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型城镇化(共8篇)
湖南新型城镇化 篇1
一、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1、时代背景
国际城市竞争态势出现新变化,高铁时代城市发展格局需要新定位,城市群成长推展城镇化新形态,城市社会环境蕴育新挑战,冲刺全面小康亟需释放新能量,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2、重大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施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对接国家区域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的理性选择、是推进“四化两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3、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群主体作用显著、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与全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4、发展态势 全省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利弊权衡与秩序调适可选择空间小;城乡统筹发展与公共服务保障的成本压力增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与能效释放的改革挑战多;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承载功能与滞后控制刚性趋强。
二、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化两型”、“三量齐升”“五位一体”总部署,发挥“一带一部”新优势,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题,以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先行先试,重点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有序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活力与魅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湖南率先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四化同步;规划引领,市场主导;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传承历史,营造优势;创新治理,公平共享。
3、战略重点
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优空间、扩内需、转方式、保生态、强文化的正能量。
4、推进模式
集群融合发展模式、中心城市驱导模式、轴线分布组构模式、边际能效集聚模式、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旅游开发联动模式。
5、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结构体系更加优化。城镇规模等级体系更加完善合理,形成“一核三群六轴”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镇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有效进展。城镇治理创新绩效显著。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基本建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1、着力优化省域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依托高铁时代到来形成的新优势、城市社会来临呈现的新常态和湖南“四大板块”成长的新省情,着力构建“一核三群六轴”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1)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创新规划理念。实现城镇向功能效益型规划转变,向包容性增长型规划转变,向集约节约型规划转变,向城乡统筹型规划转变。严格规划程序。切实完善并严格履行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与专项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规划体系。建立科学的城乡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全省城镇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厉行规划管控。对城乡重要规划指标的管控行为进行分类评价考核,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力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2)发挥城市群的主体作用。把环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国家“两带一群”的重要增长极。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积极发展省域性城市群。立足国家战略,突出省域特色,大力构建中国大湖城市圈,大力推进湘南城市群对接珠三角都市圈,大力培育中西结合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城市带。培育构建地区性城镇群。重点推进岳阳“长江新区”、郴州“大十字”、衡阳“西南云大”、常德“桃汉临”、邵阳东部城镇群等城镇群,打造省域空间战略支点。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驱导机制、社会共生机制、市场对接机制等协调机制,完善城市群区域共治机制与调控手段。
(3)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增强长株潭复合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构筑长株潭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造高效便利的共享信息平台、构建安全强大的能源供应体系、安全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以及功能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增强各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打造岳阳为长江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郴州为对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推进张家界国际旅游城市优化发展。促进县域县(市)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性城镇群基础设施的对接,积极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湖湘特色城镇发展。挖掘湖湘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固有基因和独特魅力,促进湖湘文化本底资源与湖湘山水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发展新型特色城镇。(4)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管控。合理划分城镇空间。科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组构与集团对接。科学合理利用国土空间。积极推进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努力构建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保护生态空间。着力构建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水域为脉络,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自然屏障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2、着力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1)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实行农村转移人口迁转并举方针。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镇经济,统筹开拓城乡就业渠道,积极帮助实现其生活方式与社会角色市民化的逐步转型。有条件地开放外来农民工及家属落户。基本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迁移登记制度,放宽限制性随迁条件。吸引返乡农民工选择就近城镇落户。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优化提升城镇企业,引导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在家乡就近城镇落户定居。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涵盖全省城乡各级、各行业的统筹改革信息平台和人口资源变动数据库。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公共服务。全面推进城乡民生普惠共享进程,建立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乡托底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服务的资金配套与政策引导,合理划分省级政府与地方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城乡发展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平台支撑等强化发展要素保障的政策体系,构建发展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与支出责任。建立就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建立就业培训督导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协调督促,构建覆盖全省,直达乡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市场主导的人口转移机制。减少约束农业转移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因素,降低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壁垒和个人成本。
3、着力提高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1)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高铁、高速公路网、水运,机场建设,推进区域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优化城镇信息化网络结构。统筹城镇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发展城镇信息化网络服务业,强化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各城市群域内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上下延伸、系统配套,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园区交通、能源、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配置园区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公安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
(3)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完善中心城区和村庄功能。积极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能效,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优化城市棚户区改造布局规划,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城乡环境同建同治。科学编制城乡环境保护规划,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绿色廓道建设。重点加强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市周边、农村林网带、道路、河流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4)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镇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强化依法治理,和公正经济社会秩序。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快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快社区信息化与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创新城镇公共安全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应急预警管理机制、城管执法体制和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建城镇精细管理标准化委员会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完善考评监督等治理机制。
4、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空间整合机制。创建城乡空间资源一体化开发的组织协调机制与统筹共赢机制。改进城乡一体化要务统筹机制。全面加快 “七个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完善城乡一体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城乡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具有湖南优势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对接新型工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外延竞争力。强化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市场化对接。改进农业现代化组织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协调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完善地方农业法规体系,加大农业执法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现代化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大力培育农村流通经纪人、经营大户和中介服务组织,严格规范农村市场行为。
(3)推进湖湘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富裕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进魅力乡村建设。深度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把乡村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社区。推进和谐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分类引导村庄建设。
