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西溪情散文

2024-06-25

悠悠西溪情散文(精选10篇)

悠悠西溪情散文 篇1

悠悠西溪情散文

“西溪湿地水涟涟,几转曲桥忽现。斜倚红梅相伴,含笑疏枝展。”踏上这条林间小径,听古音悠悠,看水流汩汩,怎不是一种江南柔情?望摇船行进,寻宁静港湾,怎不令游人迷醉?初访西溪湿地,一曲菱歌,一湾碧水,陶醉不已;泛舟湖漾,独钓塘边,自得其乐。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沿着小径,当你漫步在曲径悠亭,聆听上一首古典的轻音乐,绝对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一路品味植物清香,一路倾听山间鸟鸣,更是令人意犹未尽。沿路上岸,跨过木桥,邻水架起一艘棕榈覆盖的仿制渔船,船上的一条粗绳牵着水中的渔网,极具野趣。三月摇橹西溪,穿梭在湿地芦苇、水道之间,无论在草滩上漫步,还是驾舟荡漾在碧波上,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摇橹船悠悠驶来,船夫豪爽高歌,和着潺潺的水声,碧波荡漾,令人沉醉。幢幢小楼临水而建,竹林围绕,水波清幽,视野开阔,美不胜收!

往右沿着小路向前,便是梅竹山庄的门坊,探头望去,庄内绿意盎然,错落有致,古朴幽静,竹林柳烟,令人沉浸其间。穿过长长的竹径,来到一户小庭院前,叩响清脆的铁环声,悬挂着“西溪草堂”匾额的门坊应声而开,一个精致的小院呈现眼前。地上细草茂密,篱笆错落,青翠的竹子掩盖起白色的泥墙,好一幅淳朴恬静的农家图!

穿过普济桥,水系豁然开朗。登上码头,走过竹径,茅草浓密的泊庵映入眼帘。整个庄园犹如仙岛泊于水上,周边芦苇丛生,野趣盎然。沿着开阔的水岸,曲曲绕绕,穿过两座小桥方至水阁。西溪水阁静闲有致,古朴典雅,是读书休养的好地方。沿途景域开合,变化有致,屏障掩遮。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探梅,兴致高涨。岸边时有垂梅探头,“弯腰”垂入水面状似恭迎贵宾,微风中,阵阵沁凉的.花香袭来,不禁叹:江南水乡柔情依旧!

“一曲溪流一曲烟”。这般未经雕琢的西溪,何尝不为游人寻了一处宁静的港湾。江南水乡,是浙江的淳朴,是浙江的清幽,是浙江的柔情!如此的浙江更是哺育着青涩的少年,哺育着清纯的少女。

山悠悠,水悠悠,道不尽浙江之美,斩不断浙江之情!

悠悠母亲情散文 篇2

早有心愿,回老家看看公公婆婆。正值周末的日子,我们带着儿子回乡下看他们。早春二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但透过车窗的阳光和拂面而来的春风却带给了我无限的温暖。结婚二十多年了,这条路我走了一次又一次,但这次回家我更是归心似箭……

二十多分种的路程似乎很漫长,终于到家了。我急急忙忙下了车,推开熟悉的大门,婆婆满脸笑容地把我们迎进屋里。她又是倒水又是给孩子找吃的,不停地为我们忙碌着。当她用颤抖的双手把一杯水放到我面前时,无意间我发现婆婆虽然开心地笑着,却掩藏不住她憔悴的面容。一个多月未见,她的头发似乎又增添了许多银丝,皱纹里镶嵌着些许疲惫。她的脚上穿着一双自己手工缝制的黑条绒新布鞋,白塑料底子,鞋帮还镶着白边特别显眼。奇怪的是她鞋后跟趿拉着,双脚还不停地变换着姿势。我不由得问婆婆:“妈,你是不是脚疼了?”婆婆挤出一丝笑容,轻轻地“哦”了一声说,“脚上骨节疼痛,这都是老毛病了不碍事。得知你们今日要回来,我想着你们不是买房、买车,就是供孩子上学一个个都不容易,我就怕你们回来花钱又给我们买一堆东西。昨天上午,我乘坐邻居的三轮车去镇上买了点你们爱吃的东西。时间不早了,我担心你爸吃不上午饭上火会生病,就扛着一袋东西走了二个多小时赶紧回来了。这要是搁在十年前,十几里路我顶多一个小时就走回来。看来老了,不中用了!”

