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原理

2024-05-22

景观生态学原理(共12篇)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1

1 引 言

景观生态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研究内容的日益丰富, 逐步奠定了它在环境科学中的一种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地位。国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 而且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评价和分析景观生态系统、生态破碎化、生态与农业的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化等领域[1]。国内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始于上世纪80 年代, 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运用。

2 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景观, 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一个空间异质区域, 这些生态系统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 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

斑块, 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 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斑块是物种的聚集地, 它的面积大小、形状、类型、边缘、和数量对生物多样性、各种生态学过程和景观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2]。

廊道, 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如农田间的防风林、河流、道路、峡谷和输电线等。

基底, 就是在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的斑块, 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等。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

景观生态学, 是以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主要研究地表各种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3]。

3 观光农业及景观功能探析

3.1 观光农业的含义

国 外的观光农业多为都市农业 (City Agriculture) 、狭义的旅游农业 (Agritourism or Agrotourism) 和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三部分。国内学者在研究观光农业时, 经常使用“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观光园” 等概念[4,5]。通过文献书籍整理, 笔者认为: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 以农业为特色, 集度假、观赏、教育、科研、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园区。

对景观生态学而言, 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 包括观光农业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 构成各类农业景观[6]。这种空间特征, 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观光农业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农业景观由草地、耕地、林地、树篱、道路及水体等镶嵌而成。

3.2 观光农业景观功能体系

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及到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许多观光农业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生产, 并且自主或与外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产品研发工作, 因此, 观光农业园除具有农业生产功能与观光旅游功能外, 还具有科学研究与科技示范的功能。在这些基本功能中, 农业生产功能是基础, 观光旅游功能是主导, 科研示范功能是动力, 三大基本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观光农业园的功能结构体系。如图1:

4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观光农业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4.1 景观生态学原理

4.1.1 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

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8]。生态整体性认为,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含有等级结构, 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构成了景观的异质性, 即景观在一个区域上的变异程度。事实上, 农业景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斑块类型多且差异性大, 这种特征能够使生态农业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更多样, 能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减少农业灾害。

4.1.2 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

景观的结构, 即斑、廊、基及其比例组成的不同, 将直接影响物种、能量、物质流动等功能特征的变化。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功能的实现以景观协调有序的空间结构为本, 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 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类型。景观元素是景观单元的基础, 个体景观单元的合理利用方式是景观结构协调有序的基本保证, 景观规划由目标到功能, 到结构, 到具体单元逐级进行, 每一步都是上一步内容的具体化。

4.1.3 边缘效应原理

在现实的各种系统中, 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或是人为生态系统, 均是相对的和有限的, 在它们的交界处体现着不同性质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其结果必然赋予交错区以独特性质[9]。所谓的边缘效应就是指斑块与基质等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及物种丰富度, 景观要素的边缘部分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对通过它的生态流进行过滤, 边缘带越宽越有利于保护其内部的生态系统。而且从信息美学角度看, 不同质的两种构景元素的信息量大, 构图易产生美感[10] 。

4.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4.2.1 功能区规划设计

(1) 农业生产区

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 采用立体种植是实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立体种植就是利用边缘效应原理, 构建一个多层配置、多种共生的垂直多边缘区以此实现各边缘区对资源的划分和各生态位的“谐振”, 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11]。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业园的茶树-橡胶立体种植结构中, 橡胶与茶树在地上和地下形成边缘区, 避免了两者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 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12]。

(2) 农业养殖区

基于边缘效应的多元化养殖可提高养殖效益。多元化养殖的原理是:将生态位不同、生态习性互利或相容的动物类群按适当的比例混养在一定空间内, 创造多重边缘, 实现充分利用空间、饲料资源, 强化养殖区内的物质循环, 保持养殖系统的高效与稳定。如湖泊中蟹、鱼混养, 利用河蟹与草鱼的食性及生态位的互补优势, 蟹的饲料多为谷物性, 其残饵及蟹食草后造成的断草漂浮于水面, 可被草食性草鱼利用。如此, 既减少了残饵在水中的残留及由此引起的腐败作用, 又实现了充分利用饵料的目的[13]。

(3) 观光采摘区

观光采摘区在进行开发规划时, 必须考虑区内所有的自然和人为过程, 亦即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行性。要充分体现不同地区果树特点, 除主栽品种外, 还应有更多的品种, 观花期要长, 采摘期也要长, 使游客真正体会到春季赏百花, 秋季采百果的亲身体验, 感受领略当时的鲜活场景, 从而提高游赏兴趣和宣传效应。

(4) 科技示范区

科技是保障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能够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通过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 展示果蔬、花卉等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 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 使游客增长教益。

4.2.2 本底 (基质) 的规划设计

基质的作用在于它作为整个园区的大背景, 其连续性强, 便于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从而对园区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旅游生态区划。观光农业园区中基质的形状、孔隙率、边界形状影响了观光农业景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的大小, 是观光农业景观旅游形象设计以及功能斑块划分的基础。

在具有高连接度的基质里, 物体穿越基质时不受屏障的阻拦, 为了降低基质的连接度, 在林区常建防火道;为保护内部物种, 有时又需要提高基质的连接度。农业观光园内基质要根据不同功能分区, 对农田、林区、湖泊等适当提高或降低其连接度, 从而保证各景观要素间能量交流的同时也增强其保护性。基质的有些部位可能较窄, 以致影响到物体沿基质的运动速度, 风和水流及其携带的物体运动到狭窄地带附近往往会加快, 而有些动物在通过该地带时则会减速小心通过。狭窄地带对于流动的物体来说非常重要,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要适度把握其出现频率。

4.2.3 斑块的规划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 农业景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斑块类型多且差异性大。斑块大小的最优景观设置, 是使斑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在几个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的组合中, 点缀众多分散在本底中的小斑块, 并与之相连,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一来, 大斑块更有能力维持和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小斑块占地面积小, 不但可以提高景观多样性, 而且可为景观带来大斑块所不具备的优点, 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和保护。

农业观光园内的竹林、农田、村落等相对稳定的斑块, 要实现最少的人工干预和建设投入, 增加的设施宜选用当地自然材料。另外, 竹林, 农田, 村落各个区域在生态环境设计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设计时要把握重点, 有的放矢。我们知道, 在生物力和非生物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生态交错带的环境趋于异质化和复杂化, 明显不同与两个相邻斑块的环境条件, 所以, 对于竹林斑块的设计要根据生态学的边缘效应, 在竹林四周配植散生灌木丛, 以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4.2.4 廊道的规划设计

廊道建设可以增加斑块连通性, 使不同斑块浑然一体, 成为游客畅游的通道, 也会成为斑块间物种迁移的屏障。斑块内道路廊道的设计要科学环保, 以林间小路、河岸等为主, 体现自然绿化意境, 并注意合理组合, 互相交叉形成网络, 强化其在输送功能之外的旅游功能设计。为丰富游人的审美感受, 还应注意道路路面的光影变化, 以便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区内廊道设计要避开生态脆弱带, 尽量选择生态恢复功能较强的区域进行充分利用自然现存的通道, 如河流等, 但连接各景区的廊道长短要适宜。区间廊道的设计应尽力使道路所通过的客流量与区内环境相一致, 在道路施工上尽量利用接近自然的无污染的材质如卵石、沙子、竹木等方式增添其自然情趣。

