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退化(精选7篇)
湿地退化 篇1
摘要:黄河口盐沼湿地已出现严重退化现象, 但其退化机制研究较少。通过黄河口湿地调查发现, 成片互花米草盐沼枯萎死亡, 盐沼湿地中堆积有大量的贝壳, 而且贝壳的堆积密度与互花米草的死亡有关。另外, 在表面为光滩的挖槽中发现大量的贝壳和草根。由此可见, 贝壳沉积对盐沼湿地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并且沉积的贝壳为黄河口北部海滨湿地退化机制提供了最新证据。
关键词:盐沼湿地,退化,贝壳沉积,黄河口
黄河口是我国重要的海滨湿地生态保护区, 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黄河口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不仅导致海滨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海岸的缓冲作用、沉积物的过滤作用、大气调节作用、鱼类和海鸟的产卵场和栖息地等功能进一步消失, 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变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滩涂有海潮侵蚀, 因此无法用定位和从泥碳中提取植物残体和孢粉的方法来研究湿地发育和演变的历史。尽管干旱、大风、风暴潮、海平面上升和黄河断流等自然因素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但, 人们很少能找到引起湿地退化的直接证据, 而往往都是通过湿地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 植物群落特征与演替规律, 湿地分布的空间序列, 推断其空间序列上的发育规律。
在黄河三角洲北部防潮堤的外侧, 出于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的生态功效, 1987年引种了互花米草盐沼。1996年, 米草面积已增长到300 hm2, 其中桩101 (N38°01.029′, E118°58.319′) 和桩12 (N38°01.029′, E118°58.319′) 地区已发展成连片的草场 (图1) 。甚至有人报道, 到2003年面积已达7 000 hm2左右。然而现在, 桩101地区已全部变成光滩, 桩12地区的米草现存面积也只有大约10 hm2。其退化速度之快, 令人感到困惑不解。
国外有关于自然因素导致互花米草死亡的报道如持久而强烈的干旱、土壤盐度的变化、风暴潮以及吃草的蜗牛等。尽管黄河三角洲是风暴潮的多发区, 但互花米草具有较强的抵御风暴潮的能力已被广泛证实。另外, 互花米草是外来引进种, 至今没有发现其天敌。因此这些自然因素都不能很好地解释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死亡的真正原因,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海滨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认识。
以桩12互花米草盐沼为研究区调查发现, 在互花米草盐沼向海一侧有大量的贝壳堆积, 平行于岸线呈条带状分布。有的由于互花米草未连成片, 使其以圆形岛的形式存在 (图1) 。由于互花米草滩不断侵蚀后退, 平面上互花米草滩呈新月形, 凸侧向陆, 凹侧向海。根据研究区不同的表面特征 (图2) , 将其划分为六个典型样区:健康草滩、直接堆积区、部分死亡的草滩、全部死亡的草滩、有草根光滩和光滩。
从表面形态看, 互花米草滩 (图2 (a) ) 要比光滩略高, 表面被黑色的泥沙覆盖。贝壳有的堆积在草滩的表面, 有的沉积在草滩的泥沙中。根据贝壳堆积的形态不同, 可将其分为直接堆积型和缓慢沉积型两种类型。直接堆积型 (图2 (b) ) 是由大量松散的贝壳堆积而成, 贝壳堆积高度可达70 cm, 贝壳中无泥沙沉积, 贝壳滩脊横剖面形态不对称, 向海坡缓, 向陆坡陡。被贝壳覆盖在下面的互花米草已全部死亡。缓慢沉积型 (图2 (c) ) 是在风浪不断冲刷下, 贝壳在互花米草滩中不断加积形成的。贝壳沉积的互花米草滩一般比健康的互花米草滩略高, 土壤表面泥沙含量减少, 贝壳密度和土壤硬度较大。这一区域互花米草生长发育不良, 甚至死亡。 (图2 (d) ) 是被风暴潮破坏后留下的互花米草残根, 表面的贝壳已被风浪带走, 但内部有大量的贝壳沉积。一般高出光滩15 cm。随着海浪的侵蚀这一区域将变成光滩。
为了验证贝壳沉积是互花米草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不同样区进行了0.5 m×0.5 m的挖槽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在全部死亡的草区中贝壳的密度最大为334.59 kg/m3, 部分死亡的草区和光滩依次递减, 在健康互花米草滩中, 贝壳的含量接近于0。这进一步证明, 贝壳沉积引起了互花米草的死亡。
在这些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互花米草退化的过程伴随着贝壳沉积演化的过程假设, 即包括:贝壳的波选、聚集、覆盖、沉积、蚀退和消亡的过程 (图3) , 具体过程为: (1) 飓风和风暴潮等天气条件与贝壳联合作用引起了互花米草的大面积死亡。 (2) 当互花米草死亡后, 在飓风和风暴潮的作用下, 贝壳朝着健康的互花米草滩中移动, 导致贝壳在死亡的互花米草区域聚集。 (3) 连续不断的飓风和风暴潮、移动的贝壳导致盐沼退化的面积不断扩大。死亡的互花米草盐沼, 由于海水的侵蚀作用, 使互花米草滩消失, 残留的贝壳和草根被表面的泥沙覆盖。今天, 大多数死亡的互花米草地带已经消失, 光滩上盐沼和死亡边缘的发展趋势表明, 系统中盐沼的消失与贝壳的密度、飓风和风暴潮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光滩下面残留的贝壳和草根为互花米草的退化机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我们研究结果表明, 风暴潮沉积是引起黄河口北部滩涂互花米草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在健康米草滩的边缘, 风暴潮引起的贝壳堆积导致互花米草的死亡。这些变化引起了边缘的互花米草死亡。通过贝壳的移动导致了互花米草被破坏的波动。由此推断, 风暴潮沉积体——贝壳的沉积作用也是海滨湿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启德, 方汉隆, 王玉秀, 等.辽河三角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Brian R.Silliman, Johan van de Koppel, Mark D.Bert-ness, Lee E.Stanton, Irving A.Mendelssohn.Drought, Snails, and Large-Scale Die-Off of Southern U.S.Salt Marshes.SCIENCE, 2005, 310:1803-1806.
