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生态恢复

2024-08-02

公园生态恢复(精选12篇)

公园生态恢复 篇1

1 引言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的基因库”,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目前, 全世界的湿地已超过5亿hm2。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 然而人们对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土地开发不断加快, 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不断扩张, 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 湿地生境的丧失。此外,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式的经济发展, 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也严重下降。由于湿地被破坏的形式如此严重, 因此, 关于湿地尤其是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与热点研究领域。如何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寻找一个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的平衡点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 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更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利用模式。湿地公园的营造, 是对城市生态系统不平衡发展的一种挽救和恢复, 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有利于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分布广泛、种类多且类型间的差异显著。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 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静止或流动, 淡水、半咸水、咸水体, 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地表水多, 水是导致湿地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无水不成湿地;水导致了土壤潜育化, 有明显的潜育层;受水的影响, 生长有湿生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的盐生植物。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丰富的生物种类, 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 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种质库, 成为科普和科研基地。

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 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 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要重点突出3大特点, 即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 而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具备的条件为:能供人们观赏、游览, 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 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 湿地公园的占地面积须达到33hm2以上;具有天然湿地类型, 或具有一定影响及代表性的湿地[2]。

2.2 国外城市湿地概况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稀有的自然资源, 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护以及开发利用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湿地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芬兰、丹麦、荷兰、德国等拥有大面积沼泽湿地的国家。美国关于湿地的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末叶,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恢复, 把城市湿地空间研究, 即水域空间规划和滨水景观恢复, 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局限在一条河流、一片湖泊的治理, 而是从生态角度出发, 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统一规划设计, 恢复这些自然因素的内在联系, 最终实现水域的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类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同时, 为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的独特性、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的亲水天性, 发达国家在住区水环境规划时, 往往引人可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等, 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灌溉绿地、防汛防灾等对水质的不同需求, 使住区的水环境形成经济、生态、安全的良性循环,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社区。

2.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国内的城市湿地公园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一方面因为与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小, 资金雄厚的国情不同, 中国人口密度大, 发展迅速, 对土地及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 外国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借鉴;另一方面, 国内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重视城市湿地的作用, 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2.3.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

最近几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领域, 全国只有少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机构依据最近颁布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完成了一些规划和设计,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牵头, 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务院17个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公布实施。这是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 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大举措。新启动的计划, 将用5年时间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天然湿地下降的趋势, 初步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管理秩序, 开展湿地恢复的试验性工作。从2006年至2020年, 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 提高对国家重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使我国的天然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04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明确指出, 湿地保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 也要因地制宜, 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扩大湿地面积, 提高保护成效。

2.3.2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

目前, 建设部已经批准了3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4年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翠湖湿地公园、绍兴市镜湖湿地公园、东营市明月湖湿地公园、东平县稻屯洼湿地公园、常德市西洞庭湖平珊瑚湿地公园、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等9处湿地公园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7年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滨湿地公园、浙江省临海市三江湿地公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宝湖湿地公园、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湿地公园、黑龙江省讷河市雨婷湿地公园、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拒马源湿地公园、山东省临沂市滨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上东升安丘市大汶河湿地公园、山东省沾化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安徽省淮南市十涧湖湿地公园、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湖湿地公园12处湿地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除了建设部批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外, 国家林业局已批准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银川湿地公园、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等多处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其他已建成或在建的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更是举不胜举。

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把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手段, 城市中湿地公园的营造, 在缓解热岛效应、消除粉尘、吸收CO2、增加O2等方面展现出比传统绿化更大的优势。并且美化城市的作用显著, 可使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对湿地利用进行科学的指导、摒弃原有的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利用方式可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好局面。应加大对湿地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 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势, 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3 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定位问题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诸多功能中, 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功能是核心。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干扰, 特别是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影响下,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湿地的面积也急剧减小, 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 保护那些已经遭到严重损害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主要任务之一。在城市湿地公园中, 自然、比较自然的湿地在面积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要防止和制止将自然和比较自然的湿地人工化。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诸多功能中, 湿地的生态功能是最主要的, 休闲、科普、旅游包括其他商业活动要在生态功能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淡化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过分强调其娱乐功能。将城市公园中喧闹的游戏活动设施引入园中, 扰乱了城市湿地公园特有的自然宁静的生态环境氛围。

3.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

很多城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不结合自身区域特色, 没有充分挖掘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 不去脚踏实地地进行实地科学调研, 甚至在缺少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盲目跟风, 照搬其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模式, 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 造成许多城市湿地公园千篇一律, 都是一个模式。

3.3 建设过程中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国内的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过程中缺少科学的湿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 造成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公园的规划没能够成功的营造出自然气息浓厚、物种丰富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没有突出湿地景观的典型性以及演替的自然性等特点。

3.4 湿地公园管理体制问题

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目标的不同, 管理的手段和水平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湿地公园管理体制中呈现多部门管理的局面,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因此, 理顺体制, 提高管理效率是目前当务之急。湿地公园管理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管理机制的创新。

3.5 人才技术缺乏

目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有待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 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是加快湿地公园建设的当务之急。另外湿地公园建设还没有成熟和系统的配套技术可以推广使用, 尚未形成完善的湿地公园评价体系和方法。

4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与发展的建议

(1)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 需要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 其建设的步骤或次序应先进行地貌适当改造, 再进行植物的恢复, 最后实施动物的引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生植物没有恢复之前, 对于食草鱼类的引进要谨慎, 必须确保生物安全, 并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配置、设计。

(2) 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域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是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 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地带, 接纳大量动植物类, 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湿地水域生态环境是有多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构成的植物群落, 也是鸟类等动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因此湿地生态系统水域的保护尤为重要, 通常, 水生植物为了争夺生存空间, 在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 必然会出现有些区域某一物种占据主导地位。在另一区域该物种却被其他物种取代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 不应该从审美观出发加以干预, 将另一区域的物种铲除换成前一区域的物种。除此之外, 还应减少对湿地周边区域的干预, 使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3) 正确对待抗污物种。在引入抗污物种前, 首先要对湿地植物的相生相克作用进行研究, 对湿地抗污植物进行生物控制和防治, 优化净水植物的组合, 以减少其对其他湿地植物生长的抑制。避免因盲目引入茨藻、凤眼莲等抗污物种, 造成整个水体表面被其覆盖, 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得不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 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造成二次破坏。

(4) 湿地生态系统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植物群落景观上, 因此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 并通过乔灌草的科学搭配营造出富有地方性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地方性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结合湿地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 并充分挖掘原场地的文化内涵, 体现湿地景观的文化特征, 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品味。

5 结语

随着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的认识也愈加深刻。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在湿地保护的前提下, 将把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旅游观光等作为公园的功能目标, 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 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和发展状况, 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议, 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田波.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J].风景园林, 2006 (1) :32~33.

[2]张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 [J].北京规划建设, 2005 (2) :196~197.

[3]赵思毅, 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但新球, 吴后建.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鞠美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6]王浩.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7]陈克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 2005 (4) :298.

[8]崔丽娟.中国的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探索[J].湿地公园, 2005 (16) :17~18.

[9]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 2004 (2) :50~52.

[10]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公园生态恢复 篇2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坚持突出污染防治,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目标任务,分步落实措施;坚持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彻底解决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项目环保计划的总体目标如下:

1、整个场地植被覆盖度不低于建设前的植被覆盖度;

2、场地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

3、扰动土地治理率98%以上。

二、保护重点

对于大气、水、固废以及噪声的环境保护措施都是“三同时”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动工、同时投入使用。因此本次环境保护计划将重点对该项目场地的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措施作出计划。

三、生态恢复的范围和期限

1、范围

生态恢复的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场地及临时用地、地面防排水防治区、供排水管线、施工便道、施工区、供电线路防治区以及运输道路等,并考虑对周边草地的保护。

2、整合改造项目的生态恢复规划

由于该项目的场地尚处于整合改造阶段,工业场地建设的同时就可以陆续对项目场地进行原貌恢复,实现“三同时”工程。自项目开工起,项目场地就应该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四、整合改造项目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整合改造项目的环保计划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三个阶段。对于进场道路、项目场地等,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应以生态建设为主,施工期应以生态保护为主。

1、建设期环境保护对策 1.1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1 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⑴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开采范围,各种现场活动应严格控制在项目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以免造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而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

⑵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30~40cm),并在适当季节进行植树、种草工作(根据不同地段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保持地表原有的稳定状态,其造林成活率要达到70%以上;植被总体恢复系数要达到95%以上。

⑶妥善处理建设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等,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弃置。开采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采取恢复措施。1.1.2 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措施

⑴在地面开采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场地破坏区,施工完毕,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⑵对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合理布置弃渣场。不得将废弃土石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1.2 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开采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破石机为主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场地附近五坝村,因此会对该村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为防止噪声扰民生,应在施工前架设隔音墙,将开采期的噪声影响缩减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管理,严格遵守GB12523-90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高噪声设备。如因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以便取得谅解。

