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格列汀

2024-08-23

磷酸西格列汀(精选7篇)

磷酸西格列汀 篇1

伴随着科学技术、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在越来越威胁人民健康, 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中国2008年估记已达1.2亿, 预计全世界2005年糖尿病前期可达4.72亿, 因为糖尿病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状提示世界现有治疗的不足[2], 所以控制好血糖是全世界医务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二肽基肽酶-4 (DPP-4) 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预防及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

1 资料与方法

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5例, 其中男性25例, 女性20例, 年龄36~77岁, 空腹血糖>8.5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2 mmol/L, 体重指数24.56±3.77 kg/m2,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9.7±1.6。其中8例有家族史, 肥胖20例, 非肥胖5例。所选病例无严重心脑肾等疾病, 也无糖尿病严重脏器并发症, 排除妊娠、哺乳妇女、严重应激。常规进行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功能、体重指数等检查。

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每日一次, 每次0.1, 二甲双胍每日三次, 每次0.25, 门诊每3~7天监测血糖 (强生公司One Touch血糖仪) 。治疗期间磷酸西格列汀用量不变, 二甲双胍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 最大每天2000 mg。达标标准空腹血糖<6.5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8.7 mmol/L, 低血糖<3.9 mmol/L。3个月后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脂、空腹C肽、低血糖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治疗中全部数据资料均以x±s表示, 治疗前后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过对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为期3个月的降糖治疗后, 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空腹C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1) 。分别见表1及表2。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 (DCCT)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 的结果公布, 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已逐步达成共识[4]。UKPDS提示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糖治疗, 能使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减少29%[5]。众所周知,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胰升糖素分泌增加和β细胞体积减少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环节[6]。而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这种新药的问世, 打破了传统降糖治疗格局。传统治疗存在继发性失效, 主要促进β细胞分泌, 而西格列汀在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 可以改善α细胞功能, 为解决2型糖尿病治疗的诸多问题带来新的曙光[7]。西格列汀是一种高选择性的DPP-4底物抑制剂, 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素的水平即活性的P-1和GIP的血浆浓度, 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释放并降低胰高糖素水平。它与传统磺酰脲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 即使在葡萄糖水平较低时, 西格列汀可促进低血糖时胰升糖素的分泌, 在改善β细胞功能障碍的同时, 改善α细胞功能紊乱。它还可以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减少空腹状态下脂解作用, 脂肪组织软脂酸流出减少[8], 并且不影响空腹及餐后胃容积、胃排空, 也不影响食欲。综上结合本组实验观察显示西格列汀联合地甲双胍相比较传统疗法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 能较好的多方面改善胰岛功能, 稳定控制血糖, 值得推广。

治疗前后比较P<0.01。

摘要:选取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用药, 为期3个月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2小时血糖 (2 hP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脂、空腹C肽、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改变情况,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磷酸西格列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使患者的FPG、2 hPG、HbA1c、血脂、体重指数明显下降, 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空腹C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有显著差异性 (P<0.01) , 且无低血糖发生。结论:磷酸西格列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 依从性好, 低血糖发生少, 良好的血糖控制, 是一种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较好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α、β细胞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赫.糖尿病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识别及处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 9 (2) :4.

[2]Smyth S Heron.Diabetes and obesity:the twin epidemics.Nat Med, 2005, 12:75-80.

[3]薛耀明.糖尿病强化疗法与传统疗法.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 7 (6) :4.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 (3) :189.

[5]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 (3) :191.

[6]Lehy JL.Pathogenesis of type2dia-betes mellitus.Arch Med Res, 2005, 36197-209.

[7]宁光.肠促胰素在血糖稳态调节和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增录9b-1-增录9b-4.

[8]Azumak, Rad;Kova Z, Mancino J, et al.Measurements of islet function and glucose metabolism with the dipeptidy1peptidase 4inhibitor Vidaglipt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93) :459-464.

