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冬天抒情散文

2024-06-25

温暖的冬天抒情散文(共16篇)

温暖的冬天抒情散文 篇1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在一所中学读初二。

我们全班每人轮流值日生炉子,那天,轮到我值日,当然要早到校。我费了好些劲才把炉子生着。炉火一点点旺起来,教室里开始有了些暖意。我拉过一把椅子在炉旁坐下来,看着玻璃窗上的冰窗花一点点融化。我同桌也早早地来了,她是我们的文娱委员。文娱委员一般是由唱歌好听、长得漂亮的女生担任的。

与漂亮的女生同桌,是件愉快的事情。

她也拉过一把椅子在我对面坐下,把两只白白的小手贴近炉子烤着。“今天你值日?”她说话时一脸稚气,那个年代的女孩,说话的感觉都是那样的,她白净的脸似乎比平时更白了,我想一定是走路时冻的。额前的几缕头发和睫毛上挂着白霜,使她那乌溜溜的黑眼睛更加好看,薄薄的嘴唇被冻得微微发紫,极像一幅俄罗斯少女的肖像油画,太美了!我心摇曳地暗自赞叹。只恨我当时还是个初二的学生,没有能力用更多精美的词汇来形容她的美丽。当我看她粲然一笑时,才惶惶地应了一声。我想一定是我失神的样子把她逗笑了。她眨了眨眼睛把白白的小手翻过来继续取暖,“这炉子让你生得挺热的。”她说。

她头发和睫毛上的白霜开始变成一颗颗小小的水珠儿,晶莹剔透,白净的脸上开始泛起了微红,她的美,眨眼间生动起来。我仍是失神地看着她,透过炉子上面蜿蜒上升的热气,她的面容变得飘忽起来,让我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恍惚间,我似乎真的把眼前的她当成了一幅油画,我似乎忘了我的存在,我的手竟然鬼使神差般的伸了过去,在她姣好的脸上轻轻摸了一下:“你长得真漂亮!”

她被我的举动惊呆了,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画中的冰雪少女不再那样静默了。我回过神来,被自己吓得愣在那里。她哎呀一声倏地把手从炉子上抽了回来,她的手被烫伤了,两个手指立刻起了白色的水泡。她看了看手指又愕然地看了看我,便哭出声。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完了,这下可完了!我清晰地记得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我支支吾吾的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我觉得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了,说什么我都是摸了人家的脸了。她坐回自己的座位,伏在桌子上一颤一颤地哭。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嗡嗡”直响,我机械地往炉子里添煤,不停地用炉钩子钩着炉底,呵,炉火旺得不能再旺了,铁炉子都烧红了。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都惊讶地发出声音,夸赞我烧炉子的水平,却没发现她的异常,她正埋着头看书,头低得不能再低了。我不时偷偷瞄她一眼,心里在想,要是她把头再抬高一点,表面上看就一切正常了,就绝对不会有人注意到她了。我自己都奇怪,我那时居然会那么想,可我那时就是那么想的。

班主任来了,一个严厉得近乎无情的男老师。他常常用那钢筋铁骨般的拳头敲打我们淘气男生的脑瓜儿。还是老师心细,上课没一会儿,就发现了她的异常,她因为哭过,眼睛红红的。后来我曾注意到,凡是皮肤白净的女生,只要轻微哭过,眼睛或脸颊都会在一段时间内红红的,分外地惹人注目。老师慢慢地踱到她面前轻声问她,我的脑袋又“嗡”的一声,完了,这下可真完了!我拿着书的手都有些微微的颤抖了,心跳加快,血液在体内急速奔流,浑身就像被我烧红的铁炉子一样,我觉得我的头涨得要炸了。

她抬起了头,用平静的口气对老师说在烤火时烫了一下手,现在已经不痛了。老师放心地点了点头,说了声以后要小心点儿。我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她仍是埋着头看书,我那时真怕她看我一眼。

老师不知何时踱到我面前:“今天是你生的炉子?”我诚惶诚恐地站起来。他难得地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很好,你很能干。”我木桩般的立在那里,竟然忘记了坐下。当她轻轻地拽了一下我的衣角,示意我坐下时,我才灵魂附体。

下课了,那节课可真长呀!她没有离开座位,我也没有走开。我鼓起勇气但仍是嗫嚅着对她说了些对不起之类的话,她看着我,嘴角慢慢地爬上了一丝微笑,恶作剧般的把课堂笔记本推给我:“你不是说对不起吗?好吧,那你就将功补罪,帮我抄笔记吧,我的手指正痛着呢。”我像个被赦免的罪犯,心情倏地愉快起来,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美好,我甚至听到我的血液在体内音乐般的流淌。

许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就是因为那一刻,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才变得那么温暖。

温暖的冬天抒情散文 篇2

那时没有羽绒服,没有雪地靴,甚至也没有羊毛衫,孩子们一到冬天就穿上妈妈亲手做的厚厚的棉袄棉裤,走起路来像企鹅一样。冬天,没有运动,更没有滑雪场。 但是,奇怪的是,孩子们几乎个个会滑冰。 因为谁上学的路上没几段“冰上行”啊! 天天摔跤,没几天自然都学会滑冰了。

到了晚上,寒风凛冽,一家人围坐火炉旁。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暖意融融。平时忙碌的一家人难得有时间聚在一起。炉火正旺,母亲拿出红薯来烤给我们吃。我们焦急地等着,肚子里的馋虫早已被勾了出来。终于,香甜的味道飘出来了。我们急不可耐地去翻看烤好了没有,却总是不小心被烫了手。父亲讲起了故事,分章节的那种,每晚一章,让我们每天都期待续集。 外面大雪飘着,更显得屋里温暖……

温暖的冬天 篇3

尽管已经是全副武装,我还是感觉到刺骨的北风穿透了厚重的棉衣,仿佛直接吹到了我的身上,冻得我瑟瑟发抖;轻盈的雪花仿佛也变得沉重起来,飞舞着砸在脸上如刀割般的疼痛。尤其是两只手,先是冻得生疼,后来就麻木得好像不是我自己的手了。

就这样顶风冒雪,我花了整整四十分钟时间才到达学校,要是平时,这段路只需要十五分钟。好在总算没迟到,离打预备铃还有十五分钟呢。一进办公室,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温暖,炉火正旺。屋里除了王老师,还有几个学生。“哎哟,屋里真暖和,外面可真是冻死人了。”我一边说,一边摘下手套,用麻木的手拽下围巾,把它们扔到椅子上。

这一暖和,才更觉出了手指的难受,它们已经完全僵硬了。我使劲搓着手,又连连朝手上呵气,希望它们赶快恢复知觉。正在这时,一个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您手冷吗?我给您暖和暖和吧!”说着,伸出了她的双手。

这是王老师班里的王宏,我教他们班的历史课刚刚半个学期。我赶忙摇头说:“不用,不用,我去烤烤火就行啦……”还没等我说完,王宏已经将我的双手紧紧围在了她的手中!

这是一双白白胖胖的软绵绵的小手,它们是如此温暖,让我的双手刹那间恢复了知觉。说实话,除了家人之外,我还是头一次和别人有如此近距离的“肌肤之亲”,何况还是和我的一个学生。我的心里升腾起一股热流。我刚刚参加工作,为保持威严,平时总板着脸,极其严肃,和学生基本上是处于“敌对”状态。而王宏呢,我对她也印象不佳。她长得胖胖的,肿眼皮小眼睛,一点也不漂亮。学习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垫底。平时上课我绝少提问她,通常叫起她来她也答不对,有几次我还因为她答错了非常简单的问题而嘲笑过她的“笨”。可是现在她却如此热情,毫不计较我在课堂上对她的冷漠,让我的心里异常感动。

“行了行了,王宏,快松手吧,我的手不冷了,看把你的手也弄凉了!”

