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文化

2024-11-09

湿地文化(共9篇)

湿地文化 篇1

湿地保护协会社团文化节游园活动方案

1、名称:激情数字碰

游戏介绍:这是一款以考验玩家反应能力的益智游戏,同时以娱乐为主!游戏道具:一支笔,一个主持人,一本书!

游戏方案:规定时间为30秒钟,由主持人随意宣读数字,列如“3”,玩家以最快速度写出它的倍数.....如此往复,在规定时间内能写出5个以上玩家为胜!

2、名称:缘分天空!

游戏介绍:这是一款考验玩家默契的游戏!

游戏道具:白纸若干,笔若干,主持人一名!

游戏方案:一般玩家为情侣或朋友,要求俩人一起游戏,俩人各站一方,由主持人提问有关俩人共同信息的问题,然后玩家各自写下自己答案,最后看俩者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游戏成功,发放奖品,并由主持人祝福他们!

3、游戏名称:小猫钓鱼!

游戏道具:长杆若干,细线若干,窄口玻璃瓶若干!

游戏方法:在地上随意摆放若干玻璃瓶,并用一些小纸条写下奖励内容放入其中,将细线拴在长杆上,在细线另一头拴上一截略长于瓶口的一截小棍子,玩家在指定位置手持长杆,努力将绳头的小棍放入瓶子中然后提起,最后倒出里面纸条,依据纸条内容给于奖励!

4、游戏名称:激情夹珠珠

游戏道具:玻璃珠若干,容器俩个,筷子一双

游戏方法:玩家用筷子将容器内的珠珠夹到另一个空容器中,在规定时间内夹够一定数量者为胜!

湿地文化 篇2

1 概述

1.1 定义

要想了解湿地文化的概念, 大家首先要明确何为湿地。湿地是指人工的或者是天然的, 暂时的或者是长久的带有一定泥炭的沼泽地或者是水域的地带, 其中退潮时低于六米的水域也可称为湿地。作为生态功能最高,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是人们重要的生态环境, 近些年来在生态旅游的推动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湿地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湿地逐渐在时代的变迁中孕育出独特的湿地文化, 由此为湿地的文化旅游蒙上了一层特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风险社会的到来, 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日益得到重视, 也不断催生着湿地文化的发展。

1.2 特征

湿地文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 湿地文化的时代性, 湿地文化由来已久, 但由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使得湿地文化也有着每个时代的特色, 携带每个时代的烙印, 湿地的发展正是与人类的文明共同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湿地文化总是与其时代的整体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其次,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众所周知,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 造就不同的湿地文化;第三, 具有脆弱性, 湿地文化的这一特征在近些年来表现的尤其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深化, 不同国家的文明不断碰撞, 我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 尤其是现代的文明方式、消费观念不断侵蚀着古老的湿地文化;最后, 创新性, 这一特征与其时代性的特征相辅相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湿地文化也会不断得到发展, 在保留原有时代精华的同时, 会得到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湿地文化理念, 由此不断推动湿地文化的发展。

2 开发和利用

2.1 加大湿地文化宣传力度

目前, 湿地已经纳入到生态旅游之中, 如何能够有效加强湿地的保护, 是当前生态旅游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 人们普遍缺乏对湿地的认识, 更谈不上了解湿地文化, 因此, 首要措施就是加大对湿地文化的宣传力度, 帮助人们树立对湿地的生态文明理念, 熟悉湿地文化, 增强生态意识。这一点可借助大众传播的手段, 诸如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介进行湿地文化的广泛宣传。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湿地文化的认知, 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主动性。

2.2 从实际出发, 加快建设特色湿地文化

人们在上述中提到湿地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创新性的特征, 因此, 在开发湿地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湿地文化的这一特征, 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自身特有的湿地环境和当地经济状况进行湿地文化的建设, 不断凸显特色湿地文化。如在江西的湿地文化建设中, 就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江西省内, 有着大量的历史遗迹, 如滕王阁、琵琶亭等, 当地生态旅游部门就可根据这些特色的文化研发相关的人文产品, 不仅宣传了当地的湿地文化, 更拉动了当地的经济, 可谓一举两得。

2.3 完善湿地文化管理部门机构

在生态旅游的大背景下, 要想对湿地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因此, 各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把湿地文化的推广作为政务的重要部分, 适时建立健全湿地文化等相关部门和宣传机构。此外, 要对设置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 制定明确的责任标准, 有助于湿地文化得到高效利用。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完善湿地文化的管理制度, 真正把湿地文化的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只有这样, 才能使湿地文化得到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 湿地文化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湿地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也将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不断开发湿地文化, 丰富人们的生态环境知识, 培养湿地保护的生态文明理念。总之, 在生态旅游的视野下, 对湿地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将会持续进行, 但同时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由此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生态旅游得到持续发展。其中, 作为全球最具价值、分布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也逐渐进军旅游领域, 湿地旅游已然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加强的背景下, 加大对我国湿地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旅游部门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对生态旅游和湿地文化进行简要介绍, 继而提出几点开发和利用湿地文化的措施。

创设生态课堂 弘扬湿地文化 篇3

一、强化组织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官厅水库上游及环湖海拔479米的滩涂组成的人工、自然复合型内陆湿地。保护区总面积6873公顷,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被称为北方候鸟的驿站,其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同时兼具保护官厅水源、改善官厅水质、防风降尘固沙等作用,是首都西北的生态屏障。先后有国家林业局、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在野鸭湖湿地创建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实施以来,我们总结过去各基地教育的成功经验,整合有益的教育资源,成立了由管理处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社会大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邀请与湿地保护相关的各单位主管领导参与其中,依据学校的课程需求,科学地制订工作计划,积极配合“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最大化地满足学校要求,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人才工程,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社会大课堂”工作启动以后,我们认真盘点内部的师资力量,明显感觉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为促进人才建设,我们多方呼吁,聘请湿地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为兼职教师,创建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学校,依托湿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协助下,对单位内部职工开展专业培训。我们将职工分成四个板块进行,一是专业的环境教育解说员,专门负责课程讲解;二是野外教学站点解说员,负责区域内教育内容解说;三是全程引导员,负责带领师生参观学习讲解等;四是安保员,主要负责师生的活动安全。在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方案的同时,我们的兼职教师队伍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近百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既有环保局、水务局、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延庆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员和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三、潜心教材研发,丰富教育内容