(2)在村庄附近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1.4 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施工作业面和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挖掘,运输,破石机破碎等扬尘;装载机及交通工具释放的尾气;

为减小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⑴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

⑵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每天洒水4~5次,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⑶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

⑷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地选址时,尽量远离居民区,并使其位于居民区下风向。

⑸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⑹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对施工队伍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井建设期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多余的弃土弃方用于铺垫工业场地和铺设道路。项目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建筑垃圾充填工业场地附近的山沟,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2.1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1 项目场地防治措施

项目场地防治措施主要通过采取绿化美化措施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在绿化布置时,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工业场地场前区中心绿化为重点,并与其它建筑物空地绿化、场内行道树的布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2.1.2 雨水防治措施

工业场地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厂外边沟。

2.2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2.1 一般意义上的降噪措施及可行性评价 ⑴降噪措施

① 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或附有配套降噪措施的机电设备;

②平面布置利用建筑物和厂界四周防护林带来阻隔减弱声波的传播;

③ 对于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各种风机等,应在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设备;

④在无法采取隔声、减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业场所,根据需要设立隔声值班室。在该场所工作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劳保产品。

⑵对拟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评价

① 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是一种积极的噪声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② 在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中,考虑利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来阻隔声波的传播是一种积极的噪声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噪声10~15dB(A),效果良好; 2.4.2 建设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组织,尽量减少临时施工用地,减小施工范围。(2)本工程场地平整及临时弃土弃渣将会破坏原地表植被,这些破坏是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植被将逐渐恢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场地的规划,明确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施工影响范围,施工结束后,要尽可能恢复临时占地的土地功能。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项目场地应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行动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班组长专门负责环保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对矿区已有得环境保护设备加以保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场地各个部门应对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实施予以支持。

2、资金保障

项目应从每年的销售利润中设立环保专用资金,用于每年的土地复垦、水土保持以及各项环境保护处理措施的顺利进行。一定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行动中,禁止挪用环保专用资金。

3、技术支持

项目场地应定期派专门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人员外出学习,学习其他矿井的先进经验,保障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环境保护行动的顺利进行;项目场地还应经常邀请专业机构的技术人员为本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便在生产中得以应用。

4、宣传教育

新型生态恢复剂通过鉴定等 篇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邮编:730000,电话:0931-8277682)王爱勤研究员主持开发的一种荒漠化植被恢复多功能复合材料——生态恢复剂,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鉴定。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水抗旱、改良土壤、提高水肥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抑制土壤盐碱化、促进植物生根生长等多种作用,苗木成活率可提高15% ~ 25%。(甘肃 吴王月)

现代日光温室研制成功

辽宁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邮编:110161,电话:024-31027660)研制的“辽农I型高效现代日光温室”,前不久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温室的周年生产能力和应用范围与连栋温室相差无几,运行成本只是连栋温室的1/10。温室内不但可以栽培普通日光温室能够种植的一切作物,而且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如生产高档花卉、长季节蔬菜、进行工厂化珍稀食用菌栽培等。(辽宁 付民军)

山东育出重盐碱地绿化树

山东省农科院东营分院(邮编:257000,电话:0546-8309474)农艺师徐德芳通过柽柳乔化技术培育出的松柏柽柳,成功地在重度盐碱地上生长。这项技术前不久获得国家专利。

该技术是在重盐碱地里,选用无花的变异柽柳品种为母株,以减少其生殖生长对营养的消耗,采用高肥水催苗及修剪侧芽、强化顶芽培育技术,使其由灌木化生长向乔木化生长发展。经过一年的培育,这些松柏柽柳生长高度达到了一般柽柳的2~3倍。(山东徐教连)

湾鳄人工孵化技术通过评审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邮编:361021,电话:0592-2021353)洪惠馨教授和林利民教授主持的“湾鳄人工孵化技术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专家评审。

他们研究了人工孵化装置和孵化期环境条件控制,初步解决了湾鳄在高纬度地区繁殖技术难题,两年来共培育幼鳄68只,孵化率达84.1%~89%。(福建张筑西)

1项科研成果为农民增收13亿元

南京农业大学(邮编:210095,电话:025-84395845)曹卫星教授主持的“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公园生态恢复 篇4

废弃地改造与复建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如:加拿大布查花园、法国代斯内娱乐基地、浙江绍兴东湖、河北苔山煤矿等[1]。由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本居于市中心附近的工业废弃地告别它机器轰鸣的时代。但这里依然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印记,承载了人们对过去历史的真实回忆,因此,可以通过激活已失去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工业废弃地,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2]。白鹭公园对原有防腐木厂废弃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把生态恢复和废弃地利用相结合,在场地设计时融入鹰潭的历史文化,将工业废弃地设计成为人鸟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2 项目背景研究

2.1 基地概况及现状分析

鹰潭市白鹭公园位于鹰潭市月湖区东北部,属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公园。公园东临城市干道梅枫路,北至规划道路29号路,西接27号规划道路,南面则为城市居住用地。公园面积为180亩,场地北端林木(主要为野生杂木)茂盛,遮天蔽日,现栖息有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南端有木材防腐厂废弃厂房、铁轨等。整个基地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将近10m。

2.1.1 基地鸟类状况分析

通过基地卫星影像图以及现场实地调研,基地现状北端林木植物茂盛,遮天蔽日,水源充足。同时,区域内栖息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白鹭是其中栖息数量最多的鸟类。白鹭每年春天在场地中部的林区筑巢,从4月份开始出现,之后一个月里仍然会陆续飞到基地中。在最高峰时,基地内聚集了500~600只的白鹭,和其他少量鹭科鸟类。到了白鹭繁育时期,即每年的7、8月份,这个时期白鹭不仅对人为干扰特别敏感,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由于场地内食物不能满足其需求的量,大量白鸾会飞往500m外的童家河流域觅食(图1)。等到9月份时气温降低时,白鹭开始向南方迁徙过冬。

2.1.2 工业遗迹分析

基地南端遗留下了大量的木材防腐厂的办公建筑、废弃厂房、枕木、旧机器、火车头、桁架、铁轨等工业设备(如图2、图3所示),有些工业建筑虽已荒废、但仍可以通过保留整体形式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那些形态独特的工业设备,记录着那个工业时代的岁月痕迹,有着很大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场地内原本运用输送的铁路,有一部分直接通往白鹭栖息的场所,形成独特的栖息生境。

2.1.3 植被状况分析

基地由于被遗弃时间较久,场地内的野生植物和乡土植物长势茂盛(图4所示),植被覆盖率较高。通过实地考察,植物群落结构以次生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为主。北部山体存有大片马尾松林。场地西侧多为人工杉木林;在东南方向的自然区域植物茂密,郁闭度高、隐蔽性好,主要以樟树、麻栗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组成。内部现有多种乔木:樟树、马尾松、杉木、枫杨、麻栗、泡桐、木荷、构树、广玉兰等。整体而言,植物虽然茂密,但生长杂乱无章、层次单一、种类较少、能为鸟类提供蜜源食物的开花类树种也不多。

2.1.4 水体驳岸现状分析

场地内的水系以两部分组成,一为东部区域的白鹭湖(图5),另一处为林地北部的四方形人工水池(图6),水体面积共为2.99hm2。白鹭湖水质还算清澈,但北部的人工水池因与外界的水系不贯通、完全靠降雨或者地表径流的汇集补水而来,自我净化能力低,因而导致水面浑浊,淤积比较严重。基地内大部分驳岸为硬质驳岸,形式生硬、缺乏土壤与水体之间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另外由水系造成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缺乏水生生物和鱼类等资源,很难为白鹭提供充足的食物。

3 鹰潭白鹭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3.1 公园定位

立足于现状资源的分析,以鸟类栖息地保护和工业遗址保护为核心内容,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一处观鸟基地、科普活动、工业遗址旅游、生态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图7)。其规划目标为:

作为鹰潭市城市乡土生境和白鹭保护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工业文明的生态场所;为城市生态教育、科普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实验平台。

3.2 设计理念分析

“合理保护”为保护基地内未被破坏的景观资源,保护原生态的鸟类栖息地和乡土植物自然生境,以及代表鹰潭工业发展记忆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有机更新”为对已破坏生态系统或受损、污染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重建起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变化的生态系统。对受损的自然生境、残缺的植物群落、破旧的场地、道路、废弃设施进行有机更新,使其重获生命力。

3.3 总体规划结构

全园的规划结构为“一环、两轴、两带、四区”(图8)。

“一环”:围绕公园的外围地段营造绿环。减少周边城市道路对公园的影响,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静谧公园环境,同时也为城市野生动物的流动迁徙提供生态廊道。