“不行,老师,还得再握一会儿!您别担心,我的手热着呢,您没发现吗?我的手还有点出汗呢!”她笑了,笑得那么纯真,毕竟她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啊。

我只得让她握着。一丝丝的温暖传到了我的手上,又传遍了全身。这时,又有几个老师进了办公室,他们奇怪地看着我俩。

“真的不冷了,王宏,快点松开吧。”

“真行了吗?’她还不放心,用她的手指摇动我的手指,检查它们是否已经恢复功能,直到确认无误后,才将我的双手放开。”

“谢谢你,王宏,谢谢!”

“哎呀,老师,这有什么可谢的?这么点儿小事,您可真是的。老师,我要回教室准备上课了,待会您去上课可得小心别滑倒了啊!”她叮嘱完我,一转身跑了。到了办公室门口,她又转过身来,小声说:“老师,这节课您提问我好吗?上节您让背的东西我都记住了。您说,行不行?”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行,当然行,一上课我就提问你。”她仿佛得到了巨大的恩惠,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这一瞬间我发现她竟是如此美丽!她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然后飞快地跑走了。

办公室里的老师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你的学生真好!”

“是啊,我的学生真好!”在这之前我竟然从未发现过,这真让我惭愧!

我坐在办公桌前,端详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手上还保留着王宏手的温度。温暖,真的非常温暖。我拿起课本,起身去教室,我相信,我的学生们将在课堂上看到一个与往日完全不同的我,一个不再冷冰冰的我。

冬天的思念抒情散文 篇4

那年秋天,我就要读初三了,可我的学费还没有着落。这天,母亲带着我去舅舅家想办法。当母亲犹犹豫豫地说明来意之后,躺在病床上的舅妈强撑起身来,她轻轻拉着我的手,对母亲说:“二妹,晓荷的事你就放心吧,她这期的学费我已经替你准备好了。”

听到这话,母亲刚要开口。舅妈又抢过话茬,她看着我说:“晓荷,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我和你舅舅商量好了,如果你能考上高中,以后你的学费就由我们包了。”

母亲赶紧推脱:“嫂子,那怎么行?你们家也不宽余。再说,你这不是还病着的吗?治病更需要钱啊!”

舅妈笑了笑:“二妹,你放心!虽然我们家也不宽余,但再怎么说也比你们强啊。”说完这话,舅妈用手抚着自己的胸口叹了口气:“唉,只是我这身子骨老不争气。”

母亲倒了杯水递到舅妈手中:“嫂子,你们这样待我们晓荷,让我咋谢你们啊!”

舅妈一摆手说道:“二妹,自打我生病以后,你哥对我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啊!在这个家里,我真的感到好幸福!这一切,我还得好好感谢你呢!”

原来啊,舅妈和我舅舅从相识到结婚,还有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呢。

舅妈名叫若兰,比我舅舅小3岁,当年是我母亲的中学同学,两人十分要好。若兰人生得水灵灵的,个头高挑,再加上一头自然弯曲的卷发,16岁刚出头的她,就已经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俊俏姑娘,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校花。也正因为如此,她常会受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骚扰。

有一天,舅舅到学校去找我的母亲,走到半路上,他远远地就看见两个流里流气的地赖拦着一个女孩,嘻皮笑脸,动手动脚。平时就嫉恶如仇的舅舅,一下子火冒三丈。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抡开拳头,三下五除二,就打得那两人鼻青脸肿,落荒而逃。

舅舅对面前这个惊得一身冷汗的女孩说:“以后遇到这种人,不要怕,见到路人就呼救。这样他们就该怕你了!”

女孩望着舅舅已经远去了的高大结实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个女孩就是若兰。

不久,若兰终于得知,原来自己的救命恩人竟是自己好友的亲哥哥。从此,若兰来我母亲家的次数更勤了,和我舅舅也渐渐熟识了起来,两个人不由得暗生情愫。

然而,若兰的父母却比较势利,他们觉得:漂亮的女儿是自己的一棵摇钱树,无论如何也要为女儿找一个有钱人家的阔少,多为自己赚些彩礼钱。可他们不知道,女儿的心里早已有了心仪之人,那就是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我的舅舅。

面对父母的威逼,若兰跑到了我的母亲家,含着眼泪向我母亲道出了原委。我的母亲一听,当时就急了:“怎么能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我的舅舅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更像打翻了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什么感觉都有,整天坐卧不安。

母亲从舅舅的神情中看明白了一切。她知道,平时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的哥哥,这次是真喜欢上了自己的这位美丽善良的好朋友。母亲心生一计,她果断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听了甚是欢喜,立即去找了最有名的媒婆去若兰家提亲说媒。

可看重钱财的若兰父母却推脱说:“他(指我舅舅)人倒是好,就是家太穷了,我们这如花似玉的姑娘怎能嫁给他?”

不过架不住媒婆的死缠乱打和若兰本人的以死相逼,若兰的父母到底还是没了辙,最终勉强答应了这门婚事。

就这样,若兰终于成了我的舅妈,她和我的舅舅结婚以后,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生有一双儿女。但不幸的是,在舅妈年近40岁的时候,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而且病情发展很快,越来越重,常常需要卧床休息才行。

午饭后,我和母亲离开了舅妈家,走时,舅妈照例给我们收拾了一大包半新的衣服。舅妈将包袱往母亲怀里一塞:“这都是我们穿不得了的,你们拿去将就着穿吧。”

我和母亲心里都很清楚:“穿不得了的”是一句谎话,舅妈这是在暗暗帮助我们啊!而且,这么多年来,这种帮助从没间断过。

一年后,我终于读完了初中,如愿地跨进了高中的大门。舅妈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帮我交清了所有的费用。

来到县城读书后,离舅妈家就很近了。每到周末,舅妈都要派表妹接我到她家去吃上一顿饭,她说这是要给我改善改善伙食。

那是高二上期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室友在外大叫:“晓荷,你那俊表妹又来接你啦。你好幸福哦!”

表妹虽然比我小两岁多,可个头却和我一般高,模样比年轻时的舅妈还漂亮,再加上她常常来找我,所以,我的同学差不多都认识她。

我和表妹有说有笑地来到舅妈家。刚一进门,舅妈就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件红色毛衣:“正好,我刚好把这毛衣织完。来试试,看合不合身。”

表妹一见,急忙跑过去,从舅妈手里夺过毛衣。她将毛衣贴在自己身上,对着镜子来回端详,然后歪着脑袋问我:“表姐,好看吗?”

我仔细一看,那毛衣红红的玫瑰色,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荷叶边的圆形大翻领,似片片枫叶在舞动。最妙的,是胸前那一圈弧形的本色小花朵,如同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挂在胸口!真难以想象这是手工编制而成的。我不禁赞叹道:“美,真美!表妹穿上这衣服更好看了。舅妈的手好巧啊!”

表妹一听,乐得像一朵怒放的玫瑰花,踮起脚尖在舅妈脸上亲了一口:“妈妈真好!”

这时,舅妈却从表妹手里拽过毛衣,一皱眉:“你别闹了,来,让表姐试试,看合不合身。”

表妹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惊讶地问道:“怎么,这件毛衣不是给我织的啊?”

舅妈一边给我穿毛衣,一边说道:“嗯,我这是给表姐织的。”

表妹瞪大眼睛,不解地望着舅妈:“原来你这些日子白天黑夜地赶,都是为了她啊!”

