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恢复利用

2024-05-16

湿地恢复利用(精选8篇)

湿地恢复利用 篇1

1 引言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鲁北地区作为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 生物多样性丰富, 因此, 保护湿地对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湿地发展不容乐观,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保护与利用湿地已刻不容缓。

2 湿地生态发展现状

2.1 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

鲁北地区湿地区域中以农业为主,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低, 但农药、化肥的使用却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 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增加,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出现了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同时, 在区域较大的水系中, 来自黄河、徒骇河等上游的污水及水系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污染, 使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湿地退化现象日趋严重, 尤其是靠近村庄周边的河流和坑塘, 由于垃圾倾倒与填埋, 湿地已变成“干地”,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 每年消失的坑塘达百余个。

2.2 生物多样性结构不尽合理

从生态系统多样性层面而言, 鲁北地区湿地具备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是典型的在人类干扰下的局部生态类型。从物种多样性层面而言, 湿地内动植物类型相对丰富, 有植物123种、动物59种, 多数植物为盐碱地植物, 动物多为迁徙动物;从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植被群落的构成来看, 平原区农作物植被类型所占比例较大, 人工林也存在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缺点, 植被群落不够完善, 生态系统不够稳定。

2.3 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鲁北地区为平原地区, 湿地内部除了村镇建设外, 整体上未受现代城市化的侵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升级, 生态系统完整性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干扰。一方面表现在村镇自身建设强度的加强, 对湿地环境的破坏, 造成了湿地的整体分割;另一方面表现在区域性设施 (如公路、高压线等) 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分割, 影响着湿地生态的完整稳定性。

2.4 湿地管理的行业基础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湿地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 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 不同部门因对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目标与利益不同, 很容易对湿地保护管理产生影响, 再加上管理资金大部分没有列入各级政府财政计划, 使许多保护项目难以实施, 即使已建立起的湿地公园, 也因缺乏资金而导致保护措施管理不到位, 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2.5 湿地保护意识与宣传不到位

湿地保护是一项新兴的社会事业, 宣传与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 普及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由于长期对湿地生态功能作用的忽视, 导致群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不高, 甚至个别群众只顾眼前利益, 在湿地范围内进行挖塘、开垦、围网等农渔活动, 严重破坏了湿地资源。在林业部门进行的一次社会科普调查问卷中, 有87.5%的群众不知道湿地, 更谈不上了解其功能和保护意识。

3 湿地恢复保护原则及目标

3.1 湿地恢复保护原则

3.1.1 生态学原则

要求根据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 并根据生态学和生物多样原则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 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佳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 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的同步和谐发展。

3.1.2 可行性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 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必须充分分析论证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

3.1.3 完整性原则

完整的生态系统富有弹性, 能自我维持, 承受环境压力及变化, 并保持在一定的自然变化范围内正常运转, 湿地恢复手段应尽量兼顾各生态过程, 全面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尽快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1.4 景观美学原则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 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 因此在湿地恢复保护中, 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 美学是湿地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3.2 湿地恢复保护目标

3.2.1 恢复湿地自然水系

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来疏通湿地范围内的水系, 让区域水体得到流通, 从而达到净化水体, 恢复湿地自然水系的目标。

3.2.2 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使湿地内的多种生物形成复杂的食物链, 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为鸟类提供丰富的生存空间, 对物种的保存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3.2.3 恢复湿地景观

在湿地水体沿岸增加景观节点设计, 通过人工截流、湿地植物配置来培育湿地生物群落, 通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创造水体景观, 来增加休闲游憩空间, 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4 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4.1 恢复水系, 打通区域水循环

鲁北地区湿地水体连通性较差, 通过水系连通和梳理对破坏的湿地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治理, 实现水系的连通和水体的流动。具体包括河道疏浚和水系梳理等内容。

4.1.1 河道疏浚

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 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疏浚渠系是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挖深拓宽河道, 清除污染底泥, 增加泄洪能力、改善水环境。疏浚工程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将河道内的淤泥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加以挖除, 即挖泥;二是将挖出的泥沙加以妥善处理, 即抛泥。以清除污染底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的疏浚, 至少应将污染层的底泥全部挖除, 挖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底泥搅动后的扩散范围, 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释放到河水中, 造成二次污染;底泥运输过程中应设专人巡视排泥管线, 避免因泄漏造成污染;底泥脱水过程中, 应对渗滤水进行处理, 防止渗滤水进入水体和土壤, 污染自然水体和地下水。

4.1.2 水系梳理

湿地内水源不一, 有地表径流、季节性洪水等, 通过机械整理等措施打通水系, 保留和梳理鱼塘、沟渠等与河流连接, 形成人工沟通的湿地水体大循环系统, 使水系连通“活”起来, 形成河、溪、堤、湾、塘等多种水体连接形态, 延伸水资源流通链, 在水运动中增加湿地的自净和外净化综合能力。

4.2 严格控制水体污染, 保护水生态环境

水作为湿地的重要资源, 必须加以重点进行保护, 主要是进行垃圾清理, 改善水质, 建设水质监测网络, 对水进行全方位动态保护。

4.2.1 垃圾清理

根据人类活动密度和村落的位置合理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站, 定点定时由专人将各处的垃圾收集后, 送往垃圾中转站,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少、堆放分散等问题, 要加强监督管理, 开展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4.2.2 水质改善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两个方面。物理净化过程主要是悬浮物的吸附沉降, 生物净化过程主要是营养物和有毒物质的移出和固定。水质净化要借助一系列不同形态的水体、植物类型和生物工程技术, 通过五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 (1) 预沉池, 沉淀固体悬浮物; (2) 通过竖向设计, 形成多处跌水, 起到曝气作用; (3) 经过一系列植物床、植物塘, 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 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富营养物; (4) 经芦苇塘、香蒲塘生物群落, 再次沉淀、吸收污染物质; (5) 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沼泽缓冲区流入河流中。

4.2.3 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在湿地河流上游入水区和拦河坝区设置采样点, 全面掌握湿地水质情况。水质检测项目除对总磷、总氮、重金属等常规项目的检测, 还包括底泥、底栖生物的检测等。通过合理布置水质监测采样点位, 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得水质监测数据, 再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及时掌握湿地水质的变化动态, 为湿地水质净化方案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4.3 保护野生动植物, 做好栖息地生境建设

野生动植物是湿地的“精灵”, 有了野生动植物, 湿地生境才五彩斑斓。对湿地环境的建设, 主要是植被恢复、封滩造林、招引鸟类等。

4.3.1 植被恢复

营造陆地 (包括乔木林、灌木丛) 、水生等不同的栖息地类型, 可以为不同生活习性的动植物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陆地林带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 结合现有林地进行调整改造, 可以减少外围干扰因子对湿地的扰动。水中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不同习性的湿地植物可以创造不同的生境, 为鱼类、虾、蟹等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 也能提高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

