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恢复

2024-06-17

资源恢复(精选8篇)

资源恢复 篇1

在我国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森林企业所表现出的问题较为普遍, 多数都是由于过度开发导致了林木资源危机, 那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做好资源开发以及一体化工作模式, 便成为了现代森林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重点。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让当前森林企业所表现出的资源匮乏现象得以解决, 森林企业就应当要采取更加完善的自然优势恢复森林措施, 使得林业发展模式得以转变, 这对于林业的失衡发展来说, 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下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自然优势恢复森林资源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林业资源恢复概述

21世纪, 社会各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林业的更新与林业资源的恢复。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林业更新和资源的恢复要求不断重视, 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当前的林业工作中, 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工作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同时也提出了以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工作模式。

2 森林恢复背景

在过去的经济开发中, 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森林, 造成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泥石流、沙尘暴天气更是屡屡出现, 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甚至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 对于目前的森林企业而言, 恢复森林资源是其工作重点, 也是恢复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在过度砍伐的林区, 以自然更新优势恢复森林是工作的最佳选择, 是以最低成本做到最佳工作流程的主要方法。

3 自然更新优势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大量需求, 导致林木被过度的开采, 这也就导致一些自然环境问题开始涌现出来,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做好相应的林业生产工作, 使得林木资源得以恢复, 便成为了森林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林木工作来说, 通过自然更新以及恢复优势的措施, 对于林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 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然更新恢复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3.1

在一些砍伐泛滥的林业区域中, 通过自然恢复优势的形式, 所产生的大面积林业恢复效果极为明显, 不仅能够使得林业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更能够起到促进大范围林业生长的效果。这对于树木本身的天然激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2

对于林业残缺区域采用自然恢复系统低强度择伐, 这对于实现林区恢复系统的优化与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尤其是在林业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 其既省钱又速度快。

3.3

自然更新恢复森林的速度远远快于人工更新。理论上来说, 人工更新综合轮伐期大约在54年左右, 但是通过自然更新来对于森林进行恢复的方式, 其轮伐期能够迅速缩短到26年左右, 相对于人工更新恢复所产生的效果, 要高出一倍。由此可见, 自然更新恢复森林所表现出的速度是最快的, 完全能够达到迅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目的。也就是说自然更新恢复森林的优势最大, 是对于一些危林进行治理的有效措施, 森林自然更新本身是自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规律, 这一规律无论是资源与否, 只要种子与地面接触, 那么就能够更新起新一代来的林区。

4 发挥森林自然更新优势的几点考虑

4.1 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

“以人工更新为主, 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是我国的重要林业方针之一, 建国以来, 不断坚持贯彻, 目前, 为了缓解两危, 加速培育森林资源, 在过伐林区必需在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上多下功夫, 因林制宜地加大自然更新的比例。林业局跃进林场436, 457, 459林班同时是1969年的皆伐伐区, 其中除436林班外, 伐后都营造了红松, 云杉等针叶人工林, 栽针保阔构成了人天混交林, 经过20多年的恢复, 上述各林班均已恢复成林, 上层林冠为自然杨, 桦, 并间有水曲柳, 榆木, 色树, 椴树, 均匀胸径16cm;第二层林冠为红松与云杉, 均匀高也在1.5米以上, 郁闭度为0.6-0.7, 因而还是自然更新恢复森林快。

4.2 因林量为自然更新发明条件

就目前来说, 在实际针对林业森林进行砍伐的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四种形式的措施:大面积低强度择伐、大面积皆伐、小面积皆伐、采育选伐以及二级渐伐。

相对来说, 皆伐所涉及到的伐木区域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是使用在人工更新停止之后的集约运营过程中, 对于速生丰产林进行培育。但是依据大量的理论来看, 在皆伐伐木区域之中, 同样存在着大量具有自然更新条件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种源极为充足的地方, 以及立地条件中央优势明显的地区, 那么就能够直接依托于自然所产生的恢复特性来对于森林进行恢复。

与大面积低强度择伐相顺应的更新方式是自然更新, 凡能靠自然力气恢复森林的就坚持不搞人工更新, 但在较大天窗处或保存郁密度太低, 自然幼树幼苗太少的中央应停止人工补植, 构成人天混交林, 在种源充足的条件下, 也能够停止人工促进自然更新, 调查标明, 在采伐强度控制在15~20%之间时, 自然更新效果十分好。

5 展望

综上所述, 假如对各种采伐迹地能搞自然更新的尽量依托自然优势恢复森林, 并鼎力倡导栽针保阔构成人天混交林。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森林资源的环境改善和维持, 是森林本身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土地资源所承载起来的森林植被成长能力, 便成为了树种选择以及经营措施选用的重点, 也同样是确定具体植被恢复方向、目标的基础。为了能偶使得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措施真正的实现, 那么就应当要利用森林土地资源作为基础, 确定森林真正得以发展的目标。进而使得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利用得以实现, 真正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威, 刘玉臣, 尤秀凤.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森林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 (2) .

[2]黄恒增, 王玉民, 王延生.在治理整顿改革中解决森工“两危”的意见[J].林业科技, 2013 (2) .

资源恢复 篇2

近年来,省市积极创新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

严打非法采矿——遏制环境恶化

市位于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区域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58.2平方公里,占区域总

面积的25.4%。本区矿产在种类上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晶、铜等数十种,矿产地百余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特点,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产主要于北部中低山区,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的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沿山村庄,人均耕地不足三分,过去,多数群众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从山上打材换钱,维持生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山区林木的管理,严禁毁坏林木,在此情况下,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采矿上来,尤其是从八十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一路攀高,为沿山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大好机遇。当地有段顺口留是这样说的“天天上山,金砖家搬;日日上山,快活如仙”。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形成了大人小孩齐上阵,男女老少同采矿的局面,由此造成了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矿山植被遭到破坏,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大量的非法采矿活动频频出现,禁而不止,重复反弹,成为矿管工作的一大顽症。

