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浅夏散文

2024-05-10

悠悠浅夏散文(通用10篇)

悠悠浅夏散文 篇1

优秀散文:浅夏

还没有来得及去南门外观赏樱花落满地的情景,这夏天说来就来了。你看,前些日子,城墙边柳条上那嫩绿的芽,逐渐开始转为深绿的叶了;桃花、樱花飘落之后,几天不见,那枝桠上已长满了青翠的、朱红色的叶片,加上那些杂树茂密的枝叶,还有城墙边的各种野草野花,让古城溢满了春色,倍觉亲切。护城河涨起了春潮,水中倒影着绿的树,在波光里荡漾;对面的荷塘里,隐约可见田田的小荷叶在向上伸展,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当我们还在回味春天的时候,却不知这气温一下子就窜到二十七、八度了,湿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有种令人窒息的感觉。走在太阳下,额头上时不时会冒出些许汗来,那真比酷夏还要难受。想想,也是刚进入立夏呀,这春哟怎么就开遛了呢!还好,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送来一丝凉爽,才让人好受了些。

前几日,因工作原因到两个县市去出差了一趟。回转时,有一段路坏了在修,担心路途不畅,司机便决定从江堤上绕道而行。江堤也是水泥路,只是路面没有省级公路那么宽,且路是随着长江而弯弯曲曲的,车在上面不得不左突右拐,穿梭而行,虽没有剧烈的颠簸,但车速还是受到了影响。坐在车里,远看堤外,大江蜿蜒如丝带从天际流过,蔚为壮观。江堤两边的防护林,一片青葱,柳絮被风吹着飘飞而过,犹如雪花在车窗外舞动,让人有想抓住它的冲动。江堤内,但见高楼林立,已建的、在建的,分散着,聚集着,让一座座城连接起来,在广袤的土地上崛起。尽管如此,我还是更喜欢空旷田野里的.滚滚麦浪,日趋成熟的菜籽,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那缕缕幽香。可如今我们能够见到的原生态已经很有限了,面对新建的城池,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这样想着悄然潜入的浅夏,正想借双休之际再出去走一走,追踪那暮春的脚步,不料天却下起雨来。睡眼惺忪中,听见窗外那急雨拍打窗檐的声音,便成了我懒床的理由。是啊,春节之后,我们的工作紧张而繁多,几乎就没有好好停歇过。虽然没有像以往那样连轴转似地加班,但因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做业务营销的,还是做内控管理的,肩上有了责任,便有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精神上难免会有一些负累。而此刻,窗外的雨依然滴答、滴答地下着,也让我难得再挪动脚步,不如索性呆在家里,品味起这季节,还有那份难得的安闲来。

打开电脑在网上行走。久未听音乐了,戴上耳麦,搜寻费玉清、凤凰传奇、周笔畅……在这样的夏日,听着不同年代歌手的歌,那种感觉真的好美妙。窗外,吹来阵阵夏风,伴着夏雨,少了往日的闷热,而担心感冒我还加了件衣裳。进入网易博客,正准备写点什么,忽地电脑右下角,那个小喇叭闪动起来,点击一看是加好友的信息。但不是的,而是朋友网的。好久没有加过好友了,没有考虑太多,很快就加上了。以前不知朋友网也可以这样加好友的,许是出于好奇,我随即用朋友网的聊天符号向新加的网友发了条问候,却没有想到朋友就在线上。很礼貌的回复,激发了我聊天的兴趣。几句聊开,不仅知道我们是同城的,而且都感觉很投缘。

说实在的,上网已近,朋友也加了不少,但真正能在一起有话可说、比较投缘的还不多。有的人认识了,时间久了,或因为各自的忙,也会逐渐疏远。所以,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再加友。即使要加也是认为有共同爱好的人,比如在写作上、艺术方面可以谈得来的,皆可成为朋友。以这种方式,还真认识了一些爱好写作的朋友,并且通过互相交流、帮助,让自己在写作上受益多多。只是近半年多来,我工作较忙,事情也多,加之原先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上网少了,我才没有怎么聊天了。加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是顺迹而来,给我发了加友短信,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得到回应,非常高兴。我见有如此坦诚的朋友,心无芥蒂,也就无拘无束地与之聊了起来。

雨,继续下着。浅夏,被雨水挡住了,但真诚的心却是可以相互沟通的。而因为雨,朋友的网名——飞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问她是不是喜欢雨,她不置可否。而在雨季,特别是夏天,我也是喜欢看雨并在雨中穿行的,那是一种别样的感觉。这样,我们从彼此的网名聊起,犹如打开了话匣子,由写作到艺术,由绘画到乐器,就像久违的老朋友,把个人的爱好和对生活的态度、感悟都说了出来,彼此间没有了陌生感。朋友告诉我,她是自己做小本生意的。而她从我的文字中了解了我的职业,对我赞赏有加。每当遇到投缘的朋友,我一般都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并从内心喜欢和敬佩那些用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奔走忙碌的人,他们选择自己创业,才真是生活的强者。朋友看到我空间的相册后,对我说,她也有很多爱好,拉二胡,玩乐器,唱歌、跳舞,样样都会。当然,这些都在生意之外。说起这些,她很淡然,爱好不一定都要很精,其实娱乐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是啊,娱乐就是从娱中找乐嘛!娱乐的是心态。我很赞同朋友的想法,比如拉二胡吧,拉的是感觉,音乐在,心就在!朋友补充道,心里有,手上才能流淌(出来)。多么富于哲理的话啊!我们陶醉在一些共同的话题中,好像才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丰富多彩。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谈兴甚浓,彼此作为倾听者,互相感受生活带来的种种喜悦和快乐。浅夏里,我们于茫茫人海有缘相识,世界很大,又觉很小。更奇的是,随在同城,距离并不远,曾经走过多少次的那条街道,却不知道朋友原来即驻足在此,用双手开创着自己的那片天地。而能够让我们相识的竟然是网络,惟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彼此的真诚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因共同的爱好点亮了一盏生活的明灯。