“两轴”:历史记忆轴和休闲景观轴。历史记忆轴由公园北入口至公园南界,保留部分铁路和工业建筑的,挖掘工业文化内涵,形成鹰潭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永久记忆。休闲景观轴由公园东入口至西入口,轴线串联了公园的三大功能区。根据设计需要,依次形成收放有序的景观节点(拂晓广场——喷泉广场——空中走廊——花海——聪颖天地——曲桥观荷——疏林草地——晨晓广场),为公众的休闲娱乐提供场所。

“两带”:一是公园东面的滨水景观带,是提供给公众亲水的场所。二是白鹭保护带,与周边各功能区形成植物隔离,营造白鹭栖息的相对保护空间。

“四区”:康体健身区、遗迹展示区、滨水休闲区、白鹭核心保护区(图9)。

(1)康体健身区。

该区位于公园西部,在西南主入口处巧妙地利用地形,设计了一个抬高的广场。进入公园,布置了一个喷泉广场、健身树阵和大草坪,给公众提供一个开敞的活动空间,此外,大草坪既有从地被到灌木到密林的一个过渡功能,给市民一个享受天然氧吧的场所,也有让公众的活动不会直接影响到白鹭栖息的隔断功能。另外此区的小山体为整个基地中的制高点,因此设计修建特色眺望塔,提供给公众登高观赏白鹭和整个园区景观的场所。

(2)娱乐休闲区。

该区主要对白鹭湖的水岸线及驳岸进行了改造,湖区东南北三面以驳岸为主,修建环湖游路。湖区西面则为自然驳岸,将石头自然堆砌,并沿湖边种植芦苇、荷花和睡莲等水生植物,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东南主入口南侧为大面积的疏林草地,给公众提供公园中相对半开敞的空间,其中设置有特色雕塑广场,景观亭廊和儿童乐园等活动场所,供公众游憩玩乐;北侧则为开阔的白鹭湖,沿路设有造型亲水平台,增加园区的亲水性。

(3)遗迹展示区。

对该区中大部分建筑以及铁路进行保留,并且对建筑进行重新加固和外观改造。另外,由于该区是有木材防腐厂废弃区,所以该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容易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加之相对较好的趣味性,可以利用改造后的建筑和铁路,设计更多让公众参与的活动设施,同时,利用废弃的机器和火车头,营造一个主题性较强的活动区域,提供给市民玩乐。同时,该区的花海、空中走廊、休憩木屋、遗迹展览馆、月台新趣等景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婚纱摄影基地,给公众一个拍摄婚纱取景的场所。

(4)白鹭保护区。

该区林木茂密,是整个园区中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栖息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所以在设计时以保护为主,改造为辅,在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生态形态的基础上,加种更加丰富的低矮的地被和灌木,为白鹭的栖息提供更好的环境。

4 白鹭公园生态恢复研究

公园生态恢复同样是整个公园研究的重点,是公园后期景观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基础。其主要措施是工业场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改善植被,水体净化。

4.1 工业场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白鹭公园通过采取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将原有防腐木厂上重要的遗迹保留和再利用,如建筑、仓库、铁轨、枕木等元素经过恰当的处理,应用于场地中来体现公园的场所精神。工业废弃地中的各种基本元素被重新利用于设计中并且参与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从而形成符合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景观,废弃资源的重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了投资,使废弃物产生了新的价值[3]。

4.2 改善植被

在整个公园的植被改造中分为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从人的角度考虑,为市民营造生态、健康的养生森林。借助公园西北角的小山体,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对植物种类进行精心筛选,在城市当中营造“养生森林”,在森林当中开辟“阳光浴场”、“森林氧吧”和“植物精气呼吸场”,为市民提供一处生态养生场所。另一个是从保护鸟类栖息地的角度来看,因为有大量的白鹭栖息在公园内,为保护这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不因为人类的干扰和环境的破坏而流失,应根据白鹭的生活特性及环境特点,建立适合的鸟类栖息地。设计选用鸟类喜欢筑巢、集聚、采食、栖息的植物为主,采用“拟森林”的植物群落[4],规划着重于改造现有林相结构,配植各种可以吸引鸟类的浆果类植物如桃金娘、无花果、山毛桃、山楂、杨梅、无患子、蒲桃等,吸引更多白鹭到此栖息繁殖[5]。

4.3 净化水体

工业废弃地中水质的改善也是生态恢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场地中的水体主要分为雨水和被污染的水体,在修复水的自然生态过程中可以将雨水和污染水体分开处理,采用技术手段分离雨水和污水,减少污水扩大化。对于污水则采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恢复的方法逐步净化[6]。

5 结语

白鹭公园的建设,以工业遗址和鸟类栖息地的合理保护为基点,在景观的营造时尊重场地生态环境、尊重历史场所精神,才能达到“自然再生,和谐共融”的目标。通过对废弃工业资源的再利用,对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来逐步改善和优化基地的环境。让城市中的工业废弃地焕发新的活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生态、人文、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李宝丰.布查花园的种植设计解析及其启示[J].风景园林,2006(2):24~27.

[2]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18.

[3]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生态学报,2004(2):323~329.

[4]范俊芳,文友华.南昌艾溪湖滨水鸟类栖息地的景观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2007(6):64~67.

[5]吴小刚.福建省漳浦县白鹭森林公园规划[J].福建林业科技,2002(2):72~75.

生态恢复复习题 篇5

【类型: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及荒漠化﹑废弃地﹑受损的水域

【形成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干扰,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系统的退化。自然干扰 是指无人为活动介入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干扰,包括大气干扰、地质干扰、生物干扰等。人为干扰: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干扰的强度和频度是决定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

【特征:1.生物多样性变化2.层次结构简单化3.食物网结构变化4.能量流动出现危机和障碍5.物质循环发生不良变化6.系统生产力下降7.生物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弱化、功能衰退8.系统稳定性下降

【生态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称为生态恢复。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恢复过程与机理的科学,它是现代生态学一个分支。【特点:1.对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较为清楚,对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的全过程较为了解;

2.由于它采取了人为附加的措施.从而使受损或遭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比自然过程的时间大大缩短.3.生态恢复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串目标链来实现。【研究对象:恢复﹑修复﹑改造。实例,在火烧迹地种植云杉,使之迅速成为云杉林属于演替 生态恢复应用理论来自恢复生态学的是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生态恢复中如何让进行物种选择:物种选择标准:抗逆性强,能够吸引野生动物,再生能力强,能够提供快速和稳定的野生动物食物,种植的物种需要能够吸引多种传粉和传播动物,尽可能地按照该生态系统退化以前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种植多样物种进行恢复 ,可以施用有机肥料和种植一些当地豆科植物改善土壤肥力。【生态恢复的时间及其有关影响:与生态恢复时间有关的因素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程度,恢复方向,人为促进程度。轻度退化: 3-10年, 中度退化: 10-20年, 严重退化: 50-100年, 极度退化: >200年.影响:哥我找不到

【生态恢复成功的判断标准:新系统是否稳定,并具有可持续性

系统是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是否得到改善。组分之间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所建造的群落是否能够抵抗新种的侵入。

【生态恢复类型: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或修复,更新,再植,从生态退化程度由轻至重排序,【生态恢复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一)生态预防与自然保护区

(二)自然恢复与封育

(三)生态修复与补播、放流

(四)生态重建与人工生态工程。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方式;1.全封2.半封3.轮封

次生林;是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后自然形成的森林。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栽培树种的萌生林与入侵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也属于次生林。【特征;1.树种组成较单一2.年龄较小,年龄结构变动大3.树种传播能力强,起源多为无性繁殖4.林分稳定性较低,中间竞争表现激烈,演替速度较快。5.生长迅速,衰退较早6.林木分布不均,层次结构简单。【改造原则;改无林为有林;改灌丛为乔林;改疏林为密林;改萌生为实生;改杂木阔叶林为针阔混交林。

【草场退化;是草原生态系统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超负荷扰动下,发生的结构弱化、功能下降的过程。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

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物及经济产量的连续下降。绿

洲:荒漠中水源稳定而富集的地方,由此发育了较肥沃的土壤,滋生了茂密的植被,形

成了比周围荒漠稳定、适中的小环境。【草方格固沙原理:是增大地表的粗糙度,改

变风速廓线,从而消减能量,减弱贴地层风速,降低风沙流的挟沙能力,阻滞沙质地表的风蚀,使设障碍区域不能产生风沙,并使来沙沉积在草方格内,它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

施之一。作用:

珊瑚移植方式:

【海滩生态系统恢复方法:海滩生态系统恢复通过海滩养护沉积物回填并对海滩植被进

行恢复来实现。

【海滩沙丘的恢复方法:固沙是沙丘生态系统恢复的首要步骤,只有使沙丘固定之后,才能进行植物的重建和恢复。非生物固沙。生物固沙。使用繁殖体。

【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特点1.生态恢复具有很大的便利性

2.生态恢复具有一定局限性

【垃圾场处置,垃圾场填埋产生的问题:堆积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废弃物露天存放,易在风、水作用下迁移流失,影响当地环境。