5、着力创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推进城镇户籍与居民福利脱钩。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安全可靠的人口综合信息库和信息交换平台。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向社会化、社区化、法制化转变。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城镇用地规模调控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和方法。强化耕地保护制度。统筹耕地数量管控和质量、生态管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与征地行为,完善补偿与保障机制。
(3)加快城镇投融资机制改革。优化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向。提高专项经费投入,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吸纳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建立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和奖补机制。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探索发行“中小城市集合市政债”,创建城市建设专项基金。扩大民间资本准入领域。积极鼓励和吸引外资、社会资本通过股份化、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运维。
(4)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提高房地产市场调控能效。落实房地产、土地、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共同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5)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自然生态资产统一登记制度,明确相应权责及监管主体,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机制。推行资源环境产权市场交易制度。探索推行自然资源产权、环境产权、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扩展资源税适用范围,加大生态补偿实施范围和力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行信息公开与环境监管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行政决策公开透明机制,推行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分类差异化考核制度。
四、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1、实行包容增长,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加强人文城市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生态文明与商业文明,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方式、体验方式和事业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科学营建绿色城镇、低碳城镇、智慧城镇、优宜城镇、活力城镇与时尚城镇。增进城乡居民幸福。更加注重提高城乡居民心理满足感、家庭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主体是人,发展目的是为了人,发展过程是关怀人,在城市建设中以人为宗旨,以人的需求为最终目标。
2、促进“两新”互动,走“四化”同步的城镇化道路 坚持新型工业化支撑。明确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广融合,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能力强的湖南特色性现代制造业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的推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将产业高度集中的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促进城市化与产业集群的同步发展。以“两新”解“三农”。以城镇化吸纳农民就地就业转移,以工业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转型与文明进步。
3、强大发展能量,走创新驱动的城镇化道路 加强创新城市建设。通过城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等改革,实现城市制度创新。通过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的城乡社会环境,实现城市管理创新。通过培育和挖掘城乡文化,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实现城市文化创新。激活创新驱动要素。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大创新平台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奖励,营造适宜创新的最佳社会环境。推进技术创新进步。加大政府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投入,加快科研成果孵化、转化进程,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基础优势的产业,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正确选择自主创新的方向、重点领域和主要项目,科学确立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4、坚持“两型”引领,走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道路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注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推进绿色城市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倡导低碳、节能、便利的城镇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城市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两型社会建设。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
5、彰显城市个性,走文化繁荣的城镇化道路
强化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风貌和文物保护单位,不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城乡文化服务网络,改善文化设施资源不平衡、结构不平衡、投资不平衡现状。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推进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形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构建本土特色鲜明、传统和现代文化交融、文化与城镇发展一体的湖湘文化新高地。推进特色文化城镇建设。突出文化规划引领,把城市建设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的人文魅力空间。
6、强化市场作用,走多元参与的城镇化道路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以市场化为导向,弱化政府干预,强化市场化运营,谋求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开放贯通。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土地市场、资金市场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城乡互通。动员社会各界共推城镇化。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鼓励民营资本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策略 注重顶层设计。坚持战略谋划、蓝图引领、创新作为,注重惠近利远的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协调。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配套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合力。创新要素投入。增强要素投入的吸引力、增强要素投入的协调力、增强要素投入的整合力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全要素投入体系。突出人才支撑。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人才的培养、评价、分配、流动等体制机制,全面营造优良的人才的政策环境。及时总结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的整体力量,通过试点示范,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凝聚共识、探索规律、开拓道路。
课题承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 课题负责人:童中贤
一、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把握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新理念,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的新定位,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的新举措,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新目标,文化传承、特色鲜明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二)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原则
发展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产城融合原则、体制攻坚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渐进发展原则。
(三)湖南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地方政府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大包大揽地参与和干预市场经营活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二是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严控追求速度、粗放发展,甚至搞跨越发展的倾向。
三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空间扩张的关系,城镇用地规模必须严格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挂钩,不能无止境地增加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
四是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将资源开发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五是处理好硬件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将湖湘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四)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
一是城镇化率适度提高,努力实现与全国城镇化率基本持平,争取年均城镇化率增加1.2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5%。
二是城镇布局继续优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构建“一核心、四片区、五层次”的湖南区域城镇空间优化格局。
三是公共服务大幅增加,人均占有率持续攀升,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信息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要提升绿化率、控制PM2.5数量、保护城镇生态湿地、改善河流湖泊水质水量。
五是智慧城市持续推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包括智能电视网络试点、公共WIFI热点覆盖、三网融合等方面。
二、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要构建“一核心、四片区、五层次”的城镇空间优化格局。“一核心”是指以长沙为龙头;“四片区”是指要大力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城市簇、湘西城市带以及洞庭湖城市圈四大城镇体系;“五层次”是指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五个层次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
一级特大型城市——长沙市市区常住人口可达800至1000万,二级大城市株洲市区常住人口可突破300万、湘潭市区常住人口可突破200万;三级中等卫星城市包括可向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发展的娄底市;四级重点小城市是长沙、株洲、湘潭和娄底辐射下的长沙县城、浏阳市、宁乡县城、醴陵市、株洲县城、攸县县城、湘潭县城、湘乡市、韶山市、涟源市、双峰县城、新化县城等。
(二)倾力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城市圈
二级大型城市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三市市区平均常住人口要达到120万左右,并形成岳阳市下辖的临湘市、华容县、岳阳县,常德市下辖的临澧县、桃源县、汉寿县、以及益阳下辖的南县、沅江市、桃江县等一批人口接近40万左右的功能型小城市,其中新建的津澧市人口可达50万以上,成为常德的副中心城市。
(三)着力培育湘南产业转移城市簇
二级大型城市衡阳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150万、郴州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100万,邵阳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80万;三级中等城市永州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70万,并形成衡阳下辖的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常宁市,郴州市下辖的资兴市、桂阳县、宜章县,永州市下辖的东安县、祁阳县、道县,以及邵阳市下辖的武冈县、邵阳县、邵东县等一批城镇人口在30万左右的功能型重点小城市。
(四)努力构建湘西生态旅游城市带
三级中等城市张家界市和吉首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40万、怀化市市区常住人口要突破70万,并形成张家界的慈利县、桑植县,湘西的凤凰县、花垣县、泸溪县,以及怀化的中方县、溆浦县和麻阳县等一批城镇人口在20万左右的功能型卫星四级重点小城市。其中溆浦县、凤凰县、龙山县等县可撤县建市,龙山县城和毗邻的湖北来凤县城如突破行政区划障碍,可融城或实现龙凤一体化。
