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2024-10-25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通用5篇)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篇1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山东潍坊昌邑市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山东潍坊昌邑市视察为契机,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创新、积极开拓,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打造了全方位、无缝隙的“大环卫”格局,实现了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的目标,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以及“垃圾围村”问题,有效改善了全市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同行业的广泛赞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截至目前,全市城乡环卫托管覆盖率达95%以上。现就结合我市实际,汇报一下此项工作的经验做法。

一、创新垃圾收运模式,建立起 “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

目前,部分地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环卫运行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收集运输方法单一,链条长、支节多,重复作业,四级脱节现象严重,只适用于搞集中整治,不利于建立长效机制。为切实解决“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这种运行模式的弊端,2008年起,昌邑市立足实际,责成市环卫局直接运作,全面负责起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街道保洁、垃圾运输中转、集中处理等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运输作业,实现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模式。

一是通过设置垃圾桶,实行常态化收集保洁。鉴于设置露天生活垃圾存放点或建设垃圾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二次污染问题,2008年来,我市创新思路,采取设置垃圾桶的方法,实行生活垃圾统一封闭式收集。近三年来,共在城区街道、镇街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设置垃圾桶千余个,在城中村和基础条件好的托管行政村按照每15-20户设1个垃圾桶的标准设置垃圾桶万余个,并由保洁人员全日负责对垃圾桶进行擦洗、打药等精细化保洁作业,督查人员对垃圾的清运、垃圾桶保洁情况一日多查,一周一通报,确保垃圾收集清运及时、桶体干净整洁,避免了垃圾霉变、腐烂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

二是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机械化保洁和垃圾转运能力。两年来,昌邑市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在各镇街区建设垃圾中转站7处,购买中型垃圾清运车40余辆,大型垃圾压缩车8辆,大型垃圾转运车3辆,道路养护车2辆,洗扫车3辆,洒水车4辆,小型、中型清扫车40余台,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3辆,同时与青岛同辉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侧装式垃圾封闭运输车,更加适合对垃圾桶进行清运。通过加大设备投入,大大增强了机械保洁、统一运输能力,提高了垃圾中转、压缩、清运效率,真正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目标。

二、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建立起“谁产生、谁付费”的长效资金保障机制。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是城乡环卫一体化正常运行的关键。昌邑市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不断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大型环卫设施设备由市镇两级政府投入,村庄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费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筹集,建立了“谁产生、谁付费”的资金保障机制。这种“谁产生、谁付费”资金保障机制的建立,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不再是短期行为。通过近三年来的运作,使老百姓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接受到接受,使“谁产生、谁付费”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也顺应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的“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政策措施。

同时,为最大程度地减轻农民负担,使“谁产生、谁付费”资金保障机制能够得到长期运转,昌邑市在充分用好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引导广大村民支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市、镇街区、村(社区)分级投入机制(4:2:4),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减少农民承担比例,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其中农村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市级承担40%、镇级承担20%(含农村五保家庭、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环卫托管费及村级垃圾桶购置费的20%部分),村级通过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每年60元标准筹集)承担40%。分级负担的筹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资金保障。

三、创新垃圾处理模式,真正实现建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为彻底解决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多污染、低效率问题,2009年来,昌邑市转变发展观念,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以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为目标,真正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一是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8亿元,采取BOT模式兴建了一处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此项目摒弃了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堆肥、填埋、焚烧)遵循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分解、分选、厌氧处理、裂解等工艺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产生沼气、有机肥、汽油等可利用的产品,实现了垃圾分类前置到垃圾分类后移的转变以及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零污染、零废弃”的目标,解决了传统垃圾填埋、堆肥、焚烧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使生活垃圾得到了更有效的处置。此项目于2009年8月份开工建设,2010年11月正式建成试运营,运行半年来,效果明显,已引起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是与昌邑市昌鑫再生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了一处昌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此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150万立方米,生产各种建材200万立方米。通过此项目,可以产生不同型号的空心砖、标准砖、二灰碎石等新型环保建材,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实现了粉煤灰、废弃矿砂以及一些城乡拆迁的废弃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解决了建筑垃圾倾倒、填埋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昌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拓、探索、创新,我市在破解农村垃圾污染难题,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全国同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镇街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以来,全市各镇街区的主要街道实行了全日保洁管理,并按标准配备了生活垃圾桶,并逐步把镇街驻地厂矿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菜市场、背街小巷以及“三不管”盲区等纳入了一体化管理范围,镇区的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另外,全市沿主要公路的企业、单位也纳入了管理范围,有效的解决了厂内生活垃圾向厂外随意乱倒,污染村庄周围环境的问题。

