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2024-09-17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共12篇)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1

1 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中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 “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现在不少地方仍旧陷入 “重物轻人”的误区,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暴露出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1. 1“大城市病” 的问题。目前中国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大城市病”问题,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摊大饼”, 这是对以往城市规划和建设最常见的形容。近年来集中爆发的 “大城市病”并没有影响地方政府将城市摊大的决心, “特大城市梦”仍见诸于多地新型城镇化规划之中。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 纷纷打造新城建设模式, 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地扩延, 大量耕地被占造城, 18 亿亩基本耕地的红线受到威胁, 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针对城市化发展中的 “大城市病”问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在 《决定》中明确规定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1. 2 盲目性追求高端化。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开始出现盲目性追求高端化的倾向。城市的高端化发展有其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 本是无可厚非, 但是现今的城市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无关, 而是地方政府主观偏好的驱动, 尤其是与地方主要负责人的喜好有莫大关联, 并且又常常伴随着巨大商业利益的驱动, 同时隐藏着惊人的腐败现象。城市如此高端化的发展已经远远偏离了城市自身正常发展的轨迹, 照此下去,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但不能容纳大量的农民, 使其转化为市民, 结果将是拒绝这种转化, 使得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变成纸上谈兵。没有农民参与的城镇化不可能持续发展, 结果只能是失败的城镇化。

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针对新型城镇化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 年9 月在专家座谈会上表示: 从国际经验看,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 笔者以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应是避开误区, 谨慎前行。

2. 1 创新土地经营管理, 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 统筹兼顾,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就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做出原则性规定。盘活土地资源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加快农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 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 大胆创新土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 做好做活土地文章, 探索出一套破解土地制约的有效方法。一是要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 推进集约规模经营。二是要大力实施综合整治, 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扩大良田规模, 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三是可在试点基础上统筹推进宅基地置换, 变潜在资源为现实资本。

2. 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服务业, 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一头连着工业化, 一头连着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最主要的是 “人的城镇化”, 让农民市民化。但是, 城镇化不等于 “造城”, 受过多外力裹挟的 “被”城镇化只会带来“市民”普遍的身份认同危机。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 城镇化的一大内涵是在产业聚集基础上带动人口的聚集, 进而催生城市自发的生长及扩容。城镇化必须要与产业化相结合, 要四化协调互动。当今城市化的进程表明, 现代服务业可以容纳大量人员就业, 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产城融合, 四化协调互动, 缺一不可。

2. 3 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树立集约、高效、绿色理念, 不断寻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办法, 应该做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把生态文明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突出资源集约、节约生态、环境友好, 加快生态发展, 走节约低能、绿色低碳这个道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过有尊严的生活, 在教育、就业、医疗、福利、保险、养老、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能享受市民待遇, 过上 “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 要统一规划, 立足实际, 着眼长远, 统筹推进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用设施、农民集居、生态保护等各项建设, 大力加强环境整治,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居住条件, 强化社会保障, 提升居民福祉, 丰富文化生活, 建设和谐家园。

总之, 新型城镇化是当代中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历史使命, 新型城镇化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 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 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要逐步形成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等。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 这在人类发展史上亦无先例可循。新型城镇化将会面临众多挑战, 该怎样发展城镇化, 发展怎样的城镇化, 该怎样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 积极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是学界与政府共同思索与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正反两方面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克强.统筹城乡推棚户区改造[EB/OL].中国政府网, 2013-09-18.

[2]许正中.城镇化须让老百姓参与讨论[N].华夏时报, 2013-06-01.

[3]郭力方.鄂尔多斯畸形城镇化之殇[N].中国证券报, 2013-09-27.

[4]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7) .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2

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八大模式2014-11-07 中国房地产城镇化联盟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产业发展是基础,也是带动就业聚集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前提。从产业发展方向和整合手段角度考虑,可将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概括为三大路径、八大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创新三大路径

(一)工业聚集带动产城一体化工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大量的就业,促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及生活配套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一直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展的,工业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我国原有的以工业为主导带动的城镇化模式,在促进城镇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有产无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新型工业化来推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阶段,能源重化工和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新型城镇化要想实现与工业化的协同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抢占产业先机与制高点,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本地资源优化、产业集群化五个方面作为选择产业的标准,发展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型产业;第二,在产业发展上,要因地制宜。我国整体城镇化速度虽然发展很快,但极度不平衡,不同区域应区别对待。比如,对于一般中小城市以及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区域来说,高科技产业因其人力资源限制,难于成为突破方向,而先在中东部发展起来的加工工业在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作为城镇化的引擎;第三,进行产业有效聚集,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产城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产业选择、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产业聚集模式、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与战略,并同时形成城市土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拆迁安置居住、新进人口居住、商业业态发展与商业地产开发、休闲度假地产开发等等,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有机融入园区发展中,构建起产业运营与城市建设的统一蓝图。

(二)市场聚集带动产城一体化无论是因“城”而“市”还是因“市”而“城”,“市”即商品交易中心,都在城市的产生及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有因中欧之间的“丝绸之路”而形成的诸多特色城市,今有因商品贸易而获得发展动力的义乌模式、华南城模式等。随着国家政策“以内需消费为第一促进要素”的基本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业态、加快释放消费红利,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与消费密切相关的商贸市场必然也会成为城镇化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引擎力量。随着城市空间布局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升级,原来多分布于各城市市中心的商贸市场正在逐渐外迁至城市新区或城乡结合部,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市场聚集区。市场聚集区在引导生产、搞活流通、聚集配套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并不是单纯的商家聚集,还需要有居住区、学校、医院、银行、通信、超市等生活配套,来满足落户商家的各种需求;需要有餐饮、物流、旅游、宾馆等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产城一体化的带动模式。

(三)逆城市化聚集带动就地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困难、工作压力大等一些“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城市群的大规模形成为特征的逆城市化正在形成。在这些区域产生了一部分人回流到城郊、乡村等自然环境良好、适宜休闲居住的地区的现象,这就是“逆城市化聚集模式”。与“以生活、工作、居住为主体的长期居留型聚集的城镇化”相反,我国现阶段的逆城市化以短期流动为特征,是以养生、养老、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消费活动为主,向非中心区、非大城市的旅游度假区、特色资源区、养老区、乡村卫星城区发展,这带动了旅游小镇和卫星城的发展,也形成了中国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创新方案和突破点。未来,随着我国收入的整体增长、消费趋势的变化以及健康老人人群的增长,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要充分利用逆城市化结构,把生产、工作和居住这种长期型的聚集和旅游、度假这种短期流动性的聚集结合起来。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28-01

一、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

(一)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就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历来的研究也是对传统的城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一直是不健康的”(闫小培,2008),我们只有总结分析传统城镇化各种问题,我们才能具建立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在对过去各种文献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传统城镇化的问题概括如下:1.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匹配;2.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相适应;3.不完全城市化导致城镇化的畸形,各种土地资源浪费、土地上人的角色转变混乱等;4.城市扩张导致的耕地资源被挤压和侵占、环境污染、农民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等。

(二)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最早出现在2008年,目前各种研究主要倾向于新型城镇化定义为将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一体化向良好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当、合理布局,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适应,走出一条人性化、现代化、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具有现代城市文明精神的健康发展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等。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也是导致这种不平等重要因素。我国长期实行工业优先发展和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导致大量的农村资源流向城市,牺牲农村,发展城市,造成了不平等的城乡与工农发展态势,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被边缘化等严重现象,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种战略随是极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局面需要重新审视和彻底改变,目前我们城市发展水平已经赶上世界的城市文明发展水平,接下来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承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必然阻碍中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实施。

