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恢复曲线

2024-05-25

压力恢复曲线(共6篇)

压力恢复曲线 篇1

1 前言

随着早期试井解释软件的应用, 早期试井解释软件对不出径向流直线段井的多解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探索早期试井解释方法的多解性问题, 加深对早期试井解释多解性的认识, 本文把2006年至2010年测试的18口变流量试井资料, 用早期试井解释软件对变流量试井中的每个关井恢复段 (见图1) , 进行分段解释。根据变流量试井曲线形态不同, 将其划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所有压力恢复段都是直线上升, 早期拟合曲线都未过导数峰值高的井;二是分段关井压力恢复段直线上升、在最后的长关井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的井, 早期拟合曲线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三是所有压力恢复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都超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将所有压力恢复段曲线分别拟合, 并把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作为重点多次解释。把各压力恢复段的拟合法平均压力与最后的长关井恢复段拟合法平均压力进行对比。总结变流量试井中的, 各短关井恢复段拟合法平均压力与长关井恢复段拟合法平均压力之间的规律。

2 分类解释及结果分析

用早期试井方法对18口变流量试井资料的每个关井恢复段进行解释。根据早期试井拟合曲线和变流量试井恢复曲线形态共分三种情况:一、所有压力恢复段都是直线上升、早期拟合曲线都在导数峰值高点之前的井 (见图2) , 这类井共有9口;二、短关井压力恢复段直线上升、在最后的长关井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的井, 早期拟合曲线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 (图3) , 这类井共有5口;三、所有压力恢复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 (见图4) , 这类井共有4口。

从解释结果看:

(1) 所有压力恢复段都是直线上升、早期拟合曲线都在导数峰值高点之前的井, 这些井多是低产低渗的扶余油层井, 由于各关井恢复段都是只有早期井筒续流段, 地层信息反映不完全, 所以早期试井解释结果差异性大;

(2) 短关井段压力恢复段直线上升、长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 各段拟合法平均压力相差都不太大, 经多次拟合找出每个短关井恢复段的多解区间, 发现这些井的长关井段拟合法平均压力结果包含在短关井恢复段的多解区间中;

(3) 所有压力恢复段曲线都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过导数峰值高点的井, 各关井段的拟合法平均压力多解区间小于0.4MPa, 因为过了导数峰值高点之后的井地层信息反映较完全, 拟合法平均压力接近于真实地层压力, 所以各解释段的平均压力非常接近。

3 几点认识

通过对变流量试井各个压力恢复段的早期试井分段解释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 所有压力恢复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都在导数峰值高点之后的井, 所有关井段的平均压力都可以代表地层平均压力。对于这类的井可以考虑用变流量试井的方式进行分段关井, 不需要最后的长关井段, 减少关井时间, 降低产量损失, 为油田稳产提供保障;

(1) 短关井段压力恢复段直线上升, 在最后的长关井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早期拟合曲线在导数峰值高点之后的井, 长关井段的地层压力可以代表全井地层压力, 短关井段平均压力的多解区间包含了长关井段的地层压力;

(3) 对于所有压力恢复段都直线上升的低产液量低渗透性油层的井, 各段早期试井解释的平均压力相差较大即多解性区间较大, 但最后长关井段压力仍然包含于短关井段的多解区间中。

摘要:本文将所有变流量试井资料分为三类:所有恢复段都是直线上升的井;短关井恢复段直线上升、长关井恢复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的井;所有关井恢复段曲线变缓有拐点出现的井。将这三类曲线用早期试井解释软件对每个压力恢复段进行分别解释。并把短关井恢复段拟合法平均压力与长关井恢复段拟合法平均压力进行对比, 寻找各恢复段平均压力之间的规律。

关键词:早期试井,变流量,试井压力,恢复曲线,规律

压力恢复曲线 篇2

2016年3月4日9时, 2016-1批某点火具在测试压力—时间时, 示波器输出如图1所示的压力信号, 不同于往常试验所得曲线, 观察图1发现压力信号上升后下降缓慢或未有下降, 连续测试5发, 所得压力信号输出曲线均如图1所示, 获取图1中压力信号的峰值及作用时间。所测数据不符合产品性能要求。