4.3.2 封滩造林

由于人类行为, 湿地外围区域的植被已经受到严重干扰, 因此需要通过封滩造林工程减缓湿地退化的速度, 把一些生长状况较差、植被稀疏的湿地保护起来, 采用自然恢复为主、栽种树木为辅的方法, 结合一定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减少人畜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从而有效促进植被和物种恢复, 抑制湿地功能的退化。

4.3.3 招引鸟类

通过改善食物和栖息环境, 招引鸟类前来停歇和筑巢, 招引方法包括人工喂食、悬挂鸟巢、增加植物群落等。在鸟类觅食困难季节, 组织开展喂养野鸟活动, 选择鸟类停歇密集的区域, 放置鸟类所需食物和饮用水;在野外悬挂人工鸟巢, 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繁衍栖息条件。

4.4 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整合湿地综合管理

宣传是湿地管理的“喉舌”, 要做到宣传、研究、资金、人才齐上阵, 全方位做到可持续发展。

4.4.1 鼓励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 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 环境保护部门、学校、新闻媒体都应参与到湿地保护宣传工作中来, 加大对湿地保护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 营造保护湿地资源的良好氛围。

4.4.2 加强基础研究构建保护与利用规划

要构建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相对完善的规划体系, 明确规划各阶段的衔接关系和工作内容, 为规划以及后续行动奠定工作基础;同时政府、院校以及有关技术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的研究, 从生态、植物、环境工程、经济效益、社会关系等多方面, 深入探讨得出科学结论并应用到湿地保护中。

4.4.3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充实专业管理人员, 建立隶属于林业部门的专业性强、职能全面的保护管理机构, 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及技术攻关, 明确责任主体, 着重加强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力度, 兼顾湿地保护与利用。

4.4.4 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

通过地方政府主导, 争取国家投资、捐赠、基金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 应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 县级政府应将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确保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积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使湿地保护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摘要:指出了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独特联接地带, 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阐述了湿地生态发展的现状及湿地恢复保护的原则、目标, 并从水系恢复、严格控制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综合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恢复保护措施, 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性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可再生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价值,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志高, 牟晓杰.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湿地科学, 2011 (2) .

[2]黄新.浅谈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农技服务, 2016 (2) .

[3]秦毓茜.析中国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6) .

[4]马振.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J].中国水利, 2013 (15) .

湿地恢复利用 篇2

摘要: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是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存在问题、生态恢复、保护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对城市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认识,为城市湿地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提供借鉴.作 者:葛云敬 王一飞 陈贤 作者单位:葛云敬(昆明市昆水绿化园林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1)

王一飞,陈贤(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 篇3

1 湿地恢复的概念

所谓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5,6]。包括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增强调蓄功能;迁移湿地水域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和有毒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目前的湿地恢复实践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流及滩涂湿地的恢复等方面[7]。一般在许多情况下,湿地受扰前的状态是湿林地、沼泽、滩涂或开放水体等,湿地恢复为哪一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湿地恢复管理者和计划者的选择。

在湿地恢复过程中,由于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需求和耐性不能被完全了解,因而恢复后的栖息地无法完全模拟原有特性[8]。因此,湿地恢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受扰前湿地的环境状况、特征生物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演替、发育特征,以更好地完成湿地的恢复和重建过程。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湿地范围逐渐萎缩

围河造田、建设用地、泥沙淤积,使区内湿地面积萎缩,削弱了湿地对洪水的调蓄和缓冲功能[9,10]。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新乡黄河湿地面积达2.478万hm2,估计目前该湿地面积不足1.5万hm2,由一个完整的通江河的大面积湿地被分割为几部分,面积明显缩小。

2.2 野生动植物濒危,生物多样性降低

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影响,湿地内鸟类由156种减少至130多种,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由39种减少至29种;鱼类由7目10科32种减少到25种;组成本区湿地植物有多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这些植物也大量减少[11,12,13,14,1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建设、生境的破碎、环境污染和外来种入侵。

2.3 水源干枯,沙荒盐碱面积扩大

湿地的需水量是湿地为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以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需要的量,可以分为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自身存在、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则侧重支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改善环境而需要的水量。由于新乡黄河湿地水源补给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和地方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问题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和丧失,最终导致沙荒盐碱地面积扩大[12,13,14,15]。

3 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3.1 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3.1.1 可行性原则。

湿地恢复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现时的环境状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尽管可以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人为创造一些条件,但只能在退化湿地基础上加以引导,而不是强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恢复具有自然性和持续性[16]。不同的环境状况,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甚至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恢复很难进行。新乡黄河湿地具有暧温带内陆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气候条件,春季一般降雨较少,通常偏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春末夏初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比较快。另一方面,一些湿地恢复的愿望是好的,设计也很合理,但操作非常困难,恢复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此,全面评价可行性是湿地恢复成功的保障。

3.1.2 区域性和优先性原则。

为充分保护区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功能,在制定恢复计划时应全面了解区域湿地的广泛信息。新乡黄河湿地是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等野生物高价值的保护区,是内陆平原湿地的典型代表,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17,18]。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湿地的动态平衡而阻止陆地化过程,但轻重缓急在恢复前必须明确。湿地中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它们的栖息地恢复就显得非常重要,即所谓优先性。

3.1.3 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修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因此,退化的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修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收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三者的统一[19]。

3.1.4 美学原则。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因此,在许多湿地恢复研究中,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如国内外许多国家对湿地公园的恢复。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可观赏性等许多方面[20]。

3.2 湿地恢复的目标

3.2.1 湿地生态恢复的要求。

为了推动新乡黄河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演化与修复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湿地生态健康评价、预警机制,寻找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恢复对策与措施,并通过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1]。新乡黄河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恢复植被和土壤、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恢复湿地的景观、实现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 湿地生态恢复的具体目标。

恢复湿地的功能,特别是有助于小气候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例如有助于调控水资源供给,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重要的汇,湿地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渔业等;保留和恢复自然湿地,为特有的目标种或目标群落设置特定生存空间,例如新乡黄河湿地成为鸟类栖息的芦苇床,同时也大大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传统景观与土地利用方式,从湿地形成与发展来看,目前新乡黄河湿地特征是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例如夏秋收割湿地植物,有些湿地也被改造成了低湿度的草地、农田[22,23]。

4 湿地恢复的关键技术

以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为依据,新乡黄河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的生境恢复、湿地的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24,25]。