舅妈说:“是啊,这天都这么凉了,你没看见你表姐还穿着单衣吗?”

表妹听了,提高嗓门道:“可是,这件毛衣是用我那件旧毛衣翻织的呀!”

舅妈语气变得严肃了:“玲儿,你别太过分了!你不是还有一件新的毛衣吗?晓荷是你的表姐,你愿意看到她受冻吗?你要有爱心呀!”

成串的泪珠从表妹面颊滚落下来,她边哭边嘟哝着:“妈妈,你太偏心了!从小到大,你什么都顾着她,吃的、穿的、用的,你都要给她留着。现在,连我最喜欢的毛衣你也要给她,以后,你就认她当你的女儿好了。”表妹哭着冲出了家门。

我站在那里,感到无地自容,心里难受极了。想想这么多年来,舅妈对我的确是太好了,是我挤占了本该属于表妹的这份爱呀!我该怎么办呢?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着转,但我始终没让它掉下来。

从那以后,我连着两三个星期没再去舅妈家。

谁成想噩耗却突然传来:舅妈病情突发,溘然长逝了。我猛地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待我回过神来,飞也似的向舅妈家疯跑。我扑在舅妈的棺材前,悲痛欲绝,哭得所有的人都陪着我落泪……

睹物思人,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呼唤:舅妈,我亲爱的舅妈!你当年为什么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甚至连最后一面也不让我见到!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你的恩情呀!

温暖的抒情散文 篇5

清晨,尽管房间早已阳光照耀,却依然睡意朦胧。被你千呼万唤地“吵醒”,却只是对你顽皮地笑笑,依然卧于床上不想起身。

整个房间里回荡着你杂乱无序的声音。一会东西邻家的各色趣事,一会又成了对我依然懒散的无奈叹息……看着你来回走动的身影,麻利地将凌乱的房间快速地整理干净、清洁,我的称赞只是换来你一个白眼。那久已消散的温馨再次轻轻地弥漫于心底、舒润着饱受沧桑的心灵。有你,真好!

有你的地方,就有爱的幸福。

有你的守候,就有爱的归宿。

有你的`陪伴,就有爱的港湾。

与你相依相守的岁月里,有着太多幸福的回忆。只是,当回忆变得频繁而沉重时,那一缕缕悄然而生的白发,那不知何时佝偻的身躯,为我寻获了答案。

眼泪悄然弥漫,却不敢让你看见,拭去后的笑脸依然带着舒爽的懒散,只是为了听你再次的唠叨几遍。

有你,真好。

《温暖的冬天》散文 篇6

冬天,一个意味着寒冷的季节,冰封雪飘,寒风刺骨。

我是一个北方人,十年前我和妻子迁居去了南方。我不喜欢南方的冬天,确对北方的冰雪情有独中。几乎每年冬天我都会回到北方过年,这里是我的故乡,有我的亲人,朋友,还有美丽的冰雪。每当踏上北上火车,心理就象长了一对翅膀,想着回到老家情景。

很多北方人热爱冰雪运动,我也在其中之一。虽然宽阔的冰场上寒风刺骨,但人们在运动中体会着快乐。一个晴朗的上午,我和平常一样拿着心爱的冰刀来到冰场。穿上冰鞋慢不精心的在冰上体验着快乐。突然,椭圆型冰场的另一侧,一名正在滑冰的中年妇女,被后面的中年男子撞飞到大约七八米的地方,倒在那里,半天没有起来。撞她的人赶快过去相扶。她的意识清醒,看来没有伤到头部,但被撞出这么远,可见撞击力之大,估计身体什么地方骨折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在打电话通知她的家人,有的打电话叫120,有的过去搀扶。过了好一会儿,这名中年妇女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大家的心平静了一点。可是她的右臂却不敢动一下。这时,一名谈吐貌似医生的老大爷走近她,大致看了一下,说是骨折了,赶快去医院吧。那个撞她的人也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可是身上没带那么钱。象这种意外的相撞,在冰场上并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比较严重。大家经常在这个冰场上滑冰,所以彼此间虽然不是很熟悉,但都面熟。这时几乎所有在这个冰场上滑冰的人都围了过来,得知撞人的中年男人身上的钱不多,冰场主人带头从口袋里拿出两百元钱救急。随后又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有50的,100的,200的,我也拿出100元递了过去。撞人的中年男子激动的连声道谢,说:“谢谢大家,我会尽快还给你们的”。120的急救车到了,在大家的搀扶下,把这名被撞的中年妇女送上了救护车。救护车急促的朝医院驶去,人们渐渐散去,相互谈论着刚刚发生的一目。冰场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依旧在冰场上悠闲的滑冰,享受着快乐。

几天后,大家又在冰场上见到了那个撞人的中年男子。但他没有穿着冰鞋滑冰,大家依旧围了过来,向他打听那个被撞中年妇女的`情况。他简单的诉说了一下情况,称没什么大碍。今天是来向大家致谢的,并且要把钱还给大家。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现在还有这样讲信用的人吗。没有人说出当时自己出了多少钱。因为没有人抱着他能还钱的希望。看他的样子很着急,转身他把钱放在了冰场主人手里,委托他帮忙还,然后匆匆的离开了。

在当今的社会上,好人好事,见义勇为事情屡见不鲜。可是象交通肇事逃逸,见死不救,坑蒙拐骗等事件也常有发生。试问这些人的爱心何在,责任心何在,公德心何在。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互献爱心的美德。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从建家园。

冬天的温暖 篇7

文学社有自己的编辑部,而我们这些社员上交的大部分文章都会先被编辑部的学姐学长们修改和评定。刚开始,我按照老师的节奏一星期上交一篇文章,但文末每每都会有长长的评论然后被退回。那时候总觉得编辑部的人真是冷血,都被“pass(通过)”掉了还要说上这么多话。直到后来自己也成了编辑部一员的时候才明白这一字一句都是他们用心写下的,起码他们认真阅读过自己的文章,并提出了诚恳又宝贵的意见。

一星期一篇的文章总在茫茫大海中不被拾起。我记得老师说,每个班的联络人一般都是先被看好的人,而我不是联络人。于是,我就以数量来战胜别人。于是,每天的写作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之一。

后来学弟学妹跟我说,黄老师说你当初一次性上交了6篇文章。其实,我只记得高一那会儿我有空就会写点,但并不记得每个星期上交了多少篇,只是觉得如果不上交好像亏欠老师什么东西一样。也许就是我的数量多了,黄老师才开始注意到我,注意到这个只会抒点情的姑娘。

渐渐地,老师开始在上课的时候表扬我,我也如愿在《五河简报》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但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我也开始不满足于现状,开始盼着发表。

高一寒假前夕,老师让我们写一个关于冬天的文章,说是一个杂志的约稿。嗨,约稿?这个词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太远了。当然,这是寒假作业,我会用心去写,我喜欢看着作文稿纸被填满的样子,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一回到家,我就在想,冬天?怎么样才能写得与众不同一点呢?翻翻作文书,里面都是那些关于雪的描述。可是我们南方又是不常下雪的,我的心里很是纠结。

“下雪啦!快起来看雪!”有一天早晨,我被爸爸的叫喊声惊醒了。可是等我收拾好东西出门去看的时候雪已经停了。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唉,又没看到雪。这时,我又想到了老师布置的关于冬天的作文,我想可以今天这场雪为切入点进行构思。我写道:“我不知该怎样来形容它,南方的冬,似有似无……”我把自己对于雪的最真实的感悟写了出来。接着,就有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篇小散文。然后,我就发给了老师。

