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叙事散文

2024-07-24

北方的冬天叙事散文(精选7篇)

北方的冬天叙事散文 篇1

最初看到这句话,是在一篇登在报纸上的文章里,那是一片以这句话为题的散文。读那篇文章的时候还小,到最后也没能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到现在,都已经忘了那篇文章说了些什么,唯一记得的就是这句“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以前,小时候,生活在西北,对于北方的冬天还真没怎么感受过,毕竟小时候有着到处都一样的天真的想法。也只有前些天回了趟家,在原来村庄的残垣断壁里,陡然想感慨一下,最终说出来的也还是这一句: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当从田间公路走近村子,那里是异常的安静,若是在晚上,都有点《寂静岭》中那种诡异的安静的感觉了。村子里大多数人都搬走了,很静,巷道里也没人,偶尔有几声狗吠传出来。风吹过山岗,划过山顶上的沙棘丛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似是呼唤,似是诉说……

任何力量最终也抵不过发展的势头,在城市化进程下,咱们那小村庄如今却是满地狼藉。人们在自己离开的同时,把所有能化为钱的东西都带走了,村子里再没有什么可以看到了。原来那小河旁是大片大片的树林,小时候还曾赶牛在那儿,现如今,树被砍了,草枯了,剩下的是小河污浊的河水以及满地的垃圾。

时光回转,也曾是那个风吹着山顶沙棘丛发出呜呜声响的时节,我们在结了冰的河面上玩。小时候总是那么聪明,用几块木板、两根铁丝,再有几个钉子,就钉好一个冰车。冰车滑冰,那是冬天最美好的狂欢,通常看到冰上有些红色圆点,才发现自己的手不知被什么时候划破了,那时候是不知道疼的。在白色冰面上,点点血滴犹如点缀的玫瑰,刺眼而又美丽。

每每到了傍晚,肚子实在是饿了,才想着回家,往往那时候才注意到鞋子湿了,甚至都有点冰花。那时候,就会拿出绝招——折些树枝生一堆火,鞋子烤的的冒气了,再撒上些晒干的细土,再用细木棍抽打鞋子,把土都“抽”下来。听大一点孩子们说,这样鞋子干得快些。但小时候的我不会烤鞋子。最后湿鞋子成了泥鞋子,回家反被父母训一通……

下了雪了,那就更好玩了。树枝上,堆了很多雪,把别人骗到树底下,摇一下树干,下面的人儿立马被雪淋到,接着就是追逐……冬天是冷的,而那会儿冷的时候,大家会靠着墙往中间挤,中间的人不断被挤出来,之后又跑到两边王中间挤……

到此时,风再次吹过身体,打了个冷颤。从不怕冷的我此刻也有点受不了了。太阳已坠到山顶,就快要到山的那一边,看着这太阳。心里现出这么一句话:昏黄的落日映在我心间,我已不再青春年少。

我想,很多年后,牧师会说:“我们该忏悔,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

此时,我再次有了一阵惋惜,为那回不去的童年,也为那对于社会发展的无奈。很多年后,看着都市里被修剪的非常规整的植木时,我会很怀念小时候可以随意折下和攀爬的柳树了。

北方的冬天叙事散文 篇2

一、散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的散文, 通常以抒情散文为主。抒情散文通常作者借助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表达独特的情感认知。作者利用景或物为依托, 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 或情景交融, 或托物言志,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但对于学生来讲, 并没有丰富的阅历, 很难体会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

(二) 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大部分老师教学重点并未放在教学内容的准确, 恰当, 更多地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教学。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内容的途径,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确定。一篇课文有多种教法, 意味着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变化。正所谓巴班斯基说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 而不是其相反。”因此, 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散文教学中, 教师出现用小说的方式教散文的现象。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时, 有些老师将分析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内容, 这已经将文体混淆;有的老师更多注重知识化教学, 从字词句段到内容结构, 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散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 课程目标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前提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提到, 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 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紧扣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审视教材, 明确编者的编写意图, 使教学课堂最有效的指向教学目标。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不只是颂秋, 更表达对祖国的挚爱和眷恋, 但有些老师把五副秋景图作为重点。

