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通用4篇)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篇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城镇化放在了“五化”的中心位置。“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如何跟紧形势,抓住机遇,顺应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
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为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使城镇化建设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重点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加强人才培养,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和城镇的出现及不断地扩张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和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文明与进步的发展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趋势,是任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发现,城镇化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始终徘徊在3%左右,而世界开始进入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工业体系的形成,使原有分散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和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生了性质和地域上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活动开始不断向城市集中,推动了世界城镇化进程。可以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出现城镇化,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加以预防和改进。
一、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在“四化”协调发展中推
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不仅同工业化相联系,还同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密不可分。农业现代化释放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业化、信息化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时候,形成了一批新兴城镇。这可以说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新的历史阶段,“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我国的城镇化来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性产业动力,现代工业是城镇化的主导性产业动力,现代信息业是城镇化的后发性产业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并行协调发展中推进的。
二、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长期来,我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性的城镇化,进展甚缓。而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城镇化建设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政府的作用由主导转变为向引导,我国正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经济推动的城镇化建设机制,这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在我国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在土地紧张、资源减少的同时,人口却仍在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在选择城镇化道路时,我们必须从过去城镇化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转变,从城市数量的增加向城市质量的提高转变,完善土地市场,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四、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是第一位的基础性建设,但不能认为只要把经济搞好了就能够实现城镇化。重视政治建设,就增加了城镇化的生命线和凝聚力,重视文化建设,就能提高市民的素质;重视社会建设,就能够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治安,为市民提供平安、和谐的社会保障;重视生态建设,就能减少环境包括水资源、空气等污染程度,为市民提供一个绿色的、健康的、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对世界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也是世界各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显现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也就是说,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和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直接惠及城乡千家万户老百姓。
总之,只要我们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我们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我们特点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尹江勇,曹中原. 新型城镇化,河南发展的新动力[N].《河南日报》,2010 - 07 - 09.
[ 2]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 10 - 15.
[ 3]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2012 - 03 - 05.
[ 4]赵伟,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5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篇2
1.遵循客观规律, 集中发展大城市。确定了以大城市发展、工业和大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自然形成了韩国产业、经济集中发展的整体格局, 推动了以首尔、釜山等为主的“小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使这些城市群实现了超前的增长, 带动着整个韩国的发展。
2.增加对卫星城市的开发, 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韩国政府在新兴城市的建设方面, 比较注重地区优势的发挥, 对生活和工作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 并注重政府监管功能的充分发挥, 采取税负减免优惠政策, 鼓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韩国政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住房领域里角色的不断变化。政府还对住房的建设用地出台了综合性的政策, 鼓励土地集约化建设, 例如建设综合性的居民居住区等;政府还通过金融机构房地产建设资金的资助, 鼓励房地产开发建设, 以满足住房需求从, 从根本上优化和改进居民的住房系统。
4.强化规划引领, 促进社会阶层融合。
5.实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总统朴正熙亲自倡导, 政府强力推动, 全体国民积极主动参与的一场轰轰烈烈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全民运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 很多发展农村经济和进行文化建设的部门逐渐的成立, 如农协等, 这些组织的出现不仅对新村运动起着推动作用, 还是对这个活动精神的传承, 更是一种理念的发扬。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颁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中对于城镇化建设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指示, 提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就必须走城镇化这条必经之路, 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更是协调我国区域发展、拓展内需、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了完成新型城镇化这个发展目标, 我国首先就是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通过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和工业化全力发展农村经济, 配合农民市民化加快城镇化发展, 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对布局进行优化, 将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共同推进。
