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恢复

2024-10-19

早期恢复(精选10篇)

早期恢复 篇1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康复介入开始的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 (术后2周内) 和对照组 (术后3个月) 各40例, 分别在训练开始前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 l指数评定, 并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康复组的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FIM、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并发症, 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 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SCI的康复效果, 降低致残率和预防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使其能重返社会。本文研究重点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SCI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80例SCI患者 (年龄17岁~60岁) , 损伤平面及程度评定:按ASIA2006标准[1], 按照康复介入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的具体情况见表1) 。其中早期康复组为术后2周入住我院开始进行系统早期床边康复训练的患者, 对照组为术后3个月后方入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 时间为90 d, 在减压、修复、复位加内固定或非手术治疗的前提下, 根据患者损伤的不同平面、不同程度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 依据不同临床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2]。

卧床期康复治疗: (1) 良好的肢位摆放:保护骨折部位的良好位置, 预防褥疮、关节挛缩和高度痉挛的发生。 (2) 呼吸训练: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腹肌肌力训练、胸廓活动训练、耐力训练、辅助咳嗽训练。 (3) 关节被动运动:被动运动瘫痪肢体可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关节和软组织的最大活动范围, 每日活动关节2次, 动作应轻柔, 避免用力过大, 每一关节在各轴向活动20次即可。 (4) 肌肉长度保持训练:对上肢的肩胛带周围肌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手指屈肌群、屈髋肌群、股四头肌、跟腱等进行牵拉训练, 预防肌肉严重挛缩。 (5) 主动运动:对有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轻柔的辅助主动运动, 并逐渐过渡到无辅助的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上肢的独立性功能运动。

离床期训练: (1) 起立床站立:尽早进行起立床站立训练, 倾斜角度每天逐渐增加, 以不出现头晕等低血压不适症状为度。 (2) 坐位平衡训练:对脊柱稳定性良好者在伤后、术后1周左右进行坐位训练, 每日2次, 每次30 min~1 h. (3) 肌力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对SCI患者非常重要, 肌力训练主要包括背阔肌、肩和肩胛带肌, 常用的增强肌力的训练方法有:利用重物、徒手抵抗运动等。 (4) 垫上训练:治疗垫上可进行翻身训练、牵伸训练、垫上移动训练、手膝位负重及移行训练[3]。 (5) 转移训练:转移是SCI患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包括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 (6) 步行训练:包括治疗性行走、家庭功能性行走、社区功能性行走。 (7) 矫形器的使用:配合适当的下肢矫形器, 为很多截瘫患者站立步行所必需。 (8)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等。

膀胱控制训练: (1) 控制液体入量, 每天液体总入量控制在2 000 m L左右, 每次入量控制在400~450 m L. (2) 间歇导尿:视残余尿量每天导尿4~6次, 每次导尿300~400 m L. (3) 排尿反射训练:如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龟头等。

1.3 疗效评定

2组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标准进行评定[4], 并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以x±s表示,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 2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康复训练前FIM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早期组, Barthel指数评分相近;康复训练3个月后, FIM和Barthel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 2组间比较, 早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2.

SCI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见表3.

3 讨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SCI患者非常重要, 美国最大的SCI中心1997年的临床调查显示:伤后2周开始康复者, 住院时间较短, 运动功能评定最高为功能独立性评测 (FIM) 41分;而伤后3个月才开始进行训练的患者, 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FIM最高仅为22分。SCI患者早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肢体功能、大小便控制以及因卧床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等感染, 压疮, 骨质疏松, 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5],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因此在SCI患者伤后2周就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康复治疗。本文早期组患者在发病后14 d即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并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地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避免患者继发障碍的发生, 使得中远期的康复训练能按正常的顺序顺利进行。对照组虽然在康复干预前FIM评分明显高于早期组, 但康复干预后FIM及Barthel评分则明显低于早期组, 提示脊髓损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 肢体功能会有一些自然恢复, 但患者病程长, 并发症较多, 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及增加康复难度, 故肢体功能恢复缓慢。因此,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和有效预防SCI后的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使其尽早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建军, 周红俊, 孙迎春, 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第6版, 2006)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 (1) :1-5.

[2]关骅.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91-125.

[3]南登崑.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9-2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上册) [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63-94.

[5]郇英, 刘兆孔, 郇斌, 等.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2) :90-91.

早期恢复 篇2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22-02

中风病以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早期康复介入有利于有利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早期介入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科的住院患者90例,均为初次发病,根据有无早期康复介入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脑梗塞34例,脑出血11例,平均年龄62.5岁。治疗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脑梗塞32例,脑出血13例,平均年龄6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1.2.2 西医诊断标准: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塞,以偏侧肢体瘫痪,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

1.2.3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无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治疗。

1.3 排除标准。

1.3.1 中风后有意识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

1.3.2 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血液系统等功能损害的患者。

1.3.3 多次发生脑血管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在病情稳定不再进展24小时后开始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未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发病30天时比较肢体功能状况。

