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精选7篇)
西溪湿地 篇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 其本质更强调的自然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因其可持续发展性联合国则将2002年定为生态旅游年。随着热门对环保理念接受度的日益提高, 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持续发展。
1 生态旅游的概述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由于视角差异, 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 多数定义是从生态旅游的旅游者旅游方式及目的地经营方针的角度来看的。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 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该定义要点有二, 一是生态旅游的元素, 即自然景物; 二是要确保生态旅游的元素不应受到损伤。1991年,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则提出, 生态旅游是为保护地区环境而筹措资金, 创造雇佣机会, 提供环境教育, 为自然保护作贡献的自然指向型的旅游。不论哪一种概念均指向两点: 旅游者出行需具有环境友好性行为; 兼顾目的地资源保护与居民利益。
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 1 生态旅游发展遇阻
我国的早期的山水旅游活动就包含了朴素的生态旅游思想, 然大众旅游迅速发展, 旅游产品设计往往单方面强调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略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 也就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竭泽而渔式的粗放开发损害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二是原本的无烟工业却给环境带来持续污染压力。
2. 2 阻碍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2. 2. 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 生态出游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共识, 在资源开发上也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论。在大众观念上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常规的旅游产品为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 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而且在旅游收入中很少一部分才会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中去。
2. 2. 2 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大众旅游人口基数庞大, 旅游业发展又极迅速。为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上马建设, 往往忽视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而后续管理持续粗放, 导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可持续性, 也无法兼顾环境、旅游者体验与旅游地居民根本利益。生态旅游依托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发展, 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和调节规律, 但是随着旅游人数的激增, 服务设施也需要相应的增加, 使我国许多的风景名胜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建设性的破坏。而过量的游客, 其行为需要进一步约束。
本文将以杭州西溪湿地为案例, 进行阐述。
3 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3. 1 西溪生态旅游发展遇到瓶颈
西溪湿地, 位于杭州西部, 面积为10. 08km2,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不多见的城郊型湿地。随着西溪湿地旅游经营的开展, 这一难能可贵的所谓“城市绿肺”面积正在减小, 环境在恶化, 经过研究调查发现, 造成西溪湿地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
3. 1. 1 外部环境不利于西溪生态旅游开展
但近几年来的高强度开发利用, 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杭州生产、生活活动的增加, 使得湿地环境保持面临压力, 其面积不断缩减, 功能逐步退化, 部分区域小环境恶化, 环境保护难度较大。因此, 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特征的任务迫在眉睫。
3. 1. 2 环境污染以及景区管理不善
西溪湿地保护区涉及蒋村等9个行政村, 暂住人口1. 5万。由于环境保护区范围内的近3000户居民点分布散乱, 分散的农村住宅区无法进行统一治理, 导致5400吨/日的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景区河道。
目前, 西溪湿地保护区范围内通过三年“禁养”工作, 目前牲口饲养已经全面禁止, 但家禽1万余只却无法处理。保护区内共有鱼塘4822亩, 但由于人工养殖的鱼塘不断投放饲料, 又因鱼塘水体年换水频率极低, 故鱼塘富营养化污染严重。且景区内陆路交通并不发达, 居民或旅游者出行大量借用机动船舶, 而机动船舶大多用柴油作动力, 导致水体石油类等污染物超标。
3. 1. 3 游客行为难以控制
根据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指挥部的统一部署, 从2004年9月1日起, 为执行游客流量控制, 禁止湿地景区内居民接待游客。然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居民私自接待游客量平均每日仍达1000人左右, 污水排放量增加200吨左右。且游客普遍存在不良旅游行为, 无论是景区绿地, 还是河道中都有垃圾, 这也是造成生态污染的原因之一。
3. 2 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3. 2. 1 完善和健全生态旅游相关的专项法规与标准
由于没有具体可行的生态旅游法案或者相关法规, 致使包括西溪湿地在内的大量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 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 盲目扩大游览区、修建旅游设施。到目前为止, 也并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行业自我约束性标准。发展生态旅游, 必须有法可依, 需制定论证有关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 景区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 兼顾湿地内居民利益。
3. 2. 2 完善景区管理及外部监管机制
西溪湿地水质恶化, 一是因为管理与监管不力, 所有污水处理未得到有效疏导, 故而首先不能再允许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二是因为缺乏必要环境净化措施。建议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三是控制旅游人数。根据规划, 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 这一流量控制的方案必须得到有效执行。在控制游客数量的同时, 也必须提成合理利润作为对景区居民的合理回馈。
3. 2. 3 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强化游客法制观念
西溪湿地需重视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利用多种宣传途经 ( 如派发导引手册) 具体指引游客如何开展负责任的生态旅游, 或者相关鼓励措施, 能够让大家在了解西溪的同时, 也要注意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加强西溪湿地景区内部指示牌的制作, 在引导的同时, 使得游客生态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 结 论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已有20多年, 1999年更是中国生态旅游年, 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依托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发展起来的。随着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的推进与经验的积累, 包括西溪湿地在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必将得到可持续利用; 兼顾多方利益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也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文珵.生态旅游发展概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 (4) :39-47.
[2]时临云.日本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 2008, 26 (4) :78-83.
[3]陈文岳, 李忠全, 沈国正, 等.西溪湿地水质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G]//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文集.上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8:473-476.
[4]易志斌.中国生态旅游治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0, 7 (6) :15-24.
[5]吕华.论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 2007, 7 (3) :12-13.
[6]鲁小波, 陈晓颖.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8 (3) :120-127.
[7]王国新, 王如松, 毛春红.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良旅游行为及其对景区环境的影响[J].2009, 20 (6) :1423-1430.