我听着婆婆一句句地诉说,想着她对孩子们的真心牵挂,内心一阵阵酸楚。婆婆就是一个时刻想着别人,唯独忽略自己的人,她似乎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婆婆也是70岁的人了!她出生贫寒,从小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嫁给公公后几十年来一直是勤俭持家,生怕浪费一粒粮食,多花一分钱。公公十年前确诊高血压、脑出血、大脑萎缩老化,经常忘东忘西常年离不了药,再加他上去年冬天把腰摔伤,生活一直不能够完全自理,都是婆婆一个人没日没夜毫无怨言地精心照顾,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耐心地服侍,公公现在才能拄着拐棍出来走动。我想,要不是婆婆的悉心照料,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我们哪能安心做各自的工作?

“小淇快尝尝这玫瑰饼,这是你二姑旅游带回来的,听说还是云南特产呢!”婆婆翻箱倒柜找出许多吃的,不停地让儿子吃这吃那……此时此刻,婆婆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炎热的夏天,她为了填补家用背着儿女到城里帮人刮砖,不敢到我们姐弟四家吃饭。后来我们得知此事后她尴尬的表情;记得女儿上大学时,她用颤抖的双手把自己帮别人间苗挣来的500元钱给女儿送来时的感人场面;还记得她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种菜,成熟时背回家后,又搭车给儿女和外甥送来时的那份满足……

清楚地记得,那年她胆结石手术四十多天后,正是我家刚住上新楼房。婆婆趁我上班之时,从地下室把大包小包需要搬到楼上的东西,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背上六楼,然后又整理入柜。当我下班回到家时,看见她正跪在地上用毛巾擦着地。我清晰地看到,一串串汗珠顺着她瘦弱的脸颊留下来,流到肩上,浸润衣服。我内心涌过一阵感动更多的是心疼,来不及细想,马上夺过婆婆手中的毛巾,把她扶起来坐到沙发上。当看到她满是老茧的双手青筋凸起,指甲凹陷时,我的眼角湿润了,不由得责怪她:妈,你身体还没恢复,这些活不用你去做,你要好好地休息……没等我说完,婆婆就打断我的话,这都是些手头营生不碍事的!我做的是微创手术,刀口早长好了,在家里我休息了一星期就什么活都能做了。”“你在老家,我们不在跟前没办法帮你去做,现在来了我家里,你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让身体完全康复。毕竟你也老了,身体要紧啊!”婆婆再次激动地说:“你养了两个孩子,除了月子里照顾了几天,就没管过你们。你生下小淇时又赶上你爸生病,除了给孩子吃了些笨鸡蛋什么也没帮过。真是没用啊!钱给你们花不上,连力气都添不上!”她一脸内疚地看着我。此刻,我连忙说,没事,没事,妈,我不怪你。你身体不太好,一年忙忙碌碌也不容易,你对我们的好我都记在心里了。

面前的婆婆让我真的很感动,她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晚辈身上。让我无法忘却的是,生下女儿后回到乡下,正值数九寒天。婆婆担心家里冷,就给我们生了两灶炭火,还时时刻刻陪伴左右。她经常嘱咐我吃东西要趁热,不能洗头发怕伤风。最让我感动的是厕所在院子里,婆婆总是拦着我不让出去。我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婆婆就会说:女人生孩子是最需要人侍候的时候,有日子的一百天,等你百天方便了我就不拦着了……

记得女儿八、九岁的时候,暑假里回老家住了几天。老家山高坡陡种地很不容易,婆婆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里干活,间或还要去给牛割草。回到家里还得点燃柴火做饭,就算再累她都要变着花样做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做好饭后,她每次都要把滚烫的饭晾到温度适宜,然后再端到女儿手里,看着孩子吃完,她才满足地去吃点剩饭剩菜。

婆婆是个节俭的人。她总是想着别人,常常忽略了自己。长期地苛刻自己,她患上了胃病,多少次疼痛来袭,婆婆总是咬咬牙挺过去,轻易不吃一颗药。有一次正巧周末,我们骑着摩托车早早地回去看他们。一进家门,见婆婆脸色苍白,坐在炕上按着肚子,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看见我们进来,婆婆一脸惊喜,她艰难地起身,要给我们张罗吃的。我们告诉她已经吃过了,这次回来是叫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婆婆听了婉言拒绝,轻描淡写地说:老毛病了,疼一阵就没事了。前几天你姐、你弟他们回来也要带我去检查,正好有下乡看病的医生给我检查了,说是胃溃疡,没事啊!你们一个个忙的,我就怕你们知道了惦记。等我哪天去买点药喝上就好了,你们真的不用担心。其实婆婆是怕花钱,她的胃病也是自己平时只顾照顾公公、惦记儿女,忽略自己造成的……