(二)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失衡。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失衡很明显,呈现出东高、中部发展、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有京津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引领城市化的发展,走在中国城镇化的最前面;中部地区以各省的核心城市带动城镇化,形成点、线、面的发展势头;而西部地区由于多种原因的阻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缓慢,城镇数量基数少,增加缓慢,规模较小,是中国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区域。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平均为60%,而中部、西部只有45%和41%。这种东中西城镇化阶梯态势导致一系列问题:中西部人力资源向东部长距离流动,中西部资源大跨度调度支援东部发展,极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严重,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城镇化速度慢、水平低、规模小。

(三)市民化过程缓慢。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是一条腿肥胖,另一条瘦小,正在想尽办法健康。东部地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极高,而市民的城市文化精神层面追求明显简单、低水准,“广场舞”的流行正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是两条腿瘦小,急需营养。需要加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丰富市民的精神追求,积极健康的推动市民化过程和现代城市文明精神建设。但总体上我国的城镇化呈现的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GDP,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市民城市文明精神追求,导致“贪大求洋”、“攀高比新”,城市冷漠病,人文关怀缺乏,市民幸福指数不高。

三、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当务之急,必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的结构,继续发扬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优势,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和乡村的城镇化,同时把更多的资源倾向于乡村的城镇化,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此,1.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真正做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对农村要多予少取,在保持城市城镇化的成绩基础上,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使农村现代化跟上人口城镇化;2.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现代化、城乡规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来,分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3.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惠农、富农的力度,确保每年的财政预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进外资等更多的支援“三农”。

(二)空间布局合理。从全国空间上看,我国东中西的城镇化平均水平呈现阶梯式局面;从各个局部区域来看,即使是同一个区域,城镇化水平也是层次不齐,有的省份、州、市也呈现南北、东西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对此,应按照国家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加强对我国东、中、西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综合考虑各自区域内的经济、文化、行政区划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出台全国统一、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总体空间规划和发展方案,使各个区域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

(三)市民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民化、城市文明精神建设同时进行的,纵观全国,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的成绩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这种“硬件城镇化”的成果,而在“软件”市民化城市文明精神建设上我们处在一个借鉴、探索、实践、再探索、再实践的循环中,城镇必须要承载一定的城市文明、人文精神和理性价值内涵,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土地城镇化,更多的是人口城镇化、市民化过程。对此,新型城镇化应该按照建设现代文明城镇的要求,从传统城镇化中转型,走上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更多去满足市民的生活、交往、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政府宣传、市民自主学习、媒体引导等措施,提高市民的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生态意识,传播现代城市文明精神,完成市民化。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

[2]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个失衡问题[J].经济纵横,2013年第9期.

[3]温铁军,温历.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篇4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的数目不断增多, 二是各城市内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根本目的是缩减农业人口, 全面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生产力的解放, 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 农业有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 农民便产生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小城镇在农村中不断涌现。据统计, 197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 到1992年城镇化率增至27.46%。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 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国家鼓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 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也迅速发展。到199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0.4%。从1998年起, 农村小城镇建设进入质变的阶段。1998年10月,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要把小城镇的发展上升到“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高度, 我国小城镇建设开始进入新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中国统计局年鉴, 2012)

在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以预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 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约为47%, 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1978年到2011年, 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 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中国统计局年鉴, 2012) 很显然,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但城镇化建设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以下问题:

1、城镇化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

各地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城镇建设, 速度很快, 但是, 这种政府统一改建好的城镇比较单调, 缺乏多样性, 也不够人文。最近《金融时报》一篇文章就指出了这一点, 让没有差别的政府搞城镇化, 城镇化就变成了“政府的城镇化”, 而非“民众的城镇化”, 作为政府“产品”的城镇当然也就相差无几了。此外,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扩张城镇面积, 加强城镇建设。他们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过分重视修建广场、修建路标, 忽略了农民最关心的诸如水、电、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地方人口城镇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 有城无市的地方不计其数。这种政府性的城镇化实现形式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尚未破除,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失衡。这主要表现在: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在扩大,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 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 达到1242.6元, 2012年达到16648元。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绝对差距从209.8元攀升到16648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不断增长, 但是同时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也在扩大。过去的30多年,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差距增加了近70倍。2002年以来, 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3.33:1。虽然近几年来城乡收入比已经回落至3.10:1, 但仍然保持着三倍以上的差距。

(2) 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 按照这样的算法, 中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50%, 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以及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 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 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 在城市购房居住的还不到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3、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 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 (农民劳动和生活空间的变化) 和户籍身份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农民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进入城镇的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劳动就业技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生活习惯和心理等, 都与城镇新的环境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小农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民, 自我封闭、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封建迷信等思想观念与开放兼融、开拓进取、富而思进、崇尚科学精神的城市思想观念难以相融, 成为农民角色转换的思想障碍。进入城镇的农民虽然是城镇居民却是农民待遇, 要使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 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也是特别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

4、“城市病”问题突出

“城市病”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不易避免的集聚负效应, 包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管理落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等问题。当前, 我国“城市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是交通拥挤。由于迅速推进的城镇化带来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旧交通显然不能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且新增交通供给的周期较长, 交通变化速度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速度, 导致城镇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是水污染加重。在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的同时, 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相应的增加, 2001—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42.2%, 有1800多亿吨生活污水和240多亿吨工业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城市的水环境。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再次是城镇大气污染加剧。大规模排放量明显增加, 沙尘暴和酸雨大增, 加剧了大气污染。最后是城镇固体废弃物污染剧增。高速城镇化会使工业与生活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剧增, 据统计, 2001-2010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年平均增长近10%。然而, 我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直很低, 焚烧处理比重不足20%, 将近80%以上采取填埋处理。中国60%以上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小县城的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三、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提高城镇化质量

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以人为本。首先, 城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 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无意识的结果和体现。无论是镇还是城的产生, 其根本推动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需求, 比如为了居住舒适, 出于安全需求, 便于商品交易等等。这些自然需求最终促成了人群的聚集。因此, 城镇的形成是规模经济的产物, 也是人类长时间迁移生活的结果。其次, 城镇有自我成长的内在机制, 应尽量避免僵化控制城镇的发展。城镇既然是由“人”组成的“市”, 那么其城镇化的主角当然应该是“人”, 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组织, 如政府。城镇化的主角是“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化的推动者是人, 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智慧、资本、才能和体力都是人带来的, 人们到城市寻求更为舒适的生活方式, 正是人们的这种“自利心”, 而不是有意识地建设城市的“公益心”, 推动了城市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的落脚点也应该是“人”自身的发展, 换句话说, 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人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2、统筹城乡发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它是城镇化的前提。

(1) 改变政府投资偏向, 发展非农产业

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华西村就是这样的模范。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通过艰苦奋斗, 发展工业企业, 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这为我们发展非农产业提供了借鉴。具体说来, 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政府可以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和税费、利润分配政策, 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可以落实农民土地物权, 同时尝试和探索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固定资产或机械设备参股等方式,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 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 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关联的利益却很难。它的改革不是形式上的创新, 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全体公民的平等权益, 因此, 户籍改革必然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为此, 政府要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有相同的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同时,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改变二元结构, 逐步取消农村户口, 实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制度。

3、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民素质的提升可以使他们更贴近的融入城镇, 提高城镇化率。

(1)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我们应该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 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同时, 应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

(2)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夜校、社区举办的各种强化班等形式对进城农民普及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 提高进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民主法治意识。

(3) 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紧密结合进城农民工作和生活实际,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提高进城农民的道德素质。最后, 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 使进城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 强调集约。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主要是指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通过集约可以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居民区、绿化区、交通、购物、娱乐等等, 经过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并维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2) 强调智能。智能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科学合理地融入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智能常常与数字联系在一起, 智能城市或者说是升级版的数字城市, 它是一个集中了先进技术、管理和应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城市的功能更加便捷高效。建设智能城市应该以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为主, 智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 智能地配置城市资源, 优化城市居住环境, 创新城市文化氛围, 最终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强调绿色。绿色是开发现代科学技术的潜力, 创新无污染技术。它要求工业企业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 必须致力于减少从生产原料开始到生产全过程的各环节对环境的破坏。即工业企业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选择。

(4) 强调低碳。低碳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 进行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 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等。

只有通过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才能建立城乡生态共保机制,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培育壮大城市群, 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不可否认, 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 也毋庸讳言, 我国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合理掌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 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城镇化就一定能改进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上, 也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

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城镇化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病”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进城农民素质教育大平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农民素质教育,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王印传.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如松.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 2013-01-05.