4.1 湿地生境恢复

4.1.1 生物栖息地恢复。

通过合理设计物种与生境间搭配关系、种的生态学特征和生境大小等,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环境[24]。利用新乡黄河湿地自然景观要素,如农田、芦苇地、沼泽、滩涂地等,营造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沼泽湿地种植芦苇、苦草、莎草、微齿眼子菜等湿地植物,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沙蓬、猪毛菜、碱蓬等,为水禽和候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天然、招引和人工放养手段,经过一段时间抚育和自我繁衍平衡后,形成鱼类、两栖类、水禽等的自然栖息环境,构成较完善的湿地生态链,恢复湿地生态稳定性和自维持能力。

4.1.2 土壤和基底恢复。

新乡黄河湿地地表土壤为粉质黏土或粉土,一般为3~15 cm,在埋深50~70 cm处有1层厚8cm左右的粉土、粉质黏土底板。黄河背河洼地土壤为褐色、灰黄色粉质黏土,土质结构一般较松软,局部夹黑色淤泥。黄河滩地地表土为粉砂、细砂[12]。由于围垦、废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其恢复措施主要有:在土壤里加入修复剂,转化和驱除污染物;利用具有超积累功能的植物吸收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层缺乏的地方采取客土移植,增加土壤厚度和肥力。湿地基底恢复是通过工程措施,对湿地地形和地貌进行改造,维护基底稳定与湿地面积,包括基底改造、清淤等技术[26]。新乡黄河湿地为自然形成的黄河泥沙沉积,后经围垦造田,大部分湿地已经陆地化,很难完全恢复到以前的自然状况。基底恢复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建设、陆地生物本土化等。规划采取合理配置陆地、渠、沼泽、滩涂,形成以湿地为主的多元景观元素嵌套,各要素互相协调,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4.1.3 水体恢复。

新乡黄河湿地水体恢复包括水文条件恢复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原则上要利用黄河水资源,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引黄河水灌湿地,减少湿地排水,拦蓄洪水,改善池塘、洼地的水面景观,从而达到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目地。具体措施有:筑坝以抬高水位,修建堤坝材料用低渗透膜;堵塞排水沟以减少湿地横向排水,修建引水渠等。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以生物措施为主,如在景观设计中有意识仿效自然,种植芦苇、香蒲等一些既有良好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的湿地植物,它们根系发达,能吸附水中悬浮物[27];也能对水体污染物质逐级吸收和降解。

4.2 湿地生物恢复

4.2.1 提高植被覆盖率。

新乡黄河湿地植被恢复可采取物种选育、培植、引入和移植,以及种群动态调控、群落优化配置与组建等技术,使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工程实施中,可将水生、湿生植物的种子、鳞茎、根系、幼苗和成体作为湿地植被恢复的材料。植被恢复优先利用原有种子库,短期恢复可选择育苗。在没有表面水情况下,可撒播种子。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莎草、沙蓬、碱蓬等。湿地恢复初期,沉水植物因漂浮及水分浑浊存在生存和繁殖困难的问题,通常不被考虑使用,但在湿地恢复中、后期引入可有效维持底泥稳定。

4.2.2 控制外来物种。

新乡黄河湿地对外来物种实施防范性控制和实时控制。防范性控制是从源头上杜绝外来有害物种和病源虫源入侵,物种引进要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病虫害检疫;实时控制是对已发现的外来物种,评价其环境效应和危害性,对有害外来物种采取生态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其危害性。湿地恢复建设尽量使用丰富的天然种质资源,若当地物种具有同种功能则不选外来种;同时,物种引入要实施严格的物种筛选与安全测试,建立数据库,为风险评估提供咨询,以确保湿地的生态安全。

4.3 湿地结构与功能恢复

4.3.1 生态系统恢复。

农田、芦苇沼泽和河漫滩涂地是新乡黄河湿地典型的生态系统,也是水禽和鸟类的乐园,其规模结构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湿地的生态功能。但是,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新乡黄河湿地芦苇沼泽和草本滩涂地规模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恢复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恢复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乡黄河湿地,沿农田、沼泽和滩涂地建设森林湿地、芦苇沼泽、草本盐碱地,有意识地仿效自然湿地类型。

4.3.2 湿地景观恢复。

根据新乡黄河湿地地理与生态环境状况,将景观恢复与园林建设相结合,在恢复湿地动物、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的同时,创造必要的人工景观和多种生境,增强湿地景观的美学感受[6,20]。湿地景观恢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用芦苇、灌木、乔木等喜水湿地植物,分几个区域对现有岸边进行处理,用自然、柔和而有修复功能的土质护岸;二是植物绿化以多样性为原则,尽量使用乡土植物,适当选择落叶与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相结合,构成丰富的景观效果;三是低洼部分恢复水域,采用较多曲折岸线,不仅在空间上形成开敞、线状等变化,而且布置了较多湾、岛,以达到增强景观的多样性和增加边缘生境的目的。

4.3.3 生物多样性恢复。

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办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取珍稀动物放养、植物移植等手段,直接增加生物多样性[19,29];二是根据鸟类迁徙、繁衍等规律,通过生境保护和恢复手段,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繁育环境;三是在湿地水域内进行鱼、黄鳝等放养,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支持。四是保护盐碱地及生态敏感区植被,以提高土壤肥力,恢复森林。

摘要:新乡黄河湿地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新乡黄河湿地结构和功能呈现明显的变化,湿地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据此,提出了新乡黄河湿地存在的问题、恢复的原则与目标以及恢复的关键技术。

山东省湿地景观恢复研究 篇4

关键词:湿地,资源调查,恢复湿地景观

1 引言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按全国流域来分, 可分为黄河、淮河、海河3大流域, 按照全省流域来分, 可分为海河流域、大汶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南四湖流域、沂沭河流域、潍河大沽河流域和半岛水系流域。湖泊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以上区域的沼泽、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构成了山东省的湿地系统。

2 山东省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山东省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湿地被广泛地开发与利用, 自然湿地数量明显减少, 而且自然湿地减少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成为山东省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2 生物资源大量丧失或退化

由于湿地开发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 导致湿地植物和动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湿地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削弱,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 使愈来愈多的生物物种, 特别是珍稀生物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 弱化了生物多样性。此外, 湿地生物资源面临过度利用的威胁, 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威胁着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

2.3 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湿地环境污染是山东省湿地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省内河流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 使来水量减少, 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造成河床、湖底等的淤积, 并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功能衰退, 洪涝灾害加剧。水库是重要的人工湿地, 目前其泥沙淤积问题也令人担忧。

2.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防洪治涝工程中, 在湿地周围挖沟排水, 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 截留水源, 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

3 湿地景观恢复对策

生态修复首先要修复它的功能[1~3], 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有它特有的生态功能;因此应恢复其生态结构, 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即恢复物种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其恢复可持续性,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其恢复其文化, 人文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源起于它的自然环境, 文化遗产往往孕育于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对湿地生态的恢复同时也伴随着对湿地景观的恢复。

