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2024-08-07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共11篇)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1

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 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 水景一直是造园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水景的表现, 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联系在一起。所以, 水生植物是创造舒适宜人的水体景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水生植物的作用, 不仅在于它对景观的营造, 更在于它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治理污染等。

1 水生植物的概念

对水生植物的定义:“生长在淡水深处的土壤中或自然漂浮在水中的植物, 有时包括沼泽中出现的植物”。水生植物大致可分为四类: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与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整个植物在水中, 如水落;挺水植物:一部分叶片在水中, 一部分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如眼子菜;浮叶植物:整个植株体全部在水面, 如睡莲;漂浮植物:整个植物体不入土壤而漂浮水中的, 如凤眼莲等。我国水生花卉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就是莲。记载最早的有水生植物的园林, 恐怕就是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为让宠妃西施欣赏荷花, 特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修建的“玩花池”。在以后历朝历代的种种风格的园林中, 水生植物更是不可缺的。如今, 水生植物更是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的深入, 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 极富自然情趣。

2 水生植物应用意义

水作为园林要素之一, 其作用不言而喻, 也不可替代。“山因水而活”, 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如果水质太差, 其效果则会适得其反。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扩张, 人口的急剧增加, 使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公园、居住地等的水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据统计, 我国90%以上公园的水体, 其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总氮、总磷的非离子氨等指标, 大多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四类标准。水体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 造成水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体的美学价值受损。为此, 许多专家都纷纷开展研究, 以求找到合理的治理对策。

水生植物不但和陆地花卉一样可以观花赏叶, 更可以欣赏水上的倒影片。修长柔美的倒影和亭亭玉立的莲蓬, 不仅能够丰富景观, 还可以创造出月光流水的意境。中国园林的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和创造景观相比, 荷花更突出的作用是在造景的同时还可以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湖泊环境包括水体和底质两部分。水体中的氮、磷等可由生物残体沉降、底泥吸附、沉积等迁移到底质中。对过去的营养状况的追踪表明, 水生植物可调节温度适中的浅水湖中水体的营养浓度。大型沉水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底质的氮、磷, 从而具有比浮水植物更强的富集氮磷的能力。沉水植物有着巨大的生物量, 与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环境容量和强有力的自净能力。在沉水植物分布区内, 总磷、铵氮的含量普遍远低于其外列沉水植物的分布区。但并不是所有的水生植物都必须可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漂浮植物的致密生长使湖水复氧受阻, 水中溶解氧大大降低, 水体的自净能力并未提高, 且造成二次污染, 影响航运, 如闽江水口库区的水浮莲疯长, 就造成了水库水体的严重污染。挺水植物则必须在湿地、浅滩, 湖岸等处生长, 即要求合适深度的繁衍场所, 因此, 其生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水生植物的应用: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密集的人口聚居方式的出现, 现代的水景园逐渐融汇中西方文化, 景观设置强调点晴之笔, 更注重亲水理念。现在由于各方面因素, 许多水体的农药、化肥聚积, 氮、磷等污染物超标, 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很多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水体由清变绿, 由绿变黄, 由黄变褐, 甚至产生异味。所以现在很多景观水在造池理水前就在考虑水质净水方案。

2.1 利用植物净化作用控制水体营养盐浓度, 防治富养化。控制水

体营养盐浓度是传统的富养化防治措施, 它基于限制因子原理, 以实验室藻类生长瓶法测定结果为依据, 对外源性污染采取截污、污水改道、污水除磷, 对内源性污染采取清淤挖泥、营养盐钝化、底层暴气、稀释冲刷、调节湖水氮磷比、覆盖底部沉积物及絮凝沉降等一系列措施。不少通过控制氮和磷来防治富营养化的实践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功结果, 但是, 这只能说明不能仅仅靠控制营养盐来防治湖泊富营养化, 而并不是意味着不需要控制营养。所以研究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域对氮、磷的富集能力和对污水水质的净化能力非常重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是利用许多水生植物特别是水生维管束植物能够大量吸收营养物质, 或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玩毒物质的性质。在废水或受污染物质分解转化或富集到体内, 然后除去, 恢复水域中的养分平衡。同时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增加水中溶液氧含量, 从而改善水质, 减轻或消除水污染。在对温州三Ⅲ湿地18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及其对氮、磷的吸收与积累能力进行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单株生物量对氮、磷的吸附能力差异极为显著, 其中对氮吸附能力最高的植物单株为美人蕉、千屈菜和蒲苇, 对磷吸附能力最高的为千屈菜, 其次为薏苡、水烛和菖蒲。美人蕉、水竹芋、水芋、水烛、菖蒲、伞草、细叶莎草、千屈菜、薏苡等对氮、磷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积累能力, 在净化水质和湿地恢复中, 都可以积极采用。

2.2 构建净化水塘和人工湿地系统。

净化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塘是以某种水生植物占绝对优势而组成的特殊水生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群落的阻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以及植物体的吸收、积累等作用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湿地系统是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又一发展方向, 由于建造和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效果好, 且能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成了研究的重点。人工湿地是非功过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环境, 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的, 也正是利用这三种作用的协同关系来进行废水的处理。

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费用低、效益高、应用范围广、易于建立和管理等特点, 在处理效果相同的情况下, 其投资仅为常规污水处理厂的1/2~1/10,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甚至被誉为“污水处理的革命”。其构造可简述为:在一定长宽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如石子, 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如芦苇) , 构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在设计湿地处理系统时, 应尽可能增加水流在其中流动的曲折性, 以加快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实际设计中, 往往将湿地多级或附加一些处理后处理构筑物构成处理系统。其在国内外的应用均比较广泛。国外采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始于1953年德国系统Max Planck, 该研究所的Seidel博士在研究中发现芦苇能去除大量有机和无机物。20世纪60年代末, Seidel和Kickuth合作并由Kickuth于1972年提出了根区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掀起了人工湿地研究与应用的热潮, 标志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正式进入水污染控制领域。现在国外已广泛运用人工湿地处理市政、工业、农业和城市暴雨径流废水。

我国对人工湿地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仍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典型代表是成都活水公园, 其湿地系统主要工艺过程有:厌氧沉淀池、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戏水池以及边接各个工艺的水流雕塑和自然水沟等五个部分, 可以清晰地看到污水逐渐变清, 充分体会“死水”变成“活水”的过程。公园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水域水质标准, PH值与透明度在枯水期也是呈现逐级升高的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质逐级好转。

摘要:水景在园林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水生生物不仅是水景的构造要素之一, 对水体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净化作用。

关键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人工湿地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2

在过去的50年,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耗资数亿,但收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提出需要用生态方法去解决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学手段,恢复、重建高等水生植物群落,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控制藻类来修复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地选择先锋种类组合、消除草食性鱼类的影响、合理地控制水位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措施.

作 者:吴芝瑛 吴洁 虞左明 Wu Zhiying Wu Jie Yu Zuoming 作者单位:吴芝瑛,Wu Zhiying(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02)

吴洁,Wu Jie(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70006)

虞左明,Yu Zuoming(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5)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3

关键词: 本土;植物;景观;意义

一、本土植物景观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一)本土植物景观的含义

世界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了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植物的分布呈现出地域性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植物景观,比如热带雨林及阔叶常绿林相植物景观、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相植物景观、温带针叶林相植物景观都各具特色,各地的植物景观所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使人一目了然。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观赏审美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这些具有生长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被统称为本土植物景观。

(二)本土植物景观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审美水平不断提升,植物景观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当今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重要课题。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大自然的象征,在当下社会中也代表商业与艺术审美的双结合产物,并以其本身特质具有的自然艺术美感,经过人工的后期种植与规划,逐渐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富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城市急功近利及盲目规划导致对植物的利用存在误区与错误思想,其中较为突出就是问题就是大量的引进外来植物的植培,恰恰忽略了本土植物在生态景观建设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从而直接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痛定思痛,人们经过反思后,开始重新审视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作用。

二、本土植物景观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一) 保护城市环境

植物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从而达到减菌、杀菌的目的,并且在降低噪声及调节改善气候的作用上极大,并且从美感的角度上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植物景观就其独特的自然生理特性角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将碳氧比列维持合理比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植物景观可以承担着在低空范围内调节探徉比例的角色,缓解或消除因为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缺氧,并且吸收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等,缓解空气污染程度,从而更好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些特别的植物,还可以分泌比如樟科、松科等这类具有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有效杀灭空气中的菌类,为城市空气的净化消毒起到一定作用。植物景观产生的这种独特作用是人工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植物景观特别是本土植物景观,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从经济因素上考虑,种植植物是创造舒适生态环境最有力、最划算的方式。比如,落叶乔木的植物景观的浓荫将在夏季为人们遮挡炽烈的阳光,作为风道又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来疏导夏季风流;冬季的稀落枝干又能投射阳光的照耀,并且主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寒风的侵袭。比如,普通植物通过自身水分的蒸发更好的控制城市的“热岛效应”及“干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增加空气的湿度。