浅夏,有这样一个雨天,平常而多了温馨。

流年不语殇浅夏散文 篇2

初夏伊始,暮雨微凉,风吹花瘦,影不成双,一次次在墨染的黑夜里执笔,却是不能说,也不能写。

五月的夜色染上了一地的孤独,心在清脆的蛙声里浮躁难眠,城市的嘈杂声直到午夜都不能安静,不时就有车轮声划过耳边。

前情已退,如流光非浅,一切都随着岁月的时钟渐去渐远,人生浮沉,韶韶年华逝去如风,都说光阴美好,却留不住如花青春正年少。

曾经的幸福,如一地飘零的落花,回忆如一幅清晰的画卷,却无法去读,收拾起昔日的孤独和失落,一个人上路。

晚风轻韵,浅夏珊珊来临,心情终不能如陌上花开,茫然若失中透着淡淡的无奈。

依旧喜欢在黄昏,上一点淡妆,涂一抹唇颜,在起风的傍晚徒步夕阳里,伪装着心灵世界的平静,傻傻的,人面桃花,忧伤着逝去的欢乐回忆,想着那一天是怎样的到来、再离开,一语不说,就这样被岁月遗弃,无奈重新上路,仍会有梦,仍会寂寞。;

纤瘦的背影背着的不是沉重,多年以后该放下的也不是如今无言的伤怀,其实缘分相遇,不一定要重笔带过,轻墨也可以描出爱的美好传说。

心情好的时候铺纸,临笔,描墨,也许能画出一幅美丽的水墨兰花,可心情忧伤的时候揉纸,弃笔,只用墨就可以泼出一地杂乱的伤心事。

诺言轻许,留下幸福无数,诺言轻弃,回头,却迷了方向不知归期。;

谁的世界下起了纷纷扰扰的流星雨?谁的世界提前进入了梅雨季?潮湿的心还会有暗香浮动吗?一纸回忆是多么的伤人心扉。

也许是我忘不了当初的缘起才放不下今天的缘落,叶不会为花的.凋零而叹息,我的惆怅,弥漫了与你相识的整个季节,所以等有一天你若转身离开,我希望你什么话都不要说,我明白芳菲落尽,枯肠一别,爱放逐云端,尽随落叶飞花一起飘迁,只要记住曾经美好的年华,活着必会经历一些生离死别,必会感受阴晴圆缺。;

黄昏,看到了倦鸟归巢,炊烟缭绕,天边的那片晚霞刻出了谁心情的凄凉?轻唱离别的轻愁。;

琴弦多事,总是弹出眼眸的泪花和心底的相思,读错了缘分,读错了相遇,可谁又能懂,仅一纸的束缚怎能注定一生的相牵?一句轻淡的誓言又怎能把情缘绑定?冥冥中的挥手、转头、别离、忘记……还要含笑接受,多么的残酷。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多年以后谁陪你看花?谁陪我赏月?谁悦你心境?谁度我流年?可能一切都不重要,有多少纠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不开呢?又有多少年华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耗不尽呢?你是感情的奴隶还是我是感情的俘虏?也许都不是。

人生真的很无奈,识也匆匆别也匆匆,“昨日一梦红尘中,今日挥手泪朦胧;昨日徜徉幸福海,今日誓言影无踪。”缘份就是这样随如风。;

优秀散文:一抹浅夏一季苏夏 篇3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傾人城,再顾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再难得。

卿本佳人,奈何我非良人,如烟风尘,脚步匆匆,随遇而安罢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夏,哪有何来的夏之乐乎。你不是苏,你不知道她所谓的日光倾城,然也,永远看不懂那刻薄文字下的《小团圆》。

华灯初上,天元归一,纸醉灯谜。满眼的繁华,亦或者满眼的酒色。独自走在这陌路上,恍如白夜隔世,寻觅着什么?等待的又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这样漫无目地的走着,吧台里的红灯绿酒,猩红的液体貌似在放纵的笑着,笑着这世人的无知。

一季夏,一季凄凉……

光阴冉冉,岁月悠悠,是谁的眷恋,缱绻在 今世的梦中。星月倾城,花香倾城,是谁的余 晖,缠绵在前尘的枕哞。四季嫣然,情谊盎然, 是谁的神韵,凝重了素年的暖香。

凝指尖,流年花火落地繁华无数,遥指思念能否到达你的彼岸,絮语初,风烟舞动尘埃瑾素别样红,溱染情怀能否囚渡你的曼珠沙华?

唯念,情长水长意更长。

唯愿,你安我安流年安!

秋夜微凉,年华未央,你在我触不及的方 向,经此年华,只剩一袭寂寥时光。

素来喜欢那种浅淡的芬芳,一如兰花的清 香,不张扬,不厚重,却也芬芳怡人。淡是人生 的底色,淡如水,是生命的源泉;淡如清风,轻 柔悠然。行走在尘世间,千般经历,万般找寻, 最美不过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淡,在岁月里; 静,在心里;而清欢,则在眉眼间。拈一颗素于 流年里,褪却指尖浮华,揽一份悠闲和诗意,与 时光对饮,拈花浅笑,在光阴的角落里,寻一处 心灵的桃花源,任时光散尽,岁月荏苒,暮然回 首,希望我们仍还有一颗清澈如初的心。