自然降解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物质等。

处置地发生沉降或火灾事故。CO2,CH4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及死亡等问题。

矿区废弃地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它包括: 1由剥

离表土、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2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3开采出的矿石经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4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区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5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 ,作物减产。矿区废弃物特别是尾矿库中往往含

有各种污染成分 ,这些污染物伴随着水土流失而污染水源和农田。

措施1制定法律法规,依法作为保证,颁布采矿法,矿产资源法等,都对采矿后矿区恢复的规划,恢复的方向,资金来源等一并报批,否则不允许开矿。2根据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提供恢复费用3重视科技。在生态恢复中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才进行

引导。1)矿区废弃地的化学改良,在矿区废弃场 ,由于组成物质主要是沙质岩土、灰烬等,具有分散易侵蚀的特点,改善其理化性质时,常采用化学改良剂。2)矿区废弃地建立稳定地表、控制侵蚀的研究3)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树种选择的研究,所选的植物种类应具有抗污染、速生、良好发育、水土保持、卫生保健、绿化及经济功能等生物生态系统特性。只有在依靠

科学技术的同时,加强执法 ,完善制度 ,拓展资金渠道 ,才能确保我国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功能

得到恢复 ,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废弃地植被恢复工程1)引种栽培试验(2)排土段植被重

建工程①林网人工草地②补播半人工草地 ③林草间作

【草地

多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主要 由于超载的人 口,加上不适宜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政策

引导,滥垦、滥牧、滥采、滥伐,造成大面积的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大的生

态环境依旧。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超载的人 口,结合多年来的不适宜的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掠夺式的经营利用,草地生态毁坏了,大气候变干旱了,人们自己毁坏了自

己的家园。

措施2.1 国家高度重视, 科学规划, 坚持政策 的长期稳定性 2.2退耕还林还草, 适度载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探析 篇6

【关键词】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山地;重建技术

引言

人们在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例如长期的工业污染以及肆意砍伐森林资源或者将自然环境转变成为工业景观等,逐渐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地以及功能持续减少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后会逐渐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时,如何对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目标。

1.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概述

1.1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意义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意义主要是围绕四川省森林公园建设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技术需求等,按照岷江上游林区的森林风景资源发展状态,通过森林风景资源美学价值评价,针对目前主要退化的类型等提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林业生态建设规模以及实用的基础,为有效的提升森林风景的资源质量与森林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1]。此外,还应当遵照客观自然发展的规律,以修复以及扩大森林植被的范围,有效的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为主要的目的,开展森林景观恢复模式与地震损毁森林景观配置模式等,通过建设实验区,建设不同类型的模板,完善技术要点,并逐渐开始在岷江上游地区推广运用,以此为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恢复做出一定的贡献。

1.2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目标

实施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在于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使生态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帮助川西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与林业实现村换发展,充分的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的维护民族的团结与稳定。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主要在理县凉台沟大雪塘、汶川县银杏乡老虎嘴、理县梭罗沟公路沿线开展。为了有效的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开发,选择了川西亚高山景观特色的公路绿化营建试验模式,按照自然地发展规律来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通过运用具有一定特色的植物等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道路的景观更加丰富,更有趣味性。合理的选择植物的组合,優化之物的品种,在合适的位置种植花草树木,使花草树木增次分明,相互映衬,有效的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提高审美意识,实现四季常青的目标。

2.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与途径

2.1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技术

2.1.1环境处理技术法

环境处理技术法主要是指生态环境的处理,通常包括了引进一些豆科植物对土壤的情况进行改良,还需运用地面覆盖技术,整地技术通常包括整地的时间以及整地的规格等等。在退化情况较为轻微的地带,应当消除一些干扰体系,通过环境处理计数法来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结合有效的管理手段,例如封山育林等,来保护这些植被。对于一些退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来说,应当通过环境处理技术法进行人工植物的建造与控制,还需对于一些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优化植被结构,使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实施封山育林。

2.1.2农用林业技术法

农用林业技术法的原理通常是运用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案,按照树木拥有的较为稳定的生产事物以及燃料等产品的能力与防护功能等,进行时间与空间层次上的养殖结构重组,以此形成经济有合理的物流,有效的提升土地面积中生物的繁殖能力与经济效益,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2]。农用林业技术主要是引用于构件一些既拥有一定的生态防护效益,又能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人工植物结构,属于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山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1.3生态规划技术法

生态规划计数法通常关系到人工种植的植物如何在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实现合理的配置与布局,与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恢复与重建退化山地系统有一定的联系,决定了恢复与重建退化山地系统是否能够成功。生态规划法通常就是在考虑了所种因素后,在没有任何损害的条件下,选择最为合适的地理位置种植植物,合理的农林牧布局能够使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且还能够有效的发挥生态规划的作用,保护环境。

2.2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途径

2.2.1森林景观快速恢复模式

公园生态恢复 篇7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2 年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园绿地系统的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1]。公园不仅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特殊象征,而且其自身的景观生态规划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此城市的品位、文化特色及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主要存在生态发展不足,文态发展过度的趋势。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因此要全面考虑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是否符合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把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重点放在标志性建筑、广场、植物群落的艺术等方面。在城市公园的规划中,景观生态资源的有效规划是做好城市的绿地规划、生态环境以及创建城市特色,还原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

2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的定义

公园景观生态的恢复与改造,并不是说完完全全的恢复公园本来的面貌。本文所指的景观生态恢复与改造,是在理解公园原来的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公园的历史与文脉上,以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理论为基础,详细了解、调查,分析公园的历史背景、景观现状、场址精神,对公园的景观生态各个要素进行适当修缮,改造与重组,从而达到提升公园生态景观品质的目的[2]。

3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重塑综述

公园恢复改造的实质是以建设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公园改建的过程中,对旧公园的规划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发挥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良性循环[3]。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的方法主要基于对恢复改造公园场地的调查、分析和一定的评价,这种具体的表达形式针对的对象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景观元素,也可以是某一具有相似或相同功能的景观单元。

3.1 记录

对需要恢复改造的城市公园用详细的文字以及绘图来记录,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以后公园恢复和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都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记录能够为以后公园的建设提供有用的依据。

3.2 保留

对于公园中有着历史价值,能够唤起人们记忆或者引起民众强烈精神共鸣的景观要素,包括建筑、水系、植物、雕塑等具体的物质遗存,可以进行适当的保留。此外,还可以保持公园原有的空间布局,以增强景观归属感。

3.3 保护

城市公园中一些景观比较好的生物资源,虽然在人为的干扰下,遭受一定的损坏,但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技术措施后,破坏的景观逐渐恢复,因此可以人为的对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恰当的保护,维护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3.4 重建

重建景观生态系统需要景观生态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没有太多可以提升价值的景观单元或要素。运用这种方式更要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学的原理,如何能够在低投入的条件下,达到资源的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与景观要素的有效配置。

4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规划途径

4.1 设计需结合自然,再显城市中的自然

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进行生态恢复改造规划宗旨在于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布局、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要做到恢复改造能搞保证自然的完整性、布局的合理性和景观生态的适宜性;因此,在对城市公园进行生态恢复改造时,要尽量避免陷入设计与自然脱节的规划怪圈。公园的恢复改造中应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公园中现存的山水、景石、古树名木等自然之美,并适当给予少量的人工之美,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充分地融入公园恢复改造中,实现公园优美的生态景观。

4.2 挖掘场所精神

地域特色是对城市公园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往往是恢复改造中能够形成特有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在因素。城市中年代比较久远的公园都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伴随下而发展起来的。不同年代的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各个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情怀。这些回忆在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与发酵后慢慢转变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特定的情感精神。因此,在对公园进行恢复改造时,要充分的挖掘该公园所蕴含的特有精神。

4.3 充分发挥本地植物景观的造景功能

城市中年代久远的公园,特别是乔木,大多历史悠久,姿态挺拔,叶形优美,郁郁葱葱。因而,在公园的恢复改造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公园现存的古树名木以及拥有不同的姿、形、色、果、味等植物的本身特性,营造出不同的造景效果;让游客身在其中就能够感受到四季不同的变化,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5 城市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实例——武汉解放公园

5.1 区位概况

解放公园位于武汉市汉口的东北部,东临解放大道北段,南靠解放公园路,西临武汉市委,北接永庆路。前身为英、法、俄、德、日、比六国洋商跑马场,俗称西商跑马场;1953年始建公园,1955年5月16日建成开放,而正值武汉解放6周年,故名“解放公园”;总占地面积为46hm2,水面约7.6hm2,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市自然生态公园[4]。