3.1 湿地景观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就是无需人工协助, 只是依靠植物的生态学习性, 自然演替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形成其特定的湿地生态景观。封山育林是自然恢复的典型方法。封闭森林、草原、湿地等, 使这些地区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时防止火灾及杂草入侵, 就能加强自然更新。封山育林可以缩短实现植被覆盖所需的时间, 保护珍稀物种和增加植被的稳定性, 投资小、效益高。原则上讲应该节水、低成本 (投资和运行费) 、多功能 (节地、景观、生态、蓄洪防涝等) 、关怀自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层面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竖向设计, 充分、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或再生水 (中水) , 基本不用自来水, 而且要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的污染物。湿地要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较强的生态功能和自净能力, 避免采用复杂昂贵的水处理设备, 根据项目条件和要求有时还要有蓄洪功能等。湿地景观设计最好能实现水量、水质和生态的自然循环和平衡。在保持水土、控制和改善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大气平衡方面, 人工造景要比封闭后自然恢复的自然湿地生态景观逊色得多。虽然有些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 但是多数生态系统恢复需要人的帮助, 充分利用生态学理论干预这个恢复过程会加快。

3.2 湿地景观的人工造景及恢复

(1) 呼吁政府相关部门 (林业、环保、农业、水产等部门) 组织牵头, 联合科研院所进行系统全面的开展湿地资源、环境的区域评估、区划、规划, 将湿地的保护与景观规划结合起来;实施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制定出湿地生态管理办法, 做到依法保护、依法治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湿地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整体级别的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比如现状地貌、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现状生态群落特征等, 同时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应该把这种关系延续下去, 这就是各种湿地所具有的独特性, 确保在景观设计中生态的可持续性、文化的延续性;同时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应强调生态的养育、护育及修复, 构筑一个良好的湿地生境, 福及后人;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设置合适的游览设施, 让人能够观赏、体验, 并能达到科普及科研的目的。

(2) 建设和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 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采取分区施策 (核心区的保护管理、缓冲区的保护管理、实验区的保护管理) , 缓解建设和管理上的资金、人力、物力的压力。山东省已建保护区有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等湿地自然保护区;拟建的如莱州湾西部盐沼生态系统保护区等, 需要很好的事实管理优化措施。

3.3 利用恢复湿地景观的各种因素

3.3.1 湿地生物多样性

具体建设或恢复湿地景观, 应考虑湿地植物与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尽量采用乡土湿地物种, 保护乡土湿地动物与植物。充分利用不同种类湿地动物与植物的生态功能, 如水体污染物净化的功能、调节气候功能、防风固堤功能等。应考虑湿地植物与动物的湿地景观美学效果。慎用外来湿地物种, 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与破坏区域生态平衡, 在没有准确与可靠的科学依据时, 不要贸然引进外来湿地物种, 以免给湿地景观建设区域带来生态灾难。

3.3.2 湿地水体空间特性与水质性质

湿地景观中水景应该与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条件相适应。湿地水景平面几何造型、水体深度分布、水文特征、水质都要与湿地景观设计的动物和植物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保持协调。为防止湿地水体水质恶化, 尽量设计流动状态的、可复氧的与可循环利用的水体, 建立湿地景观水循环过程与水循环系统, 将喷泉、瀑布、假山跌水、池塘、花卉池塘等水景有机地设计成一个具有水力联系的系统, 使其既丰富湿地景观的水景, 又保护水体的水环境。

3.3.3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湿地景观的场所与基础。在湿地景观设计建设中[4], 往往根据地形的起伏进行总体安排, 按照地貌的微小变化配置湿地植被类型。在湿地景观设计建设时, 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从湿地生态学的角度, 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湿地景观, 减少对其原生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 还可以减少工程量, 节约经济成本。因此, 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与原生湿地景观类型特征, 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湿地景观要素的基础。湿地景观用地的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 要因地制宜。

3.3.4 湿地沉积物

湿地景观基底沉积物性质也是湿地景观组成的重要要素。沉积物机械组成特性影响湿地水体保水性能、水位稳定程度, 沉积物理化特征直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影响湿地植物种类空间配置与生长状况。

3.3.5 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是湿地景观营造的重要素材之一。湿地景观植物素材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沼生植物、湿生植物等, 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等, 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这些植物需要的科学、合理地进行空间配置。按照湿地学与湿地生态学的规律, 遵循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的规律设计动物、植物群落及其空间布局, 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与植物种类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 而且还可以改善湿地景观规划建设地区的局部气候环境、生物环境, 使居民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休闲娱乐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湿地植被随地形地貌梯度变化可展现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过程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给予公众湿地科普知识教育。现代湿地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 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湿地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湿地植物配置。不仅要重视湿地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 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湿地植物群落类型, 使湿地植物景观成为一个湿地景观整体作品的核心部分, 乃至一个区域的主要特色。可以认为, 现代湿地景观系统的实质就是为湿地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3.3.6 湿地动物

湿地动物也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素材之一。湿地景观动物素材主要包括生活在湿地中的鱼类、两栖类、湿地鸟类 (游禽) 。按照各种湿地动物的生活习惯与条件, 科学地进行湿地动物空间配置, 提高环境美学效果。在有些情况下, 为了增强湿地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 应该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组成与结构, 合理配置湿地动物种类, 增强生物净化湿地景观水环境的能力。

3.3.7 湿地景观小品

湿地景观的小品应该突出湿地文化与科普知识宣传, 采用的材料应该是生态材料, 应该以湿地产品或自然产品为主要材料建造各种湿地景观小品, 如自然木料与湿地植物建造的小屋、凉亭、亲水平台、休息椅等。湿地小品尽量与湿地景观和谐一致, 小品的颜色、造型、空间布置等都要避免对湿地动物生活产生影响。湿地景观小品造型与构思独特, 意境深远。而这些景观小品又必须与湿地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如将草屋、木亭、水景、鱼群、植物群落有机地设计成一体, 让人有仿佛回归大自然般的感觉。

3.3.8 道路设施

湿地景观铺地也应该突出生态主题与湿地文化, 采用渗透性能好的生态材料或自然材料建造, 与湿地景观保持和谐, 如仿造自然湿地草丘、木栈桥、生态混凝土地砖等。湿地景观的道路是指湿地景观中的小径、开阔区域各种铺装地坪等, 湿地景观中不宜修建宽阔的道路。道路是湿地景观营造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是连接各种湿地景观的通道、网络。湿地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 反映野趣与自然湿地景观面貌和风格。当人们来到湿地景区, 沿小径可以休憩观景, 因此, 湿地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之一。铺装材料也需要采用天然生态材料, 突出湿地文化, 修建道路方式、道路修建的材质与颜色、布局都应该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3.4 建立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