磷酸西格列汀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该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6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资料来源于2013 年12 月1 日—2015 年12 月1 日。 入选患者均为在该院随机选取, 均具有临床代表性。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33 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18 例以及女性患者15 例, 患者年龄45~67 岁, 平均年龄为 (52.54±7.61) 岁。 2 型糖尿病病程在1~5 年, 平均病程为 (3.02±0.45) 年。 患者体重指数在22~26 kg/m2之间, 平均体重指数为 (24.84±0.27) kg/m2。 对照组33 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17 例以及女性患者16 例, 患者年龄在44~68 岁, 平均年龄为 (53.04±6.14) 岁。2 型糖尿病病程在1~5 年, 平均病程为 (3.24±0.77) 年。 患者体重指数在22~26 kg/m2之间, 平均体重指数为 (24.01±0.52) kg/m2。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严重程度以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入选2 型糖尿病患者均经临床确诊; ②入选患者均未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以及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现象;③排除存在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以及肾病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④排除1 型糖尿病以及存在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 ⑤入选患者不存在严重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沟通交流障碍现象; ⑥排除孕期以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⑦排除存在研究药物禁忌症的患者;⑧患者入选前未接受研究所用药物治疗;⑨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为自愿参与该次研究[2,3]。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给予患者胰岛素0.2 U/ (kg·d) , 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药剂量。 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 胰岛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患者, 同时给予患者磷酸西格列汀100 mg/d餐前口服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②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行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胰岛素用量[观察组 (10.20±1.12) U/d, 对照组 (10.24 ±1.01) U/d, t =0.254, P >0.05] 以及低血糖、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用量 (22.30±3.94) U/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41.21±5.63) U/d, 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328,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性代谢紊乱性疾病, 其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相关且具有极高的遗传易感性[4]。 胰岛素受体基因以及胰岛素基因等的突变是临床致2 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遗传因素[5]。 临床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饮、 多食、 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 随着糖尿病病程发展, 患者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多脏器功能损伤现象。 早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极为重要。 磷酸西格列汀作为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可有效强化2 型糖尿病患者的活性肠促胰岛激素的水平, 从而有效保护胰岛B细胞, 控制血糖水平, 起到持续稳定降糖的作用[6]。

该文为了探讨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从该院随机选取6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 给予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的患者, 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显著下降。 治疗后其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联合治疗后, 低血糖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 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减少治疗中胰岛素用量。 同时联合治疗的安全性高, 患者预后效果显著。 磷酸西格列汀与胰岛素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应进一步研究推广以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李玲, 韩萍.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 (6) :496-498.

[2]邵迎红, 李剑, 孙般若, 等.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 8 (6) :334-337.

[3]茹艳枝, 马红, 兰丽珍, 等.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2) :141-143.

[4]王琪, 李楠, 刘敏燕, 等.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 2015, 10 (6) :831-833.

[5]李进, 王俊宏, 樊楠楠, 等.2型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 2014, 16 (12) :1694-1696.

磷酸西格列汀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28例, 女性32例, 年龄在3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 (56.23±10.46) 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32~8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5.73±10.75) 岁。观察组男性12例, 女性18例, 年龄在33~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7.08±10.25) 岁。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Ⅱ型患者, 60例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12周以上, 但是没有明显血糖控制效果。所有患者没有严重心脏、肾病类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降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定期检测血糖, 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降糖类药物用量。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基础上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 服用剂量为100 mg/d[3]。对患者定期检测血糖, 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或者降糖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12周后的BMI、Hb A1c、2h PG、FBG、胰岛素使用量[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加胰岛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胰岛素加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逐渐进展性病症, 随着患者病龄增加, 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不断减退[5]。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无法将胰岛β细胞功能逆转, 并且在治疗中还存在患者低血糖、血糖不稳定以及体重增加等问题。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安全性和有效性双重指标。