2 测试系统组成及测试原理

2.1 测试系统工作状态确认

上述问题出现后, 对测试系统进行现场检查, 检查情况如下:

(1) 此次试验用仪器、设备均检验合格 (具体见表1) 。

(2) 连接线路按图2所示连接正确可靠, 且各仪器有效接地。

(3) 仪器参数设置:智能雷管电参数测试仪 (简称发火仪) 参数设置:电流1.5A, 持续时间3ms;示波器参数设置:通道“1” (发火触发同步信号) 纵坐标1V/格, 横坐标1ms/格;通道“2” (压力信号) 纵坐标500mV/格;稳压稳流直流电源参数设置:24V电压。各仪器参数设置符合点火具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

(4) 压力罐完好无损, 无泄漏现象。

2.2 测试原理

(1) 测试原理:如图2所示对装在5ml压力罐内的产品 (即点火具) 施加1.5A、3ms的直流电流, 产品发火, 产生的气体作用在传感器上, 使其输出一个和压力变化相对应的电压信号, 示波器接收、转换后以图形的方形式输出此电压信号 (如图3) 。

(2) 压力 (P) :读取图3中的电压值△U, 因压力 (P) 与电压值 (△U) 成线性关系, 即P=△U/比例因子, 得到产品作用后产生的最大压力值P。

(3) 时间 (t) :读取图3中△t, 即为点火具点火到最大压力值的时间。

3 原因分析

经对测试系统现场检查及其工作原理、线路连接的分析了解可知, 导致测试系统压力信号输出异常的原因有:

(1) HP54602B示波器输出信号失真;

(2) 07092111传感器信号传递失真;

(3) 2016-1批点火具发火后产生的压力不足而导致曲线异常。

为确定点火具点火压力-时间曲线异常的具体原因, 进行了试验排查, 设定试验方案如下:

在保持原有测试系统状态即线路连接、仪器参数设置不变的基础上:

方案一:更换示波器:用TDS3034C示波器替代HP54602B示波器, 取2016-1批点火具进行试验, 连续测试发20, 测试曲线均如图1所示, 试验结果不符合产品性能指标要求。

方案二:更换传感器:将检验合格且同量程同精度等级的091110115传感器接入测试系统, 取2016-1批点火具进行试验, 连续测试20发, 测试曲线均如图4所示。试验结果符合产品性能指标要求。

方案三:更换点火具批次:取已经验收合格的2015-3批点火具进行试验, 连续测试20发, 测试曲线均如图1所示, 试验结果均不符合产品性能指标要求。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试验结果可知: (1) 更换示波器, 输出曲线显示仍旧异常, 因此可排除试验时HP54602B示波器输出失真的情况; (2) 更换传感器, 测试曲线显示正常, 因此07092111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有待进一步确定; (3) 更换验收合格的2015-3批点火具进行试验, 示波器输出曲线仍异常, 从而可排除2016-1批点火具输出压力不足而导致曲线异常的情况。

将07092111、091110115两个传感器再次检测, 全自动智能压力校验仪检验过程如图5所示, 检验结果两个传感器均合格, 且符合0.5级的精度等级。仔细观察图5, 发现在2MPa校验点处压力趋于平缓且此过程保持有约 (1~2) S的时间, 其它校验点4 (6、8、10) MPa处亦存在此现象。考虑到点火具发火时产生的最大压力是一个瞬间值, 且从点火到产生最大压力值的时间不超过3ms。对比传感器校验过程与试验过程发现:压力产生及其持续时间长短存在差异, 由此当传感器因多次使用而响应迟滞时, 就会出现这种曲线异常的情况, 且因工厂现有检测技术有限, 不能对传感器响应时间进行检测, 因此传感器仍有可能被检验合格, 而这种状态的传感器应用于生产试验时, 此时所得到的试验曲线失真。