1.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我国城镇化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人口、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城镇化。
第一, 要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第二, 以方便农民生产, 实现就近就业为出发点。建设专业的培训中心, 让农民可以有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的场所, 实现就近就业。积极创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 为农民就业做出正确的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 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第三, 在美丽中国概念的指导下, 努力改变环境, 建设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
2.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
(1)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农村实现工业化, 不仅能够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 还能为城镇化实现不断累积资金, 进而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2) 特色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推动城镇化发展。这里指的特色资源指的是地方具有的一些特色进而得到的开发, 如旅游、矿产等。我国的中西部资源比较丰富, 当地具有很多地方特色, 那么当地就可以利用这两个优势, 充分发展, 以拉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3) 区域发展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著名法国经济学家曾对区域经济做过研究, 并提出了“增长极”这个概念, 认为中心区域的发展对周围相邻区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4) 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在我国, 中部和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 这些区域可以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从而带动城镇化的进程。集约化主要指集中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区域龙头企业作为经营的核心, 开展有效的产业化发展和区域布局, 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化大生产。
三、韩国城镇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1.韩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经验借鉴
(1) 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在审批权下放时, 中央政府必须加强规划和管控的力度, 不受区域行政的限制, 做好宏观的调控。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做到资源的节约, 符合当前低碳发展和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促进各阶层的和谐发展。从韩国城市化经验的分析来看, 城市化过程中要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 从而实现了相互间的共融。
(3) 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住房问题。在韩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 很多的外来人口都在棚户区和贫民区解决住房问题, 房屋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在20世纪的80年代才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过渡, 并集中力量解决住房, 并实现了户籍的平等。
(4) 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共进。
(5) 做好农村整体布局和规划, 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一, 做好房屋的统筹规划, 积极完成房屋的改建和危房改造, 并制定村落保护发展制度;第二,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做好城乡的规划和布局;第三, 建立健全农村的基础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 为农民提供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场所, 增加农民知识, 提高农民技能, 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稳固农村结构。
(6) 鼓励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大力扶持工业发展, 为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2.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来应对这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为了在2020之前完成这五个目标, 就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来一步步的推进。
第一, 就是要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城镇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以城镇化发展规律为主线, 通过工业的集约化、经济的集约化, 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谐进步, 真正搭建一条城镇化发展道路。其次, 因地制宜选择新型城镇化模式。第三, 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第四, 建立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冰.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 (2) :30-32.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波澜壮阔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引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广阔的“机会空间”和“发展红利”。
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101个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只有13个在2008年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亚洲有5个,即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它们恰恰也是在文化产业规模、主体、品牌和影响力方面卓有成效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另外88个国家和地区则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未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从全球看,大部分工业国家的城市经济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向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为重点,兼顾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发展,同时反思和弥补城市化带来的弊端,这一转型过程持续了100余年。以伦敦、纽约、巴黎、柏林等为代表的欧洲、北美城市转型时间最早,如伦敦在19世纪后半期经济结构就进入了服务业主导阶段。
中国大规模城镇化的背景与欧美国家不同,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大量的农村人口走向城镇,并且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互为因果。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和聚集,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过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双转型,走人与环境、产业与生态、资源与效益协调发展道路的过程。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指标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也是人的城镇化,从单纯的经济效益主导,走向市民生活品质主导,这不仅是让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新型的市民,也意味着不能以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牺牲人的生活质量,要让迁徙到新城镇的建设者和大批居民随着新城镇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水平、文化品质和幸福指数。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但在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方面,还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中国城镇化的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匹配。鉴于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等意见,从这个意义上,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城镇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和服务基础。