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比较广泛, 但是给患者使用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6]。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和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患者低血糖, 双胍类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并发肾脏功能不全患者有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7]。由于糖尿病是在多种病理缺陷和已知病因等多种机制下形成的, 所以在治疗中要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适当将药物调整[8]。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合理的使用胰岛素, 容易导致患者低血糖, 所以在研究治疗中, 我们对胰岛素用量保持在1~2 U中。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作为一种新型降糖类药物, 其作用机制和常规口服类降糖药物作用机制不同, 在使用中可以和90%以上的常规降糖类药物联合使用, 有比较好的降糖效果, 可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机率、不会使患者体重增加等优势。

本次研究发现,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和胰岛素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患者, 主要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数量方面,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的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 使用胰岛素的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BMI (kg/m2) 为28.2±2.1、Hb A1c (%) 为 (5.8±0.9) 、2h PG (mmol/L) 为 (7.6±1.5) 、FBG (mmol/L) 为6.5±1.2、胰岛素使用量 (34.21±3.45)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联合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可以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9]。

除此之外,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对患者使用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研究中观察组30例糖尿病患者有1例患者在服用1 d内出现轻微腹胀现象, 持续3 d左右自行消失。

综上所述,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结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副作用较低, 不会出现患者体重增加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因此应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胰岛素结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 观察组胰岛素结合西格列汀片治疗,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BMI、Hb A1c、2 h PG、FBG、胰岛素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可以对患者血糖良好控制, 减少低血糖发生, 应临床推广。

关键词: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张燕.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及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今日药学, 2013, 12 (12) :824-826.

[2]刘亚.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采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15 (5) :3249.

[3]阮勇, 谭擎缨, 王秀景, 等.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 5 (5) :273-274, 283.

[4]应文华, 叶韩镯.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 3 (6) :280-282.

[5]岑兴鸣.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16 (12) :143-144.

[6]陈奕, 秦明明.西格列汀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 2014, 11 (5) :192-194.

[7]蒋媛, 史桂玲, 张惠娟.西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 2013, 32 (10) :3028-3033.

[8]梁菁菁, 邹大进.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上海医学, 2013, 5 (13) :414-417.

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为33~63岁, 平均 (44.5±5.3) 岁;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15例, 年龄为32~64岁, 平均 (44.8±5.7) 岁,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 (生产厂家: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161) 治疗, 0.5 g/次, 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 (生产厂家: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834) 治疗, 100 mg/次, 1次/d。观察12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 餐后2小时血糖 (2 h PG) , 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体质量指数 (BMI) 、空腹胰岛素 (FIns)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等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2周后, 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 A1c、BMI均明显降低 (P<0.01) , FIns水平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1型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患者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应每年检测微量白蛋白尿。对于所有成人糖尿病患者, 应至少每年测定1次血肌酐, 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GFR) 。同时, 患者也应在门诊随访时定期检查尿常规, 以了解尿糖、蛋白尿及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在应用降糖药物时, 新的治疗模式主张在疾病早期采取积极联合治疗的方案, 在单一药物的半量 (最大允许剂量的一半) 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 早期积极采取非同类药物联合应用, 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使血糖快速并持久达标。西格列汀可抑制二肽基肽酶4 (DPP-4) 活性, 增加活性肠促胰岛激素水平, 以葡萄糖依赖方式增加胰岛素释放并降低胰高糖素水平, 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增高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据研究显示, 大学组糖尿病计划 (University Group Diabetes Program, UGDP) 是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之前唯一的2型糖尿病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 该研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共观察了1 000例患者, 平均随访5.5年 (3~8年) , 结果发现任何改善血糖控制的治疗均不能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研究指出, 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甲糖宁会升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2]。本组资料显示, 西格列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 能较好地控制血糖, 确保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晓燕, 施红, 吴建珊, 等.石斛合剂序贯方不同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 (6) :2233-2235.