查阅传感器使用记录, 传感器于2015年6月检测合格后用于压力-时间曲线测试试验, 其检定周期为6个月/1次, 2015年11月再次检测合格, 至2016年3月4日, 已经多次用于试验。因传感器为精密仪器, 其响应时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 当响应时间增大到临近或超过点火具点火到最大压力的时间时, 传感器测试信号失真, 直接导致示波器输出曲线失真。

4 结论

点火具点火压力—时间测试时出现输出曲线异常问题, 其原因是压力传感器多次使用后, 响应迟滞, 信号传递失真。

5 采取措施

因工厂生产试验需要, 但现有检测技术有限, 无法及时发现传感器响应迟滞的情况发生, 为确保试验的正常进行, 试验结果正确、可靠, 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 根据传感器使用次数定期更换传感器或当试验数据压力值 (P) 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时, 立即更换传感器。

(2) 加强对传感器作用原理的了解和认知, 合理使用传感器。

同时希望工厂更新试验设备, 引进先进检测技术, 从而及时发现、有效防范同类问题的发生。

摘要:通过对测试某点火具点火压力—时间时出现的输出曲线异常问题进行分析、试验, 得出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多次使用后, 响应迟滞, 信号传递失真。然后, 根据问题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曲线异常,传感器,响应迟滞

参考文献

[1]王凯民, 张学舜.火工品工程设计与试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2]GJB5309.24-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24部分:点火压力—时间曲线测定[Z].

[3]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JJG882-2004) [S].

压力恢复曲线 篇3

1Russel的理论方法

Russel法[1]提出了关于钻孔瓦斯不同压力阶段变化的分析方法。在某些情况下, 不同压力阶段变化分析是为Horner法计算透气性系数而提供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也为如何区分压力增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变化的特征 (如早、中、晚期3个阶段) 提供理论依据。

早期阶段是在封孔后, 由于成孔时大部分钻孔内瓦斯已经排放, 钻孔周围瓦斯急剧向钻孔中流动, 使钻孔内压力急剧上升。中期阶段是由于钻孔的早期阶段瓦斯已充满整个钻孔中, 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变小, 而导致整个煤层瓦斯流向钻孔, 但瓦斯流量逐渐变小钻孔压力增长趋势也相对减小。晚期阶段随着瓦斯的排放, 孔内瓦斯压力上升速度减小, 使得钻孔内部的瓦斯压力同煤层的瓦斯压力趋于平衡。

在Horner方法中描述了P1与lg (tp+Δt) /Δt的关系 (P1为钻孔瓦斯压力, tp为成孔到封孔装表前时间, Δt为观察时间) 作压力曲线, 运用压力恢复曲线中期观察点所构成的直线段斜率m来计算煤层透气性系数, 中期的选择及其斜率的大小是非常关键的。

从Russel方法的研究中可揭示出不同阶段压力变化的特征, 该方法描述了在瓦斯压力恢复过程中, 钻孔压力如何随钻孔中气体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 并描述了在受瓦斯流动影响过程中, 对瓦斯压力不同阶段变化特征的正确分析, 绘制出压力恢复组P/ (1-1/CFt) 与lgt的瓦斯动态变化曲线 (图1) 。

其中, P=PWS+P0。P0为标准大气压力;PWS为测得表上瓦斯压力;CF为考虑流入钻孔中的气体逐渐减少的一个校正因子。校正因子CF必须通过试算法进行判断, 直到压力恢复组与时间对数曲线为最佳线性曲线, 才能判断出CF的取值。如图2所示, 当CF取不同的值时得到不同的瓦斯变化曲线, 这条大致呈线性变化的曲线中的CF值, 即为钻孔中气体逐渐减少的一个校正因子。

当校正因子CF确定后可确定出瓦斯动态变化曲线, 在所取变化曲线上取中间几点 (不少于4个观察点) 作直线段, 其取直线段最线性时为所求直线段, 从而可判断这条直线段上所取观察点为压力增长过程中的中期阶段。