经过60多年的变迁,野鸭湖湿地已形成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更好地开展湿地环保教育,3年来,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开发了不同的教材和课例,拓展了教育内容。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协助下,我们变单一的图文教材为生动的影像资料、有趣的动手实践、参与互动的教学体验,并定期向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供选择,视频有小小影院播放的《人与自然的和旋》、环幕影院播放的360度环幕影片《四季野鸭湖》;图文有《魅力野鸭湖电子相册》《野鸭湖观鸟手册》《野鸭湖湿地植物手册》;课例有《生态书签制作方法》《昆虫乐园巡礼》《畅游鸟类天堂》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四、拓宽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

“社会大课堂”还是个丰富多彩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大课堂。我们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规范的教室,但是我们努力创设多样的教学站点:观鸟塔、湿地学校、种子库、远程监测系统、博物馆、标本厅、濒危鸟类长廊、珍禽展示园,等等。2008年,投资120万建设湿地生态科普园,模拟展示华北地区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及湿地特色植物和珍稀植物;2009年6月,投资393万建设“科普岛”,集中将野鸭湖地区的鸟类资源做成科普画廊进行展示,并在科普岛上建设高7米、建筑面积达200平米的观鸟台,观鸟台共三层能同时容纳300人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进行隐蔽性观鸟;2010年,投资1500万完成全覆盖远程监测系统工程及360环幕影院建设。

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已走过3年,在总结现有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我们力争在湿地文化挖掘、教育手段创新、学生参与课程研究等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这片沃土上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好地锻炼能力。

【刘雪梅,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副主任】

湿地文化 篇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湿地研究园,始建于1993年,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世界知名湿地和生态工程科学家William J.Mjtsch教授,为该校学生提供的一个规范的生态系统野外研究基地;研究生和博士生可充分利用该基地,进行多种类型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但随着科研和教学的深入和发展,湿地和河流恢复研究项目不断为湿地研究园增加新的湿地.

作 者:张立  作者单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lentangy,River湿地研究园 刊 名:湿地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5(2) 分类号: 关键词: 

★ 做一项家务劳动作文

★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左右

★ 《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教案设计

★ 让销售成为一项团体活动

★ 国际邀请函

★ 论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 清军入台前后的法律制度

★ 略论澳门的财政税收法律制度

湿地文化 篇5

论述了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目前向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科学对策.

作 者:姚桂萍 Yao Gui-ping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刊 名:林业勘查设计英文刊名:FOREST INVESTIGATION DESIGN年,卷(期):“”(4)分类号:F3关键词: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类型 湿地保护 对策

湿地宣传标语 篇6

1.2.3.4.5.6.7.8.9.走近保护区、体验自然之旅,品味和谐之关 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环境。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我用我心热爱自然,我用我行保护湿地。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绿色友好、健康湿地、生态家园。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千秋。湿地孕育和谐文化,林城崇尚科学发展。

10.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11.保护湿地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2.美好的湿地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珍惜和维护。

13.保护湿地、受益你我,请您给湿地多一些关爱。

14.保护湿地、关注生命、呵护健康。

15.热爱湿地、保护湿地、欣赏湿地、共享湿地。

16.保护一片湿地、撑起一片蓝天。

17.实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亲近湿地、感知友好。

19.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

20.与湿地同行,为友好喝彩。

21.维护生命之水、维护健康湿地。

22.传播环保理念、共创人水和谐。

23.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人类的废弃物是湿地千百年来不懈怠的付出。

24.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25.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26.保护湿地、保护生物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7.湿是生命之源。

28.从高山之颠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

29.改善湿地、保护家园。

30.保护湿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保护湿地、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32.保护湿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4.为实现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35.手下留情脚留爱,湿地有你美常在36.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37.用纯洁的心灵体会纯净的自然

38.美景源于一草一木,文明始于一言一行

39.垃圾带走,美德留下

40.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41.品读生态三江,放飞绿色心情

42.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 一言一行成就生态三江

43.呵护自然绿色,共享碧水蓝天

44.自然在此驻足,心灵由此净化

45.储蓄绿色生命 绽放绿色光彩

46.踏破绿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47.你也轻轻,我也青青

48.芦苇青青,脚下留情

49.留下一路洁净,带走一身快乐

50.除了足迹和微笑,什么都不要留下

51.美景供人欣赏,美德让人敬仰

52.文明是我们的形象,风景是我们的名片

53.手下留情,脚下留意

54.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55.呵护脚下一片绿意,传递心中一片真情

56.草木无言皆青翠,行人有情倍爱惜

57.善待草木,就是善待自己;爱护环境,就是爱护家园

58.把美德留在旅途,把美景留在心间

59.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

60.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61.保护三江湿地,建设生态龙江

62.绿色环境,生命之源

63.做文明的天使 享自然的美景

64.寻梦湿地,心泊三江

65.绿色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文明是公民最好的名片

66.呵护我的容颜,净化您的心灵

67.苇草青青,步步留情

68.家园只有一个,湿地不能克隆

69.早一天保护湿地,多一天生命健康

70.留我一片绿色,还您一生健康

71.苇草有生命,脚下含真情

72.给我一份关爱,送你一缕清新

73.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74.让绿色看的见,让绿色听得见

75.别让绿色消失时,我们才懂流泪

76.呵护绿色,一路同行!

