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共12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1
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 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发展, 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这就必然需要金融的支持。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在县域地区。然而, 受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影响, 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明显滞后, 困境重重, 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配套政策的缺乏导致金融机构动力不足。近年来, 政府决策部门对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意识有所增强, 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信贷倾斜政策, 但由于配套的实施细则并不完善, 对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 且财税部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也亟待出台,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导致战略规划滞后, 在执行中缺乏趋动力。
第二、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前些年, 多家银行陆续撤并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 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缩小, 受文化教育、消费理念、支付模式、通讯基础设施不足等影响, 一些落后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都无处办理。据湖南银监局的调查, 截止2010年3月末, 湖南省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35个。而另一方面, 县域金融机构又存在资金运用不足和严重外流的情况, 在一些县, 很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都不足50%, 资产业务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 农村的有效信贷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第三、金融资本不足、政策体制制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测算,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将需要增加40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自然是杯水车薪, 受当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约束, 直接融资渠道受限, 作为间接融资的金融资本必须要发挥作用,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是必不可少而且颇为关键的。然而, 在现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框架下, 受借款主体、担保物、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限制, 城镇化进程的融资需求难以获得充足有效的供给。同时, 金融机构自身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局限性, 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但对农业基地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一因素, 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对此都未充分考虑, 更未对市场作进一步细分, 进而设计相应产品, 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另外, 县域金融机构考核制度不适应县域金融业的发展, 受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容忍度偏低, 普遍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第四、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速, 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 农业工业化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本化、农业规模生产的风险防范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 进城农民开始期待和关注涉及就业、创业、居住、消费、理财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面对诸多新变化, 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多元化需求。同时, 当前金融改革步伐和应对措施也相对滞后, 在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上, 金融机构并未随着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做出及时调整, 探索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多样化服务, 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 其产品研究开发职能更多的集中在总行层面, 分支机构很难实现产品区域化、客户化。一方面, 各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趋同问题, 传统的存贷服务比较普遍, 咨询类服务不足;单一工具运用较多, 组合工具使用较少。另一方面, 信贷之外的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手段很少发挥作用, 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尚未建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抑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业面临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应找准定位,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新型金融服务体系, 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和客体牵线搭桥, 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一、建立多层次的城镇金融组织体系
面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异质化金融服务需求, 应尽快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可考虑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适度调整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 尝试开办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业企业开发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并加大对涉及城镇民生等具有较强公益性领域的金融支持;允许国开行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 专门满足城镇化中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第二, 引导商业金融积极拓展城镇市场, 找准支持城镇化的着力点, 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 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求商机。大型商业银行可发挥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 以大型基础设施、城镇大企业为主要市场定位。邮政储蓄银行应更强化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 通过积极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城镇居民就业创业, 通过完善中间业务优化城镇基础金融服务。第三, 建立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县域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 有序扩大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试
浅析云阳县基层文化建设
李林云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综合文化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基层、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是根本, 文化建设是关键;而我们的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无论是进行文化建设还是开展文化活动, 无论是创作生产文化产品还是提供文化服务, 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充分考虑基层特点、体现群众意愿。在农村这片富有“希望的田野”上, 农民不但迫切需要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更需要“精神食粮”香满院。因此,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实现农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县情及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云阳县, 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 辖43个乡镇, 人口130万。县情特点:人口大县——是重庆市8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区县 (市) 之一;移民大县——兴建三峡工程, 全县动迁16万人, 是国定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尽管是贫困县, 但近几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 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