近年来,市不断加大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明新介绍,该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之以恒抓整顿规范,使矿业开发秩序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目前,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为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的领导,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国土、安监、公安、环保、林业等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沿山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的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定期不定期地听取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并进行研究决策。同时,频出重拳,实施集中整顿。每次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都要进行广泛的动员和以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取得实效。去年7月初召开的矿业秩序集中整顿活动工作会议,是该市历史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会议。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主持会议,所有市政府副市长参加,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作动员讲话,参加会议的人员涵盖有关职能部门、沿山乡镇、行政村和矿山企业的负责人计18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自以来,该市就实施大规模的矿业秩序整顿达50余次,起到了强烈的遏制和震慑作用。第三,严格目标管理,每年都要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严重问题的单位,一律取消年度综合评先资格,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由于该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思路决定出路,措施决定成效,去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强化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该市注重创新方式和方法,结合本市实际,利用3个月时间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长效机制的决定》,组建了矿山公安中队、市政府冶金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保障经费,明确职责,并实行了对举报非法采矿行为奖励制度等措施。同时,在市政府的财力支持下,去年以来投入资金70余万元,克服点多、线长、面广等困难,对非法矿硐实施了封堵计531余个,并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公告,将其作为公共设施予以保护,对擅自扒开者,按破坏公共设施罪依法惩处,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非法采矿。

国土部门作为矿业管理的主管部门,强化监管责无旁代。为此,近年来,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严格履行职责,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投入到矿管工作的资金就达100余万元。为了加大监管力度,经请示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西万、西向两个矿管站,主要职责就是对非法采矿进行制止和查处。并为他们购置了两辆新型北京吉普,专门用于矿山巡查,对非法采矿活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针对沿山群众受“靠山吃山”传统观念的影响,经常采取“你进我退,你打我逃,你追我跑,你疲我干”等游击战术,进行乱采乱挖活动,给矿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的实际,认真总结非法采矿的特点,创新方法和措施,积极探索矿管工作的有效途径,推出了加强矿管工作的“五定”方案。即:定区域,将所辖矿区进行划分,分组包片;定人员,将所分区域内的矿区划分到各矿管人员,责任到人;定硐数(沟数),要求各矿管责任人员对管辖区域内的硐址、数量以及露天开采点登记早册,制作备忘录,对自己责任区域内的情况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定职责,各矿管人员对辖区内的非法矿点要求做到3天巡查一次,做好巡查日记,发现非法采矿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制止,并逐级上报依法予以处理;定责任,矿管人员在日常动态巡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职责,不得超期巡查,不得参与办矿,不得借职务

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推诿扯皮,不得隐报满报。“五定”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矿管工作的质量,对遏制“游击式”的非法采矿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部门不仅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整顿活动,而且,平时注重配合国土部门的非煤矿山监管,以来,共行政、刑事拘留非法采矿者30余人,有效弥补了国土部门在职能上的缺陷,为扭转矿业开发秩序的被动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池岭位于省与山西省交界处,是常平乡的一个自然村。今年以来,该所在对矿山巡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天池岭矿点有非法采矿活动。由于进入该区域必须经过山西省大口村,该所在打击该处非法采矿的过程中,非法采矿者听到风声后,立即携带采矿设施等转移到山西境内,躲避打击,伺机再采。该所将这一情况上报局里后,引起局领导高度重视,向山西省泽州县国土局去函协商实施联合执法,立即得到了相应。10月15日,泽州县国土资源局、晋庙铺镇政府、晋庙铺镇公安派出所和市国土资源局、常平国土资源所、西万国土资源所联合行动,对天池岭矿区进行集中打击。当天共出动执法车辆8辆,工作人员30余人,拆卸挖掘机一台,暂扣电瓶2个,液压管3根,液压缸1个,有力地震慑了非法采矿者。

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域之间互相交叉,当地老百姓俗称“插花地”。非法开采者利用这一特殊性,给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常平所来查时,他们就转移到博爱地界,而当博爱来管时,他们又转移到地界,给执法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地域问题,市执法人员曾多次遭到欧打。这一带的开采管理也一直处于想管管不了的状况,非法采矿行为十分猖獗,信访矛盾突出。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市国土局与博爱县国土局经多次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实行联合监管。7月28日,市常平国土所、乡政府、派出所及博爱县国土局监察大队、博爱县许良镇政府、派出所等负责人,一起来到该地段,并将山路平村和许湾村村两委叫到现场,指认地界。现场查看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要求要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一方接到举报或发现违法现象时,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对方,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实施联合执法。这一做法为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7月31日夜晚11时30分,市常平国土所和博爱县监察大队同时接到群众举报,在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有人在非法采矿。两个单位执法人员迅速出击,将4名非法采矿者堵到现场,并暂扣三轮车两辆及其它采挖工具八件。自联合执法以来,共查处非法采矿行为3起,乱挖乱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实施治理项目——改善地质环境

10月16日上午10时30分,省市西万红土坡矿区,红绿黄三色旗迎风飘扬,氢气球牵挂着白色条幅标语在高高的天空中摇弌,巨大的彩虹门格外引人瞩目,往日寂静的山野笼罩在欢乐的氛围之中。“省级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开工!”,随着市政府副市长董红倜的一声令下,礼炮冲天,鞭炮齐鸣,三辆大型铲车轰隆作响,开始作业,拉开了实施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帷幕。

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位于市西万镇西万村北。该矿区为露天开采,1958年起,经过38年的挖掘,对矿山地貌及地表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粘土矿开采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采矿坑、水土流失、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地质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地质灾害,所有这些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区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矿山环境治理类项目库的通知》精神,于8月及时申报了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2月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治理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3月完工。

本次治理将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采用削坡、挖方、填方、废渣清理、挡土墙、土方调配、土地平整、经济林地、浇水养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主要任务是:

1、对治理区内的不稳定边坡进行削坡,削坡方量13552.6m3;土地整形挖方47374.2m3,填方91232.7m3。废渣清理30055.5m3。

2、修筑挡土墙298.8m3,截排水沟865.9m;

3、土地平整47886.75m2,植树9616棵;