77.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爱多珍惜

78.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9.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

80.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81.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82.强化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

83.加快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平衡

84.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85.植树造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86.义务植树,利国利民

87.造林爱林护林重现碧水蓝天

88.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基本国策

89.建设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环境

90.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条件

91.改善投资环境造林绿化先行

92.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

93.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会吃了你。

94.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95.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

96.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会吃了你。

97.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98.人受伤时,你会流下泪水。树受伤时,天将再不会哭。

99.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

100.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101.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102.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103.树林是我们的家园。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104.保护森林、仿木代木、环保绿色、美化生活。

105.保护森林,造福子孙。

106.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107.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自己。

108.保护森林,捍卫家园。

湿地文化 篇7

1 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1.1 名人文化

洞庭湖湿地人杰地灵, 物阜民丰, 其中贤君名相、骚人墨客、文艺大家辈出不穷。他们为洞庭湖湿地留有丰富的遗踪胜迹, 包括名人故里、名人足迹等, 是洞庭湖湿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例如, 洞庭湖中间有个山岛叫赤山岛。此岛在洞庭湖的正中心, 洞庭湖以它分东西南北。山岛为长条形, 南北约30公里, 东西约4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 六个澳门大, 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岛。自唐天宝年间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与西施隐居该岛, 故改称蠡山岛。蠡山岛上有个湖称“蠡公湖”, 一直为纪念范蠡而称其名。在《常德府志》和《沅江县志》上都有记载。此湖即是洞庭湖的“湖中湖”。蠡公湖上还有一座小岛, 称“香炉山”。香炉山山脚自东起, 经北面, 到西边止, 有亭、榭、廊等仿古建筑环绕, 情、景、物自然合一。显古朴大气、稳重协调之韵;没有那种结构怪异、色彩浮躁的气息, 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1.2 宗教文化

由于人类对洞庭湖湿地悠久的开发历史, 洞庭湖湿地留有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资源。洞庭湖湿地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是伴随着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而一起成长的。如常德津市的孟姜女文化、药山惟俨禅文化、古大同福地文化。孟姜女的故事, 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千百年以来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药山惟俨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以其为宗师的曹洞宗影响深远, 远播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津市彰观山为道教第四十四福地。彰观山即关山, 属武陵山系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山脉。位于关山猫儿岭的古大同寺是湘鄂边境千年古刹, 古为具有传戒资格的选贤十方丛林, 尊为九祖道场。开发、利用洞庭湖湿地的以佛道文化为主体的宗教文化, 使它与旅游充分结合, 进而实现“以旅游养宗教, 以宗教促旅游, 以旅游促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从而促进洞庭湖湿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民俗文化

环洞庭湖湿地周边地区的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基于生存环境和人类生存需要, 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态, 反映了洞庭湖湿地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存方式, 影响着他们的文化性格和生活习惯。洞庭湖湿地周边地区民间的节日主要有端午、中秋等。在这些节日里, 民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祭祀活动, 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民俗习惯, 闪烁着古老的文化传统。每到民间节日期间, 都举办诸如龙舟赛等民俗节庆活动,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活动唤醒了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进一步巩固退田还湖所取得的成绩, 特别是利用龙舟比赛这一载体, 利用当地丰富的湿地资源开展生态旅游, 活跃当地旅游经济, 并以此确立生态旅游在洞庭湖湿地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4 茶文化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茶文化闻名天下, 源远流长。龙窖山茶就是例证。龙窖山, 属幕阜山余脉, 位于湘鄂接壤处。龙窖山茶区包括湖南省临湘市的羊楼司镇、文白乡、龙源乡、壁山乡、詹桥镇、忠防镇、五里乡、聂市镇、坦渡乡和定湖镇, 湖北省赤壁市的赵李桥镇、茶俺岭镇和新店镇, 崇阳县的桂花泉镇、石城镇、沙坪镇、肖岭镇, 通城县的大坪乡与北港镇。该茶区是鄂南、湘北的主要产茶区, 是中国黑茶的重要产地。龙窖山茶区是人工植茶的起源地之一。据瑶学专家考证, 约在炎黄时代, 蚩尤部落联盟 (蚩为苗族自称, 尤为瑶族自称) , 与炎黄部落联盟相战于涿鹿之野, 战败后被迫南迁。春秋战国时, 瑶族先辈过云梦古泽, 迁于临湘的龙窖山。瑶人入湘不久, 即开龙窖山种茶之先河。龙窖山从瑶民吃茶、种茶有近三千年历史。龙窖山茶区制茶起源于汉代。汉代以前, 山民均采茶作药、充饥。汉代民间自制茶叶, 山民将茶叶采回后蒸热晒干, 碾末后作饼, 再将茶饼串吊起来烘干或晾干, 因有后发酵工序, 可以认为这就是早期黑茶类紧压茶。饮用时取饼捣碎放入皿中开水冲沏。唐代产蒸青团饼茶, 将茶鲜叶蒸熟捣烂, 拍压成形, 再烘干;因有后发酵工序, 团饼茶可视为黑茶的前身。明代生产“帽盒茶”。将茶叶筛拣干净, 蒸汽加热, 用脚踩成半圆柱形的“帽盒茶”, 用小篓套装, 每两小篓相对被捆扎成圆柱状, 便于骆驼运输。明末清初, 压制青砖。砖茶表面光洁, 规格一致, 水分适量, 贮运方便。清代湖北蒲圻刊刻的叶瑞庭《莼浦随笔》载:闻自康熙年间, 有山西估客至邑西乡芙蓉山, 峒人迎之, 代客收茶取佣……所买皆老茶, 最粗者踩成茶砖, 号称芙蓉仙品, 即黑茶也。

2 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的现状

洞庭湖湿地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 也存着诸多不利因素。

2.1 挖掘观念陈旧

在挖掘洞庭湖湿地文化内涵过程中, 开发主体观念陈旧、落后, 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对挖掘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 没有考虑到要抓住文化的精神和精髓, 盲目建设, 不少景点文化含量低, 传统文化在悄然流失。[6]这就使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不能很好地向游客传递, 从而扩大文化的软实力影响。

2.2 挖掘力度不足

政府多次整修、重建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的人文景观资源, 但多停留在原有文物古迹等硬件设施的修复和重修上, 没有深入挖掘人文景观资源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使得资源的文化体现性较低, 无法形成强大的、有吸引力的文化软实力, 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2.2.1 整合度不高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部分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处于初级开发或待开发的状态。并且没有进行资源整合, 因而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7]比较明显的就是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的宗教文化资源和人文化资源之间发展的不和谐, 没有形成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旅游的产业集群。