点。第四, 改变市场准入条件, 对民间资本加以疏导, 发挥民间金融在城镇化中的补充作用。第五, 引入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 逐步将单一金融产品转变为综合性金融产品。
二、培育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主体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市场主体缺失引起的金融不匹配问题, 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 按市场规律办事, 整合城乡资源, 培育金融支持的有效主体。第一, 弱化城镇化建设的政府融资平台模式。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信用基础的市场主体, 被广泛认为风险偏高, 已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监管部门已进行了严格控制;第二, 引导地方政府放开对市场准入的管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等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第三, 加大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力度, 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转变;第四, 加强征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
三、整合多元化的城镇化融资渠道
我国现有“土地财政+融资平台贷款”的城镇化融资模式, 不仅因土地稀缺而难以持续、因过度负债而蕴含较大金融风险, 还会因过高地价推高房价,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可多考虑结合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特点,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实现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转变, 向体制外引入更多民间资本。如可以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原则,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一些可以实现“使用者付费”的基础设施, 应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如, 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 由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为乡镇及街道文化站43个, 文化专干150人, 乡镇级基础设施比较齐全, 但全县80%以上的村没有真正的文化室, 43个乡镇文化站大部分只有中宣部捐赠的“万村书库”图书及共享工程配置的电子阅览室等, 再无新增基层文化配套设施, 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单调。其次, 基层文化工作质量不高, 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严重滞后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有一大批专兼职文化骨干队伍, 但受历史原因和地方政策的影响, 基层农村文化活动仍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乡镇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村镇经济基础薄弱, 基层领导不够重视, 人口居住分散, 农民文化程度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2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一是组织基础还不够牢。表现在职责不够清, 乡镇文化干部大多为兼职, 有的常年工作不姓文, 造成闲时有人问, 忙时无人管的局面。而且以兼职工作为主, 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
金融机构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城市公共投资基金, 并发行公共建设基金债券, 按市场规律运作, 包括城市中的自来水、电力、公共交通、垃圾回收等方面都可以用这些资金运行;可以探索发行市政债券, 探索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资产证券化;还可探索实施特许经营制度, 吸引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建设。对资信等级较高的城镇龙头企业, 推动其在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 推动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区域集优票据融资。
四、创新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
金融部门应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 大力发展农地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农地金融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土地金融制度,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以土地资产为主体的金融产品创新, 逐步盘活沉淀生产要素、破解融资难题。
五、建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金融财政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对参与城镇化建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 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贷款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给予倾斜;在相关金融市场准入、新金融业务开办、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投入运行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扩大央行贴息贷款政策范围, 对城镇化建设薄弱环节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通过给予财政奖励与补贴、税收优惠、建立信贷损失分担和补偿、农业保险扶持、农业贷款担保扶持等措施, 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城镇化, 同时也促进大量农村资金的回流, 实现金融与财政的互补, 金融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2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加强组织、解放思想、完善措施,保障整体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市里成立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跟踪督办、验收考核。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内在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推动建设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工作执行力,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城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通力协作配合,统筹各类资源,顾全大局,共同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一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土地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放宽思路、多措并举切实突破土地资源限制。加大对上争请力度,密切关注上级新增建设用地方面的政策与动态,积极研究政策、用活政策,争取更多上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创新思路,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环保等公益项目的筛选包装力度,争取挤进上级的大盘子,节约我市的建设用地指标,腾出更多的土地保障新型城镇化