磷酸西格列汀 篇5

1 西格列汀的药动学特征

1.1 药物相互作用选取健康志愿者给其服用西格列汀,结果发现西格列汀对罗格列酮、二甲双胍、辛伐他汀格列本脲、华法林这四种药物的药动学及口服避孕药的药动学相对比,差异不明显。 同时给予2 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西格列汀的药动学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西格列汀和地高辛联合用药时,后者的AUC与Cmax有所上升,但没有临床意义影响。 西格列汀和环孢素A合用时,前者的AUC与Cmax均上升,但没有临床意义。

1.2 吸收及分布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00mg西格列汀后被快速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超过80%,tmax为4h,Cmax为747nmol·L-1,AUC为7760nmol·L-1。 给予患者服用高脂肪餐,并不会影响西格列汀的药动学,因此该药物有没有与食物服用,不会影响临床效果。 给予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注100mg西格列汀后,对其平均稳态分布容积及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检测,发现两者大概为200L及40%。

1.3 代谢和排泄患者服用西格列汀后主要从尿液中排出,而身体代谢也能排出部分,究其原因在于CYP3A4 及CYP2C8为参与西格列汀代谢的主要酶。 患者口服14C标记的西格列汀后进行检测,发现其代谢物中的放射活性接近20%。 而健康志愿者口服14C标记的西格列汀7d内,从其粪便及尿液中分别可检测出13%及87%的放射活性。口服100mg西格列汀,肾清除率超过20L/h,t1/2 大概为11~14h。 因为肾是消除西格列汀的主要器官,若患者的肾功能存在问题,则其体内西格列汀浓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可发现中度肾功能缺乏者体内西格列汀AUC大概增加2 倍多,而重度肾功能缺乏及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其内内西格列汀AUC增加大概4 倍[1~3]。 正是如此,临床医生提倡应该适当降低肾功能不全及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药物剂量。 另外,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口服100mg西格列汀后和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发现患者体内的AUC、Cmax分别提高大概21%、13%,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因此,轻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服用西格列汀时,其剂量无需调整。

2 临床用药研究

2.1 单药治疗近来有关于西格列汀单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报道并不少。 其中有部分临床研究报道以时间为24 周的临床试验, 将785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安慰药组,结果西格列汀组的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其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从基线变化值分别为-0.79%及-0.94%,空腹血糖(FPG)的变化值分别为-1.0 和-1.2mmol/L,餐后2h血糖(2h PG)的变化值分别为-2.6 及-3.0mmol/L。 我国、韩国及印度分别开展了时间为18 周的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西格列汀单药治疗,Hb Alc、FPG、2h PG分别为-1.0%、-1.7 及-3.1mmol/L。 日本开展时间为12 周的临床研究报道中指出,安慰药组及西格列汀组的Hb Alc变化值为0.41%及-0.65%,FPG为0.5 及-1.2mmol/L,该研究结果显示了由西格列汀耐受性很高,且仅仅只发现西格列汀组的肠胃道不良反应稍微比安慰药组高,其他均与安慰药大概相同,同时不会使低血糖风险上升,且患者的体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4,5]。

2.2 联合治疗

2.2.1 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在一项双盲、安慰药对照临床试验中,选取了780 例临床单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较差的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加用西格列汀组及安慰药联合治疗组。 24 周时,发现两组的Hb Alc分别为-0.6%、0.0%;Hb Alc小于7%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及5%。 加用西格列汀组的FPG及2h PG分别下降0.8 与2.0mmol/L。 同时,加用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安慰药组的16%,差异有显著(P<0.05)。

李文华等[6]专家对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选取89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治疗一个半月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6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 Alc、2h PG及FBG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0.05)。