那次回到城里,我一想到婆婆胃疼时的表情,心里就犹如刀绞般难受,虽说她不是我的亲娘,但婆婆的真情早已打动了我。想着往事,更念着婆婆的病情,于是,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治疗胃溃疡的偏方,我马上去药店买了两副药给婆婆送回去。记得那次一共花了四块多钱,婆婆还要给我买药钱,这我怎么能要啊。婆婆按说明喝完药后,多年的胃病还真的治好了!她逢人就说:“是俺的媳妇给买的药治好了俺的多年的老毛病。”我听了深感汗颜,几元钱和婆婆的`恩情哪能相提并论?

婆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时时感恩、时时想起的人。20多年了,虽然我在老家加起来不过生活了几个月。但婆婆给予我的恩情,将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她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却值得我学习。她从小就教育儿女生活中要与人为善、做事脚踏实地,不和别人争吵惹是非;不能贪图便宜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要懂得知恩图报……她的言行影响着我和孩子们,让我的儿女从小也懂得了付出与回报,明白了孝敬长辈,感恩别人的美德。可喜的是婆婆的四个儿女也是个个诚信踏实,家家美满让人羡慕。

婆婆的点滴深情让我无法一一详细叙述,她的勤劳善良有目共睹,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婆婆让我值得珍惜一辈子……

一天很快过去了。离开的时候,婆婆还不忘把两袋蛋糕硬塞给我,嘱咐道:你家一袋,给二的(小叔子)家一袋。回到家记得打电话告我一声……我们走出一段距离,正准备上车时,看见本家大嫂从不远处圈牛的地方下来,我连忙和她打招呼。嫂子看上去面带忧郁,她一脸担忧地对我说:“我家的母牛这几天一直不吃草料,真是糟心了!”“那一定是生病了,找兽医看看吧!”“哪里是生病了!自从卖掉小牛后它就一直不吃,已经许多天了。奶胀胀鼓鼓的,我们也没办法啊!”大嫂无奈地摇了摇头。

“它也是母亲,想孩子吧?它和人一样!”我说完后,抬头看了看母牛。虽然没有看清楚它的样子,但我完全可以想象出一个母亲思念孩子的那份望眼欲穿和牵肠挂肚。天下母亲都一样啊!回头再望婆婆她还站在原地,远远地朝我们张望呢!

面香醋劲悠悠情散文 篇3

我说:“天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晋中。”

我所谓的“晋中”,即是以太原为中心,包括榆次、太谷、祁县、平遥、文水等县市,地理学上称之为晋中盆地。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是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在太原起兵,纵马横刀,风卷中原,一统六合,夺得天下。

山西面食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的深刻,说实在话,当时说什么也不能够接受。1983年大学毕业,服从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了别人都不怎么愿意去的山西大同。自学校去工作单位报到途中得在太原站换车吃饭。出了车站,我去广场边上的一家小饭馆,要了几两饺子,记得是韭菜肉馅,机压的饺子,吃起来没有什么味儿。有个三十多岁的女服务员过来,非常热情(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满口太原腔的普通话,她说:你在车上熬了夜,没胃口,调点醋就好了。没有等我点头,她提起放在桌子上的醋壶,“刷”——就往我的碟子里倒。我夹起泡在醋里的饺子,哇——,什么味儿呀!