建设。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供地政策、土地使用标准,积极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严格土地供应管理,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安排,科学配置,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充分土地空间。二是创新资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路子,破除资金“紧”的瓶颈。进一步做好对上争请工作,加大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政府收益部分返还公用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力度,财政支持政策要对区域中心城市、中心镇的发展予以重点倾斜。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各级各类投入的财政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金融组织贷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运用多种模式参与建设。形成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的多元化城建投入机制,广开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三是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城镇的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按照依法放权、高效便民、分类指导、责权一致的原则,实施简政放权,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镇街区管理职权,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城镇资源配置,扩大城镇功能空间,降低城镇运营成本,提升城镇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探索全民共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素质,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增进群众热爱美好家园的理念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开创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镇管理新局面。
新型城镇化需要新“三线”建设 篇3
中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历史特征和转型发展的转型定位,可以看到,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基本上是工业化拉动的城镇化,圈一片地搞一个园区,吸引很多内地人到这里打工,这样就实现了所谓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外向型的经济、出口拉动的经济、投资拉动的经济基本上是这样一种形式。
然而,现在我们的城镇化提出了转型发展,转型定位就是第三产业拉动的城镇化,一种有品质的城镇化。从驱动力来看,原来是工业化拉动城镇化,而转型发展的城镇化显然应该是消费和内需所拉动的。我们的关注点也应该从之前的“圈地”转为“圈人”。发展的重心,原来是城市建设为中心,而现在则应该是给县城一个发展的机会。从城市体系上看,以前的发展史是以大城市为导向,发展超大城市,而现在转型发展就应该简单、分散。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什么要讲协同发展?就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导向和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偏差,我们利用行政权力集中的优势,对优质资源造成一种绝对的垄断。据卫生部、国家卫计委测算,北京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看病中心,每天来京就医的人口有70万,一年就是几千万。
我们能够把长江的水千里迢迢调到北京来,为什么不可以把人、产业调到丹江口去?如果我们的思维不转变,“城市病”是不能够治本的。
要真正实现疏解功能,实现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新“三线”建设。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三线”建设,让优质的工业、教育资源向内地输送,使得城镇化和产业的布局得以均衡,这是老“三线”建设。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基本上是沿循工业化拉动城镇化的路径,由此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新“三线”建设来疏解。
新“三线”是什么概念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第一,优质资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假如将清华大学搬到西北的话,将造就一座50万人口的城市。这就像国外的斯坦福、哈佛,它们也是一个学校一座城市。没有必要将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地方。
第二,资源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现在一二线城市人满为患,拥堵难解,而三四线城市却发展乏力,没有生机。
第三,资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镇转移。现在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大,而乡镇发展没有活力,没有基础。如果实现这样一种新的“三线”建设格局的话,那就表明京津冀一体化需要超出京津冀。
怎样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呢?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有资源疏解的均衡配置,需要我们有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保障,需要我们“托拉并举”。“托”,就是对农村要有基本的生产保障,农业成为一种体面的工作,一种比较有收益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使得农民生活也成为一种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拉”则是指资源均衡配置,把资源疏解出去。
另外,新型城镇化还需要一种认知的转型,需要认识到环境的刚性约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四化并举”之外加上绿色化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型城镇化才能叫作“新型”。
宁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4
一、宁夏城镇化的整体情况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一)整体情况
截至2013年底,宁夏全区总人口655万人,城镇人口347.96万,城镇化率达到54.67%,首府银川市城镇化率达76.04%。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平罗等一批城市新区相继建成;各地加大老城区、旧街巷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力提升了城镇经济实力,城镇吸纳能力显著增强。
(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1.隆德县是革命老区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人,城镇化率为24%。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4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4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12元,增长15%。
2. 中宁县按照“一城三区、南展北扩”的发展思路,注重设施配套,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承载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0%,县城基本形成了以旧城改造、滨河新区、石空工业城三区建设并重,以石空、新堡区两翼发展的“一城三区”、“一核两翼”、“七纵六横”的城市发展格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平罗县面积为1568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近年来,平罗县抢抓自治区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产业支撑,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配套,优化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2%。
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与经验
(一)强调总体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方向
隆德县以县城总规为龙头,突出“生态文化旅游”县城定位,构建“三横四纵”城市路网格局,打造功能区,扩大县城面积,改造城市主干道,把大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开发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宁县制定了高标准的《中宁县县城总体规划》,促进城乡规划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针对各大重点项目、重点街区、重点路段进行规划设计。平罗县先后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以及其他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为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隆德县“一环三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县集中供热热源厂,集中供热率达到98% 以上,建成县第三水厂,改造提升供、排水管网。平罗县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大绿地、宽马路、现代化、和谐型”的理念,推进实施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近3年来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3.8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7平方公里。中宁县共改造开发建设住宅小区30多个,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投入旧城改造建设资金30多亿元,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139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近2000套,极大地改善了主城区居民居住环境。
(三)突出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就业
