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大公园(通用2篇)
加强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大公园 篇1
加强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大公园
程幼民
(2008年4月19日)
为落实市委书记4月10日婺源调研讲话精神,按照把婺源打造成一个绿色生态“大公园”的设想,创新城乡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县联合执法总队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建设、旅游、监察管理一体化格局。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尽快组建和完善联合执法总队队伍建设
县联合执法总队成立后,重点镇江湾、清华、赋春设镇执法大队,各乡镇及重点景区景点均设执法中队,各大队、中队业务上归口总队管理和调度,各大队、中队队长由总队派出,各大队长兼任总队副总队长。要求统一着装,统一申领执法证,规范执法;经费由总队与各乡镇、景区协商确定。各乡镇所在地景区、村庄均须设专职卫生保洁员,归口各执法队管理,经费由所在地乡镇、景区、村庄予以保障。
在管理上,实行总队、大队、中队三级联动,总队对大队、中队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督查、管理制度。
二、强化县城市容秩序管理
首先,通过实施城市管理样榜街工程,抓住重点,突出优势,打造亮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首先在天佑路、文公路、书乡实施“样榜街”试点工程,以区域严管提升市民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样板街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使整个城区逐步达到市容美观、环境整洁、设施完好、交通通畅、形象良好的目标。
其次,通过拍卖城区街道停车位管理权,实行停车收费制度,进一步规范县城停车秩序。
再次,在县城设立统一的建筑垃圾(余土)消纳场所,同时加强施工工地卫生、建筑垃圾(余土)运输、卸倒管理,控制扬尘污染,严禁乱拉、乱堆、乱倒,有效改善城区环境卫生。
三、完善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
一是充分发挥县城垃圾处理场的垃圾消化能力,将县城及周边集镇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各乡镇景区、村庄所在地均应建设与当地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垃圾池、垃圾窖,江湾、清华、赋春三个重点镇均应建设垃圾填埋场,消纳本镇、集镇、村庄及景区景点的生活垃圾。偏远乡镇应设固定的垃圾填埋点。在地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邻乡镇可联合建设垃圾填埋场。
四、严肃执法队伍管理
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大队各项监督、考核、管理制度,坚持从严带队,从严治队,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考核制度,又要配备一支公平、公正、公开的督查队伍;既要抓素质、重学习,以又要抓管理、重实效。采取“8+4”、“8+6”作息制度,向时间要效益,让作息服从工作,让时间检验工作。
试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对策 篇2
摘要:目前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需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本文概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措施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饮水质量,应加强对现有水厂的改造或扩建,将城市饮用水引进改造或扩建的水厂中,在满足农村居民用水需求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能快速满足当下农村饮水安全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目标。
1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供水服务范围、调整水厂运行规模及优化水厂性能等方面。通过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制定相应的供水制度、优化农村供水方式,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及技术将乡(镇)供水设备差、制水工艺落后的水厂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加压泵站,以此扩大农村供水服务范围,解决沿程水头损失的问题,有效改善供水管道过长引发的管网压力不足的问题,使农村居民用水更加便捷[1]。另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能调整现有水厂的运行规模,通过扩容更新原有的输水设施和取水设施,提高水厂的供水能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除了改造当地的供水区,还会加强相邻供水片区间的联系,以此实现供水集中处理、分片输送的目的。水厂的运行规模扩大后,与之相关的供水管网、水厂及泵站等都会得到相应调整,同时还有利于优化管网设备、泵站设施及制水工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不但能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还能缩小城乡供水间的差异。
2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力度不足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需要政府的统一调度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科学监管,才能完成整体项目建设目标。但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之各水厂的供水规模有限,无法满足现阶段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同时,由于建设资金紧缺,各供水厂、村内管网等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供水厂的净水设备及水处理工艺落后,易出现间断供水现象,无法真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阻碍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2.2农村供水工程缺乏有效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重建轻管”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在开展建设工作时,没有全面了解当地农村的供水现状,工程整体规划及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合理布设农村供水管网,农村供水管网分布不均匀、设计不合理,导致供水工程无法长效、稳定运行[2]。同时,由于缺乏维护管理,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下易出现故障。
2.3农村供水缺乏安全保障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借助现代化净水、供水工艺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农村饮水的安全系数,从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但在特殊的环境下农村供水工程易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且部分农村缺乏水资源净化、保护设施,消毒工作不到位,水质不达标,导致农村供水缺乏安全保障。此外,地下水资源发生异常变化,易造成水量供应不足,甚至农业生产用水会挤占饮用水,不仅影响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进度,还无法体现供水工程的价值。