4、建立市矿山公司红土坡粘土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数据库。

据悉,同时开工的还有市神农山南坡采石场边坡治理项目。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北邻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交通专线―“云台大道”,南邻沁北工业规划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焦枝铁路的兴建,在北部山前1.2km长范围内开采石料,修筑铁路,造成山体千疮百孔,形成多处高陡险坡,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并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对当地居民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影响着市的工业布局和投资环境。因此,市人民政府申请省财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专项资金260万元,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道路交通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景区生态环境,维护旅游城市形象。项目主要任务是:(1)边坡工程治理:按照国家边坡治理规范要求,通过采用削坡16289.22m3、截排1422.62m、锚杆加固600m、挡土墙730m3等工程措施,达到边坡安全、稳定,满足生物防护工程的施工要求。(2)边坡生物防护(复绿):采用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对采石场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喷播绿化面积10724.62m3,建立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的生态型边坡;(3)建设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数据库。

建立健全机制——助推环境治理

为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解决矿主开发挣钱,政府治理买单的问题,市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自去年起,对矿山开发企业实施收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征收120余万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等规定,该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及其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为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等工作应缴纳的恢复治理资金。保证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征收。凡在该市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必须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按规定标准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

保证金由市财政部门负责征收,设立门专账户,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挤占。新立矿山企业,应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时,一次性缴纳保证金;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的应在暂行办法下发之日起一个月内补缴保证金。否则不予办理登记和延续变更手续。采矿权人在矿山停办、关闭或者闭坑前,必须完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并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将保证金全额返还采矿权人;经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恢复治理,采矿权人拒不恢复或治理过不到标准的,所缴保证不予返还。不予返还的保证金,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于组织实施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如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的,矿山企业应继续承担环境恢复治理责任。

资源恢复 篇3

【关键词】森林;自然优势;森林企业;资源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森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可采林木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局面,因此在工作中做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已成为森工企业工作的主要重点。为了在工作中解决现有的经济危机和资源匮乏局面,森工企业在工作中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林业的转变与处置,这对于缓解企业危机和避免生态失衡的进一步扩大十分必要。同时这种工作的开展已经是十万火急,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种种技术方法来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完善,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工作优势。

1.林业资源恢复概述

新世纪,社会各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林业的更新与林业资源的恢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林业更新和资源的恢复要求不断重视,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当前的林业工作中,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工作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提出了以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工作模式[1]。

在目前的林业企业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木材和林资源产品。但是就当期那的营林工作而言,其传统的这种工作模式逐步受到人们的工作认识要求而不得不仅仅改善,同时这种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应用也逐步的受到人们的优化与改进,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一种以加强林业持续生产为主的模式。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多种生态效益和相应功能进行严格控制。在当前营林工作中通过维护森林效益,改善森林结构、促进森林更新、提高森林恢复能力和生产力。在营林工作中,森林恢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流程,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在于使森林能够得到永不枯竭的应用状态和作用。在传统的森林工作中常常因为采伐之后不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种而造成森林资源的断层,同时也失去了原动力和造林的目的性。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林业更新的应有优势,以自然优势作为主要的恢复基础来进行森林更新,从而实现全面系统的发展模式。

2.森林恢复背景

在过去的经济开发中,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泥石流、沙尘暴天气更是屡屡出现,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于目前的森林企业而言,恢复森林资源是其工作重点,也是恢复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在过度砍伐的林区,以自然更新优势恢复森林是工作的最佳选择,是以最低成本做到最佳工作流程的主要方法,同时自然更新为优势的森林恢复工作效率也远远高于人工更新速度。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得出,在恢复森林资源工作中,以自然更新为优势的恢复工作是众多工作体系中的最快方式。在这种工作体系中,不但可以最快得恢复森林资源,充分发挥自然更新优势,同时也可以做到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做到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2]。

3.自然更新优势

在过去多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林业的大力开发与砍伐造成了林业资源的匮乏,也使得各种自然环境问题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因此在目前的林业生产工作中做好林区恢复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在工作中采用自然更新和恢复优势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和生态环境效益问题进行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工作流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过渡砍伐的林区之中,采用自然恢复优势对于大面积恢林业资源十分有效,其不仅能够加快林业资源的工作效益和工作优势,更是能够有效的发挥大范围林业生长的优势和作用。尤其是发挥树木的天然生长更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2)对于林业残缺区域采自然恢复系统对于低强度择伐,这对于实现林区恢复系统的优化与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在林业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其既省钱又速度快。

(3)自然更新恢复森林的速度远远快于人工更新。人工更新的综合轮伐期是54年,而自然更新恢复森林的回归年仅仅26年,较人工更新恢复森林的时间缩短一半,可见自然恢复森林速度是快的,可以快速恢复森林资源,充沛发挥自然更新优势是快速恢复森林,治危兴林的最佳选择,森林自然更新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论人们能否愿意,只需林木种子一接触土壤,在适合的生态环境下,它们就要更新起一代新林。

4.发挥森林自然更新优势的几点考虑

4.1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

“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是我国的重要林业方针之一,建国以来,不断坚持贯彻,目前,为了缓解两危,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在过伐林区必需在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分离上多下功夫,因林制宜地加大自然更新的比例。林业局跃进林场436,457,459林班同时是1969年的皆伐伐区,其中除436林班外,伐后都营造了红松,云杉等针叶人工林,栽针保阔构成了人天混交林,经过20多年的恢复,上述各林班均已恢复成林,上层林冠为自然杨,桦,并间有水曲柳,榆木,色树,椴树,均匀胸径一大16cm;第二层林冠为红松与云杉,均匀高也在1.5米以上,郁闭度为0.6-0.7,因而还是自然更新恢复森林快。有人说多年来造林不见林,就是人工更新成林速度太慢的缘故。

4.2因林量体裁衣为自然更新发明条件

目前,我省执行的森林采伐方式主要有4种:小面积皆伐,大面积皆伐,大面积低强度皆伐,大面积低强度择伐,采育选伐及二级渐伐。

皆伐伐区在普通状况下适于人工更新停止集约运营,培育速生丰产林,但理论证明,就是皆伐伐区内也的确存有许多自然更新的条件。在种源充足,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央,特别是阳缓坡地带,就能够依托自然力气恢复森林。