二是实现了村容整洁。配合道路保洁,开展了草堆土堆清理、路边杂草清理、土路整平与修边开沟、排水沟清理、村头垃圾清理,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村庄清理了村内的“三大堆”和沉积垃圾,三边两线一头(三边:塘边、河边、沟边;两线:公路沿线,铁路沿线;一头:村头)也得到彻底清理,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创造了整洁、优美、舒心、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把社会、政府共建的环卫资源受惠于广大农村、农民,使镇街农村享受到城市化服务,享受到环卫部门在人才、管理、设施设备、连片作业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镇村环境卫生质量,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通过环卫托管,引导农民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精神面貌,村民环卫意识、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10个,潍坊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5个,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是提升了昌邑环卫形象。由于模式、机制创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光明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参考等各大媒体对我市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前来观摩交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赏,潍坊市市长许立全、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先后对昌邑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昌邑市环卫局先后在省环卫协会常务理事会议、华东六省一市第18届年会、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座谈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小城镇和村庄垃圾治理专家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2010年12月山东省环协专门在昌邑市召开了“山东省环卫协会四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经验交流会”。2010年底,昌邑市环卫局被评为全国环卫行业优秀集体。并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增选为常务理事单位。2011年5月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组织有关部委的相关领导、院士、专家组成课题组,就昌邑市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了昌邑市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的创新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意义,并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向国务院领导报告。2011年5月26-28日国家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潍坊市举办“城乡环卫一体化暨生活垃圾利用技术培训研讨会”,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及环卫同行四百余人入会,就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交流研讨,并现场观摩了昌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及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情况,得到了国家住建部、山东住建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通过三年来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资金是保障,质量是生命,长效机制是前提。

(一)领导重视是城乡一体化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镇街、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任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镇街“一把手”工程,纳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列入重点督查考核内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环卫局开展专项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形成了政府领导挂帅,市委市府两办督导,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领导机制,确保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托管资金及时到位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健康发展的保障。要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市、镇街、村(社区)分级投入,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顺利开展。

(三)环卫托管质量是城乡环卫一体化持续发展的生命。环卫主管部门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实施精细化作业和立体化保洁,要制定严格的作业质量标准、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切身体会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带来的清洁与舒适。

(四)构建长效机制是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前提。各镇街区要高度重视,加大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力度,及时筹集资金,实现全市所有社区、村庄的环卫托管任务,为解决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问题打好基础。同时,环卫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级考核机制,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完善环境卫生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把保洁、清运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考核,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昌邑市在环境卫生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与上级要求和有关部门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环卫工作任重道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精神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力度,继续巩固和扩大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加快推进卫生洁净进万家,不断提高城乡文明水平。一是在提升环卫水平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大力实施“三清”、“四改”、“五化”(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灶、改厕、改圈,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和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二是在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上下功夫。加大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垃圾资源化利用规模,不断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运行机制、责任落实、日常监管、资金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建设魅力昌邑、幸福昌邑做出积极的贡献。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篇2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篇3

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两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一、宿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是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建市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宿迁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009年,宿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33.3%,比200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36.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8%,比1999年增加100.2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5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这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建市以来,宿迁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 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市情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建市以来,宿迁城市建设迅速进入全面发

展阶段,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各区、县积极整合资源,对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进行撤并,撤乡改镇或乡镇合并,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全区乡镇总数从2000年的126个减到111个,减少了15个,其中乡的数量下降14.3%;而建制镇的数量则增长11.9%。目前全市乡镇平均人口4.53万人,平均面积68.9平方公里。

(三)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建市以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进程依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2009年,三县两区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1.2%,比1996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比199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同时,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46.3 %调整为59.8%,上升1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35.9 %调整为43.3 %,上升7.4个百分点。

(四)中心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建市以来,宿迁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行政地域面积从1996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大到944.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由1996年的26.5万人扩大到136万人,比1996年增加100万人,增长46.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5.8%。中心城区暂住人口由1996年的24.92万人增加到58.76万人,增加了33.84万人,增长135.2%。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2009年,宿迁地区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6.6%,非农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9.8%,而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4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7.1个百分点,比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16.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系数只有0.85。这反映了宿迁的城镇化与产

业非农化不同步,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的进程。

(二)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我市还处在集聚发展阶段,缺乏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区域,各1区、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小城镇数目虽然较多但增长缓慢,县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集聚能力不强,吸纳生产要素、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同时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缺少相应的产业支撑,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城镇功能不明显。

(三)城镇化内在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上,盲目攀比,乱铺摊子,只追求城镇区域的扩大,不重视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造成中心城镇规模扩张过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管理水平上不去,医疗卫生设施不配套、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在城镇发展中,不注意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一味地模仿他人的东西,没有彰显出自己的城镇特色和建筑风格,甚至连道路名称都照搬外地。个别地方在老城改造时过度开发,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抢救保护不够,造成城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四)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各地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存在着重城轻镇、重镇轻乡的倾向,乡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009年宿迁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由1996年的2.11:1扩大为2.34:1。