[4]杨仕.新型城镇化的两条腿[N].华夏时报, 2013-01-05.

[5]厉以宁.中国需加快城镇化[N].经济观察报, 2010-12-03.

[6]李会元, 李友胜.目前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措施[J].新农民, 2010 (11) .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5

摘要: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带动一方经济的活力,已成为当前各地市政府经济建设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城镇化不但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是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贵州省贵安新区在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所处的环境以及将要面对的问题,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等方面梳理了贵安新区建设的现行政策,希望能为新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贵安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政策路径探索

根据《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截至2012年末,贵州省城市化率约为36.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可以说,2012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意义的一年,城市居民比例已超过农村居民。这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出来。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存在规模大、周期长、影响广的“大拆大建”现象。据国家发改委课题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要建4.6个新城区。一些城市定位过高、速度过快、用力过猛,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考验。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理念、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支撑、统筹兼顾为原则,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其核心是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其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2013年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指出:“城镇化要汲取国家工业化教训,避免重蹈过去重物理外观、轻权利制度安排的覆辙,要减弱行政主导城市化的色彩,增加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办元素和市场元素”;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认为:“不能从提振经济出发,用简单的、应急的眼光看待城镇化,城镇化不是拉动内需的应急猛药。”

城镇化正反两方面作用都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出现问题就停止探索其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的城镇化实践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探索中完善。城镇化是降低私人和公共投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公共服务供给平均成本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城镇化带动的人口集中将自然而然地促动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公平分配。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2012年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

进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贵安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支撑黔中经济区和黔中城市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增长极。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将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

贵安新区行政区划控制范围大致包括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石板镇、党武乡、麦坪乡,清镇市红枫湖镇,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七眼桥镇、大西桥镇、旧州镇、刘官乡、黄腊乡,平坝县马场镇、高峰镇、城关镇、天龙镇、白云镇、夏云镇、羊昌镇等18个镇(乡),约15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人。其中直管区管辖范围为两乡两镇七村,约470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万人;规划控制范围的其他区域为非直管区,约1090平方公里,人口约50.6万人。在贵州省设立贵安新区之前,属于农村地区,是在历次发展建设过程中被边缘化的地区。因此,新区的设立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将贵阳市、清镇市及安顺市相交接的边缘地区加以整合建设,使之在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引导下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最后力争形成位于中国西部腹地的黔中经济开发区。

破解贵安新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使其获得更大的自发生长的集聚效应与带动作用,首要在于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阻碍、科学规划构建新区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改变现有的行政审批体制,为新区的经济平稳增长保驾护航;其次,在全国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产业转移中做好产业承接工作,发展实体经济,有选择的引进有益于新区发展的企业,落实项目优惠政策。切实有效地提高贵安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建立健全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监督机制,也是城镇化过程政策探索中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另外,由于新区内农村地区的大量存在,如何为其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在出台公共政策中要考虑进去的重要方面。

(一)科学规划构建新区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

作为2013年全国两会备受瞩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批准,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取得新的共识。2012年10月28日,贵州省省人民政府决定,正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贵安新区管委会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的直管和派出机构,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贵州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统筹协调贵安新区规划、开发、建设工作,行使市级人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本文认为,贵安新区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在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上,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新区行政管理和改革的经验,努力构建一个有限的、责任的、法制的服务型政府,形成与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

在具体设想上,第一阶段在提高贵安新区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推行乡镇园区合一,形成“小机构、大协调、大服务”的大部集中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将经济管理职能向新区管委会集中,政府全资的开发投资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实行园区开发的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快速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第二阶段新区管委会层面通过部门事务重组,进一步强化决策、统筹和监督职能。逐步弱化乡镇经济职能,将园区管理职能逐渐分离出来,成立行政色彩相对较淡的功能区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开发建设,操作执行的事务下沉到功能区层面,以贴近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率。乡镇政府转变为社区服务中心,其基本公共支出与招商引资脱钩,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乡镇转移出来的经济职能则由功能区域承接。第三阶段形成“新区政府-社区”二级管理架构,功能区管理机构和政府全资的开发投资公司转变为高级工业园和商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和运营商,彻底完成企业化改造,完全自负盈亏。社区服务

中心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实现三个阶段的转化过程,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服务型、高效能的政府,在于加快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加快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是政府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行政审批改革的目的是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凡是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应尽可能转移给社会组织。过去的政府重审批、轻服务,重准入、轻监管,贵安新区依托政策先行先试的优点,可以使政府少审批、重服务,宽准入、严监管。行政审批改革不能停留在审批项目数字的增减上,而是要职能部门对相关项目全程追踪,特别是涉及环保和民生重大关切的方面,需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另外,新区应对目前现存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面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各方监督。最后,简政放权,积极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积极探索转移给社会组织的职能转什么和怎么转的问题。目前,我省行政许可项目已经由过去的978项压缩到了35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由过去的318项压缩到了89项。为进一步提高省政府行政效能,我省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及非行政审批项目。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到300项以内,非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到30项,将我省建成周边省区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三)有选择的引进有益于新区发展的企业,落实项目优惠政策。

贵安新区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全国产业转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必然要求,在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攀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下,东部需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而贵州省经过多年的财政投入和市场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意愿明显增加,加上国内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推动,贵安新区的建设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要用足后发优势,提高项目落地门槛,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项目落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2013年10月21日,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富士康将引进国外最前卫的园区建设理念,打造一个集饮食、生活、运动、生产为一体的全方位产业园区。预计到2016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将会为贵安新区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2013年12月17日,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贵安设立云计算中心,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已初见雏形。预备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基地,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另外,在落地项目政策优惠方面,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和日益加大的成本压力,新区为企业出台了诸项减负政策,涉及多项税收和行政事业收费的减免。(《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除了进一步加大政策出台的力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政策的真正落地。

(四)建立健全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监督机制

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不仅体现在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也表现在完善的公共服务监督机制方面。针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应理顺思路、分步开展。贵安新区的基本服务体系应包括:公共设施、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教育文化、城市管理等诸方面。由于贵安新区距成立才一年时间,服务内容还十分有限、资金少等问题客观存在。因此,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公共服务要既分工明确又有机统一。首先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路网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如步行、自行车“绿道”;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另外,完善新区配电网及地下管网的覆盖,打造智能电网、提高新区应对城市内涝的风险系数。在新区的城市管理过程中,由于新区无行政级别的特殊性与暂时性,管委会在缺少人力物力条件的支撑下,可以依托国家新出台的政策积极探索,实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产品服务的举措。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贵安新区在建区初期,可以通过承包、委托、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竞争择优,确定承接主体,向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并严禁转包。在服务监督上,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应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引入和实施“标杆管理”的绩效评估方式,并通过贵阳市现有的“12319”公共服务热线进行公民参与式监督,体现“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区参与”的公共服务监督体系。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外包性服务应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织协商形成评审机制,评价购买服务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五)破解新区内部二元结构难题,推行城乡服务“均等化”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其发展的核心是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其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不是通过所谓的“户籍新政”,指望通过行政手段,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来“就地城市化”。而是打破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全体居民自由迁徙,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文明共同进步。因此,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还应被视为是一个城乡公共福利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但实现均等化的难点在于,农民的市民化需要政府巨大的财政投入,包括征地补偿、各类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保障投入等。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每增加5.9个百分点,将带动当地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如何分配高成本的转型资金压力,考验新区政府的融资管理能力,但是无疑政府要主动承担更多的部分。而高成本带来的高收益:如人居环境的改善、社会的融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会为新区每一个人所共享。