三、推进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领导机制,加强新型城镇化的组织
一是地方政府要成立以行政首长挂帅、发改委部门为牵头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编制、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二是必须要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规划、乡村规划一体化的全覆盖,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规划编制要得到保证。
三是城镇规划要体现文化特色城市的要求,把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好名城名镇名村与新建现代城市设施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要保证城镇化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稳定性,城镇规划要一张蓝图要干到底,确需修编,则按程序进行。
五是改革城镇化的考核指标,改变以GDP论英雄的偏向,突出城镇化中民生指标、生态文明指标等的考核。六是改革官员任职制度,适当延长任职周期,减少届中主要负责人的调动,以约束官员少建短平快的政绩工程。
(二)调整行政区划,增强城镇规模经济效应
一是要加快推进规模偏小城镇的合并进程,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规模效应,提升城镇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要审慎推进撤县改区的城市扩张进程,严格依据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对城市扩张进行把关,形成有效的规模扩张和城市成长。
三是对现有严重违反生产力布局客观规律、阻碍城镇化顺利推进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该撤的撤,该并的并。
(三)夯实产业基础,保障新型城镇化动力
一是在城镇化规划过程中,必须以产业发展现状与预期为依据,科学制定城镇土地使用规模的规划。
二是在城镇化实施过程中,要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城镇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规模进行适当调整。
三是在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产业与城镇的融合发展程度。
四是加强对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把增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单位面积综合产出能力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五是要把创业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政府要有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持,以创业促产业,以创业带就业。
(四)健全成本分担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是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公共成本。
二是雇工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
三是农民工要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关费用,提升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四是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五)创新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农用土地流转制度,让农民能在法律法规保障下公平、放心地出让土地经营权,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二是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和上市交易制度,促进建设用地市场的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三权”的前提下,探索其自愿转让“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或转换成城镇住房及社会保障的途径及模式。
(六)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 一是全省建制市镇逐步建立居民登记证制度,进入城镇超过三个月的,发放居民登记证,视同城市居民。
二是要处理好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与拥有农村土地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农民放心地进城并安居乐业。
三是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制度改革的试验,如允许退休老人等部分有返乡居住意愿的人群落户家乡。
(七)改革社保制度,促进社保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一是逐步实现城乡社保的无缝对接,将城镇社保的户籍原则改进为就近原则,让进城农民工能就近享受工作所在地的社保服务。
二是要扩大大病医保的范围、构建社区连锁诊所体系,让居民实现小病在社区自己解决、大病到大医院国家帮忙解决的愿景。
(八)完善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地方事权财权一致 一是要推广“省直管县”财政制度改革经验,增强县域经济财政主导权,让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最终逐步实现一致性。
二是从在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下,改善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中资金散、乱、小的现状,让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九)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城镇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规定,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二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区的生态补偿力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
三是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
课题承担单位:湖南商学院 课题负责人:柳思维
湖南新型城镇化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特征,湖南省
1 引言
建国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滞后于工业化[1], 城镇空间无序扩张、结构失衡[2], 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矛盾日益突出[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4], 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实施具有随意性[5]等问题。因此, 学术界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认为既不能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城市的低密度蔓延、以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模式, 也不能走抑制生产规模的扩张、减少能源消费来保全环境与资源的道路。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即“新型工业化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6]。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 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特征、个性鲜明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7]。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我国已有十余年, 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 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8]。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主要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2,9,10,11,12,13,14,15]、理论基础[11,12]、特征[11,14,15,16]、动力[8,17]、推进机制等[10]。 (2) 新型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8,17]主要是从城市群角度、城市角度、县域角度、单个企业角度的新型城镇化为侧重点[8,17]。
本研究旨在分析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其机理, 为“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湖南城镇化发展在经历了1977年前的缓慢起步期和1978—1999年的稳定发展期后, 迈入了21世纪的加速发展期。近几年湖南城镇化以年均1.7%的增长速度推进, 但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 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仅相当于全国的80%, 首位城市人口聚集度仅为2.9%, 城镇地域分布不均匀,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镇空间网络不发育, 城镇空间结构亟需优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亟需加快推进。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2002年、2007年、2012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选择:传统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已由单一指标发展到了综合指标, 因此评价新型城镇化水平也由一系列指标构成。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参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考虑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比较性和数据可得性, 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表1) 。
权重计算:权重系数是各指标相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贡献度的一种度量,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本文采用美国学者Saaty T L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具体做法是将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采取专家咨询法, 向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14位专家发放专家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2份, 据此构造目标层以及准则层各准则的判断矩阵, 并使用Excel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表1) 。
3.2 测算方法
数据无量纲化:由于获得数据差异较大, 单位不统一, 很难直接进行比较, 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作者采用美国学者Zadeh L A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即:αij= (bij-mij) / (Mij-mij) ;负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即:αij= (Mij-bij) / (Mij-mij) 。式中, αij为指标隶属度, 取值范围为 (0, 1) ;bij为指标属性值;i为其所在区域;j表示第i区域的第j个指标;Mij, mij表示不同区域间各指标属性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测度模型构建: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的模型为:。式中, Si为所研究区域第i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Wi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βij为第i市第j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
3.3 测算结果
运用该测度模型计算湖南省2002年、2007年、2012年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 (表2) , 然后以湖南省市域行政地理底图为图形数据, 把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值之比输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属性数据, 利用Arc GIS 9.2软件中的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 将各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从高到低分为四类, 然后比较各年份, 划分四种类型的临界值, 以此作为手动划分的依据, 最后选择手动分级法, 从高到低划分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为四类 (图1—3) , 以此分析湖南省2002—2012年新型城镇化空间水平的变化。
4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特征
4.1 总体演变特征
从表1可以得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特征: (1) 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变化不大。从2002—2012年的10年内, 平均水平维持在0.523左右, 总体上提高了3.42%。 (2) 新型城镇化水平市域间总体差异较大, 但呈缩小趋势。由2002年的0.434缩小到2012年的0.323。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的是衡阳 (36.6%) 、娄底 (34.1%) 、永州 (29.31%) , 降低较多的是郴州 (-19.1%) 、娄底 (-12.06%) 和永州 (-11.81%) 。
4.2 城市变化特征