[3]李培英, 吴世迎, 藏启运, 等.黄河海港地区潮滩地貌及其蚀淤变化.海洋学报, 1992, 14 (6) :74-84.
[4]肖笃宁, 胡远满, 李秀珍, 等.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孙卫东, 彭子成.治理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的生物措施.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6, 7 (3) :45-48.
[6]衣艳君, 李修善, 强胜.对山东省外来杂草的初步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3) :87-89.
[7]Emma Marris.The vanishing coast.Nature, 438:908-909.
[8]Erik Stokstad.Louisiana's Wetlands Struggle for Sur-vival.SCIENCE, 2005, 310:1264-1266.
[9]Eric C.Webb, Irving A.Mendelssohn, Brian J.Wilsey.Causes for vegetation dieback in a Louisiana salt marsh:A bioassay approach.Aquatic Botany, 1995, 51:281-289.
[10]孙书存, 朱旭斌, 吕超群.外来种米草的生态功能评价与控制.生态学杂志, 2004, 23 (3) :93-98.
[11]唐廷贵, 张万钧.论中国海岸带大米草生态工程效益与“生态入侵”.中国工程科学, 2003, 5 (3) :15-20.
湿地退化 篇2
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以四川若尔盖湿地为研究对象,主要贡献为:(1)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对若尔盖湿地退化趋势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2)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解析,在寻求利益均衡点的.基础上,提出湿地保护性开发对策;(3)针对湿地退化因素提出了多种对策,其中生态移民的设想对保护四川若尔盖湿地较为适宜;(4)提出了“禁止-限制-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指导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作 者:高洁 GAO Jie 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成都,610015刊 名:四川环境 ISTIC英文刊名:SICHUAN ENVIRONMENT年,卷(期):200625(4)分类号:X22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退化 博弈 对策
滇池湿地退化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滇池,湿地退化,保护对策
1 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2]。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3]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可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滇池是云南第一大湖泊, 也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流域拥有众多的湿地, 人类活动频繁, 工农业发达, 也是古滇池文明的发源地。但近年来,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 近年来城市化与工业化速度加快, 围水围湖海造田、滇池水质恶化, 湿地的生态结构功能弱化, 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影响。目前, 滇池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灾害问题日益严重[4], 已成为生态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滇池湿地资源对昆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因此研究滇池湿地退化和保护对策有助于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对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滇池流域湿地概况
2.1 滇池流域概况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面, 平均海拔1885.5m, 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 被誉为“高原明珠”。地处102°36′~102°47′E, 24°40′~25°02′N,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5], 气温四季如春, 全年温差较小,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无真正的夏季;雨量集中在6~9月, 年降雨量为900mm左右;年蒸发量2228mm, 最大蒸发量主要集中在3~5月。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 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属金沙江 (长江) 水系, 湖岸线长199.5km, 南北长40km, 东西平均宽度为8km, 湖面积310km2, 湖岸线长163.3km, 最深处8m, 平均深度5m, 总容量为15亿m[6,7]。滇池是构造段陷湖, 属重碳酸盐型湖, 湖体略呈弓形。湖泊年平均水资源量为5.4×108m3, 湖面年平均降水量为2.667×108m3, 年平均出湖径流量为4.172×108m3, 湖面年平均蒸发量为3.970×108m3[8]。
2.2 滇池流域湿地构成
整个滇池流域由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县、嵩明县等7个县 (区) 构成, 区域面积2920km2。流域内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滇池水域三个层次, 其中山区丘陵居多, 约占69.15%, 平原占20.12%, 滇池水域占10.13%[9]。根据地貌、水文、植被、土壤淹水程度和人为影响, 可将滇池湿地分为3种类型, 即湖滨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10]。昆明的海埂位于盘龙江三角洲的西南端, 长约3.5km, 做东西向延申, 其东端稍宽, 与三角洲相连, 西段深入滇池, 将滇池水面分割为北侧的草海和南侧的“外海” (即滇池主体) , 面积约占圈湖的96.7%, 草海与外海相互连接。草海湖滨湿地总面积20km2, 主要为河岸草海湖滨;外海区, 湖滨湿地面积40km2, 包括滇池北岸、东岸、南岸近湖坝区。湿地面积361.4km2 (图1) 。
3 湿地退化及其原因
3.1 滇池湿地退化现状
目前滇池流域湿地生态环境面临挑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使得湿地利用不合理, 导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破坏, 最终引起地区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 进而导致湿地退化。
3.2 湿地退化原因分析
3.2.1 盲目围垦、改造和占用湿地, 湿地面积减小
湿地是伴随城市化进程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围垦是造成海岸湿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类的直接围垦, 全球海岸湿地正以每年1%的速率消失[11]。湿地往往是在城市建设与扩展过程中首先被占用、填埋和改造的对象。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 是该地区生活用水和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区域人口增加, 工农业迅速发展, 加速了对滇池流域地区的开发和利用。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引起了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而导致流域内湖水富营养化、湖泊湿地被围垦和水资源危机。城市建设用地向湖滨湿地大面积扩张, 大量沿湖农用地土地被转化为建设住宅小区、旅游休闲渡假区等, 造成湖区湿地面积缩小, 更加速了湖泊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表1、表2) 。