2实例分析

山西沁新煤矿采区东大巷选择2个测压孔, 埋深均为356 m、采用了水泥砂浆封孔法, 通过分析钻孔瓦斯压力“增长过程”建立了钻孔的压力恢复曲线模型[2]如图3所示。所测的钻孔压力为0.68 MPa, 由压力恢复曲线数据结合Russel法可绘制出压力恢复组与时间的对数曲线。

图4表示当CF值分别为2.5, 3, 6, 10时, 压力恢复组与时间对数所表示的瓦斯动态变化, 从中可以判断出当CF=10时瓦斯动态变化曲线更为线性 (图5) , 所以应该取10为钻孔气体逐渐减少的校正因子。

当CF=10时在瓦斯变化曲线上任意取几个点 (不少于4个观察点) 作直线段, 当被取观察点所表示的直线段最为线性时 (图6) , 这几个观察点可以判断为压力增长过程中的中期阶段的观察点。由此可以判断出压力恢复曲线早、中、晚期3阶段。

3结语

在利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透气性系数时, 压力恢复中期阶段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Russel法进行分析, 研究了压力增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 揭示出瓦斯压力随瓦斯流量变化的增长过程, 从而为采用Horner法计算透气性系数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Russel法是分析钻孔瓦斯流动期间压力变化特征的一种理论方法。在压力恢复期间通过压力恢复组与时间对数的线性关系, 来研究煤层钻孔中瓦斯压力的增长过程与瓦斯流量变化的特征关系, 从而研究钻孔中瓦斯增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流量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Russel方法,压力恢复曲线,校正因子

参考文献

[1]阿曼纳特U.乔德瑞.油井试井手册[M].张继红, 张惠殊, 孙喜寿, 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压力恢复曲线 篇4

钢管水压实验机是对钢管进行密封性检验的专用设备, 该设备配备一套水压实时监控系统, 该系统能自动出具水压检验动态过程电子检验报告, 每一根钢管都有一份检测报告备案, 以备追溯钢管质量。

水压实时监控系统是在IPC (工控机) 上使用Visual Basic 6.0 Windows编程工具开发的软件系统, 它具有1) 实时监测压力并绘制增压和保压曲线;2) 实时记录采样数据;3) 记录钢管参数信息、操作者信息;4) 保存和打印压力曲线和压力数据等多种功能。该文拟介绍该实时监控系统软件的曲线绘制、文件保存、曲线打印等部分功能。

当计算机和PLC通讯正常时, 计算机按照设定的频率从PLC读出实时压力数据并绘制增压曲线, 并判断实时压力是否已经达到设定压力。当实时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继续从PLC读出压力值并绘制曲线, 反之当实时压力大于或等于该值时结束增压曲线的绘制, 跳转到另外一个窗口, 进行保压曲线的绘制。

保压曲线的绘制时间由保压时间控制, 当到达保压时间后, 程序会自动产生一个以钢管管号为名称的文件, 将采样数据保存下来。

2 软件模块编制介绍

2.1 增压曲线绘制程序的框图如图1

钢管的增压曲线描绘了钢管内的压力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直观地显示出实时压力是否达到了设定压力。在该阶段, 程序会把钢管的各种信息、设定压力、保压时间等内容保存在变量中, 待保压阶段使用。

2.2 保压曲线绘制程序的框图如图2

在增压阶段, 当实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 程序会自动跳转到保压窗口, 进行保压阶段的工作。首先根据保压时间 (一般是10到20秒) 计算出保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再调用过程绘制坐标系, 该过程有三个参数:图形控件、设定压力和保压时间。图形控件控制曲线描绘的范围;设定压力控制Y轴的取值范围, 最小值是“设定压力-0.5”兆帕, 最大值是“设定压力+0.5”兆帕;保压时间确定X轴的取值范围, 最小值是0秒, 最大是“保压时间”秒。

程序在绘制保压曲线的同时, 会把每一组采样时刻和实时压力保存在文件中, 并把最大压力值、最小压力值、实时压力保存在三个变量中。

当保压工作完成时, 程序会把钢管的各种信息、最小压力、最大压力、平均压力都写入文件中, 这个文件将是这根钢管对应的电子文档, 以后可以根据这个文件打印出这根钢管的保压曲线图。