主要是: (1) 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是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和常德, 较低的是湘西州、怀化、邵阳、益阳。 (2) 新型城镇化水平各市总体变化不大, 2002—2012年变化较大的是衡阳、永州和娄底三市, 变化幅度30%左右;变化较小的是长沙、岳阳、邵阳、怀化、益阳、张家界, 变化幅度不超过7%。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城市是衡阳 (增加0.157) 、娄底 (增加0.164) ;提高最慢的城市郴州 (降低0.097) 、湘潭 (降低0.072) 。
4.3 空间扩展特征
从图1、图2和图3可得出: (1) 新型城镇化高值中心由2002年的1个 (岳长株片) 演变为2012年的两个 (长株娄片和常德片) 。新型城镇化的低值中心一直保持1个 (湘西怀化片) 。 (2) 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扩大, 且由东向西扩展, 2002年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岳长株, 2012年向西扩展至娄底和常德。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向经济基础较好、社会福利较好和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地区扩展。201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扩展到的娄底经济基础较好, 扩展到的常德社会福利较好和资源环境呈良性循环。
5 结语
湖南新型城镇化 篇3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袁湘江表示,自2002年提出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以来,经过十年的奋斗,湖南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湖南省城镇化率从32%增至46.7%,年均增长1.47个百分点,成为近20年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省县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2.3%,自来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3%和83%,人均道路面积13.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2平方米,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0.22平方米和46.54平方米。
当前,湖南省城镇化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许多重大机遇。一是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已超过30%,进入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二是从区域发展格局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经进入优化发展阶段,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外地务工人员开始回流,湖南省作为中部省份将会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重心;三是从国家宏观政策看,中央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战略重点,将进一步加大对城镇化的政策支持力度,消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将为湖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四是从内部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湖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城镇时空距离不断缩小,为城镇建设和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大湘西“三大板块”全部被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篇4
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生产导向逐步过渡到消费导向,消费在经济运行诸环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研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从消费需求出发进行生产,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分析湖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且可为进一步启动国内消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作 者:卢海斌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226(1)分类号:F126.1关键词:恩格尔系数 边际消费倾向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新型城镇化) 篇5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河北省地处环京津、沿渤海的独特区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河北乃至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城镇化统计监测,我省城镇化率将在“十二五”期间跨越50%的历史关口,这是向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迈进的重要标志,必将伴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把握住城镇化蕴含的发展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
2003年以来,我省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特别是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4.5%。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带动力不足,城镇体系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完善,人口实质性转移相对滞后,城镇外规模延扩张过快,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城镇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聚集优质要素的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短缺等“城市病”凸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的必由之路,切实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位置。要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要素、强化精细管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产业和人口聚集为核心,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的空间新格局,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聚集优质产业、强化精细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加快转变城镇建设方式,推进城市精明增长和有机更新,努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加快户籍制度配套改革,促进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
3、产城互动、聚集发展。坚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把城市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劳动密集、基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
4、突出重点、梯次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扶持壮大中等城市,加快县城扩容升级步伐,建设高标准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有重点的培育特色重点镇,打造沿海城镇发展增长极。
5、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围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全面实现城镇建设上水平目标任务。
1、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1.5%,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
2、城镇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2个(石家庄、唐山),2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2个(邯郸、保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4个(廊坊、张家口、秦皇岛、沧州),5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6个(邢台、承德、衡水、任丘、迁安、定州),武安、遵化、辛集、霸州等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3、城镇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设区城市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设区市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所有县级市和60%的县城进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
4、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建成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其中设区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90%,基本建成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5、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27.6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以上。完成4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6%左右,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中小城市规模和实力明显壮大,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结构和城镇空间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
三、构筑区域协调的空间格局
(四)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构建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空间新格局。
培育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市为支撑,以京津、京唐、京石、京张、京承、京沧等高速公路为区域轴线的环首都城市群。在规划、政策、功能、产业和设施等方面与京津实施对接。把环京津地区打造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繁荣、生态良好的高地。积极整合环首都地区城镇资源,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培育和打造新区、县城扩容升级为重点,推进首都新机场临空产业区以及京东、京南、京北新区和白沟新城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设施完备、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群。培育以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市为支撑,以京
九、京广、石黄、邯黄等交通复合轴为区域发展轴线的冀中南城市群。强力推进石家庄正定新区、临空港产业园区、东部新城,以及邯郸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邢台新区,将冀中南地区发展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服务外包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培育以唐山、秦皇岛、沧州市为支撑,以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为龙头,以京秦、石黄、秦沧等交通复合轴为区域发展轴线的沿海城市带。提升唐山、秦皇岛、沧州城市功能,统筹推进沿海新区新城建设,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航运与铁路、公路、机场协调配套发展,形成港口、产业、港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加速优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和腹地纵深,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新型城市。
(五)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在全省城镇化发展中起领跑作用。石家庄市加快正定新区和鹿泉、藁城、栾城组团一体化建设,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唐山市整合中心城区与丰润、丰南、古冶、开平等资源,打造东北亚地区的合作窗口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承德市统筹滦平县、承德县、滦平县和隆化县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家口市整合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县城、宣化县及周边建制镇资源,建设京冀晋蒙交界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秦皇岛市整合昌黎县、抚宁县资源,着力打造北戴河生态示范新区,建设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廊坊市整合固安县、永清县资源,统筹推进首都新机场临空产业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保定市构建“一城三星一淀”的大都市发展格局。沧州市整合青县、沧县资源,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工业城市。衡水市整合中心城区和冀州资源,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邢台市整合沙河、南和、任县、内丘、邢台县资源,成为冀中南地区重要增长点。邯郸市整合峰峰矿区、磁县、永年县、邯郸县、成安县、肥乡县资源,着力打造冀南新区,建设冀晋鲁豫四省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六)扶持壮大中等城市。把发展中等城市和培育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切入点,优先培育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级市和县城,以活力宜居为导向,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中等城市。迁安、三河、霸州、涿州—高碑店、任丘、黄骅、定州、辛集、武安等县级市要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尽快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怀来、平泉、遵化、涞源、新乐、宁晋、清河、涉县、魏县等县(市)要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