栀子花开满街道,那洁白无瑕的`浅浅花瓣,那风中淡淡的花香,低声絮语的诉说着那甜甜的爱恋和浅幽的青涩。

往事悠悠随笔散文 篇4

今年的秋天,我回家看父亲,他的头发又白了很多,背也有些驼了。我见了不由得心中有些酸楚,他老了。

自从母亲走了以后,父亲很孤单,总是一个人在老房子的院子里摆弄他的青菜,很少出去。为了给他解闷,弟弟弄来了几只鸽子,让他喂着玩,看着他日渐老去,我们还是心痛。为了让他清闲些,弟弟买一个楼房,让他养老。他犹豫了再三,还是去了。可是每次打电话来,却总是唠叨,老房子怎么怎么的方便,老邻旧居们如何的亲切。其实,那个楼房离老房子很近,走路回去也不过十几分钟,可是那里却还是让他念念不忘。

我想,他不忘的是母亲还有和他们的回忆吧。其实,我也很想念那里。

这一次回家,正好是十一小长假,所以带上了儿子。当儿子和侄女见面一刹那的尖叫和欢呼,真真的让我再一次感觉到,血脉相连的亲情,是如此的紧密又如此的`宝贵。两个孩子在一起,不停的吵着闹着,跟在父亲的身后,要了这个又要那个,而父亲,完全没有往日对我和弟弟的严厉,总是乐呵呵的应对着答应着,且是有求必应,真是让我从心里的嫉妒。

哎,人老了,脾气也没了,就剩下一身的慈祥了。

母亲刚去世那几年,我很少回家,总是借口很忙,没有时间。其实,我是怕看见那房子和偌大的院子,空空的,让人心发慌。一个没有了女主人的家,是那么的荒凉,空旷。

一次,弟弟来电话说,“姐,你有时间回来看看父亲吧,他想你了,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是老是偷偷翻你的相片。”我听了默默流了一夜的泪,第二天就坐上了回家的车。

每一次回来,我都刻意回避去老房子的话题,而父亲也从不强调让我去老房子看看。

有一次,我到他房间浇花,父亲坐在旁边椅子上,看着我,自言自语地说,“今年的雨水多,老房子的门和窗户都浸坏了。你弟弟已经找人给修上了,漏了的屋顶也补好了,现在收拾得挺好的。”我蓦然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一转眼有七八年我没回老房子了。

第二天一早,我对父亲说,“我和你一起去喂鸽子吧。”他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很高兴。

当我们一起走进老住宅,看到很多旧时的邻居,既亲切又陌生,毕竟七八年了,留在脑海里的都是熟悉的记忆,眼前看到的都是新鲜的陌生。

老房子收拾得很整洁,大门是新喷的油漆,房门和窗户也是新换的,整块的玻璃采光很好,院子中是父亲种的蔬菜,有白菜,茄子,还有几池子豆角,生机满园,绿意盈盈。

鸽舍的鸽子看见有人来,马上就沸腾了,不停的拍着翅膀扑向笼子。

“这鸽子啊,看到我来就往笼子上撞,知道我是来放他们出来的。”父亲一脸的欢喜,边说边打开笼门。鸽子欢乐的拍着翅膀,争相恐后的撞了出来,在房子的上空盘旋,一圈儿一圈儿又一圈儿,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迹。

我登上了架在屋檐上的梯子,高高的仰着头,想寻到一点鸽子踪迹。

只听见嗡嗡的鸽哨声在漫天回响,耀眼的阳光,映的蓝天悠远空寂,洁白的云,缀在湛蓝的天空中,远处的青山重重叠叠,一片一片的绿树,层峦叠嶂,挺拔伫立,山间小溪依山势蜿蜒而下。此情此景,又是多少次在梦中重现,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悠悠苜蓿情散文 篇5

苜蓿早已远离现今的幸福生活许久,即使在农村,也鲜有所见。对于苜蓿,我并没有过多的印象,但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感情。

记忆中,我只吃了几顿苜蓿滋卷(陕西小吃),而且那时,我并不认识苜蓿。直到吃完滋卷满嘴流油时,我才想起问父亲做滋卷的菜从哪里来的。在父亲的带领下,我来到果园里,只见几棵苹果树下面长了一大片苜蓿。

一簇簇嫩绿的叶子紧紧地拥挤在一起,绿叶重重叠叠,如同一块碧绿的地毯,将地面牢牢遮盖起来。我小心摸了摸那嫩嫩的绿叶,使劲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它们,心里一阵阵地感叹。真没想到,我吃的美味竟然是用眼前的苜蓿做的,而我竟然连自家地里的宝贝都不认识。一时,我的脸蛋火辣辣的热。父亲蹲在我的身旁,和蔼地摸了摸我的后脑勺,开始给我讲关于苜蓿的故事,那也是父亲的苦难经历。

苜蓿,本是用来喂牲口的,而在那一段闹饥荒的年月里,却成了人们口中的救命食粮,一把苜蓿真的能救活一家人的命。祖父曾经管着村里的苜蓿地,虽然那时的人思想觉悟都很高,但精神食粮最终还是难以战胜饥饿对人体的折磨。祖父并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偷窃集体财产的事,直到天黑时,祖父才敢偷偷从生产队的地里掐一大把苜蓿带回家。祖母将苜蓿清洗干净,与麦麸搅在一起熬一锅稀汤,一家人的命就是靠那些苜蓿来维持的。饥饿真的将人们已经逼得失去了理智,像祖父这样拥有便利的人毕竟是少数,深夜偷苜蓿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无法收场。那时的生产队长是村里顶呱呱的人物,看着乡亲们整日里面黄肌瘦的,他的心里也不是滋味。经过革委会领导以及村干部开会决定:将村里的苜蓿分给大家一些。听到这个消息,祖父长长舒了口气,他特别害怕自己偷窃集体财产的行为被查出。在那个年代,一旦被查出有任何的不正之风,那一家人都会永远抬不起头,即使遇到闹饥荒的年月,也不例外。所幸的是,一个会议决定彻底消除了祖父心里的担忧。