km2
km2
表1中1994年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最大, 次之为耕地, 建设用地面积146.99km2;而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中也是林地面积最大, 次之为耕地, 变化不大, 相比之下, 建设用地在2008年面积达到364.28hm2, 比1994年增加近一半。
从表2可以看出, 1994~2008年,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分类中, 水域面积减少10.66km2, 变幅达-33%;14年的时间里城市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增加, 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217.29km2和43.85km2, 变幅分别为95%和59%, 是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类型;而同时期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分别为-77.07km2、-286.99km2, 且森林变幅达到-51.9%。这主要是由于昆明滇池周围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导致建筑用地增加, 森林过度砍伐。滇池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直接导致了滇池流域地区湿地面积的消减, 使得湖泊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大为减弱;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急速扩张进而加重了滇池水体的污染, 消减了湖泊的自净能力。
据统计, 昆明市主城区的占地规模从1990年的不足70km2扩大到2004年的160 km2, 2012年达到360km2。1990年滇池流域耕地总面积为1315km2, 2004年仅剩461km2, 耕地总面积减少67%, 年均减少率51.7%[12]。湖泊围垦导致湖滨区域土地紧张, 这是造成湖滨生态带破坏和恢复的主要难度之一, 甚至成为制约滇池湖泊湿地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
3.2.2 生物资源过度破坏
围垦与填湖建房, 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还缩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迫使水生植物优势种改变, 植物物种组成单一。据调查统计, 20世纪50年代滇池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8科37属;70年代有22科26属33种;90年代有12科18属22种;50年代, 滇池至少有脆轮藻 (Chara fragilis) 等8种轮藻科植物, 70年代末, 在湖中全然不见;举世闻名的海菜花曾经随处可见, 80年代以来, 多以渺无迹影。目前在滇池普遍存在的仅有狐尾草、菹草、苦草、红线草等少数几种水草, 在滇池过去的水体中, 狐尾草、菹草可以形成80%的盖度, 苦草的盖度可以达到90%, 目前, 这些水草都非常稀疏。滇池水草种类大量减少, 生物产量也大大下降。水生植物物种逐步退化衰退, 分布面积日益缩小的同时, 部分水生植物区系成分灭绝, 植物居群密度下降, 面积大为减少, 群落结构简化, 群落多样性降低。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外来植物迅速发展, 耐污能力强的物种得到了大发展。就是由于生物资源多样性的破坏, 才引起了滇池流域湿地生态危机。
3.2.3 水体污染严重, 水环境状况恶化
滇池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滇池生态环境承载能力[13]大幅度下降, 滇池水体在生态环境上表现特别突出, 在水体生态环境极度破坏后, 水体自净能力削弱, 污染物排放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导致污染物的积累和水体质量下降。以我国地面水循环质量标准 (GB3838-88) Ⅵ作为评价标准和综合污染指数水质分级见表3。
滇池流域的污染物排放超过了滇池水环境承载力, 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造成了滇池水生生态结构的失调和恶化,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影响了流域湿地环境, 从而影响甚至限制了滇池流域的进一步发展。据2012年一季度滇池水质改善及治理情况公告公布的数据 (表4) 显示:2012年滇池草海水质类别总体劣于Ⅴ类,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7.3。滇池外海水质类别总体劣于Ⅴ类, 主要监测指标中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9.2, 属于重度营养化。从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来看, 滇池水体氮、磷比较高, 滇池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相当严重, 养分充足。数据表明滇池已经属于重度富营养化的水体 (表4[14]、表5) 。
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V类水功能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V类水质类别相关指标指:氨氮≤2.0mg/L, 总磷≤0.4mg/L (湖、库0.2mg/L) , 总氮≤2.0mg/L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水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口急剧增加, 污染物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滇池流域面积为2920km2。流域平均水资源量5.7亿m3, 流域总人口203.1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48.7万人[15]。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也是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 滇池流域作为其腹地, 污染物排放量仍将增加, 流域水污染仍将进一步恶化。
4 湿地保护对策
湿地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 又具有环境的脆弱性, 不当的人类活动必将会产生难以预料和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好滇池流域现有的湿地资源, 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4.1 监督滇池流域湿地围垦
湿地围垦是扩展建设用地资源, 满足和补充农业、工业和城市等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之一。伴随着城市化的扩展, 滇池流域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 一方面土地资源被破坏, 区域环境承载量下降, 另一方面,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 最终影响滇池流域湿地。而在今后, 围垦滇池湖滨湿地仍将是湖岸地区增加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 加强对滇池流域湿地围垦的监督, 严格围垦审批程序尤为重要。在围垦前, 应充分考虑其围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要在保护湖泊湿地的基础上来审批滇池流域湖滨湿地。同时, 流域湿地周围要发展循环经济, 保证滇池水质和湖岸带生态功能。
4.2 建设滇池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