(七)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其他县城要按照高标准小城市进行规划,以城镇改造建设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发挥县城的组织管理职能,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纽带。
四、增强产业聚集的发展动力
(八)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加快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建设。各级城镇要坚持“错位发展”,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产业特色确定城市主体功能。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把产业聚集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中心城市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九)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实施工业立市、强省战略。加快城市用地布局调整,中心城市要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引导中心城区发展金融保险、商业商务、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将资源性产业、加工产业向城郊和小城镇转移。依托城市集群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支点,在全省尽快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格局。
(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基础,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突出抓好“三十强”和“三十弱”,实施分类指导,激发内在活力。引导各地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县(市)要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加强产业聚集区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五、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十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群方向发展,着力打造沿海快速交通走廊。构建以石家庄为中心,唐山、北戴河、邯郸等为支点的干线、支线相结合的航空网络。以北京、石家庄为核心,打造京津冀快速城际交通圈。按照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合理布置主干道和快速路,增加支路网密度,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
(十二)搞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完善设施建设标准,建立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和改造,重点做好架空线路入地、集中供热、管道燃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对街道路面及附属设施进行达标改造。按照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信息网络等市政公用设施,保护城市水源地,加强城市节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十三)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的投入机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完善城镇公共设施服务网络。科学规划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按标准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有条件的设区城市重点建设综合性高教区。大中城市要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加快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十四)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加大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老旧城市管网改造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城乡建设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立防洪安保体系,完善城镇防洪预警机制,加快雨水管道和机排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加强城市消防、人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公共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多层次的预警和救援体系,制定应对极端事件的紧急预案。
六、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十五)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和烟尘、粉尘、扬尘等防治力度,在中心城市实施PM2.5环境监测。加快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步伐,对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抓好园林城市创建,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实施主城区绿化、城市周边绿化和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工程,县城以上城市中心区都要建设综合性公园。在城市组团之间以及城市之间建设生态绿地、区域性森林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交通绿色通道等多样化复合型生态系统。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城市河道环境整治,结合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规划建设城中湖、滨水公园等城市水系工程。
(十六)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推进建筑、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实行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节能标准设计和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深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发展太阳能、地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器具。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淘汰落后产能,禁止新建违规项目。积极采用环保型公交设备,建立智能化的调度指挥系统,提高公交管理水平。倡导绿色交通出行,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十七)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实施文物保护抢救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保护。严格制定和实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修缮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修濒危历史建筑,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环境,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登记挂牌工作,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级保护。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对于违规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企业,要限期拆除搬迁,恢复山体植被和原生态的景区环境。
(十八)塑造城镇风貌特色。开展城镇风貌特色规划,构建风貌特色空间总体框架,明确重要景观区域、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的风貌控制要求,对重要建筑、公园绿地、环境艺术设施等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改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优秀传统建筑保护,实施旧城有机更新,逐步恢复城镇历史风貌。抓好城市标志、风貌建筑、城市雕塑等有形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整治提升河湖水系,搞好生态护砌和沿岸绿化,打造环境宜人的都市风光带。
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十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促进农村通信全面升级。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健全新农保、新农合和农村低保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二十)大力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规范运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大力开展村庄容貌环境整治,加强村庄道路、供水、排水、路灯、绿地等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编制和完善中心村规划,有序推进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一)培育特色重点镇。把特色重点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对重点镇的扶持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培育一批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交通型、历史文化型小城镇。
八、健全新型城镇化保障机制
(二十二)加强城乡规划指导和空间管制。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强城乡空间管制,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加强对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的保护。划定“蓝线、绿线、紫线、黄线”,加强对城市水系、公共绿地、基本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无序蔓延。按照城市多核发展、紧凑空间形态和土地混合用途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城市综合体建设,疏解中心城区职能。(二十三)推行精细化城市管理。实行建管并重、综合治理,以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加快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展“治脏、治乱、治堵”活动,整治影响市容市貌的重点因素和重点环节。整合市政公用、交通管理、园林环卫、环境保护等部门行政资源,推行相对集中的综合管理模式。落实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政策措施,赋予区、街更多管理权限,并确保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加强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等系统的融合对接,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
(二十四)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有步骤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解决市县同城、区县同城问题,适当扩大中心镇的管理范围,在设市城市、县政府驻地镇实行镇改街和村改居。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建立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十五)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采取市政债券、企业债券、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规范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管理机制,强化资本注入和资产整合,努力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健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的价格机制,足额征收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新建建筑全面推行按供热量计量收费,建立规范的居住区物业管理收费制度。(二十六)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作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市)要明确专门机构,给予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全面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考核,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适时举办多层次新型城镇化培训班,开展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工作,每年出版《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将出(图)2010-05-21 02:14:00 来源: 山东商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向记者透露,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今年出台。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历经7年之久,但一直迟迟没有推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认为,历经五年时间调研、编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