与大面积低强度择伐相顺应的更新方式是自然更新,凡能靠自然力气恢复森林的就坚持不搞人工更新,但在较大天窗处或保存郁密度太低,自然幼树幼苗太少的中央应停止人工补植,构成人天混交林,在种源充足的条件下,也能够停止人工促进自然更新,调查标明,在采伐强度控制在15~20%之间时,自然更新效果十分好。

5.瞻望

综上所述,假如对各种采伐迹地能搞自然更新的尽量依托自然优势恢复森林,并鼎力倡导栽针保阔构成人天混交林。

6.结束语

维持和改善森林环境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土地资源承载森林植被的能力是判断人工林树种选择得当和经营措施合适与否的重要依据,是确定森林植被恢复目标、森林合理经营方向和利用程度的理论基础。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在培育和利用森林植被时应该以土地资源承载森林植被的能力为基础,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当务之急是加强实验研究,确定土地资源承载森林植被力,为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威,刘玉臣,尤秀凤.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森林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02).

资源恢复 篇4

关键词:资源整合矿井,恢复矿井通风,措施及对策

某矿井属整合后关闭矿井, 低瓦斯矿井, 自2007年6月停产至今未生产。按照集团公司安排, 2010年底完成矿井的关闭工作。为全面完成集团公司的工作目标, 矿制定了“五步走”的战略部署, 即恢复矿井通风、巷道维护、井下实测、设备回撤及矿井关闭。恢复矿井通风工作摆在了首要位置。矿井存在瓦斯监控系统不健全, 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基本参数不明确等现状, 经过再三推敲与研究, 矿制定资源整合矿井恢复主扇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 付诸实施, 保证了矿井恢复通风的安全, 也为其它资源整合矿井恢复矿井通风提供了基本的技术参考。

1 管理措施

成立以矿长为组长, 总工、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通风区长为副组长的恢复矿井通风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由通风区长兼办公室主任, 成员由生产、安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明确领导组及成员的职责, 做到目标明确, 责任清晰。

2 主扇启动安全技术措施

(1) 恢复通风前, 由专职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进行检修, 并对其附属设施 (包括风道、风硐、防爆门、安全门等设施) 进行维护, 主扇完好, 附属设施完好无漏风后, 方可运行主扇。

(2) 主扇没有蝶形阀, 仍采用原始挡风板挡风, 恢复通风前, 将防爆门打开, 并放下挡风闸板。

(3) 主扇启动命令由矿总工程师下达, 由专职主扇司机启动主扇。

(4) 启动主扇时, 首先单机运转电机, 由瓦斯检查工负责测定主扇出风口的瓦斯浓度, 在确保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不超过2%的情况下, 逐步关闭防爆门, 打开挡风板, 直至全部关闭防爆门, 打开挡风板。

(5) 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低于1.0%且稳定30min瓦斯浓度无变化后, 再双电机运转, 瓦斯浓度超过2%时, 及时下放挡风闸板, 调节风量, 在确保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不超过2%的情况下, 逐步打开挡风闸板, 直至挡风闸板再次全部打开。

(6) 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低于0.5%且稳定30min瓦斯浓度无变化后, 主扇正常启动。

(7) 主扇启动过程中及启动后, 主扇司机要记录主扇的负压、电压电流、电机温度等参数, 瓦斯员要测定主扇出风口瓦斯浓度, 测风员要测定主扇排风量。恢复矿井通风工作领导组要及时对主扇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 确保通风机各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否则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井下有害气体测定措施

(1) 主扇启动正常后, 首先由救护队员按照现场救护的有关要求, 下井对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查, 并查明井下通风巷道的基本情况 (包括失修巷道、通风巷道、盲巷等) , 为下一步巷道维护、设施构筑及瓦斯排放提供原始资料。

(2) 救护队员下井必须穿防护服, 每次下井不少于两人, 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或有顶板冒落危险等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或险情时, 必须及时撤离现场, 或在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检查。

4 顶板管理措施

(1) 根据救护队员对巷道失修、冒顶地点的详细记录,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巷道失修长度、巷道冒顶情况。

(2) 处理冒顶或修复巷道, 要坚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由外向内逐步修复原则未经维护巷道, 严禁人员进入。

5 特种作业人员入井安全措施

(1) 瓦斯检查工下井后, 首先对井下主要通风巷道风流有害气体浓度、盲巷口或密封前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查, 在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或无风、微风、盲巷口首先设置“严禁入内”警标 (必要时派出瓦斯检查工盯住巷口, 负责警戒) , 并由通风工程工进行临时密闭, 未经密封或未经瓦斯检查工检查证实有害气体浓度安全规定的, 任何人不得入内或进行与密闭无关的作业。

(2) 测风工必须在瓦斯检查工的指导下, 在无瓦斯超限的巷道内进行风量测定等工作。

(3) 安全检查工必须在瓦斯检查工的指导下, 在无瓦斯超限的巷道内对巷道内的顶板、两帮等可能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进行排查,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 安全检查工、瓦斯检查工、测风工必须相互配合, 互保安全。由瓦检员统一指挥, 未经瓦检员同意, 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行动。

6 恢复矿井通风期间的安全措施

(1) 由通风技术员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及井下实际情况, 分瓦斯检查区域, 确定检查人员, 规定巡回路线、检查时间和内容, 制定各区域瓦斯巡回检查计划图表, 经通风区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 制定切合实际的瓦斯管理制度, 明确专职瓦检员, 确保瓦斯检查工作万无一失。

(3) 根据下井掌握的情况, 及时汇制通风系统示意图, 制定通风系统调整及治理方案, 对无风巷道及微风巷道进行临时密闭, 对漏风严重的设施进行首先维护, 对损坏严重的设施进行重新构筑, 确保矿井有完善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

(4) 由通风部门每天确定入井人员行走路线及工作区域, 并悬挂警示牌, 未经允许, 任何人不得进入严禁入内区域。

7 排放盲巷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排放盲巷瓦斯启封密闭时, 必须采取镐刨等人工方式进行, 严禁使用放炮等方式进行折除。