1.4.1 物理疗法。①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②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各关节活动2~3次/天,每次5~10遍。鼓励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活动,进行双手交叉上举练习,下肢桥式运动。③床上翻身训练:翻身生活自理的第一步,利用健侧肢体或残存肢体的能力带动瘫痪肢体,或在辅助下或独立地进行翻身。④坐位平衡及坐站训练:患者先移至床邊,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外,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同时摆动健腿下床,躯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可以让患者用健手从设提一侧拿放物体,以强化平衡反应。⑤站立平衡及坐到站立训练:患者Bobath握手,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驱,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站起,必要时治疗人员可站于患者患侧,一手将患膝向前拉向下压,另一手放在健侧臀部帮助患者抬起臀部,患者站于平衡杠边,监测上肢紧握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治疗人员或家属于患侧边给予帮助,逐渐增加时间,直至能保持站立位超过30min。将重心转移到患侧站立。对站立困难者可逐步由高椅子到低椅子做起坐训练。⑥步行训练:随着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负重能力的提高进行迈步训练,越过不同障碍物及上下楼梯训练。⑦物理因子治疗:可利用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治疗,促进患者运动的出现。

1.4.2 作业疗法 ADL训练:指导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入厕、洗澡、刷牙等。重点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和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强调以实现最大限度生活自理为目的,1次/天,治疗均实行一对一方式。

1.5 疗效评价: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X2检验,定性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比较,均有改善,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两组治疗后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康复介入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更有效。

3 讨论

早期恢复 篇3

关键词:剖宫产,肠蠕动,护理,早期恢复

剖宫产术目前已代替困难的阴道助产术, 并成为诸多妊娠合并症的主要分娩途径。剖宫产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 但术后胃肠蠕动功能障碍常引起患者腹胀和腹痛, 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对2008年7月—12月50例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12月在我科行剖宫产术患者50例, 年龄20岁~30岁, 孕周38周~40周, 均属第1胎, 营养状况良好, 均采用硬脊膜外麻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2组患者年龄、孕周、麻醉方法、剖宫产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后除护理常规外, 术前由主管护士向患者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及早进饮食对促进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重要性, 术后及早进行床上四肢活动, 鼓励和督促患者24 h内下床活动;6 h开始口服温热四磨汤, 8 h进无乳无糖流质饮食, 12 h进半流质饮食;注意保暖, 于24 h~26 h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和背腧穴并按摩腹部;用主动止痛法或微量注射镇痛泵间断镇痛。对照组患者在肛门未排气前不予任何饮食, 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4 h~48 h导尿管拔除后进行床上活动, 48 h~68 h后下床活动;切口疼痛剧烈时给予盐酸哌替啶100 m g肌注对症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最短者10 h, 最长者58 h, 平均为34.6 h;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最短者28 h, 最长者96 h, 平均为59.8 h.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观察组最短者28 h, 最长者88 h, 平均为67.7 h;对照组患者最短者52 h, 最长者120 h, 平均为92.5 h.2组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说明早活动、早进食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以明显缩短剖宫产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大多数剖宫产患者术前因面对陌生的环境、工作人员严肃的态度、繁忙的工作气氛均可造成紧张情绪, 随着产程的延长、她们担心胎儿有无畸形, 分娩过程是否顺利等。患者心情会更加紧张、焦虑, 术后惧怕切口疼痛、裂开, 不愿早期活动、早进饮食, 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所以做好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1主动热情地介绍医院环境, 亲切地陪伴患者, 利用图片、模型等向患者讲解分娩过程及分娩时疼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要正确对待宫缩的阵痛, 使患者建立安全感, 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 尽可能多抽一些时间和患者谈些轻松的话题, 使其安心待产。3.1.2进入第二产程后, 应更加关心体贴、安慰患者, 指导患者正确用力, 使其知道自己始终是分娩的主角, 医护人员仅仅是帮助者;主动给患者喂水、喂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或复方林格液静脉输注。

3.1.3需要行剖宫产手术时, 护士态度要和蔼亲切, 用保护性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麻醉、手术的一般情况, 使其对手术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 消除其恐惧心理, 保持术中心理平衡。同时讲解整个手术过程对胃肠道的影响机制, 宣教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对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重要性。术后护士以亲切的态度、良好的语言取得她们的信任, 减轻患者对切口疼痛及裂开的心理负担, 一方面通过患者与护士的良好配合减轻疼痛;另一方面患者精神情绪的放松也可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另外, 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减轻疼痛感受强度, 如轻松愉快地谈话、听音乐等均可消除患者的寂寞和紧张感, 利用音乐声波旋律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减少患者的孤寂, 缓解紧张的情绪, 使大脑产生一种麻醉剂———内啡呔, 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2]。这些措施均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3.2 注意保暖

由于患者术中须除去衣裤, 消毒后仅铺几层无菌单以及术后在下床活动或哺乳时, 不注意保暖, 都可导致患者发生轻度低体温。低体温可使患者对手术切口感染抵抗力降低, 术后寒战及腹胀的发生率增加, 所以要注意室温及患者的保暖。冬季室温保持在22~24℃, 湿度50%~60%, 必要时用热水袋保暖, 患者麻醉未醒时, 应注意防止发生烫伤。