无论是从产业部门或是工业行业的区位上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优势的部门与行业的覆盖面与涉及的领域都是非常全面的。其体系完整的程度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
与此同时,伴随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京津冀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也得以完善。
其一,滨海地区加大开发力度,逐步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日益隆起的地带;其二,唐山、石家庄、廊坊3市市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突出,张家口、秦皇岛、保定等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有显著增强,这些经济中心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河北拖累区域经济的忧虑也有所缓解。”上述官员表示。
尽管如此,京津冀都市圈总体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该官员指出: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人均GDP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较大差距;二,在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京津冀都市圈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另两个三角洲都市圈地区。
此外,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京津冀经济圈内,北京的汽车产业实际上已经和天津汽车业出现同类竞争。
据透露,在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京津冀三地各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
北京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北京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
而天津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定位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8市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新型城镇化论文 篇6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改变原先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结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指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本质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因此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务实作风为保证,以扎实工作为依托,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要点,把心思精力和本领用到新城镇化建设上。
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统筹安排。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想要取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胜利,需要首先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坚持城乡统筹原则。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二、充分利用资源、克服发展短板。
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作用,从制度层面引导“两化”的推进。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从招商引资入手,加大对工业的引进聚集作用;从退城入园入手,形成工业的规模成本效应;从定位功能分区入手,吸附周边人口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从而形成新型城市化社区。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对周边产业产生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形成工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湖南新型城镇化 篇7
湖南如何实现收入翻一番,需要正确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做大蛋糕”,注重消费拉动,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分好蛋糕”,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科学把握扩大居民消费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要已不止于直接属于他的人的本性的那些需要”。即居民的消费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至少包括转变消费理念、扩大消费规模、改善消费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破解湖南居民消费难题,已经不单单只是强调消费“量”的扩大,而且要求消费“质”的提高。
(一)转变消费理念
经济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消费对生产有极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决定作用,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所以,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只有消费了,才能刺激企业更大的激情去生产。但要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是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转变消费理念应提倡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二)扩大消费规模
消费的实质是一个消费能力问题,只有货币持有人才是实际的消费者。这种极不均衡的持币结构,给湖南扩大消费需求带来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最庞大的消费群体、最能拉动消费需求的群体消费能力很弱;而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规模又很小。因此,对三大类消费群体(即高净值人群、拥有较多储蓄的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很弱的农民的消费的信心、消费理念、消费能力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拉动消费的有效措施,以取得扩大内需的实效。湖南当前面临消费率不高、消费规模偏小的困境。扩大消费规模,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改善消费环境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消费环境要在满足传统意义的吃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后,还要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满足较高层次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在消费后有愉悦感,而不是上当受骗、强龙不敌地头蛇的无奈。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形势下,服务业拉动消费的优势非常明显。如果国内消费环境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那么消费者自然会舍近求远,远赴国外旅游和购物。果真如此,无论出台什么政策,拉动内需的效力就会打折扣。让居民消费愿意花钱,重点需提高消费品产品质量和消费环境质量。这些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市场秩序、加强政府监管和建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二、湖南科学扩大居民消费的困难
(一)绿色消费理念缺失
“四个湖南”中第一张“两型名片”是“绿色湖南”,绿色消费指适度增长的消费水平、合理的消费结构、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和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的有机统一,基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
由于绿色消费理念的缺失,社会当中存在一些畸形消费。
1、资源浪费型消费。一些消费者缺乏资源节约意识,过度用水、用电、过量耗油,过度使用天然资源包装的商品,比如常见的如食物浪费,2012年,长沙县餐饮企业收入约5亿元,其中,浪费数额约占5000万元左右,相当于倒掉830万公斤大米。
2、环境破坏型消费。我国电子垃圾高峰已来临,每年报废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电脑100万台,如不及时组织回收,将造成许多难以解决问题;过度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品特别是包装用品,将造成长久的环境污染;过多食用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平衡的生物链;过多消费天然木材,造成乱砍滥伐,减少了森林面积。
3、盲目攀比型消费。盲目攀比、过度浪费,更为甚者,攀比建造坟墓。这种消费不仅违背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不良影响。在农村,房屋是家庭地位的最主要标志。张三家修三层漂亮新房子,李四家也要修三层大房子,甚至再加一层修四层,即便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比别人家差。
(二)居民消费能力较差
1、居民收入水平低。从收入水平来看,湖南目前仍是个中低收入地区。近10年来,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绝对差距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公布,1990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高81元,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湖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570元,相差2274元;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060元,相差429元,均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收入水平之低。
2、收入分配差距大。从全国看,收入分配情况不容乐观。基尼系数高位运行,基尼系数是用来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主要指标。2003—201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6到0.49之间,高于0.的国际警戒线。从湖南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长沙与湘西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为28402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6.4倍,株洲同一地区城乡收入差为15790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2倍。
3、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保障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湖南虽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仍然较多。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满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减少储蓄的欲望,增加消费。具体体现在“养命钱”养不起老——退休金制度不健全,湖南是农业大省,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基本上靠“养儿防老”;“安居钱”不够安居——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不高;“救命钱”难以救命——医疗投入不足。
(三)市场消费环境不优
有消费愿望,无消费能力(低收入者多,贫困人口多);有能力,无产品(高收入者更青睐国外高档或高品质的产品);有产品,无信用(落脚到消费环境不优,产品的质量差等)。——实在是内需市场的悲哀。消费环境不断恶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深受影响,消费能力自然会缩水。只有用完善的规则理顺消费秩序,用品质提升消费动力,营造有责任心、可信赖的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1、产品质量差。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柴(煤气、石油)之外,其他6样均与吃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2、政府监管不力。自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来,奶粉问题被推到了浪尖上,国家对相关企业、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涉及面不可谓不广。无利不起早,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约束将变得脆弱不堪,总会有人经不住诱惑,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干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因此,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为脆弱的民生保驾护航。
3、消费者维权难。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还有3大困境:其一,消费时常常未被告知基本事实。其二,无法真正做到选择自由。有的垄断行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并没有充分竞争,根本不怕消费者“用脚投票”。其三,普遍存在享受不到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追回一只鸡,耗掉一头牛”的现象较为常见。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27
[3]张培源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3(4).