(二) 学生学情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

学情, 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可以弄懂的知识点不必重复讲解, 学生存在疑惑, 领悟不深的地方进行引导讲解,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途径分析学情, 结合学生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三) 文体特征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散文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征。散文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为“文学性散文”, 题材广泛, 笔法散逸。散文主要分为叙事, 抒情, 写景等,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 它虽然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但是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老师在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让学生讲自己的母亲, 有的对母亲致以感谢, 有的向母亲表达愧疚, 却未真正体会到作为散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四) 作者情感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

“阅读散文, 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 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 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 触摸作者的情思, 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散文教学内容的核心, 重点并非是所描写的客观对象, 而是透过客观对象传达、灌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 而在作者能看出善良的心肠;《安塞腰鼓》的关键点不在西北汉子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而是作者为威武雄壮的场景所迸发的激情!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上文中对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 下面我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作为老舍先生从英国归国后在济南执教时所写的散文名篇, 充满诗情画意的色彩。文章不惜笔墨通过对济南冬天细致明丽的描写, 抒发对济南冬天浓浓情思和赞美之情。全文以“温晴”二字为主线, 文章开头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地方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特点, 接着从阳光下的济南, 小雪后的小山以及济南的水三个方面具体描写, 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文章看似花大量的笔墨在写景, 写冬天济南的“温晴”, 其真正意蕴作者对济南的持有的那份特殊的爱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字表达。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一) 雅俗兼具的语言之美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其语言亲切自然, 娓娓道来, 质朴无雕琢之感。但在平易朴实之中透露出作者精湛的语言能力。在《济南的冬天》中, 老舍先生对济南山水的一往情深, 汩汩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 修辞之美

老舍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济南冬天人性化, 同时也寄托了老舍对济南的情意。文章在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 突出济南的冬天优于其他地方, 自然而然的突出“温晴”的特点。接着“济南城”变成了“小婴儿”, “小山”当起了“摇篮”, 新鲜之余给人一种安全、踏实之感, 济南城变得可爱, 温暖, 与温晴相吻合。作者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把矮松上的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的看护妇。“看护妇”的贴切比喻表现小雪过后矮松的秀美姿态, 赞美之情呼之欲出。作者在写冬天水色时用拟人的方法写出“水也不忍得冻上”, 把水写的含情脉脉, 给人一种不是春天甚是春天的温暖之情。

(三) 炼字之美

“小山”“小雪”“小村庄”“小水墨画”, 老舍用“小”字贯穿通篇景物, 给人一种疼爱, 亲切的感觉, 表达作者对济南包含的深情。再如“真”字, “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一个“真”字, 体现作者对济南的情感, “真的,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唯恐读者不相信济南冬天的美好, 又用“真的”强调。“水藻真绿, 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真”字使用的频率之高, 渗透着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满满的爱。文中大量动词的出现, 既赋予变化又准确传神。例如“卧”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 逼真的描绘了村庄和雪的姿态。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 深入体会躺、卧、睡等字的差异, 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样, “镶”字的运用准确生动, 同样是雪, 落在树上是“顶”, 落在山尖是“镶”, 落在山坡则是“露”,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特点, 又避免用词的重复, 一幅灵动的雪山图跃入脑海。

其实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很多, 文章句子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那水呢”“呀, 吧, 呢”等语气词的出现, 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济南的喜爱, 让人感觉亲切, 舒服。“圈儿”“小口儿”等儿话词的使用, 为文章增添了京味儿, 使文章更口语化。

(四) 蕴含温晴的意象之美

在抒情散文中通常透过文章的意象或意境, 引领学生深入分析, 追寻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分析, 首先将其还原为原生态的人物和景物, 其次将它与具体意境加以比较, 从而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独特情感。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笔下是完美的, “没有风声”“响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济南像是婴儿有小山保护着, 睡在舒适的摇篮里, 感受到的是一片“温晴”。然而, 事实并非这样, 从地理常识的角度来说, 小山在北边缺这点口儿, 这个口就是冬天北风的入口。冬天的济南时常会有冷空气的入侵, 月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零度以下。这样看来, 济南的冬天并没有作者笔下的“温晴”, 文本和现实产生矛盾, 形成了反差。这就证明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他心目中的, 主观化, 理想化的, 正是这种主观的情感, 让济南的山、水也变得“温晴”。