西溪湿地 篇2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西溪湿地是浙江省的省级重要湿地之一,亦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西长约5.7 km,南北宽约4.1 km,总面积为10.08 km2,属河流兼沼泽型湿地和以鱼塘为主、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
上世纪70年代,西溪地区的地表水质量达II类标准,可供生活饮用。2003年,西溪湿地水体及周边的河流水体质量基本为劣V类地表水。2006年初,除朝天暮大水面以外,所有地点的总氮和氨氮都劣V类,磷超标不明显。
西溪湿地水域记录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17种,主要为寡毛类、摇蚊及软体动物。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被以人工及半人工植物群落为主,同时也有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自然植被可划分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人工半人工植被类型分为木本植被与草本植被两个植被型,木本植被类型有11个群系,草本植被类型有11个群系。
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描绘了西溪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妙美景。据了解,湿地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6个植被型组。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5属5 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水生植物有芦、菱、萍、莲等,两岸栽植的植物有柿、柳、樟、竹、桑、李、桃、榆、鹅掌楸、莲香树、枫杨、木槿等。其中桑、竹、柳、樟、莲等乡土树种在湿地区域内的种植历史较长,尤以芦苇、荻、柿、梅最具种植规模和景观特色。现保存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范围内就有2802株。湿地内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其中有白鹭、灰鹭、白额雁、绿头鸭、翠鸟等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共12目26科89种,占杭州鸟类总数的近50%;发现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等3目6科;爬行类有龟鳖目、蜥蝎目和蛇目3目6科;而鲤、鲫、鳊、鳙、青鱼、草鱼、鳜鱼、黄翅鱼等各种鱼类更是具西溪地方特色的水乡物产。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整个保护区分成三大区域:东部是2.4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主要任务是保育、恢复、培育,营造具有湿地多样性物种的原始湿地沼泽地;西部是1.78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实行一定年限的全封闭保护,营造原始湿生沼泽地;中部是5.9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条50米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
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三带”指的是紫金港路“都市林阴风情带”、沿山河“滨水湿地景观带”、五常港“运河田园风光带”。
西溪的景色特点以天然质朴为美,专家们将其提炼为四个字:“冷、野、淡、雅”。冷,就是幽寂、冷静,好似都市里的一帖宁静剂;野,就是天然、野趣,宛如红尘中的原始净土;淡,就是淡泊、清远,能使人领悟回归自然的哲理;雅,就是文雅、高雅,寻常处可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西溪的地理特色是湿地景观,主要的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较为显著的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在一期保护工程里面除了朝天暮漾作为生态保护区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之外,另外还有虾龙滩、费家塘两大生态区块,在首期湿地公园3.46平方公里中,以上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94%,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西溪湿地水域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最具有湿地特色的部分、最摄人心魄的部分完整地保护了下来。整个一期工程除入口接待区以外,可供游人参观的共有8个景点,分别是: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
生态优先原则,被列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六大原则之首。至今,综合保护工程在“生态优先”方面作了何种努力?“生态优先”最终又将以怎样的“版本”亮相于世人面前?昨日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日本、英国与中国三国专家共同解密生态西溪。
“生态西溪”的目标,在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少雄的描述中,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水清岸绿、鸟语花香、蛙鸣鱼翔、梅芳柿红、桃红柳绿、芦白桑青……当然,这幅画卷绝非普通的修饰之词,其中暗含着水质、空气、声音、动植物种类及百分比等多种指标的科学考量。
在已经进行和即将进行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生态优先将被一再地强调和遵循。如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今后,西溪湿地里还将补种约1000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据介绍在英国的许多加油站四周,常常会种植芦苇,因为污水流经芦苇地后水质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地面铺装尽可能采用透水性材料,绿化时以乡土植被为主,区域内设置禁止船只停靠和登岸的“朝天暮港”区块……对于生态西溪的充分考虑,尽现于规划的点滴细节之中。
今后,西溪的游览方式也将与西湖不同。据周少雄教授透露,西溪旅游走的将是生态体验、文化怀旧的路子。游人在西溪的活动,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对历史文化的体味和怀旧。仅以芦荡观鸟为例,西溪将设高台观鸟处,游人可以通过望远镜等设施远远地欣赏鸟类的活动;也将设计掩体式的观察
平台,能让人悄悄地接近鸟类,方便近距离的科考活动。西溪将力争成为一个生态教育的大课堂。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直至实施保护工程之前,西溪湿地的景况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西溪湿地:植入式营销初体验 篇3
“外面的人一提到杭州,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却不知道,就在杭州市区距离西湖只有5公里之遥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一片罕见的次生态湿地,它是第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名叫西溪湿地……”《非诚勿扰》中“地产销售女”在游船上对葛优说的这一段台词酷似西溪湿地导游语,地点、资质、独特性被纷纷道出,甚至在后面还拉出一段宋朝皇帝的风情轶事,在片中美景的映衬下,看过的人不免被吸引。通过“皇帝”的口, “西溪且留下”,西溪变得名声大震。 2005年5月1日,西溪湿地正式开园,经过几年经营,在当地已具名气。谈起这次与《非诚勿扰》的合作经过,西溪湿地办公室经营管理科科长兼西溪湿地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梅晓增认为堪称“偶然”。她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介绍说,冯小刚将杭州选为《非诚勿扰》影片拍摄地之一后,本来想将情节安排为让葛优去西湖边买房,但一直感觉有些缺乏新意,后经杭州市委宣传部的推荐并亲自游玩后,其认为西溪景色优美且符合影片情调,所以最后也就有了西溪在影片中的新鲜出镜。“此次是双方的互惠合作,西溪湿地公同并没有因为被植入宣传而有费用支出,只在2008年7、8月影片拍摄期间,提供了相关所需要的景区资源而已。”梅晓增说。据了解,对于影片中植入情节的安排,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并没有提出特殊的要求,只是希望以原风貌展示西溪湿地,影片中关于西溪湿地的台词是拍摄方按剧情需要,从原导游词中进行部分提取而成。
一直以来,西溪湿地在营销传播上与国内其他景区大同小异,主要为参加各省市旅游部门的旅交会、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进行合作,以及开展园区主题活动宣传等传统方式,而在媒介选择上主要以全国性的《中国旅游报》、区域性的平面媒体、户外广告牌为主。此次植入式广告操作可谓是西溪湿地在营销传播上的新尝试。为了配合广告植入效果的最大化,在影片正式上映后,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还及时跟进,专门策划推出了《非诚勿扰》外景地的寻访游、体验游等项目,同时在园区还开展了与《非诚勿扰》影片主题相关的一些互动活动。另外,西溪景区在网易、携程网以及杭州生活频道上都进行了相应的营销推广活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将围绕主要客源市场杭州、上海进行一些硬性广告投放。
随着影片的热映,西溪湿地在一夜之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探寻、了解,可谓名气扩大了、业绩增长了。对于此次植入式营销操所作取得的超出期望值的结果,梅晓增坦言有点出乎自己意料。据了解,仅在2008年春节7天时间西溪湿地便接待游客约13万人,往年与此无法并论。相对中高端商务会议、政府考察等团队客流稳步增涨外,旅行社客流以及以都市白领为主的自驾游散客数量增涨的幅度则更为显著,原来以浙江、上海、江苏、安徽为主的市场也有所扩大。
西溪湿地 篇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把旅游信息服务政策提上议事日程, 尤其是要建立一个能共享旅游信息的大型平台。2014年1月,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 旨在充分发挥旅游主题年在市场宣传推广和产品开发中的引领作用, 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全行业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与广泛运用。然而, 目前我国智慧景区的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为此, 本文对杭州首个智慧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查, 从管理、服务、营销、保护的方面进行研究, 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从而改善西溪湿地的智慧旅游公共平台, 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 借助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 为其他区域发展智慧旅游提供依据, 加快旅游业信息化步伐。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智慧旅游。