2012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均等化”是这部规划突出强调的重点。《规划》明确要求:“国家“十二”时期,县(市、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7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了省发改委《关于贵州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计划》强调:“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推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贵安新区作为省政府直管的派出机构,理应利用政策优势,率先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省树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就是要按照国家、省政府统一的计划部署,在范围为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八个领域为区域内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上也包含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汝信.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 蔡洪滨.城镇化不是拉动内需的应急猛药[J].理论学习.2013.08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4]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方案》的通知(黔党发 〔2013〕4号)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有效路径;分析

引言:

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是科技进步、社会前进和民族振兴的标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转移成城镇居民,促进经济消费,拉动内需,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前进。城镇化的建设并不是对典型城市行政区和各种地理上的意义,而是对所有城镇居民以及多产业化的功能承载。城镇化的人口也不是典型意义上对城市人口的概括,而是相对于享受城市生活和各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的人口。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规模上,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小城镇化体系为依托的发展现状。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实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对于传统型的城镇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以及未来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特点和时代要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模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人口城镇化做为核心来抓,实现内涵增长的发展。同时,要求政府以引导的方式,采用市场化的操作和运行作为工作机制,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使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步伐,确定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达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广大农民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与市民一样的服务和收入要求。这些具体化的建设要求主要是,对新型紧急的发展来说,要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总背景,建设一条新型的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非常好,且对资源的利用消耗少,使环境污染大大降低,同时建立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使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消费,使劳动成本和技术管理作为先进的、主要的结构发展体系,实现城镇化经济的发展有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共同组成一种多种经济混合的大体系,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活力。

对城镇一体的基本要求还包括对新型社会的构建,主要是以新型的社区和社会组织为主要要素,采取新型的社会化管理手段,使现代化的交往方式,以及社会联系实现国际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现代化,对城镇居民的构成多元化管理,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包容,逐渐形成这种新型化的社会建设。对新型化的环境要求主要是,在以城镇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对自然美景、良好的生态系统,合理的资源节约利用要求下,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实现绿色生态发展,有效使环境得到保护。

2、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方式和坚持的具体道路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增加的方式主要是内涵集约式的增加,要提升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密度,利用现有条件和实际需求,对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布局里,加强度高密度产业以及人群的管理,使城镇化布局产业达到集群化和高效密集化的要求,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达到高效利用和集约化管理。对城镇化建设的优化布局,加强农村集聚区建设。使农村和城镇在空间的布局中达到有效的联系,对资源和产业的发展和配置有效利用,并形成高效的利用。还要对城镇以及农村集聚区的功能建设和完善,提升城市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使之更好地吸引投资。要培养和发展高端产业,改变过去对传统型的物质投资和需求,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和管理,避免过度浪费资源和消耗不必要的损失,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条件,使城镇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城镇化要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在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思路的要求下,主要有几种具体的发展途径。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建设和发展道路,使广发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能够转型成功。新型化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人,城镇化的发展也是为了人,新型城镇化的所有发展都是为了人。因此,对于城镇化发展道路,其途径之一就是要实现城镇化,推进迁转俱进,让广大农村人口从农民的身份转移成市民身份,使他们住有所居,在住房、教育、养老和医疗上,充分得到和城镇居民应该享受到的服务和公共设施。建立一个和谐、宜居的生存和居家环境,拥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并提高对生态的高效清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种途径有效地使消费需求得到扩大,利于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走平摊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效使公平公正得到空间上的兼顾。要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使聚集和流动资源得到公平的分配,使经济得到快速提升。但是,如果过度地要求聚集,也会引发一些城市病,使城镇化在发展中出现拥挤和混乱。因此,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在全国布局的空间上,发挥我国城市规模发展的具体要求,消除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一些市场分割和各种障碍,使全国性的大市场得到加强和管理,还要对城镇化的发展把握空间上的适度,使经济的发展和规模控制成本在合理的要求内。要强调大城市的发展与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以区域带动整体的发展稳步推进。使城镇化的发展能够紧密结合,相互配合和补充,使城市群以及城市带的居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利益。在城乡关系上,要把农业和农业,服务业和各种产业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使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作为整体,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方式。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并加快对农村的服务建设和延伸,实现对城镇化发展对贫弱地区的经济支持。

再次,要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城镇化发展途径,保证绿色生态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不走传统的落后发展道路,要走新型化的绿色生态道路。要实现对工业化、低碳化的发展需求和城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3、结语: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改革以及城乡经济的发展协调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杨久斌.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及路径的思考[J]. 新長征, 2013, (5).

[2]许萍. 浅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发展对策[J]. 建材发展导向, 2014, (3):22-23.

[3]李彦东, 刘小新.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3, (4):16-21.

[4]倪鹏飞.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 江海学刊, 2013, (1):108-109.

[5]杨仪青.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4):385-389.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与出口乏力、内需在短期无法提振、经济结构日益突显深层次矛盾, 那么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不仅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发挥城市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效益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而且能够有效发挥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和住房建设等需求累积效应, 同时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 这对于进一步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城市化”、“城镇化”, 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这都不同程度折射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中理论实践的不断深化。因此,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必须对新型城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特殊性

1.1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本和谐、提高质量、增加福利为目标, 充分考虑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匹配性, 通过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 主要以内涵增长、内外需拉动、创新驱动、适度聚集为内容, 走出一条富于“智慧、特色和幸福”的城乡融合新道路。

1.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

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 国内代表性的学者观点有:胡鞍钢 (2013) 认为, 用“四化”同步来破解“四元结构”。胡必亮 (2013) 认为, 新型城镇化需要突显出“资源有效利用、经济持续增长、环境友好保护、社会公平和谐、空间结构合理、智慧城市创建”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王耀中、陈洁 (2013) 认为, 通过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产业体系来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学者提出, 在坚持“三化同步”的基础上, 还要更加注重“信息化融合”、“金融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产业、居住、就业、服务和休闲等功能。所以, 本文根据中国特殊国情, 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约和智慧的城镇化。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需强化科学布局、以节约和高效的理念来不断优化城镇之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分工协作, 通过构建高智能化、灵活性的城镇互联网和物联网, 尤其是建设基础设施、超前利用新技术 (如“三网融合”、云计算等) 和新能源来不断提高能源绩效管理水平, 不断促进生产功能配套、引导生产要素空间集中集聚、促进生活功能安全、便捷和舒适等效用, 使城市更加高效、安全、便捷、和谐。

二是特色和品位的城镇化。通过大胆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 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 努力实现功能型、效益型、集约型和人文生态型规划, 努力把本土特色要素 (诸如特色定位、人文、产业和品牌等) 和外来发展要素 (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密切结合起来, 深度挖掘特色内涵, 不断塑造城镇个性和提升城镇品位, 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方式, 努力打造“亲民、安民和富民”的“宜居宜业、休闲娱乐”立体化人文空间。