廊道数目的规划, 应保持原有的小溪河流等自然廊道, 适当增加道路廊道, 以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景观生态学认为溪流廊道生态功能最重要的两个影响指标是连续性和宽度, 河流两边应该保持足够宽度的植被带, 以控制来自两岸的污染物质, 并为物种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

5 结 语

景观生态学在空间结构分析上的独特优势, 为观光农业景观结构的研究提供有关的研究原理、方法和相应信息。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与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 以保护为前提, 以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以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植被现状和历史特点为基础, 本着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突出个性的原则, 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达到最佳的生态价值和美学效果, 实现自然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摘要:观光农业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融农业产业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景观生态学主要诞生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其研究内容日益丰富。随着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景观生态学与农业景观规划的关系日益密切。对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 系统分析了观光农业的景观功能, 重点讨论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区中的本底、斑块、廊道和景观最优格局, 以保证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原理,观光农业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2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不段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忘记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我们需要在全球倡导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并在这影响下,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越发深入人心[1]。

2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重要法则,在景观园林的建设中,景观园林设计师们就会着眼于整个景观园林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的地貌地形和江河湖海甚至城市各部分功能区的分布关系。景观园林的合理布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并且可以长期保持,生生不息[2]。

2.2互利共生原理

互利共生是共生中的一种形态,是生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共生的物种双方互相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竞争、捕食等等。

2.3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的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就会比较稳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会越强,景观园林就能更长久地存在。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3.1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知识,保护并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及。依据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协调性原理,要对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势地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去设计改造,尽可能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具有价值高的景观生态环境[3]。

3.2根据生态自然调控原理,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

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严格把握好生态调控,充分利用循环再生原理。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地已经拥有的物质资源,并利用好这些生态资源,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减少对其他物质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节省建造成本。

3.3植物种类的搭配设计

在对植物进行种植配置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的各种习性,合理地为它们选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季相搭配、落叶与常绿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师应该根据植物的搭配原则来进行群落设计,生态群落越复杂越好。

4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相关利用

4.1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是景观要素和景观分类以及景观作用的组合。在生态景观设计当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的功能是指景观要素与景观各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景观的基本功能由景观的各部分结构共同决定。

4.2功能原理

4.2.1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是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创建和设计中的重要属性。景观生态学家曾研究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相差越大,生态景观的类型就会越多。这样系统之间的稳定性就越强。

4.2.2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1]。大多数科学家曾都认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多样性能够产生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时,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地理环境,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

4.2.3景观变化多样性原理

有关研究曾论述到,当景观生态系统不受任何干扰时,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于均质化,中度干扰会迅速增加景观异质性,严重干扰则可能增加或减少异质性[2]。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进行一定的适度干扰,从城市外的区域引进能量、物质、信息流动,以此来创造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5.1植物造景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关系

充分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搭配,是形成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的一步,也是形成景观的长期效益和发挥持续的生态效益的前提条件。在城市生态景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植物种植时,根据常绿与落叶搭配,乔木与灌木搭配的原则。

5.2园林树种规划设计的生态学原理分析

5.2.1景观树种规划设计原则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树种规划原则丰富了树种规划设计原则:地域文化性原则、色相变化原则、季相变化原则等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3]。

5.2.2乡土树种与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原则

强调城市园林绿地是乡土树种的保护伞,我们应该少量利用外面引用的树种,大量采用本地的乡土树种。

6结语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与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都相适应,面对着新社会的挑战,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在不断的挑战中开拓自己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设计师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3

关键词 城市化;景观生态学;景观特征

中图分类号:X321.0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1 概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生活、居住、文化的中心。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及时代特征,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辩证与统一是城镇化研究的主要依据。

2 城市化的优点

第一,城市化会使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集中,中心商場、大型超市、大学城、医疗中心的出现使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加快捷。第二,城市化会使社会分工更为精细,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兴起,社会结构逐渐完善。第三,城市化可以有效的推动就业,由于社会分工更为精细,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职业从而推动社会就业。第四,城市化过程中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人们生活更为幸福和便捷。第五,城市化方便政府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由于人口增多,并且集中居住,因此,便于政府进行社会公共管理,如人口居住登记,信息采集,信息联网等。

3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自然、半自然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严重

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田、果园、池塘等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自然、半自然斑块在大量的退化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建筑物等硬质界面的人工景观斑块,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缺乏连续性,过渡生硬。由于人为的社会活动增多对当地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破坏了动植物之间原有的生态平衡。

3.2 景观规划分部不合理,空气质量下降

由于政府和一些开发商盲目发展,随意开发,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当前利益,没有长远目标和整体规划,出现随意开发,景观配置不科学没有整个城市及立体景观规划,使得城市构成元素的功能性没能得到体现。城市人口集聚增加,由于公共设施发展与更新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导致城市环境恶化,白色垃圾、热岛效应致使气候也受到影响

4 解决景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和景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空间的镶嵌稳定性来寻求持续发展中的稳定性,建立生态持续景观,其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度一致的。针对目前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4.1 加强城市生态整体规划,重整景观整体布局,突出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乡村自然景观是由自然板块和人类经营板块组成的环境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在城市整体规划布局过程中,应强调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加大城市森林营造面积,提高城市绿地占有率,努力营造自然景观氛围,大力推动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并向纵深方向拓展,建立城市森林保护体系,城郊原始生态保护区,提高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小区的绿化面积及景观效果使得现代建筑与自然风光统一结合。

5.2 推进现代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完美衔接,二者功能差异互补互利

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在村庄和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中要注重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形成区域尺度的城镇发展体系,以区域内的农村和城镇为依托,建立多层次、多功能、互补型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避免就村论村,就镇论镇。

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面积的整体比例,加强城镇、乡村连接的公共设施及景观绿化的建设,调整新兴农村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为城市提供生活资料的保障,城市中的利民机构、超市、商场、医疗、学校不断向农村渗透。

5 结论

景观生态学思想已经成为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景观分部构造,如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景观功能、城市景观规划和建筑发展等方面研究,而对乡村城镇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功能等问题,还没有系统的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来加以规划和指导。伴随着小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建立,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将不断的出现,乡村发展与环境的瓶颈也将不断加剧,借鉴景观生态学思想,开展乡村景观规划,优化乡村景观格局,指导乡村城市化发展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伟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54-57.

[2]ANTROP.MARC.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 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3):9-26.

[3]陶思明.浅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0): 5-8.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67.

[5]FORMAN R,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6:27-39.

[6]周再知,蔡满堂,许勇太.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99,12(6):599-605.

[7]刘黎明,曾磊,郭文华.北京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3):53-58.

[8]阎雷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2):117-124.