第二,新城镇是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土地利用方式将由外延扩张、增量为主、粗放低效向内涵发展、存量为主、集约高效转变,正如同在新城镇建设中上海市政府所提出的实现三个集中,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新城镇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为一体。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新城镇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将生动地体现“城市精明型扩大,农村精明型收缩”的原则,淘汰污染重、能耗高、土地占用量大、产出率低的落后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产出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动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向智慧型、集约型、人性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赖于知识、智慧、创意等可再生资源的投入,而且可以与城乡开发本地文化资源相结合,推动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融合乡村的生态优势,形成多中心、多组团、联通式的空间布局,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推动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尊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城镇化。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土地和更为辽阔的海域,保存了数量极为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大致分为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建筑(群)、历史文化纪念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类。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和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联通长江、黄河、淮河、钱塘江等水系,绵延1000多公里,孕育了无数的艺术创作、民俗风情、历史传说。许多传承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城镇包括杭州、嘉兴、扬州、无锡、苏州、台儿庄等获得了提升品牌、发展产业的强大动力。开发新城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种精神与物态相结合、传承与创造相结合、理解历史与迈向未来相结合的过程,需要采用复原、激活、移植、再造等多种方式,把历史的遗产开发成为今人能够理解、亲近、沟通和欣赏的文化产品的过程。正如英国专家查尔斯·兰德利所感叹的:“发挥创意并不意味着只关心新事物……伟大的成就往往是新旧的综合体,因此历史与创意得以相辅相成。”
第四,新城镇是生态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早在1898年出版和1902年再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其核心为“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21世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进一步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绿色生态和智慧生产为特征的技术、贸易、投资、产业浪潮进一步席卷全球,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与再生开发主导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得产业向幸福导向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城镇建设向绿色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型提升。新型城镇化将依托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三方面新的内涵:一是高品质的文化享受,二是人文化的休闲时间,三是绿色化的职业生活。文化产业作为以智慧、创意、绿色为主要特点的现代产业,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将在四个重点领域展开。
二、推动产业升级:工商业市、镇发展的文化动力
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推动城镇的集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即实现产业和城镇的双转型,是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贡献。中国国土辽阔、国情多样,产业升级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基础和要求,总体看是要逐步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低附加值型的阶段,提升到科技型、效益型、集约型的阶段,这是市场选择和政策聚焦双重作用的结果。
实践证明,文化产业与城镇经济升级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在城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居民的需求是争取生存、崇尚自然,文化产业包括演艺、娱乐等主要满足生活性消费需求;在以工业为主的阶段,居民的需求是追求效率、扩张市场,印刷、包装、展览等文化产业主要满足生产性需求;进入知识经济和后工业化时代,居民的需求以品质为主,崇尚创新、多元文化、全球交融,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成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吸引知识型劳动者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新型劳动者恰恰是城镇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动力。这对新城镇视野中的文化城镇经济升级转型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应关系产业提出了一个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重大命题。如中国沿海地区的一大批工商业强市(县)和专业镇,就迫切需要发挥文化产业渗透、包容、引领、联动的作用,其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发挥创意设计、集聚人才、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提供了重要的背景。endprint
第一,工商业强市(县)和专业镇街的居民, 均有超过60%~70%的人生存在企业和企业关系之中, 企业(包括公司和个体工商业者)既为大部分市民提供了财富和生活来源,亦酝酿着市民的情感方式和人际准则。在这样的市镇中,工商业精神决定着城市精神,支配着城市的运转方向,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和命运。群落式的工商业和专业市镇之成长, 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形态,使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容易在这里成长。
第二,这些城镇形成了强大的企业家和工商业者群体。如绍兴县杨汛桥镇就有7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家和工商业者群体在浙江称作“浙商”,在顺德则叫“顺商”,在温州叫“温商”。就像“温商”的人格基因决定了温州经济的生命力一样,工商业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这些城镇经济的生命力。他们对新的市场需求有着敏锐的把握和勤于开发的热情,容易把握文化产业所带来的机遇。
第三,工商业强市(县)和专业镇街本身面对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其需要提升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品牌效应和文化附加值,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在反复比较和探索中,多数工商业强市(县)和专业镇的政府、企业和机构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产业的价值链、资源的供应链、消费的品牌链三个方面,跳出代工等低端模式而发展新的产业能级和消费内需,从而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升级,工业设计成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的工商业城镇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多向交互融合态势。许多工商业城镇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三、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壮大文化产业主体