湖南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篇8
一、湖南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特点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约53%,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并不高。根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数据,“十一五”期间,湖南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37.00%提升至2010年的43.30%,年均提升约1.2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水平0.13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四位。
望城区总人口54万,2011年成为长沙市第六区;宁乡县人口135万,隶属省会长沙;攸县人口80万。新康、乔口、靖港、格塘、铜官、金洲、新市人口均不到4万。提高城镇吸引力,促进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更多地向城镇聚集,是这些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其城镇化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县级城镇坚持工业带动
三县区均把“兴工强县”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以产业园区为重要平台,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扩大增量,盘活存量。
望城区坚持“工业主导、城乡统筹”发展方针,按照“工业兴县、园区兴工”的思路,建起了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的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和全国第一家食品工业园区——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近年来,入驻望城投资兴业的企业已达600多家。
宁乡县2012年县域基本竞争力挺近全国百强。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4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16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5%。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8家、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14家。
攸县境内矿藏丰富,大力发展矿业采掘。已探明煤、铁、锰、钨、铀、铜、金石膏、大理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尤以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3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区县的制造业产业规模虽然较大,但在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并不高,自身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层次和总量都相对不高。
(二)中心城镇培育特色产业
为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当地政府多采取改善外观形象、加强服务配套、准确产业定位的方式来突出特色。
望城在小城镇建设中充分发挥临江近城的优势,充分运用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道路。2012年,望城提出了要建成“大花园、大观园”的口号,把全区城镇建设分成现代都市型、特色旅游型、绿色生态型三种类型,不仅要求各城镇干净整洁、山清水秀,而且还要各具特色,不能千镇一面。
在服务配套方面,按城市市政标准,在每个中心镇实现配置一所达标学校、一个中心医院、一个集贸市场、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一条特色街市、一所敬老院,城乡用水、用电、通讯实现同网同价。
望城注重准确定位各镇的产业发展:古镇靖港依托旅游为产业支撑;渔业发达的乔口以商贸为主打,配合古镇旅游卖点;铜官着力促进传统陶艺与文化产业、工业旅游深度融合;新康等依托戏曲、酿酒等民俗文化和技艺,探索戏乡发展之路。
(三)城乡一体化试做土地文章
湖南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有一些小城镇积极探索做活土地文章,寻找让土地变资本,使农民既依靠土地致富又摆脱土地束缚的新农村建设方式。在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当地政府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节约利用、集约经营,城乡一体、优化配置,有序流转、开发增效,收益共享、致富农民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新制度。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推进村庄整理、道路整理和土地整理,鼓励村民住房由平房向楼房转变,大院向庭院转变、分散向集中转变,宅基地由耕地向荒地转移、平地向坡地转移。将整理出来的旧宅基地、菜地和疏林地进行有效开发,新增耕地950亩,节约建设用地近400亩。通过招商引资用于项目和旅游开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和90余家农家乐,帮助农民改变居住环境、增加收入。
(四)农业资源开发初见效益
湖南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当地一些小城镇立足于实现农业资源“就地开发、产业就地成型、农民就地就业”。望城、宁乡等地的一些乡镇,发挥临江近城、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规模经营、科技应用、产品开发,以“农事体验、农家休闲、农业观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当地农民企业家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农业旅游观光休闲生态园、集体农庄企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这些项目和企业带动了周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且其雇佣工一般有八成来自周边农村。
(五)“两型”社会理念逐渐普及
近年来,湖南省努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两型”城镇建设理念已经渐入人心,一些小城镇在环境保护方面树立了典型。
(六)小城镇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受传统机制的影响,湖南小城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地上设施、轻地下设施,重新区开发、轻老城提质,重增加建设用地、轻集约节约用地,重城镇发展规模、轻城镇发展质量的倾向。小城镇主要发挥一般性集镇管理和区域性贸易职能,其综合承载能力、功能配套设施、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小城镇政府工作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主,没有突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小城镇在村镇规划、审批、监察等方面没有一级政府的管理权限,没有独立的财权,税收大多上缴到上级政府。小城镇在本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农村设施的建设上,没有投入的实力。
此外,全省小城镇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平均水平达60%,而全省72个县平均城镇化率只有33%左右,低于全省43.3%的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湖南环特大城市群之外的其他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endprint
二、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突出体系构建,加强布局规划
近年来,湖南省提出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到2015年,全省目标城镇化水平要超过50%,建成特大城市6个(长沙、衡阳、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大城市6个(郴州、益阳、永州、邵阳、娄底、怀化),40个县(市)中心城区人口过20万,50个建制镇镇区人口达3万以上。
湖南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抓好34个示范镇建设,重点支持100个中心镇和151个特色镇的发展。中心镇要实施扩权强镇,着力增强镇区非农产业集聚能力,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色镇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
望城、宁乡、攸县三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在湖南全省区县里属于靠前,其中,望城、宁乡更是位居全省前四名。这些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拥有共性,即强调总体发展布局,制定各项总规、控规、详规及设计齐全的规划体系。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二)突出产业培育,注入发展活力
小城镇始终把产业作为立镇之本、强镇之基,通过产业聚集完善城镇功能,通过城镇发展带动产业聚集。
从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培育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托于本地天然资源的采矿业,如攸县的煤矿业已具备产业聚集规模;二是农林牧渔业以及相关现代农业,各相关区县除从事粮食作物生产,更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积极发展休闲观光等新型农业业态;三是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一些区县通过兴建工业园,吸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入驻;四是以旅游商贸并带动相关住宿和餐饮业。各区县、乡镇充分挖掘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建设休闲旅游度假村、步行街等形式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培育方式看,靠近长株潭都市群的望城、宁乡在招商引资方面拥有地缘优势,因而产业聚集与城镇化建设基本同步进行;而地理位置稍偏远的攸县,则城镇化框架建设在前、寻找产业支撑在后。攸县正投资兴建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就是一个先筑巢再引凤,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案例。
(三)突出因地制宜,强调科学发展
湖南省在其“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根据湖南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分重点、分层次推进。
根据这一规划,望城、宁乡所处的长株潭城市群定位于率先发展,湖南省目标是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增长极。而攸县所在的大湘南地区则定位在开放发展,目标是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与珠三角、北部湾的全方位对接融合,在农产品、能源、原材料、人力资源和旅游等方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望城区古镇群,即以靖港、乔口、铜官、新康为代表的湘江黄金水道下游古镇,就是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资源,开发出“到靖港寻古,到乔口吃鱼,到铜官玩陶,到新康看戏”的环湘江旅游新路线图。
(四)突出城乡统筹,破解二元难题