我是个有点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也不抱多少期望。

当寒假回来,老师拿着几十块钱和样刊放到我手里,并笑眯眯地跟我说:“这是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稿费!”顿时觉得自己也没那么糟糕,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中的成就感可不小。这次的发表并不是说稿费多少,而是让我更加坚信了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之时。为了庆祝自己获得的小成就,我还请班级同学吃了东西。

再次翻看当初写的文章时虽然觉得稚嫩,但却是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它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我,也照亮了我后来的路。

【主持人语】

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抒情散文 篇8

清冷与雪粒不断的交织漫舞,似乎只有它们是这冷暖世界的分子,盛气凌人的傲娇姿多,翩而飞扬。小风儿微加和清雪之粒细胞联手同息,使气流浪花锦上速画,呼吸的热气与清冷之流瞬间碰撞,刹时在胡须之间凝聚冰川绽放清雪之花。乌亮浪发也铺满了冰花,犹如银雪海洋浪漫追逐起伏的花苑,让人心旷神怡。来往的上班族个个神彩姿多,恰似圣诞老人慈祥焕发。

我走进校园,孩童们在宽阔的操场上与密集的雪粒玩耍,与清粒晶体追逐,与清冷之风笑语,在银装的世界里畅怀天真的你我。我也融入了他们的队伍,让我也回到了童年的我,更让我的心回到童真,我的声音与孩子们的声音交织响曲,分辨不清哪儿个音律是由我而发,他们的无忧成长抱我年少。

清冷的颗粒之雪,为这个无暇的北国之冬增深溢满,她们是缀冬景致的腊梅,是我恋感冬色的秋实,更是我心似童菲的春蕾丝缘!

清冷粒洒缀冬梅,绽开花蕾绒白洁;风彩蝶舞雪花粉,绣美心唤恰童真。

描写冬天抒情散文 篇9

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天放晴了。小红向妈妈提议:“妈妈,我们去公园玩吧!”“好啊”妈妈答应道。于是他们来到了公园门口,眼前白茫茫一片,仿佛进入一个冰雪童话世界。地面好像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树木仿佛披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公园门口那可爱的小雪人仿佛在向人们打招呼,说:“欢迎来公园玩!”

小红和妈妈来到小山旁边。妈妈说:“就在这里照个相吧。”小红摆了一个“POSS”。妈妈正要拍照,突然发现镜头里的小红跑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小红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弟弟摔倒了。小红急忙跑过去安慰到:“小弟弟别哭了。”

在不远处的妈妈看见这一幕,赶紧按下快门,把冬天最美的景象拍了下来。

那时的冬天是温暖的 篇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疯狂的一面。”我总是这么回答。

我没有受雇为劳伦斯小姐干活,但是每当我的哥哥去为这位老妇人干杂活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随同前往。

劳伦斯小姐每星期付给我哥哥5美元,让他为她劈木柴,点炉火,购买她需要的东西。我为她洗碗碟,有时候也为她洗衣服。

母亲经常会让我们捎带一些食物给劳伦斯小姐,希望能够使她那瘦弱的身体增加一些体重。

“别忘了为约翰摆上一个碟子,他今天可能会回家的。”每次当我把饭菜摆在餐桌上的时候,劳伦斯小姐总会这么提醒我。她在那个餐桌上多摆一个碟子已经72年,她在等约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归来。

“约翰的头发就像10月的橡树叶的颜色。谁都没有他那样美丽的头发。我母亲过去常说像那样一头美丽的头发,长在一个男孩子的头上真是被糟蹋了。”劳伦斯小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总会微笑着,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有时候,当她因某件事情而大笑的时候,她的眼睛还会闪闪发光,只不过那只是一瞬间而已。她看着约翰的时候一定是那个样子的。我想他们过去一定是一对非常漂亮的年轻恋人。

每个人都知道约翰已经在那个苦难的冬天死在德国的某个地方了。但是,劳伦斯小姐从来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最后,人们发现让她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回来,比让她接受他已经死了的事实要容易并且仁慈得多。

劳伦斯小姐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她的父母、姐妹和朋友们都相继去世了,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的客人就是我和我的哥哥,以及一位政府派来每月为她做一次健康检查的护士。

即使是在夏天,在我们每天下午离开之前,我的哥哥仍然要把劳伦斯小姐的那个大炉膛的炉子点上火。

“真奇怪,”劳伦斯小姐说,“现在的天气跟过去大不相同了。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冬天是温暖的。我和约翰常常到树林里散步,我会把手插进他的手套里。有时候,他伸手去摇树干,雪花就会掉下来,落在我们身上,但是,我们从来不觉得寒冷。我和约翰在一起的时候,我从来不觉得冷。约翰走后,天气就变了,我再也没有觉得温暖过。”

当我听劳伦斯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再也不只是历史书中的一个事件了。对于我和我的哥哥来说,它是屠杀了千千万万个像约翰那样年轻男孩的一场可怕的灾难。劳伦斯小姐所感到的痛苦、失落和孤独就像那场战争就发生在昨天一样鲜明和清晰。

我为所有那些死于战争中的士兵们感到悲哀,我为所有那些带着身体和心灵创伤回家的士兵们感到悲哀。但是,我最为之悲哀的,莫过于劳伦斯小姐以及所有那些像她一样等待着她们的爱人回家的年轻女士们。

在我最近去劳伦斯小姐家的时候,她又一次把她的全部故事向我叙述了一遍。不过,这一天,她要求我向她承诺一件事。

“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她把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声音颤抖着说,“你愿意答应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约翰吗?必须有人记住约翰。”

“我记得约翰有一头像10月的橡树叶那样颜色的头发。”我说,“你们都是17岁,你们一起在树林里散步,他摇着树干,雪花掉下来,落在你们的身上,你们永远相爱。”

“是的,是的。”她叹息着,笑得非常忧伤,“你确实记得。现在,另外有人将会永远记得他。”

赏 析

《跳啊跳啊跳房子》叙述的是“我”思念孩提时的一个刻骨铭心的游戏——跳房子。跳房子这个游戏非常简单,规则简单,游戏场地也非常简单,需要的仅是一块场地和一支粉笔。在场地画上几个方格子就可以玩了。但是,在那没有积木、没有橡皮泥、没有电动玩具的时代,跳房子也许是最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了。人们你一个我一个的在“房子”间穿梭着,享受着游戏带来的非凡乐趣。

《跳啊跳啊跳房子》在叙事中运用了巧合,使文章结构显得精巧:“推开她20平方米的屋子,我呆住了。地上,画着我十六七年前玩过的一种游戏,用各种彩色油漆画成的房子!”“那时我的全家住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和十几户住在一个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在自来水旁边。那块小地方,曾经也让我们画上了美丽的房子。”“我跳啊跳,跳着跳着,就长大了,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旧梦依稀人依旧,我看着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然后拉着她的手说:‘来,让我们跳房子吧。’”这种妙用巧合的手法,使得文章结构紧凑,全篇天衣无缝。

在表达思念的感情方式上,这篇文章在怀念儿时的游戏时,运用的是直接倾诉,且饱含着感情;这种在叙事基础上的直抒胸臆,显得情真意切,韵味悠远。

《那时的冬天是温暖的》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劳伦斯小姐,“总会微笑着,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有时候,当她因某件事情而大笑的时候,她的眼睛还会闪闪发光,只不过那只是一瞬间而已。”一个是约翰,“约翰的头发就像10月的橡树叶的颜色。谁都没有他那样美丽的头发。我母亲过去常说像那样一头美丽的头发长在一个男孩子的头上真是被糟蹋了。”文章中故事情节也不复杂:72年前,劳伦斯小姐深爱的恋人约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把性命丢在了德国。72年后的今天,劳伦斯小姐仍然思念着他,每次吃饭时,总不忘为约翰摆上一个碟子。