选择若干个不同湿地类型 (含现已被开发的湿地) , 以生态工程为技术依托, 建造与海岸湿地承载力相适应、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具有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增值的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其中包括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规范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实现湿地的景观恢复意义。如荷兰的围海工程是在沿海兴建海堤, 将部分海域滩涂围起来, 使之成为不再受海水侵扰的陆地。在滨海区域, 光热资源充足, 无霜期长, 地表水源及年降雨量丰沛, 围海造田可以增加可支配的土地资源, 这对于缓解人地矛盾, 减轻现有土地压力, 加快、繁荣经济, 进一步开发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退化 (含已遭破坏的) 湿地生态系统, 以生态工程为技术依托, 对其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 并通过建立示范区予以推广应用, 开展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科普教育等活动, 发挥生态基地作用, 尤以生态旅游体现生态景观的目的。组建湿地动态变化跟踪监测台站系统与监测网络, 实现湿地生态功能长效正常运转, 同时保障湿地景观的效果, 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 尽可能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 合理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科学技术与适宜的保护管理经验。

3.5 充分利用水资源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 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就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 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 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 所以说雨洪利用是“水”, 湿地是“鱼”。雨洪控制利用既要为湿地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一定洁净程度

南通市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毛丽, 陈翕兰

(南通市林果指导站, 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介绍了南通市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森林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南通市森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们走进森林, 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并日益成为一种新时尚。森林公园承担着保护国家森林风景资源和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户外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的特定场所的责任, 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

2南通市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

业发展现状

文章编号:1674-9944 (2010) 08-0118-02

狼山森林公园自1998年被江苏省农林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以来, 在公园建设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 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 在2007~2009年, 该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达418.5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2.2万人次, 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收入11520.1万元, 为社会提供就业1000余人, 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的服务体系。森林公园建设、森林旅游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南通市生态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累计投资额逐步提高。

2.2森林公园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2.1森林公园建设得到发展

收稿日期:2010-07-20

作者简介:毛丽 (1980—) , 女, 江苏南通人, 林业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景观林业和观赏园艺方面研究。

的水源, 又要保障水质和必要的养分;湿地则依赖自己的综合性功能处理净化雨水径流、削减径流的排放、调节暴雨峰流量、呈现生物多样性和优美、自然的景观, 有利于做好局部湿地景观的恢复。

4 结语

生态的不等于简陋的, 绿色的也不一定就是生态的。生态不等同于碎石杂木、茅草亭、木栈道和仿民居等“生态符号”的组合。生态意味着高效率, 意味着对自然发展过程的尊重, 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湿地的规划、建设、恢复是建立一个合理的湿地生态系统, 一个包含着众多生物量的栖息地, 而不是建造一个点缀着上述生态符号的水生植物园。湿地景观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湿地科学、生态学、景观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诸方面的问题, 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对山东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恢复湿地景观的研究, 应深刻认识到那种不顾现状条件、不顾地域自然和文化条件, 铲除现场上所有的历史遗存, 为建造湿地而建造湿地的做法必须抛弃, 需要依靠科学营造山东的和谐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 (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玲.湿地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3]李朝秀.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J].浙江林业, 2008 (8) :12~13.

湿地生态恢复及保护实现策略 篇5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

湿地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 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 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 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最近, 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正式启动实施, 这一规划提出, 从现在起5年内计划投资90亿元, 优先启动四大重点建设工程, 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使我国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这标志着国家将以工程措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

1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实现策略

1.1 对湿地恢复新区, 政府部门要大胆地引入湿地生态恢复技

术和成功的湿地替代产业模式, 并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引路、小额贷款扶持、减免湿地恢复新区税收和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等措施来更新人们传统的种值观念, 让封闭无序的湿地系统产生突变而形成良性的湿地生态经济循环系统, 从而解决湿地恢复区人民的生计大事, 并尽快脱贫致富。

1.2 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 严格按照物种引入技术、物

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种群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 发展替代产业模式, 同时还必须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补、相促的关系, 尽量减少替代产业模式中生物种群间的相克以及在营养上的相争而降低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生产。

1.3 在发展湿地生态经济时, 要借鉴循环经济原理指导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恢复和湿地替代模式的开发。

在开发湿地生态经济模式时, 尽可能地考虑生产和消费过程, 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资循环使用过程,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使其外排量接近于零,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4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技术。

首先, 湿地生物恢复 (修复) 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其次,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 又是难点。第三, 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 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 维护基底的稳定性, 稳定湿地面积, 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基底改造技术、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清淤技术等。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

2 湿地生态保护策略

2.1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物种与生物多样的恢复与维持技术、湿地治污生态修复技术等研究;选取各种类型退化湿地的典型代表, 进行生态恢复示范研究。

2.2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事业, 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湿地保护的一项根本性措施。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做到一手抓工程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 一手抓宣传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全面提高社会对湿地的认识水平。要积极开展“世界湿地日”等各种活动, 利用新闻媒体、报刊、宣传画册等多种形式, 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向群众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海岸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果, 提高公众对湿地功能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要通过湿地公园向全社会介绍湿地知识、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及湿地保护的经验, 让湿地保护意识渗透到全社会, 激发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湿地保护意识和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增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认识, 自觉形成尊重湿地, 热爱湿地, 善待湿地的良好氛围, 让全社会自觉形成参与湿地保护行动的良好风气。

2.3 加强组织协调, 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把湿地保护纳入本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加强组织领导,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湿地保护。同时, 加强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切实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提高人们对于保护湿地刻不容缓的强烈意识。同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正确处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树立保护优先的思想,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形成湿地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一的局面, 把湿地保护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4 要深入宣传发动, 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 湿地保护是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广泛深入宣传湿地的重要作用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使各部门、各系统都来重视湿地保护工作, 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氛围。其次, 各地区要把湿地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要按照全国规划的要求, 编制本地区的保护建设规划, 明确奋斗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 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通过各地编制和实施规划, 把湿地保护的总体任务目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落实到具体湿地, 切实使全国规划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第三, 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抢救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湿地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要按照抢救性保护的要求, 在湿地生态系统重要区域, 做好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使更多的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 得到有效保护。同时, 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积极恢复退化湿地, 努力使更多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第四, 要建立积极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机制。湿地保护是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 必须从各方面积极予以扶持。要建立国家投入、地方投入、社会各方面群策群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 实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全社会保护湿地。

3 结束语

湿地恢复利用 篇6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的基因库”,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目前, 全世界的湿地已超过5亿hm2。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 然而人们对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土地开发不断加快, 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不断扩张, 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 湿地生境的丧失。此外,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式的经济发展, 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也严重下降。由于湿地被破坏的形式如此严重, 因此, 关于湿地尤其是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与热点研究领域。如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 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更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利用模式。湿地公园的营造, 是对城市生态系统不平衡发展的一种挽救和恢复, 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分布广泛、种类多且类型间的差异显著。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 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静止或流动, 淡水、半咸水、咸水体, 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地表水多, 水是导致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无水不成湿地;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 有明显的潜育层;受水的影响, 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种类, 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 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种质库, 成为科普和科研基地。

