心。一般可在2h消失。对于未消失、情况较重的患者可选择托烷司琼或法莫替丁[3]。2例患者推注托烷司琼后好转。患者在用药前后的一段时期以清淡食物为主, 用餐过后不宜用药, 以免引起严重的肠胃不适反应。
3.4 发热护理
患者在滴注完毕4h内易产生发热反应, 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 并且可在1h消失。本文中8例患者出现发热现象, 1例患者为高烧。针对体温上升患者应及时加强保暖, 可以使用热水袋, 被子可以加厚, 增加饮水量, 减短巡视间隔。通常发热时患者的呼吸节奏会明显加快, 脸色苍白, 寒战发冷等。针对高烧患者应及时降温, 以物理降温为主, 若效果不明显则使用药物。增加饮水量, 补充营养物质。
4 讨论
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病灶会产生局部疼痛, 发展到晚期疼痛感剧烈, 患者难以入睡, 严重影响生活。所以在治疗中应以减轻疼痛为主, 加强功能运动, 避免产生病理性骨折。虽然以往选择麻醉剂和放疗同时止痛的效果不错, 但是并不适合于多发性患者。而在放疗过程中应用帕米磷酸二钠的效果更好且适于各类患者。但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产生恶心、呕吐、发热、身体酸痛、高烧等临床反应。为了增加疗效, 减轻或预防临床反应, 应同时给以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肠胃护理和发热护理, 本文中1例出现高烧反应, 情况严重被迫停止此种方法治疗, 另外27例患者按照计划实施联合治疗。说明选择有效的对策实施护理, 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减轻患者因用药产生的临床反应, 有助于按照计划实施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黄顺爱, 马摇丽, 倪洪涛.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8) :242-243.
[2]Powtes T, Ascari E.Treatment of painful bone lesionsand hypercal caemia[J].Eur J Haemtal, 2009, 51 (143) :1351-1352.
甲硝唑磷酸二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09年6月~2013年2月就诊的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0例28只眼, 年龄13~52岁, 平均 (35.4±6.94) 岁, 男性13例, 女性7例。实验组20例26只眼, 年龄16~58岁, 平均 (37.9±5.45) 岁, 男性11例, 女性9例。
1.2 入选标准[2]
入选标准: (1) 急性视力严重减退, 未经治疗; (2) 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阳性; (3) 符合视神经炎的视野缺损或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延长或引不出波形; (4) 视乳头正常或轻度水肿、出血, 但无其他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 排除全身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禁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标准冲击治疗, 甲强龙1 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 d, 后改为口服泼尼松, 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 并加用护胃等药物并观察全身情况。术后观察至治疗结束后3月时的视力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1) 治愈:视力恢复到1.0或以上。 (2) 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 (3) 有效:视力提高1~3行 (低于0.1是提高0.02为1行) 。 (4) 无效:视力无明显改善[3]。作者所指的视力均为最佳矫正视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软件中的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作者的结果中可以看到,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6, P<0.05) 。且在观察过程中, 经过观测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所有患者均可坚持完成治疗。
3 讨论
急性视神经炎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一种视神经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或失明, 大多患者伴有眼球疼痛, 当转动眼球时会加剧疼痛, 严重者可出现视神经萎缩及永久性失明等症状。
目前的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但各方面争议较大。美国的一项多中心视神经炎治疗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即视神经炎治疗试验 (optic neuritis treatment trial ONTT) 得出结论[4,5]: (1) 大剂量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再改为口服糖皮质激素能加速视力的恢复, 但长期来看对视力改善无帮助。 (2) 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不能提高视力并且增加复发率。 (3) 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再换为口服类固醇前2年可减少多发性硬化的发生, 这个作用在3年后减退。因此, 糖皮质激素治疗ON历经近60年, 尽管其疗效及预防国内外眼科学界对此仍争论不断, 但目前大多数国家仍普遍认为其为治疗ON的首选药物。
除了糖皮质激素, 各种药物比如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葛根素、血栓通注射液、银杏叶及丹参等, 主要通过扩血管, 改善脉络膜血供, 促进眼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起作用。其他有维生素B族类、活性维生素D、免疫抑制剂 (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 等[6], 但各种治疗均有自己的优缺点。作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加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急性视神经炎, 尝试寻找一种可以作为视神经炎治疗补充的治疗方式。
研究指出, 中枢神经系统当中, 三磷酸腺苷 (ATP) 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另有研究报道[7], 细胞外ATP同样可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并证实细胞外ATP除了对于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外, 对神经再生局部的其它组织细胞也可以发生作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是一种高能复合物, 比单纯ATP更好地透过脏器的细胞膜, 增加组织和细胞内ATP水平, 改善微循环障碍, 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给细胞直接供能, 并减轻细胞肿胀, 恢复脏器功能。同时可改善细胞内外的钠、钾、镁平衡失调, 抑制细胞内Ca2+聚集, 抑制Ca2+聚集可以减轻缺血性视神经损害和细胞损害, 改善视功能[3]。正是这种高能复合物的综合作用, 让作者觉得它可以作为一种急性视神经炎的补充治疗。
作者的结果可以看到, 通过加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 视神经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作者认为, 甲强龙加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可以提高急性视神经炎治疗的疗效。
但作者的研究样本例数较小且观察时间短, 仅仅从视力的角度观察其效果, 有一定的局限性, 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彩, 王大博, 白海青, 等.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疗效评价及影响疗效因素分析.眼科新进展, 2008, 28 (12) :923-925.