退田还草、还湖以及多种人工措施恢复与重建滇池湿地环境, 其目的是通过恢复与重建湿地植被, 还湖泊的本来自然属性, 确保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与保护。充分运用生态修复的方式改善滇池水质, 引入外来生物系统。利用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一方面对生态景观修复, 另一方面采用水葫芦净化水质。水葫芦繁殖速度快, 又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湖面打捞相对比较容易。针对滇池流域湿地, 要做好退田还湖工作, 滇池流域湿地湖滨带能够调节洪水, 消减洪峰, 生长水生动植物, 在净化水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 应做好滇池流域湖滨带的保护工作, 恢复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已退化滇池流域湿地湖滨带上应该大量植树造林, 涵养湖泊水源, 清洁湖泊水质。
4.3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 为湿地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滇池流域湿地类型多样, 每种湿地都有自己的特殊性, 了解不同湿地在滇池流域的生态定位, 探讨生态价值和生态系统演变特点、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和生物多样性特点, 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另外, 对滇池流域湿地的监测是了解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湿地环境连续监测, 了解湿地动态变化发展, 可以正确指导滇池流域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实现湿地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改善湿地水质
污染也是滇池流域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多年水质监测资料显示, 滇池流域湿地生态功能的弱化与滇池流域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滇池水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引起, 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要保护和改善滇池流域湿地环境还必须通过人类的努力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防止流域内湿地生态恶化。一方面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厂建设, 实现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另外一方面要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加强水质和水生生态监测及入河污染物总量监测系统。
5 结语
灰度分析下的唐海湿地退化分析 篇4
关键词:唐海湿地,灰度分析,影响因子
1 唐海湿地概况
唐海湿地 (N 39°09′~39°14′;E118°15′~118°24′) 位于唐山市东南部, 面积约710km²。唐海湿地位于滦河冲积平原与沿海海域之间, 行政上归属唐海县, 属滦河水系。根据2000年河北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唐海湿地面积为54073.14hm2,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3.8%, 平均地面高程2.7m, 有自然河流及主要人工排水渠9条, 湿地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过渡性质, 具有多种湿地类型。湿地多年平均降水量618.9mm, 可利用水资源87%来自上游水库。
2 方法及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来量化系统内各评价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若两因子参数序列构成的空间几何曲线越接近, 则关联度越大。通过灰度分析法确定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因子与水域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 确定影响湿地退化的主导因子。
计算方法采用邓氏关联度分析法, 构建母因素时间序列和子因素时间序列分别为:,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然后求母序列与子序列在各个时刻的绝对差。
邓氏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上述公式中γ为关联度系数, ξ为分辨系数, 其中为了提高分辨度可以取分辨系数ξ=0.1。
3 结果分析
通过灰度分析可以得出各因子对唐海湿地的影响系数 (见表1) , 根据这一分析结果, 唐海湿地的退化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因素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尤其是用水量和总播种面积的关联因子都在0.8以上, 表明这两个因子对湿地影响最大, 即人类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湿地面积不断减小的原因所在。自然因素如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等总体对湿地的影响不大, 表明自然因素不是湿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4 建议与对策
4.1 建立湿地保护公园的基础上, 扩大湿地公园生态系统
2005年建立了唐海湿地公园, 唐海湿地有植物63科164属239种, 浮游生物包括硅藻、小球藻、绿藻等, 野生陆生动物6目11科17种, 两栖爬行类动物3目12种, 鱼类124种, 鸟类17目52科307种。但是湿地公园保护的只是园内的生态系统, 我们更应该建立公园外湿地保护系统, 即以湿地公园为核心区, 园外区域为缓冲区, 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区域。
4.2 减少人类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湿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唐海大量天然湿地被开发成水田、鱼塘和虾池, 人工湿地大大增加, 20世纪60年代, 唐海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万hm2, 占河北省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 90年代达到了2万hm2, 虽然在2000年后水稻面积有所缩小, 但2004年唐海水稻种植面积依然有1.46万hm2。在人工湿地数量增加的同时, 天然沼泽、滩涂、疏林和芦苇等天然湿地面积在缩小, 近20a来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近5000hm2, 以芦苇和滩涂面积为例, 1989年芦苇面积9055hm2, 1997年减少为5692hm2, 2000年为3938hm2, 2002年为3262hm2, 滩涂面积1992年5813.33hm2, 1997年减为3333hm2,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
4.3 协调经济开发和自然湿地的保护
经济利益的驱使人类盲目开垦湿地资源, 大量湿地被耕地、居民地占用, 沿海建虾田、盐田和拦潮堤坝, 把海水人为地引到湿地周边, 阻断了盐水、淡水间的交换和融合, 并排放大量卤水导致湿地水质咸化, 导致湿地中的芦苇生长受到严重破坏, 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随着芦苇的减少, 导致湿地的疏干、草根层破坏, 降低了湿地对洪水的拦蓄功能, 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永.河北省重要自然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张海燕, 等.河北省湿地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9) :3806-3808.