三是人本和共享的城镇化。要强调城镇发展过程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和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 让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首先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普惠化”和“均等化”;其次是遵循城镇化的社会系统内生运行规律, 逐步减弱政府主导以及“人治”色彩, 以市场法治原则来解决其不协调和系统失衡问题;最后是逐步消除与城镇化发展中非包容性和排斥性制度体系, 不断增强城市的接纳与融合能力, 并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创业、创新和创造的环境。

2 当前发展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困境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空间迁移的过程, 每个国家 (或地区) 的城镇发展大多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推进城镇化因受限于政府机构、政绩考核、土地户籍、财税及城乡福利差异等改革滞后因素影响, 政府主导城镇化较为明显, 因此面临诸多“异化”困境。

2.1 城镇化集聚效应低, 大城市病突显

由于中国存在城乡分割和城镇等级化, 那些重要城市通过非市场方式占用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 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误配, 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严重失调。同时, 因政府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规划出现城镇缺乏产业支撑, 由于城市间缺乏专业分工, 例如把金融服务业和众多制造业企业集中起来, 导致专业集聚效应差、难以很好地吸纳就业和提高产业的营运效率, 造成了城镇基础支撑和包容性较差, 面临交通拥堵、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幸福感缺乏等“大城市病”问题。典型事例如城市因暴雨而内涝成灾、雾霾天气频发, 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过度透支土地红利, 内需提振不足

过去十多年间, 中国各级政府城镇用地规模扩展过快, 呈现出明显的低密度化和分散化倾向, 同时也出现铺张浪费和过度密集并存, 用途与功能配置错位, 生产、生活功能配套缺失, 城乡间存用地效率落差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例如截至2012年8月底, 全国共有闲置土地1.27万宗 (约95万亩) , 其中57.3%属于闲置2年以上。另外, 全国各地“运营城市”特征尽显, 尤其是日益演变成“房地产化”, 导致地价推高房价, 使得城乡居民也面临房价快速上涨的问题, 这种土地高速非农化以及农村严重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 将可能引发城市现有居民和进城农民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 反而造成内需提振困难。

2.3 农民市民化转型迟缓, 社会代价巨大

虽然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 户籍城镇化率仅35.29%, 大量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 但难以享受到城镇户口和享有城镇居民待遇, 出现“经济性接纳, 社会性排斥”现象, 尤其是难以平等享受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共文化和社保等服务, 甚至出现独特的“农民工”、“失地农民”、“三留守”等“半城镇化”现象, 这种不合理的劳动力转移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 极易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与此同时, 尽管当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自由进入城镇就业务工和保留农村的承包田和宅基地的“双栖”身份, 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但继续维持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土地利用效益, 使得宅基地难以集约化利用, 难以造就稳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显然不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2.4 城镇精细化管理缺失, 内生动力缺乏

尽管城镇化发展迅速, 但过分重视硬件和速度而忽视了软件和质量。例如过于强调吸引外来投资, 而忽视与居民生活密切关联的城乡基础设施、文化培育、人居环境等项目, 从而造成城镇化发展潜力缺乏。另外, 中国城市管理在体制、法规上的矛盾还未很好地理清, 普遍存在“选择性执法”、“运动式管理”等现象, 甚至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 造成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3 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径

为了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所面临上述诸如“空心、同质、片面和粗放”等困境, 更好地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 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强有力的执行。

3.1 推进土地制度变革, 积累农民进城资本

通过土地制度创新来实现土地规模化, 更好地促进农民转移, 应通过“确权颁证”, 充分尊重和保护法律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益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 在严格界定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界限的基础上, 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自主流转或处置。同时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土地产权化、资本化、证券化等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释放土地流转的“活力”, 不断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不仅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条件, 而且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径。

3.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破解农民身份约束

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城镇经济发展对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政府和社会对城镇化成本的承受和消化能力, 以及对既定生产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变革能力。所以, 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等因素, 采取多元化的户籍改革办法来加快拖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不断降低城镇户籍的福利含量, 逐步让户口与福利脱钩, 探索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也可通过定量化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 同时借鉴泰国曼谷城镇化经验, 设计的制度要使民众充分享有选择权, 并通过过渡性制度安排来解决户籍问题。

3.3 健全公共服务制度, 培育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使全体居民享受覆盖面广的社会安全网, 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这就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努力促进城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使城镇居民能够“安全、便利和共享”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福利, 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而可以不断实现“安居梦和市民梦”。尤其是对于社会保障问题, 要大力完善和整合社保制度中面临债务缺口大, 部委之间协调不足等“碎片化”问题, 尤其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

3.4 推进行政财金体制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

需要通过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财税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非农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协同推进。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条件下, 积极推进城镇化公共治理结构改革, 促进城市科学合理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并存、城市群科学布局) , 不断加强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通过市场牵引、建立要素集聚机制, 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聚以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 打破地方财政严重依赖卖地筹资的格局, 确保地方财政有稳定可靠的税源, 努力把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与财政体制改革有效结合,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多层次金融融资体系, 切实解决城镇化建设以及城镇居民创业和置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为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4 结语

总之,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大战略, 它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还可以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健康生活。因此, 就需要中国政府积极稳步推进, 使城镇居民能够公平享受到公共服务、确保生活舒适和拥有良好的就业机会、实现资源环境友好和社会的有机融合, 共同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 .

[2]胡存智.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1) .

[3]胡鞍钢.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J].人民论坛, 2013 (4) .

[4]胡必亮.论“六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N].光明日报, 2013-6-28.

[5]王耀中, 陈洁.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N].光明日报, 2013-7-19.

[6]罗钊明.做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积极践行者[N].人民日报, 2013-8-16.

[7]张文雄.城镇化重在提高质量[J].求是, 2013 (12) .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发展路径

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在中国, 城镇化是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 它所牵涉的社会问题甚广, 包括人口、土地、经济、地理、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新型城镇化是2008年才被提出的新概念, 主要是响应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是有与“传统城镇化”相“异”的新元素的存在, 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过程、价值、理念、方式等方面, 笔者主要探讨的是哪些因素促使城镇化由“旧”向“新”转变, 该走何种发展路径。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1 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的大环境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该怎样走, 这是关系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 要根据国内外的具体环境而定, 而现在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再继续走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道路, 而西方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城镇化道路在现行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 也不能盲目模仿。在这种情形下, 2008年学者们开始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概念。

(1) 中国人口众多, 其中农村人口占了2/3还多, 因此城镇化进程不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简单, 还要转移和吸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要提供就业岗位, 要提高他们的收入,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2) 我国目前已经提出新型工业化, 其目标是通过科技来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但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快速城镇化的发展, 相反还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 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化的诞生, 以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需求。

(3) 城镇化发展导致了城乡差异扩大, 特别是对农村的发展不利, 抽走了农村最优质的劳动力, 带走了大量发展资金, 导致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不振。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与现代城镇发展共赢的新型道路, 其发展是建立在有效实现城乡互补, 缩小城乡差异的基础上。

1.2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首先要搞清楚城镇化的概念, 为此才能搞明白何为新型城镇化。对于城镇化的含义, 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诠释, 以此能对新型城镇化有更好的理解。

(1) 城镇化本质并非是农村人口集中转移到城市, 而只是一种手段。

(2) 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改革过程, 其涉及到经济、社会、自然、文化、精神、政治等很多层面。

(3)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出一系列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均等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城镇化是一个促使传统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的过程, 使更多的人口逐步拥有平等机会来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而新型城镇化是对这个过程进行更深层次、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改进, 通过更科学、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实现城镇化的目标。

通过对前辈研究的翻阅和总结, 结合我国目前的整体国情, 笔者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进行分解, 目标:城乡一体化, 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力:新型产业与新型信息化, 战略追求:社会、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与高效发展。简言之, 新型城镇化以“一个统领, 四个重点”为原则, 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 完成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因地因时制宜实施。