[2]蓝育青, 张驰, 夏朝霞, 等.急性视神经炎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9) :1935-1937.
[3]孔宁, 李斌.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视神经挫伤.国际眼科杂志, 2012, 12 (7) :1409.
[4]Beck R W, Cleary P A, Anderson Jr M M, 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ptic neuriti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2, 326 (9) :581-588.
[5]Beck RW, Trobe JD.What we have learned from the Optic Neuritis Treatment Trail.Ophthalmology, 1995, 102 (10) :1504.
[6]李迎春, 樊映川.视神经炎药物治疗新进展.国际眼科杂志, 2010, 10 (4) :715-717.
甲硝唑磷酸二钠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6月至201 0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中、重度HIE患儿122例,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均符合2004年1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长沙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3]。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6 1例, 男3 2例, 女2 9例, 胎龄3 7~4 2周, 平均 (3 9.2±0.8) 岁, 中度3 8例, 重度2 3例;对照组61例, 男3 1例, 女3 0例, 平均 (3 9.5±0.9) 岁, 中度3 6例, 重度2 5例, 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1.2 治疗方法
2组采用相同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呼吸通畅, 吸氧, 维生素K1止血, 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小剂量甘露醇、激素降低颅内压, 多巴胺、立其丁改善循环, 果糖营养心肌等。观察组在临床基本治疗基础上, 在生后6h内给予CTP, 按3~5mg/ (kg·d) , 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疗程:中度患儿治疗10~14d, 重度患儿治疗14~21d。对恢复期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者均给予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均逐日检查临床神经体征, 包括意识状态、原始反射和肌张力检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静脉血皮质醇 (COR) 、去甲肾上腺素 (NE) 水平。
1.4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4h内患儿面色红润, 惊厥缓解, 呼吸平稳, 哭声响亮, 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均引出, 四肢肌张力正常;有效:用药24~48h内患儿以上症状、体征改善;无效:用药48~72h后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病情恶化者。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主要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意识恢复、反射恢复和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HIE是指因围产期窒息导致脑内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 可引起代射障碍、细胞损伤、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减少、脑水肿及神经元坏死等。近年临床和动物试验均表明, 大脑缺氧缺血后缺血中心区域的神经元很快出现坏死, 但其周围的神经元却发生凋亡且凋亡进展慢, 持续时间长, 在大鼠的动物模型可见凋亡持续21d。因此, 尽早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有可能阻断或减轻脑神经细胞的调亡过程。
CTP是参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在体内参与磷脂类合成代谢, 能够穿过血-脑脊液屏障。CTP作为一种核苷酸类物质进入细胞后, 一方面通过酶的作用能直接转化为ATP, 迅速有效地提高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 提供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量;另一方面作为脑磷脂合成与核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和能量来源, 促进神经细胞内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调节神经细胞生物膜的合成、改建, 能够对抗由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 增强神经细胞活性, 从而提高神经细胞抗损伤能力, 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长, 营养神经细胞, 延缓神经细胞死亡, 同时使脑细胞线粒体、内质网等功能得以恢复,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得到改善, 促进了脑代谢, 增强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采用CTP对HIE患儿进行治疗, 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缩短意识恢复、反射恢复和肌张力恢复时间, 并明显改善神经内分泌,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是围生期窒息等原因引起脑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综合征, 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三磷酸胞苷二钠 (CTP) 是神经细胞代谢的能量物质, 对缺血的大脑细胞具有支持存活、延缓死亡和增强修复的作用。
关键词:三磷酸胞苷二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参考文献
[1]马光银.纳洛酮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9, 32 (6) :460.
[2]杨娟.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26) :3303.
[3]王红.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 2010, 30 (7) :117.
[4]陈海琼.纳洛酮联合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8例[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10) :1356~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