[9]Botequilha Leitao Andre,Ahern Jack. Appl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metrics in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59(2):65-93

[10]Von Haaren Christina.Landscape planning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60(2):73-80.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4

1.1 系统思维―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需要

自1998年以来, 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性变革, 林业已从过去的资源开采向现在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展。近年来, 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 当前林业建设的模式依然是按照工程类型分类建设的模式发展, 在具体的建设中, 往往因缺乏系统规划, 林地的增长模式是以数量增长而非效益增长的模式。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言, 当前林业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林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而深入解决当前的问题, 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入手, 需要建立良性的, 健康的具有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模式。

1.2 单一目标途径――当前林业规划的途径

当前, 国家对林业的建设采取了按照工程类型分类管理, 分类建设的发展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 各类工程的建设是依据林业用地的布局和土地利用难易程度, 采取填空的模式。尽管在具体建设中坚持了集中连片、适地适树、混交等一些列的生态性原则, 但是就全局或区域而言, 这种规划模式仍然是一种单一目标的建设途径。在规划的过程中, 很少考虑林地小班之间、小班与林班之间, 林班与林班之间, 林班与其他土地类型 (诸如, 农地、草地、居民用地、水利用地等) 之间以及林业生产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鉴于此, 当前林业的发展已经出现并逐步产生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和其他类型的问题。

1.3 问题的分析――景观生态学途径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科学

当前, 林业项目建设规划的制约条件有:①相对农业用地而言, 林业项目建设用地大多属于土壤比较贫瘠, 利用难度较大的土地, 对林业的发展十分不利;②林业用地与农业用地、水利用地、畜牧业用地、居民点等用地交叉分布, 布局十分零散;③农业用地的分散经营对林地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带来了责权不明确的问题;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学肥料等材料的应用同时也对林业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解决以上的问题, 单纯从林业产业和行业管理的角度, 手段和措施已经十分局限。生态系统是一个巨系统, 其结构和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要协调这些关系, 改善系统结构, 需要从更大尺度、更广的范围和领域去着手, 这些手段往往需要跨越行业领域。基于此方面的考虑, 笔者认为, 景观生态学原理因其在系统科学方面的广泛适应性特征, 更适合解决此类问题。

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2.1 景观生态学的渊源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 20世纪80年代初, 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 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很快, 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Vink (1983) 则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是一个控制系统。R.Forman和M.Godron (1986) 在合著《Landscape Ecology》一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紫铜——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笔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间结构, 景观动力学, 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总之,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 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 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空间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异质性, 重视尺度性, 高度综合性[1]。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构想

3.1 建设景观廊道, 抵抗景观破碎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林地和农地、草场、居民点、道路等用地的交错的零散的布局模式, 导致了林地景观的破碎化和生态功能的不健全性, 由此也引发了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濒危物种的出现。首先,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景观单元, 应满足景观中物质流、能量流、生物流的需要;鉴于此, 有必要在各林地斑块之间搭建起生物通道 (即景观廊道) , 来抵抗景观的破碎化, 满足各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生物的流动, 形成健康的生态格局和物种多样性。关于生态廊道的规模和尺度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看法尚不一致。但有一些普遍认同的规律, 是值得在实践中参考的。详见表1。

注:资料引自《“反规划”途径》俞孔坚等著

参考以上数据, 在规划实践中, 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生态廊道的宽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景观廊道, 解决景观破碎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

3.2 建立景观单元之间联系, 协调人类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 抵抗人类活动的干扰

沿道路、水系建立绿色廊道, 形成网络体系, 满足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流, 抵消了人类生产生活对景观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道路是人类活动十分重要的通道, 其存在不仅加剧了景观的破碎化, 也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生态斑块的干扰和破坏。加快道路两旁绿化带廊道建设的目的是在景观斑块与道路之间建立缓冲地带、隔离带, 减弱人为活动对各景观单元的干扰, 形成有效的防护。

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因此, 建立水系两旁的滨水廊道, 十分有利于加强林地景观之间的生物流、物质流。同时, 水系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水系分布的区域, 除了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外, 动物活动也十分频繁。建立水系廊道, 非常有利于加强个景观斑块之间的横向联系, 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境来说, 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3.3 建立生态跳板, 消除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

在农地占绝大多数的区域内, 林地景观斑块之间往往处于隔离状态, 而且, 林地斑块的尺度都比较小。就动物生境而言, 这种生态格局极不利于动物生存和栖息;就植物群落结构而言, 小尺度的斑块和过于分散的布局模式, 使得植物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功能明显降低, 更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演替和物种的延续。鉴于以上问题, 在一定尺度内, 适度建立生态跳板 (即在适当范围的农地内建设一定规模的林地) , 来满足动物在林地斑块之间过度的需要。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影响农业生产,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的改善。当前农药、杀虫剂、化学肥料的大量运用, 主要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结果。比如, 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 某些病虫害天敌的灭亡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最终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景观生态学的途径, 就是要通过研究各种用地类型的斑块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机制, 最终达到景观的良性的持续发展。

3.4 依据林业用地实际情况, 营造适宜的群落结构, 实现景观的异质性

就我国国情而言, 目前林业用地多属于土壤贫瘠, 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的土地。依据土地情况和植物生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物种搭配结构, 对林业建设和管理来说, 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对于景观系统的健康发展来说, 增强了景观的异质性, 建立了适宜基地实际条件的生态群落, 就意味着建立了生态安全格局。例如:在兰州市北山等区域, 如果选择当地乡土植物, 如, 红沙、盐爪爪等耐盐碱、耐旱的植物物种为基础, 适当补充柠条、柽柳等灌木树种的种群结构, 比当前的乔木和灌木结合的结构要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景观特征也会富有地方特色。

4 结论

景观生态学原理是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景观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 解决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的科学。在林业规划中贯彻景观生态学原理, 十分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效益的增长, 并有利于解决林业与农业及其他行业之间的环境矛盾, 促进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作业任务书 篇5

作业题目:

某公园调研报告

作业任务:

1.对某公园进行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一份;

2.对公园场地、交通、空间、植物四个部分进行调研分析。

设计要求:

1.调研需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功能分布;土地、植被、水体等元素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2.调研应对园区与周边环境的交通关系、园区的交通格局、停车的用地环境、道路的等级划分与使用性进行相应分析。

3.对调研公园的空间设计形态与空间特征与设计方法经行分析与汇总。

4.对调研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模式、搭配方法、植物与建筑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设计表达内容:

1.调研报告不少于2400字.2.调研报告中必须有手绘分析图(如图示、平面、立面、三维)并将图片、手绘分析图与文字相结合。

3.调研应由A—场地、B—交通、C—空间、D—植物四个部分组成。

4.调研报告以PPT的形式上交。

注:

生态学创业原理研究 篇6

企业之间也像自然界生物之间生态关系一样,也存在原始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关系,研究这些关系,便于进一步了解创业原理,从生物生态关系方面得到创业启发,更有利于掌握创业规律。

一、原始合作创业原理

(一)原始合作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原始合作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我们常见的同种动物往往以群居形态生活。这些群居的动物个体之间就是一种原始合作关系。他们之间尽管有时也为了食物、空间等存在争斗,但仍然还要集体生活,主要是抵御外部侵害或者必须团结战斗才能击败对手赢得食物或生存空间。共同利益远大于个体之间的不利因素。如,原始部落人们集体狩猎生活就是原始合作关系。原始合作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原始合作关系原理,企业或生产者在共同的价值取向或利益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基于互相合作各自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创业模式。

(二)原始合作创业原理特点。1.目标利益一致。2.表现为互助关系。虽然互助现象背后可能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但总体表象是合作。3.合作者分离能够独立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当不同的创业者面临同样的发展机遇时,独立发展虽然也能够生存,但合作后却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收益。2.适用对象。创业者面对的是同样的项目,只是独立创业者实力弱小,不能更好地发挥生产优势,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发展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当前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成员能够统一享受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与市场竞争的红利,同时又能避开小规模生产经营的不利方面,这就是一种原始合作创业原理的具体体现。