2.3 保压曲线绘制实例

如图3。

2.4 坐标系绘制程序的框图如图4

该项工作是在图形控件中完成的, 通过ScaleLeft、ScaleTop、ScaleWidth、ScaleHeight属性, 控制坐标系的尺寸;通过DrawWidth、DrawStyle属性, 控制不同的线宽和线型。

2.5 打印增压曲线程序的框图如图5

把文件中的变量保存在数组变量中, 根据这些变量绘制的曲线和保压时的曲线完全相同。为了提高曲线的打印质量, 不采用图形控件中的打印功能, 而是先传送正文和图形给Printer对象, 再用NewPage和EndDoc方法打印。

3 结语

该程序由三部分组成, 曲线在屏幕上的绘制;曲线数据在文件中的保存;曲线从打印机的输出。绘制曲线时主要通过图形控件和计数器控件的功能来完成;保存曲线可以通过新建、打开、读出、写入、关闭等文件功能来实现;打印曲线使用Printer对象来完成, Printer对象是一个与设备无关的图片空间, 支持用Print、PSet、Line、PaintPicture和Circle等方法来创建文本和图形, 当完成在Printer对象中放置信息后, 用NewPage和EndDoc方法将输出传送到打印机, 就可以完成曲线的打印。限于篇幅不能写出具体的程序代码, 只能用程序框图来表示。该文介绍的方法已经在水压机水压监控系统程序中得到应用, 已经在产品中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程胜利.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压力恢复曲线 篇5

考虑井储等影响, 研究注采井间探测半径变化, 确定低渗油藏压力恢复试井合理测试周期。主要包括:

(1) 低渗储层探测半径与测试时间关系

(2) 低渗储层渗透率与测试周期关系

(3) 低渗储层井筒存储系数与测试周期关系

在试井解释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下, 结合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从渗流机理的角度, 分析评价目前低渗透油藏试井及解释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开展低渗透油藏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研究, 提升低渗透油藏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及解释的可靠性, 为低渗透油藏试井的推广使用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撑, 对目前投产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低渗储层探测半径与测试时间关系

研究采用的参考值:取流体粘度为0.6m Pa.s, 储层孔隙度0.15, 综合压缩系数0.001 1/MPa, 储层渗透率1×10-3μm2, 测试时间400h。

探测半径与测试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测试时间400h, 渗透率1×10-3μm2时, 探测半径65m;测试时间750h时, 探测半径89m。

2 低渗储层渗透率与测试周期关系

储层渗透率与测试周期的关系如图2和图3所示。探测半径89m时, 渗透率1×10-3μm2, 测试周期750h左右;渗透率10×10-3μm2, 测试周期85h左右。探测半径65m时, 渗透率1×10-3μm2, 测试周期400h左右;渗透率10×10-3μm2, 测试周期45h左右。

3 低渗储层井筒存储系数与测试周期关系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统计, 双对数坐标中, 平均井储控制无因次时间比例为0.52, 可见井储效应影响大, 因此, 低渗储层试井测试周期既要满足探测半径要求, 又要满足井储效应要求。

推荐测试周期关系式为:

式中, r为探测半径, m;k为估算渗透率, md;µ为流体粘度, m Pa.s;t为测试周期, h;C为预估井筒存储系数, m3/MPa (推荐值100左右) ;∆P为预估测试期间压力变化幅度, MPa (推荐值2) ;q为测试期间产液速度变化值, m3/d (取实际值, 典型区块推荐25) 。

典型曲线如图4~图6所示。

4 低渗储层水井试井周期优化

典型区块低渗储层试井周期可以根据推荐测试周期关系式得到, 根据实际工艺情况, 建议取20d作为典型区块低渗透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周期的上限, 10d作为典型区块低渗透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周期的下限。

参考文献

[1]冯文光, 葛家理.单一介质、双重介质中非定常非达西低速渗流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12 (1) 56~62[1]冯文光, 葛家理.单一介质、双重介质中非定常非达西低速渗流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12 (1) 56~62