三、加快宿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宿迁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坚持大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积极融入宿迁城市群和徐州都市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产业支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推进宿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加强规划研究与制定,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适时、动态、超前研究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要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合理确定各区、县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优势互补和区域共同发展。按照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行政区划“四划合一”的思路,合理定位各级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按照尊重科学、统筹城乡、服务经济、突出特色的要求,制定城镇化发展纲要,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城乡资源环境容量,切实加强城乡空间管治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导城市科学发展,以规划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

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快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对于推动宿迁城镇进程至关重要。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加大工业投入,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支柱型经济增长点,扩大宿迁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加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形成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围绕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原料型、低效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链式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特色,吸引更多的外资项目落户宿迁。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保证社会的基本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要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联系城乡的关键环节。提高县城发展水平,可以增强其接纳上一级或同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能力,为上一级中心城市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以发挥县城沟通城乡联系、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重点中心镇是县域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辐

射能力的建制镇。从县域经济层面来看,县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兴县必须强镇”,推进城镇化,应加快发展县城、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提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增强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提高县级规划建设水平,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县城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坚持择优培育的方针,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拳头产业或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要把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有条件的少数中心镇要发展成为小城市,以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篇4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赵川中心校武东君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重大国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河北省要实现率先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走在前列的目标,我认为,从政府层面上来说,要做到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说,应强化五大抓手:

一、把支持农民进城居住,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抓手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必须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放宽城镇农民购房落户条件,促进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和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水平。要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在城镇定居。建议省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农民的住房和宅基地可以流转,可以转换城镇一定面积的住房;农民可以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享受低保待遇;农民可以通过一次性收取或分次收取租金的方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省政府应在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集中的区域,建设农民工租赁性集体公寓和公共廉租住房,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房屋解决进城居住问题。建议省政府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质化生活待遇,促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

二、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抓手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城乡产业布局上,省政府应着力鼓励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与大工业配套的房地产、商贸、会展、物流、休闲观光、公共交通等服务业。远郊区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人文生态旅游、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农村组织化程度。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近郊区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以优势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拓展现代农业多领域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三、把健全农村城乡金融服务体系作为抓手

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市省政府对省市县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农”担保投资公司可实行扶持资金指标化,并拿出一定的资金予以奖励和补贴。同时,要明确让农民的房产地产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进入担保抵押序列,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农村投融资体系。在全省探索建立农业投资公司,让城乡统筹的农民房地产在银行活起来,在市场流起来。省政府应出台政策,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支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投融资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经监管部门批准后,组建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支持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信用评价,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林木等资产的所有权,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省政府应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抓手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河北省、市区及各县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建立以省里确定的重点镇为示范点,以各县区城镇为常态化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市、县、乡三级的事权和财权的责任,健全市、县、乡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探索建立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开支稳定来源的机制和办法。加大省、市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支出和转移支付力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搭建现代农业投资、小城镇建设等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和农村。积极开展村级综合改革试验。在有条件的地区,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在城市城中村、近郊有条件的城镇区域,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探索乡(镇、街道)长(主任)公推直选制度,建立和完善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

五、把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配置作为抓手

一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结合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予以优先优待,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险水平。二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 篇5

加快建设XX特色小城市

尊敬的陈书记、各位领导:

欢迎大家再一次到XX检查指导工作。陈书记和各位领导半年内两次来到XX调研,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XX的关怀和厚爱,也给我们XX带来了坚定发展的信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下面我就怎样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来谋划XX特色小城市的想法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XX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西北部,版图面积275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37个村,总人口11.3万,其中镇区人口6.7万人。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全省经济强镇、鄂西北最佳宜居小城市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城市化为纽带,深入实施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开放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循环经济、回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镇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小城市化,以小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为主要特色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路子。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2亿元,增加值17.4亿元,全地域财政收入1.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7元。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31.9亿元,同比增长

1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7亿元,增加值22.6亿元,分别增长55.1%和30%;全地域财政收入1.79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45万元,分别增长28.2%和2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6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亿元,增长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5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892元,增长12.5%。全镇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居襄樊市各乡镇首位,其中经济总量在全县“三分天下有其一”,税收收入占全县半壁江山。XX已成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发展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楚天明星乡镇等,正着力打造全省新型工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行区、特色小城市建设改革试验区。