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的不良噪声,起到隔音或者消声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与实践创造更好的环境,并且植物景观有着大量的枝叶,能够阻截和吸附灰尘,从而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

(二)美化城市环境

植物景观可以美化环境这是公认的事实。种植本土植物无疑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群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群追求着现代质感,因此线条都略显生硬,缺少自然的随和感,而本土植物景观的种植可以调节生活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的精神上的疲劳感,在生态城市建设下,可以帮助忙碌的人们愉悦身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弘扬当地文化

本土植物景观具有极大的特本土特色性,对于弘扬当地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有甚者逐渐演变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象征。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类系营造植物景观对于弘扬当地文化、陶冶人们情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结语

本土植物景观可以突出展现地域的特色和生态个性特点,往往给人印象深刻。本土植物景观对于态城市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作用巨大。

参考文献:

[1]卢圣主编.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聂影,曹灿景编著.景观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3]王先杰,孙薇薇,冯丽 编著[M]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4

1 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生态学原理

1.1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 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应根据生态位理论充分利用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 合理搭配植物, 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 形成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 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水分及养分, 保证群落的稳定性。

1.2 互惠共生原理

作为生产共生的一种形态, 互惠共生指的就是处于共生的双方, 相互都能够得到某种生活的利益, 故称为互惠共生[3]。如栎属、桉属、刺柏属、杉属、松属中的某些种类, 它们叶子和根部都可以产生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之间可以相克, 进而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像茄科、蔷薇科和十字花科的植物是不能共生的;洋槐的树皮、花和风信子、稠李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也能抑制某些植物生长。接骨木的分泌物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 能互相促进生长。但也有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如胡桃的分泌物胡桃醌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1.3 生物多样性原理

在城市建设的日益加快下, 城市中的生物资源不断锐减, 给生物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也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此, 在建设园林时, 一定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下, 尽可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 选择乡土植物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植物配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部分。按照国家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关于绿地的规定:城市建设中旧区改造绿化率应>25%, 新区建设绿地率应>30%。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绿色设计指引要求, 在每100m2绿地上乔木数量>3株, 乡土植物配置量应占总植物数量的60%以上, 常用植物配置量应占总植物数量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不仅牵涉到景观美化问题, 更牵涉到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经过50年的生长, 1棵树可以达到0.5m3木材的产量。每产生1m3木材, 森林就可以吸收1.83t二氧化碳, 并能够释放1.33t氧气。然而, 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考虑而在本地种植一些外地植物, 就会导致这种植物水土不服, 更容易造成种植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乡土植物应该更多运用于园林植物设计中。主要原因是乡土植物的适应能力强、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品种多, 易于培养和种植。乡土植物有很多自身的优点, 可以就近选择购置苗木, 这样就会减少很多费用, 而且容易实现低碳园林设计和实现植株的固碳能力。

2.2 筛选低碳园林植物

作为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植物在低碳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为低碳园林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参考[4]。根据研究发现, 在碳的吸水能力方面, 不同的植物品种产生的效果不同, 比如在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植物进行研究分析时, 赖广梅得出以下结果, 具有较高吸能力的树种有木荷、桉树、南洋楹、相思等, 而碳能力比较低的有针叶林和生长缓慢的阔叶林。因此, 在园林植物选择过程中, 应考虑植物的碳汇能力。根据相关试验得出的绿化三维量及年环境效益量数据表明, 固碳释氧能力: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同时, 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阔叶树种的碳汇能力要优于针叶树种;而复层绿化的碳汇能力要优于单一层次的植物规划。

2.3 依据生态位理论选择植物

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位理论, 才能够进行景观园林设计, 在选择植物时, 要充分考虑植物对光照、空气、水分、温度和地形的适应能力, 更应该考虑其他植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 杜绝由于生态位的异同, 导致相互间争夺空间和养分[5]。故此, 为了达到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有效环境资源。

2.4 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 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的均匀度、丰富度和稳定性是由物种多样性反映出来。很多研究生态的专家指出, 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与植物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当群落越复杂时, 生态系统也就愈稳定。故此, 选择不同树种来组成植物群落, 加强群落的稳定性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是景观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总之,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要想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就一定要把生态规划理念有机结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但要避免一味地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植物选择方面, 尽量选择本土植物;在种植方式上, 可以选择多种种植方式相结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要坚持生态原则, 尽可能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民.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 2014 (01) :89-92.

[2]王平格.现代设计理论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 2014 (08) :142-143.

[3]杨军.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 2012 (05) :36-37.

[4]胡维佳, 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 2011 (06) :113-115.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5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斯文净地,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操。因此,人们对于校园学习环境越来越重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也逐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绿地植物配置不仅能够起到绿化校园的作用,更是打造良好校园氛围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多数学校的绿化水平都较低,且没有呈现出表现特色生态景观的作用。本文基于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根据校园特色和风格的需求进行科学化配置,分析了绿地植物配置如何更好地表现生态景观,从而打造出更高水平的校园绿化。

伴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环境绿化的意识越来越高。而作为备受关注的校园环境,其绿地植物的配置能表现的生态景观更是成为了当前校园环境打造的重点。校园绿地配置所表现的生态景观不仅是一个校园文明建设的体现,更是校园环境的一个缩影,是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措施。而生态景观的打造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也是体现出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发展重大的核心动力。下文就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功能与特征进行分析,就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生态景观表现进行研究。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特点与功能

1.校园绿地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于校园生态景观的关注不断深入,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目的就是为打造建立在师生校园环境需求的基础上的,符合校园特色的生态景观。而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看,对于生态景观的表现应从景面、视面以及景物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利用具体的手法对校园空间进行处理,使得景物能够按照风景欣赏的线路一一展现出来。校园是学生与教师生活学习的地方,绿地则是指校园内部的绿化面积最为集中的绿地空间,是表现校园生态景观的精华所在。校园绿地的作用就是调和校园建筑、注重空间组织与绿面层次,以丰富校园绿度,更好的融入生态文化。具体一点来说,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以生态景观的理论作为指导,做到见微知著,打造一个实用、美观、经济的校园绿地生态文化氛围。

2.校园绿地的功能

校园绿地算得上是校园中师生的第二课堂,是更好的融入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绿色空间。校园绿地的设置具有统领性,起到领导校园绿地风格与氛围的作用。而校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更要与建筑、水体以及校园中的雕塑、园林等要素紧密结合,相互呼应,完美的体现出校园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并有良好的陶冶性情,寓教于景的作用。其次,站在总体的角度来讲,校园绿地还拥有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不仅有遮阴纳凉的功能,更是美化、绿化校园环境的最佳设施。因此校园绿地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除此之外,校园绿地还具有一定的行为导向与激励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导向。绿地景观中的丰富植物与优雅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求心理,能够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世界的思考,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探索。此外,校园绿地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健的作用,对于学习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舒缓心情和缓解视觉疲劳都很有帮助。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与选择植物的基本思路

1.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校园绿地的重要因素就是植物,植物配置就是体现校园生态景观最主要的因素。而要利用绿地植物配置表现出校园的生态景观,就必须充分考虑到造景的需求,对于树木、花草、藤木、常绿、落叶等植物都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校园环境的需求与学校的性质和功能。总的来说,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注重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应充分体现出校园的生态文化造景,以景观树种来强化校园文化的主题。其次,将花草树木、落叶以及常绿等植物相结合,搭配出四季植物季节替换的原则。最后,根据种类的区分,适当选择校园香化、果化等植物配置,以丰富绿地品种,还要突出校园一定的特色原则。

2.校园绿地的植物选择基本思路

就分析目前我国很多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情况来看,多数校园的绿地植物选择上,表现出广泛的现象,没有突出校园生态景观与校园文化特色等。选择适当的植物来配置绿地并表现校园生态景观,应重视起地域性的适生植物,最好能够体现地方的景观特色。比如南方的环境就应选择适应南方天气和环境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有很多,而在设计绿地时也应做到一定的物种丰富性,保证资源的种类。其次,校园绿地的植物选择还应突出植物组景的层次性,以展现校园生态丰富性为目的来设计。在这一方面,一定要讲究好上层树种的单纯、中层的耐阴性以及下层植物的耐湿性,充分保证每一种类植物的优良生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设计绿地时,还应关注突出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特点,以突显植物景观的物候性,表现出植物的特性。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以表现生态景观的具体方法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要将突出生态景观作为设计的目标,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生态型校园的过程中必须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校园特色和风格的需求进行科学化配置,要注重学校绿地景观在设计中的独特风格以及生态景观的情趣与品味。