3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建设力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建设过程中需统一建设管理机制、统一思想认知,从水厂改建、管网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完善且系统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制度。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通过争取各级政府拨款、乡(镇)筹集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选派可靠人员组建专项小组,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以此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性。
3.2重视规划设计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负责规划设计的部门应详细调查建设地区的农村人口及实际供水情况,全面掌握所在地区的供水规模及管道情况。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基本原则,体现出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建设特点,并根据人口情况统一规划供水管道的规格及管道走向等问题。设计人员可在进水管上设置管道泵,以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往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的功率为45kW,平均每天抽水加压运行18h以上,每天大概有6h的时间是自流,其余时间向供水区的配水管网供水[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可将立式管道泵安装到加压站的进水管上,立式管道泵的功率为30kW,虽然每天仍然需加压运行18h,但每小时节约的电能达270kW·h,能耗是以往的33.4%,明显降低了能源损耗,在不影响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实现了节能减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为了确保供水量充足,主管道应分布延伸至每个村落,支管道要分布延伸到巷,确保城乡供水管网的统一性。
3.3加快供水管网建设
为了尽快供应农村居民的日常用水,设计方案审核通过后要加快供水管网建设速度。供水管网建设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水压监测点,便于建设过程中能随时了解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避免因供水管网出现故障而导致停水或水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应成立紧急抢修小组,供水管网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供水时,紧急抢修小组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相关措施实施抢修,避免因供水管网长时间停运而影响居民用水。3.4严格工程验收管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竣工后,政府应组织当地卫生、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把好工程质量的最后一关。对于供水工程建设中质量不达标的项目或环节,要及时发出警告并详细记录具体情况,责令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将工程验收工作落实到位。项目整改完成后,须对其进行复核,质量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4]。另外,当地水利部门要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档案,详细记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后期运维管理等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工程档案,以便后续查验、参考。完成工程验收后,水利部门应结合农村饮水现状和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当地供水工程运行的监管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体系,明确产权归属,切实做好工程管理工作[5-8]。3.5落实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的价值,保障农村供水安全,要按照“整体规划、全方位覆盖”的原则,积极落实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供水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组织职能,在掌握原有供水厂基本信息的情况下,加强同自来水公司、水文、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质检测水平。同时要健全水质检测体系,对农村供水水质开展全方位的检测,禁止质量不达标的水资源流入供水系统,从根源上把控好供水水质,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可结合农村供水的实际情况,成立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不断改进、更新水质检测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水质检测能力,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工作落实到位,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饮用水[9-11]。
4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策
4.1全面落实惠民政策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关乎国计民生,要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工程建设完成后,农村地区所用水表井和水表应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对城乡水价进行统一管理,不可差别对待,随水价进行宏观调整时需进行全面分析,可参考全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水价的提升空间[12]。
4.2实行同网同价管理制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主要从城市向农村引进供水管网,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供水管线,增加了供水加压成本。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需实行同网同价管理制度。制定同网同价管理制度时,要对小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或具备独立管网的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特点、实际供应情况及当地的消费水平,开展科学、合理的计算工作,通过多方位考量和比对确定供水价格[13-14]。
5结束语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是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保障农村供水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要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步伐,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将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加强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设绿色生态大公园】推荐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11-11
山东诸城: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推动城乡党员教育一体化07-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06-28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10-10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闽国土资综08-29
2024年3月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06-16
城乡一体化管理09-13
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