看着那个女服务员由热情骤变为惊慌失措的脸,我又不好发作。反而安慰好说:不错,不错,强忍着吃了几个饺子,一是怕浪费,二也是为了不让她太难堪。后来,还是多要了两张煎饼才草草填饱个肚子。山西各地的饭馆酒楼,餐桌上都少不了这三种东西:醋壶、酱油壶和盐罐。后来我对山西陈醋着实喜欢,甚至一日不可无此君,这是始料不及的。

到了大同,我们刚报到的四个大学生被单位安排下矿井实习一年。矿上食堂不怎么好,馒头老蒸不透,不是碱大,就是面酸,那些菜,不是土豆白菜,就是萝卜粉条,总之是没有一顿吃舒服的。我们四个每顿都合起来打饭,这样,可以出一份的钱就吃上四个菜。除我外,他们二女一男都是山西人,特别照顾我这个“南蛮子”、“广东侉子”,好点的菜尽量让给我。特别是其中一个温柔多情的晋中姑娘,对我特殊的关照,总是变着法子让我吃好。星期天回单位,她不让我吃食堂,而是点上她特地从商店买的煤油炉给我做面条。这个姑娘后来就是我的妻子。日后我对山西面食的偏爱,关键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在那艰苦的岁月,她用晋中面条温暖了我这颗孤寂的游子心。现在妻子已随我调回老家滨海城市湛江,但我们家仍经常吃面食。日常生活主粮大约是一半面粉一半大米。

山西面食,可以说是集整个中国面食之大成,其精华就在晋中。这肯定是与历史有关。自明朝初年至清代,晋中盆地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富庶地区,特别是明清两代,晋中外出经商发大财者甚多,就是名闻中外的“晋商”(笔者将在“《铭情山西》系列散文之二:晋商,嵌入历史的辉煌”中作详细描述)。因为有钱人多,饭食就讲究。晋中的自然物产,找不到广东沿海一样有鳞有爪有壳的生猛海鲜,所以,心灵手巧的晋中家厨和馆厨们,就在主食面食上下功夫,代代积累和发展,形成了晋中面食博大精深的体系,可以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晋中面食就加工方法来说,同样是有四大类,即煎炸类、蒸制类、捞面类和汤面类。但其品种比其他地方多得多。煎炸类里有油饼、油条、油绳、夹心煎饼;蒸制类有花卷、馒头、包子;捞面类有水饺、拔鱼儿、托鱼儿、溜尖儿、剔尖儿、压尖儿、擀面、刀削面、揪片儿、猫耳朵、扯面、拉面,等等,晋中面食的主要特色就体现在捞面类上;汤面类是按其配料和佐料的不同来起名,常见的有肉丝汤面,鸡汤汤面,卧蛋面,榨菜汤面,三鲜汤面,银丝素汤面。在汤面类中,有一种“合子饭”,是把面条下在小米稀饭或玉米楂楂里,与锅里先下的南瓜、土豆或白薯同煮,这是穷人家早晚餐的主食,稀的、稠的都是它了。我见过制作或吃过的山西晋中面食,不下三十种。

在捞面类里,有一种很特殊的叫“河捞”。这种面食的加工,是在晋中牢固结实的大锅台上架设一个特别的机构上进行。这种机构由横竖两根木头组成,下面那根中间凿出个槽,槽底镶嵌一块铁板,铁板上钻出漏面条的众多小孔,上面那根中间装上一个与槽完全吻合的木榫。把揉好的面团放入木槽,两个人站在锅台对面各执一端用力压上面那根木头,木榫挤压槽中的面条,从筛眼状小孔挤出,坠入液沸的锅中成形、煮熟,浇上浇头调上佐料上桌。

如果说要举出最具山西特色的面食品种,当然,首推刀削面。刀削面的加工方法,是把面团揉好,就着烧开的水锅上方削成条状,飞入水中煮好捞出,浇上浇头和佐料上桌。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讲究。首先,面粉的质量要好,选用的面粉要筋性好又不粘刀;其二,水和面粉的比例要恰当,水少面干太硬,水多粘刀又不好削;其三,揉搓上要下足功夫;其四,刀要就手,利钝要适中。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腕上功夫。另外,还不能忘了个小秘密,在和面时撒上一点粉盐。面刀是山西家家户户都必备的厨房用具,但有的人用菜刀也能够削得很好。在我的亲友中,削面技术最过硬的是妻子的小妹妹。我削的也算可以,但还比不上她。