二、用小城市的规划来定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先行。我们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建设一体化、生态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等“六个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坚持了城乡规划一体化,也花了很多钱、拿出了很多精力,聘请了省市有关专家学者作了一些规划和详规,包括镇、村详规和产业发展等多层次规划。近两年来,作为全省88个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襄樊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我们结合XX城镇发展规划修编,聘请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坚持“全域XX”的理念,把275平方公里镇域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体框架、紧凑布局、远虚近实、整镇互联”的思路,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形成了中心镇、8个社区、6个中心村、31个一般村的众星捧月的村镇体系。但实事求是地讲,仍然束溥在中心小城镇8平方公里的规划内,不是全部站在

以10平方公里为基础的小城市高起点的各类规划的高度上,不是全部站在XX县域规划的角度来谋划,更没有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来规划XX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未来。

我们已经认识到,用小城市的规划来定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对当前和今后,XX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起到的效果将是不言而喻(如有效地增加建成区面积、容纳人口、提高产业聚集度、提升吸纳力和幅射力等等)。另一方面,用小城市的规划将进一步加快XX中等城市建设。《湖北省城镇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XX建成全省中等城市。根据规划,到2020年,XX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40万人,城镇化率突破60%。为了推进XX中等城市建设,“十一五”时期,XX县委、县政府确立了“XX东扩、城关西进”、加快“两区一走廊”建设的城市发展思路,通过推进“XX东扩”战略,着力构建城关、XX融为一体的中等城市框架。目前,“两区一走廊”已建成面积达到3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而根据《城乡建设规划法》规定: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能控制在10平方公里内。没有XX的小城市建设,就没有XX的中等城市发展。因此,XX只有撤镇设市,才能突破建成区面积的束缚,才能加快推进XX中等城市建设。XX撤镇设市后,将高水平、高标准做好XX的总体规划,把XX建设成规划最科学、功能最完善、格调最现代、特色最鲜明成为“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三、用工业经济的支撑力来保证小城市建设顺利推进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XX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一般预算收入实现四年翻番、生产总值三

年翻番、工业产值两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一年翻番,XX已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一个经济重镇。以工业化推进小城市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特色,也是XX小城市建设的特色之路。

一是工业强镇为XX建设小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立镇是我们的生命线,产业发展是支撑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鲜明的产业特色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特征。XX是XX “两区一走廊”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极,也是XX汽车配件等主要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区,经济实力已超过西部地区某些县级水平。本土经济是XX最大的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XX已初步形成了以铅酸蓄电池和精密铸造为主的汽车配件产业板块、以高档面料纺织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板块,以钢构炉衬材料为主的新型建村产业板块、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副食加工产业板块。目前,全镇各类市场主体6000多家,工业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0家,产值过亿元的5家, 拥有自营出口权的7家,高新技术7家,台资和外商企业5家,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知名商标6个,自主知识产权12个。骆驼蓄电池公司产销量处于全国同行业第一;石纺公司是全省纺织行业效益50强;金洋公司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无污染再生铅生产基地;恒立公司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精密铸造企业。建成了骆蓄金洋再生资源产业园、杨溪湾新型工业园、平川返乡创业园、民营经济孵化园、大峪桥农副产品工业园。一个现代化区域性工业城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二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小城市发展来跟进。城市就是城和市的聚合体,是各类经济发展要素聚集的平台和载体,市场发育功能相对健全。在现实情况下,越是功能完备的城市,对各类经济发展要素的吸纳功能也越强。

而城镇的功能就相对弱化。当前,XX在做大做强本土企业的同时,也遇到一个尴尬的现象,就是企业做大一个走一个。企业外迁、资金外流、人才外走的现象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然这既有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但又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企业最终流向哪里去了?流向了大中城市,流向了经济要素发达的地区。试想,如果XX已经建成了一个小城市,各类经济要素就会不断聚集,企业外迁、资金外流、人才外走的现象就可能不会发生。因此,小城市工业或工业式的小城市,才能为XX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是就业充分为XX建设小城市铺平了通畅道路。XX人口密度大、城镇化率高。按照我国城市划分标准:非农人口2千-2万人为小城镇;2-20万人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目前,XX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全镇人口11万人,其中镇区人口6.7万人,城镇化率达60%,远景人口容量8万人,城镇化率将突破70%。XX产业结构合理。2009年,XX一、二、三产业比重为7:70:23。

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工业化程度走在全国同等城镇前列,XX已成为以新型工业为主体、商贸物流为支撑的经济强镇。XX劳力良性互动,岗位多,就业广。全镇80%的农民“忙时为农、闲时为工、离土不离乡”,劳力互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丰富的人力资源成为XX城市建设主体。当前XX已建成小城市的雏形,应当说,已具备撤镇设市的基础条件。

四、用小城市的承载力、聚集力来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XX建设小城市,用小城市的承载力、聚集力来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能够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农

民生活方式向市民生活方式转化,城乡居民生活理念向城市发展理念提升,更能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文明普及,城市经济增强,集聚能力上升,不断促进城乡发展逐步协调、人的素质逐步提高、人与自然逐步融合,破解城乡一体化中很多难题。