平罗县实施工业经济“四个双百亿工程”,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多元合金、煤化工、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全县规划企业大道105家,创造就业岗位2.15万个。通过“抓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活流通”,扶持和引导14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扩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万余人。隆德县开工建设六盘山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整合项目资金8800多万元,先后招商引进22家企业入驻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极大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注重改善民生,强化社会保障服务
平罗县新改建各类学校20余所,建成职教中心,吸引农村居民子女进城求学,带动农民进城落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宁县石空工业城是集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后勤保障、商贸服务于一体的滨河生态小城镇,承担着为工业园区务工人员配套服务、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重要功能。工业城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园区产业工人住房难问题,并为石空工业城及周边群众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优质服务。
(五)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城乡融合体制
平罗县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明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荒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五项权属”,率先探索建立农民“三权”自愿永久退出补偿机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三项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等资源。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产业整体规模小、布局分散,与城镇发展的协同性不够,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城镇人口增加受行政区划调整、征地拆迁等偶然因素影响大,依靠产业发展吸纳非农人口进城的城镇化主流渠道作用不够突出。现代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力、新型工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后续支持力还不够强。影响了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小,发展模式粗放。
(二)城镇化实现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调研的三个县普遍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危旧房屋数量多,排污、排水等设施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水平较差。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张快于相应的经济活动聚集、社会结构转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置,城镇化率与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应尚不明显。
(三)各项规划的编制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城市建设
各市县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调整修编县城整体规划,有的市县比如中宁县近期规划年限已到,需要编制新的五年规划,2009年实施的规划调整修编没有将石空工业园区和宁新物流园统一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致使其成为独立体,弱化了与城区的联系。此外,“大社区”、“大村庄”布局建设规划尚未编制出来,影响了新型农村大社区建设。
(四)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缺乏有效引入机制
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出发,城镇化过程中将产生对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相应的建设资金保障是一个重要环节。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城镇建设投入多数以政府为主,缺乏有效的吸引社会资本机制,绝大多数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匮乏,不能适应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需要。
(五)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人口、资金、资源合理流动和区域市场开放等方面还存在行政壁垒。农民在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医疗服务、子女求学、安居就业、社会保险、生活保障等制度方面还不很健全。
四、推进宁夏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具体城市规划
在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规划意识,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超前性,借鉴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点,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科学论证,搞好城乡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重点搞好城市详细规划和单项专业规划修编,搞好村镇规划,完善修编集镇规划、塞上村民新居、旧村庄整治规划、大社区、大村庄布局规划,使农村一般村庄向中心村靠拢,中心村向集镇聚集,村民建房向大社区、大村庄聚集,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居住质量。
(二)实施政策倾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简化管理层次,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帮助财力薄弱地区建立县乡最低财力保障制度,确保基层政府运转资金的基本需要,切实提高民生事项、公共安全等的支出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需要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使一部分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共享水平。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在推进户籍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证制度,以举家迁徙的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加快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适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具备一定条件、有较好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
(四)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城镇化发展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关系进镇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妥善处理。城建用地应依据有偿使用的原则和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发布城镇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先征为国有,再将使用权出让或者出租给使用者。对农民进镇建房、经营性用地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
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为城镇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内外经验证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相当大,是三次产业中唯一可以长期增加就业的产业,因此,西北城镇化在大力突进工业化的同时,应该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活跃城镇经济,为加快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提供必要条件。
(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5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向我们中国发起的一次侵略战争,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在这次战争中有三十余万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残忍的烧死,活埋,刺死,以各种残忍的手段夺取同胞们的生命,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
纪录片上记载着,当日本军人攻打南京城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向火车站跑去,企图坐上火车离开。人们正在上车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五架日军的飞机“隆隆”的朝这边飞来。只听见几声爆炸声后,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人惨不忍睹,房屋瞬间倒塌,有的人被炸的四分五裂血肉模糊,街道上血流成河。在血泊中有一个幸存的小孩,坐在刚刚死去的亲人面前哭啼,声音嘶哑的喊着“爸爸,妈妈”.