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在城乡培育新型企业家群体,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中坚力量,这需要充分利用新城镇资源和环境引导的双重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体,恰恰就是企业家,以及那些正在努力成为企业家的企业主、工商业者或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家尤其是成功企业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比重是否较高,可以视为县域或者镇域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度高低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中国学者陈宪指出,创业者至少具有三个特质,即风险偏好、组织才能、激情或好奇心。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变革、有着边际报酬递增特征的知识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其中,企业家精神具有起决定性作用的主体意义,而企业家经济正是市场经济的成熟形态。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经概括了理想的企业家类型:他们“具备鲜明的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以及远见卓识和行动能力”;“工于算计而闯劲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们节制有度,守信可靠,精明强干,全力投入事业之中”;“只有性格异常坚强的新型企业家,才不致丧失自我克制力,才能免遭道德与经济上的双重覆灭”。
新型企业家群体的诞生和壮大,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市场文化氛围,通过理念引导、政策扶持、招商引进、市场培育等,打造适宜于创业和创富的环境,使得优秀文化企业家群体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第一要素和第一资本。以中国木雕之都浙江东阳为例,近年来崛起了一个规模强大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而它最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是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包括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2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8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24名,以及一大批能工巧匠和企业家,他们不但有精湛的技术,而且具有开拓国际工艺美术市场的企业家精神,占据了文化产业链中最重要的核心优势,涉及木雕、红木家具、竹编、草编、编结(中国结)、核雕、书画等多个领域。
目前,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仍是各地城镇发展文化产业最紧缺的资源,而这种资源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如野草般自然生长。培育优秀企业家需要给予企业家精神以应有的市场地位,营造并优化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营造资源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同样也包括培育鼓励创业的文化共识。美国芝加哥大学埃德加·沙因博士指出,企业和组织文化是在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所共同的文化基因,也是由优秀企业家所创造和推广的精神财富。有鉴于此,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要通过“渗透、包容、引领、联动”的方法,带动文化产业与工商业的联动,使得蓬勃兴起的工商业和专业集镇通过文化产业的带动,形成新的产业能级和发展活力,进而打造以创意设计、文化体验、品牌经营、消费服务等为拉动的新型产业链,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升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理念更新、舆论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等,杜绝政府权力寻租等现象,培育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即尊重市场、鼓励创业、挑战权威、勇于冒险、培育强者,使得各类城镇中集聚的一大批企业家和工商业者,从市场经济跨入更高阶段的企业家经济,在文化产业领域中成为“上晓天气,内蕴中气,下接地气”的优秀企业家群体,使中国拥有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最为宝贵的文化和经济资源。
四、鼓励要素流通:推动文化财富的涌流
鼓励城乡社会各界参与,激发全民的创造活力,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和大量财富的涌流,才能有效地发挥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中国目前的建制镇有1.7 万多个,人口超过10万的仅有50多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对100个经济较强镇的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建筑业、工业、旅游等,除少部分镇属于工业型外,大部分镇属于内需型产业。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仅靠本地的内需拉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与周边乃至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联系网络,融入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分工协作产业链中去。新型城镇化的活力,是以大量的经济要素流通作为基础的。要素流通的规模越大、频率越高,要素优化配置的几率就越高,给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为社会各界提供的机会就越趋于平等。这是文化产业富民、新型城镇化惠民的重要内涵之一,它包括以下两大路径。endprint
第一,发展会展经济。如珠三角最富饶的顺德、南海、中山等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推进文化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依托当地蓬勃发展的家电、家居、家饰、花卉、园艺、新光源等流通市场,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流通、品牌开发、衍生产品等文化产业,形成万商云集、要素汇流的大市场,打造多种形态的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平台,为当地居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投资和共享成果的机会。
第二,打造平台经济。平台经济原指在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培育过程中,通过建立信息和交易平台,形成增值效应。然而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发展,平台经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信息的集聚,即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使众多分散的信息聚集到平台中,实现信息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是实体的集聚,即通过构建各类服务平台,使上下游关联方汇集到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捆绑式”发展。通过资源和信息的聚集,平台涉及的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它的发展将带动周边产业,产生商业流、信息流、物流、人流和现金流,形成辐射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
五、再造城镇新空间:文化提升新型卫星城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之一,是再造城镇空间形态,结合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城市与乡镇的合理布局,包括发展大城市区域中的卫星城和新市镇建设,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走向新型城市区域和可持续发展的卫星城镇体系。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结合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将发挥树立人文导向、发展绿色产业、合理布局空间、提升生活品质等多种贡献。