(2) 在巷口将原有的管路、线缆、轨道或设备架等断开, 防止杂散电流导入。

(3) 由于盲巷的长度、瓦斯含量等参数不详, 又没有瓦斯监控系统, 按排放瓦斯巷道瓦斯浓度超过3%考虑。排放工作由救护队进行, 矿上协助;排放时矿总工程师必须亲临现场组织指挥, 安全矿长现场监督检查。

(4) 局部通风机必须提前安装到位, 局部通风机安装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安装局部通风机必须有专门的通风设计, 通风机安装地点的风量、瓦斯浓度符合规定要求。

(5) 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进行, 严禁两个及其以上地点同时排放瓦斯。

(6) 检查风机前后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人工启动风机排放瓦斯。

(7) 严格控制送风量, 严禁“一风吹”。

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至3.9万吨 篇5

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经济动物, 为青海省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在国务院《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列为保护对象。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为了救护青海湖裸鲤资源, 2002年起,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开始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裸鲤原始蕴藏量为32万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河流干涸, 产卵场消失, 加之过度捕捞, 拦河筑坝, 致使裸鲤产卵群体及种群结构遭到破坏。2011年1月, 青海省政府发出通告, 对青海湖第5次封湖育鱼, 实行零捕捞政策。同时, 为恢复与提高青海湖裸鲤资源, 维护生态环境, 实施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十几年来, 已向青海湖放流青海湖裸鲤原种1+龄鱼种7 600万尾, 青海湖裸鲤蕴藏量由2002年的0.26万吨, 恢复到2013年底的3.9万吨;数量由0.21亿尾增加到1.66亿尾。

资源恢复 篇6

植被承载力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面积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1]。当森林密度接近承载力时,林木胸高断面积停止增加[2]。在黄土高原脆弱地带,水资源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在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恢复过程中由于植被类型选择不当、空间配置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等问题造成土壤旱化现象和大量“小老头树”产生[3]。

针对这一问题,先后有学者从水量平衡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宗顺等(1999)从水量平衡原理出发,提出了赤峰地区森林覆被率指标[4]。朱金兆等(2002)提出基于水分平衡原理对黄土区防护林体系进行空间配置[5]。田有亮(2008)等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土壤水分动态模型,评价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区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6]。同时,有学者以土壤水分为对象进行研究:高琼等(1996)从土壤水分平衡出发,用动态仿真模型方法研究北方干旱半干旱沙堤草地土壤水分平衡与立地条件及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7]。马焕成等(2001)根据土壤有效水分总量及各树种的单株水分消耗量,估测出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土壤对各树种的最大承载力[8]。毕华兴等(2007)根据土壤水分供耗动态平衡原理,以土壤水分有效性含量界线作为土壤供水起算值计算土壤的有效供水量,推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不同植被的适宜覆被率计算公式[9]。郭忠升等(2003)提出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概念,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植物根系可吸收和利用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消耗量等于或小于土壤水分补给量时,所能维持特定植物群落健康生长的最大密度,即雨水资源中补给土壤的部分水量所能维持植物健康生长的最大数量。一年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称为临时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多年平均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称为稳定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同一地区或区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集合构成了该地区或区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10]。曹军胜等(2008)通过分析认为土壤水分影响黄土高原植物群落密度和植被结构[11]。

研究植被恢复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为植被恢复过程中空间配置、树种选择、林分密度确定提供科学参考,对于促进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概念并结合传统意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将植被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的,以特定时空范围内有效的水资源量,能够维持单位面积特定植被群落健康生长的最大密度(株/hm2),以造林密度为表征,以造林树种的水分耗散量为核算指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西吴起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3′09″~108°23′20″、北纬37°21′09″~37°21′20″,海拔1500~1600m。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地貌为中山丘陵沟壑区,属无定河流域。该区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25.1℃,极端最高气温37.1℃,≥10℃积温3086℃,年无霜期13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95.4mm,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400~450mm;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土壤质地为轻砂壤,凋萎湿度为3.5%,田间持水量为15.3%。

该区处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带,由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肥力等的制约,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现存植被均系人工营造,主要造林树种有河北杨、小叶杨、白榆、山杏、山桃、柠条、沙棘、紫穗槐、沙柳等,以灌木为主,小乔木林比例低呈片断零星分布。

2.2 研究材料

研究地点为缓坡地,坡度11°,海拔1520m。研究材料均为人工林,包括: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小叶杨(P.simonii Carr.)、山杏[Armeniaca ansu(Kom.) Kost]、山桃[Persica davidiana(Carr.)Fr.]、柠条(Caragana spp.)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用样方确定样树,选择长势良好的林分,设置20m×20m的样方,每木检尺,确定标准木,作为待测样树,并考虑干型,以便仪器安装(表1)。

2.3 研究方法

(1) 土壤含水量

采用烘干法(105℃)测定土壤含水量,测深300cm,0~60cm每10cm取一层次,60~300cm每20cm取一层次,每层3个重复,每月中旬进行测定,雨后加测。

(2) 土壤容重

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测深100cm,每20cm取一层次,每层3个重复。

(3) 土壤贮水量

采用下式计算土壤贮水量[12]:

undefined

式中:Wi为每层土壤水分储量(mm);W为土壤水分总储量(mm);wi为土壤重量含水量(%);ri为每层土壤容重(g/cm3),0~60cm土层每20cm采用同一容重,60cm以下土层采用同一容重;h为分层厚度,为20cm。