5.2 现状分析与恢复改造建议

5.2.1 植物景观

(1)现状。

由于解放公园年代久远,因此,公园内的古树名木比较丰富,景观可支配资源丰富。但是当初这块区域是作为苗圃而用,所以,从整体上而言,公园内植物的品种单一,缺乏合理的时空组合,优美有序的优势植物群落,尤其缺乏季相变化。

(2)改造建议。

把公园的所有现存的树种做一个全面又详细的规划,依据武汉市的乡土植物特性,用丰富的植物种类给公园营造出不同层次、空间的视觉和感官效果。尤其注重各个重要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可依次按照公园入口、滨水区域、草坪植物以及转角视点植物群落来配置。

5.2.2 道路系统

(1)现状。

由于园史悠久又历经数次改造,公园内的道路系统结构大多已经破坏,不仅视觉效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这些道路的使用性也比较低下。

(2)改造建议。

按照公园道路功能分为三级,一级园路为公园主园路,改造成环形,满足园内的基本交通;二级园路作为主游步道,与主园路联通,并且打通公园各个景观区域与主要节点;三级园路基于二级园路的基础上,以形式多样的诸如汀步,木栈小道等串接各个小型景观节点,此外还应该在二级园路中设置残疾人坡道。

5.2.3 水系

(1)现状。

水体面积比较大,由于公园中的水系并未完全贯通以及缺少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水体的不流动,水体的水质比较差,水体景观单调。随着公园对外的免费开放,游览的人数逐渐增加,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水系中出现了很多刺眼的绿水。此外,水体的驳岸景观也过于单调。

(2)改造建议。

可适当改变水体大小,增加岸线曲折的小型水体,既为养护提供便利又增加了趣味性,还可增加水体的循环和流动。可依据不同水域设置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浮水、沉水几大类,配置如荷花、芦苇、香蒲、睡莲、水葱、再力花、水生鸢尾等[5]。采用草坪与驳岸结合的形式,既增大绿量也降低了驳岸的硬质度。

5.3 解放公园恢复改造后的生态景观特色

5.3.1 公园植物的多样性与立体化

生态城市公园恢复改造最崇尚的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感官效果。因此,作为生态恢复改造中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解放公园给我们所呈现的是植物的丰富多彩。例如经过恢复改造后的解放公园植物种类更加丰富,乔、灌、草、花的立体构造更加贴近自然,而且打破了公园原来植物构景的单调模式,更加能够呈现大自然四季明显的季相变化;在植物的布局上,采用了行列式排列,并以草地,诸多草本植物作为点缀,形成林区。游客在休闲游览之时,能够感受植物带来的清新的空气和浓密绿荫。

5.3.2 公园道路系统的人性化

恢复改造后的公园的道路系统以人为本,充分的考虑各路人群的需要,兼顾混合使用的情况,使公园的生态景观更加巧妙的与道路景观融为一体。

5.3.3 公园湿地系统的生态化

解放公园生态景观恢复改造后最大亮点是“人工湿地系统”,将这一生态恢复理念运用到城市公园的改造建设在国内可算是先行。例如将原先河岸边传统的硬质砖块运用一种全新的“软堤”来代替。水岸边的景观带考虑到游客的安全以及亲水的心态,采用镂空的木质结构,既保证了安全又有亲水的体验。该湿地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公园中的湖水边的19.7m的标高,通过泵的运转,提高到20.5m标高的蓄水池,然后经过公园中四条形态各异的渠道,在净化水域进行一段时间的处理,最后将处理过后的水质,再经过池中水生植物的吸收,从而使园中水质达到净化利用的目的。园中的水质不断的循环,打破了原来“死水”的局面,使园中水域可达到游泳的标准,一方面水质提高了,环境好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的娱乐活动。

摘要:阐述了城市公园恢复改造中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重要原则与相关要素,并以武汉解放公园为例,提出了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城市公园恢复改造的全面规划,探讨了城市公园在景观生态恢复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恢复改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原理,城市公园生态原则

参考文献

[1]陈勇.城市公园改建中景观的延续与重建[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崔文波.城市公园恢复改造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李大鹏,沈守云,陈燕.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更新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2):11~12.

[4]章勤春.改造后的解放公园凸显的三大特色[J].建设实践风采,2005(6):97~98.

公园生态恢复 篇8

关键词:颍州,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类开始反省工业文明高增长对自然造成的破坏。随着人口的剧增,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环境污染加剧, 城市生态系统被破坏。与海洋、森林并称全球3大生态系统的湿地, 对于蓄水调洪、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人们对保护生存环境认识的提高, 湿地的存在状况已被各方面所关注, 人类对这些已被破坏的大自然慢慢有了保护和恢复的愿望和行动。开始致力于以恢复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自然公园设计, 注重湿地功能的恢复。

阜阳, 古称颍州, 有着悠久的历史,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 辖颍州、颍泉、颍东3区和临泉、太和、阜南、颍上4县及界首市, 人口932万人, 面积9 775km2, 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2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概况

颍州西湖地处中华腹地东部、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诸子百家中老子、庄子、管子的家乡, 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的西郊。位于淮河中游, 属秦岭淮河气候分界线北缘, 黄淮平原地区的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 湖水经泉河汇入淮河。颍州西湖和新老泉河漫滩, 丰水位达31.5m高程, 面积12 000hm2, 蓄水1.5亿m3;平水位29m高程, 面积4 000hm2, 蓄水0.6亿m3, 汛期时是淮河水系分洪、泄洪区, 干旱时又可输水抗旱。此处是颍州市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补充城区地下水,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1998年8月被颍州市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6月阜阳市政府批准颍州西湖为市级湿地保护区。2003年7月省建设厅受省政府的委托批准《颍州西湖总体规划》。2008年2月省政府批准颍州西湖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年国家林业局批准颍州西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见图1) 。

2.1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

目前颍州西湖总体面积24.32km2, 形成二环三圈, 已开发的西湖面积为5.74km2, 水深1~2m。分南湖、北湖2大游览区, 南湖平远, 北湖开阔。颍州西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2008~2017年, 计划投资资金21亿元。近期规划为2008~2010年, 规划范围面积20.72km2, 将重点发展生态型湖泊类旅游观光产品和历史人文旅游景点。以历史文化观光区为核心, 以西湖镇、华佗村、欧阳村为3个旅游集散地, 会议酒店区、田园度假区、汽车营地区、湿地公园、宋文化主题度假区、胡子国主题公园、湿地保护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为八个功能区。充分利用和保护西湖现有资源, 以湿地水域为主题线索, 重现颍州西湖的历史场景, 展现当地的人文风俗, 演绎湿地文化, 将颍州西湖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型的复合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见图2) 。

2.2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现有物种

颍州西湖湿地保护区现有湿地鸟类共13目33科86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白头鹤大鸨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鸳鸯鸢、赤腹鹰、普通鵟、红隼、燕隼、灰鹤、短耳鸮、长耳鸮10种, 此外, 还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维管束植物, 主要有莼菜、水蕨、野菱和莲等。湖区盛产的大闸蟹、银鱼、菱角、莲子等品质优良, 享誉省内外。

2.3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现有生态分布

据调查发现, 在湿地公园保护区的3种生境中, 农田居民区内的物种数量为67种, 客流湿地内的物种数量为76种, 湖泊湿地内的物种数量为85种, 3种生境内的物种数量以湖泊湿地最多, 河流湿地次之, 农田居民区内最少, 但差距均不是很大。同时, 3种生境还有很多共同种, 农田居民区与河流湿地的共有种为46种, 与湖泊湿地的共有种为35种, 河流湿地与湖泊湿地的共有种为45种。

2.4 颍州西湖生态系统现存的问题

颍州西湖湿地在阜阳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加之对湿地效益和功能缺乏全面认识, 湿地开发时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 而忽视长远利益, 导致湿地资源被破坏且不断恶化。湿地周围群众围垦、采掘等人为活动, 导致湖内野生的芦苇、莲、菱、芡实等水生植物的自然分布面积和生物量逐渐减少。而随着湿地整体生态环境退化, 以前经常看到的珍稀濒危植物如莼菜、水蕨等, 目前仅在极小范围内分布。另外, 当地的候鸟数量和天然鱼类资源也在减少。

3 颍州西湖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3.1 植物品种单一

湿地公园内主题植物不突出, 没有特色。植物配置比较单调, 可应用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少, 植物多样性不够。据统计, 目前最受赞誉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应用水生植物72种, 其中挺水类54种, 浮叶类9种, 漂浮类3种, 沉水类6种, 而大面积水域使用的都是常见种。

3.2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时应注重与自然和谐统一

城市湿地公园要求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 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修建时应力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往往留有较多的人工痕迹, 例如高悬的石质驳岸, 僵硬的水泥 (柏油) 园路, 与周边景物十分不协调的刺眼建筑等。