3.3 饮食护理

剖宫产手术多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一般术后6 h麻醉作用消失, 胃肠道开始蠕动。同时进温热食流质饮食, 通过少量、温热的食物刺激胃肠道, 进一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术后6 h口服温热四磨汤, 1次20 m L, 3次/d, 可起到顺气降逆, 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3]。8 h进无乳糖流质饮食, 可协同增加肠蠕动, 并可减少肠蠕动恢复后的饥饿感。术后12 h给半流质饮食, 可延长食物刺激肠蠕动的时间, 并及时补充营养, 促进乳汁分泌, 满足婴儿喂养需要[4]。早进食减少了输液量, 翻身下床活动方便, 避免了术后肠胀气、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体位与活动的护理

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 促进肛门排气、排便, 尽快恢复正常饮食, 同时还可预防术后严重腹胀引起的腹部窜痛或胀痛, 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加重切口疼痛和诱发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 最终达到机体的早日康复。具体方法:术后待麻醉作用消失后, 生命体征平稳, 可告知患者在床上活动肢体或协助左右翻动身体, 但应注意防止沙袋及导尿管脱落, 6 h~8 h后改半卧位, 12 h后亲自指导和协助患者坐起, 鼓励和督促患者24 h内下床活动。先让患者坐在床边, 双腿下垂, 无眩晕、心悸等症状, 再下床活动, 指导患者身体稍前倾, 双手轻摁于切口处, 绕床慢行, 每次10 m in~15 m in, 每日2~3次。患者离床后, 应注意有无心率加快、出血、恶心等情况, 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回床休息, 可慢慢增加其活动量[5]。

3.5 切口疼痛的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是造成患者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 采取积极有效的止痛措施, 可延长患者睡眠休息时间, 利于患者尽早恢复体力和早期下床活动。 (1) 主动止痛法。在患者自诉切口疼痛时就给药, 术后白天给盐酸哌替啶100 m g肌注, 夜间给予哌替啶和异丙嗪合剂半量肌注[6]。 (2) 微量注射镇痛泵止痛法。采用微量注射镇痛泵与静脉通道相连以2 m L/h匀速输入, 可维持24 h~48 h, 根据患者对疼痛耐受情况调节三通管流量。因镇痛剂的持续应用可减弱肠道推进型节律性蠕动, 另外患者接受持续镇痛后, 疼痛减轻, 甚至处于无痛状态, 静卧睡眠时间延长, 也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所以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 对使用者设法缩短置泵时间或间断开通[7]。

3.6 热敷背腧穴和腹部并按摩腹部

于术后24 h~26 h将60~65℃水温的热水袋装入布袋, 置于患者腹部及腰骶部 (L4~S4) 背腧穴热敷1 h[8], 热敷期间需换热水以保持水温, 并用单或双手的食、中、无名指重叠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深深按下,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状按摩, 以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气、排便。热敷是利用热传导的物理特性, 当热敷背腧穴时, 其温热作用可刺激皮肤感受器, 并通过腰骶部神经节段及中枢的调节作用, 调节大小肠功能, 促进肠蠕动;同时温热作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新陈代谢, 有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9]。

3.7 其他护理

一旦发生腹胀可采取开塞露和温盐水灌肠, 如腹胀严重时可采用肛管排气等方法。

4 讨论

剖宫产手术患者由于胃肠蠕动功能障碍常引起腹胀和腹痛, 不利于患者康复。缩短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 尽早恢复胃肠蠕动是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因体位的变化可引起肠道反射而促进肠蠕动, 加快肠内容物排出[10]。早期活动还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 加快胃肠血流,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早进食, 可通过咀嚼运动反射性地引起胃肠蠕动, 再加温热食物刺激胃肠道, 能够进一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缩短肛门排气时间[11]。观察组在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 早进食, 平均排气时间为34.6 h, 排便时间为67.7 h;对照组48 h~68 h后下床活动, 排气后再进食, 平均排气时间为59.8 h, 排便时间为92.5 h, 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排气时间提早25.2 h, 排便时间提早24.8 h.实施早活动、早进食等有效的护理措施, 明显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产术后早进食、早活动对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止痛剂的应用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双重效应, 故必须掌握用药的次数, 避免多次长时间使用, 同时心理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护理措施简单易行, 易被更多的患者接受, 对于缩短病程、促进机体早日康复起到关键性作用,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县英.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程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3, 17 (3) :342.

[2]刘丹丹.浅谈癌症病人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8) :115.

[3]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43.

[4]孔令霞.剖宫产术后促使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6 (7) :394-395.

[5]王还爱, 张景.腹部术后病人不愿早期下床活动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 2002, 16 (5) :291.

[6]侯孟彦, 吴洁, 黄仙萍.剖宫产术后主动止痛的临床效果及意义[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0) :31.

[7]张萍芳, 章燕萍.持续镇痛方法对妇科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2) :108-109.

[8]李艳萍, 刘志英.热敷腰骶部背腧穴促进妇科腹部术后病人排气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3, 17 (5) :523-524.

[9]郭万学.理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588-589.

[10]仲月霞, 刘喜文, 宋德根, 等.急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2) :81.