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思念之歌。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为叙事曲折有致:文章以“我”为线索人物,我们兄弟俩在为劳伦斯小姐干杂活的同时,也走进了她的心灵深处。还因为采用巧妙的写作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情感。

与《跳啊跳啊跳房子》一样,这篇文章构思非常巧妙:“那时的冬天是温暖的”。那时的冬天为什么温暖?初读文章,我们却发现,文章的内容似乎与天气关系不大,细细回味,原来,有约翰的日子里冬天是温暖的;约翰走后,天气就变了,劳伦斯小姐再也没有觉得温暖过。多么令人动容的思念!在心与心的交融中,劳伦斯小姐的情感也引起了“我们”乃至读者深深的共鸣:战争多么残酷,被战争夺去生命的亲人更值得深深地眷恋。我们在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也就自然理解了文章标题的深刻内涵,也就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匠心独具了。

本文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悬念:“你是不是认为我疯了?”“别忘了为约翰摆上一个碟子,他今天可能会回家的。”“那时的冬天是温暖的。”“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故事情节也充满了巧合:劳伦斯小姐与约翰冬天里去树林里散步,约翰在一个苦难的冬天死在德国的某个地方等情节是作者设计的巧合,构思真是天衣无缝啊,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在表达思念感情的方式上,这篇文章则用形象性、描写性的语言,进行非常细腻的描写,使我们读了文章以后,如见其物,如遇其人。但是,与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不同,作者只是借细腻的描写表达劳伦斯小姐对约翰刻骨铭心的思念。

温暖着记忆的掌心-抒情散文 篇11

岁月的长河中,有无数的驿站,是痛,是伤,都逃不了记忆的手心。

记忆的轻音,飘荡在黑夜了,似乎将要消失,却留下残缺不齐的几个音符,描叙着一个一个故事的结局。

岁月的流逝,都是在我们不经意中默默地潜逃,留下的只有一丝的残影,没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流逝的岁月,就像烟花一样,在燃烧的过程中,总会有迷人的那么一刹那间,陶醉着记忆的.面颊。

花前月下,黄昏院落,无处着清香,风细细,记忆的翅膀,穿越了时空的眼膜,扇动着忆往昔的岁月。多少美好的故事,多少美好的幽梦,在哪发光,纺织成记忆的丝网,捏在手心怎么舍得丢弃。

回忆过去,岁月的手掌,剥离了记忆的手心,将一幕幕美好的故事,纺织成一丝丝忧伤的清风,淹没了多少美好的年华和笑容。

记忆的盒子里,装满了岁月的故事,好像还是那么的亲近。幻想着把他永远留住,只是岁月的潜逃,时光的流逝太快,总是来不及挽留。于是,那些美好的故事,就这样消失了,化为岁月的尘埃。

滚滚红尘,记忆毫无定数,飘渺不定。当记忆的色彩被岁月淹没,记忆不再为你依偎时,岁月的盒子将会消失,迎来寂寞和忧伤的气息。

梦中的情景依然是那么的浓,夜还是,那样的寂静,喜欢用双手接起记忆的纽带,感受夜的气息,感受指尖划过微风的清凉,悄悄地活在梦的故乡。多少岁月破坏了记忆的纽带,断了又系,系了又断。

如果,记忆是打开岁月的钥匙,为何找不到那一幕幕岁月的面目。记忆越来越淡,越来越找不回岁月的痕迹,最后只苍老了容颜。我们奔跑在岁月的长河中,长途奔跑而烦躁,但还是有收获的,其实我们收获的只不过是那残缺的记忆,没有目标和方向,只能随波逐流。

当记忆在脑海中回荡时,视乎岁月的时光回到了远古,淹没了所以的一切,消失在记忆的摇篮里,在也没有了音讯。

也许,还有那么点残音,不愿意离去。岁月最终还是无情的东西,它想流星一样划过,消失在记忆里,只留下灿烂的一瞬间,欺骗了不少年华。仿佛只有那些残音,敲着过去与未来的钟声。

不知曾经何时,喜欢上回忆的。于是渐渐明白了回忆的意义,那是我们的经历和成长。

温暖叙事抒情散文 篇12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只“候鸟”。这天,我为他饯行。

“何必到那么远的地方寻找温暖!”浅吟低酌之间,我突然发问,“你知道吗,那种温暖,咱们这儿就有!”

“哪儿?”朋友眉头微蹙,盯着我发问,大有马上退机票的架势。

“中午站在天寒地冻的室外晒太阳,那温暖的感觉不亚于亚索尔群岛!”

“哈哈,老兄,你这是在偷换概念!”

的确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但我又何尝说错了呢?

温暖感知于发肤,那是上天的恩赐。这种纯自然的感受,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动物,花草树木等等所有的生命;另一种温暖,来自于心灵上的感应。这种温暖,为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所独有,她感知于心,发乎于情。不为万物所左右,不为寒暑所冷暖。对此,古人早有了悟。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以说是最好的诠释: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见,在人情的温暖面前,没有天寒地冻,难寻孤苦飘零。

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百姓平民,对“温暖”,都会有铭刻于心的经历和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不同的年龄段,对“温暖”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孩提时代,最温暖的地方是父母的怀抱;学生时代,来自慰藉的温暖是老师和父母赞许的目光;到了恋爱阶段,最能体现温暖的,是恋人灵与肉的交融;成家立业后的温暖,是平安祥和的家庭生活。那么,古稀之年的老人的温暖,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我曾迷茫过。

记得不惑之年的冬天,那日阳光充足,几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坐在木凳或是轮椅上,在数九寒天之中晒着太阳。他们表情木讷,目光呆滞。我看到这幅情景,内心涌起了一种悲悯人生的怆然感:人到了这个岁数,乐趣何在?想起自己有可能步入后尘,忧从中来,难以断绝。

而前些日子的一次经历,让我对阳光下的老人的纠结,得以释怀。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中午,我坐在公园长条椅上等待一个朋友。灿烂的阳光轻触摸着我的肌肤,周身顿感暖意融融。我微微的闭上眼睛,幻想着自己是一位耄耋老者。我的眼帘,被阳光浸染成了淡淡的粉红色。冥冥渺渺,自己仿佛穿越到了襁褓之中,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恬静。

我的躯体里,似乎有一股缓缓流淌的清泉,在荡涤着尘封中的记忆。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倏忽之间,我明白了那些晒太阳的老人,他们不单是汲取驱赶寒冷的热量,更主要的是为了,在温暖的记忆的沙滩上,回味、享受着多彩斑斓的一生。对于他们来说,在那表情木讷、目光呆滞的掩盖下,生命之旅,从新走过!