1.针对校园道路的绿地植物配置

校园中的主干线就是道路,而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必须要突出校园的区域特色,以更好的融入校园的文化因素,基于当地植物为基础,在主道路上体现出文化性特征。根据道路的名称或者区域性的文化特点来种植植物。例如,道路的名字叫做“金山路”,则可以以道路名字的基础上,种植带“金”字名称的植物。包括金钱松、金缕梅等上层植物,也可以种植如金花茶、郁金香、金鸡菊等下层开花植物,不仅如此,还可以种植名字中偏旁部首带“金”字的植物,如银叶菊、银芽柳、苏铁或者银杏等植物。目的就是体现出道路的文化性,但必须符合适生植物的基础与植物的季节性等特征。

2.针对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

首先,校园内的功能区非常多,包括校门办公楼区、图书馆区、教学主楼区以及学生公寓、体育活动区等等区域。对于办公楼区的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必须要突出学校的前景即视感,要求配制出规范大方、整体性较强的生态景观。一般们来说,校园的校门生态景观常常以景石等要素来装扮,或者喷泉石等元素,在此基础上配置一些黄素梅、苏铁等植物做点缀,景石的背后可以种植一些针葵等植物做背景,以协调景石的生硬,保证石面的美观。其次,针对图书馆等较为有文化气息的功能区绿地设置,必须要体现出生态环境的“静”的特点。通过植物来创造意境,强调图书馆功能区的空间渗透,以景示情。与此同时,利用中庭、后庭等设计,通过绿色植物为背景、利用山石的叠加等设计方式,来突出主题,体现出“静”的氛围,更进一步强调了图书馆功能区的意境。

而针对主教学楼区的绿地设计,需要呈现出块状的分区,因教学区的面积非常大,且空间围合度高,受到建筑的影响,绿地设计应依托于建筑来造势。通过组织适当的小片空间,再加以辅助装饰,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设计教学区的绿地空间时,应注重创设的文化点景,可以通过植物的减弱来突出建筑的即视感,设计出富含层次的景面。最后,针对学生公寓区等功能区的绿地设计,应特别注意建筑的空间小气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接触。此功能区的绿地设计需要尤为注意,要注意植物与建筑的相互融合与衬托,以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实际上,在进行公寓区设计时,因建筑空间的限制,一般不会采取过高的植物种植,以避免形成空间小气候,或者影响学生的休息。而针对体育活动功能区,因其即视感较强,面积一般非常大,所以绿地设计最好能够达到强化景面的作用,最好起到适当的障景作用,以突出平面绿化,简单大方的特点。

3.体现校园生态景观的整体性

虽说校园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层次性,但整体来说,校园还是一个整体,各功能区的划分也只是为了体现功能区的特点,所以校园生态环境的设计应体现出校园的整体性质。因此,在绿地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充分的了解和选择,以满足校园的功能区环境绿化要求,进一步实现生态景观联系校园内各区域的功能。同时,通过合理的绿地植物配置,将不同的分区串联,使得校园在景观上与功能上达到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出校园的整体性。

结语

终上所述,校园的绿地植物配置实际上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能够实现功能区的划分,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突出校园文明,更能打造舒适的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对于校园的景观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设计出一个具有自然生态景观的校园环境不但有利于教育教学,而且对陶冶广大师生的情操,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美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魏梅琳. 福州大学城绿地植物景观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6

废弃地改造与复建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如:加拿大布查花园、法国代斯内娱乐基地、浙江绍兴东湖、河北苔山煤矿等[1]。由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本居于市中心附近的工业废弃地告别它机器轰鸣的时代。但这里依然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印记,承载了人们对过去历史的真实回忆,因此,可以通过激活已失去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工业废弃地,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2]。白鹭公园对原有防腐木厂废弃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把生态恢复和废弃地利用相结合,在场地设计时融入鹰潭的历史文化,将工业废弃地设计成为人鸟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2 项目背景研究

2.1 基地概况及现状分析

鹰潭市白鹭公园位于鹰潭市月湖区东北部,属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公园。公园东临城市干道梅枫路,北至规划道路29号路,西接27号规划道路,南面则为城市居住用地。公园面积为180亩,场地北端林木(主要为野生杂木)茂盛,遮天蔽日,现栖息有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南端有木材防腐厂废弃厂房、铁轨等。整个基地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将近10m。

2.1.1 基地鸟类状况分析

通过基地卫星影像图以及现场实地调研,基地现状北端林木植物茂盛,遮天蔽日,水源充足。同时,区域内栖息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白鹭是其中栖息数量最多的鸟类。白鹭每年春天在场地中部的林区筑巢,从4月份开始出现,之后一个月里仍然会陆续飞到基地中。在最高峰时,基地内聚集了500~600只的白鹭,和其他少量鹭科鸟类。到了白鹭繁育时期,即每年的7、8月份,这个时期白鹭不仅对人为干扰特别敏感,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由于场地内食物不能满足其需求的量,大量白鸾会飞往500m外的童家河流域觅食(图1)。等到9月份时气温降低时,白鹭开始向南方迁徙过冬。

2.1.2 工业遗迹分析

基地南端遗留下了大量的木材防腐厂的办公建筑、废弃厂房、枕木、旧机器、火车头、桁架、铁轨等工业设备(如图2、图3所示),有些工业建筑虽已荒废、但仍可以通过保留整体形式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那些形态独特的工业设备,记录着那个工业时代的岁月痕迹,有着很大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场地内原本运用输送的铁路,有一部分直接通往白鹭栖息的场所,形成独特的栖息生境。

2.1.3 植被状况分析

基地由于被遗弃时间较久,场地内的野生植物和乡土植物长势茂盛(图4所示),植被覆盖率较高。通过实地考察,植物群落结构以次生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为主。北部山体存有大片马尾松林。场地西侧多为人工杉木林;在东南方向的自然区域植物茂密,郁闭度高、隐蔽性好,主要以樟树、麻栗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组成。内部现有多种乔木:樟树、马尾松、杉木、枫杨、麻栗、泡桐、木荷、构树、广玉兰等。整体而言,植物虽然茂密,但生长杂乱无章、层次单一、种类较少、能为鸟类提供蜜源食物的开花类树种也不多。

2.1.4 水体驳岸现状分析

场地内的水系以两部分组成,一为东部区域的白鹭湖(图5),另一处为林地北部的四方形人工水池(图6),水体面积共为2.99hm2。白鹭湖水质还算清澈,但北部的人工水池因与外界的水系不贯通、完全靠降雨或者地表径流的汇集补水而来,自我净化能力低,因而导致水面浑浊,淤积比较严重。基地内大部分驳岸为硬质驳岸,形式生硬、缺乏土壤与水体之间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另外由水系造成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缺乏水生生物和鱼类等资源,很难为白鹭提供充足的食物。

3 鹰潭白鹭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3.1 公园定位

立足于现状资源的分析,以鸟类栖息地保护和工业遗址保护为核心内容,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一处观鸟基地、科普活动、工业遗址旅游、生态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图7)。其规划目标为:

作为鹰潭市城市乡土生境和白鹭保护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工业文明的生态场所;为城市生态教育、科普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实验平台。

3.2 设计理念分析

“合理保护”为保护基地内未被破坏的景观资源,保护原生态的鸟类栖息地和乡土植物自然生境,以及代表鹰潭工业发展记忆的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有机更新”为对已破坏生态系统或受损、污染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重建起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变化的生态系统。对受损的自然生境、残缺的植物群落、破旧的场地、道路、废弃设施进行有机更新,使其重获生命力。

3.3 总体规划结构

全园的规划结构为“一环、两轴、两带、四区”(图8)。

“一环”:围绕公园的外围地段营造绿环。减少周边城市道路对公园的影响,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静谧公园环境,同时也为城市野生动物的流动迁徙提供生态廊道。

“两轴”:历史记忆轴和休闲景观轴。历史记忆轴由公园北入口至公园南界,保留部分铁路和工业建筑的,挖掘工业文化内涵,形成鹰潭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永久记忆。休闲景观轴由公园东入口至西入口,轴线串联了公园的三大功能区。根据设计需要,依次形成收放有序的景观节点(拂晓广场——喷泉广场——空中走廊——花海——聪颖天地——曲桥观荷——疏林草地——晨晓广场),为公众的休闲娱乐提供场所。