早期恢复 篇4

【关键词】 中药药熨;腹部普外科手术;肠道功能

中药药熨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人体局部一定穴位,适时来回移动或旋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及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我科于2010年度开始将厚朴、枳实、;莱菔子等中药成分用于部分腹部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促进其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含中药药熨法)65,例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45例。治疗组阑尾炎术后50例,全腹膜炎术后6例,胃穿孔修补术后5例,肠粘连松解术后4例;对照组阑尾炎术后32例,全腹膜炎术后5例,胃穿孔修补术后5例,肠粘连松解术后3例。治疗组男性35 例,女性 30 例,,平均年龄40±2.8岁,对照组男性30 例,女性 20 例,平均年龄41±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西医术后常规处理即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治疗,鼓励患者及早于床上翻身活动等。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手术后2h内于自拟中药排气散:厚朴(30g)、枳实(30g)、;莱菔子(50g),青皮(30g),木香(30g),小茴(30g)食盐500g,混合均匀后放入铁锅中大火煎炒至药味发散后,装入布袋中,待温度降至60度左右时置于患者腹部来回推熨或来回旋转。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軟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4h内肛门排气55例,占84.6%,其中12h以内18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8±2.2h对照组24h内肛门排气15例,占33.3%,48h以上8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8±2.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由于肠管暴露或纱布辅料长时间覆盖接触损伤浆膜、腹膜破损、腹腔引流物放置等因素,通过自主神经反射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减弱、丧失或肠管痉挛,导致内容物停止运行。且目前临床使用术后镇痛泵应用也有抑制肠蠕动的作用。肠蠕动恢复正常一般需要2~4d。故临床上除仔细轻柔的手术操作,彻底止血,减少异物,线结存留,合理修补浆膜面外,术后尽早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对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更为重要。治疗组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肠功能早期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中药药熨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人体腹部,适时来回移动或旋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及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其机制为:①运用中医传统的内病外治法,将药物混合炒热药性散发后置于患者腹部来回推熨或来回旋转。将混合后的中药各种药性由体表毛窍透入腹腔内,促进腹腔内炎症吸收,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肠道积气。②现代医学认为:位于腹部正中的脐部是人体发展过程中最后闭合处,表面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弱,药物易透过,脐两侧的腹壁有腹壁下动静脉,脐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物易透皮弥散而吸收入血循环发挥药物的全身治疗作用。③透皮给药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有许多的优越性,无痛苦,给药次数少,可产生预期恒定的血药浓度,还不受术后时间,手术类型、禁食等限制。④厚朴、枳实、莱菔子、青皮、木香、小茴均为辛温行气之品,具有行气消胀的作用,将中药加热后能加强其辛温发散之力,局部药熨能直达病所,故能起到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厚朴、枳实、莱菔子均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除肠道积气,脐、减轻疼痛,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青皮、小茴有增强结肠运动的功效且能抑制细菌生长。这些中药加食盐500g炒热联用,可以使各自的药性加强,达到有效成分吸收快、作用强,以达到术后肠蠕动、肠功能快速恢复的目的。本法有简、便、易、效的特点和优点,身体极度衰弱患者及孕妇慎用,腹部皮肤有损伤,溃疡等的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1]康义华,刘杰,王久明,中药灌肠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3,15(2):36—37.

早期恢复 篇5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训练,功能恢复

急性脑梗死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病情进展快, 若不及时治疗后果十分严重[1], 而且在早期治疗的同时应尽早的进行康复锻练, 为探讨早期康复训练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 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 男24例 (60.0%) , 女16例 (40.0%) , 男女之比1.5:1, 均经CT、磁共振确诊,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0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1) 早期康复锻炼介入时机的选择:根据功能评定结果, 在发病后2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2) 预防肢体畸形及肌肉萎缩:鼓励患者尽可能联想肢体运动, 并进行被动活动[2]。经常冷热毛巾擦敷, 以刺激肢体肌肉的收缩, 锻炼肌肉的收缩功能。 (3) 采用Bobath法对肢体功能进行康复锻炼:可在患者腋下放软枕, 保持轻度外展、外旋位, 掌心朝上, 下肢轻度屈曲, 足部置背曲位, 防止足下垂[3]。发病3天后可进行坐位锻炼, 并逐渐延长坐位时间。引导患者床上锻炼和坐位平衡锻炼。练习跪位爬行运动, 2次/日, 5~10分钟/次, 患侧下肢负重的站立锻炼及站立平衡锻炼。 (4) 自理生活能力锻炼:早期帮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活动锻炼, 患者可以自己做的事绝不可由他人代替, 能用患手时不用或尽量少用健手, 不断巩固已恢复的功能, 并锻练其灵活性。 (5) 作业疗法:让患者用手指快速指鼻, 或双手互相对指、拍手、画图、写字、翻纸牌等, 加强手的精细协调及控制能力的锻炼, 5~6次/日, 10分钟/次。

结果

两组训练前后上下肢肌力比较:两组训练前上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训练后, 观察组肌力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训练后患者自主能力情况比较:经过训练后, 观察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8例, 对照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0例,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不可逆的中枢神经元损伤[4], 其功能恢复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 康复应尽早进行, 只要神智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 血压值平稳, 病情不再发展, 48小时后即可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康复量应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利用按摩、锻炼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元, 促进实质性康复[5];早期的康复锻炼又可促进神经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联系的建立, 利于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重组[6]。同时对侧肢体的运动也要注意, 保持一定强度的神经兴奋性, 能维持该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能对身体的整体情况有改善[7]。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两组训练前上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训练后, 观察组肌力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8例, 对照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0例,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肢肌力, 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虹, 丛磊.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J].中国康复, 2011, 20 (3) :20-21.