温暖是种幸福,温暖是种胸怀,温暖是种憧憬,温暖是种满足。可以说,人的一生,是追求温暖的一生。曾参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我们规划出了寻找“温暖”的途径。或许会问,人们享受的温暖,与“治国、天下平”有何关联?关系甚大!试想,在一个生灵涂炭、饿殍遍野的国度里,百姓的“温暖”,何来之有?正所谓民生冷暖,系之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蝈蝈冬天里的温暖 篇13

在欧洲童话里,蝈蝈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昆虫。它和蚂蚁在夏天相遇,蚂蚁每天忙于储存食物,蝈蝈则只是唱歌。到了冬天蚂蚁生活得舒适富足,蝈蝈却冻饿而死。

实际上,在自然界,蝈蝈和蛐蛐这类昆虫生命都很短暂,入冬就会死去,俗称百日虫。但是在中国养蝈蝈的老人手中,它们却可以活过冬天,成为长寿的昆虫。

小时候也曾尝试养蝈蝈,把蝈蝈笼子放在暖气上,却常常会因温度掌握不好而养不活。那么,街坊那些养蝈蝈的老人有什么绝技,可以让它活过冬天呢?询问起来原来很简单,就是养蝈蝈的老人入冬以后会把蝈蝈的笼子揣在怀里,一方面随时可以听到蝈蝈的叫声,另一方面其温度正好适合蝈蝈生存。于是,蝈蝈就在老人们的怀里度过艰难的时光。

仁者爱人。蝈蝈可以过冬,是因为人的仁爱延续了它的生命。

电影《末代皇帝》中最后有一个镜头:晚年的溥仪回到曾经生活过的皇宫,在座位底下找到了当年放的蝈蝈笼子,里面的蝈蝈居然还活着。这当然是夸张,却隐藏着坚韧的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

雪是温暖抒情散文 篇14

远处有雾,朦朦的,有高楼在那里时隐时现。今天肯定没有霾,雾是乳白的,很清润。太阳象一个金盘,闪闪着光,有点耀眼,有点红晕,但看起来很舒服。有晨雾在沁润,东边的天空就泛起淡淡的粉色,冬晨的雪景真好!

路面是白的,有车的脚印,有人的脚印,也有宠物狗儿的脚印。狗儿的脚印比平时要大,看不到爪印,那这狗一定是穿着衣,穿着鞋的。

城里的狗,越来越享福了。

地是冻的,雪落在上面就不见化,小区的保洁员正在工作,一人一个盆儿,不停的往地上撒盐。雪见了盐,就开始融化,路面上就印出一个一个的黑点儿,象撒了水墨,并有图案,有树的形象,也有花的感觉。真该感谢保洁员们的艺术创造,能让人这般养眼。

路上结着冰,车不敢开,就去挤公交。

雪是柔软的,公交也是柔软的。司机比平日的技术高超了几倍。就感觉不到忽儿忽儿地冲劲,人不必害怕摔跤,害怕打趔趄。就柔软的、温暖的、舒服的打顿。情感低头族真不少,都很年轻,很帅气。不知道她们都在读些什么!与雪有关!还是与情有关!

其实,今天这雪就很有情调。它润了空气,净了天地,柔软了人的脚步,就听不见通通通的脚步声。也柔软了公交车,滋润了师傅们的潜在能量,车就开得稳、柔和舒心。

雪上很滑,人的步子就不能大,得碎步慢行,年轻人都成了老太太的模样。老太太就不敢出门,也有出来办事的,站在马路上就不敢动,走走停停,汽车打老远就顿驻了,只在那里闪灯。有年轻姑娘过来,像个学生,穿着很时髦。她急忙往前赶,从后面扶住老人,慢慢的走过马路。老人很感动,不停地点头,但不敢回头,怕摔倒。

终于到了安全点,老人回头感谢,那姑娘已经走远了,老人连脸都没有看清,只能将心中的情谊寄托给雪地了,因为那上面还会有同样的事发生。

雪,能温暖人间的情感。

雪是有情之物,它轻轻地来,怕打扰了人间,又变幻了世界,让人惊喜不已。它是寒冷的,却柔软了汽车,温暖着真情,只是它来的太少、太迟、太不能让人原谅了。

雪儿,我说的对吗!

雪的内心是温暖的,在这寒风凛冽,大地被冻的发抖的时刻,雪却象一件柔软又温暖的棉被,把万物生灵铺盖地严严实实。当你掀开一个被角,你会发现青苗已经萌动,正透着绿莹莹的生机,有小虫儿在苗下蠕动,那是生命复苏的迹象,是雪儿给了它的温暖。

雪的内心是纯净的,纯净的东西是不容易污染的,而它却能将大地变得洁白一片,一切污浊都没有了,谁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么大的魅力,一夜之间就能改变世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开花的是雪儿,也是少男少女的心儿。她们为花儿感动,想到美,想到情,想到景,便踏着雪窝子,打着雪仗,激情勃发。连上了岁数的男女也控制不住内心的那份激动,还原到了青春的梦里,那是纯净的梦,天真的梦,儿时的梦。

天依旧是冰冷的,雪却是温暖的。

冬天是这么个女子抒情散文 篇15

斜阳如最后的悲歌,如将破的残梦,绚烂于西方的天空。霜叶尚未褪尽那一抹生命的嫣红,于风中瑟瑟颤抖。鸟儿还在枝头低回地啾啾,念叨那早已飞走的爱情……冬天就这样不期而至了。

没有人喜欢冬天——她是季节的姊妹里最不得宠的一位。

论身材,她没有春丫头的苗条,也没有夏女子的丰满,更没有秋姑娘的韵致;论长相,她一没有春丫头的秀气,二没有夏女子的妩媚,三没有秋姑娘的端庄。

她,一点儿美感没有,是一个不被看好的另类。

于是,命运百般冷落她:春的鲜花不属于她,命运给她冰冷的雪花霜花;夏的阳光不属于她,命运对她把凛冽的北风狂刮;秋的硕果不属于她,命运留给她光秃秃的枝杈……

冬天,她更像是一个意外,一个多余。在人们最不希望她出现的时候,她瘦瘦冷冷地站在岁月的尽头。她的身后,似乎也没有可以回头的路。

她——冬天,一个即将完成的句号?一个悄然而至的.结束?怎能舍得?怎能放弃?怎能甘心?怎能就这样告别,告别那还没来得及燃烧和灿烂的生命?

那些刚刚起头的诗,那些尚未着色的画,那些风景正好的路,那些渐入佳境的友情,那些尚未报答的亲恩,那场不知道怎么收尾,一点儿也不春花秋月,却刻骨铭心的爱情……

难道就这样匆匆转身,一别而去?

于是,你看到了傲霜吐蕊的梅,看到了迎风怒放的菊,看到了罅隙间傲立的松柏,看到了深谷间奔流的小溪,看到了高空展翅的雄鹰,看到了歌唱在林间的青鸟,看到了还在天上守望的月亮,看到了寒夜里那一盏不肯熄灭的灯……

这冬天,没有如花容颜,没有杨柳腰肢,唯一的拥有是雪白与冰清。俨然一位痴痴女子,在冷酷的命运面前,执着于她的生命,坚守着她的梦想,眷恋着她的爱情。

冬天的雪是温暖的 篇16

12月31号是母亲的忌日。母亲去世的那年,下了好大的雪。

这之前的一个冬天,也是在一场天地连在一起像打了无限白幡的暴雪中,父亲走了。

兰在医生宣布父亲往生了之后,回家去接母亲。

外面的雪已经下白了天。

她用手机给男朋友打了电话,对方大哭起来,兰马上关了手机。

她站了3分钟,雪就把她覆盖了。她就势坐在了地上,抓了两把雪。其实她有点想躺下来,因为雪很松软。常识课上说雪是小麦过冬的被子。她其实想就这么躺下来,伸一伸酸痛的腰,让雪把她一层一层地盖起来。父亲会是这样让雪一层一层盖起来吗?可以永远永远地睡去。这么一想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父亲一直告诉她冷雨热雪。无论何时的雨都是冷的,而冷的冬天,雪是温暖的。此刻雪真是暖的。