2.2.2 宣传力度不大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宣传力度不够, 这也有历史因素, 长期以来,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传统文化旅游产品还不成熟, 开发的深度不够, 没能进行高水平的营销策划和包装, 传统、保守的营销思路和营销手段使得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相当部分处于低知名度状态。

2.2.3 体验性不足

大多数的游客前往洞庭湖湿地旅游时, 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景区景点旅游资源所含的文化内涵中去, 没有机会体验到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传统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传统目前的开发状况来看, 无论是修复还是重建, 还没有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2.3 旅游纪念商品文化主题特色欠缺

洞庭湖湿地作为一个国际闻名的湖泊湿地, 接待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但是其文化主题不鲜明, 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彰显。文化主题是体验经济的灵魂。如何用特色文化主题去支撑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是个迫切亟待解决的难题。[8]

2.4 区域内缺乏联动开发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区域合作开发,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没有实现在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公共交通和旅游服务等相关机构的联动合作, 这就难以提升文化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是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和各景区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机制。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内市县区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相似度颇高, 在挖掘文化内涵时, 容易产生近距离的不良竞争, 难以发挥集群优势和外溢效应。

3 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对策

3.1 扭转观念, 充分认识文化内涵的软实力效应

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旅游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对本系统、本部门、社会上的从业人员加以培训, 使他们更深层次认识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要充分认识文化内涵的软实力效应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 并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3.1.1 加大文化宣传力, 提高民俗文化的知名度

从三个方面加大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文化宣传力度:第一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销手段, 紧扣时代脉搏, 推出洞庭湖湿地旅游文化精品;第二是整合政府管理部门、旅行社和媒体等相关方面的力量, 树立洞庭湖湿地深层次的文化形象, 以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第三是完善洞庭湖湿地景区景点的信息资料, 借助网络, 加大对景点文化内涵的解说宣传力度。

3.1.2 加强文化体验性, 弘扬茶文化

虽然洞庭湖湿地茶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历史悠久, 但是没有有效的弘扬茶文化,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茶文化推广。第一, 定期举办以洞庭湖湿地茶文化为主题的艺术节和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二, 以茶遗迹为基础建设集文化古迹、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茶文化公园。第三, 要重视洞庭湖湿地茶文化知识普及和推广。第四, 由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的文化部门牵头积极组织采茶舞曲、采茶歌、采茶戏的创作、演出。

3.2 加强洞庭湖湿地旅游纪念商品的文化特色

3.2.1 提升老品牌, 挖掘原有品牌的文化内涵

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丰富, 产生了诸多旅游纪念商品, 如茶、藕粉、山核桃等等。但是相当部分的旅游纪念品并不为游客关注。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如果能够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内涵, 将可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和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从洞庭湖湿地旅游纪念商品包含的文化内涵出发, 既从制作材料、生产地和制作方式, 也从民俗传说出发, 找出洞庭湖湿地旅游纪念商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2.1 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纪念商品, 体现文化内涵

洞庭湖湿地要开发新的旅游纪念商品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坚持弘扬本土文化原则; (2) 坚持市场开发原则; (3) 坚持整合旅游、文化相关部门的优势。对于洞庭湖湿地旅游经济发展而言, 务必开发出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内涵的新产品, 发扬洞庭湖湿地传统文化特色。建议建设“洞庭湖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 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商品资源集成开发, 还能增加就业渠道, 提高洞庭湖湿地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

3.3 以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为依托, 整合部门资源, 联动发展

挖掘洞庭湖湿地旅游的文化内涵既要依靠自身文化优势, 还要整合洞庭湖湿地周边临近地区旅游资源, 联动开发, 形成规模效益, 达到共同发展。洞庭湖湿地周边区域的市县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相似度颇高,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 务必统筹规划, 实现景区景点之间的联动开发。同时, 要将洞庭湖湿地旅游开发纳入环洞庭湖经济带乃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环洞庭湖周边区域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各自为政的现状。

总之, 要想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 立足于洞庭湖湿地本土特色文化, 促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向旅游产品新卖点的转变, 最终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军, 张惠鲜.桂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2]陈奇志, 彭毅华.龙窖山瑶族与龙窖山茶[J].茶叶通讯, 2003 (1) .

[3]陈奇志, 何培金, 谢大海, 卢明德, 赵田初, 周正林.璀璨的临湘茶文化[J].茶叶通讯, 2008 (3) .

[4]陈奇志, 何培金, 谢大海, 卢明德, 赵田初, 周正林.临湘聂市茶文化[C].2008中国绿茶 (古丈) 高峰论坛论文集, 2008 (4) .

[5]陈奇志.璀璨的岳阳茶文化[J].魅力湘茶, 2008 (2) .

[6]张悦, 韩国圣, 吴国清.浅议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N].上海:学术探索, 2002 (3) .

[7]张洁, 杨桂红.云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M].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9) .

湿地保护与湿地协调发展关系探讨 篇8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旅游;协调发展;盘锦

中图分类号:S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84-03

湿地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美化环境、改善气候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我国湿地面积和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严重,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突出了湿地保护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同时,湿地属于生态旅游的类型之一,通过开发湿地资源的生态旅游可以实现旅游与保护的协调共生。

1 盘锦湿地基本情况

1.1 盘锦湿地概况

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湿地面积32.95万hm2,约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0%,享有“丹顶鹤的故乡”、“黑嘴鸥之都”、“北国江南”等美誉。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46科224种,野生动物90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据统计,每年有300余只丹顶鹤迁徙经过此地,是世界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该区域分布黑嘴鸥1 200余只,也是世界黑嘴鸥最大种群栖息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为盘锦湿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1.2 盘锦湿地保护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加大了湿地保护力度。在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盘锦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保护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有关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湿地;二是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三是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维持盘锦湿地生态系统及保护多样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是湿地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湿地保护和恢复奠定了基础;五是退耕还湿工作增加了湿地面积,增强了湿地生态功能。