(一)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来建设,破解“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的洗脚进城的难题,把农民变成市民

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来建设,就明确了XX特色小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工作标准,能够突显“一镇带三乡、三乡带百村”的“吸纳农民、辐射农村”的XX城乡一体特色。为此,我们围绕农民“洗脚进城”探索解决了三个问题。

一是探索解决了农民进得来的问题。为了能更多地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度,我们依托工业和小城镇的吸纳力,通过到企业上班、进城务工经商、回乡创业等三种渠道,让农民进得来。为此,制定了《XX镇关于工业企业发展意见》、《XX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激励办法》、《XX镇关于鼓励农民返乡进镇务工创业实施办法》、《XX镇引进中、高级人才实施办法》等激励政策和措施,凡是XX区域内劳力实现就近就业、进镇经商的,给予零障碍进入、户籍转入和经费补助,以激发和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镇的积极性。目前,在城镇有职业有居住房屋的农村户口2.28万人,占整个小城镇人口6.5万人的35%,占整个农村劳动力4.04万人56.4%;还有早出晚归在镇区内就业的农村劳力8900多人,而在家从事农业的劳力只有1.1万人;2009年底,全镇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数达1984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80家,吸纳安臵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都主要集中在小城镇

范围内。

二是探索解决了农民留得住的问题。“进得来”只是跨出的一小步,“留得住”就是通过有岗位、有收入、有福利来留住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已经由农民变为市民的产业工人。镇内规模企业有“五险一金”保障,务工经商人员、失地农民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求助“四网合一”的保障机制。目前,全镇从事建筑安装、商贸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达1.3万,从事技术工人农民工9800多人,失地的1800多人全部进厂做工或进镇务工,同时享受城镇待遇,又享受农村独生子女奖励等待遇的农民工有2900多人。

三是探索解决了农民住得下的问题。随着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民工在城镇居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近年来,XX投资近2亿元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以XX二桥为主轴,扩展XX新区建设,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以北河两岸为纽带,加大设施投入,提升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农民工回乡安臵小区、农民(居民)新居小区、商品房居住小区、企业老总高档居住小区等四个小区建设,居民进小区,居住更舒畅,城镇功能分区鲜明合理。同时,大力实施广场改造、东外环路建设、主干道刷黑配套、主要街道“穿衣戴帽”和亮化等“五项工程”,有序推进“扩城”、“建城”、“美城”活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形象日益改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出台了《XX镇农民工公寓(小区)建设管理实施方案》、《XX镇社区管理办法》等措施,一个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创建回归创业居住小区(西河社区回归创业居住小区、御景园居住小区);第二个是确定建设标准,与企业联手创建职工(由农民工变产业工人)公寓(政府与骆

蓄、石纺公司建立公寓);第三个是改变十五年前用“政府主导、农民自建”为现在的“政府引导、开发商建设、农民购买”的限定开发(销售)价格,创建市民(由农民变成了市民)居住小区(如民营开发区),第四个是通过臵换(以农民的宅基地臵换住房,以承包地臵换保险如杨溪湾工业园、国家重点工程、高速公路铁路的被征地农民的失地保障)、迁村腾地等方式,确保进来的农民住得下、想进来的农民有地方住得起。这样XX区域内农民“不出镇有出路”,可为城市发展出力,为农村发展解难,为小城镇发展做贡献。

(二)用“一元”化观念看待农村,优化“资源优化、素质提升、质量提高”的“新三农”环境,把农业向工业延伸

一元化的观念看待农村,就是用城市的办法解决农村问题,用经营城市的办法,调整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武装当代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

一是工业化理念优化农村各类资源。一部分农民进城后,原有住房、宅基地、承包地、林地、水塘等这些资源怎么办。我们办法一个是通过农民出租、转让、变卖等处理,是资源流转的一种自发形式,具有群众自愿、平稳推进等特点;另一个是我们有组织地进行资源流转,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农业产业化公司运作的“政府+公司+农户”的形式,土地向大户集中,资源向能人集中。第三,我们还有一个计划,目前正在组织,但如果有镇级市操作权限,我们就更好操作了。就是成立一个土地收储公司,农户以宅基地、土地等资源入股,各村以有效的集体资源入股,随着城乡一体发展,可确保资源保值升值,使“死”资源“活”起来,“呆” 资源“动”起来,“廉价”资源“金贵”起来,实现农村资源利益的最大发展。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

达3万亩,宅基地、水面有偿转让1万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23%,其中一次性流转给凯迪公司近2万亩。