“天天吃苜蓿,难道不会腻吗?”我抬起头,天真地问父亲。面对我的疑问,父亲笑了笑,接着讲过去的故事。尽管那时天天都是吃苜蓿,但人们依然很开心,有吃的,总比没吃的要好得多。那时有句顺口溜:碗里吃着苜蓿菜,锅里煮着苜蓿粥,再看盆里的生菜,还是苜蓿。总之,苜蓿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牢牢捆绑在一起。顿顿吃,天天吃,但却永远吃不腻。这一切不为别的,确因当初被饿疯了,只要有能吃的就行。

听完父亲讲的故事,我的小脸红红的。一想到我平日里不好好吃饭时,面对母亲的劝告,我却不以为然;更有甚者,不是扔筷子,就是大哭大闹。如今看来,我是好日子真的过久了,无法深刻体会到饥饿对人体的摧残。我看着眼前的苜蓿,回想着父亲讲的故事,回味着刚刚吃到的苜蓿滋卷,心里五味杂陈。

自从听了苜蓿的故事,我一下子变得懂事了,而且后来发生的事令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赶紧干活,表现好的话,我让你妈给你蒸苜蓿滋卷吃。”父亲一边除草,一边对坐在地头发呆的我说。有些时日没吃苜蓿滋卷了,一听到这,我顿时有了力气,挥起锄头,开始除草。当我锄草途径那一大片苜蓿时,看着他们随着风儿摇曳的样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没看到苜蓿还好,看到后,满脑子都是苜蓿滋卷,久违的香甜再次涌入心头,馋得我涎水直流。

美食的诱惑力很强大,也会给我带来更多的鼓舞。当我觉得浑身上下没劲时,只要想想美味可口的苜蓿滋卷,胳膊肘处瞬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悄悄而过。只要专心做事,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看来这话一点不假。平日里,总觉得时间过得慢;而今天,却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小半天的光景。我干完活,站在地头,看着一早上的劳动成果,心里甜滋滋的,和吃了苜蓿滋卷的感觉是一样的。父亲很开心,我也很开心。父亲之所以开心,主要在于儿子的懂事;而我的开心却很简单,只是对美食的追求。

掐苜蓿是件技术活,力量不能大,也不能小,对力度的要求很高。提起初次掐苜蓿时,我就脸红,不是劲太大,将苜蓿叶子给掐得稀巴烂;就是劲小了,只掐了个小小的碎叶片。父亲见我笨手笨脚的样子,手把手为我教:首先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苜蓿叶子的茎,再稍稍用力,只听见“嘭”的一声,苜蓿就被掐了下来。按照父亲教授的方法,我再去掐苜蓿,“嘭嘭嘭”的声音不时传来,看着篮子里越来越多的苜蓿芽,我的心里一阵阵的甜蜜。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理应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里,只有这样,我们才当得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荣誉称号。我一边掐苜蓿,一边想着劳动带给我的乐趣,时间悄悄而过,直到耳边传来父亲的呼唤声,我才想起该回家了,沉醉在劳动之余的乐趣里,我好像已经忘了美味可口的苜蓿滋卷。

回到家,我将掐回来的苜蓿芽交给母亲,看我大汗淋漓的样子,母亲拿来毛巾,为我擦掉脸蛋、脖子处的汗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却觉得很值,今天的这顿饭里也有我的功劳和汗水。母亲打来清冽的井水淘洗苜蓿芽,我蹲在一旁,给母亲打下手。四只手在盆里翻搅着苜蓿,一丝丝清凉不时渗入肌肤,心里瞬间一阵清爽,头顶的汗水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清洗好苜蓿芽,母亲去和面,我拿来盆,将洗干净的苜蓿芽全部捞出来。每每捞起一大把苜蓿,看着眼前的水流,听着哗啦啦的水声,我的心里兴奋极了。玩得兴起,等捞完所有的苜蓿,我掬一抔水,站起来,看着手心里的水顺着双手的缝隙徐徐落入盆里,泛起一滩滩的水花。直到耳边传来母亲的呼唤,我的心神才回到眼前,急忙将洗好的苜蓿端至母亲前;而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被脚下的盆绊了一跤,直接摔倒在地,洗好的苜蓿也洒了一地。

母亲闻声走了过来,只见我正在手忙脚乱地捡拾洒落在地的苜蓿,母亲对我是既生气又无奈,真想狠狠数落一顿,但看我可怜兮兮的模样,心里又不忍,只能将那些苜蓿芽捡起来,再次清洗干净。儿时的我做事时,经常是着急忙慌的样子。父亲用一句话为我下了定论:“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付出代价。”起初,我并不认可父亲的话,可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令我不得不信服。就比如那次洗苜蓿,如果不是慌慌张张的话,我怎么可能摔一跤呢?如果不摔跤的话,那些苜蓿也不可能再需清洗一遍的。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那句话的用意,那是鞭挞我做事必须要冷静、认真,并非只是一味的指责。

母亲将洗好的苜蓿用开水稍稍煮一煮,除掉草腥味,然后滤干切碎,再搅拌些粉条、配菜,与各种调味料搅拌均匀,放在案板的一角,开始擀面。我坐在厨房的风箱前,看着眼前的风箱,试着拉了拉,耳边传来低沉的“吧嗒”声,我已经为烧火开始做准备。母亲拿来醒好的面团,双手压了压,将圆鼓鼓的面块压得和锅盔一样厚;然后拿来最短、最粗的那根擀面杖,在面团上使劲擀了擀,直到面团稍稍擀开时,再拿来最长、最细的那根擀面杖使劲擀。母亲先将擀开的面片的一角小心卷在擀面杖上,然后双手轻轻一推,擀面杖开始转圈,那块擀开的面片迅速卷在一起,如同长长的铺盖卷,顺着案板来回移动。在母亲的操控下,展开、卷起,再展开、再卷起,直到面片被擀得足够薄为止。只要透过面片能看到案板的本色,面片就擀好了。