3.3 湿地公园中科普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科普教育是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内容, 也是区别普通公园的重要标志。公园开放至今, 目前园中只在树上挂有说明牌, 科普教育尚处于规划阶段。

3.5 城市湿地公园人文景观发掘不够

颍州古西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从宋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中书侍郎吕公著等7大名人, 为古颍州西湖名扬于世奠定了雄浑的基础, 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 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就占4人, 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 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等人亦有不凡之笔。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建设应该充分的挖掘自身的人文景观, 通过寻访和恢复历史文化遗存, 充分挖掘地方人文景观, 丰富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

4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建议及对策

4.1 生态修复的对象和二种修复方式

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对象包括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 对已遭破坏城市湿地的修复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 对因施工而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修复方式包括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自然修复需要的时间较长, 但是修复所需费用少, 修复后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人工修复需要的时间较短, 投资较大, 修复后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因此在生态修复中应尽量考虑自然的因素, 在人工修复中也应尽可能采用湿地周边的材料。如果在施工中稍加注意, 无论是生态修复还是人工修复效果都会好的多。

4.2 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伤

在规划设计和具体施工中, 注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伤, 是缩短修复时间和减少修复投资的一条最佳途径。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把地形改造缩小到最低程度能大大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损伤。比如河岸坡度的改造, 如果在较陡的河岸边打木桩或树桩代替河岸坡度的改造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河岸原来的生态系统;在建设游客步行道时, 避免离水岸太近, 应留出一个合理的距离, 使人们的活动不会惊扰鸟类, 给鸟类留下一个良好的水路栖息环境;在河道拓宽时, 应尽可能拓宽一边, 保留另一边的生态完整性。

4.3 湿地公园的植物选择

植物景观丰富与否的决定因素是植物材料的选择。针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条件, 植物规划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主要选择乡土耐盐碱植物, 如柺柳、旱柳、国槐、紫穗槐等;可选用耐盐碱性一般但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 如五角枫、栾树、丁香等, 以增加植物丰富程度:并兼顾食物链树种的选择, 如浆果类植物, 作为鸟类食源。同时并利用丰富的湿地地形, 综合考虑根据陆生、湿生、水生植物习性合理分布, 在丰富植物同时提供动物生存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营建。

4.4 湿地公园动物栖息小环境营建

在湿地公园大环境营建完成后, 如何将动物吸引至此并长期安居也就成为主要问题。在整体大生存环境适宜的基础上, 食源和栖息巢穴称为动物在此生存和安居的决定因素。对此, 规划采取3大措施:一是在植物选择上提供浆果, 如金银忍冬、枸杞等, 为动物提供食源;二是天敌生物的共存, 形成完整的生物链, 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三是窝棚巢穴的搭建, 如人工构筑鸟巢, 辅助动物安家, 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也可作为特色小品, 丰富景观情趣。

4.5 风格应与自然生态整体风貌相协调

修建时宜选用生态化材料, 如竹木, 片石、卵石、茅草、青瓦等, 或采取仿竹木、茅草、人工塑石等。尽量选材接近自然, 与公园整体风貌相协调, 充分体现体现地方特征和文化特色。

5 结语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不仅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湿地景观, 还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洋溢着浓郁的田园农家风情和渔家情趣。其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将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有效结合, 实现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恢复与环境景观的改善。突出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的自然性、生态性和地域特色, 从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性、保护栖息地、防止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 最终将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建设为融生态保护、科普研究、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亓龙, 王秋生, 胡天生.颍州西湖:历史文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

[2]崔新红, 钱友宇.湿地公园[J].中国园林, 2004 (4) :60~61.

[3]赵思毅, 侍菲菲.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但新球, 吴后建.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鞠美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6]王浩.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7]陈克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 2005 (4) :298.

[8]崔丽娟.中国的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探索[J].湿地公园, 2005 (6) :17~18.

[9]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 2004 (2) :50~52.

公园生态恢复 篇9

1 高台县湿地公园建设环境现状

湿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被誉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其中湿地资源的保护是为了保证人与资源的和谐相处。高台县湿地范围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1992年成立了高台县黑河流于自然保护区, 主要是为了保证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态环境平衡。长久以来高台县切实的实行了政府所要求的发展生态经济战略, 尊重自然规律, 以生态经济为主要经济, 坚持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前提下发展地区经济[1]。2012年高台县湿地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为了更有效的进行湿地的保护, 高台县地区建立了专属管理单位, 并逐渐予以完善。

2 高台县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台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虽然一度受到地区政府的关注, 在发展阶段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随着近些年人口的递增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湿地环境受到了过度开发与环境污染的威胁, 湿地内的植物有逐渐退化的迹象, 湿地范围在逐年减少, 而湿地的功能也在逐渐下降, 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这严峻的挑战, 而高台县地区湿地保护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

2.1 湿地保护意识不足

意识与关注决定了湿地保护的实施效果, 而地区内湿地保护意识不足, 将导致湿地保护工作一度不能有效的开展。高台县地区内部分群众存在湿地即是荒地与废地的错误意识, 多部分人更侧重于湿地的开发, 而忽视了湿地的保护, 盲目的开垦致使高台县地区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 导致湿地调节径流的性能逐渐下降, 干旱情况频繁出现。而盲目的改变湿地的用途, 也导致水生物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湿地的经济植物也逐渐被影响。

2.2 水资源污染严重维护措施不足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环境的污染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而其中水资源的污染将直接影响到湿地资源, 高台县湿地周围有大量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 严重影响了水质, 同时对湿地生物也形成了严重威胁。部分人工湿地内部使用大量的农药等化学物质, 形成了湿地污染源, 从而也影响到高台县地区的水质。另一方面是治理不足, 表现为资金、人力等多个方面, 维护工作投入资金不足, 使得维护人员建设受到制约, 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湿地保护工作的需求[3]。

3 高台县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湿地保护意识

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是要提升群众的保护意识, 需要结合高台县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 将湿地保护与生态城市结合一起, 进行宣传, 通过一切有效的手段, 普及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宣传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可以进行湿地保护日等节日, 引起群众的关注。同时对地区的政府进行培训, 使其能够在地区内全面的树立湿地资源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面性的提升群众意识。

3.2 促进多方面协作保护体系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受到破坏后治理的难度极大, 甚至有不能在被恢复的可能, 湿地恢复工程涉及到林业、水资源、农业、环保、城建等多个部门, 所以高台县在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工作工作, 可以结合相关的政策, 限制盲目开发的行为, 制定详细的湿地保护措施。同时结合相关部门, 相互协作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例如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是在间接的保护湿地资源、农业部门限制乱开垦的行为, 保护湿地资源不被破坏、旅游业部门可以结合湿地资源开展旅游业, 为湿地保护增加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

3.3 开展高台县湿地保护工程

高台县湿地保护工程不只是生态建设项目, 从长远角度看, 是将高台县地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结合发挥在那, 充分的结合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 最大化的凸显高台县地区特色。以湿地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行业, 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湿地资源对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对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一直予以高度的重视, 高台县地区现阶段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存在些许的不足, 需要各级政府通过一切可行手段, 及时的制定湿地保护计划, 确保湿地资源不被破坏。

参考文献

[1]高士武, 邵妍, 张曼胤, 等.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研究[J].湿地科学, 2010, 02 (04) :389-394.

[2]仇保兴.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J].中国园林, 2012, 07 (12) :5-13.

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篇10

1 生态退化

1.1 生态退化的内涵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环境组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结构、功能会由于物种组成、复杂程度、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正常的生态系统由于具有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因此,系统结构和功能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发生大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王堃、康乐[1,2]认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果在干扰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位移的结果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这样的生态系统即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或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osystem)。

1.2 生态退化形成的原因

人为因素是引起生态退化的主导和诱发原因,而且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往往不确定,它既可加快生态系统的退化,也可阻止逆向生态演替。

自然因素实际上就是构成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子的组合是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变的基础,贯穿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生和演化的过程。

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许多研究均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因素来考虑,植被对生态退化影响巨大,许多生态退化实际上是从植被破坏开始的[3,4]。

1.3 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

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有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耕地盐渍化、酸雨、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等[5]。其中,土壤侵蚀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是一种自然现象,指地球表面的组成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和重新聚积的过程,俗称水土流失。近年来,许多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6]。中国土壤侵蚀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原生植被的破坏,沙土及移动的土地退化。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km2,而且每年以2 460 km2的速度扩大[7]。

耕地盐渍化是危害我国农业耕地的一个重大区域生态问题,主要分布中国北方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危害最为突出的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区,常造成耕地盐渍化,失去生产力。

1.4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性

1)相对性:退化生态系统的相对性是指某些生态因子超出其正常波动干扰范围,造成生态系统某些方面的退化,但其他生态因子并没有超出其正常波动范围,对生态系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没有完全退化。