在晋中面食中,我最爱吃的是“猫耳朵”。每次探亲回外母家,或者是他们来看我们,我都要他们做“猫耳朵”。“猫耳朵”的加工方法挺有趣:把擀好的厚面片切成指头大小的小方丁,用指头在面板上一碾一滚,就滚成贝壳状。因为有这一碾,增加了面的弹性,口感很“筋”,有咬头,也很耐饥。每逢我生日这天,远在三千公里外的外父外母也要做“猫耳朵”,他们用“猫耳朵”寄托对我的祝福。这样的温情挚爱,实在让我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在山西年,我学会并且比较熟练掌握的面食加工技艺是擀面条,功夫绝对的老到娴熟。另外,擀饺子皮也是一把好手,不单是快,而且成形好,厚薄、大小都适中。每次探亲的团聚,包饺子都是我擀的皮,我一人擀皮可以供给三个人包。这点小小的手艺,让外父母喜欢的不得了。

我原来那个单位,同事们来自全国各地,但大家来后不久都会爱上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以太原及周围地区生产的最有名,首推榆次和清徐这两个地方。当年我在大同工作的几年里,有机会出差太原时,很多时候都有同事托付捎太原陈醋,从太原回来,肩上扛的手上拎的全是大塑料壶装的太原陈醋。我调回湛江很久了,有一次有个朋友从大同路过来湛江,好朋友有斐君子给捎来的也是山西陈醋。我体会到吃面食调醋确实令人胃口大开,而且山西醋不但对肠胃等内脏和血管保健是上品,对美容护肤也极有效,洗过头后在最后漂洗的水中滴几点醋,头发会变得又亮又光。醋泡蒜一起吃可以有效防治感冒,吃螃蟹、鲜鱿等海鲜调点醋可以防止过敏。山西人有“姜葱蒜醋治百病”的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受国家的领导人某某同志喜欢把醋兑雪碧作为饮料(民间尊称为“某某一号”)的启发,湛江有位企业家开发出一个十分畅销的著名陈醋饮料“天地壹号”,这个企业家就笔者中学时代的校友、现单位同一科室前辈的同事(我调入现单位时,他早已经下海经商)、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广东龙虎豹实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陈生先生。他们生产的陈醋饮料的主要原料,也是从山西进来的老陈醋。

我们广东人很多不喜欢面食,原因是广东人吃面多以糖同煮,所以很容易腻味,吃多了之后常犯胃酸过多或者腹脘闷胀。我们向不少广东亲友推荐山西陈醋,果然大家对面食的感觉就大大不同,如我的父母兄弟们。但是,如果吃面食用广东白醋,则效果大大不同。广东白醋俗称“酒尾”,据说是用蒸过米酒之后的酒糟加工的,寡酸寡酸的,按山西方言来说是“白痞没味儿”的,没有山西老陈醋的香味和劲道。

抚今思昔,翘首北望。山西的水土和五谷足足养育了我五年。从二十岁出头的一个“愣头青”到为人夫为人父,我与山西结下不解之缘,或者说,我全身奔流的血管里,不单是南海的潮汐、红土地番薯的精华,还有黄土地小米、南瓜和老陈醋的神魂——山西于我,不但人亲,土也亲呐!

悠悠西溪情散文 篇4

我因为在业余时间有时到网上看看,就不时与造访的朋友说几句话,了解当今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业务圈内的,也有完全陌生的行业的。他们都给我丰富的地理人文知识,细腻的情感经历,和朴实无华的人格风范,没有他们,我可能不会写出那些反映社会真情风貌,反映民生情感疾苦的文字作品。

我去年下半年在诗梦和中年人生发了170多篇诗歌散文小说和随笔,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家庭婚姻,政治经济国际评论及新闻历史图片等。我交往和反映的都是普通人普通事,我喜欢眼睛注视社会的低层,因为《诗经》最感人的莫过于风了,也就是白居易所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制作”了。大人物是不需你去关注的,他们的事情历来历朝历代自己办得很好,而老百姓的故事是最真实无欺最有血有肉的`历史。

悠悠同窗情 篇5

耳边听着老狼的《同桌的你》,忽然想起了初中生活的一幕幕情景

转眼间,初中的三年时光已经溜走,虽说现在已和初中生活说了拜拜,可是心中还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三年来,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初一的时候,第一节课是自我介绍,每一个人都挺不好意思的,唯一例外的是小诸葛,那流利的语言,真的让我们很佩服,那口才,一流的。自然,她以后也成为了领导我们三年的老大,成为了我们学校最牛的老班。

有缘千里来相会,宿舍里的八个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418宿舍是我们八个人的小家,06级5班则是我们的大家。在这家里,有快乐,有烦恼