目前, 智慧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体系尚未达成一致, 众多学者对智慧旅游概念做了广泛的探讨。叶铁伟 (2011) 通过分析“智慧地球”的概念, 提出智慧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 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 主要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 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 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张凌云等 (2012) 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 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慧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 使得旅游的相关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的开发激活, 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 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王微 (2014) 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技术, 借助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设备, 实现旅游信息的广泛采集、挖掘分析、实时传输和自动感应, 培养旅游者从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决策、旅游购买、前往旅游地、在旅游目的地消费全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智能性和交互性, 为旅游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旅游服务和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受, 最终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与旅游管理的数字化。
2. 智慧景区。
邵振峰等 (2010) 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下, 认为智慧景区是指景区在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可视化的智能管理和运营, 包括建设景区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管理平台与决策支撑平台。党安荣等 (2011) 在解读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出智慧景区的定义:智慧景区就是通过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 实现对景区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进行全面、系统、及时的感知与精细化管理, 提高景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实现综合、实时、交互、可持续的信息化景区管理与服务目标。
综合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对于智慧景区, 国内各学者观点基本一致, 可以简单阐述为:智慧景区是基于数字景区建设的基础之上, 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 实时、及时为游客和景区提供信息, 实现景区信息化和智慧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平台。
(二) 景区智慧旅游表现内容的相关研究
张宗书等 (2015) 认为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依靠现代信息科技的力量, 智慧旅游的发展势不可挡, 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三个层面, 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此外, 不少学者还提出了智慧保护的层面 (申瑞侠, 2014;杨家芳等, 2015) , 因为景区在考虑到游客、商户、管理者的前提下, 还需要关注景区自身的生态环境。
1. 智慧管理。
邵振峰等 (2010) 主要从游客角度出发, 提出“智慧管理”是针对“游客数量”、“人流方向”等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和监控, 发布“景点游客饱和度”等相关信息服务, 实现管理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段晨等 (2015) 从景区运营管理机构角度考虑, 认为景区运营管理机构通过构建景区智慧旅游管理系统, 为人驻企业、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高游览率。
从上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 “智慧管理”的定义主要是从游客和景区运营管理机构两个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智慧管理”可以定义为:景区运营管理机构通过构建景区智慧旅游管理系统, 对景区内部管理、游客流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能够及时解决突发事件, 为企业、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 智慧服务。
詹敏等 (2014) 认为“智慧服务”是通过定位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咨询服务平台、位置服务平台、商务服务平台, 满足游客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梁倩 (2014) 结合智慧景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定义“智慧服务”的概念如下:通过智能手机或智能导览终端, 配合物联网、云计算、GPS定位、二维码等相关技术手段, 而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信息服务。
笔者认为“智慧服务”是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 以游客为中心, 整合并智慧化景区各类服务平台, 在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服务的同时, 能够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需求的服务模式。
3. 智慧营销。
林若飞等 (2013) 认为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是一种整合智慧旅游体系中核心能力, 区别与单纯的网络电子营销, 集合不同营销理念以达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关系营销为目标的营销模式。李文臻 (2015) 认为“智慧营销”是新形势下武当山——太极湖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话题, 主要面临如下问题:如何在智慧营销方面加强旅游、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整合, 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智慧的旅游营销。
通过上述的众学者观点, 笔者将“智慧营销”总结为:在旅游目的地和游客关系营销的基础上,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化信息交互平台 (如微博) 等, 将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和整合, 展开智慧的旅游营销。
4. 智慧保护。
申瑞侠 (2014) 从智慧景区的技术层面上认为“智慧保护”是智能化地感知生态环境变化, 制止生态环境退化, 解决环境容量控制等问题, 并为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开发提供智能的决策支持。杨家芳等 (2015) 提出“智慧保护”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景区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对景区资源环境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是景区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从上述概念看来, “智慧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控制等方面,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景区管理结合, 有效地保护景区资源环境, 从而达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目的。
三、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现状
(一)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 距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6公里, 距离西湖仅5公里;东起紫金港路, 西至绕城公路, 南起沿山河, 北至文二西路, 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它是国内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在空间布局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可归纳为“三区、一廊、三带”。在自然资源方面, 该湿地公园内有丰富的动物品种, 包括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鱼类;植物资源有维管植物254种。在景区景点方面, 该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 “三堤”分别是福堤、绿堤、寿堤, “十景”分别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
目前,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在努力建设“智慧西溪”, 秉承“一切皆服务”的发展理念, 努力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模营销式创新、生态保护模式创新、标准体系创新的智慧西溪”的建设目标。
(二) 基于观察法和访谈法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现状研究
1. 观察研究。
(1) 研究设计。
观察目的:通过笔者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的实地观察, 初步了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智慧旅游方面的发展现状, 分析该湿地公园的智慧旅游发展程度。
观察时间:2016年3月12-13日
观察内容:以旅游六要素为主线, 以各要素的智慧四方面 (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保护) 为支点进行观察。
观察路线:以周家村主出入口为起点, 途经七大主要观察区域 (西溪湿地三期、文二西路南侧、三期与福堤之间景区、福堤及周围景区、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绿堤及周围景区、沿山河东侧) , 以天目山路与紫金港路交叉处为终点。
(2) 研究分析
通过笔者的实地观察和APP体验, 发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智慧旅游在旅游六要素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 景区和商户最关注的是智慧服务方面, 基本上都会选择和品牌APP合作, 提供在线“一键式”消费, 给游客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但在笔者的实地观察中, 景区和商户采取的智慧营销手段过于狭窄, 几乎都集中在微信扫码上, 难以避免游客在日后取消关注的危机;智慧管理主要通过实时监控来监测人流量、车流量。
2. 访谈研究。
(1) 研究设计
访谈时间:2016年3月12-13、19-20日
访谈地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访谈对象:游客、基层管理者和商户