想到1937年,中国有多少幸福的家庭,遭到了妻离子散的痛苦,有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流落街头,被日本人凌辱,虐待,想到这一幕,我的心就像被揪了一下。
今天是20xx年12月13日,也是国家公祭日。同学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在学校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要爱父母,爱师长,爱集体;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用科学振兴祖国;我们要锻炼好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报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祖国的重任。
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的“城市病”和耕地流失、环境污染、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的“乡村病”。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业化快于城镇化,城镇、村庄用地“双增”。长期以来各个地方都把推进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结果导致了现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原有的住房留在农村闲置起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人仍需要改善居住条件,虽然农村常住人口大量减少,但农民住宅却仍在持续增多。同时,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在快速刚性扩张,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镇增人就增地,农村减人不减地”的城乡建设用地“双增”态势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2、“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低效粗放。由于国家税收体制影响,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增加财力,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业户籍人口和乡村常住人口快速减少的“双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未适时随之退出,一方面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仍在增长,另一方面“空心村”越来越多,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下降,
3、优质耕地逐渐减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外延式发展必然首先占用城市周边的优质耕地。虽然国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做到耕地数量平衡的同時,但很难保证新造耕地与被占耕地质量平衡。长此下去,耕地的总体质量就会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到影响。
二、土地整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总结和反思过去30多年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不等同于快速城镇化,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农民到城镇就业生活,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也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2、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土地整治是通过项目实施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形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和区域性综合整治。其中建设用地整治包括以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以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工矿用地整治。
3、土地整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连接城镇和农村的纽带和平台。新型城镇化是产业、人口、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资金、技术向农村倾斜的过程。土地整治可以承担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础平台作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的布局和结构;通过城乡闲置地处置,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盘活和调整建设用地布局;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土地整治措施
1、调整完善各级土地整治规划。按照国家“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和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布局,调整完善各级土地整治规划,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2、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安排和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通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项措施,使现有耕地达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3、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让农民土地财产权得以实现。农村宅基地通过土地复垦变为耕地的,可以作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到统一的交易平台买卖,使其财产权得到应有的补偿,可以离土离乡,无后顾之忧。
探索实行“人地挂钩”试点政策。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可以形成“农民进城、地随人走、钱从地出、以城带乡”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形成产业支撑有力、人口转移有序、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良好、发展成果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局面。继续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好地补好地,占水田补水田”,防止占优补劣。
完善现有的征地补偿制度。制定合理的征用补偿标准,提高耕地占用成本,让农民自觉地提高耕地质量,质量越好补偿越高,越有利于耕地保护。
建设新型村镇和农村社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形成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根据各地自然历史差异,从各地历史、文化、地域、民族特点出发,规划建设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持传统建筑风格新型村镇和农村社区。使新型村镇和农村社区在就业机会、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接近,让更多人享受城市生活,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7
十八大结束后, 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一时之间, “中国梦”成为热词, 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中国梦”层出不穷。而对于占我国最大比例的农村人口来说, “进城”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绵延几代的一个共同的“中国梦”。今年, 以李克强总理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将“新型城镇化”建设, 列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从今年3月至今, 回望“百日新政”, 城镇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李克强总理也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
新型城镇化助力建设小康社会 篇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意味着,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过生态关。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 并且改变人们以往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同时, 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 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中。按照城市的标准要求, 对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物进行达标处理和控制, 增加绿地、林地面积, 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另外, 还要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 这才是棋高一筹。