接下来文章写雪后的小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作者通过大量笔墨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雪后小山的秀丽景色, 并在段末写道“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与开头相照应, “最妙”“就是”等关键词体现小雪后的小山是作者最爱的景象, 事实上冬天也有下大雪的可能, 但是作者专门描绘的是小雪后小山的景色, 排除了其他现实情况, 是为了表达对济南冬天喜爱的表现。

作者在写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实际上零度以下的天气水怎么能冒着热气, 所以是作者排除了冰天雪地的另一番景象。正是这些“扭曲的事实”体现他对济南有特殊的情感, 深深地着上了老舍浓重的个人色彩。

(四) 独特真实的情感体验

散文是作者在自己独特的情境中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 其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创作主体自身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要深入领悟作品内涵, 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走进文本,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济南的冬天》中, 体会济南冬景“温晴”背后“作者的温情”成为核心, 这就应结合老舍的生平经历体会他对济南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老舍25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 后来赴英国任教, 饱受辗转之苦, 在多雾的伦敦旅居七年后回国定居山东, 在齐鲁大学任教, 在此期间老舍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 起名为“舒济”, 足以看出他对济南那份特别的爱。在老舍先生一生中几乎没有写过关于英国, 美国的散文, 关于故乡北京的也少之又少, 可唯独济南, 写了许多。老舍在《济南的印象》中写过随着事物联系, 人情交往, 济南留下他快乐与痛苦的印痕, 时短情长, 济南就成了作者的第二故乡。通过对老舍先生的生平背景有所熟知之后, 再阅读文本, 济南没有北京的风沙, 少见伦敦的雾气, 新加坡的艳阳也是少之又少。对于济南的山, 作者投入很深的情感, 仿佛勾勒一幅水墨画, 如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充满了韵味。对于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热气, 澄清的和谁像块空灵的蓝水晶, 无不表现济南的柔情。老舍先生对济南那份真诚的情感都倾注在文章里, 所以在他的眼中“济南的冬天最特别”。

总之,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行描写, 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特殊的情感。散文作为表达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文体, 其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情感两个方面, 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语言, 蕴涵深意的意象和作者独特的情感确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2]李军.抓住特点教散文[J].学语文, 2012 (1) .

[3]陈隆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4]王希文.《济南的冬天》教学价值刍议[J].语文建设, 2012 (02) .

[5]余志明.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9) .

[6]丁之境.《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4) .

[7]王荣生.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 2010 (09) .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北方冬天的极简主义 篇3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即使最不会烹饪的人,也可以在家里存个火锅,炉子一点,菜肉一端,无论自家团聚,还是请客待人,都毫无压力。按史湘云的话说,是真名士自风流。无论烧烤,还是火锅,曾经风餐露宿的种种不便,在现代文明生活中都成了一种解放,让大家从餐桌的仪式中解放出来,找回某种原始的乐趣。

而在所有火锅之中,北京的涮羊肉似乎又属于最简单、最有野趣的一种。不像麻辣火锅那么多东西,它只涮一种肉:羊肉;也不像东北火锅把肉煮成白肉,菜做成酸菜再涮,它强调的就是鲜肉现涮;又不像很多汤锅要先喝汤再吃肉,涮羊肉最多用鸡汤提提味。但正因为清汤衬托好羊肉的鲜,它也让人最能享受文明之后,偶尔的一点点原始感带来的乐趣,一丝丝草原的气息。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对于忙于事业的父母来说,家里那只火锅简直就是请客救场的利器。尤其是北风呼啸的北京寒冬,还有什么比在家里涮羊肉来得更其乐融融呢?小时候曾经住过平房院子,开门就是室外的寒风,进门就是室内温暖的火炉,似乎总有一顿羊肉火锅伴随着窗台上刚开了的水仙花留在过年的记忆中。

记得有一个数九寒冬,母亲把一起工作的加拿大制片人请到家里吃涮肉,制片人完全被我家的铜火锅迷住了(现在它哪里去了),除了盛赞涮羊肉味道好吃之外,一晚上他都在问到哪里可以买到这种锅子,他想带一只回去。对于一位北美男人来说,烧炭对于他们并不陌生,架起炉子烧炭烤肉本来就是由他们负责的。但把肉切成这样细细的模样一口一口夹着吃,终归是汉民族对于侵入帝都的草原民族的同化,涮羊肉也特别能代表北京这座汉文明与游牧文明互相融合的城市。八旗子弟偶尔也烤烤鹿肉,但渐渐地,涮羊肉成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共同接受的流行菜(另一道帝都流行菜烤鸭也同样有种从烤全羊而来的精细化之感)。羊肉吃鲜的,肉却要切薄。汤要简单的,蘸料却不能少。主食要吃饼,但烧饼却不能大。