[2] 朱艳栋.尤瑞克林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 2009, 5 (24) :758.

[3] 刘秀, 蒋丽莉.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12, 21 (1) :74-75.

[4] 张玉莲, 崔元武, 王颖.脑卒中平衡功能测评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3 (4) :99-101.

[5] 黄凤形.脑卒中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16 (3) :187-189.

[6] 杨春梅, 张丽华, 颜秀芬.尿激酶超早期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信息, 2007, 24 (3) :4-5.

早期恢复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脑卒中患者64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诊断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6], 并经影像学确诊, 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治疗相同, 即采用常规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 每2 h翻身1次, 肢体给予保护性约束, 每天下午利用探视30 min在病房允许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指导家属与责任护士一起进行被动肢体活动, 如病情稳定15 d左右开始由理疗师进行穴位针灸及物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进行早期锻炼, 具体方法如下: (1) 患者体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或半侧卧位, 以缓解患侧肢体痉挛状况, 患肢在上, 充分前伸, 保持肩前屈90°, 患侧肩胛, 帮助患者做患侧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包括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等, 令患者在被动运动时配合意念性运动。由肢体近端到远端逐渐活动, 每个关节适当伸展肘腕指关节, 并将其放在胸前枕头上;同时患侧下肢适当屈曲, 把患侧下肢放在防护垫上, 不要让脚腾空, 对于患侧卧位来说, 健肢在上, 将防护垫放于后背, 充分前伸患侧肩胛, 保持肩前屈90°, 适当伸展肘腕指关节, 且手心在上, 同时膝髋关节略屈曲, 且放置胸前[7]。 (2) 关节活动训练: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种。早期自我被动训练如定时变换体位, 每2 h翻身1次, 帮助患者做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例如屈伸、内收、外展, 内外旋转等。令患者配合意念性运动, 在被动运动时, 由肢体近端到远端逐渐活动, 每个关节每次10遍左右, 每天运动3~4次。主动训练多采用主动关节度训练, 主要是针对意识清醒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比如行肩关节被动活动, 让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手, 在练习翻身时做伸髋动作, 如双桥运动。让患者学会自己翻身、使用便器等。 (3) 肌肉功能训练:利用肌肉功能康复治疗手段有理疗师肌肉电刺激治疗、肌力诱发训练、肌肉易化技术、肌肉按摩等。及时进行运动训练的强度调整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因为按不同肌力分级的肌肉采用物理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所以及时评估患者肌力分级, 应进行针对性物理治疗根据肌肉力量分级。 (4) 特殊体位训练: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摆放亦是功能锻炼的一种, 通过对姿势和运动模式的评估, 早期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 不仅可以逐步制定反射性稳定的姿态, 而且可以预防和减轻痉挛从而改善运动控制能力。这些对于患者后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亦相当重要。

观察指标:肢体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 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分, 50~84分为明显, 85~94分为中度, 95~99分为轻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8], ≤40分为差, 41~60分为中, >60分为良。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在经过早期锻炼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预后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其进行早期活动尤为必要[9]。本次试验采取随机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试验组Fugl-meyer与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本结果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10]。

早期恢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 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53例, 女27例, 年龄46~79岁。所有患者均由CT或者MRT确诊, 排除严重肾功能、心功能衰竭及语言障碍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 如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待患者颅压正常、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48h不再变化后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1.2.1 体位护理

患者应定时变换体位, 对于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 护理人员每1~2h要协助其翻身1次, 动作要轻柔, 不可拉、拖、拽患者。指导患者采取合理体位, 让肢体处在功能位。 (1) 健侧卧位:在患者胸前置一软枕, 患肩前伸, 伸展肘关节, 指、腕关节展开放在软枕上, 不可垂腕。患腿向前屈曲, 置于另一个支撑枕上, 膝、髋自然放置。 (2) 仰卧位:使患者的上臂外展伸直, 手指分开伸直, 掌心向上, 上肢放置在一个高度合适的软枕上, 患侧臀部下放置另一软枕以支撑患侧。骨盆前伸以防止骨盆回缩、髋关节后突, 避免下肢外旋。 (3) 患侧卧位:避免患臂受压, 前臂外旋, 掌心向上, 手指拉开, 健腿向前屈曲, 放在身前的支撑软枕上, 患腿向后微屈。要注意端正脚部位置, 尽量与小腿垂直, 不要外斜, 避免足下垂、内翻、外翻等。

1.2.2 肢体活动

以揉、捏、按、摩4种手法为患者按摩, 从患肢末端至心端后方, 力度要合适, 先轻后重, 轻轻的旋转和揉捏。拮抗肌以按摩为主, 瘫痪肌则以揉捏为主[1], 每天2次, 每次5~10min, 此外也要注意肢体保暖。由于多数患者活动不便, 护理人员要多帮助患者进行一些被动活动, 如肩、腕、肘、踝等关节的伸展及抬举, 上下肢的内旋、内收、伸展锻炼等, 每天数次, 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被动活动时动作应尽量轻柔。此外患者也可以有意识的做些主动肢体活动, 如用健手分开患手的五指, 伸直肘关节并上举一定角度, 用健手协助患肢内收、外展等。