访谈内容:对游客的访谈主要针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的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保护三方面;对基层管理者的访谈主要包括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四方面;对商户的访谈集中在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三方面。
(2) 研究分析
(1) 游客
在针对游客的访谈中, 笔者对景区内20位游客围绕智慧旅游的四个方面提出了10个问题。其中, 游客青年人较多, 中老年人较
2基层管理者
本次对基层管理者的访问, 主要是希望从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智慧旅游四方面的发展程度, 发现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访谈对象分为前台咨询人员、售票员、保安、清洁人员等基层管理者, 共计20名。
3商户
针对商户的访谈中, 分别访谈了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的商户, 而侧重点则是在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方面, 共20名。
3.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现状。根据笔者的实地观察和实地访谈两方面的分析, 笔者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智慧旅游现状总结如下:
(1) 智慧服务普及程度高, 但质量低、体验度低。在景区智慧服务方面, 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制作和宣传推广了本景区的APP“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微信公众号“杭州西溪湿地”, 这说明该景区的自主智慧服务正在发展中, 且在不断完善。另外,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景区智慧移动服务主要集中在Wi Fi、APP、微信服务、多媒体触摸屏、LED屏幕显示器等上, 能从不同程度上满足游客的基本服务需求 (包括导航、导览、导游、导购) , 满足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需求;能够提供在线预定、付款、评价的“一键式”消费服务;实时定位、定制路线等服务也日益成熟。景区智慧服务正在不断优化服务时, 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一站式旅游服务。
然而, 智慧服务的诸多问题也客观存在。首先, 针对游客所反映的Wi Fi和APP出现的后台错误需要及时改善;其次, 目前景区智慧服务的普及程度还有待加强, 不仅要针对游客宣传, 还需要加强部分基层管理者对景区智慧旅游的科普, 提高景区人员的素质,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后, 及时关注智慧服务平台上的消息, 平台上游客的点评或投诉要及时回应。
(2) 智慧营销渠道多样化, 但形式单一, 宣传力度小。首先,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自身和商户的智慧营销手段主要有扫码、景区自有APP、微信公众号以及与大品牌APP合作 (如携程、去哪儿、美团) , 营销内容以优惠折扣、联票折扣为主。由此可见该景区智慧营销渠道多样, 但营销形式单一、宣传力度小。日后, 该景区需要在加大智慧营销的宣传力度时, 还要丰富景区的活动内容, 提高游客的体验度。
其次, 目前景区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的智慧营销比较有针对性, 可行性很强, 使用效果也很明显, 在增加了游客数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游客对景区智慧旅游的体验度。但是, 在发展景区智慧营销的程度上上有偏颇, 餐饮比重最大, 住宿比重较小。如何平衡景区各方面的智慧营销, 这值得景区相关人员去思考。
(3) 智慧管理效果明显, 但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在景区智慧管理方面,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立了西溪湿地数字化管控平台, 形成了对园区的整体管理、对景区各种硬件设施的数字化管理, 做到了监控和实时管理。游客对景区停车和人流量控制都很满意, 这也间接地表明景区在智慧管理这一方面做得较好。
然而, 该景区智慧管理更多的是站在景区自身角度去看待的, 而忽略了游客和政府的看法;同时, 该景区在自身员工范围内的智慧管理宣传并不到位, 这也值得景区去思考和改善。
(4) 智慧保护作用显著, 但缺乏与大众联系。在景区智慧保护方面, 景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云数据中心——西溪云数据中心。通过云数据中心收集该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状态, 建立数据库, 形成动态数据, 这对湿地保护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游客、景区管理者和商户三方来看, 智慧保护方面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人文气息也得到了增加。
四、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 提供高质量、重体验的智慧服务
景区在发展智慧旅游的时候, 应以游客为中心, 将细节做到极致, 注重游客的感知与体验, 增加与游客的互动, 不断优化和完善细节方面, 让更多的游客通过智慧服务平台体验“智慧旅游”。因此,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 需要给游客提供高质量、重体验的智慧服务, 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简化手续的同时能够让游客感受人文关怀。
第一, 建立完善的景区信息系统, 将景区智慧服务平台统一, 优化智慧服务流程。比如, 根据目前西溪景区仍使用纸质票的现状, 景区可以将电子票的投入与使用, 将身份证作为验证与提醒的必要中介物, 刷身份证后台就可以获得订票信息, 亦或扫描手机上在线购票而形成的二维码, 以此来实现电子门票。
第二, 丰富各大智慧服务平台上的在线服务内容, 时刻关注在线游客的动态, 及时采取措施。如手机APP上不仅只有简单的在线购票、评价等, 还可以增加商户和景区的具体介绍, 让游客对他们更了解。而景区和商户经常更新推送消息, 吸引游客;同时应及时关注后台订单、评价等, 并给予及时回复或采取相应措施, 增加与游客的互动。再比如景区可以提供有偿使用蓝牙耳机的服务 (主要针对外国游客) , 可以选择各国语言来介绍景点, 并且耳机具有定位系统, 可以自动定位游客所在地位, 选择相对应的景点、语言, 进行同步讲解。
第三, 完善智慧服务平台上为游客提供的游前、游中、游后的服务。比如针对APP用户:网上订票时, APP会根据游客所提供的兴趣爱好、家庭结构、年龄等综合方面的信息为游客定制个性游园路线;进入景区之后, 游客可以在APP上或者景区内的电子导购进行餐饮类的预约;离开前, 可以在APP上进行离开路线查询, 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则可以查询到站时间;出租车则可以提前预约。
第四, 加强与其他部门或商户的合作。在控制人流量方面, 及时告知等候进入景区的游客前方检票人数是否多, 是否流畅;若不流畅, 可以在入景区处设置简单的茶水处、人偶拍照留念, 消磨排队时间。
(二) 寻求多渠道、多层次的智慧营销
针对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营销形式单一、宣传力度小的问题, 可以寻求多渠道、多层次的智慧营销,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第一, 建立景区智慧旅游平台 (如APP、微信公众号) , 充分利用并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营销传播能力。例如, 时下比较流行的微信营销手段——微信转发点赞, 集满要求数量的赞数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奖励。这可以增加旅游者的兴趣, 在增加浏览量的同时也免费给产品做了宣传。但这也要求景区要时刻关注潮流趋势, 以最新的营销方式去吸引游客, 将游客变为营销者去主动宣传景区。
第二, 寻求多种合作方式, 与多类型专业品牌APP合作。例如在专业旅游APP方面, 景区可以选择有去哪儿、携程、驴妈妈、蚂蜂窝等, 该类型APP有一定知名度, 景区可以依赖他们已有的良好声誉来树立自己的口碑, 提高信誉度。另外比如与地图类APP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 合作, 在该类型APP上可以在类似“推荐景点”下搜索到本景区, 并提供交通路线、景点信息、周围酒店、美食等相关信息。
(三) 建立及时高效的智慧管理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智慧管理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 笔者认为景区还需针对一些细节问题采取一些措施, 建立及时高效的智慧管理。
第一, 视频监控能全面覆盖景区, 监视界面图像在各种显示设备 (不仅限于后台监控室) 上显示, 并能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操作。如具备破坏植物警告功能、人流量或车流量超限景区可以自动报警功能, 景区可以根据报警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人为管理的延缓性。
第二, 人才是景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景区需要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与素养。因此, 该景区在发展时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员工的培养, 吸引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加入景区, 同时对景区内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关于“智慧旅游”的统一的培训, 让员工掌握本景区智慧旅游系统的操作及服务流程, 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智慧旅游服务。
(四) 制定大众化的智慧保护
智慧保护对景区是长期发展的项目, 同时也是对社会的长期发展工程。因此, 要想把智慧保护做得更好,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需要取得景区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 制定大众化的智慧保护, 让每一个人都参与。
第一, 做好员工的宣传工作。只有做好内部工作, 才有了对外宣传的保障。
第二, 加强与公众在景区智慧保护方面的联系, 加大本景区“西溪云数据中心”的宣传, 让公众多了解景区智慧保护, 主动加入景区智慧保护的行列。
第三, 积极与政府合作, 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 同时给予技术、资金上的支持。
总之, 景区的智慧保护需要吸收社会各界的建议, 从景区的角度出发, 以公众的利益为主线, 以政府的扶持为辅, 形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与公众、政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摘要:近年来, 随着智慧旅游的推广, 各地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 加大对智慧旅游的发展。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杭州首个智慧景区, 对杭州发展智慧旅游起着带头和示范作用。本文从智慧旅游的四个方面 (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保护) 实地考察和调研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智慧旅游现状, 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改善智慧旅游的服务质量, 提高智慧景区的管理能力,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智慧旅游起到借鉴意义。
西溪湿地 篇5
西溪湿地是古代一个有名的地方,很早人们就在这个江南水乡过着种桑养蚕、男耕女织的生活。人们在河堤、湖堰旁种了很多桑树,春天,摘下桑叶去养蚕。蚕吐丝作茧,人们利用它织布、做衣服,用途很大。丝绸运到外地还能赚钱养家。