而用烧炭的铜火锅,能迅速而利落地把炭火生起来,用扇子使劲煽旺,把铜炉子端上桌,也很是让男主人有个显示技能的机会。在我家,父亲就是负责生炭火并且使劲用扇子把火煽旺的人。是从哪一年起,家里再没有铜火锅了呢?我记不得了,只知道从美国回来以后,所见的都是电炉子,餐馆里也多是煤气炉,要吃炭火锅,只能到几家稀有老馆子去怀旧。然而吃火锅于我总觉得需要一种随意的、家庭式的气氛,如果火锅馆子太需要正襟危坐,火锅的味道貌似也失去了一半。当然,如今为了吃到手切鲜羊肉,还是值得跑老馆子的,而这种老馆子也的确有着一种吆五喝六的随意气氛,也尚算差强人意了。

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很是极简主义,只吃羊肉,但简单里透着讲究。老北京认为牛肉羊肉的鲜不一样,不能入一个锅子。既然吃的是个羊鲜,羊肉的好坏,就决定了一顿涮羊肉的基调。日本人把寿司的切法搞成了艺术,其实吃羊鲜,切羊肉的刀功也完全是同样的道理。剔筋干不干净?选哪些部位?是顺切还是横切?如今多数火锅店都是机器切冻肉,肉的肌理被破坏,如果羊肉又不香,不加麻辣还真不知道怎么入口。

唐鲁孙先生曾写道:“切肉的大师傅们的工钱,是按节算大账的,从立秋到旧历年,手艺高的师傅,工钱总得过千,次一点儿的也得七八百块,比当年一般中级公务员的薪水还多呢。”涮羊肉锅,吃的就是个肉的讲究,否则还有什么吃头呢?早年间都讲究口外的绵羊,肉要取磨裆(后腿肉)、大小三叉(脖颈肉)、黄瓜条(肋条肉)、上脑(上腹肉)等部位,约13斤左右。如今找到家好吃不贵手切羊肉的馆子不容易,某天去南城这样一间馆子排队,天寒地冻加感冒历时两个半小时,其间各种坚持不住想撤退,但手工切得漂漂亮亮的羊上脑端上桌来,热气腾腾的晚上9点钟的馆子里人声鼎沸,那一瞬间还是觉得没白等啊。同时心想,为什么如今吃一次手工切的靠谱鲜羊肉锅子那么难呢?或者说大众市场已经习惯了机切冻羊肉,已经没有此需求了呢?但从排队的人群来看,却又明明呼唤手艺高强之切肉大师傅的回归啊!

重点在肉,配菜也都比较讲究清口,粉丝、白菜、冻豆腐,我有时还是喜欢这样的一锅白汤到底,不加一点异色,原教旨主义的吃法,只到料碟里蘸上些许颜色,就像北方的冬天。再配上腌萝卜、糖蒜清口解腻。甜点来点山楂果冻,主食必是芝麻小烧饼。其实越是极简,越考验手艺和食材。就说这烧饼吧,讲究个小、层多、皮脆,只能手工制作,没法机器复制,可是卖得贵大家又不买账,店家也就不愿意大费周章,所以吃到好吃的烧饼比羊肉还不容易。

我印象中最好吃的烧饼,是小时候在父母朋友家人家奶奶做给我们的,那才真是热乎乎又香又脆的小烧饼。现在即使大受欢迎的店家吃到的烧饼,也做不出那个味道。所以,将来吃真正讲究的涮羊肉,恐怕还是像吃寿司走两极路线,要么是大众化产品,要么是小众私享,师傅亲自给你端上桌,你知道是哪个师傅切的羊肉、哪个师傅做的烧饼、哪个师傅做的山楂冻,你欣赏他们的手艺,他们也因你的称道而高兴。如果此时窗外还飘着鹅毛大雪,室内烧着温暖的炭火,大家举起烧酒碰个杯,北方的寒冷冬天,瞬间变得热火朝天,一切的艰辛不快,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你也因此知道,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北方中国人,走到哪里,你也不会忘记这样的场景,食物之于我们,就是我们的身份证。

关于北方冬天的雪的散文 篇4

小城里的雪总是驻足短暂,因为影响交通很快就会被环卫工人清扫干净,只在楼顶河畔及远山可见皑皑白雪俏丽的身影!