二是用工业化理念,把农业向工业延伸,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了一批特色村。通过组建种养林加气(沼气)五个协会,壮大荆山源、庄园肥业、奥龙粮油等五大农头公司,围绕全镇农业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基地育种农业”、城里人下乡“租种农业”等,大力发展了农业的“第三产业”,如“农家乐”已在农村全面“开花”。为适应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提升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业机械化率,平原村已达90%以上。同时,我们加强推进沿渠、沿路、沿边迁村腾地,腾出来的800多亩地与高产农田建设、与板块基地建设、与特色农业建设相结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移民建房结合起来,建居民聚集新村;并利用迁村腾地的新增土地建设市场,搞活商贸流通,利用迁村腾地的新增土地建设园区,发展工业经济。这样逐步形成了以镇区为中心的环城经济带、交通沿线经济带和生态观光经济带,“三个经济带”形成互促共荣的三产发展新格局,培植了平川工业主导型、小坦山苗木花卉型、杨溪湾工业服务型、老君台商贸服务型等一批特色村。

三是用经营城市的办法提升农民素质。城市的经营要靠很多手段来实现,没有新型农民建不成新农村,我们改传统的成校教育方式为“村企对接”、“村社对接”、“村镇(直)对接”的方式培训村干部这个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用工厂职工再教育方式培训务工务农的“两栖”农民,用全省有名的“中山职校”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用现代传媒技术影响农民。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有文化、懂经营、有技术”的新型农民要求,制定了《XX镇培育新型

农民实施方案》、《XX镇实施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关于推广农村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支持宽带网、广播电视网、远程教育网等向小坦山、平川等村纵深发展,为各类协会提供技术支撑,让农民在家上网或经济组织就可以学习、经商、交流,促进了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以城市为标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万村千乡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特色广场等建设活动,让农村人享受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方式;通过农村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治理“十乱”等活动,让农村人享受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三)用城市的理念统筹新农村建设,探索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的新路子,把农村变成城市

人口流动有三个方向,一个是流向大城市,一个是流向中小城市,还有一个是向中心村集中。我们针对农民进城趋势不可逆转,农民工返乡创业不可逆转的实际,一方面是中心城镇小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城市化。中心城镇小城市化一个重要指标是城市化率,而农村城市化重点不在于城市化率,而在于与小城市化一样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配套服务、文化品位等共同特征。因些,农村是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益的生态小城市、宜居小城市、和谐小城市。为向这个方向发展,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是迁户腾宅。有目的有步骤地把农村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散居农户搬迁到中心村,腾出的土地用于土地动态平衡,这样既保持了土地的集中利用,又是对城乡一体道路交通等低成本投入。二是整村推进。我们把推进农村新社区、新居点建设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破口,在大峪桥社区、凉水井村、殷畈村结合移民搬迁建新村;在沿武康复线、汉

十、谷竹高速的25个村结合国家重点工程

建设拆迁建新村;在杨溪湾、民营社区结合开发区项目进园区建新村(社区);在土地平整项目村结合迁村腾地建新村;在有产业特色的小坦山建数字化的新村,对中心城区边缘的平川等有工业基础的村实行工业扩城,与小城市的工业区逐渐对接,合为一体。三是按小城市规划中心村的水、电、路、气、房、垃圾清运、污水处理,象城市居民一样配套交通、医疗、教育、金融、文化、娱乐、市场等社会事业,实现“六个一体化”城乡有效对接。

五、用小城市化的理念,冲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在XX经济快速发展,镇区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传统体制机制掣肘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是XX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从体制机制求突破,加速推进XX跨越发展,加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要有改革的勇气来突破的问题。

一是建设小城市,能够从体制上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从城镇到城市,虽有一字之差,但体制机制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对经济要素聚集、配臵作用发生很大变化,意义不可低估。建设小城市将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从历史上看,上海在宋末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到现在的内陆第一大城市,成为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从身边典型看,2003年12月,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赋予武当山特区县级政府行政职能。武当山撤镇建特区之初,与XX经济实力基本相当。当前,武当山经济规模总量、社会管理水平已远远超过XX。事实证明:体制机制是推进发展的内生动力。一个顺畅的管理体制、一个灵

活的运行机制,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XX撤镇建市后,社会功能、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都会以城市的标准去配臵、去建设,区域发展能力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能进一步提升对经济要素的吸纳能力,形成资金、人才、技术洼地,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吸纳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 会有倍增效应。并能够渗透、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促进周边地区文化事业进步、社会事业繁荣。体制的改变和社会职能的完善,还将进一步降低和减少社会成本,有效地彰显XX区域中心发展的活力。