有时,我们八个人会联合起来攻击另一个宿舍;有时则是窝里斗,不是和他吵就是与他闹,可是,不过半天的功夫,又在一起说说笑笑。每天晚上到了熄灯的时间还在说话,直到八个人被老师抓出去罚站才老实。这一切,又是多么让人开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们这个大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女生把自己用来买明星贴的钱掏了出来,男生也把自己留着玩游戏的钱慷慨的拿了出来,就连平时的小气鬼也都无私的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献了出来,因为我们知道灾区的人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些钱。同时,我们这个大家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为汶川默默祈祷

还有老师,年老的语文老师的幽默,每一节课都会让我们大笑几回;帅气的数学老师丰富的知识,让我们佩服;还有年轻漂亮的物理老师,还有,还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留恋。

悠悠菊花情 篇6

早晨,一个小姑娘匆匆的往学校赶.她背着书包,头上扎着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捧着一束洁白的野菊花,往学校走去。

走到学校时,莹莹并没有往教室走,而是往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因为她要给王老师送一束美丽的野菊花.她知道王老师每一天都在为同学们操劳着,帮差生辅导功课,他们不懂王老师一遍又一遍的`为他们讲解.汗水不停的流,王老师都不在意,只要同学们听懂学好,她就心满意足了.想到这儿,莹莹的眼前又浮现出了王老师辛勤工作的情景,她加快了脚步走到王老师的办公台,桌子上还有那熟悉的老花镜、墨水、地球仪、笔筒、日历,还有那没有合上的教科书。莹莹心想:昨天晚上,王老师肯定又为同学们批改作业了,所以莹莹精心摘了一束洁白的野菊花要给王老师一个惊喜,她小心翼翼的把菊花插在王老师的笔筒里,嘴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因为她想王老师看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悠悠师生情 篇7

悠悠师生情

六(3) 郭皓天

“老师”我们每天不知要称呼您多少次,也许您感觉不到什么,觉得这仅仅是一个称呼而已。但对我们而言,这一声“老师”,饱含着我们对您的由衷感激、深深谢意!因为您用世间最崇高的.爱孕育着我们。这爱,比父爱更深沉,比母爱更细微,比友情更纯洁。当我们失败时,是您给我们以鼓励;当我们成功(本作文来自于本网网)时,又是您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本作文来自于本网网)的喜悦;当我们迷惑不解时,您象航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为我们扫平前进中的障碍。我为自己能遇上您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悠悠端午情作文 篇8

艾全草入药,可温经、去湿、散寒、止血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可制艾条供艾灸用。

不必说年年端午门前挂的一束艾草,也不必说艾灸缕缕萦绕心头,单是一口软糯清香的青团,就足以唇齿留香数日了。

水波泠泠,山脚下河水轻抚过石滩,拂过青树翠蔓沙沙作响。岸边的一片小土丘上,兀自生长着一丛艾草。微风卷过,激起阵阵异香,在水花浮动间荡漾。姥姥带着我采几株艾草,叶片上柔软的绒毛扫过手心,留下药香四溢的温柔。冲洗,择净,在锅中煮出翠绿的汁水,用木槌把柔软的叶片捣成深绿的浓浆。姥姥把糯米粉细细筛过,阵阵雪白纷扬而落,又倒进艾草浆。一会功夫,光洁柔软的面团便焕发着翡翠般的光泽。冰凉的面团在手中滑过,团成杏儿大小的小球,在锅里蒸熟。咬一口,冲鼻的艾香首当其冲,糯米的软糯香甜混杂着草药淡淡的清苦,却有别样的清凉。

箬竹以叶入药,味甘,性寒,归肺、肝经,清热止血,解毒消肿。

粽子是所有人最温情的端午记忆。姥姥总是提前早早地买好成捆的箬叶,浸水泡除泥沙,端午节独有的清香自此便弥漫开来。一颗颗雪白圆润的糯米粒,在清水中翻腾,涨着鼓鼓的肚子,可爱极了。姥姥捧起一张箬叶,叶子在她粗糙的手掌里竟然显得格外娇小玲珑。姥姥熟练地把箬叶卷成圆锥形,倒入一半糯米,或塞上两个蜜枣,或装上我最爱吃的咸蛋黄和鲜肉,以糯米封顶。双手一压,便把粽子牢牢盖住,捏成端整的四角形,用彩线缠绕下锅煮熟。水汽氤氲间,糯米香甜温柔了他的背影,粽香弥漫丰盈了我的回忆。