每遇雪天我总是特别怀念故乡的雪。故乡的雪可谓“美艳之至”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小时候每每清晨醒来看到如此景象,内心里那份真欢喜都会被这冰冷的尤物点燃。窗外的万物银装素裹,村庄,河道,沉寂的远山及突兀的近树都被雪渲染得灵动起来,大家笔下的水墨丹青在此也要逊色三分。早起的父亲早在院子里先清扫出一条甬路,次第起床的孩子们穿戴整齐的拿着木锨,挎着土篮热火朝天的打扫起院落里的雪来。若有情致会在院子里堆一个大大的雪人。雪人的眼睛用灶坑门脸上的黑灰描摹,鼻子用胡萝卜代替,撕一块对子上的红纸晕染雪人的红嘴唇,拿一顶帽子扣在雪人的脑袋上,捡一些破瓶盖做雪人衣裳的纽扣,插一把扫把做雪人扬起的手,雪人立时就生动鲜活起来。像个耍宝的小丑一般惹孩子们的怜爱。冻的小脸通红的孩子们乐此不疲,欢快的围着雪人跳来跑去。那时乡下的雪是纯净的,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大概和我一样在乡下长大的孩子都吃过野地里的雪,也吃过房檐下的冰溜。也曾用雪球和冰溜做过疯闹的“武器”。去野外玩耍我们会专拣没有足迹的地方走,然后欣喜的回望自己在雪地上的足印,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如一群可爱的跟屁虫。

总觉得儿时的冬天是寒冷的,母亲做的千层底的布棉鞋走一段路就会在脚心处打上一个大大的雪疙瘩,需停下脚步磕掉雪疙瘩然后继续欢喜的前行。

放雪爬犁是最开心最刺激的游戏。选一个不陡不缓的山坡,用绳索将爬犁拖到坡顶,大爬犁上坐三到四个孩子,坐在前面的往往是有力气的大孩子,需用手拉住爬犁前面的绳索,大家坐稳了开始往下放了,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尖叫声,呼哨声,欢笑声响彻山谷,有时在坡底会跌得人仰马翻,有时鞋窠儿里会灌满冰冷的积雪,但都不会影响我们放爬犁坡的热情,即使手脚已冻得失去了知觉。

一直认为雪是有灵性的东西,它在描摹万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写到这里,耳畔回想起凤飞飞的《忆童年》:童年往事,深印心上,虽不再有,确实难忘。内心深处,心智的成长,他乡异方,我却思乡!

北方的冬天作文 篇5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方的冬天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方的冬天作文1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几座青砖红瓦的房屋,几棵光秃、挺拔的杨树,构成了一幅北方的乡村雪景图。

北方冬天的小乡村,最难忘的是那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原野,放眼望去,好像大地铺了一条白色的棉毯。冬日的阳光洒上去,晃得你睁不开眼,偶尔一群鸟儿飞过,留下轻盈敏捷的身影。这里的冬天,是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神话。

北方冬天的小乡村,最快乐的要数那些孩子们了,他们在雪地上蹦蹦跳跳,追逐着,打雪仗。他们的欢笑声穿过寂静的原野,飘向远方,飘向那白雪覆盖的绵延的群山。这里,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北方冬天的小乡村,温暖寄宿在那小小的房屋之中,生起火,不一会儿屋里便充满了暖意。坐在那热乎乎的炕头,望着那美丽的窗花,大家聊着新年的愿望。这里,是一片温暖的景象。

北方冬天的小乡村,安静、祥和,它那朴素之中透露着温暖、快乐,是南方的冬天不曾有的。我留恋,我思念……

北方的冬天作文2

我的姥姥家在北方,说起北方的冬天,不得不提那一望无际的冰雪。那冰雪给我们带来了特别多的快乐。

6岁那年,妈妈带我姥姥家,北方的冬天,地上一点气息都没有,到处堆满了厚厚的白雪。

我第一次看见滑冰场,它晶莹剔透,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滑冰可是一项了不起的运动,看见别人滑冰的动作那么优美,想马上去试试的念头涌上心头,我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拖着沉重的脚步,但还是一不小心滑倒了,于是,爸爸妈妈教我滑冰,我很快就学会了,我发现,此时的天空也很像结了一层冰,太阳好像在上面滑冰一样。