二是建设小城市,能够从机制上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变,聚集人气,提振发展信心。城市就是一个磁场和一个品牌,就能带来附加效应、光环效应、马太效应和激励效应。撤镇建市,必将进一步提升XX发展的人气、财气,提振信心及斗志,为XX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前不久我们8个企业同时进行开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政策敏锐性的企业家,抢占建市的先机,拿到生产经营的主动权,这包括骆蓄的刘董征地50亩,支持发展XX的物流业。目前,不说走出去招商,就是到XX来谈项目的要地的就让我们应付不过来。

三是建设小城市,可解决行政职能缺失导致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的体制问题。近几年,XX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管理相对滞后形成强烈反差。城镇建设管理杂乱无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职能不能管,无法可依不敢管。中国现行的是五级政府“皇权至县”的管理体制,管理权限一般只至县级。目前,乡镇在小城镇的管理中主要是以教育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的实践中以无执法主体、无执法资格、无执法行为的“三无”违法执法为补

充,致使小城镇管理处于“形有政府,实无政府”的尴尬局面。应当说,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国家采取 “一刀切”的办法,把许多复杂的问题都先 “休克”,导致农民建房管理、经营城市、公用地出让、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归属都被悬挂起来,许多应该开展的工作无法开展。

四是建设小城市,能够解决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城乡建设、民生改善投入乏力的机制问题。城镇的发展需要投资,特别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但“钱”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投入。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比较单薄,有时捉襟见肘,单靠自身财力增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现在一些乡镇该办的事无钱办。经营城市的权力在于县级,只有县级管理权限才有融资建城的平台,如收取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设配套费等。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推进XX撤镇建市扩权是势在必行,不改不行了。

六:建议:

一是撤镇建市扩权问题要一次性改革到位,机构职能要及时跟进。二是市政府支持问题,能否象省政府支持武当山一样,市级在财力、项目等建设上重点投入。

XX撤镇建市扩权紧迫性

今年4月,中编办、中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50号),确定了25个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XXXX是试点之一。同时,XX还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88个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襄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个示范区之一。这些改革试点既表明了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XX多年来改革与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又体现了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XX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就XX而言,更是推进跨越发展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大胆创新的精神推进改革。XX作为全国、省市改革试点,必须先行先试,坚持撤镇建市与政改扩权并举,努力探索一条具有XX特色的新路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城镇城市化发展积累经验。

一是改革有机遇。以中编办等六部委决定,在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实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标志,预示着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已拉开序幕。XX作为试点,这是推进XX跨越发展一次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据专家预测,由于受温州“撤镇建市”影响,今后中央可能会加强管理,为“撤镇建市”降温。时不我待,失不再来。抓住机遇,就会争取主动;错失良机,将

会贻误发展。因此,XX撤镇建市扩权工作,必须早启动,快行动,宜早不宜迟,宜急不宜缓,宜紧不宜松。要以撤镇建市扩权为主线,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XX大发展、快发展。

二是外地有经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强镇扩权上试点早已先行一步。今年2月,温洲市委把中外驰名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百年重镇”平阳县鳌江镇、“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基地”瑞安市塘下镇、“中国阀门之乡”永嘉县瓯北镇、“中国低压电器王国”乐清市柳市镇建设成镇级市,赋予强镇相应的管理权限,为经济强镇社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空间。温州模式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继浙江省温州开展镇级市试点后,山东省计划用3―5年将省内20多个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目前,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温州“镇级市”模式。主要内容是扩大镇级市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每年安排不少于全县总量1/3的用地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给强镇统筹安排。县与镇财政分配采取“确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办法,强镇的土地出让收入除上交有关税费外,80—100%留给镇,县属部门驻强镇的下属单位在镇内的各种收费,除县以上部门代收和特别规定外,统一纳入镇财政专户管理。在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赋予镇级政府,试点镇党政一把手升级,让他们在协调工作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副县级镇”模式。如安徽省巢湖市将桐炀、柘皋、黄麓、槐林列为副县级镇,将县(市)部分权力下放。三是“街道办事处”模式。就是把离县城较近的乡镇改设成街道办事处,成为派出机构,从政府层级上减少一级政府,不再设人大、政协等班子。如杭州市富阳市将21个乡镇都设为街

道办事处。各地强镇扩权的思路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三是抓好有责任。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XX的改革与发展,对XX寄予厚望。最近,唐书记、陈书记等领导又对XX撤镇建市扩权作出指示,为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推进XX撤镇建市扩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县委、县政府及李书记、艾县长、周主任等领导也多次到XX调研,全力支持XX撤镇建市扩权工作。需要说明的是,XX撤镇建市不是追求将原建制镇的行政级别升格,而是以现代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管理镇。目前,XX星火技术密集区、XX经济开发区已是副县级机构。因此,这次改革不会导致突击提高行政级别、突击提拔干部、突击增设机构、突击增加行政编制等问题。