二、共栖创业原理

(一)共栖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共栖关系是指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至少一方受益,任何一方都无害或无大害。生态学上生物的这种关系很常见。如,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的地方休息,火鸡为野山羊充当着警卫员的角色。冬天大雪封山绝粮的时候,野山羊用蹄子刨开埋在雪地里的草吃,火鸡也趁此时与野山羊一同进餐。野山羊与火鸡之间的关系就是共栖关系。共栖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共栖关系原理,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彼此生产经营在不受损害影响的情况下,能为对方创造好的生产条件、机遇,各取所需各自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发展的创业模式。

(二)共栖创业原理特点。1.目标利益不同,各取所需。2.互助关系或至少利大于害。3.分离也能够独立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创业者合作过程中无害有益时,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适用对象。能够相助而没有竞争关系的创业项目。有些大型商场与入住的“世界级”的加盟餐饮店两者有着不同的经营业务,都能从共同的顾客群上通过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分享得到各自的利益,它们相处经营互助有益无害,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运用了共栖创业原理。

三、共生创业原理

(一)共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共生关系是指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生物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二)共栖创业原理特点。1.利益共同体。2.互相依存。3.不可分割。二者分离则无法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与自己利益生死攸关的合作伙伴,彼此形成利益共同体,肝胆相照,共谋发展。2.适用对象。完全靠自己能力或资源条件难以达到创业的目标。葡萄酒厂与葡萄种植企业(户)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其间关系是一种唇亡齿寒关系,任何一方的兴衰与对方休戚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的就是共生创业原理。

四、寄生创业原理

(一)寄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主。寄生物从寄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寄主危害。寄生创业原理是指运用生物寄生关系原理,依靠已发展成熟的企业以“分一杯羹”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的创业模式。

(二)寄生创业原理特点。1.双方根本利益冲突。一方损害另一方利益。2.互相对立关系。一方索取,另一方付出。3.合作或分离事关双方切身利益。合则寄主受损,寄生物受益;分则寄主受益,寄生物无以生存。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背靠大树好乘凉。2.适用对象。由于这种创业方式与依托的企业是相同的赢利形式,会争占依托企业的市场份额,一般被依靠的企业与创业者是一家人,或者被依托的企业想帮助创业者。否则,是行不通的。适合子承父业式创业锻炼,或者有可以依靠的企业创业。

五、捕食创业原理

(一)捕食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生态学上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在通常情况下,捕食者为大个体,被捕食者为小个体,以大食小。

(二)捕食创业原理特点。1.强迫性利益统一。2.对立统一关系。3.弱肉强食。捕食企业增强,被捕食者被并入捕食企业。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要瞄准同行业弱小企业伺机兼并实施战略整合,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统领地位。2.适用对象。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中小企业等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竞争创业原理

(一)竞争创业原理基本内涵。竞争关系有种内和种间两种竞争方式,这里主要指种间竞争关系。生态学上竞争原理是指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

(二)竞争创业原理特点。1.目标利益的冲突。2.互相对立关系。3.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升级。

(三)创业启示及适用对象。1.创业启示。选择已经存在的行业创业时,要选择存在企业比较薄弱的行业切入,便于成长发展。2.适用对象。拥有比较优越的资源等创业条件,在切入将要创业的行业时,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与对手展开竞爭,分享市场。在高端化妆品行业,竞争对手众多,法国品牌讲奢华,美国品牌讲科技,日本品牌讲精细,早已形成竞分天下的格局。我国化妆品业起步较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行业薄弱环节寻找突破口。当然,创业原理远不只这些方面,不过从这个角度能够透视出创业的些许规律性,也许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7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建议[1]。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起初的敬畏到慢慢地了解自然, 适应自然;再到工业社会以及现在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尊敬———适应———改造———共处的过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新纪元, 城市化进程发展越来越快, 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也越来越普及, 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弃物, 从而造成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作为主角的人类开始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随之产生了“生态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标准, 生态规划理论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景观生态规划学也应运而生, 并且应用到各种规划领域当中。当然高校校园环境也不例外,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生活舒适、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生活、学习、游憩场所。

2 适应于校园生态规划原理

2.1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依托现有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 再加上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 总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 在满足校园场所功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以绿色植物为主, 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配置, 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

2.2 景观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中有“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意思是丰富的植物物种构成的生态群落稳定性及生态效益更好, 同时丰富的物种能增强群落的韧性和抗逆性, 多层次、多方位的物种构成的群落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多样性, 可以满足学生、老师等不同人群的观赏要求, 同时也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2.3 可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 意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强度、程序间的平衡性, 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 要科学地使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恢复程序达到平衡。校园景观更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景观领域, 所以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文化理念, 植物生长的空间性及时序性。

2.4 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丰富的物种构成稳定的群落, 稳定的群落再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必须先从整体把握再到局部细节的规划设计, 校园景观亦是如此, 在规划初期先把握学校整体的定位, 做好功能分区再进行局部细节刻画。

2.5 地域化原则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这句话就阐释了自然中有地域性这一现象, 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着不同的物种, 适应同一环境的物种生活在一起;人也不例外, 生活在一起的人, 至少是能适应当地文化的人, 在景观规划领域就体现在打造地域性景观上, 不同的景观领域类型在规划设计时有些不同要求。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个以“林”为特色的大学, 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肯定要用景观手法突出“林业院校”特色。

2.6 人本化原则

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 是近几年来提倡最多的理念之一。但现在国内的一些景观项目真正做到完全以人为本的还是很少, 还主要停留在理念阶段, 校园景观设计中, 学生是这个场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体验对象, 如何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校园景观设计要考虑的重点, 也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3 结语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8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景观设计

1 生态美学原理

生态美学,是国内近些年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有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毋庸置疑,生态美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强调不仅人,自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不仅要从人,也要从生态、宇宙自然的意义上去看待审美方面的问题,这对破除对美的僵化理解、将美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生态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一种显学和理论思潮的出现,它是与特定的哲学思想相关的,特别是受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影响深刻,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则诞生于西方的生态学视野下。西方当前的生态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以自然为本;二是反人类中心主义;三是认为作为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和动物是完全平等的[1]。

1.1 我国的生态美学观点

在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即道。庄子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仅是物我不分的审美观照,也是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从我国近些年流行的生态美学观点来看,其内涵已超出这些,更多的是从人的生命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谐和的关系看待审美,更多地看到社会文化和人类实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从这一立场出发,就不能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的美学原则,将“生态中心”与“人类中心”对立起来。生态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生物的存在权利,但是,它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差异,人有着不同于生物存在的社会性、文化性这一方面上,又有着明显的局限[2]。美学研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异,不能不以社会性、文化性的眼光看待生物存在。也就是说,不能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和立场。只是这里所说的以“人类”为中心,不是不尊重自然,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相违背,而是充分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协调,它实际上也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3]。从这一意义上说,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不妥当的,最好的说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不过,谈到这一点时,又需明确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而非自然,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研究是对人自身而言的,没有人,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存需要,也无所谓美不美的问题。

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通过体验、感受、领悟,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置身于大自然中,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4]。彭锋在《完美的自然》中指出:“自然美不是指自然事物符合某种抽象的形式美的规律,而是指自然在根本上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真身和根源。换句话说,从自然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原初形式来说,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消融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欣赏者以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方式沉浸在欣赏对象之中,无论此欣赏对象是自然还是艺术。”

1.2 西方生态美学观点

西方哲学家尼认为:“美是人的自我肯定,根本不存在‘自在之美’,‘自在之美’纯粹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在美之中,人把自己树为完美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一个物种舍此便不能自我肯定……人相信世界本身充斥着美———他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美’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人把世界人化了,仅此而已。”人不但是惟一的审美主体,而且归根到底是惟一的审美对象。“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而美学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则使审美判断的领域从此被限定了。