1.2.3 翻身与坐卧训练

翻身时双髋往左右两侧移动以带动身体向两侧移动, 抓紧床边, 将健腿放在患腿下面带动身体旋转, 将患腿抬起转往健侧翻身。翻身训练每天可进行3次, 视患者的耐受程度确定活动量。坐卧训练时可先将床头抬高30度, 持续一段时间, 待患者可以适应后再慢慢过渡到坐在床边, 两腿自然下垂, 在患者可以坚持坐稳10min后再协助患者进行站立平衡训练。

1.2.4 日常能力锻炼

日常能力锻炼主要是用健手带起患肢患手进行刷牙、洗脸、吃饭、翻纸、拍手等活动, 锻炼手部的协调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数据以±S表示, 采取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评定都十分接近, 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的最理想时期是卒中后的3个月内[3], 越早的进行康复护理, 患者的预后越好, 恢复的也就越好。恢复机制和大脑的可塑性关系密切, 若神经功能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能够进行功能代偿与功能重组, 再次的功能训练能够促使大脑皮层的功能可塑性发展及神经突触的联系, 也有利于建立神经侧支循环。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早期的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 能够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神经衰退, 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 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选取合理的训练方法,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运动量逐渐增加但始终控制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 持之以恒的训练[4]。最终患者对运动的掌控能力不断提高, 主动运动增加, 达到自然、协调的正常运动, 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并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按照护理方式的区别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与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护理, 包括肌张力锻炼、感觉刺激、心理护理、体位疗法等。患者神经运动功能评定采取Fugl-Meyer法, 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采取Barthel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春明.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8) :114-115.

[2]李慧, 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13 (5) :187-189.

早期恢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4例, 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 男30例, 女22例, 年龄46~80岁, 平均 (60.26±7.13) 岁;治疗组52例, 男31例, 女21例, 年龄47~78岁, 平均 (61.93±7.70) 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神经内科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的比较。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患者发病后要绝对卧床休息, 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意识清醒的给患者介绍病房环境, 并讲解本病发生的原因, 治疗及愈后的情况,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本病在急性期症状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使患者对本病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并勤为患者翻身、拍背, 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以低脂、低盐、清淡饮食、丰富的维生素为饮食原则[1], 忌食辛辣食物;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定餐, 控制总热量, 防止体质量超标, 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戒烟、酒;吞咽有困难者采取坐位或高侧卧位喂食, 喂食应以半流质饮食为主, 缓慢把食物送入口内, 如果吞咽呛咳较重者, 可以采取鼻饲流质饮食, 防止误吸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一天总热量的摄入, 少食多餐, 总量不变;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控制蛋白的摄入, 并且蛋白以优质蛋白饮食为主, 禁食植物蛋白以防加重肾脏负担。

2.3 心理护理

心理的波动对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有很大影响。患者突然因病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神经功能缺损, 导致肢体功能活动受限, 不能说话或说话吐字不清、严重的出现生活不能自理, 使患者从心理上不能接受;另外由于本病病程较长, 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所以患者会产生急躁、易怒, 悲观失望, 抑郁的状态, 甚至对生活丧失信心。所以护理人员要主动对患者劝慰, 稳定情绪, 减轻疑虑, 用准确、鲜明、灵活、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其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 通过说服、移情等方法进行心理疏导[2], 使患者能面对现实, 耐心听取患者诉说, 取得患者信任。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取得配合和合作, 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2.4 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2.4.1 被动训练

在脑梗死早期, 由于患者不能下床活动, 为有效预防偏瘫侧肢体肌肉萎缩、痉挛、关节挛缩等失用性综合征, 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被动运, 卧床的患者给予肢体肌肉按摩、进行被动伸展等活动。若患者意识清楚就应进行床边被动活动, 如肩、肘、髋、膝关节的屈曲伸展, 腕、踝关节的背伸等。每日2次以上, 每次每个动作重复5~10次。顺序由上到下, 由大关节到小关节, 循序渐进, 缓慢进行各关节各个方面的全范围活动, 以维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3]。

2.4.2 主动运动

当患者体力恢复到一定程度, 要尽早进行主动运动, 开始应指导患者进行在床上进行主动运动, 包括向健侧翻身、床边坐位、床上四点跪位和健手带动患肢运动等, 能下地时应协助患者开始双手握单杆、指导患者蹲下后站立、提放物品等活动[4], 下床行走训练从单腿拄拐行走, 搀扶行走, 到独立行走, 要循序渐进, 运动训练从少到多, 从轻到重, 注意训练幅度, 以防造成新的伤害。通过系统及相应的康复训练, 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 防止肌肉萎缩。

2.5 语言功能训练护理

给患者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尽早鼓励患者说话, 并耐心给患者进行语言交流, 从简单发音到成词成句, 耐心纠正发音。我们与患者交流时放慢语速, 耐心倾听, 鼓励患者多说, 多与他人交流, 读书、读报等, 由简单到繁杂、由短语到长句朗读, 逐步训练[5]。由于语言恢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要有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 坚持不懈, 并给予患者鼓励与肯定, 引起患者学习发音训练的兴趣。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

参照《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 生活可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 生活基本自理或部分自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 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级或失语、球麻痹等并发症有好转,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l9%~45%;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神经能缺损评分减少18%及以下。

3.2 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 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3例, 总体有效率94.2%;对照组痊愈5例, 显效20例, 有效16例, 无效11例, 总体有效率78.8%, 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经χ2检验, P<0.0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 体会

脑梗死是我国威胁中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死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 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患者预后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死除了临床的药物治疗外, 还应尽早启动脑梗死患者个体化的长期康复训练计划, 因人制宜采用合理的康复措施, 并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社会上的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残疾率,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其早日重返社会, 促进康复。研究显示,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轴突突触联系或神经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对侧大脑半球功能重组及代偿, 加快恢复患肢能力[6]。本次护理观察亦显示,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护理人员在临床治疗中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综合康复护理, 以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均52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 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脑梗死,综合康复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小园.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8) :1389.