“两带”:一是公园东面的滨水景观带,是提供给公众亲水的场所。二是白鹭保护带,与周边各功能区形成植物隔离,营造白鹭栖息的相对保护空间。

“四区”:康体健身区、遗迹展示区、滨水休闲区、白鹭核心保护区(图9)。

(1)康体健身区。

该区位于公园西部,在西南主入口处巧妙地利用地形,设计了一个抬高的广场。进入公园,布置了一个喷泉广场、健身树阵和大草坪,给公众提供一个开敞的活动空间,此外,大草坪既有从地被到灌木到密林的一个过渡功能,给市民一个享受天然氧吧的场所,也有让公众的活动不会直接影响到白鹭栖息的隔断功能。另外此区的小山体为整个基地中的制高点,因此设计修建特色眺望塔,提供给公众登高观赏白鹭和整个园区景观的场所。

(2)娱乐休闲区。

该区主要对白鹭湖的水岸线及驳岸进行了改造,湖区东南北三面以驳岸为主,修建环湖游路。湖区西面则为自然驳岸,将石头自然堆砌,并沿湖边种植芦苇、荷花和睡莲等水生植物,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东南主入口南侧为大面积的疏林草地,给公众提供公园中相对半开敞的空间,其中设置有特色雕塑广场,景观亭廊和儿童乐园等活动场所,供公众游憩玩乐;北侧则为开阔的白鹭湖,沿路设有造型亲水平台,增加园区的亲水性。

(3)遗迹展示区。

对该区中大部分建筑以及铁路进行保留,并且对建筑进行重新加固和外观改造。另外,由于该区是有木材防腐厂废弃区,所以该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容易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加之相对较好的趣味性,可以利用改造后的建筑和铁路,设计更多让公众参与的活动设施,同时,利用废弃的机器和火车头,营造一个主题性较强的活动区域,提供给市民玩乐。同时,该区的花海、空中走廊、休憩木屋、遗迹展览馆、月台新趣等景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婚纱摄影基地,给公众一个拍摄婚纱取景的场所。

(4)白鹭保护区。

该区林木茂密,是整个园区中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栖息大量鹭科及其它鸟类动物,所以在设计时以保护为主,改造为辅,在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生态形态的基础上,加种更加丰富的低矮的地被和灌木,为白鹭的栖息提供更好的环境。

4 白鹭公园生态恢复研究

公园生态恢复同样是整个公园研究的重点,是公园后期景观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基础。其主要措施是工业场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改善植被,水体净化。

4.1 工业场地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白鹭公园通过采取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将原有防腐木厂上重要的遗迹保留和再利用,如建筑、仓库、铁轨、枕木等元素经过恰当的处理,应用于场地中来体现公园的场所精神。工业废弃地中的各种基本元素被重新利用于设计中并且参与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从而形成符合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景观,废弃资源的重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了投资,使废弃物产生了新的价值[3]。

4.2 改善植被

在整个公园的植被改造中分为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从人的角度考虑,为市民营造生态、健康的养生森林。借助公园西北角的小山体,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对植物种类进行精心筛选,在城市当中营造“养生森林”,在森林当中开辟“阳光浴场”、“森林氧吧”和“植物精气呼吸场”,为市民提供一处生态养生场所。另一个是从保护鸟类栖息地的角度来看,因为有大量的白鹭栖息在公园内,为保护这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不因为人类的干扰和环境的破坏而流失,应根据白鹭的生活特性及环境特点,建立适合的鸟类栖息地。设计选用鸟类喜欢筑巢、集聚、采食、栖息的植物为主,采用“拟森林”的植物群落[4],规划着重于改造现有林相结构,配植各种可以吸引鸟类的浆果类植物如桃金娘、无花果、山毛桃、山楂、杨梅、无患子、蒲桃等,吸引更多白鹭到此栖息繁殖[5]。

4.3 净化水体

工业废弃地中水质的改善也是生态恢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场地中的水体主要分为雨水和被污染的水体,在修复水的自然生态过程中可以将雨水和污染水体分开处理,采用技术手段分离雨水和污水,减少污水扩大化。对于污水则采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恢复的方法逐步净化[6]。

5 结语

白鹭公园的建设,以工业遗址和鸟类栖息地的合理保护为基点,在景观的营造时尊重场地生态环境、尊重历史场所精神,才能达到“自然再生,和谐共融”的目标。通过对废弃工业资源的再利用,对植被恢复、水体净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来逐步改善和优化基地的环境。让城市中的工业废弃地焕发新的活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生态、人文、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李宝丰.布查花园的种植设计解析及其启示[J].风景园林,2006(2):24~27.

[2]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18.

[3]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生态学报,2004(2):323~329.

[4]范俊芳,文友华.南昌艾溪湖滨水鸟类栖息地的景观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2007(6):64~67.

[5]吴小刚.福建省漳浦县白鹭森林公园规划[J].福建林业科技,2002(2):72~75.

大理起凤公园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 篇7

破损山体地形复杂,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覆盖率低, 山体岩层裸露松动, 易造成山体滑坡、碎石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给周边人群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 不仅能重建生态群落, 再造秀美的山川景观, 而且在防治山体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加固残坡积物以及增强边坡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能改善山体景观格局, 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缩短自然生态恢复的演替过程, 使植物群落实现良性的自我更新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5]。

2 研究地概况

起凤公园位于大理市东部的海东镇开发区。海东镇年平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565mm, 无霜期305d, 属亚热带半干旱气候, 具有山地高原温凉气候特点,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海东地处横断山脉南端, 哀牢山北缘, 属云贵高原西侧洱海东岸山地峡谷洪积区, 境内主要为喀斯特地貌, 以及与之相间的谷地坝区和海岸地貌。起凤公园原为侵蚀、剥蚀的退化荒坡, 现规划为公园, 规划区西至东三路, 北至海月街, 南至蔚文街, 西至沐月街, 东至双月路 (隧道下穿) 。西侧紧邻洱海, 内有大丽铁路从中穿过, 在整个海东的开发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公园总面积171905m2, 山体南北长577m, 东西长470m, 最高海拔2048m, 最低海拔1968m, 相对高差约80m, 多坡地, 间有少量台地、陡崖, 部分区域土壤受到侵蚀。公园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受到开挖边坡、农耕、过度放牧、风化等的影响, 导致山体大部分地段植被覆盖率低, 林地生态效益差, 部分地方存在明显的生态和环境隐患。目前自然植被处于演替的初期, 主要乔木有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蓝桉 (Eucalyptus globules) 、余甘子 (Phyllanthi fructus) ;灌木有车桑子 (Dodonaea viscosa) 、醉鱼草 (Buddleja lindleyana) 、毡毛栒子 (Cotoneaster pannosus) 、黄泡 (Rubus pectlnellus) 、苦刺花 (Sophora davidii) 、小叶鼠李 (Rhamnus parvifolia) 等;草本有扭黄茅 (Heteropogon contortus) 、戟叶酸模 (Rumex hastatus) 、披碱草 (Elymus dahuricus) 、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等 (图1) 。

3 起凤公园立地条件分析

地形因子是影响公园立地条件的主要因素, 在破损山体的立地因子中, 与植被恢复相关的因子主要有破坏山体的外貌形态、坡形、土壤等因子[3,6]。外貌形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突变。坡形因子包括边坡的坡度和高度2个因子。土壤中的土层厚度及土壤中砂砾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 故选择了2个参考因子。从而选定破坏山体外貌形态、坡度、边坡高度、土层厚度、砾石含量等5个因子作为影响破坏山体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综上, 将破损山体划分为迹地平台、摞荒地、道路边坡、峭壁4种立地类型 (图2) 。结合外业工作和室内分析获得的原始资料需要进行分级量化和均匀化, 各立地因子的分级与量化标准见表1。

4 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4.1 迹地平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迹地平台位于山顶处, 地形外貌较特殊多为5°~15°之间的缓坡, 土层深厚, 是公园的主要景观节点, 如凤舞广场、柏洁广场等。该立地条件类型根据设计标高造地, 利用山体整地方式和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进行穴状整地, 采用乔灌草混交配置模式为主[4]。乔木种植穴规格为0.8m×0.8m×0.6m, 灌木种植穴规格为0.5m×0.5×0.4m, 每种植一株乔木需要加入客土0.38m3, 而灌木需加入客土0.1m3。凤舞广场的周边以绿色植物为背景, 选用的乔木有凤凰木、蓝花楹、鸡爪槭等, 凤凰木围绕广场中心, 灌木有石榴、杜鹃、含笑、鹅掌柴等。地被植物包括紫花苜蓿、红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三叶草等。