(4) 土壤蒸发量测定

在林地内标准木四周布设自制微型土壤蒸发桶(内径10cm,高20cm的圆柱形无底铁桶),测定林下土壤蒸发量。

(5) 林木蒸腾耗水测定

利用PT茎流仪测定树干液流速率。在标准木树干胸高处,选择向阳一面安装茎流传感器。设置仪器参数,数据测量间隔为2min,数据存储间隔为10min。

3 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构建

水量平衡理论是通过对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降水在森林植被中再分配状况规律[13]。根据SPAC系统水分运移机制及水量平衡理论,考虑研究区实际水分运移状况,假定该区水分运移过程主要由降水、林冠截留、林木蒸腾以及土壤蒸发4个因子调控,并认为单位面积土体土壤水分的横向运移是平衡的,大气降水除主要水文要素消耗外均得到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季节内收支平衡,林分生长对水分的消耗应小于或等于降水总量,即:

undefined

式中:ΔW为水量差值(mm);P为降水量(mm);T为林木蒸腾量(mm);E为土壤蒸发量(mm);I为林冠截留量(mm)。

将各水文要素换算为以kg为单位的重量指标。所以当ΔW=0时,则:

undefined

(1)降水量(P′)核算方程:

undefined

式中:P′为单位面积降水量(kg/hm2)。

(2) 蒸腾量(T′)核算方程:

undefined

式中:T′为季节内单位面积林地蒸腾量(kg/hm2);Qtree为林木单株液流速率(kg/h);根据液流速率实测确定;x为季节内有效蒸腾天数(d),由实际天数减去阴雨天气;D为林分密度(株/hm2)。

(3) 土壤蒸发量(E′)核算方程:

undefined

式中:E′为季节内单位面积林地土壤水分蒸发量(kg/hm2);Δwi为第i只土壤蒸发桶相邻两次称量值之差(g);r为蒸散桶内筒半径(cm);n为土壤蒸发桶数量。

(4) 林冠截留量(I′)核算方程:

undefined

式中:I′为季节内单位面积林地林冠截留量(kg/hm2);i为林冠截留率,引自文献[14,15,16,17,18,19]。

(5) 将上述方程代入,当ΔW=0时,取得的D值,即为合理林分密度。即:

undefined

4 结果分析

4.1 土壤贮水量变化

土壤贮水量高低是反映土壤水分多少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化反映了一定土层土壤水量的平衡状况[20]。2007年对研究林地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进行测定研究,6~9月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林地土壤水分均呈波动性变化。6月各树种土壤贮水量均较低;7月降水增多,土壤平均贮水量较上月也随之提高53.26%;8月持续干旱少雨,蒸散强烈,土壤平均贮水量较上月减少36.63%;9月随降水的增加又回升了45.44%。土壤贮水量的月变化规律与降水量相同,对6种林地0~100cm土层各月土壤贮水量与降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3、0.81、0.74、0.84、0.85,相关性较显著。观测期前后,林地土壤平均贮水增量为26.74mm,土壤贮水量有盈余。

2008年对林地0~3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进行测定研究,6月6林地土壤平均贮水量225mm;7月有所降低达最低值,较6月降低了7.12%,7月以后随着降水的补充,土壤水分得到一定的恢复,9月较7月土壤贮水量提高了28.86%。季节内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种林地贮水增量分别为:42.1、55.8、37.2、21、41.5、68.3mm,季节内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44.3mm(图1)。

0~100cm土层受降水和蒸散的影响,土壤水分季节内变化较活跃。而10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对2008年林地0~100cm和100~3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季节变化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在0~100cm土层,6、7月土壤贮水量相差不大,7月以后逐渐升高。季节内,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平均提高60.73mm,说明浅层土壤水分季节内得到一定的降水补充。

在100~3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6月开始逐月减少,到8月达到最低值,9月略有提高,这与0~3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差别。说明当年降水对10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没有补充,然而,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土壤贮水量季节内被消耗了一部分,该层土壤贮水量平均降低了16.43mm(图2)。

4.2 SPAC系统水量平衡

经核算,2007年6~9月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种林地蒸散总量分别为:354.78、345.79、350.81、365.99、337.75、354.86mm。虽然2007年降水量高于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但6~9月实际降水350mm,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6.41%,这样的降水水平不能满足同期林地的蒸散消耗。经水量平衡方程核算,研究期内水量总体为亏缺,平均亏缺12.37mm(表2)。

2008年为平水年,6~9月降水385.9mm,占全年降水量的88.03%,高于平均水平。经核算,6~9月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种林地蒸散总量分别为:354.05、354.40、370.65、376.09、363.36、370.39mm。经水量平衡方程核算,研究期内水量总体为盈余,平均盈余27.94mm(表3)。

* ΔW为观测期前后土壤贮水增量,ΔW′为水量平衡方程差值。

4.3 植被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

4.3.1 植被稳定密度确定

通过水量平衡方程核算研究地植被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即在实际的水资源量下,林分稳定密度(D)。为使核算结果具有代表性,采用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作为可供给的水资源量。各树种初植密度(Dini),以株数保存率65%核算[21],即

undefined

2007年,经核算,研究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树种在实际水分条件下,为了合理的生态用水,缓解土壤水分过度消耗,林分稳定密度应分别为:210、372、391、912、952、1586株(丛)/hm2(表4)。经调查,各树种现存林分密度均过大,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应及时进行间伐抚育。

各树种初植密度(D′)应分别为:323、572、602、1403、1465、2440株(丛)/hm2。有关标准规定北方生态公益林造林树种初植密度分别为:杨树600~1600株/hm2;山杏、山桃350~500株/hm2;柠条1240~5000株·hm2;沙棘1650~3300株/hm2[22]。其中杨树略低于该标准,山杏、山桃高于该标准,柠条和沙棘造林密度与其基本相符,这是受研究区具体树种形态特征影响。

2008年,经核算,研究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树种林分稳定密度应分别为:185、290、284、830、593、1304株(丛)/hm2。以株数保存率65%核算,各树种初植密度应分别为:285、446、437、1277、912、2006株(丛)/hm2 (表5)。

4.3.2 不同降水保证率下林分稳定密度确定

以林地平均蒸散量来核算,6~9月降水保证率在50%~90%间的树种稳定密度(表6)。

5 结论与讨论

(1)2007、2008两个研究年份植被主要生长季节内,土壤贮水量均为盈余,盈余的水分可为次年植被生长初期提供一定的水分保障。100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受降水补充明显,10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内得不到降水补充,呈现负增长。