藿香全草入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我和姥姥一起把一捆藿香拣去枝梗杂草,整理成大小统一的枝叶,曝晾干燥,揉碎后再扬去尘土。姥姥将香材碾切成小块,在土灶铁锅上小火煸炒,点点汗珠悄然爬上她的额上肩头,浸湿了她的衣衫。姥姥心细,裁下一块方形的彩布,绣上小巧的纹饰,手持银针,引着丝线在布间飞舞,把彩布缝成四角形。我帮她把藿香碎配以艾草、薄荷等香料揉进棉花里,填进小布包,拴上彩绳铃铛,小巧的香包便诞生于巧手之间。最喜欢的便是把香包挂于书包上,银铃脆响携着异香飘随,把一份温情常带身边。

高一作文:悠悠书香情 篇9

高一作文:悠悠书香情

何丹琳肇庆中学高一(2)

与书结缘,幸甚至哉

一架荼糜满院香,起风的午后,细碎的阳光缱绻温馨,散落在地上,折射出树叶的斑斓碎影.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在捧着《格林童话》在出神地看着,忘了手中晶莹的棒棒糖――那就是我,孩提时候的我.我想,大多数的女孩子都像我一样吧,最初都是在童话的引领下走进充盈着书香的天空,于一页页方块字发生美丽的邂逅的.童话,给予了我们最初最纯的梦,让我们的天空星星都亮了.二

书香盈窗,情之所系

静夜里,一盏孤灯仍亮,屋子里飘着几缕若有若无的茶香.桌旁坐着一个绾着两个发髻的小姑娘,她正埋头读书.那一缕缕墨香,总能令她魂牵梦萦,情有独钟――那就是我,步入豆蔻年华的我.我喜欢这种静夜读书的感觉,如莽原驰骋般自由,如天际翱翔般轻盈,如森林恬睡般安谧在静夜,我似乎能听见智慧的源泉在哗哗地流动着.一份随着书中内容跌宕起伏的心情也在空气里跳动着.一次次灵犀的交流,使我潜移默化,思想日臻成熟.腹有诗书,不仅有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好处,还可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积累菁华博采众长,也助我深入观察,体味生活.遨游书海,我兴趣广泛,文学,历史,科技,教育,艺术,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均有翻看.从宇宙黑洞到春秋争霸,从孔子儒学到克隆技术,从高山流水到后现代舞蹈领略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不禁一次次地倾心折服于前人的智慧,惊叹于世界的深邃奥妙,从此更加醉心于茫茫书海.三

诗词天地,伊甸乐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细雨霏霏的窗前,徘徊着一个手执书卷,低头吟诵的少女的身影――那就是我,依然是那个爱读书的我.初具文化底蕴的我迷上了那一篇篇光照中华文化史的诗词歌赋.苏轼的豪爽,李煜的哀怨,李清照的淡雅,都令我爱不释手.捧着唐诗宋词,看着月照花林皆似霰,赏着映日荷花别样红听着小弦切切如私语,又道烟波江上使人愁.嗅着茗品的馨香,吟着动人诗章,心儿也随之荡漾.当我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时,我顿时被岳飞的壮怀激烈所感染;当我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时,我又被他那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所震撼.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这首《江南春》,把我从李煜的悲戚世界中拉了出来,心儿也沉醉在这春意盎然的如画美景中了.这就是我痴迷唐诗宋词的原因.那里面是个五彩纷呈,包罗万千的世界,有催人泪下的孤寂哀怨,有教人欢欣愉悦的喜庆情景,又有令人向往不已的闲情逸致.四

寄蜉蝣于天地,愿抱书卷而长终

故乡溪河悠悠情作文 篇10

八月香飘桂,十里醉长夜。溪水回流,缓缓行悠长。潺潺流淌在心房。春晓四月间,踏花回故乡。

有一条条小小溪河,有一座座马尾松树,有一片片桔园,有一坡坡桃源。弯弯的小路,青青的松树,绿绿的竹林,红红的桃花,波波的`涟漪。满溪静水忧长流,满山松树高节奏,满园花儿争芬芳。啊!这就是我生长的地方,这就是我成长的故乡!