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美学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宇宙自然中的生命、如何拥有生存权利的问题,而是人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他所生活的世界上,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也是人如何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5]。

2 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石。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大系统,大自然有价值和权力等都是生态旅游规划者必须具备的意识和伦理素质。要求人们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强调自然主题和保护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生态旅游设施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能在景区内大搞人工建设,更不宜集中修建宾馆、饭店、商店、银行等形成旅游集镇。避免生态旅游景区城市化、园林化倾向。提倡“生态旅游建设”,开发出人与自然协调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学的要求,要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使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

3 西方工业基地的景观改造

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欧洲工业化问题和旧城市改造面临的诸多难题日益突出,促使整个欧洲开始思考以新的建筑、景观设计手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筑、景观学术界各种思潮的出现及对新世纪的思考催生了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它围绕“人·自然·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平衡”。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崛起的标志是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建造。瓦伦汀教授通过“德国鲁尔区艾美溪工业景观改造”、“慕尼黑旧机场改造”和“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3个案例,依照由大到小的尺度,分别解析了地区生态改造恢复、城区规划设计和建筑细部景观设计中体现的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理念。鲁尔工业区北部艾美溪河的绿色景观系统重建项目是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在艾美溪河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大型工矿企业,使得该地区的景观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点。如今,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区被改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许多残存的重型机械和高炉、气罐不仅成为人们游玩的项目,更是成为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象征;同时,生态系统的改造也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在慕尼黑旧机场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以生态的理念,将慕尼黑老机场规划成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生态公园3个部分,并通过多变的手法,将三者自然地衔接起来。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在建筑物的周围和一些细部作了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布置,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显现出生态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人·自然·技术”的理念[7]。

参考文献

[1]郭玲玲.从生态伦理学到环境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4):57-59.

[2]黄炎平,朱月兵.生态伦理视野中的自然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9-22.

[3]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2005(6):50-51.

[4]叶平.自然辩证法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11):8-10.

[5]毛宣国.当下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理论与制作,2008(5):40-41.

[6]佑素珍,王南浞.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透视兼论生态伦理学的存在[J].中州学刊,2003(2):147-149.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9

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景观 (landscape) 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 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3]。景观生态学 (lanscape ecology)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门刚刚崛起的景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涵盖了地理、生物、野生生物管理、林业、农业、景观建筑以及区域规划等学科, 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生态过程与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4]。

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 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基本原理应至少包括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1]。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于景观环境要求, 由单纯追求物质利益逐步向可持续、和谐发展转移,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

2 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

农业景观包括农田、耕地、林地、农场、牧场、鱼塘和村庄及道路等镶嵌体, 以农业特征为主, 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镶嵌分布。理想的农业景观规划具有农业的第一性生产、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并具有作为一种旅游观光资源三方面的功能。农业景观规划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 提高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 构建生产高效、生态稳定和社会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5]。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农业工程的使用, 提高土地生产率, 增大农业生产效率, 使得农村各产业蓬勃兴起, 但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人口压力下, 耕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等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因而如何对农业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是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

综上所述, 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来源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最终目标就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 既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 逐渐达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 又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 协调人与环境、人与生物、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6], 使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对背景及景观总体布局的系统分析, 县域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1) 背景分析。景观在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分析及评价和空间配置。 (2) 总体布局。满足景观整体的多样性和局部点的多样性, 并制定规划与设计目标。 (3) 生态特性规划及实施策略。该文以绵竹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探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农业景观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

3 规划案例

3.1 研究区背景

绵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为沱江的发源地。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 山高谷深, 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 属近代河流的冲击平原, 其形状如一只金笔尖。绵竹县大致为高、中、低山, 有台地、阶地及河漫滩等多种地貌类型, 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降水充沛, 四季分明, 夏季暴雨较多, 常有洪涝。冬季长而少雨多阴天, 水资源丰富, 其主要河流均为沱江水系, 自西北山区流向东南平原, 多属于季节性河流。土壤胶体品质好, 养分较丰富, 多以水稻土为主, 天然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地区。

绵竹县面积1 245.3km2, 总人口52万人, 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发达,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将市区与各乡镇紧密相连, 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农业技术推广较快, 间作轮耕技术、立体种植及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 农业灌溉条件较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 从景观规划理论而言该区资源和农业景观变化较多, 经济和生态功能丰富多样, 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3.2 研究区规划目标

该区景观仍属于典型的农业景观, 全县自然条件差异大。东南部冲击土区光热条件最好, 是生产潜力最大的农业区, 而高、中、低山区域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小、人口压力严重、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规划时应以生态功能恢复和保护及农业土地利用为主, 逐步建立空间合理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因地制宜考虑区域生态特点, 合理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 在保证基本农业产量的同时, 发展林、牧、副、渔等其它产业;协调土地利用比例, 提高整个区域农业总生产力。逐步恢复和提高农业景观产物的产量, 促进经济发展, 维持生态平衡,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区域生态功能背景分析

研究区受区位作用制约, 以乡镇为中心, 向外围集约菜地、耕地和果园的环带依次交替为其表现形式, 构成了整个区域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自盆地东南边缘分别以生态保护林地、经济园林地及向内部呈条状过渡的农业耕作用地为三大主要功能区。

3.3.1生态保护功能区

(1) 位置:位于县境西北部, 高、中山地带, 海拔高度700~2 000 m, 主要为自然土与紫色土区。 (2) 功能:其主要功能为生态保护, 以发展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为主, 形成天然的环境卫生隔离和保护屏障, 是该区开发利用的方向。 (3) 依据:地区以高、中山地为主, 多为石灰岩、变质岩以及沙页岩风化发育而成, 由于坡度大,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覆盖率比较低, 因此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位, 同时由于土层质地较薄, 有机质较缺乏, 严重缺鳞, 导致该区不便耕地。

3.3.2 经济园林功能区

(1) 位置:大致分布在绵远河河漫滩与石亭江河漫滩两岸。 (2) 功能与利用方向:以经济林种植为主, 适当增加或扩大梨、苹果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采取掺沙改泥、增土改薄和开沟排湿等措施, 防止洪水淹没和冲刷, 遏止水土流失;坚持土地利用、改造与建设相结合, 目的在于改造沙薄低产田土, 最大化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 依据:地处河流两岸, 灌溉水有一定保证;地形以河漫滩一级阶地为主, 坡度较缓, 可供耕种;土壤为灰棕冲积土和灰棕冲积水稻土, 质地偏轻, 保水保肥差, 抗逆力低, 农业生产潜力开发受到极大限制, 但通过果园经营及增厚土层和增施有机质肥等农田改造, 基本达到了农业生产与利水、保水、保肥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环境服务功能的相互协调。

3.3.3 农耕功能区

(1) 位置:位于县境东南部, 为绵远河、石亭江等近代河流的冲洪积扇状平原一级阶地。 (2) 功能与利用方向: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 粮食和蔬菜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以高效、持续、稳定、高质的农业为发展目标, 通过以农田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重新构建及农业管理为基本手段, 以提高地力的耕作方式为目的, 改善其整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 合理安排作物轮作方式和间作方式, 补偿由集约化农田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3) 依据:土壤胶体品质好, 养分较丰富, 酸碱度为中性偏酸, 水肥气热较为协调, 景观过程以种植业为主, 土地改良为辅, 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典型单元景观规划与设计