4.2 摞荒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在坡度较缓的地方, 采用阶梯整形覆土整地技术。改造的平台为2~5m的宽度, 深0.5~1m。随后进行表土覆盖, 最后栽植相应的植被。坡度大的区域根据设计的需要, 则采用小鱼鳞坑整地技术[8]。规格为0.8m×0.6m×0.6m, 这样可尽量减少破土, 利于保护原有植被。摞荒地缓坡区宜栽植黄连木+滇树+黄花夹竹桃+五色梅+火棘。坡度较大区以荒坡绿化治理为主, 人工播草与封山育林相结合[9], 大量撒播金合欢、木豆、水冬瓜、火棘、清香木、波斯菊等植物。这样既能够减小工程量, 同时能够营造旖旎动人的自然风光, 增加野趣之美。

4.3 道路边坡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道路系统的建设伴随着大量边坡的出现, 此类边坡大都坡度大, 贯穿山脚到山顶呈带状分布。边坡岩石外露, 土壤贫瘠, 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采用混凝土框格或石砌框格客土复绿技术。当边坡坡率不超过1∶1.0时, 坡高低于10m, 且边坡稳定, 一般用浆砌或干砌方格形规格为1.0m×1.0m-3.0m×3.0m, 常用于路堤、路堑边坡的修砌。当边坡坡率大于1∶1.0时, 或坡高大于10m时, 一般用混凝土现浇框格客土技术, 框格规格为2.0m×2.0m~4.0m×4.0m[7]。南坡面的凤凰台, 坡度约为75度, 坡高为60m, 立地条件差, 几乎都是裸露的分化岩, 植被恢复难度极大。然而其地理位置重要, 是起凤公园的窗口, 在该处设计凤凰展翅翱翔的立体图案, 寓意“龙腾东海, 凤起九天”的设计理念。该处在混凝土现浇框格客土的基础上, 通过定点放线, 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围绕凤凰一周, 浇灌出凤凰的轮廓, 通过锚杆固定于边坡上。在间距较大的区域, 采用钢筋拉网, 固定植物。绿化设计主要以彩色植物为材料打造腾飞的凤凰图案, 所选植物为红花继木、金森女贞和马尼拉草及塑料马尼拉草。红色的红花继木塑造出火红的凤凰身躯, 金黄的金森女贞围绕凤凰一周, 展现金色的光环, 翠绿的马尼拉草坪用做背景植物, 衬托出展翅高飞的凤凰。同时在每条混凝土梁上粘贴塑料马尼拉草坪, 便于养护及欣赏。植物方面, 使用叶子花、红花继木和黄金榕种植成凤形图案:叶子花 (中国红) 和叶子花 (春花色) 按适当比例栽植成凤形, 株行距3m×4m;凤眼的位置用3丛红花继木点缀;叶子花外围栽植一圈黄金榕, 保护叶子花不受爬山虎和常春藤的影响。

4.4 峭壁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峭壁的生态恢复采用挡土墙、空心砖堆砌、削肩缓坡, 砌反坡墙、阶梯爆破、修建二级平台、喷锚种植攀缘植物复绿等技术经过整地与基质改良[10]。石壁上方栽植悬垂藤本植物, 下方栽植攀缘性植物或挖穴种植灌木或小乔木, 穴规格为0.8m×0.6m×0.6m, 每穴施垃圾肥50kg左右, 回填表土。坡度小于45°的裸岩或峭壁, 可用灌草模式或草本模式, 坡度大于70°的陡峭裸岩或峭壁, 可用藤本-花灌木模式、爬藤-灌木和小乔木模式及植生带-藤本模式等, 如黄花槐+余甘子+叶子花+长春油麻藤+南迎春。

5 结语

通过对起凤公园5类立地因子调查分析, 确定了4种立地类型, 并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 研究分析各个立地类型与之相适应的修复技术及施工工艺, 结合植被生态习性进行树种遴选和配置, 是对破损山体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的有效途径。

摘要:以大理起凤公园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 对退化山体外貌形态、坡度、边坡高度、土层厚度和砾石含量5个立地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 采用立地再造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对起凤公园进行了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

关键词:起凤公园,破损山体,生态恢复,景观营造

参考文献

[1]李成, 尚红.城市破损山体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技术[J], 园林绿化, 2008 (5) :80~82.

[2]丰瞻.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的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模式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4) :23~25.

[3]王富.淄博市周边破坏山体立地类型划分[J], 山东林业科技, 2008 (3) :41~43.

[4]符亚儒.陕北沙区煤矸石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 (5) :178~183.

[5]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以济南奥体中心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 26 (4) .

[6]李俊浩.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7]李传荣, 董智.破坏山体的造林绿化及植被恢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8]沈烈风.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

[9]樊金拴, 霍锋, 左俊杰, 等.煤矿矸石山植被恢复的初步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21 (3) :7~10.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8

关键词:国省道,绿化植物设计,生态恢复

国省道公路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 推动了现代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国省道公路建设中的绿化植物设计更是受到关注, 对绿化环境进行设计能够提高公路的绿化质量, 塑造优美的绿化景观, 对于公路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1 国省道公路的绿化设计及生态恢复的论述

国省道公路的绿化设计需要预先收集与分析公路沿线的各项资料, 全面调查其中可能影响到公路绿化建设的建筑物、广告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 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绿化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 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为此在公路绿化植物设计时, 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恢复生态环境。

2 国省道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中央分隔带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实现行驶方向的分隔, 缓解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遭遇车辆过多情况时产生的危机感、疲劳感与压力, 同时还能够定向诱导司机的视线, 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但是在设计中央分隔带时, 需要充分注意到的问题就是不能够使驾驶员在行驶中长时间处于直线运行中, 应适调整当对平面的流畅性, 也不能使驾驶员长时间处于单调的公路环境中, 需要在车辆行驶拐弯时, 设计优美的绿色景观来帮助驾驶员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一般来说, 国省道公路上中央分隔带中的土壤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运过来的, 其对于水资源的保持力和吸附力都相对较弱, 因此为了实现生态的恢复, 就要选择种植抗旱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现阶段常绿小乔木与开花灌木相配合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绿化植物设计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采用诸如常绿小乔木垂叶榕柱或龙柏等常绿植物充当防晕眩植物, 采用灌木红绒球、海桐、朱槿等发挥间隔的作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大约每间隔10~20km就可以采用同一风格但不同组成模式的绿化植物交替种植, 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的种植富于变化, 另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的种植井然有序, 避免因为种植杂乱无章而造成视觉的杂乱, 从而构建起连绵不断、动静结合的绿化植物隔离带。

3 国省道公路边坡的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在国省道公路中, 道路两侧的边坡绿化属于设计的主体构成部分, 是重新塑造周边环境景观、协调公路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基础性举措, 而绿化植物的设计好坏不仅关系到公路呈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的质量, 还关系到周边环境与景观是否能够达到相辅相成、充分展现的效果。对道路边坡的绿化植物设计应当确保层次分明、结构合理, 同时要使其同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保持一致。在国省道公路边坡建设允许的占地范围内, 乔木和灌木可以适当结合, 构建承载垂直方向上郁蔽的植物景观状态, 提供恰当的空间范围, 确保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另外, 还应当将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纳入考虑范围, 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优化式的结合, 为驾驶员和乘客在行车过程中提供舒适与放松的感觉。同时, 绿化植物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国省道公路的具体特点和线型, 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为基础, 适当调节驾驶员与乘客的视觉感受, 因此, 可以利用草皮花卉搭配青葱的树木, 提升绿化带的层次感与色彩多样性。

对绿化植物的设计也要注意造型的丰富, 要具体研究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季节特征选择栽种的树木。在国省道公路的边坡的不同位置上绿化植物的设计有不同的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土质边坡处, 可以种植一些较为低矮的灌木与花草等植物;在地势较高的边坡处, 可以种植一些草坪;在挖方边坡处, 可以种植一些垂挂类或者攀援类植物, 在合理安全的行车视距范围内, 可以选择种植爬山虎、常春藤等植物加以辅助种植;填方路基边坡处, 可以小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进行种植, 例如木槿、夹竹桃与蟛蜞菊等作物, 主要采取的种植方式是远中近、高中低相匹配。另外在边坡处进行植物种植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表层土壤, 所谓的表层土壤是公路施工之前原本土壤的表层, 包括林地与灌丛草地根系密集的表层土壤和农用土壤上层用于耕作的土壤层, 此类土壤的表层是乔、灌、草等植物和农作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生长所需的物质基础, 所以在对公路施工建设之前就应提前规划将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集中堆积揭除的表层土壤, 在公路施工完成后可以用来回填地表, 对于植被的生长与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尽可能地实现对有潜在肥力的土壤价值的最大限度利用。