在农活之余,人们还喜欢进行龙舟比赛。有人山人海的观众聚集在一起,为参赛者呐喊助威,古时连皇帝也过来观赏激烈的比赛。开始了,队员们陆续跳上刻着精美图案的龙舟,精神抖擞,哗啦哗啦地划起来,他们团结一心,动作一致,使出全身力气奋勇向前。只要哪一队花样最美,速度又最快,准会迎来热烈又持久的掌声。
比赛之余,人们还会举行戏剧表演。在村里的木台子上,表演者身穿戏服,声音洪亮,歌声悦耳。下面的人一边吃饭饮酒,一边观赏叫好。
西溪湿地 篇6
2004年, 杭州市正式确立“东方休闲之都”的旅游地品牌定位, 将品牌化作为城市旅游地营销的重要战略。作为水体旅游资源占据优势的旅游城市, 杭州市目前形成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景区为代表的多处城市滨水旅游地, 它们的品牌塑造对于杭州城市整体旅游品牌的打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西湖景区属于老牌景区, 在景区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均占据优势, 而西溪湿地和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作为杭州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 许多方面还与西湖存在差距。作为处于同一地域的大型旅游景区, 差异化的形象定位将有助于它们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处于同一区域内, 且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旅游地应如何进行品牌定位才能产生“形象叠加”效应, 共同服务于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打造。
一、杭州滨水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对杭州三大主要滨水旅游景区———西湖景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的资源状况、产品开发状况、品牌建设状况等进行全面分析。
(一) 西湖风景名胜区
1. 景区资源概况。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西湖不仅自然景观优美, 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古建筑、古墓葬、石窟造像、碑石和摩崖石刻、古遗址、古寺庙、名人故居, 更是吸引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来。目前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景观格局,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 产品开发现状。
一是环湖休闲旅游产品。环湖休闲旅游产品是西湖景区首推旅游产品。目前形成了经典线路产品, 各路线自有不同风格。二是茶文化旅游产品。龙井茶乃茶中珍品, 茶新香更细, 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 疑餐一片霞。围绕龙井茶, 开发了更多的景点与产品, 其中有:湖畔居:湖畔居的水用的是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泉水, 水味清而甘, 把茶的香、茶的甘衬托到了极致, 是杭州品茶、赏景、休闲、娱乐和商务洽谈的首选去处。三是美食旅游产品。美食如今已成为西湖景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性美食旅游景点有:知味观、味庄:“闻香下马, 知味停车”———不仅在江南, “知味观”在全中国都是一块金字招牌。一直以来, 这家店都以小笼包、猫耳朵等等小吃为食客称道, 不过, “味庄”则是知味观的升级版、精装版, 是知味观的高端品牌, 属于“知味观”的“世界观”。四是演艺旅游产品。现在杭州西湖旅游演艺产品多以休闲式的夜游歌舞项目为主, 代表性的大型演艺产品有《西湖之夜》《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 小型演艺产品有配合雷锋夕照的游船民乐演出等, 凸显出杭州自古便有的泛舟江上, 以及休闲娱乐城市品质, 形成了“白天观光, 晚上赏秀”的全新旅游生活方式。
3. 品牌建设现状。
一是美丽西湖。西湖傍杭州而盛, 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 “天下西湖三十六, 就中最美是杭州”。西湖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 林壑幽深之胜, 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 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长期以来, “美丽西湖”一直是景区全力打造的品牌。二是免费西湖。2002年10月起, 杭州24小时免费开放环湖公园, 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西湖景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免费的西湖让杭州充满魅力, 从十年前的国庆节开始, 杭州西湖各景区陆续免费开放。“免费西湖”也成为西湖的另一张品牌名片。三是世遗西湖。2011年6月, 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 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的第41个世界遗产项目和第29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自此, “世遗西湖”成为景区致力打造的另一品牌名片。
(二)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1. 景区资源概况。
西溪湿地, 位于杭州市区西部, 距西湖不到五公里, 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 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 产品开发现状。一是生态旅游产品。西溪湿地常年推
出“渔夫之旅”、“向晚游”等生态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提前向景区预定, 乘坐西溪湿地的摇橹船, 跟随湿地的渔夫体验捕鱼的乐趣, 同时可以在景区安排的餐馆食用午餐。二是节庆旅游产品。针对景区景色季节特点, 在不同时节推出节庆旅游产品, 代表性的有:2~3月的探梅节;4~5月的“花朝节”;端午节龙舟胜会;9~10月的“火柿节”;11~12月的“听芦节”等。
3. 品牌建设现状。
一是城市湿地。城市湿地主要是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被浅水或暂时性积水所覆盖的低地, 有周期性的水生植物生长, 基质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 是城市排毒养颜的肾器官, 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科普等生态服务功能。西溪湿地作为杭城的“肾”, 在很大意义上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二是农耕湿地。西溪湿地成为农耕湿地的体现, 很大原因上景区保留了浓厚的农耕文化, 大部分的景点都是之前在此居住的居民留下的民房改建而成的。例如, 景区的景点“烟水渔庄”就完完全全的反映了当时村民生活居住的情况, 许多农耕用具都真实的还原在了游客的眼前。景区现在主要以此推出“渔夫之旅”的旅游活动, 许多游客也乐于体验一把“渔夫之乐”。三是文化湿地。西溪人文, 源远流长。景区的二期工程完全体现了西溪湿地浓厚的文化气息, 高士奇的府邸—高庄, 洪钟别业等, 大批古代文人留下的遗迹, 成为了景区宣传时的重点, 也是景区打造的重要品牌之一。
(三)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景区
1. 景区资源概况。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4A级景区主体位于杭州市主城区内, 南北从石祥路至武林门, 总长7.3公里, 东西延伸至两岸1公里, 创建范围约为4.1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主要有拱宸桥、富义仓、通益公纱厂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国家厂丝仓库、大河造船厂等市级历史保护建筑, 有石祥船坞、长征化工厂等工业遗存。同时, 也形成了如张小泉剪刀锻造技艺、王星记制扇、西湖绸伞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及小热昏、运河庙会、龙舟竞渡等民俗与竞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产品开发现状。
一是船游运河产品。分别推出了日游和夜游运河等旅游产品, 游客可乘船游览运河全景。二是节庆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中国运河文化节全国骑游大会、运河工艺美术之旅—运河学习长廊活动、运河音乐节、爱尚运河行&运河风尚之旅、运河烟花大会等。三是文博旅游产品。京杭大运河具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建造大量博物馆, 其中四个独具特色的是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手工活态展示馆, 也成为了四大历史街区。四是美食旅游产品。杭州大运河的美食主要是集中在四大历史街区及周边, 运河镇举办过首届“鱼羊美食节”, 美食节上, 运河镇共推出“一街三馆十店加农家乐”的美食布局。
3. 品牌建设现状。
一是休闲运河。休闲运河是大运河景区致力打造的重要品牌名片, 景区所推出的一系列旅游产品都旨在丰富该品牌的内涵。二是时尚运河。商务旅游品牌, 围绕运河打造新城, 赋予运河生机。京杭大运河四周, 现已成为集星级影院、国际名品潮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休闲体验中心。三是文化运河。京杭大运河最南端 (杭州) , 被授予“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称号, 向世界展示她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采和韵味。文化运河成为大运河景区的另一个主打品牌。
二、杭州滨水旅游景区优势品质
美国著名学者帕洛格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旅游营销工作的经验对旅游地所拥有的优势品质进行了分类总结, 并给出了一份清单 (如图) 。这份清单共涉及12项标准———其中属于第一层级的标准 (即最重要的标准) 有4项, 属于第二层级的标准 (即次级重要的标准) 有8项。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这些品质越多, 其营销工作的开展也就越容易。本部分以帕洛格的观点为依据, 基于比较分析视角, 对西湖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三大景区各自的优势品质进行分析。
第一层级:我们可将这些品质称为"四大天王"。一个地方如果同时拥有这些品质, 则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访问。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列, 这些四大品质包括:
●如画般的景色 (dramatic scenery)
●可供开展多种活动的程度 (perception of lots to do) ●独特性 (uniqueness)
●理想的气候 (predictable weather)
第二层级:虽然这八项品质在重要程度方面比不上第一层级, 但同样, 一个目的地在这些方面所拥有的数量越多, 则其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同样, 也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这些品质包括:
●未遭损坏的环境 (unspoiled environment) ●清洁 (cleanliness)
●民众友善 (friendly people)
●良好的价格/价值比 (favorable price/value relationship) ●无犯罪现象 (crime free)
●当地人会讲来访游客的语言 (the natives speak the visitors'language) ●可口的饮食 (good food)
图帕洛格旅游地品质
(一) 西湖风景名胜区优势品质
1. 如画般的景色。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其实, 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 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她的丰姿倩影, 令人一见钟情。