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 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 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按目前城镇化的空间和速率分析,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持续10~15年, 以规划数据及现有增速预测, 2015年我国城镇住房面积将达390亿平方米, 2020年达470亿平方米, 2030年达580亿平方米, 大量的房屋建设将衍生巨大的建材需求。可以说, 新型城镇化策略为建筑与建材行业的发展, 注入了长期的激情和活力。国家发改委推算, 在未来10年, 城镇化可拉动4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以房地产和建材领域为主。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篇9
1 目前我国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区分
加速推进城镇化,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 是勇于探索城镇发展模式的创新方式,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追求、新思维和新思路, 其倡导的新型城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城镇化的范畴。
1.1 早期城镇化的陋性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资本走向极端就造成市场失灵, 造成人口与土地明显的结构性失衡, 人口进入城镇速度弱于城镇向外扩张速度, 导致市场对资源的错配, 如增量购房购地行为受到政府干涉, 从而忽略对存量的重视, 毫无顾忌地鼓动民众购房购地投资并大肆宣传投机的舆论导向, 以至于忽视对于投机风险的防范。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模式与目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 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双重压力, 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相矛盾, 这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导致两型社会建设落空。同时, 传统城镇化模式盲目地强调城镇地域的扩张, 但通过实践中各类数据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来看, 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要远远超过土地城镇化速度, 以至于一些中小型城市已出现“空壳城”现象。
1.2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城乡一体、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和谐发展、生态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强调小中有大, 大中有小, 是新型城镇化的辩证法。协调发展新型农村社区, 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终完成共同富裕的美好心愿。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后又一个新概念, 提倡城镇文明发展, 立足于构建集聚效益高、功能布局好、土地利用佳、环境空间大、要素流动快、社会保障强的城镇化格局;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持续推进、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有效改善、民众安居乐业、人际关系和谐的发展道路;突出集约紧凑、正义公平、高效智能、绿色生态等特征, 按照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效配置城镇要素。
2 新型城镇化模式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忽视城镇内涵提升和功能完善
由于发展理念不科学, 多地都存在注重城市规模扩张而忽视内涵提升、功能完善等问题。造成的原因, 一是城镇化发展科技力量落后, 城市建设质量偏低, 居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二是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 无力带动周围地区, 城镇规模较小且具分散性, 无法相互促进发展。偏远地区城镇普遍处于村镇带, 布局不够合理, 基础性建设层次不高, 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
2.2“城镇 (市) 病”突出
“城市病”是城镇化过程中不易避免的负效应。城镇化发展快, 规模大, 人口财物迅速集聚, 机动车增长迅速, 大气污染增强, 环境质量恶化, 导致了一系列“城市病”, 主要表现为人口急剧膨胀、交通、住房、环境、资源等问题突出。
2.3 要素资源制约现象严重
首先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当前我国可耕地面积逐年缩减, 限制了土地的进一步开发, 按目前的开发速度, 不出20年许多省区都将无可开发土地可用。其次是淡水资源缺乏。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不足50%, 东部沿海省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一般只有40%。再次可投资资金紧缺。表现为投融资渠道不畅, 制度限制和政策等的制约, 一些民间资本很难转变为产业资本和城市建设资金。
2.4 新城镇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
通过对已经建设好的一些城镇的服务业、工业、居住区的布局可以看出都, 许多建设都没有从长远考虑, 存在着不合理、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 只是一味地按扩张需要被动向外延伸, 造成整体建设规划不协调;个别的与新型城镇建设毫不沾边, 根本未充分考虑城乡一体化需要, 不管是对居住环境, 还是对生态环境因素, 都欠缺思考;有的村镇建设规划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违规建筑等情况时有发生, 呈现给人们“既不像城又不像村”的“怪胎”。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举措
3.1 树立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城市化布局、分工体系规划, 单个城市化建设框架规划和城市功能培育三大依次关联环节, 必须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大胆创新, 均衡同步, 相互促进, 优化改革, 合理布局。
3.2 突出政府管理的主导性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立城乡规划先导机制, 通过制定完善城镇化总体规划、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政策, 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其次要深化户籍行政管理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大城镇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力度, 清除各项制度中存在的障碍, 给那些刚来到城镇的人创建更为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再次要实施文化建设战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升级的关键, 挖掘文化资源, 促进城市各项功能运行, 打造个性化城市,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文明风范, 实现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3.3 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薄弱, 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经济落后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因素,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经济作为坚实的后盾, 所以必须坚持以产业为基础扩张城镇化的经济总量。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二是以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是以服务业产业化壮大。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城镇交通项目建设, 加快市政项目建设进度, 强化社会基础项目质量, 完善社区布局, 拓宽服务领域, 优化服务功能,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增强城镇发展潜力。
3.4 营造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环境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 城镇的吸引力对其全方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将来新型城镇吸引外资、游客和定居者的无穷魅力。所以, 不仅需要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并且要着力打造宜商、宜居、宜游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
3.5 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改革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必须消除落后体制机制, 打破以往的城乡界限, 开放城乡互通新体制, 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和城乡居民都能自由流动和自由迁徙, 以此刺激丰富的经济资源流向城镇, 从而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祥.中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N].上海证券报, 2013-02-27.