综合三个区县城乡统筹的做法主要有:一是统筹城乡规划。把农村和小城镇作为有机整体,实施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题功能区规划合一。一些地区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并制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项专项规划。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小城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通盘考虑,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一些区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并向组向户延伸。三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望城、宁乡、攸县等地已实现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城乡同等待遇,全面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突出政策支持,打造坚实后盾
湖南省各级政府均制定了小城镇需要迫切解决的支持措施。
省政府制定了《湖南省小城镇建设规划2012—2020》,并将“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工程”作为省重点工程。鼓励中心城区人口过10万的55个县(市)按中等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及镇区人口过2万以上的一般建制镇按5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
县镇级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城镇发展需求的改革措施。在城乡规划、投融资、土地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户籍改革、社会保障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鼓励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以上都是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给予扶持的重要方面。
(六)突出考核监督,完善管理机制
为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湖南制定了《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五个方面制定了27项指标,并根据不同权重进行评分。该体系有助于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一些小城镇为提升城乡同治水平,结合专项工作制定了专门考核办法。从2012年开始,攸县再生资源网点建设及运行情况纳入全县城乡同治考核范畴,考核到乡(镇)村(居)(占考核总分20%)。站、点实行绩效考评和奖补挂钩办法:绩效考评推行按月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由各乡镇城乡同治办逐月逐点逐项指标考评。奖补推行按按管区内每个居民1人每年3元的标准奖补给各个环节。
三、需要破解的矛盾
(一)城镇化建设提速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矛盾
城镇化建设如何既保证速度又保证质量,这是摆在湖南众多小城镇面前的一个问题。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该省2015年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0%以上,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70%。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位于该区域内的望城、宁乡县2015年均难以达到70%的水平。望城虽然目前全区城镇化水平以每年超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5年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5%;宁乡县目前城镇化率为46.2%,2015年有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但距长株潭地区70%的水平相去甚远。endprint
这里存在的陷阱是,小城镇如果刻意追求城镇化率的指标,大批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有助于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却也承载了更高的环境风险。这与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背道而驰。
攸县的发展面临两难困境。该县发展最大的困难在于地上工业不足,但发展地上工业就难免对环境带来威胁。近年来,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该县也拒绝过客商投资玻璃厂等容易环境污染项目。此外,攸县出于环境保护考虑,规定20年内禁止砍伐山林。县内的伐木加工厂不得不到临近的江西省引进木材。此举虽属于跨省经济合作,但是否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检验。
(二)小城镇投融资困难与体制机制限制的矛盾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企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管理运营。
农村集体经济面临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一些基层村集体表示,对于相对偏僻贫困的乡村来说,发展模式和资金短缺是制约发展的两大障碍。希望金融机构能在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中,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简化融资程序和手续,能以土地使用权、村级集体财产或者村集体信誉进行抵押。
民间资本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门槛难入的情况。望城区农民企业家陈杏华近年来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农业旅游观光休闲生态园。他表示,希望和地方政府探索突破政策尝试的可能性,参与在望城区格湖乡打造一个中国中部休闲农业旅游小镇。陈杏华认为,地方政府不要怕肥水流了外人田,可以尝试把给国有企业的各种扶持转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的会更少,做出的贡献会更多。
(三)地方政府主导与顶层设计相对滞后的矛盾
湖南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均属于地方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的功能和作用虽然难以替代,但对于湖南这样经济实力并不属于第一梯队的省份,加强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显得更有必要。
由于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补偿、招商引资等各环节都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卖地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启动城镇化建设,客观上增加了地方债务累积的风险,也容易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弊病。
笔者认为,这种由地方政府提出规划建议再报上一级政府审批的做法虽然简便实际,但更应提倡顶层设计的及时科学参与。由本省、国家乃至国际上的专家建言献策,进行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加强对可预见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城镇化重点项目产业支撑问题,应由业内顶级专家进行科学具体的可行性论证与设计。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乡差距客观较大的矛盾
数据表明,湖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6406元上升到2011年的12277元,扩大了91.6%。此外,农民融入城市的问题仍未解决。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方面的困难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
由于湖南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其周边农村的农业发展也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农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质量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价值的体现。农业资源开发仍然集中于农业产业链的初始环节,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不足,产业开发和产品存在同质化倾向。一些村镇反映,农村迫切需要城市科研单位送技术下乡,多做帮助和引导的工作推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一)因地制宜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
城镇化建设没有包治百病的统一药方,必须实施差异化城镇发展战略。不能沿袭国内外城市“先发展,后整治”的老路,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城市的现成经验,而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避免患上“城市病”,防止出现成熟期后不可持续的现象。各地在编制规划、产业培育、项目管理等各方面都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城镇化建设中做到量体裁衣。
(二)城乡一体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仅意味着提高农村的硬件设施条件,也要重视农村软件的建设和培育。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
要充分重视小城镇及农民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让大家能够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要解决农民出村进城落户的问题,一方面,对于想进城的农民工,政府必须给他们提供就业、社保、医保、教育、住房等保障,另一方面,对于不愿进城落户的农民,需要厘清当前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住房、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要把改革创新城镇发展机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彰显城镇发展特色,走创新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各地小城镇建设主要应当在有序拓展城镇区划范围、促进城乡土地流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社会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消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五)统筹兼顾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
城镇化进程既要注重大中型城市发展,也要注重小城镇建设;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先行和规划引领,也要兼顾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既要通过工业积极带动产业聚集,也要充分发挥一、三产业的潜力和作用;既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抓好新农村综合改革;既要全面提升示范城镇乡村的建设,也要注重统筹推进其他乡镇的发展;既要提升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更要确保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唯有用全面、辩证、可持续的眼光和思路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使我国广大城镇和农村真正宜居宜业,人民富庶安康。
(注:文内数据均引自《湖南省“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及望城区、宁乡县、攸县宣传部提供材料)