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 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要重点突出3大特点, 即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而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具备的条件为:能供人们观赏、游览, 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 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 湿地公园的占地面积须达到33hm2以上;具有天然湿地类型, 或具有一定影响及代表性的湿地[2]。

2.2 国外城市湿地概况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稀有的自然资源, 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护以及开发利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湿地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芬兰、丹麦、荷兰、德国等拥有大面积沼泽湿地的国家。美国关于湿地的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末叶,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 把城市湿地空间研究, 即水域空间规划和滨水景观恢复, 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局限在一条河流、一片湖泊的治理, 而是从生态角度出发, 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统一规划设计, 恢复这些自然因素的内在联系, 最终实现水域的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同时, 为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的独特性、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的亲水天性, 发达国家在住区水环境规划时, 往往引人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等,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灌溉绿地、防汛防灾等对水质的不同需求, 使住区的水环境形成经济、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社区。

2.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国内的城市湿地公园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一方面因为与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小, 资金雄厚的国情不同, 中国人口密度大, 发展迅速, 对土地及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 外国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借鉴;另一方面, 国内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湿地的作用, 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2.3.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

最近几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领域, 全国只有少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机构依据最近颁布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完成了一些规划和设计,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牵头, 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务院17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公布实施。这是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 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大举措。新启动的计划, 将用5年时间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天然湿地下降的趋势, 初步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管理秩序, 开展湿地恢复的试验性工作。从2006年至2020年, 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 提高对国家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使我国的天然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04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明确指出, 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 也要因地制宜, 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扩大湿地面积, 提高保护成效。

2.3.2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

目前, 建设部已经批准了3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4年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湿地公园、东营市明月湖湿地公园、东平县稻屯洼湿地公园、常德市西洞庭湖平珊瑚湿地公园、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等9处湿地公园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7年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滨湿地公园、浙江省临海市三江湿地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宝湖湿地公园、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湿地公园、黑龙江省讷河市雨婷湿地公园、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拒马源湿地公园、山东省临沂市滨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上东升安丘市大汶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沾化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安徽省淮南市十涧湖湿地公园、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湖湿地公园12处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建设部批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外, 国家林业局已批准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银川湿地公园、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等多处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其他已建成或在建的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更是举不胜举。

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把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手段, 城市中湿地公园的营造, 在缓解热岛效应、消除粉尘、吸收CO2、增加O2等方面展现出比传统绿化更大的优势。并且美化城市的作用显著, 可使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对湿地利用进行科学的指导、摒弃原有的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利用方式可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好局面。应加大对湿地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 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势, 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3 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定位问题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诸多功能中, 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功能是核心。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干扰, 特别是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影响下,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湿地的面积也急剧减小, 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 保护那些已经遭到严重损害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主要任务之一。在城市湿地公园中, 自然、比较自然的湿地在面积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要防止和制止将自然和比较自然的湿地人工化。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诸多功能中, 湿地的生态功能是最主要的, 休闲、科普、旅游包括其他商业活动要在生态功能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淡化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过分强调其娱乐功能。将城市公园中喧闹的游戏活动设施引入园中, 扰乱了城市湿地公园特有的自然宁静的生态环境氛围。

3.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

很多城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不结合自身区域特色, 没有充分挖掘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 不去脚踏实地地进行实地科学调研, 甚至在缺少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盲目跟风, 照搬其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模式, 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 造成许多城市湿地公园千篇一律, 都是一个模式。

3.3 建设过程中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国内的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过程中缺少科学的湿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 造成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公园的规划没能够成功的营造出自然气息浓厚、物种丰富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没有突出湿地景观的典型性以及演替的自然性等特点。

3.4 湿地公园管理体制问题

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目标的不同, 管理的手段和水平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湿地公园管理体制中呈现多部门管理的局面,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因此, 理顺体制, 提高管理效率是目前当务之急。湿地公园管理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管理机制的创新。

3.5 人才技术缺乏

目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有待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 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是加快湿地公园建设的当务之急。另外湿地公园建设还没有成熟和系统的配套技术可以推广使用, 尚未形成完善的湿地公园评价体系和方法。

4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与发展的建议

(1)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 需要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 其建设的步骤或次序应先进行地貌适当改造, 再进行植物的恢复, 最后实施动物的引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生植物没有恢复之前, 对于食草鱼类的引进要谨慎, 必须确保生物安全, 并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配置、设计。

(2) 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域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是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 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地带, 接纳大量动植物类, 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湿地水域生态环境是有多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构成的植物群落, 也是鸟类等动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因此湿地生态系统水域的保护尤为重要, 通常, 水生植物为了争夺生存空间, 在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 必然会出现有些区域某一物种占据主导地位。在另一区域该物种却被其他物种取代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 不应该从审美观出发加以干预, 将另一区域的物种铲除换成前一区域的物种。除此之外, 还应减少对湿地周边区域的干预, 使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3) 正确对待抗污物种。在引入抗污物种前, 首先要对湿地植物的相生相克作用进行研究, 对湿地抗污植物进行生物控制和防治, 优化净水植物的组合, 以减少其对其他湿地植物生长的抑制。避免因盲目引入茨藻、凤眼莲等抗污物种, 造成整个水体表面被其覆盖, 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得不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造成二次破坏。

(4) 湿地生态系统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植物群落景观上, 因此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 并通过乔灌草的科学搭配营造出富有地方性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地方性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结合湿地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 并充分挖掘原场地的文化内涵, 体现湿地景观的文化特征, 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品味。

5 结语

随着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的认识也愈加深刻。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在湿地保护的前提下, 将把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旅游观光等作为公园的功能目标, 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 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 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议, 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田波.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J].风景园林, 2006 (1) :32~33.

[2]张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 [J].北京规划建设, 2005 (2) :196~197.

[3]赵思毅, 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但新球, 吴后建.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鞠美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6]王浩.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7]陈克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 2005 (4) :298.

[8]崔丽娟.中国的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探索[J].湿地公园, 2005 (16) :17~18.

[9]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 2004 (2) :50~52.