(2)研究区植被主要生长季节内林地蒸散耗水量较大。经水量平衡方程核算,2007年受同期降水相对较少的影响,水量总体为亏缺;2008年降水较多,水量总体为盈余。

(3)研究区在年平均降水量条件下(50%降水保证率),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树种水资源承载能力,即林分稳定密度应分别为:196、332、332、872、757、1438株(丛)/hm2,各树种初植密度(以株数保存率65%核算)应分别为:302、511、511、1342、1165、2212株(丛)/hm2。

(4)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的实际林分密度均过大,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其生态耗水。降低林分密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实现地区植被构建可持续性、植被群落稳定演替、生态环境长期改善的关键所在。

摘要:本文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带典型人工成林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了林地树木蒸腾、土壤蒸发及土壤水分状况等,分析评价了土壤水分特征,提出了植被恢复初植密度及其动态调控方案。结果表明:测定的林分在植被生长季节内,丰水年土壤贮水量总体为盈余,100cm以上土层水分补充明显,100cm以下土层水分一般呈负增长;平水年的同期降水不能满足林地蒸散消耗;枯水年土壤水分明显亏缺。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标准,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和沙棘6种林分稳定密度应分别为:196、332、332、872、757、1438株(丛)/hm2,初植密度(以株数保存率65%核算)应分别为:302、511、511、1342、1165、2212株(丛)/hm2。研究区植被恢复造林密度过大是造成土壤水分亏缺、植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发挥的重要因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合理确定林分密度能够实现植被生态功能持续发挥、群落稳定演替进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资源恢复 篇7

1 榆林沙区自然概况

榆林沙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处于毛乌素沙地的南部,东经107°18′~110°38′,北纬37°22′~39°27′,总面积为24 406.7 km2,占全区面积的56.8%。榆林沙区在每年1 月温度最低,为-12.0~-9.5 ℃;每年7 月温度最高,为22~24 ℃;全年无霜期157 d;年降水量250~440 mm,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 月,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0%~75%,榆林沙区的降水年际变率相对较大,且常发生涝灾和旱灾,其中旱灾发生率大于涝灾。沙区大风天气高达173 d。沙区东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中部为淡栗钙土,向西过渡为棕钙土、灰钙土,其中间杂有草甸土、盐碱土等非地带性土壤。榆林沙区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海拔多为1 100~1 300 m,个别地区海拔高达1 600 m。榆林沙区主要以黄土高原梁地为分水岭,地形起伏较大,沙区上的沙丘主要是由第四系沉积物经风力形成的流沙,形成了典型的风沙草滩地貌景观。在植被方面,东北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中部为典型草原和干草原地带,向西南过渡为草原化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在沙区还广泛分布着沙生植被、草甸植被、湖沼植被、盐生植被等非地带性植被。

2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在历史上,榆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好。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榆林南部是“林木森森,山碧河清”的森林地带,北部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从北魏至唐代中期,榆林成了屯军戌边垦荒的边防重镇,也成了胡汉争战的中心地带,由于当时大力发展农垦并经历多次战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焚烧垦荒种植,使原生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且土地出现沙漠化。到明清时期长城以北出现“四望黄沙,不见五谷”。到清朝后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民开始开荒种植农作物,且放牧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榆林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有报道显示,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流沙已经越过长城,并向长城以南侵占了50 km,约有14 万hm2的农田被流沙吞没, 被沙化牧场面积高达26 万hm2,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条件和现状

3.1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

榆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条件,为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首先榆林地区低下水位较高,年降水量在450 mm左右,且沙区内有红柳河、无定河等河流,而且这些河流具有河谷宽、水量多且稳等特点,方便进行引灌。有研究显示,榆林沙区内200 多个大小海子,蓄水量高达18 亿m3,沙区内水资源总面积高达22.41 亿m3,人均3 000 m3。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榆林沙区年平均气温在7.6~8.6 ℃,年均日照时间高达114~121 d,且该地是我国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全年无霜期高达150~170 d,具有较高的光能,昼夜温差较大,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历史上榆林沙区大多以草原、灌丛植被、沙生植被等为主,目前该地区生长着红柳、沙地柏、沙柳、花棒等优良治沙固沙植物资源,为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植物基础。人力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为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便利,榆林地区内有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榆神高速、神府高速以及西包公路等,且有神朔铁路、西包铁路、银太铁路等铁路干线,为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治沙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榆林沙区具有50 年的治沙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物治沙措施,即以“因害设防、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采用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引水拉沙造田、兴修水利设施、搭设活障蔽等工程措施,对沙地进行逐步改造。

3.2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

建国以来,经过50 多年的不懈努力,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步入正常恢复的轨道呈现出人进沙退的景象。由2005 年对榆林市二类资源调查资料和1960 年“榆林地区沙漠改造利用综合规划方案”可知,与1960 年相比,1985 年榆林地区流沙面积减少了39.6%,2005 年又比1960 年减少了79.6%,固沙面积高达76%,这些成绩都表明榆林地区造林种草效果明显,对沙漠化逆转和生态环境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榆林地区还有188 万hm2的流沙亟需治理,应该继续努力。

3.3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能源的开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和能源重心向西转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自然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环境负荷不断增加,生态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植被退化和水资源污染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有资料显示,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因煤炭开发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面积高达2 万hm2。由于煤炭主要在地下含水层,如果进行煤炭开采,必然破坏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破坏了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加剧了沙漠化,能源大开发引发了土地资源的开发。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电厂等大型项目的上马,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和土地开发。有些项目圈了地、也平整了土地,但迟迟不进行建设,导致大面积的荒沙裸露,造成了严重的风蚀和流沙,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存在,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能源资源区由于开发占用了土地,当地农民一夜暴富,而一部分沙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更加剧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土地退化、沙漠化。

4 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

4.1 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是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

对于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应该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生物治疗是指通过栽培植物进行防沙治沙,其措施主要包括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以及人工造林种草。总体上通过建设大型组沙林带,实行网、片、带相结合的形式对流沙进行防治[1,2]。同时,应该根据沙丘的类型进行相应的防治,如距离村镇较远的地区,可采用飞机播种种草造林的方式进行防治;对于距离牧场较近的沙漠,应采用人工造林保护牧场。在种草造林时应根据沙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如在较为陡峭的荒山上应以刺槐和柠条为主,在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上应以种植果树为主,在树种、草种的配置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灌、乔结合,大力发展灌木林。采用机械推沙或引水拉沙的工程措施,并辅助于草方格沙障、沙柳沙障、尼龙网沙障、化学药剂固沙等技术,按照“一改三化五配套”的标准,进行农田基建,把沙丘改造成农田、果园、牧场、庄园或修建工厂,变沙漠为良田和绿洲[3,4]。