湿地退化 篇5
1. 呼伦湖湿地概况
呼伦湖形成于距今一亿多年以前, 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 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 湖长93公里, 最大宽度为41公里, 平均宽度25公里, 周长447公里。当湖水位达到历史最高水位545.33米 (1962年10月) 时, 估计蓄水量138亿立方米, 湖水面积2339平方公里, 最大水深8.0米, 平均水深5~6米, 湖底较平坦、泥底, 渗漏量小。呼伦湖两条主要的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乌尔逊河, 沿河都有宽阔的漫滩沼泽。多年平均总入流是23.79立方米×108立方米, 多年平均总出流是24.76×108立方米。
呼伦湖区域内共有高等植物653种, 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湖区地带性植被为草原, 主要有草甸草原、干草原、沙生植被、盐生植被、草甸植被和沼泽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贝加尔针茅、羊草、荫菅、克氏针茅、沙蓬 (沙生植被) 、芦苇、柳灌丛等。
呼伦湖区域内有鸟类17目40科303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8种, 二级42种。湖边辽阔的草原和浩淼的水域及湖周边数百公里的沼泽湿地, 是鹤类优良的繁衍与迁徙栖息地。湖区共有鹤类5种, 占世界鹤类的35%, 为全国鹤类的55.6%, 是世界少有的鹤类宝库之一。该区域不仅鸟类种类丰富, 而且单一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很大, 除少数珍稀、濒危物种以外, 其它物种种群数量均很大。如雁鸭类、欧类、鹭类、鸻鹬类、雀形目鸟类等。
呼伦湖有野生鱼类30种, 隶属5目8科2亚科。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红鳍鲌、蒙古红鲌、油餐条、鲶鱼等6种。
2. 呼伦湖湿地退化情况
从1961年到2002年的湖泊水量减少率是0.97×108立方米/年。水体面积变动于2400~1900平方公里之间, 呈逐年减少趋势。呼伦湖水位随降雨及入流波动较大, 水位在波动中降低。盐度、p H与近42年来的水位变化大致成负相关关系。呼伦湖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氟化物超标严重, 水质超Ⅲ类标准的指标有高锰酸盐指数 (Ⅳ类) 、总磷 (Ⅴ类) 、总氮 (Ⅳ类) 、氟化物 (劣Ⅴ类) , 综合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
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 呼伦湖有野生鱼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下降。20世纪60年代以前, 大中型经济鱼类 (鲤、鲫、鲌、鲶) 占湖中鱼类资源量的80%左右, 水生态群落结构稳定。20世纪70~80年代中期, 大中型经济鱼类产量只占20%~30%。进入20世纪90年代, 油鳌条产量在80%~85%之间, 而大中型经济类尚不足10%, 进入21世纪后, 这种状态继续演变, 2003年大中型经济鱼类 (鲤、鲫) 仅占全年渔获物的2.38%。
多年来, 呼伦湖受降雨量减少、蒸发量较大影响, 水域面积减少约300平方公里、湿地萎缩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左右, 湖泊、湿地萎缩的比例分别占水域、湿地总面积的13%、15%左右, 同时水质超标甚至恶化, 植被覆盖度降低约10%, 草群变矮, 可食性牧草减少, 而杂草增加。渔业资源急剧减少, 珍稀鸟类的栖息地生境发生了改变, 在局部区域甚至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退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甚至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呼伦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
湿地退化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具体表现, 而脆弱性是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湿地作为一个完善的自然生态能力系统, 对外界的干扰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这种自身的免疫能力包括湿地的集水能力、系统内植被生态保护能力和湿地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当其免疫能力不足以抵御外界影响时, 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湿地发生退化, 如无法及时进行补救则会彻底消失。对湿地系统造成伤害的外界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二者的区分很难界定, 但在局部地区二者是可以分开的。大量的研究得出, 我国北方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趋势。在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气候暖干化的共同作用下, 导致呼伦湖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1. 气候变化对呼伦湖湿地的影响 (1) 水资源短缺
降水量的减少造成对湖水补给量的减少, 是呼伦湖萎缩的第一个原因。同时由于气温升高, 湖面蒸发量增大, 加速了湖泊的萎缩。研究表明, 降水量与湖面面积、水位相关不密切, 但均为正相关, 说明湖面面积、水位是随着降水量增加而增加的, 年及四季降水量增加10毫米, 湖面面积约增加2~19平方公里, 湖水水位约升高0.11~4.19米。气温与湖面面积、水位相关密切, 但均为负相关, 说明湖面面积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减少的, 年及四季气温升高1℃, 湖面面积约减少28~80平方公里, 水位约下降4厘米左右。蒸发量与气温一样, 同湖面面积、水位负相关密切, 说明湖面面积是随着蒸发量的增加而减少的, 同时表明蒸发量增加加速了湖面面积的萎缩。尤其是2000年以来呼伦湖地区暖干化趋势加剧, 水分亏缺现象严重, 生态缺水矛盾突出。
(2) 环湖土地沙化、草场退化,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呼伦湖湿地气温、蒸发量在逐年增高, 而降水量逐渐减少, 暖干化趋势显著, 极端气候事件干旱出现频率增高, 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 导致湖水水域面积萎缩、水位大幅度下降湖周边大面积芦苇和湿地消失, 湖滨沼泽干枯, 部分湖底裸露, 表面覆盖的松散沙砾已成为沙源, 并快速向外扩展。同时由于呼伦湖周边草原长期超载放牧, 环湖地区草原植被严重破坏, 经初步调查, 呼伦湖周边沙漠化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据调查资料表明:1965年草场资源调查, 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2%~14%;1985年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1%;1997年草场的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30%以上。2002~2006年以来, 据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卫星遥感中心监测的呼伦湖周边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等级面积表明, 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3%, 优良牧草比重下降, 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随之逐年降低, 特别是呼伦湖地区的西南部, 由于过度放牧和严重超载, 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8%生态环境有局部恶化的趋势。