2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1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旅游经济目标的实现又能为保护湿地资源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可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旅游效益,从而实现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持续发展“双赢”的目的。

2.2 生态旅游促进湿地生物保护

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良好,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内开辟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为湿地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寻求经济支撑,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同时,还能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

2.3 生态旅游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生态旅游开发可以为区域带来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及若干间接效益。据测算,国外每1.00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2.50美元的间接收入,在我国旅游业每收入1.00美元,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2美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可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性利用。

3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3.1 盘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盘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火红的翅碱蓬迎风斗浪,红艳连天;植被类型保存完好的万顷苇海、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此外,盘锦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被称为观鸟的天堂。

人们在此能观察湿地鸟类的生态行为和植物的生长规律,还能在一望无际、静谧荒美的芦苇荡中或 “红地毯”横铺的海滩上观看草长莺飞、鸿翔鹤舞、水鸟飞鸣、鱼翔浅底的美景,又可以参与采拾、垂钓、捕捞,河味海鲜品尝等项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野趣雅致。此外,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拉近了盘锦与国内各城市及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旅游者越来越多的选择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给盘锦发展生态旅游带来了新机遇。

3.2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3.2.1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尤其要切实了解旅游市场的真实需求,决不能盲目从事。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避免因短期行为而损失长远利益。

3.2.2 慎重定位、瞄准方向 无论是项目定位,还是市场定位,都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包括确定开发的主导项目、开发规模、开发档次等,必须慎重地瞄准方向,才能使开发项目具有发展前途。

3.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盘锦湿地的区域性和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决定开发旅游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突出特色、抓住主题,通过项目组合和环境利用,人文景观和文化的挖掘,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3.2.4 选准起点、流动发展 开发盘锦湿地生态旅游,要选准起步项目,尤其是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从而形成流动投入,推动流动发展。

3.2.5 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上马建设、铺摊,应是逐步推进,分期分步实施,把旅游项目建设控制在市场和投资力度所允许的条件下。

3.2.6 开发与保护并举 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是对当地湿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和利用。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候,只有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才能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确保湿地可持续发展。

3.3 盘锦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措施

3.3.1 形成集成优势 盘锦湿地旅游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源,带来持续的旅游效益,应该通过优化打包的方式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提升盘锦旅游的整体实力。

3.3.2 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规划应与盘锦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标一致,以湿地生态旅游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来改善湿地自然环境。

3.3.3 重视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 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确保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使保护事业得到有力支持,从而使湿地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3.3.4 加强专门人才培养与培训 湿地生态旅游对人才的需要是全方位的,需要旅游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导游人员。因此,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地区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满足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 结语

在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盘锦市生态强市的战略思想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仅可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作文 篇9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湿地公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湿地公园作文1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了太湖湿地公园。那里可好玩儿啦!有熊猫馆,XD影院,水上脚踏车,牧草迷宫......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熊猫馆和牧草迷宫了!

我们走进了熊猫馆,接着看到了一层玻璃,再往里一瞧,哇!一只只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座在石头上啃着鲜嫩的竹叶呢!我仔细一瞧,边上一只熊猫竟然把屁股对着我们睡觉,“熊猫的屁股好脏啊!肯定是几天几夜没洗澡了吧!”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了起来,熊猫馆分两间,我又走进了另外一间,哇!我简直是看到了一位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嘛,小熊猫正趴在一块石头上,认真的看着什么,小熊猫太可爱了,它还不时的挠着痒痒。

牧草迷宫就更好玩儿了。我从入口走了进去,糊里糊涂的,乱走,没过一会儿,就被绕晕了,“哎!走了半天,不还是等于没走嘛,怎么又回到了这个地方啊!”我不耐烦的叫着,哎!乱走走走总比一直困在这儿好吧!于是我就继续走,“左?右?哎!不,还是走左吧!”我因为选择走哪条路而犹豫了起来,就这样乱走了半天,我还是回到了原地,“啊!我后悔了,为什么我要跟我妈妈说让她在外面等我?为什么我要进来?万一我走上一天也走不出去怎么办啊?”我彻彻底底地绝望了,但是,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我又重新站了起来,终于,希望之神来到了我的身边,经过我仔细的观察,出口还是被我给发现了。

太湖湿地公园真是太好玩儿了!

湿地公园作文2

暑假生活就像一张画纸,快乐、烦恼、寂寞、悲伤、难忘,涂满了这张画纸的每个角落。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一家第二次来到那熟悉的公园———仁寿湿地公园。第一次由于过于恐惧,在爸爸的陪同下,只玩了碰碰车,鬼屋。这一次,我想挑战那想玩而又不敢去尝试的项目———摩天轮。在爸爸的再三激励下,我勇敢地走上座椅,绑好安全带等所有安全设备。开始了,我整个人在空中不知所措,刚坐上去时还好,可一时从空中急速下降,我吓的大声尖叫:“啊……"这时,我听到后面的爸爸讽刺地说:“胆小鬼,没出息。”往时的我,一定会对爸爸“大打出手”,而这时,我并没有,因为我的双手已经有了固定地“工作”——紧抓住胸前那个把手,反驳说:“哼,你才胆小呢。”话音刚落,我又从下方一个大幅度跨越,我又从下方猛地上升转到了空中,我又再次“啊……”大叫了起来。

终于,转动停止了,可我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的我,内心是既激动又恐惧。

后来,我们又挑战了更多刺激的项目,有海盗船、鬼屋、水上船只……

暑假的仁寿湿地公园之旅可真刺激啊!乃至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呢!不但很刺激,而且在这次游玩之中,我还学会了要挑战困难,大胆去尝试每一件事情,相信你会成功的!