[2]程时清, 李跃刚.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的数值解及其应用[J], 天然气工业, 1996, 16 (3) 27~30[2]程时清, 李跃刚.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的数值解及其应用[J], 天然气工业, 1996, 16 (3) 27~30

[3]贾永禄, 李允.特殊开采方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22 (4) 37~40[3]贾永禄, 李允.特殊开采方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22 (4) 37~40

[4]刘启国, 杨旭明.动边界影响的低渗双重介质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26 (5) 30~33[4]刘启国, 杨旭明.动边界影响的低渗双重介质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26 (5) 30~33

[5]Fair P S.Novel Well Testing Applications of La-place Transform Deconvolution.SPE24716[5]Fair P S.Novel Well Testing Applications of La-place Transform Deconvolution.SPE24716

压力恢复曲线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本地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的80位PA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63份, 有效回收率为78.8%。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PACU护士压力源量表和应对量表3部分。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性质自行编制,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共7个条目。 7个分量表分别为PACU护士的主要压力源的分块, 包括:复苏病人心理压力、病人在复苏的时候出现的突发事件, 知识和技能, 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生活事件及晋升和奖励7个方面。以1-4分的形式记分, 1表示研究对象感到没有压力, 2表示研究对象有一些压力, 3表示研究对象有较大的压力, 4表示研究对象压力很大, 得分越高说明该条压力源所带来的压力程度越大。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压力来源

2.1 拔管的压力

病人进入PACU, 麻醉药、肌松药仍然发挥作用, 残余药效对机体仍有很大影响。影响病人意识、呼吸和循环的恢复。在全身麻醉病人复苏期间, 存在许多潜在护理风险[6]。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低氧血症, 呕吐误吸, 喉头痉挛, 舌根后坠, 手术后病人通常切口疼痛, 气管插管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压迫, 留置尿管的刺激不适, 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 使病人难以耐受、烦躁不安, 可表现为躁动。小孩全身麻醉插管拔管后对缺氧耐受性极差。呛咳反应则与麻醉浅时病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有关, 病人表现为屏气。

2.2 PACU病人高峰时段集中

通常平均手术80台~90台, 多为接台手术, 涉及多个学科手术, 周转较快, 手术一般从08:30开始, 12:00~13:00结束。因此病人送入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在这一时段, 造成PACU床位紧张, PACU工作量大, 护理人员相对少, 给PACU的护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

2.3 镇痛病人的管理

镇痛泵大量使用于临床, 不仅减轻病人痛苦, 增加病人舒适度, 而且减轻了因疼痛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在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 首先要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情况及泵体、管道有无漏液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认真检查电池电量, 及时进行镇痛效果的评估, 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及时处理。如是硬膜外导管还要担心出汗和翻身等原因导致硬膜外导管的脱落而影响使用, 以及使用自控药物键, 部分病人因为好奇会反复按动, 这样使风险性加强。

2.4 毒麻药的管理

PACU是使用毒麻药的集中地方, 大量的麻醉药品使用, 管理尤为重要。以防麻醉药品的滥用、丢失。

2.5 内镜中心的麻醉配合

每天由1名麻醉师和3名或4名麻醉护士共同完成100台内镜手术, 较大的工作量需要对每一个病人进行正确的评估, 给药的剂量, 术中的观察, 特殊情况的处理, 复苏的管理, 这种工作环境和较大的工作量对PACU同样也是挑战。

2.6 知识和技能

不断需要进行学习和更新知识, PACU护理工作专业性强, 护理内容与护理重点都不同于病房和手术室护士。要求麻醉护士必须具备麻醉苏醒相关的特殊护理技能、极强的交流协作及应变能力, 以便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2.7 人际关系和生活事件

包括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 这几种关系中护患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

2.8 晋升的压力

正常工作之外,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 需要不停充实来提高自己。

3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 剔除回答不完善的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63份, 有效回收率为78.8%。

3.1 PACU护士的一般统计学资料

所调查的63名护士全部为女性, 年龄21岁~42岁 (29.6岁±7. 7岁) ;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职称:副主任合计;从事PACU工作的年限:2年~21年 (6年±0.5年) 。