母亲端来拌好的苜蓿菜馅,均匀洒在擀好的面片上,并拿来菜刀,在面片的中央割一道十字小口。滋卷,顾名思义,就是卷起来的`。母亲顺着那道小口,开始由内及外卷,那些苜蓿菜陆续被面片卷起来,卷筒越来越大,圈子也渐渐增大,直到卷完为止。母亲拿来菜刀,将卷起的滋卷分节切开,并依次摆放在蒸笼里。母亲不让我近前看,原因是我的涎水时常流下来,尽管我一直在克制自己,但面对美味,嘴里的涎水永远吞不尽。

蒸笼上锅,我鼓起腮帮子,双手用力拉着风箱,耳边传来“吧嗒、吧嗒”的响声,灶台里燃起了熊熊大火,热锅里更是一片沸腾,腾起的热蒸汽迅速将蒸笼完全笼罩,厨房也瞬间变得烟雾缭绕的。母亲一边为我加油,一边开始做配菜。我对苜蓿菜很痴迷,一直嚷着要吃,母亲便应了下来。我拉着风箱,脑海里早已被苜蓿滋卷和苜蓿菜的香甜充满,嘴里更是涎水直流。母亲看着我的馋样,微微一笑,开始泼辣子油。我想母亲肯定是故意的,就是想让我出丑,尽管我打定主意,不去想那些,但嘴里的涎水还是不争气,顺着嘴角不断流淌着。好在锅里的滋卷快要熟了,一想到即将吃到的美食,我的心里不知有多么的甜,那种感觉已经无法用世界上最优雅的词语来形容。

滋卷出锅,我迫不及待地拿来小碗,递给母亲。面对我的如此心急,母亲也很无奈,只能为我先夹了两块滋卷。我端起小碗,使劲闻了闻,涎水再次流了下来,而我却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浇点辣椒油、拌点苜蓿菜,开始狼吞虎咽。我吃得很急,也吃得很香,汗水顺着脸颊汩汩流淌,一种很舒爽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的各个脉络,身体的各个毛孔瞬间打开,如同沐浴在春风里的感觉,浑身上下一阵清爽,忙碌了大半天的劳累瞬间消失了。

那块地里长出来的野生苜蓿,我们一直保留着,直到那些果树长得足够高大且茂密时,才将地面完全遮盖而没了足够的阳光,那些苜蓿渐渐枯萎了。但在以后的每一个夏天,我依然会想起那一段和苜蓿为伍的难忘时光,以及父亲为我讲的那些故事。虽然,往事远去多载,我已经很久没吃到苜蓿滋卷了,但往昔的甜蜜依然存在。

苜蓿普普通通,却丰润着岁月的甜美,是饥荒年代里人们活着的希望,也是我的童年里不可磨灭的甜蜜记忆。我永远忘不了苜蓿带给我的幸福,也忘不了那些和亲人在一起的甜蜜瞬间。苜蓿的那一抹香甜已经化作一份浓浓的乡情,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深处。生活工作之余,每逢念起往昔那些故事的瞬间,我都会在记忆深处那一缕淡淡的清香中感恩那份难忘而珍贵的悠悠苜蓿情。

乡情悠悠散文 篇6

农历三月间,田野飘散着阵阵麦香。是故乡正用麦草结帽辫的季节。

清晨,天边升起第一抹朝霞,四周寂静极了。偶尔一两声鸡鸣,似乎才使这宁静有了生机。一农家小院内,已有一堆小山似的麦杆,刚从水里捞出,湿漉漉的。小凳上,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梳着长长的小辫,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编结着,手里的麦杆一跳一跳,仿佛鲜活了似的。顺着手指跳跃,溜出一长串帽辫,盘在地上,仿佛一条卧在脚边的小蛇。

桔红的晚霞里,袅袅炊烟缠绕在房顶,俨然一顶顶白色的草帽,渐渐飘向很远、很远;也似乎呼唤着结帽辫的女孩带走故乡的信息。那飞舞的蜻蜓,歇在小院里,影布石上,怡然不动,而远逝,往来翕乎,似在逗乐。女孩全然不觉,依然编结着帽辫。帽辫一天天变长了,小院里,覆盖着一层层波浪,宛如一顶硕大的草帽。后来,小姑娘变成了我的奶奶。

稻谷飘香的时节,田野一片金黄。此时,田野里,一位小姑娘跨着小竹篮,长长的小辫拖到背上,穿着土布花衣,两眼在田野中搜寻着,她正在拾稻穗。前面,割谷的`一起一伏,仿佛在跳舞;一阵轰响,谷子便“哗哗”落进桶里。一群小雀鸟,四处飞舞着、欢叫着,仿佛一群歌唱家。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黄昏,小姑娘将满满一篮麦穗送到公社的仓库。后来,小姑娘变成了我的母亲。

一农家小院,院中是棵高大的核桃树。山风吹来,树叶发出欢笑声,一片绿草如茵的小草地,仿佛给大山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山中,映着一个小姑娘的身影。她蹲在地上,埋头在打猪草,旁边的背篼,已装满半背篼绿油油的青草。突然,小草中,一株核桃树的幼苗映入眼帘。小姑娘高兴地将独苗连根挖起,小心地和进背篼中。中午,她家的小院,便多了这株小苗。

清晨,小姑娘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端着水来到小苗旁,弯下笛浇水,看又多了几片绿叶。

嫩嫩的叶片上,还托着昨夜的露珠,仿佛正在酣睡的婴儿。小苗长高了些,小姑娘又拾来牛粪,挖坑埋在小树四周。傍晚,她常常拿着小板登坐在小树旁,时而读书,做作业,时而唱着一首又一首儿歌。