湿地公园作文3

眉山有一座湿地公园,他是眉山一道靓丽的风景。

刚进入湿地公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桃花大道的桃树正伸展着手臂、绽开着笑脸拥抱春天,迎接我们。

沿着桃花大道走上台阶,一个宽大的人工湖映入眼帘。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绿的树、红的花倒映在其中,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湖中还有三五成群的鸭子欢快嬉戏,你追我赶:“嘎,嘎,嘎……”仿佛在说:“欢迎光临,亲爱的朋友们……”

顺着湖边,走在长长的走廊上,两边站立着一排排灯柱,灯柱手拉手,肩并肩,好像士兵守卫着美丽的湿地公园。

走过长廊,我们就到了一望无际的植物园,草地一片嫩绿,恰似一张绿色的大地毯。在这张大地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用于点缀绿地毯的火红色的茶花。初春时,当其他树木、花朵还在熟睡时,茶花已经吐露芬芳。有的花骨朵儿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绽放枝头,为湿地公园增添一份春色。茶花的美勾住了我的脚,我忍不住走上前去细细观赏,一层层椭圆的花瓣有序地向外展开,花蕊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花瓣里面不肯露面。在绿叶的衬托下,茶花红得耀眼,红得让人心动。微风吹过,一丝丝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仿佛就是枝头那一朵火红的茶花,静静地享受春天的美好,尽情绽放自己的生命……

“叽叽喳喳……”一群小鸟从湖面掠过,那花、那树,把湿地公园打扮得更好看、更迷人,真让人沉醉。

湿地公园作文4

暑假得时候,我们一家五口来到镇得湿地公园。

我们一进大门就看到墙壁上写着湿地公园几个醒目得大字,大字在阳光得照耀下闪闪发光。往里走,就看见右边是一个停车场,前面就是一棵高大得大榕树,榕树高大挺拔,苍翠欲滴。在这里,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小朋友,老人家在这棵榕树下玩,有得人在打羽毛球;有得人在溜冰;还有得在玩滑滑板车呢,真热闹!

再往里走,我们就能看见湖上有个凉亭,有得人在那儿看风景;有得在凉亭旁玩耍; 还有得在上面乘凉。这里人山人海,也许是风景太美了,不禁我也踏上去看了一下风景,哇!一朵朵怒放得荷花,微风吹过,朵朵荷花在向游客们招手,荷叶也挨挨挤挤,竟相在游人面前露个面。这时,小鱼也赶来凑热闹,它们在荷叶下玩耍,给这湖增添了几份生机。

我继续沿着这一条石子路往里走去,过了一会儿就看见了小朋友最喜欢得游乐场,哇,只听见到处是一片欢乐声,欢呼声。看着悬在半空得摩天轮,刺激得碰碰车,让人飙汗得过山车,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去玩个痛快。

时间不早了,我怀了依依不舍得心情,看着这迷人得景色离开了湿地公园,啊!湿地公园不仅美丽,而且是我们小朋友得乐园。

湿地公园作文5

国庆假期的一天,我们一家去湿地公园野炊。

那天,我们早早就起了床,开始准备食物。妈妈拿出了一大把铁签,用来串食物。只见她先把金针菇的根部切掉,然后把一端往一起捏,之后往铁签上一串,就串上去了。爸爸则在收拾一些烧烤用具和帐篷。他把调料、炭等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我是负责把腌好的鸡翅、牛排等东西放到盒子里。奶奶要准备餐具和饭。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朝湿地公园出发了。一路上,我兴奋不已,恨不得汽车能长一双翅膀,立刻飞到那里。到了湿地公园后,车还没有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招呼家人往草地上跑去。

我们找到一块比较平坦的草地,爸爸先从包里拿出烧烤炉,把炭往里加,再拿出一块我不知道是什么的白色晶状体,用打火机一点就着了,之后往炭里一扔,炭就渐渐燃起来了。然后,爸爸趁火还没有烧旺的时候去搭帐篷。我看爸爸先在地上铺一层防水的毯子,再把帐篷平铺在毯子上,用可以弯曲的铝棒从洞里穿过去,最后一撑,帐篷大概的样子就出来了。之后,爸爸再在上边罩上帐篷的防雨套,固定好,一个帐篷就大功告成了。

帐篷好了,烧烤炉的火也旺了,下面就要开始烧烤啦!掌厨的是妈妈,妈妈先把腌好的牛排放上去,不停的翻和刷油,再放上去一些食物一起烤。过了十几分钟,妈妈说“好了”,我立刻就夹起来往最里送。“哎呦,好烫!”只听见我的一声惨叫。之后,我学乖了,小心翼翼地边吹边吃。我们一家在那里快快乐乐的野炊着,嬉闹着,连天上飘过的白云也要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我们!

吃饱喝足后,我们在帐篷里稍微休息了下,然后沿着河边的风光带散了会儿步,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湿地公园。

这天,我玩的很开心。

湿地公园作文6

你喜欢游山玩水吗?你喜欢在优美的景色中踏青吗?你喜欢品尝水果的甜香吗?你喜欢在热闹的游乐场里玩耍吗?下面我就给你推荐一个好地方——美丽的湿地公园。

进入湿地公园,首先的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和各种水草,接着又看到了热闹的游乐场,还有草莓大棚到成熟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我来品尝新鲜而酸酸甜甜的草莓。然后,又看到了一块大草坪,上面有很多小朋友和叔叔阿姨,有的在上面放风筝,有的躺在草坪上,仰望着蔚蓝的天空,还有的在上面蹦跳、奔跑着。我们又到了小河边,站在桥上,看到水里有红色、黄色金色的小鱼,真是五颜六色。还有很多人在拿着鱼食喂它们,它们吃得可高兴了,在水里蹦跳得也很欢快。再沿着小径一直往前走,就到了一个小长廊里,走累了,人们都会在那里乘凉、休息。穿过长廊,就看到了一个小桥,小桥的下面是一条小河,里面也有许多鱼,走过小桥,茂密的树林出现在我的眼前走着走着,我们到了假山的顶端,里面有一个亭子,在里面我可以俯视湿地公园的全部美丽景色。湿地公园有一个特点,就是空气非常清新,非常适合散步,很吸引人来游玩。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非常想来看看呢?保证你你看了之后会流连忘返,一定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刻体会。

湿地公园作文7

沿着榕江往南走,不一会儿,一块黄色的石头映入眼帘,近前可以看到石头上刻着“塘埔工业村”五个字样,这是著名画家关山月题的字。

车子停在沙地上,一片白沙与中间五颜六色的公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片草绿花红的地方就是塘埔湿地公园,说是公园,面积却不大。走进公园,一架旋转着的棕色水车便吸引了我。我踩着石板,走到水车前,水车正不紧不慢地旋转着,水从低处往高处攀爬,又从高处落下,落水之声和周围孩子们玩耍的声音交织一起,虽算不上交响曲,但至少是一首优美的歌曲!