2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笔者之所以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即动因, 是为了找出推动城镇化的发生与发展所必须的作用要素, 理清维持与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等一系列作用要素, 以此探究从哪几个方面来判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2.1 核心动力:产业结构转换

产业结构转换, 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相互转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其中, 第一产业是初始动力,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与过剩的农业劳动生产力, 为城市提供了必须的消费品与充足劳动力, 并使经常性交换与社会分工得以实现。第二产业是根本动力, 工业化带来了人资、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在有限空间里的高度集中, 由此就形成了城镇, 而且随着工业化发展,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交通革命随之展开。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与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第三产业越发达, 能促成工业化的分工细化, 带来丰富就业机会, 带动城镇化的后续发展。

2.2 直接动力:生产要素流动

产业之间的转换会导致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诸如技术、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随着产业转换而在不停的完成空间转移, 不断实施者重组与解构, 搅动生产力地域空间的布局, 特别是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重新布局, 由此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中人口流动频繁且数量很大, 推拉力的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劳动力。而资本流动直接决定了城镇化进程的快慢, 资本充裕则发展快, 相反就滞缓。技术要素的流动主要包括先进的工业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便捷的运输艺术三个方面。

2.3 内生动力:聚集经济效应

城镇化是人口与企业在城市里的集中, 聚集经济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 降低成本, 取得聚集效益。聚集经济优势颇多, 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与费用, 最终降低了产品终端销售价格;聚集能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公共事业的发展;聚集经济还能扩大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聚集能促进企业的集中发展, 相应的带来技术、劳动力、管理的集中与分享。

2.4 加速动力:经济全球化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早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 城镇化的发展也不能单独拘囿于某个小范围地区或单一的国家, 而是应该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汲取发展需要的资本、技术、劳动力与资源等生产要求, 深度的合作会更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工。经济全球化趋势还会加速城市功能与结构的改变, 中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要放开眼界, 向城镇化发展成熟的国家进行借鉴, 一般发展成熟的城市会具备以下几点:很强的资源聚集能力, 先进的信息化, 良好的外部环境, 很强的金融与服务中心, 城市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快。而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要向其靠拢。

2.5 特殊动力:中国政府的助推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从1980年发展之初就是走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 政府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领导了城镇化的逐步发展。而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鉴于我国国情, 仍然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不过新型城镇化需要的是创新型的政府, 需要的是政府大刀阔斧而又下放权力的改革。为此, 政府应该创新和改革制度与政策, 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户口制度改革,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投融资制度改革等, 并构建确保城镇化持续推进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且行政区划合理与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行政区划的级别来改变城市等级与层次, 以此获得更多城市发展的空间。

当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单单需要政府的引导, 更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推动, 而且上述前四个驱动因素都是市场推动的具体表现, 可以说市场是关键动力, 政府是主导动力, 两者需要相互配合, 互融互补, 才能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展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请看图1:

3 结语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 涉及到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转型, 了解了发展的驱动因素后, 必须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国内既有的城镇化路径, 笔者认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要走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路径, 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前提, 市场与政府有机集合, 统筹考虑市场经济规律、政府政策、人民意愿, 以人为本, 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在坚定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同时, 要积极面对发展道路上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务必求真, 求实, 求效, 造福于中国的黎民百姓。

参考文献

[1]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J]经济学家, 2007 (5) .

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 篇9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550412682

所属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体制与改革

未来20年, 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70%, 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将超过10亿, 其中70%的城市人会居住在城市群里!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将突破30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化成本将突破1000000亿元!50%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会被淘汰, 幸存者将面临全新的游戏规则!

不要刻意强调城镇化率的提高, 新一轮城镇化并非“投资大跃进”。城镇化要向幸福出发, 要让农民多分一杯羹。城市扩张必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承载能力首先必须靠产业支撑, 没有产业支撑, 城镇化最终可能使得农民变不成市民, 反而变成流民, 甚至变成暴民。这轮新型城镇化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 而是个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问题。只有科学、全面、正确地解读“新型城镇化”, 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四化”。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创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1]

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金融需求进一步增加, 而要满足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 金融在支持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不畅、金融支持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力度不够、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作用的发挥, 也进一步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 加强金融创新有利于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 充分发挥城乡金融功能, 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这是破解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困局的必由之路, 也是现实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以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自我发展

金融创新就是促进各种金融要素新的结合, 建立“新的生产函数”。[2]金融创新主要特点就是“突破”, 即通过改革金融业务多年传统经营局面, 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明显创新、变革。[3]

(一) 创新金融体系

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的源泉是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金融创新的动力是金融机构的相互竞争。同时,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需求是多样性的, 这也客观上决定了金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首先, 要创新银行金融机构。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明确市场定位, 实现真正商业化经营, 商业化后的各个商业银行, 要为城乡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积极助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二是对信用社产权进行改革, 实行股权多样化, 建立社区性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促进本地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为广大市民提供金融服务;三是积极鼓励中小型民营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 使它们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力量。其次, 要创新政策性金融组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政策性金融组织, 能够满足城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金融需求, 能与一般性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要通过提供贷款担保、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性的金融业务。第三, 要完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一是要加强保险组织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的保险市场;二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推动担保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融合发展, 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信用公司;三要促进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行业。

(二)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需求的多元化特点决定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的多元化, 因此,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指针, 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一是要创新融资产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融资渠道市场化,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途径, 如发展城市建设融资的BOT、TOT和BOB等投融资模式, 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二是要建立新型城镇化金融产品和业务拓展体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机构顺应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 深入分析城乡生产、消费和资金需求特点, 从而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拓展体系, 以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三是要加大金融创新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农民向市民转变, 因为农民一旦离开了土地, 无论是养老、医疗, 还是子女教育都需要资金支持, 金融创新服务如何在满足城镇化需要又满足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中找到平衡点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课题;四是要以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随着信息化发展, 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我们要以科技创新来引导金融创新,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全新、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以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

(一) 要树立正确的金融创新意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制定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金融创新既要考虑需要, 更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结合起来, 尤其是要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金融创新要在提高城镇的规模效应和综合实力,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和支撑作用。政府部门在要树立科学的金融创新和发展理念, 把建立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提高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二是要树立法治化的金融创新理念。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促进金融发展, 推进经济的进步, 尤其是规范金融创新, 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因此, 要树立法治化的金融创新理念, 尽快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体系, 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财政和信用支持

首先,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可以直接增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 还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 不断吸引和带动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同时, 金融创新通过为财政投资搭建运作平台建立财政补偿金融、金融投资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其次,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信用支持。政府要构建信用评价体系, 进而优化金融环境。一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信用制度。要推动信用评级工作推进, 规范信用秩序。二是要实现信用数据共享。要拓宽征信数据采集渠道, 同时加强数据的加工整合, 帮助金融机构准确了解客户的信用状态, 实现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三要发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等中介机构, 进一步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有效降低金融欺骗的概率。四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信用文化宣传, 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培育信用文化。

(三) 政府要强化对金融创新的制度支持

实现金融创新, 发挥金融作用, 需要城镇化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随着改革的深入, 困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许多制度都实现了突破, 但关键领域制度突破依然没有实现, 这些制度约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进而影响金融创新。要打破这些制度约束, 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建立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户籍管理模式, 改变由户籍造成的身份差别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享有同等生存权和发展权, 逐步实现居民的有序流动, 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支持土地流转和集中,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抵押品问题, 进而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 政府要创新金融监管制度, 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一是要推进法治监管,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 做到金融监管有法可依;二是要理顺监管体制, 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 要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三是要加强行业监管, 通过建立同业协会, 做好行业自律公约, 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完善;四是要进行差异化监管, 对于小城镇, 监管部门应在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适当放松监管要求, 提高风险容忍度, 实行灵活的监管方式;对于相对金融发展成熟的地区, 监管要严, 标准要高。