吃过早饭,穿上新衣。叫上孙子。“萌萌,今天,我们回老家去啰”孙子摸摸头,提出很多疑问,“老家在哪里?”“什么叫老家?”“我们为什么要去?”“妈妈说,今天是星期天,带我去五柳公园。”一个五岁的孩子,天真,活泼,灿烂。问题多多,给他解答,他才不问。

芳菲四月,溪水情万千。我和爱人领着孙子,骑上一辆摩托车,从县城出发,向西前行。行驶在那满山绿叶的花丛中。

我的故乡--枝江市仙女镇张家湾村。村上有两条溪河,一个叫张家湾溪河,一个叫彭家冲溪河。

东边彭家冲溪河,全长约九十多公里,自上往下,途经高峰村,云峰村,横店村,彭余村,新民村,新建村,在枝江市董市镇新周村出口。西边张家湾溪河,全长约八十多公里,途经东跃村,青春村,新生村,田家庙,新建村,再到董市镇新周村出口。两条溪河汇成一条,二溪和一。就有了新的地名--两河口村。

张家湾溪河,宽度不过二十米,深度不过八米。自上而下,弯弯曲曲。洪水暴涨,冲毁粮田。平时悠静,灌溉农田,似一条弯曲粗绳,静静地躺睡在故乡的土地上。

余家冲溪河,九曲八湾,粗细跌宕,自由奔放。抗旱以它为水源,丰收以它为保航,甘甜水质以它为光荣。他悠悠淌流在正冲。它在我心中是永远唱不完的深情!

记得小时候,在张家湾溪河长大。夏天一到,身穿短裤,一双赤脚。在溪港里,捞猪草,打泡游,学蛙泳,,蹬仰涡。双眼一闭,鼻子一闷,就沉下水底,脚朝天,脸望地,水中摸小鱼,捉蚌壳,捡螺蛳,揪鳝鱼,抓泥鳅,找螃蟹。追青蛙,捕蜻蜓......

有时候,三个成群,五个成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打水仗,抢调堡。撒鱼网,打突击。捡起瓦片在溪河水面打水漂,一漂几十个浪花,漂到溪中间就落下。摘凌角,刺手指。踩甲鱼,陷泥潭。抽芦苇,撮腿伤。踏水浪,沧浊水。难忘。

有时候,唱一唱红色歌谣:《闪闪的红星》,红星照我去战斗,《洪湖赤卫队》洪湖水呀,浪打浪。还唱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热浪一夏,游泳一夏。有时候在溪河水中,兴趣玩得正浓时,右腿叮蚂蟥,左腿粑牛驼。甩也甩不掉,拉也拉不脱。腿上咬得鲜血直流。心里怪怪痒痒,难受。

春夏秋冬,总是离不开溪水河畔的荡悠。一件件小事,一担担猪草,一条条小鱼,一只只青蛙,一个个蜻蜓。使我深情地难忘回忆。

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外公家去玩,要经过彭家冲溪河。有一年夏天,“双抢”农忙,父亲早早叫我去外公那里吃午饭。那天,天气特别晴朗,风和日丽。就在中午。突然,天上乌云滚滚,很快就遮住了太阳,狂风四起,雷电闪鸣,一阵倾盆大雨,雨雾飘飘。山洪暴发,溪水陡涨,浑水浊浊。冲毁荘稼,水面浮漂成尘有南瓜,西瓜,冬瓜,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站在山坡,望溪河看一看,被吓呆了。洪水奔腾直泻。怎么回家,要爹娘,隔“海”相望。在外公陪伴下,只好回转。

晚上,望着滔滔的“江水”,泪水哭长流。在外公家彻夜未眠。

那山,那地,那溪,那水,那父老乡亲,那两条溪河,有讲不完的故事,有说不完的深情,是我一生中最留恋的童年!

摩托车在奔驶,顺沿溪河,走过山山水水,穿过曲曲弯弯,横过高铁函洞,爬过黄土高坡。一山松林,一片桔园,一排桃树,一浪油菜。花芳四溢,金色灿烂。那小小苦菜花,一朵挨一朵,密密麻麻,争先恐后地盛开着......

父亲是山,母亲是河。父母逝去,深深怀念。故乡的脚步,是我终生留恋。啊!故乡,我爱你!

车行驶一洼又一洼,走了一茬又一茬。沿溪故乡美景,摄几张彩照,永久纪念。翻过一冲一岗,就到了两河口,再上一公里处,舅舅家就到了。

上一篇:温暖的冬天抒情散文下一篇:中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