一年又一年,小树变成了参天大树,小姑娘也成了我的姐姐。

烟雨悠悠春三月散文 篇7

走进三月的烟雨中,撑一把油纸伞,温润婉约踏诗行。远处,忽隐忽现的山峰,朦胧的细雨,舞动着的人影,缭绕的雨雾朦胧了双眼,倾刻间,又飞入飘零的雨雾。举目张望,痴迷的守望如梦一样,凄婉的迷茫,静守时光的流转,把相思深处的爱,沿着一路铺洒的花瓣,在一季花香的季节里静守,缱绻的情思在春花里流淌。看流水浪漫的轻柔,浑然天成的绝美风景,忧如一幅淡雅清致的水墨画,此时此景,真是一如“多少楼台烟雨中”啊。

昨天还徘徊在冬的寂静与忧伤里,可今天就沐浴在三月的烟雨中,春雨如丝,丝丝扣情,雨漫漫地洒下,洒在每个角落里,如烟如云地笼罩了一切。那屋檐上落下一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如甘露一般无声无息地飘向大地,滋润着含苞待放的花蕾。三月的烟雨中,远处的山、水、树,朦朦胧胧的,望着窗外的濛濛的细丝,看着那里的无数的没有尽头的山峰,如痴如醉,被那里的雨中的美景所陶醉了。

悠悠未了姐妹情散文 篇8

清明时节,梨花风起,点点哀思,化作相思。悠悠未了,姐妹情深。

2017年7月16日,我的大妹含着微笑走了,抛下我们这些亲人,留给我们不尽的哀思。

大妹一走,似乎也把我的灵魂带走了。这段时间来,我睁眼闭眼都在想念着她,她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往事历历在目。

大妹,回忆起八十年代初,你先结婚了。结婚不久,因为家中有六兄弟,你们是老大,所以家公家婆早早就给你们分家了,你们是白手起家的。那时,你和丈夫起早贪黑,劈荆斩刺,开荒种地,烈日炎炎,挥汗如雨,你们也不肯歇息,垦了不少的荒地,分给五个年小的弟弟,让他们耕者有其田,生活有保障。二十多年来,你和妯娌相亲,和和睦睦。邻里乡亲,一人有难,你们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有一年冬天,年幼的侄子从楼梯上滚下来,得了脑震荡,你二话不说,把自己仅有的一万多元存款,拿去给你的三叔三婶,当做救治孩子的医药费,他们的孩子终于转危为安。我知道,你们并不富有,但你们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精明能干。白天,你们忙着干地里的农活;晚上,你们在灯光下给小鸡们打针、灌药,成千成百的.丁当鸡一批接着一批的合格出栏,你们是养丁当鸡的第一人,家境由此渐渐地好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2年5月22日夜,你的丈夫因患心肌梗塞去世,你失去了顶梁柱,失去了精神支柱,我们村失去了一位好村干。那年,自治区授予他“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看到这些荣誉证书,我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

大妹,你可曾记否?你丈夫逝世时,你家的猪栏刚建好,你丈夫跟公司签订的养猪合同笔墨未干,还没来得及养猪,他就撒手归天了,留下一大摊的家业,由你来完成。你向我倾诉:“我不忍心放弃丈夫未竟的事业,我还是养猪吧!”我心疼地安慰你:“你一个人怎么顾得来?虽说你有两个孩子,可小儿子不争气,还在劳动改造中;大女儿,大学刚毕业,跟别人合股开公司,跑业务,她自己的事已经够忙的了,怎么能帮上你的忙?再说,你一个女人家,住在荒山野外养鸡养猪,我们怎么放得下心?”你采纳了我的建议,暂时自己养鸡,和别人合伙养良种猪,等儿子刑满出狱后再自己养猪。

大妹,你干活太卖命了,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记得你曾跟我谈过,为了把猪养好,最近几年来,你苦心经营,刻苦钻研养猪知识,里里外外都是你一个人把持。去年初,当地用工忙,很难找到搬运工,你自己当搬运工,把装满一大卡车的猪饲料卸下,搬进仓库里,累得你差点挺不起腰杆来。我很难想象,个子矮小,体重不到九十斤的你,是如何把每袋150斤(那车装了三十多吨)重的猪饲料一一地搬进仓库的?大妹,你太拼命了!太不爱惜自己了!

我还记得你跟我提及,你的儿子年纪尚小,还不太懂事,受别人的唆使,跟着别人去犯法。为了他,你们夫妻俩痛不欲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眼泪。好在丈夫去世后,儿子成熟了很多,他洗面革新,痛改前非,好好改造,终于能提前释放。他出狱不久便成了家,了却了你的一番心愿。你对儿子更加严格要求,手把手地教他养鸡、养猪、耙田犁地,种菜种果,让他积累经验,慢慢地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掌握了一技之长。在你生病住院期间,他已经能自己养鸡养猪了。尽管他的经验还不足,管理还不太周到,可是他已经能独立完成这些工作了。还有,在你病重期间,他日日夜夜守在你的身旁,为你端饭送药,陪你走完最后的路程。看着他的点滴进步,我们怎能不高兴呢?

非常遗憾的是,你的病情越来越恶化,而我由于忙于教学工作,忙于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忙于“义教均衡发展”,准备迎接国家评估验收,加上身体欠佳,在你生病期间,我都没能好好地陪伴你,每次去你家、去医院探望你,我总是来去匆匆。为此,我心里很纠结,挺内疚。

在你弥留之际,我去看望你,你一直注视着我,眼神里充满着无限地眷恋,我心痛不已,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后来,我不得不跟你告别。我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大妹,你的离去,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揪心之痛。

从此,寒暑易节,春去冬来,我再也无法见到你了。

春天,我再也吃不到你亲自送来的绿色鲜嫩的空心菜、红薯叶、南瓜叶;夏天,我再也品不到你亲手种出来的清香甘甜的西瓜、荔枝、龙眼;秋天,我再也尝不到你躬身栽种的香醇甜美的板栗、柑橘、香蕉;冬天,我再也啃不到你双手递给我的你自己种的丰厚肥美的香芋、红薯、木瓜。

逢年过节,我再也吃不上你自己种养的纯正地道的丁当鸡、丁当花生油了……

总之,一切的一切,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我对你无尽的思念。

大妹,你给予别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我们能给予你的却很少很少,但你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这怎能叫我不怀念你?