3.2 PACU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程度 (见表1)

4 PACU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

4.1 复苏前的准备

术前1 d对全身麻醉复苏病人进行随访, 了解病人术前心理状态, 术前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 对增强病人对护理治疗的信心、消除紧张不安情绪和不良应激有重要价值[7]。因此, 加强沟通, 以更好地配合复苏工作。同时统计复苏的病人人数, 更为合理的, 弹性化的安排工作。

4.2 加强责任心

主动护理是医疗纠纷减少的条件之一[8], 密切观察病人的变化专人检查PACU 各种抢救仪器, 保证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检查呼吸机并调配设置到待机状态, 将各项参数设置, 备好肌松剂拮抗药, 将吸痰管、氧气面罩、口咽通气道等必需用品放置在固定位置, 随手可及, 以避免高峰时段病人多时出现护理盲点。

4.3 严格交接工作

PACU护士必须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做好严格交接工作, 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术前、术中情况, 如既往疾病史、术前病人心理状态和全身状况;术中出血量、麻醉药和特殊用药情况, 各种引流管道、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等, 同时检查病人的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收费单是否齐全。PACU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应变、协调和沟通能力, 熟练的专业技术及过硬的理论知识, 才能更专业地观察到病人病情的细微变化, 为围麻醉期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严格执行拔管指征, 若病人出现低氧血症, 应立即进行有效给氧, 必要时配合麻醉医师行机械通气。

4.4 业务培训

加强专业技术及理论培训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预防风险发生的根本。针对PACU护士特点采取不同层次培训, 改进工作流程, 缩短应急反应时间, 提高应急能力。了解护理风险常见事件及发生的频率, 并针对性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预警意识, 尽量做到预防为主, 及早做好应对措施, 这样才能确保病人的护理安全并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及伤害[9]。

4.5 镇痛泵管理

镇痛泵的集中、统一、专人配置,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制定了镇痛泵使用流程, 观察并记录应用镇痛药物的剂量和效果, 正确使用镇痛装置, 在搬动病人时避免管道折叠、脱落、扭曲[10]。对镇痛装置进行妥善固定, 防止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脱管。向病人做好镇痛泵的反复宣教和随访工作。

4.6 毒麻药的管理

手术室是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集中场所, 对于毒麻药的管理, 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核对制度, 自觉遵守药品的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室药品的完整性、有效性、安全性。

4.7 科室氛围

针对复苏室工作量大, 工作繁忙, 科室进行了人员的合理安排, 严格的奖惩分明制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分批参加旅游, 组织爬山, 舞蹈, 加强了劳逸结合, 同时也放松了紧张情绪。

5 小结

PACU护士的压力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好的应对行为, 能较多地选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少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从而促进护理人员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少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

[2]Androws G.Life ev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of Nerve Mental Dis-ease, 1978, 166:307-316.

[3]茅志娟, 俞杰.临床护士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 2000, 2 (1) :48.

[4]陈建华, 何文.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素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1998, 13 (2) :14.

[5]Heuer-L, Bengiamia M, Downey VW, et al.Nenatal intensive carenurse stressors:An American study[J].Br J Nurs, 1996, 5 (18) :1126-1130.

[6]吴丽仙, 彭凌.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 2007, 6 (7) :488-489.

[7]Johnson JE.Effects of accurate expectations about sensation onsensory and Distress components of pain[J].J Personality SocialPychology, 1973, 27 (2) :261.

[8]纪文英, 郑爱英, 黄泽泓.建立医疗管理体系主动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14 (1) :65-66.

[9]张小红, 齐荣荣.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复苏期潜在护理风险及对策[J].新疆医学, 2010, 40 (10) :102-104.

【压力恢复曲线】推荐阅读:

压力曲线08-05

恢复理论05-09

性能恢复05-26

灾难恢复06-17

资源恢复06-17

植被恢复06-25

恢复延迟07-24

恢复影响07-31

电网恢复08-13

组织恢复08-14

上一篇:瓷博会下一篇:装修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