XX不仅是XX人民的XX,也是XX的XX,更是襄樊和湖北的XX。XX撤镇建市扩权,既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办好试点,力争办成全国有影响的“襄樊XX”模式,打响“中国XX”品牌。

XX撤镇建市扩权的初步构想(含县级政策支持)

XX撤镇建市扩权,事关X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事关XX中等城市建设,事关襄樊全国城乡统筹改革和城乡一体化试点。根据《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小城市建设试点的若干意见》,XX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初步确立了XX撤镇建市扩权的基本思路。

(一)XX撤镇建市扩权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撤镇建市为载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工业化推动XX城市建设,以城市化统筹城乡一体化,通过体制创新、权力下放、政策扶持,扩大XX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XX统筹协调、自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推动XX实现新的跨越。

总体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初步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机构精干、服务高效、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构建与XX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行政区域,努力把XX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市。预计到“十二五”末,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XX市建成区常驻人口达到10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5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家,财政总收入达到3.5亿元。把XX打造成为

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发展新型工业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试验区。

(二)主要内容

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原则,坚持放管结合、权责一致,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办事层级减少、办事效率提高,充分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设立“一办五局一中心”。机构及职能拟调整如下:

(1)设立“一办”,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其职能按税费配套改革时期省委确定的职能不变。撤消经济发展办和社会事务办两个办公机构,其职能分别并入新组建的五个分局中。

(2)新建“五个分局”,即在已设立国税、地税、工商等三个分局的基础上,新建公安分局、财政分局、发展和改革分局、综合执法分局、社会事务管理局。

XX公安分局作为县公安局的派出机构,代表县局行使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XX市域内社会稳定。

XX财政分局负责制定财政发展规划,编制年度预决算草案;组织管理各项财政收入,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办理和监督本级财政投入经济社会发展支出;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等。

发展和改革分局承担发展与改革、经济信息、商务、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有关经济活动的主要职能。同时承担撤消的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各项职能。

综合执法分局承担与经济活动有关,特别是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内

外环境的执法职能。一是内设小城市建设综合执法大队,承担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城管执法等职能。二是内设国土资源管理科,承担国土资源管理执法和管理职能。三是内设质监安全科,承担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监督、农林水利执法等职能。四是内设环保科,承担环境保护管理及执法职能。

社会事务管理局主要承担与工业经济活动以外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并承担撤消的社会事务办职能,主要负责教育、卫生、文体、广电、科技、民政、劳动人事保险、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

(3)组建“一个中心”,即:XX行政服务中心,与县行政服务中心同等的各类审批服务效力。审批服务项目包括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城镇管理、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公安户政、房管、工商、国税、地税、环保等相关的审批服务、证照办理、信息咨询、非涉密文件查询等服务项目,以及XX政府职权范围内的手续办理、审批管理等便民服务事项。其他部门独立设臵的服务窗口接受XX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XX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五局”日常办事机构,是一个办事服务平台,不作为新设机构。综合算帐:撤消了两个办公室、新增了五个分局,实际上只增设了三个机构。在三个机构中,又把原农村配套改革时成立的城建服务中心、财政所、民政所、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福利院等职能相近的中心、站、所,按有利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归并,机构数量实际上只有减没有增,经济管理的职能只有强化没有减弱,体现出了“小政府大服务”、“下发经济管理权限”的原则。

(4)鼓励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XX设立分支机构,为XX经济社

会发展搭建融资平台。

(三)支持措施

一是组建领导小组。XX县委、县政府成立XX撤镇建市扩权领导小组,李传寨同志任组长,艾文金、付顺明、陈启合、周必良、陈良金、韩晓林同志为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编办、发改局、农业局、民政局、公安局、城建局、土地局、财政局、环保局、质监局、安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编办,负责XX撤镇建市扩权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扩大行政管理权限。XX撤镇建市后,与XX星火技术密集区、XX经济开发区,实行“市区合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适当增加领导职位。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充分放权,赋予XX县级政府管理职能。凡是可以下放到强镇管理、审批的经济社会事务,都下放到XX管理、审批。县直部门对派驻机构充分授权,采取分局审批、县局备案等方式,扩大派驻机构独立管理审批权。

三是扩大干部管理权限。XX副科级干部的使用和调配,事先征求XX党委意见;XX党委对中层干部在编制数内具有考察、任免权;原属县委组织部干部管理权限的,在不超职数情况下,实行中层干部任免报备制。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用地支持。在全县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范围内,每年安排一定量的用地指标,单独切块、直接下达给XX统筹安排,优先保障XX建设用地。(2)项目支持。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时,统筹安排对XX产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在项目申报、审批工作中,需要县委、县政府出面协调的,全

【昌邑市统筹城乡发展_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进程】推荐阅读:

昌邑市供电公司:创新激发活力06-13

上一篇: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下一篇:企业行政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