2. 文化底蕴深厚。
西湖的历史, 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 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西湖不仅是风景, 更是文化, “西湖十景”的每一个景点从形成到命名都是由先贤达人用智慧与情感重笔勾勒而成的, 是西湖风景与文化内涵的集中呈现, 象征着西湖的精华所在。
3. 旅游特色活动丰富。
西湖音乐节, 西湖灯会, 西施故里荷花会, 西湖龙井开茶节, 西湖国际烟花大会等系列活动, 不仅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更是增加了西湖人气, 节节攀升。活动不是一成不变, 每一次总有新鲜事物紧紧地抓住了游客的眼睛, 为之着迷。
(二)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优势品质
1. 如画般的风景。
西溪三堤十景, 吸引了大量游客游玩。因湿地环境保护的相对完整, 每年的景色都非常漂亮, 举办摄影展等活动来记录西溪的美丽景色。景区内部还有植物园, 每年的四五月份举办的花朝节更是西溪湿地美的象征, 那时整个景区都沉浸在一片花海中, 游客来此游玩十分享受。
2. 独特性。
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水是西溪的灵魂, 园区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 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 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 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三)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景区优势品质
1. 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 具有其重要的地位, 在经济、文化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之所有能历久弥新, 饱受千年的风雨至今还有其重要的意义, 与他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重大的关系。它是集观赏和文化传承于一身, 其尤其是在2006年10月之后, 随着运河杭州丰城区以“古韵金河”为主题, 打造“一馆二带二场, 三园六埠十五桥”等景点的一期整治景观工程完工, 开始成为旅游与商贸、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称的生态河、景观河, 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2. 发展空间广阔, 空间分布明确。
现已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布局, 充分体现山水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再者众多的旅游资源中, 京杭大运河这个旅游资源, 可谓是独树一帜, 更加具有其旅游的可贵性。
3. 政府各方规划, 各层市民支持。
京杭大运河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 不但是源于京杭大运河自身, 更离不开千百年来杭州人民的努力。政府的政策支持, 将京杭大运河进行规模化的管理, 使得京杭大运河的环境大大改善;杭州民众, 无论是哪个阶层的, 都对京杭大运河的维护做出贡献, 使得京杭大运河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
三、杭州滨水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定位
(一) 西湖风景名胜区品牌形象定位
杭州西湖对外宣传的口号已经牢牢定格在“人间天堂”这一概念, 而且也得到了绝大部分游客的接受。但“人间天堂”涵盖了太多的内容, 显得比较抽象。对西湖景区的品牌形象定位, 可以有多方面考虑。首先, 西湖周边有众多的人文资源, 白娘子传说, 十八相送等, 许多爱情题材的故事传说都深入人心, 以此为侧重点, 打造浪漫西湖, 更加突出一直宣扬的“人间天堂”;其次, 根据浪漫爱情的主题, 结合美丽的西湖景色, 建造一些基础设施来支持这一主题;第三, 宣传“爱你在西湖”, “相遇在西湖”等更加具体直白的口号, 来突出西湖的美丽和浪漫, 给游客除了“人间天堂”以外更清晰的定位。
(二)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西溪湿地的旅游形象定位是“留下湿地只为你”和“都市湿地看西溪”, 虽然宣传口号表达的很直白, 但是并没有体现出西溪自有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西溪湿地的旅游地进行品牌建设, 来完善西溪湿地旅游形象的定位:首先, 西溪湿地有70%是水域, 水就是西溪湿地的灵魂, 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建设西溪;第二, 西溪湿地的人文资源, 西溪自古就是文人的隐逸之地, 有许多文人在此筑屋隐居, 研究学问, 留下大批的诗文辞章。景区要重视这方面的建设, 让旅游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那种情操;第三, 景区的民风民俗, 西溪湿地每年的端午节都举行龙舟盛会, 还有一些当地农家生活劳动场景, 这为西溪品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要加强民风这方面的建设, 让旅游者能体会这种农家生活、农家文化。基于以上几点, 可以用“生态西溪, 人文西溪, 西溪人家”的口号来宣传, 简单明了的点出西溪特色, 给游客一个明了的定位。
(三)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景区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的旅游形象定位是“杭州不仅有西湖, 运河风光更诱人”, 这个口号很直白了点出了运河风景, 但内容比较单一, 没有突出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本身特有的景色, 比较难吸引到旅游者。因此, 可以对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的旅游形象品牌进行一个重新的定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具有其重要的地位, 在经济、文化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之所有能历久弥新, 饱受千年的风雨至今还有其重要的意义, 与其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有重大的关系;第二, 京杭大运河拥有的地理空间很大, 沿途都可作为其发展的空间, 现已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布局, 充分体现山水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第三, 京杭大运河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 不但是源于京杭大运河自身, 更离不开千百年来杭州人民的努力。可以打造“京杭运河, 跨越千年, 与你相遇在新世纪”, “天堂之最———千年运河, 等你来”, “一舟烟雨, 访遍古今”等口号来打造运河景区。
四、杭州滨水旅游景区品牌营销策略建议
(一) 西湖风景名胜区
一是用流行表演方式:沙画, 以这种表现方式吸引游客的眼球, 在特定的时刻表演, 晚上效果更佳。二是组织新、奇、特、优、丰富多彩的特色游赏项目, 提高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国际上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三是微电影:将西湖与爱情友情亲情结合一起, 在最美西湖获得最美的感情。四是塑造品牌, 宣传营销承载文化:“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离不开文化。现代旅游行为学研究表明, 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寻找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当前多数游客对演艺产品知之甚少归因于大部分产品缺乏文化的支撑, 尚未形成品牌特色。因此, 演艺产品应注重品牌创建, 立体化呈现景区主题, 构架景区形象;拓宽营销渠道, 注重产品内在文化的宣传, 以品牌塑形象, 以形象促发展, 以发展强品牌, 提高演艺产品在游客心中的认知度。
(二)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一是策划一个大型文化表演, 参照《西湖印象》《宋城千古情》的大型文化表演, 成为一个特定的项目, 在吸引游客的同时, 更好的推广滨水景区旅游, 打响更高的知名度。二是与旅行社合作, 展开杭州滨水景区旅游线路, 设置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景区为一线的旅游产品, 设计相关的滨水游玩活动, 创造新的游玩方式。三是打造杭城“水上巴士”旅游, 将西溪湿地融入其中, 让游客以最合适的方式游玩最美丽的西溪湿地。四是制作精美纪念册, 内容为滨水景区特色, 相关的产品介绍, 配以精美的风景图片, 造成游客二次游玩的诱惑力。
(三)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景区
一是利用杭州京杭大运河的文化节, 将运河文化作为主打, 将文化节规模扩大, 这是不可被复制、被替代的运河文化, 所以对于京杭大运河的滨水旅游品牌推广有一定的作用。二是政府现在致力于发展京杭大运河, 整治和发展两手抓, 并且推出一系列政策宣传京杭大运河, 这可以作为一个缺口, 来进行品牌营销策划。三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将风景区划分成一定范围, 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探险、休闲、科考等服务。以滨水旅游城市的“形式新、功能多”让人眼前一亮, 可以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娱乐基地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作为基点, 打造滨水基地旅游, 将四个各有千秋的历史文化街区圈合成为滨水旅游基地, 可以在这个景区中, 享受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和服务, 达到各种旅游的目的。四是可以一周的景区免费开放, 在这一周内, 景区内的观赏性的一律免费, 不包括住宿和购物。让大家免费体验基地村, 感受京杭大运河所带来的全方位的感受。
五、结语
打造滨水景区品牌建设, 是为了让游客对不用类型的旅游资源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同时也避免了同类旅游资源的激烈竞争。本文以杭州为例, 围绕西湖、西溪湿地和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这三个主要滨水旅游景区形象定位问题展开研究, 就它们各自的形象定位及在形象定位基础上的形象建设问题分别提出了策略建议, 以期这三个滨水景区走上个各自的特色化发展道路, 共同推运杭州城市旅游的深入发展。
摘要:以杭州三大代表性滨水旅游景区——西湖景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 为例, 探讨杭州滨水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定位问题。借助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在对三大景区优势品质、游客需求、景区旅游形象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杭州三大滨水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定位建议及营销策略。
关键词:滨水景区,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Stanley C Plog.李天元, 李曼译.旅游市场营销实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2]Nigel Morgan, Annette Pritchard, Roger Pride.杨桂华, 田世政, 姚娟, 译.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玮, 伍青生.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以吸引旅游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 2008 (3) :92-97.