湿地恢复利用 篇7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湿地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 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岸带等, 均属湿地范畴。

2 研究区概况

川西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属我国长江、黄河源头, 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内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川西高原地区也是四川省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自然湿地资源约占全省总量的2/3, 主要以河流、湖泊和沼泽为主。根据2011年卫星遥感数据, 川西高原地区共有湿地面积87.28万hm2, 其中沼泽73.70万hm2、河流10.89万hm2、湖泊2.47万hm2、水库0.22万hm2。但长期以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过度开发、草原超载放牧、湿地开沟排水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 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湿地不断退化萎缩, 水土流失加剧。

川西高原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 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西风环流交替影响, 季风气候明显, 雨热同季, 气候垂直变化大, 类型多样, 总体以寒温带气候为主, 冬寒夏凉, 热量不足。年气温-1~12℃, 年降水量500~900mm, 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雨量集中于6~9月, 年日照1600~2600h, 雪灾、暴雨、洪水、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

3 湿地萎缩现状及原因

3.1 湿地萎缩现状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主要体现在高原沼泽湿地和湖泊, 其中沼泽湿地萎缩尤为严重, 相当部分沼泽湿地由常年片状积水、季节性湿洼地积水逐步演变为干涸状态, 沼泽区水位和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湿地面积萎缩, 湿地生态环境呈现“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化地→荒漠”逆向演替趋势。

以若尔盖湿地为例, 近几十年来, 其湖泊、沼泽均发生了严重退化,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 湿地总面积退化了20.20%, 年均净减3370.46hm2。1985年该区尚有17个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湖泊, 到2000年已经有6个完全干涸, 其余11个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该区域1985年湖泊总面积为2165hm2, 15年后仅剩水面1323hm2, 萎缩842hm2, 减幅达38.9%, 平均每年减少56.13hm2, 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调查表明, 若尔盖湿地的萎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 而进入80年代以后, 湿地的萎缩呈明显加剧的趋势, 常年积水沼泽区向季节性积水沼泽过渡或变化。

3.2 湿地萎缩原因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包括自然和人为2大原因。

近几十年来, 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是川西高原地区湿地萎缩的重要自然原因。以若尔盖湿地为例, 据若尔盖县气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平均温度和年总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序列分析, 1957~2002年以来, 若尔盖地区气温记录明显为上升趋势,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气温倾向率平均每10年增加约0.23℃, 其数值明显高于全球气温增幅 (0.03~0.06℃/10年) 。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减少趋势, 这与阿坝州北部地区的整体趋势呈现一致。

湿地萎缩的人为原因则包括开沟排水和过度放牧。20世纪60~70年代, 为增加草场面积, 川西高原地区曾进行开沟排水, 导致沼泽面积减少, 现在虽然停止了挖沟和维护活动, 一些沟渠已经自然淤平, 但仍有相当多的排水沟在运行, 大量天然侵蚀沟仍在不断产生, 将水从湿地中抽取出来;此外, 过度放牧对沼泽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长期以来, 川西高原地区的牧民主要通过游牧等传统方式利用草场, 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该种方式被逐步改变, 先后搞合作化、实行集体经营, 放牧半径越来越小, 牧民原有的放牧系统被打破。过度啃食和踩踏导致泥炭地退化, 逐步丧失了吸收和保持水分的基本功能。

4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4.1 已实施微型挡水坝对比与分析

20世纪为发展畜牧业而人为开挖的排水沟和自然冲刷形成的冲蚀沟, 造成湿地水量逐步流失, 针对这一情况, 目前开始在川西高原地区尝试采用修筑微型挡水坝的方式来填沟还湿, 以提升沼泽湿地的水位, 恢复湿地面积, 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微型挡水坝填沟还湿的效果已由川西高原地区部分县进行了尝试、摸索, 以石渠县为例, 该县于2009年前后, 在境内的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内的一般湿地区域内, 选用不同的材质、断面型式的微型挡水坝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增加湿地面积、提升湿地水位, 如图1~4所示。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 选取了3类典型的微型挡水坝进行讨论, 分析其优劣, 对比湿地变化情况。

4.1.1 a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矩形断面的直立型式, 坝高2~2.5m, 埋深0.8 m, 顶部设置宽1.5 m的溢洪口, 坝体材料为M7.5浆砌块石 (图1, 2)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对湿地上游径流基本能全部拦截, 多余径流则通过溢洪口排出;经过当地冬季的极低温度、暴雨季节后, 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

缺点:坝体材料为水泥、沥青等无法降解的材质, 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当地极低气温对坝体影响较大, 冻胀造成坝体、坝基变形, 局部坝体、坝基出现渗漏;需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4.1.2 b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坝高1.0~1.2m, 坝体材料为塑料编织袋装填土石 (图3)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较好;对湿地上游大部分径流能进行拦截, 部分水流通过编织袋之间和袋中土石缝隙排出;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 冻胀对坝体的影响较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坝体材料为不可降解的编织袋, 对湿地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 易造成坝体垮塌。

4.1.3 c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坝高0.8~1m, 坝体材料为素土夯实 (图4)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一般;对湿地上游径流能进行适当拦截;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 冻胀对坝体的影响很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在非暴雨季节, 由于水流的冲刷, 易在坝体与坡岸衔接处形成冲沟, 进而造成蓄水失败;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 易造成坝体垮塌。

综上所述, 通过对比3类微型挡水坝实施前后, 湿地面积、湿地水位的变化, 可以肯定, 3类微型挡水坝均达到了填沟还湿的目的, 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起到了积极效果, 但又各有优缺点, 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包括使用材质的环保性不够、坝体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等。

4.2 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

经过对上述3类微型挡水坝的对比分析, 并综合考虑川西高原地区的冬季气温极低、夏季暴雨集中的气候特点, 对已实施的微型挡水坝进行了优化改良: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在筑坝前, 先在坝体中央预埋木桩, 起到支撑加固作用, 然后用砂砾石经碾压压实后形成梯形断面的坝心, 再以可降解的麻质编织袋装土石在坝心外侧砌码, 并预留溢洪口。

此外, 还根据沟渠形状、水文条件 (流速、坡降等) 对微型挡水坝进行了细化设计。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大的沟渠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大的微Ⅰ型微型挡水坝, 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2~4m, 埋深0.5m, 溢流口宽1.5~4.0m, 高度为0.3~0.4m, 并根据抗冲刷要求的不同又细分了微Ⅰ-A、微Ⅰ-B型2种, 其差异主要在于坝体两侧是否铺砌有干砌片石;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小的沟渠则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小的微Ⅱ型微型挡水坝, 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1~2m, 溢流口宽1.5~4.0m, 高度为0.3~0.4m。

5 结论与讨论

(1) 通过对微型挡水坝的改良优化设计, 可以肯定, 提高了微型挡水坝的稳定性, 采用砂砾石的坝心和麻质编织袋的组合, 既能保证微型挡水坝较长时间存在于治理沟渠, 也能保证有适量的水流通过坝体流向下游, 使得湿地的不至于过干或是过湿。

(2) 对于冲刷严重的沟渠, 提出了在微型挡水坝坝体表面增设干砌片石, 以减少对坝体的冲刷。

(3) 改良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 提高了适用性和针对性, 使得不同的沟渠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微型挡水坝, 可达到恢复湿地的目的和节约工程造价的双重目的。

(4) 但改良后的微型挡水坝仍需做进一步研究, 包括利用木桩增加坝体稳定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采用砂砾石坝心, 辅以麻袋装填砂砾石土的坝体在经过夏季暴雨、冬季低温后坝体的稳定性;以及筑坝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流程等问题均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一一论证、解决。

参考文献

[1]孙广友.沼泽湿地的形成与演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8 (4) :33~35.