4 国省道公路站的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国省道公路站规划基本都位于国省道公路旁, 以方便公路养护人员的生产与生活。对公路站进行绿化是为更好地改善公路站养护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在对公路站的绿化进行设计时应当注重其静态美, 以让道班工人从中得到舒适与放松为主, 而对公路站进行绿化植物的设计则能够很好地达到这种效果, 所以需要格外注意绿化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 使绿色植物设计与绿化区域周边的景观背景相互协调, 达到整体环境上舒适宜人的环境效果, 具体来说在公路站中可以尝试设计建设一些园林小品、花坛与亭廊等建筑物, 在其中种植一些适宜的绿色植物, 同样的在公路站中设计布置绿化植物也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根据不同的公路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季节特征与整体构造的风格来设计不同的绿化植物。同时植物的设计选择可以选择小乔木、高大乔木与地被植物等为主进行存在高低落差、层次分明的绿化格局, 具体的植物选择可以包括美人树、白玉兰、月季、鸡冠刺桐、香樟和盆架子等。

5 国省道公路两侧边缘的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国省道公路两侧边缘指的就是公路边沟以外、红线以内可以进行绿化的区域, 对这部分区域的绿化正处于廊道绿化的边缘位置上, 主要的功能是绿化防护、划分区域、协调周边景观和维护生态, 对于树种的选择应当重视突出地方性特色, 重点种植乔木, 辅之与灌木, 选择的植物种类需要是深根系并且应当是向下生长的 (倘若植物根系横向生长过于旺盛, 在长期的生长中则必然导致路基受到破坏) , 具有较强的吸水力, 能够获取到充足的养料, 成活容易, 并拥有绿化防护带功能。当然在绿化设计实践中可以在某一区段中用同一种乔木, 也可以用多种类型的乔木共同构成。种植方式也可以在孤植、行植与丛植几种方式中灵活选择加以运用, 但是如果出现用地紧张的情况, 则可以采用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

6 国省道公路平面互通区域的绿化植物设计与生态恢复

国省道公路的平面互通区域通常都处于车辆汇聚的中心位置, 交通路口一般设有交通渠化岛和红绿灯, 可以说是绿化植物设计的核心与关键。对平面互通式区域进行绿化植物设计, 可以在合理的视距范围内种植树木, 选择种植的乔木高度应当在0.8m以下, 同时配合灌木与花期较长地被等, 不仅增添自然风味, 还能够降低人工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平面互通区域选择绿化植物应当重点着眼于规格较小且具有较强固碳能力的树种类型, 自然景观的营造主要依靠乔木, 次之是灌木, 至于植物的品种可以选择养护容易、具有较强抗病虫害与适应贫瘠环境性质的当地生长的植物, 平面互通区域中整体的植物搭配应当体现小生态环境的特点, 如在道路出口、入口等地方, 应当有视线诱导种植和指示种植。另外, 要有明确的植物种植区分, 在关键的道路位置处种植绿化植物应重点着眼于诱导视线, 可种植的乔木有木槿、木芙蓉等植物, 而在公路的直线方向上种植绿化植物应更多地倾向于观赏价值的体现, 可以适当种植低矮花灌木, 防止因为植物过于高大而阻挡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观察视线。

对于国省道公路绿化植物设计建设来说, 其整体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关乎到整个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 因此, 在国省道公路绿化植物建设之前要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 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在坚持生态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立足实际情况进行绿化植物的设计, 提高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廖裕武, 鲍萌.浅谈公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 (12)

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 篇9

国家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就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 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促使我国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上涨。矿产资源的急速开发, 为植物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矿区的开发, 对土地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开发矿产资源, 本身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因此对土地也有着大量的破坏。其次, 开发矿产资源之后的土地由于受尾矿坝、倾卸固体废石和地面塌陷等问题影响而使土地丧失了原有的使用价值, 并且在矿产开发过程中, 大量的粉尘与有毒物质沉积于地表, 改变了地质的结构, 使植物景观等生态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甚至水土流失等恶性灾害, 导致生态建设难以恢复[1]。由此可见, 矿区的植物景观生态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更为矿区的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更容易因此而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因此, 做好矿区植物景观生态建设, 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2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理念

矿区不同于其他的一般地区, 前文阐述过矿区的地质特点, 因此矿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也应根据矿区的实际条件来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一般分为化工矿山、有色金属矿山、煤矸石山和煤粉灰堆场等, 植物的生态建设要以绿化造林为主, 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矿区的污染, 以此来执行服务于环境的生态建设。在矿区进行生态建设的每一步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保障, 具有高投入的特点, 并且对植物的维护力度也要加强, 因为矿区的植物景观生态建设有着极高的回报率[2]。以山西省为例, 曾经在矿区种植了大量的乔木和灌木, 并撒播草本植物, 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0%, 到了后期, 整个矿区的植被覆盖率超过半数, 并逐渐开始有了动物的出现, 一座废弃的矿山变成了一座活山, 使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规划

首先, 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同时考虑到生态建设的功能。要以改善环境和重塑自然景观为主, 并同时做好原有植被的保护, 将植物品种的生态功能最大化发挥。

其次, 在对矿区进行植物景观综合治理的规划中, 要结合矿区的实际气候特点来进行, 做到因地制宜地构筑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生态系统, 以恢复土地的结构, 促进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良性发展, 减少水土流失。

最后,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矿区各景观区域之间的关系, 并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矿区植物景观的信息化建设和有序化管理。

矿区植物景观生态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植物的选择。矿产开发地区一般以山区居多, 春季常见大风和沙尘天气, 因此应考虑选择配置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 有利于防风和防尘, 并且常绿的植物景观更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常绿植物与其他植物的比例以4:6为宜。其次要选择适合在当地过冬的树种和展叶期较早的树种。最后一点就是尽可能根据矿区的地理位置选择本土的植物, 也可以少量搭配经过改良的外来树种, 以丰富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矿区的地理环境和周边环境较差, 并且空气污染严重、土质贫瘠呈弱碱性, 因此要选择耐碱、抗性强的植物品种。在进行矿区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时, 也可以利用植物的群落关系, 使之能够相互创造更为适应的生存环境, 此时就需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进行植物的选择。

4结语

综上所述, 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类的发展, 不能仅仅依靠经济的建设, 更要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矿区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 因此, 做好矿区的植物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更为重要。本文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矿区生态的现状, 并提出合理的矿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以期能够为进一步做好矿区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建设, 工业化水平逐渐提高, 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 造成了我国矿区的植物景观等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加快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文明建设, 已经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加强矿区的植物景观生态建设, 才能更好地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 实现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和谐和统一。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建设, 不仅能够维持稳定的生态平衡, 更能够使矿区具有具体的利用方式和体现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基于此, 本文将对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矿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锵杰.煤炭矿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探讨[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2 (4)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10

关键词:寒地城市;绿地景观;地域文化;植物周年搭配;树干纹理;植物形状要素;空间设计;地域冰雪景观

中图分类号: Q948;S73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007-03

收稿日期:2014-01-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542346、12542225)。

作者简介:王凯宏( 1971—),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E-mail:117688888@qq.com。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由于自然规律是先有自然,后有城市,因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弱,人类只好利用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体系。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功能为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现代生态学研究中,设计者将科技融入环境设计中,取代了普遍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全球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生态转型的历史才刚刚开始,随着知识革命和生态革命的推进,目前我国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生态转型已经进入了历史性的转变时期,而进入生态转型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环境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绿色景观阶段、资源能效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我国学术界将北方寒冷地区的一些城市称为寒地城市,包括华北地区的天津市、东北地区的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这些地区依托黑土、林茂、湿地、草场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有独特的气候资源、物产资源、交通资源、人文资源[1]。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景观在四季各有特色: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阴,秋实累累、色香俱备;相比之下,日照时间短、气温低下的时间均在165~200d左右,寒风席卷、降雪为最主要的降水形式等因素,决定了北方城市的冬季是一年中最萧条寂寞的季节,而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绿地有景可观,就必须充分挖掘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冬态美的生态化发展,改善现阶段北方地区冬季萧条的城市景象,融合北方寒地城市冬季冰雪景观的设计策略并与社会条件相结合,景观环境需要借助绿化等手段,将自然移植到城市人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和人对生态秩序的消极影响。目前,北方地区城市绿地的冬季景观尚处于发展阶段,景观系统的面貌在冬季与其他3个季节的景观效果也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地域性特色和有针对性的景观系统的盲目设计,其本身就是对设计和环境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北方气候、自然规律和地域文化的不尊重和违背。

1北方冬季植物景观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冬季植物景观是北方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季相景观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笔者统计出北方冬季景观植物有常绿树、观形树、观枝干树、观果树及树皮纹理几大类。