3.4.1 经济园林区

根据农业景观的分布现状, 该区景观的空间结构大致以绵孝路 (县道) 为界, 分为东、西两单元, 东、西单元分别外接绵远河与石亭江, 内连农业耕作功能区。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方面, 经济作物与农耕作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提高规划区整体的农业产出。沿河岸两端有银杏树, 其银杏酮、内酯等物质具有杀虫的功能, 并且银杏树树干高大笔直, 对果园也起到了防风隔离保护的作用, 减缓了因河水冲刷所至的水土流失问题。就两大单元之间而言, 东部地区一直以果林为其主导产业, 其病虫害防治、栽种技术等方面更为成熟, 但品种较为单一;而西部地区农耕面积占比较大, 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果林产业, 考虑到绵孝路作为东、西大单元对境外的主要交通道路, 可沿绵孝路两侧增设农产品加工服务站, 便于农产品采摘后的包装及对外运输。

(1) 东部单元:现状景观格局为几大果园斑块在交界处或边缘地区零星的衔接许多小的农耕斑块。地势较为平缓, 土壤质地为沙质, 肥力中等, 但通气性好;邻近绵远河, 灌溉水资源得以保证, 景观相对稳定, 变化不明显, 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发展方向。主要途径:扩大果园种植范围, 合理地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注意不同品种相互之间的空间搭配, 改变品种单一化经营模式, 推广应用立体生态农业新技术, 把猕猴桃与黄豆、苜蓿等固氮植物套种, 豆科植物根系寄生了许多根瘤菌, 这些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植物提供氨使土壤肥力增加, 更有利于猕猴桃的生长, 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达到了生态资源节约和丰产的效果。

(2) 西部单元:现状景观格局呈果粮斑块间作镶嵌的格局。地区土层厚薄不均, 质地偏轻, 石砾多, 保水保肥差, 耕作性不良, 应先改造农田土地, 并以农林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挖高填低, 废除不规则的田埂, 整建条田, 深翻埋石, 增土改薄, 开沟排湿, 扩建水利排灌渠, 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 以提高肥力, 改善耕作条件;合理搭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空间结构, 注意果园与粮食之间的比例、距离和相互的镶嵌方式;在石亭江以北水肥条件较好地方,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而在石亭江以东片区水分不足, 以种植梨、苹果和桃等水果为主。

3.4.2 农耕区

该区景观设计以农业生产为主, 其基本结构以农业景观为基础, 以河流、防护林、树篱和农村道路为廊, 以建设用地和灌溉水田等为斑块的斑、基、廊空间镶嵌格局。景观建设方面应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增厚土层, 改造沙薄低产田土, 提高耕地肥力;合理安排多种共生互利关系, 增强物质间循环、能量的流动;完善对内对外的道路交通体系, 扩建树篱, 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低产田土为该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 所以可将该区农业景观即基质设计为水旱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 在保水性强的地方混合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 巧妙利用能量循环和水资源, 不仅实现了传统水稻品种的田间保护, 还有效地抑制了稻瘟病的发生;在保水性较弱的地方, 种植玉米和小麦等旱作物种, 在两者间隙轮种马苕、巴山豆等作物, 这些植物既是优质的绿肥, 又是牧畜饲料, 达到对农业资源充分利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

3.4.3 畜牧养殖区

绵竹农业有悠久的养猪、牛、羊的传统, 其养殖业技术较为先进。该区农业景观发展方向应以畜牧养殖达到适度的标准生产规模为主, 实现农业资源、劳动力和运输等要素最佳配置。在提高其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现代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建设农产品、畜产品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具体途径为“种植—生物质原料—养殖—粪便—沼气—种植”的生态模式, 以生物链的方式将整个区域的种植与畜牧等有机串联结合在一起, 突出农业景观的污染少、节水、节地、节药、节肥绿色生态特点。同时, 绵竹县水资源丰富, 养殖鱼类条件优越, 该区鱼类适生品种众多, 主要有鲤鱼、鲫鱼、黄鳝、泥鳅等, 且市场前景很好, 应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合理扩大鱼塘养殖面积, 建设渔业规模化经营基地, 以稻—鱼和蔗—鱼生态农业模式来提高生物之间的生态循环, 从以往单一的水产养殖, 发展成为一条集养殖、观光、垂钓等项目的产业链, 大大提升了其经济价值。

4 结论

绵竹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通过增加循环层的补缺利用等途径优化设计其最佳空间结构, 将农业景观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等元素嵌合, 重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景观, 全面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 也实现了对农村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在生态效益方面, 通过对景观功能单元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有助于强化和完善农业产业间的生态系统联系 (见表1) , 节约了能源,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 对原有的农村自然资源和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同时融入旅游观赏、生态产业、农业体验和乡村民俗等元素, 在总体布局上优化其景观格局, 在景观内部之间改善其生态条件, 既保持自然植被斑块的完整性, 又充分发挥了其生态功能, 是农业景观规划的一种发展趋势。

摘要: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肥力”, 更加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以绵竹县为例, 探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对原有的农村自然资源和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同时融入旅游观赏、生态产业、农业体验以及乡村民俗等元素, 重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景观, 发展环保型农业产业, 实现社会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仰麟, 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2) :46-48.

[2]包志毅, 陈波.乡村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几种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 (1) :57-62.

[3]肖笃宁, 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科学, 1997 (4) :356-363.

[4]郭柯, 董学军, 刘志茂.毛乌素沙地沙丘土壤含水量特点——兼论老固定沙地上油蒿衰退原因[J].植物生态学报, 2000 (3) :275-279.

[5]肖笃宁.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 :46-48.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10

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 如与周边环境的冲突, 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 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1.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环保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 设计与施工过程中, 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 即道路线形的“平、直、缓”以达到“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 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 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 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 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 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开展环保设计, 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1.2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之美学

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应有的美观造型, 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 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在高速公路修建的全过程中, 应把建立新的公路交通景观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 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 导致岩石裸露、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些小生态系统原有的自然形态被改变;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 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 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 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 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 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 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 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 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带来一种审美愉悦, 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原理

公路景观设计应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相协调, 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因此, 公路景观设计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 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

2.1 独特的通视效果

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与城市街景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者均为带状空间, 但又不同于城市街景的功能和特征。城市街景人工性、围合性强, 视域有限, 而高速公路景观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 使司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

2.2 与正确的导向相衔接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 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 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 高速公路路面的引导、隔离、防护设施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要求, 其形态、尺寸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而两侧的小品、坡面造型、远景呼应等有较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2.3 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 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 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 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 其宽度可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 一般以10~15 m为宜, 其景观应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 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景观效果。

2.4 景观序列构成

高速公路景观虽然是由高速公路特定的线条骨架构成, 但与其他园林景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形式, 主要表现在景观序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试比较以下序列形式。

园林景观序列两段式:起景 (入口) —高潮 (主景) ;空间形式:合 (小空间) —开 (大空间) ;三段式:起景 (入口) —引申 (过渡、前奏) —高潮;多段式:起景—前奏—过渡—高潮—结束;空间形式:封闭 (小空间) —半封闭或半开敞 (小空间或借景空中间) —开敞 (主景大空间) —封闭或半封闭 (小空间)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 (立交) —引导 (道路标志) —延伸 (节奏、韵律、隔透、连续) —结束, 一个立交预示着新的开始。空间形式:开敞半开敞 (入口) —开敞为加少量封闭 (沉降路段) —结束 (下一个入口) 。