2)不稳定性:退化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缺陷,再次受到外界因子的干扰时,将会产生进一步退化的特性,此时系统的生产力将进一步降低。

3)可逆性:退化生态系统可以在对引起生态退化的因素进行修复后,回到原来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这种特性被充分运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中。

4)可控性:退化生态系统可以在人类的干预下朝着一定的生态发展方向发展,并达到另一种稳定状态。

5)时间性:引起生态退化到退化生态系统需要一定时间,反过来,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也需要一定时间。

2 生态恢复

2.1 生态恢复的内涵

生态恢复的思想最早是由Leppold在1935年倡导的,他证明了把过度放牧、侵蚀等致损因素造成的废弃地恢复到原来的草原、森林,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能的。后来,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曾几次对生态恢复修订定义,最后将生态恢复定义为“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领域”。

彭少麟认为,与生态恢复的相关概念还有: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这些概念可看作广义的生态恢复概念,一般所说的“恢复”实际上就包括了这些内容[8]。

可以看出,生态恢复的概念是随着人们对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化而逐渐明晰的。现代生态恢复不仅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的恢复与提高,而且包括人们依据生态学原理,使退化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发生改变,形成更为优化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2.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生态恢复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其中对温带陆地、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关注较多。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加剧,生态退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人们开始进行一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实验,在不同区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并加强了对退化生态系统演化、退化与恢复机理以及恢复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85年,国际生态恢复会成立,Abler和Jordan提出生态恢复学术语。1987年,Jordan,Gilpin和Aber主编出版《恢复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合成方法》一书,标志着生态恢复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退化环境的定位观测试验和综合整治工作,其后相关工作相继展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作主要集中在摸清资源家底和进行资源质量的评价上,并对有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施了一些零散的小规模的恢复试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恶化,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2.3 生态恢复的一般步骤

2.3.1 环境背景及现状调查和诊断

通过环境背景调查和研究,弄清哪些环境因子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子,可以在植被恢复与重建时扬长避短,发挥区域优势,弥补不足。充分考虑植被的作用,这是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也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法的保证[9]。

2.3.2 合理选择恢复及重建对策

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对策与途径通常有3种。在恢复与重建对策确定后,必须进行合理的生态经济规划,根据区域自然特征、退化现状和趋势、人类经营方式和人类干扰活动状况等进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区分片地重建与植被恢复。

2.3.3 物种的筛选和引种

物种的选择是植物群落和植被重建的基础,应针对具体地段进行。通常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人工植物群落应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性状的物种,如果树、中药材、饲用作物等;以生态效益为主的物种应选择涵水、保土、改良土壤环境和生产力高的物种,如落叶或常绿阔叶型乔灌木。物种选择通常以乡土物种为主,在引入外来物种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先作适宜性评价,然后“试种”,将引种建立在生态合理的基础上[10]。

2.3.4 植物群落的组合与实施

根据生态经济规划目标和布局,应用筛选出的适宜物种,模拟自然群落的时空结构,组建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并实施于布局好的适宜地段。

2.4 生态恢复采用的技术

2.4.1 环境改善技术

环境改善技术是一切改造环境技术的总称,主要通过人类的帮助协调环境,使植物顺利生长。该技术主要包括:豆科植物的种植、造林整地技术、施肥技术、节水技术、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

2.4.2 坡地农业技术

坡地农业技术是国际山地中心在东南亚和中国等山地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的持续混农林业技术,具有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优势。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坡地顺坡沿等高线建造一定宽度的生物篱,篱与篱之间作为农林业种植带[8]。

2.4.3 封山育林技术

所谓封山育林,就是禁止人们对森林植被继续破坏,对尚存林木及其天然更新能力加以保护,使之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针对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采取适宜的人为促进或改造措施,使其迅速成林并符合人们的培育目的。

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基础,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的研究,是未来长时期内学术和实践上的焦点之一。

23(7):1251(责任编辑刘婷)

参考文献

[1]王堃.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9.

[2]康乐.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00-307.

[3]章家恩,徐琪.生态退化的形成原因探讨[J].生态科学,1999,18(3):27-32.

[4]包维楷,陈庆恒.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J].生态学杂志,1999,18(2):36-42.

[5]余雪标,李维国.我国热带土地退化问题及持续农业发展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3):223-227.

[6]刘国华,傅伯杰.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20(1):13-19.

[7]国家水利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J].中国水土保持,1999,(2):1-7.

[8]彭少麟,陆宏芳.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J].生态学报,2003,23(7):1251.

[9]章家恩,徐开琪.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3):29-37.

[9]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00-308.

公园生态恢复 篇11

目前对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的研究多注重研究政府如何加大资金注入或应选择如何的恢复技术,但普遍地忽视了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实施要达到预期绩效的前提,那就是政府必须要能够在宏观上提供一个产权清晰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提供一个含有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参与者真正从生态恢复工程中受益,才能使参与者合理利用资金、劳动力,主动选择采用高科技的生态恢复技术,才能使生态恢复工程投入少、绩效高。如果没有制度有效、产权明晰为前提,则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有可能浪费大量资金,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制度创新对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尤为重要。

明晰产权: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

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之所以需要产权制度,就在于稀缺资源的存在。某种生产要素的产权是否能够清晰界定或是否需要清晰界定,是由该生产要素的竞争性和排它性决定的。即在现有技术现有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对该生产要素的使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人的利益.决定了对该生产要素产权界定的收益。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需要花费多大成本才能使该生产要素实现排它性使用,决定了对该生产要素产权界定的成本。只有稀缺生产要素才会使产权界定的收益增加,从而使人们产生界定产权的需求。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成本核算、价格调节、市场分配都是为了把稀缺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利润最高的地方去,从而使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但是,离开了有效的产权制度,任何稀缺资源都不能得到合理配置。正是资源的稀缺性,才导致了人们建立排它性产权的需求。因此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动是导致对产权结构变动需求的关键环节。

环境资源配置目前面临的困境就在于,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许多环境资源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稀缺,如纯净的水和空气、公海中的鱼类资源等,在过去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即无论增加多少消费者,都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因此在环境资源丰裕的情况下对环境资源进行排它性产权界定,就没有很大收益。环境资源丰裕状况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但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许多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增加,此时它已经具有竞争性特征,比如某些厂矿大量排放污气、污水,实质上就是过量消费了新鲜空气和水,这种消费目前显然已经显著地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利益,当纯决的空气和水是丰裕的情况下,某个厂家的排放污水污气对别的消费者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当纯净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某人或某厂家消费了某种环境资源,就会影响到其他人消费该环境资源。因此目前许多环境资源随着稀缺程度的增加已经不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特征。

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增加,相对价格的提高,必然要求进一步明晰产权以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产权的界定是有成本的。产权制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节约,即确定个人或团体对他们所占有的某种资产的权利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包括消费、收益和让渡权.不同经济人之间基于产权的物品、劳务和资产交易既能改善资源配置,又能平滑消费。因此产权制度所具有的节约功能,最主要表现在它能内化外部性。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相对价格的增加,要求建立排它性产权以节约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但环境资源目前由于技术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了产权界定的高成本。只有产权制度建立的收益大于该排它性产权制度建立所耗费的成本,产权制度的变迁才能发生。正是目前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高成本,从而无法阻止任何人消费环境资源。所以环境资源目前是具有竞争性却不具有排它性.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存在严重失衡。环境资源已经产生了界定排它性产权的强烈需求,但却因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产权界定的成本高昂,使制度失衡无法向新的制度均衡结构立即移动。也就是说,目前环境资源的产权供给是滞后于产权需求的。

明晰产权:塑造生态恢复的微现主体

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中就面临着这种产权供给的滞后性所带来的困挠。在三江平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所以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就在于随着人们不当开采使三江平原林地资源日益稀缺,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湿地保护等又对林地资源的增加产生了迫切需求,退耕还林就是为了增加稀缺林地资源的供给。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增加林地资源的供给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反映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量。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不需要行政命令,不需要高昂的监督和管理成本,市场就会涌现大量相互竞争的供给者,在竞争中农民就会主动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劳力,不仅自愿选择退耕还林,而且还会精心育林。但关键问题和难点在于,明晰产权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建立市场机制的必要前提。科斯指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在三江平原退耕还林工程中已有明显表现,笔者认为,目前三江平原退耕还林工程绩效不佳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产权不明晰,由此导致了实施过程中巨大的交易费用。比如,由于产权不明晰目前农民退耕还林绩效并没有与其实际经济收益相联系,农民的退耕还林只是在政府命令的压力下、经济补助的利诱下进行,因此农民没有积极性精心育林。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退耕还林是为了获得优质林地资源,但因农民育林绩效并没有与其实际经济收益相挂钩,因此农民往往只注重植树面积,不注重植树质量,至于后期培护管理更是谈不上。政府为了监督资金使用,监督退耕还林绩效,必须耗费大量监督管理成本。但由于就育林质量方面,政府与实际育林的农民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即使耗费巨大的监督管理成本,政府也无法对育林质量实行有效监管,农民普遍的粗放育林导致了退耕还林工程投入高、绩效低。目前公布的三江平原退耕还林总面积,令人担忧的是,真正能够存活的林地面积有多少?如果产权明晰,农民育林绩效就能与其实际经济效益相联系,此时,农民不需监督管理也会精心育林,既可节省大量交易费用,又可提高育林绩效。因此,在三江平原湿地退耕还林工程中,产权明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我们认为,政府应采取怎样的政策,来扶持、引导和保护环境资源排它性产权的建立,积极塑造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的微现经济主体,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恢复工程的积极性,从而使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具有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明晰产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有学者认为,三江平原地区的生态恢复有益于生态与环境,却不利于粮食生产,在中国目前粮食问题依然令人担忧的情况