1.1植物花、叶、果、枝、芽的色彩作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北方冬季城市能够开花的植物非常稀少,而心理学家证明,植物的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感情甚至是生理变化。最先吸引人的不是植物本身的形象而是植物的花、叶、果、枝、芽的丰富色彩,它们在植物景观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花、果、芽和枝干的色彩。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中,如果能根据不同植物特有枝芽叶果的周期合理地搭配早开花和晚开花的植物品种,则有色彩丰富可赏的花、叶、果、枝时间甚至能达半年之久。在北方冬季,大部分树木的树叶都会凋落,枝干优美的树种在冬季可以观赏其树姿、树枝,同时有些树木的果实会保留下来以供观赏。忍冬科金银木的浆果经冬雪而不掉,元宝枫等械树科的树种大多数具有翅果,皂荚科的山皂英有长而扭曲的荚果,除了宿存的果实,有些树的冬芽萌动极早,如玉兰的冬芽硕大饱满,毛白杨的冬芽同样密被绒毛,这些鲜艳美丽而又形状奇特的果实和冬芽在白雪的映衬下或如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状、或如金锭,或如翩翩欲飞的蝴蝶,一串串挂在树梢,十分奇特,为冬季造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2植物枝干的冬季色彩

在冬季,植物枝干的色彩和形态能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也能增添城市空间的魅力。在冬季,北方城市的树木枝干多为灰色或褐色,晦暗的色彩造成了城市景观绿地景观的沉闷气氛。但是具有白色、红色、绿色、金黄色、古铜色等色彩鲜艳枝干的树种也为数不少,如红瑞木、黄刺玫等植物具有红色枝条;金枝国槐、金叶榆等具有金黄色的枝条;棣棠、梧桐、迎春等植物的枝条为绿色;白桦、银白杨等枝条为白色;山桃枝条为古铜色等;此外,还有一些树种如白皮松、悬铃木的树皮具有斑驳沧桑的肌理表面,这些枝干的肌理质感和厚重的色彩在冬季叶落后更加醒目突出,美不胜收。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色彩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植物与周围建筑色彩间的感觉和协调,使得它们彼此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交融。

1.3树干纹理的独特肌理植物景观

树干纹理和质感丰富的植物是独特的一类,也是最有造景价值和能形成冬日独特意境和景观的要素。树干纹理主要有片状剥落者,如悬铃木、白皮松、榔榆等;丝状剥裂者,如侧柏;呈长方形裂纹,如柿树、黑枣。树皮特殊纹理和肌理效果在灰暗的冬季中也会变得突出,可以创造出鲜活的冬季城市绿地景观。

1.4植物形状要素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外形作为景观要素的一种,同样能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而且可以被修剪成各种形状,封闭性较好,因此可以被用作绿篱,对视觉的封闭性较明显,且对通行的阻挡作用较小。

1.5以植物特质和周边环境为前提的景观设计

如果充分考虑北方寒地城市土壤特点、植物四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同时能够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根据环境行为理论,人们的户外活动频率必然会因环境情感而有所上升,如果景观设施无论从其设施设计本身还是从其所处的环境来看均能令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愉快,也就达到了改善城市绿地精神面貌和冬日萧条状况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化研究的目的。

1.6植物与北方寒地城市独特冰雪景观的有机融合

树挂是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这本是北方寒地滨水环境气候骤冷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水温和地面温差常在30 ℃左右,于是就形成了几万米不封冻的江面。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江面上白雾袅袅,久不消散,尚未结冰的雾滴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就是雾凇,雾凇可净化空气,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正是由于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能吸附空气中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大量微粒,使其沉降到大地,从而净化空气,因此雾凇是天然大面积的空气“清洁器”[2]。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雾凇对音波的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从而隔离噪音。

2北方植物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来,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表现在绿量不足,绿化整体水平不高,园林设计和养护管理水平比较低,城市绿化意识不强,绿化资金严重不足等方面[3]。2011年11月26日,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包满珠教授提出了目前物种选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全国形势发展喜人,但多样性不够,物种单调;地域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引进物种成为时尚,盲目追求外来新鲜,对外来入侵物种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应当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堆砌现象和简化现象普遍;图面效果与实际效果差异悬殊;真正意义上的植物造景有退化之势等。综合看来,我国北方寒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更具有地域特色和差别。

2.1对冬季气候因素考虑的不足

北方城市冬季气候寒冷,且寒冷的气候在北方地区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是四季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此外北方盛行西北风,而且风速较大,而过高的风速会引发人体的各种不适,能在这种低温下保持良好形态的植物种类少之又少,大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景观设施、水体等各个景观要素也都因寒冷气候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3个季节的性状,因此积极的低温寒风应对等措施对冬季植物景观设计极为重要。在目前的寒地绿地景观设计中,并没有全面充分地考虑北方地区冬季的低温寒风、短日照以及降水量较低等气候因素,而综合考虑气候各因素是寒地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重要因素。

2.2植物配置俗套、雷同,设计未因地制宜

我国北方城市景观设计普遍存在对种植设计不够重视的问题,景观系统设施的植物设计一般只是作为景观的附属品来对待,千篇一律地使用某些常见园林植物品种,不重视创新和艺术深层的挖掘,缺乏专业的设计技巧;在形式上多以西方某些景观为标准,单一模仿和照搬,没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周边的建筑和生活地域,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地方特色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使得绿地中的植物种类反复出现,科学的艺术设计极易被漠视。大部分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会仅仅局限于植物的花叶层面和茂盛期,对植物的整体造型和色彩、冬季宿存的果实、冬芽等植物冬态美的塑造欠缺思考和深度规划。在对北方城市景观进行调研时发现,北京等多数城市绿地在常绿树种的选择上几乎都集中在常见的油松、圆柏、沙地柏、大叶黄杨、侧柏、龙柏、小叶黄杨,就连白皮松、云杉、冷杉、华山松、矮紫杉、杜松等在北方地区生长较好的常绿树种都很少被应用,即植物景观设计通常只注意到在三维空间中植物的应用,在空间搭配上下了功夫,而对植物季节变化考虑不周,因此也削弱了植物景观的吸引力。

2.3缺少地域特色的文化因素

目前,多数设计师只看到了北方冬季的恶劣气候,认为自然条件限制了城市景观的发展,忽略了冬季特有的艺术美学价值蕴含的巨大设计潜力,更没有关注到在这种气候条件背后长久孕育积淀的北方地域景观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会形成多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地域性特征演变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变迁。因此,先分析北方寒地城市变迁的历史文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其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的历史,从而最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生活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化习俗。具体比较分析城市形态的表征也各有不同,这种对城市形态的选择也是对其所包含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情感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决定了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景观设计应注重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应同时注重设计和植物2个方面。北方寒地景观植根于一定的地域和场所,靠汲取当地的文化风情为养料,这样生命才能够得到生态化发展。

3北方植物景观发展策略的研究及相关建议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可以为解决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仍然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系统的层面,其实践应用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探索。目前,景观生态学已经开始为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机会。2004年6月,国家建设部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从而开始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的升级;同时还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的原则,做到“实用”与“生态”,使生态景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设计师有意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进行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是最重要的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也表达了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阶段性要求,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化景观,由此看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从冬季气候、文化因素和地域特色这一客观角度及从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这一主观角度全面分析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现阶段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并且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目标重点也不同。国内众多的设计师在用习惯性设计手法千篇一律地对待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4],现阶段我国对于北方地区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尚属空白,对于气候在景观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针对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绿地植物景观生态化有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合理选择园林植物种类,做到以乡土植物为主,从而展现当地植被特征,做到城市之间相互协调,避免雷同,使城市园林建设彰显个性;其次,选择当地特色植物种类,尤其是选择那些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植物,使园林的特色更加明显,同时降低园林维护费用,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比如多种植一些将来能成为古树的树种;再次,做到个性化和特色化,注意克服盲目引种外来物种、设计照搬他国风格、建设模式互相模仿等倾向。

探讨北方寒地城市冬季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策略和方法的最终落脚点是冬季景观,而且限定了在北方地区,北方城市绿地冬季景观设计是由很多特性景观要素组成的,包括人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只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化发展。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包括生理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一种完全的、舒适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在城市植物景观中,多种植被组成的林、灌、草复合型生物群落比单一纯林或单一草坪更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以审美意识为指导,建设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全面发展和丰富需求的必要前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5],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景观质量最直接的感受也应成为评价指标,即公众对景观直觉感知的满意程度。此外,应该完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提高城市景观环境的功能保持水平;跨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重视人工高技术,甚至直接进入积极、先进的生态意识阶段,更为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和人工环境的生态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支持;运用生态设计方法和生态技术,从景观水质、空气清洁度、气味(臭味等难闻气味)等方面提高公众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直觉感知满意度。总的来说,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优化社会风尚,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徐洪军. 生态法域下黑龙江黑土特色农业相关建设研究[J]. 北方园艺,2013(10):198-200.