三、以金融创新强化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是集约、效益和质量的城镇化, 是包括人口、产业和空间的全面城镇化, 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是城乡一体、工农互助、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与城市的商业金融系统存在差异, 同时也不同于传统的农村信贷制度, 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这种金融需求的满足需要金融创新。[4]唯此, 才能真正发挥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促进作用。

(一) 以金融创新助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必要保障, 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最好占GDP的3%~5%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15%, 而2010年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额为10 624亿元, 占当年GDP的3.17%,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2020年) 》凸显了政府以人为本、优化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心, 同时也将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6,7]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投入还必须加强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区别不同情况, 通过金融创新, 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金融创新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并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 必然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 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要推进城镇化健康的发展必须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只有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共同发展, 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而我国工业化发展滞后, 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全球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95, 但我国这一比值仅为1.09, 显示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很高, 但项目分散, 聚集度不高。[8]因此, 我们要发挥工业化在产业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重视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为此, 通过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工业的培育、传统优势工业改造的支持力度, 不断拉长生产链条, 深化生产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 依托不同地区特色资源, 择优支持特色产业, 将其发展成为集聚产业,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三是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从而满足多元的金融需求。

(三) 以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迫切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业产业化, 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第一, 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保障。要引导金融市场资金流向, 完善金融支农的各项政策扶持, 努力增加金融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和使用方向, 加大金融资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帮助农民致富、扶持农业发展和支持农村建设。第二, 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农业科技进步。要通过金融创新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力。一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二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农业新技术推广;三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农村教育, 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力度。第三, 要通过金融创新引导多方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要发挥金融创新的杠杆作用, 逐步引导社会各个方面资金投向农业, 从而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四) 以金融创新助推城镇社会事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更是难点。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 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35%~38%, 有约近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 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9]如果未来城镇化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 到202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 而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将有近2000万人口进城,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将需要巨额的资金 (有机构预约50万亿元) 投入。[10]因而, 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增加金融供给, 进而促进城镇社会事业的发展, 让农民和市民一样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 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主要措施有:一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需求, 就需要金融创新, 通过差别化住房信贷的政策来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二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要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城市低保等方面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基本社会福利, 增强新增人口的身份认同;三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需求。要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灵活运用金融供给对新增就业人口的创业进行扶持。

总之,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关系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其中,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必须坚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支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等的发展, 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 通过金融创新实现金融行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优化金融生态, 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创新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版, 第22页.

[2]何少军.论我国的金融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8) :133.

[3]段世德.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0) :84-87.

[4]刘芬华.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 (5) :24-28.

[5]王元京, 张潇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3 (4) :36.

[6]《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4年3月.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6/c_119791251.htm.

[7]《2014-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企顾问网, 2014年9月.http://www.cction.com/report/201409/112432.html.

[8]刘奂成.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7) :78-81.

[9]刘奂成.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7) :78-81.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 篇11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开发性金融

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城镇化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旧式城镇化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前进的需求,急需向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变。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和国家总理李克强同志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明确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新指标,在我国各地掀起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也使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新课题。下面将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棚户区改造及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的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用更加高效的城市组织方式替代过去较为低效的城市组织方式,是用新的生产关系替代旧的生产关系,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性时刻,过去旧式的城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推出一个新型的城镇化建设,而新型城镇化与旧式城镇化相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中,人才是城市的真正主体,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性需求的满足为归宿和出发点。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除了“物的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建设,注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人本性,注重城镇的生态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实现城镇化建设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棚户区改造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鎮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作为我国旧式城市化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领域,棚户区的存在对于提升城市运行和组织效率形成了极大的阻力,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城市资源组织和生产生活方式。棚户区主要是指那些平房密度大、建筑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齐全、安全隐患突出、使用年限较长等住房区,棚户区中的居民基本上缺乏比较系统的规划,享受不到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及城市公共服务,缺乏跟城市居民平等的地位和公平的机会。棚户区改造必须成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必须融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去。于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中明确指出了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性,并设有专栏对棚户区改造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在我国国务院所颁发的《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而其中棚户区改造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中人本目标的重要手段。可见,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和核心内容。

(二)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棚户区改造不单是“人的城市”发展之人本工程,其同时也是拉动国内投资以及促进国内消费、带动产业发展的经济手段。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但能产生民生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二元结构的破解,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棚户区改造,一方面能提升城镇功能,提高城市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小廖,拓展和深挖城市运营潜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棚户区改造中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棚户区乃至整个城市居民的消费,从而实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总之,棚户区改造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棚户区改造背景下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前面已经指出,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棚户区改造既实现了其民生工程,又实现了其经济和社会目标。然而,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拆迁及安置难度大、投资及改造成本大、资金难以平衡、筹资困难等等。同时,棚户区改造所面临的模式或途径也非常多,到底何种模式和途径适合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笔者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以下路径选择: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确定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方向

政府政策的引导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无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还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近几年来不断提出和制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蓝图,引导和推动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前进。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自然也少不了政府政策的引导,少不了政府这一强有力的动力牵引,因为棚户区改造的选址、规划、项目或土地审批、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拆迁事物处理、资金筹措及投资等等都跟政府机构密切关联,每项事务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参与。

(二)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推动西部落后地区城市建设水平加速升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存在着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和社会资本过剩同时存在的矛盾,继续通过制度化安排,将过剩的资本系统有序地转移到棚户区项目改造之中,棚户区改造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盈利前景不明确,需要有成本相对较低、来源相对稳定、期限相对较长的资金作为保障。开发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强调,要发挥好依托国家信用、服务国家战略、资金运用保本微利的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并明确由国开行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按照会议精神,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供血”作用,为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将好事办好,助力各地市完成好棚改工作任务。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开发性金融发挥极大作用的一个案例就是北梁棚户区改造。在社会力量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下,最终实现了北梁的发展。北梁棚户区改造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比较大。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北梁财政能力相对薄弱,使得当时政府短时间内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棚户区改造工程上,北梁多数棚户区在改造过程中着重采取开放性金融的方式,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开发银行棚改专项贷款为支柱、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多种渠道共同筹集,创新融资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资金需要,最终成为全国棚改的样板。

(三)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向驱动

在新型城镇化及棚户改造过程中,棚户区居民对于生活环境及生产水平的改善抱有极大的憧憬,这一社会群体迫切希望改变棚户区的生活方式,及早地享受到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福利,享受城市文明。包括棚户区居民在内地社会群体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力量的参与,一方面为棚户区改造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市场动力的实现提供后勤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往往还须通过市场的机制来完成社会资源的優化配置,引导社会资金向棚户区的流动,以促进棚户区的发展和经济规划的完善,从而实现棚户区就地城镇化发展。通过市场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在欧美国家和我国一线、二线城市已有较多成功案例,因为市场机制在产业和人口集聚城市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往往通过中央商务区、产业集群、多中心模式等商业开发模式来完成城镇化的发展。在我国西部地区,跟当时的欧美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其也可以采取商业开发的模式,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棚户区的改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人本理念,重视人的发展。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势必要解决棚户区问题,因此,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确定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方向;必须建立资本现棚改项目投入的传导机制,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支柱作用;必须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商业开发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向驱动。必须通过这三条途径,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成功建设。

注释:

[1]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03/17/nw.D110000renmrb_20140317_2-01.htm。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2]楚德江.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困境与出路——以徐州棚户区改造的经验为例[J].理论导刊,2014,(3).

[3]王大伟,蒲静.对有效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4]冯文华.浅谈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4).