根据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为联合国收集的数据,中国的CO2排放量处于世界最高国家之列,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过度的人口增长和大量资源消耗带来的雾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淡水紧缺、土地过度消耗等问题十分尖锐。赵晖指出,中国小城镇建设是符合国情的重要举措,但是发展得并不好。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较低,只有20%,在21世纪初曾达到27%,2010年则下降到24%。而北京市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经济最发达的小城镇人均汽油消耗量的7倍,小城镇不用消耗大量能源就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小城镇建筑能耗低,且多是低层建筑,大城市多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低层建筑能耗的1.5倍。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从全球城市化的潮流来看,大城市的卫星城建设是一个国家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二战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大城市,为了避免人口和产业过度地集中,采用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的做法,用快速干道与主城联系起来,同时发展各类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区。卫星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的一批中小型市镇和乡村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如德国非农人口高达97%,其中7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美国65%的人口居住在小城市和小城镇。而这些发达国家的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高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体系。伦敦、巴黎和纽约等城市卫星城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中国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给予卫星城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证明,特大型城市产业布局与城镇空间发育相对应,具有彼此对应、逐步升级的规律。20世纪城镇化的潮流,具有工业化早期的城市布局,往往以工商区域为核心,把各类服务业包括文化设施放在附属的地位;而21世纪城镇化的潮流,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商贸等放在重要地位,是幸福导向型、人文引导型的产业和空间布局。鉴于此,大城市的卫星城和新城镇建设,要注重吸引大量的文化产业机构和人员,形成完整的城区组团,结合城区绿化带的建设,以交通干道连接,以集约型、智慧型、生态型的宜居、宜业、宜乐空间,体现产业与生态、经济与文化、人与自然、城镇与乡村的和谐共处和友好发展,从而吸引大批知识型的劳动者,从传统的农业村落和街区,走向创意社区和文化城区,走向宜居、宜业、宜学、宜乐的和谐家园。
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跨省快速交通干道的普及,上海郊区新城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与长三角近沪地区的城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与苏州、无锡、扬州、启东、南通、嘉兴、长兴等城市和所辖市镇合作,依托“一小时生活圈”和“二小时通勤圈”的优势,从跨域的产业联合向同城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这些跨域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依托长三角作为全球第六大都市群、面向太平洋和大江大海交汇的区位优势,在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产业方面,形成新的跨域合作趋势,使得上海靠近长三角的嘉定、松江、临港、青浦、南桥、金山、城桥等新城镇和长三角毗邻上海的昆山、太仓、平湖等县市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机会地区。
国际上许多研究指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不再是工业化前期大规模工业流水线式的“福特主义”组织形态,而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弹性精准”组织形态,不仅追求产量的扩大,更针对大量的小型分众市场。这一背景深刻改变了当代文化产业的形态,带动了一连串企业的改造措施,包括专业人员的聘雇弹性化、设计创意的服务外包、内部组织的切割与重组、全球化的分工协作、服务平台的共享等,将原创的开发设计委托给组织规模较小、灵活度高、敏锐度较强的中小机构,犹如一组有聚有合的斯诺克球,形成一种呈现多层次、多样性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为新城镇发展多样、精准、跨域合作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供了新的动力。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篇4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在“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城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即“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可见,这五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在体制机制、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重点探索和发挥作用的关键五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城镇化”一词在当时是相当陌生的概念,但如今却以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在中国推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6.22%,到2015年底,已达到56.1%,十五年来提高了19.88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以1.3%的速度在增长。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发展体系,由探索“城市化”,到倡导“城镇化”、号召“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再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实践过程,在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的艰苦历程中,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渐清晰,并成为共识。新型城镇化这一中国特有的表述,正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规划布局薄弱,缺乏科学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后,出现很多新型城镇化规划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具体的规划内容上没有做到真正的创新与实践;有些城镇规模比较小,又没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城镇发展缺乏特色;有些城镇在规划上只重视城镇规模、轻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重视城镇的数量、轻视城镇体系布局;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沿用小农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方法来规划城镇的产业和市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未能充分采用新的规划方法,有些地方是每期都在优化布局,但先前规划用地布局过于迁就现状,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二)土地资源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土地资源是城镇建设的重要载体,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对资源紧缺的认识,资源浪费严重;或者只重视平面扩张建设,轻视对土地的挖潜改造,有些土地被高效利用的同时,还可能伴随更多土地的浪费和闲置;有些城镇在使用土地、矿山、森林等资源时较为粗放,没有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有些新建的城镇大量土地被征用,使大量旧镇区和旧村庄的宅基地闲置,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在城市既拥有自己的房产,又占有自己在农村的宅基地,即出现所谓的“双重占地”的现象,闲置浪费严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横向联系薄弱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很多农村早已深入了解到产业化对于本地经济的重要性,多数地方都有自己的村办或者乡镇企业,但还是有很多城镇产业结构不完善或不合理,存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失衡的现状,甚至在第三产业的构成中,仍以传统服务加工业为主;许多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基本都相同,没有显著的区域优势,缺乏科技含量高、经济和规模效益好的的产业,各产业的横向联系较为薄弱,缺乏人才、信息、金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渠道。
(四)伪城镇化现象突出
随着城镇化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很多地方对于城镇化建设大多放在本地经济的建设上面,通过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在本地工作,发展本地经济,却没能解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的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完全体现这一本质,出现了“伪”城市化的特征,即使是城市化率的速度和数量提高了、城市用地面积扩大了,但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未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化与真正的人口城市化率相差甚远。