[2]孙玉华.脑梗死后遗症伴抑郁症状患者39例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5, 3 (6) :73.

[3]贾兰玲.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中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 2012, l9 (2) :779-781.

[4]唐月嫦, 张丽, 李凤桃.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9) :152-153.

[5]何书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3) :356-357.

早期恢复 篇9

【关键词】神经肌电促通仪;脑卒中;运动功能;吞咽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21-03

脑卒中在我国呈现“三高”趋势,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致残表现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等,这些功能障碍给家庭、社会及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脑卒中的各种功能障碍应当在卒中早期就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功能的康复治疗[2]。近年来,我院通过运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病人在住院期间即卒中早期的运动及吞咽功能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20例脑卒中患者均经临床和头颅CT 或MRI 确诊,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60 例,其中有肢体功能障碍者51例,有吞咽功能障碍者2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5~85岁,平均(62 ±8. 5) 岁,其中脑出血12 例,脑梗死48例,病程时间2~90 天。对照组60 例,有肢能障碍者49例,有吞咽功能障碍者2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 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0 ±8. 5)岁。其中脑出血9 例,脑梗死51例,病程2~102 天。

1.2 方法: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营养剂、抗血小板聚集(脑梗死)等等,治疗组采用神经肌电促通仪(日本好玛生产,Tens-21型)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程序如下:(1)脊髓通电;选择肢体运动治疗模式按钮;调节温度,一般调节到35-37 ℃,以病人适宜为止并要防止烫伤; 调节治疗输出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2)患侧肢体通电,类似操作选择治疗模式及调节温度、强度。早期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须有一名护工陪护,以防电极脱落、强度温度不适等。治疗时间,脊髓通电15分钟,每个患肢治疗时间各15分钟,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常规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手法,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程序:(1)定时体位变换;(2)保持正确的肢体功能位,避免恢复期时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内翻的不良模式;(3)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做各关节及各方位的运动2-3 次,每次10-20分钟,鼓励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运动,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下肢桥式运动等,患肢有自主活动后再加强患肢主动运动;(4)正确的坐姿及坐位平衡训练,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坐姿,发现不良坐姿及时纠正,并从各个方向推拉患者以强化平衡反应;(5)转移动作及站位平衡训练,患者Bobath 式握手,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臀,伸髋、膝,站起,逐渐增加时间,直至能保持站立位超过30分钟;(6)步行训练,患侧上下肢负重能力经康复后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迈步及骨盆肩胛带旋转训练;(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脱衣、拿筷子、大小便、入浴、洗漱、扣钮扣等。每日3 -4 次,每次30分钟左右,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训练。

吞咽困难的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方法:两对圆形电极片分别置于病人喉结两侧,以8-15毫安电流间歇刺激20分钟,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

吞咽困难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1)基础训练,用于卒中急性期进食前及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准备训练,其主要训练方法包括: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训练、冷刺激法与空吞咽、屏气-发声运动、咳嗽训练;(2)直接训练,随着间接训练所获得的功能改善,可逐步推进到直接训练,直接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包括安全正确的吞咽体位、代偿作用促进吞咽的过程、减少误吸的发生等,研究表明侧卧45°进食比直立体位进食引起误吸的危险性小[3]。

2 结果

早期脑卒中患者经过4 周的治疗,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及吞咽功能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Fugl- Meyer 运动功能积分法(FMA) 测评和吞咽功能分级法测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认知、吞咽困难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这部分的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在我国,急性期脑卒中的康复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医生意识到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对卒中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的重要作用,早期康复治疗切实有效[4]。脑卒中康复的神经学基础包括同侧支配理论、功能替代理论、脑的可塑性等,其中同侧支配原理已经在卒中急性期发挥作用,而发生在大脑皮质的功能替代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脑的可塑性在康复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而脑的可塑性的发挥,功能训练极其重要。所以,早期的主动的康复训练在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过程中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另外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代偿,从而更好地发挥脑的可塑性[5],一定数量的脑细胞代偿可通过功能替代运动缺陷[6]。早期脑卒中患者接受正规康复治疗不但可导致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动作定型”的完成,而且也能使得运动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所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卒中的康复应早期开始,并要持续进行不能轻易放弃。而且另外一点,肢体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又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运动及感觉的冲动输入,从而发挥易化作用[7],早期康复治疗也能有效地防止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关节挛缩、痉挛及废用性肌萎缩,从而使患者的运动尽可能早地达到协调和随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吞咽障碍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可引起患者因摄食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发生气道堵塞窒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甚至导致死亡。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中,多数患者可在大约2周内恢复吞咽功能,而有小部分的患者甚至在6个月后仍存在吞咽困难。在治疗卒中患者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正确评估以及尽早干预治疗吞咽障碍,本研究表明,早期的神经肌电促通给合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的改善吞咽功能,有效防止吞咽障碍继发的并发症。