[2]徐硙, 杨维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困扰我国城镇化建设[EB/OL].http://news.163.com/13/0626/22/92B19VN700014JB5.Html2013-06-26.
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10
城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外, 户籍制度改革、智慧城市概念、收入分配改革等, 都属于城镇化范畴。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来说, 新型城镇化并不是以往的“造房”运动, 而是“造城”运动, 新型城镇化更着重于保障房、安居房及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 甚至到细分领域, 新型城镇化是带动当地居民物质文化水平上升的行政手段。在城镇化背景下, 建材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行业。由于城市集群促发配套交通基建需求提升, 拉动水泥需求。另外, 人口转移城镇, 地产长期发展维持水泥需求。参考各国水泥消费增速和城镇化水平关系, 建材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化进度。
在建材行业中的水泥子板块, 具有周期行业特征,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下游需求是否旺盛。以往来看, 水泥厂商的客户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商,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 这一格局有望稍作改变。首先是城镇化的棚户区改造、保障房业务对水泥建材需求同样旺盛。另外还有基础项目建设, 这部分业务都需要水泥建材的供给。这集中反映在2012年拉开帷幕的城镇化。2012年7~12月建材行业有回暖迹象, 水泥需求好转更多来自基建复苏拉动, 2012年7~12月发改委大量批复了基建项目以及各种相关债券发行解决资金问题, 基建投资大幅反转带动水泥需求明显好转。预期基建复苏趋势在2013年依旧可以维持, 其中铁路、公路、水利、城市轨道交通将对水泥投资做出较大贡献。
2013年以来, 新开工面积增速转正或带来行业转暖。其中市民化改革将促进居民整体消费升级, 以农村人口市民化带来巨大地产需求长期逐渐释放。 (摘自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篇11
必须承认的是,过去乃至现在在城镇化的认识上都存在不少误区,一些地方简单地把城镇化等同于造城、建楼,或者简单地通过户籍集中、人口搬家来实现城镇化,这些都是走了弯路,导致一方面各种“城市病”逐步爆发、蔓延,另一方面农民工虽然到城市里就业了,但并没有分享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城镇化进程缓慢,且城镇化质量不高。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是相对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城镇化而言的。本质是由偏重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张提升向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这从内涵上和战略上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
第一,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过,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这无疑是对城镇化认识的一个进步。这就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产环境,建立宜居、人性化的城镇,而且注重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人们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第二,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
过去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过于僵硬的城乡行政区划分等体制人为抑制了城镇化进程。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既不考虑农村对城镇支撑作用,也不考虑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要求,往往顾此失彼;而外出发展的农民工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又与城市职工差距明显,这种二元对立使得城乡割裂对立,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之路呼之欲出。
第三,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过去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依赖行政力量,容易引起各种利益的冲突。强征、强拆等社会问题尤为突出,既影响社会公平,又不利于社会稳定。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公平高效的土地确权及流转制度来解决,并为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提供制度便利和政策条件,引导他们主动、乐意、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 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要实现新的城镇化,并真正使新型城镇化具有“扩大内需的战略性作用”的意义,其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以人为本,必须要实现无论是住在城市、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住在核心区还是边远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类别什么工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过上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我们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兼顾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村的利益,从提高广大群众的工作条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出发,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使城镇化最终成为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我们来反思我国过去乃至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生产的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配套不健全等问题,归根结底,是脱离了人的需求和权利片面发展所导致。因此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应该以人为本,坚决扭转以GDP为指标的城镇发展道路,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加速由传统物本城镇化向新型人本城镇化的理性回归。 加快体制改革推进人本城镇化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加快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新一轮的改革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而制定具体战略,正是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并且最终统一到城、镇、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目标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人本城镇化的道路。
第一,人本城镇化要破除壁垒,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改变当前不合理、抑制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入手,通过推进改革,使城镇化符合人类向往美好幸福生活、追求合适发展机会的天性,破除城乡二元割裂的壁垒,引导群众在城乡之间合理自由流动、深度融合。
第二,人本城镇化要缩短差距,城乡共赢。要改变目前广大农村地区规划体系缺失,基础设施薄弱,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差的现状,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建立两者之间支撑与反哺的纽带,大幅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第三,人本城镇化要产业支撑,打造配套。城镇化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把城镇化与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建起定位明晰、布局均衡、城乡互动、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城镇的就业承载力,同时打造不断丰富与完善的配套公共产品。
第四,人本城镇化要全面保障,城乡并轨。因此必须通过制度改革让农民在真正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解决其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实行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城镇化的后顾之忧,让其真正融入新的环境。
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篇12