(五)生态环境恶化
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地带来城镇化的发展个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却容易使城镇出现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由于城镇是人口的集中地,这不可避免地将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并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步伐。
三、“十三五”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既要科学规划,又要突出特色性
“十三五”规划要求科学规划村庄和农田的分布,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镇化分布和形态,构造交通干道、陆桥和长江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加快发展城市群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此,制定的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生态观念,一定要在做好科学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城镇发展目标,选择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模式;要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有法可依,以保证规划实施,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税收减免、投融资等,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污染问题的防治,尽快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重组经营,转变发展模式,鼓励支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引领本地城镇化绿色发展,促进本地区城镇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
(二)突出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这既可以起到避免双重占地又可以维护农民的权益的目的。在土地问题上,应该处理好土地征用、土地储备、土地拍卖和土地出让金使用制度的改革,做到优地优用,最大化地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重点处理好土地的承包权和宅基地分类,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可以在农村建立一个土地产权交易中心作为耕地流出和宅基地退出的备案登记机制。在验证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农村产权融资担保平台;加强政策协调和区域间的衔接性,统筹户籍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与此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协调城乡发展,加强县域经济辐射能力的支撑作用,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公共资源问题上实现均衡配置。产业兴则城镇兴,这不可避免地需要产业的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镇经济的重要支撑。首先,在“十三五”时期,应严格筛选城镇周边地区的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倡导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其次,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重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再次,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培育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就业容量大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园区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使园区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
(四)合理制定落户政策,让农民享受更多的现代化成果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转移,整体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常住人口的市民化激励机制,使更多人口能够融入城市生活。在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上,实施居住证制度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改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以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和市场为主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优化住房供给和需求结构,提高和保障居民住房水平。城镇化应建立在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目标的基础上,转化以往只注重城市化率的片面指标。因此,应该全面开放大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建立合理的落户条件,对不同城市设定不同的落户门槛,根据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贡献以及他们与这个城市的“紧密度”设定差别化的落户政策,确保人口在农村、乡镇、城市的之间的逐渐实现转移,并逐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果能够平等地得到分配,使广大农民参与到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来。
(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大城镇化的环境治理和环保力度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和谐宜居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城镇建设的整个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要处理好城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建筑的规划和建造,在建造过程中,要注重新建筑的能耗问题,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加大公共交通工具的投资和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将其落实到城镇的规划和实践中,增加人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机会,共享城市交通的便利;在城镇的规划建设中,构建高效、低碳、可持续的城市能源利用体系,提高电力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减少煤炭分散利用;在生态问题的管理上,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将生态问题纳入政府评价考核体系中。
摘要:“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又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创新,自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来,新型城镇化道路一直备受关注。分析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及现状,针对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十三五”规划背景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新华网,2016-03-17.
[2]尤加鹏.“十三五”山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5):23-35.
[3]李江涛.“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战略支撑点[J].新重庆,2015,(9):30-31.
[4]尹伟华.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EB/OL].国家信息中心,2015-09-18.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推荐阅读:
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06-16
IDC中国政府行业IT市场2013年10大预测:新型城镇化和第三平台技术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08-15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06-26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11-03
新型城镇化建设11-07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09-23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思08-13
新型小城镇建设06-09
对中国周边形势的看法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