[5]吕学先.攻坚速度创奇迹,改造模式成典范,北梁棚户区改造征拆提前18个月告捷[N].内蒙古日报,2014-10-26.

[6]胡国瑞.城市棚户区搬迁改造安置模式研究——以包头市北梁棚户区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4.

[7]莫瑜.棚户区改造今年1.35万户[N].梧州日报,2014-10-27.

新型城镇化的长沙路径 篇12

(一) 城镇化的基本属性

城镇化 (Urbanization) 也称“城市化”“都市化”, 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中东地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城镇化是农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迁移与聚集的历史过程, 也是经济发展空间重新布局和调整的过程。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 城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从自然属性上讲, 城镇化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城镇化进程本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具有客观规律性。从社会属性上讲, 任何城镇化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进行的, 它必然要体现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 并为实现特定社会阶级利益和目标服务。因此, 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 体现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要求的城镇化驱动力量、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有其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 但由于社会主导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 决定了不同性质国家城镇化的价值理念、资源配置机制、分配方式和道路模式不同, 最终实现的目标也不同。

(二) 城镇化的动力

从城镇化的动力来看, 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城镇化的原生动力, 早期的城市都诞生在农业发达的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产物。18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业, 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 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 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范围逐步扩大, 功能日益拓展, 最终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城市。对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产生、作用及其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恩格斯在考察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状况时, 详细论述了大工业如何通过人口的集中, 形成村镇, 村镇变成小城市, 小城市变成大城市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产生过程, 并深刻阐述了产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大工业“它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凡是它渗入的地方, 它就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1]“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不能实现由农业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转变, 工业就会因为脱离城市而减弱发展动力。”[2]可见, 资本主义城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在聚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所需的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同时, 它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和更高生产效率, 不断摧毁旧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建立起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城市形态, 为维持和延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物质空间载体。

然而, 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者, 因此, 资本主义城镇化不可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目标, 而必然是以满足资本家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为基本取向和终极目标。资本主义的城镇化无法克服资本主义体系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 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城镇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过度积累而引发的经济危机, 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

自1984年中国第一次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以来, 我国的城镇化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从初期的恢复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的重心也从规模扩张逐渐转向质量提升阶段。当前,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 投资规模下降, 消费需求不足, 新常态下的城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 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城镇化转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使新型城镇化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体现中国特色。

(一)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传统城镇化是以片面追求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 核心是“物”的城镇化。在改革开放初期, 传统城镇化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对我国传统城镇化的扬弃, 它以人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 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民利, 注重保障、改善和提高民生。因此,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人口城镇化率等数量性指标来衡量, 而是要围绕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问题, 综合考虑人民生活质量、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反映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质量性指标。过去依靠圈占土地, 以土地换项目推进城镇化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只有转变观念, 立足人的城镇化需要, 彻底改变“要地不要人”的病态格局, 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让新进入城镇的农业人口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才能真正激发城镇化的内生动力, 不断释放城镇化红利, 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二) 五化同步、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

与传统城镇化不同, 新型城镇化遵循“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 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更加强调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并通过一系列改革,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新型城镇化还强调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协调发展, 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现代城镇是工业化的产物,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 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同时, 城镇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 其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不仅为工业化发展所必须的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 也为产业集群和工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这种互促共生关系, 客观上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并不协调,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一些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 由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导致城市交通拥挤、房价高涨、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低。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 通过城乡互动、工农互促, 带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

(三) 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村庄发展为城镇的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中, 城市文化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 [3]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本土文化或遭遇大众文化的侵袭而趋于消解, 或受商业文化影响而被剪裁、滥用, 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被当作现代文化的对立面而屡遭批判。然而, 从世界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看, 优秀的乡村文化、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离开了前者的支撑, 现代城市文明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形成千城一面、产业同构、文化同质的怪像。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城镇化对乡村文化、原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排斥和疏离态度, 它遵循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规律, 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 注重推动乡村文化、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交融。通过多样文化的碰触和交融, 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民族文化风格得以延续、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承, 未来的城市将是“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充满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关怀的、具有现代元素的绿色、智慧、人文新城。

三、新常态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与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政府加强了对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注重对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调控和管理, 反映在中央重大的经济工作会议中, 稳妥有序、提升质量成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取向。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国外城镇化经验,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增加社会公共投资, 尤其是要扩大消费性投资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决定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必须以提升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我国过去城镇化的路径以土地扩张为标志, 强调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增加, 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健全、城市管理薄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因而被看作是一种“伪城镇化”或“半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观念, 树立“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观念, 针对“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现实问题, 加快“人的城镇化”进程。“人的城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城乡居民全面发展的需求看, 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居住、交通、通讯、体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4]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在解决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投资严重不足, 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因此, 新型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增加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性住房投资以及各种服务业投资, 通过投资增加供给, 刺激消费, 扩大需求, 从而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过渡到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幸福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当前, 由于经济增速趋缓, 投资增速持续下降, 资金来源问题成为增加消费性投资的主要瓶颈。根据测算, 新型城镇化的供给能力不足, 融资缺口巨大, 2013—2020年静态融资缺口和动态融资缺口分别达4.91万亿元和11.11万亿元。[5]巨大的资金缺口, 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尽快建立一个完备、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 放宽市场准入, 通过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社会民生投资项目, 加快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营性金融等各种金融形式并存发展的格局, 为居住、教育、交通、文化、医疗等消费性投资项目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强大的金融支撑。

(二) 以产业为支撑,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加快发展服务业, 增强城镇化后续动力

产业是城镇化的根本支撑,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空心的、不可持续的城镇化。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 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 传统工业的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也使城镇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降低。面对以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3D打印和新型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 必须加快转变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品, 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 不断推动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 从而为城镇化转型发展打下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问题上, 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注重特色, 突出差异, 避免产业结构雷同, 产业发展低效益。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表明, 服务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目前, 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还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生活性服务业也出现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 与现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现阶段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引导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 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同时, 根据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特点,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加大服务供给, 完善服务标准, 提高服务质量,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源泉和动力。比如, 针对我国日趋明显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与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卫生服务、托管护养、休闲娱乐等相关的养老需求急剧增加,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将为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

(三)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 完善城镇化相关制度, 释放改革红利

城镇化是在一定制度下农村的生产要素 (资本、土地、劳动力) 不断向城市转移与聚集的过程, 制度设计合理与否是决定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前提, 尤其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都会对城镇化进程及其发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部分领域的制度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成为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必须加快城镇化的制度建设, 调整、改革其中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制度内容和政策, 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014年6月,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 “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6]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目标是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年7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实现这一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然而,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明确目标和方向后, 还需要加强户籍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 将户籍制度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 各地也应结合实际,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因地制宜, 制定和完善相关领域配套政策措施。

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 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解决两种产权不平等的问题,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更明晰的产权和更完善的土地权能;二是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农用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在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少的前提下, 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三是要彻底改革农村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 减少现行制度安排造成的矛盾和不满;四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当前,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启动, 必须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 完善地方税体系, 通过消费税、房产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 为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提供长效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科学界定政府间的职责范围,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此外, 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 应根据不同类型城镇社会保障需求的特点,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政策, 建立符合新进入城镇居民的利益诉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城镇化也从传统数量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如何使城镇化主动适应新常态, 对于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增长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大背景下,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具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 应扩大民生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切实提升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质量,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深化制度改革, 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从而推动“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城镇化,逻辑,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6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03.

[3]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 2011 (3) , 80.

[4]王国刚.关于城镇化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动态, 2014 (3) , 61.

[5]陈道富, 朱鸿鸣.中国2013-2020年新型城镇化融资缺口测算[N].中国经济时报, 2014-12-4.

上一篇:宏观影响因子下一篇:建筑防火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