由于呼伦湖周边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加上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湖水水环境破坏严重, 目前湖水已不适合人饮用, 渔业资源濒临枯竭, 红鳍鱼白、细鳞鱼、哲罗鱼已绝迹消亡, 野杂鱼类数量有所增加, 而且低龄化现象严重, 鱼虾存量急剧下降。对珍禽和鸟类的生存环境威胁较大, 呼伦湖周边芦苇沼泽是诸多珍贵水禽和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衍的场所, 也是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驿站”。湖周边大面积芦苇和湿地消失, 湖滨沼泽干枯, 缩减了丹顶鹤等珍贵鸟类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2. 人类活动对呼伦湖湿地的影响
(1) 过量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趋于枯竭, 生物多样性匮乏
呼伦湖盛产鲤鱼、鲫鱼等, 是内蒙古最大的天然水产品基地。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对水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盲目追求捕捞产量和私捕滥捞, 致使湖水中存活的种鱼数量急剧下降, 渔业资源的自然增长量远远小于捕捞量。
(2) 湿地水质污染严重
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造成大量的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湿地。随着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企业逐渐增多以及农药使用量的增加, 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多, 导致呼伦湖水质逐步恶化, 鱼类大量死亡, 污染严重的地段甚至物种绝迹。
(3)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部分地段退化
由于长期的超载过牧, 导致沿湖植被由原来的密度大、植株粗, 草群高向现在的群落稀疏、草群低矮、植株细的方向退化。沿湖植被的退化, 必然给呼伦湖湿地造成影响。
(4) 湿地泥沙淤积日益严重
由于河流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流域生态平衡, 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 造成河床、湖底、水库淤积, 对湿地功能造成严重威胁。
(5)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混乱、过度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审批机制, 周边旗市没有科学的考虑保护区内一些景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 随便批准建点现象较普遍。对呼伦湖湿地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三、对策与建议
1. 引海拉尔河入湖, 保护湿地生态
海拉尔河在历史上是呼伦湖的支流, 后随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呼伦湖逐步向内陆湖退化。海拉尔河水资源量比较丰富, 多年平均径流为37亿立方米, 目前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0.17%。引海拉尔河水入呼伦湖, 必能缓解呼伦湖因缺水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湖水面和周边湿地萎缩、湖泊水质严重恶化、湖区及草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 恢复原有的水域和湿地, 改善湖区水质, 恢复并维持湖区和草原生态平衡。
2. 加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针对呼伦湖湿地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实际, 并结合水资源配置工程对多样性生境的保护,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加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对尚居住在保护区内的牧民分批分期迁到保护区周边, 在周边区域的居民点、旅游区设置网围栏, 以防人畜进入保护区内对草原植被的破坏, 并加强管理, 恢复草原植被, 保护区内的草原生态系统。
3. 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抓紧湿地立法, 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 是当前湿地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要严格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条例, 要预防在先, 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使呼伦湖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4.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
提高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必须调动全民力量。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 向全社会传播湿地知识, 让人们了解呼伦湖湿地资源现状、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湿地面临的严峻威胁, 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湿地, 热爱湿地, 走进湿地, 投入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
5. 对受损或退化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
湿地恢复是要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 使湿地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主要措施有抬升地下水位以养护沼泽, 扩大湖泊容量, 增强调蓄能力;疏浚迁淤以净化水质;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 减少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输入;恢复湿地的植物群落, 提高湿地生产力;对于严重退化的湿地要进行重建。
6. 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
湿地退化 篇6
1.1 法律不完善、现行政策对湿地保护实践的指导性弱
当前, 我国统一的湿地立法存在诸如湿地范围界定、部门权力划分等一系列困难, 对滨海湿地单独立法尚难开展。诸法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导致各地行政机关法律适用困难。在涉及黄河三角洲的政策性文件中, 大部分是在宏观层面强调黄河三角洲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 如何保护或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 有何种政策倾斜, 文件中语焉不详, 甚至未有提及, 具体配套措施也不完善。现行政策对湿地保护实践的指导性差, 导致有关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 保护管理能力薄弱、缺乏科学发展