2.2.2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多项随机、双盲、安慰药对照临床试验,主要考察了长时间应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或者单独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该试验中,随机抽取临床采取饮食控制与运动配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20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或者安慰药治疗。治疗半年后,安慰药治疗组更改治疗方案采取二甲双胍继续治疗。治疗1年后,Hb Alc为-1.8%,-1.3%和-0.8%,并且Hb Alc小于7%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5%、44%和22%。本研究的50周延长期临床结果显示,103周时,各组的Hb Alc为-1.7%,-1.3%与-1.2%,Hb Alc小于7%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44%与31%,另外,各组的FBG、2h PG以及β细胞功能均得到改善[7~9]。在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中,西格列汀单药组的肠胃道不良反应最低,而二甲双胍单药组与联合组大概相同。沈鲜安等专家选取临床采取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较差的185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西格列汀及格列美脲治疗。24周后,两组的Hb Alc、FBG及2h P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患者体质量方面,西格列汀组下降,而格列美脲组则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格列美脲组(P<0.05)。该临床研究报道结果显示,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较差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更改应用西格列汀或者格列美脲治疗,可对血糖进行控制,但是西格列汀效果更明显,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体质量,还能降低血糖发生率[10]。

2.2.3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随机抽取了采取吡格列酮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吡格列酮联合安慰药治疗对比,给予患者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半年后,吡格列酮联合西格列汀组的Hb Alc为-0.7%,FPG为-1.0mmol/L,并且Hb Alc小于7%的患者比例超过45%,明显高于吡格列酮组联合安慰药组的56%。高静等专家对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出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随机抽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单纯阿卡波糖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且分别给予两组饮食运动配合。治疗12周后,两组的FBG、2h PG、Hb Alc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11]。

3 西格列汀安全性分析

给予患者单独口服西格列汀或者口服西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时,患者通常均具备极高的耐受性。 临床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上呼吸道感染、便秘以及鼻咽炎四种,但是大部分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或者中度。欧美WILLIAMS等专家对2 型糖尿病患者参加治疗时间为3~26 个月临床试验,主要详细分了西格列汀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最后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汀组与安慰药组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大致相同,但是安慰药组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却显著大于西格列汀组。 虽然两组特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安慰药组中因为采取了剂量较高的磺酰脲类与二甲双胍治疗,进而造成安慰药组的低血糖及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与此同时,西格列汀组便秘发生率明显大于安慰药组,但其却不会使出现加大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现象。 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药对照临床试验中,得出的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对西格列汀的耐受性也不低。 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西格列汀及安慰药治疗,6 个月后,西格列汀组与安慰药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大致相同,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也不大,分别为7%与12%,两组均没有出现低血糖现象[12~15]。

磷酸西格列汀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69(51.6±3.51)岁;试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6~70(52.1±3.3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2320703H0)0.85g口服,每天2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磷酸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Dohme Italia SPA生产,批准文号:H20120170)100mg口服,每天1次,2组患者均治疗13周。

1.3 剔除标准

(1)其他二肽基肽酶(DDP-4)抑制剂或胰高糖素样肽-1(GLP-1)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随访时间少于12周。(3)非RCT试验。

1.4 观察指标

运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组患者治疗13周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而言,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包含如下原因: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自由基因素和微生物感染和毒素等,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在机体上,导致胰岛功能减退,甚至是胰岛素出现抵抗,从而造成电解质、糖、蛋白和水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状态[2,3]。糖尿病在临床伴有高血糖症状,同时伴有多饮、多尿和消瘦等表现,糖尿病患者一旦未将血糖控制好,将引发并发症,长期下来甚至会导致眼、肾等部分出现衰竭病变,严重者将无法治愈[4]。