从重城镇化增量到重城镇化存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01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化以每年1.66个百分点的高速推进, 这与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进入“十二五”以来的4年间, 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 城镇化推进速度也由“十一五” 期间的“高速”推进相应地调整为平均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 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9.5%,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要对城镇化速度做出适当调整,不追求速度、增量,而是要重视质量,突出解决好已进城的农牧民市民化问题,即存量问题,形成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态势,避免过度城市化。所以, 城镇化速度要从过去的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调整为每年0.7-1个百分点为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我区各盟市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0个百分点,不能整齐划一, 应因地制宜,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盲目攀比速度,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西部,因此,要快一些,而西部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区,应放慢速度,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不管哪个地区, 都要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推进城镇化。
从依靠扩大城区规模、 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依靠集约利用土地、 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 我区城镇化过程中,2000-2013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16,而合理区间为1-1.12。可见,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针对城市、城镇蔓延的问题,要合理划定城区边界,保留城市内的绿芯和城市间的绿带, 做到城市发展绝不突破耕地红线、生态底线,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同时,必须集约利用城市内的土地,杜绝盲目效仿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豪华办公楼等形象工程的粗放建设方式,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做到不过度超前建设。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50平方米的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有城无人的空心城市。
现阶段,我区经济需要从工业为主,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煤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模的扩大,延长产业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和我国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需要,积极发展对俄蒙贸易,提升具有资源优势的草原、森林、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不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共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新技术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的投入,加快科技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提升投资经济效益, 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到城镇就业。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速度推进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只是以城市市政建设为本,要转变投资重点和工作重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进城农牧民的市民化。为此,优先促进就业和教育均等化,让进城农牧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农牧民随迁子女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增加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配套性改革,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重新核定城区和县域教师编制,增加城区教师编制,改变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降低入学门槛,按照“以就近入学为主,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 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让进城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入学。加强宣传, 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 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质量,增强进城农牧民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率。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企业为农民工保险的主动性, 同时提高农民工自身参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保率。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降低申报条件,将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房体系,建立保障房申请、 审核、退出、监督机制,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使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联动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需求,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做好规划,注意保持乡村特色,防止城乡一样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建设富有人文特色的绿色、 生态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人文、智慧城市,是重在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目的是让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建设好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为此,要坚持规划统筹的理念,先行先试“三规合一”,做到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 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吸收多学科专家参与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逐渐改变规划师由于学科限制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对于人文、生态重视不够,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不协调的问题,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性,将文化特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建设富有文化内涵、 绿色低碳的城市。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城市建设中随意突破规划限制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严肃性。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荐阅读: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09-23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思08-13
三措并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07-21
新型小城镇建设06-09
人社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规划08-26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11-03
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之路06-16
湖南新型城镇化10-24
新型城镇化问题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