下,在三江平原大范围的推行生态恢复工程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我们认为,三江平原的生态恢复工程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粮食生产,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嬴”的策略选择。三江平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就是说明生态与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典型案例。

产权制度的滞后性导致了目前环境治理的两难困境,一是私人资本进入环境领域存在很大局限性,因为产权无法明晰界定,从而使环境建设的投资具有很大的外部性,由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距,使环境建设的投资效益外溢,从而削弱了私有部门投资热情,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市场手段配置环境资源。但另一方面,由于环境资源日益稀缺所导致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如果不通过明晰产权在市场机制中通过现实价格体现这种相对价格的上涨,就会引起竞争性的消费,使环境资源更加稀缺。在环境资源稀缺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靠政府行政手段的供给和控制,效益将会越来越差。因此,政府在环境建设中必须转换角色,一方面在产权尚未明晰的情况下仍需发挥投资主体的作用,但在同时,政府应努力规范、保护和引导环境资源排它性产权的建立,只有环境资源的排它性产权得到有效建立,市场机制在生态与环境建设中顺利运行,才能将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私人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

在以往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生态恢复工程在产品属性上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以往的生态恢复工程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由于这种供给的公共产品性质,没有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尽管群众普遍受益,但参与热情不高,从而使生态恢复工程没有普遍的群众基础。比如,以往的退耕还林工程,都是由政府主持筹划,通过财政补贴、行政命令等手段,由于其体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没有与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相联系,因此,群众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导致退耕还林工程交易成本高,监督管理困难,投入大,效益差。但私人资本进入生态恢复工程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私人资本不会以追求社会效益和外部效益为目的。因此,在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中,关键环节就是要改变生态恢复建设的运作机制,将政府要生态和社会效益与私人要经济效益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要实现这种有机结合,关键就是要明晰产权。

三江平原的生态恢复工程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此展开研究,但研究重点多是放在具体的技术分析,强调技术创新对三江平原生态恢复的重要作用,或是强调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介入。我们认为,在三江平原的生态恢复工程中,技术创新固然是重要的,但先进的技术要在实际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因为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必须由人来掌握使用,只有制度创新使参与者的经济效益与三江平原生态恢复绩效紧密相联,才能激发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使三江平原的生态恢复工程做到投入少,绩效高。

(蓝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 马中: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

宁夏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的探讨 篇12

生态移民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实践,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惠及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宁夏是全国生态移民实施较早、规模较大的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帮扶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组织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及易地搬迁移民,累计搬迁移民近84万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稳定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海原县自1989年以来,先后通过吊庄移民、红寺堡灌区移民、自发移民,累计搬迁移民5.5万人,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依靠传统的扶贫方式,投入成本大,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采取生态移民,能挖掘发展潜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

2 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2.1 生态移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海原县为例,30%以上人口至今散居于偏、远、穷、灾地区,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非常差,常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局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人口密度,减轻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将是长远解决人与自然突出矛盾的根本措施。

2.2 生态移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

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腹地,是宁夏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退人还山”,减少人为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建设生态修复县,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3 生态移民避免地质灾害威胁

这一情况最为严重的是海原县,1920年大地震形成了许多地质断层、滑坡带,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区地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现已查明地质灾害点39处,涉及13个乡镇、39个自然村、1569户7716人。近年来,地质次生灾害频繁发生,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实施生态移民,既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可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减轻对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破坏。

2.4 生态移民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宁夏确定的生态移民区,农户居住分散,如就地解决交通、饮水、用电、通信等问题,不仅人均投资额高,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建成后的适用范围小,发挥效益低,是一种典型的不经济投资行为。这些地区的群众,受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制约,生活极端困苦,一遇自然灾害,返贫率极高,落实整村推进政策难度相当大。因此,实施生态移民,既可减少返贫人口、巩固扶贫成果,又能降低扶贫成本,提高扶贫效益。

2.5 生态移民能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

南部山区是宁夏回族聚居区,其中泾源、西吉、同心、海原县的回族人口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相对封闭,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宁夏移民搬迁的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促进了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加强了融洽和增进民族感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2.6 生态移民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宁夏生态移民扶贫重点开发区,狠抓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和移民安置,共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教育事业,近年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中考成绩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2010年“两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县、乡、村3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5大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形成,新农合、新农保制度全面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3%和80%以上。

2.7 生态移民有力保护和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是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态移民区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要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抓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建设。移民搬迁后,能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移民迁出后,原有的土地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迁出区近466666.67hm2土地用于恢复生态,进行退耕还林和围栏封育,既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可达到恢复生态的目的,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另一方面迁出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减少,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3 现状

南部山区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主战场,居住在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内及边缘地区的群众。仅有5.3%的人口通水、通电、通路;72.4%的人口仅通电或通路;22.3%的群众水、电、路都不通;就医、就学困难户占65.1%。

就拿海原县来说,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6463km2,辖17个乡镇、3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168个行政村、1175个自然村、8个社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92%和69%。目前,全县仍有近15.7万贫困人口生存在重点生态脆弱区、生态核心区、地质灾害区、地震断裂带和偏远山区,且干旱缺水,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改善这一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事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县委、政府始终把这一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作为促进全县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将移民工作,作为解决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

宁夏用5年时间,投资30多亿元,将35万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近水、近路、靠城的区域。十二五期间,海原县对全县16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的79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1.28万户5.5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移民后将有46666.67hm2的土地空间可进行生态恢复。

易地搬迁后,在实现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医、就学便利,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可为移民群众奠定脱贫致富的基础。

4 移民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4.1 水土流失严重

大多处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区,例如,海原县2011~2012年搬迁的村庄,67%处于沟壑区,由于交通不便,生活燃料缺乏,靠山吃山,因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日趋加剧。

4.2 坡耕地面积较大

移民区遗留的土地,大部分是坡耕地,据对海原县22个移民村调查,移民后总面积13266.67 hm2、耕地7466.67hm2、占总面积56.3%、坡耕地7200 hm2、占耕地面积的96.4%。

4.3 四旁树急需保护

移民区留有大量的四旁树,人为破坏较为严重。

4.4 搬迁不彻底

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造成搬迁不彻底,给今后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4.5 平缓地大量种草

移民迁出区村集体、周边村民已经开始大量人工种草,短期效益较好,但不利于长期生态修复。

4.6 土地权属不明

移民后土地管理粗放,权属不明。

5 建议及对策

5.1 移民后土地应全部划为国有

靠近国有林场的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封山造林;大面积连片区应成立新的国有林场,进行封山造林;面积较小,不靠国有林场的,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封造,交由乡村管理。

5.2 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

移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六盘山地区,包括海原县的月亮山区,以封为主,条件好的耕地要加大生长较快的乔木如落叶松、桦树的造林比重,提高恢复速度。平缓有水源区要多育苗。海原、同心以北对坡耕地因没有封育条件,要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因干旱少雨,应以宁条为主。荒山先封育,等有条件再实施人工造林。

5.3 加大移民区现有的林木资源管护

要对移民区现有林木要加大保护力度,四旁树要登记造册,确定专人管护。对已退耕还林地,要在退耕补助款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现金,雇佣护林员专职管护。

5.4 移民搬迁要彻底

要出台政策,对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的,出台政策妥善解决,让他们尽快搬迁。否则,一是不利于整体生态恢复,二是怕若干年后,又是一个贫困村,要对移民村断电、断水,庄园统一铲平。

5.5 少种草多栽树

种草不失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但对生态移民区来说,种草就要利用,利用就要有人,有人就得有农户,岂不又是新一轮人口入住与生态破坏,建议少种草多栽树,封山保护。

5.6 多方筹集资金

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面积大,需要大量资金,而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多为财政补助,建议区、县将生态恢复缺口资金纳入当年财政支出预算。另外,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林场,对一些零散移民区可承包生态恢复,产权长期不变等形式,通过多方筹集,解决生态恢复资金短缺问题。

摘要: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上一篇:井筒:预注浆下一篇:电气传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