糖尿病可分为很多类型,主要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诸多糖尿病类型中,2型糖尿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高达95%[5]。总之,在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易患有2型糖尿病,所以该病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在临床中,当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时,在初期患者有反应迟钝、多尿和多饮等并发症,严重者产生偏瘫、抽搐和昏迷等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胰岛细胞有明显的损坏,不仅造成患者的血糖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长期下来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在2型糖尿病发病人群中,成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在35~40岁之后,是发病的主要时期,当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时,机体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并未完全消失,甚至部分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产生过多,然而胰岛素的功能却有明显的降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处于缺乏状态,因而导致患者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6]。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双胍类和胰岛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良好,未能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在诸多药物中,二甲双胍是首选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在临床中被予以肯定[7]。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使糖得到无氧酵解,因而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对糖摄取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保护已受损的胰岛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对糖尿病的有效控制[8]。此外,西格列汀作为DPP-4抑制剂,通过协调胰腺中的α细胞和β细胞,使调节葡萄糖的水平增强,当β细胞存在功能障碍时,胰岛素水平降低,所以肝糖产生呈上升趋势,此时,DPP-4抑制剂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二肽基肽酶Ⅵ抑制剂,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在临床中,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不良好,需要药物联合治疗[9]。故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常采用药物联合的方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10]。

本文结果证实,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有明显改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鹏,金晓霞,王雪花,等.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0):676-678.

[2]焦秀敏,许秀萍,赵晶,等.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3,28(1):44-45,48.

[3]段丽君,张扬,江霞,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9-382.

[4]吕珊珊,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07-109.

[5]周迪军,孙文利,丁蓉,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84-86.

[6]伍华,陈敏,邵丽香,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3,8(z1):18-19.

[7]纪万军,于立芹,滕川,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22-223.

[8]傅军,徐宏彬,俞杰,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J].中南药学,2012,10(9):707-712.

[9]王少蓉,刘文莉,帖丽丽,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45例[J].中国药业,2015,24(19):91-92,93.

磷酸西格列汀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符合1999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8例, 男40例, 女28例, 年龄32-58岁, 病程 (5.2±4.3) BMI (26.2±1.8) kg/m2, 入选标准:经饮食、运动及未规范治疗的血糖未达标的Ⅱ糖尿病患者, 即FPG>7.2mmol/L, DPG>10.0mmol/L.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妇女;2、对西格列汀过敏都;3、急性代谢并发症.所有对象均无肝、肾疾病及并发症, 随后分两组各34例,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 平气、血压、DMI、FPG、DPG、Hb A1C等情况相似.

1.2 方法, 原饮食、运动方案不变, 停服未规范用药, 二甲双胍组 (A) 二甲双胍0.5g/次, 每日3次, 餐前半小时口服.联合组 (B) 西格列汀100毫克/次/日早餐前服,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0.5g/次, 日3次, 餐前30分钟服, 疗程均为12周, 比效治疗前后, FPG、2FPG、Hb A1C及血浆胰岛素水平, 每2周复查肝功.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检验.

2 结果

2.1 FDG2HPGHb A1C的比效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 但联合组Hb A1C下降更显著 (P<0.05) , 提示西格列汀有明显降低Hb A1C表1.

2.2 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点胰岛素明显升高, 但联合治疗组餐后30分钟和60分钟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 (P<0.05) 表2.

2.3 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组6例发生胃肠道反应, 4例轻度, 未予治疗, 2例较重改为二甲双胍肠溶济后胃肠道反应症状消失, 联合组4例胃肠道反应改为二甲双胍肠溶济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西格列汀是DPP-4抑制剂的口服降糖药, 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素的水平而改善血糖控制, 西格列汀能够防止DPP-4消解肠促胰岛素, 从而增加活性形式的GLP-1的血浆水平[5].西格列汀能够以葡萄糖依赖形式增加胰岛素并降低胰高糖素水平, 可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不增加DW体重, 无低血糖发生, 两组比效说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更适合于经饮食及运动血糖不能达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

参考文献

[1]廖云飞;陈璐璐;曾天舒;余帆;;二甲双胍治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杨华章;邝建;裴剑浩;廖晓征;;2型糖尿病血清IGFs和IGGFBPs改变及二甲双胍治疗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赵明;杜宏;冯根宝;王坚;;二甲双胍对DM2模型大鼠胰腺β细胞SUR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陈军建;王东;杨玲;曹桃芬;;马吲哚、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王福生;任晓;张雪莲;;DPP-4抑制剂: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手段[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上一篇:数学问题表征下一篇: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