大妹,你知道吗?大前晚,是你三七祭日的第三天,大雨欲来风满楼,一只蜻蜓奋力地飞到我的窗前,使劲地扒在防盗细铁丝网上,看到这只可爱的小精灵,我心生怜悯,蹑手蹑脚地靠近窗口仔细瞧,猛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你美丽的脸庞,我心里为之一震,涌起了一片凄楚。前天,没电,我无所事事,心情很郁闷;昨天,我打开冰箱,发现你送给我的板栗还在,我触摸到这些板栗,犹如抚摸到了你的双手,我泪如泉涌。

人们都说“天道助勤”、“因果有报”,我想应该是的。你去世那天,正是月德、天德两大吉星临位,是个大好的日子。古诗云:“天月二德喜重逢,贵比汾阳富石崇,祖荫丰肥承厚禄,不然少年步蟾宫。”怪不得临终时,你对我们说:“我已经找到了丈夫,他笑嘻嘻地来迎接我了!”看到你面带笑容,安详离世,我们感到很宽慰。

大妹,我知道,你找到了他,你们终于可以团聚了!“等你等了那么久”,你们终于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我深信,你们一定会像在世时那样:恩爱如初,勤劳善良,忠厚纯朴,聪明能干,助人为乐。

悠悠紫藤情网络散文 篇9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里,桃花吐蕊,杏李争欢,玉兰生香,姹紫嫣红,闹哄哄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此时没有谁会去注意那虬枝盘旋、了无生机的紫藤:灰褐色的树干苍老皲裂,廊架上的枝条扭曲盘绕,无一丝绿意,似乎被遗忘在了春天的某个角落。

花落无声,春光易老。进了五月,粉的杏、白的梨、红的桃早已凋零入泥,繁花几近落尽时,紫藤花却是悄然开放,仿佛一夜之间,挂满了整个长廊。尤喜紫藤的恬静和淡然,不争不抢,从容优雅,绚烂在春日的.尾声里。

市区的青年公园里就有一条紫藤长廊,每年紫藤花开时,都要兴致勃勃地急匆匆赴约,生怕错过她最美的年华。廊下,有老人在安详端坐,有恋人在依偎私语,有小孩子在欢笑追逐,沐浴在花香中,笼罩在花影下,醉了!

仰首望去,深深浅浅的紫色花团曼妙娇娆,瀑布般倾泻而下,不由地人联想到“一帘幽梦”,联想到神秘与浪漫。浓浓的紫色间,有稀疏嫩叶点缀,衬托的花朵愈发娇媚动人,别有情趣。风轻轻走来,阵阵幽香沁人心脾,馥郁芬芳。一串串紫色的花穗,风铃一般,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宛如楚楚动人的花仙子,长袖漫舒,裙裳飞扬,风情四溢。

茸嘟嘟的蜜蜂沉醉在紫藤花影中,羞涩得红了脸蛋,深深埋首花蕊里,与心爱的紫藤仙子甜蜜拥吻、纵情缠绵,似乎要倾其一世温柔,留住这短暂绽放,依依爱恋,奏一曲千古绝唱。

漫步在紫藤架廊之下,暗香氤氲,阴凉如水,如行走在幽谷中。阳光透过花缝罅隙照在地面,斑驳陆离,廊架垂挂下长长的紫穗,似帘似梦。清风拂来,有花瓣雨飘飘洒洒,似蝶翩跹,如梦如幻,恍然隔世一般,仿佛置身在桃花源中,那些凡尘中的纷扰喧嚣、聚散离合皆烟消云散。真想在这软香里就这么痴痴地望着,望着,便化成一朵紫藤花,淡然安素,静听时光,笑看流年。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把紫藤喻为美人自不为过,然而紫藤与美人又何其相似?四季更替,季节轮换,紫藤花可以谢了再开,开了再谢。然而香风岁月流逝了美人容颜,奈她是谁却老了便是老了,终了都是香销玉殒佳人绝。那些薄如蝉翼的流年,真的经不起谁的轻翻,尘世烟火里,要懂得珍惜。刹那芳华中,弹指韶光里,懂得春赏花开、夏赏树绿、秋赏叶落、冬赏雪飘,执一颗平常心,淡守清欢,在简单朴素的日子里感悟生活中的美丽。谁是锦瑟,谁又是流年,把一份恬淡,融入岁月,优雅从容,宠辱皆安,让日子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

“心头有事三界窄,心若无事一床宽”,人若知足,便知珍惜,便可宁静而致远。缱绻时光,流年静静地守着岁月,浅握一指光阴,不慌不忙素然行走于四季风景中,在经过的岁月里,留下一缕时光的清香。

悠悠紫藤情,芬芳了红尘记忆。携一缕清风,执守你绚丽的绽放,展一季顾盼,等候来年的相约相伴。

悠悠醋香,浓浓乡情散文 篇10

为了增强食欲,母亲常常自己酿造食醋。她在坑头放上一个瓦瓮,里边装了多半瓮煮熟了的玉米、高梁、大麦、麸皮等杂粮,中间挖成一个空心放上麯子,再捂上二十一天后,等打开瓮盖后,一股酸溜溜、甜滋滋的香味便扑鼻而来,土法酿成的食醋像一条酱红色的细线,淋了个鉢满盆满,整间屋子芳香四溢。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当端起白洁如玉的玉米搅团时,一股清香甘咧的醋香味就会迎面扑来,让我顿时食欲大振,我会狼吞虎咽,把一大碗搅团一扫而光。