但是她耽误不得,她要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母亲。

兰坐在大雪里,为自己没有泪水而耻辱。从中学父亲第一次住院,兰就担心他会死去,去医院的路上身子抖个不停,她怕自己会哭,因为哭不吉利。从去上大学的第一天,她就担心父亲会死去,害怕从学校回来就没有了父亲。每一次救护车从她身边呼啸而过,每一次经过卖花圈的小店,她都要吐一口吐沫,害怕不祥的东西会找到父亲。

现在,父亲走了。过去所有的焦虑和恐惧都应验了。

兰站起来,没有拍拍膝盖上的雪就往家走了。

这一路上,她没有遇到一个人。她很奇怪,竟然没遇到一个人。

后来一想,原来大家都在过年。

这之后,兰再也不愿过年。

父亲走了

母亲坐在床边,外衣都穿好了。利利索索地坐在床边,她望着兰的眼睛说:“我刚才看见你爸爸回家了,我觉得不好。”

兰在床头橱里拿出了速效救心丸,倒出几粒给了母亲,看着她吃下了,把剩下的揣到自己兜里。然后给母亲戴上了大毛帽子说外面雪大,母亲说我知道。很听话地戴上。

兰抓住母亲的手往外走,边走边说:“爸爸想见见你。”

母亲说:“你放心兰,我行!”

兰心里很矛盾,她不知道更希望母亲行还是不行。

她们沉默着下了楼。母亲走得很快,一点儿不拖泥带水,一点儿不像刚出了院病好了不久的人。

医院就和她们住的大院隔一条马路。一座白求恩的塑像已经让雪盖得看不出是一疙瘩啥玩意儿。

兰的手、胳膊一直在抖。后来母亲握住了她的手,使劲儿地握着,她才停止了抖动。

值班大夫和护士远远地望着兰和她母亲以及兰的家人,眼神里有惧怕。她的手又开始抖。

父亲的最后一夜,氧气瓶的气不足了,兰按了铃叫不来人,她跑到护士站,空无一人。走廊里有人指指医生值班室,她敲门,从小声到大声到狂拍,终于拍出那一对男女。衣衫不整。

查房的时候,这一对无所顾忌地打情骂俏,很少用正眼看看病人。

父亲说,在保健病房都这样,还不定怎么作践乡下人。

办住院手续时,父亲看到这个大夫冲一个担架旁的几个乡下模样的人说:“没救了,回家吧!”当着病人的面,当着那个清醒的老人的面。

兰跨过去一步,挡住了老人的视线,太TMD残忍了。

大夫看了一眼父亲,伸出右手,父亲单位医院的院长送上病历,他看了第二眼:“没床位了!”拔腿就走。

“我以前也是军人。”担架上的父亲说。

大夫的嘴咧了一下,很不屑地笑了。他接着说了句下病危通知书吧。就当着父亲的面。兰的心刀绞般地痛,父亲从被子里伸出手抓住了兰的手,他看着女儿的眼里全是安慰。

现在,他站在父亲病房的远处,远远地打量着这一家十几口子的儿女。眼神和兰的目光一接触就躲开了。他的眼神尽是躲闪。

哥哥为母亲打开了门。

母亲上前几步抱住了父亲的头。她果然没有哭,仔细地看着父亲,

兰在那一刻失去了知觉。

一个时代的焦虑

父亲是抗日老兵,差一点儿去了朝鲜。刷牙用的杯子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所里有—百多抗日老兵,兰小时候去冰糕房买冰棍,喜欢把父亲的牙刷牙膏倒出来,用那个杯子盛,好多人家的孩子都拿着这样的杯子。

父亲是严肃的军人。早晨起床号一响,叫上所有的孩子跑操。冬天的路灯下,都是哈着白雾快速移动的身影。早晨的空气清冽、寒冷,针扎一般刺激着皮肤,令人兴奋,兰迅速从睡意中清醒。5分钟穿好衣服,3分钟洗漱完毕。都是战士的速度。

兰后来每次早起走在冬日清冷、干净的早晨,总会想起父亲。就是夏天,衬衣的风纪扣也系得紧紧的父亲。

父亲培养了她的守时、秩序和自我约束能力。兰上大学,出早操让女生痛不欲生,她不会,被训练过了。冬天用凉水冲澡,她冻得直叫,被训练过了。

每天睡觉前,父亲都把钟上好弦,把手表对好时。关于时间,父亲告诉他的孩子:战场上发起冲锋,晚一分钟都可能关乎到成败。他有无数个故事教育孩子。他一生应该不曾迟到过吧?兰常常这样想。出差之前,老早准备好行李,穿戴整齐,吉普车喇叭一响就快速下楼,好像去拔一个山头、打一次狙击,好像一去永远不会回来。

文革后期在三线,备战备荒,在露天看珍宝岛战役的纪录片,远山上有信号弹腾空而起。马上停止放映,组织小分队连夜搜山,只能找到一堆定时器。仗,仿佛马上就能打起来。

后来兰常常想,那几年山上的信号弹是谁放的呢?官方的说法是美蒋特务,可是美蒋特务真的深入到三线了吗?

对于父亲来说,他们那一代人或许从来没想过会有30年或更久的和平吧。那是冷战的时代,兰出生的那年,赫鲁晓夫把核弹头运到了猪湾,战争打起来也就是按动一个按钮的冲动吧。父亲那一代永远是居安思危的,他们是战时思维的一代。

nlc202309030053

一件事情的好,做过头就会呈现出事物的反面,那就是焦虑。

更何况运动一场接着一场,人人自危。文革初,他们所在城市武斗,子弹在窗外飞。父亲的焦虑弥漫在他的家里。告诫孩子谨言慎行。

到了兰成人,无论外人看起来她有多么散漫多么无政府主义,做起事情来,她都是非常严谨的人。开始约会,她从来都是提前到的那一位,无论对方是她多么瞧不上眼的人,因为父亲说:对你看不起的人也应该有一份尊重。

兰到了中年,很不能容忍懒散、迟到的家伙。她喜欢小钢炮一样精明干练的家伙,时刻准备拿下一个文案,做好一个专题。喜欢紧张、有力以及一切体现紧张有力的气质,她觉得那是一派向上的气象,充满正能量。兰喜欢在学习日讲励志故事,先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被高尚的情操笼罩着。团队里的年轻人不胜其烦,他们需要自由、松弛,甚至无聊的创意环境。他们恨死了兰的精神抖擞、不知疲倦。

他们甚至恨死了兰的准时,恨死了兰在业务上帮助别人时,牛刀小试之后充满利他的快感,甚至是那些被她帮助的人。因为那一切都以完成任务为导向,让别人没有自尊。

人们有意孤立她:孤芳自赏去吧——你!