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3.1 景观要素的布置

针对动态中人的视觉特性, 在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布置时, 要考虑不同路段上视觉停留时间的长短所带来的影响。对灭点位置变化较小 (即视线停留时间较长) 的长直线路段, 可以考虑布置对景, 景观要素宜作强化处理, 以加深景观的视觉印象;而对视觉停留时间较短的部位, 景观要素的处理可以适当淡化。

此外, 还要考虑不同车速时司机视域和注视点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速度逐渐提高的路段, 由于司机的视域会越来越窄, 注视点也会逐渐变远, 设计具有警示和导向作用的路标、绿化等景观时就应首先根据动态中人的注重力集中和视域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其有效尺寸和距离。

3.2 景观尺度的确定

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 随着车速的提高, 人的尺度感不断加大, 景观体量也要相应加大。比如对于在公路景观中起重要作用的绿化植物, 其风格可以是小巧精致或玲珑剔透的, 也可以是一挥而就、气势磅礴的, 但高速公路大范围绿化种植时, “大手笔”绿化种植与现代化高速公路在内涵上更为协调, 更符合人的动态视觉感受。

3.3 隔离带景观设计

隔离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眩, 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 最大限度地将眩光引起的事故减少到最低, 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虽然从造景的角度出发, 不具备有太多变化的特点, 但从简单重复的韵律节奏以及线形上, 同样具有一定的观赏美的效果。植物的选择常常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 色彩以深绿色、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色为主进行搭配, 在一定限度内要充分表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3.4 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

一是与城区接壤的绿带设计。这一绿带景观具有与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双重性, 设计时其结构应参照一定的技术参数。根据有关部门和国外有关资料可知:林带宽度市内以6~15 m, 市区以15~30 m为宜;林带高度10 m以上;林带与声源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受声区;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 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 特别是高绿篱防噪音效果最好;根据日本近年来的调查, 40 m宽结构良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 dB;在美国这一宽度为45~100 m, 种植草花、宿根花卉、灌木、乔木, 其林型由低到高, 既起到防护作用, 又不影响行车视线。上述数据表明, 这一区域的绿地景观从理论上讲, 应该是越宽越好, 但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减少建设费用的角度来看, 合理地规划林带宽度和高度, 尤其是宽度的划定是影响该带状景观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生态与景观的双重作用, 可以确定绿化的林带结构为封闭式结合部分半通透式, 至于半透式出现的部位, 应与城市景观相结合, 遵循“佳则收之, 俗则屏之”的原则, 充分体现城市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机融合;二是主线部分设计。沿道路主线两侧的绿化设计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 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由于这一部分具有跨地区, 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的特点, 设计时应根据道路所跨区域的土壤、水文、气象、地形、护坡结构、涵洞、桥梁等条件及特点, 划分典型设计断面, 并标出起讫点的位置。确定道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品种。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如收费站、服务区等道路两侧500~1 000 m的范围, 属于重点处理区域。

4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高速公路在视觉效应上应该是一条动态景观的廊道。由于此廊道具有长度大且视点又以一定速度运动的特点, 视点运动着的人们, 希望看到美丽、和谐、变化和有序的景观, 并存在着坚持追逐这些景观, 且不到终点就不停止的愿望。因此, 遵循形式美的普遍原则并充分考虑动态中人的美感特性是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

韵律节奏是公路景观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法之一。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常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有节奏地重复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 但只有简单的重复则易感单调, 故在韵律中应体现组织节奏上的变化。公路景观构图的韵律节奏方式有很多, 常见的有:简单韵律, 即由同一组成因素反复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等高、等宽的爬山型声屏障, 等距离种植的行道树等;交替韵律, 即由两种以上的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公路选线时直路与弯道的交替布置、两种行道树的交替种植、两种不同的花坛交替出现和等距排列等;起伏曲折韵律, 即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成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曲折的变化。如连续布置的桥梁、边坡挡土墙、花坛、林带、建筑物等, 为了防止呆板, 宜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 体现起伏曲折的变化。

5结语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11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学发展的自然结合。景观(Landscape)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概念。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赞美诗》中,用于描述基督圣地耶路撒冷的美丽景象,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

在德语中,Landschaft一词是景观的同意语,但包含了更多的地理空间的含义,被解释为整体空间环境中可视性的空间整体。19世纪初,德国著名地理学家Von Ilumboldt把景观一词引入地理和植被科学中,地理学家限制了概念的内涵,用于表示地壳的地理外貌和形态特征。

俄国地理学家拓宽了景观一词的含义,使之同时包含非有机体和有机体的现象,第一次使景观有了生物学的含义。贝尔格1931年把它定义为:“地理景观是物体现象的总体组合,在这个组合中,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的活动是同意的,协调的整体,典型的重复在地球的一定地域内的。

1971年,德国地理学家Troll将它定义为:“综合了地理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和事物在人类生活空间的可见实体”,从而使人成为景观的主体。

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相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任何一种景观:一片森林,一片沼泽地,一个城市里面都是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的,是“活”的,是有功能和结构的。

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上,景观是指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狭义景观则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者更具体的说是景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及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的建立。景观生态学把地理学研究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方法与生态学研究功能相互作用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探讨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异质性管理。

在1981年,当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在荷兰举行第一次会议时,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萘沃德在报告中说:“在时间空间中所有组成成分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景观生态学。但是那些利用景观生物分部学与景观分类结合,描述图例、编制景观图的工作,不是景观生态学。”C.Troll在1968年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对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相互关系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阔。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完整的结构,且有相应的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功能,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和美学价值。景观是具有明确边界,在空间上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以及动态上的相对稳定性。

景观的系统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景观总是由异质的景观要素所组成,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关系和生态过程中的功能关系等水平方向上,而且还表现在景观等级系统结构中垂直方向上不同等级水平之间的关系。景观的系统整体性明确了景观生态学研究方向和方法论特点。

2、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

景观生态的研究一般都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更小的尺度上分析其成因机制,在更大的尺度上综述变化过程。

3、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镶嵌性是研究对象聚集或分散的特征,在景观中形成明确的边界,使连续的空间实体出现中断和空间突变。Forman所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就是对景观镶嵌性的一种理论表述。

4、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景观演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两个方面,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更有人为型、经济型景观。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德国著名地植物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相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学科综合思想的萌芽期;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的学科思想巩固阶段;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学科初创期;从80年代初开始的国际景观生态联合会成立之后的全面发展时期。

直到这时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land mosaic)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纪念麦克哈格先生逝世两周年.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p70-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68-74.

3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1997/3.

4 肖笃宁.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生态学杂志,1999(6):75-76.