母亲做的酸醋,味道纯正,香味浓郁,时常会给东家分一点,西家送一碗,街坊邻居赞不绝口。当人问起时,母亲就会告诉大家,这酿醋的手艺是从长宁镇的小姨家那里学来的。

提起长宁醋,那可真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秦统一六国,在咸阳以西百十里的地方驻军设城,以拱卫京都长久安宁,此地遂取名长宁,就是现在的长宁公社驻地。长宁作为兵家必争重镇,将士杀敌靠的是酒量、豪气与胆略,官家便在这里“办烧坊,酿烧酒,资军需”。酿酒后的酒渣,被附近的老百姓收集起来存进缸里,十天半月后竟然香味扑鼻,酸香液体滴入饭食中,竟然让人胃口大开、饭量陡增。随后这里的百姓就用酿酒的工艺在自己家里酿成了调味的佐料,这就是2000多年前长宁人酿制的土醋。据说,在长宁公社镇南村一座古墓室里墙上还有依稀可辨的酿醋画面,画上一个人扶缸,一人用盆接醋,这可能就是唐代人做醋的场景。那时,长宁不论穷家小富都掌握了酿醋手艺,家庭作坊比比皆是,长宁醋已经远近闻名,并被送入宫中御用。长宁食醋不但能增加食欲,还有止泻治感冒的作用。相传,女皇武则天龙体欠安,常常腹胀气滞,不思饮食,御医们想尽办法也未能奏效,后来,有一道士进献了长宁陈醋,女皇吃后胃口大开龙体转安,从此,御膳时总要放上一壶醋,以开胃解酒。

“吃饭调上长宁醋,味道就是不一样。”在幼年时代,是家乡的食醋伴随我度过了那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艰苦年月。

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在巴蜀军营中摸爬滚打苦苦锤炼,严酷的军事训练对我们这些农村兵来说倒也罢了,但是南方地域的饮食生活,实在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有点吃不消。长年累月的糙米饭常令北方士兵望而生畏,实在嘴馋了,偶尔泡个病号混上一顿面条,也是盐咸醋寡的,让人不敢恭维,要想吃上一碗酸香可口的面条,那简直就成了一种奢望。好不容易捱过了三年南方军旅生涯,当探亲回到故里时,我一口气美美地咥了两大碗宽如裤带的酸汤面,随后,探亲访友走东家过西家,乡亲们总会以独具武功特色的旗花面来热情招待,其中长宁醋那特有的芳香酸味,让我回味无穷。探亲归队时,我特意捎上一壶长宁醋,用它烹制的面食酸味柔和、回味绵长,让全连战友们啧啧称道,所剩不多的长宁陈醋还被厨师送给了团部机关灶,大厨做出的面条与往大不相同了,风味独具一格,也让机关的参谋干事们赞不绝口。

这个时期,长宁供销社已经开始酿醋了。至此,每当探亲归队时,虽然经济并不宽裕,我总会带上用玉米换来的家乡长宁醋,作为土特产与战友们分享。在军营中,我为故乡的食醋文化而骄傲。长宁醋与我如影相随,走过了艰涩的青年时代。

后来,我转业回到了故乡,首站就分到了长宁派出所工作,零距离接触了长宁古镇的食醋文化。这里的父老乡亲们对长宁陈年老醋十分钟情引以为豪,下乡用餐时,乡亲们总会告诉我:“咱长宁醋酸甜可口,多吃一点醋是有好处的,你可甭小看这酸醋,它酸中有柔、清香沁人,是上好的调味品,富含多种氨基酸,胜过价值很高的营养品呢!”

我自幼胃就不好,十几年的军旅生涯,饥一餐饱一顿,使我的慢性胃炎愈加严重,一度稍有溃疡,甚至影响了工作。长宁镇南村的姨夫是个乡医,他就开导我:“你要适当多吃一点醋,陈醋性温味酸苦,具有开胃养肝、散瘀止血、镇痛解毒、杀菌强身等功效。醋能增进食欲、开脾健胃,还具有减肥保健作用,用好了就是一剂良方妙药!”遵照姨夫的教导,我就有意识地增加长宁陈醋的食用量,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和加强体格锻炼,后来多年的慢性胃炎竟然奇迹般治愈了,我真的对长宁醋刮目相看了。家中食用的陈醋,我一直都在长宁采购,几十年来乐此不疲。

近30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长宁这个古老的醋乡相继办起了几十家酿醋作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陈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长宁陈醋以它纯真的本色,默默地滋润着有邰故国的父老乡亲们,成为每家每户日常生活必需品。

去年4月,当我陪同西乡文联的朋友们来到长宁醋乡宏森醋业公司采风时,望着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酿醋厂房,聆听了宏森醋业法人代表选护先生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亲口喝上一口宏森醋业的酸醋饮品,我对长宁陈醋的前景和未来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宏森醋业继承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宁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醋工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重大革命,突破了陈旧的固态酿醋发酵技术,采用封缸液态发酵,把“零”添加的纯粮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转化成糖,随即由糖转化成酒,最后再转化成为香醋,整个工期长达130多天。这种全自动酿造的封缸陈醋,色泽光亮,香味四溢,口感纯正,口味醇厚,酸香浓郁,沁人心脾,逾夏不腐,愈放愈醇,愈醇愈香,实为中华香醋中之极品!

这几年,经过宏森醋业人的不懈努力,武功县的长宁醋以它“色亮味鲜,酸涩冽香”的良好品质,打进西安,走出三秦,名扬天下,远销海外。

上一篇:经典早晨问候语短信下一篇:亲子消费品展销会营销策划案(媒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