4.2 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是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途径

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和潜在的优势,以生态建设、环境改造为主,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从事农牧业生产,这就要求运用生物学等新技术,逐步建立起地域性的、高效益的复合农牧业生态经济体系[5,6]。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是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用途、多效益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使之形成体系,以此来改造低产农田,建立果园、鱼池等,从而组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预计3~5 年后即可取得可观效益。林牧复合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是采用乔灌草、带片网、封育与造林相结合的办法,从营造综合防护林体系、改变生态环境入手,实现田、渠、林、路四配套,治沙造田,通过人工种草和种粮来保证牧业发展,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的局面。

摘要: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条件和现状,并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开发利用,途径,陕西榆林

参考文献

[1]陈志清,朱震达.从沙尘暴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59-265.

[2]董光荣,陈惠忠,王贵勇,等.150ka以来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J].中国科学(B辑),1995,25(12):1303-1312.

[3]史培军,张宏,王平,等.我国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0,9(3):1-7.

[4]廖太空,严子柱,常兆丰,等.荒漠绿洲防风固沙林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沙漠,2007,27(6):1027-1032.

[5]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治沙工程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2.

资源恢复 篇8

表土层是指接近地面的土层。一般厚度15~30cm, 植物根系密集, 有机质含量较高, 生物活性强, 含有较多的腐殖质, 肥力较高。

据研究, 形成1cm厚的表土需要100~400a, 农业专家认为, 在农田中, 形成2.5cm厚的表土一般需要200~1000a, 在林地或牧场, 形成同等厚度的表土需时间会更长。自然表土覆被能够提高土壤发育初期的质量, 而且可以促进土壤形成过程、植物生长以及农业利用。表土回填能够增加主要有机质含量、改善营养状况, 还能提高新生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并通过引入有意的土壤微生物促进植物的生长。相关研究表明表土是土地恢复的重要基础, 如果在工程中能够保证充足、优质的表土, 将缩短土壤的熟化期, 迅速恢复重构土壤能力, 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民间也有“一碗土、一碗粮”的谚语来说明了表土资源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由于疏于管理而被人忽略, 造成表土资源的大量流失。

2 鄂尔多斯市土壤特点

2.1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成鄂尔多斯良土资源有限、表土层薄

鄂尔多斯深居内陆, 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微弱, 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各地气温日差较大, 一般都在11~16℃。土壤在形成发育的过程中, 寒暖季节和昼夜之间的温度剧变, 岩石的“机械分化”、“崩解”作用进行强烈, 而岩石经风化后的土壤母质的化学变化破坏作用极其缓慢, 所以导致风沙土广泛分布占到鄂尔多斯土壤总面积的48.58%;棕钙土占到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8.8%, 栗钙土占到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1.8%。从全市的土壤营养来看, 表土层厚度仅为0~20cm, 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仅为0.5699%, 按照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指标仅为6级。对于土壤资源缺乏的鄂尔多斯来说, 土壤资源十分宝贵和脆弱, 表土资源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2 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全市总土地面积86752km2, 其中严重水蚀面积47298km2, 占总土地面积的54.5%, 风水蚀交互作用面积5194km2, 2项合计62495km2, 占总面积的72%,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据准格尔旗典型测定, 每年因水土流失, 坡地一般要损失表土层1.45cm。全市每年向黄河输沙1.5亿t, 相当于流失氮18万t, 磷22.5万t、钾300万t。

3 鄂尔多斯市开发建设项目表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更明确规定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护和利用, 做到土石方填挖平衡, 减少地表扰动范围。在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也要求进行表土剥离和保护。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基于成本、操作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都未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表土剥离。其中表土可自用的项目, 包括管线开发、露天矿开采、道路修筑等项目占到全市开发建设项目的75%, 绝大多数项目都未进行表土剥离和保护, 但为了达到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标准还需要从其他地方重新购买表土完成绿化工作, 造成了表土资源的循环浪费。有些开发建设项目虽然进行了表土剥离, 但未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造成了表土资源的流失。

4 表土剥离的可操作性探索

4.1 划分表土剥离类型

鉴于鄂尔多斯地区特殊的土壤特点及表土剥离的可操作性, 划分如下类型:表土层厚度低于10cm的土壤可不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层厚度大于10cm的必须进行表土剥离;对于占用耕地的, 无论表土层厚度多少都必须进行表土剥离。

4.2 在水土保持方案中要详述土壤类型和特性

在编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第四章项目区概况中要详述项目所占土壤类型、表土层厚度、不同土层用途等进行论述, 为后续表土的利用和保护设计提供客观依据。

4.3 对于适合剥离的表土类型要进行表土剥离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中要明确剥离工艺、存放地点、保护措施、表土用途等, 为建设单位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为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提供工作依据。

4.4 加强宣传, 提高建设单位保护表土资源的意识

企业不愿意进行表土保护只是单纯的从剥离、运输、保护土壤的成本来算账, 根本没有考虑项目建设造成表土资源破坏、土地复垦能力下降所带来的长期危害, 所以要加大宣传, 使企业具有保护表土资源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礼.关于保护和利用表土资源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3) :4.

[2]谭文忠, 韩春丽, 吴次芳, 等.国外剥离表土种植利用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 2013 (12) :23.

[3]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克昭盟志第一册[M].现代出版社, 1994, 8.

[4]朱先云.国外表土剥离实践及其特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9.

【资源恢复】推荐阅读:

恢复理论05-09

性能恢复05-26

灾难恢复06-17

植被恢复06-25

恢复延迟07-24

恢复影响07-31

电网恢复08-13

组织恢复08-14

恢复手段08-15

恢复功能08-17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课堂下一篇:自测与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