这时,我看见一个比我小的男孩,但他的技术比我好很多,后来我才知道他每天都来这里练习,他就是这样刻苦练出来的,我以后以后也要加油,滑的更好。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冬日的夕阳已经西斜了,滑冰场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北方的冬天作文3

我爱北方的冬天,它是闲适、纯洁的季节。

北方的冬天对农民来说无疑是最舒适的季节。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酷热,秋的丰收。冬悄悄地来临了。这时,农民不再去田里劳作了,而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的床上看电视;在屋里搓几把麻将:聚在一起唠唠西家长叨叨东家短......在每天的早上,一起床就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杰作——霜。亮亮的,摸上去凉凉的。在千万家农民的窗户上,没有一家的图画是相同的,姿态万千。在农家的树上,树上的树枝披上了白色的貂皮,用脚一踹,又如可爱雪儿降临人间......说到农家,自然离不开雪。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不错的,农家的田离不开雪,农家的一切也离不开雪,人也如此。在雪中,农家的小孩打雪仗、堆雪人。雪后,村庄被雪覆盖了,雪儿给土地妈妈换了一身新衣服,它认真的说:“土地妈妈的衣服太单一了,一定要给她化化妆。”在农田里,雪姑娘又体贴的给小麦们盖上棉被......我喜欢北方的冬,它是闲适、洁白的季节。它比江南的冬更富有诗意,它比南极的东更体贴,它比......

北方的冬天作文4

冬天在我的想象中就应该是大雪纷飞、白雪皑皑。于是,寒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见识了北方的冬天。

在去酒店的路上正下着大雪,从车窗外看去,雪花像千百只蝴蝶向前窗玻璃扑了过来,呼呼的北风又让这些白蝴蝶翩翩起舞,接着又像一片片花瓣,零零散散地飘落到了地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冬天大雪纷飞的景色。道路两边都被白雪覆盖住了,整个城市都盖着一条厚厚的白色绒毯。

第二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外出游览,街上的行人都戴着帽子、耳罩,穿着厚厚的外套和大棉鞋。路上都是积雪,行人们走路特别小心又慢吞吞的,就像一个个大狗熊。我特意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地往前走着,脚底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身后留下了一串脚印。走在路上没有一会儿,我发现眉毛和睫毛挂上了一层白色的冰霜,再看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就像圣诞老人一样,有趣极了。

晚上,我们去看了冰灯,一个个形状各异,或是动物的造型,或是卡通人物的造型,或是美丽花朵的造型,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就像来到了童话世界。

北方的冬天还真是不一样,这里的冬天就是冰雪的世界,晶莹而又美丽。我爱北方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作文5

在北方的冬天,难免,也常常想到的,无非是冷,冷得要命。但我看见的不知是这样。

孩子们在街道上穿梭,他们的嬉笑声与车笛声交织在一起又细又密,像一块补丁,续在了记忆的长轴上。想继续学习了却想忘也忘不了。

我被那嬉笑声吵得不轻,但心里另一种想法却潜滋暗长了:我放下了书本,拿着板凳,走上了房顶看着他们玩,有什么不可的?看到他们玩到一刻,那动作实在是搞笑,便用手机照了下来,去了一趟镇上,把照片印出来,放在桌头,每每少感疲倦,一抬头便看见那照片,就轻松了很多。现在却不知去了哪?