[2]黄锡畴.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J].地理科学, 1991, 9 (2) :99~104.

[3]何池全, 赵魁义, 赵志春.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场退化成因分析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草地学报, 2000 (6) :11-16.

[4]张晓云, 吕宪国, 顾海军.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湿地科学, 2005, 3 (4) :292-297.

九龙口湿地水环境与生态恢复分析 篇8

湿地是指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生存环境[1]。《拉姆萨尔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湿地,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定义。广义的定义为:饱和水或淹浅水、水成土和水生植被三者均具备的土地。而湿地的研究活动往往采用狭义定义。其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的积水。湿地被称为“自然之肾”,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效益[3]。

2 九龙口湿地概况

九龙口位于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西南部,处于射阳湖腹部,由蚬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涧河、城河等九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故名“九龙口”。 九龙口地区位于三市(盐城、扬州、淮阴)的四县(建湖、阜宁、宝应、淮安)交界处,里下河射阳湖的腹部,直径约5km。原有芦荡10万亩左右,现大部分已被围垦。保护区面积有3.5万亩,其中水面1万亩,滩地2.5万亩。

3 九龙口湿地水环境分析

湿地水环境是湿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维持湿地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源动力。通过对湿地水环境的分析,得出水体功能类别和污染程度,为下一步的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支撑。

3.1 检测指标

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钾指数(CODMn)、5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等;重金属指标:汞、铅、镉、砷;有机污染物指标:挥发酚(VLPH)、石油类;微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FCG)。

3.2 评价标准及方法

水质评价主要依据是相关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本研究所参照的标准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5]。

水质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

Si,j=ci,j/cs,j

式中:Si,j为标准指数;ci,j为评价因子ij点的实测浓度值,mg/L;c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3.3 检测方法

各项指标的检测均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如:DO的测定采用碘量法(GB7489-87),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采用稀释和接种法(GB7488-89),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多管发酵法(HJ/T 347-2007),金属元素主要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他的金属元素和氮磷等项指标主要应用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等。

3.4 检测结果

九龙口湿地水中pH值范围是7.1~7.6,呈弱碱性。个别采样点水样的COD、TP、NH3-N和TN值略高于我国地表水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并且TN值和CODMn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被检测水样的DO相差不大;粪大肠杆菌的总数均优于国家Ⅲ类标准。Hg、NO2--N、VLPH 和As均未检出。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我国地表水Ⅲ类水域水质标准。和历年监测结果比较,水质呈下降趋势(表1)。

4 底泥重金属含量分布

4.1 采样点的布设

底泥采集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进行。采样点布设和水质采样点一致。

4.2 仪器设备

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FS-81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4.3 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铜、锌、铅、镉: 0.5000g风干土样加入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少量水润湿后,加入HNO310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分解,反复加适量硝酸,至不产生棕黄色烟。稍冷,加入氢氟酸5mL,加热煮沸10min。冷却,加入高氯酸5mL,蒸发至近干。再加高氯酸2mL,蒸发至近干。最后加入1% HNO325mL,煮沸溶解残渣,定容至100 mL,用TAS测定。

汞:0.5000g风干土样加入150mL锥形瓶中,加硫酸、硝酸(1+1)混合酸2mL,反映停止后,加水20mL,2%的高锰酸钾溶液5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分解,煮沸5min。滴加盐酸羟胺溶液至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褪色,定容至100mL,用AFS测定。

砷:0.5000g风干土样加入150mL锥形瓶中,加(1+1)硫酸7mL,浓硝酸10mL,高氯酸2mL,于电热板上加热分解。将白色残渣加水定容至100mL[6],用AFS测定。

本研究所参照的标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一级标准[7]。

4.4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底泥未出现重金属污染,这和周围基本上无工业污染源有关(表2)。

5 九龙口湿地生态恢复方案

九龙口湿地生态独具一格,是我国较为罕见的原始湖荡型湿地,历史上为迁徙水禽的停歇地和栖息繁殖地,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为里下河湿地典型代表。历史时期,黄河夺淮,里下河地区泥沙淤积严重。加之人类的经济活动,古射阳湖不断淤积缩小,大部分湖区荡滩被围成鱼池和农田。现仅剩下九龙口这处典型的湖荡型原始湿地的景观。近年来盐徐高速的修建以及一些防洪堤的建设阻断了湿地补给的地表水水源,改变了湿地水文周期,使湿地水位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湿地植被发生演替,湿地景观破碎化水平加重,使零散分布的自然湿地不断退化。农民在干涸的湿地上开荒播种,加之牛羊啃食践踏,湿地破碎度进一步加剧,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小。湿地面积逐渐被蚕食,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衰退,湿地生物的生存受到危及,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九龙口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意义深远。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复杂,耗资巨大,确定恢复的方案十分必要。要确定方案,就必须对操作程序、功能设计、指标体系、恢复技术、风险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5.1 划分湿地保护区,实施分区保护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方针,结合该区环境现状,本着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自然性,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水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科学研究的原则,将该区划分为西部重点保护和恢复区、东部生态文化和旅游区两个区域。西区:生态功能重点保护与恢复区,主导功能是保护湿地生态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的自然净化能力;东区:九龙口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功能区,以生态文化为主旋律,设计策划以九龙口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建设生态文化娱乐休闲区,并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展生态资源的恢复性建设,开发生态科考、科研、观光、教学等生态旅游。

5.2 加快九龙口生态园林工程建设

重视对该区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开发性保护,建设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按生态型园林城区建设要求,扩大绿地面积,提高保护区的整体生态功能,杜绝污染和公害,发展生态农业,兴建水利设施等。

5.3 建立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生态养殖示范点

建设公众交流活动中心,用于外来公众接待宣传活动交流。投资建设湿地教育展厅,用于外来公众参观。 并且通过向保护区居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少量的资金扶持,重点扶持一批替代产业建设示范户,为保护区替代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样板和经验,从而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4 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并且还是生态系统维持平衡所必须的要素之一。保护区湿地有2300hm2,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有巨大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和效益,以及蓄洪泻洪的功能,因此保护好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是九龙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摘要:指出了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效益。通过对九龙口湿地水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方案。

关键词:湿地,水环境,恢复方案

参考文献

[1]崔保山,刘兴土.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58~364.

[2]杨朝飞.中国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1995(15):407~412.

[3]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3:10~12.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3838-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9.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436~438.

上一篇:输电线路直线杆塔下一篇:保险中介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