被训练过的兰,从未接受过这样的训练——

她没法让自己软下来,没法向别人示弱。

在小组会上,大家冷眼看着她。

其实人们知道她心里的脆弱。她日渐憔悴的脸,松弛下来的下巴,突然出现的白发。

母亲的味道

兰真的是脆弱的,在母亲走了之后。

没有母亲的孩子在骨子里都是脆弱的。她的心没有可以依赖的东西,没有一个可以让她疲惫的头靠上去好好睡一觉的地方。

兰有一次去爬山,经过几个老人身边时,突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母亲身上曾有的味道。她很震惊,停下了脚步,退到路边默默地等老人们过去,然后像一只狗一样跟在他们后面,用鼻子寻找那个母亲味道的人。

兰跟着人家转了大半个山,老人们停下喝水,她也停下东张西望,假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老人们聊天的时候,她注视着她们,想象着母亲如果活着,在那一群人里,会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姿势,穿什么样的衣服,如果她笑,是仰着头的那种哈哈大笑。抿着小嘴喝水,用右手虎口那个位置抹抹嘴。

晚上回到家里,兰会做那个永远也走不过去喊不出声的梦。她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地看到晾台上的母亲向她招手,她永远也走不过去,嘴巴张开却喊不出声音。早上醒来,整个人浑浑噩噩。镜子里自己的轮廓像极了母亲。

母亲还没有查出病的时候,每年给兰做两件中式丝绸棉袄,一件其实是夹袄,可着兰的身材剪裁,腰卡得细细的,说趁着我眼还没花。夏天,她去丝绸商店挑料子,还没做之前先盘好扣子,选料子的时候,比划着扣子的颜色。她很会搭配,深蓝色的织锦缎配暗紫的琵琶扣,金黄的软缎配玉色的包扣,浅绿的绸子配浅粉。她还会打璎珞、扇子坠儿,指甲刀都有流苏的装饰。

父亲没有了,母亲很少流泪,过年孩子们说起父亲,她偏头听着,微笑,孩子们问是不是妈?她说是的。关于父亲的一切。

她不会示弱。她松弛不下来。她太强势。

过了年,孩子们商量着一家一家地分别离开,回去上班,是怕一下子走空了她受不了。

她硬硬地说我受得了。

一点儿不给孩子机会。她不能想象自己的孩子请了假,不去工作回家照顾她。母亲也是那个时代教化出来的人。一辈子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孩子添麻烦。

兰是母亲最小的女儿。每次离家,回过头来看看晾台,母亲的身影都会快速地闪到屋里,她怕女儿看到自己的泪水。

母亲到了最后一年,就是为了兰活着。她给兰找了一个军医,悄悄地安排下见面,说是请的专家会诊,兰是多么聪明的人,含笑不语。

等病房里就剩下娘俩儿,母亲说“过来点儿,抓抓手”。

兰坐在病床前。“有感觉吗?”母亲问。

有什么感觉?兰没那份心情。她想的是如何储备下红处方药,以备母亲疼痛期的到来,她十分焦虑。

母亲的食道已经很狭窄了,她努力地喝下中药,呕吐。吐出来的比喝下的还多。兰看着母亲翻江倒海般地吐,发出庞大的声音,涕泪齐下,她痛苦而无助地站在母亲背后,无计可施。后来她曾经看到痛苦到极点的人用脑袋撞墙,她默默地流泪,这种感觉她有,那时她也想那么做,但是她连那么做的资格都没有,她没有机会任性。

她收起了药。母亲用手抓牢了药碗,喘了好半天才说出:“兰儿,我喝。我不能让你没了家。不能让我兰儿没家过年。”

这是兰永远不会忘记永远不愿想起、永远会在过年时想起的母亲。

不许哭

兰到四十岁的那年,父母都走了。母亲没有陪她过以后的年,虽然天下的母亲都不太可能陪女儿过完所有的年,兰还是哭了个昏天黑地。

那一年,又下了很大很大的雪。

那一年她把自己嫁了。

母亲病危的时候,老人们说结婚的喜可以冲冲煞气,她就嫁了。

她穿着母亲做的崭新的棉袄和丈夫去看母亲,整个病房都知道母亲的喜事,头一天家里已经送去了喜糖。他们到来的时候,小护士探头探脑地看到大叫新娘子来了!

母亲端坐在病床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穿着她自己做下的碧绿织锦缎的棉袄等着她的女儿、新女婿。

兰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一左一右抓紧了兰和丈夫,轻柔地说别哭,不许哭兰儿,不吉利,不许哭啊!

兰只好咬紧了牙关好不让泪水流下来。母亲把兰的手放到女婿的手心里,盯着他的眼睛说:“我把我的兰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兰把头埋到母亲的被子上,姐姐和嫂子拍着她的肩膀说别哭啊兰啊,别哭啊!

兰抬起头来,望着母亲。

母亲盯着女儿看了好半天,非常非常平静地看着她,仔仔细细地看了她一遍。

nlc202309030053

28天后,母亲撒手而去。

她走得非常平静。

母亲的脸非常好看,到走也没有一条皱纹一块黑斑。

兰一直担心的疼痛没有到来。

母亲说,把麻黄素、杜冷丁送人吧。也算是一份功德。

那一年,下了好大好大的雪。

家族的遗传密码

母亲和父亲都选在了过节的日子走了。嫂子说,父母是不想让孩子们请假呀。当然,如果他们可以选择的话。他们活着的时候常常说要选择好的人生,选择好的人,选择好的人生道路。他们努力地活,努力地选。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吗?如果这是一个可以在最后关口回答的问题,他们会打多少分呢?

他们为之奋斗过的事业,他们少小离家扛起枪打下的天下。他们还满意吗?

父亲和母亲生于忧患,他们的人生不免焦虑。他们铭心刻骨的价值观充满着自我牺牲的利他主义。兰记得只要家里有人出差带回特产,父母亲总要分成很多份,让孩子们送给朋友和邻居。单位分房子,父母总会把机会让给他们认为更需要的人,这一切让他们快乐而满足。而这一切,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的孩子。

几个孩子都热心,爱管闲事,好帮忙。也是焦虑型人格,都多多少少有强迫症和小小的洁癖。出了门想一想煤气的总阀关了没有?关了吧。可是,真的关了吗?钥匙和钱包出入证都带了吗?不可能没带,其实一辈子也没忘过两次。就是不带上又能咋地!天会塌下来还是地会陷下去!

不松弛的人生难免让孩子的孩子不快乐。本来家已经很干净了,但在爸妈的眼里还是有瑕疵。本来功课已经很好了,但是爸妈认为可以更好,更更好!

“你会在地上包饺子吗?你会喝马桶里的水么?为啥必须那么干净呢?”这样的抱怨已经成为爸妈的子女微笑地听着,似曾相识。可不是似曾相识么。孩子就是20年前的他们。谁的青春不叛逆呢!

到现在,孩子的孩子也结了婚,照样嫌配偶不够干净。家庭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塑造着人们。

这家里的第三代有相似的微表情。有彼此可以理解的价值观。都有一点点焦虑和洁癖,这应该算是家族的遗传密码吧。需要特别关注吗?如果是,是不是新的焦虑呢。一代又一代应该如何体察自己并让自己幸福呢。

兰不知道爷爷、奶奶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不是已经模糊了?如果在一起过年,孩子们也是自己玩自己的微信么?家族的能量对孩子们又意味着什么?

兰过完年去上班,电梯上行的时候,人们互致问候,有长者问兰:“家里老人都好吧?”兰笑而不答。接着问:“老人家高寿啊?”兰说电梯到了。

无论兰有多大了,她也是没有父母的孩子。她会告诉刚结婚的年轻人早要孩子吧,如果打算要的话。让孩子尽可能和你们多过几十年,这对他们非常重要啊。

年轻人打着哈哈听了,走了。

兰心里想:他们还不懂啊!

在子女眼中,父母是最理所当然的存在又天经地义的不会老去的人,因此也是最有可能被忽略掉的人,当人们做孩子时会这样想;当人们做了父母之后,也往往觉着自己是长生不老的吧。

我们这一生会爱上多少爱我们以及我们爱过的人,但是,哪有一个人像父母爱我们一般深沉。

每一份父爱,每一份母爱,都是我们活下去的力量。为了不辜负他们,我们都应该感恩。

上一篇:初二语文备课工作计划下一篇:悠悠西溪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