多项研究表明,运用常规的康复治疗配合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认为,运用神经肌电促通仪进行康复治疗可能依据以下一些治疗作用:1) 外来的神经肌电刺激可与激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同步,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2) 外来的神经肌电促通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方面起到认知重新学习的过程;3) 神经肌电促通刺激具有一定生物反馈作用,促进肢体运动和吞咽功能的改善;4) 心理安慰和暗示: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本临床研究证明,脑卒中患者经4 周的肌电促通和常用规康复治疗,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些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并更好地配合医生康复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8]。

综上所述,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吞咽功能障碍都具有明显的疗效,建议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永善,朱玉莲,杨佩君,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15-217

[2] 周士坊,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修订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30-231

[3] Drake W, O’Donoghue S, Bartram C, et al. Eatingin side lying facilitates rehabilitation in neurogenicdysphagia[J]. Brain Inj, 1997, 11:137-142

[4] 温德树,马莉琴,吴志武.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疗效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77-79

[5] Yang YR, Wang RY,Wang PS. Early and late treadmill. trainingafter focal brain ischemic in rats [J]. Neurosci Letl, 2003,39(2):91-94

[6] Tombari D, Loubinoux I, Pariente J, et al. A longitudinalFmristud: in recovering and then in clinically stable sub-cortical stroke patients[J].Neuroimage,2004,23(3):827-839

[7] 王鸿祥,王左生.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观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6, 11(2):74-761

早期恢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患者共120例,均是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到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有46例、14例,初产妇41例,初高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有34例、26例;平均年龄(23±4.8)岁(20~37岁)。对照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有43例、17例,初产妇39例,初高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有36例、24例;平均年龄(22±5.1)岁(20~37岁);要求两组患者年龄、学历及训练前体征等应无明显差异。排除标准:需要维持服用精神类安定药、镇静药的患者以及心脏、肝、肾功能有损害者。

1.2 方法

1对照组产妇均施以常规护理和相关知识普及、饮食指导。2观察组在1的基础上,对组内产妇因人适宜的实施针对性的形体训练干预,包括盆底肌张力、腹部肌力、胸部肌肉等训练。具体操作是:保持仰卧姿势,双膝并拢后弯曲成90°,双脚着地,抬高臀部,随后收缩阴道,整个动作保持2min。或者结合蹲、起动作(15min/次,早晚各一次)以训练盆底肌张力。产妇产后可在病床上直接练习深呼、吸气,最大限度排空气体以训练腹部肌肉,依据个人情况20~30次/天。还可仰卧进行交替踢腿、并腿屈伸、骑自行车等动作练习腹肌(50次/天)。通过双手抱头状态下,取仰卧姿势,反复抬起下颌、扭转躯干(40次/天,双侧)以训练胸腹肌。3记录所有产妇试验前后称体重,对比两组产妇形体恢复效果。

1.3 评价指标

参照测量BMI方法[3],分别测量产妇产后3天、4周、12周、24周的体重、身高,计算BMI,评价两组产妇形体恢复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2 结果

在训练干预后,观察组产后4周、12周、24周的BMI值结果分别为(24.3±2.2) kg/m2、(21.9±2.6)kg/m2,(20.2±2.1)kg/m2,而对照组的BMI值结果分别为(26.1±3.7) kg/m2、(25.9±3.5) kg/m2、(25.5±3) kg/m2。经比较,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其产后形体的变化,护理干预也在疾病治疗、剖宫产术方面越来越受关注。产后产妇往往因为怀孕至分娩整个过程而使身材变形,因此易对其自身形体的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国内产妇因观念传统而缺少产后训练塑形的理解和认识,或因内心惧怕活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等原因,而增加大多数产妇产后形体变形发生的几率。相关研究表明[4],产后产妇身体变形或肥胖加剧等情况均有可能危害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潜在危险性,如食欲不振、子宫脱垂或恢复缓慢、尿失禁等,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合理的产后形塑训练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对产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产后形体训练运动、常规护理,以产妇BMI值为评价指标,对比其干预前后和组间产妇的形体恢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经个体化的适当、合理的训练后形体得以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了对产后产妇施以形体训练干预后临床效果呈现明显优势,更加有利于产妇恢复体形。

综上所述,对产后产妇实施合理的、针对性的、科学的形体训练后,临床效果较为良好,有利于产妇形体恢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小琼,黄莉珊,周笑珍.改良产后健身操对产妇形体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39-41.

[2]张凡菊.产后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的影响(摘要)[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6,29(2):70.

[3]刘玉英.指导产妇产后早期形体训练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5):112-113.

【早期恢复】推荐阅读:

恢复理论05-09

性能恢复05-26

灾难恢复06-17

资源恢复06-17

植被恢复06-25

恢复延迟07-24

恢复影响07-31

电网恢复08-13

组织恢复08-14

恢复手段08-15

上一篇:平差方法下一篇:语感有效途径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