长期以来, 虽然经过土地清理整顿, 但部分土地无法在短期内收回, 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 现有天然湿地面临着被开垦和改造的威胁。同时, 湿地污染加剧。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不仅使湿地水质恶化, 而且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过度利用生物资源, 导致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破坏, 严重影响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 威胁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 造成滩涂湿地大面积消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方忽视了湿地的生态环境用水导致湿地萎缩。
1.3 湿地监管统一规划较弱, 保护资金相对不足
从2008年开始国家每年都会对湿地恢复进行投资。但是, 多数地方级湿地保护区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这也制约着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湿地保护认识的不足, 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涉及多个部门, 但没有把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对待。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2 对策
2.1 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政策体系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 借鉴国际上的优秀经验, 形成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湿地保护专门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 有效地保护黄河湿地鸟类、动植物、水生生物资源, 保持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正确处理湿地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部门主导与依靠各方面力量的关系。坚持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原则, 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计划。加大保护力度,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 强化天然湿地保护, 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行为, 使湿地保护走上健康有序轨道。
2.2 加强规划、科学发展
要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河湿地资源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坚持市场导向, 以增加湿地周边农民收入为核心推行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 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满足湿地生物多样化的生存需要, 实行严格审批发展旅游事业及其相关产业, 特别是污染产业, 使人与黄河湿地和谐相处, 构建生态湿地。坚持以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的方法, 确保湿地保护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快推进抢救性保护, 在湿地生态脆弱地区抢救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纳入本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加强组织领导,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湿地保护。
2.3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涉及到各个主体间、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关系, 应该全面的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地方特色。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以公平为出发点, 以生态效益为基础, 补偿主客体的确定需遵循“受损者获得补偿、受益者提供补偿”的原则。湿地保护可能对当地农村经济与精神文化和农民心理等社会利益造成一定影响, 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应兼顾当地农民的各方面利益, 对其进行有效地补偿, 使保护区建立的外部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4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与教育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湿地的概念、功能和保护的意义对广大群众来说还比较陌生, 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 需要经常、持久、广泛的开展湿地保护宣传, 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争取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了解, 发动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合理利用湿地。
3 总结
湿地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及生物的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保护湿地生态, 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是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需要,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 必须及时发现问题, 实现保护区退化湿地生态的恢复。
摘要:本文将在分析黄河三角洲生态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阐述黄河三角洲存在的生态问题, 提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如加强湿地保护立法、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环境保护的执法宣传、行政管理权限等, 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水平, 使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实现保护区的科学和谐发展。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
参考文献
湿地退化 篇7
一、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现状