西溪湿地 篇7
园林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以灵台、灵沼、苑囿等形式出现,当时的园林是如山岳般高大的堆土建筑,是古人对山岳崇拜的一种直接体现。古人认为,正是有了山,尘世和天国才能有所联系,得以接近。正如《诗经》中所记载的那样:“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而从两周以后,园林的功能逐渐从“娱神”向“娱王”发展,“王在苑囿,鹿鹿修伏”。当时的园林营造是帝王权贵这一特权阶级的专利,所以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了他们好大喜功的宇宙观和审美观。皇家园林这一园林体系从两周到秦汉再到后来的魏晋南北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虽然随着朝代和特定年代审美的变化,风格各有不同,但基调一直偏重磅礴和繁复,始终不离其“皇家”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园林一直以来受到学者大家的重视和偏爱。
与此同时,从春秋起,文人、士大夫作为另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逐渐等上历史的舞台,他们的出现,也深深影响了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营造手法。当时的文人们努力在山川之美与士大夫人格价值体系间建立某种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园林比诗歌、书画更直观、更具象、也更有震撼力。士大夫对文人园林营造的追求和发展也和皇家园林一样,成为另一条完整的园林体系,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对于这一体系的园林营造,明代的计成在其《园冶》一书中有较为详尽的分类和研究。在《园冶》的“相地篇”中,计成把园林按地形分为六大类,其中后人研究最多的当属归类于“城市地”的江南私家园林,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郊野地”、“山林地”却一直以来未受到园林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很多传统郊野园林、山地园林已经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悄然销声匿迹,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郊野园林和山地园林自古以来是文人隐士寄情山水的理想栖息居所,他们不光在其中对话自然,表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1思想,也把很多无法施展的政治抱负以及建功立业的豪志转化为了一种叠山理水造阁营室的诉求。所以作为业主同时往往也是真正的设计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经历也都直接间接地反应在了他们的园林建筑中。而隐逸精神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表现为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园林营建理念,更是对文人园林从相地到营造修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西溪湿地园林概述
2.1西溪湿地的地貌和历史沿革
西溪的范围,从古到今并不是一直恒定的,总体来说,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西溪”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距今约一千多年前的古书里,从最初的水名、山名、到后来的市镇名、乡村名,更又为路名、片名等。直到南宋之前,关于西溪的具体范围、水系水质情况等等尚未发现可靠的文字记载。只知西溪在汉唐时期,已经被人们逐渐开发利用,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以上,到了唐代,西溪湿地区域内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行政建制,所以有“唐有西溪市”2一说。
到了宋代,西溪的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西溪湿地的面积减少到了100平方公里。此时文人已经开始游览钱塘郊外的西溪。到了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临安,西溪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亦从此开始扬名。西溪湿地区域内,水网丰富,水塘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西溪这块土地的确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湿地环境。西溪湿地自古以来有山有水,根据现存的地名结合史料考证可知,至明代,西溪发源于与富阳、余杭交界的分金岭,一路奔腾加带附近的许多溪涧溪流,穿过留下镇,汇于大溪河,一支入古荡,一支出闲林,流长达“三十六里”。到了清朝,据康熙《钱塘县志》记载,西溪范围有所缩小,流长也缩减为“十八里长”。3民国至今由于区域范围又有所改变,现西溪全长约25公里,其中古荡以西城区范围内西溪长12.2公里。西溪南岸,群峰矗立,绵延不绝。在现今的地图上,有老和山、灵峰山、秦亭山、北高峰、美人峰、龙门山、小和山等。
2.2西溪传统园林的总体特点
由于这有山有水的独特地理特色,又地处城郊,西溪湿地注定为历代的士人隐者所钟爱,文人骚客所咏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中隐在壶中”,大隐者的境界太高,一般不得志的士人,或是归隐的官宦还是更偏向于找一个西溪湿地这样的地处市郊,风光独好,却又还不至荒凉的地方安居治学。由于上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一书相地篇中对各种园林地形的分类。西溪湿地最为典型的特点是郊野地,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局部又带有山林地和江湖地园林的特点。
计成在相地篇中把园林共分为:山林地、郊野地、村庄地、城市地、傍宅地、江湖地这六大类。笔者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在对地形地貌特点比较单一或者基地范围比较小的园林按《园冶》设计手法进行类型判断和设计时,可以简单地选择一种类型特点进行设计。而在对像西溪湿地这样综合性的大型湿地进行园林类型分类时,则要有总有分。因此,即使是同处于西溪湿地这块郊野地上,不同局部的园林建筑营造也由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业主需求,有不同的设计手法。在抓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总体精髓下,百花齐放,各具魅力。
3、西溪湿地传统园林建筑实例分析
3.1横山草堂
横山草堂的主人是明人江元祚,著名藏书家,字邦玉,明朝末期钱塘人。他精通儒学,擅长诗文,无心丛仕,一心研究学问,长期携妻眷隐居横山草堂达二十多年之久。横山虽风景如画,引人入胜,但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故游屐罕至,直到江元祚在此居住,通过二十多年间对横山草堂的不断营造,也由于他的学识人品,故横山借着横山草堂和江元祚的名声,才逐渐为各路文人所知,成为他们竞相拜访和探讨学问欣赏美景的世外桃源。
横山草堂在横山大岭六松岭畔,在明代,经过江元祚的营造,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园林建筑群。而草堂内建筑的命名也无不体现着主人高洁的品性和人生的追求,如漱雪桥、绿香亭、却月廊、醉山楼、竹浪居等。从地形地貌上看,横山草堂所处基地应属于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的山林地,而横山本身所处的西溪湿地则从属于郊野地,所以,横山草堂园林建筑的营建风格必然同时兼具山林地园林和郊野地园林两种园林风格。
江元祚作为一名著名的藏书家,在横山草堂有一座著名的藏书楼,名唤拥书楼。此楼“推窗远眺,眼界全碧,千峰若围,隐现树杪。”《西溪百咏》之《横山草堂》又诗云:“六松引径入桃源,潭有潜龙洞有猿。就水结亭花近槛,依山构阁竹临轩。望江移榻栖霞岭,看月因梅倚雪垣。处处花工先位置,不须开凿得名园。”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横山草堂整个园林规划本身,还是其中的单体建筑都因山就势,凭借着横山自然的绝佳风景,谨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的园林建筑营造准则。当时的西溪作为郊野地,其中的园林建筑普遍具有的特性是“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而处于横山上的横山草堂则更具“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雪,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5