[2]王凯宏. 中国北方冰雪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究[J]. 学术交流,2013(7):138-141.

[3]侯碧清.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造景[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浩,汪辉,李崇富,等. 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初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2):69-73.

生态恢复中的植物景观 篇11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2 年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园绿地系统的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1]。公园不仅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特殊象征,而且其自身的景观生态规划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此城市的品位、文化特色及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主要存在生态发展不足,文态发展过度的趋势。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因此要全面考虑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是否符合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把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重点放在标志性建筑、广场、植物群落的艺术等方面。在城市公园的规划中,景观生态资源的有效规划是做好城市的绿地规划、生态环境以及创建城市特色,还原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

2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的定义

公园景观生态的恢复与改造,并不是说完完全全的恢复公园本来的面貌。本文所指的景观生态恢复与改造,是在理解公园原来的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公园的历史与文脉上,以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理论为基础,详细了解、调查,分析公园的历史背景、景观现状、场址精神,对公园的景观生态各个要素进行适当修缮,改造与重组,从而达到提升公园生态景观品质的目的[2]。

3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重塑综述

公园恢复改造的实质是以建设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公园改建的过程中,对旧公园的规划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发挥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良性循环[3]。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的方法主要基于对恢复改造公园场地的调查、分析和一定的评价,这种具体的表达形式针对的对象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景观元素,也可以是某一具有相似或相同功能的景观单元。

3.1 记录

对需要恢复改造的城市公园用详细的文字以及绘图来记录,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以后公园恢复和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都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记录能够为以后公园的建设提供有用的依据。

3.2 保留

对于公园中有着历史价值,能够唤起人们记忆或者引起民众强烈精神共鸣的景观要素,包括建筑、水系、植物、雕塑等具体的物质遗存,可以进行适当的保留。此外,还可以保持公园原有的空间布局,以增强景观归属感。

3.3 保护

城市公园中一些景观比较好的生物资源,虽然在人为的干扰下,遭受一定的损坏,但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技术措施后,破坏的景观逐渐恢复,因此可以人为的对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恰当的保护,维护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3.4 重建

重建景观生态系统需要景观生态结构和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没有太多可以提升价值的景观单元或要素。运用这种方式更要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学的原理,如何能够在低投入的条件下,达到资源的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与景观要素的有效配置。

4 公园景观生态恢复规划途径

4.1 设计需结合自然,再显城市中的自然

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进行生态恢复改造规划宗旨在于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布局、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要做到恢复改造能搞保证自然的完整性、布局的合理性和景观生态的适宜性;因此,在对城市公园进行生态恢复改造时,要尽量避免陷入设计与自然脱节的规划怪圈。公园的恢复改造中应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公园中现存的山水、景石、古树名木等自然之美,并适当给予少量的人工之美,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充分地融入公园恢复改造中,实现公园优美的生态景观。

4.2 挖掘场所精神

地域特色是对城市公园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往往是恢复改造中能够形成特有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在因素。城市中年代比较久远的公园都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伴随下而发展起来的。不同年代的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各个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情怀。这些回忆在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与发酵后慢慢转变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特定的情感精神。因此,在对公园进行恢复改造时,要充分的挖掘该公园所蕴含的特有精神。

4.3 充分发挥本地植物景观的造景功能

城市中年代久远的公园,特别是乔木,大多历史悠久,姿态挺拔,叶形优美,郁郁葱葱。因而,在公园的恢复改造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公园现存的古树名木以及拥有不同的姿、形、色、果、味等植物的本身特性,营造出不同的造景效果;让游客身在其中就能够感受到四季不同的变化,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5 城市公园景观生态恢复改造实例——武汉解放公园

5.1 区位概况

解放公园位于武汉市汉口的东北部,东临解放大道北段,南靠解放公园路,西临武汉市委,北接永庆路。前身为英、法、俄、德、日、比六国洋商跑马场,俗称西商跑马场;1953年始建公园,1955年5月16日建成开放,而正值武汉解放6周年,故名“解放公园”;总占地面积为46hm2,水面约7.6hm2,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市自然生态公园[4]。

5.2 现状分析与恢复改造建议

5.2.1 植物景观

(1)现状。

由于解放公园年代久远,因此,公园内的古树名木比较丰富,景观可支配资源丰富。但是当初这块区域是作为苗圃而用,所以,从整体上而言,公园内植物的品种单一,缺乏合理的时空组合,优美有序的优势植物群落,尤其缺乏季相变化。

(2)改造建议。

把公园的所有现存的树种做一个全面又详细的规划,依据武汉市的乡土植物特性,用丰富的植物种类给公园营造出不同层次、空间的视觉和感官效果。尤其注重各个重要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可依次按照公园入口、滨水区域、草坪植物以及转角视点植物群落来配置。

5.2.2 道路系统

(1)现状。

由于园史悠久又历经数次改造,公园内的道路系统结构大多已经破坏,不仅视觉效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这些道路的使用性也比较低下。

(2)改造建议。

按照公园道路功能分为三级,一级园路为公园主园路,改造成环形,满足园内的基本交通;二级园路作为主游步道,与主园路联通,并且打通公园各个景观区域与主要节点;三级园路基于二级园路的基础上,以形式多样的诸如汀步,木栈小道等串接各个小型景观节点,此外还应该在二级园路中设置残疾人坡道。

5.2.3 水系

(1)现状。

水体面积比较大,由于公园中的水系并未完全贯通以及缺少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水体的不流动,水体的水质比较差,水体景观单调。随着公园对外的免费开放,游览的人数逐渐增加,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水系中出现了很多刺眼的绿水。此外,水体的驳岸景观也过于单调。

(2)改造建议。

可适当改变水体大小,增加岸线曲折的小型水体,既为养护提供便利又增加了趣味性,还可增加水体的循环和流动。可依据不同水域设置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浮水、沉水几大类,配置如荷花、芦苇、香蒲、睡莲、水葱、再力花、水生鸢尾等[5]。采用草坪与驳岸结合的形式,既增大绿量也降低了驳岸的硬质度。

5.3 解放公园恢复改造后的生态景观特色

5.3.1 公园植物的多样性与立体化

生态城市公园恢复改造最崇尚的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感官效果。因此,作为生态恢复改造中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解放公园给我们所呈现的是植物的丰富多彩。例如经过恢复改造后的解放公园植物种类更加丰富,乔、灌、草、花的立体构造更加贴近自然,而且打破了公园原来植物构景的单调模式,更加能够呈现大自然四季明显的季相变化;在植物的布局上,采用了行列式排列,并以草地,诸多草本植物作为点缀,形成林区。游客在休闲游览之时,能够感受植物带来的清新的空气和浓密绿荫。

5.3.2 公园道路系统的人性化

恢复改造后的公园的道路系统以人为本,充分的考虑各路人群的需要,兼顾混合使用的情况,使公园的生态景观更加巧妙的与道路景观融为一体。

5.3.3 公园湿地系统的生态化

解放公园生态景观恢复改造后最大亮点是“人工湿地系统”,将这一生态恢复理念运用到城市公园的改造建设在国内可算是先行。例如将原先河岸边传统的硬质砖块运用一种全新的“软堤”来代替。水岸边的景观带考虑到游客的安全以及亲水的心态,采用镂空的木质结构,既保证了安全又有亲水的体验。该湿地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公园中的湖水边的19.7m的标高,通过泵的运转,提高到20.5m标高的蓄水池,然后经过公园中四条形态各异的渠道,在净化水域进行一段时间的处理,最后将处理过后的水质,再经过池中水生植物的吸收,从而使园中水质达到净化利用的目的。园中的水质不断的循环,打破了原来“死水”的局面,使园中水域可达到游泳的标准,一方面水质提高了,环境好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的娱乐活动。

摘要:阐述了城市公园恢复改造中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重要原则与相关要素,并以武汉解放公园为例,提出了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城市公园恢复改造的全面规划,探讨了城市公园在景观生态恢复改造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恢复改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原理,城市公园生态原则

参考文献

[1]陈勇.城市公园改建中景观的延续与重建[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崔文波.城市公园恢复改造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李大鹏,沈守云,陈燕.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更新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2):11~12.

[4]章勤春.改造后的解放公园凸显的三大特色[J].建设实践风采,2005(6):97~98.

上一篇:生物统计下一篇:医疗资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