由于受河流搬运淤积和海洋潮汐变化侵蚀, 油田开发和工农业用地侵占及废水不合理排放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能力滞后等条件的制约, 辽河口湿地污染区域呈逐年恶化趋势, 退化湿地面积逐年增加, 湿地服务功能不断衰退, 湿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1、工程年久失修, 湿地功能减退
盘锦市的湿地保护工程, 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 现在已经40多年了, 由于缺少资金投入, 年久失修, 破损严重, 有的工程设施已不能使用。因此, 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遭到破坏, 致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减退, 尤其是排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湿地经济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2、退海滩涂面积逐年增加, 工程建设滞后, 沙化严重
盘锦市拥有海岸线118公里, 随着地球的变迁退海滩涂面积逐年增加, 现在已有3万多公顷。由于湿地保护工程投入大, 缺少资金来源, 致使宝贵的滩涂资源浪费, 生物减少, 功能下降, 沙化严重。
3、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下降
湿地生物都是在水资源得到保证的条件下才能生存。盘锦市淡水资源匮乏, 现有的淡水资源只能保证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和稻田用水的需要, 没有办法将湿地用水列入计划。因此, 在干旱少雨的年份, 湿地干枯, 功能减退, 生物多样性下降。
4、农田围垦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据统计,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 全市围垦退海滩涂3万多公顷, 因没有淡水资源, 土壤盐碱程度加重, 最终无法种植而废置, 部分变成虾田。
5、油田开发使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辽河油田在湿地打井600余口, 修建地下管道1000多公里, 筑路200多公里, 占用湿地60多公顷。道路井台的修建, 切断了原来畅通的排灌渠系, 改变了水的流动方向, 使芦苇沼泽湿地, 因长期积水使植被群发生变化, 产量降低, 同时有的区域因干旱, 土壤返盐严重, 植物难以生存, 变成盐碱荒滩, 油田废水排入湿地, 对湿地造成一定污染, 污染物含量远远超过湿地的净化能力。
二、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退化原因
1、辽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退化原因
辽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的作用结果, 使得芦苇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 造成生长发育不良, 致使芦苇湿地植被严重退化。这些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农业开发、田间工程老化、配套设施不全、杂草丛生、土壤盐分及灌溉水盐分高、水资源不足等。在诸多因素中, 淡水资源短缺、土壤盐分加重等是主要因素。
2、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翅碱蓬植物群落退化原因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翅碱蓬植物群落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得翅碱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 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而夭折或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造成恶性循环, 致使湿地植被严重退化。在导致翅碱蓬群落退化的诸多因素中, 淡水资源短缺、盐分加重是主要因素。
三、辽河三角洲滨海退化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1、芦苇湿地群落修复技术
芦苇湿地群落局地退化的原由是土壤盐分影响。湿地生态需水不足, 或道路、建成区的破坏等导致的土壤返盐是引起土壤盐分升高的主要原因。因而, 针对芦苇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退化机制, 修复措施应注重:
1.1高抗逆芦苇植株的选育
采用传统选育技术, 通过高盐胁迫等手段, 筛选和培养高抗盐芦苇植株, 以适应河口湿地区高盐环境。
1.2开发水网调控技术
通过生态需水量计算, 应用模型等技术手段, 模拟并预测最佳水网布设, 并将获得的成果应用推广, 解决芦苇湿地群落局地缺水和土壤返盐问题。
1.3协调生产和植被就地修复
调查发现, 芦苇湿地局地退化群落往往是由于道路开发、建成区扩建等破坏了周边芦苇植被, 使土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 土壤水分不断增加而引起了土壤返盐的结果。因此, 工程建设时, 应加强植被就地修复, 减少地表破坏面积。
1.4高效石油降解菌的培育
研究表明, 油井周边200米范围内, 石油类等污染物已经影响了芦苇湿地群落的长势, 石油污染已经成为双台河口湿地的潜在风险。因此, 应针对双台河口区氮、磷和石油类污染问题, 利用芦苇植株对氮、磷的高效吸收和同化能力, 筛选和分离出的高效、耐盐型土著石油降解菌, 达到快速降解石油类污染物, 修复芦苇湿地群落的目的。
2、翅碱蓬湿地群落修复技术
翅碱蓬植物群落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和盐度, 因此, 可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湿地修复, 如在滩涂布设喷灌系统, 低潮位期间人工喷水淋洗翅碱篷, 降低土壤盐度, 以保证翅碱蓬生长需水。
近l0年来, 潮汐携带大量的泥沙, 使滩涂高出堤内1米, 使得潮水无法达到翅碱蓬生长的区域, 土壤中的盐分不能及时被淋洗掉, 土壤盐分越来越高, 超出了翅碱蓬的耐盐极限, 造成翅碱蓬的大面积死亡。因此, 降低滩涂的高度, 创造适宜翅碱蓬生长的生态环境是行之有效的修复措施。
针对春季干旱少雨, 水分大量蒸发, 土壤含盐量增加, 超过翅碱蓬生长的耐盐极限的问题, 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人工修建“红海滩”条田或方格, 进行淡水灌溉或用淡水淋溶, 降低土壤含盐量, 提高翅碱蓬的润湿度, 创造一个适应翅碱蓬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 辽河三角洲滨海退化湿地经过植被修复后, 芦苇和翅碱蓬植物群落呈正向演替, 原生态景观凸显, 辽河三角洲滨海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高, 水禽数量增加,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对滨海退化湿地的景观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要: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盘锦极具代表性的滨海湿地, 是世界上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 目前整体开发利用水平不高, 竞争力不强, 生物多样性低, 生态系统脆弱, 部分地区仍处于裸露荒芜状态, 本文通过湿地退化原因分析找出了科学合理的有效修复措施。
【湿地退化】推荐阅读:
退化草地05-11
退化成因06-18
植被退化10-22
品种退化11-09
退化沙化草地10-10
退化防护林06-21
退化的感动心情随笔07-06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09-30
土壤退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向论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