各式各样的花儿,用各种姿势展现出自己的美,蜜蜂“嗡嗡”地盘旋在花上,从这一角度看去,透过树影,隐隐约约地看到风车的一角。

风车,不大,但很精致。白色与棕色结合着,有一番异域风情,周围还贴着一些灯,我想,夜晚时它一定更美。

孩子们的笑声再次在耳边响起,他们在追逐着飞翔的泡泡,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多彩的光芒,它们好像带着孩子们的欢乐,带着这里的美丽飞向更远的、更高的地方去。

跟随着校长走过长廊,我才知道,这片美丽的公园,原本是塘埔垃圾堆放中心,两年前,这里垃圾堆积成山,臭气熏天,环境极为恶劣,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再看看眼前:花红草绿,杨枊依依,小溪潺潺。百姓生活富了起来,人们“富而思洁,富而思美”。村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让这个昔日的垃圾堆变成了美丽的湿地公园。这里,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

湿地公园作文8

清明假期,我和爸爸去湿地公园玩。我想那里的春色一定很美。

我们到达时已经是下午了。太阳红红的,天空有些灰白。刚下过雨,岸边的树上开着各色的花朵,红色、粉色的是桃花,黄色的是迎春花,白色的是梨花,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柳树上也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草地上冒出了一颗颗小绿“星星”。河水稍稍有些浑浊,土地上带着水气。整个公园感觉烟雨蒙蒙的,像一幅江南水墨画。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我走到岸边,这里也真是热闹,像个鸟类大聚会。喜鹊在树上喳喳的叫个不停,给大家报告春的消息。水里的野鸭整理着自己的羽毛,要把自己打扮的最漂亮。还有一种水鸟,叫不出名字,它在空中飞行,看到要捕捉的猎物,就像一支箭一样俯冲下来,整个身体都扎入水中,不见踪影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河水也涨潮了,岸边的芦苇杆已经被河水没了一大半,风也越来越大,吹着我们往前走,感觉有些冷了,今天的行程也该结束了。

湿地公园作文9

我站在黄河湿地上,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秋天把黄河湿地公园的水打扮得五彩缤纷,深蓝的、浅蓝的,还有淡绿的……色彩过渡得如此自然、和谐。平静时,水就像一颗蓝宝石,蓝得耀眼,让人陶醉。一阵秋风掠过,水面荡起波纹,它们纷纷向前奔,好像在赛跑。深灰、淡灰、浅棕和最罕见的枯黄色的土地颜色,从上往下看,水和土地就像永不分离的好朋友,紧紧依偎在一起。

黄河湿地公园的芦苇更加迷人。远远望去,芦花举起雪白的小手,枯黄的芦叶沉默地站在那里,守护着它的天使。近看芦苇,白而轻柔的芦花美得让人不忍心去碰,生怕一不小心破坏了那份自然之美。秋风为它梳头,河水为它当镜,而它站在水边,尽情地照啊照啊……芦苇里不时传出几声鸟鸣,那是芦苇中的“居民”在玩耍呢。瞧,灰雀一会儿躲到这儿,一会儿藏到那儿,快活地玩捉迷藏。野雁跳着优美的舞蹈,恋恋不舍地向好朋友辞别……

水、土地、芦苇,构成了一幅黄河湿地公园的美丽秋景图。我喜欢秋天的黄河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作文10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里景色宜人,一进门就是茂密的白杨树林,那一排排挺拔的大树像站岗的.卫士,一动不动,走出树林就是许许多多争奇斗艳的鲜花,再往远看去就是一片广阔的天然草地,这些天然的绿草,像一条绿色的大被子铺在大堤上,我们边走边观看景色,不时从旁边的大树上还传来各种鸟叫声。

步行在湿地公园的木质栈道上,发出的“答答、咚咚”的脚步声,伴随着隐藏在草丛中和树枝上各种清澈悦耳的鸟鸣声,如同在听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放眼望去,绿茵茵的美景尽收眼底,宛如自己漫步在山水画之中,大自然的美丽真让人心矿神怡。

我们发现了一条蜿蜒小道,顺着小道边走边玩,小道的尽头竟然是向往已久的母亲河——黄河。往远处看,只见北边的天空和黄河好像连在了一起,滚滚流动的河水卷着一道道波浪,非常壮观。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河岸,把鞋子脱了放在旁边,走进柔软的沙滩,赤着脚丫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感受那种舒服的感觉。忽然,我发现了一根木棍,于是我用木棍在沙滩上挖了一条深深的小渠,然后把黄河水引进小渠,河水顺着小渠流进了一个低洼的坑里,不一会儿,坑里就淌满了河水,我用手捧起河水闻了闻,仿佛闻到了黄土的香气。看着我的“水利工程”,我开心地笑了。

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有树林、有鸟语、有花香、有绿草、有亭台、有长长的大堤、有壮观的黄河,真是美丽极了。这次来到黄河湿地公园,不仅欣赏了美景,还看到了我期待已久的黄河。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真是美丽如画啊!

湿地公园作文11

广元湿地公园是我国一处有名的风景区,它坐落在南山脚下,紧靠在南河边。公园内长满了花草树木,繁华的饮食街,清澈的鱼塘,壮观的铁索桥,都是有名的景点。

走过景观桥,首先看到的是饮食街,它的房屋是仿古建筑。有中餐火锅和小吃都是顾客光顾的对象。

走过饮食街,便来到鱼塘。鱼塘周围长满了花草树木,有垂柳、桃树、栀子树…清澈的鱼塘有许多小鱼,它们在水里悠闲的游来游去。在鱼塘周围,有许多观看鱼儿的游客,他们手里拿着被捏碎的饼干给鱼儿喂食。不光有观看鱼儿的游客,还有许多游客在垂钓,那些垂钓的游客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甚至蹲着,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鱼竿等待着鱼儿上钩。

从鱼塘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雄伟壮观的吊桥。它离河面约十米多高,有十米多长,三米多宽。它是由铁索和木板组成的。游客们都来喜欢铁索游玩,有的靠着铁索观看河水,有的在桥上大步走动,桥面就摇晃起来,可有趣了。

回家的路上,我还回忆着游玩过景点,那真是一个优美的地方啊!