在平时我是喜欢出去走走的,但我看到在北方的冬天,不,我们村的冬天,看到的是别致的一景,大伙或是在屋里用废油纸填住,或在窗户外用油粘住,防止它们透风。这样屋里暖和。他们大多只粘住后窗,因为他们知道在冬天北边的窗户是晒不到阳光的。

在北方生活久了,也自然习以为常。小事不必多说,但也很是难忘。

北方的冬天作文6

北方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当还没有进入冬季的`时候,就刮起了簌簌寒风,那一片片落叶就象翩翩飞舞的蝴蝶,久久不愿落下!是怀念曾经的碧绿,还是因为马上就要回到母亲的身边而感到万分激动……

当第一场冬雪来临时,整个世界都穿上了厚厚的白衣裳。路旁的树枝上堆满了蓬松的积雪,用手轻轻一弹,成片成片的雪花就会落到你的身上,感觉凉嗖嗖的,舒服极了。而那些挺立的苍松,带着白色的帽子,努力舒展着全身的翠绿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布:北方的冬天除了风雪还有绿色。在这个雪天里,最快乐的就要数小孩子了。他们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还有的在滚雪球,玩得开心极了……

我摊开手心,竟然接住了几片雪花,有六角形的,八角形的...还没有看够,那些雪花就变成了几滴水。好像害羞的新娘子,不愿意让我看到你娇嫩的姿容!在这漫长的冬季里,雪花成了常客,于是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赏雪。

北方的冬天因为雪而显得更加美丽,怎不让人满心欢喜……

北方的冬天作文7

今天晚饭,我跟着爸爸妈妈和爸爸的两个东北朋友一起吃“烧鸡公”。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刚开始我还挺规矩,可当那一大锅子“烧鸡公”端上桌,我可顾不得斯文了。狼吞虎咽吃得正欢时,那两个东北伯伯在说了:“南方的小子跟咱北方没啥两样,看着斯文吃起来也挺猛啊!”我一时有点不好意思了。伯伯发现了我的窘样,马上说:“我这是在夸你呢!”……吃得有些饱了,我开始向那两个伯伯发问了:“你们那里现在冷吗?”“外面冷多了。差不多现在都在零下20多度。”“啊,这么冷!那怎么出门呀?”“我们那旮旯出门都穿羽绒服,很厚很长的那种,不象你们这边的,薄薄的。”

“哦!”“我们那旮旯屋里可暖和了,屋里都供暖气,进门就脱衣服,不比你们这边屋里冷啊,开了空调也得等上一会儿才热呼。”“你们那里下雪了吗?”“下过了,最大的时候那雪厚得呀……”伯伯边说边给我比画:“结得冰也有这么厚。”“哇噻,真是太棒了!”我好羡慕那边的小朋友喔。可以在冰上滑冰,在雪地里堆雪人,想着真是太美了。伯伯还邀请我寒假去他们那边玩,我好向往喔!

北方的冬天作文8

冬天一到,苍茫的天底下,铅色的乌云压的很低很低,寒风呼呼的刮着,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一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

天阴沉沉的,小雪飘飘扬扬的,有的像棉絮、有的像散落的花瓣、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雪渐渐变大了。凛冽的寒风刮到脸上像刀割一般,霎时,房子上,树上,地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把大地打扮的分外美丽。树枝上的雪,压着松枝,让我不禁想起陈毅爷爷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雪停了,小朋友们都跑出来玩。有的滚雪球、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打雪仗的小朋友,在地上抓起一团雪,向别人扔去,雪球就在小朋友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开了花。地上的小脚印,七弯八扭。孩子们欢笑的声音,似乎象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情不自禁的赞叹到:雪啊!你是给大地增色的使者。

北方的冬天作文 篇6

北方的冬天,草木皆枯、万物萧条,所有的印象,几乎全是清零后的状态。清零其实也是万物积蓄能量的季节。君不见,春天来临时,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如果没有经过冬天漫长的歇息,它会有那么美丽吗?

北方的冬天,一切尽显寂静,远没有春的花枝招展,夏的炎热暴烈,秋的成熟沉稳,但静给人以思考。冬天里,大地寂静不与争锋尽显博大,大山寂静默默矗立尽显壮观,河流寂静冰雪覆盖却不失威严。一切的一切,只为春来到。

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 功在细 篇7

一、热爱生活——告诉学生这是“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任何一部文学作品, 都是用不同的问题和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以, 作文也是生活, 也源于生活。但有些学生, 尽管立足于生活, 也用心地去观察生活, 但为什么写起作文来还是愁眉紧锁呢?这与他们的生活范围狭小有关, 也与他们不精想细思有关。“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社会活动视野远远不够, 所以, 大多数学生的目光总是锁定在送伞、抓鱼、上树等满天飞的现象上, 至于生活中的真、善、美, 学生根本不去光顾, 试想:送伞, 雨中有真情;上树, 树上有哲理;唠叨中有父母之爱;眼神中藏世人艰辛;鄙视中含世态炎凉……想想看, 这些内容都能成为精妙的作文题材。我们只有去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 他们才能做到“无限风光笔下生”, 自然, 作文也就真实有味了。