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人马元调游西溪,登临横山草堂,兴之所起,留下游记一篇,对横山草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其描述,可做如下分析。当时的横山草堂,由六松岭进入,崎岖的山路为两旁茂密的竹林、遍地的苍笋所掩映,几乎要看不见,这让探访者更添了一种欲入桃花源的感觉。走着走着,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便到了漱雪桥,桥是江元祚自己亲自砌造的,因为经年累月,也因人迹稀少,桥上已经挂上了藤萝。河的两岸是大片大片的茂林,那苍翠浓绿几乎把来人的衣袂也映得发绿,过了桥,便到了绿香亭。过了绿香亭,前面便是横山草堂的主题建筑了。整个草堂最外围是一圈石墙,入口上书“逸林”二字。石墙里又围了一圈竹篱笆,密密得编出斜纹,江元祚称之为“鹿蕃”。正中为“竹浪居”,推测为一座二层建筑,如文中描绘,登临可俯视远处万竹如浪,故得名。竹浪居的后面是一个庭院,庭中栽有大梨花,以前一直开白花,有一年突然开了红花,所以得名“艳雪”。庭院的左边是主人的起居之所“香梦窝”,右边是宾客谈诗论文的场所“挂屐寮”。庭院的背面较远处是被称作“云髻”的小山峰,这座小山峰可以透过竹浪居的窗户看到。庭院中有小山峰上的溪水流下,在水口处飞梁架溪,泉声幽咽,使观者留恋往返。再向前是曲折的长廊,得名“却月”,廊子的尽头是“醉山楼”,二层建筑,三开间,四面开窗,登高远观则远处山水尽得目下。
出了醉山楼,则是一座“藏山舫”,像一艘小船一样架在两崖之间,舫的北边是一间精舍,供奉着《大方广佛华严经》。精舍的西北方向数十步,有溪流激射,涛声如吼,在其上,飞架一座轩,轩的左右均设置栏杆,可凭栏而望。左望能见溪流的源头自远处蜿蜒而来,渐汇成溪。又望可见溪流往远处流去,高低错落间分散四处,如白练一般溅射,故得名“卷绡”。精舍与藏山舫以及轩(卷绡)之间都有廊子链接,但并未对这些廊子进行命名。
再往前是一条百步长廊,共有两百多根柱子,顾得名“蔓櫩”。这百步长廊的两边曲涧微鸣,松竹参立,老梅盘亘,景不胜收。一路向上,廊子的尽头便是拥书楼。拥书楼为二层建筑,五开间,前后均出抱厦,也为五开间。楼前有一个庭院,庭外汇水为曲池,锦鲤游泳。庭中有若牛若虎豹的山石自然点缀其间。由于树林掩映,修竹茂密,所以在各个建筑之间很难望见远处的建筑,也给观访者以感觉不尽的可能和惊喜。
而江元祚自己对横山草堂的评价是“乃知草堂之构,既屏以崇山峻岭,复绕以茂林修竹。前则江湖梅松为径,后则岩石泉瀑为邻,诚为造物所钟,必厚以天福,而后乐此。”6
3.2高庄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是杭州城的一处著名园林。其前身为柴庄,始建于明代,据明史记载孝廉柴云倩曾隐居于此,他的女儿柴静仪,后来更与林以宁、冯又令等人在此结成了“蕉园诗社”。这更是被以后的红学研究者认为是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姐妹结成诗社的原型。据记载,当时的柴庄“碧涧绕门,白云入室,周围植梅竹数亩。”7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柴庄有竹楼花谢,月影泉声之美。俨然一派计成在相地篇的郊野地一段中所描绘的景象,地处郊野的柴庄静谧、悠然,叠山理水间完全保留了郊野地本有的野趣。
据记载,高庄始建与清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到康熙三年(1664年)其间,对然高庄之所以被称为高庄是因为其主人高士奇的名望,但是生于1645年的高士奇此时尚还年少,所以推测当时开始修建高庄的应为高士奇的父辈。这种修建维护工程,应该在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收受大量贿赂之后达到一个高潮。高士奇显然是把这里当作他将来养老或是隐居之所来修建经营的。但是,他的隐居和柴云倩、柴静仪的隐居是有本质区别的。正是这种区别造就了柴庄再修建扩建为西溪山庄(以下称西庄)后,园林风格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里不得不简要叙述一下高士奇的生平。
高士奇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于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生在杭州城里一个小康家庭,在他前25年的生命里,一直郁郁不得志,参加乡试,屡次落第。面对生活的现实,他一度不得不放下读书人清高的架子,到北京报国寺庙的市廊下卖字画、代写字福、喜帖子,以此来养家糊口。然而,也正是这个经历成为了他一生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报国寺庙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庙市之一,三教九流各路人马往来期间,可说是一个龙蛇混杂之地。身处其中的高士奇,和他们打交道,耳濡目染,很快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文人变成了一个八面玲珑,善读人心的小商人。机会终于在康熙八年(1669)年降临在他身上,那年高士奇进入国子监读书,谋到了一个书办的差事。在不久之后的宫中关帝庙翻修这一工程中,高士奇有幸重写了门楹。后康熙帝途径关帝庙,对匾额上的墨迹大加赞赏,于是追问出自何人之手。此后,高士奇在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被明珠亲信弹劾前,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他的才华和智谋以及揣测上级领导心意的本领,使他在官场异常顺利。
然而老谋深算如高士奇者,必然明白官场终究险恶,尔虞我诈一朝天子一朝臣。素以他有钱了以后就在家乡置办田产,修建旧宅,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当时的康熙帝和后来的乾隆帝一样,很爱下江南欣赏江南美景,高士奇曾多次随驾扈从。而杭州风景在江南一众美景中又久负盛名,于是结合高士奇后来的诗作,我们不得不这样揣测,在他修建西溪山庄时,并不仅仅只是把它当作一所给自己养老的宅院来操作。他一定考虑到了也许有一天圣驾到访的可能性。皇帝御驾亲临自己的府邸,这在当时,是莫大的荣耀,这种荣耀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今天的我们可能难以想象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高士奇描写关于康熙帝御赐亲临西溪山庄的诗作有些虔诚的近乎谄媚了。
本来计成对郊野地的构想走的是飘逸出尘,悠然南山下式的隐者居所,根据现存诗作,相信在高庄还是柴庄的时候,这里确实是一派这样的风格。但在康熙身边为官多年的高士奇,一定深知康熙的审美。林徽因曾说“Qianlong taste”太过柔美,不够大气,其实有清一世,帝王的审美都有些偏向于繁复和柔美。也许是满人的祖先来自广袤的大草原,看够了太多的豪迈奔腾,所以对水草茂美的江南风情赋予了别样的柔情。所以,既是出于审美的考量,也是将来可能的接待御驾的需要,经过高士奇大手笔整修后的西溪山庄,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城市地园林的一些风格。
可惜天意弄人,康熙帝真正临幸西溪山庄的时候,高士奇被弹劾解职已久,所以他既无心情也无更多财力再休整故居,康熙临西溪山庄是,“旧业西溪,荒芜已久,沉一椽容膝,半亩安身,触眼楼台几处倾,手植寒梅已覆楹柱,把钓尚存临水榭。”8由此可以看出,当年高庄的一切水石林亭俱在,亭台榭依旧,只是有些年久失修,略有倾斜。这也是中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需要长期维护,定期翻修,这是中国人重现世而不求永恒的体现。但当时西溪山庄的景色正好反应了高士奇官场受挫的心境,也给山庄的园林精致增添了一分皇家园林所难以得见的沧桑和真实。
4、结语
对比横山草堂和高庄,整个横山草堂的园林建筑群既有隐逸出尘的味道,又更添了因山就势的磅礴和巧妙,还具有高庄那种稍嫌繁复的近乎私家园林式建筑所没有的空灵与淡然。所以说,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里,一座园林往往就是园林主人性格品性经历的间接体现,这就好比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一样,他们所钟爱的建筑式样,建筑风格乃至建筑环境本身,从深层意义上来说,都表达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一生所见的感悟。这也是为何传统中国园林建筑从不同的基地开始就必然具有了不同的人文意义、设计手法、建筑风格的原因。
江元祚可算是真正的隐士,即为“全隐”,所以他的横山草堂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天人合一、质朴自然的隐者精神。而高士奇先期在高庄“朝隐”过一段时间,告老还乡后则是“半隐”,所以他的高庄虽也归属于文人园林,但和横山草堂相比,却依然在潜意识里透露着权贵和阶级的特点。
横山草堂和高庄,无论是在营造手法还是园林氛围上都是不尽相同的两种风格。除了前者处于湖畔的坡地,后者处于更为偏僻的山林的客观原因。其业主高士奇和江元祚的不同人生经历和人生追求也是造就这两处园林风格截然不同的重要原因。“半隐”的高庄相比“全隐”的横山草堂,毕竟多了一分矫揉造作,少了一分自然纯真。物质的都会影响精神,而精神的都将回归物质。因此在今后具体研究分析园林典型案例时应注重了从地形地貌特点和业主经历精神形态两方面入手,把《园冶》中六大不同地形园林作为六个元素加以组合调配,力求更为精准地把握前人营造园林时真实的设计手法和人文情怀。
摘要: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该类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西溪湿地】推荐阅读: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06-10
游西溪湿地作文650字10-13
秋游西溪湿地小学生作文07-30
西溪湿地博物馆研究报告10-23
六年级写景作文:西溪湿地_700字08-10
悠悠西溪情散文07-06
西溪访友作文700字10-12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10-21
湿地资源10-14
湿地景观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