景观生态学原理 篇12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最初应用于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

2 城市景观设计

2.1 城市景观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质供应和废物处理等过程彼此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不同城市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城市景观的镶嵌性和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2.2 城市景观设计构成体系

以城市而论,城市景观要素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中,物质性景观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模式可划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大结构形式,从城市设计理论角度对应可划分为景观市域、景观轴、景观节点三个部分;非物质性景观则是以此三种物质景观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它是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和一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目标,也是城市环境景观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在。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在保持城市环境景观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赋予城市明晰的认知形象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通过对物质景观要素的再塑造,体现城市高尚生活情趣和高雅文化品味,从而唤起人们对认知形象的美好联想与心理体验。城市景观构成体系可见表1。

2.2.1 景观市域——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基础

标志景观区是指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标志市域。一般是由人工或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观组成的景观群落,不仅能突出城市个性,而且能代表城市文化品质。

特色景观区是指按照城市功能及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生产、生活功能地段。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等。

历史景观区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的载体,是城市不同时期文化生活特征的积淀,如各类古建筑群、历史遗址等等。

2.2.2 景观轴——构成城市景观的骨架

生态型景观轴是联系各自然景观市域之间的生态通道,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各种生态流运行通畅的主要方式。如连绵的山体、河流及稀有植物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带。

人工型景观轴则是城市中市民活动的交通载体,是保持城市功能高效运转的主要通道,如城市道路、铁路、水路及步行专用道。

2.2.3 景观节点——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个体

各类景观节点均为承载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城区范围内的各类公园和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表征,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作为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不仅是创造现代都市生活所企盼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舞台,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南宁市景观要素设计实践

南宁市四周青山环抱,外围分布着相当数量的水库和林区,城市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均有低矮的丘陵和山体围绕,构成城市特有的山势特征,市域内郊野绿化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良好景观背景,同时众多历史人文遗址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全市景观资源体系的分析,在南宁市特有的山、水、林自然资源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按照环境景观体系分级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出一批高质量的景观风貌要素,以形成生态系统良好、景观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绿城”形象。

3.1 基质类景观要素设计

3.1.1 标志景观区

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与快速环道交汇处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南宁市城市风景线的焦点,凭借其“朱槿花”式的特色构造成为了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会展中心旁边的民歌广场是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行的南宁市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要活动场地。由于会展业要求有一个完善强大的与之配套的集商务办公、住宿、餐饮、通信、金融、购物、旅游等为一体的相关服务与服务设施,因此,该处景区的设计显得极为重要,对该区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控制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对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绿地园林景观改造,尤其是对民族大道延长线、竹溪路交叉口绿地及会展中心入口、边坡等地段进行园林绿化精品景观建设,将该市域建成展示“中国绿城”形象及特色的窗口(见图1)。

3.1.2 特色景观区

特色景观区是城市各项功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具体反映。结合城市主导功能的建设,强化其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力求创造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形成清新活泼、各具特色的都市核心。

商贸中心区——以密集的商业群落、步行街、高层办公楼构成其主要特征。需要重点加强对埌东高层建筑群的建设,注意处理好其与南湖、青秀山之间景观视廓及城市轮廓线关系(见图2)。

文化艺术区——以各具特色并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形象及融现代与历史为一体的空间意向为特征。重点建设南湖地区的景观特色,并结合南湖广场的改造加强对南湖周边环境的建设,力求创造一个高品位的艺术场所。

行政办公区——以恢宏的建筑空间,典雅庄重的室外环境为特点,逐步完善省市行政机关办公区的改造与建设,综合整治周边环境,加快形成各级行政中心区。

科技产业区——以新颖的建筑形态,有序的绿化空间为其基本表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

风景旅游区——发挥南宁市的园林景观和生态优势,选择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基础比较好的景点作为精品景点来重点建设,如重点加强青秀山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提升服务档次。

生活居住区——对主城内已建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拆违建绿,美化环境。

3.1.3 历史风貌区

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古迹是南宁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南宁市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必须坚持“抢救、保护、继承、发扬”的方针,保护好全市的文物保护单位、街道及里弄,并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民俗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对南宁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将南宁市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义重大的文物景点列为市级文物单位进行保护,更加深入地发掘南宁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南宁市的环境特色,形成城市特色的文化个性。

3.2 廊道类景观要素设计

3.2.1 生态型景观轴

首先,邕江蜿蜒流经市区,河水清澈,尺度宜人,是南宁市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资源。对于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应结合堤路园建设,充分利用其宽阔的水面和两岸的自然景观,建立起邕江两岸完整和连续的开放绿带系统,并因地制宜地修建一些娱乐设施和亲水设施,围绕邕江沿岸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蓝绿”滨水开敞空间和生态型景观轴线。同时要充分利用南宁自然地理特征,塑造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滨水居住环境和景观风貌(见图3)。

其次,朝阳溪、可利江、心圩江、竹排冲、良凤江等插入城市的溪流水网,是南宁市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保留这些水网,并加以人工的绿化和美化,借以形成蜿蜒曲折、风景秀丽的开放绿带系统,既可以将城市空间自然分割成若干生态细胞个体,又可以利用这些楔形绿带从外界引入新鲜空气,净化城市环境。

最后,南宁盆地周围的丘陵和山体,也是南宁市独特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这些丘陵和山体特点,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调控,保护好城市周边的自然地形和地貌,建设好南宁盆地大绿化生态圈,提高城市外围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富有亚热带城市特色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形成南宁市外围系统的生态型景观轴。

3.2.2 人工型景观轴

人工型景观轴即城市道路、铁路和步行道所组成的“路轴”,通过精心设计将其与沿线建筑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以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按照目前城市道路的功能类型,通过引入有关的规定和机制,赋予各路轴不同的性格特征,对各主要干道按照整治、完善、建设三种方式予以明确的规划要求,并针对步行道路建设提出系统性要求。

首先,对于民族大道、西乡塘大道、滨湖路等交通性道路,应主要考虑大尺度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尤其要注意上部立面的协调统一;绿化则强调连续、成片、成带的整体效果;道路中央分隔带可种植具有南宁地方景观特色的乔木和整形灌木,以限定街道的空间,调节街道的尺度,并丰富街道的空间层次(见图4)。

其次,对于民生路、兴宁路等传统历史街道,应以重点保护为原则,保持其骑楼风格的商业街特色。立面的处理应协调建筑物的轮廓、材料和色彩等因素,严格控制商业门面招牌制作和霓虹灯效果;骑楼内的人行道应进行统一铺装,还应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点状的绿化。

最后,对于其他居民活动密集型街道,在其立面处理上要与其功能特征相呼应,强调一种街道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底层的内容与装饰要与街道品质相适应。同时还应精心设置街道绿化、地面铺装、标示牌、电话亭、照明灯具等环境小品,努力创造优美动人的街道生活空间。

3.3 镶嵌类景观要素设计

3.3.1 城市广场

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和文明气氛的“客厅”,在体现城市个性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5)。城市广场在设计时,不宜一味追求豪华,气派,应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可考虑适当化整为零,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分割设施来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借用中国古典园林小中见大的处理手法,使规模小的广场变得丰富和赏心悦目。

还可在城市新区和旧区的适宜位置开辟更多的公共广场,形成均衡分布于各个市域的具有不同空间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群。

3.3.2 城市外部出入口

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南宁市在东西南北四个出城方向与外环高速路和快速环路相交形成八个主要的城市外部出入口。南宁应该在保持这几个外部出入口在空间上的序列性和功能上的导向性的同时,对其周围相关的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全方位绿化,塑造各出入口环境品质高雅的城市门户形象。

4 结语

城市景观的所有景观要素都可以从空间结构特征上归结为斑块—廊道—基质等结构成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或格局,就是这些不同属性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性质的景观基质中的分布模式。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结合城市景观要素的属性,针对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特征,及其在城市景观整体中的空间配置,可以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模式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和对物质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展现城市健康风采与美好形象。

关键词:景观生态,景观生态学模式,城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凌小晨.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上一篇:关系结构下一篇:社会与职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