二、写好片段——告诉学生这是“精彩”

写整篇文章固然重要, 但费时较多, 因此, 若想把叙事性文章写得感人、打动他人心房, 那么常写片段是一种好方法。所谓“片段”就是文章中的一段或几小段。要求集中完整, 这对写好整篇文章是有极大帮助的。

怎样写好作文片段呢?就记叙文而言, 我觉得应这样要求学生:

1. 围绕一个中心写。内容集中完整, 不能漫无目的地游离中心。

2. 要真实。

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观察所得, 不能脱离生活, 编造离奇的故事。

3. 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 不能空洞无物。

4. 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 也就是要赋予片段一定的思想意义。

5. 描写景物要细腻, 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 给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文片段的水平, 我们以两个班为实验研究班, 结果发现, 他们的写作能力明显增强, 精彩片段不断涌出。现在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 学生不是害怕作文了, 而是喜欢作文了。如:宁波同学的《感受幸福》《把微笑带给生活》;张灿同学的《星光漫步》《藏在心中的鲜荔枝》等片段, 内容十分精彩。类似的真实具体、细腻感人的片段数不胜数。因此, 学写作文, 第一步还是从片段写作开始练笔, 它选材范围广泛, 自由灵活, 既能提高观察能力, 有话可说, 又能为写大作文积累素材, 对提升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三、运用描写——告诉学生这是“鲜活”

描写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摹和刻画, 使读者对描写对象有了更加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如果运用得好, 就能达到使“其面目精神, 跃然纸上, 勃勃欲生”的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边实验边总结。比如, 训练前, 学生作文中, 经常出现类似“春天到了, 一些新芽就冒出来了”“秋天刚到, 一些黄叶就落了下来”的平庸之语。训练后, 让我们惊喜地读到“春天带来了风和日丽、带来了莺歌燕语, 一些新芽焦急而兴奋地探出头来”“秋天刚到, 一些性急的黄叶毅然回到了母亲的脚下”诸如此类的创新之句在我校学生的习作中安家落户了。可见, 要写出鲜活的好文章, 哪能与“描写” (含修辞句的运用等) 失之交臂呢?

四、与时俱进——告诉学生这是“创新”

翻开文学书籍, 追忆名人业绩, 无不闪耀着与时俱进的创新色彩。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创新;清代著名诗人画家郑板桥的《春词》是创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散文《落叶》是创新……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 称得上是时代的真正佳作。当然, 也都富有各自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珍品, 没有个性就称不上创新。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都要鼓励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 努力追求、锐意创出新意。

这几年来, 语文作文试题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那么若想获得理想的分数, 学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让自己的个性表达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为此, 我们在实践尝试过程中重在对叙事性散文的写作进行了全方位辅导, 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尝试:立意的个性张扬, 选材的个性寻觅, 构思的个性探求, 语言的个性表达, 还有文题的拟定、如何写好开头或结尾等比较规范的练习, 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备课、讲解到合作、总结都认认真真地去尝试, 学生创作欲望很高。比如,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我们实验班就出现了像《植物王国大罢工》《嫁不出去的白天鹅》《地球和月球的约会》等新颖的主题内容, 布局更是丰富多彩, 令人赏心悦目。

另外, 在叙事性散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要用好范文, 因为恰当地运用范文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思想情感方面的熏陶, 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一些写作技巧,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如周作人等编著的《 (中国卷) 最美的散文》和刘海涛主编的《阳光的味道》等都有值得借鉴的闪光点, 值得细细品读。还有, 教师若能给学生写些“下水文”, 再好不过了。

现实生活中所表现的喜怒哀乐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需要我们富有敏锐多感的心灵, 富有聆听自然, 体察人间冷暖、洞悉世态炎凉的能力, 分美丑, 辨善恶。当然, 文章要蕴含时代色彩, 即关注焦点、热点、敏感话题。如果这样,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一定会妙笔生花, 也一定有用武之地。

上一篇: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下一篇:董事会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