湿地公园作文12

星期六早晨,我们去白鱼泡湿地公园玩。天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我们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白鱼泡湿地公园。到了这里,公园让我太失望了。原本以为公园里会有好玩的运动器械,想不到景色也只有荷花可见,有两座看上去很老旧的木桥,好像是用胶粘上似的。我在上面踏了踏,觉得应该没问题,我就举着小红旗,带领小弟弟可一和妈妈的同事一起走上了木桥。嘿嘿嘿,我摇身一变,就成了小导游,我多么荣幸啊!

桥下的小河并不宽,但里面有美丽的荷花可观,说到这里,到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荷叶圆圆》,荷叶果然是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荷叶上有蜻蜓、有青蛙,河里有小鱼、小蝌蚪,我说荷叶上亮晶晶的小水珠,有点像果冻,看上去很好吃哟!

我们走完两架木桥,回到岸上,准备去游船,但是游船太贵了,要三百元呢,一条船只能容纳八个人,我们就离开了,我失望极了,我心想,要是游船能多容纳点人,再便宜点就更好了。

我们就离开了白鱼泡湿地公园,驱车前住小山度假村了。

湿地公园作文13

如果让我说我最爱家乡的哪,那当然是家乡的湿地公园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刚起床,就看见爸爸妈妈在收拾东西,我满脸疑惑,这是在干什么呢?妈妈见我起床了,开心地对我说:“今天我们去湿地公园,你开不开心啊?”我听到这句话,哪还有时间洗脸刷牙啊,我随口说到:“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爸爸妈妈加快了速度。

刚到门口,“哇!好美啊!”我不禁地说。门口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花美得让人陶醉其中,这些小花不仅很美而目很香,香得招引来许多蜜蜂和蝴蝶。它们尽情地吸吮着花蜜,看它们吃得那么香,我都流口水了。毕竟我还没吃早饭。

过了这个门,走几步就到了停车场。这里有成千上万的面包车,这些面包车连成了一个接连不断的火车。公路两旁还有一些大树,这些大树像士兵一样保护着这辆“火车”。

顺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就到了小桥那里。小桥有六七米长,一米宽。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灯,只要天一黑,灯一亮,这座桥就成了这一片的焦点。

桥的尽头是大街,那里的人特别多。有画画的;有踢足球的;还有放风筝的。

走过大街,还有一条弯曲的小路。这条小路的尽头是一片湖。你站在木板上,一阵风吹来,使你心旷神怡。看着湖面这么平静,我不禁想吟诵刘禹锡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走这条小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顶。山上有一块大石头,一圈的石头和花围绕着这块大石头。从这里往下看,真是太美了。我非常喜欢这里,尤其是这座大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这里会变得更美!

湿地公园作文14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仁寿游玩儿。仁寿湿地真是太好玩了。

来到仁寿公园,我们就去等游船。船缓缓地开起来了,迎面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真舒服啊!到了湖中心,来到科技馆,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许多鸟笼高高低低地挂着。三楼,有一个木头做的鸟巢非常大,我在那儿拍照片做纪念。从科技馆出来,面前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木桥,我们踏上小木桥就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小桥两边的雪白睡莲和粉红的莲花美丽极了。妈妈觉得花很美就在这儿拍了一张全家福。我们继续前进,到下一个景点可以坐船,也可以步行,我们选择了步行。途中,我认识一种植物可以驱蚊子叫菖蒲,我赶紧叫爸爸折几枝给我玩。

我们边走边看风景,不一会儿就到了探险王国。一进去我就爬那个最高的柱子,看我有没有恐高症,我往下一看,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小心翼翼地下来,准备上迷宫里面,进了迷宫我绕了七八圈才找到出口。接着,我走独木桥上,看一看我的平衡能力怎么样。刚一踏步就要倒,要不是拉着绳子,早就跌了一跤。我一蹦一跳地向滑梯走去,刚想坐着往下滑,可一看那滑梯先竖着再横着,心里害怕极了。但后来还是尝试了一下,看起来难,做起来就没那么害怕了。

我摸摸背,呀,湿了一大片。今天我虽然又热又累,但我很开心。

风景宜人,动感十足,仁寿湿地真是一个天然的乐园!

湿地公园作文15

我的家乡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这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叫湿地公园。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变了样。尤其是在湿地公园,随处可见春姑娘的足迹,你看那草地,昨天还是光秃秃的,今天,已经抽出了嫩芽。迎春花也在竞相开放着,蝴蝶们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小蜜蜂也在辛勤地采蜜,真是一幅充满生气的画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叔叔也来造访湿地公园了,你看那梧桐叶多绿呀,再看池塘里的荷花也渐渐地开放了,火红的,雪白的,金黄的,应有尽有,再加上碧绿的荷叶映衬,这幅水景画就更美了!

渐渐地,秋姑娘来了,她用魔法挥去了炎夏的酷热,将清凉洒向了大地,她仿佛是一位画家,为湿地公园的菊花增添了各式各样的色彩,也画出了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走在湿地公园的银杏道上,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还有人划着船去采莲子吃,同时,湿地公园也多了阵阵蛙鸣……

秋姑娘告别了我们,冬爷爷又跨进了湿地公园,北风呼呼地刮着,大地仿佛失去了生机,却又多了一份宁静。大树也披上了白色的大衣,这儿便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池塘结冰了,小鱼们却不知冬天的来临,仍在河底嬉戏,人们穿上了棉衣,整个公园仿佛失去了生气,这雪白的公园让我想到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上一篇: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感悟与思考下一篇: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